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思考

体育教学思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体育教学思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体育教学思考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38

1 引言

快乐体育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入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体育流派,该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兴趣,强调体育教育的目的为强健学生体魄并健全学生运动人格,该教学模式能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中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一线工人和第三产业主力。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都在体育教学当中贯穿快乐体育的思想,教学方式适宜的话将会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与人格的完美结合,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必将成为中职体育教学的必由之路。

2 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快乐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一线工人和第三产业主力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应当围绕这个目的开展,但就目前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来看,大多以专业性较强的应试体育项目为主,多为专业性较强的竞技项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体育课程中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多以竞技性体育运动类项目为主,体育理论知识及专业理论课时相对较少,对于绝大部非专业中职生们没有太大的教学意义。其次,片面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偏重身体强健却常常忽视心理健康水平,中职体育很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再次,教学方式过于严肃,缺少灵活性和人文性,填鸭式的教学以及机械化地训练不仅教学效果差,学生的锻炼效果也低。

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中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了。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但是性格活泼、开朗、易冲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热衷于追求能够彰显个性、充满乐趣的活动,快乐体育则恰是能迎合这种需求的教学方式。

快乐体育将运动既当作目的又当作手段,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兴趣又促使学生热衷于参与锻炼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以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一独特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彰显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个性化特征,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3 快乐体育教学的作用

快乐体育教学因其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使中职体育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其作用十分突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3.1 建立良好的课堂关系

快乐体育重视营造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基于中职学生情感丰富,活泼可爱的教学对象特点以及多在课外进行的课程特点,快乐体育能够促进师生间以及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显著作用。

3.2 促使中职学生身心健康

快乐体育的特点在于“快乐”,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会促使教学事半功倍,在教学中灵活安排活动,辅之以生动有趣的讲解,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运动既能够满足学生在生理方面强身健体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3 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快乐体育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由观察、思考、实践操作的表现机会。亲自参与并且可以加入创新性的多样化的技术动作,能够促进中职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全面开发大脑功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使体育锻炼更有利于开发大脑,挖掘学生的潜能。

4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措施

在确立“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后 ,就应当把这些观念积极有效地贯彻到日常教学活动和体育锻炼活动中去。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种:

4.1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体育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训练中,体育游戏深受学生欢迎,富有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在改善教学效果方面影响较大。因此,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趣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可结合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喜欢新奇的心理来设计体育游戏。同时还可以把体育技能和中职专业技能一些有趣的动作有机结合起来,用内容形式新颖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使课堂充满活力,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中职学生的体能。

4.2 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感情投入

在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中,若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将情感投入体育课程中,而这种教学情景形式多样, 例如模拟某种现场、角色扮演、加入背景音乐等等,这些措施能够引导学生的情感较为快速地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去。以加入背景音乐为例,优美的音乐旋律能够放松学生的学习情绪,有节奏感的音乐能够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律动,激发机体潜能,减轻疲劳感,伴随音乐声,学生的兴奋情绪被刺激,会以充沛的精力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4.3 灵活安排体育教学活动

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日常接受的训练也不尽相同,因此,中职体育活动应当根据这一特点,灵活变动体育教学形式。大致做法为进行教学时根据中职学生不同的专业以及未来职业所需技能来巧妙设计不同专业的不同体育侧重内容,做到分类别教学,从而诱发学生的认识内驱力,满足学生改善身心健康的需求。

总之,快乐体育在目前来看已成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尤其适应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中职学校。通过体育课堂上每一次愉快的成功体验以及能力训练,学生能够端正起快乐体育的态度,培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快乐体育通过其灵活性、趣味性以及高效性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中职体育教学现状引发了快乐体育的思考,通过阐述快乐体育的必要性、快乐体育的多种作用引出了中职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的部分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快乐体育的阐述达到普及快乐体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创歆.论体育游戏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3).

