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智慧医疗的市场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二)项目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二、市场预测
(一)项目市场分析
1、智慧城市简介
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
3、国内智慧城市建设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目架构方案及商业模式
(一)项目总体架构方案
(二)重点领域架构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项目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装修方案
(一)技术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二)技术要求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设备方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数据中心装修方案
1、编制依据
2、装修要求
3、装修工程量及造价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场地使用、公用辅助工程
(一)场地布置
(二)公共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4、通风采暖工程
5、防雷设计
6、防尘设计
7、接地系统
8、安防系统
9、消防系统
八、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方案
(二)能耗指标分析
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生
6、辅助卫生用室
7、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二)消防
1、设计依据
2、总平面布置
3、建筑部分
4、电气部分
5、给排水部分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二)人力资源配置
1、工作班次
2、项目劳动定员
3、职工工资福利
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员工培训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四、招标方案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二)招标内容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费
2、安装工程费
3、设备购置费
4、软件购置及开发费
5、期间费
(三)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四)项目总投资
(五)投资使用计划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二)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销售收入
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其它费用
6、总成本费用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六)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十九、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规划风险
2、组织机构风险
3、人才体系风险
4、技术风险
5、资金风险
6、实施风险
7、运营模式风险
8、信息安全风险
9、支撑环境风险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规划风险防控措施
2、组织风险防控措施
3、人才体系风险防控措施
4、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5、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6、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7、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措施
8、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9、支撑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二十、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 表:
1、附表1 项目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2、附表2 项目软件购置费估算表
3、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
4、附表4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5、附表5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表
6、附表6 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7、附表7 项目摊销估算表
8、附表8 项目折旧估算表
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表示:“早在2009年11月,南京市政府就正式提出了打造‘智慧南京’的重大构想,到现在为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智慧南京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欢迎像IBM这样的跨国企业贡献智慧,把全球经验带到本地,与我们协作创新,运用先进的科技和解决方案加速南京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推进包括软件产业在内的南京市产业升级。本次IBM ESC南京团队为期三周的调研咨询项目,展示了IBM智慧的结晶和智慧城市的创新成果,对于南京市提升理念、拓展视野、增加知识都有很好的启发。总结这次项目,可以说是成果丰硕,对IBM团队来说,我相信是不虚此行,而对于南京市来说,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南京市会认真研究,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地特色,更积极地推进南京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成长,推进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
四方面完善智慧南京
50个人、20家单位、40小时的对话,这是IBM全球精英志愿服务项目(以下简称ESC)在短短两周内的工作量。
