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是对特定目标、特定资源、特定时间及相关施工技术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活动。在实际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建筑项目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降低了施工质量,导致出现了建筑产品不合格、延误工期、施工事故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策略,为我国工业与民用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原则
1、要以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质量管理
为有效确保工程质量不管是什么项目都必须制定出严格的技术标准,这些工程技术标准通常是由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来一起完成,不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及合理性,而且还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表明只要以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就一定能有效保障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整体质量。
2、要基于一定的技术支持来实施质量管理
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均是由许多事项所构成的。在实施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在设计与落实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一定技术的支持;事实证明,想要有效地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队伍素质低,水平差。建筑施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施工企业在人才选拔方面有漏洞,加上缺乏必要的人才培训机制,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极为普遍。
2、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及素质,所处岗位与自身能力是否相符,也是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3、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实际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工程施工也就没有严格的标准,施工交接制度不完善,导致施工无论是质量还是安全方面都存在着重大隐患。
4、施工材料监督不彻底。施工材料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基础,无论是从采购,还是到材料利用,有些企业缺乏对施工材料的监督,使得施工材料质量与数量存在着问题,影响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运用。
三、有效控制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
1、建筑材料
无论是工业建筑或者是民用建筑,其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总体质量。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好建筑材料质量。首先,要根据具体规定程序进行严惩操作,对各种施工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其次,科学合理使用各种建筑材料;最后,在整个施工过程阶段,要确实保管好建筑施工材料,确保建筑施工材料质量不会因外界条件等因素发生任何影响。
2、施工机械
有效保证顺利完成工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把施工机械在工程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在采购和应用施工机械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环境来操作。在施工建筑过程中,机械的运用一定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具体操作。另外,对施工机械也要及时做好维护与保养。
3、施工工艺
作为工程建设者在进行相关工程建设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统筹全局,对各种工程影响因素及在工程施工中各种可能遇到的潜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可把周密的施工方案制定出来,从而有效保障整个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4、施工现场环境
在工程施工中,有比较多的环境因素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多变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例如水文、地质、气象及污染等这类具有不可操控及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一定要通过充分分析影响工程建筑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从而为工程顺利施工做好切实的事先预防准备。
5、施工人员
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产生影响的各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施工人员这个因素;由于施工人员均具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全面管理好施工人员,特别要管理好各种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服务性人员,因为他们能极大地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要做好工程施工管理首先就要提高这些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严把施工过程质量关
在实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要严把工程施工质量关。严把施工过程质量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质量问题贯穿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质量问题很难一次性解决,只有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行阶段细分,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解决,才可以进一步解决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问题,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第二,严格把守人才关。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人才聘用时,需要从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身体健康、政治素养等多个方面,对选聘的人才进行审核,提高人才的管理与运行综合能力。第三,做好质量审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审查需要从细节入手,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计划、质量检测方法等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结束后,还要做好已完成工程部位的成品保护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2、落实并加强建筑项目责任制
强化建筑项目目标责任制,这是施工单位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系统复杂过程,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承包关系。要想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将关于质量的管理目标分解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门,确定出不同施工阶段以及不同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目标。对于重点的施工管理环节以及施工管理部分,施工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加强对其进行重点管理与重点控制。同时,实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交底制度,确保把目标责任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这样不仅能加强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直接的相互信息交流,而且还可把各个分目标进行分层次分步骤地完成下来,这对于工程整体建设目标的完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监督单位、检测检查单位之间的沟通,加强其相互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实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各个部门之间的施工关系协调。
3、严格检查隐蔽工程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隐蔽工程对整个工程施工管理和整体质量将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加大监督工程管理者的基础上,要严格检查这些隐蔽工程,确实把工程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起来。
4、加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最核心部分,所以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也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施工安全知识,这对于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5、明确工程验收细则
首先,分项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项目极多,要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验收质量,就必须从各个分项目进行入手,分配人员进行分项工程的验收。同时做好验收记录,将验收记录呈报给工程监督部门,强化监督部门的过程监督管理。
其次,分部门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极其复杂,业务量极大,只有将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对各个部门进行分别验收,尤其是对重点部门,进行多次工程验收检查。
最后,分单位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各个施工单位需要对自己负责的工程项目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之后再向监督工程部门进行上报,从而分析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系统工程,如何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具体施工过程中,大力加强和深入探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有效保障其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主要因素。因此,想要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Abstract: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a system of work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urse of the project, it requires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support, and system security, and also requir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involved in the positive response and cooperation of the staff, more needs to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quality from all aspects. However, industri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as a lot of problems, and a direct impact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project,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e have targeted to gradually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or th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several problems exist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roposed management measures.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work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9-0020-02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关于工用、民用设施建设的工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施工管理是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高质量工程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逐渐应用到工民建施工中,使得施工管理的水平逐年的提高。但是,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各种各样的建筑施工管理问题也同时存在。
