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生态效益

农业生态效益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7: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生态效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生态效益

篇1

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可以这样认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生态效益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

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县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

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县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

第四,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

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建设现代生态效益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也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内涵上要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把现代农业生态效益特色产业发展形态定位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主要基于考虑,有利于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平台,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加强和发展田东香米的优势,建立田东香米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重点从良种服务业、农资连锁经营、农产品现代流通、新型农技服务、要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名牌产品等,引导和鼓励创立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要在产品结构和时间布局上下功夫,最大限度解决结构性、季节性不平衡问题。要在新的优势产品上下功夫,要认真进行科学规划,努力做大做强,创立品牌,发展成为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农业产业没有规模,不成片开发,就没有竞争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做出特色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大众化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办法,朝着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之路迈进。

总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规律,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引导大宗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农业产业集聚,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特色鲜明、带动效应好、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区(带)。

一是抓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香米、香蕉、甘蔗、蔬菜、芒果等高效作物,抓好芒果、甘蔗、香蕉、香米、蔬菜、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特别是建设如中平村的香葱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山上竹海、山下蔗海目标等等,提倡“持续农业”;重视“绿色农业”;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旅游农业。

二是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做好香米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以及农产品的销售企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我县特色农业提供售后服务,提高农业产值。

篇2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篇3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恭城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资源禀赋,建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猪)―沼―果―林模式。

1.1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

恭城县有丰富的小河溪流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淡水鱼养殖条件。目前,全县有15%的农户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利用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农作物杀虫、沼渣用于施肥、喂鱼,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1.2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这类模式的农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利用城镇旺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种植蘑菇、菌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蚯蚓喂猪、鸡、鸭。该模式是一个物质流封闭循环链,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牛(猪)―沼―果―林模式

恭城县有大面积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园、畜牧业自然地理条件。该模式主要由山区农户采用,能够用来发展经济林、果树产业,采用农户约占6%左右。

2.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恭城生态农业围绕沼气池建设展开,通过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生态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沿着以下几条路径推进:

2.1大力推行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

过去以来,恭城县农户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为主,这导致本县森林资源滥砍滥伐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恭城县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力推广沼气、发展小型水电站,以缓解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恭城县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2.2开展农作物秸杆还田培肥工程

将农作物秸杆沤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恭城县秸杆还田率超过90%,适用田地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有学者估算,连续三年进行秸秆还田造肥,土壤有机质增幅能够达到0.22%~0.48%,这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3推广和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服务和除害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开展土地普查,结合具体耕地土质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平衡施肥法,避免过度施肥、盲目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2010年,全县组织500人次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指导病虫害和平衡施肥,全县水浇地施肥面积183公顷,平均每亩增产5-7%,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2.4普及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恭城县开始大力普及和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剪枝、嫁接,改善果树采光、通风条件,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果树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已有3763公顷果树采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法,大大减低了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安全性、环保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2.5加强增幅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

恭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农村能源推广、科学种田、无公害种植技术普及纳入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在资金方面,县财政就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专门的预算,仅2012年县财政直接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就有700余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池建设补贴、新型种植技术补贴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奖励等。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本县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

3.建设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又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自然、人口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总体来说,恭城县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生态农业发展效益:

3.1生态效益

恭城县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化解了农户能源需求与林地保护矛盾冲突。截止到2012年,全县林地面积16.7万公顷,较1990年增加了3.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较1990年增加6.2个百分点。农村绿化率超过96%,草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生态林面积达到6.95万公顷。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废旧矿山开垦面积达到573公顷,开复率46.1%。2013年,恭城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

3.2经济效益

自2000年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户收入增收明显。2012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3012元,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猪出栏45万头,肉猪出栏28.9万头;果园种植面积2.3万公顷,水果总产量3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来,全县果业产值增加22.2亿元。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3社会效益

篇4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4日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土地总体规划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的活动。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管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规划、合理布局,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农业型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整治区域基本情况

桂林市雁山区草坪乡草坪、潜经、大田村委土地整治项目,为自治区财政投资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属非盈利性公益项目。雁山区草坪回族乡位于桂林市漓江东岸。东北面与灵川大圩镇相毗连,南面与阳朔县接壤,辖草坪、潜经、大田三个村委会,总人口4,830人,其中回族占30%,是广西唯一的回族乡。项目区涉及一个乡镇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共4,830人。项目区属丘陵地区,山、林地较多,但大部分耕地集中连片、整理地形相对较缓。

二、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根据各村耕作区域及作业流向进行道路设置,原则上对原有主要耕作道路进行改扩建、硬化处理,增加其通行能力;按照村民意愿适当增设生产路,使路网达到贯通相连,解决运输问题。灌溉渠道及排水设施则依照自然地势及耕作用水需求进行布设,以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整体目标。

三、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土地整治将形成较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水土流失将得到根治,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耕地产出率将得到较大提高。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内废沟、渠、零星荒草地等得到开发利用,原有低产田质量也得到极大提高。既改善了农民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又确保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增强农业后劲,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山区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当地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3、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本项目的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是国内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技术力量努力的结果,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都处于较高水平,对我区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都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土地整治后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这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创造和利用有利优势,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4、有利于推动土地整治事业发展。土地整治将完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并使耕地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这将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土地开发整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是一项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事业,有利于增进广大农民对土地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将进一步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土地整治,使原来的未利用土地变成良田,土壤质量得到很大的改良;种植农作物,使原来的降水得到利用,减缓了形成径流的流量以及流速,使土壤流失大大减小;完善的田间道路、沟渠网络以及规整的田块,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的格局,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使项目区耕地成为旱涝保收的优质农田,从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必将影响项目区现有的生态环境平衡。本次规划设计始终关注水利、道路等工程设施建设的生态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使用效率及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协调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本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并举的原则,力争在项目区内建立人、生物、环境三者之间良性循环。

