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37: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外阅读好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211-01
听到的终会忘记,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让孩子的心灵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徜徉。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高中老师教学而言,都是必要而且迫切的。首先,这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高中新课标中强调“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另外,高中课堂教学内容局限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且目前课外阅读存在许多误区,需要加以正确指导。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何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充分宣传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这是课外阅读体现价值的一个前提保障。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从中获得知识,得到阅读的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知识和愉快体验的获得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二者相得益彰。
首先,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宣传工作。“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这是我在班级内开展读书活动时提出的宣传口号。充分的宣传让学生意识到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转变学生学习的固有观念,先使认识到位。阅读是每位学生学习的底子和终生发展的底子,学习阅读不能停留于书本知识。
其次,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对学生的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者,利用好教材与读本,由课内激发兴趣,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要,又丰富了他们的积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
此外,从生活中寻找触发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的学生,网络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喜欢直观地信息接受,喜欢看电视、上网,却很少拿起一本书。
只要教师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理,适当的引导便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阅读。
二、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选择书籍
书籍的选择,决定了阅读的质量。作为教师,应了解掌握学生平时喜欢阅读的书目。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课余时间较少,集中用于读书的时间更少,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以读课外书籍作为消遣,所读书籍面广,质量也参差不齐,多为一些学生类杂志、社会故事、卡通漫画、报刊等等。
在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推荐一些有益健康的读物,把握“趣”、“广”、“适”的原则。第一要让学生选择有兴趣的读物,这样学生才乐于读,爱读。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当然,对于学生选择读物是否适合学生阅读这也是关键,应当指导选择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的书籍来读。在阅读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可以向学生推荐适于高学生阅读的时代感强的哲理性精美短文,有益于青年提高知人论世水平的有深度的学者短文,有益于跨世纪人才自我形象塑造的指导性文章,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独立阅读的优秀的中外人物传记等。
三、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读书本“无法”,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方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伴随着读书实践: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学习他人的读书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书方法,总结探索自己的读书方法,创法拓展,不拘一法,相互取法,以法增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既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又可以保证阅读的质量。
1、注意三个结合:读与思结合,读与写结合,读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不化”是无益的。所以只有边读边思,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读与写结合,阅读是为写作提供广泛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写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读书方法灵活运用。爱读书是许多伟人的共同特性。这些人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摸索、总结和形成了适合自己风格的、独特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对高中学生学会有效的读书方法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三复四温”式阅读是主要的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二是硬看,三是专精,四是活读,五是参读。朱熹读书“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这些名人读书值得借鉴,但在面对具体的读物时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衡量学生的阅读质量。课外阅读要能收到有益效果,必须检查其阅读质量,进行评价。(1)写读书笔记。(2)组织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这些方式评价课外阅读的效果,给他们展示的平台,这也是对学生阅读行为的一种充分肯定,积极的评价手段能够鼓舞学生,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并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书海无涯,开卷有益,关于阅读的好处,古往今来,经典而又深刻的论述比比皆是。一位哲人就曾经说过:“―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要想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提高阅读量,拓宽阅读面,才能有利于积累知识,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语文海洋中汲取必要的养料。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使学生热爱阅读,怎样才能在课外阅读中真正受益。谈谈我的一点切身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接一个班,我首先要制定好这个班的“语文课外阅读计划”。计划之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阅读兴趣,开学初,我就开展了“课外阅读摘抄展示栏”“课前三分钟讲演”“读书随笔”等活动。班级有个别以“懒”出名的学生没有动手,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旁敲侧击,一周后这个学生也加入到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中去了。课前三分钟的激情演说,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去读书,去捕捉信息。这种做法比起有些老师硬性设立摘抄本,有时还规定内容和方向要好多了。不是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去读,注重自身体验,感悟生本,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成功的满足感。
