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股市投资的风险分析

股市投资的风险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股市投资的风险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股市投资的风险分析

篇1

1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之风险识别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关注的重点和核心。其过程如下:

风险识别即在风险发生之前,认识各种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的潜在原因,是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程序中关键的一步。根据调查结果,运用相关知识和风险分析方法,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因素。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群众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事项,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在风险调查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查找并列出风险点,确定可能引发的主要风险因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缩小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识别出各种风险因素和各种风险因素的主要来源之后,全面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一阶段的识别和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

2 风险识别的环节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有潜在的,也有实际存在的;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解决的问题。社会稳定风险识别包括两个环节即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

2.1 感知风险

用感知、判断或归类的方式对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性质进行鉴别的过程。

2.2 分析风险

按一定的程序将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分类选择的风险识别过程,称为分析风险。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3 风险识别的方法

社会稳定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容易被主观夸大或缩小,使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严重的后果。因此正确运用风险识别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有助于发现风险信息的方法都可以作为风险识别的工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3.1 从主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3.1.1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一般以8~12人为宜。推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秘书)。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

头脑风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对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使用者切不可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应该根据与会者情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和主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3.1.2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项目风险管理专家以匿名方式参与此项活动。由组织者发给专家的第一轮调查表是开放式的,不带任何框框,只提出预测问题,请专家围绕预测问题提出预测事件。组织者汇总整理专家调查表,归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步的调查表发给专家。专家对第二步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作出评价,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发放第三张调查表,请专家重审争论;对上下四分点外的对立意见作一个评价;给出自己新的评价(尤其是在上下四分点外的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形成第四张调查表。其重点在争论双方的意见。发放第四张调查表,专家再次评价和权衡,作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作出新的论证与评价,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回收第四张调查表,计算每个事件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归纳总结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

3.1.3 情景分析法(Scenarios analysis)

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对系统发展态势作出各个阶段的情景描述。当一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往往要考虑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用情景分析法来预测和识别其关键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目前此法在我国的具体应用还不多见,但应用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风险识别却有其独到之处,只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3.2 从客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3.2.1 核对表法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风险识别所用的核对表可以根据历史资料,以往类似项目所积累的知识,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其他信息来源着手制订,把风险事件及来源列成一张核对表。在项目社会风险稳定分析过程中,对风险核对表进行逐一评审改进,以供将来项目使用。

3.2.2 图形技术法

图形技术法即用一总流程图与各分部流程图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的一种方法。总流程图统一描述项目工作步骤;分部流程图显示出项目的重点环节;能将实际的流程与想象中的状况进行比较;便于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之风险识别结果,可以为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3.2.3 财务报表法

通过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及财务预测分析报表,识别项目未来的所有财产、责任和损失风险,发现未来的风险,这些都是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要考虑的对象。

4 结论

风险识别是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六种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任何一种风险识别的方法或途径都不是没有弱点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风险识别的策略必须是利用最适合项目具体情况的那种方法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参与人员的风险分析技术等因素。例如,项目负责人可应用德尔菲法列出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然后应用头脑风暴法制定出流程图及核对表,从而拟出项目的风险列表。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93

1 概述

我国电力公司的经营模式一直都是垂直―垄断一体化模式,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在电力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向上汇报电价、销售电价以及收益率等均是一定的,所以电网投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是基本不用考虑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所以上网电价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上网电价出现波动;用户的用电量也受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为电网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有风险就有损失,所以识别、评价风险,为电网投资提供决策就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议题。

2 市场环境下不确定因素的研究

目前,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投资时所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有以下两点,即电网规划研究和电网投资决策风险研究。

2.1 电网规划研究

在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会面临电源规划、未来负荷变化以及潮流的不确定性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参考了以往关于电网投资的模型构建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对电力企业的各个建设项目进行分阶段的评价和选择。

2.2 电网投资决策风险研究

就以往的电网投资决策风险的研究而言,对项目方案进行风险测评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计算每个项目中的各个方案随机净现值的期望值、期望值大于零的概率或是计算赋予某一个水平值下的净现值的概率进行衡量,然而这种方法在对风险进行测评时,并没有对投资者应该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也没有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量化,因此,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借鉴了区间分析法,研究出了一种以区间净现值为基础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的评估方法,不过这种评估方法也是有缺点的,它缺少对影响电量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设定,所以笔者在经过不断研究和实践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市场环境之下的,将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的风险评估办法,但是还需要不断在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3 不确定因素的分析方法

在方法的选择上,现阶段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概率分析法;二是模糊数学法;三是区间法;四是多场景法。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随机性信息而言,可以运用概率分析法进行计算,但是计算量很大;对没有随机特性但是具有隶属函数的模糊信息而言,可以运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计算,但是还是存在和概率论方法相等的缺陷,即计算量大,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准确地获取到隶属函数是非常困难的,然而相对上述两种方法而言,区间法的运用和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不过首先要了解不确定因素的分布情况,对风险阀值进行设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拟合不确定因素的分布函数,而且在直接设定不确定因素时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多场景法的缺点是各种场景发生的可能性是很难确定的,从而使得计算结果在理论上缺乏可行性和适应性。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来看,这些对市场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处理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得出的集对分析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不足。集对分析法为电网投资的风险处理提出了崭新的思路,认为影响电网投资的因素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是对立同一的,即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前者寓于后者之中,后者又包含于前者。同时集对分析法还具有良好的集成特性,不但可以对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进行分析,而且还可以界定上文所提到的不确定性,如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以及中介不确定性。集对分析法在应用的时候,不必考虑区间法所提到的对不确定因素分布的了解,从而避免了区间法的缺陷。当前,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表明集对分析法对电网规划是实用的,并且在此方面已经有所建树,实现了电网的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将集对分析法运用在电网的投资规划中,还是比较鲜见的。集对分析法相对其他传统的评估办法,存在很大优势。在电网投资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与供电公司的收益存在各种集对,所以为将集对分析法引入到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中去创造了先天的条件。在电网的风险投资的评估中运用集对分析法,能够更为清楚地反映出风险的本质,所以笔者就是采取集对分析法对电网投资风险进行评估的。因此,本文以市场环境下电网投资中平均销售电价、上网电价、销售电量、基本折现率等不确定因素为基础,采用了集对分析法计算出了这些不确定因素的集对系数,进而推导出了集对分析法的运算法则,构建出了新型的电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这对未来的电网的风险投资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为电网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些决策支持。

4 新型的电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

4.1 集对分析概述

集对分析(SPA)包括集对和其联系度。其中集对是指具有联系度的两个集合组成的对子,然后将其按照集对的某一个特性展开进行系统分析,从中找出两个系统共有的特性、对立的特性和既非对立又非共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列出同异反联系度计算公式:

μ(W)=S/N+Fi/N+Pj/N

式中:S是指集合所共有的特性个数;N是指集合的特性总数;P是指对立的特性个数;F是指差异的特性个数。其中的S/N表示集对在W下的同一度,P/N表示对立度,F/N表示差异度,i和j不仅仅是差异度和对立度的标记,同时还可以对其赋值计算联系度。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在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的各项数值,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精准的风险评估方案,为电网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基础。

4.2 集对分析运算法则

对集对分析而言,其运算法则分为四种:联系度的加法、联系度的减法、联系度的乘法、联系度的除法和分解法则。下面对这五种运算法则进行详细阐述:

4.2.1 联系度的加法。所谓联系度的加法就是n个联系度相加的和,其主要表现为n乘以n个联系度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n个同一度的平均值;表示n个差异度的平均值;表示n个对立度的平均值。其中,必须保证三者相加的和为1,从而使得公式能够与集对分析的定义相符,并且该公式也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