篇2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在小学课程中占据重要部分,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是当今体育教学上的大趋势。农村小学体育课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运动能力。但目前,在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不被重视,家长和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加上体育器材配备不足,导致体育课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取得重大进步。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我国农村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以及部分家长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的能力以及学校升学率的问题,更加导致体育课经常不被重视。学校极少开展各种体育运动活动,加上学校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所占的比例本来就少,文化课方面作业繁重,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很多学校在体育课设定方面都是一个星期只有两节,两节体育课程的安排根本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求。体育器材方面配备不足,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体育器材跟不上,教育经费不够的局面,由于经济的落后,导致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教师工资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一些活动的开展不能正常进行,甚至于一些学校将体育器材收起来,不给学生使用的情况也是常见的。此外,由于农村地区教师资源较为匮乏,导致很多教师身兼多重职位,语文老师可能会教学生体育课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出现。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全方面的成长时期,在文化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为特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同时也要拥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及善良的心灵。当代教育使学生在考试中迷失了方向,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采取启发性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另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包括德育和体育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体魄,社会需要有文化、有爱心、有毅力、身体健康的人,通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出坚强的、有理想抱负的、身体强健、有爱心责任心的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强调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青少年,培养祖国未来的希望。

三、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认识误区

在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在思想上普遍不重视。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农村的小学很多人对体育教学理解存在很严重的误区,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自由活动和玩耍的,长此以往在思想上就更加不重视。有些老师和家长就认为只要将学生文化课成绩抓上来就行,体育课根本不重要。农村家长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的道理: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这种很传统的思想在我国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家长认为学生在平常应该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当孩子与小伙伴踢足球、打篮球等活动则认为是不务正业。由于农村地区家长的落后思想,所以导致他们在对小学体育方面存在认识误区,而这些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面对不同困难时,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有可能去克服困难,经受住一切考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是促进学生成长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目前,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运动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也在提醒着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方面的教学,将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通过良好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方面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对于我国今后的体育事业也打下坚实基础,并且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用自己聪明的大脑和强健的体魄扛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五、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学校通过针对于学生的性格、兴趣特点,以人为本教学,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选取,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内容进行体育教学,教学方法要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通过举办一些具有趣味性跟竞争性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加。比如可以举行篮球、足球、排球等比赛活动,通过将学生分组,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举办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融入体育,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学校对于体育器材方面也应该尽最大能力去完善,很多项目不能实施是由于体育器材的匮乏和场地的缺失造成的,在美国,篮球场的普及率相当于我国城市中超市的普及率一样,这也是美国篮球实力超强的重要因素。对于体育教学的支持,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的改变,硬件上面也要全力支持,体育器械的配备、体育场所的建设能够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体育教育的财政支持,为学校开展相关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大程度上缓解体育设施匮乏的局面。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存在已久,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要发展的第一步就是改变传统的思想,虽然让家长跟老师改变旧观念的过程很困难,但这也是体育教育想要取得进步所必须经历的。与此同时,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塑造学生强壮、匀称的体魄、优雅的姿态;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责任感,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素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结束语

体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很有意义,体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体育课的授课过程应该充满人文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农村教师、家长应该正确认识体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改变传统上的观念,才会加速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但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教育体制的约束,实施体育课程的重大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任仲奎 李西智 单位:山东省嘉祥县大张楼镇任庄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宏卫.迎合素质教育,谈小学体育教学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2).

篇3

关键词:快乐体育;中学体育教学;思考

近些年来,中学体育教学提倡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形成合作、融洽的教学气氛,让体育教学更生动活泼,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获得成功后的快乐情感。但是从快乐体育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与完善之处。要发挥快乐体育的功能与作用,还要从思考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快乐体育内涵及特征

1.快乐体育内涵

从字面上来看,快乐体育重点为快乐,即体育教学中重点是愉悦性,引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学习各类技巧,最终实现加强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目标。

从我国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快乐体育打破死板、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据不同体育项目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竞赛体育、游戏体育及舒缓体育。要改变对体育教学的错误认识,树立终身学习习惯,采用快乐体育是重要途径之一。

2.快乐体育的特征

各种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而快乐体育也有属于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体育要将快乐作为出发点与归宿,从情感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愉快地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从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2)建立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快乐体育比较重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培养,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有效性教学必须要主导和主体结合。虽然体育教学大多是户外活动,但依然有一些课堂教学,因此,教学中要强调情感、知识及身体全面发展的三维结构。

(3)选择合理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但有竞争还有协同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和谐人际关系存在的温暖。

(4)教学组织上,快乐体育主张严密的教学纪律,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强调信息多向交流,强调优化教学环境。

二、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应用之思考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导致体育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乏味,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往往处在被动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中学体育课堂上采用快乐体育,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被动局面,从而提高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施快乐体育时,教师必须要控制好整个课堂氛围,如果控制不好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无法发挥教师或者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因此,对快乐体育思考总结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授课方面