(三)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属土地整治,项目区实施后,主要收益来自生产条件改善引起的产量提高,结合现在市场需求,整理后种植结构可随市场需求状况进行调整,规划实施后,项目区将以种植水田为主。项目区内的耕地近二十年来均以种植水稻及提子为主,园地主要种植柿子及杨梅。根据桂林市粮食部门农产品订购价格和市场价格情况,调查项目区规划前作物的产量情况,项目区年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四、结语

土地整治在提高项目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会对周边区域的自然环境起到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分析表明,土地整治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区自然环境实实在在的起到了改善的作用,可以使农田规整,耕地面积增加,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经济效益合理,符合土地整治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处于秀丽的松山脚下的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其绿色环保的理念体现于蛋鸡饲养及蛋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生态种植的循环。

(一)生态养殖环节

德青源的鸡苗来自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其全资子公司――黄山德青源种禽有限公司,此公司是亚洲最大、国内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种禽生产基地,这样从源头保证了高质量鸡苗的引进。鸡苗在雏鸡场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多次的接种免疫,18周后转入蛋鸡房,13排全自动的鸡舍里温度适宜,有自动的饲料和水喂养、粪便收集及鸡蛋收集系统。对鸡场实施电子监控,实现远程信息化管理。鸡舍一天三次消毒处理,拒绝外人参观,尽可能的减少鸡群得病的几率。同时,在鸡饲料方面,设有专门的鸡粮厂,有一套先进的饲料加工过程,保证高品质的饲料供应。

(二)食品加工环节

食品加工主要包括壳蛋厂和液蛋厂。壳蛋厂是专门的鸡蛋分级包装厂,从鸡舍传送过来的鸡蛋,首先运用引进的鸡蛋全自动分级包装设备,剔除裂纹、血斑、肉斑等不合格蛋后,再对鸡蛋质量、重量、颜色进行分级,同时用专用喷码设备和可食用墨水在鸡蛋表面喷涂防伪编码,可由此查出鸡蛋的生产时间、批次、车间等信息。然后再由人工进行第二次分级包装,这样有效地保证了德青源鸡蛋的品质和信誉。鸡蛋从产下到运到各大超市的环节非常短,保证了及时为顾客提供新鲜的鸡蛋。液蛋厂是对形状怪异或是破壳等不符合标准的鸡蛋进行蛋白液、蛋黄液和全蛋液的生产和包装车间,包装后的蛋液销往各大快餐食品店。

(三)清洁能源环节环节

园区建有沼气发电厂,将每天产生的鸡粪、废水收集起来,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可以提供热能或是发电,不仅满足自己所需,还为附近农户提供了用于照明、做饭及部分供暖的生活用清洁能源,实现园区污水的零排放,保护了环境。

(四)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与订单农业的循环

沼液、沼渣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一方面用于本公司种植园里的大棚蔬菜和水果,供应纯天然无污染的新鲜有机蔬果,另一方面将其免费提供给附近的居民,用于种植公司所需玉米,公司喂养所需的玉米、大豆主原料,来自于延庆县种植户,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并对农户进行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指导,这样保证了园区优质有机饲料的来源,同时提高了周围农户的收入。

在经过经过10年的发展,德青源已经形成了一条由订单农业,到生态养殖,再到食品加工、清洁能源以及有机种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绿色、安全、营养、美味、新鲜的高品质食品。

二、德青源的效益评价

我们从德青源的生态循环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效益评价。

(一)从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看

1.企业成本低

相对于德青源提供的高品质的鸡蛋,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为沼液、沼渣种的玉米病虫害更少,产量更高,是绿色食品。利用生态模式使项目相互循环,资源反复利用,减少了生产投入,增加了收入,控制了废弃物的产生。成本显著降低,所获利润远远高于普通鸡蛋。

2.技术效率高

德青源始终同步全球领先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与合作伙伴,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欧盟和美国标准。为了保证饲料来源的安全,德青源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种植的有机肥施用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实行现场培训,使农民掌握绿色食品的种植技术,从源头保证了原料品质。循环产业技术的运用及循环技术在周围农户的培训推广,带动农业生态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养殖、种植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3.品牌效益好

德青源结束了中国鸡蛋几千年“三无”产品―无标准、无生产日期,无品牌的历史,推动并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部鸡蛋标准,开创了中国鸡蛋品牌之先河。德青源在2008年夺得世界蛋品行业最高奖―全球水晶鸡蛋奖,成为蛋品世界冠军。国家科技部基于对德青源在中国蛋品行业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成果的认可,在?郧嘣囱蟹⒅行幕?础上组建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青源作为蛋品行业的“国家队”承担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技术的工程化与产业化责任,成为中国蛋品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引领中国蛋品产业方向,推动中国蛋品技术创新。

(二)从社会效益来看

1.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食品安全,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为消费者提品及服务的企业来说,产品的品质,是体现这一主题的核心。

德青源人始终把食品安全,消费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营养、美味、新鲜的高品质鸡蛋。德青源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全员参与、全程把控、全面落实,成就了其品质为先的标杆企业形象。