4.2.2 联系度的减法。联系度的减法法则与上述加法法则相似,是建立在加法法则的基础上,即n个相加的联系度减去n个联系度中的一个联系度,然后将多项式对应相减。经过化简可使得公式变为n-1与一个分母为n-1的多项式的和。同样该公式也满换律和结合律。

4.2.3 联系度的乘法。在进行联系度的乘法运算时,根据联系度的定义,可以先忽视不确定性bi或者是c,首先对u进行化简,然后再计算。现在,用a表示同一度,b表示差异度,c表示对立度。当a与b相乘时,结果仍然是差异度;当a与c相乘时,结果为对立度;当a与a相乘时,结果仍然是同一度;当b与c相乘时,结果仍为差异度;当b与b相乘时,结果仍为差异度;当c与c相乘时,结果为同一度。

4.2.4 联系度的除法。两个联系度进行除法运算时,可认为是乘法运算的相反项,即等号两边同时乘以与分母相同的多项式,从而等式变成了多项式相乘的形式,对多项式的乘法进行化简和整理,然后根据等式两边多项式系数相同的原理可求得a、b、c的值。

4.2.5 分解法则。分解法则是除以上联系度的加法、联系度的减法、联系度的乘法、联系度的除法四种常用法则以外的,根据集对分析的性质而推导出的法则。当两个不确定性因素相减且a、b、c结果为负值时,违背了集对分析对a+b+c=1的要求,显然联系度的减法法则就不适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运用分解法则,即公式:

4.3 新型电网投资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通常情况下,构建基于集对分析的新型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模型分为两步:首先,根据以往的数据评估中的各个不确定因素和Cnpv小于零的联系度系数计算出概率区间;然后由Cnpv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最终的联系度,在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模型。下面对这两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步是评估各不确定因素的联系度系数。一般来说,不论某一不确定因素是否服从某种分布,也就是说,不需要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分布情况,仅需将其参照之前的数据模型,就可以计算出其低、中、高各种概率区间。根据数据结果显示,低相关概率区间表示不确定性因素出现的概率较低,而高相关概率区间表示不确定性因素出现的概率较高,中相关概率区间出现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则位于二者之间,既为有可能出现,又有可能不出现。所以,根据这种概率分布,笔者推算出了将不确定性因素用联系度表达出来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是构建电网的投资风险度量模型,模型主要是根据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再结合集对分析法的定义、电网投资净现值模型和集对分析理论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集对分析系数,然后套用集对分析法的计算公式,构建出电网的投资风险度量模型。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市场环境下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的集对分析方法,以及在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中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几种针对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办法,最后提出了集对分析法,建立了集对分析的电网投资风险度量模型。集对分析法结合了传统的风险评估办法的优点,避免了传统的风险评估办法的缺点,对电网投资风险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可塑性非常强,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篇3

在个人财务活动中,对收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环境和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滞后性等原因,个人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收益很难平衡,这就需要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

一、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定义。个人财务风险是指个人在整个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个人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不同,个人财务风险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财务损失,也可能会带来个人财务收益。个人财务风险包括个人投资风险、个人筹资风险和个人信用风险。另外,个人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个人财务损益的双面性和个人财务风险的动态可变性。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个人在财务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处理和防范,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实现风险收益,减少风险损失,保持财务状况稳定,甚至改善财务状况的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1)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发现和判断个人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从而得出相应的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防范风险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可能。个人财务风险分析包括个人财务风险识别、个人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三个部分。(2)个人财务风险处理。个人财务风险处理是指在进行个人财务分析的前提下,确定了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后,对于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补救,以尽量控制风险发生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减轻对个人的财务损失的方面。(3)个人财务风险防范。个人财务风险防范是指在个人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根据个人财务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前采取财务风险预防、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等方法分散或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措施。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优化个人资源配置。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追求资源、拥有资源、享受和使用资源,同时个人也是风险的承担者,个人财务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资源配置,良好的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对提高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个人无视风险的存在,盲目投资,在风险发生时便有可能溃不成军,从而造成资产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如果对风险采取过度消极的回避态度,则可能会错失很多投资甚至盈利的机会,从而使个人的投资回报降低,也不利于个人资源配置。(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利用保险或非保险的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采用风险较小的投资或筹资方案将部分风险回避掉、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增强个人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等等办法。在财务风险来临时,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加个人财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有效的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处理和个人财务风险防范,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正确合理的的财务决策,降低投资和筹资风险,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个人财务危机成本,提高个人财富管理的信心,增加个人财富。

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1.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风险意识不足,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就更少。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经验和个人判断,对决策对象缺乏细致的认知、分析和推断,更不用提风险防范与控制了。在风险发生时,其危害往往是连锁式,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品质,还会影响个人的财务决策自信,严重的会对个人心理造成阴影,危害家庭,极端的例子是会危害到个人的生命。据《新安晚报》报道,2015年1月4日晚9点30分,节俭一生的周承英奶奶,在将自己和老伴的毕生积蓄70万元投给安徽鑫圣德投资管理公司被卷走之后,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过程中,倒地去世,永远地离开了。在投资之初,为了降低风险,老两口还特意选择了3个月期限的最短期限,然而,钱还是被投资管理公司卷走了,从发现被骗到去世仅仅22天,结局令人唏嘘。2.财务经营目标设定过高,决策缺乏科学性。有些人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在对财务收益的追求上急功近利,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将投资回报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把投资回报率设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这里的相对较高,是相对于同类项目而言),而且喜欢短期内获利较大的投资,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而且,在进行投资时,不进行相应的项目考察分析,往往脑门一热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就匆忙进行投资了,甚至于卖房投资、借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非常缺乏。几个月前,上海的周先生将自己226平方米的自有房产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了。卖房之后,因为股市大好,周先生集中精力炒股,希望炒股受益能够让他换套豪宅,或者一套变两套。然而在6月底7月初,一周的时间,他的购房款被套进去了,损失超过300万。300万从楼市转移到股市,周先生可称得上是光荣的“接盘侠”了。3.盲目投资,个人投资管理带有短视性和被动性。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人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个人资产盈利水平和个人偿债能力的风险。有的人在投资前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投资时重视短期利益,而选择何种投资、投资多少很大程度上带有被动性,较为迷信机构推荐和所谓的投资高手。由于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变幻莫测,以及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不同,大部分人往往事后才会有对风险所带来结果有所认知,这个时候,风险已经来临,损失不可避免,从而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和个人偿债能力,财务状况变得不理想。很多投资者,在看到投资增长时,心里很开心,认为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分红以外,投资本身的增长只有在变现之后,才是真正赚到的钱,那些起伏的数字的变化,可以带来收益,同时也能变成损失。这就使很多人在炒股的时候,大盘好的时候,收益上涨,大盘下跌的时候,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股民被套牢,有些股民甚至不得不“割肉”。4.风险加大,个人负债经营的比例在逐步增大。个人债务筹资风险是指个人的债务筹资行为给个人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举债经营导致流动性不足而丧失偿债能力、或者由于个人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而导致个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有调查显示,在国内贷款买房的人群中,有超过三成的房贷族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由于一段时期内,个人收入相对固定,而家庭分裂速度的增快,使得个人对于住房的需求的刚性进一步提高,随着按揭购房的日益普遍,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50%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一般来说,个人负债率最好低于50%,低于30%是安全的;高于30%低于50%,个人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而高于50%则可能使个人陷入财务危机;若是高于1,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人已经破产了。

