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7: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

篇1

一、我国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工程档案系统,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本文由收集整理,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工程设计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工程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 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是对于过去的总结和对于未来的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吸取的不仅只是它带给我们本身存在的东西,更要看到它与时代信息的结合,因为必须是符合我们现代化发展建设的才是更加有用的,不能够只是按部就班,而是要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才会把档案记录中有用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本身的。对于时代需求来说,它给予我们适当的建议和理论的教材,但是它需要我们在切身的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去放大。

工程设计档案是建设过程中的一本教材书,它能过让我们看到它本身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展示它的不足,在政治、经济、文化都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建设设计,使它更科学合理化,才能够被大众接收,被时代认可。工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的平台,使我们与时代信息同步,使过去与现在相互联系,相得映彰。

二、工程设计电子档案的特点

工程设计电子档案的主要特点为:成套性,形成的阶段性,内容的专业性,修改、补充的多变性。

设计不仅仅是带给我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满足大众的需求。它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整个建设的进程和市场的走向。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必须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案和严谨的设计态度,有规律的、有秩序的进行每一个设计团队必须是团结一致的、有默契的。他们设计的项目都必须有严密的系统性,环环相扣,是一个独立的,但完整的整体。这样才能促使档案的有用性和利用性。

工程设计电子档案是我们了解认识它的一把钥匙,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设计人员,每一个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中贯彻自己思想态度的同时,保持它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使它成为完整的、系统的、准确的并且是成套的档案。每一个设计成品都是经过不断的修正更改而来的,它有自己的阶段性。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仅要考虑它的实用性,还要看到它在实施过程的不确切不合理性。所以每个设计结果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审核和反复的验证,这才能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更有把握,有信心。更快、更好的完成建筑。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它本身的专业术语。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专业素质。每个设计都有它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具备自身的特点。它是多种专业设计人员经过反复推敲相互配合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产物,具备专业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特点。

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定的因素,它具有变动性,这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灵活性,能及时的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变动和更改。在面对设计图纸需要补充、修改甚至是要作废的重新设计的时候,更加需要有严格的要求,因为设计它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根本上影响工程实施状况。同时,成功的设计方案通过档案保存也是值得利用和借鉴的。

档案管理通过电子文档科学的、高效的进行管理,既是对设计本身的一种积累,同样也是对建设文化的一种发展。

三、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益处

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工程设计档案涉及面广,贯穿于工程全过程,档案的信息化可便于工程的管理、设计、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情况的了解,因此做好工程设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仅只是为当前工作服务,也是为历史负责的表现。工程设计档案的信息化可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施工许可证、初步设计审查、土 建、设备、供排水、电器的施工、设计变更单及竣工图的编制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篇2

中图分类号:F4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83-01

1.电子信息工程内涵

电子信息工程主体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电子信息管控以及高效处理。研究内容核心为对丰富海量信息的分析获取以及综合处理。同时进行优质电子设备以及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规划设计以及实践应用与集成管理。当前电子信息工程渗透至社会生产、发展的较多领域之中。例如电话交换局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行各类电话通讯联络信号的管控处理,移动手机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进行高效便捷的声音、图像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则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完成了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现代化军队的国防保卫更是以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主体,深入探究信息传输中怎样营造安全保密的环境,并获取信息战的胜利。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极其广泛,只有针对其内涵特征、技术优势,努力开发、深入研究,注重人才建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实践锻炼,树立创新意识,方能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激发核心优势,凸显综合应用价值。