根据AC尼尔森2007年市场研究结果,德青源生态鸡蛋目前在北京品牌鸡蛋市场占有率高达71%,是消费者最信赖的鸡蛋品牌。

篇6

榆林风沙区位于黄河中游,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西省的北端。包括榆林市的神木、府谷、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和佳县七县(区),北部的95个乡镇,总面积2.44万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6.8%,农业人口100万。是国度“三西”(山西、陕西、内蒙西部)动力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局部。该区地域宽广,地势相对平整,交通较为便利,休息力充足,光热条件好,是陕西省未来主要农业消费区。该区中低产田比严重,选择典型试区是探求改造中低产田的有效途径,对榆林风沙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树立生态农业及农业继续动摇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试区概略

榆林市位于东经108度56分09秒-110度24分23秒,北纬37度48分15秒-38度55分14秒之间,为半干旱干草原自然天文景观。年平均气温8.1℃,大于10℃活动积温3217.6℃,年日照时数2925.5小时,年降水量414.mm,且70%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1905mm,为降水量的4.6倍;年均风沙日81天,沙暴日年均11.5天,春季风力最大,平均为4-8级,最微风力可达11级。灾祸多,主要是干旱、微风、冰雹、霜冻。该试区地处榆林城西18km处,总面积1800hm2。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大批为草甸土、泥炭土、盐碱土等,依据土壤样品分析,PH值7.8-8.2,土壤耕层无机质含量最高为3.0%,最低0.2%,平均0.7%;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平均0.04%;碱解氮含量平均35ug/g;速效氮含量在20-60ug/g之间;速效磷含量在10ug/g以上的耕地仅占14%,缺磷面积在80%以上,沙地土壤结构无清楚层次,肥力低,排水不利,保水力差。

2研讨方法

停止农林水优化结构的研讨。对试区内农田、路途、排灌系统、林带停止实地调查,与农民、乡村指导、专家座谈,对外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完成可继续开展的阻碍因子作一简明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农田基本结构中存在的效果,确定井、渠、林、路占地比例和配置方式,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依据林带特征选择代表性的林带作典型测定。实测各林带走向、带宽、间距、高度及树种组成、长势、高度、胸径等;实测主要树种近五年内的胸径生长量。

在试区内选择7年生协作杨林带停止小气候观测。林带株距2m,行距3m,林带平均高度为7.6m,胸径8.8cm,平均带宽为10m,枝下高1.6m,林带为稀疏结构,疏透度为0.40,观测采用了DEW6型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测之下林带背风面及空旷处的气温、湿度。观测为固定时间,每隔2小时观测1次,天天停止5次,取其平均值为观测值。

3结果与分析

3.1农林水优化形式的研讨试区原有人工开挖的2眼马槽井,其宽6m,深4m,区分长400m和200m;1条排水渠,12条沙地引水支渠,将100.7hm2土地联系成面积不等的14块方田,最大的8hm2,最小的的2.4hm2,沙渠宽窄不一,弯曲不畅,引、排水十分不畅。田间路途无固定线路,桥、涵、路不配套,严重影响耕作。防护林带树种以旱柳、小叶杨为主,结构不整,且长势弱,经济效益和防护效益均不理想。为此,在深化调查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原有渠、林、路。围绕低产水地改造56.7hm2,旱地改水地44hm2,沙荒地开发56hm2。近年来,共打农灌井25眼,以井定路,以路定渠、定林。方田树立田面平整,地块连片成方,构成了井、渠、田、林、路、电、排,科技综合配套的农林水优化形式方案。实施方案后,试区共有干、支、渠22条,衬砌U型渠道18.76km,修垫路途17.8km,挖排水渠33km,架设10kv输电线路11.85km,架设380v输电线路5.63km,装置50kvA变压器4台,建桥、渠涵修建物58座,沿井、渠、路两旁植树造林,构成主副林带17条。主林带距普通200m,副林带距250-300m,建成29块3.4-5.33公顷的网格农田林网。不只改善了原有农田基本结构,充沛应用了土地资源,而且把排灌、交通、耕作、绿化和防护等多功用结合起来,提高了土地应用率和单位土地的全体效益(见表1)。

注:井指榆林沙区人工开挖的马槽井

榆林风沙区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较好,但年降水量分配不均,无霜期短,春旱秋早霜,是开展农林消费的限制因子。微风则是加剧灾祸的破坏性因子。农林水一致规划,实施“规模推进,配套实施”,不只占地少,且能充沛应用渠坡路边空隙地植树造林,做到“渠直路端,树成行,田成方,渠井结合,规划合理”。斗渠以下各级渠道配套,修建物完全,到达“过路有桥,分水有闸,引水有门”,林、路、渠结合,林、粮、药、果平面种植,既起防护作用,又可防风固沙,修养水源,增加蒸发,抑制土壤盐份,林草自身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2农田防护林体系树立的研讨实验区停止农林水总体规划、改造的同时,停止了农田防护林体系树立的研讨,农田防护林带设计采用了“窄林带、小网格”沿渠路配置,大苗上带的技术措施,添加经济林和四旁树木的比重,改造原有林分;对成熟、病虫害严重的长势弱的林木全部实行分段砍伐;对种类适宜、长势旺盛的幼树增强抚育管理;沿井、渠、路边坡栽植协作杨、旱柳,构成防护林带18条,总长21.3km,大小网格29个,庇护农田百余公顷;林下栽植紫穗槐,田间种植粮、菜、药、果、草等,营建平面结构;农田周围的荒沙地经过整地客土,营建葡萄、梨、杏等经济林园;农田的沙地营建防风固沙林,构成了点、带、网、片相结合,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相结合,功用完全,优势互补,效益多样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见表2)。

篇7

姑塘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工程位于义乌市义亭镇,距义乌市10km,涉及12个行政村4254户农户、10069人。该工程总投资1080万元,总开发面积1.48万亩,受益面积0.59万亩,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溪流护岸8.42Km、堰坝5座、堤顶机耕路8.12Km、农桥8座及中低产农田改造5300亩、林地改造600亩。

