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神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区别

精神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区别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9: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精神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区别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精神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区别

篇1

――曾轶可

90后是伪物种。伪物种严格限制成员,排异性极强,内部也有明确的分化。90后掌握最领先和敏锐的工具,获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资讯,他们过着最封闭最自我的生活。他们创造和掌握最难懂的语言,他们使用最贫瘠最结巴的形容词。90后用“一捆捆矛盾”把自己封入胶囊,让其他的世代(70后、80后)好奇得抓耳挠腮。

――蒋方舟

相关链接:90后谈理想

张强: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当一名志愿者;张梅倩:当上空姐或者当音乐人;邓瑞凯:做一个学者;刘迎迎:当一名出色的主持人;夏季:希望毕业后从事模具工作;龙沛:做一名作家;小叛:开一家自己的公司;磊洋:周游世界;王庄:做作家、主持人或是企业家;张雪:当演员;小新:环游世界;肖辰:希望尽快赚钱,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冰枫:科学家或翻译家:盛开:去北京学习、生活;董雯:将来当一名地理学家,游历世界;杨可欣:做一名记者,闲暇时间可以做做手工……

由以上所选的理想可见,如今90后的理想更为具体、实际。信息的发达使得他们对某些职业的了解和理解更加深刻,而抛却了广义的模糊性;而且自由也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有自由的理想,才会有自由的人格。

WHO:你们是谁?

我们是90后,我们被称为90后,有时候也自称90后,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划分人群是否得当,可是当我们中的某些人因为好的事情或者不好的事情出了名时,人们会说:“看,他(们)/她(们)是90后!”当我们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称号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样的称号究竟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但是不论好坏,现在大家都按习惯来。总之,我们是90后,这个帽子估计我们得戴上一段时间了。

WHEN:你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从理论上说,我们90后这个分类是按出生时间分的,即出生在1990年至1999年十年间的孩子,不论男女。当然我并不明白出生在1989年12月31日的人和出生在1990年1月1日的人有什么区别,也不明白出生在1999年12月31日和出生在2000年1月1日的人有何区别,他们只差一天,如果差一年,那又有什么区别呢?即使有区别,我想也不比出生在1990年和1999年的区别大。

如果要问这个称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大概在2003年,这一年,“80后”这个称号出现,接着,才有“70后”和“90后”等等这样的叫法。这么说来,我们已经被这样称呼六年多了。

WHAT:你们是什么样的一群人?

虽然我们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还没有真正登上社会的舞台,还处在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但是我们普遍地早熟,就乐意成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

我们是向上的,虽然有时候也感到迷惘;我们喜欢展示自我,让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我们有时候会很自大,甚至是自私,但是我们有时候也会尽自己所能,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很乐意于通过互联网接触世界,互联网基本上是我们了解社会的窗口;我们有比80后更多的零花钱,当然有时候跟父母的关系也很糟;我们注重外表,所以很喜欢打扮,但不是所有的90后都是非主流一族,虽然有时候觉得非主流不错,但是大人们看待非主流都是带有歧视性的;我们不喜欢被当作异族看待,我们希望得到公正的评价……

WHY:你们为何是这样?

我们自我,那是因为我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从小习惯了被娇生惯养,成为世界的中心;我们孤单,同样是因为我们没有兄弟姐妹;我们喜欢并且习惯展示自己,我们喜欢并善于打扮,是因为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环境让我们有了这些条件,既然有展示自己的条件,为何不这样做?我们也不喜欢跟父母产生矛盾,可是有的时候难免发生争执;我们跟80后没有仇恨,但是由于我们成为了最被关注的对象后,八零后的“垮掉的一代”的称呼被强加给了我们,我们感到不公;同时我们也不喜欢80后对我们妄加指责,我们不想跟他们对立……

WHICH:哪一些是你们的代表?

篇2

英国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改革和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近年来其又加强了立法工作,2009年11月出台的《青少年量刑指南》,是对1933年《儿童和青少年法》、1969年《儿童和青少年法》、1989年《儿童法案》以及1998年《犯罪和骚乱法》和最新颁布的2008年《刑事司法与移民法》中关于青少年司法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其不仅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罪犯量刑时的应当考虑的原则,也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将某些应当考虑的量型因素细化。参考历史资料,英国青少年司法体系既关注了20世界90年代以前的福利原则,同时也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这些内容均在2009年英国量刑指导委员会出台的《青少年量刑的主要原则》有所体现,其介绍英国青少年量刑中的主要原则和可参考的量刑因素,为我国今后青少年犯罪的量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英国青少年量刑指南中的主要原则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

指南中明确指出了量刑必须和青少年罪犯所表现的犯罪社会严重性保持相适应,同时不能施加更多的限制自由的条款。估算这种应受处罚性和引起的危害时,不仅要包括已经产生的还要包括引起的和可预见的危害结果,同时其明确了从主观方面明知、蓄意、轻率、疏忽主观方面的四个层次而有不同的可处罚性。另外还要考虑到其人身危险性,以及先前是否曾经犯过类似犯罪这些相关因素。

为了保证这一原则更加顺利的开展,不仅要考虑任何适用于罪犯的减刑要素和认罪的减刑情节,在具体适用时还需要一个比普通法庭审理更多的信息,通过律师事实的陈述和量刑前报告制度(pre-sentence report),这项工作主要由1998年《犯罪和扰乱治安法》中确立的具有不同经验的和技能的服务人员组成的青少年犯罪工作组(Youth Offending Team)来完成。

(二)量刑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原则可谓是对传统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超越和突破,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是青少年的量刑路径应与成年人不同,但在青少年中是否有区别以及何种区别则做法不一。2009年《英国青少年量刑指南》中明确指出了“个别化”原则,在“青少年”这类群体中,对青少年罪犯的处置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在年龄段的前半段、中间、或后半段而有所不同。量刑时,不仅仅要看生理年龄,其还将青少年的心理年龄或其成熟度看的同生理年龄一样重要。这不仅是对失足青少年的人文关怀,也是对实质正义的重要体现。

(三)福利原则

福利原则来源于一些慈善家和儿童保护者的建议,用于最大限度的保障青少年的权益,在其他规范中曾有不同的措词,如“更大的利益(best interests)”“幸福(well being)”。尽管有不同的含义,但不会因为这些形态差异词汇而产生不同的判决。

1933年的《儿童和少年法案》曾明确了“福利原则”,其第44条规定:“每个法庭在审理被捕的儿童和少年之前,无论是作为罪犯还是其他的情形,都应当考虑到儿童和少年的福利,在适当的案件中采取措施,把他们从不良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制定用于拯救他们的有关教育和培训的条款”。2009年的《青少年量刑指南》中又重申了这一原则,并将其细化。并明确指出在具体适用时,法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刑事司法体系中青少年发生率较高的心理健康问题。

2.青少年智能障碍和认知困难的高发生率。

3.谈话和语言障碍也许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不能和法庭交流,不能明白执行制裁的含义或者不明白履行制裁而产生的义务。

4.青少年预期的范围和程度:在法律诉讼中,他们将通过他们行为的的权威和效果来辨别行为的性质。

5.青少年容易自我伤害的弱点,特别是在监禁的环境中。

6.青春期内发生的变化的程度会导致实验性行为的产生。

7.青少年缺少或滥用经验而产生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或多或少受到年龄或社会经验的影响,甚至心智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监禁或社区刑罚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同时考虑到青少年司法体系的主要目标是遏制犯罪的事实,以预防犯罪和再犯罪为主要目标,法庭通常需要寻求确保更好的证明和反映这些伤害的信息途径,必要时,为了保证适用更适合的刑罚例如各种非监禁刑罚和具体实施情况,也需要适当的评估工作。

二、影响罪与罚的主要因素

人们普遍认为青少年应该比相同情况下的成年人量刑轻,《青少年量刑指南》明确指出,这种差距随着罪犯的年龄越接近18岁差距就会越小,人们形成这样的认识一般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期许之上:一方面这是因为青少年不像成年人那样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和个人能力去认识他们作用于被害人身上的行为而产生的影响,也不能预料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悲伤,另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很难特别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抵制诱惑。

另外,指南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不适当的处罚或耻辱刑,青少年有更大的机会从错误中学习。特别是法庭的处罚会对青少年的前途和机会以及有效融入社会的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一点和标记理论有着相似之处,“公开宣布的惩罚已经给罪犯打上烙印并使其失去成为守法公民的资格,刑罚的过程应该能够推动罪犯返回社会成为守法的公民。罪犯在服刑完成之后,不应被排斥于社会之外,而应完全回归社会,作为守法的公民”。

因此在青少年具体量刑时应当严格审核证据,尽可能合理恰当的适用量刑的相关因素。该指南还特别举了一个示例,当审理一个涉及性行为的青少年罪犯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二者之间的强制性或者虐待性的关系或者其他除了双方合意的行为,法庭需要注意的是探索发现性别认同或性别取向或许会导致犯罪行为。依赖于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当该行为源于性不成熟或性困惑时,罪犯也许减轻刑罚。该量刑指南不仅将罪犯的年龄(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犯罪行为的社会严重性、再犯的可能性、再犯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等传统因素予以考量,还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1.是否受到周围成年人的影响,因为青少年受影响后更容易产生自我伤害的风险。

2.考虑青少年罪犯是否成熟到足以鉴别他自己行为结果,在冲动的基础上罪犯行为的程度和犯罪,罪犯行为受到无经验、情绪异常和其他消极因素的制约。

3.在青少年犯罪的背景下经常出现的因素包括:家庭的低收入、破旧的住房、不良的就业记录、低学历、家庭成员犯罪经验或暴力、滥用(通常在家中会伴随苛刻或不正常的行为准则)和错用药品的过早的经历的影响。

4.是否曾经或正在处于“监管”之中,有证据证明这些被“监管”的青少年有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进入刑法司法程序的危险。

5.罪犯是否有精神问题、认知障碍、学习或者其他障碍的情况,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司法体系特别是监狱中的青少年的这些问题有很高的发生率。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有些青少年参与到法庭审理中会感到受歧视或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会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种族的划分和性别的歧视。

很显然,这些因素并不是都会产生不良行为(因为有些有经历的人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因素或多或少会对犯罪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法官要综合考量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会因素,以及教育背景或身体健康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也要鼓励青少年罪犯修复与被害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量刑的初衷。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前面的判断、从而做出一个较为适合的判决。

三、英国青少年量刑指南的启示

英国青少年量刑指南的出台对我国关于青少年犯罪的量刑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各国国情和司法体制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模式,但是如果在改革过程中,认真考察其他国家的先进量刑经验,也许会对我国青少年的量刑工作产生积极地影响。

(一)福利原则与“打击犯罪”冲突下的协调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对青少年犯罪的处理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毕竟青少年的侵害了社会法益,社会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反应,而青少年作为特殊的保护人群,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击。因此如何协调“保护青少年”使之利益最大化和对依法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惩处显得至关重要。

而从我国目前立法现状及刚出台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来看,“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指导思想并没有在行文中明确体现。另一方面福利原则与我们“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指导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前者不仅考虑到教育罪犯的问题,还明确了预防犯罪和再犯罪的主要目标,以及青少年罪犯日后怎样更好的融入社会以及与直接被害人和社会整体进行社会关系的修复,是一种双向保护的思想。

(二)规则模式下的青少年量刑建议

2010年《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中对于青少年(我国法律中通常使用“未成年人”一词)罪犯量刑时明确指出,“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60%;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50%。”

篇3

分类号 G760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与交流的缺损以及重复的、局限的行为或兴趣。ASD最早的症状出现在生命的头一两年,但是诊断的平均年龄通常为3岁。美国儿科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7)建议在18个月和24个月时对幼儿进行ASD的普遍筛查。对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助于增加儿童从早期干预中获益的机会。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试图越来越早地识别ASD,开展了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ASD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 ASD的早期行为迹象

由于尚未发现ASD的生物学标志,因此其筛查和诊断主要以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发育史为基础。了解ASD的早期危险信号,有助于ASD的早期筛查与识别。

