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体育教学的研究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体育人文思想的健康属性
健康是人类古老而常新的话题,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四维健康观念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同时也证明了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现代四维健康指标已达到对人的全面评价的水平。学界曾经存在着另一种观点,20世纪60年代由吴蕴瑞、袁敦礼撰写的我国体育名著《体育原理》虽然是一本经典体育读物,但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却另有论述,书中曾提到“体育非健康目标,健康属卫生的范畴,体育与健康不能混为一谈……”[2]。如此观点在现在看来主要是当时以生物健康为前提,当时健康的范围还末涉及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此外,当时体育的竞技性和健身性的功能也还尚未明确区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代表了体育健康,这显然不妥。当今体育已明确地将人的身体极限超越和技术挑战交给了竞技体育,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健康交给了大众体育[3],在这些概念明晰的情况下,大众体育目标为健康理所当然,体育人文思想的健康意义就更加彰显。体育的人文思想应该从小学开始倡导,但如果说小学到中学学生更多地接受形式体育,培养运动习惯,促进生长发育为目的。那么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体育人文思想必须融入到体育项目学习中,并需要为健康的养成而专门进行课堂设计。使体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一样不仅让学生知其学习之然,更需知其所以然。高等学校的体育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成人”过程中接受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并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对生命的关注和幸福感的养成。这是体育教育关于健康的不可忽视的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
2体育人文思想的教育属性
我国体育课程目标从实现“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体育“三基”教育到现在“健康第一,终生体育”全面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有了根本的转变,但体育课的教学环节、课堂组织以及考核内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第一轮体育教学改革以游戏代替技术的极端转向改革失败后,以选项课为主要形式的运动技术重新主导着高校体育课堂。十几年来在新课标的五大目标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完成其中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三大目标?体育课程中技术教学和人文思想教育是否形成相互贯通的合理教育局面?这些都值得探讨。可实际上“多动手少动脑,能健身乏益智”的体育课还是不少见。毕竟让学生做到“身体练习”容易,让学生做到有“身心共鸣和心灵觉解”不易。因此,体育课堂积极传授人文思想的做法渐渐淡化。这种泛意识而求形式的体育教育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体育课程中,不免让人思考体育教学与个人的体育锻炼有多少区别,长久下去体育课程无疑可以被体育俱乐部和课外活动所替代。体育人文思想的教育属性要求:体育课不仅需要身体练习,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结合对人的素质教育内容,每个项目练习和活动应主动考虑到健康教育功能。否则经过十多年的体育教育之后走上社会的学生仍然无视健康,缺乏健康。
3体育人文思想的社会需求属性
社会现象折射着学校的教育。近30年来,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目标价值方面的单向偏移。“实用知识”成为老师和学生从一而终的追求,因此大学生在获得“实用知识”压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忽略了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的人文知识,成为同龄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高危族”。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们所意识到,体育具有的独特自然亲近、直接真实、非说教式等教育特点为学生所接受。体育成为学校和社会干预亚健康的有意义课程。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知识的社会人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与责任,学生健康程度的提高,直接影响未来社会健康,社会表现直接反映了高校体育人文思想教育的质量。
体育人文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证方法分析
把体育人文思想融入高校体育并非操作困难,而是需要教师共同的思想认识并建立适应新目标的体育教育行业标准。
1体育教学中关于健康的人文教育案例(长跑教学)
一方面学生害怕中长跑,其主要原因是跑步中伴随着的痛苦感影响着他们,每当想起跑步,跑步中呼吸困难、心力交瘁等难过的情感记忆恐吓着他们。另一方面,许多体育老师纯粹是活动量的安排,只是简单告之运动的好处,在学生不明白身体机能的情况下练习,造成“长跑”与“痛苦”为伴的练习结果,练习结束并没有对学生后续身心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图1)。体育人文方法指导下的长跑练习首先是明理,运动前需要详细说明中长跑运动特点、告之身体在长时间耐力刺激下的反应以及运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让学生明白事理并做好身心准备;其次,降低运动强度。运用间歇练习法,允许学生在身体不适反应时以走代跑,生理反应消失再转为跑,改变“长跑”与“痛苦”为伴的练习结果;最后,跑步结束后老师需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练习体会和感受,并给予分析和指导,让学生从了解身体、尊重身体、锻炼身体以及强健身体这四个层次上感受体育学习的重要性。练习后大家分享长跑的过程,特别是身体感受,这一环节是重视运动刺激是否产生身体副作用的自查过程,是尊重生命的一种表现。教师与教练相比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更擅长转化运动过程中“痛苦”为“快乐”,尽可能地让学生保留着运动的快乐记忆,逐步地强健身体(图2)。
2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案例(素质拓展)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纲要目标之一。大学生中常见的亚健康表现: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同学间难于产生相互信任;对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弱;遇事畏难心态等。本实证案例是以开设一年级新生的户外素质拓展运动为例。在体育教学中以素质拓展运动对新生进行团队训练,使新生间快速认识,快速形成新集体,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和信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大学新生来自各地相互不相识,大学新生中时常连同班同学都叫不出姓名,更有甚者同班四年都不曾交谈过。交流障碍、信任危机、冷漠集体等不良心态困扰着当代大学生;另一方面,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直接进入技术教学,对学生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表现没时间给予关注(图3)。目标设计步骤(12周):同学间的快速认识、创建新团队、培养团队默契、队友之间交流合作、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凝聚力、感受创新与拓展的快乐、学会分工与合作。教学方法:先行设定系列目标。假设情景进行团队游戏,游戏后学生分享游戏体验,把游戏中的体验迁移到正确的为人处事心态,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亲近,相互需要的关系,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感受,从团队游戏中得到心智的启发(图4)。
3体育与行为礼仪养成的人文教育案例
我国农村的体育教学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体育教学认识不全面,例如: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玩,还不如多上文化课,将来考个好大学;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锻炼身体,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等等;这种片面性的认识将会大大制约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重视农村体育教学是各界学者比较关注的事情。新课改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高,因此,在农村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选项教学势在必行。农村高中体育的选项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农村高中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更有助于地方体育特色的形成。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农村高中体育选项教育与地方特色体育的形成。
一、农村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陈旧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在观念上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严重,经过对家长和学生的走访调查,得出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依然保持“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走出农村,过上好日子”的陈旧观念。虽然高考中设置有专门的体育考试,但对农村的高中生来说,只要在高考前一个月,抽出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到操场上练习体育达标测试那几项即可,平时的体育课对学生来说就是奢望。教师和家长都认为,体育课上不上都不要紧,多花点时间在文化课上,争取将来考个好大学,光宗耀祖,改写人生。农村高中生以及家长,甚至包括学校领导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是影响农村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农村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观念单一。新课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农村高中体育教学只注重教学的内容,在乎教学计划是否完成,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喜欢哪项体育运动等等;这些都导致农村高中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艰难进行。
(二)教学资金短缺
农村大多数都是公办学校,高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收取的学费和书本费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勉强能够维持学校的正常开销。而体育课程不仅需要特定的场地还需要更多的体育设施,而农村的高中无力承担高额的设施费用。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某所农村高中在给学生上排球课时,全校只有一个排球,每次上课学生都要分成八组,每组八人,轮流进行训练。没有轮到上场的同学就自由活动。这种条件严重影响了农村高中体育的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在农村师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师,体育教师的不足尤为严重,经常是一个年级四五百的学生只有一个体育教师。而专业的体育教师更少,大多数都是由其他课程老师兼职体育教师。某所农村高中的体育教师由学校挑选有一定运动“天赋”的男教师替代,一些通常的篮球、跑步等基本项目还可以应付,其他的例如:铅球、排球、健美操等具有专业性质的体育项目就直接取消,不在体育课程设置范围内。综上所述,目前亟待寻找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提高农村高中体育教学质量。
二、农村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是针对学校和学生两者所创造的,是新课改下的产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校而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学生的多寡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需求等多种条件来设置体育课程的训练项目。对学生而言,学生自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来选择体育项目,这样的形式不仅打破常规教学中一刀砍的教学现象,使学生的发展更加的多样化,并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对农村的高中体育教育来说,既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不需要大量购买各种体育设施,根据学生的选择置办即可;又能够更好的培养具有体育“天分”的学生成才,来改变农村地区对高中体育教学片面的认识和落后的观念。
三、农村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助于地方特色体育的形成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运动都是适应环境的开始,体育活动也是如此。因此,不同的地区将会形成不同的体育项目,例如:山区的人们喜欢攀岩、平原的人们喜欢跑步、草原上的人们擅长骑射等等,因此,农村高中的体育选项教育将有助于地方特色体育的形成。
