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在线教学

高校在线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校在线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校在线教学

篇1

关键词:

高校;化学;在线课堂;教学模式

1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发展历程

2004年,萨尔曼•可汗用计算机远程指导他表妹学习数学,后来他开始录制十几分钟的教学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其他人下载学习。2007年,在前期的积累下,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兴起了“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1]。近10年来,在线课堂不仅在国外发展迅速,在我国也是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2000年以前,受制于电脑硬件软件价格高昂,国内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类的专业的教学过程只有较少的使用电脑。进入21世纪的前5年,PPT这种教学手段广泛进入了国内高校的课堂,但是大学生个人电脑的持有率还较低。2005年以后,个人电脑基本在大学生中普及,虽然这一时期电脑软硬件价格下降了,但是网络通信的费用还是比较高,同时网速较慢也制约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这一阶段,虽然国内很多高校制作了精美的精品课程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基本没有互动,且较少更新。2010年之后,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同时网络资费大幅度下降,为国内高校在线课堂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2]。近几年来,国内高校大量的在线课堂纷纷呈现出来,但是基本偏向文科类和通识教育,理工科在线课堂不多,其中的化学类在线课程就更加少了。截止2017年3月15日,在国内几大主要在线课堂平台上搜索题目中带有“化学”的课程,其结果如下:(1)在超星公司尔雅通识课有复旦大学的化学与人类、浙江大学的化学与人类文明2门;(2)“智慧树”在线学习网有兰州大学的化学工程基础、中国海洋大学的食品化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生物化学3门。第三,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课程有9门,分别为清华大学的有机化学、四川大学的化学反应工程、清华大学的材料化学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水分析化学、北京大学的化学与社会、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的微观化学世界、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原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固体化学导论、美国戴维森学院的药物化学。第四、网易公开课在线学习课程较多,有大连理工大学的改变世界的化学、南开大学的化学类专业导论、化学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中国石油大学的身边的物理化学世界、济南大学的化学与人类健康、天津大学的化学漫谈、安徽大学的化学与科学素养、湖南大学的化学与能源、南京理工大学的神奇的化学元素、河北工业大学的绿色化学技术、河南大学的走近化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导论、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麻省理工学院的魔术背后的化学、固态化学导论、化学原理、耶鲁大学的新生有机化学、可汗学院的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可以看出国内大学的课程仍是以科普通识教育为主,虽然也有少数高校为专业性比较强,但相对于国外高校较弱。

2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有统计分析表明,可汗学院制作的一些课程比美国常青藤高校制作的一些免费课程还受欢迎,因为在国外许多高校的在线课程,依旧主要是只录制教师上课的过程,某种层面来讲,依旧是满堂灌的一种形式,而可汗学院则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无法在接近一个小时的课堂里高度保持注意力集中,而可汗学院的每个在线课堂视频则比较简短,在十几分钟内完成,可以保证学生高度的注意力[3]。同时把教学的时空界限打破,不在拘囿于过去的学校,而可以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进行提前自学,然后将某些不理解的内容带到课堂上由授课教师答疑解惑,从而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除了以上这些共性的优点之外,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还有自身的优势,就是化学演示实验,对于专业学习化学的大学生而言还是必须了解的,但是由于某些危险性存在以及课时的限制,无法在学校实验室课堂上展示,这时利用在线课堂的安全性就体现出来了。

3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但是由于在线课堂在高校中推广的时间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高考等一些大型考试的指挥棒,学生课下提前自学的热情和态度相对不高,甚至在一些网购平台例如淘宝出现了代看在线课堂视频的服务,尤其是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居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线课堂时空分离的带来的一个不足,无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施监控。产生这样的一个很大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迷失,缺乏对专业、对课程的应有热情。其次,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有限。由于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学生不再像中小学那样有固定的教室可以长时间的在一个教室里,而教师在在教室的时间同样较短。再加上学生人数往往较多,甚至有一百人以上的大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默契和了解,这对于开展在线课堂中的课堂答疑环节存在一定的不利。第三,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可能存在过度简化的缺陷,因为在线课堂时间较短,有些本来需要用数学公式做严谨证明的内容,往往用特定的例子去解释说明,从而不具有广泛的应用性[4]。以高校化学类课程为例,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物理化学,还是需要数学公式的推导,在过去已有的PPT模式之下,已经存在学生反映进度较快,没有用黑板板书效果好,而现有的在线课堂这样的过渡简化进一步加深了。最后,在线课堂模式不可替代实验动手操作,化学类课程虽然有些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在线课堂的模式,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实验技能需要学生通过在实验室中亲手操作才能掌握。这些实践技能用教学视频是无法替代。

