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能化专业分析

智能化专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智能化专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智能化专业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建筑智能化工程涵盖了更多的科技手段,它以建筑作为科技施展平台,将通讯、电子、网络、传感、多媒体、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自身的集成技术来实现建筑设备、通讯的自动化,为人类提供高质量、高舒适、高稳定性的建筑居住环境。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企业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发展条件,而且按照企业的规模与建设能力将企业资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资质的企业最具优势,几乎可以承担各类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项目。因此,各大中型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纷纷争取申请一级资质来提升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资质实力的提升也相应地带动了建筑智能化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改革,就以项目成本的管理而言,也经历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与深化,虽然部分企业在智能建筑的成本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能够代表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行业的全面发展。就整个行业而言,其项目管理仍普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待完善的地方,这与工程行业的进步有着必然的关系,因为传统管理的方法已逐渐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便无法良性地形成新型有效的管理方法,由此而影响了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具体分析

建筑智能化企业在成本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体现在思想观念上的落后,面对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的独特性,部分企业却无法从根本上意识到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重要性,一味的生搬硬套建筑行业的常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导致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切合实际、滥用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无法做到良性的变通;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往往没有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规划,也没有阶段性的总结;方法上的落后从根本影响了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体现在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方面的缺失,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中很少有企业意识到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无法进行针对性、特殊性、有目的性地管理,有些企业甚至连像样的管理制度都没有,更说不上项目成本管理与项目进度管理及项目的质量控制相结合起来的整套管理体系,因此而造成成本预测与规划方面的不足,无法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另外,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属于粗放式管理。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淡漠、管理理念落后,造成了 “技术管理与成本管理相分离”的情况;许多管理人员根本不了解建筑智能化企业的行业特点,对整个预算、施工、竣工过程毫不知情,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是依靠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去对建筑智能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管理,造成了整个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严重滞后。

三、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成熟、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以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与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建立一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此体系以项目成本管理为主线,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在成本管理中,整个项目开始前必须对建筑的施工环境进行实际考察,管理部门的工作要与设计部门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步;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的环境要有了解,才能做好成本管理,对其各项支出作出预测与估算;要紧密地将施工设计、施工过程、竣工验收与成本管理联系到一起,根据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性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保证最低成本的可行性;要制定可行性较高的优化方案去取代原有的传统管理方案,对实际值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在预先就应该列入考虑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的目标进行相应调整。

(二)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行政责任制度,首先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责任人,应当对各部门的工作做好全面的统筹安排,首先是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方面,首先应当对成本管理事项具体的分工安排到个人,使每一管理环节都能够做到问责有人,杜绝出现相关的成本问题时,管理人员相互推诿的现象。另外还要就盈亏情况做好充分的分析和掌握,以便及时对出现的负亏问题进行整改,将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做好工程部门的工作协调,因为工程部门作为工程项目整体技术和进度的主要负责部门,要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多在施工中应用先进的技术,用技术优化的手段来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再次,在合同管理与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工程款的进度款催款工作,及工程项目方面出现的赔偿事宜处理等工作,财务部门要切实加强合同的预算管理工作,以保障实际成本支出不超出预算,在财务上要对项目的具体财务收支仔细掌握,并对资金的调度做好合理安排。其他的部门和工程小组间应做好配合,为工程的创收节支目的尽到自身的职责。

(三)加强技术措施的改进优化

首先要进行制定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项目施工方案及成本控制方案,以便对工程工期及施工做到系统的指导安排,实现科学性的缩短工期,优化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建设方案中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机具组织和资金安排,由此能看出建筑智能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着关键的作用。其次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新型工艺方法及新型材料等应用以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项目品质。最后要在质量上严格要求,最大化的杜绝出现项目工程的返工,并通过科学化的验收形式减少验收的时间,使工程的交工事宜提前完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的成本费用开支。

(四)经济措施的优化

在经济措施方面可进行四个层次的优化,首先是在人工费用的控制管理,改善劳动力组织的组织形式,最大化的减少工程施工人员的窝工现象,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对建设人员的技术培训及素质教育,以增强其职业素养及劳动的纪律性,做到非生产用工及辅助用工等方面的人员比例安排达到合理性,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合理化压缩。其次,就工程的材料方面也应加强控制管理,通过对材料在采购及运输和收发保管等环节的科学安排,进行应用成本的控制,减少在各环节不必要出现的损耗,以节约材料的采购损耗费用。说到损耗,必须要就现场材料的堆置做到科学安排,避免出现反复搬运,既浪费人力也容易出现材料损坏的情况,就材料的使用方面,要实施进场验收前的检查试验及施工的限额取料管理制度,最大化的杜绝材料使用的浪费,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第三,就机械的费用也应进行良性的管理控制。其表现通常体现在机械的正确选配及设备的合理利用方面,并要对机械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做到定时定期的检查维护,以此来保障机械性能的完好率及利用率,增强施工使用的效能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机具窝工或机具维修等损失,提高机具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机械的使用费用。第四,对于管理费用和其他间接产生的费用也应做好控制。其方法通常是精简管理机构,以合理的管理梯度与层级等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对于间接费用的控制要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审批报销流程等方法进行规范。

结语:

纵观现今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的发展,如若能在项目成本的管理上采取适当措施,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与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建筑智能化工程本身的独有特征去改进企业内部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利用控制成本来提升利润和发展企业,那么将极大程度地提高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行业的利润空间,企业规模也可以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左强.完善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之我见[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28(7):44-47.

[2] 吉彩勤.谈制造型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9):53-54.