2 流域现状

2.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姑塘山区小流域上游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2座,分别为长堰水库、姑塘水库和深塘水库。长堰水库主坝为粘土斜墙坝,坝顶高程140.95m,最大坝高37m,坝顶长258.8m,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4Km2,总库容1112万m3,正常库容934万m3。姑塘水库为均质土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3.66Km2,总库容421.73万m3,正常库容355.92万m3。深塘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9.0Km2,总库容874万m3,正常库容454万m3。

姑塘山区小流域内灌溉与排水骨干渠道为本区内的铜溪,兼有防洪任务,现状河道局部过水断面偏小,河段无护岸,土质边坡抗冲刷能力较弱,洪水期经常发生倒塌事故,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姑塘山区小流域内河道是典型的山区性河道,纵坡陡、流速快,致使现状河岸冲刷严重,给河道两岸的生产、生活千万较大影响。

2.2 田间工程现状

姑塘山区小流域内农田已经过改造,地类交叉,田块大小均匀,田塍较为平直,朝向、高低一致,路渠配套较为完善,但沿线河道较多地段缺乏通道,严重影响河道两岸交通,农业机械化操作较为不便。

2.3 存在的问题

姑塘山区小流域主河道杂草丛生,排水不畅,防洪、排涝标准低,受洪灾、涝、渍害和旱害严重,河道两岸机耕道路不配套,沿河机耕桥较少,机耕作业困难。

3 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设计

以治理主河道为主体,以建设骨干堰坝为主,配套相应机耕桥,建设主要机耕道路,科技推广与综合治理相配套。

3.1 水利工程

3.1.1 溪流护岸

本项目的防护对象主要为沿线的农田,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以及浙江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本工程属V等小(2)型工程,防洪堤工程按5级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

防洪堤堤线布置和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合理性和建成后所发挥的功用,尤其对工程投资大小影响重大。堤线布置和选择时根据防洪规划、地形、地势、地貌和地质条件,结合现有及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型式、施工条件和河流历史演变,地质状况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堤线布置时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便于施工,满足防汛和管理的要求”的原则进行布置设计。

河道宽度及河道水深根据过水能力经过水力计算确定,由于该段河道原始地貌的多样性,结合目前河道治理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采用两种断面形式相结合。河道过流断面采用复式断面,断面型式见图一,主河槽采用干砌块石挡墙砌筑,主河槽宽度宜宽则宽,最窄处不小于6m,平台以采用预制块斜坡绿化带,堤顶两侧设置3m宽机耕道路,姑塘水库出口以上堤距不小于15m,出口以下一义亭镇段堤距不小于18m。过村段河道由于两岸房子建成,拆迁难度大,考虑分期实施,第一期以整理为主,对其两岸顶进行绿化,并对其已建砌体进行护脚,其断面型式见图二。为保持横向河床稳定,并尽可能节约土地,对部分现状河道主槽宽度较小的河段进行疏浚或拓宽,对于主槽有足够宽度的河段,按原主槽线进行护脚。

河道过流断面一

进村段河道过流断面二

利用推理公式法计算义亭镇姑塘水库出口以下段河道5年一遇洪峰流量106.27m3/s,最大水深3.53m,最小水深2.90m。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进行堤坡稳定计算,河道防洪堤堤顶及堤后填土干密度、压实度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基础座落在砂砾层上,经计算断面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3.1.2 渠系建筑物

灌渠穿越河道设置倒虹吸,为方便两岸灌溉需要,在改建便桥下游侧和改建堰坝上游侧设置2处倒虹吸管,其长度分别为36m和50m,采用Φ3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涵管埋设。进口侧设置沉砂井和拦污栅,出水侧设出水井。沉沙井顶设置防污盖板。

为解决河道沿岸的村庄及农田排水,根据支流汇入情况及原排水口因地制宜设置排水涵管,涵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内径采用300~1000mm,下铺设C15混凝土管座。

3.1.3 堰坝

堰坝拦水灌溉是姑塘山区小流域主要灌溉工程,修建拦水堰坝是解决姑塘山区小流域灌溉问题重要途径。针对姑塘山区小流域现状堰坝已损坏且对河道行洪影响严重的情况,经实地勘查比较,确定修建5座钢筋混凝土翻板堰,布置型式采用堰与河道正交、斜交两种。

堰坝的位置选择综合考虑四个方面因素:一是堰址选在灌区上游达到充分利用河流落实扩大受益面积;二是选在河道平直、堰底平坦和两岸地基较好的地方,避免在河流弯道上及其附近都不宜筑堰的地方;三是选在河面较窄的地方,以利节省工程量;四是宜在两溪汇流处筑堰,以保证堰身和两岸受力平衡、稳定和堰址的地质坚实。堰高采用渠道设计水深加(0.1~0.3)m。堰坝底板为宽顶堰型,采用浆砌块石及混凝土浇筑,溢流面用C20混凝土浇筑,中间开孔处采用钢筋混凝土自动翻板门同冲砂孔相结合。因堰流对下游冲刷影响不大,堰坝消能方式采用底流式消能,不设置消力池。

3.2 农业工程

3.2.1 机耕路设计

为方便沿线农业生产及生活,在溪流两岸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堤顶机耕道路,姑塘山区小流域机耕路共2条,长度计8.12Km,设计路高0.3~1.5m,宽度为3m,要求路基坚实、平整,堤顶机耕路采用砌石护坎,路面铺设塘渣和瓜子片,路渠交叉处设Φ300~Φ1000排水涵管等建筑物。