二、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常用的是略读法。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的大意,然后精读、品读,最后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对于名著的阅读比如;《格列佛游记》该怎么读呢?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顺序:先看内容和作者的简介,然后再初读全书。读完全书,知道本书的大体内容后再选择精彩片段进行精读赏析,同时做好笔记。
只有多看一些品质高质量好的书,学生才能获得有益的影响,才能塑造美的灵魂。语文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择优阅读呢?叶圣陶曾经说过,要选择内容比课本丰富些,写法比课文生动些,要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产生再阅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先开具阅读书目,再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或“美文”,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提高,阅读量自然就会增大,阅读能力随之就会提高。但是对懒看书、偏重理科的同学。教师必须提一些要求。
三、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注意课外阅读有效性
课外阅读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问你语文为何学好都说是课外看书所得。”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如学习了鲁迅的《从百春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推荐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学习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就可以推荐他的《童年》。这样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复习和补充,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学生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那些特别喜欢文学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介绍作者生平事迹的文章,阅读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阅读课文所在的原著,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地域景观,风土民俗读物,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四、培养忘好阅读习惯
1.建立快乐阅读的信念
为学生播下一种正确的阅读思想,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阅读时一定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并把书籍当作是产生快乐的源泉,这样阅读的效果自然十分显著,就好像饥饿的人面对美味佳肴时的那种感觉。相反带着一种不悦的情绪读书,把书籍视作一种负担,其收效之微也就自不待言。
2.养成坚持不懈的阅读习惯
读书在于积累,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见缝插针地读,一本书拿到手每天读一点,集腋成裘习惯成自然,一天不读书,生活中就像缺少什么似的,到那时学习习惯也就自然形成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课外阅读是一种过重的负担。如果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凭毅力完成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完成,肯定也是事倍功半。因此,培养阅读兴趣应成为课外阅读指导的第一目标。对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的主要做法是:
1.用阅读目的来培养阅读兴趣。要解决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务必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所在,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
2.用阅读材料来刺激阅读兴趣。利用教材激发阅读兴趣,延伸课外阅读。
3.用阅读效果激发阅读兴趣。在对学生强调“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阅读积累的重要性的同时,把学生写的优秀习作读给他们听,让读书好、写作好的同学介绍其读书收获、写作经验,让所有学生认识到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二、采用多种途径,指导有效课外阅读,让学生读好书
要让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教师就必须扮演好“点火种”的角色,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使获取知识的火焰自然燃烧起来。
1.以动手促读,让学生在积累中精神得到充实。
2.以动嘴促读,让学生在发展中能力得到提高。
3.以动情促读,让学生在感悟中情感得到升华。教师声情并茂地送词、送句、送文章,对有难度的课外读物在学生阅读前缓解难度。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注意的几点
1.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2.指导学生根据所读内容选择读书方法。
阅读能够丰富人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文字积累,发展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修养。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是在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令人担忧。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提出如下见解。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分析
在农村,大多数学生除了上课之外,较少开展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根本无法达到145万字的课外阅读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农村学生的知识、视野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农村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的制约,农村中少有阅读的氛围;二是家长价值观念的引导,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本上的内容就行了,看课外书会浪费时间,即使给学生买课外书也以作文选为主,内容非常单一;三是因为当前农村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善,电视、电脑等走进千家万户,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看电视上,使得原本就不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变得寥寥无几。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课外阅读的重视
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政策下,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但是大多数的教师还是视“考试”为教学的指挥棒,很少花大气力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得本来就难以衡量的课外阅读量要求流于形式。所谓思想是行动的指导,农村教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农村学生的重要性,提高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才能在工作中深入思考、积极实践,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收集各方面的资源,利用课外阅读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经验,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并保持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利用课外书本身的魅力“诱惑”学生
课外书的类别、内容多种多样,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很多,天真活泼的童话、情节动人的故事、神奇的民间传说、经典高雅的文学名著等都具有非常动人的魅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不同的教育契机,将课外书的魅力展示给学生,并吸引住学生。例如,大多小学生对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非常熟悉和喜爱,对灰太狼的形象有很深的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汤素兰《笨狼的故事》,看笨狼与聪明兔在一起的故事,使学生被善良而笨拙的笨狼所闹出的笑话所吸引。
