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生自主探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学生自主探究

篇1

第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多媒体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第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第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第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篇2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采用CAI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北大荒的秋色后谈体会,学生便会联想到秋天的美景,秋天的精美诗句,不由得感叹,生活在北大荒的人眼中有美景,身边有宝物,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给他们造成一种冲击,使他们对北大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予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去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习《西湖》一文时,采用CAI出示西湖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为他们营造一种诗意般的境界,美的享受,再根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真正体会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五年级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描写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就能饱览大自然的奇妙风光,享受大自然慷慨赐予的思想。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四、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用“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复习课文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课的生字、词语,重要的语句、片段慢慢讲解、背诵、默写,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积累。这样学生在自己读、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这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让学生谈出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同时,用课件演示其过程,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和杰出才能,有力地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嘲笑和攻击。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篇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播,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起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正是以此为基础的,指的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那么呢?

一、寻求有趣的问题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深有体会地说:“打开一切科学钥匙,都是毫无异议的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问个‘为什么’。”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作为让学生主动探究起来的突破口。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产生真实的问题。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不是教师所决定的问题,更不是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在教学中,假如学生围绕教材规定的或教师提供的问题展开研究,他们内心往往缺乏那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意愿,学习则变得比较被动。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孩子自己决定要研究的问题,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在教学第十二册《凡卡》第一课时时,我就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中。先询问学生:“在你童年时,都能干什么?到了节假日,还能做什么或得到什么?”然后播放悲哀的音乐(《流浪者进行曲》),师感情叙述:“童年,无忧无虑的岁月;童年,享受父母关爱的时光。然而,一个小男孩,一个可怜的、才九岁的小男孩却在人们忙着准备圣诞礼物的前夜提笔给他唯一的亲人——爷爷写信。他在信中写道:‘亲爱的爷爷……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在恍如身临其境中,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激发,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想,有的说这个小男孩好可怜,有的说他的命运太悲惨了,还有的说把自己的快乐分给他一些。为了让学生自己决定要研究的问题,我于是引导:此时此刻,你心里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思维活跃,问题自然产生,有的研究“为什么要叫爷爷带他离开这个地方,而且越快越好?”有的研究“他说带他回村子里去,村子里有什么好?”有的研究起“他是爷爷的亲孙子,为什么请爷爷带他离开要用‘跪下了’、‘永远为您祷告上帝’、‘看在基督面上’?”然后,依据学生想研究的问题,根据自愿原则,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出来。

二、提供操作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并非手工劳动课、常识实验课的专利。在语文教学中,也应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材料、操作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己的设想,运用材料,放手让他们搞一搞,试一试,从而经历真正的“自主探究”过程。

《詹天佑》一文中,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和“人”字形线路是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少,光借助图来理解还有一定困难。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探究起来呢?我借鉴一些老师的做法,搬来一些沙子,让学生当小工程师。在学生充分读熟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把沙山分别当作居庸关、八达岭和南口,来演示詹天佑的开凿过程,再现设计思路。学生积极性异常高涨,或独自斟酌,或同桌探讨,不懂的再来个四人合作。在老师的导演下,在自主探究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开凿方法,还进一步体会到了詹天佑的才能和技术。

三、开放学习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素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不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即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唯教材,而应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放教材,努力使自己的课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为学生自主探究拓展途径。

开放教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打破教材不能改动的神话,根据培养目的、需要,将教材内容适当增删、重组。如《凡卡》结尾没写寄信的结果,就让学生展开想像,续写《信寄出以后》。此文还可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小珊迪》等文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出共性的东西。二是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材多样化的策略,提倡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而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完全可以打破学科间的隔阂,自组教材或自编教材,进行综合教学。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和常识《认识方向》组合,《树叶画》可以和美术课《秋天的画》组合。由于探究内容、途径的多样化,学生的探究非常投入,一些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篇4

“很好。现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老师抓紧时间给大家布置本周的英语作业。本周除了要完成老师留给你的口头作业之外,还有一些手工作业要做。”我一边说一边瞟了挂在墙上的钟一眼。