4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对策

首先,不同专业的化学类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交叉化的学科背景。高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在化学类课程学习的热情不高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往往这些课程由纯化学背景的教师任课[5]。化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虽然能保证化学教学上的深度,但是无法保证化学教学的广度,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学习,才能更好的通过简短的在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二,在线教学设计需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例如环境专业,可以以大气污染引入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学习,如果只是简单罗列物理化学的基本公式,会造成学生本专业上缺乏认同感,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只有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并通过准确的案例指出哪些化学知识点在哪些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践中如何应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强化。第三,完善考试考核形式,不能只注重在线考核,也要注意线下的考核。但是同时要注意考试考核的难度与广度,不能所有的专业一刀切,采用一个难度,还是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根据这个专业的课时以及后续相关课程的要求,进行设计考试考核,实现课前在线课堂预习、教室答疑解惑、课后作业巩固等环节的全方位考核。第四,强化高校化学类课程的考核测量与评价。在高校虽然一般考试有试卷分析与考核评价,但是形式过于简单,往往是简单的划定一下成绩的比例,再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主观性的文字描述,缺乏大量的数据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化学类课程的考核相对于中学较少,中学一般一个学年有多次考核,能达到月考甚至是周考,而在高校一门化学课程往往只有在一个学年考核一到两次,这样的考核,无法使任课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这时候,对学生成绩的测量与评价更加显得重要,一方面可以给本学期授课学生成绩进行合理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指导下一学期或者学年的教学工作。

5结论

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化学教学中还是比较新颖的,在今后的推广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优点,克服其不足,使之能够较好的为高校化学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牟新利.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2015(7):147-148.

[2]瞿旭晟.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105-106.

[3]张小坡,魏娜,靳德军,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法探索天然药物化学教学[J].广州化工,2016,44(12):191-193.

篇2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材+黑板+试卷”的课堂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工程学科的教学需要,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快速获取最新教学资源,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能,将学习过程在线记录并进行在线交流与分享,已是当前高校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发展趋势。[1]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对高校在线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运用前沿的WEB前端开发技术和后台服务器端开发理论,包括HTML5、CSS3、AJAX、Bootstrap等WEB前端技术[2],ASP.NET三层架构[3],C#程序语言,ADO.NET与LINQ数据访问框架[4]等后台服务器端开发技术,构建集教、学、测一体化的WEB在线教学与评测平台,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二、ASP.NET三层体系架构

三层体系架构是指WEB项目开发的一种项目代码组织方式,一般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图1是ASP.NET 三层体系架构示意图。三层架构层次清晰,功能上分工明确,需求上互不干涉,每层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分别如下所述:

(1)表现层(UI)是把各个需求功能展现给用户,同时接受来自用户输入操作的数据,再将处理完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2)业务逻辑层(BLL)是连接表现层和数据访问层的桥梁。实现业务逻辑――验证、计算、业务规则等。

(3)数据访问层(DAL)主要是对用户输入进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体现是增删改等操作,同时将业务层处理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本项目采用ASP.NET三层架构进行开发,在Visual Studio IDE中根据三层不同的功能分别创建了多个工程项目,极大地便利了开发过程及后期的维护。图2是本项目在Visual Studio 2013中的解决方案视图。

三、系统分析

1.平台设计

本平台分为四大模块,分别包括基本数据维护模块、基本业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信息查询模块。

2.系统功能需求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系统的角色应该包括学生用户、教师用户、管理员三种角色。图3是本项目的系统用例图。

3.学生功能需求

根据对学生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学生用户用例包括订阅课程、课程学习、查看学习状况、讨论区提问、我的答案、我的笔记、提交作业、在线考试等功能。图4是学生角色的用例图。

学生用户只有加入该门课程学习才可以拥有观看课程视频、查看课程教学PPT的功能,同时学生有浏览学习状况的功能,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了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在线参加考试,此功能更能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本系统提供讨论区的开放功能,方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教师功能需求

根据对教师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教师用户用例包括新增课程功能、修改课程内容、管理上传资料,查看学生学习状况、讨论回复、查看作业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课程供给学生学习,新开课程后可以上传跟课程相关的?频或者演示文件,也可以上传作业的内容以便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可在相应的作业功能区查看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并对其进行评分。教师可以在线编辑测试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给学生在线测试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对测试题目进行编辑,测试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在线查阅学生的试卷和给出适当的分数。教师有权限查看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图5是教师角色的用例图。

四、系统设计

在该系统中,需要用相关数据库来存储用户相关数据信息,使用到的数据库主要有 SQL Server 2012。用实体-关系图(Entity- Relation Diagram,E-R 图)进行数据库设计,该设计模型提供属性、实体性和实体型,用来描述相关概念模型。[5]图6是本系统的高层E-R图。

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一对一实体关系是指实体间的关系是一对一;一对多是指第一个关系实体中从属于第二个实体,然后第二个实体塔又包括第一个实体;多对多是指实体间的关系为多对多。

根据实体-关系概念,对学生用户、教师用户及用户所操作的功能,在各个实体和实体间设计实体-关系图,在数据库中创建数据表。

数据库表包括用户登录表、权限表、学生笔记表、课程表、课程章节表、课程评论表、课程分数表、课程子节表、课程视频表、课程文件资源表、用户关注表、学生作业表、学习状况表等等。图7是本系统的数据库部分表结构示意图。

五、WEB程序的具体实现

前台WebUI与后台数据库间的交互:使用JQuery、AJAX和一般处理程序(ashx)的方法,将客户端用户提交的参数值以“Post”的方式回传到服务器,服务器验证逻辑或与数据库交互后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最终以HTML形式呈现给用户。