3.2.2 新、改建便桥

新建便桥位置根据两岸道路连接情况确定,设计标准为公路-Ⅱ级折减,设计桥面净宽4.0m,两侧安全带1×0.25m,总宽为4.5m。新建便桥采用预制空心板铰接拼装,其单跨长为8~10m,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每座共设置2跨,桥墩采用重力式墩台,扩大基础。

3.3 林业工程

林带建设是姑塘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为改善河道两岸及周围农田环境,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结合本项目区的具体情况,在堤顶机耕路旁营造农田防护林8.12Km,每侧植树一行,共5410株。为防止水土流失,对河道迎水坡及背水坡进行植被绿化。

4 建设成效

通过姑塘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有效增加农田灌溉面积560亩,改善灌溉面积4300亩,增加除涝面积750亩,改善除涝面积960亩,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1.8万公斤,共计新增产值65万元,农民收入增加50万元,有效加快了农村奔小康致富。

篇8

摘要:景宁是浙江省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独特,是浙江省的绿色屏障。近年来,为促进生态精品农业的发展,以生态精品现代农业“361”工程为抓手,重点培育一批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典型和经营实体,大力推进特色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下面就以2015年创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鹤溪街道为例,阐述创建主要做法、成效及存在问题。

关健词: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效;问题

鹤溪街道精品现代农业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化名县”的三县并举战略部署,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发展生态精品农业,着力在建示范、提产能、促营销上做文章,走产业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积极创建市级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2015年,鹤溪街道以精品农业创建为契机,积极培育惠明茶、食用菌以及毛竹主导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鹤溪街道基本情况

鹤溪街道地处景宁畲族自治县城钟楼路以南区域,东至梅歧乡、南至东坑镇、西至澄照乡、北至红星街道,总面积98.05km2,辖2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09万人,山林总面积5 989.27hm2,耕地总面积295.47hm2。2012年撤镇建街道后,我街道立足新街道、新鹤溪的实际,以“生态鹤溪、富裕鹤溪、和谐鹤溪”为发展战略,以茶叶、食用菌、笋竹、粮食生产等产业,利用山地小气候较佳的自然条件,发展多层次、多品种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使全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2 鹤溪街道创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做法

2015年以来,鹤溪街道以提升“农业产业、品牌、科技、市场和主体”五大计划作为精品农业示范乡创建目标。充分发挥传统农业生产优势,大力推进鹤城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是发展惠明茶,做强食用菌,提升生态竹园,走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之路,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升级。

2.1 立足实际 优化产业结构 当好产业排头兵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鹤溪街道农业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惠明茶、食用菌、毛竹为主体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格局,“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以环敕木山原生态畲族文化保护区为抓手,立足实际,着力推进畲族原生态农旅结合,加快和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为此,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以敕木山、惠明寺、包凤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区,以周湖、三枝树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区,以滩岭、东弄为代表的毛竹产业区,以城西村为代表的畜牧业产业区,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一系列配套技术,真正形成了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周边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2.2 挖掘特色,帮扶主体基础,着力打造地域品牌

针对鹤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的重点发展“一茶一菌一竹一稻“特色产业和龙头主体。鹤溪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创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基础薄弱的,积极帮助农业主体提升标准、质量等基础管理水平,努力打响鹤溪的产业品牌和地域品牌。2015年度注册商标18个;三家3个产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5家16个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24家53个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产地认证;2家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

2.3 政策扶持,以点带面培育,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近年来,鹤溪街道在省农科院和林科院的指导下,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支持,加强科技合作平台,做强生态精品农业支撑。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培育新型农民和家庭农场示范户并形成一批生态精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同时利用天猫、淘宝、京东、山山商城等网络平台等形式,培育一批销售量高、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农产品网店。目前,在上海等重点城市建立1个展示展销窗口。另一方面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亮明农业生产者身份,从种植开始就进行登记造册,包括施肥、物理防虫的时间和用量等,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近年来从未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4 打造特色,借助祭茶大典,创新惠明茶文化脉络

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鹤溪街道隆重举办了2015中国畲乡三月三暨惠明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纪念活动“畲乡茶礼、茗香福溢”祭茶大典。唤醒了惠明千年古风,创新了茗品现代风尚。得到了国家及省市县各级媒体人的大力追捧,新华网、丽水电视台、景宁电视台、畲乡报、畲乡政府网、畲乡文化网等新闻媒体实施跟踪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报道150余篇,为惠明茶文化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鹤溪街道结合大规模的惠明茶基地和食用菌基地的产业集聚优势,通过大力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同时结合农家乐创建,成功将单一的农业产业园变成集观光、旅游、休闲、住宿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旅游园区,成为街道创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大亮点。

3 鹤溪街道创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成效

2015年鹤溪街道创建了丽水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示范街道,生态精品市级农业产品30个,生态精品农业基地2个,示范合作社16个,示范家庭农场20个,带动农户数2 143户,经济、社会、生态都得到提高,生态精品农业产值占全街道农业产值一半以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1 积极培育农业主体,不断提升惠明茶业

惠明茶始于唐,扬于公元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膺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盛于今。为了弘扬这一民族遗产,县委、县政府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打造“惠明”这一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大力扶持惠明茶的发展。鹤溪街道党工委办公处高度重视,以基地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突破的产业发展策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紧密型经营模式,把基地建设、产品加工、销售联成一体,延长产业链。共有茶叶专业合作社49个,家庭农场86家,种植面积已突破1 000hm2。