1 工民建施工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工民建施工管理特点。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是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目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管理学科,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处理大量的复杂问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动用大量的设备。而繁杂而重要的工作,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为种种困难,致使在施工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2 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难以实现有效管理施工。过程复杂主要表现在施工参与人员繁多和物料投入繁多两个方面。首先,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民建工程施工参与人员众多,尤其是在施工现场,人员更是繁多且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每一位人员的有效控制。其次,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物料的投入种类较多,全面控制的难度较大,加之物料的质量层级较多,实际工程中精准控制较为困难,往往很难实现有效管理。
1.2.2 质量检验的管理漏洞。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人员、材料、设备、工种配合等等,涉及的程序和范围较广,因素之多,难以具体统计。对于质量的检测和检验不能做到全面具体,只是抽样检查,以点带面,又往往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这样就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建筑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有些能够做到返工,有些就不了了之,为日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极大的困难,致使很多建筑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1.2.3 资料管理落后。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施工管理除了需要对人员、技术、材料、施工等组织管理外,还需要注意施工资料的存档管理。施工讲究的科学管理,就是在相关文件和组织措施的指导下进行施工作,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把施工管理资料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施工和资料严重脱节,施工就是单纯施工,资料的整理就是资料整理。从而使得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按照计划行事,往往靠经验来衡量,不按预定计划施工,不按相关规范施工,仅凭经验,缺乏科学管理的依据。一旦工民建工程出现特殊情况,处理起来往往比较棘手。
1.2.4缺乏安全意识。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工民建工程中首要的问题。尽管在每一个工程当中都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但在真正施工和管理当中,却还是存在着诸多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操作,因此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安全是设计人们的生命财产,是施工中的头等大事,安全是做好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尤其建筑施工,危险工序众多,稍微疏忽一点,都可能带来大的事故发生。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of common the owner, and discusses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owner.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e owner; Managemen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市政”的含义比较广,它包括城市的规划建设、法制、管理等等。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市政工程建设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什么施工单位能独立完成一个大型市政项目的建设。
从业主的角度可以将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协调管理和使用阶段的维护管理集成一个管理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项目的功能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作为市政工程的业主方,必须了解整个项目的技术逻辑方面的复杂性,必须能够综合各种不同专业知识来思考问题,必须将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员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决策、组织、资源分配、控制和协调[1]。可见,在市政工程建设领域,对业主方管理问题的研究,是对项目管理学科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2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常见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比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之相对应的业主方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仍存在随意混乱、不按程序管理的情况。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力量薄弱对我国的建筑产业带来巨大的浪费和隐患,社会需要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走向专业化和正规化。目前,受一些传统项目管理经验的影响,我国目前在大型市政工程业主方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忽视前期策划
前期策划阶段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关键,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后续阶段的成败。而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往往由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和领导干部负责决策,而不是由专业的管理团队通过科学论证来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作为项目业主的前期工作基本上是在政府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程序上的完善工作。而作为政府的要求,往往也只是在限定的期限和投资范围内,完成工程项目,达到使用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导致了许多项目业主也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最多也只是在项目细节上做适当的调整,使工程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这对于一些前期决策先天不足的项目始终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2.2只重视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和管理,忽视对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
回顾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项目业主团队的要求从总体上讲,专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相当多的政府部门还是习惯于旧的管理方法,由“煞费苦心”地从各单位组织一支队伍进行全过程实施管理[2]。在这种模式下,业主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许多管理人员甚至可能没有接触过工程管理,缺乏管理经验;而监理单位职责单一,又无法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易造成建设周期延长,投资成本加大,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所以说,这种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工程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且无法和国际接轨。
2.3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对工程整体的策划
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是城市规划和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探索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市政工程建设的长期计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无疑,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城市建设中,许多情况下为追求短时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往往在工程决策阶段不能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筹划、分期实施的目标管理,导致一些工程项目建成后反复整治或使用期限只有短短3-5年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了。
3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的施工管理对策
在实际工作中,业主就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后,仍然有些问题单靠监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是难以解决的,仍然需要业主做大量的工作,业主在施工阶段往往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限制承包商以任何形式转让或分包合同,对施工单位不经业主批准擅自进行合同分包(劳务除外)的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严肃处罚。
(2)监督、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目标考核标准,以有效推动质量、进度/安全目标的如期实现。业主和施工单位可以共同筹措一部分资金,设立“质量/进度/安全”奖励基金,实行一周或一月一评比的方式,现场兑奖罚,可以有效地激励和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促使工地形成了比质量、保安全、赛进度热潮。
(3)建立、落实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业主在要求并督促施工单位设立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固定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同时,还应着重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各种加工预制品的检查检验制度,生产班组交接制度,“三检制”(初检、复检、终检),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重要工程部位基准线检查制度,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检查及验收制度,竣工检查及验收制度等。
