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2: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

篇1

课程内容是没问题,关键是如何把学生抓住,如何让他们的思路紧紧跟着我,我认为只要抓住他们的思路,不给他们“捣蛋”的机会,我想应该可以上好这节课。所以我备课时特别关注这班学生的“学情”,把学生真正放在了首位,然后设计本节课的思路,从简单到复杂,一环紧扣一环,思考了三天这节课算是有了雏形,然后我就做课件,选问题,提前设计这些学生会出什么状况,我必须如何引导等等。

到了第五天,我的课备好了,课件也好了,信心要比刚接到通知时可以说是增加了百倍,我想这节课应该没问题,而且说不定可以改变这个班对学习地理的态度、想法,或许还会对地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公开课开始了,教室里除了65位学生之外,还有学校领导及教师近百人,我打开课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猜猜本节课所讲内容时,好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要学的课题及部分内容,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们,鼓励了他们。这一表扬、一鼓励可了不得了,竟然使这班学生上了我的“套”,整个一节课40分钟时间完全按照我的设计思路进行完了,不仅如此,中间还穿插了许多“意外”的学生活动,他们对问题的回答竟然全是对的,整节课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听讲,而且课堂气氛的活跃也是在这个班上从未有过的。下课了学生还跑到我跟前问这问那,我都像课堂上那样及时解答并鼓励他们。

这节课我的感觉是三个字——爽极了!

课后进行评课时,一位同学科的老师问我:“这个班是重点班吗?”我笑着摇了摇头说:“是初一年级最差的一个班。”

从那节公开课后,这个班的学生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每走过那个班级门口时,学生们都会打招呼,向我问好。尤其是对地理课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地理成绩也从普通班的最后一名升到了全年级第二名。

从这节课及学生的转变上我也有了以下感悟: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这就为他们长大后都成了科学家提供了保证。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没有兴趣,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弃学的现象,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在本节课正式上课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关于非洲概况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换句话说就是对这节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所以刚开时上课学生们就表现得比较积极,再加上我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我们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些就为我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备课一定要“备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学情”

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这是备好一节课的关键,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我们只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习惯等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否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教学设计的无的放矢,从而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我在备课时特别的关注了一下本班的学生,把学生会出现的状况放在了首位,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起点,设计每一个问题时都力求做到“提问到位”,然后从简单到复杂,一环紧扣一环地设计本节课的思路。我的想法是让不听讲的学生没办法不听,要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这或许与新课程理念有所不符,但是根据这一设计思路,这节课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而且学生的表现也是无可挑剔的(课后同学科老师认为该班是重点班就是证据)。所以我认为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老师的教法应该以学生的“学情”来定。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吧。

三、要理解、宽容、赏识学生

作为教师,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宽容、赏识基础之上的。不论什么学生,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它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们不断走上成功之路。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节课当中,我的多次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们从心理上真正接纳了我,这不仅表现在这节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氛围,也表现在了课外与学生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上。

四、积极反思

篇2

公开课,作为教师展示个人能力、教师间相互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当前语文培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而就其现状,笔者有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种情况,在平时的听课学习当中,很多老师的教学过程行云流水、整个课堂天衣无缝。而回顾自己平时的课堂,即使备课扎实的一节课,在完成过程中也总会出现很多的纰漏,倒是有时没有预设到的环节,经过课堂的生成,反而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反思:一节课上完似乎没有了任何缺点的时候,也许这才是教育的最大缺陷。我们可能会为一节课花费无数的精力,也许通过一节课我们会使教师个人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但对于听课学习的老师而言,似乎就很难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另一种情况是,许多老师在公开课时,整个课堂都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学,突破重难点,可以说课程目标完成也不错。但课后反思会发现,整个课堂都在指导读句子,读文章,理解句子,体会人物情感。

反思:如果这是单一的一堂课,“双基”的完成应该是很到位的。但就整个目前公开课的现状而言,大部分老师的课基本都是如此,以课授课,以学生完成课文学习为目标。如果语文教育都是这样,也许就出问题了――课堂教学就成了一种封闭的学习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都重视拓展延伸,能够介绍教材中的人物、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利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在音乐、画面的感染下加深对课文中难点的突破。

反思: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尝试,但深思之后会发现,这些环节的完成,又常常只是一种华丽呈现,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目标,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当前的语文教育仍旧拘泥于课堂中完成拼音、识字、阅读、习作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常常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面对如此情形,那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自何处呢?