3.2 改造标准菇棚,为民排忧增产增效

近年来,我县从提高产业效益,助推农村发展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鹤溪街道三枝树金山洋村菇棚改造工作。多次组织省、市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建设一批内外设施齐全、布局风格统一,生产区与生活区相对隔离的标准化菇棚。2015年,全街道31户6.67余hm2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年生产香菇200万袋的菇棚改造已经验收合格,使菇农生产安全和抗灾能力得到保障,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产业转型也得到提升,实现惠民生、解民忧的目的。

3.3 全面实施公益林,科学改造毛竹产业

在县林业部门的政策扶持下,全面开展封山育林和绿化造林活动,建设62 385hm2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62 385hm2,绿化造林20hm2,四旁植树3万余株,森林覆盖率达74%,植被覆盖率达90%。通过对林区的平衡施肥、科学采伐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原生态毛竹林进行标准化改造,大大提高了笋竹的产量和品质。境内现有高产高效笋竹两用林988.53余hm2,标准改造27.8余hm2,发动农户加大林间设施的投入,已建设竹林道路65km,直接提高林农效益,毛竹可增加300元收入/667m2。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鹤溪街道生态精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现实要求相距较远,如技术体系的不健全。

4.1 资金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是一个公益性系统工程,仅靠农民和有关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建设初期,需要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各项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也需要资金去开展,但财政给予农业部门的专项经费又十分有限,一些必要的工作经费没有着落,影响了这一工作推广力度。

4.2 文化素质偏低

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意识观念较为落后,一直采用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难以接受新生事物,且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所以需对他们进行知识宣传,促使其转变观念,改变生产模式。

4.3 组织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县没有成立专门的生态农业的组织机构,它只附属于县农业局,职责不明晰,管理无法到位。体现在出现资金安排上不能实现全局观念、推广力度不够。大多数乡镇街道尚未制定乡镇街道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生态农业精品工程较缺乏。

4.4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篇9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86-01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条新兴的、不可或缺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不断地探索、创新、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循环模式,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1-2]。多元化生态循环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建立多元化生态循环模式之本[3-4]。继2012年义乌市顺旺养殖场以牧草饲猪、肥还牧草、污水产沼和沼气发电4项创新技术荣获浙江省十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奖之后,义乌市农能办又在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建立了农作物秸秆―羊―沼气―牧草―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筹发展。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基本情况

2.3 青饲料种植高效化轮作

种养结合是种养业上下游产业的链接扣,是种养互利模式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吸收沼液能力和自身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公司在青饲料基地,对3.33 hm2农田山地进行分块轮耕轮作。在种植过程中,重视不同作物在不同季节对沼液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开展对墨西哥玉米、狼尾草、黑麦草、田藕、果蔗、雪里蕻等作物的种植试验,以寻找规律。通过试验,该养羊场夏秋季(5―10月)主栽墨西哥玉米、狼尾草等牧草类作物及果蔗等经济作物较好,冬春季(11月至翌年3月)种植黑麦草及雪里蕻等作物效果较佳。土地轮耕轮作、作物随季更换,不仅全年实现了养殖污水达标排放,还给养殖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3 取得的成效

3.1 经济效益

通过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既实现了养羊场污水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又实现了沼肥及周边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增值利用。污水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全部用于灌溉牧草基地,不仅可有效提高牧草产量,还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牧草种植成本,有效年节本增效0.5万元。青饲料基地年可提供10 t青饲料,利用食用笋壳、糖梗渣、稻秆、高粱渣等农作物秸秆制成饲料40 t,两者扣除成本年可新增利润6万元。沼气用于养殖场内部炊事、羊舍火焰消毒、发电、职工淋浴等,年可节省费用0.2万元。羊粪年可加工成有机肥300 t,按600元/t计,年新增经济效益18万元。累计增收节支24.7万元。

3.2 社会效益

通过对养羊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既开发了沼气生物质能源,又回收了沼液有机肥资源;通过回收利用食用笋壳、糖梗渣、稻秆、高粱渣等农作物秸秆,使秸秆废弃物变废为宝。养羊场将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羊产粪污―粪污产沼气、沼液―沼液还田种植牧草―牧草饲喂湖羊的良性生态循环,促进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改善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

3.3 环境效益

养羊场通过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有机肥加工、用沼肥种植青饲料等处理,使养殖污染物得到了有效降解,年可处理养羊场污水近500 t、粪便近375 t,缓解了养羊场周边的环境承载压力。养羊场在实现生态消纳、污染零排放的同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避免了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另外,养羊场利用周边食用笋基地、糖梗渣、稻秆渣等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约40 t,改善了场周边环境,有效促进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4 参考文献

[1] 余德鸿,余德贵,白银凤,等.“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途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22-126.

篇10

1 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的相关概念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对区域内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一定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进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不同的效果,它关系到人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土地整治中讲究生态效益,就是要确保土地整治的各种工程在施工后,能够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生态平衡状态,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的,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全局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也难得倒保证。所以,在土地整治中,只有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效益,才能获得较大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2 农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

农用土地整治的施工具体包括农田、水利、道路、林网四项工程。其中农田整治主要是指针对农用地的零散地块进行归并、整平、取直、翻耕,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其整理成适于耕作状态的梯田或者田块。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的农业景观美化了乡村的生产劳作环境,水利设施的投入也加强了田间作物的灌溉率,为农业的丰产丰收打造了坚实的基础,田间道路的通畅为农业机械化车具进地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扩大农业经营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田间林网、植被的种植即让当地农业经济林的收入水平增加,又增加了绿化面积、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农用土地整治的统一施工模式,导致田块大而平,使农田的细碎化遭到破坏,部分田块过大反而不适于野生动物的栖息,破坏了生态平衡;硬化的沟渠改变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很多地方由于原来的土沟被混凝土排水沟代替,从而出现了青蛙无法跳跃出去,野生植物无法在混凝土沟渠生长,各种微生物灭忙的现象;原来曲曲折折的小路被认为的曲直,增加了劳作的距离,破坏了各个田块间的联系;林网与护坡工程中,由于种植物种单一,引起病虫草害的侵袭机率增加;由于追求新增耕地增加,部分坑塘、季节性河流等被复垦成为耕地,这导致了水源的减少,对当地小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