(4)建立、完善质量信息情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质量记录档案。即要求按照统一的规定和格式,将所有的质量检验数据、原始记录、验收记录、业主意见、监理工程师指令等信息资料全部记录归档。这些资料不仅是工程质量的真实反映,而且在以后的竣工总结以及可能出现的施工索赔等工作中还极具参考价值;二是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准确的质量信息、反馈,可以使质检部门和项目经理及时掌握工程各个部位的质量动态,便于做到及早发现质量问题,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和补救措施,从而避免或者把可能出现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总结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项目管理中,建设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的、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对项目业主方的管理问题研究对推进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建设和项目管理专业化发展,提高我国业主方乃至整个工程管理行业的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言
新时期中国快速发展的建设现状使得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重视合同管理会使企业相对安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越来越重视。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法律基础不够,同时合同的社会法律环境不好,合同管理体系不完善,常造成建筑施工企业承受巨大的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只有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加强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管理手段,才能保护好企业的正当利益。
1、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问题
1.1 缺乏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淡薄
早在1991年建设部和国家工商管理局就联合制定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其目的在于规范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市场行为,维护建筑行业的正常经济秩序。但由于工程施工合同涉及的条款往往内容冗杂,很多当事人没有对合同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就草率签订;也有部分当事人不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制定施工合同,甚至采用“口头合同”,导致合同条款不完善,不严谨,甚至不具备法律效力。
1.2 过分迁就业主,合同背离标书
施工合同的签订过程,重要的一项参考便是招投标文件和招标书。在合同签订的实际过程中,甲乙双方因为利益关系会刻意避开招投标书中没有设定的内容和指标。同时,施工承包商不得不迁就业主,按照业主的意愿签订部分内容不平衡条款,有时霸王条款把通过招投标产生的部分甚至全部合同条款。如:没有明确规定所依据的定额之外的计价问题;缺少对索赔处理、合同纠纷等协调问题的规定。
1.3 合同管理脱节,缺乏专职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一般重招标,轻管理。大多数项目管理机构均缺乏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及操作流程,甚至没有设立合同管理部门,无法对工程进行行之有效的跟踪和动态的合同管理。即使建筑企业有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部门,其合同管理人员大多也非专业人才,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1.4 忽视合同变更,放弃正当权利
1.4.1 合同没有及时变更
合同变更的主要情形有内容变更和主体变更两种。其目的无非是期望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确保合同能够履行或者更好履行。作为承包方的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及时变更,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1.4.2 书函没有及时发出
履约过程中,必要的书函要及时地发出,这是十分重要的。合同动态管理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做到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来函和去函。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
1.4.3 签证确认没有及时办理
当发生纠纷时,没有办理确认的签证不能作为法律要求的合法有效证据,这常常导致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涉及纠纷时因不能提供有效举证而败诉。故应签证确认的应及时办理签证确认。
1.4.4 诉讼没有及时提起
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因此,当建筑施工企业发现与业主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纠纷时,应当提讼的应该及时诉讼。任何不可修复的纠纷在法律时间上的拖延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1.4.5 正当权利没有行使
如果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建筑公司就可以行使抗辩权停工,这是《合同法》赋予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但大多数建筑公司不会行使,因为怕单方面停工而要承担违约责任,同时由于发包方和施工单位利害关系的不对等,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垫资施工等常见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观念
合同管理的第一步是增强施工企业的整体法律意识。企业领导应学习《建筑法》、《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同时注意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意识的提高,高度重视并有效识别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有效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
2.2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配置专职管理人员
企业合同管理的关键是建立起合同管理制度,应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对合同管理全过程起到风险控制作用。同时,合同管理需要专业人员,他们应该掌握合同管理中拟订、修改、谈判及解释等涉及的基本知识,精通工程技术和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更应该具有合同履行与合同索赔等公共类的技能。
2.3 提高签约质量,依法签订合同
从源头抓起,防范经营风险,提高合同的签约质量。对所要投标的项目,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建设工程的立项情况、业主资金到位情况等,防止商业诈骗;同时对招标文件和合同范本进行认真分折研究,防范合同陷井或缺陷。施工企业应对业主强加的不平等合同条款据理力争,抵制无效合同。
2.4 实施动态管理,加强过程控制
合同履约过程的管理关键是动态管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部门要对准备实施的合同制定阶段性的预警、监控、应急方案,建立一支专业性较强的完整过程控制小组,堵塞由于合同签订人员业务水平、法律水平而产生的漏洞,及时发现并解决合同履行中的争议问题,做好合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
2.5 提高人员素质,适时组织培训
明确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等要求,据此选择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同时组织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学习。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建立竞争与奖罚机制,对有贡献的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管理失职,导致重大问题的给予惩罚。
3、结语
合同因为商品经济而产生,是用法律形式表示商品交换。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与业主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又要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承包合同,此外还有采购合同等等,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是承揽工程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针对当前建筑企业合同管理上的不足,应努力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的合同管理,将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实现动态管理,质量管理,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参与竞争,规避风险的能力,利用合同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可靠发展。
参考文献
1.财务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从资金角度进行管理,强调在资金良性循环下资金的增值。人们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也越来越多地从企业资金运转状况来考虑。有利于防止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时出现高额的账面利润作为掩盖。例如,大量逾期应收账款的存在,一方面导致成为坏账的风险,一方面又使企业账面利润可观,但并无资金可用,投资者分不到红利,债权人到期收不回本息。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账面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2 有利于加强建筑企业其他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加强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其中的一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以价值管理的观念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反映,奠定了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然而,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的配合。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应相互渗透,不是独立和分离的。
1.3 有利于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一般,建筑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资金流通周期较长回收速度慢,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建筑企业可能会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在投标书中很容易盲目压低工程报价,对投标项目风险预测不够充分,导致以微薄的利润甚至倒贴成本代价来获取合同,造成企业入不敷出、损失惨重。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经营的现金流,会通过各种渠道融资,虽然可以扩大经营规模,维持了运营,但同时这样也会加大企业的还债压力和财务风险。在施工过程中要垫付大量的资金,甲方若不能及时拨款,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变现,大大加大了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财务预算,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才能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企业缺乏全面财务管理意识,风险观念较弱
建筑行业大多是以技术为支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全面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重视不够,意识不到财务管理对此类企业的持续、健康运营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财务管理意识。企业领导一般只重视施工技术的改进,工程质量的考核监督,对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意识较弱,财务管理也较混乱,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2.2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一个好的管理过程都需要一个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来支持和维护,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但是,很多建筑公司都没有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更不用说内部控制制度。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个财务管理系统,但是系统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并没有在企业内部全面地实施,出现工作人员有章不循的现象,缺乏健全的财务预测、财务规划和严格规范的资金使用规定。如果没有有效的、合理的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会导致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财务风险多发、财务管理混乱、企业管理停滞不前等多重问题的出现,这样很难确保建筑企业活动高效健康的运行。