篇2

0 引言

随着德国工业4.0技术的问世和《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技术代替了传统的过程控制技术,进入到各种过程行业(如化工,制药、造纸、环保等)中。目前浙江省过程控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自动化相关人才需求很大,企业希望得到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仅能拥有自动化相关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包括创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人才需求的驱使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变化,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在市场需求下,必须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对高职自动化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

本文首先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走访及专家指导,归纳出职业方向并分析现代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需求;其次,根据各个岗位群的职业技能需求,改进岗位职业能力;最后,根据改进的岗位职业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并构建有效合理的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1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1.1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岗位分析

为了确定本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对10余家企业、1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分析。由于就业岗位种类繁多且就业单位数目较大,因此,将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职业分为4个职业方向,包括:过程控制方向、智能控制技术方向、仪器仪表检测与维修方向、自动化产品营销方向。通过职业方向,给出岗位技能需求。具体的专业定位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到,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过程控制类、智能控制、仪器仪表检测与维修行业有比较广泛的就业空间。为了提升过程控制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智能控制技术,来提高产品供应和生产的效率。因此,为了适应先进科技和现代企业发展,对以往适应于传统生产过程的岗位技能需求进行改进,加入了适合于现代智能控制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

1.2 高职工业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工业过程自动化行业和岗位技能的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专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技术骨干、专业教师对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意见,给出了与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各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首先,根据这4个职业方向细分为4种岗位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岗位、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岗位、仪表检测与维护岗位以及自动化设备营销岗位,再依据不同的岗位群,分别给出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

2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下,对改进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对原有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使得新构建的课程体系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文献[1]的课程体系架构上进行改进,新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改进后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不仅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架构的优点,也在原有课程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现将改进后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特点总结如下:

(1)整个课程体系架构由“职业方向”出发,确定对应的“岗位群”,再由“岗位群”生发出对应的岗位能力,包括:基本的素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最后确立对应的课程体系。基本的素质能力由通识类课程和综合素质来体现,职业基础能力由专业基础课程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由职业理论课程、职业实践课程和技术服务课程共同完成。把专业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作为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载体。

(2)首次提出以“职业方向”来确定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建立和设置要适应职业的需要和发展。在众多工业自动化企业岗位中筛选归类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职业方向,一方面利于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有清晰的概念,知道“要做什么”;另一方面,有利于专业教师明确地建立课程体系。因此,通过考察相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趋势,制定出了与其相适应的4 个职业方向,分别是:过程控制类、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类、仪器仪表检测与维护类以及技术经济类。

篇3

1 摆正企业办公室职能定位

1.1 考虑全局

企业领导需要统领全局、统筹工作,办公室作为领导的参谋,当然要站在全局考虑,尤其是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工作,既要及时搜集和分析企业各个环节工作的动态信息,为领导把握全局、制定决策、指导工作提出参考和依据,又要善于发现问题,借鉴各方面经验,为领导指导推进具体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意见,这样才能使领导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决策。

1.2 加强协调

企业办公室是为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资源支持和后勤保障服务的,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因此要做好上下级联络沟通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政令畅通;积极加强与外部政府、相关企业的联系,为企业营造良好和谐的外部工作环境;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和联系,为企业发展搞好协调和综合服务工作。

1.3 强化责任

企业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不仅要管理日常工作,更要为领导分忧解难,因此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能够严格、有序、高效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要树立成败在于细节的理念,不断提升工作质量的内在要求,使工作压力自觉转化为工作动力。

1.4 注重效率

参谋、服务、规则等都需要通过办公室运作来体现,办公室的运作效率甚至能够直接影响企业领导的办事水平和能力。办公室的运作环节较多,虽然有参谋权,但却没有实在的决策权,因此在办公室运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效率,这样才能够有序地处理企业各方面工作,才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2 审时度势转变企业办公室职能

在基本的职能定位不变的同时,现代企业办公室的职能定位应随着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变化进行调整。当前企业正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之中,处于为适应市场而进行深入的改革和调理之中,处于各种矛盾的纷繁交织之中,办公室应成为企业适应市场、加快发展中更为敏感的部门,更具有前瞻性的部门。因此,办公室职能要从侧重保证企业内部顺畅运作向协调内外、推动企业发展的方向转变,从侧重事务性工作向事务处理与为领导研究决策提供参考并举的方向转变,从单纯的服务向主动超前地研究问题、督导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决策的贯彻落实上转变。

(1)督查督办职能。督查督办工作是保证企业决策顺利、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要做到细致入微、狠抓过程、确保落实;对经常性工作的督查要做到真实有效、扎实开展,为整体工作的推进打好基础;对临时性工作的督查要做到尽快查办、找准问题、及时建议。要建立正常的协调督办工作机制,使督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确保各项督查工作落到实处。(2)企业制度设计优化职能。能够根据企业当前需要,与时俱进,摸索出在办文、办会、办事等传统工作中隐含的规律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通过制度的建设、补充,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从而制定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流程和规范。(3)节约型企业建设职能。建设节约型企业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办公室要能够出台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在企业内部兴起勤俭节约之风,有效降低行政费用支出和对各类资源的浪费。节约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要真正建立节约型企业,达到良好效果,我们就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制度化。(4)企业信息化建设职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持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当前办公室面对的一项新课题。

3 职能转变对办公室人员提出新要求

职能定位的转变给办公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办公室人员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终身学习、提高能力。

(1)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标准高,要求严。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积累,储备广博的综合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跟上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2)办公室通常都是企业的窗口,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与企业形象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待人接物要大方、热情、客气,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反省,吸取经验教训,彰显良好的办公室风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总结经验,主动探索办公室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使办公室工作在创新中不断推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4)办公室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廉洁自律原则放在心中,忠于职守、严守机密,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参考文献:

篇4

特征,是一事物异于他事物的特点,是在事物的比较中产生的。本文选择服务类专业和加工制造类专业作为比较的参照对象,比较要素一是职业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二是职业活动的活动方式。

(一)基本构成要素的比较

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包括活动行为的实施者(从业者)与被实施者(工作对象),以及除了这两个要素之外的存在条件。无论是服务类专业、加工制造类专业,还是民族文化专业,所对应职业活动的实施者都是人(从业者),但实施对象不一。因此基本构成要素的比较是被实施的工作对象的比较。

服务类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对象是“顾客”,其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拉夫朗克(Christopher Lovelock)指出服务类职业活动的工作对象主要有四类:人体、人的精神、物品或其他实体财产、无形财产。美容、美发、护理等职业活动主要指向顾客的人体及人的精神,物流、物业、汽车维护等职业活动主要指向顾客的实体财产,法律服务、银行职员等岗位的职业活动则指向顾客的无形财产。服务类职业活动的工作对象不仅包括个体顾客,同样包括企业顾客,但企业顾客的需求一般限于财产层面。

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工作对象是有形物品,有两层含义,一是半成品,二是成品。半成品意味着其制造过程中的职业活动是某一特定工序或工艺;成品意味着其制造过程中的职业活动是所有工序或工艺。加工制造类专业所对应职业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很简单,只包含了“人”与“物”的要素,且“人”直接作用于“物”。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有规范严格的技术标准,从业者的职业活动受限于这一技术标准,也就是说,技术标准是其职业活动的根本依据。