(一)农村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为地方特色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纵观古今可以看出,地方体育特色是永恒的存在。各种体育项目都会有文化的烙印和地域的色彩。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名人”效应比较明显,在某高中曾经有位女学生因为酷爱打篮球最终成为当地第一位被大学录取的特长生,毕业后在当地一所不错的高校任教,在她之后,当地的高中就逐渐重视篮球的培养,随之组建自己的篮球队到各地比赛,慢慢的演变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特色体育文化。农村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是基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并有学校的配合和支持更有助于其成长和成才,为地方特色体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学教育是培养医护人员的关键步骤,其效果好坏对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在医学教育工作中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医学教育的效果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选择符合实际且又切实可行的医学教育方法成为目前很多医学教育人员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2]。
本文针对医学教育方法展开研究,在对医学教育方法重要性和医学教育方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医学教育方法的对策,以期为医学教育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医学教育法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医学教育是培养优秀医护人员的重要过程。而好的医学教育方法可以使这个过程得到切实的保障。通过对医学教育法的研究和分析,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使用方法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可以使得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医学学识、医护人员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总之,医护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医学教育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医学教育方法,对于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教育的效果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2 医学教育方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方法使用上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医学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这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
2.1 对医学教育方法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医学教育方法重视程度不高,认为教学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由于从思想上没有对教学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教育教学准备和教育教学中这些教师很多都是照本宣科,根本不讲究方法,这使得学生难以有兴趣来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消化,使得医学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2.2 医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缺乏互动
现有的医学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照着课本进行教学。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照着课本对难点进行相关的讲解,而学生在下边奋笔疾书,将重要内容进行记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和学生进行讨论,和学生的交流也仅限在回答学生的问题,即告诉学生答案。基本没有对学生学习医学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得师生间缺乏互动。最终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知识掌握不牢靠;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不足,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进行改进的双输局面的出现。2.3 部分院校医学多媒体设备配备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各行各业进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医学类院校来说也不例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大为增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在一些医学类院校中,多媒体设备配备不足,使得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难以通过多媒体来开展,这使得教学的手段显得单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4 医学教育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存在单一和滞后于实际的问题。虽然很多从事医学教育的科研院所和教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组织了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了医学教材的修订,但是和实际对于医学教材的要求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课本内容和实际存在脱节的情况。这些都使得医学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医学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
2.5 医学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的缺乏
在目前很多医学类院校中,很多教师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来到医学类院校任教,并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使得其专业技能和经验可能稍显不足。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时,由于自身并没有过多的实践,只能依靠课本的描述进行讲解,更有甚者直接照着课本读,当学生问到一些实际的操作问题时只能疲于应付,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受打击,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大受影响,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6 医学教育评价体系的单调性
医学相关课程的评价体系对于医学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医学课程评价时,存在活动评价体系的单调性的问题。例如:部分医学院校的教师在对相关课程评价中只注重自己的评价,而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成员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等不够重视。这对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 改进医学教育方法的建议和措施
3.1 强化对医学教育方法的重视程度
医学教育方法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医学教育的效果。我们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使其真正的认识到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优秀医护人员的重要保证。鼓励其在工作中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认识上真正的重视教学方法。
3.2 培养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医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和难懂的学科,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学习的兴趣逐渐的丧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对医学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恐惧,有兴趣和积极性去进行医学相关的学习。并在日常的医学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进步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对其犯得错误进行耐心的纠正,并进行适当的鼓励,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好医学内容的信心。
3.3 提高医学教育教师素质
教师是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他们要直面学生。他们是否拥有医学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经验对医学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来说极为重要。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医学院校教师在医学方面的综合技能,才能使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才能使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有用,与医学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知识。为我国发掘培养出更多医学方面的人才。因此,各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招聘教师时尽量招聘既有学历,又有一定医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这样对于学生的学有好处;对于现有学校年轻的缺乏医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医学实践经验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得医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3.4 增加多媒体设备,合理运用多媒体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得本来可能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具体,还可以增加医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引入多媒体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多媒体设备缺乏的院校,学校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使得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质量在硬件上得到保证;对于那些有多媒体设备,但是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不熟悉的情况,学校应该组织这些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尽快的熟悉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好的教授相关的医学知识。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有效的带动,保证医学教育的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
3.5 提升医学教育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存在教育教学内容与医学实践脱节的情况,这对于培养优秀的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医学类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医学相关内容教育教学时,应多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在课本内容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医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分析,使得教授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具体生动。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肖湘,贺加,赵先英.几种常见的医学教育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
[2] 田玮,王维珍.建立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模式的思议[J].医学与哲学,1998,19(1).
[3] 孙桂荣.谈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7).
