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7: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舞蹈教育儿童时期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篇2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n now societys importance, explained the dance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mportant status,specially the baby dances the education 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mportant status. Proposed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baby body developmen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importance, strengthens the baby to dance the education is popularizes the danc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Key word: The dance education, improves the physiological quality,

improves the physical quality, raises the creativity, raises the good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篇3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67-01

从宏观上讲,素质教育的提高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从微观上讲,重视素质教育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铸就美好情感、健康人格的基础之本。这一点需要家长及全社会人们的共同认识。

一、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幼儿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儿童发展受着家庭、教育机构及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早期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实践证明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案应该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所谓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统一,是指老师要求幼儿在幼儿园必须做到的事情,家长在家里也必须让幼儿做到。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待人诚恳有礼貌;团结友爱;尊敬老人等。

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这些也都是幼儿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家长和老师们都不可忽视的,单靠幼儿园或单靠家庭都是不行的。只有将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合二为一,协调一致,才能对幼儿的影响形成巨大的合力。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不继续强化正在形成中的优良习惯,而是回家后放松要求,甚至放纵和迁就幼儿原有的坏习惯,就会导致在幼儿已取得的成就前功尽弃。

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二者有机的结合,紧密的联系,才能保证其教育发挥最大作用,为孩子们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品质基础。

幼儿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改变以往错误观念,确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幼儿来讲,三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以家庭为最大。因为家庭是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长环境,是他们的第一个学校。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儿童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我国中央教科研所牵头的一项研究(IEA、1992年)也证明,环境影响因素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效果,家庭决不亚于幼儿园。在城市,尤其是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家庭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大大超过了幼儿园。

家长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素质不良的家长,必然成为孩子的反面教员,这是有目共睹的社会现象,也是一般家长都知道的。

问题在于一些素质较好的家长,也难免会在无意中做了不好的示范,成为孩子的反面教员,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现象,值得大家深思与警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

(案例):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个1岁多的小孙子。小家伙长得非常可爱,他跟奶奶也特别亲。然而,在一次孙子和奶奶玩的“头碰头”游戏时,奶奶不小心把他的头碰疼了,当奶奶正要伸手去揉孙子的小脸蛋时,冷不妨挨了小孙子的一巴掌,老奶奶被打糊涂了。她反复思量,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原来,小孙子在开始学走路的那段时间里,他常常摔跤,而当他摔了跤想哭的时候,大人总是用脚狠狠地踩跺地板,说;“都是地板不好,把宝宝摔着了!”于是,小孙子也跟着跺脚、跟着骂,也不哭了。如果小孙子的头碰疼了,大人就会去打那把椅子,去骂那堵墙。这种做法已成了他们家的一种传统教育方法,这也是许多人常用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的确有效,能够解决当时的问题:碰疼了的小孩子不哭了,他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今天,小孙子把这种方法用到了奶奶身上。他认为是奶奶碰疼了他的头,痛觉的条件反射,使他像对待地板、椅子、墙等东西一样,去对待奶奶的脸。

篇4

关键词:舞蹈教育 儿童时期 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篇5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篇6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篇7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篇8

技巧性东西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也应从娃娃开始。因为应试教育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阻碍很大,所以在幼儿园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幼儿园的教育必须和家庭相结合。家园合作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组合。

查阅了一下有关家园合作的资料,把有关专家所提出的信息总结了一下,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家园合作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素质教育起步早,影响到幼儿将来的教育走向和能力培养。为什么家园合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呢?原因是双方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利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利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能够把分力变成合力,做到事半功倍,取得1+1>2的效果。

对于家园合作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几个必要性:

(一)家园合作素质教育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儿童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来自男女两性教育力量的影响,而幼儿师资队伍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基本上以女性为主,因此大多数幼儿都偏向于女性化,所以需要有男性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介入,为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使儿童成为刚柔并济的人。

(二)家园合作素质教育是众多教育专家的主张

中外众多教育专家都呼吁家庭要和幼儿园配合,父母要和教师合作。素质的养成教育绝不是单方面可以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孩子的第一素质就是学做人,父母要把孩子塑造成人,就必须与教师一起“雕塑”。

(三)家园合作素质教育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然

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父母积极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道义和情感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的教育得向发达国家学习,素质的培养也要有良好的引导,积极实施家园合作。

二、现今家园合作素质教育阻碍的原因

虽然有些家庭和幼儿园都在合作中,但也要承认,有很多家园没有合作,或者说没有很好的合作。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角色认知上的片面和狭隘