在社会互动与交流方面,父母提到ASD儿童在生命的头一年中,会出现:极端的气质和行为(包括易激惹和令人担忧的被动);目光接触差;对其他人的声音(尤其是喊名字时)反应不佳;尝试进行游戏与互动的行为差;注视物体的兴趣胜过对人的兴趣;不会用手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出现较晚;反复咿呀发声少;缺少兴奋的、快乐的、互动性的情绪表达等。在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方面,这类行为最早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尚未达成共识。婴儿在正常发展中也会表现出节奏性的重复动作,如踢脚、挥手、弹跳、敲打等,在某种方式上与年龄较大的自闭症儿童相似。这种重复行为在第一年是常见的,但在一岁后会减少。父母的回顾性报告指出,刻板行为一般出现在2岁,而非生命的第一年。2岁时某些儿童身上的刻板重复会达到临床界值。在2岁和3岁时,ASD症状集中在社会互动和交流方面,并且经常伴随有多方面机能的滞后,包括动作和非言语的认知发展。

综合国内外有关ASD早期行为特点的研究成果,下面对ASD的婴幼儿在社会交流与互动、语言与认知发展、动作发展以及其方面特点进行了概括,见表1。

2 ASD的早期诊断程序及方法

Bishop等人在2008年时提出对ASD的早期诊断应遵循群体筛查、重点筛查和最终诊断这样的程序,建议从多维度、多领域进行ASD的早期诊断,包括医学方面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查听力和视力来排除感觉损伤,进行基因检测和神经学的检测)、对父母的访谈、专业工作者对儿童的观察、对儿童进行发展及语言测验等。国内邬方彦等人拟定了一套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自闭症筛查的流程:幼儿在18个月进行预防接种或常规体检时,在社区医院用《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中文版)》(the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CHAT-23)A部分问卷来做初步筛查;筛查为阳性的需转至二级或三级医院儿保科用CHAT一23的B部分做进一步筛查;初筛阳性者以及任何通过筛查,但被非专科医生、教师或家长怀疑为ASD的孩子由三级医院专科医生进行评估、诊断,评估异常者建立专科病史,列为随访干预对象。Chien等人在2009年时提出对ASD儿童的两阶段筛查方案,第一阶段用《父母担忧问题核查表》(the Parental Concem Checklist,PCC)对父母担忧的儿童发展问题进行核查,按筛查结果分为正常组、临界组和高风险组。第二阶段对于临界组直接用《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修订版)》(the 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Toddlers,M-CHAT)进行再次核查,高风险组直接用《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the 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Revised,ADI-R)进行诊断。

2.1 初级水平的筛查及工具

群体筛查即初级水平的筛查,主要是针对一般人群中有风险的儿童进行筛查。初级水平的筛查工具适用于基层保健场所,下面是一些常用ASD的初级筛查工具。其中敏感性是指从人群中正确鉴别真阳性的比率,敏感性越高,说明工具正确鉴别ASD的性能越好。特异性是指正确鉴别真阴性的比率,衡量的是工具区分非ASD的优劣程度。

《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一直被广泛使用,常作为对18个月幼儿的自闭症核心症状的早期筛查工具。CHAT包括两部分:9道父母回答的题目和5个专业人员观察评定的题目。所有问题用“是”或“否”来回答,可以在5—10分钟内完成。单独采用CHAT敏感性不高,阳性发现率偏低,易出现漏诊。

《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修订版)》在CHAT父母回答的9道题目的基础上增加到23个题目,删除了专业人员观察的项目,比原先的量表更为精确,可作为有效的筛查工具。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87和0.99。

《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中文版)》是将M—CHAT的23个题目与CHAT的观察部分结合在一起并翻译成中文而形成的一个筛查工具。该工具适用于心理年龄为18—24个月龄的幼儿。用不同的判别标准计算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有所区别。在父母问卷部分的23道题目中,如果有6道题没通过,该工具的敏感性为0.84,特异性为0.85;23道题目中,有7个核心项目,如果其中2项不通过,则该量表的敏感性为0.93,特异性是0.77。观察部分5道题,其中有一道题测量儿童的心理年龄,其余4个项目中任意2项不通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4和O.91。Wong等人建议用父母问卷部分进行最初筛查,筛查阳性的可由经过培训的健康专家进行观察评定。国内研究表明,CHAT一23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儿童自闭症的一种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筛查方法。

《第一阶段的广泛发育障碍筛查测试》(Stage 1 ofthe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creening Test Ⅱ,PDDST—Ⅱ Stagel)适用于基层医疗部门的初次筛查,包括22个项目,描述的是12-24个月儿童的典型行为。选项为“是,通常是这样”或“否,通常不是这样”。如果有5个或5个以上回答“是”,就被认为有ASD的风险。

《自闭症特质早期筛查表》(the Early Screening forAutistic Traits,ESAT)适用于14-15个月的幼儿。工具有两种形式,4个项目的EAST和14个项目的EAST。4个项目的ESAT是预先筛查工具,由养育者对有关儿童在游戏、情绪表达和对刺激反应方面的问题做出回答,一般只需3分钟。如果幼儿在4个项目中有1个以上不通过,就被筛查为阳性。14个项目的ESAT要求由养育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回答有关儿童行为的问题。3个或3个以上不通过就算是阳性。ESAT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偏低。EAST的优势在于4个项目的版本非常简洁,操作方便,因此增加了实用性,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假阳性的比例。

《1岁核查表》(the First Year Inventory,YFI)是专门针对12个月婴儿的ASD筛查量表,包含63道由父母回答的题目。该工具包括“人际一沟通”和“感觉一调节”功能两类,容易操作,可能是很有前景的筛查工具,但题目太多,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测量指标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父母担忧问题核查表》是由台湾学者Lung等人编制的中文版的筛查表,包括8个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涉及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和人际沟通四个方面的发展,针对父母对6-18个月婴幼儿发展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进行核查。该工具操作简便,容易实施,但目前有关该工具的研究还比较少。

《婴幼儿核查表》(The Infant-Toddler Checklist.ITC)是《沟通与象征发展量表》(Communication and Symbolic Behavior Scales Developmental Profile,CSBSDP)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24个有关人际沟通发展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是询问父母对孩子的发育是否担忧的问题。该工具用于检测6-24个月的婴幼儿是否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虽然ITC并非专门针对ASD制定的筛查工具,但研究表明,ITC在筛选高风险ASD和其他发育延迟的儿童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0.89。Wetherby等人对5385名幼儿用ITC进行了筛查,结果显示敏感性为0.93,未报告特异性指标。如果需要将ASD与其他发展障碍区分开来的话,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价。

Dababnah等以及Barton等对ASD初级筛查中常用的各种筛查工具进行了总结,见表2。

2.2 重点筛查及工具

重点筛查即二级水平的筛查,是针对发育延缓或可能有发育延缓风险的儿童进行的筛查。二级水平的筛查目的主要是区分儿童是ASD儿童还是其他发育障碍儿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二级水平的筛查工具。

《自闭症行为核查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共由57条有关自闭症患儿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或症状的项目组成。ABC的评定标准为根据每一项目在量表中的不同负荷分别计1、2、3、4分,将各项得分相加成量表总分,总分越高提示儿童自闭症症状越严重。ABC的敏感性为0.76-0.97,特异性为0.38-0.58,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

《2岁自闭症儿筛查测试》(The Screening Test forAutism in Two-Year-Olds,STAT)是专门针对ASD的筛查工具,原先主要适用于24—36个月的幼儿,后来的研究表明,STAT也适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与儿童的互动中观察儿童在模仿、游戏和交流领域的表现,大约需要20分钟。测试包括12项活动,按通过或失败来记分。该量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较为理想,分别为0.95和0.73,STAT似乎是将ASD与其它发育延缓问题区分开的颇有发展前景的筛查工具。

《第二阶段广泛发育障碍筛查测试》(Stage 2 of The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creening Test Ⅱ.PDDSTⅡ Stage 2)主要用于发育门诊,包括14个项目,用于区分ASD和其它发展延迟问题,其敏感性为0.73,特异性为0.49。《第三阶段的广泛发育障碍筛查测试》(Stage 3 of The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bcreemngTest Ⅱ.PDDST-Ⅱ Stage 3),用于专科门诊,包括12个项目,可以对疑似AsD的儿童进行更为细致的筛查,其敏感性为0.58,特异性为0.60。

《儿童自闭症特质的婴幼儿筛查表》(the Baby andInfant Scree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Trmts,BISCUIT)主要适用于17-37个月的幼儿,由父母报告,同时儿童也要在场。该量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62个项目,测量自闭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的核心症状,不做诊断,约需20分钟,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7。第二部分有65个项目,测量伴随ASD常会出现的行为症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第三部分有17个项目,用来评估ASD儿童常见的挑战(攻击/破坏行为、刻板行为以及自我伤害行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O.91。BISCUIT的敏感性为0.93,特异性为0.87。研究表明,BISCUIT对于疑似有发展延迟的儿童(二级水平的筛查)更为敏感。该量表的优势在于专业人员可以灵活选择量表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时间不允许就可以省略不用),还可作为一种检测早期干预效果的工具。

《婴儿自闭症观察量表》(the Autism ObservationScale for Infants,AOSI)是专门针对6—18个月婴儿的筛查工具,包括18个项目,通过半结构化的游戏活动来观察、评价儿童在目光接触、视觉跟踪、社会性微笑和社会兴趣方面的行为特点。评价过程一般需要花费15—20分钟。该量表具有很好的评分者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为中到良,并有很好的预测效度,敏感性为0.84,特异性为0.98。

《沟通与象征发展量表》(Communication andSymbolic Behavior Scales Developmental Profile,CSBS DP)是一个用于评价12-24个月龄幼儿沟通与象征能力的标准化工具。该工具包括三部分:父母问卷ITC、《养育者问卷》(Caregiver Questionnaire,CQ)和《自闭症危险信号量表》(The Scale of Red Flags for autism,SORF)。ITC用于初级阶段的筛查,筛查为阳性的儿童,可以用SORF来进一步评估婴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SORF要对幼儿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观察,对其与父母和医生互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录像,然后评分。在评价过程中,养育者要在场,鼓励儿童进行自发的沟通和游戏。评价时热身时间大约为10分钟,评估需要30—40分钟。SO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O.87和0.75。CSBS DP不仅适合于ASD年幼儿童的筛查,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而且能为干预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Dababnah等人对ASD重点筛查中常用的各种筛查工具进行了总结,见表3。

2.3 最终诊断及工具

最终诊断可以参考美国精神病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诊断标准,借鉴有关ASD的诊断工具,由专科医生做出评估。下面介绍的两个工具在国外被普遍认为是ASD诊断的黄金标准。

《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the Autism Diag-nostie Interview-Revised,ADI-R)是ASD诊断中应用最广的半结构化访谈。ADI-R提供可以量化的分数,用以说明儿童在交流、社会互动和局限的重复行为方面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3岁以下儿童,这个工具的效度尚未确立。目前幼儿版本的量表正在发展之中。由于修订工具尚未普遍使用,因此在应用这一工具来解释3岁以下儿童的分数时要谨慎。

《自闭症诊断性观察量表》(the Autism DiagnosticObservation Schedule-Generic,ADOS-G)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自闭症诊断工具,是在半结构化的情境中观察儿童在人际、互动、交流和游戏或重复中的表现的工具,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ADOS-G由4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针对语言技能水平不同的儿童,由一系列标准化的任务组成,用来引发儿童在交流、社会互动、局限的重复。模块1适合于年龄很小的儿童,没有言语或只有单个词汇;模块2适合2-3岁的儿童,能说短语;模块3和4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每个模块一般需要30分钟。Luyster等人于2009年对ADOS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婴幼儿模块》(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Toddler Module,ADOS-TM),将适用范围扩展到实足年龄和非言语智龄大于12个月且实足年龄小于30个月的婴幼儿。