2.3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预算与管理运作不规范。有的公司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及机构,编制了季度以及年度预算,但是预算实际执行效果难以检验,预算仅作为生产经营计划的参照,其作用并没有真正实现。另一方面,资金管理不集中以及资金控制不力。企业资金纪律执行不严,开支随意性较大,资金流向和控制脱节,上级单位不能及时掌握下属单位项目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存在较严重的恶性循环。
2.4建筑施工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能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建议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到财务工作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企业和部门的经济控制水平和经济成效。首先,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随机性造成财务人员的流动性、流失性较大,财务人员调换频繁,新旧工作人员在交接工作时会存在缺失和遗漏,导致财务信息的对接不完整。因此,新进人员不能及时完整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状态。其次,部分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基础薄弱,没有掌握现代先进财务管理技术,对建筑行业没有深入认识和了解,不能将专业知识与行业特征很好地融合。
3.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3.1强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理念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企业的总体目标贯穿到财务管理中,从而保证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目标相一致,使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企业经营高层领导要帮助财务部门改变“只理不管”的传统思想,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职能,促进企业财务技术的更新,不断提高财务处理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2完善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与基础,因此,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长期、健康运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础。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法的要求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会计核算、内部稽核、内部牵制、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原始记录管理、岗位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组织等一系列的制度和执行程序。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而且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此外,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要服务和服从于经营需要,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转,它们之间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互配套和补充。
3.3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财务预算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良好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首先要从财务部门下放到施工现场,企业全体人员都要有财务预算控制意识。通过预算控制有效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财务运行效率。在具体操作时,预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按照相关要求与说明,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由项目部自行处理,对超出既定范围内的预算,要及时上报预算管理机构审批,预算管理机构应尽快做出审批意见。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加强筹资预算管理工作,树立资金占用的成本观,真正做到合理科学预算,不因预算提前而形成资金闲置浪费,也不因预算滞后而延误正常的生产经营。通过严格执行预算方案,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
3.4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财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诚信经营的基石,有利于确保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及时、完整、准确地向企业领导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施工企业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用人选拔制度,要选对人,用人唯贤,招聘那些既掌握了新会计准则技能,也能吃苦耐劳、有进取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其次要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新的会计政策和方法,适时进行知识更新;第三要引进对会计人员的监督考核以及激励机制,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防止财务人员频繁调换,提高会计相关人员的严谨性和重视程度,促使企业财务人员不断增强整体综合素质,以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挑战与新变化。
4.总结
财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整体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转变观念,积极更新财务管理思想,才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争取中标,普遍压低报价,这就使得施工企业不能得到正常的经济效益,如果不能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正确合理归集工程施工成本,就会造成工程隐患或企业亏损,因此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应注意探讨以下问题:
一、正确归集成本,合理规避转分包和重复纳税。
工程成本核算是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就经济本质上来看,不外乎是活劳动费用和物化劳动费用两个方面。实际工作中可以把施工生产费用按经济性质划分若干个要素,主要包括:1、工资 2、职工福利费 3、材料费 4、动力费 5、折旧费 6、大修理费用 7、利息支出 8、税金 9、其他费用。按成本项目划分包括:1、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用)、 2、间接费用(指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费用)、 3、期间费用(指与施工生产经营没直接联系的各项支出,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我们现行操作的工程施工成本主要内容是已完工程价款结算报核单。如土方工程,以单个施工队完成的土方量乘以土方单价计算出土方价款收方表,经管理层人员审核签字后开据工程结算报核单,并据按工程价款结算额由地税局开出的建筑业发票,作为支付款的凭据,成为工程施工成本的主要内容。显然这样的成本内容不全是上述成本的要素。要改变现行的成本反映的动因。一是现行成本反映内容不完整,只反映了分部工程的价款作为成本要素。二是现行成本暴露出分包、转包的工程成本。三是单个施工队伍结算工程价款时还要交一次建筑营业税。众所周知,我们在对建设单位结算工程价款时已交过一次建筑营业税了。所以笔者认为,今后我们中标的工程(或承揽的工程)无论是由外部施工队来施工,还是我们自己施工,都将各个施工队视为一个报销单位,归集施工过程发生的费用,包括发放的民工工资,机械维修费、燃料费、电费、运费、租赁费等,每次结算已完工程价款,按各个民工施工队验收确定的工程量,应该得多少钱,必须转来有多少费用的合规单据,并建议今后预付工程款,以转来的电费,燃料费的单据代替借款凭证,但也不是一点钱也不借,根据完成的工程量,开始时每个施工队还要借给少量的周转金,完工结帐时,我付给你多少钱,你交来多少合规票据。经过上述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样归集的工程施工成本,所起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工程施工成本符合所要求的成本要素,规避了转分包。二是避免了重复纳税不再交两次建筑营业税。三是成本完整,内容详细,实际,有利于审计检查。
二、工程施工索赔应注意的问题
在建筑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一般采取“靠低价争标,靠索赔赢利”的对策。施工索赔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双方依据签订的合同和有关法律规定,对于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或时务造成的损失,或承担了合同规定之外的工作而形成的额外支出,向对方提出在经济或时间上给予补赔的权利。应该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先应该知道索赔与合同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索赔成功的主要依据是双方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和与此相关的资料证据。整个索赔处理的过程也是执行合同的过程,没有合同依据和依法提出的各种证据,索赔就不能成立,所以加强合同管理是索赔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想取得索赔成功,就必须加强合同管理。
2、施工企业应该从购买工程招标文件之日开始,就要仔细研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和规定,特别是文件的工作范围,专用条款,以及设计图纸和说明,探索可能索赔的机会。投资者在报价以前要认真的进行施工现场考察,全面地、仔细地调查了解工地及其周围的整治、经济、地理等情况。对于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投标企业一定要进行校核,因为他直接影响投标报价及中标机会。如发现工程量有重大出入的,特别是漏项的,必要时可找指标人核对,要求招标人认可并给予书面证明,做到事先有准备,这对于总价固定合同尤为重要。
3、在商签合同进程中,施工承包企业应对业主明显把重大风险转嫁给承包方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的要求,这在承揽外部工程中尤为重要,因为业主认为某部分工程不够满意就有权决定扣减工程款,业主不可预见的施工条件不承担责任等。如果这些问题在合同签订时不谈清楚,施工开始后就很难有力说明索赔的理由,特别要观注业主开脱责任的条款,要在合同中明确界定对达成的修改协议,作为合同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一并保存。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前言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按建设规律办事,才能提高工程质量。大量的事实及调查发现,建设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多是管理上造成的。为此,必须重视工程质量管理,从管理机制等方面上下功夫,加强质量管理,杜绝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为国家、用户提供一流的安全建筑产品.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分析(一)、缺乏健全的政府质量管理体制,我国现有的质量管理体制基础是原有的旧体制,虽然近年来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还存在一些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只着重建筑投标市场行为的管理,而不注重施工企业中标后项目经营行为的管理,目前存在着一旦项目交易成功, 政府全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就以托代管交工给工程监督站,由于监督站受到种因素的限制,监督工作又受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等方面的影响,完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难以保证具体工作的实效.