这里所说的角色认知上的片面和狭隘,是指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角色和职责认知上的片面和狭隘。导致双方看不到家园合作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互不信任,相互埋怨,从而严重地影响着家园合作的积极开展。

(二)教师和家长对孩子教育观念上的分歧

这里所说的教育观念的分歧,是指一些教师和家长在如何教育孩子成长的观念上所出现的分歧,现在的家长文化层次高低不齐,更多的家长则希望孩子多学书本知识,而教师想从素质教育着手。这种教育观念上的分歧,当然影响到家园合作。

(三)家园之间缺乏信任、理解和互动

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还有不少的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毕竟孩子还要老师继续教,如果老师要报复孩子,给孩子“小鞋穿”怎么办等。

三、家园合作素质教育的推行策略

面对家园合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我总结了一下,大体有以下几个思路:

(一)用幼教法规为合作铺路

在家园合作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问题,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合作的意义认识不够,对孩子的教育,素质和智力教育孰轻孰重的问题出现分歧,对《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法规、文件学习不深不透。幼儿园应组织定期培训相关法规,用新教育理念宣传家长、教育家长,让家长和老师都能深入理解内涵,使家园合作顺利开展。

(二)用信任让家园牵手

家园能否合作需要双方的信任。信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家长和老师之间应消除对孩子教育中各自所扮角色职责的片面和狭隘认知,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让家园牵手,共同努力,切实培养好下一代。

(三)互动消除家园合作者之间的隔阂

我们应该把培养孩子当成培养国家将来的建设者来重视。家庭和幼儿园有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也就有了双方的交流,沟通的意愿,因而也就有了互动的动力。只有互动,才能消除家园合作之间的隔阂。

只有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参与家园合作的工作,才能把我们下一代培养好,教育好,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多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篇9

舞蹈是一门艺术,在幼儿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入舞蹈教育能帮助幼儿肢体的协调能力,韵律节奏的掌握,能够进行情感抒发,对于创造力、想象力、美育观的形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过程中,会有编排舞蹈并表演的环节,舞蹈的编排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特性为出发点,我们常说舞蹈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它有凌驾于生活之上,幼儿舞蹈也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对于舞蹈的编排都是有故事,有情节可以追寻的,这样在于能够通过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或者情节编排而成的舞蹈,让幼儿在学习舞蹈、排练舞蹈和表演舞蹈之中能够生活中真善美的真谛。如根据《奉献》这首歌曲改编而成的舞蹈,具有朗朗上口的歌词、自然流畅的曲调等特点,通俗易懂的歌词大意,根据意思改编成手语舞蹈是依靠孩子们好奇的天性,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过程中,孩子们能抽象的理解爱心的含义,通过手语的学习增强对他人的关怀之心,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也会施以援手,爱心的养成益于孩子向优良品质方向发展。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还能使良好的劳动习惯被孩子养成,不矫揉造作,乐于助人,尊师重道等,对于一些浅层次的社会公德心也会逐渐养成。如在幼儿舞蹈节目《让座》中,舞蹈情节是关于小孩子在公交车上向老人让座的故事,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会对情节进行细腻刻画,如观察是否有人上车,起身给老人让座,礼貌同老人交流等。这不仅是教师教导幼儿如何进行表演,更重要的是幼儿能自己对舞蹈内容进行理解,自然流露出感情,在其中学习的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孝敬长辈等优秀品质。

二、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我国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在国外很早就有教育专家在提倡,学校和家长也是全力配合。幼儿得情感和认知还在发育阶段,对很对东西都不能很好的认识,也是因为这样造就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天马行空的一面,天生的艺术家说的就是他们。在舞蹈教育过程中,提倡幼儿的自由发挥,将他们所理解的舞蹈动作一一展现出来,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幼儿进行了一定舞蹈基础的培养之后,他们对音乐的韵律,舞蹈的节奏都有了一定认识,所以在幼儿即兴创作环节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带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有据可循,教师提倡幼儿好的舞蹈节目的表达,在排练舞蹈过程中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舞步的编排,可以一次次尽心即兴创作,对于创造力的增强,艺术气息的培养,思维逻辑的锻炼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心灵的培养

人们常说幼儿的眼睛是最干净的,他们的世界是最纯洁的。心灵培养的最佳时期就在孩提时代,这时候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成人世界的烦恼,用舞蹈教育的形式来教授心灵教育是很好的选择。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每一个舞蹈的情节由来进行阐述,孩子们一步步理解心灵美的重要性,懂得友爱同学,尊敬老师,孝敬家长等。如在舞蹈节目《爱我你就抱抱我》当中,是展现了小女孩对于家长的忙碌工作而忘了顾忌到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妈妈爱爸爸疼,就特别羡慕的故事。在舞蹈表演与歌曲相结合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大概理解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对爸爸妈妈进行感恩,关心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在街上碰到困难的人也会帮忙,即使他们还小,但他们的心灵在慢慢膨胀,对于爱心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