课程多媒体视频的播放:PC端Web程序使用了HTML5技术来实现Flash视频的播放。使用轻量级的标签,让Flash的播放效率更高,更加容易掌控。

课程多媒体文件的浏览:PC端Web程序采用了来自GitHub的组件――“JS For PDF”配合后台的PPT转PDF技术来播放多媒体文件。此技术需服务器端安装有MicroSoft的Office操作软件。“JS For PDF”插件增强了用户体验感,同时提供了更多操作给客户端的用户。

篇3

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民办高校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因循守旧、单调枯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技术的进步,民办高校引入多媒体教学等,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元素,但是整体而言,对于电子信息设备的投入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上还需大力改进。

1.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守旧

不少民办高校的改革仍停留在制度、体制方面,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重视,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关注不够,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考评方式单一,通过传统考试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盛行。教师讲授侧重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传播,不注重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信息先进资源严重缺乏

民办高校的教学信息化严重滞后。信息化系统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办高校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缺乏科学认识,对于信息化系统的组织、利用、内容、管理团队以及管理模式没有进行系统化的规划,造成引入的盲目性,由于资源利用的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慕课在线教学在民办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有着双重影响,尤其是对民办高校,但是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它对于我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均衡了民办高校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

民办高校的录取生源普遍比同等级别公办高校低,生源基本是其他高校录取后剩下的生源,质量明显较差。且民办高校还有一部分生源来自于其他形式的招生途径,像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等, 显然他们的质量又低了一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源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造成教师教学的难度。而慕课这一在线教学模式可以让不同级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难易度的课程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2.解决了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不很理想,基本都是较为年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有经验的老教授基本都是兼职,民办高校的师资培训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慕课这一在线教学模式打破了高校教育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网络注册就可以学习优质的课程,一些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不再局限于地域,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简短的视频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3.改变了民办高校传统教学被动统一的弊端

慕课大大增加了高校教学课程的生动性。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主导、知识讲授的枯燥,教学过程难以实现良好互动。而慕课通过信息技术将理论性和趣味性进行了有机统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良性互动。

三、民办高校通过慕课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慕课的出现带给民办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启发是多元的,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大革命。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民办二本院校。开设了42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有专职教师近千人,大部分为硕士、中级职称,年龄结构也趋于年轻化,从教时间短,经验相对不足。但是,年轻人接受新兴事物和开创性比较强,对于学校目前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正适合慕课这一在线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推广。

1.加大对慕课建设的投入

民办高校要开设慕课,就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可以采取与其他名校合作的方式,积极探索开设慕课课程,通过一定规模的合作实现资金投入的降低,进一步整合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提高慕课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委托给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联合,实现互赢互利。民办高校要巩固自身的专业特色,打造特色核心专业和课程,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慕课核心课程,通过网络资源共享,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与此同时,要积极培育优秀的教师队伍。用优质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本校核心特色专业课程的影响力。民办高校要积极引进其他名校的专业课程,实现多专业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理论水平的全面提高。

篇4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Computer Teaching Status and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o Ji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College,Chengdu611745,China)

Abstract:Article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teaching university computer,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to carry out follow-up to better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of proven ability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words:Computer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atus;Problems;Development;Strategy

一、计算机教学在高校中的现状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缺乏合理的教学起点。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学们从小学开始便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的教学也日益受到各界领导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计算机教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实施。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到过相对完善的计算机教育,或者是高考之后,参加过专门的培训班学习,掌握的知识显然相对较多,这就形成了大学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对于此种情况,很多的大学计算机老师也缺乏一个合理的教学起点,最后的结果就是弄巧成拙,使得水平较差的学生没听懂课程,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又觉得太过简单。

(二)缺乏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基于计算机考试过关的压力,计算机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应用的目的。例如,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计划中,除了最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之外,就是程序学习,笔者认为,对于程序教学,很多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不懂,更多的时候是用不上。而一些应用软件和计算机基本维护的教学内容,慎之又少。

(三)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方式。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在很多时候是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方式。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课程一般作为选修课程安排,在考查也相对宽松。据统计,在历年的计算机考查中,一般采用的是笔试,笔试的题型也相对单一,一般就是选择题,学生往往在临考之前看看书本,背背题库里面的题目,考试过线都不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偏重于讲书本知识,同时,不去机房,课堂秩序也相对好维护,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大干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改善高校计算机现状问题的发展策略

(一)采用分级教学的办法。针对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可对新生进行计算机能力测试,然后根据自愿原则施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课程。将基础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实施分级教学,根据学生水平按教学内容进行分级。