民族文化专业的实施对象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独立的有形物品,如宜兴的紫砂陶作品、黑龙江的鱼皮画、上海的老凤祥首饰、扬州的漆器等,其中绝大多数是手工技艺;另一种是依附于从业者本体的某种呈现,或形或声或二者兼有,如京剧表演、相声、河北梆子表演、锡剧等。不同于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是,其从业者的职业活动源于规范要求,但同时必须超越规范要求,有着基于规范基础的不同于他人的创新;不同于服务类专业的是,从业者的职业活动受到客户需求的影响,但同时要有独立的思想,不只为迎合需求而存在。

(二)工作任务的比较

要比较服务类专业、加工制造类专业和民族文化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活动的异同,要以其基本单元――工作任务为分析对象进行微观分析,围绕任务内容、工作策略(方法)、任务结果、结果评价四个维度进行。

我们无法进行具体内容的比较,姑且假定这是一个黑箱,黑箱的两端是职业活动的构成要素。尽管职业活动的实施对象或有不同,但最终的接受者还是顾客。因此,我们把顾客对任务内容的影响作为比较的衡量指标。服务类职业活动的实施对象是顾客,顾客是过程的参与者,而且工作任务的内容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展开的。如美容护肤类的工作任务,是根据顾客不同的护肤要求进行调整的。由此可见,顾客将全程参与服务类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活动,其工作任务内容将因顾客具体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体现较强的个人性或个案性。加工制造类职业活动的实施对象是有形物体(成品或半成品),顾客一般不参与过程之中。顾客不可能去关注产品的某道工序或某个工艺,他关注的是零件成品、部件成品或者完整的设备能否正常使用。相反,加工制造业一般都会强调产品的互换性、通用性,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因此其职业活动往往是一种标准化生产。一旦产品设计成型,制造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内容是不会因顾客的意见而进行调整的;民族文化专业比较复杂,工作任务的内容既受到顾客的影响,又有从业者独立的创意。

在任务内容的比较中,我们以“从业者顾客”为职业活动的最终模式,比较顾客在任务内容中的参与度或者影响力。这样比较的视角是由终端向前看的。如果选择从始端往后看,我们看到的是从业者以及他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尽管三类专业职业活动的实施者是从业者,但由于顾客的参与度或者影响力不同,从业者完成任务的策略也不同。服务类职业岗位的工作策略就是服务因人而异,方案因需而变;加工制造类职业活动的工作策略是按照预设的工艺方案进行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至于民族文化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活动,还是新手的从业者更多地受到客户的影响,成为专家的从业者将更多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从任务结果来看,服务类职业活动以满足顾客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管理需求为主要目的,其结果通常没有“物”的产出或变更,但可能存在“量”的变化,如投资管理,顾客――投资者的资金因操作者的工作任务而发生了数量的变化;加工制造类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结果是一个有形之物,是对有形之物的性状产生了改变,如药物制剂不仅其形状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更了功能属性;民族文化专业的职业活动,其结果是物或依附于从业者本体的某种呈现。

结果评价,也就是对工作任务的产品品质的衡量。服务类职业活动的评价往往取决于顾客的主观感受,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顾客的知识、经验、动机乃至信用都会影响到工作结果的评价;加工制造类职业活动有规范的严格的技术标准,工作结果的评价具有较强的确定性;民族文化专业所对应职业活动既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同时还受到思想、理念、行为、风俗、群体习惯文化的影响,因此其结果评价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二、职业能力的特征

英语中与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词是“Competence”,其准确的译义为“任务胜任力”。“任务”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胜任”是个体能够把“任务”做到的某种状态。因此,“职业能力”实际上描述了个体在具体的情景条件下能够让事物达到的某种状态。对于职业能力基本要素的构成,不同学派在描述时的侧重点不一致。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理论认为职业能力包含了“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结构学派认为职业能力包含了完成职业活动所需的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创业精神以及技能等要素;过程学派则认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景,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

借鉴上述理论,以及根据前文对服务类、加工制造类、民族文化类职业活动的研究,笔者保留“态度”作为职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将“技能”分解为“智力技能”“动作技能”,并根据社会交往的需要,增设“言语信息”,根据紫砂陶艺的独特性,增设“空间感觉”。此表以皮肤护理、药物制剂、紫砂壶设计与制作三个工作任务为例,对其职业能力中表述出来的动词、名词按照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空间感觉和态度等五个要素进行归类。

(一)言语信息的比较

服务类职业活动的职业能力分析中有“引导”“咨询”“引领”等词,均反映出服务类职业对从业人员言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加工制造类职业活动的职业能力分析中未见有与顾客言语信息的交流要求;紫砂陶艺在其职业能力分析中有“表达(意图)”,这个词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图纸表达设计意图,二是向顾客(中间商、经纪人)表达设计意图,以求共识。从对表达的要求来看,沟通的信息集中于“设计”,与服务类职业活动相比,信息量较为狭窄,沟通频率也比较低,故其言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不高,明显低于服务类职业的要求。

(二)智力技能的比较

皮肤护理中智力技能涉及的名词是“皮肤类型”“疗程”“产品”“仪器”等,因为顾客“皮肤类型”的多样性,则伴随的“疗程”“产品”“仪器”等也随之而变化,因此,从业者需要“判断”“安排”“选择”“咨询”,对其智力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固体制剂生产中智力技能涉及的名词是“质量标准”“剂型”“资料”和“药典”等,这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资料,一般是固定化、标准化的职业知识,从业者需要通过“知晓”“阅读”和“查阅”等,将这些固定化、标准化的职业知识应用到相应的工作任务中去,这种智力技能要完成的是职业知识到工作任务的迁移;而紫砂陶艺中智力技能涉及的名词是“意图”“泥料”“工具”“方案”“方式”等,如果从业者的“设计意图”或者顾客的“需求意图”发生变化,则“泥料”“工具”“方案”“方式”等也随之调整,从业者需求“分析”“了解”“选择”“确定”等,同样对其智力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达到智力技能的要求,从业者的发展需要过程的积累。

(三)动作技能的比较

固体制剂生产中动作技能涉及的动词是“操作”“填写”“制备”等,其动作技能并不多,但对于需要量产的制造类职业而言,对动作技能的要求是熟练,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形成产品数量;皮肤护理中动作技能涉及动词的数量约是固体制剂生产的三倍,这反映出服务类职业的动作技能具有即时多变性,需要因人而异、因需而变;紫砂陶艺的动作技能也并不多,其全手工技艺也是相对固定的动作,动作技能是实现设计意图甚至表达个人意境的基础。

