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一体化项目可行性

一体化项目可行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6: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一体化项目可行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体化项目可行性

篇1

关键词 :高职机电一体化互换性项目化教学

课题:本文系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计划项目“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4JXLX01)研究成果。

一、背景资料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决定》同时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工程技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联系基础课与实践教学、专业课之间的纽带作用。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国家标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和贯彻国家标准,使学生掌握有关互换性的国家标准、常用零(部)件的精度设计与检测,为今后从事机电类各岗位工作储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传统教学方法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特点是标准多、符号多、概念多、术语多,知识点抽象且实践性强。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目标,按知识逻辑讲授课程内容:在学习方式上,以课堂学习作为主要学习形式;在评价方式上,以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所讲述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整体性强,但侧重的是知识讲授,忽视了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联系,加上学生普遍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这种方式沿用了本科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后虽对有关互换性的国家标准有了一定了解,但仍然不知怎样去用。

三、项目化教学优势

行动导向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职业(行动)能力。“行动”是达到给定目标的有意识的行为,将认知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在一起 。项目化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融合在“项目”中,教学形式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一个完整的“项目”。传统教学方法是“让我学”,而项目化教学模式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地位,学生在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工作任务中学到了相应知识和技能。

四、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1.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从事机械零件测绘、加工与装配、质量检测与控制、装配与调试、设备维修与管理等工作。以上各岗位均在不同程度上用到了工程技术语言——机械工程图样。而机械工程图样主要包含表示零部件结构的视图,以及表示零部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的“精度要求”。可见,明确产品的精度要求是各岗位(群)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知识体系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知识体系如下图所示,主要内容是机械零(部)件的互换性与测量。在实际教学中,主要讲述基础模块,提高模块作为选学内容。

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充分结合现有实训条件,选择典型的、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零部件作为项目的载体,并考虑所选择的载体在课程体系中具有前后衔接作用。该课程一般在第3个学期开设,该学期同时会开设数控加工实训,在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基础中会开设减速器拆装课程设计。结合实际,笔者选择二级直齿轮减速器及数控实训零件作为项目的载体。教学内容围绕着典型零件的精度检测进行,项目任务由单一到综合、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精度设计与检测的方法与技能。根据该课程知识的体系,笔者设计了如下4个项目(表)。

五、项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

目前高职学生大多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差;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将课堂搬到实习、实训车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项目设定的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模式,平时成绩依据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确定,在总分中占约20%;期末成绩主要根据卷面成绩确定,在总分中占约80%。在项目化教学中,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等来评价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占约80%;期末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占约20%。

六、小结

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目前,项目化教学研究正在各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项目化教学模式必将由目前的探索阶段转为成熟阶段,从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晓康,陈于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旻.案例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装备与制造技术,2013(8).

篇2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显露,一直以来,基建会计游离于会计核算之外,事业单位的基建经费收支和事业经费收支分别单独立账,实行独立核算,这违背了综合预算的根本要求,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实行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一体化核算,是事业单位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分析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实现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具体策略。

一、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共通点使两者合并成为可能

首先,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具有相同的基本性质,两者同属于财务会计范畴,会计目标都符合国家经济管理的要求,具有财务会计对外提供信息的基本特征;其次,两者的主体核算范围相同,都是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再次,两者核算的财务项目具有连续性,基建会计是基本建设资金转为生产单位的资产核算,两者核算内容同属于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

2.进行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整合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早在20世纪初就有很多行业实行了基建会计与企业会计并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就为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一体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由于事业单位中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核算有众多的成功案例,而且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明,事业单位进行两者的合并,即实现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一体化是有可行性的,符合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

3.收支分类政策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引导

自从财政部实施全面的收支分类改革以后,在支出分类科目中取消了基建支出,各单位要依据自身的职能来确定相应的类、款、项科目,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分设“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按照经济支出分类科目的款项,进行明细科目核算。新的经济支出分类科目的设置和《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为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提供了方向指导,也为两者的合并提供了可能。

4.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的局限性需要改变现行核算方法

财政部颁布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财政部应当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关于国有资产的基本财务状况。而现行的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分离,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动态管理不能落到实处,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调整。

二、实现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具体策略

实现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合并会计报表项目,在遵循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把事业会计制度作为主体,保持原有事业会计报表项目的基础上,添加和完善能够反映基本建设特色的报表项目,调整事业会计的报表项目,将基建资金平衡表与事业资产负债表进行融合,从而综合成为统一的、系统化的会计报表体系。

1.对于资产类科目的调整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中,对于资产类科目进行调整,把基建会计融入到事业会计项目中,在资产类科目下增设“在建工程”,用于记录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款项支出。在“在建工程”一级科目下增设二级科目,用来进行款项的明细核算,如“在建工程安装”、“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等科目,当基建工程完工之后,再由二级科目进行结转,统一计入“在建工程”的会计科目中。

2.对于收入支出类科目的调整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中,收入支出类科目属于较为繁杂的科目,在收入类的会计科目下,可以增设“基建拨款”项目,这样就把基建工程产生的费用与事业会计进行了财务统一;在支出类的会计科目下,增设“基建支出”,用以核算基建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类支出,在会计核算期间内进行统一的结转,这样就使得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实现了一体化核算,便于对于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控制。

3.对于净资产类科目的调整

在净资产类会计科目中设置“基建结余”会计科目,利用在借贷方不同方面的余额来表示在建工程款项的留存数额。在建工程完工的拨款总额在贷方显示,工程完工时所支出的单位自筹资金数额在借方显示。在会计核算期内进行结转,不同的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工程特点进行核算和结转。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分离的种种弊端,进行两者的合并,实现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一体化是势在必行的,也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大体发展趋势。在国家出台的相关会计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事业单位基建资金的管控,掌握资金动向,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收库:谈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核算一体化[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5, (9): 46-47.