(二)、建筑市场不规范虽然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但落实不是很到位。主要表现在:
1、建筑工程交易市场秩序混乱,供小于求的现象长期存在。施工单位挂靠转包现象突出,一些资质较低、素质较差的建筑企业为了中标,不惜过度压价及承诺各种附加条件,而为了更多的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产品,查处的绝大多数“豆腐渣”工程都是如此,导致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失。
2、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片面追求高标准、低造价、短工期,造形象(政成绩),凌驾于建设规律及承包方之上,施工企业指定不合格的设备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分包商,有甚者私自改设计图纸,从而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3、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为了多收费,屈从于建设单位,不按规范设计,为设计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
4、施工单位行为不规范。企业人员配备不足,证书挂靠,证在人离现象严重,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跟不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讲的多,落实的少,企业高层领导、管理层及一线施工人员“重进度、重成本、轻质量”的意识普遍存在。在建筑工程交易经营过程中挂靠资质现象突出,在施工活动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到位,人证分离,不遵守施工检查验收程序,随意变更设计图纸,技术措施不当,偷工减料,不按操作规程施工,质量监督人员不严格把关等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5、质量监督不规范。质检站监督人员少,监督不力,及腐败现象突出,很难保证监督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工程监理企业能力问题及取费办法影响了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多时候充当“稻草人”的角色。施工企业质检部门质量意识不强,不安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对质量监督作用也不大。
6、企业人员素质有限。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人的素质是关键,而目前在我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正规教育及岗前培训就上岗的农民工,管理、技术人员大量缺乏。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机制要把工程质量管好,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的管理体制。建设工程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普及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监督机制改革有待深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督是通过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来实现。宏观管理就是政府通过立法、建制,构造一个市场的运行规则,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微观管理就是政府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着力点放在建筑企业工程投标市场行为和工程实体经营行为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一个系统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政府对工程项目只注重企业在工程招投标市场行为的监管(建设、纪委、监察、检察院的共同的参与),而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的监督工作是以托代管落实在建设部门质量监督站孤军奋战进行的。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政府监督管理好建筑企业的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市场行为,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是必须的,但建筑工程的命脉所在还是建筑工程质量,加强建筑企业项目实施中的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更为重要,要让经营行为记录和企业投标市场行为记录有机结合关联,即如北京建设局管理模式让经营行为记录直接参与招投标打分,促进建筑业健康循环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监站的监督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质监站人员配备有限,工作力度降低。又如有的质监站政企不分,以赢利为目的办监理、检测等实体,难保监督工作的公平与公正。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特别是目前建设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应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结合建筑企业两个市场行为记录置于招投标市场的管理,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2、监理运行与制约机制有待完善。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工程领域实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快推行监理制,提高建设工程监理地位。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加强监理人员资质的审查,对、乱用职权受贿、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取消其监理资格,追究责任。
3、各方的质量检测手段有待提高。大部分设计、监理、施工、监督单位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还不能满足质量检测工作需要,有的与实际要求相差很大,直接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在这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规范并提高要求,加大设备投入及人才培养的力度。质量的行业主管部门,在抓质量方面,具有宏观性、苗头性和普遍性,特别是对于质量通病等,具有权威性。应该端正态度,积极做好质量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动作,有选择和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自身的自选动作。监理人员则是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费用的监督者和控制者,因此抓好监理人员的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项目部的企业主管部门的质量责任也要充分予以重视和利用。我们要建立以依靠政府、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质量这篇文章,并且在机制上形成保障,使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质量管理良性循环。
4、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建设单位必须依据相关法律和规范,做好设计、监理等单位的选择,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和质量监督工作;设计单位必须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方案,施工方案的确定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保证施工方案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基础上更科学,更合理;质量监督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将整个工程纳入政府监督的范围,保证监督工作的准确、公正;监理单位要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尤其要做好材料的入场把关,对不合理的设计方案给予纠正,避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5、规范设计单位的行为工程设计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若工程设计质量与要求不相符合,那么再好的旅工方案、质量监督也保证不了工程质量。因此完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对设计单位及设计者的资格审查,严格设计审核制,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加强设计质量的监督工作力度,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
6、规范施工单位的行为
(1)、政府要加强对施工单位投标市场行为记录也项目经营行为记录有效结合,就是项目经营行为的优良记录参与招投时加分,不良记录减分,促使企业健康规范发展,不断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2)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编制各分项工程的预防质量通病措施,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形要写出应变措施 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3)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制定、修改、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7、规范质量监管单位的行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提高覆盖率,把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加大对工程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做到违法必究,相应出具企业经营优良与不良记录,直接参与企业招投标是加分与减分,促使企业循环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 A
1 系统设计,构建项目管理体系
1.1制定明确的管理方针和目标
项目管理方针体现了企业对项目管理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项目管理目标则是企业在项目管理上所追求的目的。项目管理目标应是可定量或定性的,并与方针保持一致。工程项目通过目标的实现,达到方针的落实。因此,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方针应包括: 优良的工程质量、上乘的服务水平、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社会信誉等内容。项目管理的目标,应该包括: 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可控、项目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等。
1.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项目管理体系的要素是构成体系的基本单元。项目管理体系的要素包括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管理、程序、过程和资源,各个要素有不同的内涵。而且要素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表现为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施工企业在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时,全部制度都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评审,确保有效衔接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闭环的体系。
1.3系统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标准
工程项目是个“系统”,对“系统”的管理必须明确标准、制定规范、建立流程。系统化、流程化、表格化的规范项目管理,目的是确保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运行。因此,施工企业在编制《项目管理手册》时,就要按照系统化、流程化、表格化的管理要求,以项目管理为主线,将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调查、组织管理、进度、安全质量、技术、物资设备、劳务分包、合同、资金、责任成本等重要环节联为一体,建立一套管理脉络清晰,内容明确具体的操作规则,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规范和标准。
1.4注重加强管理制度学习宣贯
①广泛宣传造势。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大造声势,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学习制度、落实制度、规范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②搞好培训考试。要有计划的组织企业各系统、分专业的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企业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亲自授课。同时对培训效果要组织考试,考试成绩予以通报,奖优罚劣,营造氛围,检验效果。③选树推广典型。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引导,积极培养和选树项目管理的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在企业管理中的示范作用。要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和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推出专业特色明确、制度落实有力、管理成果突出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推广,使企业和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进管理制度的落实,提升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2 突出重点,落实项目管理措施
