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促进农产品上行

促进农产品上行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7: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促进农产品上行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促进农产品上行

篇1

一、活动背景

江洲村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盛产横桐洲米果、新桐酒酿馒头、枇杷、桑葚、樱桃等特产农产品。

二、活动主题

《江洲优品》万里挑一,安心品质直播扶贫助农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21年7月7日上午9点-11点

四、组织成员

主播1人,助理1人,运营1人

五、活动目标

(一)目标:推介特色产品解决滞销难题,扩大江洲村特产品牌

的知名度。

(二)方向:探紫直播带货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产品消费建

六、活动原则

直播+电商+助农

七、实施步骤

(一)开播通知

1.文字预热 2.视频预热3.站外预热

(二)直播推广

1.同城推广2.抖加推广3.粉丝通知

(三)粉丝互动

1.欢迎互动 2.点赞互动 3.评论互动 4.转发互动 5.问答

互动6.福利互动

(四)流程与脚本

时间点

直播模块

说明

福利

互动

9:00-9:30

欢迎

唱歌与粉丝互动

今天的商品和抽奖活动

活跃氛围

9:30-10:00

留人

推出秒杀活动和刷屏免单优惠

1.9-9.9秒杀和留言免单

人气

10:00-10:30

卖货

讲解产品

领取直播间优惠

引导下单

10:30-11:00

答疑

篇2

聚焦农村产品上行,以“农品荟”农产品交易平台、“邮你行”农产品展销平台为依托,提升农村电商“两中心、一站点”上行服务能力,推进电商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发挥“公共服务中心+平台+站点”三位一体的功能,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发展上层次、上水平、上规模、上品牌、上效益。到2019年底,全县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10亿元,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70个以上,培育25个在农村产品上行等领域具有示范性的电商服务网点,打造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和优秀品牌各2个,农村电商产业特色更鲜明,助力脱贫攻坚。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网点功能布局。牢牢把握农村产品上行、带动增收脱贫、网点融合共建的要求,调整优化网点,实施分类指导,强化动态管理,注重上行服务和功能覆盖。鼓励农村电商企业、有网络销售实绩的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承建网点。推进与有条件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就业扶贫驿站、益农信息社等融合共建。(县商务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列第一位的单位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培育省级示范点8个,对农产品上行年网络销售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网点给予1万元奖励。(县商务局、县财政局负责)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农品荟”农产品交易平台、“邮你行”农产品展销平台与网点合作推进农村品牌消费、品质消费,提升农村流通水平。(县商务局负责)

(二)加强经营主体建设。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强化品牌建设,引导集聚发展。培育农村产品上行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2家、超100万元的农村电商品牌2个,并分别给予单个企业(品牌)100万元和30万元以内的一次性分档奖励。争创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力争培育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5个,并分别给予单个示范镇、示范村30万元和10万元奖励。(县商务局、县财政局负责)依托中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好网货大赛等平台,加强农村电商优秀企业和品牌宣传推广。(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县气象局负责)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运营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三)强化电商利益联结。以“农品荟”农产品交易平台、“邮你行”农产品展销平台为依托,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公共服务中心+电商企业(平台)+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农村电商企业产销对接活动。(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支持电商企业与农业基地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稳定购销协作,按实效给予电商企业以网络销售额5%内的奖励。(县商务局、县财政局负责)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方式,收购、包装并网络销售小农户自产农产品。(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四)提高电商培训实效。适应电商发展新要求,着力增强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将农产品电商人才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等列入培训内容。(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农村电商纳入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给予培训合格者1200元/人补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加强美工、产品设计、宣传营销等实操技能培训,引入社交电商等新型课程,开展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对接。(县商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农村电商专业或增设电商课程。(县教育局负责)加强《电子商务法》等宣传贯彻。(县市场监管局负责)

(五)精准推进电商扶贫。持续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电商扶贫问题整改,增强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作用。(县商务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升贫困村网点的扶贫服务功能,指导网点通过电商平台、网上小程序、微商等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县商务局负责)对配合电商企业或电商平台等开展本地农村产品网络销售、收购和信息提供等上行服务并形成网络销售的网点,给予每个网点2000元以内的分档奖励。对电商经营主体收购贫困村、贫困户农村产品的,给予收购金额10%以内的补助。(县商务局、县财政局负责)加强对贫困村网点经营者、创业致富带头人、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产业发展指导员、大学生村官、有基础的贫困劳动者等电商培训。推进与就业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等项目协作。(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扶贫办负责)积极组织开展产销对接,大力拓展贫困村产品销售渠道。(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县扶贫办负责)

(六)引导电商应用创新。鼓励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地方优势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优先推荐农村特色产业集聚的镇、村申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或示范村。(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鼓励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对农村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上行实现年在线出易额50万美元以上的给予100万元以内的分档奖励。(县商务局、县财政局负责)探索提升电商数据应用水平。鼓励社区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直采直供。引导中小电商“抱团”发展,合作开发产品,降低运营成本。(县商务局、县供销社负责)

(七)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30.059公里,推进客运、物流、邮政、快递等为一体的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点建设。(县交通运输局、县邮政管理局负责)提升行政村快递通达率、投送频次和网点快递收发兼容度,行政村100%通快递。(县邮政管理局、邮政分公司负责)支持有条件的镇在区域节点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发展智慧物流。(县发展改革委、县商务局、县邮政管理局负责)推动光纤和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并向自然村延伸,鼓励电信企业面向农村地区推出专属的优惠资费产品。(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

(八)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明确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企业对网点和物流的监督责任和农产品上行实绩要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企业要加强对本地农村产品及小农户自产特色产品等信息收集,组织动员电商企业参加产销对接,推进电商展示与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县商务局负责)采取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水平,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可持续运营机制。(县商务局、县发改委负责)

篇3

一、临沂市农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临沂是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临沂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经营、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目前,临沂专门下发了《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来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科学跨越发展,助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多项活动,一是开展“钱家电商帮村”行动。从市、县选择约1000家电商,帮助贫困村依托资源、产业等优势发展电子商务,引导当地群众通过互联网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开展“千名青年电商创业”行动。在农村大力普及电子商务,鼓励有志青年、返乡人才电商创业,力争到2017年开办特色网店1000家。三是开展“百优品牌推广”行动。坚持电商扶贫与产业扶贫、推动农产品销售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从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中,筛选出1D0余个进行重点推广。

目前,临沂商城已具备了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优势条件。市场货源齐全,境外采购商可以在临沂商城内挑选到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实现一站式采购。物流网络便捷。商城拥有2000多条国内配载线路,网络覆盖全国1800个县级以上网点,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物流费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服务体系健全。拥有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和健全的临沂商城检测和技术服务体系,配套政策优惠。享有省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权,设有临沂综合保税区,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二、临沂市农村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困境

1.农产品质量标准、信息分类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传统和落后,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当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农产品相关标准,信息标准体系和专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均不够健全。另外,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集约化程度很低,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也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

2.电子商务相关人才匮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对农村电商而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及高端网络技术人才的缺乏尤为明显。从另一方面来说,会电不会商,为了电商而电商是大部分农产品电商的通病。莫问剑表示,现在做农产品电商的人,都是电子专家,但不是商务专家。农村电商要把原产地+基地整合+营销+流量+交易+供应链服务+口碑营销做好,而这也正是农村电商目前的薄弱环节。

3.物流配送体系需要完善。物流和配送是电子商务活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农村电商而言。当前电商配送主要依靠几家大的物流快递公司。中国农村分布比较零散,运输总量又太小,所以配送成本很高,这是物流快f公司配送点在农村覆盖率不高的原因。物流在农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农村电商产品的特殊性,“缺乏成熟的社会化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电商的心头之痛。”临沂农产品电商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不仅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这些物流技术都需要进一步革新。