三、产生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原因

1.缺乏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资本市场瞬息万变、风起云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财务活动,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个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有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投资的原因多半是最近股市行情好,大家都看好后续的股市发展,一股脑地将自己的资产放到股市当中,觉得自己一定不是在最高峰买入的,一定有钱赚,完全不考虑股市震荡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更不用说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了。2.财务经营目标与财务能力不协调。当今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很多人在不具备相应的财务能力时,将财务经营目标定得很高,把自己的血汗钱放到了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品上,认为这些理财产品是有保障的,比炒股收益稳定又保险。但是,在理财的选择上,选择的是非保本型的产品,结果赔得一塌糊涂。3.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严重。在个人财务活动中,逐利心理和侥幸心理普遍存在。今天的投资收益在账面上翻了一番,明天会再翻一番吧,后天会继续上涨吧,行情这么好,倒霉的一定不是我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遇到风险,投资收益大幅缩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为华丽的“接盘侠”的人大有人在。4.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在个人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夸大收益的可能,忽视风险的可能,盲目进行决策,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往往输在一个“贪”字上。四、加强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1.多多学习,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在对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舆论宣传方面,政府和媒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警示,也都知道传销的危害,也了解不少理财陷阱,对一般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随着股市震荡向好、传销组织不断地改头换面、理财陷阱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面前,人们的风险识别能力没有相应跟上,不少人还是栽了跟头。因此,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迫在眉睫。通过学习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推断,可以显著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2.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在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案例中,人们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在对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上,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侥幸心理加上急于求成冒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追求,便会很容易采取投机性强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财务管理风险自然加大;而回避心理加上消极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厌恶,一般会选择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会错失很多投资获利的机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也不明显,个人财务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上一定要平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上一定要稳,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有助于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在降低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同时,增加个人财务风险收益。3.实施正确的投资策略,合理进行资本配置。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不同的投资策略,决定了不同的资本配置组合:风险追求者往往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喜好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比重较小;风险回避者则喜欢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偏好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比重较小;而风险中立者则介于两者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投资策略和资本配置组合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能区分好与不好的,只有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也就是说某一个风险追求者即使在某一次投资中失利,损失很大,由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喜欢风险变化带来的刺激,在本次投资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在心理上并没有过多地造成不利影响,那么这个风险追求者在本次投资中的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便不为负。需要警惕的是,本身是风险厌恶者,在某一段时期,却选择了风险资产占大多数的投资组合,这是十分危险的,巨大的投资收益带来的狂喜和巨大的投资损失带来的心理失衡,都不是好的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4.平衡风险与收益,降低负债经营风险。众所周知,个人负债经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个人负债经营能保持对资产的控制权、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减少通货膨胀风险;另一方面,个人负债经营也可能会产生过度负债,进而产生无力偿付和再筹资风险。在收入限制与刚性需求的矛盾之间,个人负债经营已经越来越普遍,从日常消费的信用卡到各家银行都在做的按揭贷款,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潜在风险也在加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平衡收益和风险,降低个人负债经营的风险。在负债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收入的稳定性、个人的偿还能力、负债的期限和利率结构、每月还贷占收入的比例、再筹资的可能、违约的可能等等,在充分权衡了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后,选择适度的负债,积极进行偿还。

作者:张立霞 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股票市场;投资;风险;问题;措施

1 股票投资的收益

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后所得的报酬就称之为股票投资收益。一般而言,股票投资所得的收益主要由两方面构成,即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在购买股票以后,投资者于一定时间内所得到的货币层面的收益就是货币收益。货币收益由两方面构成:一种是在购买股票后,投资者变成了公司的股东,作为股东,投资者可依据持股份额从公司获得一定程度的股票收益,收益主要由现金红利、股息以及红股等构成。另外,在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中,投资者还可以获得其他收益,比方说从配股权证中获得的转让收入。第二种就是在购买股票以后,投资者所持股票的价格有所上升,最终形成的资本增值。而这其中出现的资本增值就是当前众多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的核心目的。

非货币收益有多种形式,比方说,在购买了股票以后,作为公司的股东,投资者能直接参与公司所召开的股东大会,并对公司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掌握到有关公司的可靠信息,最终参与公司的经营工作以及决策工作。这样一来,投资者的成就感和参与感就能得到满足了。当投资者买到大份额的公司股票以后,投资者就可加入公司的董事会,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另外,许多国外的上市公司还指出,成为公司股东的投资者在购买公司产品时能获得些许优惠。不过当前我们在对股票投资收益进行研究时,主要以货币收益为核心,不对非货币收益进行重点考虑。[1]

2 股票投资的风险

一般而言,股市风险主要由两方面构成,即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2.1 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购买力风险等构成了系统性风险

在系统风险中,经济周期波动等方面的问题会给股市带来严重的威胁,所有股票都会受到侵害,因为在股市里面,每个投资者都需承担到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就需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从整体来看,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那么股票市场就不大容易出现系统风险;倘若国民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动荡,那么股票市场出现系统风险的机率就会大很多。另外,具体判断指标由多方面的构成,主要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信贷资金供给、银行利率、国际收支与利率、综合性经济指标、国内投资动向、中央银行贴现率、通货膨胀、政府财政收支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等。

倘若要对潜在的风险以及已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就需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规律有所了解。当经济萧条阶段结束,股市出现见底回升情况时,就可对股票进行分批购买,然后完成长线投资。倘若经济十分繁荣且到达了高峰,而股市也长时期处于大范围上涨状态,那么就需及时推出股市,对手中的股票进行抛出。另外,作为一个新兴股市,我国股市的管理层会首先对股市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股市进行控制管理。因此,为了对股市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止,还需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规章进行研究。假如在一段时期内股市出现大幅度增长情况,管理层就需采取措施对股市进行调整控制,并及时退出股市。

2.2 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股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这些影响因素就称之为非系统性风险。具体而言,股份公司管理工作的缺失、某类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都可称之为非系统性风险。一般来说,非系统性风险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依靠转换购买其他股票,投资者可对损失进行弥补,二是对于股票市场中的部分股票,非系统性风险会产生局部性的影响。由此可见,倘若要对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判断,就需先对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一般而言,可进行研究的资料有公司章程、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以及上市公司年报等。[2]

对非系统性风险进行预防的方法有诸多种,主要方法就是对投资方法进行合理调整,并依靠手持股票的多样化来对非系统性风险进行降低。从理论层面来看,随着手持股票种类的增加,非系统性风险也可随之得到减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投资者却很难对资金进行均分,一是因为资金问题,二是面对不同种类的股票很难进行合理有效操作。依据相关资料可知,为使非系统性风险得到降低,就需增加所持股票的份额,但风险的减少速度却呈递减趋势。

另外,结合影响股票的各种因素可分析出股票的理论价格,但股票的实际价格却和理论价格存在较大的差距。比方说,有的公司经营情况良好,也获得了诸多盈利,但其股票却呈下跌趋势。相反,经营情况不良的一些公司却出现了股票上涨的情况。当前,我国的股市尚未健全,股票价格的增减情况往往无法对某一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反映。因此,为了使股票投资技术得到提升、降低所需面临的投资风险,我们就需对诸多技术指标进行深入分析。[3]

3 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对于证券投资来说,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利益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倘若一个市场的效率较高,那么证券的风险和证券的收益就呈正比关系,即随着收益的增大,风险也随之提升。由此可见,收益和风险是紧密相连的,收益可对风险进行一定补偿,假如要获得利益就需要同时承担风险。倘若投资者仅以获得高收益作为进行投资的目标,那么他就难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深入了解。

所以,要想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投资者就需对各种股票投资知识进行学习。在购买股票时,需首先对投资的环境以及当前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在深入分析股市循环周期的基础之上对股票做出选择。具体而言,尽量在人气低迷期间对股票进行购买,即低买高卖。另外,还需巧妙运用技术分析以及成本分析等方法,对入市时机进行合理掌握,将中长线投资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式,防止短线操作次数过多,最终使投资工作获得成功。[4]

【参考文献】

[1]陈茂松,袁长安.浅谈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6)

篇5

无风险利率,也称基准利率。作为众多金融产品定价的标杆,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所有金融产品市场的迅速变化。在理想假定下,可以预期,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其他市场金融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资金被吸引到高利率的市场,从而短期内将使到所有其他市场的需求出现下降,进而成交量随之下降;反之亦然。那么,事实上目前我国无风险利率的这一作用有没有发挥出来呢?