四、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美育观的培养

我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自然也不会例外,对于美好的事物的存在总是客观的,人的天性之一就是爱美,美的东西都具有不可言说的吸引力。舞蹈不仅具有艺术美,还具有创造美、表现美、认识美、感受美等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形式对于幼儿美育观的形成。有的小孩在小时候家长过度溺爱,没有进行舞蹈教育方面的培训,导致养成含胸驼背,走路东倒西歪,四肢不协调等情况,这对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和未来都是有不良影响的。在大力提倡幼儿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注重对舞蹈教育的培养,在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后,幼儿不良的习惯会得到改善,体态会变得优雅,外形气质也逐渐得到改善,自信心自认而然的增强。对于舞蹈教育而言不仅仅是各方面品德的培养,还有助于体质的锻炼,因为舞蹈动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是全身性的运动,长此以往对于幼儿体质的改善是非常有帮助的。舞蹈就与还有传播文化的能力,因为舞蹈是多种多样存在的,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不仅仅了解掌握我国的舞蹈由来,历史文化等,还能接触到国外的舞蹈类别,舞蹈文化等,达到开阔眼界的作用。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孩子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有传承传统文化习俗的义务,舞蹈教育能将这种义务渲染给幼儿,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民族友情等。

五、 总结

在我国大力提倡幼儿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是在其中非常重要的存在,不仅能能够从舞蹈表现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坚持精神等,还能通过舞蹈的学习过程以及包含的故事情节对幼儿的美育观、团结友爱、道德品质、创造力、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培养。舞蹈教育是一门长期坚持的过程,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幼儿能形成体态优雅,气质出众等特点,增强自信心,性格开朗。由于素质教育的起步较晚,(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39页) 在舞蹈教育这一块很对家长、学校老师还没有引起足够大的重视,应当借鉴国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宣扬舞蹈教育对幼儿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人之初,性本善”应当好好利用这句话,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应当从小拓展他们善良的天性,全方位发展他们的特质,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 章春和.浅析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J].参花(下),2015.

[2] 王晓丹.舞蹈教育在幼儿整体素质发展中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5.

[3] 皇甫宜攀.论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

篇10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09-02

小学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 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乡村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50.32%。因此,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渭南是一个教育大市,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所,专科高职院校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77所,职业学校73所,小学1362所,初中313所,幼儿园575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全市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9.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5.8万人,小学在校生34.3万人,初中在校生23.2万人,职业学校在校生7.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23人。

当今教育背景下,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主要有这几种研究方向及认知: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息息相关;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注重身教。二是从家庭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父母在日常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但是留守儿童由于隔辈家长的溺爱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容易养成不良的思想和性格。三是从学校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资金的投入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部分学校还存在着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反思,去除应试教育的思想模式等等。关于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中,针对学生家长认知的研究较少,对于渭南地区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以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认知为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现状调查

通过对当下教育发展状况的了解分析,我们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今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同阶段教育教学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异,二是城镇和农村教育发展程度对于素质教育普及限制,三是教师和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差异。

针对以上素质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决定面向农村地区针对青年家长(即小学阶段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关于素质教育的认知情况调查并进行研究分析。

1.调查概况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研究小组在渭南市范围内选定五所农村小学作为调查点进行调查走访,同时针对渭南青年家长展开了关于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认知的问卷调查。获取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2.数据统计

3.结果汇总

通过问卷和实地调查发现,调查小组总结出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认知如下:

第一,就农村青年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程度而言,只有13.3%的人了解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还有23.3%的人对素质教育完全不了解。

第二,就农村小学老师的教育水平认知而言,43.1%的青年家长对教师不甚满意,认为教师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45.8%的青年家长认为,子女不听话的时候就应该惩罚,打骂后子女才会知错就改,同时有21.7%的青年家长认为应该请求学校老师帮助教育。只有7.3%的青年家长会采取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四,在对学校好坏的评价上,有 42.3%的青年家长表示学校的升学率是决定学校好坏的关键因素。在针对当前小学教育模式方面,35%的家长认为当前的教育是以学生成绩为主,家长更愿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不过分注重成绩,全面培养,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在访谈过程中也有很多家长明确表示,农村素质教育还需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二、成因分析