2.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2.1 造价管理实践中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尤为重要,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主体借助网络系统构建内外联络通讯媒介平台,借助自动化、信息技术手段强化造价管理,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可应用工程量核算分析以及钢筋工具软件实施总体材料用量标准明确,应用套价软件完成工程预决算的科学编制。还可应用丰富的电子信息工程数据库手段技术创建指标汇总以及研究体系。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还可进行价值化信息的全面以及有效获取应用,进而完善工程建设的预决算管理以及造价管控。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以及全面推广应用,其在工程造价管控层面的效用价值尤为显著,可令人们由以往繁杂的定额管理、标底分析编制、工程报价投标以及造价管控等层面有效的脱离手工作业,全面实现自动化、电子化、现代化与信息化的管控。新时期互联网络技术的扩充发展应用,令工程造价控制与相关实践管理活动更为公正、高效与合理,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创建丰富的信息资讯以及服务网络平台,并最新的政策方针、制度法规,还可开辟学习论坛、互动交流网站,令员工获取项目工程建设相关信息,明确造价指标,把握前沿资讯、了解材料价格,进而为丰富工程造价管理实践经验,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2.2 公路项目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需应对各类丰富的海量信息,该类数据则会伴随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因此信息需要持续的更新,跟上工程建设进度步伐,反映工程项目成本经费,并辅助质量管理控制。为满足动态信息更新需求,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有效的进行信息收集、汇总管理与综合应用,进而节约人力投入,令信息查阅管理以及综合研究分析更加省时省力,节约资源投入。伴随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事业逐步应用多元化、现代化、综合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管理手段完成复杂公路工程建设的稳健资料保管整理,在确保质量效益的同时,节约了成本费用,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

2.3 工业生产领域电子信息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射频识别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具有独特的便捷应用与精准服务功能,工业生产领域中可应用该技术提升现代化实践管理水平。当前,射频识别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主体应用在工业领域的物流运输、汽车生产、航空包裹认证识别、邮政业务服务等众多行业中。例如汽车研发生产阶段中借助射频识别手段可进行零部件的全面跟踪,并进行汽车标识的有效识别,进行企业重要资源的全面管理,并做好轮胎压力的测试分析,完善信道管控。射频识别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优势特征令其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其自动识别功能可实现信息数据的准确快速读取,并体现信息的可携带性,对促进地域经济交流、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识别精度,确保信息认证的清晰准确,体现人性化应用特征,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4 机械领域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机械行业领域的服务应用尤为广泛,目前较多机械设备、装置均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与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例如在大型结构复杂的设备机械之中装设标准点知管控单元,提升其工作效率与应用精度。还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令垃圾桶实现垃圾自动分类,并可创建自动电梯升降系统,体现人性化应用服务功能。该类应用机械原理知识进行智能管控的设备机械,借助电子信息管控装置的装设,便可在较大层面完成智能以及自动的服务应用,并促进机械设备自身功能水平的优化,令工作以及实践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3.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

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综合优势价值,我们应继续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首先应强化政策扶植,创建良好的信息工程发展环境。应组织基金会,扩展电子信息工程研究开发的融资途径。同时应推进集成电路以及相关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加紧实现三网融合,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例如应继续深入研发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不同信道的综合测试,主体研究发射、接收装置的射频应用。再者,应强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创建公平、开放的环境,引入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真正的留住人才,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并巩固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应全面鼓励企业强化交流合作,引进精英人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优质服务系统。应注重产品服务的优化创新,提升产权保护认识,促进服务创新,进而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持续发展与优化提升。

4.结语

总之,为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持m、优质、全面发展,激发核心功能优势,我们只有针对其应用功能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优化策略,深入拓展研究,全面创新应用,方能为电子信息工程开创良好的发展环境,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科]

篇3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不断加深,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改革以及民族信息产业的现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现代信息社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电子信息工程必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挑战,更是一种机遇。随着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创新,既可以促进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还可以辅助我们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内涵,推动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本文对电子信息工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来对其具体行业领域中的主要应用加以明确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与推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电子信息工程概论

1.1 电子信息工程内涵

电子信息工程主体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电子信息管控以及高效处理。研究内容核心为对丰富海量信息的分析获取以及综合处理。同时进行优质电子设备以及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规划设计以及实践应用与集成管理。当前电子信息工程渗透至社会生产、发展的较多领域之中。例如电话交换局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行各类电话通讯联络信号的管控处理,移动手机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进行高效便捷的声音、图像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则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完成了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现代化军队的国防保卫更是以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主体,深入探究信息传输中怎样营造安全保密的环境,并获取信息战的胜利。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极其广泛,只有针对其内涵特征、技术优势,努力开发、深入研究,注重人才建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才能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激发核心优势,凸显综合应用价值。