1.1 突出个性,坚持改革与体育发展的战略相结合
因为受到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高职院校体育发展也各不相同。个性的本质在于创造,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要进一步突出各所高职院校个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突出教学改革的个性,突出教学改革的创造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要确保总目标的引导地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各所高职院校的独特特征和条件,充分发挥其优越条件,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将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和该校体育发展战略相结合。而高校体育发展战略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与所采取的策略。教学目标是指参与教学工作的人对实践所期望取得的结果。一个国家、省市、地县乃至学校,尚若没有制定出和自身体育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具体战略,对自身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体育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所要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所要发展成什么样子都没有予以考虑的话,必将使得体育改革走向迷茫,迷失方向而驶入盲目之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改革的内容、手段与方向,有着导向、激励以及动员的强大作用。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不仅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而且还是促进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战略,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一切与战略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加以清楚与改革,特别是传统的指导思想、观念导向、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各种阻碍性规章规定等。总的来说,唯有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该校体育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改革过程中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具体方向,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高度把握,对于改革途中的种种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2 改革过程中注重对课程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开发,坚持“健康第一”教学
高职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注重对课程资源的科学、有效而合理的开放与利用,那么这就需要对传统运动技术教学辩证看待。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身心都相对比较成熟,都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因而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始终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术和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确保“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身属性在于身体的练习,身体练习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手段的学习方法,具体而系统的运动技术和锻炼形式有助于确保体育教学活动健身塑体功能的充分发挥与实现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在改革方向中要着重把握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格遵循运动的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方法,从而将身体教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快乐,这不仅是体育运动的功能所在,而且也是“健康第一”这一思想得提出的源泉,这一思想可以使得体育教学由表象变为具体。然而对于脱离体育性质而开展的课程资源开放与利用对“快乐体育”思想观念的贯彻来说是不利的,很容易使得其变成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因而,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与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对“健康第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加以重视,明确改革的中心、主题与方向,避免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指导思想上有所混乱,以免人为地给体育功能贴上标签,从而限制了体育的范围。
1.3 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体系中,充分发其激励作用
现阶段,因为深受商品经济、升学率以及明星体育等方面的影响,不少学校体育在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之间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名不副实。再加上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态势越来越严重,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注重德育和体育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在招生过程中,体育和德育没有受到像智育那样得到各级各类高校的重视,更不用说严格考核了,理论上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再择优录取”,可是实际情况是录取全凭智育而定。换句话说也就是我国教育政策还不是很完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而理性的指导,关于党的教育方针在全面落实与贯彻上也显得步履维艰。而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体系中,明确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方向,不仅可以充分发其激励作用,而且还可以确保体育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相一致,有效维护了国务院颁布《体育工作条例》的法律地位和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2 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起步事件相对比较晚,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则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与新角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明确其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以及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总体方向,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主流和脉搏,从而促进学生体制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确保学生在大环境大背景下个性化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教学事业中的重要体系,学校加强教育的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阶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管理是人们的一N社会行为活动,其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学校,主要的人员组成是领导、教师和学生,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学生,而学生是其余成员的服务对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所以,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是改革传统的、固有的师生管理模式,激发他们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的热情。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建立合理的、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促进教育模式的全面转轨,培养并增强教育事业的整体活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劳资之间分配不均。当前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实施的是工资制、课时制度,教师的工资与讲课的课时是有关系的,这对提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升。但是仅仅将授课数量与教师工资结合在一起,是非常不科学的,将教师的工作简单的规划为自己完成多少工作,将教师的工作简单化,没有结合教师教书育人的特点,教师逐渐失去了对教学的态度,教师的责任心、教学品德得不到发展,并且利益心、物质心、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教师的资源并不会得到有效的利用,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影响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
2.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领导体制的变革,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主要的领导体制就是校长负责制。这种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校长手中没有实权的现象。根据当前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特点,校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办学方案、目标、管理策略、管理方式等等,身上承担的责任比较大。校长负责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但是也有其不科学性,校长自身负责,校长权力过大,没有权利监督机制,校长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没有办法制约权力的欲望。校长绝对的权力没有办法产生民主的管理气氛,没有办法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需要加强对校长负责制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3.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进行创新。我们国家教师的聘任制度一直实施到今天,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终身制、能进不能出等传统的人事制度依然实施到今天,这将制约教师聘任制的进步与发展,发展教师的聘任制度任重而道远。因此,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对其的改革,实现管理作用、教育效率的统一。
三、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1.做到以人为本,实施自主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要将人作为管理的根本与核心。“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体系中,学校要坚持学生为第一的原则,将学生作为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理念,教师需要关心每个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道德、品质等等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全面发展,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会更好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建设学校教育的网络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发展方向、教育政策、师资建设、教学设施等等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长久以来,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网上的学校与教学活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已经大大的改善了学习的环境与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加强网络教育,优化学生的学习条件,拓展学校教育的内容,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升教育管理体制的有效性。
3.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监督机制。教育教学是基础活动,制度是保证教育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举措,监督是保证制度有效实施的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必须要拒绝腐败现象。在教育管理体制中,惩罚可以增强制度实施的说服力,制度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监督可以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要建立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与监督机制,拥有监督队伍,明确监督制度的责任,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进行下去。
4.加强学校的日常管理。在当前校长负责制下,学校管理需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因此需要加强对校长的培训。现代化的学校管理理念认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要从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让学校教育管理科学合理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ZHONG Hui, ZANG Han, DONG Ji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China)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eaching, a problem-oriented class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eaching, it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riched and suitable for students of various major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greatl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cross-disciplinary student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mechanism,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 unified teaching system i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ory learning, innovation experiment discussion, innovation project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learning and active thinking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explanation, experiment practice and argument.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interest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skills, to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collaborat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requires that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should be explored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Key words:Problem-oriented; innovative projects; interdisciplinary.
1 概述
近年?恚?跨学科的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本质上仍不能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众所周知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比较快,而其课程教学内容又不能及时更新。其原因在于计算机技术变革性不断加快,然而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对于计算机类课程教材和大纲的更新一般都是落后于计算机最新技术发展,因而使得计算机众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教材。使用旧的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总是跟不上计算机最新技术的发展,没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2)教学方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跨学科课程教学面临着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单一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语言、文字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少,单调乏味,教师上课难,学生学习更难。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也不好,因而研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 常规使用教学方法
2.1讲授法
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目前经常使用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授知识。主要讲授包括讲述知识内容、讲解概念含义、讲读启发引导思路和讲演实验演示过程。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知识还是主要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自己去理解掌握领会,才能消化和巩固知识。
2.2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看,作示范性例子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用来说明和印证所讲授的知识。它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引起学习的兴趣,提高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3问答法
它是教师按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解读学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它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问答可以是根据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深化、系统掌握已学的知识。也可以向学生提出思考??题,逐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问答式教学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互为问答的形式来体现;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它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