[2]朱鸿眉: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浅探[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 (2):113-115.

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pointed out that must be prepared to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ies, technical scheme comparison and scheme of the decision-making techniques, and a detailed research, and has strong innovative and guida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intelligent; Project management; Preliminary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智能化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前期策划与论证,特别是技术方面是否完善,对整个项目的成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议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也是投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投资建设程序的重要环节。在投资项目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调查、研究与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料、分析、比较可能的投资建设方案,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因各类项目的建设用途不同,各有差异,应根据项目的各自特点来决定。

建筑智能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除满足一般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以外,还具有其特殊部分。智能化建筑投资费用巨大,折旧年限又很快,其经济效益的分析具有自身的特殊要求;智能化建筑具有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内涵容量大,灵活性大,适应变化能力强,能源利用率高,能够满足的功能需求多样,这些功能需求由业主提出,设计由设计院负责,而智能化的深化设计与具体实施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因而智能化建筑的论证、设计技术上普遍存在不协调甚至脱节,以致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功能化建筑的可行性分析在技术方案论证、经济效益论证上必须解决上述独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论证

2.1技术方案论证的内容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智能建筑是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最优的设计,给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工作环境的建筑空间。其中在智能建筑功能子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方面:包括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保安巡视管理系统、电梯安全与运行控制系统、周边防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应急呼叫系统等。

(2)舒适性方面:包括空调通风系统、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

统、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音响系统、智能卡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与体育、娱乐管理系统等。

(3)便捷性方面: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商业服务系统、饮食服务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等。上述三方面可根据拥有者的需求、投资力度等因素进行适当裁剪,构建一个实用、高效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系统的功能设计本质上就是一个系统集成设计,把大厦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充分发挥网络化技术的作用和潜力。

2.2智能化建筑技术方案评价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1.设备

智能化建筑由于大量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各种自动化高技术设施,因而对供电、配线、空调、一照明、防火、楼层负重以及其它建筑环境等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常规建筑的新要求,如必须显著增加电缆管线等的空间,对建筑物的整体格局、平面设计、结构强度、墙体选材、管线走向等都必须有全新的考虑。一般在设计时应满足安装设备的要求如下:

(l)在建筑物内设广播电视室、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控制室、办公自动化系统控制室和电话站;

(2)安排各种竖井,用于装设建筑和办公自动化、消防保安和通讯系统(可视具体情况分开或合并设立);

(3)底层设消防中心和保安室;

(4)办公室应采用架空地板布线或在地毯下布扁平电缆线;

(5)屋顶装设天线设备。

2.设计

智能化建筑从设计人员的专业分工来看,有以下几个专业:

(l)建筑专业

按照工艺布置条件,设计建筑自动化系统控制室、消防中心、保安室、广播电视室、电话站、通讯竖井、办公自动化及建筑自动化竖井、消防保安竖井;

(2)结构专业

按照工艺布置条件,设计建筑物及其构件并预留孔洞和预埋件;

(3)给水排水专业

提供给水排水专业系统设备的测量控制点参数及其要求,与其衔接的设备及其信号,设备操作程序;

(4)暖通空调专业

提供暖通空调专业系统设备的测量控制点参数及其要求。向其他专业提供出设计配合要求。

对建筑专业而言,由于智能建筑的特殊性,因而要求注重“建筑环境的舒适性,结构的通融性以及空间的开创性”。智能建筑是一种人、信息与环境三者相结合的系统在设计时尤其不能忽视环境的舒适性。在信息化社会中办公室的工作已经从日常的事物处理向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发展,办公大楼就是生产和使用信息的场所,因此应设法保证室内温度、湿度、照明、色彩以及声音等环境条件的质量。一般智能办公大楼里的工作人员往往频繁使用电脑,工作节奏快,容易造成情绪紧张、听觉疲劳以及心理上的孤独感。国外有的建筑师采用沿外墙设置通廊或每层设立一个休闲小花园,便于工作人员小憩。这类休闲空间有丰富的自然绿化、充足的阳光、高雅的气氛,在这种舒适的环境内办公可以明显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使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智能办公大楼中的休闲空间往往还起到“交流空间”、“媒介空间”的作用,即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放松,而是起到与同仁接触交流中触发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另外,由于办公室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多,工作人员人均所占面积要高于普通的办公大楼,国外一般以每人占8-10m2为设计参数。为了便于安装双层地板及顶棚走线,层高一般在4m左右,室内净高要求不小于2.6m。

3.系统

智能化建筑各系统为了完成建筑的智能化这一目标,需要在建筑物内建立起一个综合集成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应能将建筑物内的设备自控系统、通讯系统、商业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具有人工智能的智能卡系统、多媒体音像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综合管理系统。

智能型建筑的系统集成系统一体化集成的目标原则应该是以网络集成、数据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等一系列集成技术为基础,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以中央监控管理层、部门监控管理层和现场信息数据采集与控制层三层组成结构,通过系统一体化的公共高速通讯网络,采用统一的计算机操作平台和一致的软件界面环境,实现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功能。由于一体化的集成系统对一个智能型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集成系统可以在一个中央监控室内对建筑物内的保安、消防、各类机电设备、照明、电梯等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能切实做到“三位一体,集成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以及节省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建筑物内各方面的管理更趋现代化,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提高建筑物的竞争力。二是由于集成系统采用全面综合设计,因此智能建筑的总体设计会得到全面的优化。它所配置的各个子系统的硬软件都不会重复,因此会节约一定的投资。三是集成系统由于采用统一的模块化硬件和软件结构,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操作技术和进行系统的保养维修。四是由于集成系统将各个子系统的管理集中到多个中央监控管理主机上,并采用统一的并行处理、分布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多机并行运行,互为热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智能建筑管理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

