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合理用药知识竞赛

合理用药知识竞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8: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合理用药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合理用药知识竞赛

篇1

    2合理使用多媒体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中,教师讲授加板书的形式很难把药物的作用及机制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多媒体的出现给这一教学难题带来了很大突破。经过尝试,笔者发现把相关的动物实验录像穿插到对应的多媒体课件中,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听课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往往可由动物实验联想到药物的药理作用。如抗精神失常药一章,在讲授到氯丙嗪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时,把其对猴子的神经安定作用、对狗的镇吐作用、对豚鼠的体温调节作用等相关实验录像片段插入到对应的幻灯片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是学生反映的难点,将药物作用机制以动画形式展示,可使抽象的机制更加形象化,如笔者对药物的离子通道、受体机制等使用了动画模拟。

    3开展药品展示

    每学期本教研室都会为各专业学生安排一次常用药品展示课,让药品走进课堂,让学生认识药品,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验室中建立“药店”,模仿医院药房或市售药店的布局,并按教材章节,将传出神经系统药、中枢神经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作用于呼吸系统药、化学治疗药等按类别摆放,将非处方药与处方药分区摆放,并设置特殊人群用药。药品展示课中,学生犹如亲身在医院药房或药店中学习一般。由于实际药品中涉及到的药理毒理、适应症、不良反应等会与课本内容略有出入,为此笔者还启示学生思考探究,为何会有新增的适应症,该适应症源自药物的哪种作用等。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117

根据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以下特点:①社区的人口老龄化,慢病的患病率高。②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存在广泛;如吸烟,醺酒,肥胖,高盐饮食,运动减少,工作压力大等。③患者的文化水平偏低,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清楚,不够重视。④遵医行为差,用药不科学。⑤社区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⑥社区的工作刚开展,工作经验不足。

针对以上特点,以工作人员的随访技能培训、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慢病的定期监测、用药指导、责任医务人员的考核制度、慢性病随访管理从这几方面开展工作,具体计划如下。工作人员的随访技能培训:确定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为所有居委会的责任医师和护士。培训目的是对慢病的科学管理,达到既病防残,限制残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培训内容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如何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访的技巧。

篇3

2010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曾公开表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澄清,“百亿瓶”是我国每年输液制剂的生产量,不能等同于输液量,但过度用药确实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客观现实是,在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输液“搭起了一个收费平台”,拉动了相关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输液产品的任何“技术改进”,哪怕换一个瓶塞,都意味着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市场。

在2013年年末,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公布了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1.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买药要到合法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4.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篇4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59-02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保障社区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板报宣传、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宣传资料的发放、健康知识竞赛、播放影音资料等从多个方面着手使关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普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从而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融洽医患关系【1】。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站可通过板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以及播放影音资料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向社区居民传输基础的健康教育知识比如各种慢性病的预防、日常生活保健、各种功能锻炼的要领以及在现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下如何调节自己的身心诸如此类。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向居民普及基本的健康知识以便于使他们摒弃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走出疾病预防控制的误区从而减轻社区疾病的发病率和减轻社区卫生工作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卫生工作的服务性更好的融洽医患关系。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健康教育宣传板报

作为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板报的宣传方式至今仍保留其强大的生命力。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板报宣传不仅没有特殊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同时它具有宣传形式多样化、信息更替快速化、接受形式大众化等优点。比如通过板报可以向大家预报天气随时让大家注意温度的变化,还可以对各种慢性病的预防以及治疗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利用夸张的漫画向大家宣传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总之板报可以利用其有限的空间和多样的方式向大家传递无限的健康知识以更加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2.2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发放

宣传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手册以及针对重点人群的宣传资料等等。在社区门诊发放,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入户发放,以便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2.3 影音视频资料的播放

影音资料播放的方式多样化,比如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场所可以通过广播和视频向大家宣传,居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收看,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定时播放健康教育碟片使居民们更加直接的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

2.4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通过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方式可以解决居民们经常面对而又无力解决的健康问题,使接受知识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这样相对于遍地撒网的宣传方式不但节约了卫生资源也进一步融洽了医患关系使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长久和其乐融融的关系以利于居民的就医和用药依从性。

2.5 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为提高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积极性举办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通过和居委会合作定期举行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让居民们自发的通过各种媒介去寻求健康知识,特别是罹患慢性病的重点人群,他们通过参加健康教育知识竞赛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减轻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充实自己相对空虚的健康知识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

3 健康教育的目标

社区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根据基层社区的实际就地取材,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群体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激发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4 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社区健康教育所服务的对象为生活在社区的每一位居民,由不同结构的成员组成所以应当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便于更大范围的覆盖基层居民,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帮助人民了解哪些行为是健康的并自觉的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弃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生命质量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多,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工作之一。我们通过上述几种方式,明确健康教育目标制定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和计划采取相关策略措施进一步把社区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民参与,政府支持,多方协调,提高公民素质,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我社区卫生服务站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通过对30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健康知识,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减少和控制了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得到糖尿病患者的资料,选择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社区中老年行动方便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其中男169例,女131例,年龄为38~84岁,平均62岁,病程1~24年,平均12年,文化程度:文盲9例,小学126例,初中127例,高中以上38例。

1.2方法 采取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模式,每次约30例为1组,组成糖尿病支持小组。通过组织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及健康教育处方、游戏、知识竞赛、个别咨询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2次/月。

1.3健康教育内容

1.3.1心理护理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良情绪使血糖难予维持正常,此时应耐心疏导患者,客观地向患者介绍疾病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要劝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坚信糖尿病虽不能根治。

1.3.2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1.3.3运动指导 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患者压力和紧张情绪。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轻、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min,3~5次/w,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h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1.3.4用药指导 因糖尿病患者均需终身服药,患者很难接受和坚持,必须端正患者的用药意识,遵守服药原则,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针对老年患者经常忘记服药的问题,帮助他们设计3个不同颜色的药杯,分早、中、晚用,每晚摆出1d的药,并把药杯放在床头桌或茶几等容易看到的地方,这种方法能有效的避免漏服药的现象。对应用胰岛素的患者重点讲解和示范胰岛索抽吸、注射方法、诺和笔的使用、胰岛素的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定时测血糖、尿糖,有助于了解病情、调整用药,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尿糖试纸,并让他们现场演示。指导定期复诊,及时了解和评价血糖及体重控制情况。

1.4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按时用药、饮食控制、加强运动、血糖监测等5个方面。于教育前、教育后由社区护士指导患者填写。

2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后在相关知识掌握、按时用药、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和血糖监测方面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