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家庭式老人托管

家庭式老人托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6: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家庭式老人托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家庭式老人托管

篇1

适合类型:父母工作繁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在本市或是没有精力照顾孙辈,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只能让孩子独自在家。

类型烦恼:

市民吴女士:我和丈夫工作都忙,白天一整天不在家,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马上放假了,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一个人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还怕他在家淘气玩火、玩电造成危险。另外,又担心孩子没有自制能力,一个人在家只顾看电视,忘记写作业。一个假期下来,荒废了学业。

a计划攻略:

教育专家建议,孩子独自在家过寒假,家长应该事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孩子随意触动火、电的严重后果,教孩子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并尽量将家里的危险品,如汽油、酒精、用来清洗厕所的硫酸等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有些家长只简单地命令孩子不许动这,不许动那,却不说明原因,年龄较小的孩子好奇心强,有时可能会忍不住违反家长的禁令,引发危险。为确保安全,家长还应每天抽空给孩子打三至四次电话,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并尽量与其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可以让独自在家的孩子感到父母的关怀,不觉得孤单、受冷落。

关于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问题,记者采访了华育小学特级教师马丽娜,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马老师表示,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仍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尤其需要大人的督促和引导。有些孩子做假期作业常耍些“小聪明”,做习题时根本不计算,就胡乱填上答案。为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家长必须担负起监督孩子的职责,建立家庭作业检查制度,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必检和抽检,必检是指检查作业的进度,抽检则是挑出一些习题,仔细核对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孩子完成作业情况较好,也可以适当考虑给予奖励。

寒假b计划

适合类型:假期里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奶奶或姥姥家度过,由老人负责照顾孙辈。

类型烦恼:

市民刘女士:老人看管孩子,自然是无微不至、宠爱有加,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平时挺听话,可在爷爷奶奶面前,有老人护着,孩子就不好管了。一犯错误他就向奶奶撒娇,我想管,老人就会挡在孩子前面给孙子说情。我真怕这一个假期下来,孩子被惯坏。

b计划攻略:

假期里,一些孩子大部分时间和祖辈一起度过,脱离了父母的常态管理,容易变得懈怠,有时还会仗着有长辈撑腰,故意逃避学习任务。马丽娜老师指出,事实上,如果假期里对孩子的管理过于放松,会对其学习习惯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在新学期开学后,导致孩子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另外一松一紧的管理标准,也会混淆孩子的认识,让其认为任性和懒惰是被允许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事先与长辈在教育孩子上达成共识,共同商议确立一些管理孩子学习生活的原则,比如:请长辈监督孩子假期的作息时间,避免孩子贪看电视和无节制地睡懒觉;监督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寒假作业。如果有精力,父母可以为孩子事先制订一个更为详细的寒假计划,其中包括学习任务、体育锻炼任务、才艺训练任务等,并将其制作成表格,请长辈帮忙监督完成情况。如果孩子当天完成计划情况良好,就在表格上做上奖励记号,如一朵小红花,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自尊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主动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管理。

寒假c计划

适合类型:孩子在假期没有家人照顾,白天在日托式的寒假托管班度过。

类型烦恼:

类型烦恼:市民刘先生、付女士:想找个好的托管班可真不容易。去年我们把孩子送到一个假期托管班,去之前,托管班承诺说班里有老师负责监督、辅导孩子做作业,可谁知孩子去了几天,说老师管得一点也不严,而且伙食也不像其承诺的那么丰富。

c计划攻略: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鞍山市存在的假期托管班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规模较小的家庭式托管班,一种是社会办学实体组建的托管班。前者大多是各学校周边“小饭桌”、“课后班”的延伸,收费较为低廉,一个假期的收费在250元左右。但由于此类托管班大多没有办学资格,一些所谓的辅导老师也不是专职教师,所以难以担当指导孩子学习的任务。后者一般办学规模较大,有的托管班还为孩子安排了电脑操作、滑冰、乒乓球等活动,师资条件也相对较好,假期收费在400元上下。

有关人士提醒家长,应尽量挑选有相关办学许可的假期托管班,并事先对其托管场所的软硬件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如教室内的供暖情况、师资力量、就餐环境等。家长还可以在交钱时与办学方签订书面协议,要求办学方保证其承诺的活动内容,保证午餐质量等。

寒假锦囊

华育小学特级教师马丽娜介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安排一些假期活动,快乐充实的寒假生活会对学生新学期的学习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寒假去旅行

在假期里,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考虑带孩子出门短暂旅行,让孩子增长书本以外的知识。在出行前,家长应有计划地让孩子阅读一些关于旅行目的地风物景观、民俗人情等方面的书籍,让普通的娱乐之旅变成孩子的学习之旅。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千山晚报小记者团、各类冬令营之类的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寒假常锻炼