在智能化建筑技术方案评价里面,涉及到如此之多的系统、设备、元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集成,要进行合理的技术评价,评价方法和决策技术的选择就至关重要。

三、智能化建筑方案评价的决策技术

决策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是管理的过程的核心,是执行各种管理职能的基础。

由于智能化建筑技术方案的评价不涉及经济问题,不涉及概率问题,而只是关于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因此直接择优决策法、标准期望值法、最大可能性法、决策树法等决策方法并不适用于智能化建筑技术方案的评价。较合适的评价决策方法包括一下两种:

(l)专家分析―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是利用问题领城内的专家预测未来的方法。其一领域内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各自独立地预测未来情况,随之而来的问题涉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人们是否希望事件发生,及它的意义等。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

组形成逐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AHP又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它改变了长期以来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之间难于沟通的状态。在大部分情况下,决策者可直接使用AHP进行决策,因而大大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结语

建筑智能化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中必须做好前期的策划,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以促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良好的效益。

篇4

0 引言

公路网络规划,管理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一体化体系是包括了公路网络规划,公路网络管理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综合性计算机辅助体系。“一体化体系”的探索,其意义在于创建一套包括了公路网络规划,管理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综合的交通需求分析根本理论和位于这个根本理论上的实际方法。这个根本理论和实际方法是根据我国目前公路交通发展阶段的情况制定的,目的在于为规划,管理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做辅助,一定程度还满足了交通发达时期的需要,不仅可以当作现代式交通管理体系,交通信息体系,和交通控制体系的根本理论,“一体化体系”的推行会彻底变更过去通过人工去进行公路网规划,管理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方式,还能最大化的使用所需的信息资源,构建完整的公路交通资源数据库,降低或不使用车辆出行查实,减少对交通需要和交通预测等层面的反复性探索任务,节约一定的经费支出,让整个的公路网络规划,管理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更加正确有效。

1 等级公路网络规划管理一体化的体系

(1)公路网络交通信息采集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了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利用路网上不间断观察点的实时观察交通量,来确定网络上重要路段的交通量随时间变动的规律(月变动,周变动,日变动规律);通过不间断观察点观察交通量为核心,利用间隙式观察点,临时观察点的观察交通量为次要,来定位交通量的时空变动规律,从而计算出网络中每个路段的所有交通量。第二,针对一个具体的路段,为完成上面所述的任务,确定不间断观察点的调配或者增加和间歇式观察点,临时观测点的调配和增加。第三,建立完整的交通量数据库,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一年或者三个月)形成交通量分析报告和相应的报表,然后存储到电脑硬盘中。第四,创建所有类型的O-D矩阵信息数据库并且及时性的刷新。刚开始的P-D矩阵是利用小型的抽样调查获取的,然后每一年通过网络交通量数据统计使用SUMT,极大熵,极大似然等O-D矩阵计算模式计算出时刻中的网络O-D矩阵,且相应的及时性刷新到相应的O-D矩阵数据统计数据库里,从而形成年度报表和O-D分别式图样。第五,创建范围社会数据统计数据库,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每一年的对范围伤害经济数据统计数据库进行增加。

(2)网络交通分配和网络评定模式体系

主要包括了以下九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不一样类别,等级的公路路段通行水平分析模式;第二,不一样类别的交通枢纽通行水平分析模式;第三,车速和流量的关联模式;第四,交通延迟分析模式;第五,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散漫模式;第六,网络交通调配模式库,包括了最短路交通调配模式,最大量限制交通调配模式,多条路选择交通调配模式,最大量限制和多条路选择交通调配模式,以上面所述四种调配模式为基础的动态不间断交通调配办法。第七,交通质量分析,评定模式;第八,公路流通情况分析,评定模式;第九,公路网络多方面评定模式。

(3)电脑界面和输出体系

该体系自身就是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以电脑为辅助设计和管理的体系。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方面的电脑主控软件之外,它还拥有下面多功能输出体系和电脑界面体系。例如文表打印输出体系和互动型人机对话,图像呈现体系及彩色成图体系。其中重点描述下互动型人机,图像呈现体系。它能够让电脑屏幕上用高分辨率彩色呈现所考虑领域中的范围分布,网络结构,各类车种的路段和交叉路口流量,O-D分布,网络几何特征,交通质量等网络几何信息和网络交通数据,规划网络构建前后网络的交通量和交通质量的对照分析。

2 等级公路网络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实施

(1)省(直辖市)公路管理部门对该体系的实施

公路网络规划,管理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一体化体系可以根据体系的主管部门所管辖的领域的范围大小进行结构化实施[1],主要可以分为省(直辖市),地(市),县(乡镇)三层体系进行实施。省(直辖市)公路管理部门对该体系的运行,其根本目标是针对省(直辖市)范围内的国道,省道等主要公路干线实施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和对高等级公路的工程可行性分析与探讨,干线公路网络的短期内调节和长期目标的计划。该级系统需要的交通量观测统计信息或者分析统计信息,及土地使用和国民经济的信息等都是通过所管辖的下一级别公路管理部门来提供。该级系统会通过交通量观测与测量所得的统计信息来呈现车辆出行O-D矩阵。且可以同时完成下面三部分内容。首先是通过该系统对该省(直辖市)范围内的高等级公路的工程项目展开可行性探讨。然后通过该系统来研究短时间内交通需要的变更形势,评判该省(直辖市)范围的公路干线网络的情况和短时间内交通质量,思索网络交通质量和网络交通开展情况的变更形势[2],从而形成省(直辖市)范围中干线公路网络调节的规划和可行性探讨报告。最后是通过该体系对该省(直辖市)范围中的公路网络计划。