“什么手工作业呀?英语以前好像没有手工作业的喔?”同学们脸上都露出诧异的神情。

“别急,是这样的,我们小学部英语组要举行‘西方节日文化集锦’活动,要求每个年级负责筹办一个节日,负责制作收集与该节日有关的资料、吉祥物等,我们须筹办的是复活节,需要做兔子面具或彩蛋。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后来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子形状的巧克力糖。亲友间要互赠彩蛋。人们把成百的蛋壳涂上彩画制成彩蛋并互送礼物、贺卡庆祝复活节。在复活节这一天孩子定会收到兔形礼物。……”

“老师,耶稣是谁呀?”

“老师,耶稣为什么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老师,人死了是不能复活的,为什么耶稣会复活?”

“老师,……”

……

我一看,讲台下的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了,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站起来向老师发问。

怎么办呢?如果解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吧,时间上来不及了,如果只回答一部分问题,那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如何是好?此时此刻,我真有点进退两难。

“我知道,老师,上次我在网上看到……”教室一角传来稚嫩的声音。

“是啊!”我茅塞顿开:“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很多小朋友家里都有电脑,我们完全可以自己试试上网查找答案。好的,这个星期你们回家就去寻找答案吧,下星期回来后将你的收获告诉大家,看谁知道关于西方节日习俗的故事最多,好吗?”

“铃……”下课铃声响了。

星期一回来,又是英语课,当我一踏进教室门,学生就嚷开了。

“老师,我从《圣经》里知道耶稣是谁了!”

“老师,我从网上知道了耶稣为什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老师,让我来说说耶稣复活的原因吧!”

“老师,我还知道西方好多其他节日,让我……”

一双双期盼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急于表现自我的激情。

“好吧,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上个专题课――西方节日文化习俗,而且,今天我要从你们中间请出一些小老师来为大家解答问题。”

于是,一个个小老师站出来了,一个个有关西方节日文化习俗的故事也从孩子们的嘴里出来了。这些故事,有的来源于互联网,有的来源于《圣经》或其他书籍,还有的来自爸爸妈妈的口中,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孩子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的与西方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

篇5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篇6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往,拨动“情趣”这条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对学生要“信得过…放得开”,使学生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为学生自主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教学中要及时反馈,评价鼓励,及时发现“闪光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究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的个性差异。因此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严重弱化,缺失了自主思考、学习的余地。现代数学教育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

教师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异处导,及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参与,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的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机会。

三、重视学习策略指导,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总结,形成学习的能力,受益终身。

1.教学生学会读书。使学生养成读书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学习,首先要诱发学生“读”的欲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话题,激发学生自学课本,探求下节课新知的强烈动机和兴趣。其次,在具体指导读书时应要求学生做到3点:①边读边记。划出重点和记录不理解的地方;②边读边说。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结论;③边说边想。知识的形成过程怎样?结论是怎样得到的?结语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

2.教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数学观察力强的人,善于发现图形的特点、数量关系的特征和数学知识问的内在联系,从而进行正确、恰当地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准确迅速的运算,因此数学学习必须重视数学观察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有明确的目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把观察与思维想像结合起来,提高观察的效果。

篇7

   课前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四季,在头脑中想象四季,用双手描绘四季,搜集词语赞美四季。上课时,打破常规让学生拿着作品,站在室外等四季。同时四位扮演春、夏、秋、冬的同学在黑板上随意贴上四季多彩的图案:嫩叶、绿草、五颜六色的小花、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落叶、洁白的雪花、可爱的雪人和圣诞老人等等,在教室内营

造美丽的四季。春姑娘引领学生进入教室,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四季的美。?

……?

( 分析:“好奇心”是学生创新的潜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只有巧妙地导入新课,去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有利于对新知的探索。因此教师用令人喜爱的画面,令人舒适的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从大家的绘画作品中,老师看出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下面请喜爱相同季节的同学坐到一起,自成一组好吗??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学习你所喜欢的季节,并完成老师的自学要求:?