寒假里,很多孩子因为天气冷,大大减少了户外活动量,春节期间饮食又变得没有节制,容易导致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简单的锻炼计划,通过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游戏项目保持孩子的运动量,并鼓励孩子经常和邻居家的同龄孩子进行集体游戏。

寒假学本领

利用长长的假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学一种“技能”,如学习一种乐器的演奏,或是学会滑冰、游泳、画画、做一道菜等本领

寒假之中有春节,孩子们大多会得到数额不等的压岁钱。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孩子一些储蓄、利率等简单常识和“量入为出”的理财观念,使孩子的自主消费更为合理。

寒假读好书

华育小学特级教师马丽娜为小学生推荐了以下好书:

《〈史记〉故事》司马迁/原著朱文叔/编著

《唐诗三百首》(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底出版的图文本)

《寄小读者》作者:冰心

《十万个为什么》(推荐新世纪版)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美)马克·吐温

《爱的教育》作者:(意)亚米契斯

《小王子》作者:(法)圣·德克旭贝里

《格列佛游记》作者:(英)斯威夫特

篇2

适合类型:父母工作繁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在本市或是没有精力照顾孙辈,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只能让孩子独自在家。

类型烦恼:

市民吴女士:我和丈夫工作都忙,白天一整天不在家,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马上放假了,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一个人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还怕他在家淘气玩火、玩电造成危险。另外,又担心孩子没有自制能力,一个人在家只顾看电视,忘记写作业。一个假期下来,荒废了学业。

A计划攻略:

教育专家建议,孩子独自在家过寒假,家长应该事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孩子随意触动火、电的严重后果,教孩子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并尽量将家里的危险品,如汽油、酒精、用来清洗厕所的硫酸等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有些家长只简单地命令孩子不许动这,不许动那,却不说明原因,年龄较小的孩子好奇心强,有时可能会忍不住违反家长的禁令,引发危险。为确保安全,家长还应每天抽空给孩子打三至四次电话,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并尽量与其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可以让独自在家的孩子感到父母的关怀,不觉得孤单、受冷落。

关于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问题,了华育小学特级教师马丽娜,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马老师表示,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仍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尤其需要大人的督促和引导。有些孩子做假期作业常耍些“小聪明”,做习题时根本不计算,就胡乱填上答案。为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家长必须担负起监督孩子的职责,建立家庭作业检查制度,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必检和抽检,必检是指检查作业的进度,抽检则是挑出一些习题,仔细核对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孩子完成作业情况较好,也可以适当考虑给予奖励。

寒假B计划

适合类型:假期里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奶奶或姥姥家度过,由老人负责照顾孙辈。

类型烦恼:

市民刘女士:老人看管孩子,自然是无微不至、宠爱有加,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平时挺听话,可在爷爷奶奶面前,有老人护着,孩子就不好管了。一犯错误他就向奶奶撒娇,我想管,老人就会挡在孩子前面给孙子说情。我真怕这一个假期下来,孩子被惯坏。

B计划攻略:

假期里,一些孩子大部分时间和祖辈一起度过,脱离了父母的常态管理,容易变得懈怠,有时还会仗着有长辈撑腰,故意逃避学习任务。马丽娜老师指出,事实上,如果假期里对孩子的管理过于放松,会对其学习习惯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在新学期开学后,导致孩子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另外一松一紧的管理标准,也会混淆孩子的认识,让其认为任性和懒惰是被允许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事先与长辈在教育孩子上达成共识,共同商议确立一些管理孩子学习生活的原则,比如:请长辈监督孩子假期的作息时间,避免孩子贪看电视和无节制地睡懒觉;监督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寒假作业。如果有精力,父母可以为孩子事先制订一个更为详细的寒假计划,其中包括学习任务、体育锻炼任务、才艺训练任务等,并将其制作成表格,请长辈帮忙监督完成情况。如果孩子当天完成计划情况良好,就在表格上做上奖励记号,如一朵小红花,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自尊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主动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管理。

寒假C计划

适合类型:孩子在假期没有家人照顾,白天在日托式的寒假托管班度过。

类型烦恼:

类型烦恼:市民刘先生、付女士:想找个好的托管班可真不容易。去年我们把孩子送到一个假期托管班,去之前,托管班承诺说班里有老师负责监督、辅导孩子做作业,可谁知孩子去了几天,说老师管得一点也不严,而且伙食也不像其承诺的那么丰富。

C计划攻略:

据了解,目前鞍山市存在的假期托管班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规模较小的家庭式托管班,一种是社会办学实体组建的托管班。前者大多是各学校周边“小饭桌”、“课后班”的延伸,收费较为低廉,一个假期的收费在250元左右。但由于此类托管班大多没有办学资格,一些所谓的辅导老师也不是专职教师,所以难以担当指导孩子学习的任务。后者一般办学规模较大,有的托管班还为孩子安排了电脑操作、滑冰、乒乓球等活动,师资条件也相对较好,假期收费在400元上下。

有关人士提醒家长,应尽量挑选有相关办学许可的假期托管班,并事先对其托管场所的软硬件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如教室内的供暖情况、师资力量、就餐环境等。家长还可以在交钱时与办学方签订书面协议,要求办学方保证其承诺的活动内容,保证午餐质量等。

寒假锦囊

华育小学特级教师马丽娜介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安排一些假期活动,快乐充实的寒假生活会对学生新学期的学习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寒假去旅行

篇3

为切实解决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重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幸福工程六大体系之一,形成了一批具有江苏特色、受到老年人欢迎的农村养老模式,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不少地方的养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区之间养老服务不平衡,有些政策未能落实到位。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养老财政资金增长相对缓慢,不少政策未能落实到位。如《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规定,对民办养老机构要落实床位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这是社会福利化的要求,但各地的补贴标准差距较大。张家港对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的补贴标准是每张床12000元,运营补贴为每月100元。海门市的补贴标准是每张床1500元,没有床位运营补贴。而苏北相当多的市县对民办养老机构不给予任何补贴。

养老覆盖面偏窄,空巢老人照料缺位。全省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约450万,占农村老龄人口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农村家庭养老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对家庭养老传统构成了挑战。不少空巢老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操持家务,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自己。而60岁以上空巢老人多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限于经济条件,得不到及时检查治疗。一旦生病卧床,生活难以自理。这部分老人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多数进不了社区养老院,在家又无人照料,晚年处境相当艰难。空巢老人除了日常生活得不到照顾外,更多的是精神孤独。

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民办养老机构管理落后。虽然有些民间资本看好养老行业的市场前景,但由于进入门槛比较高,往往知难而退。不少机构内部管理落后,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对老年福利机构的行业标准知之甚少,一般采用的是家庭式管理与服务方式,随意性大。有的机构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经常发生老人与养老机构及家属与养老机构之间的矛盾和民事责任纠纷。养老服务行业存在多头领导的现象,各部门分散管理,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养老服务单一,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有些乡村养老院除了有限的活动场所和零星的健身器械之外,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更别提老人精神上的关怀与慰藉了。与物质养老相比,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有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基本没有接受过社会养老服务专业培训,不具备养老护理院的专业资格和职业资格,很难提供有针对性和高质量的服务。

江苏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根源剖析

思想认识不到位,现有养老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近年来,中央和省级把解决养老问题、发展养老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人口老龄化、“银潮”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对政府应当履行的基本养老服务职能认识不到位。少数乡镇和村干部甚至把养老作为一种额外负担,片面认为这是民政部门的事。而民政部门在基层缺乏统筹协调能力,加之本身力量比较薄弱,人手和经费都无力保障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导致养老工作举步维艰。

经济基础不同,城乡、地区之间养老差异大。由于多方面原因,江苏城市与农村、苏南与苏北的差距仍然较大。苏南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对养老院投入较大,条件优越。苏北部分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许多中心有名无实,贴标签、挂牌子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只是为了装装门面应付检查。

养老意识较为淡薄,社会养老尚未达成共识。在农村,部分子女对老人缺乏孝心,有的老人养育了很多孩子,但子女们相互推诿,都不愿赡养老人。很多离家的子女长时间对父母不问候,不联系,不探望。不少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离开家到别处养老。有些独居老人虽然得不到子女照料,但仍不愿意进社区养老院,误认为进入养老院给人的感觉是子女不孝顺,让外人笑话,很没有“面子”。再加之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生活得过且过,有病能拖则拖,舍不得“花钱买服务”。

农村养老制度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目前,农村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之所以与老人及家属之间的民事责任纠纷不断,主要是因为政府与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关系没有理顺,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此外,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涉及民政、水电、国土、消防、工商、税务等众多部门,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发展养老服务业问题上角色混乱,缺乏统筹协调的能力。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出路

要从江苏省情出发,尽快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扎扎实实把农村养老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落实相关政策法律制度,强化监督检查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养老政策,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遵循。各级政府应当将养老工作纳入“惠民工程”,列为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进行检查督办。