对于快乐体育教学,许多学校评价体育教学效果趋向表演化,比较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例如教师示范讲解以及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注重学生对教学方法及内容的反应,但是却未重视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感受。从某种程度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成为“导演”,学生充当“演员”。这种评价方法只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情况,却极少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与表现,过于重视教师的表演,让体育教学走向一个极端,没有发挥快乐体育的根本因素,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和教师合作、互动及交流,从而获得体育知识技能。如果不能达到这些目标,快乐体育必然失去存在的真正意义。因此,对教师授课情况正确评价非常关键。

2.学生学习方面

快乐体育主要是要突出教育理念,就是要面向学生的发展,强调体育教学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发展及素质水平。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体育学习。但是现实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目标中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选择教学内容及方法时,只照顾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而没有调动一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从而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这种评价模式严重影响快乐体育的作用和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这种现象,安排快乐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时,一定要面向所有学生,要有针对性,要认真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与特征,以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快乐体育带来的乐趣,在快乐氛围中体会学习体育的乐趣,被体育运动感染,培养终身学习、自觉坚持的习惯。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才是发挥学生主体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斌.快乐体育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25-0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1.教师即兴示范调动学生动起来

以各种简便易行的队形变换,多种多样。积极性激发学习信心。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

2.利用小组活动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小学生都是渴望表现自己,得到他人的肯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来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当在提高学生的基础的体育技能后,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训练出自己更加擅长的项目。在学生独自训练时,不少教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的运动项目进行评讲时,都是针对学生犯的错误进行点评和纠正,但是忽略了学生的表扬。教师应当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看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学生才能增强自信心,弥补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受到表扬才会更加积极地训练,以获得教师下一次的表扬。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难易度,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训练量,这样才是有针对性进行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有了符合自己水平的体育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平台,让他们尝试着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进。这样也能间接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既给学生带来压力,也带来了竞争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科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用"好""坏"来片面评价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实施全面评价机制,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互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的提高,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方法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闪光"的一面。体育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多多鼓励和表扬。

篇5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等。根据“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整体效应。下面就从获得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出发,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职能,如何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展开讨论。

一、 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的各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从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的有关规定看,它是从小学到大学唯一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体育教学是依照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的,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它固定教师、班级、课表上课,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本保证,具有可实现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并且它还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有其明确方向性。这些充分展示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核心位置,体育课对学校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关键性、决定性作用。而且体育作为一门教育课程,包括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搞好体育教学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 把握相关因素及其职能

对于体育教学,国际上并无统一定论。就国内而言,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中,虽都有过界定,但其说不尽同。归纳起来,其共同点是:①体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安排进行的;②体育教学必须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人体运动技术技能,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过程,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多种身体技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③体育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④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从“三论”观点来看,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把从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体育文献和教学论中获得信息和有关学生体质、健康、体能、技能、智力和心态方面的信息,加工成教学信息,用一定媒介手段将其传输给学生;学生接收从教师、教材及其它来源(如报刊、电视、同学群体等)中得到的信息,并将其加工(如认知、体验、反复练习和运用等);再按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师的要求,用答问、练习、测验、运用等方式,把学生关于掌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质量和效果,反馈给教师(当然也同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再加工传输,学生再接收并加工。这个过程不断循环重复,每次循环重复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的提高,直到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若站在管理学角度分析,则又可将体育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确定目标——组织实施——评估效果”的过程。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潜心探求其相关因素,协调其关系,就成为事关体育教学整体效率和效益的首要课题。

鉴于上述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至少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介手段等因素相关。这几个因素,国内体育界习惯称之为体育教学的“四大要素”。但仔细加以考察之后,就会深刻感觉到,上述各因素效能是否得到应有发挥,应当怎样发挥其功能才会使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更高、产生的效果更好,实实在在又无时无处不涉及到一个评估的问题。评估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离开评估的体育教学无疑是盲目的,必然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若站在管理学角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和被管理者学生都是人,而人是管理的核心,其积极性则是管理的动力。且人的积极性发挥程度与管理效能成正比。而科学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此外,上述五个因素的职能活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换句话说,离开了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无法进行或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有的学校体育馆里经常几个班挤满一堂同时上课,彼此内容不一,形态各异,显得闹哄哄、乱纷纷,讲解听不清,观看示范注意力不集中,散开练习还随时可能发生伤害事故;有的班级受到“文化至上”的思想影响,体育课上学生要动不动,怕出汗耗体力影响文化课学习;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彼此缺少理解与支持等。类似这样的环境,断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都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彼此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堪称一个系统,其整体功能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它们的性质与职能可分别概括如下:

①教师,与学校与教育并存,是活的知识技能载体,有思想有情感,不能为其它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显然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要随时分析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并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思考,围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作出决策、制订具体目标计划,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方法,评估体育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实地领导执掌体育教学过程,协调各种关系,及时了解、激励、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校教育目标,全部教学设计均指向学生、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意识及精神的作用下,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运用及健身、健心的过程,除学生自身外,任何也无法代替。但学生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只有当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③体育教材,既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又健身健心的重要手段方法。它以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的体系建造,包含了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念,培养的行为和习惯,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标准。既是传递的信息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和成果的载体;是可以预期达到的,也是实际的。因而,教材的建设与执行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④媒介手段,泛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的、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等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

⑤评估,即指评价与估算,包括总结性评估和形式性评估。前者以作出总结为目标,关心教学实施的结果;而后者则以为教学实施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为目标,关心的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计划调节。通过评估,揭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程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便于作出鉴定、区分等级、预言其未来发展;又为有关教学策略、手段方法提供效能资料,以指导调整具体教学目标计划、实施手段方法以及评估过程本身,确保体育教学沿着目标方向发展。

转贴于 ⑥环境,凡指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的背景。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风气或社会环境、学生集体环境、师生群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其主要表现为对待体育及其教学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集体的价值标准,集体内部的交往,外部联系以及有关物质条件特点等。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可以由教师操纵的,它支撑着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

三、 树立整体观点追求整体效应。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受到这六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而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两个层次方面的问题:

①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各因素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变化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动态对应协调。事实上,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以每一具体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及评估标准,不时运用反馈调节其教学行为,以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为此创造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它集中反映了教师们出色的工作,已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及其主管部门的普遍重视,并视为搞好体育教学的得力举措常抓不懈。对此,我以为不无道理。这是因为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具体操作者,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负全面责任,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

②从宏观上看,就要树立整体观点,提高整体效应。这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且几十年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广大体育教师不辞辛劳地工作,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显示原因决非单方面的。因此,必须在追求各因素同步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协同配合,优化组合结构,使之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个体功能,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集体矢量,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总之,由于认识上、操作上的原因,各因素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存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各因素间的有机结合上,尚待研究的问题也许更多。但为了从根本上全面大幅度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加速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对其相关因素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实乃当务之急。

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六个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树立整体观点,促进各因素同步发展与协调配合,就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保证体育教学沿着高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伟.论体育教学系统[J]体育学刊,1996.1.

[2]体育管理教材编写组.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篇6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36-01

1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高中新课改强调各个学科的教学重心都要着手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确保素质教育可以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而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则以凸显体育教学的多样功能为基础,借助于不同的体育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提高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新课改作用下,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以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体育教学理念、成熟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和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学素养,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要重视尊重和赞赏;在对待教学育人的关系上,侧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我上,要注重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

2 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教学思想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学仍保持着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老师过分注重学生对于体育技术和运动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开展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即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健学生体质。

2.2 教学手段单一

绝大多数的高中在开展体育教学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只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体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致使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与实际相差甚远。体育教学手段是完成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旨在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确保学生健康发展,使其身心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

2.3 忽视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学校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除了要实现国家和地方提出的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要求,还要培养学生在高中时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一些体育技能,帮助学生经由在高中阶段学习和了解体育知识,养成学生终身热爱体育和锻炼自身体质的良好习惯。因为学生能否长期保持体育锻炼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所以在高中时期培养其体育兴趣,使学生可以一生受益。但现行的高中体育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身体和提升学生素质,没有充分考虑到培养学生喜欢体育的兴趣,使得学生觉得体育课是强制性的锻炼,因而比较排斥体育学习。

2.4 体育成绩考核方法不合理

科学考核学生的高中体育课的学习成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更自觉地开展体育锻炼,积极锻炼以便提高自身体育素质。但是不少学校考核体育学习成绩的方法极不合理,主要有如下问题:即无视个体差异,用统一标准来考核高中学生的体育成绩。实际上,我国不同地区的高中学生的发育程度和发育水平各有差异,使用统一的标准会导致部分地区高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达不到标准;评价体育项目一成不变,而导致什么项目用来评价体育成绩,体育老师就教什么项目,做不到因人而异,无法提升学生体育特长水平