(2)地(市)公路管理部门对该体系的实施

地(市)公路管理单位对该体系的运行,其根本目标是在国道和省道干线网已经制定好的基础上,对地(市)范围的县(乡镇)等级的公路开展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县(乡镇)等级的公路的可行性探讨和县(乡)等级公路网的短时间内的调节与部署和长时间的计划,在全部的实施经过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和省(直辖市)等级的公路网络体系的开展过程保持相同的步调和计划[3]。

(3)县(乡镇)公路管理部门对该体系的实施

县(乡镇)公路管理部门对该体系的运行,其根本目标是收集统计交通量的信息数据且对县范围公路网络开展常规性的管理工作。一般实际的操作方法包括,利用不间断的观察与测量站和间隙形式的观测站(有需要的条件下增加临时观测站)获取的观察与测量的交通信息量,通过使用该体系对交通统计进行探讨,规定时间内创建且传递交通探讨报告和报表,创建相关的数据库。同时使用该体系对县范围中的公路网络开展交通质量和交通运转情况评判,且生成相关的探讨报告。在一些经济增速较快,公路网络比较完整的省份,可以尝试同时形成以上所述的省(直辖市)、地(县)、县(乡镇)三个等级的公路网络管理,规划和工程可行性探讨一体化体系。开展上一级体系需要的交通信息量和经济信息数据必须通过下一等级的体系来提供。条件达不到要求的省份,则只能进行当个等级的一体化体系的建设,开展体系需要的信息量通过所管辖的下一个等级的公路管理单位来收集或者通过直接到现场进行观察策量来获取。

综上所述,公路网络规划,管理和工程可行性探讨一体化体系是一个涉及到系统工程,道路工程和预测学等多个学科,跨专业的动态系统化工程问题。在进行实际的系统化探讨过程中,一定要切实结合我国交通的国情,采用实际到理论再到实际和计算机模拟相统一的探讨方法。针对该工程的探讨,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带来巨额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反响。也可以为我国今后的现代化公路网络管控带来积极的促进效应,可以使我国各个省的公路网络规划管理进入正确,标准,结构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爱虎,匡桂华.区域高速公路网络结构的通达性演化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4).

篇5

2005年,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40余名学生被录用企业送往挪威、德国和新加坡等国继续接受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训,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2006年,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也早早被企业抢聘一空。针对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我们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论是:得益于我校在办学之初对开设该专业而进行的可行性企业调查;得益于学校的开放型办学理念;得益于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也得益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下面笔者就我校的实习、实

验设备配置和利用现状作浅显的分析。

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我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备合理化配置,首先考虑的是减少设备投入的盲目性,考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接轨,考虑实习、实验的经费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实习、实验的教学功能要求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化配置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我们着重考虑了学校实习、实验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有效接轨,力求学校实习、实验的环境氛围接近现代企业的生产环境氛围。例如,对实习、实验场所的安排与配电方案的论证,我们充分听取企业专业人员的意见,结合现代物流设计方案和教学实习的需要,分别设立了传统机械区、装拆区、数控区、技术准备区、技术讲解区等。对实习车间的配电方案则从科学和安全角度出发,经过反复调查和论证,采用了配电线路的桥架化,使实习场所更接近于企业生产的环境。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化配置在企业问卷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出乎我们的意料,这其中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施合理配置有着密切关系。无锡新区高新企业的优势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培训和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舍弃传统机械设备的配置,而盲目地增加高新技术设备投入;对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一定的维修、维护的技术能力,而且还需加强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校配置了钳工实习区和装拆实习区。同时,还配备了新区企业中自动线和自动机的常用控制系统,如西门子PLC控制系统、日本欧姆龙PLC控制系统,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技术的能力。

企业设备、设施的现状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化配置我们从企业调查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无锡地区数控系统一般有两大系统(即西门子系统和法那克系统)。所以,在购置数控设备时,考虑添置西门子系统,适当添置法那克系统。并且,依托这两大系统有效、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强对师资的培训,同时根据企业数控设备以加工中心为主的特点,适当扩大数控铣床的添置力度(数控铣床需要控制三轴,与加工中心技术要求相近),扩大数控学习涵盖的范围,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可行性

我校当初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时,因考虑资金的投入、教学目标和产学研结合的客观要求,加强了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可行性探索。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实现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现实特点,而且使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成为可能。我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每学期由教学处编制详细的《教学安排表》、《实习、实验工位分布表》和《实习、实验运转计划表》。《教学安排表》是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计划表,其中根据教学大纲详细编制了该专业学生三年中实习、实验周数和具体的时间,这样可根据计划表宏观调控各实习、实验场所的合理使用,使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优势充分体观。《实习、实验工位分布表》是以学期为单位,各实习、实验场所具体工位分布表,也就是在该表的统筹安排下,把实习、实验具体工位落实到该专业的每一位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实习(或实验)设备设施,同时还能使实习、实验设备按小时安排到具体的学生。《实习、实验运转计划表》是某一专业某一班级以学期为单位的实习、实验计划执行表,它应该符合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安排总表。针对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教学进度,安排各班教学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这不仅能够满足教学大纲要求,而且还可以满足考工、培训等强化训练对实习、实验设备设施的使用要求。几年来,通过对这些计划表执行情况的反馈,显示出我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与教学过程的运作已成为相互作用、相互完善的有机整体。