(二)利用读书活动和良好阅读氛围“感化”学生
小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也期望得到集体的认同。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故事大王比赛、童话剧展演、成语接龙,让学生认识到阅读能够丰富他们的生活,能够让他们的才华得到展示,他们自然愿意遨游在课外阅读的海洋之中了。此外,教师也可以针对课外阅读,定期组织一些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营造阅读的氛围,利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三)介绍多种课外读物“迎合”学生
学生的性别、性格、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课外阅读爱好。教师要介绍多种类型的课外读物,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要介绍内容简单、配有拼音的童话、故事,也可以介绍一些经典的绘本故事,如《三毛流浪记》,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介绍有一定难度的书如《鲁滨逊漂流记》。
四、做好课外阅读指导
(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不同于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也缺乏教师的指导,有时候会造成学生的茫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精读、略读、快速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先对读物进行大体浏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精读。也可以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或者续写故事。
(二)教给学生选择图书的方法
当今的图书市场发展迅速,有很多文质兼美的好书,也有一些并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尤其是农村的图书市场。教师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教给学生选择图书的方法,读内容健康、文笔优美的书籍,对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坚决说不。
(三)教给学生自我提升的方法
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农村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通过圈点、批注、摘抄等方式记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丰富语言文字积累,在平常的习作中也可以将这些积累应用起来,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学习书中角色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品德,感受书中传递的正能量,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五、家校合作,争取多方力量支持课外阅读
现在的农村小学大多已经有了图书室,有很多国家配发、学校购买、多方资助的图书资源,藏书量也颇为可观。但是因为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也没有专门的阅览室,图书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图书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语文教师可以将班上学生的藏书集合起来建立班级的图书角,进行资源共享,也可以通过沟通协调,争取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利用好可以利用的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越的阅读条件。
总之,做好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指导刻不容缓,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辟渠道,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并在教学中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同时,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仅是帮助学生吸收语言信息、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所以说,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英语课改关注的焦点。要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仅靠课堂45分钟远远不够。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必然延伸。课堂阅读重在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重在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提升阅读能力。
从阅读的主动性来看,学生阅读的人数微乎其微。在少之又少的课外阅读中,有呈现出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倾向:一是放羊式阅读,即学生的阅读没有计划,没有步骤,教师也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以及内容的合理指定。二是圈养式阅读,阅读内容由教师单方指定,学生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读什么,思考什么,均由教师“钦点”,学生缺乏阅读的自,选择权。三是静态阅读,即阅读中师生缺乏交往,交流,课外阅读成为了学生纯个人行为,学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学生的知识面不易更快的拓展,思维的广度深度必然受到遏制。我们清楚的知道,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产生思维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保持学生阅读的新奇感和成就感。
鉴于以上几种状况,笔者认为,宜采用以下几种对策。
一、 提高认识水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学好外语,必须依靠大量的输入和实践。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客观,更深刻地了解异域文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份量。要搞好课外阅读教学,主要依靠激励和指导。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最好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学生还可以再阅读一些原著或经过改写的原著,包括世界名著、故事、幽默、时政、科技文等。
二、 在阅读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如查阅法、猜测法、略读通览法、研读法等,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开各种思维活动,如预测、推理、判断、对比、归纳等。此外,还应教会学生对不同题裁的文章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三、 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开展课外阅读
(一)“指定型”课外阅读。
具体做法如下:
1.值日生报告
要求学生回家后把所阅读的英语材料,第二天以值日生报告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作报告,一次两至三个学生,人人都要参加。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养成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读书笔记法
这种方法是深化阅读,把读和写的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辅以写的练习如改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结合阅读文章相关的内容进行写作等,这样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可以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3.合作式课外阅读活动
在合作式阅读活动中,可引导学生参加英语阅读兴趣小组,开展英语故事会、英语读书交流、英语读书笔记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书籍的交流。