(二)选择适合学生专业应用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要注意使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在开设公共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大量的计算机选修课,以使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到最适合的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使得计算机知识能够服务于本专业,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学改革,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本专业教学联成一体,对不同的本专业分别开设侧重点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强调掌握计算机科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本专业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是为指导“上机”实践服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讲一段理论进行一次专项实践,然后再讲理论,再实践。具体做法是:讲完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之后,即安排一次学生自己“上机”实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快捷键运用、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以及让学生自己实践、摸索。老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在课上操作学生跟着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给出讲解进行同步操作。老师给出时间让学生反复操作,这次实践不仅达到了实践目的,同时也有学生自己探索出自己更方便的操作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加深了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淡化考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上机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四)加强配套的教学设施建设。高校应及时购置和更新计算机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多媒体教学环境。具体落实到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教材、课件、习题与实验指导、试题库、教学实践教材、综合实验项目、网上自测练习、网上讨论及答疑、在线考试系统等等。这些教学资源的建设,能扩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操作应用技能。当学生在课堂内外都有了较强的学习环境,并具备了较强的上网学习能力,就应该考虑资源的充分利用。应该将庞大繁杂的网络资源加以整合。即将各种载体、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评价、类聚、排序、建库加工,重新组合成一个效能更高的信息资源体系。便于使用者通过统一的检查平台查找和浏览相关信息的工作。具体做法,常常是以校园网为基础平台,将各类资源进行整理,放入网站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点。如网上教室、精品课程网站、自建课程学习网站、教务系统、数字图书馆、远程教学资源等。网上教室应具有课件、电子教材等资源展示、电子备课、作业布置、作业提交、网上批改、智能答疑、BBS等板块。利用网络延伸课程教学,增强师生交流互动,扩大学生视野,不仅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形成了服务合力,也能有效地带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

我国社会正在从重视学历向重视能力转变,用人单位最终看重的是学生的真才实学。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使他们学到真才实学,提高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文章重点分析了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善问题的发展策略,为后续更好的开展高校计算机教学、培养真才实学的学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8-0103-02

Blended Learning in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pplication//Yan Kun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cept, proposes that class teaching and online learning could realize the teaching goal,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in such course learn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class; online learning

Author’s address Tangshan Industrial Vocation-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Hebei, China 063020

1 混合学习内涵

混合学习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是人们把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有机整合,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对媒体适度地选择和组合,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

2.1 教学内容庞杂但课时不足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该课没有统一标准、材,且本身存在许多问题。面对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在有限课时内很难保证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2 实验教学不足

由于扩招,学生人数激增,使实验设备更显不足。为克服困难,许多院校或增加实验小组人数,或使课程演变成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演示为辅的教学形式,甚至省去实验。没有了实验教学,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

2.3 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

该课现有教学或偏重理论讲授,使学生仅停留在对本学科粗浅认识上;或偏重技能层面的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只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学生即使掌握了技能,也难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优化促进作用。

2.4 学生能力差别显著

学生在专业、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教学既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又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到最大发展。

3 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优势互补

课堂学习以教师为中心,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利于知识系统化,师生面对面交流能发挥情感因素作用。但师生间交流在时间、量和度上受到局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此外,课堂教学进度统一、内容一致,教师难以顾及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通过网络资源丰富性、交互性等特点正好解决课堂学习中内容多课时少、实验多设备少等问题,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但完全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基本知识原理以及动作技能类教学效果不好。

总之,只有通过混合学习能实现各种学习方式互补,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为学生创造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机会。

4 面向混合学习的课程教学实施

设计混合学习时,需考虑学习者特征、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等因素,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时间。

4.1 针对不同学习者特征的设计

学习者原有知识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等不同,导致对教学形式、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存在不同的适应能力和选择倾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提供多样化认知工具;提供针对多学科的案例等资源,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4.2 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设计

学习目标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教学目标宜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组织合适的学习活动。

4.3 针对不同类型学习内容的设计

不同特点的内容有其适宜的教学策略,应针对学习内容的类型设计合适的教学媒体、方法和学习活动。

1)认知类知识分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宜采用讲授、阅读等方法,使学生在感知基础上获得大量信息。智力技能宜采用讲授、协作、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习得概念与规则。认知策略可通过计划、讨论等方法来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2)动作技能类知识需在实践中学习。可开发虚拟实验平台,弥补实验多、学生多而设备少、教师少的不足。平台上提供实验讲义,允许学生交流协作。学生可随时多次重复实验,彻底打破时空等条件限制,尽可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类内容可通过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实现同异步讨论,再通过课堂进行总结点拨;也可上传优秀视频,让学生在声像并举的案例熏陶下端正态度,培养情感。

5 结束语

总之,通过混合学习,既拓展了学习的应用领域,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资源与学生时间资源紧张的矛盾,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传统高校教学结构改革提供范例。

参考文献

篇6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而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实践,因此,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人教育过程中教学的传统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为成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科技信息化时代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推动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学方法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学生的结构和层次上去思考,应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去教学,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

1.1网络教学的国际情况

在亚洲,网络教学已成为亚洲许多开放大学的发展重点,马来西亚正在建设该国第一所虚拟大学;韩国放送通讯大学于1997年就开始进行网络教学的实验;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大学采用的视频会议教学系统在1998年已经扩展到18个地区,建成145个学习中心;香港公开大学已发展了40多门网络课程[1]。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网络教学,除了教材、课程表、作业上网外,将整个学校运作环境建置在网上,使学生不必踏入校园半步,仍有身在校园的感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网络学习中心已推广到40多个。

1.2中国网络发展的现状

CNNIC公布中国互联网络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6月30日为止,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1002万台,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2650万人。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网上教育的11.8%,用户在网上获得科技、教育信息的占31.4%,用户希望网络能更多地提供教育学习服务的占33.6%,用户认为将来最有希望的网上事业是网上学校的占54.7%。这些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开展网络教育已经被认同[2]。