2.1在施工组织上,突出抓好监管落实
①搞好项目前期策划。项目策划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施工调查是项目策划的一项内容,搞好施工调查,首先要熟悉合同条款和设计文件,在此基础上,才能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合同、责任成本书的签订才能落实。同时要搞好项目管理交底,管理交底的内容应该延伸到施工方案、变更索赔、项目风险分析等方面,指导项目尽快走入正轨。②实行项目直管人制度。企业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产值大小、难易程度、风险源高低,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直管人制度。项目直管人可以由企业副职及三总师副职担任,生产系统负责人等担任协管人。③实行项目状态分级管理。施工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现场管理情况及风险管控情况,定期公布在建项目状态级别,对项目管理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对隐患排查整治实施重点监控。
2.2在安全质量上,突出抓好责任落实
①建立健全安全质量责任体系。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质量责任书,使安全质量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项目的每名管理、作业人员,并根据工程的类别、规模、特点,约定向劳务队伍收取安全质量风险抵押金,促使其责任落实。②完善安全质量监督机制。针对工程项目流动、分散、管理跨度大的特点,施工企业要成立稽查大队,分区域组建稽查队,有效开展安全质量稽查。重点抓好对旁站监督、跟班作业的检查督导,督促各项目将旁站监督、跟班作业作为加强安全质量监管的重点,将重点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全部置于监控之下。③优化安全质量奖惩机制。要实行安全质量一票否决权,对各项目在安全生产、工程创优过程中涌现出的“安全标准化工地”和“精品工程”及时进行嘉奖; 对达不到安全创优标准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以此激发项目安全生产、追求精品工程的内在动力。要建立安质人员岗位津贴制度,以提高安质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2.3在技术管理上,突出抓好方案落实
①狠抓施组和技术方案的评审和执行。重大技术方案要邀请专家组织研讨,施工组织设计要确定总体思路,按照项目风险等级,分级组织审批,征求多方面的意见,以达到优化方案的目的。施组和技术方案,一经确立,要求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②狠抓工程测量和试验检测工作。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防线,要落实测量复核计划和试验检测检查计划,督促项目做好原材料的检测、重点工程部位的检测和工程产品的试验,定期通报,推动项目质量管理的规范化。③开展科技攻关,总结科技成果。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和公共资源,开展横向联合,依托工程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对于科研课题,要超前谋划,深度指导,做好研究策划和过程管理,及时收集分析,总结提炼成果报告,提升科技成果质量。要加强工法、专利开发,注重科技成果的积累,增强科技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逐步形成企业的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要。
3 精管严控,提升项目管理效益
3.1抓好责任成本下达监控
①提高责任成本编制的质量。加强对企业、项目部工程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督促各成员企业本着“合理、节约、实际”的原则,及时编制责任成本,做到依据充分、资料详实、贴近实际。②及时下达责任成本。项目情况有变化,可以中间做调整和修改,充分发挥责任成本的约束作用。③加强成本检查与预警。企业要建立项目季度毛利率动态报表,按季度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2强化经济活动分析制度
①严格经济活动分析的频次。施工企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经济活动分析会,下属成员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对经济运行进行过程控制、纠正偏差。②保证经济活动分析的质量。经济活动分析会必须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参加,分析的结果一定要真实,成果要共享,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要明确,切实发挥指导作用。③对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召开情况进行抽查。对不及时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的项目要严查,发现项目经济状况出现不利苗头,要及时安排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及时进行纠偏。
3.3适时跟进项目过程审计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综合式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它不仅仅受到自身专业技术条件的限制,还要考虑特定的施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等要素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活动。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变化与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升高,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开展也在不断的增大,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保证其建筑质量,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与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随着人们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与加强,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都着重加强施工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效率,按时完成工期,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管理包括合同管理、文件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施工工程的专业管理等方面。
1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每个施工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施工建筑管理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其实际的工程情况来进行管理,根据具体的施工制定出施工管理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施工,把好施工质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文章重点以深圳市某地下室建筑施工为例,分析探讨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建立质量监督制度,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进行有关部门的质量监督与考核。在质量上,为了保证其不受其他外界的影响,可以采取统一规范式的质量管理参照数据,进行规范检查。(1)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施工。(2)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质量监督,质量检查,质量验收等关节的工作。(3)施工人员在实施施工以前,要核对图纸,图纸由资料管理员进行保管。(4)管理人员要做好技术管理交底工作,明确其各自的责任。(5)在建筑施工中,如果发现任何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都应该及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最快的将其解决。协同有关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的了解与分析。(6)根据现场施工的情况可以设置自检,互检,交接检的监督机制原则,所有质检部门必须签字验收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艺。(7)测量人员在测量时一定要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其施工技术要点,设置时至少采用两个水准点进行测量,不能善意的改变基准点的位置与方向,避免移动而导致的各种问题的发生。在放线进项检测时,可以协同其他部门进行一一的检验,及时的做好预检方面的管理工作。在进行挖土的时,要使用正规的机械设备进行挖掘,同时还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指挥。(8)连续墙的凸出部分应全部凿毛,夹泥、漏筋必须处理,以保证连续墙的质量。(9)对连续墙的位移、沉降、四周建筑物的位移与沉降进行观测。(10)对于已施工完的梁、板、柱结构,不得随意增加施工荷载,加强对成品的保护。(11)严格按照各种标准、规范以及本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在深圳该地下室的建设质量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工期没有出现大的返工现象,节约了成本。
2 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尤其是针对一些大的建筑施工,由于其危险因素比较多,故此在建筑施工中,我们首先要做好各个施工中的准备工作,此时安全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做好安全预防的管理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这也是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解决地首要前提。不能盲目的进行施工,这样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如:在深基础施工方面,一定要注意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对于一些松软土层,稳定性较差,宜用喷射混凝土或用预应力锚杆、锚索对基坑边坡进行加固,防止崩塌发生。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设立围栏警示牌。凡在施工的高层建筑必须在施工工作面外侧搭设3m以上的安全网,安全网必须在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安全帽、安全带必须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1)加强领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2)在工地现场成立安全、消防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安全施工和消防保卫工作。(3)安全交底和每周的安全活动要成为制度,成为安全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4)严格持证上岗制度,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线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路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路和一闸多用。严格执行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5)沿连续墙周边、进出基坑楼梯设置钢筋防护栏,施工中不得擅自移动、拆改安全设施。(6)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戴卡,戴安全帽。(7)严格贯彻执行防火逐级责任制。(8)电锯、电刨必须有防护罩,操作地点的刨花、碎木料应及时处理,并不准在操作场地等处吸烟动火。(9)不得将杂物、垃圾等抛入基坑。(10)车辆进出工地要有专人指挥,不得硬撞支撑柱。(11)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品,购置足够的消防器材,组织义务消防抢险队,制定工地用火制度,对各用火制度,用火单位指定专门的看火负责人宣传消防知识,杜绝在工地现场吸烟,现场要设立安全宣传牌和消防宣传牌。
3 技术管理
就建筑施工而言,建筑施工工程由于施工工艺繁杂,种类比较繁多,故此每一项施工工艺也是有所不同,对于技术的要求更是因具体施工而异,但无论是哪种施工在技术管理上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一条原则就是所实施的技术管理必须完全符合施工建筑的技术管理规范,不能任意制定与其不相符的施工工艺技术。此外,施工建筑单位要设立施工设备,工序管理,抓好施工阶段工艺研究,并做好标准化的规范与管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若想更深一步的进行管理,就必须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高新技术手段对技术进行改造,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技术管理水平,杜绝利用信息技术扰乱市场建筑规范,要公正的建立信息管理化平台,降低其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完善技术管理。
4 结束语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管理层面上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建筑施工、工艺等方面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提高施工水平,尤其是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这样才能实现项目科学、有序、稳步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要本着科技创新的科学态度,在建筑施工领域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运用到施工及管理方面,在建筑施工领域必然会掀起一场革命,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工作,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过程之中,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与国有施工企业现行成本管理方法相比,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更加注重普遍联系的观点,并能从根本上抓住企业经营中的主要矛盾,弥补现行成本管理的不足,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国有施工企业引入战略成本管理,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层面的成本筹划和控制。