3 新的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转变观念,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高中体育教学的第一要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彻底地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从单纯追求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转移到追求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上来。换言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懂得体育运动对人的价值,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3.2 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我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因而对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否能有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对体育教师来说是教学技巧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3.3 加强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可以从学生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体育学科是以身体语言为主的特殊学科,比较容易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激发兴趣的教学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从事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4 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导向、激励和鉴定的作用,考试只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健全体育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元化评价。

总结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的表现去激励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产生反应,共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篇7

《体育与健康新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大大拓展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同时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是当前的主要课题。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不积极。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当前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分析原因,首先,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女学生受生理周期的影响,不愿意参与运动,还有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偏胖或者偏瘦,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怕被别的学生轻视,也不喜欢上体育课。其次,由于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并不是学生喜爱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有抵触情绪。最后,学生对体育课的价值认识不足,不了解体育课对自己健康发展的影响,认为体育课是一种负担,在体育课学习中怀有一种混的心态。学生体育学习不积极,学习兴趣较低,是当前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结构死板。

多年来,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时主要以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完成,基本上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发展和尝试。此外,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老化、简陋等现象。

3.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的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顺利完成。

二、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1.加强宣传,改变学生的体育课观念。

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认识,切实地将体育课教学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学校要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举办讲座,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清楚的认识,理解体育的健身原理,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体育锻炼中。

2.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注意引导和启发。体育教学要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自主练”。深入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应21世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规律,研究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出现,体育观已从生物观发展为生物、社会和心理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观,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学体育教育的潜在功能。中学体育教学不仅应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及其效果,从教育、体育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技术出发,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效益,而且应注重学校体育的长远效益,使学生在离开学校教育以后仍能根据主客观条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积极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3.合理科学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

在做完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基础上,紧接着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目的主要是提高与主项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其动作结构和强度,都应与专项练习尽量接近,给机体以专门的影响,为教学的进行打好基础。因为专门性准备活动是针对专项活动的特点,所以其内容和要求就各不相同。准备活动的强度及时间,应取决于正式练习的内容、强度和时间。

在专门性准备活动中,应按照练习的项目选择。例如课的内容为推铅球,应多做一些上肢、腰和背的活动;课的内容是跳高,就要做腹背运动、两腿屈伸、助跑性跳和试跳等活动;课的内容是跑类的,就要多做些两臂摆动、原地跑、起跑和快速跑等。准备活动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体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不断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思考和处理与体育教学有关的重大问题,增强中学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不仅仅是贮存他人观念的“贮存器”,而且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生产者、中介者、服务者。根据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

2.针对性。是指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技能的练习状态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度进行多方面的解剖分析。

3.反省性。指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主动地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4.时效性。指教师对于现行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矫正和完善,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5.周期性。指反思性教学采取循环或螺旋的过程,教师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不断地控制,评价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6.可行性。指只要教师想通过反思实现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就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无需投入大量的财力就能进行,也不必像以往的教师培训那样中断教学实施。

反思性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不断地通过反思教学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磨合,就能提高教学层次,提升教师的角色。

二、体育课程反思性教学改革的背景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多种价值功能。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和体能训练,把体育课当作“兵操式”的训练课,学生上了十几年的体育课,最终仍然对体育知识知之甚少,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会之又少,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现象。

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的基础上,我国于2001年9月开始又相继颁布了小学体育和初、高中的体育《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改革。时至今日,新课程改革历时四年的时间,使扩大的体育教师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课程的实施也引发了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深刻反思。为什么?首先,是来自于过去一些陈旧的传统教育理念、目标、理论和现今改革中新生的教学理念,目标与理论之间产生了相互冲突。特别是过去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进程。其次,在新课程改革中发生了几个重大变化:包括课程目标、教师角色、教学评价和教学理念等,为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赋予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要求我们改革原有的教学行为。一个体育老师只有成为反思型实践者,经常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反思的对象,深入思索,深入研究,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改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总结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教龄的体育教师,他也只能算是一个进行机械性重复工作的教书匠,没有什么改进和创新。这种体育教师只能停留在一个模仿型教师或师傅带徒弟式的水准上。可见,反思对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反思性教学是深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反思性体育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探索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经验+反思=成长。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体育教学的复杂性,作为体育教师更要自觉主动地在教育实践中批判、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产生的依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诊断、自我监控、教学反馈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纠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因此,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它有助于提炼教学经验,有利于提升教师素养。