1.2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虽然电子信息行业一直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但是我国的电子信息企业中,绝大多数并没有掌握到该技术的核心部分,长期一直一直受制于人,而且同质化竞争力度不断的加强,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对于电子信息工程十分的重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市场企业方面,都在深刻布局,瞄向了“下一代电子技术”,都在想方设法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究发展。现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下一代电子技术”仍旧处于研究发展的初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是我国奋起直追的最好时机。促进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于国家的良好政策,与社会资源相结合,重点在关键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加快研究,大力突破。提升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重点加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等产业自主发展,促进一般加工型终端电子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效益;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积极推进智能化相关共性、推进新技术发展,积极推进智能化相关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应用技术的试点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以信息服务设施和渠道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的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

2 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

2.1 电子信息工程在公路领域的应用

对公路(高等级)信息数据结构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大量信息均是以相同数据库为建立基础的。在用纸张为载体进行档案管理和数据查询管理等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使用起来还特别的麻烦。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数据更新完之后无法及时并有效的反映出来,例如在公路工程的计量支付中,很多数据是对工程计量中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费用数据的描述,还有随时取算各种工程量数据书录指标,用来体现工程信息的管理。这些计量数据的记录和是保证工程信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可以工程的投资和进度按计划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但是在现阶段的人为计量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效率低下,进度缓慢等缺点,制约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另外,对于工作效率和管理手段来说,还有文件、质量管理以及通讯联络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而想要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公路工程现代化计算机管理。

2.2 工程造价管理中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

目前造价行业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几个部分:以Internet/Intranet为内部、外部和内外通讯的网络平台,通过实施办公自动化和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管理,提高办公效率;采用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软件进行工程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运用套价软件编制工程预决算;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人们在造价控制、投标报价、标底编制、定额制定等方面均脱离了传统的手动模式,四号线了信息化、电子化的管理,且多种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应用推广更具说服力。新世纪,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服务和信息的网站大批涌现,它们是针对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有益尝试,一定程度上为造价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2.3 日常设备中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

随着生活信息化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可,越来越多的日常设备,开始逐渐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其工艺中,有信息技术或多或少的参与,如彩电的数字网络、冰箱的恒温控制等,而汽车的日渐普及,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在日常设备中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的汽车电子系统由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每一个都可以进行独立的操控,同时在各个单元的协调运作之下,又能达到整体运行的最佳状态。例如,为了使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更加的安全和平稳,对四个轮子进行操控时,除了应用大量压力传感器并普遍安装了刹车防抱死装置(ABS)外,包括国产车在内的许多轿车,都已经增设了电子动力分配系统(EBD)。ABS+EBD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雨雪天气驾驶时的稳定性,保证了人们在极端天气时出行的安全。

3 结束语

总之,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状况、科学战略途径、相关产业中应用的优质作用,我们只有科学总结电子信息工程发展中包含的现实问题,制定有效的科学保障措施,才能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产业化发展、创新化提升、稳步推进与健康运营,进而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早日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电子信息工程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及基础性的支柱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投入研发,使其在同社会发展更好地融合,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大跨度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物联网技术相关人才要求以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物联网工程领域为应用目标,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这与我们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口径是一致的。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主动变革,迎接新技术对人才培养的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急迫的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交换和检测,电子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面宽,而且作为高新技术专业,薪资收入较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工科教育普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毕业生的质量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要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现实工作岗位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

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作为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工科教育,在整个创新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工程教育应围绕推进教育创新进行各种有益探索,努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此,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加快改革,调整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综合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等多个专业的宽口径专业,其主干学科为: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主干学科及社会需求预测,结合我院(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编者注)实际,我们制定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电子与信息系统的研发及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设计训练,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够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重点突出我校在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以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要以用人单位的求为导向,要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以保证学生到企业就能或者很快就能独立工作,并且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 课程体系设置及实施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实践证明:课程设置是高等工程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中实践性环节缺乏造成了对工程技术人才面向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不足。其原因主要有:高等工程教育的部分专业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科学性,因此占用了大量的课时;在课程体系、教材编排上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科课程设置的不切实际,学生学完了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学校的教材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是造成学不能以致用的原因。