当我们细细地去琢磨学生的学习过程时,会有以下发现:

1.学生除了在课堂中学习外,课外有着更多的学习,还是围绕预习、复习环节来反复地熟悉拼音、生字、课文、习作,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学生每学完一课,都会有课外练习题要完成,都有课文中生字生词抄写记忆。这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

3.学生还得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大小测验,通过测验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简单点说,就是学会考试。

学生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大部分学习,都是围着课本、教材转。这样的语文学习不能说不对,但至少是不全面也不科学的,更是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违背的。

课堂就是以教材为依托,全面系统地介绍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那么,教材就是一个媒介,课堂就是一个平台,学生借助这个平台,通过媒介了解语文,喜欢语文,掌握语文方法,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利用课堂完成这一任务呢?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艺。

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有关字、词、句、篇文章的知识点,教师都能信手拈来,比如可以随口吟诵古诗词、名言佳句,可以随机讲述有关的人物典故、历史故事、人情风俗等等,通过教师渊博的知识,把学生带入广阔的语文大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提升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师个人修养和个人能力基础上,转变观念,以课堂为依托,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语文学习环境。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教材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语文学习手段。

《半截蜡烛》可以介绍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介绍有关的书籍和影片,让学生在大背景下学习课文的细节,更好地理解文中的人物及其细节。

《三打白骨精》可以推荐学生读原著,老师加以引导,通过电视剧、原文、课文中三处人物的异同,更全面地感知故事人物。

第三,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提高语文能力。

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终结。教师应该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对学生的以前所学加以肯定,对以后的学习给予指引。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当成学生所学与老师知识之间的交汇点,充分利用好这短暂的课堂时间,在总结归纳原有知识、肯定已有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才是一堂课应该完成的终极任务。

“语文即生活。”教师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生平时的学习讲求实效,引领孩子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76-02

为了让高中地理教师更好地跟上新课改的要求,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积极主动地进行新课改的探索,授课时更好地把静态的教材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学校借助“同课异构”的形式发掘教师的潜能,使教师队伍之间能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所谓“同课异构”指的是高中地理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授班级不同的学生实际,再加上教师本身的背景知识、情感体验及生活经历设计出个性化的课堂形式,使高中地理课堂呈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可以说,同课异构既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关注到了教师的个性化特征,走出了传统教育“同一性”的弊端。同课异构的具体上课流程是,让同一科教师每一次针对同一教材进行个性化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交流反思,并同时上演示课,让同一学科的教师既能在活动中发现教师间的差异,又能在共同的探讨中挖掘新课改的精神,吃透教材,用好教材,从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成长为专业型高中地理教师。

一、加强同课异构的教研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教研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只有提高教研水平,才能提升整个教研组的教学水平。我校按照同课异构的要求,实施集体备课和定期举行教研活动。高中地理教师要依据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集体备课,可以进行专题讨论,也可以进行说课评课,还可以对个案进行分析,方法不一而足,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体现个性化教学。高中地理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精心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并通过同题异构的公开课进行现场演示,再由小组点评、教学发现分享和教学建议等环节,力保最终出来的教学成果是优秀的。这一场场教研形成了一股股头脑风暴,教师备课上课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都明显增强,真正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挖掘了大量的优秀样板课,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亦大大提高了。

二、地理课堂实验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的一些地理现象,空间跨度大,事物较抽象,演变过程也很漫长,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减,因为它缺失了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问题、发现答案的思维训练过程,更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能把实验带入高中地理课堂,那就会给学生一个观察、动手、思考和发现的宝贵的机会。因为地理实验具有极强的直观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已日渐凸显。比如,笔者在讲授森林的环境作用时,就设计了一个课堂演示实验。通过现场实验让学生明白了大森林不仅是吞碳吐氧机,还是吞水吐雨器,理解了为什么说“大森林是地球的绿色之肺”的结论。这节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参与“同课异构”的全体教师学到了新的授课方法。