一般来说,按照教学与过程,体育教学反思同其他课程一样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

1.教学前反思。对体育教学来说,教学前,教师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生的体育基础与兴趣等进行有效反思。新课程强调体育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对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样的角色定位最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创造。体育教师可利用反思性教学的监控和反馈功能不断地调控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它要求教学前充分思考,利用反思性教学特点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目标提出了五个领域的三维一体的目标。这比传统的课堂“三基”目标要求更高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反思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可操作,是否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理念。此外,教师在课前要明确学生的基础、兴趣等,并预测教学中学生可能反映的问题与突发事件的预防问题。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更多一些分析和拓展。

教师要将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思考。新课标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在体育改革的实践中没有现成的体育教材和体育大纲。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课程资源。教师要思考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所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拓展?体育教师还可以反思:哪些社会资源或自然资源可以利用,哪些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可以更好地探究与发挥?

2.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主要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重视学习情境创设,重视给予学生自由时间和学习的自由度,并力争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得到不同的教学结果。《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突出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技能型课程,这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方式的选择,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沟通等等,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更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与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互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观察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动作规范程度。在复习提高课中也都以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为主。而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的观察角度由只观察动作转变更多地关注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体能变化、心理变化以及不同学生练习的兴趣、合作效果等等,而这些都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和不同反映。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反映的情况随时作出思考、反省,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平时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能。

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与学生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对沟通效果适时评价与调整,并保持和显现自己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畅通性、敏感性和平等性。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后,教师不应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滥用廉价的赞美之词而不加以有效管理,使课堂成了热闹而无序的“集贸市场”。因此体育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思考和自主练习,并启发学生合理表达自己创造性的观点。这种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

3.教学后反思。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后也需要及时的反思。它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如电影录相“回放式”的重现和思考。其间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教学管理、学生练习反应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分析、解剖及概括总结。例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怎样?学生在课上是否学有所获?是否真正达到了身心愉悦?

篇9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尝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为了把握相关背景资料和研究理论,查阅了相关研究论文、学术专著、政府文件和体育文史资料,特别近两年的相关研究成果。

1.2访问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与走访相关部门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到中小学,获得所需的相关资料数据。

2、结论与分析

2.1场地、器材、师资严重匮乏,中小学体育教学形同虚设。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在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查中,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十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另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一项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表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知之甚少,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对篮球、排球、足球知识一知半解;对双杠、单杠、山羊、跳箱等体操器械更是生疏,学生体育素质明显呈下降趋势。

2.2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我曾到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作过调查,多数中小学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台。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就拿我调查的地区来说,经济上是全市数一数二的区,而投入到学校的却少之又少。新建的几所小学虽然留有空地,但由于资金不到位,所有场地都是杂草丛生,有的甚至还被种上了菜,令人哭笑不得。市政府所在地的市第三中学,是该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原有一个300米的田径场,被政府修路时强占了半个弯道,剩下半个场地现在也变得坑坑洼洼,却无人问津。而全校将近2000名学生依然还得在这个场地上上课、做操、活动,场地的老化和学生的过于密集,也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

2.3体育器材缺乏、老化现象严重。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了。普九验收,部分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往往应付检查,能用于教学上的少之又少。中学的经费投入稍微比小学要多一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购置的器材本身是低质低价,加上自然的损耗和人为破坏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应付减负的检查,有的学校强行把学生赶到操场上,但学生想打篮球没场地,想打羽毛球、排球更是没场地、没器材,于是学生们只好三三两两在操场上或闲逛、或追打,场面令人啼笑皆非,学校还惊呼学生素质如此之低。试想,学生们如果有器材用,还会出现以上现象吗?