本次ESC南京项目团队,由5名IBM全球高管组成,通过在南京市进行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与访谈,以及与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针对南京市建议的发展重点,在四个大的方向提出了战略愿景和行动方案的相关可行性建议:
在智慧城市方面,需要综合应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智慧数据系统,提高南京市民的生活水平;将智慧城市展示中心发展为综合运营中心,实现投资回报,为南京市民带来切实好处;并在完成现有目标的同时,建立下一阶段目标。
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建议南京市制定促进软件行业增长的全面商业计划,包括市场分析、市场细分、销售策略、人才培养以及社交媒体运用等,充分发掘现有优势并为实现2020年行业收入1万亿目标进行投资建设;建议迅速实施有效的商业模式,利用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开辟国内外软件外包市场,使南京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中心,提供成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建议迅速实施有效的商业模式,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创造新的软件市场。
在IT驱动产业转型方面,借鉴全球转型的最佳实践,结南京市市的重点产业,IBM ESC南京项目团队分析了目前南京产业转型推动计划及政策,建议了产业转型和信息化建设必要的关注领域。同时,利用调查结果,为南京市的现行转型计划和加速产业转型路线图给出了优化建议,并指出能够同时推动软件产业成长的潜在领域。
在制定社交媒体战略方面,建议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契机,推动社交媒体的应用和发展。
实现多方共赢
IBM全球精英志愿服务项目(ESC)是IBM为了帮助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发起的一项长期志愿服务计划。
通过输出专业技能帮助当地的企业进行管理提升,是IBM在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一个创新的公益项目。这是一个形成多方共赢的模式,不仅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投入社会责任实践中,形成公益与企业战略的协同效应,也在帮助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为IBM自身培养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对IBM全球运营进行战略人才储备。
对此,IBM大中华区公众事业合作部总经理耿晨表明了IBM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及实践的突出特点,就是致力于“专长服务社会”,以IBM的顶尖技术产品和全面解决方案为基础,通过具备一流专业技术的员工们的服务,为社区公益事业做出务实的贡献。从而也为企业和员工个人的成长增添长远的和创新的价值。
作为全球首家百年的科技企业,现在IBM整个营业额约66%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地区,其中大量的业务成长来自中国、巴西、非洲等新兴市场。因此,了解新兴市场的真实状况和文化特色,同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驾驭跨文化沟通的企业管理者,是IBM必须完成的一个战略任务。
通过全球精英志愿服务项目,IBM可以将自己的人才培养规划延伸到更广泛的新兴市场中,并且直接面对当地企业的真实问题,并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当地的企业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建议。这样“落地”的公益项目,为参与到项目中的IBM管理者创造了一个了解新兴市场的绝佳学习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实际上也是IBM的一个创新的未来领导者培养模式。而“全球精英服务志愿队”只接受总监以上级别的管理者报名,并且要求必须具备某方面专业能力,由于机会难得,而且职业成长空间很大,这一项目在IBM内部竞争非常激烈。
2009年,发生在电信运营商集采过程中的一次产品价格战,让当时拥有无线产品核心技术的几个厂商受到了严重冲击。H3C依靠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闯过了那道难关。郑志松表示,经过这次洗礼,让H3C更加坚定了走产品高品质化道路的决心,并且要在无线标准的制定上获得更多话语权。如今,H3C在Wi-Fi方面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同时,H3C也从一个国际标准的追随者变成了国际标准的制定者。H3C还是国内外许多标准化组织的成员。
具体到无线接入产品,继300M无线产品之后,性能更高的450M无线802.11n接入设备成了厂商关注的焦点。H3C最新的WA3600系列无线产品是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基于3-Streams 11n MIMO技术的千兆高速无线接入设备,可提供相当于传统802.11a/g网络10倍以上的无线接入速率,覆盖更大的空间范围。该系列无线产品上行接口采用千兆以太网接入,突破了百兆以太网接口的限制,使无限多媒体应用成为现实。H3C无线产品线总工程师缪炎表示,450M的3-Streams无线接入设备到2012年将成为市场主流。
WA3600系列产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智能化的感知功能。缪炎介绍说:“通过基于终端的射频智能感知算法,配合终端感知型智能天线阵列,WA3600实现了对无线传输中不同距离、不同场景的智能覆盖,再配合H3C无线控制器,实现了基于特征和协议的射频优化,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高密度接入、流媒体传输等场景中的应用加速能力和质量保障效果。”WA3600还具有更强的实时频谱防护、无线业务感知及绿色节能等特性,可实现更精准的信道干扰感知与射频调整,支持基于无线用户状态的弹性策略识别与管理,以及语音及视频业务承载优化,并可动态调节无线接入设备的逐包发射功率,进一步减少能耗和干扰。
无线城市不是梦想
日前,太极召开新闻会,刘淮松正式宣布太极未来五年战略规划,目标直指百亿,净利率保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让刘淮松再次成为业界的焦点人物。画饼?拔苗助长?还是拥有远大的企业理想?一时间业界议论纷纷。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中,有一条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培育出10家年营业收入达100亿的领军企业,太极五年规划一出,无疑表明,刘淮松认为,10家百亿企业中很可能会有太极的身影。用4-5年时间,从现在的20多个亿,再增长近80亿,达成百亿梦想,刘淮松的底气在哪里?