2.4实验法
学生使用教学设备,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跨学科教学课程中,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快速发展,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把跨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2.5实习法
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加强实验操作水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项目操作,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实习法和实验法比较起来,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它在让学生获得直接知识,验证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和能力等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1]。
3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讨论法提出
问题讨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单独提出来,在结合实际和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方法,可分大组进行。在对大量参考文献参阅和亲身教学经历提出切合工作实际的教学方法,结合跨学科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各类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在计算机类部分课程中进行教学方式和开放方式的改革。该方法要达到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途径,课堂讨论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要以学生的理解方式和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进行以“项目导向、任务引领”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改革。主要针对适合跨专业学习的课程为实例,研究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总结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点是改进教学方法,将实验教学和讨论融入课堂,以项目实例为案例,引导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以小组讨论为基础,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研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逐步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力,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针对《无线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在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任务驱动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模式组织教学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循规蹈矩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变为生动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案。如在《无线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解决课程教学难点,把抽象的理论问题转化为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无线局域网wifi连接、wifi漫游连接、无线手机蜂窝通信、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无线mesh网应用等问题,进而解释无线网络通信的各层协议原理,同时在培养综合技能方面也采用任务驱动模式[2]。
(2)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是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无线网络系统课程中设置了4个开放无线实验,在教学要求中规定学生自主选择2-4个开放实验项目,并且要求学生参加专业教师的课题讨论工作,鼓励以项目导向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协作式教学: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协作式学习起到一种互相启发,分工负责,团结合作的锻炼学生团队工作精神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适合于分组进行的较复杂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探讨性课后实训的完成。
(4)开设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创新项目。为适应多专业学生学习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实时增加实验项目,以综合实验为主,提供探索性项目提高创新能力。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师“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包括自主实验、综合项目和问题研究等研究型实验课目。其实验课程只对实验结果提出要求,不说明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自主的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思维方法,自己选择实验方案、步骤、装置,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目标。这种新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关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多方面自主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进一步引导和针对性对个性化学生的科研训练[3]。
(5)体验式教学:为了使学生得到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安排学生进行操作实习,从而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得到锻炼,使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岗位标准得到统一。学生在工作中承担课题任务,并获得定期讨论。
(6)互动式讨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还要进行教学方式的讨论,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努力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原因,研究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过程中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找到能够让学生方便理解,提高知识接受能力的方式方法,找到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的类似实例和知识原理,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讨论,知识问答,内容辩论,让学生能够有逻辑的由浅入深的接受课堂内容,了解知识的起源、过程、解决方法和结论总结,扎扎实实理解,为下一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大小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 TB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5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课程的板书教学被多媒体教学取代。流体力学作为机械、土木、能源、采矿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内的流体在静止和运动时的力学规律及其与固体壁面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一门科学。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有所不同,其主要反映在用场论的观点处理力学问题上。
流体力学中介绍了拉格朗日和欧拉法之间的区别,我们原来都是用的拉格朗日法来解决问题,即对物体的某个质点属性进行研究。而由于流体力学中的研究对象流体具有易流动性,因此某个质点的研究就不能代表整个流体,此时我们引入了欧拉法,即将物理参数(速度、压强、动量等)通过空间点的属性来进行研究,这是在学习中容易造成混乱的一个地方。此外,流体力学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分别都做了各种假设条件。例如,N-S方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般解的存在,那么在对N-S方程求解时,就必须做一些假设来简化该方程使其求解,这也是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个地方。
流体力学被认为是高等数学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因此,要想学好流体力学,首先要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及大学物理的基础。流体力学还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如什么是黏性,在流体中体现在什么方面,黏性随温度、压力变化的关系等都需要教师去认真细致地讲解。所以学习流体力学首先要改变观念,要有比较强的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能力,这样才能学好这门课。那么如何教授这门课、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容易理解的物理概念,并让学生理解且记住,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了。
一、板书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板书加讲解,有的时候会用到一些教具,但这些都是静态的,对于一些抽象的难理解的概念很难表达清楚。流体力学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只能口述进行概念讲解,学生看不到实物,即使和实验课相结合,有部分概念还是无法表达清楚。而且除了概念以外,该课程还有大量的方程推导,很多的文字说明、画图等需要大量的板书,每次课几乎都是在不停地写、不停地擦,不仅教师感到筋疲力尽,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反应流体力学是很枯燥无味的一门课,但是很重要,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现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现在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在幻灯片中放上讲课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放出来进行“照本宣科”,有的干脆只是课本的扫描,上这样的课,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昏昏欲睡。
多媒体教学不仅是幻灯片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应该包括二维及三维动画的演示,甚至是视频或者实验录像、现场工程录像等。多媒体教学为理解难懂的概念、定义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尤其是丰富的现场工程、实验的图片、录像等不仅丰富了课程的信息量,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但对于流体力学这样的课程如果仅有幻灯片加板书的内容,那么对公式的推导也不能很全面地讲解。我们知道,公式推导就是边讲解边思考边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如果省略板书学生对于前因后果都不太容易理解,且信息量大,没有思考时间。
如何将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并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很多高校教师在研究的问题。
三、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对于制作的课件(包括幻灯片、动画、影片等)应该与课本结合紧密,包括章节名称、讲解顺序、重难点等都要根据课本内容在PPT中按照板书表达出来。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能一次出现整页的文字,这样不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也没有时间思考,直接就能看到结果,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应该逐字逐句通过人为的控制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讲解边让学生思考,逐渐地出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当然这样做需要很多的时间,但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下面具体说明怎样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首先,对于第一章绪论部分的讲解,可以结合大量的实例,如都江堰、大禹治水、足球射门、火箭升空、消防等动画或视频对学生讲解本门课程的目的、学习方法和意义,以此可得出该课程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对流体力学课程产生兴趣,感到该课程并不难。
其次,对于难理解概念的讲解,可以制作动画来表现。例如,流体质点,我们定义的文字叙述是指体积无限小的流体微团,即宏观尺寸充分小,微观尺寸足够大。那么如何来理解这两句话呢?如何利用动画来表示?我们首先可以在一个流体中取出非常小的一个点,指出该点就是一个流体质点,由于是一个点我们可以说它是没有尺寸的,这个尺寸指的就是宏观尺寸。再利用放大功能将该点无限放大,此时该点的区域内部存在无限多个细小颗粒(点),这无限多个点就代表了足够大的微观尺寸,再将放大镜去掉,那么就又回到了宏观上一个无尺寸的点。通过这个动画很好地表达了我们的第一个概念――流体的研究对象:流体质点的定义,形象直观,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其他的内容,如拉格朗日法、欧拉法的说明,以及流线、迹线等概念的解释都可以用动画来表达清楚。这样,学生对于这个生涩的定义就有了很好的理解。
再次,对于公式推导方面的讲解,可以和板书相结合。例如,在讲解静止流体对平面壁的作用力时,用幻灯片给出已知条件即平面壁面积,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重心、型心所在的高度等,以及示意图。但是,公式的推导过程必须使用板书,推导时给示意图添加一些当时所需要的力或假设条件,得到结论以后,就可以通过幻灯片对每一个物理量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例如,平面壁上的总压力P=γhcA,这里说明A是淹没面积,此时根据需要,幻灯片上的淹没面积就可以用另一种颜色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对公式的每个数学符号在计算时就不会带错值,对公式也能有很深刻的认识。
另外,对于实验方面,可以将动画和实验视频相结合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讲解。以雷诺实验为例,可利用flas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描述,再逐一播放动画使学生了解层流和紊流的定义,以及各自存在的条件。等学生有了最初的印象后,再播放整个实验过程的录像。这样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能对该实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真正实验时就能更好地记住实验的条件、过程以及结论,并能很好地记住该实验的结果及一些注意事项。
最后,对于例题、作业的讲解,如果是选择题、填空题都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如果是计算题、证明题可以和公式推导类似,大屏幕上显示题目和图,利用黑板进行讲解。
四、结语
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摒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对于流体力学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更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到流体力学这门课上起来是生动有趣的,让教师感到一节课下来是轻松惬意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忠宝,王梓.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12,(12):79-80.
[2] 陈二云.多媒体技术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47.
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研究方式,既有翔实的数据呈现和生动的情境描述,又有行为案例的诊断与深入有据的思考——这,不失为改进教学行为的一种理想方式。我们的研究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背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以下是我校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日记,观察主题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上周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下周一开一节课,开课目的不详。心中总惦记着这次“空降式”的开课任务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今天,这“谜团”总算是“拨开云雾见月明”——原来是进行一次关于有效提问的课堂观察活动。
课上完后,我先回了办公室。直到下节课都快开始了,孙老师终于完成了相关统计也回来了。于是,自然地有了一段讨论……
如果没有这么多数据表的统计,打死我也不相信:这节课共提了63个问题?!我的备课本上明明只有13个问题呀!怎么会这么多?
所谓真理是越辩越明,可这回倒是越讨论越迷糊了。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在是让人困惑。不说别的,就说说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有效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往往主要是由问题构成的,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更能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感悟,从而完成一系列教学目标。那么,这些问题是否就都自然而然地是有效提问呢?我们且用数学中的假设推断法来论证一番吧。
教学现象之假设1: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将预设好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学生发言踊跃,对答如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进程稳步进行。
推断论证1:每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回答,几乎不需要教师的引导、纠正。那么,这样的问题还值得提吗?这样的问题难道不是成了那种缺乏思维内涵的低效提问了吗?——这种提问的有效性值得商榷。
教学现象之假设2:教师提出了设计好的问题,但学生没能说到“刀刃”、答出精髓,于是教师便耐心地引导。终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有了深刻的感悟,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推断论证2:在教师进行启发深入感悟、引导多元理解的过程中,无形中添加了很多个问题。这样一来,提问的数量就变多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问数量在增加,这样的课堂不是在向“满堂问”发展了吗?那么,这些预设的问题是否本身就存在问题呢?——这种提问的有效性还是值得商榷。
我的困惑:课堂提问,横也是问,竖也是问。课堂提问,到底该怎么问?