(二)“指导型”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课外阅读虽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工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恰当的指导。有的教师仅仅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到底应该读些什么,怎样读,学生一片茫然,有的老师虽有一定的方法指导,但多流于形式。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导势在必行。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二、教给阅读方法,做好引导工作
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获得。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阅读一本不健康的书,比不读书更坏,更有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从孩子出发,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滋养已如雨后春笋点点入土。
读时尚读物,满足需求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会成为儿童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奇怪《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风靡校园了。对待这种时尚读物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要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积极引导这种时尚。
(二)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什么是恰当的方法呢?答案是一条似乎自相矛盾的阅读原则:你先要不求甚解地、粗略地读完一本书,然后才能试图精通它。
略读。对书本的迅速略读,就好像对庄稼另作一次性的扬谷,使你能够得到大部分饱满的谷粒。你会发现略读所得,就是使你能够得到的最值得读的地方。无论不求甚解的通读或略读,把一本书大致看一遍之前。
其实,小学生阅读多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的独特方法。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在读深奥的非小说类课外读物时,总是先读它的结论,然后再查阅文中具体的内容。有人这样劝我们:“不要打算一下子完全读懂一本书,当觉得不能理解时,可以暂时抛开它,过一段时间再来读,总会被你读懂。”无论孩子们选择何种方法,只要适合他们的,有一定收获的课外阅读方法,就是好方法。
(三)综合阅读成果,提高素养
小学生愿读书、会读书、善于读书了,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指导他们如何综合运用课外阅读的成果。
首先,是借鉴仿写。借鉴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引导点拨仿写。
其次,提高了小学生明辨是非、好坏、美丑的能力。比如说当他们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这部名著虽然景深,却可以让小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表面上冉阿让是个罪人、坏人,可是他有着无比崇高的人格。它教会小学生批判人和事时不能单从表面,应该深入其内心本质。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根据阅读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要求。可以摘抄一些词句,做一些仿写:或是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进而提高到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大胆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
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往往是一目十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常常只看看标题,扫视内容。
一般来说,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对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至于怎样交替使用,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可以略有差别。
3、学会剪贴摘抄
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把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剪下来,分类粘贴。如果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描写精彩的片段时,要随时用日记本摘抄下来,还可以把积累的资料拿出来在班上和小组中交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4、加强仿句、仿段、仿篇练习
如阅读朱自清的文章,可以为部分名篇编写标签,抒写感言,以激发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仿照优美段落的结构形式去仿写,这样不仅训练了阅读能力,还拓宽了想象渠道。
二、掌握阅读好方法
1、选择课外阅读读物
阅读最忌乱翻乱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
当前社会上各色书刊报纸名目繁多,其中不少书籍文章粗制滥造,内容极不科学,如随意乱翻,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吸收错误的知识,因此,课外阅读一定要选取优秀的书刊。课外阅读的读物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学习指导类。这类书与专业学习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针对性比较强,如《中学生作文大全》《中学生英语指南》以及与各科有关的复习资料等。
二是扩展知识类。这类书虽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它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如《图解当代科技》《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
三是历史故事类。这类书能使我们增加历史知识,了解风土人情,如《史记》《资治通鉴》《世纪图志》《千年图志》等。
四是文学艺术类。这类书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丰富人的想象力,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性格,培养人的感情,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五是生活指导类。这一类书籍能帮助我们增添生活乐趣,如《生活知识大全》《摄影技巧》等。为了巩固专业,我们可选择学习指导方面的书:为了丰富课外生活,我们可选择文艺类或生活类的书:为了拓宽知识面,我们可选择故事类和知识类的书。
2、制定阅读计划
在选择了阅读读物的基础上,要设计自己的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内容包括:课外阅读名称、课外阅读目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课外阅读内容、实施步骤及安排、课外阅读的预期成果、参考资料等。拿出阅读设计方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这一阶段,要根据能力、阅读要求、学习内容。设计自己的计划。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设想,充分讨论。相互启发、补充、修改和完善。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要使学生能自觉地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思考一:氛围营造。
学校、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教师可在教室里张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要求学生做到“进门轻轻,走动轻轻,交流轻轻”,创设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这时再放上一段轻音乐,静谧、清幽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读书真好!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爱读书,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能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跟学生一起阅读、分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熏陶。
思考二: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感,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尽量使儿童的课外阅读真实一点、朴实一点,关注孩子实实在在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思考三:活动延伸。