农用土地整治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样存在不少隐患,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不太明显,我们可能暂时看不见,但并不表示在长期内就没有负面影响,很有可能在长期环境下不合理土地整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3 农用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常采用的指标有:土壤肥力改善指标、农田有效防护率、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植物新增固氮、释氧量、小气候的变化、土地质量的变化、田块规整率变化、人均绿地面积变化、灌排保证率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等。指标的选取采用静态和动态、正效益和负效益结合的方式,静态指标指对土地整理项目及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次性永久改变效应的衡量,如对项目生态景观的改善;动态指标则是对项目区长期发挥生态效益作用的指标的衡量,如新增生态林固氮量现值等;正生态效益方面的表现有保持水土、改善项目所在区域小气候等,其负面效应主要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的增加等。

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极值标准化法、层次分析法、多种因素求和法等方法。在实际研究中,通常多种方法结合或者交叉使用,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对土地整治生态效益做出定量的经济价值核算对项目的指导意义并不大,相反通过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纵向比较评价,找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施工在生态方面的问题,对改进土地整理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生态效益是农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我国农用土地技术,促进农用土地整治事业发展一个重要条件。

4 农用土地整治中生态效益的重要意义

生态效益评价的目的是为土地资源开发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依据,生态效益分析与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潜力分析、整理规划、整理活动实施、项目运行一起,形成完整的农用土地整治管理体系。农用土地整治在效益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但在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更多的是追求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改善,生态效益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纵观土地整治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生态景观设计是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首要的一部分,土地整治生态效益的提高是维持土地整治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农用地土地整治活动给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地方在开展农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出现了毁林开荒、垦殖草场、围湖造田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做法,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整合性,导致当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下降等等,增大了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与学者对土地效益的理论估计相去甚远。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土地管理者和经营者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片面理解,使得增加耕地成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但同时也是由于生态评价方法的研究未能与土地整理活动同时起步和深入发展,因而缺乏相应技术措施和评价方法,使得整治活动的生态环境评估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农地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无法量化比较,难以融入土地整治决策的价值判断体系。因此,通过生态效益评价,监控农地土地整治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认识农用土地整治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后果,便于及时对危及区域关键生态组分和生态过程的整理行为制定科学管理策略,采取预防、控制、调整和补救措施,保证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是农用土地整治科学决策和实践的前提,对实现农用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04)

[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科技传播.2011(12)

[4]冯新伟,朱嘉伟,陈伟强.浅析土地整治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22)

[5]陈世权.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

[7]石寿江.农发行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04)

[6]郑敏.合理整治土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合肥市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状况探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篇11

    二、发展农区林业的出路

    目前在发展农区林业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农林业发展关系

    这是保证农区林业稳定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林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业既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又有争地、争劳力、争技术和资金的矛盾,在我国农区人多地少的条件下林业的发展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农业的发展。否则,如果不顾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单纯强调林业的重要性,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生命力。应明确,农区林业的发展根基就在于与当地农林、农业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脱离整个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强调林业的重要性,必须服从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从有利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来安排林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目前看,在处理农林发展关系上,首先要根据当地农区土地资源情况,研究确定一个合理的发展规模。在农区,林木覆盖物并不是越高越好,要有一个临界点和度。国际上提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而且分布均匀,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的论断,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更不能在农区套用。其次,要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林业生产力,大搞深度开发等。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会有农区林业的发展前途。

    2.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篇1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有近5000个,其中包括11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近年来,农业科技园区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在带动地区农业发展、引领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农业园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研究目前较少,还未受到重视。农业生产的最根本生产资料是土地资源,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土地也是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规划、布局和经济核算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处在国家全面整顿治理开发区的宏观背景环境下,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探究剖析,能够为未来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以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为核心,围绕产业类型展开园区的功能布局、结构组织,使土地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能力带动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水平,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1.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1.1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新疆第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昌吉市,东经86°24′-87°37′,北纬43°06′-45°20′。园区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51.1万亩),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全区共有农用地为13789.06公顷,主要以耕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结构三大类比例图如图1所示。

2.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对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包含下列步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和标准化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结果。

2.1建立指标体系

结合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内涵和园区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选用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25个指标,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2.2数据来源及处理

土地利用数据主要来自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2006-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源自2006-2015年的《昌吉统计年鉴》和《昌吉统计公报》。运用SPSS20.O软件对收集到的2006-2015年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的数值进行分析并标准化。经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因子分析的方法适用。通过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和因子得分系数计算每年的各因子得分,旋转后得到公因子表达式。权重用两个公因子的贡献度来表示,计算公因子线性加权之和,可得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分F。将经济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综合效益指数集中用趋势图表示,如图2所示。

3.结论

3.1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呈逐年上升态势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10年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强大的经济集聚效应和效益扩散效应,这为以后园区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政府在推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进行科学合理的园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这是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引外资和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形成园区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为进一步的基础投资和配套措施的完善提供了资金和经验上的支持,在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趋好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其他有利的协调发展措施,如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加大对科研投入的引导和管理部门管理协调能力的改进,都让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不仅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园区,同时也逐步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园林化、生态化的园区。

3.2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速度高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增长速度