三、同课异构更注重板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程序,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之余,也不能忽视板书的设计。因为板书可以做到图文并茂,趣味横生,有个性的教师还可以设计出匠心独具的创新型板书来。笔者在“同课异构”的公开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动态地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智慧,强化了其对所授知识的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做到了启发性与纲要性的统一,做到了互补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课堂上只运用多媒体呈现板书的做法不够完善,因为多媒体的出现会让教学内容分散到各个幻灯片中,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梳理和把握,且幻灯片的预设性很强,在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师生交流共同完成教学的今天会束缚师生的思维,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松弛适度,讲解合理。若在多媒体之外加上板书,那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及核心、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更加地凸现出来,体现了知识的结构,更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篇4

摘?要:许多著名高校都在网络上公开了部分课程的教学视频,这让各地仰慕名校大师,却无法亲临现场的学子们受益匪浅。微课是网络公开课的一种衍生,通常是围绕单一知识点进行的视频讲解。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不缺名校、名师,网络技术上也不存在很大的困难,但网络上职教方面的公开课和微课少之又少。本文就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必要性、开设途径、课程内容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职业教育?网络公开课?软实力

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不缺名校和名师,网络技术上也不存在很大的困难,但网络上职教方面的公开课和微课少之又少。笔者认为,从技能型院校发展趋势来看,要想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的认可度和知名度,进而增强自身软实力,除了加强宣传外,还要大胆展示。宣传和展示的平台正是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介,最具前景和效果的当属网络公开课和微课。

一、职业教育开设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必要性

1.教学的目的

网络公开课是由一堂堂完整的课组成的,在网络上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每一网的计算机,都可以成为课堂的一分子,它使教学在不限地点、不限时间的广义课堂中进行。

微课是网络公开课的一种衍生,主要针对单一的知识点(重点或难点)进行视频讲解。微课的内容更精炼,时长一般为5~8分钟;表现方式更丰富,除了授课视频外,还有动画、音乐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微课是剪辑和加工过的网络公开课,非常适合单个知识点学习、核心片段演示、知识摘要、教学反思等。

2.宣传的目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宣传手册再精美,广告辞藻再华丽,都不如师傅亲自露两手。笔者曾经在培训班上看过一个类似微课的视频,是关于德国DMG数控加工中心的,电脑全程控制,将一块圆柱金属加工、磨削成一个完整的工件。整个过程让人震撼不已,不少数控专业老师都投以羡慕的眼光。没有煽情的广告语,但DMG公司达到了很好的宣传目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公开课中展示的各种机器人让人印象深刻,吸引了很多对该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者前往交流。

由此可见,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在宣传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这一渠道打响自己的品牌。

3.展示的目的

今后,国家将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资助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发展前景。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始打造各种优势专业作为宣传重点,但如何体现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光靠吆喝是行不通的,场地和设备简介只是文字游戏,网络公开课和微课才是最好的展示手段。

笔者曾前往南方某大型汽修学校交流,综合实训楼下停放了十几台实习用汽车,宣传栏中介绍了各种教学成果,硬件投入让人感觉“高大上”。但全程参观下来,笔者认为该校那位长期从事汽车行业、在4S店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讲授的一堂公开课,更让人印象深刻。

4.交流的目的

职业院校或校企经常举行教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但大都局限在会议室与演播厅。即使是省、市级公开课,也是很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内容,因为学校有所顾虑,太频繁地上公开课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目前,提倡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各职业院校不妨将有特色的一体化教学,以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形式,在同行中进行展示,各兄弟院校可以边观摩边学习,取长补短。这种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效果会更好。

5.传播的目的

笔者认为,学生不该被限制在学校的范围内,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将地球变成了村落,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有相当一部分半工半读的学生,因为工作紧张,很难坚持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可以让这些学生在虚拟课堂中与在校生一起学习,在工作的同时尽量不落下课程进度,何乐而不为?