1、结合课文插图及内容,说说课文中该小节描写了哪些景物??

2、再结合课前准备的画,说说你想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1:我来汇报,我们组学习的是春天这一小节。这一小节中描写了溪水、绿草和鲜花。结合我的作品,我仿佛看到冰雪融化了,溪水哗哗地流着,满山的映山红开了,把山都染成了粉色。?

生2:结合我的作品,我仿佛看到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还一边飞一边叫,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生3:老师,我仿佛看到睡了一冬的小青蛙从洞里钻出来了,一边伸懒腰一边说:“睡得真舒服!是该运动的时候了。”?

生4:老师,我仿佛感觉到春天的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生5:老师,他们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可我却在课前找到了他们没有找到的“春天”。?

(本组学生露出不服气的表情)?

师:瞧,他们有些不服气啦,你还不让他们看看你找到了什么??

生:(得意的样子)我找到了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下面我给大家唱一下。春天在……?

本组同学高兴地跟唱,老师与其他同学拍节奏。?

师:你们汇报得真好,让大家佩服,让老师高兴。接下来谁汇报??……?

( 分析: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发展和实践的过程。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去看、去想、去说、去画、去发现、去探究、去获得新知,从而使思维得以发展。?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教师又提出了深浅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功地完成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任务,协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知、领会新知;而学生则带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及交流去积极寻找答案,理解课文、超越课文、延伸课文,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获

得者,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精巧设练,培养能力?

师:四季的特征各不相同,谁能结合板书和自己的作品,用一个表示颜色的字来概括一下每个季节的主色调??

生:我认为春天是绿色的,因为草绿了,树枝发芽了。?

生:我认为春天是粉红色的,因为满山的映山红把山都染粉了。?

……?

师:四季的美各有千秋,下面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描写四季的词语拿出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收集得多??

学生纷纷跑到黑板前贴上自己搜集的词语。?

( 分析:练习的设计要由浅入深,难易适度,逐步提高;习题要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索性,还要求变、求异、求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精练、巧练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能力,深化思维。)?

   因此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第一题要求学生从视觉上,并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答案。第二题即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以及合作竞争意识。?

四、鼓励创新,享受成功?

师:同学们画得很美,说得很棒,收集得也很认真。下面我们要开展一个“争做小诗人”活动,看看谁写得更好。请大家找你最好的伙伴,选你最喜欢的季节,仿照课文的格式,写一首小诗。?

学生两三人一组合作,讨论思考。?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你的作品??

生:老师,我来。我们创作的小诗题目是《夏天》:?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蜜蜂唱起了歌——?

嗡嗡,嗡嗡,?

它们在辛勤地采蜜。?

生:我来汇报一下,我们作的小诗题目是《冬天》:?

冬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雪花跳起了舞,?

飘呀,飘呀,?

让世界变成了白色。?……?

教师对于学生创作的小诗或微笑、或点头、或建议、或点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分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创造的环境,提供创造的机会,架设创造的桥梁,对积极参与创造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创造能力;让学生探究;发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39-01

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难释疑,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谈点看法。

1.转变角色,让学生自探自悟

语文教材是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形象性、生动性是它的鲜明特征。为了让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通过角色转换、激活主体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氛围。比如:引导学生理解《观潮》-文中的潮来时两次唱歌的意义时,既不是把答案直接塞给学生,也不是通过简单的讨论来实现,而是让学生变为作者的小伙伴,当同作者一道,乘上海轮在海港中目睹到繁荣、繁华的景象时,感受如何?于是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争相发言,有说骄傲的,有说高兴的,有说自豪的……事实证明,学生一旦进人角色,就如同给他们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

又如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一诗时,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认为这四句诗描写的是一幅洋溢欢悦、欣喜和畅快的《春喜图》,他们仿佛看到了春花烂漫,缀满枝头,彩蝶飞舞的情景;仿佛听到了黄莺婉转的歌声……;有的说“寻”字正突出了诗人主动迎候春天的到来,春天的温馨和甜蜜在诗人笔下描摹得极为细腻真切。