学校产学研工作的开展是实现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于其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综合性技术素质,这其中的关键是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可靠的师资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大纲外,还与学校的产学研能力密不可分。产学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得益于可靠、完善的实习实验设备,同时产学研工作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有效使用和合理配置,二者在教学平台上具有互动的联系。

1.将实习、实验设备合理化配置的优势转变为科研优势。建校以来,在努力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专门的科研试制小组,从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入手,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在改造过程中,合理使用学校资源,充分挖掘实习、实验设备的可利用潜力。数控化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数控故障诊断实验室设备的合理调整,为进一步优化数控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我校先后完成的三台改造数控车床也已经有计划地编入数控实习车间。另一方面,科研立项则注重充实实习、实验室已有设备,着重提高实习、实验设备的利用能力和优化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例如,自动化实验室的机器人实验,由于经费问题,添置的机械手有限,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最少也需6台工业机械手,现存却只有两台,所以机器人科研小组和实习车间有关部门合作,进行了有关机械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将大部分配件制作分解到各实习车间和实验室,在教学计划许可的情况下,纳入学生正常的实习中。由数控车间负责机械部件的制造和安装,由机电控制实验室负责电气控制,由PLC实验室负责程序设计,由自动化实验室负责调试和修正,从前期准备到第一台机械手的试制成功,共动用了实习、实验设备30台套,参与学生48人次,调整实训教学计划两次,该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实习实验设备设施的配置和利用。

篇6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条件下,国家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除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设施、医疗事业之外,比较关键的还有电力部门的基础建设。电力部门不仅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着每一个公民的衣食住行。部分地方的电力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所以加快建设电力基础设施有着一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然而在电力基础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建设过程中造价的控制问题成为了一个重点,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关于电力基建纵向一体化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

1 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标准定额管理为主,对于工程造价的具体确定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一些合理的方法来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具体的主要包括前期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在前期的施工阶段主要就是编写项目建议书,并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作出报告,经政府部门批准了之后就可以进行设计,然后就是施工阶段,最后就是竣工验收阶段,在前期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工程进行初步的预算,估算出工程的造价,工程的造价控制主要是在施工阶段进行的,在施工阶段质量、安全、进度都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造价一般是不会超出预算的,竣工阶段的造价主要就是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以及实际完成的情况和质量综合评定。

2 确定建设过程中合理的造价。在建设过程中一个合理的造价,不仅能使建设单位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建设单位在施工结束后赚取较为满意的利润,所以在工程造价确定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一些可能增加造价的一些因素。

3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切实有效。在准备阶段对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很重要,它对于工程造价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在可行性论证的时候需要对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情况进行相关的检测,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如果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实际的地质情况和勘察的不一样,所以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方面一定要确保合理准确性。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

1 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在前期准备阶段完成之后,面临的主要工作就是相关图纸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就涉及到材料的运用,一般的基础建设中都离不开钢筋、水泥 、混凝土。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降低标准,比如在混凝土方面,C35的混凝土就可以满足条件,但是在设计的时候有些设计人员为了确保安全,就在设计的时候人为的将混凝土的型号提高了,这自然就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提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安全适用还有考虑到经济因素也就是工程的造价问题。

2 设计过程中造价的控制。以上分析了设计过程中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在这里主要论述的就是设计过程中造价的控制问题,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参照行业规范标准,是为了确保设计的安全合理性,此外还需要参考一些社会条件下材料的市场价格,从而确保设计过程中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设计过程中部分装饰设计本身没有多大作用,但是却使得造价提高,那么就可以考虑将这种装饰作用的设计部分去掉,从而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招标、投标过程的造价控制

1 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正规化。在招标前,招标人除了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之外,还要根据相关要求确定出招标的具体方式。是以公告的方式进行公开招标还是通过投标邀请书的方式进行邀请招标,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招标和投标过程中都必须要公开和正规化,一些必须要走的法律程序是不能少的,只有公开、公平的招标才能让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施工资格,如果在招标过程中工程被一些不具有相关资质的小单位中标了,那么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还会使得工期延长,这也就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提升,所以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正规化的投标方式很重要。

2 招标、投标过程的造价控制。在招标和投标过程中除了正规化的招标方式之外,对于工程量的复核也是很重要的,在工程量复核过程中避免出现工程量多算或者少算的情况,在具体的复核过程中可以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文件进行,保证在招标和投标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四、施工和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1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项目工程的主要实施都是依靠施工阶段去完成的,所以施工阶段在造价控制中起着重要租用,除了文字性的一些施工组织设计之外,在实际的施工中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工程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动,同时在材料供应方面要确保施工现场有一定的材料库存,但是不能太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价格合理性,对于现场的材料浪费情况需要进行控制,过多的材料浪费肯定会造成造价的增加,也不利于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

2 竣工阶段工程结算造价的控制。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在工程结算的时候,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结算,对于额外增加的一些工程量所增加的造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结算,对于设计变更或者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量变化引起的造价做出结算,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或者是单方面引起的工程变化,在结算的时候可以不用结算,同时,结算的时候还要根据施工的质量进行结算,如果施工质量有大的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后期维修的费用。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工程造价。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的工作较多,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要做好造价控制就需要重视每一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对于电力基建纵向一体化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不同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只有每个环节的造价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那么整个电力基建纵向一体化才能确保造价在合理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程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可行性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以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基础,同时需要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给予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多方面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学生能够在自主地选择喜爱的体育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将体育教学同时贯穿于课内课外的一种教学模式。假如贵阳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能够采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便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其自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这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训练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校方重视程度的影响