(1)课程体系――两个方向,三个层次,五大模块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以及通信相关的专业知识,毕业生应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通过对其他院校的调研,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师资条件,学院设置了电路与嵌入式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并为每个专业方向配置相应的课程模块;为了克服学时紧张的问题,将课程模块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了集成优化;按照基础、专业和应用三个层次,设置了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业特色教育、专业拓展教育以及专业实践五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均设有实验课或课程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供支撑。

(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学院按照专业方向设置课程群,在同一个课程群里,突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贯彻主干课一条龙的思想,加强理论与实践课联系及增加综合实践的思想。

电路与嵌入式系统课程群: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理论+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理论+实验) 电子测量技术(理论+实验)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 智能仪器及接口技术(理论+实验+课程设计)DSP技术及应用(理论+实验) 电子线路设计CAD(理论+实验)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信号与系统(理论+实验)信息理论与编码(理论+实验)通信原理(理论+实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实验+课程设计)MATLAB语言在电子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理论+实验)

三个系列课群从多方面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各门课程之间不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让所有课程共同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

在实验环节,注重实用性,压缩验证性实验,将验证性实验通过仿真等手段让老师课上演示,不仅有效地节省了课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打通相关课程,将各门课程孤立的实验统一开设,例如集成电路、高、低电子线路实验;集成MATLAB语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这样对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非常方有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视野与能力很有帮助。

课程设计加大力度。专业课程都要进行课程设计,并且在课程开始时就布置下去,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学习理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3)完善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对于电路与嵌入式系统方向的学生来说,要具备电脑操作能力、仪器仪表操作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器件识别和选型能力、焊接能力、PCB绘制能力、开发工具应用能力、基本编程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在实际电路设计与调试过程中才能得到的。因此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实践环节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以竞赛为契机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部电子设计大赛、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飞思卡尔电动车大赛等,学生都感觉受益颇多。学生参加竞赛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团队精神与实践素养,是一种能够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为了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很多政策,鼓励学生参加竞赛以及创新实践项目,但是也要防止学生和老师进入另一个误区:参加竞赛完全以得奖为目的。有些竞赛对于学生能力没有太大的提升作用,对于学生宝贵的时间来说,是一种浪费。

创建学术型社团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了虚拟仪器俱乐部和嵌入式创新实践俱乐部。从俱乐部的经验来看,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是互相促进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这种兴趣小组,虽然他们还没学专业知识,但是跟着学长边做边学。这时候他们的收获,不在于他们独立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对于专业知识提前有了感性认识,带着出现的问题进行后续的课堂学习,他们会更有兴趣,更有目的性,理解也更深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了学长的传帮带,到大三的时候,这些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时参加一些竞赛,帮着老师做些课题,在专业能力上就更加成熟了,这样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设想

高校特别是工科专业应该形成一个闭环的培养系统。高校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病是只管培养,不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也没有沟通的渠道。这样就缺乏一种用户的反馈机制,对于我们及时修正我们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人才市场需要的学生是不利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不能只关注课程的体系化,更不能因人设课,应该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要接地气,真正把课程设计得科学有效。因此,建立毕业生的追溯机制,将用人单位记录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回馈作为评价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的有效方法。这种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才是健康的。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旨在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倡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承担企业一些小课题,让学生真枪真刀地做毕设,做课题,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地锻炼,毕业后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对学生就业意义深远。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作为老师也没有条件时刻紧跟新技术,但是闭门造车绝对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因此,需要创造条件走出去,也需要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让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实习或者调研,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去兄弟高校看看他们在做什么,知道差距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请进来,就是请企业来给学生做讲座,讲新技术,讲企业的用人需求,介绍新产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新技术敏感,视野开阔,而且通过和企业互动的机会,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企业可以发现满足他们需要的人才。