通过深入访谈,认为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农民对小学素质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有:依赖教师的同时缺乏与教师的沟通;缺乏家庭素质教育意识和相关方面知识;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不够全面;农村教师教育水平不达标。

第一,针对依赖教师的同时缺乏与教师沟通的问题,在对渭南地区青年家长走访中发现,很多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仅仅停留在每学期末的家长会上,沟通渠道较为局限,无法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动态及教育情况。这种长期与教师缺乏沟通的问题,使得学生教育未能及时、全面进行。

第二,针对轻视家庭教育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青年家长普遍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就算完成教育的义务。同时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于孩子品格的培养和素质的教育。这说明渭南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严重,而对家庭教育的不了解和不重视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的问题,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农村青年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表现出知道素质教育是优于应试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但优越在哪儿却说不清楚。还有少部分青年家长认为,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推广虽然将孩子从应试学习中解放了出来,可相比于应试教育,孩子学习目标过于分散,从而导致孩子无法集中精力进行主要科目知识的学习,所学到的知识也变少了。

第四,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笔者在对农村小学实地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小学都配有班级必需的多媒体、民族乐器、体育器材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且各个年级排课情况也比较合理。但教学设备使用次数较少,教师力量薄弱,队伍老年化现象十分严重。

正因为这些现状,使得在大多数青年家长眼中,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形式化的教育方式,从而对小学素质教育问题产生诸多误解。

三、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关于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农民对小学素质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原因,调查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提出以下几项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于农村地区青年家长教育意识的引导

青年家长应该作为孩子教育的参与者,与学校、教师和社会共同完成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及时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培养孩子探索学习的思维模式,提高孩子对于外界知识的吸收和转化能力。

(二)促进社会对农村素质教育的关注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提高农村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通过报纸、杂志等手段解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政府可以定期组织人员进入农村家庭进行实地考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扫清障碍,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

(三)建立家长与学校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或打电话的方式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尽力消除家长对学校的依赖和误解。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作业,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使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四、总结

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国家的根基。在广袤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施行是实现全民高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因而,只有我们从根本上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重视起来,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全民素质文化的大提升。

参考文献:

篇11

一、舞蹈就是美育

中国的美育理论,早在西周就已形成。“乐论”可以说就是最早的美育概念。“乐教是儒家美育的基本形态。当然,乐教并不是音乐教育的简单指称,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音乐、诗歌、舞蹈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包含着。”中国现代引进西方美学第一人王国维和中国当代第一代教育家二位先生的美育观自然受到了席勒的影响。但他们显然也受到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影响。如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就根据孔子的“兴于诗”“立于乐”认为孔子的美育观是“始于美育”而“终于美育”。我们还可以看到,先生在当时风靡文坛的有关“艺术的起源”的研究中,对舞蹈艺术的先知先觉。他在《艺术的起源》一文中直接讨论了舞蹈的美育意义:“舞蹈的快乐,是用一种运动发表他的情感的冲刺。要内部冲刺得非常,外部还要拘束就觉得不快。所以不能不为感情的运动。但是这种运动,过度放任,很容易疲乏,由变为不了。所以不能不有一种规则。初民的舞蹈,无论活动到何等激烈,总是按着节奏,这是很合于美感上的条件的。”舞蹈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动作、表情、姿态,这些行为可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对于美的追求,是少儿乐于接受的。所以舞蹈可以用具体的形式让少儿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美,通过不同的舞蹈类型,孩子还能接受到一些少数民族的传说,这些传说一方面可以让少儿增长知识,还能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进而陶冶情操。不同区域的美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少儿还能进一步的增强动态美感。所以,面对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更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舞蹈更能增强孩子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认识。

二、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舞蹈三大理念:1.教育对象:全体学生优点:教育观的转变,素质教育舞蹈队当代每个学生都是有益的。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同学的课程,“面向全体同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它必须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时时处处不能离开全体学生这一轨道。2.教育内容:以素质培育为主优点:素质教育舞蹈拥有人文性、愉悦性、整合性、创造性。3.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优点: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教育内容乃“醉翁之意不在舞”,教育目的是“让人成为人”。少儿在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简单记忆和模仿,可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而舞蹈最具独特的地方是需要少儿通过不断的想象才能得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少儿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不断进行思考,才能对舞蹈有更多的感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让少儿释放天性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可以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舞蹈是一种需要不断创造的艺术表演,它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观察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知、幻想、想象能力,从而促使有少儿的全方面发展。