学校方面,对于课堂体育教学通常都有一个统一的且较为详细的标准,但是对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学校的重视程度却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目标以及任务,同时也缺乏规范的管理与组织。许多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进行的,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往往开展效果不大理想,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开展效果,校方就应该加强重视程度,以促进课外体育活动较快较好的开展。

(二)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的影响

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场地器材的保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这就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要想较好地实施公共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校方部门,应该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采购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缺乏特色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已经开始实施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高校,他们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通常都已经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发展模式,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其运动项目实践性的突出。同以前相比,虽然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上尽管已经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且缺乏特色,主要项目仍然是以三大球、三小球、武术类、健美操类项目为主,而当前流行的跆拳道、高尔夫、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较少,由于项目的单一,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使其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开展一些当前流行的运动项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高校学生,他们往往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体素质能够处于一个上升或者保持不降的趋势,但是到了大学三、四年级,其身体素质就存在便会逐渐下降。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一点便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的专业学习任务相对较轻,课余时间比较充足,除了积极参加体育课堂学习之外,还能够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育锻炼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因此身体素质便也能够逐渐提高。但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学校已经不再开设体育课,学生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同时受到课业考试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他们也鲜有时间与心情去参加体育锻炼,在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其身体素质自然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影响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学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贵阳学院的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较好,除一些传统类体育项目之外,还根据学生需要增开了多门当前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多个体育社团,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之下,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课内体育课程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较好的开展为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推进。在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当中,首要的便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水平。近年来,贵阳学院不但积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同时也积极对老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在这一举措之下,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就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体育课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其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之下,贵阳学校也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积度,加大了对其场地器材的投资建设。现如今,贵阳学院已建立新的体育场馆,并且置办了多项运动器材,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这便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三、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便需要提高学校领导以及学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人员对其开展的重视程度。学校各极领导都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作用,而且积极地给予政策上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才能够保证课内外正常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校方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活动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当中,并且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

(二)加大投入与宣传力度,拓宽学校经费来源途径

首先,学校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不断促进运动器材的完善,从而有效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应在保证课内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将学校体育场馆无偿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学校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还应该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在当前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要充分发挥出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经济功能。可以跟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合作,将学校的体育设施逐步地向周边社区群众开放。与此同时,还可以引进市场化动作模式,通过提供体育消费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且可将这部分收入作为俱乐部运作的经费。学校应该鼓励学校俱乐部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经费。

(三)将课内体育教学同课外网络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内容深度的不同将项目分成不同的等级,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同一课程的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学生的运动水平能够得到逐步地提高。当前,许多高校大学三、四年级都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是尽管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也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运动处方,让学生能够进行身体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建立高校体育网络课程也是大势所趋。通过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而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指导老师,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以及持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

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也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阳学院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一系统的改革之下,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师资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也便为贵阳学校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贵阳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题名称: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忠良.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158.

[2] 刘成,熊曼丽,蒋荣清等.构建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索[J].体育世界・学术.2007(04):4-6.

篇8

【关键词】

单片机;实训室;可行性;必要性;特色

1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背景、功能

电子信息学院单片机实训室自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学期均承担各类单片机课程上机实验300课时以上,并为课程设计、课程实训、毕业设计等提供了实践条件。该实验室为电子信息学院所属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并且提供学生登陆互联网服务。可通过实验室上机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从实践角度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属课程理论知识,初步锻炼实际操作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水平。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电话、Caller ID、LCD、电子玩具等都用单片机来实现。在技术推广方面,目前仅在国内已有上万个介绍单片机技术的网站,相关的专业杂志应有尽有,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单片机术应用培训班。据全国各大城市历次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表明,单片机开发、应用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一直供不应求。因此,培养单片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由于单片机实训室自建成以来,一直在使用一批购置于2005年的实验仪,从2008年开始,由于设备老化而导致的计算机损坏日益增多,维修已无法继续维持单片机实训室的正常运转。另外随着KEIL、PROTEUS、伟福6000等软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单片机实验室现有的计算机性能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还有原有试验箱损坏也很严重。因此整体建设单片机实训室是目前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性问题。

2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2.1 单片机技术发展现状决定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有电子器件的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子产品中都含有单片机。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片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片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机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2.2 单片机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电话、Caller ID、LCD、电子玩具等都用单片机来实现。在技术推广方面,目前仅在国内已有上万个介绍单片机技术的网站,相关的专业杂志应有尽有,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单片机术应用培训班。据全国各大城市历次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表明,单片机开发、应用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一直供不应求。因此,培养单片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3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可行性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家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等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机电、电子、化工、能源、建筑、计算机信息、经贸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全国数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院校等,从本学院发展角度为单片机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社会可行性。

目前,陕西国防学院已在国家示范建设中投资20万扩建单片机实训室,从经济上也保证了嵌入式系统实训室建设的可行性。

另外,从企业资源方面,有单片机实训操作提供商上海上溢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湖北众友有限公司和周立功公司西安办事处等提供的大量技术支持,为单片机实训室建设保障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3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特色

3.1 开发系统的优势

陕西国防学院单片机实训室主要采用SYJDP-01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精心设计。平台采用ATEML89C51芯片,包括软件项目(存储器块清零、二进制BCD码转换、二进制ASCII码转换、程序跳转表、内存移动块、数据排序)、硬件基础项目(PWM转换电压实验、8253定时器实验、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DAC0832数模转换,EEPROM外部程序存储器实验、IC卡读写实验、USB接口通讯实验等五十个项目)。

SYJDP-01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实验系统包含了多个单片机软件项目和软件硬件结合项目与教学、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的功能模块,非常有利于各相关专业教学中的教学课程实践,并起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点带面”,多领域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提高。该单片机教学实训系统特色如下:

(1)电源输入:工作电压220V± 5%(50Hz),输入时指示灯亮。

(2)电源输出:有保险丝和漏电保护开关二级保护功能。输出单相交流220V工作 电压有高精度电压表电流表指示。

(3)功率输出函数发生器。

(4)高精度外测电压表一只,量程直流100V。

3.2 一体化教学的场所

篇9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行业正式被列入我国第三产业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房地产业逐步形成了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和工业地产等三种重要业态。由于住宅地产的超前发展,使得商业配套面积严重不足,商业资源配置不均衡,这种状况进一步制约了城市功能布局和房地产业均衡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迫使商业地产加速发展。

近年来,有三个重要因素促进我国商业地产迅猛发展。一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了良机。二是住宅地产行业不断受国家宏观政策挤压(主要指保障房建设和商品住宅限购、限贷政策),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商业地产行业,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源泉。三是品牌零售企业实施向一体化战略,大举进入商业地产领域的动力,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以上因素,可以预期在未来10年内,我国商业地产必将获得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步由产业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成为房地产业的主力军。

商业地产是商业和地产的复合体,它包含了商业、房地产、金融等三重基本属性,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和复合产业,其产业特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与住宅地产存在较大区别。商业地产项目投资有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性特点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投资决策前,如何依据项目特性,做好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确保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完善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提高可行性分析质量,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助力于民间中小资本涉足商业地产领域。

一、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为了降低风险,对将要上马的项目在经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论证,被称作可行性分析。一般来说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抗风险能力分析。以分析论证的结果来判定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既是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又是多方案比较研究的过程,它是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由以上概念可见,可行性分析可以理解为一门集合了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也可以理解为在投资决策阶段,综合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多方案构建与必选、技术经济分析、风险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的实践活动。

二、可行性分析的作用

可行性分析最终形成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有以下五点基本作用:

(一)开发商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和行政审批的依据

(三)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依据

(四)各投资方谈判的重要依据

(五)项目后评价的依据

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不仅具备以上五点基础作用,还应该为进一步的商业规划、建筑设计、建造实施和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指导原则和框架思路,成为项目开发纲领性文件。

三、可行性分析的依据

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依据主要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商业地产价格、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城市总体规划、商业网点建设规划、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规划设计条件、自然地理气象资料、开发技术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运行参数和指标等。

可行性分析指导文件主要是1983年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1987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它们对可行性研究的原则、编制程序、编制内容、审查办法做了详细规定,指导我国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

四、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依据可行性分析的概念,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可以归纳为市场分析、技术分析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四大方面,其中经济效益分析又可细分为投资估算分析、融资分析、财务评价分析。因此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六大关键因素,这六大因素也构成本论文分析框架。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技术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条件可行性和工程进度分析。规划设计方案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市场分析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强制性要求;建设条件可行性和工程进度分析主要由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承担。由此可见,商业地产项目技术分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论文中不着重研究。

五、结语

商业地产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架构完善、内容充实,包含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商圈理论等方面的理论体系。国外有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有针对本土特色的相关研究,且商业地产交易的实例丰富,这一切都对我国商业地产的可行性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彦,路立敏,张莉.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J].改革与战略,2007.

[2]刘洪玉.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建筑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政府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项目管理模式结合其发展现状,并参照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将会朝着模式多元化、降低交易费用、优化治理结构的方向发展。

1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工程总承包方式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有: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D-B)、项目管理服务(PM)、项目管理承包(PMC)。实践表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日趋显示出规范化、专业化、集成化等特征,其项目管理模式已发展得较为完整,并在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都取得了成功,值得借鉴。

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篇11

1.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中的供电脉络,承担着向用户供电的重要任务,一旦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就会引起电网系统故障,甚至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电网瘫痪,因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变得极为重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供应需求越来越大,促使电网建设快速发展。在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电网规模越来越大、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运行情况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输电线路检修人员严惩紧缺。庞大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量与有限的检修人员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运行效率,如何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能力,保障电网正常运行,成为当前电网运行维护的一个难题。运行、检修一体化将运行、检修、维护融为一体进行管理,有铲的提高了输电线路运营效率,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运行维护中。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输电线路的检修推行的是定期检修制度,这种以时间周期作为基础的输电线路检修制度,不论是检修周期还是检修项目,都需要依靠传统经验,而无法充分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工作状态、结构组成、设备质量、性能差异等,检修工作死板,极容易造成检修周期过短、检修费用高、工作量大、可靠性低、影响正常供电等问题。随着电力系统向大电网、高电压、自动化、高参数方向发展,这种以时间周期为基础的检修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需要,尤其是在“两网”改造以后,电力系统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部分设备并不需要常规检修,如果依然采用定期检修制度必然造成浪费,并影响正常供电,甚至因检修不当形成故障隐患。在这种背景下,采用新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方式已经势在必行。

2.2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

在近年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中,虽然存在检修人员疲于应付,误操作等现象,但整个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技术正在不断成熟,这为实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输电线路相关设备以及检修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包括如材料、工艺、性能、技术指标等,都比上个世纪有了更为可靠的发展。而传感技术、识别技术、采集技术、抑制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更为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比如变压器油色谱监测、避雷器泄露电流监测、有损功耗监测、电流互感器介损监测、远红外线成像监测等技术,都为输电线路实时监测提供了更为可靠便捷的诊断手段。

3.输电线路如何实施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

3.1 建立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检修计划进行评估、优化,并从静态、动态、基态等多个角度进行安全核定,通过智能专家分析系统,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和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辅助建立检修一体化工作相关策略,并进行检修计划可行性校验。实际上,检修计划的校验需要涉及多个电网模型,并要综合分析电网模型、负荷数据、检修申请、运行状态、设备工况等多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的异常状态,并有针对性的迅速作出检修反应。