切实加大政府对养老的投入。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的省份之一,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苏南反哺苏北的基本条件,养老投入应当更多地向苏北贫困地区倾斜。完善的保险制度,特别是长期护理险、养老补贴等资金保障制度,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政府对养老的投入应当形成科学增长机制,与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与物价水平联动。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财政力量、人口年龄结构及养老资金需求情况,建立并完善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大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力度。

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各级政府要将农村社区养老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土地政策,严禁改变养老设施建设用地用途、容积率等。鼓励利用闲置厂房、学校、办公楼等存量房产和土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农村使用村级建设留用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相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好国家现行支持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社区养老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捐赠,符合相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比例扣除。各地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也要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境内外资本举办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农村老人社会救济制度。加大省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村贫困老人的社会救济补贴力度。可采取现金与实物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贫困家庭的老人年龄、数量、健康状况等不同情况,确定补贴的标准和方式。同时,适当开展社会捐助活动,通过个人和民间社会团体的力量,多方筹集农村贫困老人救济金。

2.从实际出发,走养老方式多元化道路

从江苏省情看,城乡、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养老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与老人的居住习惯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全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居家养老利用社区的先天优势,集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具有专业、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老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由社区提供各种专业的养老服务,既满足了老年人不愿离开家的意愿,又解决了晚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孝心得以实现。搞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缓解养老财政的压力,把“包袱”转化为“红利”。因此,要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做到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具体服务项目。鼓励各类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

以公办为依托,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特困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改革,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转给社会组织、企业或有能力的个人运营。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激发公办养老机构的活力。各地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学校、医院等集体用房,以及民房等资源,按照村办养老院、家办托老所等形式,推进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建设。创新农村养老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想方设法让老年人有事干,在干事中主动养老,而不是无所事事地被动养老。通过创新养老模式,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真正达到老有所养的目的。

3.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江苏省人民政府《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简化手续,并在土地保障、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亟须从多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排忧解难。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要从养老服务的竞争领域逐步退出来,从养老服务直接供应方变成养老服务购买方和监管方,把更多精力花在购买服务和监管服务上。可以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公办民营等多种方式,让社会组织成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投资和运营主体。通过改制改革盘活公办养老机构、设施的存量,引入社会组织以承包、托管、联合、拍卖、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参与管理和经办,使社会组织有效承担政府委托的养老服务功能和事项。

转变养老服务提供方式。改变过去包办包管养老服务的做法,守住“保困难、保基本”的底线,把钱用来资助社会组织,用在为高龄、失能、困难老人购买基本服务上,使社会组织有条件、有空间参与养老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发展壮大。政府要引入和规范竞争机制,出台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创办、经营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国外、境外企业和个人到江苏设立外资养老服务机构,与内资养老服务机构享有同样的补贴、信贷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平衡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政策待遇”,降低入行门槛和经营风险,使社会资本愿意作长线投资,实现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突破关键环节制约。当前,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面临三大瓶颈制约:养老设施建设用地难落实,信贷和融资难到位,养老服务人员难招难留。突破这三大瓶颈,可以根据新修订的老年法精神,将养老用地指标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由政府划拨非营利性养老服务用地、优惠转让其他形式的养老用土地;加大资金投入,改变投资方式,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实行适度放宽的信贷政策和优惠的贴息措施;发放养老护理服务岗位津贴,建立和实行养老护理人员资质评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专业社会工作者技术职称评聘制度,确保养老服务人员有受尊重的社会地位,有略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薪酬,有受到法律保护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从而唤起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

篇4

一、调查目的

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家庭之痒、教育之难和社会之痛,留守学生隔代教育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2010年,中国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我们从山区中小学参加家长会人员中,很清楚地看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他们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个性发展、道德品质等方面问题多,较父母在家的学生难以管理。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留守学生的隔代教育问题现状,探讨问题根源,寻求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

课题组选取了贵州省遵义市、六盘水市,浙江省泰顺县山区的学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在27所学校的支持配合下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期间走访了12个家庭,个别访谈18人次,两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问题差异性不明显。

三、调查结果

1.留守学生占在校生比例

表1 留守学生占在校生比例

调查表明,贵州与浙江两省山区的留守学生的比例接近,都占在校学生20%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2.留守学生的监护情况

表2 留守学生的监护情况

调查表明,两地留守学生父母在外地,由(外)祖父母监管的最多,占半数以上,孩子的生活全由老人负责,具体情况见表2。

3.隔代监护的客观原因

表3 隔代监护的客观原因

调查表明,留守学生因为在城里高昂的学费和有关歧视问题,很多家长外出不愿意带着儿女一起颠沛流离,他们更多的留在山区就读,成为留守学生,具体情况见表3。

4.隔代监护的生活情况

表4 隔代监护的生活情况

调查表明,由于隔代教育的主客体――祖辈与孙辈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或亲缘关系,使得祖辈对孙辈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采取溺爱的方式,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具体情况见表4。