一、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对A股市场成交额影响的模型建立

1.数据代表的选择。本文采用发展较完善、交易量较大的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作为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并采用交易量比重最大的银行间7天质押式债券回购(R07D)当期(周)加权平均利率为数据样本;A股市场的规模以该市场的成交额为数据样本。货币供给量是影响市场规模和利率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模型建立中把这一因素剔除出去非常必要。这里选取包括我国活期存款和流通现金的M1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代表。在时间上,选取2000年到2006年七年共84个月的时间为样本,以月为标准。

2.先验预期。(1)在理想假定下,可以预期,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其他市场金融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资金被吸引到高利率的市场,从而短期内将使到所有其他市场的需求出现下降,进而成交量随之下降;反之亦然。此假定如果成立,则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无风险利率的变动与A股市场成交额应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否则不显著。

(2)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各个金融子市场规模都应该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即理论上货币供应量应该与A股市场的成交额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

3.建立模型。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log(VOL_STA)=β0+ β1*log(MNY)+β2*INT_REP + u其中,VOL_STA=A股市场成交额,MNY=货币供给量,INT_REP=回购利率,u=随机干扰项。由于D-Wd值为0.737433,故再回归以下模型以消除自相关现象:

log(VOL_STA)=β0+β1*log(MNY)+β2*INT_REP+ρ*AR(1)+u

其中,AR(1)表示残差的一价自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

注:“**”表示1%显著水平下显著的标准化估计值或F值。

4.模型结果。观察回归结果,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A股市场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有相当显著的正向关系,与预期吻合。(2)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对A股市场成交额的影响作用与预想不符,甚至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3)从VIF值和两个回归元的相关性看出该回归模型存在较明显的多重共线性,但VIF值不高,在本次分析中其影响可忽略。

二、对银行间回购利率与A股市场成交额非负向关系的解释

1.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炒作气氛浓厚,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博弈的场所,因而对基准利率的关注会比较少。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这一市场的参与者很大一部分是活跃于证券市场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而且这部分参与者在近两三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是A股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资金流通较为畅通的重要原因。然而,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拥有行业内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人才队伍以及丰富的投资经验,其投资意识应该是金融业界中最理智、最有理论底蕴的。而事实上这些投资机构作为市场中较为理性的投资者,却没能表现出在金融市场理论模型下所应有的行为,这只能说明,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炒作气氛过于浓厚,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是一种投资有价值企业的金融产品,而只是赌博场上互相博弈和尔虞我诈的本钱和筹码。这是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对A股市场的影响违反一般金融市场规律的主要原因。

2.银行间回购利率充当中国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即基准利率的能力仍有限。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与A股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证实了国内一些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即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实际上其稳定性明显受到这些证券市场的干扰。比如,在中国股市,新股发行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炒作,这时在回购利率不停飙升的势头下,资金需求者仍会以高于平日的代价融入资金去“打新股”。也就是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的升高无能力抑制股票市场的过热,但股票市场的红火反过来却可以大力推高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利率。从这一点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充当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的能力受到了挑战,这正是我国金融利率体系不够完善的结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股票市场的力量之大、地位之重。

3.A股市场参与者中以个人投资者占多数,个人投资者理性程度不高,更重要的是中国货币市场的代表――银行间债券市场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于是中国股市的散户就被隔离在银行间市场之外,这就很难期望这些小投资者会以这个市场的利率为判断投资价值的标杆。

三、结论

本文选取了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选取了股票市场作为中国重要金融市场的代表,通过采集近7年的月度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这7年来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影响股市成交额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该利率对这个市场的规模影响不明显甚至违反一般金融市场规律的结论,并较详细地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此为止,我们至少已经可以从市场规模的角度以及在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和股票市场的具体层面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现阶段我国无风险利率调控其他金融市场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无风险利率的标杆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1]刘轶李久学: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3年7月

篇6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Z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1302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有关我国制造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报道不绝于耳,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系统全面的财务风险分析,找出引致财务危机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成为本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Z值模型(Z-score model)的方法,对我国A股制造业各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初步探究了引致我国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高的原因及其对策。

1 文献回顾

1.1 Z值模型简介

Z值模型于1968年由美国纽约大学Altman教授提出,其以1946-1965年间提出破产的33家企业以及33家非破产企业为样本,根据误判率最小原则,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即Z值模型。受益于其良好的预测能力,Z值模型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工具之一。1979年,Altman应用Z值模型对巴西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发现Z值模型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1.2 Z值模型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还不长,因此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在我国起步也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Z值模型也因此得到大量应用。向德伟通过选取沪深两地证券市场80家企业A股作为样本,并应用Z值模型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国内应用Z值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徐秀渠应用Z值模型对沪深市场2007-2009年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32家企业进行分析后,认为采用Z值模型预测企业财务风险是有效的。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Z值模型在国内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究其在国内的有效性,这一块已得到较多研究的支撑;二是应用Z值模型对某一细分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如王大伟,林艳芳、徐晓,李娜、田月昕、王宏等分别应用Z模型对我机械、

医药、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预测。但尚未看到采用Z值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补充。

2 Z值模型参数及其样本选择

2.1 模型指标与设定

Z值模型判别函数为

Z=1.2×X1+1.4×X2+3.3×X3+0.6×X4+0.999×X5。Z值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Altman研究发现:Z值小于1.81时,企业存在极高的破产风险,财务危机严重;Z值在1.81至2.99之间时,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晰,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破产的可能性;Z值大于2.99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没有破产风险。

Z值模型中的五个参数分别代表了企业的五项能力,各参数的值越大,则企业在该方面的能力越强。具体而言: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代表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支付剩余的能力;X3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衡量了不考虑税收和财务杠杆因素时,运用企业全部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X4为权益市场值/总负债账面值,表明了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判断;X4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即为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资产获得销售收入的能力。

鉴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且我国股市非流通股无市场价格,本文对Z值模型各项指标的设定做如下调整:X1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X2为(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X3为(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资产总额;X4为(每股市价×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总负债账面值;X4为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A股申银万国上市公司一级行业分类标准,所选取的制造业包括电子、纺织服装、化工等12个一级子行业,而剔除了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等11个非制造业子行业。选取的公司为2011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公司,共计13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取自各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其中每股市价取2011年12月31日收盘价。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选自经证监会批准公布的各上市公司年报及Wind资讯,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高。

3 模型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结果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并按照Z值模型判别函数计算后,得到制造业各个子行业上市公司的Z值得分,各子行业上市公司Z值得分散落于不同区间的公司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