当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时间,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文内涵有了一定的感悟时,那就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得以把自己的所得展现出来,让他们更热爱阅读。这些活动要灵活、有趣,要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感到喜悦。其形式很多,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书籍、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要通过条件创造,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好读书”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孩子分享,孩子在憧憬中加强了阅读的愿望。当然我们也可以树立孩子中的典型,发掘模仿对象。有孩子在作文中运用了泰戈尔的诗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但我更喜欢叶的事业。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阴的。”评讲课上,我大加赞赏:“这是课外阅读的功效!”这位小书迷得意但不贪功,同学们在向他投去羡慕目光的同时,也对阅读的妙处有了更多的领悟。
二、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好书”
1.筛选读物。由于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或为稀奇而读,甚至读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样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为了给学生选好读物,教师必须博览群书,特别要广泛地认真阅读儿童读物。我们不但要向孩子推荐课外读物,而且要教给他们如何选择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发展的课外读物。
2.指导方法。(1)读一读。阅读的方法是多样的,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等方法都很重要。略读可以粗知文章的内容快速捕捉信息,在于发挥人的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运用得很普遍。而对于有反复咀嚼价值的段落,我们就可采用精读,把握它的结构、用词的严谨等。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不期然地背诵出来。(2)写一写。“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内学习的读书方法,可以适时地运用于课外。读书不仅要边读边想,而且要边读边动笔,这样才有成效。所以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室可引导他们写读书笔记。
三、重视阅读评价,体验学生“读书好”
1.对课外阅读要调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教师每晚可布置一定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阅读任务。
2.对课外阅读要评价。鲁迅先生说:“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的,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确实,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思维锻炼,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课外读物中有千千万万接触点与课堂所学知识是相通的。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知识,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习惯
学生对课外阅读不一定个个都会很感兴趣,但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只靠教师来强制执行,但作为教师也可适当指导一下阅读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兴趣习惯,主要采取以下相关的策略:
1.课后延伸。如教《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后问学生:同学们还想了解诸葛亮更多有趣的故事吗?请大家回去找一找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看,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还可以找齐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看,这样能起到一石二鸟之功效。
2.复述故事。学完一些课文故事后或看完一些课外书后,教师要求学生简单复述出来,让学生长话短说,除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兴趣去探究原著外,大部分学生更喜欢表述出来。
3.定期交流。让学生详细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的情况,‘谈收获,讲感悟,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4.设立奖励。设立读书管理小组,让学生每阅读完一本课外读物后就到读书管理组长处汇报自己读了什么书,并交上读后感,然后管理组长记录好,每月总结一次,读得多感悟得最好的就予以大红花奖励,到学期末汇总,谁的红花最多就奖励课外阅读之星。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当学生读书有了兴趣的时候,就应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的精读和品读的功力,培养学生对作品语言的敏锐悟性。
1.明确地读。教师要对推荐给学生阅读书目里的内容熟悉,更要体悟到这些课外读物的感受,让小学生能在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通过他们本身的自主阅读活动的过程,去大胆地吸纳课外读物中语言文字里所承载的文化思想、科学领域的大量信息,还得对收获得来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中,不断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正确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进行课外阅读,就使得他们有了明确的汲取对象。这样的做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收获,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
2.有目的地读。我们要求学生要有做学问的阅读方式习惯去阅读,这样做并不是以囤积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着眼于对知识的发现运用、整合探究甚至乎会是推陈出新,因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并将学生引领一个更新更高的阅读境界。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可以顺势利导提供一些阅读材料,指引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教给他们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的氛围下进行有效的阅读,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越读越高涨。
3.让学生运用得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把在语文课堂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运用于课外阅读,使这些方法升格为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好基石。如: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批注;用不同的符号点画文章里重要的内容;做好文章内容的摘要,整理好自己阅读的提纲,把书读“薄”了;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进行分析推理、评价,写心得感想,把书读“厚”了。
三、指导学生汲取营养,懂得积累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要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的话,就要教会学生自主从书中汲取书中的养料,懂得去积累且要做到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074-02
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获得的知识,加强语文基础训练;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外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与思想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呢?