3 ASD早期筛查与诊断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对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取得了很多进展,对2岁幼儿进行ASD的准确诊断已成为可能,一些测量工具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出现了不少颇有前景的早期筛查工具,这有利于尽早检测出有风险的ASD儿童,并及早加以干预,但同时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首先,目前较公认的ASD早期诊断意味着在对2岁以下幼儿进行诊断,但有关ASD的早期筛查和评估工具关注的领域、强调的重点有差异,在操作方法、使用成本、测量指标、适用年龄等方面各有千秋,既给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带来许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测查结果的分歧与混乱。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对现有评估工具进一步加以提炼和完善,形成能够普遍认可、广泛推广的筛查与诊断工具。其次,国内康复机构对ASD评估工具的满意度并不高,原因在于国内的ASD的筛查与诊断工具主要以引进为主,自主开发的适合本土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工具较少,在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方面还需要大力研发符合国情、实施方便、成本低廉、与国际接轨的有效工具,在筛查与诊断流程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各种成本与诊断效果的问题。再者,评估工具在与特殊教育计划、康复训练工作的结合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诊断工具、具有诊断和教育指导功能的量表尚未及时引进。另外,虽然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早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但随着诊断年龄的提前,错诊和漏诊的可能性会增加,有些儿童在早期筛查时发展正常,但之后出现退化或停滞不前,容易被漏诊,而有些儿童可能在诊断时表现出自闭症的虚假症状,但之后又出现正常发展,这些都会给家庭带来负面的影响。随着早期筛查与诊断年龄的提前,诊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值得关注。

4 ASD早期筛查与诊断的建议

4.1 加强婴幼儿的健康监测与ASD的早期筛查工作

国内一直没有关于ASD的流行病学数据,一些地区的报告显示ASD的发病率要低于国外的报道,这是国内ASD的现实情况还是健康监测不足等原因所致?政府有关部门及机构不仅需要在婴幼儿的健康监测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而且需要联合科研院所通过网络、社区宣传手册、各种媒体等渠道大力宣传普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ASD相关知识,提高民众对ASD的认识水平和觉察意识,健全ASD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机制,在社区和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中尽早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将ASD的早期筛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婴幼儿保健工作,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ASD早期筛查与诊断程序,规范ASD的早期筛查工作。

4.2 加强对康复机构和社区基层保健人员的培训

各种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在ASD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方面亟待提升,社区基层保健人员在ASD的早期检测和筛查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各种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和社区基层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对于ASD的早期行为迹象及诊断标准、筛查程序、实施方法、工具的规范使用方面等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4.3 选择适当的ASD筛查与诊断工具

目前国内外有关ASD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工具不断丰富,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婴幼儿的测量工具,这些工具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各有特点,在测量方式和操作要求上有所区别。在各种筛查工具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工具的测量属性,还要考虑到工具的实用性和使用成本,并与干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有些工具适用于不同阶段的筛查,但不能进行诊断,不能滥用和误用。有些工具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4.4 综合各种信息全面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

父母(或养育者)的评价、专家的观察与诊断都会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养育者对于要考察的问题没有较精确的理解,因此可能会导致高估或低估儿童的能力。专家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没有机会去评价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不太可能像养育者那样能注意到那些不常出现的行为。因此,在做出诊断时,要尽可能地全面收集信息,将临床观察和父母(或养育者)的报告结合起来,将临床医生的诊断与心理学工作者的评价结合起来。

除了使用标准化的筛查与诊断工具外,在ASD儿童的评估中还应进行综合的心理评估,包括:认知评价;社交、情绪和行为功能的评估;当前适应功能的评价;以及言语一语言交流的评价。此外,儿童的早期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进行ASD的早期诊断时,除了以儿童发展的一般水平为参照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在评价疑似ASD的婴幼儿时,不仅要考虑人际交流方面的缺损,而且还要考虑气质的基本维度,考虑文化的差异对儿童的社会性和交流行为方面的影响。

篇4

对此,医学及妇产科资深医师专家指出,女性佩戴文胸时间长短与乳腺癌是否发病及发病几率大小并无关系,长时间佩戴文胸会影响乳腺部分淋巴液的正常流通,容易导致正常细胞癌变的说法没有依据。

乳腺癌发病最直接的因素是遗传基因,但几率只占5%~10%。而雌激素是乳腺癌发病的一个最重要的外源因素,有些女性长期服用丰乳产品,人为摄入高剂量雌激素,容易诱发癌症。此外,大量研究发现,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独身、晚婚、过度肥胖、患乳腺不典型增生或乳管内状瘤病等癌前病变,以及喜好高脂、高蛋白饮食,长期精神紧张、极度抑郁、心理压力过大等,都是诱发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因此,乳腺癌的病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较大关系,而预防乳腺癌首先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定时起居,生活规律,不熬夜,不过度疲劳,力戒烟酒。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3,做好情绪保健,保持精神放松,采用不同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防止焦虑。4,饮食宜清淡,多吃豆制品,特别是黄豆类,其中含有异体酮,可缓解乳癌发病风险。5,不要戴着文胸入睡,应养成睡觉脱掉文胸的良好生活习惯。

专家同时指出,是娇嫩、敏感的体表柔软器官,佩戴胸罩不仅可以保护免受外力擦伤和直接碰撞,还可以支撑不下垂,保持的稳定性和形态,同时也能突出女性的形体美。而盲目“裸胸”就等于放弃了文胸塑形和保护的作用。

因此,戴文胸是必要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文胸。

1、要选择宽肩带的文胸,细肩带威胁颈椎健康

细肩带文胸危害:胸部的全部重量,最后都由肩带来承受,肩带过细,承托力弱,起不到稳定作用,易导致肩膀及周围肢体摩擦过度,迫使颈椎压力加大。宽肩带文胸好处:宽肩带文胸承托力更强也更均匀,使胸部重量均匀分散,同时由于宽肩带稳定性好,文胸不易位移,对驼背等还有矫正作用。

2、要选择罩杯合适贴合的文胸,过大过紧到易导致乳腺增生

文胸过紧,阻碍血液循环,易导致乳腺增生;文胸过大,无法稳定,时刻上下活动,也容易导致乳腺增生。一定要选择贴合的文胸,轻柔稳定,使出于静止状态。

常换内衣使女人更年轻

英国调查显示,52%的妇女承认,她们的内衣不是每天都换的。有微生物学家指出,内衣穿一天会残留0.1g排泄物即相当于大约1亿个大肠杆菌。而心理学家的调查指出,经常、甚至天天更换内衣的女性,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小3岁。

表面看以上数据,从卫生角度上,1亿给人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不知道这些细菌到底会分几批,会在何时,会通过什么途径影响我们的健康。从年龄数据上说,3岁的差距已经足以令她们尖叫。面对这些数据,各位女同胞是否还能稳坐?

暂时放下内衣更替的问题,先说说内衣之于女人的关系。内衣跟女息相关,外衣悦人,内衣悦己。超人气女星莫文蔚就是一直这么取悦自己的。她甚至利用内衣外穿来取悦世人,在她看来很有看头。她令内衣的作用已经逾越了单纯的保护功能,而是升华至愉悦自己又愉悦他人的作用了。再看看上世纪的麦姐,到今天近乎疯狂的LADY GAGA,都在印证这一点。

当我们感觉不愉快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大哭、发呆、暴吃或是疯狂购物?又有人说,“在经历过一次心理创伤后,开始购置新的内衣,就是心伤愈合的一大标志。”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购买内衣来自我调整不愉快的情绪?内衣是女人的私物,不外露却精致。是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我们关注它是否能给女性身体感受舒适和美好,它同时也是女性们一种自我欣赏、自我关注和自我爱护的工具。在心情失落的时候,不妨购置一套内衣,宠爱自己,增强自信,让生活更有朝气。

4个信号提示女性该换文胸了:

一、肩带经常下滑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二个,文胸过小过松,上移后就轻易发生肩带滑落。另外就是选错肩带款式,每个人的肩型有所不同,有宽肩,窄肩,平肩,削肩等等,不同的肩型适合的款式也有所区别,比如削肩的人就要特别留意文胸的肩带设计不能太过外侧,要选择那些内收型设计,这样才不轻易往下滑。

关于肩带的另外一个常见的失误就是太窄,太松。要知道,胸部的提升绝大部分是靠肩带来的,所以肩带越宽,拉力越强的越好。太细的纯粹是装饰用,起到的拉升力实在是微乎其微。长此以往,你的美丽的坚挺的胸部一定会越来越垂。

二、胸杯经常上移

这个题目很普遍哦,经常在公众场所看见有JM在不自觉的往下扯文胸。呵呵,这通常都是由于你的文胸底边太松了,或者是文胸的尺寸选择失误,胸杯过浅,只能象个盘子一样浮在你的胸部上。这样当你一抬手的时候,文胸自然也就随着上去了。

三、胸部有压痕

文胸一解开,胸部上明显有道钢圈的印记。这个就更明显了,直接说明文胸的罩杯选择过小。要知道,钢圈可就象个框架一样,本应该是适合胸部轮廓然后给它一个承托力的,但假如过小压在胸部那,就会象切豆腐一样把原属于胸部的脂肪给它切出去,胸部就会越变越小了。要知道,胸部的70%的成份是脂肪,脂肪减少,自然胸部也就缩水了。

四、背部有勒痕

这个也是非常直观的题目,通常说明底边太紧了,需要放大尺寸。或者是底边太窄了,轻易勒进去,造成勒痕。要尽量改穿那些背带加宽的文胸。一来增加支撑力和固定性,二来可以分散和均衡脂肪。大概就是这五条了,JM们假如发现自己有这些题目,那就要马上去找一些真正专业的文胸店去重新选购了,最最少得搞清楚自己到底是穿多大的码的文胸才是合适的!

挤“事业线”挤出问题?

专家指出,挤不当可诱发乳腺增生!

不少年轻女性穿塑型内衣、贴硅胶或是把背部、胸部的肉往中间挤,来“挤出性感”。有的明星、模特更是使尽浑身解数把原来的小胸挤出深V效果,吸引眼球。于是,有媒体把比作女人的第二条“事业线”。但医学专家提醒,挤“事业线”美了外表却伤了,严重者还会引发乳腺增生以及临床容易和乳腺癌混淆的条块状硬块。

专家称,挤会减少或阻碍内淋巴液回流,静脉回血不畅,引起水肿、胀痛,腰背肌肉劳损,导致纤维增生、乳腺增生等症状。长时间穿过紧的塑型内衣不仅使胸部活动受限,还可能影响汗液排出,引起湿疹、毛囊炎、痱子等皮肤病,甚至还会使胸部出现条块状硬块,临床很容易和癌变混淆。此外,硅胶乳贴往往不透气,尤其是夏天佩戴容易造成长粉刺或乳晕过敏等皮肤病。

小测试:你戴文胸的方法正确吗?

请回答以下4个问题,就知道你有没有把内衣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A .戴着文胸,当手上举时,文胸下围的部分是否也跟着上提?

B .戴着文胸站立时,胸部中心部位是否空空的不服帖?

C .罩杯与肩带外侧有赘肉挤出吗?

D .肩带嵌到肩膀肉里面,背部的胸罩下围比胸前的下围高吗?