5.隔代监护的学习情况

表5 隔代监护的学习情况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学生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学习不用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抄袭作业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司空见惯,成绩较差,有的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具体情况见表5。

6.隔代监护的沟通情况

表6 隔代监护的沟通情况

调查表明,祖辈间的代沟使留守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尽管祖辈为孩子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们心里有话,受了委屈却不愿和他们的祖辈讲,具体情况见表6。

个案访谈:在走访中,有一位小学五年级顽劣不驯的学生,我们在与其家长通话时,他妈妈说孩子不但上课捣乱常被班主任告状,还乱花钱,每天在校门口小商店就花掉30多元钱。她分析说儿子被他奶奶宠坏了,她叫奶奶不要乱给儿子零花钱,但奶奶还是对孙子有求必应,孙子有不对的地方,奶奶也是宽容甚至放任。由于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失去了必要的教育。

结合对两地的调查、走访家庭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许多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变成放任、溺爱、问题儿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成绩较差;(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感情较脆弱,性格倔强;(3)集体观念淡薄,易受不良影响;(4)行为控制力、卫生习惯等普遍较差。

四、原因分析

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与祖父母隔代重养不重教有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观念上重养轻育,迁就溺爱

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能力,缺少爱心与进取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祖父母思想观念陈旧,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只养不教,甚至纵容护短,过分保护和溺爱,扼制了儿童独立能力和反省意识,增加依赖性,变得更娇气,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2.在生活上以物质满足替代教育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的生活需要扩大了,祖父母总是无条件的满足,甚至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也不加以阻止,一味的满足,以为这样就是对教育的重视,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接受挫折的能力。

3.在学习上无法指导,放任自流

隔代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低,很多是文盲或半文盲,教育能力缺乏,不能介入学习,关心仅停留在吃饱、穿暖层面上,无法实施正确的引导、督促、帮助和教育,致使出现成绩下滑和其他问题。

4.在方法上包揽家务,失去锻炼

祖父母由于无力管好孙辈,怕他们受苦,生活上的事都包办代替,不让做一点家务劳动,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懒惰的习惯,缺乏责任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失去锻炼的时机。

综上可见,隔代教育的祖辈对孙辈是宽容有余,约束不足;溺爱有余,严格不足;包办有余,能力训练不足。过分保护、过分迁就,助长了孩子依赖、懒惰、自私、任性、独占、霸道的不良品性。“经验教育”成为阻碍孩子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绊脚石”,给孩子的社会化带来不利因素,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形成。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负功能影响。

五、对策思考

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弊多利少是不能忽视的社会现实,加强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解决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要让他们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1.政策方面

一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使外来人口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1]二是各地政府应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人在当地就业。三要加强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措施之一。

2.学校方面

构建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监护网络。一是开办隔代家长学校,把“临时监护人”请到学校来或送教上门,向他们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二是教师可以采取结对方式,积极履行“家长人”的角色,对留守学生进行一帮一、家庭式的关爱。

3.家庭方面

构建以父母亲属为主的家庭监护网络。祖辈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理解和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祖辈及时与老师联系,了解情况,注意多观察孩子,多交流沟通,多向孩子的父母反映孩子的情况,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4.村居方面

构建以党政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监护网络。一是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与关怀制度。成立监管关怀小组,对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与监护人、家长沟通和交流。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托管制度。组织受过一定教育的成年人或离退休的老教师,协助监护人共同教育管理好留守青少年。

5.社会方面

构建以群团为主的社会呵护网络。留守学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家庭、学校或政府还不够,妇联、关工委等组织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供留守学生道德培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指导,给予留守学生生活关怀、心理咨询、教育辅导。

(1)指导内容上,一是如何解决好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地位与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好父辈与祖辈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三是祖辈如何处理好对孙辈的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2)活动形式上,举行如家长开放日、接待日等活动,开设家教咨询台,在教师的指导下,祖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沟通,消除隔阂,缩小代沟。

(3)指导手段上,从简单的听讲座开家长会,向电视、电话、图书、报纸、杂志、多媒体等手段转变,让家长能便捷快速地获取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信息。

总之,如何让祖辈在含饴弄孙、享尽天伦之乐的同时,学习教育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让祖辈对孩子宽严相济、张弛有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祖辈要给自己定好位,既不越位,也不做摆设,应做好亲子之爱的剂。另外,要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注:本文系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山区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的部分成果,批准号EGA1003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