3.2 讨论与分析

通过对上述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可发现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上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较好。

在所选取的139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共有867家企业的Z值大于2.99,即这些企业财务状况稳健,没有破产风险,占比达61.97%。而存在极大财务风险的企业相对较少,为251家(含40家ST企业,ST企业主要集中于这一区间),占比17.94%。整体上来看,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相对稳健,绝大部分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或仅存在一定程度财务风险。

(2)制造业各子行业财务状况分化较大。

在制造业下属的12个子行业中,不同行业财务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信息设备等4个子行业财务状况最好,存在极高财务风险的公司比例均不到10%,接近8成的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而黑色金属行业(主要为钢铁企业)财务状况最差,超过一半的企业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财务稳健的企业占比仅为20%左右。各子行业财务状况分化较大,可能和经济形势低迷对各子行业影响不同所致。

(3)多项因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主要可从两方面着手降低财务风险。

在财务状况不同的三类公司中,其X4指标数值较为接近,即资产周转率差异不大;而其余四个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财务状况良好公司的数值明显高于存在一定财务风险公司的指标值,存在一定财务风险公司的数值又明显高于存在极高风险公司的指标值。即各类公司在资产流动性、再投资能力、资产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上述对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的因素分析,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来降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首先,保证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存在极大财务风险公司这一指标均值为负值,资产流动性非常低,在外部环境不好时,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应适当提高流动资产比重,加强流动资产管理,以降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其次,增强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增加营业收入和留存收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获取投资者信心、提高再投资能力的关键所在。

4 结论

从Z值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较为良好,但不同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化较大,仍有部分企业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这些企业主要应从提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能力两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根源,进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作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制造业,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成果可为制造业企业识别和降低财务风险提供参考。但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因此很多非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纳入研究范围,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Edward I.Altman.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589609.

[2]Edward I.Altman,Tara K.N.Baidya,Luis Manoel Ribeiro Dias.Assessing Potential Financial Problems for Firms in Brazil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9,10(2):924.

[3]向德伟.运用“Z记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11:5357.

[4]徐秀渠.Altman’s ZScore模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经纬,2010,(4):103106.

[5]王大伟.基于ZScore模型的我国机械类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篇7

1.认识风险

企业运作过程中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1.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1.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1.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1.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1.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1.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1.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1.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导致的风险。

1.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2.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单一因素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

3.化解风险

篇8

引言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股票市值、每日股票交易量还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股市融通和配置资金的重要经济功能己经被广大投资者所认同,同时在中国因为个人投资者投资渠道较少,投资股市获利成了广大民众的选择。截止2008年3月,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1,305.81万户可见股市已成为广大居民的投资方式。所以股市的研究既是众多专家也是民众关心的热点。

2005年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此后2006年到2008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大幅飙升的牛市和一波跌幅巨大的熊市。本文将对此段时间的上证指数进行统计分析。

1.数据来源和一些基本统计量

1.1 数据采集

上证综合指数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上证指数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品种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价格整体变动状况,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分析参照系。市场指数的变动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本文样本区间为2006年7月6日至2008年12月18日,共计601个样本初始数据,研究数据来源于上海聚源数据服务公司的聚源数据工作站。

1.2 基本统计量

为了对上海证券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我们需要下面几个常用的统计量。

1.2.1 对数收益率

一般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收益,所以我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上证综指的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计算方法有两种:百分比法和对数法。百分比收益率较为直观且易于计算,但对数收益率的优点在于利用价格得到的对数收益率在整个实数范围内取值,便于数学上处理。另外,采用对数收益率,使得数据进一步趋于平稳,有更容易处理的统计性质,因此本文采用上证综指的收盘价计算日对数收益率。

日对数收益率为,其中为第t天的上证综指的收盘价。

1.2.2 平均值(Mean)

数组的算术平均值,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一般水平。

\* MERGEFORMAT(1)

1.2.3 标准差(Std. Deviation)

标准差是反映随机变量相对其均值的偏差程度,其值越大,这种偏差就越大,表明随机变量的取值在其均值周围的分布越分散。其计算公式为:

\* MERGEFORMAT (2)

1.2.4 偏度(Skewness)

偏度是反映收益率分布密度对称性的指标,在概率统计中,经常遇到连续的单峰的不对称的密度函数,它在众数的一边形成长尾,另一边形成短尾。如果长尾在正的一边,那么,即该分布具有正的偏斜度(右偏)。反之,长尾在负的一边,则,即该分布具有负的偏斜度(左偏)。偏斜值不仅反映偏斜的方向,而且能表示偏斜的程度,偏度的计算公式为:

\* MERGEFORMAT (3)

1.2.5 峰度(Kurtosis)

峰度是用来测定收益率分布的形状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密度函数曲线在众数附近的“峰”的尖峭程度。通过以正态分布的峰度(其值为3)为标准。如果是一个分布的峰度大于3,则该分布具有过度的峰度,表示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若一个分布的峰度小于3,则该分布具有不足的峰度,表示分布具有“低峰、厚尾”的特征。如果峰度值较大,是由于大幅度偏离均值的异常值造成的。峰度的计算公式为:

\* MERGEFORMAT(4)

1.2.6 风险价值(VaR)

VaR是value at risk开头字母的缩写,可译为“在险价值”或“风险价值”。现今,VaR己经成为股票市场风险测量的最常用模型,其值可以反映投资的风险。Philippe Jorion[1]给出了权威定义:VaR是指在一定的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 MERGEFORMAT (5)

其中,为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内的资产价值的变化,表示的积累分布函数。VaR为置信水平下处于风险中的价值。当时,一个多头的持有者受到损失,所以很小时VaR是一个负值,表示损失。

VaR计算方法较多,但是为了简化运算,我们选用历史摸拟方法计算VaR。例如,我们计算样本1的置信水平为95%日VaR值。先将样本1的日对数收益率从小到大排序,共311个数据。则311* 5% = 15.6,可得311个数据中第16小的日对数收益率就是样本1的置信水平为95%的日VaR。同样方法可以得出其它样本的置信水平为95%的日VaR值,结果如表1。

2.实证分析

我们将得到的每日股市交易结束后的上证综指和计算得到的日对数收益率用图画出来(如图1、图2)。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有一次大的上升过程和一次大的下跌过程,这正是股市经过的一波牛市与熊市在图上的直观反映。为此,我们将样本按时间分成两段,样本1(2006-07-06到2007-10-18)反映了牛市的上证综指,样本2(2007-10-18到2008-12-18)反映了熊市的上证综指。

下面我们用Eviews软件[2]计算样本对数收益率的一些基本统计量,结果如表1。

通过分析计算出来的统计量,我们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1)对数收益率平均值(Mean)的分析:样本1表示在牛市的阶段投资,其对数收益率均值最高,为0.004069,而样本2为熊市的阶段投资,对数收益率均值最低,而且是负值说明投资有损失。显然在牛市的阶段投资,收益率会高,而在熊市投资股市则会带来损失,这符合我们对股市投资的认识。总样本为0.000265是正值,说明如果投资者一开始就进行投资,其中不做任何操作也能得到一个较好的正收益,这是一种长线投资结果。

2)对数收益率的最大最小值分析。最小的日对数收益率-0.092561在样本1中出现,最大的日对数收益率0.090345在样本2出现。这说明在牛市中,股市有一天达到了日损失的最大;而在熊市中某一天却得到了日收益的最大,这个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这说明中国股市还是一个政策市,很容易受到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大起大落,暂时改变运行的趋势。