(四)态度的要求

这里的态度是指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及规范要求。从表中可以观察得到,与态度相关的动作行为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构成要素存在重合。例如紫砂陶艺的“整口”“抛光”“卫生”等动作既体现了行业规范的要求,又是必要的动作技能。这实际上反映出态度作为职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在具体的工作行为之中,是通过具体的工作行为来凸显的。这对我们的启迪是,只有融合与践行,才是职业教育德育的改革取向。

(五)空间感觉的要求

篇5

当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使得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总的来说处于上升的趋势,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式乐观,各用人单位的招聘数量较多。

而从用人单位选择的专业类别来看,财务、审计(含会计)、金融专业仍是排在前三位的就业需求大户,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要应对国家税制和财务的要求,考虑到自身起点低,,所以急需会计专业的人才,这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所遇到的非常好的机遇。所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还是比较乐观的。

1.2 江苏省区域需求分析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每年都会对毕业生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跟踪调查并进行相应的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我们从本地区的企业人才需求出发,通过调查人才市场、走访企业、调查应届毕业学生、与专家教师进行座谈等多种形式,征求了多方面的意见,经过调研后的基本情况如下:

(1)人才需求量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和平稳发展,一直需要较多的会计类专业人才,财会类专业一直处于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的前列。

(2)学历需求情况

针对本次企业招聘人才的学历等级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逐步趋于理智。在招聘财会人员时不再以学历作为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按调查表显示,高职高专财会技术人才从业的主体,是社会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

(3)岗位需求情况

按照用人单位的类型,会计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

第一类:大中型企业(包括企业集团、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等):①财务总监;②财务主管;②核算会计;③出纳;④审计主管及审计人员。

第二类:中小型企业:①财务经理;②会计核算;③出纳。

第三类:机關及事业单位: ①会计主管;②会计核算;③计划、审计管理;④出纳。

第四类:银行等金融机构:①会计主管;②会计核算;③证券投资管理。

在以上四类用人单位中,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在聘用人才时,对他们的学历要求较高,最起码也需要是本科学历;中小企业或基层金融机构在学历方面要求较低,即使是专科学生他们也乐意接受,在整个市场中,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要据此明确其教学方向。

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当前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了初步调研,结果如下:

(1)企业顺利开展会计工作的首要条件是操作财务应用软件。

根据调查表中为保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技能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各选项的选择比例分别为:

其中居于首位的是财务软件的日常业务操作能力,其比例高达以99.3%。上表中的数据说明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关键是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能力,这种观点受到广大企业以及财会从业人员的广泛认可。据统计,我省企业一般都会使用金蝶、用友和管家婆等财务软件。很明显,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学会每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也不可能把精通市场上所有的财务软件。

(2)财务软件初始化实施能力水平十分重要。

在调查中,各企业对财务软件初始化实施能力的需求较高,占据第二位,其比例为93.3%,这说明信息化会计人员同时需要具有较强的财务软件初始化实施能力。虽然很多企业都开始实行信息化管理,但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的仍然是人工记账,完全脱离人工记账并全面进入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不足半数。因此,我们详细调查了各企业财务系统的应用状况,并得到了如下结果:

该结果表明:各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和程度存在一定区别,相对来说,总账、工资等系统的应用面较广,其他系统的应用面比较狭窄。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为了进一步节省成本,企业无法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次,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不足,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发展。这说明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人员的系统实施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此外,调查结果还表明即使目前很多企业还未实施会计信息化,但他们基本都打算在未来实施会计信息化,,也就不可避免会遇到系统初始化问题。

(3)维护计算机软硬件能力也很重要。

计算机、打印机等重要工具设备是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会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掌握相关计算机技能。据此,我们在调研中又加入了四个问题:

(1)贵单位是否单独设置计算机技术人员岗位:

(2)企业中对财务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是否由软件公司负责?

篇6

1 引言

个性化教学评价已经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选择,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学”的角度来说,在个性化教学评价实施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在特点,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掌握情况、能力情况等进行充分的评价,并结合学生自身能力方面制定出科学的评价策略。从“教”的角度来说,我们则应该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同时确保评价活动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整个个性化教学评价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整个评价工作更加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对于每个阶段师生自身的发展情况、情感等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价的主体也没有对个性需求进行更好地体现,评价活动较为片面。针对于以上的诸多问题,我们要正确地对待高职高专英语的个性化教学评价活动,并且切实地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客观需求展开相关评价活动。

2 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应用思路

第一,重视基础评价。在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评价工作的开展依然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基础能力水平的评价。基础评价是对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基础,是对学生综合素养具体状态、知识积累效果、知识应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的关键。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在以往教学单一化评价的基础上,对于基础评价形成一个更加客观的认知。

第二,对评价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 。个性化教学评价中,我们要对于评价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确定,引入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活动更加量化。例如,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我们要对于学生能力的范围进行明确,并依据学生应用于能力的成长需求,将整个教学评价的结构进行更好地调整,更加明确地对评价的意义进行体现。在评价结构与内容的优化,我们要切实地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凸显,让整个评价活动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评价都可以真正地切入要点,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也要对于教学中教育内容情况进行深度的分析,让教学评价活动更加具备针对性性。

第三,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过程评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区别于以往传统评价方式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在过程评价的过程中,要对个性的特点进行突出,并且对不同教学方式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学习过程评价中,也要保证学生具备足够的 参与度,真正地让评价活动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达到最大化的效果。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提升空间,是关注动态发展的评价需求。针对这方面特性,评价活动的开展也要避免“超标”,同时也要避免低于“底线”,教师要适当地对过程评价的标准进行设定。

第四,兴趣态度的评价。个性化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激发,并且从巧妙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兴趣和态度得到更好地激发。教师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适当地采取分组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充分的肯定。教师也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奖项,对不同特长的学生进行激励。

第五,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展开评价活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不仅要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理论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也要体现出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职业性特点。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以及不同能力的学生,对于考核内容进行明确,制定出符合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能力提升特性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学习,更好地对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进行适应,能够掌握职场情境英语的综合运用。因此,高职英语的评价内容不H要包括对语言知识的评价,还要包括职业能力培养评价,构建英语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活动来说,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身的英语能力相对较差,同时英语学习期限较短,不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在整体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自身个性化能力的成长和培养,切实地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来展开评价活动,关注学生能力的真实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也应运而生。所谓智能化建筑,就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实现建筑物的优化设计,从而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安全舒适的、质量高的、便捷快速的优质服务。现阶段,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许多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正在兴建之中。由于建筑智能化涉及到的专业较多,技术要求较高,且技术水平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与建筑工程技术也处于适应和磨合阶段。本文即在阐述智能化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智能化建筑存在的问题,并就智能化建筑的项目管理以及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对策,以期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建筑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智能化建筑的特点