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技能型人才,若在本校的网络公开课和微课中有所学、有所获,这对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职业教育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现状

1.缺乏技术和经验

在国外著名大学的影响下,国内重点院校近几年为加强宣传,也制作了一些网络公开课,但数量不多,毁誉参半。相比资金雄厚的重点院校,职业院校在没有专业制作公司的技术指导下,很难制作出效果满意的网络公开课。

在微课方面,因为内容较有针对性、视频时间不长,可以通过软件,例如,camtasiastudio或flash,制作简单的PPT视频或FLASH动画,并在后期进行配音和配乐。众所周知,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能持续10分钟,一个能抓住人眼球的视频,除了内容要精炼、有趣外,还要有恰到好处的画面特效。这些后期加工的技术和经验都是职业院校制作网络公开课和微课最缺少的。

2.缺乏信心和热情

网络公开课和微课是新生事物,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并风靡全球。这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带来的效益不可能马上突显。很多职业院校的领导和一线老师没能足够重视它,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信心,认为职业学校能力有限,达不到像名校那样的制作效果。

没有动力,自然就没有热情,其实,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虽然不能达到名校那样的学术高度,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职业技能,我们培养的对象是蓝领工人,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和标准。

3.缺乏设备和人力

很多职业院校没有专门的摄影器材,也缺少专业的后期制作团队。如果拍摄制作出来的网络公开课、微课画质和音质效果不好,将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

而且,网络公开课和微课是要到互联网上的,除了需要功能强大的服务器外,还必须有电信部门提供的足够网速的网络带宽,这对资金和人力都很紧张的大部分学校的网络中心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

4.缺乏方向和动力

笔者曾经和一些职业院校的领导、老师交流过,他们对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很感兴趣,但不明白该如何着手,不知道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应选择哪些内容,有怎样的标准,如何等。目前,兄弟院校也没有足够的案例可供参考,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害怕无功而返。

事实上,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虽然有趋于平静的态势,但已经催生出一种新型模式,让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在这一领域还没有太多的建树,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也是大有作为的。

三、职业教育适合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课程

1.基础性课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算法公开课得到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青睐,这是因为该校请来了在众多知名IT企业担任顾问、有着丰富算法经验的专家前来授课。算法只是计算机基础性课程,之所以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大楼拔地起,离不开坚实的地基。学好基础课程,是学生拥有扎实基本功的关键。很多大型企业面试应聘者时,考核最多的也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专家不仅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还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供学生参考。

职业院校一定要重视基础性课程,打造这方面优质的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实际上就是向社会表明学校拥有扎实的专业师资力量,基础性的学科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2.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

笔者所在的院校,化工检测和食品安全专业是粤北地区唯一实现了从培训到认证的优势专业。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大到各质检部门,小到菜市场检验室,都对这方面的技术人员长期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学校有很好的办学条件,但还是有很多家长不了解该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不知道孩子学这些就业形势好不好。笔者经常跟该专业系领导、老师建议,跟当地电视台合作,结合食品安全和营养检测,打造部分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在增进家长了解的同时,也能在本地区范围内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3.当前热门的课程

前段时间,网络上关注“你幸福吗?”这一话题,电视台也在街上随机采访路人,问其幸福感如何。哈佛大学一直是哲学、心理学领域的领先者,恰好在那段时期开设了一门与幸福感相关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马上占据了该校最受欢迎网络公开课的榜首位置。

随着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安卓应用开发也成了当前IT行业发展的热门方向。安卓开发使用了Java这一编程语言,同期,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Java公开课得到了Google公司资深工程师的推荐,迅速成为众多想入职Google公司的工程师和学子们的“宝典”。这也反映了名校网络公开课与大型企业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如今,动漫制作、3D打印等也是比较热门的领域,但很多有志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学生却无从下手。学校可以顺应这方面的发展形势,打造入门级别的网络公开课和微课,让学生看到方向,看到目标,找到为职业发展导航的灯塔。

4.职业技能大赛项目

职业技能大赛每年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除了公开的少量图片和文字新闻外,很少能看到整个比赛过程的视频。笔者认为,职业技能大赛体现了该专业领域的最高水平,很有必要将赛前准备、比赛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供各职业院校师生参考学习。

既然中国的美食可以拍成《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职业技能大赛不能拍成《双手上的中国》呢?这样学校无需太多的资源投入,就能让社会各界关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为职业技能大赛锦上添花。

四、职业教育适合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视频

1.课堂教学过程视频

职业院校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课教学录制下来,和大部分名校公开课一样,就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录制。一方面,体现了网络公开课的现场感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一种自信。