2.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

大家都知道,语文教育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因此,不搞一言堂、一刀切,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辩论的舞台,抓住疑问,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问题争辩中明辨是非,追求真知灼见。如《捞铁牛》一文介绍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八只笨重的铁牛。小结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有谁能想出比怀丙和尚更好的办法来捞铁牛呢?”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极了。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要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需十六船泥沙,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会阻塞河道,污染环境。如果我来指挥只需两船泥沙,四只大船我先准备好两只同样大小的木船,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搭好架子,扣住铁牛,再让两只船分别靠在前面两只船的两旁,水手将泥沙铲到空船上,而不铲到黄河里,原先空船正好装满了泥沙,再用这两只船来搭架子扣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送到岸边后返回来,又靠在这两只船的两边,用同样的方法反复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捞上来,最后,再将这两船泥沙送回原处,而不是铲到黄河里去,这样既捞出铁牛,又保护了黄河。”这种教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空间,创新思维火花在争辩中随时将会有所闪现。

又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后,笔者问:“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请大家探究的?”沉默一会儿后,一生举手质疑:“听说诸葛亮的计谋高明?”这一问题看似浅湿,但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说明学生已进入深层次的探究。于是笔者适时引导,在筹划备箭时,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思路上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解难释疑尝试活动。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认识到:(1)诸葛亮之所以比周瑜高明,是因为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的,认为箭只能“造”出来;而诸葛亮则是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利用天时地利,向多疑善猜的曹操去“借”箭。诸葛亮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比周瑜高明。(2)一个“借”字足以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也更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分析,知天文地理,知识非常渊博,难怪周瑜自叹:既生亮、何生瑜?……

3.营造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最大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了问翅,又经独立思考研究解决了问题。坚持为学生营造自由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多发现,多探索,多实践,使课堂教学时时处处充满创造的氛围。

篇9

当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脱节,缺乏情感体验和生活气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往往还是以传统的讲解、传授为主,教学的内容还是以文本为主,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使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成为学习的工具,教学活动缺乏生机与活力,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兴趣下降,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围绕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讲解,就语文教学而教学,没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许多学生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不强。有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感知能力不强,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不高,阅读量较少,知识面狭窄。

初中语文教学对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写作创作能力,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觉悟,语文教学既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把握学情,因势利导,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等方面入手,创新策略、改进方法、优化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讨论中分析问题的关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拓展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改进方法,优化过程,精心设计语文教学目标

教师要挖掘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成自身的能力,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问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前对照目标、要求和问题,自主学习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感知能力,深入思考,质疑问难,做好学习的准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认识、学习感悟、学习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讲,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催生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体会感悟文章的语言特色,笔者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鲁迅先生为什么去日本留学?后来他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和品格,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领会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激发作者立志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看电影事件侧重写老百姓的不觉悟,是造成民族衰落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两件事的影响,促成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决心。使学生不但全程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文本内容的不断深化,使学生对藤野先生和作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这一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感知实际和情感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三、教给方法,注重指导,不断放大语文教学成效

篇10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分析课文面面俱到,教师滔滔不绝讲述,学生一头雾水,恹恹欲睡,课堂气氛沉闷。对作品的内容和中心的分析,完全是教师个人的理解,忽略了学生由于不同视角而产生的不同理解,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而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则把课堂重新还给了学生,脱离了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摒弃了传统阅读教学中“讲授型”和“讲问型”的方法,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通过学生交流展示,“教”“学”并重,将教学关系由单向变为互动,把学习主体还给学生。

下面是以读《语文周报》为例设计的课外阅读指导研讨课:教师备课:1.准备好《语文周报》(初二年级上册第35期);2.学生准备读书积累本《书海拾贝》;3.课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活动过程:活动一:教师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读书方法及积累知识的习惯。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出现的问题分析得出原因,以引起学生重视阅读,同时以成功的例子,给学生树立榜样,增强阅读的欲望,提高阅读的兴趣。