2.网络教学的特点

2.1丰富的教学资源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链接方式通向世界各地,囊括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这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2互动式的教与学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网络教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网络提供了先进的BBS、在线聊天等实时交流技术,可以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为他们创设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网络教学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放在网上,也可以将部分教学任务用BBS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学生们可以用BBS或在线聊天进行课堂交流,也可以用BBS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交课堂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发生这种交互作用。因此学生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其他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3培养个性和创造力

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布鲁纳认为:“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独特的个人特色的知识”[3]。网络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交流,在学习进程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按照要求调整个人的学习计划。

3.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

3.1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教学模式

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教学模式采用完全的网络教学,其包括教学、作业、答疑和考试等教学过程都在网上进行,这也是远程教育所采用的模式。该模式将教师、学生、教学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教师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教学资源或录制的教学视频放到教学平台上,学生经过注册登记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站上访问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通常不在同一地点,学生也不在同一教室,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上课。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教师的教学视频,可以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跳过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避免重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听课,还可以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发言、开展课堂讨论,而这些问题又能透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得到及时解决。

3.1.1实时学习

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登陆互联网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在远程授课透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等手段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学生所在的远程教室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教学平台允许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检查。

3.1.2即时学习

需要借助于网络和流媒体技术实现,流媒体技术可以在 互联网上实现教师授课过程中音频和视频的即时播放。即时学习模式是学生通过访问放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事先已经编制好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所在的网页左边为树型目录结构,右边显示相应的章节内容,能方便的浏览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听到教师的讲授[4]。学生在树型目录中选择要学习的章节进行学习,完成学习后通过教师在每章节末尾布置得教学测验进行自我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在线论坛组织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网上留言或向教师发送 E-mail 进行咨询。

3.2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

讨论式网络教学的特点是互教互学,合作教育。教学需要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共同学习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在讨论方式下,学生为完成某一共同任务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利用网络对学习任务进行网上谈论,进行相互帮助或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来共同完成任务。在互教互学下,使得传统教学上的学习伙伴能在网络教学中同样得到延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2.1成立学习小组

将班上的同学 5-6 人组成协作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进行互助学习。为促进协作学习小组的学习工作,教师可以经常引导性的向学习小组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找到答案。

3.2.2个人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与成立学习小组不同,学生以个人身份登录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自由的组织谈论组,在网上可以与他人就同一问题或学习目标进行讨论,为节省时间可以与其他人就同一目标进行分工查找资料,最后再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总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网络教学这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模式是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必须把教与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网络教学有丰富的网上资源可供师生使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相互反馈信息,使教师能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因人施教。网络教学模式在我国作为新兴事物,无论在观念、理论还是技术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研究,但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满足教学的需要,使之将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模式。 [科]

【参考文献】

[1]张珠龙.网络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未来教育的影响,2000,5(网络版).

篇7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教学是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大学体育教学的任务,一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二是掌握与提高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三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互相联系构成统一的教学过程①。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对学生做艰苦的智力开发和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工作。为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身体活动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1体育视频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随着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不断的变革和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视频媒体在多媒体教学网络化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教师依照书本知识和自身掌握的技术技能肯定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视频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合理地在体育课中运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

(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体育作为一门课程,网络视频教学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教授形式,最大的优点是在视觉上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利用视频资源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2)通过视频资源利用,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成课件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克服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3)利用视频资源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4)利用视频资源把运动技术的难点、重点以及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的课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践,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5)增加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借助体育视频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2.1教学质量受任课教师的制约

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但由于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如地域经济、师资等,在大面积范围内都由优秀教师任教很难实现,这样, 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之间的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差别很大,这也是我国各高校在不同省市招生起分线不同的原因之一,也是择校风盛行的重要原因②。

2.2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能力缺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只是被动的学习,尤其是对一些体育教学中理论性强的内容,往往只能死记硬背,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而失去学习兴趣。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3学生的个性发展难以实现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进度是一致的,但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都是有差异的,高校体育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都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从整体上讲,这必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课余体育指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设置单一:传统学校教学内容设置基本包括为三大球、三小球、武术、健美操、健身、游泳、等十几项比较常见和普及的运动项目,内容设置不够广泛且安排了大量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广泛而又个性十足的兴趣爱好。

3体育视频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利用视觉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将复杂、真实、重要的图形、图片在课堂中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有利于细致、长久地观察事物现象,对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非常有益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被人们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教育。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教育领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学校体育如何迎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结构,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③。

不同的教学媒体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在教学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与其他媒体相比,视频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能更真实反映现实世界的信息。在多媒体计算机中,可以实现视频的播放、暂停、快速播放、反序播放、单帧播放等功能。视频具有表现事物细节的能力,适宜呈现一些学习者感觉比较陌生的事物。视频媒体声像结合、声画同步,呈现的信息量比较大,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①可提供丰富的、真实的、分层次的建构主义学习案例,为广大教师提供直接观察课堂事件,拓展认知空间,激发行动与反思。②理论与多种方式切入课堂教学实践,提供观察理论的机会,有利于提供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③可直接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为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提供学习的样例。④易于传播,能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水平学校学科的课程改革,促进资源共享。⑤有利于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资源共享。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留言板、论坛上向老师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老师在网上交流。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在网上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课件,可以间接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在课堂上放一些体育基本原理、篮球基本战术、足球基本战术、国际上的一些重大的比赛等课件,学生可以在线欣赏,这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互动教学,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注释