4.农村电商平台缺乏专业性和模式创新。在目前的农村电商平台中,品牌知名度高,服务特色显著的龙头型网站还很少,只有少数农村电商平台实现了较高的知名度。

5.产品缺乏品牌化,多为初级产品,由于生产方式的问题,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给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三、临沂市农村跨境电商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上行。“当前,农村电商很火热,但基本上还是农产品下行,落后地区的‘边缘化’现象更为严重。”要想让农村电商真正发展起来,让农民真正获得实惠,必须实现农产品上行。“农产品上行‘上’什么,概括起来就是8个‘上’:上品牌、上特色、上标准、上生态、上模式、上人物、上价值、上平台。”在很多地区一提电商,上至主管领导下至从业者意识中还停留在以淘宝为代表的以流量为导向的1.0时代而现在电商现在已发展为打破互联网局限、跨产业融合的4.0时代。

(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工商业主等经营主体在全国知名第三方销售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争取到2020年开设1500家业绩良好的旗舰店铺。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自建网络销售平台。

篇4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抢抓“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创响“们”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畅通农产品“上行”网络销售渠道,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实现“美丽、幸福”提供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协调统筹,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二)坚持靶向明确,巩固脱贫。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巩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不断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将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全县农副生产加工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有机结合,注重培育带动贫困群众的电商主体,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助推全县巩固脱贫攻坚,稳步实施乡村振兴。

(三)坚持强化服务,聚焦上行。加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乡村旅游及服务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化、标准化,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提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资源优势和农村产业特色,着力发展“一清二白”(一清即青梨、二白即手工空心挂面、蚕桑)、红枣、杂粮等特色产业,加速传统企业转型发展,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同时积极探索具有特色、可复制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不断提升示范效应。

三、工作目标

实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六个持续”的创建目标。即:继续实施电商鼓励激励政策;培养一批电商优秀人才,树立一批电商致富典型;持续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及推广;进一步加强红枣、挂面等产品标准化建设;巩固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电商服务站点;强化物流体系建设,畅通“网货下乡,农品进城”通道。以电子商务带动市场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具体指标如下:

持续发挥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能力,不断拓展5个镇级服务站和28个村级服务站功能,为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提供保障。

持续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500人次以上,网商数量同比增长5%以上。树立一批电商典型,孵化一批本地直播带货网红。

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0%以上。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以上,其中手工空心挂面等优势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四、工作重点

(一)聚焦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服务提升

1.对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服务升级。强化整体运营服务能力,优化提升电商服务中心专业团队,完善更多增值服务,提供咨询、培训、孵化、快速检测、商标注册等服务功能;继续孵化培育电商企业、个体网店和返乡青年;深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农特产品供应链,做好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对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市场化运营改造,丰富日常生活用品,定期开展惠民活动,增强服务中心造血功能。

2.加强电商示范公共宣传。加大电商宣传,营造浓厚发展氛围,举办县域电商发展论坛、电商创业大赛,邀请电商专家参观指导我县电商工作,及时总结报道我县电商经验做法、电商创业典型等。

(二)聚焦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功能提升

1.拓展提升服务站点服务能力。支持已经建设完成的5个镇级综合服务站、28个村级综合服务点提升改造,提供封口机、真空机及工作运营必需品,持续稳定站点业务工作;优化个别网点布局,继续完善电商宣传、便民缴费、商品物流集散、金融服务、扶贫农产品代销等功能;嫁接创业培训村播和农资销售两项便民服务业务;加强站点业务管理人员培训,严格站点工作人员考核,确保站点长效运营,将站点升级为集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工业品下行、农产品及农资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化服务站点。

2.突出服务站点巩固扶贫职能。发挥站点巩固脱贫,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引导电商站点联动村集体经济、各相关民营企业及相关业务部门,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发销售扶贫产品,以电商销售促进消费扶贫。

3.完善县电商物流服务中心商品配送服务功能。支持县电商物流中心升级改造,购置快递分拣机等设备设施;完善配送路线;强化县级运营中心统筹调度职能,对县域内2个镇进行“滴滴”共享物流试点推广运营,通过招募物流司机带货,打通农村物流末端最后一公里;整合现有物流快递资源,实现县、镇、村三级集中收取、统一配送,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三)聚焦农产品上行推广

1.支持县域公共品牌打造,提升公共品牌影响力。以区域公共品牌“们”为核心,利用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的方式,打造县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加强公共品牌授权及运营管理,并通过活动推介、媒体宣传、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深化公共品牌培育,提高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县农特产品内生力。新增2个以上地方农特产品开发,纳入到“们”区域公共品牌中。

2.多渠道对接农产品销售。线上积极对接阿里、京东、淘宝、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合作营销活动,推动本地农产品的网络大宗交易。线下通过高档连锁超市等渠道招商、展会营销、农产品专营店等形式,提升产品外销能力。

3.加快企业品牌化、标准化进程。提高农特产品商品化、网络化水平,积极帮助本地企业建立品牌文化、打造产品分级包装设计、制定网络营销策略等。加强本地小微型电商、微商创业者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指导农村农民开展手工空心挂面、红枣等标准化生产,促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扶持本地1家红枣企业进行紫晶枣标准化生产线改造,并协助该企业完成紫晶枣SC办理。为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电商企业、农产品网销个体户等经营主体提供“SC认证”“三品一标”、名特优新等资质申请服务。

4.强化溯源体系建设。完善红枣、挂面、青梨、设施农业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加强品质标准化管理。覆盖农产品标准化应用、农业物联网智能监测、农产品检验检测管理、标识管理、农产品溯源信息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域电商农产品质量保障数据分析等,推广数字化、信息化与物联网应用,建立政府可监管、企业严内控、消费者易识别的质量保障与溯源体系。

(四)聚焦农村电子商务精准培训

委托专业电商培训机构,制定长效培训机制,培训人数500人次以上。培训对象为微商、网店店主、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骨干电商企业负责人、贫困户等,通过培训,实现大部分人员能熟知电商基础知识,掌握电商基本开店流程、产品美化、店铺运营、产品包装与设计、代缴话费、网上支付、网上订购等专业技能;同时开展社群零售、抖音营销、直播营销、跨境电商等新型电商营销培训,免费发放相关教材,随时指导促使学员在实践中成长。

(五)进行全程大数据统计分析

依托权威第三服务商,为我县提供网络零售行业结构、优势店铺排行、农特产品全国经销商热力图、农特产品全国需求热度分布等,同时对我县电商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定期形成监测报告并提出参考意见。

五、实施期限

2021年4月2022年4月

六、资金安排

后续专项资金实施分为5个标段实施,计划总投资500万元,资金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列支,投资概算各分项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可适当调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后续工作的统筹与领导,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责,对照后续工作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篇5

物价拐点来临

CPI止跌回升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1.2%,相比7月同比上升0.6%(7月份为同比增长-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0.1%,CPI迎来拐点。9月份CPI再次上涨,同比增长-0.8%,比8月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5%,比8月回升0.2个百分点。

8、9月份CPI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猪肉价格出现快速回升。自今年5月份发改委进行冻肉收储后,猪肉价格出现逐步的回升,至目前36城市的猪肉零售价已回升了13%左右,回升幅度较快。猪肉价格的回升除了发改委收储政策作用影响外,受旱情影响导致玉米等粮食价格上升带来的猪饲料成本上升也是猪肉价格上行的一个重要原因。猪肉是食品价格中的重要部分,猪肉在CPI中占比在3%~6%之间。2007年的通货膨胀也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带头上涨,猪肉在中国消费习惯中比较重要,所以其价格也属于一个比较重要和敏感的指标。所以如果猪肉价格上涨,也可能导致CPI有比较明显的上涨。

二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蔬菜价格出现快速上涨。8、9月份,多种蔬菜都出现快速的上涨,如油菜、蒜台等蔬菜价格涨幅都比较大。蔬菜价格受季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根据历史规律,一般8、9月份都是蔬菜价格回升较快的季节,而四季度则可能有所回落。

三是在CPI环比类别中,衣着类和居住类价格环比也有较大上涨。8月份衣着类价格环比增长-0.3%(7月为-0.9%),回升了0.6个百分点,居住价格环比上涨0.5%(7月环比上涨0.3%),上涨了0.2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环比回升,主要可能源于秋季来临,衣服的换季影响所致。而居住类价格环比回升,一方面是受房地产价格快速上行影响,另一方面与目前正进行的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改革有关。受公用事业改革影响,多数地区的水价等公用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预计公用事业改革的推进对这方面的影响仍将持续。