答案

若以上4个题目中有一题符合的话,表示你穿戴文胸的方法是错误的,要赶快纠正。正确方法如下:

1)将肩带套在肩上,上半身略往前倾,托住胸罩下面的钢圈。

2)将两边的全塞入罩杯内,上半身依旧呈45度,扣上扣环,然后轻按罩杯底幅边缘,固定文胸位置,把腋下和侧面的赘肉都塞进罩杯里。

篇5

第一件作品的偶然诞生,从地下室、出租屋的艰难哺育到如今的茁壮挺拔,我一路跟随,一路感动。他的眼睛,一如既往的清澈,亦不畏惧人们的窥视、直视、透视。他也许并不完美,却在不断地完美,性格与文化使他在大众近。乎苛刻的挑剔中依然壮硕。

在网上随手一查,竟发现“食草堂”已经得到了百度百科的详细解释,猛然发现这个我所熟知了10多年的的品牌真的长大了。在我7岁那年,家属楼破旧、潮湿的地下室里诞生了草堂的雏形。记忆中那潮气夹杂着牛皮的怪味让我至今依然感到亲切。

从小学、初中到留学海外,我对草堂第一家店的深刻印象定格在槐北路上的那个小屋子里,那是襁褓中的“食草堂”,我们称其“老堂”。父亲是个随性真实的人,草堂风格自然“遗传”了他的基因,在一件件产品中看不到匠气十足的雕琢,它们总是那副些许慵懒却倔强坚持的模样。

因为有了“草堂”我更加喜欢那条路,两旁高高的老槐树们总是伸展出细密的枝叶,搭出一条长长的绿荫,晴朗的天空下满地都是斑驳的阳光。街上门脸都是加工白铁皮和铝合金门窗的小作坊,“草堂”像个“异类”一样从破败的出租门脸里跳出来。

一直以来,“草堂”并没有虎视眈眈的一个所谓的目标,更没有多大的野心去妄谈占有。这只是一群热爱自由,却不苛求结果的人精神的结合,他所想做的,只是以最低调的姿态亲近生活并被生活接纳。也许,这就是他最真挚感动的力量,也许,这就是他最无可比拟的魅力。

14年的成长,草堂和草堂精神影响着一批人,也激发更多人对生活及生活方式的思索。就品牌而言,我们还很年轻,仍需要多元化的创新与进步。但“食草堂”所传递的对心灵的深耕,对人性的挖掘与激唤,将如灵魂般深刻,将被铭记与传承。

食草堂,请你自由的生长吧,不拘一格的凌乱枝叶是你的风格。时光流逝中,我仿佛看到那或许也是你未来的模样景象:单纯而令人敬畏。

泡一杯清茶——茶在杯中,我喝下,喝下的不是我的茶。这便是牛饮与品茶的区别。其实这倒不必被执着认定是背叛,我只是想说,那就去喝水吧,把茶留下,让他人去品,也许才不致暴殄天物。

海外留学回家,年年在机场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出关时等我——那绝对是我的父亲。国际航班总在凌晨到达,但不论严寒还是大雾都阻挡不住他接我回家的喜悦。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就感到温暖,即使我们的交流并不频繁,但一双关切的眼睛总能道出他心底最深邃的父爱。

篇6

舞蹈是一门结合了音乐、美术、诗歌等体裁的综合性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它以一系列美化的肢体动作和神态来激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共鸣。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舞蹈,它的地位、作用及社会功能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瞩目。但近年来,纵观大大小小的展演和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舞台绽放艳丽多彩光茫的中小学舞蹈,是否符合中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是否具有校园舞蹈所特有的特征?是否染上了本不该有的成人或专业舞蹈团体的色彩呢?以上的种种疑问让我不禁感慨:“当今社会,做为中小学舞蹈的教育者,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舞什么?怎样舞?为谁而舞?”

一、 “舞什么”――探索当前中小学舞蹈选材的方向

1、“舞”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年龄层的作品。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黑格尔认为:“儿童是最美的,儿童的美不在于身体的,而在于表情的、动作的和语言的诸方面表现出来的天真无邪、幼稚无欺的心灵。”当下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名利和作品的难度,不惜牺牲学生去改编或者是“硬搬”一些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不相符合的高难度成人的舞蹈作品,虽然在舞蹈作品风格的把握上很准确,学生表演的也很出色,但是给观众或多或少地留下“小大人”的印象。只有创作出符合他们心理年龄和审美情趣的作品才会具有感染力、生命力,学生的表演和观众才能产生共鸣。如舞蹈《āáǎà》冠名独特新颖,内容符有童趣。作品巧妙地将汉语拼音教学与舞蹈艺术相结合,讲述一群农村男孩和一个城市女孩一起学习玩耍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童年幸福生活。简单的故事,朴实的舞蹈动作,少了一些深思与专业,却让现场观众多了一份感动。

2、“舞”与中小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

闻一多先生曾在他的《说舞》中谈道:“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充实的表现”。古住今来,人们总是把舞蹈作为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而中小学舞蹈作品的创作就应该“舞动校园”体现校园、课堂、学生的活动,真正贴近他们心灵、表达他们心声,反映出校园所特有的气息。舞蹈《橄榄绿的体验》就是一部典型的反映中学生风采的作品,它以当代中学生的校园生活为源泉,结合现代舞与踢踏舞的舞蹈元素,表现了一群中学生在军训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学生活力、时尚、激情、向上的风采。使学生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舞蹈,并在舞蹈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校园集体生活的美好。

3、“舞”有时代感的现实体裁作品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都是要反映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人和事,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它的立足之地,就失去它生存的价值,中小学生舞蹈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世界每天都在变,孩子也和我们一起感受时代的变迁,对新生事物、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因此在创作作品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如:环保、地震、留守儿童、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题材的中小学生喜闻乐见舞蹈作品。

4、“舞” 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历史题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泱泱大国,对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小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已有所认知。因此我们的中小学校园舞蹈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上来思考,结合历史题材中具有重要内涵和教育意义的东西,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演绎小故事大道理。如具有趣味的历史小故事 《孔融让梨》;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题材《不能记却的记忆》等。通过这些舞蹈学习, 让学生去亲身体验,领悟故事所涵盖的深刻意义,从而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和了解历史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 、“怎样舞”――探索怎样打造优秀的中小学舞蹈作品

1、科学、规范的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看似是学生的外部动作技巧,本质上对其内在的艺术气质、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完成一个完整的、有质感的、突出的中小学舞蹈作品的首要步骤。苗条、挺拔、匀称的“形体美”并不是通过一两次的训练就能奏效,必须通过科学系统、长期规范的训练才能实现。中小学生的形体训练应主要包括: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气息的通畅以及把上把下一系列基本功的训练。可结合芭蕾基训“开、绷、直、立”的训练宗旨,从身体的各个部位(头、肩、胸、腰、腿、脚)入手通过局部到整体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具有一定的开度、软度、延伸、收紧、放松、力量、控制等,把身体的各部位充分“解放”出来,再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序渐进的进行综合性基本功训练,为舞蹈作品的塑造开拓卓有成效的道路。

2、专业、准确的风格把握

舞蹈的风格指“舞蹈作品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舞蹈风格蕴含着历史、时代、民族、阶级、社会的以及舞蹈家个人的经历、个性、气息和审美观等因素,是长期稳定的客观存在。”中小学舞蹈不但要训练学生有一个灵活自如的表演形体,还必须让学生们准确掌握各种不同舞蹈的风格,这也是中小学舞蹈学习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1)抓住舞蹈特有的审美特点

每种体裁的舞蹈都有着其特有的审美特点,这就要求中小学舞蹈教师深入生活,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和了解民族民间文化,对舞蹈作品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民族性格特征等给学生们进行全面的传授。以蒙古族的舞蹈为例: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孩子们,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蒙古族孩子坦荡、强悍、不羁的、勇敢的性格,只有将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所特有的自信和豪气表现出来。才能真正地体现中小学生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风格。

2)重点剖析动作体态的由来

中小学舞蹈作品是在深入体验中小学生生活后,从中筛选出具有本质意义和主流走向的生活素材。再经过艺术提炼、加工成为拥有舞蹈性的艺术形象。舞蹈《小小小小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作品,作品中孩子们俯身扮演的小鸵鸟栩栩如生,呈现出特殊的艺术亲和力。舞蹈动作、服装以及灯光的配合,非常形象和准确的表现出鸵鸟和人类和谐共存的感人故事,作品中大多数动作都是模仿小鸵鸟的动作演化而来的。教师只有充分地剖析舞蹈中体态动作的由来,发挥中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天性,让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主题动作,使整个作品的动作风格完整统一,才能体现舞蹈的规范性,风格的精准性。

3)始终融入深刻的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中小学舞蹈表现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在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舞台上少几分刻板,多几分自然和真情,这正是对于舞蹈风格最本质的体现。

a“口传身教”

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个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除了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教师通过“口传”,用生动、精练、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表现作品。通过“身教”,用两种示范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到底怎样跳才能表达音乐所要传递的情感,舞蹈语汇所要表达的含义。

b“眉目传情”

中国的古典舞中有““行随意动,眼随手动”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感情最直接最真实的外部传感器,舞蹈中优美的舞蹈动作只有在相应的眼神中才能达到艺术的升华和超生活的境界。这也是学生舞蹈能力、舞蹈气质、与舞蹈姿态形成的关键。

c“形神兼备”

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中小学舞蹈教学中在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舞蹈意念的作用,讲究外练韵律感,内练心灵感,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做到形神兼备。这也是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集中体现。

4)舞蹈服饰与作品风格的完美统一

舞蹈服饰是舞蹈表演中最为重要的道具,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服饰文化审美特征。舞蹈服饰的风格也是舞蹈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蕴含着这个舞蹈的气韵和情感。正应它的对舞蹈的特殊作用,教师更应抱着严警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作品,考究舞蹈作品与服饰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关注中小学生舞蹈服饰的年龄特点,设计出童真童趣的、附合舞蹈作品风格的服饰。

3、比金牌更可贵的团队建设

中小学舞蹈多为集体舞,要求整体效果,需要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把个人利益和集体目标联系在一起,想团队之所想、急团队之所急、共享团队成功的集体归属感。因此,在舞蹈教学和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贯穿思想品格教育的内容,把团队精神渗透、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细节。从排练场地鞋子、包的摆放;排练时的服装、发型;刮风下雨的坚持排练;演出前的相互鼓励;演出时的抢装换衣;带病坚持完成演出等过程中,让孩子们共同克服困难,在分享喜悦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为舞蹈作品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为谁舞”――探索当前舞蹈教育的发展前景

众观近几年各级各类的中小学舞蹈比赛,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生舞蹈向“高、精、尖”的培养目标发展。参加舞蹈比赛的中小学生一届比一届更加专业,无论创作作品或学习剧目,在编创的手法与表演上都可与专业媲美。一些学校急功近利,不但过分地玩弄技巧还不稀花重金聘请专家进行编创。外请的专家能不能立刻接受中小学生的舞蹈程度和心理状态?能不能一下子就抓住孩子的感受进行创作?还有待于我们思考。

舞蹈教育它是教育与艺术的结合体,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种教育。因此,她与舞蹈专业有所区别,应秉着“面向全体,普及教育”、“以人为本,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让全体学生能够学习跳舞,能够参与其中,通过舞蹈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人的喜、怒、哀、 乐。在舞蹈天地中舞出自我,放飞快乐。

1、“以人为本” ――为铸造中小学生体能发育和体格发育而舞

体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是肢体发育的两方面。体能是指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如身体的摄取、排除等。体格是指人的形态结构,如生长发育水平、形体等。中小学舞蹈的很多动作都是针对身体的柔韧度和控制度而设计的,为此,在做这些舞蹈动作的时候有助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以及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为此,中小学舞蹈是为铸造中小学生体能发育和体格发育而舞。

2、“以人为本”――为培养中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合作精神而舞

中小学舞蹈一般都是以群舞为主,群舞更注重的是动作的整齐性,在排练或演出的时候,整齐的队形,统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通过这种整体性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合作的良好习惯。为此,中小学舞蹈为培养中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合作精神而舞

3、“以人为本”――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造能力而舞

凡是审美教育,都必须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使人产生美感,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美育所利用的形象,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来接受,而这些正符合了舞蹈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的特点。活泼,跳跃的节奏是美的,健康优雅的体型是美的,圆润、舒展的动作是美的,跳舞时快乐、欢欣的笑脸是美的。美丽的音乐,美丽的道具,美丽的服装,还有舞台上绚丽的灯光、布景,一切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无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散发着美丽的诱惑。而学生在通过跳舞享受美育的时候时还可以启发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为此中小学舞蹈为是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造能力而舞。

当今,中小学舞蹈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目前都没办法逐一解决,但我们相信,在主席“中国梦”的指导下,在“以人为本”,为孩子的幸福、愉悦、美丽、成长而舞的宗旨下,我们的中小学舞蹈将如一朵璀璨的明珠绽放在中国教育发展前进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雷娟娟.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02).