当然,课堂纪律方面需要师生很好地进行配合,授课内容可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灵活变化,录制视频也可相应地进行调整。

2.实习或实验过程视频

一体化教学离不开实习,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必须习得一技之长。实习或实验过程的录制,目的是让学生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加快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升华。

实习或实验过程的视频录制需要提醒学生:一是实习安全问题,二是视频用途仅供学习与参考。

这是因为在实习场地有足够的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的安全,但在现实环境中,为了避免学生模仿视频进行危险实验,必须再三强调实习的安全问题,提醒学生,视频仅供学习与参考,严禁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危险操作。

3.职业技能大赛参赛视频

职业技能大赛是各职业院校间的强强对决,过程十分精彩,值得场外师生观摩学习。学校如果能将团队的赛前准备、竞赛的整个过程进行录制,将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另一方面,在网络公开课和微课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专业技能水平。

笔者所在学校的PLC编程曾获得全国技能大赛第六名,在笔者的协助下,几位参赛老师在赛后对竞赛过程进行了补录,并在日常教学中作为微课进行回放,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4.教学成果展示与答辩视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都会举办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评选,其中不乏优秀的创新发明和专利产品。在评审这些教学成果时,会集中进行展示与答辩,这一过程也是相当精彩的,让人受益匪浅。

笔者参加了第九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教学成果评审的答辩现场会,参赛选手们精心准备了幻灯片进行演示,从教学成果的设想、设计,再到具体的实践和应用,无不体现了选手们灵感与技术相结合的闪光点。这一过程如果以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形式录制下来,将是非常不错的教学和宣传视频。

5.校企合作或交流视频

校企合作很好地体现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学校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使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更贴近市场。在这种合作体制下,笔者经常看到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习。

笔者认为,可以与企业协商,将学生实习过程中有价值的部分录制下来,以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形式出去,在增进社会对校企合作内涵了解的同时,也宣传了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

另外,到企业进行交流活动也可以录制下来,让没去参观的师生,也能从视频中学到相关知识。

6.杰出校友的访谈视频

看过TED之类的大讲堂的人都知道,这些视频云集了名人名言,思想观点百花齐放,很是精彩。校友是社会联系母校的又一特殊群体,杰出校友的访谈,一方面可以使社会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对在校生也是一种鼓励。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请来了扎克伯格谈Facebook的创业过程,从大学生涯到创业初期,再到事业成功的整个过程,他都谈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想。这对已经工作、即将工作或尚未工作的IT人士都很有启发。

五、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制作

1.购买相关设备和服务

要制作出效果满意的网络公开课和微课,需要专门的摄影器材;视频的存储需要性能强大的服务器;互联网的访问需要电信部门提供足够网速的带宽。这些前期准备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笔者粗略估算了一下,一台清晰度较高的专业摄影机,加上一些辅助摄影器材,需要几万元的投入,而后期制作普通电脑就能实现。存储服务器可以选用一台,当然也可以由几台构成服务器集群。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百兆、千兆光纤已经相当普遍,支持几千人同时访问服务器不存在技术问题。

当然,要做到大型视频网站的访问量是不可能的,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太过昂贵,学校可以与专业的视频网站合作,借助它们的平台视频。

2.聘请专业的制作公司,培养本校制作团队

在制作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的前期,可能需要专业公司的指导,对视频制作中期和后期的加工等方面给予帮助。如果本校有广告设计专业的老师,或在这方面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可以兼任这方面的工作,学校给予适当的补贴。

一些与当地电视台有合作的职业院校,不妨利用这一资源,打造职业技能与社会关注点相结合的公开课和微课,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本校老师和制作团队。

3.借鉴他人经验,及时回收观众反馈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开课和微课进行得很成功,方法也很成熟,职业院校完全可以观摩和借鉴。总而言之,一定要办得有自己的特色,有清晰的定位和标准,不能完全照搬,否则就失去了职业教育固有的特色。

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如何上得更好,内容怎样调整更合适,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上述这些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问卷调查机制,及时回收学生的反馈意见。

俗话说得好:“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改,边改边做,不怕不会,不怕做不好,就怕还没开始,只要迈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一大步。

六、小结

打造一流的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增强自身软实力,才能建造职业教育的优势“航母”。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校园网功能还不完善,网络公开课和微课更是很多一线老师眼中的鸡肋。笔者认为,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这一发展趋势来看,职业院校应当做到未雨绸缪,勿以利小而不为,不要错失职业教育发展、转型和创新的大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孙文斌.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运用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19).