3.2 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库

随着输电线路规模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复杂,输电线路检修管理难度越来越高,极容易产生混乱不清现象,要实现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库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设备信息档案库首先需要包括设备原始技术档案,如出厂产数、试验数据、运行参数、异常记录、检修记录等。这些设备原始技术档案数据,是对设备进行监测分析的比较基础,只有在清晰准确的对比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判断出设备当前状态。此外,还需要加强检修计划相关信息的管理,如检修主体数据、检修申请内容、检修时间安排、检修工作进展现状、输电线路负荷预测、基建扩建改建信息等,也需要纳入数据库中,以供系统汇总分析,评估和优化运行检修计划,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效率和供电安全。对于状态良好的设备不必进行周期性检修,对运行状态不佳的设备着重进行隐患分析和严重性分析采用相应应对措施,对于难以确认状态的设备根据设备重要程度采用加强监视、缩短试验周期等方法进行观察。

3.3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关键技术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一种融入了故障检修、状态检修、定期检修于一体的先进的运行检修制度,这种运行检修制将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集为一体,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定位需检修和不需检修的设备,并以设备实际状态安排检修周期和检修手段,能极好减少浪费、提高输电线路供电效率。要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需要提高系统智能数监测能力和方案优化分析水平,包括如状态监测技术、数据库分析技术、负荷预测技术、安全校验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

4.结束语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供电效率,降低运行检修成本,保障输电线路供电安全,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积极探索,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构建更为完善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提高故障响应能力和恢复速度,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辉,吴辉文.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篇12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财务管理 探析

一、积极参与企业内部规划的制定

即以现有的财务信息为基础,并根据企业的目标和经营方针搜集其他的相关消息,从财务的角度充分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经济条件的约束,选择合理的量化模型,对财务会计信息加以科学的分析,提供有关价值关系的预算、决算,使企业的内部规划在价值管理方面可行。

二、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经营项目选择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与经济决策的只能,选择科学方法计算有关长、短期决策的评价指标,提供正确的财务评价。就经营项目的确立而言,其可行性研究是必须的,除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外,财务可行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通常包括:1、投资规模。2、资金筹措渠道。3、总成本的估计。4、投资的回收分析。5、盈利能力及趋势分析。对此,我们可根据经营项目的实际条件,辅以现有的财务信息,利用管理会计预测分析中关于销售预测,利润预算,成本预算,资金预算等方法,提供详细的财务可行性报告,为经营管理部门的项目选择从财务角度提出建议。

三、做好财政预算工作,为企业全面预算打基础

篇13

专题一纳米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围绕能源、环境、健康及产业科技进步等主题,以工业化规模生产为目标,重点研究开发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新产品、新工艺。

研究内容:

1、高储能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及应用示范

重点开发多孔电极材料纳米结构及导电性调控、复合改性和电极成型加工等关键技术及专用设备,生产高储能密度超级电容器,并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应用示范。其中,纳米结构碳材料比电容量≥300F/g,公交车用无机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8wh/kg。

2、轻质高强汽车专用纳米复合聚丙烯塑料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技术

重点突破纳米功能填料批量化生产及高效分散等核心技术,在材料纳米复合和组分结构优化等多技术集成及生产装备设计选型基础上,开发满足现代汽车要求、具有轻质高强、低气味、高抗冲、抗刮擦等优异性能的汽车仪表板等内饰件专用纳米复合聚丙烯塑料,形成万吨级塑料产品及配套纳米功能填料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产品在国产汽车上应用。其中,塑料弯曲模量≥1600MPa;多轴冲击性能(-30°C):呈韧性断裂。

3、高感性纳米复合功能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及其应用

重点突破纳米复合功能树脂制备、功能纤维成型、纤维聚集体后整理及织物结构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发满足高品质针织系列产品要求、具有舒适性和高感性的纳米抗菌功能纤维及聚集体,形成千吨级纳米复合功能纤维生产能力并在品牌针织内衣、运动系列服饰中得到集成应用。其中,功能纤维线密度:0.8-1.5dtex,纤维聚集体抑菌率>99%,透湿率>150g/m2.h。

(二)研究期限: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纳米科技前沿技术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聚焦生物医药和电子器件等领域,研究掌握揭示物质特性的纳米科学理论与表征方法。

研究内容:

1、纳米结构材料及应用

重点研究应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高效节能与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材料体系的成分、组织和功能一体化设计,以及具有生物相容性、表面修饰以及微观结构的人体组织修复与替代的纳米结构材料及应用技术。

2、疾病诊断与治疗纳米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纳米载体靶向示踪或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心脑血管和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试剂与系统,以及用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细胞或基因治疗的纳米技术。

3、纳米加工与器件

重点研究面向器件的纳米加工组装技术、实现利用量子尺寸等特殊效应的纳米电子和纳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以及对目标分子具有多通道和高选择响应特性的食品和环境安全传感器技术。

4、纳米测量技术及装备

重点研究纳米结构和性能测量的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法与纳米体系表征的基本理论问题,开发具有纳米尺度分辨率的分析测量装备。

(二)研究期限:

*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注意:在可行性方案的“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中要求增加“纳米尺度效应机理说明”的内容]。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专题一所有课题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具有产业化实施条件、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5、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6、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5月30日,截止日期为*年6月20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同时提供查新关键词,有关证明、背景材料和参考文献的复印件,在可行性方案封面右上角请注明相应类别)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6月16日至20日,每个工作日9:30——17:0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7、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