篇7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此外,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二、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性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年龄是一个善变的阶段要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我曾有多名非常有个性的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比较狭隘,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常常悄悄地做一些所谓的主课作业,针对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粗暴地加以制止,要通过教师的诱导,把他们的心"收"回来,那怎么办呢?最快、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讲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通过各种课堂手段让他们参与进来,并鼓励他们提升其自信心,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知道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地责任分工,互助学习。合作学习要有积极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小组成员有积极的沟通,相互信任,对个人完成的作品进行合作加工,以及对共同活动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等等。我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我在《花圃》一课中,在学生设计环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提示他们商讨什么主题,确定主题后进行明确的分工,学生积极性很高,这是一组非常有创意的合作学习的优秀体现。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也确实为他们的构思惊讶。在实践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步骤,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课堂上要让师生形成互动

师生互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与引导下,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语言交流、思维碰撞,进而到达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节课时,教师先导课: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优秀的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情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出画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并能引发观赏者的许多联想和深深的思索,以至对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久久不能忘怀。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篇8

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每学期都会接手新幼儿,纵观多年新幼儿入园状况,我发现近几年新入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些问题加以审视,对出现的不同状况进行分析,尝试探寻新的教育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一、当前新入园幼儿存在的问题及与同伴交往状况分析

(一)当前新入园幼儿现状以及与同伴之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前几年新入园幼儿一般是对新环境、新伙伴有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围在教师身边哭闹不已,只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基本上能够哄好新入园的幼儿,很少有同伴间的推挤和打架现象。而现在新入园的幼儿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很强,有的幼儿静静地站在一边不哭、不闹、不说话,也不靠近老师,有的幼儿自己坐在一边独自流泪,有的幼儿自己玩耍喜欢的玩具,不让任何人摸,有的幼儿拽住熟识的小伙伴不放手。

首先,现在的孩子都有“唯我独尊”的心态,在园内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私霸道、固执己见、不顾他人的个性表露明显,不但不会关心同伴,不能跟同伴和睦相处,而且还会发生侵害攻击。其次,具有孤僻行为的幼儿不乏其数。这类孩子一般是入园时不哭、不闹、不说话的孩子,他们常常闷闷不乐,自己做如撕咬衣角、指甲或乱摸身体某一部位等不良小动作,不愿意同伴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接近别人;有的幼儿静静地站在一边,那是想参与却因胆怯或内向而不敢主动去参与的孩子,这类孩子让人看了心中总不免升起一份担忧和心疼。

(二)原因分析

首先,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环境,家庭环境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是出现这些状况的首要原因。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接受的是祖父母的溺爱教育和随性教育,跟同伴在一起根本不懂得谦让,不能受半点委屈。况且,个别家长有“从小就不能吃亏”的思想,促使了孩子与同伴交往时攻击的发生。

其次,教师的品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对新入园幼儿同伴间交往行为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会产生一种离开家人的不安全感,同时也会对教师有着很大的依赖感。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招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教师对孩子的入园自己都手忙脚乱,还怎么去组织照顾孩子呢?这种情况下,教师拿什么给孩子安全感?又怎么去抚慰和引导孩子?何谈教师与幼儿建立亲密、协调的融洽关系?如果教师不具备崇高的品德素养,对孩子没有爱心和责任心,做不到对每个孩子都充满信心,而是忽视和冷落孩子,也会使幼儿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让幼儿产生孤僻、冷漠、不合群、攻击等不健康的同伴交往特征。

再次,家园沟通技巧也影响着幼儿同伴间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环境与家庭环境区别甚大,将会出现什么问题也是人所难料的,所以仅依靠教师或家长单方面的努力绝对不够,只有当家园协调、配合一致时,培养效果才会更好。

二、新入园幼儿跟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即“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在内容与要求中提到“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根据此教育目标,结合文中所述新入园幼儿出现的交往现状及分析,我们探寻新入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如下。

(一)教师要做好新幼儿入园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创设一个安全、舒适、富有情趣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其次要预设性地创设一个文明、充满爱心的心理教育环境;再次要做一些家长方面的工作,如送孩子入园时家长配合教师该做的事和跟孩子要说的话以及接孩子必须守时等,同时教师也要在幼儿生活方面做一些准备,如幼儿食物。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 幼儿入园哭闹是正常的,只要前文所述的极端症状不在孩子第一天入园发生,或只是在个别孩子身上出现,那入园招生就是顺利的,设想以后幼儿的园内生活,对教师和孩子都将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即使以后出现部分问题,相信教师也一定会有信心、有精力、有办法来处理好。

(二)教师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性计划,实施趣味浓厚的游戏活动

孩子喜欢游戏是天性!游戏过程本身不单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过程,及时合理地指导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在孩子从中体验到快乐的同时,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正确与同伴交往的方式。针对胆小、害羞,从不主动与人交往的孩子,我们可在游戏中鼓励他们勇敢参与,发现他们的长处,给他们自信。对那些总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可通过发挥其带头作用,来教育他们爱护弱小、谦让同伴,培养他们的爱心,教他们懂得友好团结的道理。对于有攻击的幼儿,教师要在游戏别看护,及时指导、鼓励和表扬,慢慢纠正其不良行为。

(三)家园协作中的家长工作是培养幼儿正确与同伴交往工作中关键的环节

我们理解家长对孩子之间的交往存有自私心情,所以要从“孩子不仅是家长的宝贝,而且是国家的未来”这个大范畴去说服家长改善教子观念来配合我们的幼儿园工作。我们要让家长明白:孩子与同伴交往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自然的。我们理解家长看到孩子啼哭、满脸委屈,顿生疼爱之心,但请家长不要对孩子说:“谁欺负你了?我找他算账!”家长这样武断的爱,实际上是一种害!这种爱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孩子没办法学会跟同伴正常交往,久而久之,孩子会没有伙伴,甚至被孤立。作为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孩子无论在哪儿都要主动跟小伙伴打招呼的友好习惯,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正确方法,遇到问题要告诉老师,还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给孩子创造参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从而锻炼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总之,幼儿年龄小不懂事,不懂得如何跟同伴相处,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让人获得友情、拥有自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还能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从孩子入园开始,家园就应该携手并进、相互配合,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他们与同伴正确平等的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朱蓓凌.儿童入园心理分析.幼儿教育,2007.

[3] 谢鹏,林义雯.0-3岁婴幼儿科学养育(修订版).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

篇9

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个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我们有时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又或者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不生动活泼。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初中生,他们是感性的,他们喜爱的老师可以不严谨,但不可以不生动活泼。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善于欣赏学生,善于换位思考,善于与学生沟通,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朋友般地相处,就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就能创设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这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地理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学科,我们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世界的火山地震带及其分布”一节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地球”“地震破坏”对比强烈的图片,视频回顾我国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场景,把学生带入情景中,让学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强大破坏力,激起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地震相关知识的极大兴趣。当然,教无定法,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应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比如,在课堂中采用游戏竞争、实践模拟演示法,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在激烈的角逐中把课堂推向,促进合作、促进竞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读图等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对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除常规的文字语言表述以外,在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大量的地图或其他的图片,即我们常说的地图语言。在地理课堂中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画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尽量把地理知识融入到地图中去理解。堂堂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自然就会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此外,地理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绘制各种图表的方法、适当的统计分析知识以及地理问题的归纳方法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资料的表达、地图、各种图表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类整理和分析。教师要特别注意去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信息间的联系、差异,力图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4.注重实施探索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导致学习只重视结果,而轻过程。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而探索性地理教学就是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探究性地获得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篇10

什么是心理学?最简洁的回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不过,心理活动非常复杂,人人有之,但不一定能自知,或者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就决定了心理学科的研究任务是探讨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客观原则:即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人的活动中进行研究:二是发展原则把心理现象当做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去看待,强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去研究心理现象。心理学早年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后来根据研究本身的需要,逐渐发展出一些便于收集材料、易于操作,不影响信度、效度的新方法,如问卷法、测验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及模拟法等。

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然后被大脑反映出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客观事物或脑)都不能形成心理现象。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将人的大脑称之为“自然的王冠”,说明大脑在产生心理时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只有大脑而无现实刺激作用于它,大脑也就变成一个徒有其名的“王冠”。了。我们人的大脑就好比是一个复杂的“加工厂”,客观现实统统都是“原材料”,加工厂把原材料吸收进来,加以消化,完成对材料的内部“深加工”过程:经过大脑加工后生产出的“产品”,再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更多地代表和体现着每一个个体的风格和特色。

人的心理之所以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是因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去完成的。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塑造和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主观世界。同样是阅览一本书,或同样进行一次交谈,观摩一场表演,人们却会得到不同的收获,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亦不尽相同,这就说明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反映。社会实践是心理的不竭源泉,社会现实的改变带动着人们观念的转变。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谈到心理学的发展时,大家都喜欢引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一段话:“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心理学,实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人们对心理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仍在不断地探索中。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与“不同”

咨询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心理咨询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恋及家庭咨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咨询的话题内容是与个体发展和心理保健有关的,是正常人一生有可能遇到各种事件时在心理层面上获得专业人士给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其过程是建立在咨询者和来访者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

关于心理治疗的定义,中外有多种提法,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是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的态度与来访者建立起一种业务性的联系,用以消除、矫正或缓和现有症状,调解异常行为方式,促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展。北京大学心理系陈仲庚教授认为心理治疗是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合作努力的行为,是一种伙伴关系,治疗致力于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过程。

不妨这样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差异:心理咨询是伴随正常人生活的某个事件或某个生命阶段,为之疏导、使之豁然,内心重新获得力量,而心理治疗是临床的一项治疗工作,针对的是问题甚至是疾病,心理医生需要识别、调整来访者的问题,改变其不良情绪、行为,理想的治疗过程或多或少地要影响来访者的人格。相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一个更为艰巨漫长、更需要双方投入时间、精力,更需要有良好关系作基础的一个过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有所区别的,但其在发展近百年的历史中,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唯有认识共同之处,我们才能明确、把握其更核心的东西。它们的共同特征是:①都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利用其专业技能及所创造的良好咨询关系(共情、理解、尊重),来帮助人们学会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生活中的难题。②咨询与治疗都是围绕心理话题,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咨询者所运用的有关理论与技术,也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③都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其效果取决于双方共同合作的努力。改变,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就是劝说一番,事实是,并非那样轻而易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意义

近年来,作为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干预等也成了频现于媒体的时髦字眼。在不少人看来,心理咨询是一件颇为神秘的事情,而更多有求助心理咨询师想法的人,还在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解或误解,而迟疑着不敢叩开心理咨询室的门……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有能力把握和调整自己,心理咨询好像离自己很远。但有时我们又会发现,实际上一些难以解释的心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心理咨询又离我们很近。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情绪反常比较严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久了,就会建议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但是我们又对心理工作不甚了解,不清楚心理咨询或治疗,是不是对任何情绪上的或者说心理上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有效呢?这就要涉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有关知识。

先说心理咨询吧。咨询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部分属于发展心理,入托(学)、职场、婚恋、养育、退休,从小到老贯穿人的一生,主要是给予来访者一些建议和指导。另一部分工作是帮助心理基本正常但又存在某种心理负担的人,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以及疾病康复过程的心理不适应。减轻来访者内心的矛盾冲突,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使之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所变化,学会发掘自身的潜能,去更好地适应环境,完善自我,比如个人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学习焦虑等等,都是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

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说各种神经症、情绪问题、人格障碍,多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如果诊断是精神疾病,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药物控制症状后,康复期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考虑辅助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有些人的初衷是“找个专业人员帮帮自己”,那么,心理工作者能给来访者提供哪些帮助呢?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并不是简单地告诉来访者怎么去解决一件具体的事情,更不是代替他去作选择、作决定,而是帮助他找到影响情绪的不良因素,使当事人

意识到一些自己从未意识到的观念、想法和行为模式。此后,咨询师会指导来访者做出一些改变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超越当事人的控制力,咨询师会教他如何去理解这个事实,重新面对它的感觉会有所不同。通过咨询师的引导和鼓励,当事人可以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学会理解自己并掌握一些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建立相对适应外部环境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我们前面说过心理改变是一个过程,它和几个要素有关。比如说:问题本身有难易之分,来访者被“卷入”的深度,其对问题的感受、性格特点,来访者的领悟能力……同样是一个婚外恋的问题,有的人谈上几次就能茅塞顿开,基本上”心中有数”,而有的人会持续咨询很长时间,还拿不定主意。每个人在咨询的过程中对咨询师的开放程度不同,个人领悟能力不同、在真正面对现实问题时候自制力的不同,都决定了咨询相同次数的效果也会有差异。与生理疾病的治疗方案相比,心理上更看重个体差异。所以,咨询的次数不太可能有一个“标准值”,效果也不可能在未进行咨询之前就评估出来。

中年人的心理特点

中年与老年,在我们的习惯中常常统称为中老年,这不仅是一个概念的提法,还说明它们是一个相对连续的年龄阶段,有着一些相似的心理、生理特点。我认为其相似性在于逐渐步入生命的多事之秋及需要面对生命后半程。