一、认真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课外阅读的指导计划制订好,以此作为指导课外阅读的依据和检查标尺。在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时,要把它和整个语文教学计划统一起来考虑,阅读的目的、内容、日程和方法等,都应该从各年级读写训练的要求出发,与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起来。指导计划可以是一学年的,也可以是一学期的。指导计划包括五个方面:(1)学生读写能力的一般情况;(2)阅读目的;(3)目的要求;(4)活动的形式和进度;(5)检查的方式。
二、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
小学生年纪小,独立分析能力差,我们应认真地帮助她们选择书籍。选择的标准是: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还要适合学生的年级特征,思想和知识水平。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不仅要有文艺读物,也要有通俗浅显的科技读物。
选择课外读物还要和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相配合。紧密配合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有关的文章和作品,既可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扩大他们的眼界,增长知识。例如学了《半夜鸡叫》,可以在课外阅读《高玉宝》;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蝉》,可以阅读《昆虫的世界》;学习《草船借箭》,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历史故事等等。
配合作文教学,可以根据读写要求,从立意构思、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各个角度向学生推荐一些仿写的文章。可以多介绍几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中吸取养料。
配合讲读教学,作文教学选择课外读物,要考虑各年级的不同教学要求,低年级着重培养读和说的能力,就介绍一些看图说话,带简单说明的连环画等形象性、趣味性较强的读物。高年级着重培养记叙的能力,就介绍一些记叙英雄人物事迹,说明某些自然现象的科普读物和童话、寓言、历史小故事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阶段不宜提倡学生看多卷(本)的长篇小说,学生不求甚解光追求故事情节,尽管看的津津有味,但不利于打好语文基础和提高读写能力。
三、把讲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1.充分发挥讲读教学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
良好的讲读教学,如何能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那将为课外阅读打下基础。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教师在讲读教学中激发和诱惑。因此,我们必须教好讲读课,充分发挥课内教学对课外阅读的指挥作用。
2.组织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强调因材施教,照顾学生程度的差异。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来进行:(1)书籍宣传介绍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一本至几本课外读物。说明为什么要介绍这本书,简要地介绍书中的内容,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时可以朗读书中精彩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这本书的阅读要求。(2)读后讲述课。为使学生加深对所读书籍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内容。(3)阅读讨论课。在都读过某本书后,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范围可以是书上的一个情节、一个问题、一个人物。学生的发言力求普通,我们要抓住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进行争论。培养他们的鉴别和欣赏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不断提高阅读水平。(4)编写读书笔记课。编写读书笔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年级可学习编写简单的读书记录,内容包括:书名、内容摘要、自己认为最好的地方、好的词语及生词。
四、帮助学生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我校地处边远地区,生源均为农村学生,他们上课认真遵守纪律,学习态度认真,但是课外阅读量很少,课外知识量就是从电视动画片中得到一些,课外书几乎就没有,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极为不利,我经常发动家长和老师,尽量多买些好的课外阅读书籍,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阅读课,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燃起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我觉得作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老师要帮助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要求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深浅适度,符合学生需求,必然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一书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及目的。如果把握不好,学生会越学越难,失去兴趣。所以要掌握好度,要教给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密不可分的,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换句话说,课内阅读得法,课外阅读才会使学生有更丰富的语文积累,为语言文字的运用打好基础。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我觉得还得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发挥课内阅读的作用。课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作为老师,要提醒学生运用自己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也能提高阅读质量。
其次,阅读要根据不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各种文学题材都有一根主线,叙述性的作品要掌握它的故事情节,童话故事要理解它的寓意等等。我经常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在接触什么样的读物,在与学生聊天时慢慢指导,鼓励学生或说或写,写出说出对书籍的理解。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学题材都有自己的主线(主题),读书时,看看是告诉我们道理的,还是抒感的,在逐渐的渗透下,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读书量增多,理解能力越来越强。
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
语文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通过课外阅读,高中学生不但可以实现词汇积累、还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外阅读可以恰当的比喻为语文学习的泉眼。加大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陶冶情操。高中语文课上教学覆盖面较窄,学生认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阅读体验有限,那就要求高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加强对在外界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
一 设立特定阅读课
因为高中学生的课业繁重,要想要学生在课下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为高中学生制定特定的阅读课,来让学生充分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可以拿出每个周五的两节语文作文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有了固定的时间来吸收课外阅读的精髓,就保证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日积月累对学生阅读的提高会实现一定的突破。