根据测算,2006年到2015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10.49%,109.75和103.82%,可见,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高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增长速度。这与重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思想和做法有关,但近年来园区也认识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性,使得其也已高增长率增长。

3.3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自2014年有回落现象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有回落现象,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关。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增加农业产量和产值,但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体污染等严重后果,造成生态失衡。因此,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是十分必要的。园区需在生态农业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大力度。

4.对策

通过对昌吉国家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经验和做法,就如何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4.1优化农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有序发展

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农业园区发展经验,根据农业园区土地特征和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编制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其用地规模和用地推进的速度。通过优化用地布局,建设向核心区集中,可以减少面源污染,有利于对污染的集中治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使林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可以促进空气自我净化能力的改善;对生态环境建设用地加强用途管制,保证了生态用地的稳定性,强化土地生态功能的保护,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园区农业产业化布局特征,根据核心区、示范区不同功能,有重点有步骤的合理有序的推荐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4.2加大园区R&D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并重,提升科技能力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支撑作用

利用园区政策和制度的优势,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对科研投入的引导,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吸引外资,从而形成园区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在此基础上,如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使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在控制土地利用规模扩张的情况下,从园区内部通过挖掘增长点来实现土地利用产出效益的提高,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4.3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增强对现有耕地保护

耕地是农业园区建设的根本保证,需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控制,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合理引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因农业结构的调整而降低。结合经济补偿机制、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一方面通过土地开发增加耕地的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与此同时,更要保护好现有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改善用地结构;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用地质量稳步提升。

4.4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现代农业园区用地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实现比较效益最大化。突出农场规范化管理,狠抓农场的工商登记、土地开发、规划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以示范农场为中心,改造提升农场整体建设水平。创办合作社和协会等农场联合体,组建集团公司,提升农场管理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I化发展。依据“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由市场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流转中的管理,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努力向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转变。

4.5加强对园区建设中的环保管理,努力构建园区循环经济

篇13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民的收入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农民的生活环境和享受的公共资源也难以跟城市相媲美。同时,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些破坏和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衡量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如何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对高效农业的探讨比较晚,对其内涵的界定在近几年才逐渐趋于统一。赵德芳(1994)明确指出“高效”不仅是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郑建初,刘华周,周建涛等(2006)提出高效农业的总体目标是保障粮食供应、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关于高效农业的定义经过学术界的探讨近几年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观点,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现有文献大都重点研究某一个省份或者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且大都在理论上分析高效农业的内涵、困境和发展途径,极少有全面测算与衡量我国高效农业的具体发展水平,关于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也比较少。本文构建了衡量和评价高效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计算我国30个省份的高效农业效益情况,以更好的了解我国各省份农业发展状况,并基于已有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了高效农业的部分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高效农业效益衡量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高效农业是强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的农业,本文选取一系列指标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系统,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得出高效农业综合效益值。农业经济效益指人类从事农业成产所取得的经济成果,本文选取六项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元/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人)、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农业产出投入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人)。农业生态效益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八项衡量生态效益的指标:农药使用强度(千克/公顷)、农用化肥使用强度(千克/公顷)、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千克/公顷)、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亩/人)、成灾率(%)、有效灌溉率(%)、人均水库库容量(立方米/人),其中前三项为负向指标。农业社会效益指农业经济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本文选取五项衡量社会效益的指标: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教育文娱支出占比(%)、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人),其中前两项是负向指标。

二、高效农业效益计算与分析

(一)熵值法计算高效农业综合效益

熵值法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本文运用熵值法计算高效农业子系统各个衡量指标的权重,从而计算出高效农业包含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6.Y=αS1+βS2+γS3,式中,S1表示经济效益指数,S表示社会效益指数,S3表示生态效益指数,α、β、γ为各个子系统的权重,本文认为三个子效益在系统发展中同等重要,因此各取1/3。Y表示经过计算得出的高效农业综合效益值。

(二)各省域高效农业综合效益值分析

表1列出了2007~2018年度其中四个年份的各个省份高效农业效益值,通过观察表1可以看出农业综合效益值最高的省份是吉林和黑龙江;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的综合效益也比较高;山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的综合效益较低;贵州、云南、甘肃的综合效益最低。近几年农业综合效益有所下降的省份有北京、山西、青海、新疆;农业综合效益有所上升的有天津、云南、。通过分析农业子系统的效益观察到多数综合效益较低的省份农业系统中经济效益的得分最低,而农业综合效益比较高的省份农业各子系统的效益都比较高,其中经济效益值相对更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得分相对较低。三、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结论本文以构建的高效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为基础,通过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方法计算高效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高效农业的综合效益。总体来说,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的多数省份(安徽、福建、山西除外)高效农业综合效益较高,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省份高效农业综合效益较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能在整体上提高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能带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进步。但经济效益提高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滞后,因此在注重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政策建议

1.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财政资金的不同形式对农民收入具有不同的影响,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抑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农民直接资金补助。增加农业科技、农民培训投入,推动农业科技的实践与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强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提高机械使用强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释放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促进劳动力的转移,节省农业生产的人力、物力。此外,农机的使用能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化,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效率。3.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有效灌溉率。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同时存在着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运用滴灌、喷灌技术,减少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产权,激励农民主动进行节水、高效灌溉。4.提高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水平。自然灾害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还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保险的制度建设,为农民提供一定的收入保障。5.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市转移。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农村的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石志,覃瑞德.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7,11(05):55+57.

[2]王建法,陈晓东,吕本国,等.高效农业及其发展思路[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07):383-386.

[3]袁久和,祁春节.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02):152-157.

[4]张国防.浅析我国高效农业如何做大做强[J].科技经济市场,2012(03):23-24.

[5]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05):79-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