3)偏度与峰度的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到样本2中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偏度为正值,说明其分布有长的右拖尾。这意味着熊市中有少数数据点远远游离在大多数点的右侧,均值受到这些点的影响将会偏向右侧,所以大多数投资者很容易感觉自己的收益益比平均水平要低。而样本1和总样本的结论则刚好想反。再看三个样本的峰度,其值都大于3,这说明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分布尾巴要比正态分布的厚,其分布密度曲线在距离均值较远的地方位于正态分布曲线的上方。这意味着收益率出现异常值的概率要大于正态分布时的概率,这就是所谓的尖峰厚尾现象。造成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呈现尖峰厚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大幅偏离均值的异常值,且异常值成群出现,这种波动聚集现象可以从收益率的图2中直观看到。

4)正态性检验:从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偏度和峰度已可看出不同于正态分布。同时我们用Eviews软件对样本进行了Jarque-Bera正态检验,(其结果在表2中)检验结果是上证指数的对数收益率不是正态分布的。这使得通过基于正态分布的方法如传统的CAPM模型、APT模型等来预测股价走势的精度将很差。

5)投资风险分析:首先从标准差看风险,股价剧烈的波动隐藏着金融市场的风险。从表1可以看到样本2的标准差最大,可见熊市时的股市波动剧烈,意味着较大的投资风险,这一点可以从图2直观看到。其次,从风险价值看股市的投资风险。表1可以看到样本2的VaR值最小,说明置信水平为95%时,在熊市中投资的资金损失值比牛市大,这也意味着熊市的投资风险较大。这说明,股市投资时要看好大趋势,在牛市时投资风险相对熊市要小。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2006年7月6日至2008年12月18日一波牛市和熊市中上海股市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了数学方面的统计分析。验证了股市收益率序列的“高峰厚尾”及“有偏性”等统计特征,特别是牛市和熊市中投资特点的对比分析和风险比较等结论,为更好的把握我国股市的特征,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跃.Philippe Jorion,风险价值VAR[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篇9

一、引言

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公司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截至2010年11月12日,共有141家创业板上市交易。创业板GEM(growth enterprise market)在英文中取宝石的意思,可见在众多投资者心中,创业板是“觅宝”的场所。“高风险带来高收益”,我国创业板市场作为创新股票市场,是一个投资风险更高的市场。因此,就创业板一年以来的表现,再次从制度角度加以创新,进而防范该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创业板一年风雨路

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的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方便的融资渠道,同时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与主板上市企业不同,创业板市场以成长型的创新企业为服务对象。截止到2010年11月12日,13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已经上市企业共筹集资金947.6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投资7.29亿元。创业板的推出也极大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截至今年10月22日,已经有1569万户投资者开立创业板账户。其中,有24%的账户参与了创业板二级市场交易。一年来,创业板指数顺利推出,交易结算系统运转顺畅,平稳运行,创业板的功能不断完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创业板也并不是“神话”,创业板开板前乃至开板之初,投资者都对其抱以厚望,但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创业板的业绩增长并不尽如人意,落后于主板、中小板差。而根据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近七成投资者在投资创业板上赔了钱。

三、创业板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2009年度股票市场绩效报告》中指出,创业板过高的流动性指标值得关注,创业板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不可小觑。

1.流动性

O’Hara指出,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流动性和价格发现;Handa和Schwartz也曾认为投资者想从证券市场得到的有三点:流动性、流动性、流动性。因此,流动性已被认为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活跃市场,吸引投资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

2.创业板流动性风险成因

作为创业板市场,其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另一方面也受到其所在国或地区的证券交易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因为创业板公司规模比较小,发行的股数少,且公司经营不稳定。从理论上讲,股本较小的企业,价格波动一般较大,经营好股价上涨较快,经营不好股价快速下跌。创业板股票面临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变现难度也较大,如果想要及时兑现,则需要价格让利的幅度更大。这就容易导致投资者交易成本明显提升,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投资收益。

第二,较低的上市门槛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由于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往往是规模较小的且不很成熟的新兴企业,主营业务大都属于新兴行业并处于初创阶段,缺乏盈利业绩,因此创业板上市门槛较低,这就导致上市公司的质量缺少保证。也使上市企业破产与倒闭的可能性大大高于主板市场。在海外创业板市场上,公司退市是一种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其退市率明显高于主板市场。

第三,无风险对冲机制将造成市场流动性的大幅波动。由于我国股市长期以来可交易的产品基本上以现货为主,不允许做空,也没有相应的股票衍生产品,这使得投资者难以通过对冲交易和套利交易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在客观上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起到了限制作用。

四、创业板防范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制度创新方向

1.加强政府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其监管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及过硬的监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基于信息的市场操纵,从而减小由市场操纵带来的证券价格的波动。创业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高度的成长性和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证券监管机构要加强创业板市场的监管,针对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大监管力度,为创业板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2.降低上市的门槛,设立严格监管的制度

相比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较为宽松。为活跃创业板市场,保证市场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运行,一方面要设立较低的准入标准,使得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可以在创业板进行融资发展,另一方面要设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退市制度,充分实现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

3.设立风险对冲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品种的创业板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单边市场,风险对冲机制的缺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股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对称性的进一步改善需要引入风险对冲机制,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期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创业板市场,除了上市公司股票的现货交易外,还应相继推出期货交易、行业指数、地区指数、企业组合指数等众多新产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创业板市场的交易量,还对稳定整个创业板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O’Hara M. Oldfield G.The,“Microeconomics of Market Making”, Jounr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6,21:pp.361-376

篇10

0 引言

1952年,马柯维茨(Markowitz)在《金融期刊》上发表了《投资组合选择》论文以及在1959年出版的同名著作,标志着现资组合理论的诞生。马柯维茨在文章中阐述了资产收益和风险分析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均值-方差模型(MV Model)的基本框架,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随后几十年的迅速充实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马柯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为投资者如何选择最佳资产组合提供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方法。具体来说可分为四个步骤:(1)投资者首先要考虑他所面临的各种资产以及可能组成的资产组合,以便为其寻找最优资产组合提供选择范围;(2)对这些资产进行分析,计算出这些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方差、协方差以及相关系数;(3)根据约束条件,运用微分法或二次规划等方法计算出有效资产组合及其集合-有效边界;(4)反映投资者主观态度的无差异曲线和有效边界的切点即使为最佳资产组合。

论文以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深圳交易所上市的10只股票为研究对象,以均值-方差、Markowitz理论为基础,以二次规划为研究工具,在上述样本股范围内找出样本有效投资组合,并由此作出深圳股票市场10个股票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在此基础上,引入无风险借贷求出在无风险借贷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

1 10只股票相关数据

1.1 基本信息

所选的这10支股票都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的,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40(现有38)个成分股的10个。这10支股票的名称、代码详见下表1。

样本选择日期是从2005年8月12日-2006年8月4日共45交易周,数据来源于搜狐网。

表1 10个股票名称及代码

2 数据分析

2.1 周收益率的计算

其中:Rit为第i种股票在t周的收益率,Pit为第i种股票在t周的收盘价;Pi(t-1)为第i种股票在(t-1)周的收盘价;Dit为第i种股票在第t周所获红利、股息等收入,Dit=每股现金股利+Pit(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每股配股价×每股配股比例。

2.2 周平均收益率

各样本股45个交易周的周平均收益率的计算采用算术平均法,即周平均收益率为:

其中:ERi是第i只股票的周平均收益率;Rit是第i只股票在第t周的收益率;N是周数,N=45。

2.3 标准差

表2 样本股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

各样本股在样本时限内周平均收益率的标准差为:

其中:N是周数,N=45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周平均收益率及其标准差如表2所示。

然后运用excel的计算功能计算出10只股票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系数,具体结果如下表3、表4所示。

表3 样本股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表4 相关系数

3 有效资产组合的计算

计算出深市各个样本股的周平均收益率和标准差后,就可以计算10只股票的可能的有效资产组合了。在目前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在论文样本所选取的数据基础上,深市有效边界的数学陈述为:

其中:σp为资产组合的标准差;xi为第i种股票在组合中所占的投资比例;σij为(i种股票与第j种股票之间的协方差(当i和j相等时,这里就是方差了);Rp为资产组合的周平均收益率;Ri为第i种资产的周平均收益率。

这里目标函数是二次的,约束条件是线型的,可以通过二次规划的方法确定(x1,x2,x3,…,x10)找出有效资产组合了。这里运用数学软件matlab求解的10组组合如表5所示。

由所得的10组收益值-风险二维数据可以得到股票组合的有效边界,如下图1所示。

表5 投资组合比例

图1 10只股票的预期收益-风险图

可以看出,随着预期收益率增加,风险先是增加,到达某个点后就逐渐减少。里面有个临界值,其中,我们的选择范围就是随着上图中的上半部分,随着风险增大,收益率增大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高平.沪深股市资产投资组合的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32(3).

篇11

一、引言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三个层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保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终保障层次。

近几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虽然维持在2.61%以上,但若考虑通货膨胀及工资水平上涨等因素对货币价值的影响,社保基金实际投资收益率却非常低,2004年甚至为负值(见表)。

资料来源: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2年~2005年度报告和《世界经济年鉴2005/2006》

二、社保基金入市的动因和风险分析

1.社保基金入市的动因

在社保基金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已经积累起来的基金如果不能有效地营运,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严重,人口老龄化压力逐渐增大,基金缺口就会越来越大,以致直接影响投保人的利益。因此,在中国股市强劲增长的有利时机,更应逐渐加大投入比例,通过资本市场,分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摆脱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偏低的不利局面,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2.社保基金入市面临的风险

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是社保基金入市面临的首要风险。股票投资风险按其是否可以分散分为两大类,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与整个市场波动相联系的风险,系统风险和投资收益正相关,投资者承担较高的系统风险,可以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收益,但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散投资减少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与整个市场无关的风险,它由某个或某些特殊因素引起,如行业差异、企业素质差异、投资者行为差异等,它只影响股市中某些或某种股票的收益,因而也叫个别风险。非系统风险和投资收益不相关,投资者承担了较高的非系统风险,并不一定能得到较高的收益,但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减少非系统风险。

三、社保基金入市的风险防范原则与方法

社会保障基金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基金,作为将来被保险人的“养命钱”,最终都要返还给被保险人,因此决定了社保基金入市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

1.社保基金入市的比例要合理

社保基金入市并不是说全部的社保基金都投到股票市场,而只能是部分社保资金进入股市。虽然投资于股票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面临的风险同样也较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国社保基金用于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40%。然而,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比较活跃的时期,更是应该谨慎投资,严格控制入市的资金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并在每次增加数量时进行认真论证,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性。

2.科学选择基金管理人

就中国目前社保基金投资而言,风险小的投资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直接运作,风险高的投资则委托专业性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运作。社保基金管理部门通过考察经营机构注册资本、业绩、财务、以及信用评级等条件,从而选择合格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避免因中介机构资质不佳带来的非系统风险。

3.严格依据社保基金的投资原则构建投资组合

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品种构建投资组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确保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最关键环节。中国上市公司股票良莠不齐,社保基金对其投资时更应精心挑选绩优而有成长性的公司建立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实现稳定的预期收益。同时,为了规避利率和汇率变动的风险,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既要确保投资期限和负债期限大体一致,以使投资的利率风险最小化;又要资产货币和负债的货币相匹配,以使汇率波动的风险最小化。

4.建立准备金机制,防范经营风险

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使社保基金的收益率波动较大,为了保证社保基金最低收益的实现,必须建立相应的准备金制度,以“丰年”的积累弥补“灾年”的损失,烫平社保基金收益率的剧烈波动。准备金制度包括提取盈余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当基金实际回报率低于最低回报率时,先用盈余准备金弥补,其次用风险准备金弥补。如果准备金动用完毕,投资回报率仍低于最低投资回报率,受托人不得再提取管理费。

5.建立和健全基于风险管理的监管框架

为保证社保基金入市的安全,要尽快以法规、制度的形式明确关于社保基金入市比例和投资方向的限制、社保基金管理/运营的有关规则、市场准入/退出标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完整的监管框架,提高社保基金运营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孙昀曹炜峰:中国社保基金入市的安全性及其监管.经济与管理.2006,4(20~4) ,p31~33

篇12

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三年以上应收帐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所有者权益组成畸形、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派现与送股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是否发行股票或债券及不同发行方式的选择、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选择、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的风险。

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电力企业(省级电力公司)由于是国有独资垄断经营,长期作为政府机关发挥职能作用,造成财务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的研究和管理,认真分析、及时防范、化解。目前阶段主要是加强筹资风险、资产结构风险、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担保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天津市电力公司今年提出了高度重视回避财务风险,加快建立预算、投资、担保、贷款和合同管理的内控机制,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对外担保。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二、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率)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

假设:某省级电力公司生产经营连续数月平稳进行,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如下: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3亿元时06;2亿元时为0.4;1亿元时为0.3*亿元以下时为0.1。如果货币资金到2亿元以下,可以说,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

其他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借款比率、资产变现率、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比、资产收益率、应收帐款与经营活动现金比等比率的安全系数也是如此。

单一因素(比率)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比率)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假设:

z=0.sa+0.sb—1.co+4.cd+l.oe+5.of+5.og+5.oh-2.oi

a流动比率(标准值2)、b速动比率(标准值1)、C债务资本比率(标准值1.0)、d最近三年平均债务保障率(现金债务比(标准值0.25)、e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2)、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比(标准值0.2)《资产收益率(标准值0.l)、h投资收益率(标准值0.2)一担保与权益比率(标准值0.5)。

财务安全系数Z一般应大于5(标准值)、低于5时,财务风险较大;达到3以下为高风险。

另外,从内部控制预测的财务安全系数模型可设置为Z=RkN

R金额,按影响资金额度预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资金量大到小;N内部控制评价,按评价结果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内部控制有效程度大到小;财务安全系数Z标准值为9、低于9为高风险。

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如资产负债率因素,母公司60%,子公司60%,孙公司60%,合并后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要超过60%,超过多少要看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和负债规模。

三、化解风险

篇13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17-02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资本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进行风险分析、投资业绩评估和资本成本的计算,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一个均衡定价模型,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立的基于风险资产预期收益率均衡基础上的预测模型,随着这个模型的建立,资产定价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一、国外的研究

(一)标准的CAPM模型

20世纪60 年代,夏普(William Sharpe,1964)、林特纳(John Lintner,1965)和莫辛(Jan Mossin,1966)将马科维茨理论延伸成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nd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CAPM将资产收益与市场组合(即资本市场均衡状态下的均值―方差有效组合)收益之间的协方差同市场组合收益方差之间的比界定为该资产所携带的系统风险。方程表达式为:

E(Ri)=RF+β[E(RM)-RF]

其中:E(Ri)是资产i的期望收益率,RF指无风险利率,E(RM)为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指所有的风险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β表示系统风险,是i资产与市场组合收益之间的协方差,即β=。