PPI亦迎来回升拐点

PPI同比增速自去年8月达到10.06%高点后便一路下滑,已连续下滑11个月,至今年7月份甚至下跌至-8.2%的历史低位。今年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7.9%,相比7月回升0.3个百分点。9月份PPI同比增长-7.0%,相比8月回升0.9个百分点。

首先,从PPI各分项看,PPI生活资料回升幅度较大,尤其是其中的食品类及耐用消费品类,都出现快速回升,衣着类和一般日用品类也都有所回升。反映出受经济回暖、消费回升影响,生活消费方面的价格回升。

其次,从PPI生产资料看,PPI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速好转,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都有所回升,也反映出经济回暖现象。预计随着终端需求的逐渐回升,也将逐步影响到最上游的采掘业,采掘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速也有望逐步上行。

此外,9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增长-10.1%,相比8月回升1.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价格同比上涨-17%,相比8月回升3.9个百分点;燃料动力类同比上升-14.3%,相比8月回升2.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材料类同比上升-18.5%,相比8月回升0.7个百分点;化工原料类同比增长-10.8%,相比8月回升0.5个百分点。可见,这几类价格指数均出现快速上扬。

货币供应充裕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9.31%,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幅则为29.51%,这是今年以来M1增速首次超过M2。此外,9月份新增贷款达到5167亿元,远高于此前市场预期,也显示出信贷环境依然宽松。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出现变化,货币流动频率仍然较高。

历史上,伴随货币供量的增长,CPI都紧随其后出现明显上涨。虽然目前货币政策开始回归常态,但扩张性货币政策自去年11月份开始执行至2009年第一季度,其累计效应将在2010年逐步体现出来。

对于当前M1的创纪录增长,其中有同期基数过低的因素,但基础货币供应的大幅增长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大部分加工业、制造业的产能都处于过剩状态;同时,在经济尚未完全走出低谷之前,国内需求以及出口都难有大幅度增长,这也加剧了加工业、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因此,笔者比较看好目前我国供应偏紧或未来供应增长缓慢的行业,如以石油、煤炭、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行业。

明年将出现温和通胀

2010年中国物价很可能重回上升轨道,初步预计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在4%左右,处于温和上涨水平。鉴于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供给及库存充足,而需求相对疲软,今年估计将在60~80美元区间震荡,明年则在70~100美元之间震荡。同时中国政府农产品储备充足,而且粮食已连续多年丰收,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猪肉价格亦将受限于充足供给而难以出现2007年那样快速的上涨。因此,预计明年CPI大概在2.5%~3.5%之间,属于温和通胀,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高信贷增长不一定必然出现高通胀。

上半年巨量的信贷投放埋下了通胀的隐患,但是高信贷增长是否就必然出现高通胀呢?笔者认为不一定。根据我国1990年以来的三次主要的通胀分析,可以发现,信贷增速与CPI增速虽然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并不是高信贷增速就必然导致高通胀。

1996年信贷增速达到40%以上的历史高位,M2亦接近30%,但是当年及后几年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CPI增速甚至是逐步回落的。2003~2004年信贷余额增速及M2增速也达到阶段性新高,但是CPI同比增速也只有几个月超过5%,2003和2004年CPI分别为1.2%和3.9%,总体上属于比较温和的通胀。而2007~2008年,虽然信贷余额增速及M2都处于16%~18%左右的历史平均偏下水平,CPI却出现快速大幅上涨,最高达到8.7%的高速增长。2007和2008年分别达到4.8%和5.9%的高增长。

根据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主要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因素以及混合型这几种因素。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看,1990年以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动型,因为当时中国处于供给短缺时代。而到1990年以后主要是成本推动及混合型。而导致中国出现成本推动及混合型通胀的重要因素又多与中国经济周期及农产品价格相关。

中国CPI权重中食品占比达到33%左右,非食品占比为67%左右。但由于非食品价格的波动比较小,中国CPI的波动多受食品价格波动影响,而食品价格与农产品、猪肉等价格密切相关,因此,中国通胀一直与农产品价格密切相关。由于目前经济尚处于企稳回升的复苏阶段,要到扩张阶段还为时尚早,因此,今年及明年中国通胀与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密切相关。

第二,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行空间有限,预计今年在60~80美元附近震荡,明年在70~100美元之间浮动。

2007~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使用农产品制造生物能源日益兴起,从而造成全球农产品库存快速下降,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而其逐渐传导到国内,是造成当时中国CPI大幅上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年初以来受经济复苏的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亦出现快速回升,至8月份已达70美元左右的水平。但是笔者认为今年原油价格可能将在60~80美元左右震荡,超过80美元的可能性小,而明年将在70~100美元之间浮动,其对中国CPI的推动作用将有限。

首先,虽然美元中长期将疲软,但是从目前看其继续大跌的可能性较低。由于美元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美元贬值往往造成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扬。前期由于美国财政赤字压力以及避险资金流出美国的因素影响,美元出现大幅贬值,但是笔者认为其造成美元贬值的动力正逐步减小。而目前由于美国经济逐步好转,并且其复苏程度快于欧洲、日本,贸易逆差亦逐步收窄,将有利于支撑美元保持比较稳定,对原油价格上涨形成压力。而如果经济复苏弱于市场预期,市场避险情绪再度升温,美元也可能随之走高,亦将对原油价格上涨形成压力。

其二,从目前原油供需情况看,原油供应仍然充足,而实体经济需求相对疲软。一方面,根据剑桥能源(CERA)预测,目前OPEC的空闲产能已是全球需求量的8%左右,现有的生产能力基本可以保证1年内充足的供给。同时,从美国原油库存看,其库存虽有所下滑但仍处于10年来高位水平。另一方面,虽然全球经济企稳回升,但是需求依然比较疲软,尽管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在7月小幅回升0.5个百分点至68.5%,但是其绝对水平仍是198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全球石油需求依然比较低迷。

其三,目前美国政府已开始采取一些监管措施以抑制石油期货市场的过度炒作从而推高油价,这将有利于减小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有利于保持原油价格的相对稳定。因此,综合各方面分析,预计原油期货价格未来3个月将在60~80美元/桶范围内波动,出现持续上涨的可能性很低。而对于明年,随着经济的逐步好转,原油的需求逐步增多,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可能在70~100美元之间,但超过100美元的可能性亦较低。因此,由于原油价格相对稳定,其对中国CPI的传导作用将比较小。

第三,农产品库存充足,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小。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空间有限,而使用农产品进行生物能源制造的动力也大大减少,其对今明两年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可能较小。同时,从全球农产品供需来看,整体上供大于求。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09~2010年全球粮食中,虽然小麦和玉米有所减产,但是大豆将增产,而且期末库存中除玉米有所减少外,小麦和大豆的库存都将继续提高。因此,受库存提高影响,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小,其对中国的价格传导效应也将较小。

从国内来看,截至2008年,中国粮食已经连续5年实现增产。为保障粮食的继续增产及农民的增收,国家采取了增加补助、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及临时收储等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单产提高下,2009年全国夏粮产量12335万吨,比2008年增产260万吨,增长2.2%,连续六年增产。而秋粮预计将与去年持平并略有回升,整体来说,预计2009年中国粮食将有望实现六年连续增产。

受前期国家收储影响,8月份农产品价格回升迅速,而最近由于国家抛储,农产品价格开始有所回落。从农产品价格看,受国家收储及抛储的影响比较大。自2008年10月20日起,国家已分6批实施收储计划,总收储力度较大,大豆收储量占大豆总产量的43%左右,玉米收储量占玉米总产量的24%,稻谷收购量占总产量的12%。虽然近期国家有所抛储,但是预计抛储量有限,国家的储备仍充足,如果未来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国家将通过抛储来压制价格上行,因此,今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将受到国家储备方面的压力,而明年预计这方面的压力依然存在,明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较低。