活动二:1.自主学习:学生自由略读《语文周报》,探讨方法,交流收获。2.男女分组比赛,谈谈读报的方法与收获。3.教师指导略读的方法:大略地看目录、标题、关键句段,了解大意。此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略读报纸,学会整体上了解文章大意,从中有效地筛选和利用信息。

活动三:1.引导理解精读的含义。批注、圈、画、点评作标记。2.合作交流。学生按四人分组自由选择文章板块精读,边读边在原文作批注,并填好读书积累本,然后交流精读的方法和收获,再指名回答。3.总结方法,归纳规律。(1)学生谈精读的方法,展示学生积累本。(2)肯定学生值得提倡的读书方法,指出不足。(3)教师总结精读方法。

二、引导自主探究,鼓励存疑质疑

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交流的同时,鼓励学生研究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崇尚好奇心,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学生不断质疑,逐步学会探索,并在释疑中研究创新。老师在指导学生质疑时,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写出自己的理解、认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出问题,把不会、不懂及联想到的问题均不受限制的写出来,并带到到课堂上质疑。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学生提出“主题突出悲凉之意,那么‘小桥流水人家’岂不多余,与主题不合?”在学习《山坡羊》时,学生提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难道不兴不亡的太平盛世中,百姓就乐吗?”在学习《七根火柴》时,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无名战士最后牺牲,这个情节不合理。”学生争相讨论,教师总结引导:这一情节的安排体现了小说的艺术性……通过学生研究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逐步学会自主探索,并在释疑中研究创新,学生收获巨大。

三、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研究能力,是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重点,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即是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最终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激励法。通过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鼓励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发散创新训练。

二是情境法。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和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与情感的体验中思考问题,诱发自主探究,创新思维之动机,逐渐形成研究习惯。

三是发现法。提倡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认识学习的规律和本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体验到发现的艰辛和成功的欢乐。如在学习《背影》、《台阶》课文时,老师不把文章中表现出父子之情直接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自主讨论交流去发现其情感相同点,发现叙事抒情技法上的相同点。

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课文时,教师指导注意本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话很能表现人物的性格。让学生参与课本剧的表演,在表演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在理解人物性格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人物。学生联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贾雨村、韦小宝,历史上的严嵩、秦桧等奸臣,还有刘邦等等,教师归纳:生活中,人的性格特点有多种多样,像大臣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像和坤、严嵩之类靠攀附权贵、颠倒黑白,我们的态度是批判的。但刘邦是为了正义事业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是无可指责的,事实上没有一定的智谋,没有一定胸怀,什么事都难以做成。

四、引导自主探究,做好社会调查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家庭图书资料、校园网或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做社会调查,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信息,了解生活,获取第一手资料。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篇11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和运用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自觉达成共识。

1.学习具有双边互动特点,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修身、明理、学知”,教与学是双边的活动。教、学和谐统一,师生配合默契,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2.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中国古代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论术;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研究生涯时说,成功是三个变量的综合效应,而方法是高效率达到成功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关键在于方法,教会学生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二、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与互助学习的关键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被动现象的办法,实现学生由被动向主动的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创建新的课堂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1.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状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很多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师,上课风趣、幽默;可以让学生下位子讨论;给大家讲笑话;在讲重点、难点的时候语气强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像朋友,很平等。

同样很多学生反感这样的教师,没完没了地讲,学生听不听都不管,老板着脸,没有笑容,没有举手,却非得叫回答问题,不理解同学,总是自己说了算。

从以上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方案时,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投其所好,把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这是大势所趋。

2.注意教师的课堂角色,有效实施教学方案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和合作性学习;指导学生开发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实际和自身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是主持人,学生是演员,教师要把舞台交给学生。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如沐春风,乐而忘返;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营造民主氛围,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去主动发现、探索知识,获得自悟、自得的快乐。

三、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与互助学习的动力源泉

1.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感基础,教师要成为心理医生,把诊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化解心结,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自主与互助学习才有情感的支持。

(1)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首先他们需要爱,学生们非常需要他周围的人关心他们,在乎他们,爱护他们;其次需要接纳,当自己的行为符合标准时,周围人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当自己的行为与标准出偏差时,希望周围人也能接纳自己,尊重自己。当学生们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他们就有健康的精神状态,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才有内因的强力支撑。