CAPM模型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理论分析模型,这些假设主要包括:

1.均值―方差假设。投资者通过考察一段时间内的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来评价证券组合;若标准差及其他方面等同,投资者将选择具有较高收益率的一种证券组合,若预期收益率等同,投资者将选择具有较低标准差的一种证券组合。

2.投资者一致假设。投资者计划的投资时点和投资期限相同,组成各个投资者组合的证券数目相同,投资者对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标准差、协方差看法一致,保证市场有效边际只有一个;投资者选择不同投资组合的原因只是风险偏好不同。

3.完全市场假设。市场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所有资产完全可分割、可交易;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信息成本为零;所有市场参与者同时接受信息,且都是理性的。

CAPM 得出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市场组合与存在风险借贷条件下所讨论的切点投资组合相等,这也代表了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式。所有投资者根据其资金在无风险利率和市场组合所确定的直线上进行分配以选择最有效投资,与市场组合所确定的直线即有效集,该有效集作为资本市场线主要描述了任一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其所具备的风险在均衡的资本市场中的关系。CAPM模型主要结论有:所有投资者都将在市场投资组合和无风险资产这两种资产中分配他们的财富;任何资产的风险都可以通过测定它给市场投资组合增加的风险来度量,而这一增加的风险则是通过估算该资产的收益与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的协方差来取得的。任何资产的期望收益率与其β值呈线性关系。如果市场达到均衡,市场上的所有证券的风险收益定价关系都应在证券市场线上。

CAPM模型认为单个资产或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只与其总风险中的系统性风险有关,通过计算β值,就可以得到某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从而创造性地推导出金融资产定价的方程式,提供了简单、可供检验的资产定价模型,开启了现代资产定价研究的先河,也使得经济学家威廉・F・夏普(William F. Sharpe)教授荣获了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CAPM的拓展

布莱克(Black,1972)在研究了当无风险资产不存在时CAPM需要调整,提出了零β模型。当无风险资产不存在时,应使用零β资产组合Rz,即cov(RZ,RM)作为无风险资产的替代。即使无风险资产不存在时,每个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也是β的线性函数,E(Ri)=E(RZ)+β[E(RM)-E(RZ)],即零βCAPM。

传统的CAPM一个关键假设是投资者只考虑单一投资期,但证券市场总是在连续过程中,莫顿(Merton,1973)构建了一个连续时间的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的理论框架,将CAPM发展为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ntertemporal CAPM,ICAPM)。他认为投资者不仅要规避当期的风险,而且要对因投资机会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ICAPM将CAPM放到动态环境中,赋予每个影响投资机会集的状态变量一个β系数,形成多β系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者需要获得超额投资收益不仅能补偿CAPM中的系统风险,而且要状态变量的不利变动风险βij。

由于CAPM模型是静态的,且把无风险收益率和市场组合收益率作为外生变量,所以在实证研究领域一直被质疑。卢卡斯(Lucas,1978)布里登(Breeden,1979)提出了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Consumption-based CAPM, CCAPM)。CCAPM的不同之处就是用资产收益同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协方差描述风险,即消费β。CCAPM的β系数衡量的是资产与总消费之间的关系,资产相对于总消费的β系数越高,它的期望均衡收益率越高。CCAPM假设消费者的目标是当期与未来的总效用最大化,消费者需要在其预算约束条件下在消费和投资之间作出选择。这一模型将消费选择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相结合,成为研究消费者的跨期选择行为的基本理论。

美国学者罗斯(Ross,1976)在其发表的论文《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套利定价理论研究在完全竞争和无摩擦资本市场的假设条件下,任何风险资产的单期预期率与和它相关的影响风险因子的关系,套利定价理论认为,套利行为是市场均衡价格形成的一个决定因素。只要市场未达到均衡状态,市场上就会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并且用多个因素来解释风险资产收益,并根据无套利原则,得到风险资产均衡收益与多个因素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

法玛(Fama,1992)和弗伦奇(French,1992)年对美国1962年至1989年股票价格及不同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CAPM模型的β值不能解释不同股票收益率的差异,而上市公司的市值(ME)、账面市值比(BE/ME)、市盈率(P/E)可以较强地解释股票回报率的差异。法玛和弗伦奇提出了三因子模型,表示为:E(Ri)-RF=bi[E(Ri)-RF]+siSMB+hiHML。他们认为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即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差额(E(Ri)-RF),与市场组合预期收益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差额(E(Ri)-RF)、规模因素(SMB)和价值因素(HML)线性相关。

阿罗(Arrow,1951、1964)通过具体分析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与市场实现一般均衡的过程及证券在其中的作用,提出了资产定价的随机贴现思想。随后随机贴现模型理论体系就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汉森和理查德(Hansen and Richard,1987)明确使用“随机贴现因子”这一术语。科克伦(Cochrane,2001)提出了一个随机贴现因子(Stochastic Discount Factor, SDF)定价模型,这个模型是将资产价格表示为资产未来收益与其随机贴现因子乘积的条件期望值。这个理论是效用理论和消费者选择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模型从市场的一般均衡出发,在金融资产的未来支付与现价之间建立了一般性联系,给出了资产定价的一般逻辑。其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可以将所有的资产定价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多因素定价模型等纳入到这个一般化的理论框架中。

二、国内的研究

我国由于国情原因,对CAPM研究较晚。最早引进CAPM模型的是刘金兰、吴育华(1988),将CAPM用于投资风险评价。王永海(1991)在《现代西方财务理论述评》中介绍了现代西方的财务理论,对CAPM模型进行了评述。傅咏梅(1993)在论文《金融创新的定价问题》对CAPM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形成。最早进行实证分析的是1993年李楚霖、李东运用CAPM模型对上海股市若干支股票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上海股市所作的短期拟合,结果还是比较好的,部分股票市场风险较小,β值比较小,而其平均收益率也较低;部分股票市场风险较大,它们的β值较大,平均收益率也较高。

陈小悦、李晨(1995)对上海股市的收益与资本结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认为上海股市收益R与负债/权益比率DER、公司规模LTEQ负相关,与β正相关。R与β,LTEQ的关系与对美国股市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美国股市R与DER正相关,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正反映了两个资本市场的不同。

施东晖(1996)运用CAPM模型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0家A股为研究对象市场的投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海股市的投资总风险中,系统风险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同时各股票的价格行为也呈现出强烈的同向波动性。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式(CAPM)揭示的关系相反,上海股市中股票的系统风险与其预期收益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杨朝军、邢靖(1998)对1993~1995年上海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风险和收益关系并不如CAPM理论所预期的那样,系统风险并非是决定收益的唯一因素,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其他因素包括:股本规模、可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和成交量。各因素对收益影响的重要性随时间而变化。

何治国(2001)把1995~1999年中国股市收益率数据按照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分组,研究发现除了β可以对资产组合收益率高低做出解释以外,还存在另两个具有很强解释能力的风险因素:市盈率倒数(E/P)和账面/市值价值比(BV /MV)。这个结果与CAPM相去甚远。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β与BV /MV严重正相关,而且当BV /MV值不变时,β的变化并不能引起收益率的同向变动。建议中国股市的风险度量指标应当包括BV /MV值。

贾权、陈章武(2003)利用中国股市的数据对CAPM模型以及其他因素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市场β值与收益率呈现出与CAPM模型预测正好相反的负相关关系,而且流通市值、市盈率、账面/市场价值的比率等其他因素对于收益率也有着很强的解释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