第四,受制于供给,猪肉价格继续快速上行空间有限。

5月以来的猪肉价格上涨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由于目前供给依然充足,未来大幅上行的空间有限。根据最近几个月的全国生猪存栏量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已较6月份有较大回升,并且已回升至历史平均值以上,1~9月份,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2%。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虽不断下行,但是仍远高于历史平均值,因此,从生猪的供给看,目前供给依然充足。而且8月份的猪粮比已从低于6∶1回升至6.61∶1,比7月底上涨4.8%,已高于盈亏平衡点,生猪规模饲养略有盈利,有利于维持生猪养殖的积极性。排除像2007年发生猪蓝耳疫情的突发事件,未来几个月猪肉价格将保持比较平稳,即使继续回升,其回升幅度亦有限。而明年由于粮食价格大幅上行可能性小,养猪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控制,同时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生猪供需的调控,明年猪肉价格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也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明年CPI可能在2.5%~3.5%之间,属于比较温和的通胀。经济仍将保持回升态势,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可能转为稳健,回归正常。

篇6

2.外贸进出口总额:1-8月份,进出口总额完成22457万元人民币,占目标35093万元的64%。因近期海关部门未能提供外贸进出口数据,导致我市外贸企业详细数据暂无法更新,目前,上级商务部门正在协调该项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1.进一步完善市场监测运行机制。加强对生活必需品、重点流通监测企业的沟通联系,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节假日市场监测值班制度,按照重大节假日期间市场运行监测制度的要求,做好节日市场监测工作,确保报送数据及时、真实、准确。

2.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工作。一是制定方案政策,明确行动纲领。为确保电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科学实施,制订了《2019年度电商扶贫工作方案》,建立季度工作台账,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推进计划,为我市电商扶贫提供了行动纲领。二是组织我市电商企业参加“2019年**市春风行动招聘会”,针对电商扶贫开设专门咨询台、摆放电商扶贫宣传版面、发放宣传彩页。招聘会共发放宣传资料450余份,咨询电商扶贫和电商企业岗位人数约260人,进一步提高了电商扶贫知晓率。三是授权**市恒厚商贸有限公司为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扶贫馆运营商,负责我市范围内以扶贫馆的形式进行农特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促进农产品上行。四是开展了2次电商扶贫培训。6月17日,组织我市电商企业负责人参加郑州市商务局主办的电子商务大讲堂,会议邀请电商专家以新观点、新理念为驻足点,加深政府职能部门和电商企业对电商扶贫的认识,拓宽了电商扶贫视野和发展思路,坚定了企业应用电商、从事电商、开展电商创业和电商扶贫的积极性。6月18日,邀请河南省经贸职业学院高级电子商务讲师刘冬来我市开展电商技能人才培训,深入浅出地讲解国家有关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当前电商的发展形势,围绕电商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品牌发展思路、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身优势发展电子商务等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对电商操作进行了实地演练,进一步提升了电商从业人员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认知,为今后更好创业就业和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加大外贸企业市场开拓力度。依托展会平台,推动外贸企业不断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2019年印度国际五金工具展览会、2019年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活动,促使企业加强市场开拓,扩大业务规模,助推**产品走出去,从而进一步打开产品销路。

4.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安全生产月”、“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迎大庆”等活动,对全市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治理,同时,加强、春节、十一等重要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

电商扶贫方面:一是农产品上行较难。我市特色农产品较多,但产品网货化和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缺乏品牌支撑,加之农村电商人缺乏才,导致农产品上行较为困难,影响了农产品销售和贫困户增收。二是电商企业带贫作用较小。目前全市电商企业数量还不够多,备案的仅有23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涉农企业较少,郑州市级以上示范企业仅有2家,无论从安置就业、农产品上行等方面增收带贫作用有限。对外贸易方面:一是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影响,我市65%左右的进出口商品为磨料磨具、耐材、高铝水泥等“两高一资”产品,终端消费品少、高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少,缺少拳头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受环境污染防治限产停产政策影响,导致进出口企业只能断断续续的生产,由于害怕毁约赔偿而不敢签订大的订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产值和进出口业绩。

四、2020年工作谋划

篇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新一代消费者拥有互联网使用偏好,加上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渐健全,线上农产品销售迎来了巨大机遇。BCG与阿里研究院合作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线上消费占生鲜总消费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增长到15%[1],农产品被誉为中国电商的最后一个蓝海。农产品供应销售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息息相关,2016年,贵州蔬菜零售价格比昆明、重庆、成都、长沙、南宁周边五个中心城市的平均价格高12.4%[2],但农户并没有从中获得好处,因此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保证优质农产品供应,降低农产品价格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因素。

一、贵州农产品网络营销市场现状

贵州省网民超过1524万,互联网普及率达43.2%[3],但农户网络运用水平较低,阻碍了农产品上行。除了天猫,京东,苏宁等成熟电商平台,贵州本土农产品电商平台很少,知名度很低,而且盈利状况堪忧。网络营销B2C平台面向标准化商品,农产品难以标准化,增加了销售宣传难度。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在保鲜,运输包装上的要求比较严格,相应的冷链运输,保鲜技术都不成熟。导致贵州农产品供应链前段大量农产品滞销,终端消费者“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普遍存在。2017年,贵阳乌当区羊昌镇小寨村8万斤原生态红香米滞销。农产品供应中间商利益链长,贵州物价水平持续偏高,而且新社区建设导致大量居民购买农产品非常不便,无法保证质量和新鲜度。

二、贵州农产品网络营销主要问题分析

(一)农户认识不到位,网络运用水平低

受知识水平的限制,贵州农户网络运用水平有限,种植决策大多根据滞后的市场信息,导致供需不匹配,比较被动。传统销售思维根深蒂固,不会利用网络销售产品。另外就是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存在诚信,交易安全,产品质量,退换货沟通等问题。

(二)农产品B2C平台匮乏,运营成本高

除了天猫等成熟综合电商平台,和一亩田,雨润蔬果此类农产品电商平台,贵州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很少,知名度很低。全国超过3万家涉农电商平台大多是在亏本运营,农产品对物流要求较高,相应的配送设施不健全,导致运输成本损耗率高。农产品网络营销客单量小于200元,物流成本和损耗会亏出血本[5]。

(三)网络运营模式不成熟,农产品知名度低

农产品网络营销不同于其他行业从B2B模式,C2C模式逐渐演化成B2C模式,农产品电商直接进入B2C甚至O2O模式,对应的供应链,消费习惯,流量引入都还没有累积,因此平台很难生存发展。此外,消费者知道苹果有山东红富士,大闸蟹有阳澄湖的,但贵州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不多。

三、贵州农产品网络营销优化策略

(一)利用大数据产业优势,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依托贵州大数据产业优势,大力推动现代农业。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网络运用水平,了解终端消费者需求,有计划的进行生产。利用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范围。建立贵州特色农产品数据库,大力进行宣传,树立品牌形象,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溯源技术的开发,促进销售。

(二)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鼓励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增加农产品信息传播渠道。开发“农户—企业—消费者”的模式,简化农产品供应链条。贵州很多优质农产品没有“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认证,网络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描述非常看重,因此政府应采取批量检验的方式增加贵州农产品认证数量。出台相关农产品条例,建立完善农产品筛选标准,促进规模化生产。打造“地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构造格局[6],先打造贵州公用农产品品牌,然后大力培育企业主导的市场品牌,利用品牌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

(三)加强农产品仓储和物流体系建设

农产品为需求弹性小,但季节性强,分散程度大,易腐烂变质,对于仓储和物流配送要求比较高。所以农产品仓储和物流可以采用批量储存和配送的方式形成规模效应,压缩成本。提高信息化技术运用水平,增加农产品运输车辆,储存仓库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新鲜程度和农产品价格成正比,良好的保鲜技术能降低损失,提高收益。

(四)强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调控农产品市场运行

贵州农产品大多是“农产品种植基地—本地批发商—贵州当地批发商—农贸市场—经零售商——商超零售商贩”,价格级级抬升,最终施加到终端消费者身上。网络可以优化供应链,促进供应链结构扁平化,要鼓励企业涉足整条农产品供应链,从一个点开始向供应链上下游拓展,实现全程可追溯,利润透明化,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农产品销售。保护耕地面积,鼓励人才转向农村,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保证供给。并为农户种植提供参考意见,利用消费需求反向推动生产,实现供需平衡,从而调控农产品市场价格。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增加社区生鲜超市布点,注重农产品质量监督,使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证券日报•中国资本证券网.BCG联手阿里研究院报告称:线上生鲜消费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占城镇生鲜总消费的15%-25%.2016.09

[2]李阳.贵州建绿色农产品大市场助推大扶贫[N].贵州日报.2017.06

[3]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01

[4]黄刚.供应链与物流.中国3000家农产品电商“几乎无一家盈利”,问题在哪里?.2013.12

[5]冯居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及优化策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0:218-221.