2.4体育师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在小学,一般学生的人数在200名左右,大一点的学校人数在600名左右。这样的学校低年级一般一个教师带一个班,实行所谓“包班”,像这样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体育课要么是班主任兼职,要么就是从文化课一线上退下来的老教师担任。某中学学生总人数两千多人,有二十几个教学班,却只有两名体育教师,还负责学校的运动队的训练和学校的一些杂事。这样的学校,课时多,教师精力有限,使体育课“放羊式”教学成了必然。学校体育教师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受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更是严重缺乏,造成体育教学毫无质量可言。

2.5大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班一但体育考试结束便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许多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造成体、音、美课程成了可有可无的外三门。在小学,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兼职或一些老教师来上体育课。还有,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3.建议

3. 1体育教学思想需要改进。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育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效果。

3.2加强对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应首先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教学用品和器材,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 山羊 、轮胎等)。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4结论

中学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从小的方面说:对孩子的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孩子们造就完美的人格也是极为重要的。不管城镇,还是广大农村都不应也不该轻视体育的教学,希望每一个教师,特别是各级各类领导都能加以重视,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所必须,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各位教师各位家长及社会各届要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体育教育,为体育教育鼓与呼,把体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篇10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它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

二、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在上述三项基本任务中,一般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但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则不够理想,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在体育教学中,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老师除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外,还要有一颗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学语言要儿童化、形象化。多表扬、少批评。对后进学生千万不可讽刺挖苦,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耐心地辅导,手把手地教,也可安排与先进学生结“对子”,对后进学生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多少年以后,你在他们心目中,始终会是很崇高的,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重视贯彻素质教育

体育素质教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与活动性为发展学生主体性人格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法的使用上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体育。体育教学应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来体观这一要求。体育素质是学生未来身心全面发展的潜在基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体育教师最本质的工作。只有上好体育课,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才能使每个学生受到应有的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应当首先把教学氛围变宽松和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师多充分地提倍学生,敢于把“权”放给学生,自己多由过去的“主演”变为“导演”,这样学生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也才能真正在体育课中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四、在教学中重视协调好师生关系

篇11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育意识、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惯等。

从客观方面讲,以下因素对农村小学体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1)农村小学可支配资金相对有限,活动场地较小,密密麻麻的都是学生的身影,哪里还能腾出场地开展活动。体育设施的不齐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课的开展。

2)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以及质量不高,农村小学专业体育教师太少,往往出现一个老师带多个班体育的情况。跨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经常让他们身心俱疲。另外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非专业出身,体育方面的许多知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

从主观方面讲,以下因素成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瓶颈。

1)不少体育教师有畏难情绪,体育器材的匮乏让他们觉得教学工作无从下手。目前仍然有老师上体育课采取“放羊式”教学。

2)学校和社会一味地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体育教学。课表上按课程标准安排,而实际上成体育课的仅有三分之一。这些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3)体育教师自身体育素质不高,评职晋级也无望,教学无创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开展。

1)转化体育教师思想,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提高。对体艺组人员要从考试科目里分离出来,设置考核办法,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田永方(重庆市酉阳县丁市镇中心小学校)使体艺教师评职晋级有盼头。

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场地和器材用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地是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

3)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改变了过去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既符合小学生求知、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小学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小学生?展示几个世界冠军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学生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又例如在教篮球基础配合前,我先带领学生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段大型的篮球比赛以及球员们一些优秀的配合动作和步伐,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一下被激发起来了。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表现欲比较强,每个人都想把看到的动作模仿下来并表演给其他同学看。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还设计了一个篮球基础配合课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来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比较形象的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此项技术等等。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把涉及的重点内容的有关课件展示出来,既能起到领会动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中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小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教学中。农村孩子的身体素质较好,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我们对他们从小就加强训练,他们会终身受益的。

篇12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给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出台,大大地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许多观点和设想冲击现行体育教学的弊端,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职业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初步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应尽快进入角色,如何就今后体育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再创新的业绩,应及时做出理性的思考。

1自觉转变教育观念

知识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和目的,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学习的经验和兴趣,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教育的目标。新课程改革是一轮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创新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教育评价等。

1.1主动参与课程的设计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课程内容是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传授给学生的,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只有教师成为课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程再创造的主人,体育课程的实施才会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体育教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1.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进健康并不是体育的惟一功能,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课程的角度看,首先是指学生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学习目的是多维的,包括德、智、体、美等。

1.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从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教”或少教,是为了学生能自主学习。

2深化体育教学内容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则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只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提高了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是灵活的、可选择的。我们从以下几点来深化。

2.1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将体育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种对健康的整体性认识促使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重视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内容,同时也要关注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2.2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阶段为中心,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差异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考虑到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会有不同的需求。如女生喜欢富有节奏感的舞蹈,而且是男生喜欢充满竞争的球类运动。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改革现行的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使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应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3.1加强学生的合作性学习