百亿是集团战略发展需要
IT行业瞬息万变,近几年,提五年发展计划的企业越来越少,有些企业带头人会说“三年都看不清,何谈五年”,太极敢于制定五年规划,本身就与众不同。
“我们背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集团定位要做“国内卓越、国际一流”,2016年成为世界500强。为了这个目标,集团下属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刘淮松对此有清楚的认识,“为达成战略目标,集团IT服务业务版块在2016年需要至少达到年营业规模300亿元人民币,在这一版块中,主要由三家上市公司组成,即太极、卫士通和华东电脑,所以我们在2016年至少要达到100亿的年营业收入,才能跟上整个集团的发展需要。”
自2002年起,刘淮松带领团队,为太极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简单说,就是2003-2005年,为企业变革发展期,力争成功上市。2006-2008年,为企业的高速成长期;2008-2011年,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期。2011年,是太极“三步走”战略的收官之年。
在“三步走”战略完成后,2011年10月,刘淮松带领团队正式开始制定新的五年战略规划,“从我们制定的百亿目标看,未来5年我们现有业务年增长速度要超过25%,我们现在是20多个亿,年增长25%,5年后可达到70个亿,另外30个亿将来自收并购和整合,以此实现我们的百亿目标。”对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刘淮松心中有本账。
购买IBM咨询服务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太极制定的百亿目标都有些“”的味道,如果不能实现,无疑会成为业界笑谈,要让战略成功落地,刘淮松认为需要引入强援。于是,他做了个让公司内外都很吃惊的决定,花数百万购买IBM战略咨询服务。
2011年9月29日,太极与IBM式签订合作协议,委托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Global Business Service)就太极股份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进行战略咨询。
如今,五年战略规划出笼,对选择IBM的战略咨询服务,刘淮松满意度如何?“我对IBM咨询服务的评价,至少应该打95分。我们的战略规划过程是一个内脑加外脑的思考过程,IBM为我们提供的咨询服务我认为是物超所值的。中国本土的IT企业如何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个困惑不仅我们太极有,其他很多企业都有,为此,我向用友王文京、东华薛向东等企业家都请教过。IBM是业内公认的成功完成由硬件向软件和IT服务转型的企业, 我们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完成的。在整个合作中,IBM派出了很多专家与我们一起研讨,战略咨询不是孤立的,我们研讨的内容既有关于智慧城市的研讨,也包括云计算领域技术人员之间的研讨。IBM的方法论体系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之所以没有打满分, 是因为我希望从IBM咨询服务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刘淮松说。
瞄准三大业务方向
太极的五年战略发展目标除了百亿之外,还包含以下内容,即“到2016年,形成国内领先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咨询能力、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重大IT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大型系统运营保障能力,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力量。太极要成为云计算应用服务的创新引领企业,建成面向多个行业用户的云服务中心,运营服务业务健康发展。”
刘淮松解读说,这一目标描述中包含了太极的三个战略发展方向,一个是行业信息化,此项业务目前占比很高;一个是要做智慧城市的引领者;还有一个是进行IT服务创新。
实现战略目标要有清晰的战略管控模式,在此方面,刘淮松和团队做了很多探讨。“100亿的目标是由30个营收规模在2-3亿的业务单元达成,还是由五六个业务规模达到20-30亿的业务单元达成,选择不同会带来完成不一样的战略管控模式。”刘淮松说。
根据太极的现有发展状况和未来市场分析,刘淮松最后将市场重点锁定在八个行业上,即政府、国防和公共安全、电力、金融、交通、卫生医疗、制造业和能源,行业营收贡献划分为20亿、10亿和5亿三个层次,从而使百亿目标变成可实现的具体业务目标。“政府和国防是目前我们做得很成熟的行业,其他6个行业我们定义为成长性行业,是未来几年要重点投入发展的行业,也是我们投资并购的重点方向。这八个行业是我们的业务关注重点,另外象水利、教育、环境保护、文化传媒等行业,我们定位为待培育行业。”
同时,刘淮松看到了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市场商机,“据我们的研究和判断,中国下一轮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来自于城市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城市化发展有很多方面需要变得更智慧,多方面管理都面临挑战,这给了IT更多机会。太极在智慧城市领域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很强的顶层设计能力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拓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内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城市群,兼顾中西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如西安、武汉、成都等地。”
在IT服务创新方面,太极以前主要以B2G和B2B模式为主,刘淮松希望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B2C等全新的IT服务模式,“作为一个IT服务公司,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北京政务云的试点,还有教育部教育云的试点,但在宣传上比较低调。IT服务我们以前很多模式都是B2B,现在在考虑B2B2C这样的新业务模式创新。”
人是第一要素
业务目标的变化必然带来组织架构的变革,这当中没有风险吗?