三、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

孔子的“六艺”,其教育思想是一致而统一的,六艺的本质在于德教。彰明考道,论常大道。西周的“六舞”,是歌功颂德,观其舞,便知其德,以舞咏德。《乐记.乐施》曰:“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敦,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德舞相融,古人早就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礼乐.乐记》说:“乐者,德之华也。”朱熹说:“有德者,英华发外。”德于内,而乐则形于外,内外想通,互为表里。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认知,对于少儿来说,道德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少儿舞蹈中可以添加进教育性的故事内容,让少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更多的美好事物,学会了关心,可以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引导他们对家长、同学和社会都有一个美好的感情。孩子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要克服排练的辛苦,培养了更多的艰苦意识同时还磨练了他们的毅力,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不仅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四、总结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素质教育舞蹈独特的魅力,围绕“观察模仿、即兴表演、交流合作、创造求新、综合融化”五项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最为突出的亮点与创新点,极富原创精神,是对舞蹈教育本质的诠释和彰显。在中外教育史上,虽然很少有教育家使用综合课程这样的概念,但他们的教育思想却闪烁着综合性特征的光芒,那就是对每个学生的整体人格的关心和关怀。它不仅适应孩子的天性,更容易被少年所接受,无形中就树立少儿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舞蹈的表达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肢体表达,所以需要少年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那么在训练中就会涉及一些体能锻炼,少儿的身体状况自然会变的更好。而想要将舞蹈表达的更加灵性,就学要少年不断的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不断的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又很好的开发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可见,普及素质教育舞蹈的重要性。

作者:邓倩如 单位:贵州省歌舞剧院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文集[M].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篇12

事实上,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是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目标一致的,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明确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达成共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以正确的方式融入到对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

2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多渠道实施素质教育

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2.1请家长走进校园,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同感,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具有巨大的优势,不仅时间充裕,“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定向培养。但家庭教育也有“双重性”,父母的不良习惯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2.1.1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比较,使家长找到差距,懂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认识到必须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独立的能力,增加适应社会的本领与机遇。

2.1.2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借活动机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相互沟通,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

篇13

一、素质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2.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

幼儿的身心还正处于启蒙和发展之中,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这也就决定了幼儿的素质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1)幼儿的素质教育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或者唯一的教育形式,但是又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2)幼儿的素质教育主要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也是我们幼儿教育的基本教育原则。

二、家长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影响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和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园的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1.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

家长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素质,家长具有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孩子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家长如果对孩子是过分的宠爱好甚至是溺爱,把孩子当作家里的小皇帝,什么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那么也就决定了孩子是娇生惯养的,什么事情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经受不了失败和打击。反之,若家长能够从小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从小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也必将会是独立、自主和坚强的。

2.家长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认识影响幼儿园的课程设置

认识决定态度。家长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决定了其对幼儿素质教育的态度,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笔者曾在某些幼儿园里面看到,在很多教室里面都贴有幼儿的“成绩单”,考题一般都是小学一二年级的试题,如加减运算,汉字听写等之类的。在和该园老师进行交谈时得之,原来这都是家长要求,幼儿园迫于生源问题,也就只能违背幼儿教育的宗旨,很无奈的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3.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课程决策(decusion or decision-making)是指在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过程中对教育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即是说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决定学生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等(丁念金,2006)。从理论上来说,幼儿教师他们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课程决策的权利,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课程决策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有些家长要求幼儿园里面要多开设一些识字教学的内容,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教育内容方面的选择。

三、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策略

家长对幼儿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者推进这幼儿的素质教育。因此,要想提高幼儿的素质教育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家长方面入手。

1.纠正家长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

笔者认为,目前家长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的教育,如唱歌、跳舞、弹琴等,认为只要是具有了某一方面的技能特长那就是具有了较高的素质。因此,很多家长甚至不惜代价,花重金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有的家长甚至不顾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应纠正家长的认识误区,让他们认识到素质应是全方面的,是身与心的和谐发展、是基础与技能的全面发展,而非某一单方面的发展。而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更应该注重的对其兴趣的培养和良好行为方式的养成,而非专业技能的培养。

2.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素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素质

现在,每个家长都已经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却也有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方式和习惯却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很多家长都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习惯,但是却很少有家长通过改变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给孩子做到示范。笔者曾接触到这样一位单亲家长,他问笔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了解后笔者得知他自己却是一个不讲整洁,东西的摆放没有固定地点的人。因此笔者建议他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先让自己有了一个良好的习惯,而这样的良好习惯同样也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了孩子。

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让家长认识到,家长自身的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29号文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