2.1具有智能化、集成化和协调化的特点

由于智能化建筑应用了大量的电子信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通过BMS./IBMS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开发,对所有建筑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同时,智能化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决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2.2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智能化建筑可以提高建筑物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系数,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的防御能力,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建立高速信息传输网络,并提供便捷快速以及多样化的信息通讯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3 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化建筑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建筑物内各类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保养的自动化,降低能源消耗。

3智能化建筑存在的问题

3.1 业主方面

(1)很多业主对于建筑智能化期望太高,大大超过了建筑物自身的规模和功能对智能化的要求。他们不仅不了解建筑物的需求,也不清楚智能化产品,就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效果很不理想。在智能化系统投入使用后,发现很多问题。

(2)怀疑智能化集成系统带来的增值效应。由于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业主可能会不适当的减少在智能化系统上的投资,从而造成建筑物档次的下降。

(3)缺乏系统整体集成的概念和长远发展的考虑,以致招标、设计、施工以及修改同时进行,导致返工浪费严重。

(4)缺乏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出现问题难以及时纠正。

(5)建成智能化系统后,不重视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尤其是对在建设时就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放任自流。

3.2设计方面

(1)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还不很熟悉,尤其在集成方面更弱些,还需要产品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和通力合作。

(2)目前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注意重点大都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筑平台方面注意不够。业主盲目相信境外设计单位,结果由于这些单位并非智能建筑行家,图纸和设计文化水平也并不见得比国内设计部门高,再加上文化背景,设计方法、施工习惯的不同,往往拿到境外设计的图纸都无法实施。

3.3 实施方面

(1)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队伍素质较低,缺乏经过正规训练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大量刚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施工安装,造成安装质量不高。

(2)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指挥不灵,协调不力,由此导致施工中相互扯皮,施工效率低下。

(3)对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不够,很少有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或规定。

(4)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亟待提高。

4 解决智能化建筑存在问题的具体策略

4.1 业主方面

业主方应当聘用那些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外,特别是应当聘用具有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的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单位,他们技术过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根据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向业主方提出有益的建议。这样就明确了莆田市综合体育馆、游泳健身馆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建设目标,为该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建设指明了方向。只要业主方认识到上述的两点,统筹安排,就能充分发挥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并使其长久运行下去。

4.2 设计方面

为了使竣工后的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设计失误造成的缺陷,在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期筹划阶段,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智能化建筑设计单位至关重要。业主方也可以从实际出发,邀请有关专家参观由所洽谈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分析判断,选择最佳的设计单位,这样从一开始就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符合预期的要求。在设计方案出来后,有条件的业主方可以继续邀请有关专家对设计单位的智能化方案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方案,保证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4.3 实施方面

首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施应该委托给那些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智能化系统施工经验、承担过规模较大、技术复杂、施工要求高的智能化系统承包商。其次,业主方应当要求智能化系统承包商委派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智能化系统项目的实施,并由一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来督导实施。能够保证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质量;有完整的调试程序以保证智能化系统的运行质量。

5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是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尽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很多已建工程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在智能化系统的安装、管理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需要我国广大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栋,王萍,智能建筑的有关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7,(5):62―63。

篇8

中图分类号:TV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智能化工程是目前国内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本文对智能化工程的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工艺、规范与验收及工程质量的控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推进智能化工程更有序更有成效地运行。

一、国内智能化工程的现状

智能化在我国发展已有10余年的历史,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小区与节能小区一样,日益成为建筑业的一个热点、亮点,成为今后房地产开发趋势。目前智能化工程虽有些标准和规范已出台,但总的来说还不够健全和规范。以安徽省智能化规范为例,根据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定位、功能、管理模式以及工程建设的投资标准,划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先进型三个档次,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小区的个性化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系统组成自己的智能化系统。

二、智能化工程的过程管理

(一)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指智能化工程功能的定位,系统的总体规划。主要把握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功能定位,从功能需求出发,应能反映该工程功能定位和基本要求。在系统选择和设备选型时,一方面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满足实用、可靠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新技术推广和新材料的应用,要考虑小区未来发展需求、网络扩展能力和接口的预留。

(二) 施工队伍的选择

施工队伍的选择是智能化工程成败的关键。根据智能化工程的特点,由智能化施工队伍(集成商) 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运作模式较多,选择一个称职的智能化施工队伍(集成商) 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三)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智能化工程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保证。智能化工程的竣工是仅仅是智能化系统运行的开始,而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关键则是看系统的运行维护。系统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化工程取得成功和系统长期安全运行的根本保障。

三、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重点

(一) 技术管理重点

1.系统的分析。分析一个智能化工程是由哪些子系统所组成的,要实现怎么的目的,具有哪些功能,子系统与整个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等等。有目标,有重点的分析各个系统在功能实现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既要统筹兼顾,从整个智能化系统乃至整个小区去考虑智能化工程,突出重点,局部服从整体;又要区别对待,对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如室内安防系统要解决的是如何防护到位,减少错报、漏报的问题,而闭路监控系统的重点和难点则是如何提高画面质量和减少因长距离传输而造成的信号衰减。

2.工程界面的确定。按照合同和设计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智能化工程各子系统之间,智能化系统与其他弱电系统,其他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职责界面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程界面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智能化工程界面的确定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

3.图纸资料的审核。智能化工程设计涉及多专业、多工种,在施工前做好对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对智能化工程而言,必须对图纸、资料进行审核,以确保工程合同中的设备清单、监控点表和施工图中实际情况三者一致,其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设备清单一致,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并符合接口界面、联动、信息通讯接口技术参数的要求。

(二) 工程管理重点

除了满足常规的工程管理外,对更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专业间、工种间的协调配合。智能化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电梯等专业,以及电信、有线电视等行业,并且智能化工程是配合工种,因此在工程现场必须与上述专业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在管道、管线预

埋,阀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多工种交差施工等,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加强工序间的检查与验收。由于智能化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有施工记录或安装表格。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驳时,必须按照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并进行交接验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便于问题查找,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经验的总结,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防止推诿扯皮。

四、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控制

(一)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相关规范、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情况,包括线缆型号、数量,不同设备间、系统间的兼容,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二)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按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按图纸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按设计做好材料、设备进场前的检测检验,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保质保量,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