这位教师的困惑,得到了同事们的“呼应”。当时,我们语文教研组分工合作,以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记录下这位执教教师课堂中的每一个提问,课后大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统计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这40分钟的一堂课,教师居然提了63个问题,也就是说,这堂课平均每分钟提问1.6个。这个数字太让人震惊了!课堂提问频率如此之高,这是为什么?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课堂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什么还会出现“满堂问”的现象?但这一组“硬碰硬”的数据,是摆在面前的“铁的事实”,无声地显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的差距。
二、对比:引进“他者”,寻找症因
怎么解决遇到的问题呢?我们不断地摸索着。
“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当处于同一水平的研究团体——教研组内部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提倡‘法外的思想’的法国著名思想家列维纳斯,在人们普遍把‘我’当作重要的东西时,反其道而行之,在‘主体’和‘自我’之间引入了‘他者’的概念,即在现象学的‘在场’概念中提出了‘不在场的在场’,从而形成了独创性的思想”,由此类推,从外部寻找一个或多个“他者”引入我们这个团队,即所谓“专家引领”的方式,是解决教研组内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于是,我们选择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一堂语文课开展对比观察,找到了症结所在:
第一,教师没有能够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玛丽·巴蒂·罗,美国的一位大学科学教师,她在倾听了数百例课堂教学录音后,发现了教师课堂上“等待时间”的重要性。她把课堂上周期性的、简短的沉默称为“等待时间”,她发现教师的“等待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1秒,而她以及她的后续者经过反复研究,证明了“将‘等待时间’延长到3~5秒的教师对他们的学生和自己会产生令人兴奋的效果”。反观上述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师口才一流、思维敏捷,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以及反应状况:提问频率过高,导致学生忙于应付而无暇思考,回答的问题停留于浅层次,学生的思维也就无法向纵深递进;面对学生不够理想的回答状况,教师势必要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追问与提醒,导致问题数量不停地增加,结果必然是——不停的问与频繁的答串联了课堂。
第二,除了提问以外,教师没有安排更多的学习形式。
课堂提问虽然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教学形式,但不能独占鳌头,挤占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时间,如以声音为标志,一般分为两种:一为有声时间;二为无声时间。有声时间,分为师生交流时间、学生朗读时间等;无声时间,分为学生思考时间、练习时间等。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辅以多种教学形式展开教学,诸如小组讨论、朗读圈注、写话训练、静思默想等。
第三,教材解读不到位,教学点拨之功有待磨练。
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由于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而执教教师因缺少经验等原因不能机智应对或者点拨不够,造成这一教学环节没有收到相应成效而反复纠缠于同一个问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无奈之下,教师只能不断增加提问的数量以期化解这一尴尬局面,导致问题越问越多。其实,其中的有些问题本来是有效的,可由于教师不会点拨或引导不当,使有效问题变得无效甚至负效了。
第四,“优质提问”太少,提问技巧有待提高。
执教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问题是13个,然而遇到具体的课堂情境却突变演化成了63个,可见,很多问题都属于“临时性”问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加里·D.鲍里奇教授等将“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的第一条列为“清晰讲授”,而这些“半路”衍生出来的“临时性”问题,缺少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内容,大多属于简单的回忆性问题、事实性问题、验证性问题和知识性问题等,处于浅层次、低认知水平的状态,缺少思维的纵深度与逻辑关系,质量明显不高——课堂上的“优质提问”太少,必然影响到其实效性。
所谓“优质提问”,应具有如下5个特征:(1)明确的目的性。(2)清晰的内容关注点。(3)能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4)面向“群体”而非“固定团体”。(5)非偶然性的。
三、跟踪:聚焦于教学行为的改进
一年之后,我们又对这位执教教师进行了一次跟踪观察,两次观察数据汇总如下:
第一次,教师共提问63个,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共有36个,占57.14%,其中以思考型、提醒型问题为多。低效的问题25个,占39.6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的问题上。无效问题2个,占3.2%。
第二次,教师共提问36个,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共有31个,占86.1%,其中以思考型、提醒型问题为多。低效的问题4个,占11.1%,主要集中在过易问题上。无效问题1个,占2.78%。两次课堂的提问数量及其对比统计折线图、有效率柱形图分别如表1、图1、图2所示。
从这些统计图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两次课堂提问的变化情况:第二次的提问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即第二次的提问数量呈低位运行状态;两次课堂的提问有效性明显呈上升趋势,即第二次的提问有效性高于第一次。这个观察结果可归纳为简单的一句话:第二次课堂,单位时间内(一堂课40分钟)的提问数量明显减少,提问质量却有明显提高。
这组数据也表明,课堂观察,促使这位执教教师深入反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着的种种问题,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上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中,教师的专业素养逐渐提升,具体到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1)注重解读教材,提高了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教师理解教材的程度决定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执教教师除了关注课文的关键处,还要留心课文的言外之意,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保证提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2)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执教教师运用倾听与等待的艺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提问质疑的机会,这从提问数量统计图中就可以看出。(3)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第二次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如小组讨论、写话训练、班内辩论等。(4)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比如课堂的第7时段(是提问数量最少的一个环节),教师没有将核心问题分解成很多琐碎细小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自由读书、品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无法解决时教师才给以点拨性提醒,通过这种具有暗示性的点拨“旁敲侧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 平衡计分卡思想与体育教学训练方法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d Card),是美国学者罗伯特・S ・卡普兰和戴维・ P ・诺顿1992 年研究提出的用以科学、全面评价企业业绩,并指导企业推进战略实施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它在以往企业业绩评价主要依靠单一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改为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来全面评价企业业绩。具体讲,一是财务角度,衡量怎样能在财务上使得股东满意;二是顾客角度,衡量怎样能赢得顾客认可;三是内部业务流程方面,衡量必须擅长哪些业务才能使得股东能力和客户满意;四是学习和成长方面,衡量应当具有怎样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目标。人们形象地将平衡计分卡比喻为飞机驾驶舱中的仪表盘,全面、直观地显示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飞行高度、速度、距离以及方向等各方面信息。
平衡计分卡的出发点是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愿景,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将目标化为行动的指引框架,且各自都有自身具体指标和行动方案,大大增强了目标综合性与方案可操作性。在应用实践中,平衡计分卡引入了三个新的管理程序:明确战略目标与发展愿景,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跟踪测评,根据测评情况针对性制定发展规划和改进措施,其核心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更加努力以追求卓越?