[6]滕稳稳.贵州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33:78-79.

篇8

从“早盘布局”进到“中盘绞杀”

近日,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虽然农村网民增加不到10%,但农村网购增长了96%,农产品网销增长了70%多,农村电商点更是达到了25万个。如果把中国农村电商市场想象成一个方圆960万平方公里的大棋盘,盘面上有60万个村级节点,那么,截至2015年底,其中已有25万个节点被电商“点亮”,村民可以就地开展电子商务了。或许,这些村点的具体业务不一,有多有少,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农村电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进展。

2016年, 数据还在快速增大。7月初,据京东高级副总裁马健荣透露,京东业务可覆盖的村已达27万个,目标是在年底覆盖40万个村。其他电商企业的市场覆盖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比如,山西乐村淘截至2015年年底已经覆盖6万个村。

农村市场覆盖的新进展,显示出农村电商正在快速地从“早盘布局”进到“中盘绞杀”。当多个市场主体进入农村市场开展竞争时,每一个村都有可能“易主”。农村电商竞争的新局面,在一些地区已成事实,并且还将在更大的范围展开。

从“only way”变成“many ways”

农村电商的上述新进展,是在政府、市场等多元主体联合推动之下实现的。2015年以来,除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电商发展的政策外,各级政府也对农村电商给予了强力推动。

在市场方面,尤其2015年以来,介入农村电商市场的主体呈明显增加趋势,使农村电商的样式更加丰富。2014年7月,马云在遂昌看了“赶街”后表示,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农村电商模式,而农村电商是让农民享受城镇生活和农产品卖出来的“the only way(唯一的路径或做法)”。随后,阿里启动农村淘宝,其模式最初就是从“赶街”脱胎而来。其实,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更多的证据让我们确信,农村电商本身远不是the only way,而是many ways(许多路径或做法)。即便是“赶街”和村淘,近年来,各自在具体样式上都改变了许多,正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近一年多来,阿里、京东、苏宁等广域平台,纷纷发力农村电商;赶街、乐村淘、淘实惠等聚焦于农村做电商的专域平台,也早已突破了一市一省的局部市场,面向全国农村布局;转型的商家,尤其是供销社、邮政、原来万村千乡的营办主体等,基于过去在线下深耕多年的条件,开始从线下往线上发展;而农商1号、云农场、农医生等一些来自不同品牌商家的电商平台,也在村镇县布点。农村电商这种多模式并存与竞争的局面,可谓是前所未有。

这一新进展,让农村电商的模式变得丰富多彩,也给各地政府、农村消费者、创业者、投资者、服务商和网商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平台间的竞争,“蓝海”转“红”。例如,河南博爱县,人口仅40万,如今已有20多个平台进驻。农村电商市场的利益博弈,已经是越来越明显。

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可以从动力机制、核心业务和应用效果等三个方面,来划分农村电商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10年(1995年――2004年),是“信息服务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集诚现货网的成立。其动力机制是政府主导、国家投入;核心业务是依托官办平台,开展信息服务;应用效果差强人意,建成的能力大量闲置,应用程度为初级水平。

第二个10年(2005年――2014年),是“在线交易阶段”。其标志是在农村出现了草根网商,可以不出家门直接在网上做交易、获得营收。其动力机制,是因市场主体兴起带来变化,在原有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农村电商基础上,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市场驱动、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商。两类农村电商并存、却又各自为战,是这个阶段动力机制的基本特征。在应用效果上,农村草根网商赚钱效应,形成市场示范,吸引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在随后很长的时间里,表现为市场野蛮生长的过程,农村电商乃至市场体系建设的深层痛点很少被触及。

新变局带来的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开始,可称为“服务体系阶段”。其标志是电商村、乡、县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其动力机制除了多元主体共同发力外,更表现为两类农村电商开始合流。尽管培育电商主体仍是主要任务之一,但其核心业务,已不仅仅停留于线上交易,更重要的变化是开始瞄准农村电商乃至农村流通体系中比如人的素质、物流配送,冷链、追溯、营销等服务环节的深层痛点,即围绕农村线上线下结合、上行下行贯通的本地化的服务体系发力,从前端的交易沿着产业链向更深处延展。从应用效果来看,目前农村电商已在全国快速覆盖,然而国家更希望农村电商通过和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能在供给侧获得更多的正面效果,能在助力三农、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更满意的效果。能否实现这些应用效果,尚待未来用事实说话。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的农村电商不仅有量变,更有发展阶段转换带来的质变,以及所谓的“因变而变”。如果现在还只把农村电商简单理解为开个网店卖产品,那就“out”了,因为仅此已远远不够。

落地的服务体系是关键

在农村电商的新阶段,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建立落在本地的、线上线下结合、上行下行贯通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首先,这是实现国家农村电商发展目标的要求和保证。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农村电商三个目标,首要目标就是这个服务体系,而要实现其余两个目标,也离不开服务体系做保证。

第二,这是电商进村入户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必要条件。农村电商最难的地方,是在电商进村入户以后,不成为摆设,而能够落地实施,造福三农。为避免出现过去多年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事与愿违、能力闲置的现象,一个落地的服务体系,就成为刚需。

第三,这是农村“互联网+流通”的重点所在。农村的“互联网+流通”,是要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新的农村流通体系,为此,就要用电商激活、转型、升级农村原有的流通体系。

第四,它是支撑农产品上行的保障。好农品不等于好网货,好网货不等于有好销售,而有了好销售,也不一定有好结果。对农产品上行,“互联网+”有放大效应,把农产品的好或坏都放大,是一把双刃剑。这也说明了落地的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后,这是优化电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一个地方电子商务环境好坏,最重要的看点,就是是否有一个落地的、强有力的服务体系。

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整体特点

第一,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将农村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新阶段农村电商的核心内容加以布局和实施。开始真正从线上线下结合的要求出发,触及农村流通体系的深层制约因素,其意义深远。

第二,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成了农村电商的标配,不管是政府,还是市场化的平台,都把构建这样的三级服务体系作为重要的“规定动作”。

第三,线上线下结合已明显呈现出不同的路径。主要有三种:以阿里村淘为代表的从线上往线下发展;类似供销社、万村千乡点等的从线下往线上走;比如淘实惠等一些电商平台,采取加盟、融入的方式,与本地线下商业主体携手,共同在当地做线上线下的结合。

第四,上行和下行不同步。尤其农产品上行的滞后,成了现在农村电商发展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第五,各地产业依托、主打产业不同,因此围绕特定产业所需的服务体系也不同。真正好的服务体系,须和当地的产业结构契合,才能对当地农村电商形成有力支撑。

第六,不同的电商平台、商业模式,已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会对各地农村原有的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将是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最后,当前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的构建中,重复建设非常严重。非常期待农村电商能有自己的“机场模式”,一个地方建一套开放接入、资源共享、一网多用的农村电商“机场”。

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电商正在快速进入成年期。“十二五”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五年。“十三五”电商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快速增长,迎来自己的成年期,农村电商也如此。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农村电商在内的电商政策体系、监管体系,都会因变而变。

第二,是“县域自生态”与“平台自生态”的角力,呼唤开放、融入、共享的农村电商新生态。“县域自生态”与“平台自生态”,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农村电商落地县域的方式,从而带给当地不同的影响。“十三五”期间,按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的要求,希望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够处理好外来和本土的关系,经过市场博弈,争取用一种较低的成本,找到并进入到一个开放、融入、共享的农村电商的市场生态。