(三) 调试阶段质量控制

系统调试前认真检查各项文档资料;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找到解决方案并及时处理;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五、智能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 进度安排不合理

进度安排不合理典型表现为“三边”或“多边”现象,即: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等,造成整体规划与单体规划脱节,设计与需求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等问题。智能化工程处在整个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如果设计工期不能保证,其他专业资料配合不到位,其设计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二) 管理单位介入少

智能化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管理单位介入过少,经常出现如下问题: (1) 在设计完成、土建施工过程中,发现智能化功能缺、少等问题,进行设计修改,增补管线,造成工程返工,影响工程进度; (2) 工程结束后发现缺、少等问题,影响使用功能,无法追究责任,影响使用者、建设者、设计者之间的关系。

(三) 设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国内智能化规范和标准的制定都是近十几年的事,其他专业对其理解不透彻,本专业与其他各专业的配合不熟练,造成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在满足建设单位要求以及规划面积、形式的前提下对设备机房和通路能重视不够,考虑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方面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对机房和通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设备机房、通路不予重视的做法造成日后管理不便、扩容困难、运行不畅。

六、措施和建议

针对智能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首先,要保证设计周期。建设单位在安排整个小区建设进度时应与设计、施工人员充分沟通,给设计人员留有足够的调研、设计时间,以保证其设计质量。其次,作好前期规划。智能化系统必须有一个整体规划方案。第一,高起点,高质量。小区的智能化工程应适应时展、宜居环境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系统形式、产品选型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使用淘汰的系统形式和产品。第二,充分的预留。

充分考虑小区智能化系统今后的发展,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下,分步、分期设施,管路要预埋到位,而且考虑到分期实施的难度,预埋的室内外管路、安装的配线线槽要考虑充分的扩容余量。最后,设计人员要遵守规范,提高配合质量。规范是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最重要的依据,对智能化系统的机房、布线通路的设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配合是双向的,配合工作包括:与建设单位的配合、专业间配合、与系统集成商的配合、与施工人员的配合等等。在建设前段时间设计人员要在分析建设单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与建设单位和系统集成商协商后确定最终方案并转化为图纸;与系统集成商的配合是了解他们的产品和系统,并进行对比,将的产品和系统转换为自己的方案;配合施工人员,体现自己的设计意图。配合是智能设计人员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七、结论

智能化工程,设计是龙头,是智能工程功能与水平的体现;工程实施是关键。施工单位(主承包商) 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工程达到设计预期目的和智能化系统长期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小区智能化设计案件.

[2]智能化建筑弱电项工程的实施.

篇9

十余年前,曾有专家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功能的日趋专业化,智能建筑的发展将更为专业,目前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正如其所料。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标准的进步已为我国传统建筑注入活力,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来讲,现有的智能化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都不能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加快研究探讨工程建设模式、技术、标准等,为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准备和依据。

一、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体系

1.1智能化系统模型:

1.1.1基础平台

由于体育场馆首先是建筑物,因此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建筑相同,这时可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基本配置。如综合布线、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该部分的配置可以与设计咨询等单位专家沟通,确定需求。当然还包括综合管路系统。

1.1.2业务应用平台

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体育比赛和运动服务,其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相应的比赛综合管理系统、运动员登录系统、赛事成绩系统、赛道终端摄像系统、电子记分系统等,围绕比赛运动而必须配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设备。该部分的配置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体育场馆功能并与体育比赛管理专业人士专家沟通确定需求。

1.1.3业务支撑平台

围绕比赛或支撑体育场馆运作而必须配置的智能化系统,如内部调度系统、体育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直播系统等等。同样该部分要与将来管理经营该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沟通进行配置。

1.1.4调度应急决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主要是针对比赛运动会进行紧急应对管理,包括育场馆联网使用时的管理,并与就近的智能交通系能够信息共享,统一调度。对于其它智能化子系统只要按其功能和应用进行合理配置即可。

2.2体育场馆智能化规范标准体系

目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建设行业、信息行业、广电行业、消防行业的专家共同编写的《国家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导则>即将出台,但是笔者认为体育经营管理者的参与意见不够。

虽然我国有相关的体育场馆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场馆的功能有许多新的改进,这是对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考验。因此应像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有专门的酒店管理标准那样,有专业的体育场馆标准,据此确定智能化系统的需求。而且智能化的需求最好交由市场来确定,由专业的咨询公司解决,这样比请个别专家更科学、规范、合理。

同时应该重视智能化工程检测标准的研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指导将来的工程验收和移交。因此规范标准体系应包括:场馆工艺要求标准、设计规范、工程检测规范、竣工验收规范。

二、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模式

既然已经加入WTO与世界接轨,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讲,应当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建设环节确定三个阶段:

2.1建设前期

利用咨询公司(如果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不够,它可以分包/指定分包)确定其需求及预算,其研究深度比请单个专家要好得多。

2.2施工阶段

必须有智能化/弱电监理工程师负责,按照监理程序做到“三大控制”,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且应当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2.3竣工验收

在承包商提交验收申请后,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有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给出系统整体判定。结合监理的监理报告、施工的过程资料,由建设方组织通过竣工验收。由于我国实现项目管理公司建设模式,这对于项目管理公司移交工程是非常有保证,不会有过多的麻烦。

三、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其它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模式,按照项目管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1事前控制

首先确定需求定位一定要准确、合理、科学,应当引入专业咨询公司(智能化),由其进行需求分析及定位,确保不会缺/漏项,避免以后施工中发生增项。

然后按照需求分析(需经业主确认)进行设计并确定投资预算,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有利于评标时保证优秀施工承包方中标,达到控制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3.2事中控制

施工中采用智能化专业监理和第三方检测措施,严格实施旁站监理制度,进而达到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我国以往常“重建设轻验收”,验收往往是走过场,基本达不到检查评估的目的。所以作为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了不出现“豆腐渣”工程,建议同样引人第三方柱测机制进行质量检测。由验收组依据此检测报告确定是否验收通过。

只要做到事前计划好、事中控制措施得当、事后评估检测验证过硬,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篇10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例图)略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与相关工程的配合配套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配合表系统名称相关技术、知识配合工程配套与监管楼宇自控自控、建筑设备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电梯、装饰安保电子、电视、安防知识安装、装饰、消防报警、门禁公安技防办消防报警与广播电子、控制、消防知识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装饰消防局综合布线通信、计算机安装、装饰卫星电视接收与CATV电视土建、安装、装饰音像管理处门禁电子、自控、安防知识安装、安保、装饰背景音响音响、广播安装、装饰程控交换机通信综合布线、装饰电信电话通信综合布线电信无线直放站通信安装无线电管委会停车控制自控安装LED大屏电子、计算机安装、装饰、综合布线BMS计算机BA、消防报警、安保、综合布线等办公自动化网络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