4. 结语

篇5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对通信原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依托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方案。研究提出建立两类实验教学体系,调整实验课程内容,突出矿业信息特色的技术研究方向;开发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并结合科研及竞赛,实现突出技术研究优势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通信原理;矿业信息;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改革

0引言

近几年,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逐渐升高,学校依势提出了对教育教学方向的新思路。在实践教学方面,不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基础理论,而且要求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灵活的综合应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为此,实验教学团队以通信原理实验课程为试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矿业信息技术为重点,实现了从基础到专业、从基本到提高、从单一到综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的目标。[1]

1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高频电子线路”等多门先修课程,通信原理实验基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同时又高于理论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对比我校现行的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培养方案及实验大纲,并结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现实验课程存在许多弊端:

1)实验教学课程无法体现矿业信息技术特色的优势。以学校特色专业为依托,本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即为矿山通信、矿山信息化建设,教师团队也研发出诸多新型技术成果。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数安排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基本概念和理论数据或是简单的基本技能训练,例如基本信号测试、脉冲编码调制、移频键控等内容的验证,内容偏于简单,没有突出本学院的专业特色,学生对当前技术发展趋势没有任何的了解,在就业时没有专业技术优势。

2)实验项目主要以单元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实验、应用创新型实验项目比例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多数为单元实验,且为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占到了总实验课程的90%以上,这样的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实验课程安排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适应创新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2]

3)实验教学体系一条线,专业不同,其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安排相同,无法凸显各专业技术研究方向,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方针。涉及通信原理实验共有四个专业,但实验安排的课程内容与实验要求完全相同,没有区分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侧重点,没有突出各专业技术特色。同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实验指导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加强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

因此,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对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及改革成为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项目在认真分析专业技术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以矿业信息方向为重点,改进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

2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是创新活动为重点,突出矿业信息技术研究优势,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构建两类实验教学新体系,使实验教学成为大学生掌握理论与学科前沿知识、从事创新活动的主要平台,实现实验教学全方位开放。

2.1建立两类实验教学体系

为满足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和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了矿业信息类及电子信息类两类实验教学体系。矿业信息类包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矿山信息化建设、数字矿山通信、系统仿真;电子信息类包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方向为现代网络技术、软件设计、光通信技术。

实验课程方面,设立与专业技术研究方向对应、合理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及综合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引入科研项目、建立创新技术小组、参与科技竞赛等方式,开设应用创新性实验项目,达到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实验占总实验课程项目的70%~80%,创新应用类实验课程内容占总实验课程项目的20%~30%。对于矿业信息类专业,减少基础实验比例,增加综合实验与应用创新实验项目,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基础实验为主,增加综合实验比例,增设应用创新实验项目。

2.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推行多样化的实验方法与手段,采用实验教学仿真和虚拟操作软件完善实验教学,结合硬件仪器实验和软件仿真实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手段,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供支持,方便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利用QQ、电子邮箱、微信等软件,与学生建立实验交流平台,在—定程度上解决硬件资源短缺、实验课时不足、师生互动不够等问题,明显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成功率。[3]

2.3实现实验室全开放

实验室全开放是以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作为保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进行实践验证,使学生在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从事工程设计和科研活动,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全开放不仅包含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开放,也包含对教师的科研开放。对学生开放,即学生可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实验室提供实验仪器及所需的元器件,教师参与指导。对科研开放是鼓励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中心的仪器设备,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4]

3结束语

实验教学改革打破了“实验课和实验内容附属于理论课程”的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了从简单验证到综合设计、从实验模拟到工程实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环境、岗位需求间的距离。同时,实验团队的实验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傅彩芬,高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74-76.

[2]齐永钦.创新教育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6):9-10.