篇8

教师备课提纲内容决定了整堂课的主题。传统的教学教师在备教案时,以“教”为主线,整堂课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灌输着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和吸收,课堂效果不明显,学生课后容易遗忘。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由整堂课“教”转变为学生“自主学”,教师在备课内容上必须要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师首先考虑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对新教案的准备,教师必须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而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教学流程。新教案要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导”的作用,而不是“牵”的作用,要着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先学后教”减少了教师讲课授业的时间,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可以轻松一点了,相反,对教师要求更高。如何将新教案准备得短而精,有针对性,更好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导向”的作用,是对教师更大的考验,也是今后教师为之研究、奋斗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先学后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轻“学”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上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会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对未知的知识渴求欲望会增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自主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可以放任自流。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互动的交流,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从中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脉搏,为确定和调整“学后教”的教学方案提供丰富、可靠的依据。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成为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英语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始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一、理论基础

笔者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依据,探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笔者研究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问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的假设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2.实验对象

笔者在周口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自然班,共70名学生,一个班为实验班,35人,另一班为对照班,同样为35人。

3.实验和测试

实验前,笔者对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调查两个自然班目前英语水平的差异,并与实验后结果作对比。调查采用的是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英语成绩,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了t检验,结果如下。

p>0.05,t=-.841

由上表可知,实验前,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t=-.841),从而为下一步实验做好铺垫。

在实验期间,学生每周6学时英语课,实验班学生每周抽出4学时在多媒体教室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课,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其余2学时仍在普通教室,课本为《高等院校实用英语专业综合教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或为学生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向学生展示语言简练、结构清晰的优秀作文范文,或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等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充实、丰富。对照班学生仍然在普通教室授课,每周6学时,不做特殊训练,教材与实验班相同。实验期间,两班学生定期有着同样的作业,包括写作、阅读、翻译等,都由同一教师批改和讲评,讲评不做特殊的要求,也不占用很长时间。

四个月(一学期)后,学生参加一次英语测试。测试题型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很相似,包括听力、阅读、完形、翻译、写作等,他们的成绩被作为实验结束的测试成绩。

4.结果统计

实验结束后的测试全部采用统一标准阅卷,即参考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阅卷标准,阅卷老师为经验丰富的英语专业教师,对于评分标准把握较准确。

笔者对实验后的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进一步分析,表2显示的是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成绩上的差异性分析。另外,实验还对两个班学生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的问题。

P

由表2可知,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班的英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通过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差异较明显,但在语法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说明,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语法点的掌握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英语教师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教授语法的有效方法,如举例子、分类等。

5.结果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后,实验班的英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两个班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本研究对英语专业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实验结果证实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其一,本实验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吸收者和被灌输者。在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成为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自己学习的支配者,通过多媒体、网络等辅助工具,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短片、歌曲、图片、内容等的刺激下,学生构建意义的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这一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要了解这方面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实践,不断提高业务和学业水平。

其二,本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国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机械式的语言和词汇操练,使得学生对待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缺少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刻板无聊的语境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缺少实际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下降。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的不足,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项智能之间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紧密联系、共同作用的。语言的学习也不只是语言智能的体现,它同样要求人的多种智能同时发挥作用,才能收到更佳的学习效果。而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正迎合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这一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课本上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有声有色、活泼有趣、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其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目的与普通院校是不同的,它更加重视对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当讲授第一册第七单元国际旅游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让同桌练习对话:“你想去哪儿旅游?”;如学生想去瑞士,则再把瑞士的地图展示出来,展开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去瑞士旅游?”;进入课文的讨论,让一名学生充当导游,其他学生为游客,进行角色扮演。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旅游点的视频介绍、风景图片、风土人情、节日、风味美食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其四,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即是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其形式是多样的,包括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传与课本内容相关或课外补充的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可以布置网络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交作业,方便快捷,可以复习课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可以进行网上测试,通过测试找到自己学习的弱点和不足,并加以克服等。

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当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走上正常、快捷的轨道,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继续努

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实验之前提出的假设,即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进一步证实了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找出了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英语教学的极大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适度、合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尹莉.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毛明勇.大学英语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7,(2).

篇10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传统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造和创新,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现代教育的根本特点就是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融入到教学中去。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卫星电视传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不象师生所想象的那样理想或显著,以致会产生对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疑问。

一、当代外语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主体”关系不明晰

1.2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的意识淡漠

1.3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仍然陈旧落后

1.4学生普遍缺乏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

2.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

传统意义上教育理论中的教学概念是一种单向传授的活动。韩愈的《师说》中所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学习者学习成败的关键。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念中依然深受它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以口语表达来传授知识内容,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教师如何完成这个教学计划来实施的,这里考虑最多的是教师如何能完成“讲授”教学,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如何更好地接受。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态度还是比较淡漠。这一点我在工作中的感受比较深。中老年教师和一些青年教师缺乏运用教育技术辅助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教师缺乏对教育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新的技术手段和资源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学习,归根到底就是旧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