【摘 要】为了探讨如何解决目前车联网行业发展的信息化问题,首先分析了车联网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当前阻碍车联网行业发展的行业解决方案欠缺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集云应用、管道、应用终端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旨在为运营商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同时为城市智慧交通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车联网 智慧交通 绿色低碳
[Abstract] To discuss how to solv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problem of the vehicle networking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vehicle networking, and in view of bottleneck problems of the lack of solution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t used a set of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solutions for cloud applications, pipelines, application terminals,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The program not only brought operators significant new financial growth point, but also provided effective solutions for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making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green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mobile Internet vehicle network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green low carbon
1 项目背景
1.1 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智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当今车联网技术也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美国与日本等国家已经通过建立车辆和道路之间有效的信息通信实现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未来五年内,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并且至2020年将会达到90%的车型配置车联网技术。
我国在2010年将“车联网”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并在同年提出两项涉及车联网的关键技术的项目;在2011年明确提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领域率先部署;2012年指出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在出厂前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督平台;2013年交通部推进“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2014年正式实施《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当前国内互联网汽车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在地图领域开发方面,腾讯通过12亿元购买四维图新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而阿里巴巴也以11亿美元收购高德;在硬件与接口开发方面,腾讯拥有路宝盒子,阿里推出智驾盒子,淘宝网开始涉足汽车维修O2O,百度也推出了开放车联网协议Carnet。
1.2 车联网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至2016年3月,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达2.83亿辆,目前,缓解交通拥堵与减少交通事故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车联网的提出成为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引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车联网的组成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以规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人之间、车与人之间、车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从而达到车辆控制智能化、信息服务移动化、交通智能化的智能交通物联网络。
构成车联网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包括车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移动网络运营商等,涵盖汽车、计算机、物联网、通信等多个行业,这决定产业链条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与应用整合。
随着车联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通过实现道路利用情况的动态实时反馈与掌握各类车辆的驾驶行驶状况的方式,达到合理分配利用城市道路资源、监管各类车辆驾驶状态的目的,最终实现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优化车辆行驶路线、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及发现与排除车辆安全隐患等,实现城市交通的透明化管理。