篇9

从贵阳龙洞堡机场出发,车行近4个小时后在前往习水县二里乡红工村的途中,不断闯入视线的,除了绿洲红城特有的秀美风光,还有黔北大山深处的高崖险路。

不过,大街小巷的“农村淘宝要啥有啥”、“与其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农村淘宝”等宣传标语,又在提醒着外来人,这个革命老区已经与电子商务、互联网全面对接。

类似的反差,在《t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的另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也同样上演着。

偏远的老少边穷地区,正在因为农村淘宝的进入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尤为显著。

通过农村淘宝实现“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的过程中,农村电商在扶贫、吸引人才回流、缩短城乡差距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如今,以买卖为切口,打造农村医疗、健康、旅游等生态链以及智慧县域、智慧乡村的梦想,也开始在这个“山地公园省”慢慢实现。

土货出山靠电商

“大家提起辣椒酱都知道老干妈,其实贵州光是辣椒制品就有1000多种,但大多没有名气。”贵州省商务厅副巡视员章淼青对《t望东方周刊》表示。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因其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也形成了其发展畜牧业、果蔬、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然而,大量当地的土特产如今还“藏在深山人未识”。例如,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黔北麻羊、中华土蜂在原始森林保护区高耸的悬崖峭壁上采集野花而酿的习水岩蜜、自古就是“草八珍”之一的毕节竹荪等众多被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特色产品,在过去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经济价值。

“办法尝试过很多种,却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得力的抓手。”章淼青坦言。

土货要出山,靠传统“手提肩扛”式的线下推广和销售渠道既慢又贵,效果不佳。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电子商务,被贵州视为最佳解决方案。

2015年8月20日,贵州召开了一场7000多人参加的“电子商务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农村电商便以星火燎原的势头迅速铺开。

亲自坐镇的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会上明确提出,要把电子商务作为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把“三农”领域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主战场、主力军、主渠道,“全力打造中国电子商务贵州版”。

在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署《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之后不足一年的时间内,贵州全省88个县全部成立了电商领导小组和电商办组织机构,并在26个县设立了1200个村淘服务站。

越是贫困地区动力越大

“在推进农村淘宝这个项目时,各个县从书记、县长到乡镇基层干部比我们还拼。”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部贵州省总经理戈新县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感慨。

2015年9月30日,威宁县启动农村淘宝的千人大会,短短的两个月内,从全方位宣传、村淘合伙人招募、物流线路规划建设、73个村级服务点打造到县级运营中心和“淘宝特色中国・威宁馆”的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

“第一期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时,报名人数达6286人,当时刷新了全国村淘招募纪录。”威宁县副县长禄斌告诉《t望东方周刊》。

而遵义市习水县从2015年8月26日签订合作意向到9月2日正式签约、召开千人规模的动员大会和农村淘宝启动大会,仅用了不到一周,而其他县市通常都需要一两个月的准备时间。

“越是贫困的地区,发展电商的动力越大,因为电商给这些地区带来的变化最为明显。”章淼青说。

农村淘宝带来的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原来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网购人口的习水县,从2015年10月30日58个村淘点第一天开业截至2016年4月,已经有超过20万人次通过村淘网购,交易额达到了近3000万元。

“这一数据主要是原来对互联网完全不了解的居民贡献的,包括偏远村庄的许多贫困户。”习水县副县长苟明利对《t望东方周刊》介绍。

“在习水,原来极少有开淘宝店卖东西的,连企业上网卖货的都很少。但是从2015年9月2日,特别是10月30日农村淘宝开业到年底,短短两个月时间,我们就开了60多家网店,到现在已经有80多家,其中有20多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习水县电商办副主任余洪永告诉本刊记者。

禄斌给本刊记者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15年威宁全县共发展各类电子商务企业35家,网店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左右,其中还产生了几家电商产业的龙头企业。

“放在电商发达的地方这不算什么。但对于西部偏远县来说,意义很大。”章淼青认为。

“砸锅卖铁也要顶上去”

道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作为决定农村电商发展生死的关键因素,各地政府视其为一项“砸锅卖铁也要顶上去”的工程。

习水县正在全力打造高速路大动脉、6.5米宽的农村骨干道路、4.5米宽的通村组路三级公路网。

“除了几条已经打通的高速路,目前在建的这条建成后,从习水到重庆只需要花1小时40分钟。对于没有国家资金补贴的村组路,习水从前年开始计划5年内完成5000公里的建设,这个是最核心的问题,否则物流快递车辆不通,村淘是发展不起来的。”苟明利说。

即将启动农村淘宝项目的金沙县也正在积极准备基础设施。金沙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涛告诉《t望东方周刊》,“金沙将力争在2018年以前,实现物流、快递配送覆盖率达100%乡镇以及85%以上的行政村,有效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禄斌则对本刊记者介绍,威宁全县以电信、联通、移动三家网络公司为主,以8兆流量全面面向村淘网点铺开,并按照“一点一特色”的“互联网+农村”模式,对村淘示范点匹配留守儿童亲情视屏区、无线WiFi,针对各乡镇(街道)实际情况,考虑设置“互联网+教育、健康、金融、亲情”等功能区,着力打造威宁电商新模式。

“去年我们在选村淘点的时候,有的地方只有镇上才有网络,还有些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更不要说网络和光纤。但是今天再看,很多偏远的村里都已经通了网。”戈新县告诉本刊记者。

年货节练兵

不过,农产品上行是不是铺设好道路、网线,开了淘宝店就可以把产品卖出去?花钱买流量、拼价格的传统淘宝营销方式是否适合农产品?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贵州省最大的肉品加工企业,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黔五福)营销副总杨海宁告诉《t望东方周刊》,“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淘宝、天猫开店,但销售上一直没多大起色,总在几百万元徘徊,一两百万元的时候也有。”

2016年阿里巴巴首届年货节,让杨海宁对专业化的电商经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宣传造势到定标、选品,再到活动策划、仓储物流、服务管控,作为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参与年货节大促全程的贵州电商产业链上下,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农产品供应商、从电商服务企业到农户,集体经历了一次“练兵”。

“排除政府和平台力推的作用,产品的包装设计、文案策划、营销方式怎么更贴近现在的消费者,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和改进的内容。”杨海宁告诉本刊记者,以往做电商仅仅是从如何卖出去产品来考虑问题,年货节上“贵州腊肉”一夜爆名让黔五福开始思考如何整合省内优质土特产,形成规模化,丰富企业产品线的同时,强化品牌知名度。

受年货节的启发,贵州省正在全省推行“一县一品”计划。即每个县打造一个公共品牌,作为地方特产的总称,“比如黔五福和其他符合产品标准、有质量溯源体系的腊肉,都被称为‘贵州腊肉’。”章淼青介绍。

间接扶贫

农村电商对于农民生活的影响,并非单纯的销售农产品。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不是没有杂音,开始有不少干部认为应该优先专注于农产品上行。下行或代购当然不是农村淘宝的主要目标,但它是个切口和前提。”章淼青说。

“实际上,做下行是为了更好地做上行。下行通,则物流通;物流通,则上行通。”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孙利军对《t望东方周刊》解释称,“物流的上行成本是下行的一半,下行单量的增加,带来了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成本的降低,带动更多农产品的上行,这是一个良性的农村电子商务链路。”

实际上,工业品下行虽然不能为地方产生税收,但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好处。通过农村淘宝,农民也可以挑选比线下更丰富、便宜的商品,并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购物便利。

余洪永就给《t望东方周刊》算了这样一笔账,“村淘生产生活资料比线下平均便宜30%,全县3000万元网购交易额意味着为村民节省了1200多万元的开支,也可以理解为半年增收了1200多万元,这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扶贫。”

更为深刻的变化,是其对于人才回流的吸引。

2016年春节,农村淘宝联合地方政府曾包下两趟“幸福返乡号”专列,其中一趟“广州-贵阳”的火车就免费搭载了近千名贵州籍大学生、城市务工人员。

“当时各个县和阿里村淘负责人一起去车站接,然后带他们去各个村淘服务中心去看,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和电商发展的机会,很多人节后就留下来了。”负责这个活动的章淼青告诉本刊记者。