平衡计分卡带给人们最大启示在于,它由单一维度考核转向全面关注影响目标实现的多维度要素,运用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综合目标实现,依托多维度测评指标体系,据此针对性地制定发展与改进计划推进实施,来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
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是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指根据体育教学训练目标,结合各项体育项目的特征和体育运动规律,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准确跟踪、衡量学生各方面训练进展与成果,进而针对性实施教学指导与训练的方法论。它主要包括确立体育教学训练目标、构建测评指标、实施相应指导与训练三个环节。其中,科学确立体育教学训练目标是基础,它决定了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开展的根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合理的体育教学训练目标应当统筹考虑体育教学短期和长期目标、单一训练项目成绩和体育素质全面增强等;科学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是关键,它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连接作用,一方面它将体育教学训练目标转化为可观测、衡量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它通过指标跟踪分析为妥善安排和制定体育教学训练活动的指导和实施方案提供了直接依据;体育教学训练活动的分项指导与训练是重点,它决定了各项训练活动开展的途径、方式和节奏等,科学的体育教学训练活动是以教学训练目标为指引、以测评指标为手段并以其评价结果为依据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实施方案。
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方法中,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于特定阶段、单一项目的单项成绩达标与否及成绩优劣,而忽视了学生全面体育素质的提高及为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训练。笔者认为,为加快推进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有必要学习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及其主要内容,加强其在体育教学训练方法中的应用,创新丰富体育测评指标体系和训练方案,推进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改革。
2 体育教学中的借鉴平衡计分卡思维构建四位一体的测评体系与训练方法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战略安排,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目标应当是注重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不仅是单一体育训练活动的成绩提高。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单纯关注短跑速度、跳远距离等单项运动项目成绩、将其作为体育教学训练终极目标和主要方案的做法,已不能充分适应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要求,有必要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维,创新推进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改革。这就要求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的体育教学目标,优化改进体育测评指标体系,并据以科学优化体育训练方法,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方法论体系。
(1)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建,同时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先生曾经提出:“教学的艺术本质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术,其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鼓舞和激发。”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鼓舞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多媒体教学模式恰恰是其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解《保护智力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山寨”商标现象进行展示,例如“雕牌”和“周佳牌”“小天鹅”和“小夭鹅”“康师傅”和“康帅博”等,由此引入课题,之后向学生介绍智力成果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进入分析阶段。由于学生对上述名牌产品十分熟悉,容易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本课时的学习中来。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为教学重点的强调与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充分利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运用充足的网络信息资源,从而使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积累量有所增加,这样一来可以更有力地强调教学重点,并能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为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与引导。
例如在讲解《上网的利与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上网利与弊的漫画与信息,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图片的观看来加深对网络利弊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明白过度地沉迷于网络,不但会直接导致学业荒废,还十分容易误导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充分地理解网络人际交往和现实交往的不同,避免了学生因上网交友受到身心上的伤害,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来做一些有利的事。
(3)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使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所理解。由于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且该学科中的知识点有很多带有抽象性,如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无法理解其中抽象知识点的基本含义,同时还会直接导致知识点显得更加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从而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抽象的知识理论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视觉与听觉上的感观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标志性事物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充分感觉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较为抽象的“文化”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利用方法
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德育课程《思想品德》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学生文化。她坚持“回归生活”的课改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确立生活主题,营造学生文化,强调对学生生活的服务、指导和提升。
②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重视淡化教育痕迹,启发道德自觉,强调在主体认知中自主建构,致力于情感的浸润和培植,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境界。
③现行的品德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反思等进行活动和相互交流、深化认识,在自主的参与和体验中,习得道德素质。
2、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人,冷冰冰的理性。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以知识的机械复制、行为的刻意规训为主。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她忠实地体现了新课改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忽视学生主体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当前品德教育以管代导,主客体颠倒现象还较严重,忽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特点,忽视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唤发,学生习得过程简单,方式单一,自主建构道德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②轻视学生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真实生活,最后回归学生生活。而当前品德教育中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轻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与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知行脱节,机械唯本现象仍有存在。
③漠视资源利用 品德课标指出:“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目前,教师仅停留在使用教材上,缺少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提炼和生成资源的捕捉,缺少对教材、学生、家庭等资源的开发、吸纳和整合。
④无视学生文化 品德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一种学生文化。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往往忽略学生发展环境,把学生看作“小大人”,习惯用那墨守成规、刻板僵化、居高临下的化来组织教学,学生自由、自主的天性受到禁锢,生命的活力、张力无法施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品德课程实施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课题的研究,将提升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效果。
3、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文化的特点,梳理、整合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内容,将之趣化、人本化,对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文化缺失的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为丰厚思想品德课程文化、教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提供有效途径,切实提升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实效。
二、课题界定
以思想品德教材为蓝本和载体,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实践,细化、活化、趣化课程内容及资源,着重突出思想品德学课的实用性,让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的认识。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学生成长目标:细化、活化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建构、体认、感悟、形成道德;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浓厚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提升品德修养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和生活情趣。
3、课题成果目标:构建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开发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资源;撰写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四、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及环境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知识传授式德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存在哪些干扰、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利因素,教师德育工作方式上存在哪些不足,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确定以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
2、构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
研究制定以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影响他们成长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等因素,来构建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每项活动都从生活实际中来,与学生的道德观导向等相吻合,同时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生活实践把德育、心育结合起来,把道德、知识、行为结合起来,并通过教师的发现、唤醒、引导,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在学生中开展以“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玩”、“怎样做人”、“怎样竞争”、“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父母”等为主题的活动进行自我设计,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科学的道德观,促使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3、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策略研究(即着重研究促使学校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① 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思想品德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主体。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联系,增加道德人文关怀成分,善于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善良之弦,让正直之举、同情之心成为他们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生活行为。如:开展“一日家长”、“一日校长”、“一日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等,使他们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学会尊重、关怀和爱护。在宣扬生活真善美的同时,要敢于让学生面对和剖析生活中的矛盾和丑恶现象。如:开展“关于学校收费问题的调查”、“影响家乡经济发展的社会调查”、“单亲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家庭体罚情况的调查”等活动,通过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形成过程,来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
②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班集体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班集体内一种生活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思想品德观形成的重要支柱和基石,教师可以用自己的遗憾警示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可以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大讨论、沙龙等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
③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品德课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化情趣。由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只注重道德的说教和灌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校内广播、校刊、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绘画、书法、工艺制作、戏剧等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生活情绪。进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五、研究的方法
①理论研究:邀请专家作理论讲座;读理论书籍,写读书笔记;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②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前的问卷调查;课题研究结题时的问卷调查。
③行动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制定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始行动(观察、记录),进而作出评价(分析、归纳)。
④经验总结:定期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定期举行课堂教学改革论文或比赛活动;定期编辑师生作品与研究成果。
⑤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个案跟踪分析,不断总结与反思,以促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生活。
⑥另外,再采用实证研究法、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研究法。通过理论分析,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科学性。
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能力
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学校制订了严格的课题管理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及成果奖励制度等)。