(2)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展示自我,敢于自主学习的重要软环境,因此教师要用爱心、信心和赞美的目光支持学生。

2,发掘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教师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观念。

(1)培养良好的兴趣。注意发现学生的特殊爱好或某一方面的专长;鼓励学生保持恒心,不要半途而废;发掘对某学科的“兴奋点”,使学有所得,从而克服自卑心理,形成对学科的兴趣。

(2)教会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源动力,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项重要工作。

(3)用进步激励学生自主与互助学习的信心。进步是学习的催化剂,是人内心深处渴望的成就,是人精神的一种需要,每一点滴进步都使人得到心灵的快慰和精神上的满足。对学生来说,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产生较大的成就感,学有所得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提高上来,教师一定要学会用进步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篇12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 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 CAI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 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 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5 让学生尽可能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6 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 “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 “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篇13

好表现是小学生的一个主要的心理特征。在数学活动中,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参与活动,在参与中求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求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1、提供动口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敢想敢说。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质疑释疑,学生能“说理清楚,语言规范”,说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牢固了。

例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逆应用进行简算时,学生对下列算式往往不能用最简捷的方法计算,而是按运算顺序,或者只将其中部分简算,如19×74+19×25+19=19×(74+25)+19,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不清楚。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反复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这个关键,让学生多说几遍,算法就会发现。如17×64+17×3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让学生口述“这个算式表示64个17加上36个17是多少?”多让几个学生说,然后再问学生:“是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就会说:“64个17加36个17是相同的加数在相加,可以先把相同加数的个数合并,就是先把64个和36个先合并得100个,然后再求100个17是多少?”这样一说就讲清了17×64+17×36=17×(64+36)=17×100=1700的算理,同时也明白了小括号的作用。这样对19×74+19×25+19=19×(74+25)+19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学生就都会说它表示74个19加上25个19再加上1个19是多少,因此它等于19×(74+25+1),这样学生对小括号里的1是怎么来的,其中算理也就清楚了。

概念教学中,让学生说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新旧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清习题要求,分析应知道哪些数量,然后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出什么样的算式。

2、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把知识物化的过程,整个过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使操作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从而推进学生消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基础上学习的。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锥容器装满细沙倒进空的圆柱容器里,这样倒了三次,正好装满了这个圆柱容器,学生从中发现圆柱的体积是这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因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已经掌握V=sh,所以学生很快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sh。这一课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探索,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性。

3、提供动脑思考的机会,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作为教师,要放开手脚,解放学生的头脑,抓住可以让学生猜想的每一个机会。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在数学学习中,猜测不是凭空瞎猜,而是在某种具体情境中的直觉思维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地猜想,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把猜想变为现实或发现自己猜想的错误,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机会。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回忆在除法、分数中各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在此基础上巧妙设问:既然比与除法、分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想一想在比中是否也存在一个性质吗?这样同学们思维异常活跃,纷纷进行猜想、联想,然后进行验证,很快归纳总结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引导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获得的知识,学生觉得有道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透彻。

二、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规律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地过程的创造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设疑、引疑。我先板书:1、1、1,问这三个1相等吗?显然是相等的。接着,我把它们变成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显然是不相等的,你能用什么办法使它们相等呢?这样富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设问一下子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组织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够使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呢?让学生尽情地畅谈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有如下的方法:

①在1、10、100三个数后面分别添上分米、厘米、毫米,使它们相等。

②在1、10、100三个数后面分别添上元、角、分,使它们相等。

③在1、10、100三个数后面分别添上米、分米、厘米,使它们相等。

这时,我又设计让学生在米尺上分别标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长度,并让他们自由讨论怎样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用“米”单位的小数。

1分米=米=0.1米

10厘米=米=0.01米

100毫米=米=0.001米

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01米=0.001米。

3、自我归纳。根据0.1米=0.01米=0.001米,学生观察等式后,不难得出小数的性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