智慧未来

“贵州的电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给农村、农业和农民带来的改变已经非常明显。”章淼青告诉本刊记者。

农村淘宝进入之后,带动了贵州买卖交易的互联网化,越来越多农产品上行的需求则形成了电商运营服务行业的市场,给返乡人才提供了更多创业的机会;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让农民增收、转变为产业工人;农特产品乃至农村地区本身的旅游价值如何品牌化经营,正在成为政府、企业大力推进的事业。

篇10

一、信息化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一)可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创收

目前,农产品销售途径和方法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瓶颈,观念陈旧、手段单一的农产品营销方式,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了农产品生产与需求的严重脱节,难以保证高品质农产品可以获得高价格销售。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可以有效的为农民开展农产品销售提供有利途径,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创收,为农民谋福谋利。

(二)避免农产品滞销、农民盲目跟风物价

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产环节盲目生产;销售环节道路不畅;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等系列问题。此外农民大多所处偏远地方,缺乏一定有效而快捷的途径了解到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因此在采购商品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就算他们到农副产品产地去了解、跟踪产品的价格但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多变的。因此,建设集产地、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信息化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可以p低农产品的销售、物流成本,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还可以减少农民在销售或采购时不了解行情的额外费用。可见,建设农产品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避免农产品滞销、农民盲目物价的重要性。

(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通过“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模式,将农产品结合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销售,科学而又合理的利用这庞大而又散乱的农村资源,同时结合高校、政府、企业和合作社资源,将销售市场网络化,可以避免农产品滞销,高品质产品获得高回报。农民在家务工与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相当,这样即可有效地减少地方劳动力的输出,使劳动力在当地发挥作用,这不仅可以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二、信息化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方案及实践

(一)研究方案

1、通过“校政企社”合作新模式,将贫困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精准管理、投放、物流、营销等要素融入到互联网技术服务和电商化运营中,建设原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下展销店,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通过管理系统将农产品种养和订单关联,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

2、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主要内容是做好各信息系统的衔接,处理好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人工数据的采集。做好平台数据的共享、分析与价值挖掘的重要功能,并预留好各系统数据相互交换共享的接口,特别是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平台的数据接口,要在供应商选择时应明确要求。

3、通过多屏互动浏览技术,实现各分辨率各平台端进行数据浏览,统一数据库,同一后台,方便统一更新数据。并通过各大数据平台接口配置实现,以确保数据不丢失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二)建设实践

重点建设以“广西土野网”为核心的“互联网+生态农业”精准电商扶贫体系,依托“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社”合作模式开展运营(运营模式图见图1),合作四方相互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动当地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互联网+生态农业”。

信息化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实践:

1、目标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下单,或者线下展销店进行线下采购,订单数量将会由电子商务平台汇总,结合广西当地农产品销售情况,形成“种养导向”数据,并反馈到各生产基地。

2、同时,由基地所在地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进行种养签约,依托“精准种养和供应信息化系统”根据种养导向数据来指导农户(特别是困贫户)进行定向精准生产,过程实施科学统一的生产管理,贫困户根据统一的生产标准进行农产品种养,最后生产的产品由合作社定价收购,经过食品检测后,经企业销售分拣配至目标消费者。

3、此外,生产基地处将落实溯源机制,安置摄像头实时监控基地处农作物、牲畜的生长情况,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点击查看农产品的生长过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打造原生态农产品品牌概念。

4、各项工程在高校的智力技术支持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建设,由企业和合作社面向客户和面向农民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和补充,协同打造出完整的“互联网+生态农业”产业链。

三、信息化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不健全,发展水平仍亟待提高

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电脑普及率仍然很低 ,对电脑及互联网知识的掌握还十分缺乏。据《中国电子商务年鉴(2016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东西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目前我们电商平台运营区域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仍难以支撑起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

(二)广大农户缺乏系统化的电商培养,农村电商文化得不到普及推广

在我们电商平台运营期间,发现目前我区缺乏系统化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平台,广大农民朋友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大多偏向于网络游戏以及娱乐,在自我学习意识和电子商务培养方面很少涉及,在农村地区培养电商人才的时候也主要是面向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信息员和先进的知识分子队伍进行培养,广大农户都没有得到系统化的电商培养,故而农村的电子商务文化得不到相应普及推广。

(三)农产品种养缺乏生产标准,农产品质量缺乏有效保证

由于电商平台对接的是广大农户,为广大农户以及贫困户提供种养指导和农产品销售支持,但因为是散户种植,无法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因而生产的产品难以保证到达质量要求。

四、预期取得成效

(一)预期达到的技术

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与管理平台,主要包含物流配送平台、商品交易(农产品交易、工业品、快消品等)平台、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三方面信息管理平台,以满足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发展要求。

通过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信息系统,将产品经营合作组织、农产品品控溯源体系、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搭建完整的农产品上行信息链和信息化生态体系。实现全区农产品上行信息统一管理;通过与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行业内知名垂直平台、线下商业销售渠道的高效对接,实现我区农产品网销全国。

(二)预期经济指标以及成果的经济

通过百济镇的精准扶贫模式结合现国际流行成熟的开发技术,预期平台技术在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上会比较好,经济指标以及成果的经济都能达到百济镇精准扶贫所要所想搭建的平台模式,同时平台对社会效益也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农村电商让农民产品走出去,让技术走进来,让市场扩大化,作为农村经济产品销售渠道的主要窗口。

篇11

一、综述

广西是农业大省,甘蔗、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蚕茧、木材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占全国前列,但农业品牌化程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目前,广西的农产品很难“走出去”,在一线城市出现广西农产品需要贴海南、广州的地域标签才能卖到更好的价格。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农产品没有自己的强势品牌,也没有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笔者认为,广西作为落后山区省份,由于受到物流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低、电商人才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观念相对保守等因素的制约,要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广西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化,应该采取符合广西实际的步骤与方法:通过一个品牌的塑造形成品牌化流程,用以实现更多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化。

二、广西农产品发展概况

为了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广西各级政府正从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引进、电商人才培养、金融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推动广西的农产品电商发展。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持续,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可以预见政府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协调下,阿里巴巴、淘宝网、京东商场“广西特产馆”刚刚上线运行。自治区商务厅刚启动实施“广西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配送服务中心。据向自治区农业厅了解,广西已有少部分农业重点龙头企业通过自有公司网站开展了B2B模式的电子商务模式,建立自己的品牌。另外,据笔者调研,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三大电商门户网站,广西区内也有零星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业经纪人开展了C2B模式的电商交易,但数量极少。从总体上看,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正处于初级阶段。

三、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的制约因素

(一)物质基础薄弱

广西鲜活农产品配送能力薄弱,鲜活农产品预处理加工设施、冷链物流、冷冻仓库建设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农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全区农产品中经过初级加工的仅占50%,经过精深加工的仅占20%。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仍在加紧推动农村地区户户通网络工程,部分地区由于相对偏远,网络初装和维护成本较高,电信运营商尚未开通网络服务。

(二)软环境建设滞后

软环境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者观念转变受到现实因素制约、电商消费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政府推动电商发展受到自身能力限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三)才缺口明显

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离不开生产环节的职业农民、交易环节的职业经纪人和配送环节的专业物流人才,但目前广西在这三个方面的人才队伍缺口都很大。现代职业农民有待培育,职业经纪人市场不完善,专业物流人才基本空白段。

四、农产品品牌化实践

2016年,笔者与广西一些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合作成立八桂助农天使团,秉承“合作共赢、团结互助、诚信经营、公益助农”的运作理念,旨在快速推动项目前进,在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的群策群力下通过标准化的品牌打造思路,将广西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推向市场。本团队得到湖南人社厅创业指导专家,赋格智库、湖南背包客、湖南梦想公社农业孵化器、湖南火柴科技创始人盛科老师的精心指导,正在开展一些列广西农产品品牌的塑造过程,将打造一些列强势的农产品品牌,为广西的农产品上行之路提供标准化可借鉴的品牌化运作样板。目前正在打造“芒小二”品牌芒果,产地为广西百色,台农、桂七等品种。通过“芒小二”的塑造,完善农产品品牌化打造流程,从而打造更过的农产品。