1规划设计阶段

(1)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

(2)对系统的实现

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3)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

(4)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2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1)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

(2)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3)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

(4)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

(5)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

(6)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3施工准备阶段

(1)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

(2)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3)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

(4)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5)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

(6)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

(7)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

(8)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4安装施工阶段

(1)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

(2)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

(3)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

(4)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

(5)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

(6)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5系统调试阶段

(1)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

(2)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超级秘书网

(3)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4)调试计划进度控制

(5)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6系统试运行阶段

(1)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

(2)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

(3)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

(4)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

(5)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7系统验收阶段

(1)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2)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

(4)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篇11

一、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例图)略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与相关工程的配合配套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配合表 系统名称 相关技术、知识 配合工程 配套与监管 楼宇自控 自控、建筑设备 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电梯、装饰安保 电子、电视、 安防知识 安装、装饰、消防报警、门禁 公安技防办 消防报警与广播 电子、控制、 消防知识 安装、强电、空调、 给排水、装饰 消防局 综合布线通信、计算机 安装、装饰 卫星电视接收与CATV 电视 土建、安装、装饰 音像管理处 门禁 电子、自控、 安防知识安装、安保、装饰 背景音响 音响、广播 安装、装饰 程控交换机 通信 综合布线、装饰 电信 电话 通信 综合布线 电信 无线直放站 通信 安装 无线电管委会 停车控制自控 安装 LED大屏 电子、计算机 安装、装饰、综合布线 BMS 计算机 BA、消防报警、安保、 综合布线等 办公自动化网络 计算机、管理 综合布线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

1 规划设计阶段

(1) 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

(2) 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3) 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

(4) 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2 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1)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

(2) 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3) 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

(4) 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

(5) 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

(6) 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3 施工准备阶段

(1) 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

(2) 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3) 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

(4) 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5) 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

(6) 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

(7) 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

(8) 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4 安装施工阶段

(1) 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

(2) 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

(3) 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

(4) 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

(5) 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

(6) 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5 系统调试阶段

(1) 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

(2) 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3) 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4) 调试计划进度控制

(5) 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6 系统试运行阶段

(1) 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

(2) 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

(3) 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

(4) 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

(5) 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7 系统验收阶段

(1) 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2) 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 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

(4) 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 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 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篇12

一、引言

智能化养老服务依托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通过科技平台,整合了养老所需的医疗卫生、健康护理、物业管理、建筑设施等多种资源,为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和卧床老人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大大提高了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专业化程度。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发展,2013年召开了首届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至今已连续召开了四届,并相继出台了《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智能化系统技术导则》、《关于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当前,智能化养老服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从业人员问题是其中之一。文章把智能化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笼统的分为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两类进行研究。

二、现状分析

(一)智能化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现状分析。智能化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我国并没有专门从事智能化养老服务的管理人员,目前的管理人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思维传统。我国的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传统管理模式在其心中的位置根深蒂固,以至于他们不愿接受新型事物,不愿转换管理风格,从而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意识。二是缺乏经验。智能化养老服务在我国并没有普及,尤其是养老服务产业落后的地区,因此,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并没有实践经验。在我国,苏州、武汉和宁波是几个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有些领导者即便是借鉴了这些城市的先进经验,也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创新运用,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四是管理粗放。目前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管理并没有具体标准,系统化程度低,管理思路主要源于理论经验,各个环节缺乏有效控制。智能化养老服务亟待实现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二)智能化养老服务基层从业人员现状分析。智能化养老服务和传统养老服务相比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在认知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上。本文智能化养老服务基层人员主要指养老护理人员。当前,智能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护理人员年龄层偏大。尽管智能化养老服务大大减少了人员成本,但仍对护理人员有一定的需求。年龄问题是养老服务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社会偏见。二专业技能低。目前从事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主体是“农民工”,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对互联网、物联网的认识程度低,操作技能缺乏。三是薪酬福利没有统一标准。从事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每月的薪酬差异悬殊,而国家也没有就此问题制定统一的薪酬福利标准。就长远发展而言,要想提高养老院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以及建设好整个养老护理员队伍就必须尽快建立起统一的薪酬福利标准。

三、路径选择

(一)智能化养老服务管理人员

1、转变思维,与时俱进。本文认为转变思维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管理人员自身转变思维、管理人员助力相关人员转变思维。

受官僚制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方式、手段上存在思想保守、求稳心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新型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因此,应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使管理人员在心里上认同、接受智能化养老服务,并在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上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持续关注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智能化养老服务会越来越趋于成熟,并向着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作为公共部门智能化养老服务的管理人员,应负起监督、指导责任,以确保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发展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提供离不开智能养老产品或系统,因此一些研发企业可能会一味注重产品的技术开发,而忽略养老服务理念。此时,管理人员应发挥其指导、规范、管制的作用,引导企业重新认识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核心是人对人的服务,而不是给老人安装好各种高科技的机器,老人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养老生活。

2、实地考察,经验交流。智能化养老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多个成功案例。例如,中国首家基于长期照料体系的“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落户乌镇,目前已经收集到2010位老人的健康信息。安徽省芜湖市智能化养老信息平台成立于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目前芜湖市智能化养老已建立了6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监控平台,实现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了全市家庭服务业综合数据库。地方政府可组织管理人员深入基层,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智能化养老和传统养老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根据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套餐。智能化养老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年人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化的服务。因此,智能化养老服务的管理要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只有这样智能化养老才能提供精准化服务。

(二)智能化养老服务基层从业人员

1、构建从业人员选用机制。智能化养老服务与传统养老服务相比较,智能化程度、精准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都较高,对从业人员的数量要求相对较少但对能力的要求很高。智能化养老服务急需一批掌握专业知识,接受过正式培训,综合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

政府应制定标准,拓宽人才选用渠道,加强对培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专业化鉴定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使得资格考试认证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完善的人员选用机制,既能保证智能化养老服务对护理人员在“质”和“量”上的要求,又能调节护理人员在年龄、专业、地域等方面的不平衡。