如果分别看待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有以下方面不同之处。

中年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因为中年人具有社会角色,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也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交往圈子,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主要压力一部分必然来自工作,来自社会角色,比如坚守职责,完成任务、挣钱养家糊口、保障家庭的生存:另一部分心理压力来自精神和情感需求,比如维系爱情、亲情,维护各类社交关系。

当心理结构逐步趋向稳定的同时,作为社会与家庭的栋梁,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是对一个人承受力的考验,并且意识到了自己此生发展的状态,可能会产生一些挫败感,有感人生不如意。感情危机也是中年人的一大话题,因为有孩子、有父母,比起年轻夫妻的处理要更为复杂。若多年经营的感情受到伤害或化为乌有,是大多数人所难以承受的。离婚、再婚等问题的处理过程,这些人生亲密关系的失去和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有可能延续一生。

与青年人相比,中年人无论是心肺功能还是体力、耐力都有所下降,高强度活动后身体恢复慢,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不如年轻人。在心理功能方面,中年人通常习惯于按照固有思维和经验去处理事情,对新信息加工接受得慢,记忆力有所减退,有感力不从心。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带来的种种生理变化和情绪反应令人措手不及,为此感到困惑和无奈。中年男性虽然没有明显的更年期,但是在心身承受压力的状态下,也会出现各种生理、心理反应,且往往因为“硬扛着”而错过自我调整的最佳时机,直到以心身症状形式表现出来才被意识到,甚至成为躯体疾病才引起重视去接受治疗。

中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辈子走过来,人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可形象地比喻为人生风云变幻。有些风云变幻是时代、时局以及外部环境造成的,普通人难以掌控和改变,无奈命运弄人而有些风雨是人们主观上可以把握的,但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当事人未能把握好时机和方向,留下遗憾或悔恨。不同的人生经历,留下不同的经验和结论。不管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对我们都是有意义的。它既是丰富人生的素材,作为生命体验、阅历、经验被保存和利用,但有的经历也无可避免地会成为内心的痛楚和创伤被留在记忆中,与我们终生相伴。

人在年轻时身强力壮,忙于发展拼搏,很多人生“风景”顾不上看,很多值得体味的东西无暇顾及,甚至来不及有更多的消极、抱怨,因为年轻人关注未来和希望,关注自己努力的结果。年轻的那段光景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生存状态足够好之中,人的各方面反应也是相对比较健康的。

人至中年,人生过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有不少的故事,自然也沉淀了一些负面的感觉、想法和经验。与日渐增加的压力相对应,中年人的承受能力却不是无限的。现实中,中年人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变故,适应难度往往会比年轻人大。因为中年期的生理功能和体力耐力已不如从前,扛不住强烈的刺激,面对问题很难做到破釜沉舟,通常不会轻易去冒险,更不会做出颠覆性选择。他们要考虑自身条件,考虑家庭亲情关系,为了维护形象、顾及影响及名誉,不愿也不能向他人倾诉,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及调适方法,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心理症状。比如情绪不快、烦躁易怒、恐惧担忧、睡眠障碍等等,影响工作效率及家庭氛围。长期的不良心理刺激还会影响到躯体的生理功能,引发某些躯体疾病,甚至中年早逝。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说到老年,一般从60岁算起,但人们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有的人生理年龄到60岁,可是心理年龄、精神状态还像中年人的也为数不少。老年人首先面临的变化就是抗拒不了衰老,一方面是身体反应:感觉、知觉不再敏锐,记忆力下降,容易忘事,说话唆,行为方式刻板:另一方面,老年人退休离开岗位,生活内容和节拍都不一样了,不具有社会角色,也就失去了职业带来的社会关系,老年期开始依赖个人性格、兴趣及结交方式去安排和完成自己的余生,性情开朗、爱好广泛,适应能力强的老人能较快找到新目标,而孤僻、缺乏兴趣爱好的人则体会到较强的失落感。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呢?答案好像更加多面、更复杂一些。比如:有人年轻时豁达开朗,老了反倒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有的老年人做事犹豫、容易后悔;有的老年人格外关注身体“信号”,夸大身体不适,终日生活在焦虑恐惧情绪中:还有的老年人非要按照自己的理念要求儿孙,话不投机,反而给自己带来不快。

生命过程是一个轮回,衰老使一个人重新又回到了无力照顾自己的状态。他们在生活上需要依靠亲人,精神上需要依恋亲人,这一点就像年幼的孩子一样。有所不同的是,幼童是一张没有图画的白纸,特点是乖顺、听话、容易服从家长的意志:而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对事情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为此,老年人往往与其亲人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依赖别人照顾的同时,还要来点个性小脾气;拿不定主意求助于人的同时,也少不了固执己见:面对儿孙不顺从时,总忘不了要摆摆家长尊严。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把家中老人当“老小孩”看待,就是因为老人们身上出现了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能意识到、不能整合的、可爱又好笑的想法和行为。

快乐生活,老年人如何调整自己

尽管老年人的可塑性不大,我个人认为,一些简单的情绪调整和行为改善还是可以尝试的。关键是当事人是否意识到调整的必要性,或者是在其他人的提示之下意识到并愿意尝试做出一些改变,这一点至关重要。因

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情绪状态及生活状态,完全是自己选择和决定的,也就是说,忙碌与闲在、郁闷与开心、痛苦与快乐,诸多情绪感受及生存状态都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的事情,而其他人则是旁观者,必要时可以帮助一下,除此之外爱莫能助,没有能力真正救助什么。我这样说是想强调一点,就是自己要对自己负起责任来,现实的世界中没有“救世主”。

换一个角度看,影响中老年人改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一是个体感受。如果一个人较多地沉溺在自己的感觉当中,少与他人来往,也不关注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乐趣所在,那么他就不太可能被另一种生活方式“感染”,不太可能有所感触、感慨,而是完全依照自己多年形成的习惯去待人行事。对于这样的老人,亲朋好友最好为其打开一扇关注外界之“窗”,看看外界环境,看看别人是怎样生活的,看有没有可能“换一种活法”,启发当事人,让他们动心尝试。只要能迈出一步就给予鼓励,而当事人产生新感受后才有可能愿意尝试更多。

二是性格所致。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暴躁、回避,内心有较强的不安全感,他(她)对外部世界、周围人的判断和感受,就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比如:他们做事会趋向于自我保护、小心谨慎,或者猜忌、对立、敌意,并且因为与他人格格不入而不愉快。对于这样性格的人,家庭成员的理解、关爱和宽慰是十分重要的。不良性格影响终生,所致的心理痛苦也是很常见的,年轻时尚可考虑通过心理专业的帮助去适度纠正,成年后可塑性减小,而此时亲人的理解、接受,为其提供具体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事人的情绪和行为,使其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链接:中老年人心理自我保健

最后,我介绍一些小措施,读者可根据个人需要采纳。

对于中年人来说,减压最重要的是尽可能不把工作带回家,将工作和休息在时间段上分开。凡事有度,不求完美,尽力而为即可。另外,生活有规律,预留出时间和空间处理突发的事情,避免心身出现超负荷状态。如果说真要设一道健康底线的话,那就是每日有轻松一刻,每晚有安稳一觉。

如果您的工作是严肃的、紧张的,每天要承受大量的负面情绪,比如说法官、警察、医生、护士、城管队员等等,那么,区别上班、下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身着职业装时是职业角色,回家换便装就是其他社会角色,努力将工作中不良情绪与自己的现实生活隔离开。

工作中的某些压力实际上来自不愉快的人际关系,基于不同角度人们的看法不一。待事过之后换个角度为上级想一想,或替下属考虑考虑,我们内心的感觉就会发生变化,或许不只是留下愤怒,郁闷和恼火。

当一个人感觉到不吐不快时,说出来是最迅速的减压方式。可以试着听取其他人的想法和建议,沟通消除隔膜;也可以是聆听自己的心声,扪心自问,忙碌之后给自己留出一段空闲时间,和自己的心灵做一次交流。如果一个人通过自省承认自己内心的感受,接纳自己是一个有特点的人,比拒绝和否认真实的自我要轻松得多。

篇11

一、高校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必然的。在这个必然中,存在着大学生的理性和非理性消费。从大学生的生理年龄来说,当前大学生年龄普遍处在18至2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身体发育成熟,智力达到高峰期,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有自己喜好的风格。他们能够通过对比,对商家进行选择,并结合自身进行合理的消费,因此大学生已经成为理想消费的群体。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由于生活优越,动手能力不强,父母溺爱,心理年龄还不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定型和矫正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存在着非理想消费的因素。

为了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在鞍山师范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6份,比例为91.2%,其中生源比例中,城市生源240份,农村生源215份,男生67份,女生389份,大一学生115份,大二学生113份,大三学生109份,大四学生119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以下现象及问题。

(一)喜欢有个性的商品,重视商品的质量和品牌

当代大学生喜欢张扬个性,喜欢特立独行,因此选择的商品比较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当被问及购物会如何选择的问题时,67%的受访者认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89%的学生都非常重视商品的质量,当被问及购买商品时,是否重视商品的品牌时,63%的学生会选择知名或者熟悉的品牌,因为有质量保证,当所购买的物品比较贵时,他们会选择一些盗版的但是质量相对不错的产品,或者购买打折的品牌产品[1]。

(二)网络消费日益增长

当前的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通过手机和电脑紧密联系起来。以上网为例,大学生上网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重大国际和国内热点问题,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获取的,朋友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都主要通过QQ和飞信来实行,因为网络便捷高效和足不出户的优点,使学生愿意通过网络购买商品,通过调查,70%的学生通过网络购买一般的商品。在手机费用上,因为在大一期间,学生普遍与高中同学和父母联系密切,大四期间因为找工作需要频繁地打接电话,因此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的手机费用比大二和大三的消费高[1]。

(三)非理性消费比例增大

当前影视作品中不少是描写西方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消费观的,讲究高档,有气派,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年轻气盛,容易产生炫耀性消费,购买一些不符合身份或者价格高昂的商品来表现自己,而忘记了大学里应该拼学习,讲奉献,提升能力,从而把我国勤劳简朴的生活习惯抛在脑后,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不停地换手机,比颜色,看重功能,讲究新潮,100%的学生拥有一部手机,在数码产品中,73%的学生拥有MP3,60%的学生拥有电脑,40%的学生有数码相机。50%的学生购买数码产品超出了自身的购买能力,30%的学生在从众的心理下购买这些产品[2]。

(四)休闲和享受性消费逐渐成为普遍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从以前温饱型向现在的小康型生活过渡,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和穿暖这样简单的生活要求,而开始追求健康、美丽,讲究享受和休闲。通过调查发现,学生6%的费用用来购买护肤、护发、美白和洗浴品,20%用来购买小食品和改善伙食,12%用来购买服饰,学生寝室中日益增多的商品和各种各样的日用品,表现出了他们追求休闲和享乐性的消费观。

(五)教育和培训的费用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大幅增长

当今社会也是个知识的社会,谁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越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为此,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家长,在学生考证、过级、专升本和考研等的投入上都不遗余力,比如在考研方面,85%的学生在大三就开始购买考研材料,大四学生报名参加考研辅导,98%的学生为英语过级和考取计算机等级证投入过,正是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步入社会竞争力的教育和培训费用的大幅增长,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能力。

(六)消费两极化增强

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条件的差异,在校消费行为上,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存在着城二代和农村二代的差别,这方面表现是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学生的消费,在大学生中消费存在的两极化并不是说城市和农村的区别,而是富二代和穷二代之间的差别,通过调查,生活费用在500元左右的18%,1000元左右的为40%,1500元左右的为35%,2000元左右的占12%,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速,大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会逐渐缩小[3]。

(七)情感消费经常透支

大学里的交往比较社会化,学生之间避免不了要请客吃饭,要唱歌喝酒,要谈情说爱,并且现在大学里同窗四年是很难得的,所以这部分消费比重也非常大,很多学生因为一次请客会花掉几百元,将近一个月的伙食费用,要是谈恋爱,所花费的费用就更多,会产生吃饭费用、礼品费用、旅游费用等。

二、当代学生正确消费观构建的途径

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构建,一定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加大学校的教育引导,从而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发挥高校的德育引领作用的主体作用