一、树立战略成本思维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目前情况下,应从以下方面树立降低成本的战略思维:
一是战略合作理念。战略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成本,而且还要延伸到研发设计、经营投标和售后服务等领域;不仅包括工程实体成本,还包括经营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环境成本、服务成本等非物质成本。施工企业要想从战略上降低成本,就必须把管理的触角向产业的上下游扩展,要注重与政府(投资人)、业主、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产业链上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战略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是低成本竞争理念。低成本竞争是通过了解并控制影响企业成本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优化生产经营流程,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从而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平均利润,是企业赢得市场、战胜对手的法宝。实施低成本竞争,不仅要通过开展成本控制降低绝对成本,而且要通过提升客户价值相对降低成本;实施低成本竞争,不是追求短期性的成本降低,而是在同行业中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长期的低成本优势。
三是依法合规理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人不守规矩,大则违法犯罪、锒铛入狱,小则受人鄙视、遭人唾弃;做企业不守规矩,有时虽然获得短期收益,但长远来看,不要说健康发展了,就是立足生存都很艰难。施工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要“常怀敬畏之心”,认真学习研究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加深对政策法规的理解,自觉规范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依法合规做企业,依法合规干事业。
四是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执行力和控制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有施工企业要建立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责任分工为基础、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管理层级密切联动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体系,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相互协同、高效配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
二、规范“法人管项目”
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战略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法人管项目”。“法人管项目”的本质是通过加强企业法人对项目资源的集中控制,特别是“人、财、物”等要素的管控,实现“项目是成本中心、企业是利润中心”的管理目标,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化管理。其核心是“两个主体、四个集中”。
两个主体,即法人和项目。法人是资源配置主体,主要负责项目管理所需资金、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的配置及调动,包括合同签订及审批权、项目资金调配权、外部劳务选择权、材料物资采购权、机械设备采购和租赁权等;项目是全面履约主体,主要负责按合同和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工期和质量,全面履行合同承诺。
四个集中,即劳务队伍集中管理、材料物资(设备)集中采购(租赁)、项目资金集中管控和项目经费集中管控。
一是劳务队伍集中管理。外部劳务是项目施工的主要力量。外部劳务靠企业吃饭,企业靠外部劳务施工,双方是一种雇佣关系。外部劳务好比企业的员工,既要严管也要善待,还得把工程干好,否则就会侵蚀企业效益。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劳务的选择、价格的谈判、合同的签订等方面做文章。总体原则是:必须公开招标、杜绝暗箱操作;必须先签合同后上场,分包价格必须由法人决定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必须足额收取抵押金或保证金。
二是材料物资集中采购。工程物资约占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总额的50%~70%,是构成工程主体的关键要素,其质量的优劣、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和项目成本,是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在进料阶段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主要有:甩掉中间商,直接与厂家合作,减少中间环节;实行集中采购,发挥规模效应,降低采购单价(采购单价必须是市场最低价),公开招标,阳光采购;管好采购员,消灭“采购黑洞”。对于地材的采购要在上场初期就有预案,选择优质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关键要支付定金,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涨价或断供。通过与政府或业主的良好合作关系,自建砂石料加工厂是比较好的选择。工程施工阶段降低材料成本的策略,一是实行适时制存货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库存,减少材料在储运环节的损耗,减少资金占用;二是严格现场点验,既要保质又要保量;三是定额发料,规范核算,节奖超罚,杜绝“以领代耗”。
三是项目资金集中管控。完善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认真做好银行账户归集和富余资金上存工作,做大企业“资金池”,增强企业总部资金调控能力。完善网银监控,统筹资金供给,全面推行资金支付网上银行审批制度,严控资金支出范围与流向,确保生产经营重点资金需求。加大清欠清收力度,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梳理,按债权类型、形成时间、欠款性质分类落实催收责任,加速资金周转。
四是项目经费集中管控。要进一步宣贯和培育节俭意识和节约文化,杜绝铺张浪费;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系统集成,减少低效劳动,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经费预算控制,定期进行考核奖惩,节超情况要与职工收入相挂钩,严控编制定员、租房租车、车辆购置和经费开支标准。
三、高度关注税务成本
税务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日益完善,以及税收征管力度和技术的加强,企业税务成本在企业成本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由于税收法规的庞杂与繁琐以及与会计法的差异,也使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日益突出。企业必须高度注重税务成本的控制。
一是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合理规避税务风险。首先,要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机构和专职、兼职税务人员的组织管理,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其次,要加强沟通,重视纳税评估和风险识别,进一步健全内部税务控制制度,规避税务风险。
二是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努力降低企业税负。要重视涉税交易合同的签订与审查,从合同签订阶段就要开始进行税收筹划,从价格入手降低税收成本;签订合同要分清含税价格与不含税价格,分清税法与合同法,当合同中有关税收的约定与税法相冲突时,要以税法为准。要认真研究财税政策法规,积极争取享受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四小税”、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财政返还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政府财政对企业各项财政补贴税收返还,有效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成本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一是成本考核要严格遵循“鱼缸”法则和“热炉”法则。“鱼缸”法则是指考核政策的出台、考核的执行情况及对结果的处理要全程公开,像玻璃鱼缸一样,从任何角度看都是透明的。“热炉”法则是指考核制度的公平性、严肃性问题。热炉是碰不得的,不论是谁碰了,都会被烫伤。二是奖罚兑现要有力度。奖罚力度过小,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奖罚力度过大,可能损害企业利益或造成职工心理失衡。这个度,一定要反复思量,周密调研,横向比较,纵向对比,既要考虑职工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又要起到激励约束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F426.92;F2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已经逐渐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而且其市场热度仍然居高不下,房地产的市场始终处在行业风口浪尖,其总体的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就目前而言,建筑行业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同时,各种建筑材料的运输以及使用和加工等各方面的成本随之上升,使得企业在建筑施工后所获得的整体利润下滑,造成这一系列问题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在于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造成企业在一些成本控制上的不足,阻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企业的物质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管理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现代物流理念的概念
物流的概念是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其中又涉及到实物分配的概念,所谓的实物分配是指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1]由国家机关所认定的具有权威性的定义为“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二、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采购环节的供应商选择的问题
供应商的选择物资的采购环节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企业实现降低成本高质量生产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在采购环节不够重视,不能及时认识到市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也不能深入认识市场的潜在风险,这就造成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不够规范,随意的进行采购,用于物资采购招标活动中的物资不够规范。
2.运输环节的问题
[2]在建筑施工企业上的运输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充分的利用距离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物流设施出现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对自己企业自身运输网络的建设存在重复性,使得资源浪费严重。
3.物流绩效评价不完善
绩效评价环节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以及企业效益,合理有效的绩效物流控制能够使得企业的物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建筑企业内部的资源利用率对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判断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物资管理的能力,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某些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好一套系统的物资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三、提高物流理念下的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企业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的选择非常有必要,因为用于企业发展所需要采购的材料和物资都是通过市场来获得,因此供应商在上下游之间的竞争也是颇为激烈的,为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不同供应商之间就需要通过采取某些手段来进行应对,这也就造成了不同供应商之间的价格质量上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供应商的选择也与企业的效益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企业在进行供应商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
第一点就是每种材料的供应商尽量有多个选择,如果只有一家供应商,则很容易给企业的物资供应商带来风险,比如缺货延迟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种种问题;第二点就是按照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不同来选择供应商,在购买材料时是否充分考虑材料的性价比,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包括重视好某些大批量供货商的合作关系,尽量的选择与企业自身发展规模相适应的供应商。