2、健全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助于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加强分配制度建设和带薪实习制度建设,制定统一的基本薪酬福利标准,充分体现人才、知识的市场价值,以岗定薪。另外,养老服务行业不同于一般行业特征,它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基于老龄群体这种特殊服务对象,在工作别容易受到他人的误解和质疑,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一定程度上很难吸引有朝气的年轻人。因此需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地加大对养老事业的宣传和从业者的表彰力度,弘扬中华文明的尊老、爱老、养老的历史文化传统,提高养老服务行业在社会上的公众影响力,激励更多从业者服务养老事业,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3、推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信息为支撑,把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养老服务中是智能化养老服务最鲜明的特征,因此,引进、留住信息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对智能化养老服务来说至关重要。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严格落实经费保障,创建一个信息技术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办学或设立职业培训机构,培养智能化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应加大对现有信息技术人才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智能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提升智能化养老服务质量的保证。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徐莉,王萍.关于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从智能化养老的兴起谈起[J].商业时代,2014(12):116-118

篇13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智能化对于人类来说并不陌生,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它的了解却不深,信息系统集成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智能化项目施工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施工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针对智能建筑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解决建议。

第一、智能建筑施工发展现状

近年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个行业。不管是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还是建设单位或行业从业人员,他们一致认为在现代建筑中,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也是整个智能建筑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信息系统集成商在初期的方案设计中提出了很多优秀的方案,真正在施工、安装阶段中,由于不同专业承包中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有差异,加之在系统集成阶段各个设备厂商之间的协议接口、兼容性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而影响了信息系统集成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最终的成果,无法和预期设计的效果达成一致。这就需要专业承包单位中的各从业人员及行业主管部门注重施工管理及质量监督。

第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很多设计单位不符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求,或者缺乏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人才,领导不重视智能化系统设计,把设计技术难题抛给集成商或施工单位,加上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不够专业,设计结果不科学,设计质量低,从而影响了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建筑智能化行业最重要的是要打造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从目前形势来看,大部分的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均由系统集成商来负责。这些单位除了几个略懂工程管理的人员在负责智能化各个系统调试外,其施工力量都比较少。承接工程后又把安装工程转包或分转给其他单位或群体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低下,工程质量不合格,给建设单位或业主带来影响。总结建筑智能化专业施工队伍,其出现三个主要的问题:

(1)智能系统的系统集成商拥有的技术智能系统调试人员较少,加上他们对工程管理了解不深,施工力量整体薄弱。大多数情况下,部分系统调试都需要厂商工程师的配合,先期与厂商工程师缺少沟通,导致在实际调试过程中,遗漏设备和线缆,增加了调试难度和影响了施工进度。

(2)大多数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缺少相应有能力的上岗资质,如项目经理、技术工程师、施工员等未配置岗位证书,技术水平不够扎实,缺乏对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的整体把控能力。

(3)有关部门对建筑智能化专业施工队伍未能建立好的管理制度,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有转包何分包的现状,使得整个建筑智能化专业施工队伍处于混乱之中。

此外,各专业承包单位一般隶属于总包管理范畴,但总包和监理单位缺乏对专业承包中智能化系统建设架构和系统的必要了解,导致无法真正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只能靠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自己监管,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着部分不科学的流程。智能化系统建设完成后的验收工作,也是业主和监理单位共同做好的必要程序,但是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专业单位对其进行检测和监管,只是满足一般业务需求即验收合格,对其工程结果和设计预期效果没有得到匹配。

第三、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了促进筑智能化健康发展,对于工程实施中的问题要制订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使建筑智能化实现规范化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政府建设相关主管部门起到带头作用,建立政府部门组织的建筑智能化施工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机构,培养一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技术人员。政府要完善智智能建筑设计和施工资质的企业,完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资质审批、年检审查制度,以及设计方案审批流程及工程验收制度等规范要求。统一管理建筑智能化持证上岗的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智能化施工规范,规范建筑智能化中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工作。

(2)重视信息系统集成商作用,指导和培育技术人员。政府要集中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商,并实时监督、检查,规范其经营行为。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落实施工规范和设计施工制度,抓好试验检查工作。工程监理单位要做好工序和质量控制、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并对其质量进行把关。信息系统集成商要努力培养一些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得出借项目经理、建造师资质,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对项目。并严格控制安全,质量及工期,把智能化的新技术作用于实践,更好的完成建筑智能化的项目目标。

(3)完善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工程管理模式

加强对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工程的管理,有利于项目总体进展。目前,存在的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工程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第一,工程总承包模式,这种模式中,工程承包商要对所有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管理设备供应、管线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第二,工程总承包安装分包模式,其中,工程承包商将管理系统的深化设计、设备供应、系统调试、系统集成等,然后再进行移交和验收。专业安装公司承担管线、设备的安装,这种模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包括土建、其它机电设备安装)管道、线缆走向的总体合理布局都是有帮助的,施工起来也会更加便利和顺畅。第三,工程总包管理分包实施模式:系统深化设计和项目管理由总包商负责,实现系统集成,其各子系统设备供应、施工调试由业主直接与分包商签订合同,工程实施由分包商承担,不仅能可降低项目成本,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全分包实施模式:由设计院或建筑智能化承包公司进行系统设计与系统实施,业主与各分包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即可,业主和监理可协调和管理整个工程实施工程。这种工程承包模式能够降低系统造价,同时也能利用专业单位的项目实施经验避让风险程度。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在工程实施阶段的要尽量实现协调发展,做到智能化系统可靠实用原则,做好智能化系统方案的深化设计工作。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全局并对方案需求明确交代给设计院或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对其进行深化设计,合理地调配各个项目之间的功能,通过优化方案来降低工程经费。此外,还要进行合理安排,化被动工程为主动工程。业主要提前安排工程计划,做好工程的总调度,实现工程同步,提前安排好施工工序和工程界面,加强多方的协作关系。总承包单位要把握全局,掌握方案调整和工程施工的主动权。其项目管理人员要统盘全局,从技术和经济的方面对整个工程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结语:

新时期发展形势下,国内的智能建筑施工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制约了整体施工过程及目标的实现。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是个长期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通过搞好施工方案设计、专业的承包单位和技术队伍,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进程,落实每一步施工计划,才能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前提下,创造出施工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栋,葛宝荣.关于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165

[2]王浩,魏旻.智能建筑控制网络安全探讨[J].建设科技,2010,(01):74-75

[3]文方,孙敏.集散型楼宇自控系统的实现[J].科技广场,2010,(01):159-16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