篇5

中等职业教育在当今的社会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追求。美国学者波斯(G.J.Posner)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应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找出内在的教学规律并指导教学实践,这其实是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在“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优”的公开课活动中,我完成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配筋》公开授课,对于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

一、以岗位能技的需求制定课堂教学能力目标

技能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一个人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以能力训练之水载教育培养之舟,在资源、过程、拓展中生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应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职校生是学习职业能力、学做职业岗位上具体事情的,“有了知识,就有能力”是误区,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力量,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才会转换成力量。专业课教学首要的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岗位需求挖掘、提炼出正确恰当的能力目标,每节课都应有适合的能力目标,并围绕该目标展开合理的教学活动。本次公开课的能力目标确定为“85%的学生能在课堂上熟练完成工程中常见楼板的配筋过程,15%的学生在课后的巩固练习中逐步完成”。这一课堂能力目标的确立反映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对钢筋工程的技能要求,突出了钢筋工程在施工环节中的关键作用,也明确了课堂教学的训练目标及方向。同时能力目标的确立又考虑了学生智力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实行了分层次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二、以综合知识的有效整合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偏多、偏难、偏深;各门学科自成体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教学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远离生产工作实际,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体系并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也背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专业课教学应构建以实践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围绕技术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选择学科知识。我根据本次公开课的能力目标,认真分析了本次课程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过程,找出了与此相关的两个过程性综合知识来源于《建筑力学》及《建筑材料》课程,即受弯构件(楼板)的受力特点:弯曲变形导致楼板出现受拉区和受压区;材料的受力特点:混凝土抗压能力强,而抗拉能力弱;钢筋抗拉、抗压能力皆强,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为保证楼板的受力安全,则必须在楼板受拉区配置受拉钢筋。通过这两项综合知识的有机渗透,使同学们简洁、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了本课能力目标所揭示的主题,顺利完成了专业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结合的过程,为同学们专业实践技能的熟练掌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总理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视察指导时曾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 ,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职校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逻辑思维比较弱,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学必须摒弃陈述性知识教与学的形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有效的训练手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我在本次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采取“三动”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启动”,学生的“主动”,师生的“互动”。首先由教师的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然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给出不同的模拟训练目标,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实践动手训练,让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竞赛中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四、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可在前一节课布置家庭作业,列出提纲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建筑结构类型及施工过程,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再如技能操作训练课,既要求学生记住主要的知识与数据,还特别引导学生如何掌握操作的技巧、方法与规律。教师可随时选择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示范,有目的从方法步骤着眼引导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当然,学生在技能练习中,使用知识、技能或判断推理过程方面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我们教师一定要耐心、认真、及时加以纠正。此外,在平凡的课堂上,专业课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自然地、巧妙地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强大的学习动力。

五、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

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实景性、真实性、丰富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有效地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在本次公开课中,我采用了大量在施工现场拍摄的建筑结构中楼板的施工过程图片,向同学们展现了楼板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而引出本课所授内容楼板钢筋绑扎在施工过程中所处环节,并展示出其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进行打下基础。在课件的制作中,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营造专业氛围,让学生在专心致志中自如、顺畅地进入学习状态。

六、爱心是专业课教学的起点

中职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心理和学习上的不足,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导致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不高,作为教师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信心,而这种爱心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怀疑、否定的心态转化成宽容、激励、共同分享的教学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作为教师真的需要有朴素高尚的品德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只有这样才能时时处处想着他们、关心他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努力和汗水,为他们插上自信、勇敢的翅膀,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充分发挥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训练为依托,增加课堂师生互动,在客观上势必对正常的课堂教学计划和进度带来冲击和影响,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是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教师备课的重点不应只是知识点的罗列,而应是备教法、备学生,特别是在教学思路的组织方面多动脑筋,并努力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进程的把控能力,使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不说废话,不做收效不高的事情,让课堂的时间真正属于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使我们的专业课教学真正发挥好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虞焕新 《建筑工程基础》(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2]徐晶 《经验+反思=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