体育运动本身的特性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运动项目还是个人运动项目,无论是在游戏活动还是竞赛活动中,合作都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2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的培养应从小开始。儿童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一切东西来构建自己想像中的天地。因此,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其更多的潜能,而且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学生提供创造活动的机会。

4探索新的评价功能

篇13

[作者简介]董斌(1970- ),男,辽宁辽阳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等。(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81-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俱乐部、选项课、三自主等教学模式的诞生,体育教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选项课、俱乐部等由于受到学生人数、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并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没有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大部分学生仍觉得体育教学索然无味,形成对比的,则是学生对学校、社会的各种体育竞赛兴趣浓厚。而目前,体育竞赛与体育教学的联系并不紧密,处于脱节状态。因此,根据学生需求,将体育竞赛引入体育教学,将成为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是有效途径,本文就这一课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陕西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等5所普通高校,以及咸阳市成人的足球联赛。

2.研究方法。一是文献资料法。查阅2003年以来几十篇公开发表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相关论文,根据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学的情况进行研究。二是问卷调查法。运用《制约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1282份,回收率98.6%;其中有效问卷1227份,有效回收率94.3%。运用Microsoft Excel 数理处理软件对调查内容进行数理分析,并对2011~2012年咸阳市成人足球联赛的相关球队和队员进行了调查。三是专家访谈法。就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之间的关联问题对5所高校体育教学一线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陕西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等5所普通高校,面向一、二年级大学生,开设了竞技、保健、娱乐3种类型共13个运动项目的单项俱乐部,一般采取学生自由选择,教师集中辅导,以学生自我练习为主的方式。

根据归因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归类,将制约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成表1,将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的学生情况总结成表2。

表1的数据显示,制约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到的东西无法通过体育竞赛去实践,光教不练,或者光练不赛,体育教学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拿到合格的体育成绩,并没有从体育竞技性的本质出发。

通过表2不难发现,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的学生,数量最多时,所占总人数比例也不到40%。调查中也发现,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单项俱乐部以及选项课每学期相应的教学比赛平均还不到一次,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同时,笔者调查了2011年咸阳市“海尔杯”足球赛(成人组),共17支队,以及2012年的咸阳市“裕塬杯”足球赛(成人组),共18支队。参加这两次足球赛事的球队中大学生队员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通过表3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比赛的人数接近10%。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组织的体育比赛太少,体育教学与体育比赛、群体活动的互动关系不大,这是他们对体育教学兴趣不高、没有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而社会体育为大学生提供了参加体育竞赛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我,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上适当加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建议与对策

当前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枯燥,体育竞赛的匮乏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吸引力,甚至教学目标无从实现。本文认为,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使教学活动循之有法,行之有据,为体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1.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体育的竞技精神以及拼搏向上、团结协作等人文精神,只有通过比赛的形式才能得以展现。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加大校内、课堂体育竞赛的开展力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在比赛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

2.选择切实可行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和竞赛。根据高校在场地、体育器材、活动经费、指导老师等要素的实际情况,利用优势体育项目,把体育竞赛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体育特长等,进行分层次教学和竞赛,让学生为参加体育竞赛而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让体育教学为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和群体活动做好“教学”和“培训”,实现教学、竞赛、群体活动的一体化。

3.积极开展校内、外体育联赛。整合校内外体育资源,组织不同层次的联赛,如专业组比赛和业余组比赛,吸纳学校大部分学生运动员参与比赛;逐步扩大到校际间、区域间的多种形式比赛,有计划、有规模地组织学生参加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学校通过在校园内、外开展体育联赛,能够帮助大学生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体会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竞赛中通过与对手的较量,能够加深大学生之间的友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增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随着更多体育项目的兴起,学校可以增设网球、游泳等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既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让学校体育成为社会体育的一部分,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进而为全民体育做出贡献。

5.构建新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考评不仅是一种评价方式,还是对学生和老师的一种激励因素。体育教学考评应该把参加体育竞赛的次数及成绩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面向教师的考核,要把所教学生能否在社会体育比赛中取得成绩,参加比赛场次的多少作为考核教学成果的指标之一,最终实现以赛促学,倡导正确体育精神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樊少波.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0(2).

[2]焦勇.阳光体育运动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困境及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界,2012(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