车联网的信息化将会带动智能交通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公交管理、智能停车场管理、车流量监测与管理、智能信号管理等功能,以做到合理疏导和调度道路车辆行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与利用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与交通堵塞,降低城市能耗以促进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设。
2 车联网一体化运营综合解决方案
2.1 技术架构介绍
图1为车联网一体化运营综合解决方案技术结构。该解决方案的技术架构由“云、管、端”三个部分组成。“端”主要由感知终端组成,由个人PC、手机终端、行业终端、企业信息终端以及车载Wi-Fi等组成;“管”是实现车联网通信的承载移动网络,由GSM/WCDMA/LTE移动网络、专线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共享APN与Wi-Fi组成,同时搭配防火墙、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验证、授权和记账)认证与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防护等技术;“云”部分由车载音乐、实时路况、位置服务平台、车联网辅助分析平台以及微信客户端等组成,并由云数据中心实现对所有云应用的承载。
2.2 关键功能架构描述
车联网一体化运营综合解决方案从纵向划分为云服务+智慧管道+行业应用终端,横向划分为车载音乐+实时路况查询+位置服务+辅助分析+专网Portal服务+微信客户端等应用,通过横纵结合发力,构建基于“云应用+网络运营+多元终端”的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1)云应用
“云”端由自建平台或者与第三方合作建设的平台共同组成,包括位置服务平台、路况查询服务平台、物联网自辅助分析平台、微信平台、音乐平台、视频空间、语音对讲、支付平台及其他应用平台,如图2所示。
1)位置服务平台:位置综合服务平台(LCS)采用了LBS和GPS两种定位技术,以提高GIS并发能力及综合处理能力,并可以在LCS基础上建设位置通等其他业务系统。平台实现在位置服务的基础上建设面向车联网的位置服务共享应用平台与GPS定位平台,并提供扩充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开放接口。
2)交通服务平台:通过与深圳市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平台合作建设的交通服务增值服务平台,实现城市路况、高速路况、公交出行、地铁出行等多项功能,结合高速3G WCDMA与4G FDD-LTE移动网络为用户提供便捷出行功能。
3)物联网自服务分析平台:物联网自服务分析平台提供“贴身的”增值服务给迫切需要部署物联网应用的车联网企业,平台由几大功能块组成,涵盖了用户管理、账户查询充值、流量预警、充值和机卡分离控制、漫游控制、报告报表等功能,从而实现了车联网企业的自服务平台系统。
4)微信服务平台:面向车联网客户提供专属的官方微信,实现用户设备与卡号码的绑定关系,为车联网客户端提供基础服务功能,包括登录、查询、充值、转套餐、报失等基本功能。
5)专用Portal平台:通过提供专网Portal,面向客户提供免费享用Wi-Fi上网服务的同时,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包括业务查询、支付等专网通道。通过广告引入消费环节,将普通Wi-Fi设备升级成为商用广告Wi-Fi,实现多元营销。
6)音乐平台:与三方音乐平台合作提供客户音乐定制下载业务。
7)语音对讲:与三方语音对讲平台合作开发基于IP的对讲平台,通过车载电子设备实现车友间的对话和群聊功能。
8)语音识别:与三方语音识别平台合作开发实现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对车辆下达操作指令。
9)支付平台:通过三方充值平台实现用户充值功能,支持微支付、支付宝、银行卡以及充值卡的用户个人充值方式。
(2)智慧“管”道
移动互联网智能“管”道主要从移动网络与安全网络机制两方面实现:
1)移动网络:依托高速与成熟的WCDMA/LTE无线网络技术,并利用APN技术提供的安全机制与接入手段,实现车载终端用户的无线数据的传输功能。
公众网:采用普通公网卡,实现与所有网络的互联互通,具备高速、开通便捷的特点。
共享APN:行业客户所有的APN卡采用共享的域名,其内部网络通过公共互联网(有固定IP地址)与公网GGSN设备相连,实现车载终端与行业客户内部网络的互联互通,具备低成本、开通方便快捷的特点。
专线APN:行业客户所有的APN卡采用特定域名,其内部网络通过专线(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与公网GGSN(Gateway GSN,网关GSN)设备相连,实现车载终端与行业客户内部网络的互联互通,具备安全性高、高质量保障特点。
2)安全网络机制:对于行业安全性需求较高的客户,提供企业级的硬件防火墙、AAA认证服务器及DDOS防护设备与系统等安全防护体系。
防火墙:提供包括过滤防火墙、应用网关防火墙、状态检测防火墙以及复合防火墙等多类产品,为行业客户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防火墙设备。
AAA认证服务器:AAA认证提供给行业客户APN接入的二次认证管理平台,完成认证、授权、审计三项功能,实现对用户身份合法性的认证授权,控制用户的不同服务访问权限。通过AAA认证服务器平台能够满足APN用户的安全认证需求,并能提供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通过与APN产品结合,为企业提供AAA认证服务,既能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无线通信安全解决方案,也能增强传统APN产品的竞争实力。
DDOS防护设备/系统:通过在骨干网络为行业客户部署DDOS检测处理设备,通过把控正常数据流量的通行与攻击流量的清理过滤,实时检查用户流量安全。通过部署DDOS防护设备/系统,为行业客户提供安全性高的互联网络。
(3)多元终端
实现包括手机类终端、PC类终端、企业信息终端、SIM卡芯片嵌入的车载终端的多元云接入解决方案,打造“云服务+多元终端+车联网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1)手机类终端:支持目前主流的IOS操作系统、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接入。
2)个人PC类终端:支持目前Windows操作系统、苹果Mac O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的电脑终端接入,同时支持IE、Google、Safari等主流浏览器的登录。