在近些年的高校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在一些学校,特别一些重点院校,都比较重视外语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舍得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甚至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教学设备由模拟化向数字化的转型。但在这些价格昂贵、功能先进的设备中,平时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几种功能还是几十年来所使用的录音机功能、电视功能、录象机功能,真正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的示范功能、讨论功能、提问功能等等都被束之高阁,很少使用。这里既有课程安排的问题,如单位授课时间短等,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在教学观念中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观上不愿使用,怕麻烦的心理很重。在外语教学资源方面,对于教材建设普遍存在被忽视的现象,许多学校许多课程使用的教材一用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在教学中使用得更是凤毛麟角。辅助外语教学的软件和课件也相对比较少,有很多都是“新瓶旧酒”式的多媒体“新式课本”。

正如上面所介绍的,各学校在外语教学硬件建设都在加强,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真正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极少,教学设备在课余时间都被封闭,教学资料也很少对学生开放,所说的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辅教而不是辅学。

二、现代外语教学存在问题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影响

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这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使学生能够比较简洁有效地掌握系统知识,教学效率较高。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参与。

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进行探究的愿望,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从根本上掩盖了教学活动真正的意义和目的,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较高语言技能的外语人才。

高校外语教师使用媒体的态度和习惯,也影响高校外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由于对教育技术理论掌握少,对功能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使用比较陌生,平时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导致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即使使用简单的教育技术手段,也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电子文字课本。这必然会阻碍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在当今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建设中所出现的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资源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硬件建设立竿见影,而教学内容和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经过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和准备,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评价。

好的工作,无论校方还是教师,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有大的投入。这样会导致知识结构陈旧,课堂教学内容基本隔绝社会上、国际上的信息资源,难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追求更新知识的愿望受到抑制。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提供的帮助是两方面的,既有辅助“教”的方面,也有支持“学”的方面,而这个“学”的方面主要指学生主动地学。教学观念转变,学生成为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之后,自主、能动地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行为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未来复合型外语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忽略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失去意义,使我们的外语教学改革失去动力,象人失去一条腿一样,使现代教学模式失去“教”与“学”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李靖.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5.4, 105-106.

[2]张丽华.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5.4, 33-35.

篇11

关键词 高效课堂;历史学科;构建方法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首先体现在学生预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积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做好做足课前工作,课前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绝不是让学生简单读一遍课本,科学意义上的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问题为引导,以导学案为依托,着眼于课堂教学实践,构建一种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利用有效信息推动新旧知识迁移,最终形成正确认识的科学学习模式。为此,要改变以往历史学科预习有名无实的情况,结合高中历史教材的实际,重视抓教改、促预习。教师要提前布置预习思考题,印发导学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切实提高学生预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上课时,再围绕导学案上预先设计的题目,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适时引导、点拨,恰如其分地评价其预习成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水平上

教师导学案的编写水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要科学做到:“导预习”、“导思考”、“导运用”。

“导预习”,就是“课前准备”模块的功能。导学案要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明确学生的预习目标和任务,预习题的设计要涵盖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难度要适中。

“导思考”,就是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特别是要针对课本重难点知识精心设计题目,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是常见的题目类型。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引领学生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突破课本重难点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导运用”,就是课本考点知识的运用。要学以致用,这是“知识拓展”和“课堂检测”模块的功能。通过练习环节巩固课本知识,使知识具有条理性,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体现着课堂教学的高效和成果。

三、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引导水平上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为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营造师生之间平等的舞台,切实让学生“动”起来,这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一个必要理念。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设置一定的情境或条件,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历史,同时,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排情景剧还原历史,或者设计科学的、具有可探究性的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三,教师点拨要及时,要“恰如其分”又“恰到好处”,这种指导要准确、得法,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发挥引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破解疑难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

第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历史教师要从记忆环节、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做题的思路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加强有效指导,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高三二轮复习过程中,复习世界史时,指导学生将世界史内容自主整理为英、法、美、德、日等国国别史内容,在应对历年高考世界史材料解析题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的积极作用。在选择题解题突破方面,更多的教师常常又仅仅局限于选择题技巧的讲解,而忽视了做错选择题的“表现”。实质上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做错选择题的“表现”,更有助于学生避免重蹈覆辙,提高做选择题的正答率。

四、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体现在学习小组学习、探究的参与度、深度和广度上

首先,加强学习小组建设,要求小组内的每个人都有角色分工,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

其次,制定学习评价细则。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要有教师评价,还应有学生评价。对发言踊跃,课堂知识掌握、领悟较好的小组成员,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评价要逐步引导,使之慢慢形成正确评价的能力,对学生的互评,教师还应该给予明确的回应和指导,不能含糊而过。

第三,重视培养小组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要有持续培训意识,要把制定的评价细则公布给学生,让学生熟知。从学生的角度讲,要有集体荣誉感,要积极探讨、踊跃发言,为组争光。

第四,小组合作探究要全员参与,助强扶弱,在讨论中提升小组整体水平。

第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好学习小组的评价工作。在课堂评价中要更关注对学习小组的整体评价,包括合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合作效果是否优秀、正答率情况等,通过评价和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五、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体现在课堂检测的题目质量和检测效果上

历史课堂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课堂检测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检测题目的设计要紧扣学习目标,针对重点、难点知识,有助于破解学生的疑难,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做题的正答率和准确程度是对高效课堂“高效”与否的评判,教师对学生做题情况要及时反馈、点拨和矫正,以提高学生能力,升华学生认识,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篇12