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专门为学生推荐一定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来看,同龄人的作品可能比成人的作品更能引起共鸣,文中的观点看法也更容易被接受。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读相似的刊物,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勾选出易于理解,有鲜明的善恶曲直之分的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因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积极向上,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的课外书籍。从而让高中学生在阅读中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励志人物书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来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目标。还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优美散文,把其中的优秀词句摘抄下来,积累词汇,用在以后的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兴趣,感受收获不大,阅读的积极性就会减退,如果阅读方法得当,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从而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如果是学生自己的书籍,还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直接作出点评,从而收获读书的成就感。
三、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高中学生只是阅读了书籍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吸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每周开展一节阅读交流心得课。把讲台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上台交流阅读心得。这样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随口演讲发表看法。教师不直接参与,可以坐在下面记录学生表现,最后做出点评。
通过阅读交流心得,不仅锻炼了学生上台的胆量,更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学生还可以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更多的阅读心得,从而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深度,能够从字里行间来发掘出内容,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这也可以由讲促进读,形成良好的循环。
四、抓住假期时间来阅读
高中学生的时间比较紧张,暑假、寒假的时间就成了学生进行自由课外阅读的最好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假期计划。比如规定读几本书,写几篇阅读笔记,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提高了阅读水平,还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高中学生还充分利用了假期的宝贵时间。
这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学生毕竟在学期内学习任务繁重,要学的科目多,要迎接的考试名目多,如市统考、省会考、全国高考等,所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极其渴望能多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另外,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代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收听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代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订阅刊物
教师可以选择某些内容丰富、水平适中的文学刊物推荐给学生,定期的阅读是扩展学生阅读的好方法。可以选择《小说月刊》,或者《读者》等具有思考深度的刊物。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就如同给予学生一把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转动脑子,保持思想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边教边启发。抓住文章内容核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加之以想象。例如学习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身临广阔大江东流去的场景,体会当时豪迈的心境。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好高中语文的阅读,就是教好了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标下,必须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朝良好的阅读方向发展,用兴趣做诱饵、用行动做指导、用方法做拄杖,让课外阅读真正的发挥应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考试内容在语文教材范围之内,学好教材考出好成绩就万事大吉了,课外阅读是浪费学习时间和增加孩子负担。更有甚者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阅读就要阅读语文教材。
二、课业负担挤压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应试教育的现状,造成小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上。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早上上课,中午应付题海作业,下午上课,晚上还要应付比中午更多的作业,一周盼来的双休日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兴趣班在等着他们。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哪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呢?
三、缺乏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肯定的评价。在实际中,教师和家长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时发现和保护。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生课外读的都是闲书,不予支持和鼓励,更没有去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认知导致教师和家长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悦读”呢?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要想让学生感知课外阅读的意义,就要让他们从内心里真正爱上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可在语文课、班会课、文体课等时间适时插入一些教材之外的有趣故事等,诱导出学生的兴趣点,并说明这样的小故事通过课外阅读就可以看到很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影响学生的家庭,使家长充分理解和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建议家长开展家庭阅读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外阅读的“气场”, 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读后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共享阅读的快乐。此外,教师还要消除家长“课外阅读对考试无用”的错误观点,举例说明班里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作文成绩比不喜欢阅读的好,从而使家长了解课外阅读对提高考试成绩是有益无害的。
二、合理安排,为学生预留阅读时间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最渴望的就是尽情玩乐,但每天的课程、每天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并不轻松。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只花一学期二分之一的时间就教完了教材,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在班级内部进行了尝试,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课时,节省课堂时间,在每周五下午的语文课,专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把时间交给了学生。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课外利用点滴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懂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就会有的”,可以根据挤出时间的多少,合理安排阅读量。起初,很多学生有些抵触情绪,有被逼迫阅读的感觉。但经过三周的坚持,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