篇6

引言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电子产品的自动设计。

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

利用Proteus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学习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应用系统、ARM 应用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并进行电路设计、仿真、调试等通常在相应实验室完成的实验。一个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或一台计算机)、一套电子仿真软件,再加上一本虚拟实验教程,就可相当于一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以虚代实、以软代硬,即为虚拟实验室的本质。

一、建设Proteus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优势

虚拟实验系统由虚拟实验环境、虚拟实验仪器、虚拟实验过程、虚拟实验数据处理和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组成,通过Proteus虚拟实验系统为各种虚拟实验实训课程提供模拟实验实训教学环境。

1.解决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入门难

Proteus仿真平台是独一无二的微处理器仿真平台,仿真的特点之一是把复杂难懂的电子课程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仿真动画展现给初入门的学生,从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难以学习导致的不爱学习变为喜欢学习到主导学习。

2.解决实验室资源老旧不足的缺点

Proteus仿真平台资源丰富且时刻跟进电子发展的最新脚步,给予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极大的促进和培养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解决传统实验实训项目实现过程周期长的缺点

实验实训项目实现过程周期长,实验实训教学效率低,且不明确的实验实训数据结果无形中会熄灭学生的积极性的热情。通过仿真手段完全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全过程,确定的结果也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的动手实现过程。

二、Proteus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目标

1.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多样性

其不仅可以仿真电路分析实验、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而且可以仿真嵌入式系统的实验,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可以提供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应用系统、ARM应用系统)的仿真实验,因此,它完全可以称之为一个多功能的实验平台。

2.实验实训教学场地开放性

由于其硬件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如一个单位内的局域网、或企业网、或校园网(或单机板,基于一台PC)或Internet用户。因此其实验用户可以不受传统实验室的时间、空间、及实验内容的限制。用户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及实验内容的约束,尽情释放自己的实验兴趣及创新思维;此外,这也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的发挥。

3.维护管理方便性

由于其核心为Proteus仿真软件,因此,其实验是无损耗的,其管理、维护也就是用户帐户的管理、软件的安装及更新而已。

三、Proteus虚拟仿真实验室课程架构

从概念到电子产品设计实现,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电子产品整机开发设计综合运用,Proteus虚拟仿真实验室主要涵盖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10余门课程。基本满足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需要。

按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及学生学习过程Proteus实验室实践教学层次可分为基础实验层、综合实验层、创新实验层三个层次。基础实验层的实验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主;综合实验层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综合性设计能力为主;创新实验层的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设计能力为主。

在每一层次,均可以开展电路分析课程、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数字电子课程、嵌入式系统课程及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应内容实验。以嵌入式系统课程为例,在基础实验层,可以进行嵌入式系统课程中规定的基本实验的仿真设计及设计验证;如仿真51系列、AVR、PIC、Motorola的68HC11系列等常用的MCU应用系统的仿真设计及验证;在综合实验层,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类型的MCU,如51系列MCU,给定一个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实验)的题目,学生按照设定题目内容开展电路图设计、代码的编写、仿真调试、PCB设计、制作PCB、验证PCB设计等过程进行。在创新型实验或研究中,教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或兴趣进行相应的设计或研究。

四、Proteus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架构

图1 Proteus实验室平台架构

基于Proteus仿真软件的实验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图中,Proteus实验室物理上位于其校园网内部的某一个局域网上,该局域网上的服务器上安装Proteus服务器端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 server 或Windows2003 server,客户端PC上安装Proteus客户端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 professional或Windows2003 professional另外,需配置少量的设计验证系统硬件,以增加学生的感官认知。

通过Proteus实验室建设,借用Proteus仿真软件系统与校园网网络平台,发挥Proteus独特的虚拟仿真技术优势,很好的解决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即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复合性和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同时,探讨了加强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复合性;创新性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41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95—03

收稿日期:2014—09—05

作者简介:薛金水(1974— ),男,广东兴宁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教学。

刘志芳(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及机电一体化。

一、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2012年6月,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即“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发展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随着产业技术的提升和转型升级,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要能够较快地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要求,还要能够适应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改革和变化,适应相关岗位的不同工作。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征是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越来越频繁,这也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难关,具有创新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目前存在的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职业变迁适应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

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要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精湛技艺的技师型、高技能人才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性和创新性。