高校德育是全员教育,主力军是学生工作者和德育教师。作为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新生报到后的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合理消费的引导,做好大学四年的人生规划和日常的消费规划,可以利用学生社团进行合理消费方面的宣传,例如可以举办辩论赛,讨论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问题,可以开展大学生文明交往的报告会,把大学生好朋友和男女朋友交往中的不合理消费问题作为一个话题展开论述,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合理消费意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关合理消费的演讲和班团会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网站、标语和广播等媒体开展大学生合理消费方面的宣讲,从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校园环境。作为高校的德育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人生理想、价值方面的讲授,还可以通过实践环节,例如在讲道德和人生价值时,可以邀请社会知名公益人士来学校做报告,在讲爱国主义的时候,可以请老英雄到校做战争年代人们是如何节俭和生活等方面的报告会,同时利用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爱心进社区、奉献进养老院和孤儿院等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二)发挥家庭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37-02

谁也不能否认,各种形式的阅读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人类心灵的家园。”那么阅读无疑是这个“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人类在阅读中不断认识着自己和世界,也在阅读中不断地发展和扩大着这个世界,甚至从某种角度说,人类文明的推进,就是阅读不断推进的过程。

现代信息社会,更强化了阅读的价值地位。应该说,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阅读融入我们的生活,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生活中的阅读不外乎四种情况,即词句阅读(如留言、警言、短讯、题目等)段落阅读(如批示、笑话、提要、简介、咨讯、专栏等)文章阅读、书册阅读。我们阅读教学无疑应对这四种形式的阅读均应涉及。而书册阅读作为综合性的,高级阶段的阅读形式更应引起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视。特别是名著的阅读,它融铸了人类文明的精华,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形式,理应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11年年初对西盟一中民46班和145班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有23.1%的学生从不看课外书,即使老师组织看也只是把书放在桌上,摆在眼前装模作样,有69.2%的学生只在老师组织看课外书时看,不叫看时就不看,有7.7%的学生有时能自觉看课外书,但有时也不看,而且不做任何记录,另外,没有一个学生天天看课外书。因此,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实在不能不令人担忧:

第一,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多,阅读视野不够宽。尤其对经典名著阅读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非常不重视。从长远来说,少量狭隘的阅读会使学生走入到一个闭塞的“信息区域”中,容易形成一个偏执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成为阅读中的“井底之蛙”,而他们或许沉在井底尚不自知,更不知外面天空的宽广与美好。就目前实际来说,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试行新教材以来,很多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学生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进行讨论,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第二,学生的课外阅读无计划、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我们知道,阅读需要泛读,也很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读。大部分学生或没有精读的意识,或没有精读的意志,或不懂精读的方法,或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一味地泛读,会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的“阅读精华”呢?那么多可吸收可利用的宝贵的“文中财富”往往就在泛读中“烟淡云清”,“飘然而去”了,何其可惜啊!

第三,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有一部分学生有时能够自觉阅读,但基本不读的仍有不少学生。这一点,特别指的是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在家中,由于不像在学校有集体阅读的氛围,有老师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有较强的意志。而实际情况是,大部份学生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状,我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作以下几点分析:

1.课业负担重。这一现象无论是边疆的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都是普遍存在的。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的大趋势,使得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得不考虑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大部分的空余时间。

2.书籍来源少。这是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也是这里的学生与大城市学生的最大区别。大城市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丰富,学生家中也有不少藏书,而边疆地区却很欠缺。边疆地区的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藏书数量太少。加上边疆地区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甚至反对自己的孩子买课外书。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学好课本知识就可以了。而更多的农村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充裕,没有太多的钱用来买课外书籍。家长意识也存在偏差,他们认为的课外书“应该”是作文书、教材辅导书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书源匮乏,当然就影响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

3.阻力冲击大。如今边疆地区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电视,县上、镇上也摆设了不少台球桌,开设了不少游戏室、网吧。部分学生迷恋于游戏,更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玩耍、看电视、或看从小摊买的廉价低质的漫画等通俗读物上。图书室门口冷冷清清,几乎无人光顾。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国外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弃”,并加以抨击,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电视、游戏及通俗读物形成了引导学生喜爱阅读的阻力,而且这股阻力势头强大,不可忽视!

4.家庭氛围淡。边疆地区农村家庭的家长或因本身素质不高,不知道如何教育、帮助自己的孩子,或因认识有误区,认为孩子混到初三毕业就可以回家干劳动、娶妻生子了,孩子回到家中,要么让孩子干劳动,要么让其随便玩耍,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城镇家庭的家长或因工作太忙,或因忙于打麻将,泡农家乐、烧烤店、等娱乐场所,再也挤不出任何一点时间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否进步,那是学校的事,家长只提供物质的帮助,家长们的这种错误心态,当然就不可能重视自身的学习,不可能带着孩子一起看书,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条件了!

5.指导方法少。所有的教师都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不能让学生的读书成为“放羊式”,任期发展,不管不问!但在如何指导上还没有总结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所有学生不能同时阅读同一本书,感觉指导起来更有困难,有“无处下手”之惑!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应该引入名著的阅读。因为名著阅读存在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与浓缩,是一个人精神滋养的家园,应是一个人阅读生活的主体。首先单就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名著阅读较之单篇文章阅读的效果就要显著得多,重要的多。尽管成功的单篇文章的精读同样有一个较完备的思维的进程,但那毕竟容量有限,承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是勉为其难的。而名著阅读以其容量大,思维进程长,又溶于生活体验之中,更易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文学的体验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体验的开放性,可以说给了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可能。其三,文学阅读的过程往往贯穿着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而“批评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1]在时代呼唤创新精神的今天,名著阅读的优势越发显现。

第二,从阅读多样性,理解的多样化的角度来看,名著阅读比较名章阅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平时阅读的目的来看,有积累性阅读、消遣性、查阅性、印证性、释疑性、扩展性、批判性阅读等等多种,篇章教学只能以一、二种目标为核心,而这就无形当中与学生目前与将来的阅读目的多样性脱节,使他们感到难以学以致用,甚至难以溶入生活。相反,名著阅读因其将消遣娱乐性、积累、释疑、批判性等溶为一体,更接近日常生活的阅读实践,显然更易于学生接受。

第三,从学生的心理年龄来说,中学时代应该是文学阅读的黄金时间。青少年是人生中不可重复的,有独特价值的一个年龄阶段,它的独特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情感体验是独到的,成年时接触名著与青少年时期接触,其作用,其形成的体验价值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同时,青少年的思维特征更是偏于文学的、感性的。他们的心灵正是情感体验饥渴,急需滋润蕴育的时期。北师大王富仁教授就直接提出:“中学时代是文学阅读的时代。”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名著阅读这一环,将大大错过学生人生这一黄金时间,如果我们的学生仅局陷于习题集、课课练,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将是可悲的!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他的阅读力量。因此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2]

可能有人担心,增加名著阅读不仅增加教师教学负担,更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这不符合减负的要求。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浅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实践证明,凡是除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这样就可能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使其加重,又反过来减少或全部侵占课外阅读时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3]我们现实中的学生课外阅读仅剩下课课练的强制与读图上网的一点点反击,这不正是极端功利,应试的,违背教学应有规律的严重后果吗?

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因为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透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开心门接受新观念、踏上卓越的大道去远行。我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所以,让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吧!

参考文献:

[1]岳晓东.批评思维的形成与西方现代教育和实践的启示》。

篇13

很多人都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状态,喜欢小女生的纯真,又讨厌她们的幼稚心态,感觉难以沟通,或者说她们拥有我们这一年龄没有的单纯,那是一种很向往的心态,谈久了又会觉得她们太稚气.

新加的好友聊了两个小时,对于网络来说,两个小时不足为道,但这两个小时对于我的思想认知来说,无疑是颠覆性,我不得不怀疑我一直认定的现实是否只是属于我的认知.

研:“问你个问题呗!你是作家?”

我:“我不是作家,不是谁都可以被称为作家的,也不是谁都可以称为大师的.”

研:“老师让我们写500字的小说,该怎么写?”

我:“什么类型的?我只能提供一些模版,怎么写还要你自己想.”

研:“没说,随意.”

我:“500字很少,一个结构完整的小说肯定很难写,最好写一个片段.

用一件事情的发生诠释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思想理念什么的.”

研:“哦,明白了.”

我:“我提供一个故事思路给你吧,怎么写看你自己的了.”

研:“还要加进去自己的感受吗?”

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没有写出来.”

“中秋的夜,一群残疾人在广场卖唱,他们男女老少七八人以流浪他乡卖唱为生,一圈圈上百人看客围在一旁,别小看这上百人,人生百态就在他们之中演绎了出来.有人真慈悲,上去给钱给物(月饼、水果之类的),有人假慈悲,也要上去给钱,或多或少有人看热闹,一听就是几个小时,也不见给一文钱,有人...各式各样的心态纷纷上演.”

“这就是你要写的,尽量用一句话的描写,或对话写出这些人的心态.”

研:“哦,我知道了,谢谢你呢.”

我:“我提供一段有特色的片段给你,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拿着十元钱走上去放入那个钱箱子(卖唱所得),一旁也许是他的父母的两人拿着相机 拍摄这个小孩放钱的动作.”

于是这次对话告一段落,我个人有个习惯,加了好友必然要进对方的空间看看,一看相册,二看日志,三看个人资料,这是了解对方的最简单方式.一看相册,可以看出对方的相貌和大体的家庭状况,比如家境物质水平之类,相貌和名字是一个人的名片,是让别人记住的最简单方式.二看日志,空间的日志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写的,一类是转载的,看对方自己写了什么日志和转载什么样的日志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状态,是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最简单方式.三看个人资料,其实这个步骤可有可无,看个人资料无非是看看对方的出生日期和出生地、各种爱好什么,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对方胡乱填的,网络就是这样,看出生日期和出生地无非是想多了解一下对方,拉近一点心理上的距离,毕竟网络缺少一种安全感、可靠感.

我:“你的相册怎么进不去?”

研:“我锁起来了,你要照片?我又不好看.”

我:“好看与否并不能成为拉近心灵关系的媒介.”

研:“我给你发,相册里的更磕碜.”

她发了一张照片给我,其实15岁的小女生,能有多好看,毕竟年纪摆在那里,看相片只不过是想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因为网络中有太多的过客,能被铭记的太少了,我怕下次她打开聊天框,我会忘记她是谁了,更别说聊过什么了.

研:“我才15啊,后悔了吧!”

我:“你的意思是女大十八变,以后就不认得了?晕死,看下照片有那么严重的后果?还要后悔了!”

研:“只是感觉太难看了.”

我:“一看就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女生.”

研:“不好看,你看了吗?”

我:“哦,你太在意外表相貌了.”

“我又不是那种生理和心理年龄未成年的小男生,外在的只是表象的皮囊,美丽的是会让人产生亲近感,但这与心灵的距离无关.”

研:“把你的审美观都拉下来一个档次.”

我:“说明你对于自己的外貌有浅层次的自卑,这样的心态不好,不是所有的女人都靠相貌吃饭的.”

研:“我恨这样的女人.”

我:“呵呵,15岁的小女孩,谈不上有多漂亮,更谈不上丑了,青春就是最靓丽的风景啊.”

研:“嗯,是嘛?不太懂唉.”

我:“呵呵,年纪的问题吧,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

其实关于相貌的问题,很多青少年年龄段的人都很看重,把这个当做择偶的标准,谈不上心理年龄成不成熟,追求美的东西是人的天性,只是如果把相貌这一条件过分夸大就没有必要了.爱情可以使随心所欲的,把相貌列入第一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婚姻就要考虑太多与“美、帅”无关的东西了.长得美可以当饭吃,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识,长得帅要当成饭吃就颇有争议了,这变幻莫测的时代,谁说得清呢,各有各的选择和活法,深究下去又有何意义.

研:“对了,那个作文的事,谢谢你.”

不知道怎的,我忽然偶有所感,就把想到的发了出去:“有的文字是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会的,可惜的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很难有这种闲暇之情.”

然后接着有写到:“我想学着去写一部长篇小说,正在收集女性心理的资料,你可以为我的小说事业贡献一点力量么?”

研:“可以,可我不是女性啊.”

我:“我晕......你不是女生?”