3)车载类终端:支持安卓类操作系统的车载类终端接入。根据不同厂家设备将会对兼容性做进一步扩展。
4)行业应用终端:提供特定厂家(中兴、华为)芯片模组的网络接入,并根据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支持更多行业应用终端。
5)车载Wi-Fi:实现车载类Wi-Fi的访问,实现车内移动终端免费上网功能。
随着车联网一体化运营管理系统的规模放大,将会不断扩大终端的支持数量与内容。
2.3 方案关键技术描述
(1)实现面向企业与用户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车联网一体化运营综合解决方案打造面向企业级(B2B)与面向用户级(B2C)的免费的增值服务平台,并实现个人渠道的充值系统平台。通过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不仅向企业提供强自服务平台,并且向个人客户提供贴身的个性化服务平台,从而强化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度与用户的使用黏度。
(2)实现从“传统SIM”至“机器专用M2M卡”的转变
针对汽车环境因素所具备的温差变化大、潮湿、强振动等各种因素,满足车联网企业特殊要求,量身打造专用芯片和汽车专用模组。
方案使用工业级的车载设备专用M2M异型芯片卡取代传统消费级的SIM卡,具备耐高温、防尘、防潮的特点,并可集成于汽车专用通信模组,达到低成本、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高集成度产品的目的。
(3)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分析方式
通过对每天50 TB左右的原始话单与位置定位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参照3GPP通信协议规范挖掘原始数据中的CELLID、IMEI、IMSI、流量等所需字段信息,并按需求制定分析与统计规则,实现机与卡对应匹配、位置定位与流量统计等相关应用分析。
(4)多源定位技术
通过LBS与GPS两位定位技术的结合,并支持AGPS定位技术,实现精确度达到5 m的精准定位。同时结合凯立德实时路况数据,为车载用户提供多元定位服务。
3 项目意义
车联网一体化运营综合解决方案对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发展、城市智慧交通发展,以及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1)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发展。车联网产业链的构成包括车厂、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网络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涵盖汽车、计算机、物联网、通信等多个行业,这些应用要求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这将会带动这些行业的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与应用整合。在中国经济转型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将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2)城市智慧交通发展:通过车联网运营项目可以动态实时地掌控道路利用情况、各种车辆的驾驶行驶状况等,由此实现对道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监管(营运、私家)车辆的驾驶行驶状态,可以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尾气污染、及时发现和排除车辆安全隐患、优化车辆行驶路线等,实现了交通、车辆的及时透明化管理。
(3)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通过车联网运营项目带动了智能交通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公交管理、智能停车场管理、车流量监测与管理、智能信号管理等功能。这些能够在现有的道路交通基础上,对道路上的行驶车辆进行合理疏导和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道路交通堵塞,降低燃料消耗,提高经济性,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4 结束语
车联网一体化运营综合解决方案旨在实现运营商对物联网行业应用市场开拓进程的一次强有力推进。本项目融合车联网行业发展需求,采用“云+管+端”技术架构,再结合运营商网络资源等几大要素,符合现代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实现了城市交通“低碳环保”和“科学管理”等系统目标。希望通过该方案促进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并且有效带动车联网行业的发展,为车联网上下游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健强,吴辰文. 车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11(4): 156-158.
[2] 李磊,陇小渝.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D]. 西安: 西安邮电大学, 2013.
[3] 何廷润,李军芳. 车联网核心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探讨[J]. 移动通信, 2013(15): 10-14.
[4] 陈禹. 基于Telematics的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分析[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5] 周志勇. 国内外车联网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市场驱动力分析[J]. 电子产品世界, 2015(10): 12-15.
[6] 谭红英. 国际与国内车联网专利知识图谱对比分析[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4.
[7] 郭华. 智能化信息化引领车联网发展[J]. 移动通信, 2016(1):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