2.建筑施工企业的库存管理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库存管理上的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措施。企业库存管理不当的原因是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各个工序环节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导致,这是企业库存管理不当的根本,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原因,比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办法。[4]对于战略性的物资而言,是企业的核心物资,需要较大采购数量,需要较高的质量保障。因此,企业应当对市场进行充分的了解,严格进行库存量的控制。对于重要物资,其重要性略低于战略性物资,这种物资的基本管理策略应该是致力于总成本最小。因此,需要在库存管理上多下工夫,尽量减少总库存量。对于一般物资而言,管理策略是致力于管理成本最小化,在企业的整体运作安排上,应致力于标准化,以减少物资的种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这个词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可以说现代的物流理念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必定会与现代物流概念相结合,改变传统的物资管理理念,应用现代物流理念进行物资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平.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
前言:
建筑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主要是由工业与民用建筑决定的,其质量的好与坏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业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近年来其规模在不断扩大,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影响逐步加大,我们必须要及时的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推动行业的发展及企业利益的提高。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建筑行业及企业要想快速且稳定的发展,质量是首要问题,也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其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想要创造出高质量的工程,就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1、操作流程不够严格
在进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施工流程,每个程序都必须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要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好施工的时间。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缺乏对流程的控制,整个流程过于混乱,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建筑企业对施工程序的控制也不够精准,一些施工单位的领导不够严格,没有按照正常质量进行施工,而且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较大问题,无法达标,导致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较低,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2、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施工工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样有较大影响,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控制起决定性的作用。以当前的工艺水平来看,我国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安全多数都是依赖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来维持的,如果混凝土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增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当前我国的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在混凝土的工艺与使用材料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必然会影响到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
3、工程质量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也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然后,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规章制度进行,质量管理完全依赖经验进行,在实际的工作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单纯的依赖经验是无法处理的,给建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安全带来较大影响,影响到正常的功臣建设,给企业带来较大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解决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措施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从自身出发,结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推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建筑工程具有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要以全面的眼光考虑问题,避免返工的问题出现,降低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要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施工,严格按照工序开展施工。
首先,控制好影响工程的各个因素
从施工情况来看,建筑工程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材料的质量、施工的工艺水平、设备的质量等等。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满足新形势下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在材料的应用上满足工程建筑的需求,建立以材料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材料的控制,强化材料的购进程序,保证购买质量较好、价格合理的工程材料;另外,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要有不同的施工工艺,这是对质量影响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决定质量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对设备的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是影响施工工期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增强对施工设备的合理使用,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其次,设置针对性的工序质量控制中心
任何一道工序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除了要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外,相关部门还必须要设置针对性的控制点,强化质量的管理工作,使每道工序都处于一种良性的工作状态中。另外,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工序的控制点设置必须要以工程的特征为主,决不可盲目的开展,影响工程的质量。
最后,增强对工程质量的检查
检查不是用眼看,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设备方可完成,在进行质量的检验过程中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项目的质量进行及时的测定和检查,将结果与工序的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出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
2、增强对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作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应用最多也是最广的原材料,其质量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目前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水泥、骨料、添加剂通过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的,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验比例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优质材料,按照国家对混凝土质量的标准进行;同时,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不要轻易决定,要对产地、信誉、规格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批量取样,合理检测,严禁采用不合格的材料,在进行添加剂的选择中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同时要考虑到具体的施工环境,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来确定其品种;综合考虑,为工程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质量过关的混凝土。
(2)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
在控制混凝土质量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施工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浇筑工艺,制定科学且有效的浇筑顺序;在进行浇筑振捣的过程中,结合建筑施工的要求,控制好浇筑及振捣的时间,排除混凝土表面及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与气泡,在混凝土验收过程中,避免因模板拼缝不严密产生漏浆,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问题的影响,降低工程的质量,对此,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对策外,还必须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施工设备的水平,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2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大多数是从计划经济时期走过来的,不少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都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年代,建筑施工任务是上级下达的,是按地域分工承担施工任务的,是按照财政拨款(加点企业自筹资金)结算的。一切都在上级计划控制之内。建筑施工企业只管生产,无须讲经营,更不讲什么效益。发包方给任务只需一纸"委托书",双方根本不讲什么合同不合同,只要有"委托书"就行。同样总分包之间不讲什么合同。因此,长达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年代里,建筑施工企业基本上没有合同这回事,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合同管理了。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成功的企业合同管理,是把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去履行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权利义务。只有这样、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可以说,企业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分系统共同配合。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来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门之间的履约责任不明确、不沟通、不落实,造成失误。合同管理比其他管理更需要信息沟通和处理。
3 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 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 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3.5积极参加"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开展起来的,目的是提高合同履约率,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秩序。
企业应主动、积极参与"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营造"重合同、守信用"的氛围。
4 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构成企业合同管理体系。体系的动作,必须通过定期的检查来保证。要检查合同管理组织和制度是否适应合同管理的需要和市场需要。对不适应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一句话,对合同管理体系也应进行动态控制,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