②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都参加过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并都获奖,已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匀已参加过二轮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途径等匀有所了解,并能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2、时间保证
本课题确立后,课题组成员将花费更大的精力,利用每周三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业务辅导和研究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每月对课题研究情况一次调研,布置研究工作,每学期对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情况做一次总结考核,切实保证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的进行。
3、设备保障
学校先后组建多功能综合媒体教室,购置了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年学校已投重资组建了校园网;学校图书室有教师用书二百余册,供实验教师借阅;课题组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可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七、课题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XX年年10月至2010年6月
①课题研究网络组建;②课题研究方案设计;③学习相关课程理论;
2、实施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
①策略研究;②分专题开展行动研究;③收集研究案例。
3、总结阶段:2010年10月至2010年10月
①课题总结报告。②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材料。③完成与品德教材配套的课件等。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总结报告
2、教师专题论文集(论文、教学随想、教学日记)
3、思想品德课教案集(初中各年级,word形式)
4、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件集(初中各年级,ppt形式)
5、与思想品德教材匹配的教学视频(初中各年级,avi、wmv、rm等形式)
附:主要参考文献
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02-05
【作者简介】李曼(1976-),女,湖南常德人,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行为问题多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儿童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治,常常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影响学习甚至对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和行为都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儿童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_,最为常见的是儿童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医学界、教育界、心理学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生物学、社会学因素等密切相关。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其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至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学界已开始将注意的焦点从教育、教养方式等外显的行为因素转向寻求形成外显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如父母的个性、教养理念等方面。
受传统文化影响,“男主外、女主内”仍是当前我国家庭普遍形式,父亲较多在外忙于工作,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承担。尤其是0岁~6岁阶段,幼儿与母亲的交往更为密切,母亲对于学龄前幼儿的行为可能有更大的影响。本研究着重探讨母亲个性、教养方式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一些改善和减少幼儿行为问题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区内市一级幼儿园三所,每所幼儿园分别从大、中、小、托班各整体抽取一个班,共12个班360名幼儿(实发问卷360份,回收327份)作为研究对象。儿童的具体年龄在2周岁~6周岁之间,其中男性儿童175人,占抽查人数的48.7%,女性儿童152人,占抽查人数的42.3%;独生265人,占抽查人数的73.7%;非独生62人,占抽查人数的16-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问卷法、测量法等。
(三)测量工具
1.Conners儿童行为问题父母用量表(CPRS-R)该量表于1998年由Conners等人共同修订,共有57个题目,七个因子,分别为认知问题、对立、冲动\多动、焦虑\胆怯、完美主义、社交问题和身心障碍。
2.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共20道题组成,分为五个纬度,分别是①外向性,②宜人性,③责任性,④神经质,⑤开放性。以往的个性测量量表使用较多的是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大五人格问卷将人格结构归类为五因素模型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和支持,也被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是人格结构的最好范型,因此本研究用此问卷(由华南师范大学王才康教授修订后的版本)来测量母亲的个性。
3.幼儿抚养信念问卷(CCRBQ)(由华南师范大学王才康教授修订后的版本)共36题,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①管教,②知耻,③自主,④尊重。以往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评定指标多从情感角度予以划分,但本量表侧重于父母的养育思想和观念,四个维度代表了中国父母抚养子女的普遍类型,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结果
经过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T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一)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在遗传生物学上的差异分析
1.不同年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分析
由于1岁儿童的人数很少,只有3人,因此我们把1岁~2岁作为一个年龄段,同样的3岁~4岁、5岁~6岁也各为一个年龄段。通过F检验来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在行为问题上的差异。结果见表一:
从表一可知3岁~4岁时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的平均分数要比1岁~2岁、5岁~6岁两个年龄段高,由此可以推测在3岁~4岁这个年龄段幼儿易发生行为问题。此外,在对立这一维度F值为3.389,且在年龄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2.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了解男女生在行为问题上的差异。具体结果见表二:
由表二可以看出除了完美主义外男生在各维度上的平均分数都要高于女生。冲动\多动行为问题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焦虑\胆怯行为问题在性别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即男孩较女孩更容易发生冲动、多动、焦虑和胆怯的行为问题。
3.是否独生在幼儿行为问题上比较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了解幼儿行为问题在独生与非独生上的得分及其差异性。结果见表三:
表三显示独生子女各个行为问题上的平均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幼儿行为问题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二)母亲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分析
1.母亲个性和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
对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与不同母亲个性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四:
由表四可以看出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性和开放性四个维度与幼儿行为问题的各个维度都呈负相关,且基本上相关都显著,即这四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行为问题的发病率则越小。其中,以宜人性相关最高,说明母亲越随和和信任孩子,孩子则越不容易产生行为问题。但在神经质这一个维度上则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各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即神经质得分越高,则幼儿越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2.母亲管教方式和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
对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与母亲管教方式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五:
从表五显示管教、自主和尊重三个维度和幼儿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但管教对行为问题的相关基本不显著。说明母亲在教育子女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主,幼儿的行为问题越少。知耻维度在冲动\多动、焦虑\胆怯两个行为问题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在其余五个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且和身心障碍呈显著负相关。
3.幼儿行为问题与母亲个性的回归分析
以幼儿行为问题的总分做因变量,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首先采用强行进入法做回归分析,发现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相关不显著,因此改用逐步进入法做回归分析,结果如表六:
由表六显示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这个维度对幼儿行为问题有正性的预测作用,解释其变异的11.2%,即母亲的情绪越不稳定,其子女产生行为问题的几率越大。此外,宜人性这个维度对行为问题有负性的预测作用,可解释其变异的5.6%,若孩子的母亲为人热情、信任孩子,那么孩子就不易产生行为问题。大五人格中的其余三个维度(外向性、责任性、开放性)则不能预测儿童行为问题。
4.幼儿行为问题与母亲管教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幼儿行为问题的总分做因变量,幼儿抚养信念量表的四个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当采用强行进入法做回归分析时,四个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关系均不显著。但抚养信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回归效果却显著,即抚养信念可以预测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因此改用逐步进入法做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七:
由表七可以看出幼儿抚养信念中自主维度对于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有负性预测作用,其解释率为6.9%,说明母亲若给予孩子充分的自并信任鼓励孩子,减少父母对于孩子的压力,那么孩子的行为问题就越少。
三、讨论和建议
(一)儿童行为问题在遗传生物学上的差异状况
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存在差异,表现为1岁~2岁和4岁~5岁的行为检出率相近并偏低,3岁~4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最高,这可能与儿童心理年龄特点相关。3岁左右幼儿处在幼儿期(1岁~2岁)向学龄期(4岁~6岁)过渡的年龄阶段,是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期,它既保留2岁的某些心理特点的痕迹,又开始呈现新的心理特点的萌芽,新旧交替在孩子身上面临着矛盾导致某些行为偏差。因此,对3岁儿童的身心发育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提示父母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教育。
本次调查显示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童,与肖倩、洪黛玲等人的报道相一致。除完美主义因子,男童在其他六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都要高于女童,其原因可能与男、女童的生理特点有关,性激素分泌的不同使男孩可能更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但更相关的可能与家庭、学校、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儿童的教养方式、行为引导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孩比较放手,淘气、不听话、白作主张也能容忍;对女孩则束缚颇多、限制过严,认为女孩就该文静、守规矩、顺从。因此,提示父母和教育者要从性别角色刻板的印象束缚中解脱,注意消除性别角色偏见,使儿童身心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虽然调查显示幼儿行为问题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并不明显,但独生子女行为问题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值都高于非独生子女,说明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患病率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国内的许多报道相似。其原因可能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较多关注和溺爱,非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环境决定着其受家庭的关注和溺爱较少。
(二)母亲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探讨
1.母亲个性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母亲个性与儿童行为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不同的母亲个性可能对儿童不同的行为问题产生不同的影响。周华报告母亲的情绪和性格特征是决定养育方式和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形成的基本因素。李晶报告,母亲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如果母亲具有积极的个性,如性格开朗活泼、兴趣广泛、善于人际交往、做事有条理、富有创造力等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婚姻关系和家庭氛围,使儿童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对幼儿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母亲为人谦虚、随和,信任孩子,极少打骂孩子或者发脾气,会用言语与幼儿沟通,有利于母子间形成安全依恋关系,儿童能逐渐矫正自己的行为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良好行为的能力。反之,母亲的个性不良将导致儿童的性格和行为上的偏差,如果母亲具有神经质、易怒、敏感、忧郁、做事马虎、恪守成规等不良心理品质及个性特征,会导致幼儿没有安全感,缺乏情绪控制与表达技巧,儿童经常感到焦虑,进而导致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差、交往不良等问题。这一结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有一定的启示,提示母亲应发挥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如随和、谦虚、平易近人等),克服个性中的消极因素(如对不良情绪的自我控制及缓解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2.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关键词:问题解决方法;学习者自主性;行动研究
Abstract
The ultimate aim of action research on learner autonomy is how to help learners to become more autonomous and better in language learning. The article reports an action research on fostering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by using the problem-solving method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 interview and theclassroom observ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strategies such as task-awareness, attribution, input and output, motivation, analysis and deduction, self-belief, motivation and self-concept are quite strong, but their risk-orientation, self-awareness, asking questions, self-monitor, self-evaluation, self-monitor, reinforcement and co-operation are quite weak. It is also found that society; cultural psychology, language competenc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influence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In order to foster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a series of class scaffolding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and used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for one and half a year according to Howard Gardner’s theory and Dr. Bilash’s Success-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Model. The majo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ir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enhanced.