(一)确定品牌推广方式

根据项目组成员资源分布情况,本次项目推广主要采取网络推广的方式进行,并结合部分线下市场推广,通过H5将产品及品牌快速传统,获取分销商,或直接获得客户。

(二)实现营销推广

本项目的营销推广渠道为:社群+电商+众筹+微商。前期,通过社群预热,招募,后期进入各大电商平台销售。

社群:与国内各大社群进行合作,参与社群数达到1000个。

电商:进驻的电商平台包含:萌店、淘宝、天猫等,主要由项目组成员自身资源为主,同时通过招募分销的模式,进行一件操作。

众筹:本次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京东众筹平台。

微商:微商渠道为重点渠道。在资源整合的同时,将采用分销的方式,使得销售渠道可以快速扩张。现有的微商运营模式一般会有两种模式:直营模式和模式。

如禾葡兰、兰希黎等采用了直营模式,通过大量加粉,然后通过招聘大量客服人员,给他们专业的培训,让客服人员去直接成交客户,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控性强,坏处在于需要大量的客服人员,成本太高,不利于快速扩大团队,做大市场。

如思埠、韩束等则采用了体系,通过发展体系可以快速打开市场渠道,人员成本极低,而且可以快速回笼大量资金。“酷果园”项目为节约资金和有效整合资源,将采用模式。招将主要通过社群的方式实现,同时将分为四个阶段:招募、级别体系、培训、激励政策进行。

第一阶段:招募

由于八桂助农天使团成员有着庞大的微信运营团队,只需要在朋友圈发送一个招募信息,即可招到很多。目前已经招募300名。

第二阶段:级别体系

级别分为两级:特别与普通。特别的条件一次性拿500件,可以得到原价7折;普通无门槛,可以得到原价9折。我们承担物流配送与统一售后。

第三阶段:培训

目前,我们的培训使用的微群培训方式,将所有分级别组建微群,由培训师进行答疑形式的培训。

第四阶段:激励

根据的销量评选出不同的级别,分别获得不同的奖励,目前“芒小二”品牌设置三种奖励,销售冠军奖、最具创意销售奖、最具优势团队奖。

“芒小二”芒果到目前为止各个电商平台的预售已经达到20万元,虽然未完成最后的销售,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农产品电商必须品牌化,否则广西的农产品将找不到出路,而品牌化的过程必须要遵循目前电商运营的特点,不断整合传统电商、社群、众筹、微商等模式进行营销推广。不同的农产品品牌化过程可以吸纳不同的人进来融资,借用更多的力量推广新的农业品牌。

参考文献:

篇12

以关于扶贫工作的总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落实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产品销路出窄,增强扶贫产业带贫益贫能力,筑牢贫困人口长效脱贫基础,形成持续稳定、互利共赢的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二、实施范围

全镇5个行政村和4个有贫困户的社区,以建档立贫困户为重点对象,协同拉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生产的地域性特色产品销售。

三、工作任务

1、督促各村和社区建立产品名录。结合上级文件要求,统计供应主体、产品产量、销售价格、产地等信息,优先将产量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纳入“名录”,建立台账,及时报送消费扶贫产品名录。

2、帮扶单位助销。引导全镇8个帮扶单位带头消费帮扶村、贫困户产品,通过职工福利采购、“以买代帮”等方式消费“名求”内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

3、电子商务营销。通过村级电商服务站,建立与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销售利益衔接机制,打通农产品上行销售渠道。提升农村电商网络节点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网销上下游服务链。让帮扶干部通过线上购买方式参与消费,提高电商物流服务站点农特产品销售规模。

四、保障措施

篇13

本细则适用于本县所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站点。

一、定义

1.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位于农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当地村民提供商品代购、产品代销及其他便民服务的站点;

2.电商设备:为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项目运营,由县运营服务中心统一配置的设备,包括台式电脑、液晶电视、上网行为数据管理器、桌椅、门头等设备。

二、设备管理

1.乡镇服务网点的设备是县运营服务中心统一配置,乡镇服务站站长要对所有的运营设备有签收、审验和维护、保养的职责。

2.乡镇网点站长在收到设备的同时,即时审验并签接收单,并将配送单交给物流配送人员,如有配件不齐全或者破损,请及时与县运营中心联系告知。

3.各服务站站长要协助安装人员提前把背板安装好,并按要求把安装电脑、电视位置腾空,将需要安装的电脑、电视等设备放在该区域,等待安装人员安装。如未准备好,请提前通知县运营服务中心,保持电话畅通,便于安装人员联系,否则设备安装工作将会受到影响。

4.各服务站站长要加强对运营设备的学习,能够熟练使用,特别是要对公司的平台工具的使用,并熟练掌握电商平台服务内容及要求。

5.各服务站站长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干净整洁。

6.各服务站点要保证设备全天开机,做到“开门开机,闭店关机”的要求,电脑、电视是为推广三农政策宣传及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的,严禁使用电脑、电视做无关电商运营的活动,如玩游戏、看电视节目等。

7.服务站门牌严禁加载其他的品牌名称。

8.网点设备不得随意加载与县服务中心电商运营无关的软件。

9.对于网点站长不能掌握服务技能,不能确保设备营业时间开机,不能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的,不服从县运营服务中心管理的,县服务中心有权更换服务站站长。

三、服务要求

1.基本要求

(1)各服务站要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为客户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

(2)各服务站站长应当及时有效处理客户投诉、交易纠纷等,处理流程应公开,处理过程应有记录保存。

2.广告宣传

(1)服务站对外的商品信息内容应当合法,文字用词要规范;

(2)信息内容真实可靠;

(3)应当确保广告的时效性。

四、管理要求

一、管理机构

1.县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对农村电子服务站进行业务指导、运营及管理。

2.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应积极配合县运营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运营支撑及管理等。

二、管理职责

1.县运营服务中心承担以下职责:

(1)指导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管理档案库;

(2)规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经营行为;

(3)定期对农村电子商务站进行检查与评估;

(4)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提供业务指导与培训;

(5)为农村电子服务站提供运营支撑及管理;

(6)建立日常网络安全管理、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信息体系安全;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

2.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承担以下职责:

(1)在经营服务活动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经营的原则;

(2)定期向运营中心报送相关数据;

(3)经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县运营服务中心报告;

(4)定期对电商运营设备的清洁与保养。

五、业务要求

1.各乡镇网点服务站站长必须按照河北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要求,每日上报相关数据。如果网点站长不能按要求上报。

2.网点站长必须按照县运营服务中心的要求参加会议和线上视频会议,如果不能按要求参加会议超过两个月的,县运营服务中心有权更换网点。

3.网点站长要及时有效的为村民传达政府相关政策,同时如实反馈村民的要求。

4.向村民宣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各项服务功能、宣传农村电子商务的便捷,介绍电商平台商品的优点。

六、业务指导

1.宣传购物。

(1)主动在村里或者人多地方宣传和讲解,让村民对网购及农村电商有初步了解。

(2)利用电视设备进行视频宣传。

(3)定期在朋友圈转发公司微信公众号关于农村电商的资讯。

2.建立信任。拉动亲朋好友购物,培养电商平台购物购标杆,以眼见为实来建立村民对农村电商的信任。

3.培养习惯。利用物美价廉、种类繁多的优质商品,如纸巾、服装及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口碑相传建立,村民平台购物意识,养成网购的习惯。

4.产生依赖。有计划的组织村民在平台购物,让村民感受到平台购物的实惠便捷和对网购的依赖。

七、利润分享

1.网点站长与县运营中心通过工业品下行和服务下乡以及特色农产品上行来获取运营利润。

2.网点站长及时将村民的购物需求上报县运营服务中心,县运营中心依据上报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品质商品给村民。

3.网点站长应在当地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以及电商平台商品的介绍和推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