(一)复合性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致使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所学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普遍的发展趋势,对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区别于本科或者研究生类型的人才复合性,高职的复合性一方面体现在具体专业岗位需要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医疗电子技术需要学生在掌握电子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医疗器械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需要同时掌握电子技能和汽车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需要具有两个以上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比较熟练地在两个以上相关岗位群领域中工作的人才。例如:现代办公设备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办公设备维护和维修的知识及岗位技能,能够胜任现代办公设备服务技术人员(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又要掌握现代办公设备门店产品销售和经营管理知识及岗位技能,能够胜任现代办公设备门店管理人员(店长)的岗位职责。

(二)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目前高职教育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思维,缺乏创造热情和创造行为。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强调开拓性和突破性,其特性主要包括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跨越性和综合性。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进行新的技术改造。正如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所说的:“当今世界,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通过综合而创造的。”例如:在电子信息技术中,将ZigBee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控制,将嵌入式控制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将新型电力电子系统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新的硬件系统应用于穿戴式智能硬件装备,都是目前新技术手段在新领域的现实应用,都需要掌握现代技术应用平台,并且将其技术应用于新的发展领域。

因此,在构建现代职业体系的背景下,以人才的复合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二、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现代教学手段是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抓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着力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块化、平台化架构。按照不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需求,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例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具体条件开设 “医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家用电子电器维修技术”、“智能家居控制技术”等专业方向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也可以推行辅修专业,或者是实行“主干专业+拓展专业”叠加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复合素质。

2.与企业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优势,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中,为了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参考台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定一门“创新创意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方向,根据相关企业的需求,进行现代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技能水平的提高。

3.全面推行学分制。鼓励学生以电子产品作品、职业资格证书等申请获得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行业)科技开发、新技术应用等获得学分。

4.加强以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整合实训内容,减少原理验证性基础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开展有特色的专业综合实验;要加强产业合作,将企业实际的生产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要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和实践;大力推进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作为学生训练的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综合应用和开发能力。

(二)重构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市场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的需求,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重构课程体系,将专业技能锻炼、人文素质和创造能力培养融入到具体的项目学习中。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实践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锻炼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为一个具体的生产项目的实施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科目的知识,而是各个科目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例如:一个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电子信息、机械、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团队的沟通与合作。

培养复合式、创新型人才,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复合性和创新性,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复合性;二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复合互补,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同时,确定通识课程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对应职业需要的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如书面表达与交际沟通等方面的课程;三是文科课程与理工科课程的复合互补,文科类专业必修一定的理工类课程,理工类专业必修一定的文科类课程;四是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复合互补,例如:可以规定某些专业课程必须完成一定的创新设计与制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创业学习平台;五是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动态性,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三)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在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精简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讲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立足点和出发点。教师要善于对原有的课程知识进行重构、精简和整合,从“广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根据技术发展和升级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把握关键知识点和典型知识,注重基本思维能力的锻炼,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初始阶段主要应用多媒体、视频教学、在线答疑、题库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以及一大批省、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将不断提高,从而大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在线仿真等课程资源可以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现代微视频和慕课课程的开发创造了一种使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的全新型学习模式。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鉴颠倒课堂理论和慕课理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不断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逐渐增加自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对于有实力的学生,应鼓励其参加国际相关课程以及慕课课程学习,使其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和锻炼。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1.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共同进行研究创造,能够与教学活动配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社团活动也有助于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通过成立“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可以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方面的综合实践创造技能。

2.技能竞赛。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大赛,如电子信息类的ITAT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学生通过在选题、申报、实现、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的锻炼,能够系列化、多层次地体现其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教师通过适度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需求,从而在整体上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3.教师的教科研。协助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也是提高学有余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逐渐培养其科研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引导优秀学生、特长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专业的认识,以学生课题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或者独立完成教师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对所学专业的前景有所了解和认识,培养其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自觉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技能以及科研的思维和方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选拔部分优秀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教师科研工作,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又解决了教师精力不足等问题。

4.讲座及学术交流。开展专题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学生获得宽口径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方向;通过聘请优秀的毕业生做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因为优秀毕业生的亲身体会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郑玉清.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衍变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12(1).

[2]丁永生,王直杰,郝矿荣,孙培德.“工程驱动”的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