研:“我是女生,不是女性.”

我:“那就对了,我说的女性指的是雌性......哈哈.”

研:“去去去......要我说什么?”

我:“说说你的小秘密,比如喜欢哪个小男生什么的...哈哈,告诉我一个真实的你就好了.”

研:“追我的倒是有很多,喜欢的没有.”

我:“嘿嘿,有情书么?”

研:“我都没看就撕了啊.”

我:“忽悠谁呢!”

研:“我喜欢的人就是无论他提什么要求我都尽我最大可能答应.”

“爱一个人就是想为他付出一切,不计代价,不求回报.”

“无论他说什么都会放在心上.”

我:“真的都撕掉了啊?”

研:“我都撕了.”

我:“真是可爱的小丫头.”

“学校学习的压力大么?”

研:“这跟学校压力有什么关系?”

我:“我问问你们学校的情况啊,了解一下现在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呢.”

研:“是私立学校呢.”

我:“我还没上过私利学校呢...学校风气咋样?”

研:“风气不是很好.”

我:“谈恋爱、早恋的多么?”

研:“太多了,没对象的是凤毛菱角,哪个学校都一样.”

我:“嗯,你们好幸福啊,羡慕ing...”

“想当初的我的学生岁月...无限悲催.”

研:“学习不好?环境不好?”

我:“与学习无关,我读书那会学校管理很严格,恋爱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羡慕啊.”

“我就只收到过一封情书,还不确定是不是女生送的...经常有人搞恶作剧..写假情书作弄别人.”

研:“额,要命啊!”

我:“犹豫了好几天,终于回了一封过去,石沉大海了...从此以后我就绝望了...”

“别让我知道是谁在玩弄我的感情!被我知道非要 碾碎他不可!”

研:“还是不收到比较好.真可怜!”

我:“呵呵,学生时代谈恋爱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哈,成绩好的和长得帅的最吃香...可惜我与长得帅无关,学习也只能说是中上,不是拔尖.”

研:“成绩又不算数,那是什么年代的想法啊.”

我:“学校压力大么?”

研:“不大,我就是那种压力大不大对我来说没关系的,没心没肺型的,压力越大玩得越嗨,压力小我才会学.”

我:“你爸妈不揍你?”

研:“不,在他们眼里,我是乖孩子,很乖很乖.”

“实际上我是坏孩子.”

我:“为什么这么说?”

研:“很坏很坏,不学好.”

我:“想要去学坏?放纵自己的情绪么?”

研:“嗯,一直在学坏.”

我:“说说你有多坏?”

研:“欺骗别人的感情,和很多人处对象,其实我很烦他们.”

我:“你...十恶不赦啊!”

研:“跟各式各样的人出门...约会.”

我一开始以为只是小女生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小男生约会什么的,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有很多高中的小情侣在晚自习以后去操场上、步行街约会什么的,那时候(2005年)即使是高中生谈恋爱也是顶风作案的行为,小情侣偷偷摸摸谈恋爱拉拉小手都是限制级动作,亲亲小嘴那就不得了,算是非常实质性的进展了,虽然也有学生在外面同居,但那只是极个例的现象,被发现是要被叫家长并退学的,很严重的处罚.即使我初三读的是三流学校,学风都依然很严谨,对于学生的各种行为管治的厉害,我们甚至不知道“出去开房”一词所代表的含义.也许那些只属于我们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所具有的,学生情节的纯爱时代过去了,现在的孩子不可否定的被打上了社会的标签.

我:“你的初吻还在么....”

研:“不了.”

我:“那是什么意思?”

研:“不在了.”

我:“给了几个小男生啊?”

研:“忘了,懒得数了.”

我:“.......”

我对于她这种语态有些无言以对,是我out了?最后只好掩饰自己的心态回答.

我:“呵呵,青春也许就是如此吧.”

研:“玩得很累,不能回头了,我已经收敛很多了.”

我:“呵呵,和我说说你们学校的事情吧,比如学生的思想形态什么的.”

过了一会,没有回答,我以为她不喜欢谈论这个.

我:“说说你感兴趣的吧,你想到说什么就说什么.”

研:“我很爱笑,但是不太喜欢对不熟悉的人笑,不会很放肆的笑.”

我:“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呢?”

研:“没什么.”

我:“这可不好啊,每个人都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爱好这是最基本的.”

研:“我不一定,总是换.”

我:“那说说.”

研:“吃喝睡.”

我:“......”

谈话陷入了僵局,淡然和无所谓的心态是有区别的,我并不喜欢她这种夹杂着无所谓的心态,想打破这种陷入僵局的思维,突然间想到新闻中常出现的“未成年女生堕胎率成逐年增长的趋势”这篇新闻,突然就鬼使神差的问了出来.

我:“对于性和爱,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怎么看待的呢?”

打出来我就后悔了,怎么可以这么龌蹉和猥琐呢,和未成年的孩子讨论这个问题,刚想说抱歉,她就回答了.

研:“很正常啊,现在发生性,很正常啊.”

我:“额,现在的学生都这么开放么?”(我苦笑中...)

研:“现在的人很开放,是你太···1···”

我:“......”

“好吧,是我Out了.”

我突然间问出了一句:“你有过么?”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心态问出这句话的,真的很难说清,人的思想真的很复杂,自己在泥潭里,看着别人会产生两种心态,一种是希望对方干干净净的,不要被淤泥污染;另一种是希望别人也被染黑,大家一般黑,以满足自己某种难以启齿的心态.

研:“有.”

我:“最初是什么时候啊?”

研:“初中毕业.”

我:“感觉咋样?”(问出这句话我感觉自己无比龌蹉了...)

研:“还算好.”

我:“这是常态心理么?”

研:“嗯.”

我:“就是说你们学校的学生都是这样的么?”

研:“是啊.”

我:“......”

她那理所当然的心态,让我好受伤,我难道是古代穿越来的么?与时代脱节这么严重?很多次我都陷入无语状态中.

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女神的新闻,宣扬论的来着.”

研:“无所谓.”

她的一句无所谓,让我的心灵好受打击,她们女孩子都无所谓了,我还在纠结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呵呵,思想随时代变化吧.”

“越禁止的越向往,这也许是学生时代的典型思想吧.”

研:“嗯.”

我:“与其说是叛逆还不如说是人性吧,的确是两种极端,开放与保守思想并存的年代.”

研:“嗯,我是矛盾体.”

我:“谈不上对错,现在越来越有这种趋势了,很多东西都谈不上对与错、是与非.”

这段对话完了,我们都陷入了短时间的沉默状态,或者在思索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只是我们所想的绝对不一样.

我:“你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么?”

长时间没有下文,过了一会我才问道:“下了?”

研:“没,我爸回来了,我给锁了.”

我:“嗯,怎么说呢,也许纯爱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些只属于我们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学生情节的纯爱时代过去了.”

研:“唉.”

我:“现在的孩子不可否定的被打上了社会的标签.”

“嗯,抱歉,说了些不着调的话哈.”

“只是现实有些颠覆我曾经的认知罢了,虽然不愿承认,但却是事实.”

“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记忆已经变成了完完全全、不可复制的回忆.”

研:“是我们自己打的.”

“自己的青春要自己选择.”

“没有人可以左右我们的决定.”

“因为路是自己的.”

“只有走了自己喜欢的路才不会后悔.”

我:“是啊,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

研:“那现在呢?”

我:“没什么好说的,对与错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已经成为现实.”

研:“觉得当初的选择已经失去了意义?”

我:“我是说讨论当初的选择的对与错失去了意义,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没有人可以例外.”

研:“可只有这样才是人生.”

我:“是啊,做自己想做的,也许是错的,也要坚持到底.”

“只是再张狂、再叛逆,最终还是需要回归理智、回到原点.”

研:“没有自己的选择,因为别人去改变自己的选择,那样的人生不是我要的,为那是为别人而活.”

“我要选择我要的路,不想为任何人改变.”

我:“我们都曾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在错误的时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最悲哀的.”

研:“毕竟是自己的选择,不会去埋怨什么!”

我:“呵呵,不是说抱怨.”

我已经不确定是想要说服她,还是说服我自己了.

研:“如果是别人给选择的路,有一点问题都会抱怨!”

我:“只是有些沉重的感悟,我只是说我们在选择时太缺少理性的色彩,把感性的一面过分夸大.”

研:“嗯,缺少理性啊.”

我:“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每天父母让我们按时吃饭,时间久了,交代的次数多了我们便会烦了,即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意关爱,但我们仍然会固执的把这种嘱咐当成是啰嗦,感到厌倦和反感,甚至产生对抗.”

“渐渐地这种可怕的对抗变成了常态,越加烦躁父母所安排的一切,从拒不合作到公然反抗,最终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叛逆举动,叛逆一词就成了一种青春时代的标签印记.”

研:“只要他们不重复,一切都好.”

我:“问题的关键是他们总把你当成小孩,当这种嘱咐关心延续了十多年,所有的安排都成为习惯的力量,你认为他们能改掉这种习惯么?”

研:“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小孩,不太可能改变.”

我:“是啊,所以说国人在教育子女方面缺乏成熟的心态.”

研:“嗯.”

我:“他们忽视了对话的作用,不断的用高压区管制自己的孩子.”

“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却忽视了自己的方式.”

研:“嗯,太对了!可是这种根生蒂固的理念是很难改掉的.”

我:“沟通成了一个举国为难的问题,各式各样的家庭都存在的问题.”

研:“嗯,每一个人都是.”

我:“哎,这种无奈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问题,可是却束手无策.”

“我只是想知道,当你们这一代成为父母之后又该如何自己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研:“或许到我们这一带就会好点了吧.”

研并没有意识到我问这句话的意思,我的潜台词是:你现在选择用你的方式对抗你父母的安排,要自己走自己的路,那么将来你的后代如果也这样,你又该如何自处?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将来会如何影响她的一生,乃至她的后背,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而且是用四分之三的时间去偿还四分之一时间作出的选择.

我:“那么等你成为父母之后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研:“会更科学一点了.”

我:“做子女的不知道父母的苦啊!”

研:“嗯,我们毕竟不是他们,无法了解.也没有孩子,无法换位思考啊.”

说完这些我们又陷入了沉默中,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对于现实,我们总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有种沉重的思想包袱压在身上.

我:“说了这么久你还没有告诉我叫什么名字?”

研:“你不觉得这样很好嘛?”

“为什么要那么了解?”

我:“怎么你心理有戒备么?不希望别人过多的了解你?”

“感觉自己有些不可告人么...”

研:“嗯.”

我:“这可不像你的脾气哈!”

研:“不想别人太了解我.”

我:“哎!这是何必呢!”

研:“就是不想.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我:“这也不算太了解你吧?问问你的名字而已.”

研:“我喜欢陌生.”

我:“名字这个东西就是一种烙印,让别人记住你而已.”

研:“你就叫我......研”

我:“突然间对你很好奇.”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女生呢?”

“穿过你层层伪装之后,你又是何种摸样?”

研:“我自己都不知道.”

“伪装的连我自己都看不见了.”

我:“真想拨开你的外壳,你伪装的刺,看看本质的你.”

研:“我已经看不见自己的心了.”

我:“脱下你防备的刺,你是要防备什么?对于未知的迷茫么?”

研:“已经忘了,伪装得连自己都看不透了,早就忘了最初是什么模样.”

我:“哎,你只是一个孩子.”

“无论你承不承认,你都只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无论身体还是心理.”

之后便是持久的沉默,我们彼此都失去继续聊下去的心思....

我无法理解这个才年仅15岁的女孩到底是何种心态,什么样的思想,只是眼眶突然有些湿润,无法想象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一个才15岁的孩子本该坐在学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年纪,怎么会装载着这么多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东西,而她并不是我遇见的个例,过去还有一些像她这样的女生,只是很少有机会这么深入的谈及一些隐私的想法罢了...

在网上我认识很多形形人,也有许多像她这般年纪的孩子,有一部分很纯真,仿佛生活在童话中一般,她们的纯真与现实社会无关;还有一部分则像研这样的,她们仿佛失去这个年纪该有的单纯,甚至用一些老气横秋的语气说我太落伍了,鄙视我的某些想法,然后用她们独有的神态语气来彰显自己个性的存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