Keywords: problem-solving method, learner autonomy, action research
1. 引言
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只是一个教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从客体转移到了主体,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者在外语学 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已得到母语习得研究 和外语学习研究的证实。在贯彻“以人为本”和“终生教育”理论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 外语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培养“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的重要性。此外,不少研究 表明,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许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如何促进外语 学习者自主性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外 语教学的新趋势。
在国外,著名学者Benson(2001:111)围绕两个关键问题,即“与学习者自主性有关的实 践是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和如何提高语言学习的?”,把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方法归纳为以 下六种:第一种是基于学习材料的方法(resource-based approaches);第二种是基于教育技术 的方法(technology-based approaches);第三种是基于学习者的方法(learner-based approaches)
;第四种是 基于课堂的 方法 (classroom-based approaches) ; 第五种是基 于课程的方 法 (curriculum-based approaches);第六种是基于教师的方法(teacher-based approaches)。他同时 指出,到目前为止,许多与学习者自主性有关的研究大多基于反思和推理,很少有基于对数 据的系统分析的研究。因此,基于数据的行动研究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国内学者对“学习者自主性”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徐锦芬等,2004),所 有学者都肯定了培养“学习者自主性”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自主学 习能力的培养途径。目前,国内对“学习者自主性”的研究主要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知识,只 有一些研究者如:王笃勤(2002)、徐锦芬等(2004)开始探讨一些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证研 究。何晓东(2004)认为,今后关于外语“学习者自主性”(LA)的研究应过渡到以实证研 究为主,同时,应紧密结合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开展研究、讨论。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
究成果发现,对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大纲和课程设置、课堂教学
、外语学习环境、专门的策略培训、自主学习中心、多媒体辅助教学、远程教学等。 许多研究表明,“学习者自主性”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问题解决”是学习策略的一种形
式,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问题解决”要求教师为学生 创造具体环境,启发和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意识,寻找 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因此,“问题解决”是培 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呢?任课教师如何发现这些问题 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呢?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探索学生英语学 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目的是促进外语学生的“学习者自主性”,最终的 目的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 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 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 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本人主要采用六步骤模式。六步骤模式具体步骤为: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 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 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 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 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 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 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 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 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 释和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 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 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 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背景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级英语教育专业三个班级共91名学生,课程为《综合英语 课》,行动环境为实际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英语教程》第 一、二册。执行者为本人。项目时间: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
2.2 预诊
在2006年秋季学期初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虽然对综合英语教学很感兴趣,但是绝 大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地预习和复习功课,不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不能按时提交作 业且正确率很低,没有什么学习计划,合作学习的能力差。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了一下假设
:绝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设,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访问与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
查和访问使用了张立新和李霄翔(2004)设计调查问卷和问题,抽样调查了26名学生。通过 问卷调查、访问和课堂观察,试图发现本项目研究者所教的学生在哪些方面自主能力欠缺, 哪些方面较强,发现其中的原因。课堂观察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包括语言表现、对提 问的反应、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课堂讨论的情况等等。
表1问卷调查结果(按照均值从小到大排列)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整体能力较强项 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较强(接近或超过4分):任务评价、归因、输入输出、分析推理等、自
我信念、动机,自我信念,自我效能。
(2)整体能力较弱项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待加强(低于3分):冒险,自主意识,提问
,自我监察,自我评价,加强,合作。
(3)课堂观察和访问结果 为了探索以上问卷调查初步发现的自主能力差异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课堂观察和访问
,结果发现,社会、文化心理、语言能力、教学管理等因素会影响自主学习能力。
(4)确认问题: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社会、文化心理、语言 能力、教学管理、语言学习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没有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2.3 拟定总体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研究者基于美国学者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加拿大Bilash博士的“成功语言教学模式”,并根据英语教育 专业的特点,从备课、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语言吸收和巩固、语言的输出、形成性评价和终 结性评价等五个方面,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级设计了 一系列的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 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2.4 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第一步:建立个人档案,通过个人档案获得学生信息和对学生做出评价已经成为重要 的趋势。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及其策略和方法 等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在其档案中可以进行比较,了解自身发展的进程。 为了了解和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经历,项目研究者参照《多语和多元文 化的欧洲》(1997-2000)和《欧洲语言档案手册》(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Junior version)
,制定了每个学生的个人档案,主要包括语言通行证(Language Passport),语言传记(Language Biography),和语言档案(Language Dossier),主要用于让学生自我了解各阶段学习情况 和记录学生语言技能发展,供下一阶段学习或教学参考。
第二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项目研究者分四个等级(初 级:elementary, 中下级:lower intermediate, 中级:intermediate和高级:advanced)设计了语 言文字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 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旋律智能
( Musical intelligence )、人际关系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和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等七大类的课堂教学活动, 如:Getting to know one another, Biographical, Bingo, Idioms, Noticing, Roll the dice,A fu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ctivity,English songs, Teaching
activities, Dictation activities, Spring festival, The year of 12 animal signs, Jigsaw reading activities, Self-study in the computer center, Matching pairs activities, Home reading and retell
activities,Posters, Advertisements等。每个具体的课堂活动都有一系列的步骤构成。
第三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交替实施具体的七大类课堂活动,使学生从教师完全控 制逐步向学生自主地完成所有的课堂活动过渡,最终实现学生完全自主的完成任务。
3. 结论与讨论
我们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收集经过三个学期的行动研究教学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
3.1 个人档案
通过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三个学期的个人档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学生语言通 行证中的学习进步表格的填写上看,有44%的学生听、说、读、写等水平从A1-Grade 2 升到
B1-Grade 8, 有31%的学生听、说、读、写等水平从A1-Grade 1 升到B1-Grade 7, 有25%的学 生听、说、读、写等水平从A1-Grade 3 升到B1-Grade 9。这些数据表明,经过三个学期的课 堂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二、从学生语言通行证中的学 生跨文化的经历看,大多数学生从原来的不敢、不愿意与外国人面对面、E-mail、信件、贺 卡交流等方式交流转变到了愿意、敢与不同文化的外国人进行交流活动。第三、从学生的语 言传记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和策略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在语言学习方面 的进步也非常显著。第四、从学生的语言档案来看,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具体的七大类课堂活 动,而且在课内外都能够组织和运用这些课堂活动,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展。
3.2 课堂学习记录
从课堂学习记录可以看出,从第一个学期的第三周开始,85%以上的同学能按时预习和 复习功课,并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合作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79%的学生 能按时提交作业。
3.3 考试成绩
从三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看,所教的三个班级综合英语成绩平均分比同级别同类专 业的班级高了7分。
3.4 调查问卷
从三个学期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在冒险,自主意识,提问,自我监察,自我评 价,加强,合作等方面得到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5 反馈练习结果
从每次上课后的反馈或反思的练习结果看,87%的学生成绩都达到良好以上,对课堂 活动的评价和任课教师的评价也比较好。
3.6 存在问题
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行动研究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计划周密、 教学设计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大部分同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和 加强。对教师来说,行动研究中学与教、教与研的互动,提高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
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影响下,如何使男女学生融入 到同一个课堂活动中?组织小组活动过程中如何监督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检测设计的课 堂活动的难度?仍有 7%左右的同学各方面进步不大,这些同学大都性格内向,语言能力和自 控能力差,大多不愿意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不积极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内外作业,
如何培养这些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问题为我们下一步的行动研究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Barbosa, I. & Paiva, M. Action research: a way to teacher and learner autonomy? [A] In F. Vieira, M. A. Moreira, I. Barbosa & M. Paiva (Eds.), Pedagogy for autonomy and English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conference of the working group – Pedagogy for autonomy [C]. Braga: University of Minho, 2002.
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2001.
Burns, A.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CILT, 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 for Adult and Vocational Language Learners, retrieved from cilt.org.uk/qualifications/elp/adultelp.htm on November 14, 2007.
Smith, M. K. (2002) 'Howard Gardner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infed.org/thinkers/gardner.htm. Last updated: December 28, 2007.
Wallace, J. M.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华维芬. “学习者自主”探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何晓东. 国内自主英语学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语界,2004,(4):10-14.
兰昌亲,曾洁. 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 外语界,2004,(4):24-30.
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 外语界, 2002,(3).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魏玉燕. 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J]. 外语界, 2002,(3).
辛自强. 问题解决研究的一个世纪:回顾与前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