课堂是一个教师、学生互动的环节,一个好的教师、一节精彩的课堂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来完成,要想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实现小班化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提升教学质量。

1.小班化教学主要内容

小班化教学就是学生数量较少的一种教学组织空间方式,在小班化教学时,小班内完成教学过程,就形成了小班化教学过程,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高效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便利,教师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多的增加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不断优化,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完成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和进步。

小班化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认识和把握,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状况有一个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式等在备课时,有针对性的完成备课处理,采取对应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化才能和优势,有效提升学习质量,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完成不同的教学过程,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2.提升小班化数学教学高效性的有效策略

2.1针对性备课教学

小班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加以重视,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优势等针对性备课处理,需要充分认识到教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程度、教师的教学方式等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和改善,在教学设计阶段,小班化教学效率提升需要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全体学生共同决定的,因此在备课处理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习情况的学生,能够分层完成备课,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教师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能够下意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参与课堂机会,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教师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爱好,不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提升教学质量。

2.2关心学生的深层次学习,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我们一直倡导知识都是从无到有的,因此在现代教学活动开展时,这种思想仍然适用,小班化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实践学习和认识,使得学生可以达到一个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同时由学生一起加入探讨和思考,不断完善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知识学习,更加容易掌握丰富的知识,同时对知识内容把握也更加清晰明了,教师对其知识内容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思考和尝试,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内容,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2.3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

在小班化教学活动开展时,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更多的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彼此的想法,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两个同等教龄的教师,陈老师和刘老师,其中陈老师的班级有60人,刘老师的班级有20人,两个老师开展同样的课程教学活动,就学习数学中三角形的全等这一节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两个老师的相同之处:陈老师和刘老师都采用课本中的习题和案例完成基础教学活动,老师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也进行了互动交流和分组讨论。

两个老师的不同之处:刘老师将创设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音乐、动画等形式来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所学习知识内容。陈老师列举了身边例子开展教学活动。

陈老师参与到其中两个小组的讨论中,而刘老师参与到全部小组的讨论活动中。陈老师提问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而刘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了提问。

两个老师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同和异同之处。通过这样的案例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后,我们发现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讨论和学习,同时也增加了被重视的感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交流互动。

3.讨论

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小班化教学模式是当前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班化教学工作开展,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互相之间实现更好的交流合作,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能够彻底的打破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提升小班化数学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篇13

一、洗自主合作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1.注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成功

“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就有可能产生要学习的动机。”正如斯金纳所说:“就学校而论,动机的问题,不是‘传递’动机之事,而是安排好学习与研究的条件,使之起强化作用的问题。”心理学家麦独孤和史密斯(W.Mac Douqai 和 W.Smith)早在1919年就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目的要有科学的把握和预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在课堂自主学习内容安排时,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不同方式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达到他们成功的巅峰。

2.自主学习应该有效地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指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这些都能充分说明合作学习理论在当今教育教学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应该人为割裂开来。学生在相互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学习伙伴身上感受到很多理解接受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弥补自己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不足,这有利于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洗出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容量”为“质量”,让学习更富自由和开拓!

二、洗例题精讲,把创造还给教师

洗课,首先保证你的米是好米——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淘米先要挑去石子、坏米等,在对教案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内容的干净、富有营养。

布卢姆认为提升教学质量要关注四个要素,其中教师应该担负起两方面的责任:一是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二是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教师要通过课堂的精讲来履行自己这两方面的责任: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当堂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构建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原理、基本法则,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结构化、概括化的方法程序,如评析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主题探究活动的表述思路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的精讲应该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恰当地处理好课堂收与放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形成结论性的知识。以八年级为例:在研究梯形时,学好本大节内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会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平行移动梯形的一腰或一条对角线,或者从梯形上底的两个端点作梯形的高,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关于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问题。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掌握的知识来研究新问题,教学中要使学生熟悉本大节中常用的辅助线,并明确这些辅助线对于问题转化的作用。这样用多种不同添辅助线方法证明,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结构化、概括化的知识体系,而且使得学生再次运用基本原理解决了问题,方法程序的结构化和概括化也得到了及时的巩固和复习,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洗出品格,把创造还给教师,变“解析”为“建构”,让教学更有个性和风格!

三、洗作业布置,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外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中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主张“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合理设计: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要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最好探索出一种合理的模式:从作业数量来说,每天作业数量控制在3~5条,切实控制学生作业时间,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从作业内容来说,尽量克服机械重复,也不必面面俱到,要抓住基本的东西,典型的问题,重要的思想,方法等;从作业的形式来说,要丰富多彩,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多要控制在1~2题。从作业的要求来说,要分层要求,有必做题、选做题、提高题,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获得一定的训练的同时,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要求,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不必过分强求,人人一百分。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作业参与的程度,有没有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在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轰轰烈烈地课改的今天,我们的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工作也要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念,形成新的科学的作业目标意识:是否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洗出智慧,把挑战还给师生,变“重复”为“高效”,让思维更具延伸和交互!

高效的学习应建立在教师保证学生参与、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学生生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构建学习的世界和满足自己的兴趣与学习需要,完全投入到处理教材与学习任务的活动中去,真正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曾琦.《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