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监理的地位

工程监理的地位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工程监理的地位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程监理的地位

篇1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方主要从明确建筑工程监理的地位和作用谈起,指出当前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做好监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对于当前高质量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监理的地位和作用

1.1建筑工程监理的任务。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监理公司),接受建设单位即项目法人的委托,承担其部分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控制的专业化管理服务活动。因此,工程监理企业(监理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造价控制。

1.2建筑工程监理的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为《建筑法》)第三十二条明确将建筑工程监理定位为: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

1.3建筑工程监理的权利。建筑工程监理必须在取得建设单位委托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必须与建设单位签订书面委托监理合同,在明确了监理的内容、范围、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前提下,工程监理企业才能在判定的范围内行使管理权。在委托监理的过程中工程监理企业拥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可以进行管理工作,这是建设单位授权的结果。

2、建筑工程监理的原则

2.1符合性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来审查承包单位的实力和管理水平,审查的标准为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文件等实际情况。

2.2全面性原则。监理工程的项目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或者某个子系统。必须重视所有环节链,否则影响计划的顺利实施。

2.2.1实现全过程的管理。根据监理合同的约定实施施工阶段的监理。包括:工程招标与采购,工程施工与安装,竣工验收、设备系统调试,试验与运行(试车),工程保修等全过程的展开监理工作。

2.2.2实现全方位管理。对项目功能目标、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环保目标、风险目标等进行总体控制、实施预案指导、跟踪控制、验收评审,保持项目总体目标受控及协调优化。

2.2.3实行科学化管理。通过信息中心,收集整理全过程管理中的信息,各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情况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准确及时的在项目网络上传递,使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都能随时上网查阅,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2.3依法监理原则。监理合同和总承包合同是实施监理的重要依据,必须按照合同条款来安排具体工作计划,并且要对各项约定的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弄清招标文件内容和招标人对监理服务深层次的要求,全面理解招标人的意图。

2.4适时调整的原则。项目的计划是建立在预定的项目目标和实施方案、以往工程的经验、环境状况以及对将来合理的预测基础上的。在实际工作中计划受到许多方面的干扰,需要及时把实际进度实事求是的进行调整。

3、当前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工程监理对建设单位行为缺少强制性要求。建设单位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单位方往往是出资方,因而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从理论上讲,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人员,建设单位委托了监理,就应由工程师去实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与管理,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一些决策也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去实施,而建设单位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由于对建设单位缺少规范,往往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

3.2.工程监理偏离了质量监理这个中心任务。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该做的没做够,该给的没给到,不该的却担着。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多被大大弱化,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面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指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内容服务却基本不涉及。由于对前期阶段监理的缺失,使得前期阶段在功能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的完善性等多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预算超出范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的时候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4、加强监理工作采取的措施

4.1加强建筑工程监理队伍建设。建筑工程监理要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施工招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试运行和项目后评估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监管,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就要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下大功夫。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的措施,引进急需的人才去实现专业功能配套,功能补全。

4.2加强监理工作规范性建设。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项目监理工作的需要以及项目监理招标文件要求,项目监理工作包括: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安全控制、合同和信息管理、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等。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符合性及操作性。监理部必须高度重视和审核承包单位的施工部署(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它们应结合工程特点,工程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施工方案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保证质量,保证进度。所有的施工方案除了符合设计文件、法规的要求外,应有很强的操作性。

4.3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总承包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包括分包单位在内的质量管理、工期和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其中,组织机构及人员素质很关键,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各种措施的落实是目标实现的保证,监理单位必须不断地监督,加强协调。

4.4要加强科学化管理,保证工作有序进行。监理部要对现场的鉴定做到程序化,使施工是各种规定的程序进行,如原材料进场报验程序,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工程洽商的签认程序,施工进度的编制审批程序,工程进度款的审批程序等。材料和设备质量满足要求是工程安装质量和设备系统运行质量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保证材料、设备达到设计文件、国家有关标准、工程量清单约定的质量、材料、样品的质量,并且要严格执行报验程序。

结束语:当前,建筑工程监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我们要高度重视监理工作,加强监理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监理工作,确保工程监理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年 第B10期

篇2

根据《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明确提出铁路建设工程实行总监负责制。铁路建设工程监理于1990年开始试行,1995年全面推行。十几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实践证明:铁路工程建设的规范化越来越离不开监理单位的规范化管理,而总监工程师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总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作中的地位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是指由具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员担任总监,代表监理单位全面主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对履行委托监理合同负有全面责任。总监理工程师是驻地项目监理机构的最高指挥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监理单位,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坚持以监理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凭证,独立、自主、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既要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不能损害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作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组建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规模要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做到有利于监理目标控制,承包合同管理;有利于监理决策和信息沟通;有利于监理职能发挥和人员分工协作。监理机构的组成应遵循精干、高效的原则,同时要符合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主持编制监理规划、审批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的监理实施细则,并全面组织实施。总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的工作,协调处理各专业监理业务,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调配监理人员。总监理工程师适时进行现场巡视和组织质量抽查和突击检查。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核签署职责内的报告、报表;处理合同内的索赔及争议;审核、签发工程暂停指令和复工指令;主持分部工程和重要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在建设单位授权范围内审批重大的变更设计和工程洽商文件,主持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组织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组织整理项目监理资料等。

三、总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

1.组织能力

工程建设监理是一种集约型、高智能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要想搞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具备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总监理工程师是项目监理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团结、带领项目监理机构全体人员完成监理合同中各项职责和任务的核心人物。作为总监理工程师,必须团结项目监理机构全体成员,调动每个监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2.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就是做事果断而不急躁,克服拖延的能力,也就是应变能力。 执行能力包括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员工的工作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会影响事情执行的结果,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尤为重要。总监理工程师是项目监理机构管理的核心,他的执行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监理项目运行效果的好坏。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制监理规划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监理规划的执行,能否将既定的监理规划执行到位是监理工程监理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执行是总监理工程师最重要的工作,总监理工程师应该身体力行地去做,确保应该进行的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3.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总监理工程师领导才能的重要标志和综合体现。总监理工程师要承担协调处理好参与建设各方的关系,它贯穿于监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要力争实现项目的各阶段、各项控制目标。这是总监理工程师多年工作水平真实的反映。

4.业务技术能力

业务技术能力是总监理工程师立足之本。不仅要求总监要“一专”,而且要“多能”。既要有一门过硬的专业技术,而且还要掌握与所监理的项目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说,法律、经济、政策方面的知识。假如总监理工程师没有“一专”,没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在技术上就没有充分的发言权,则难以服众,难以形成项目监理的核心。作为总监理工程师,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但是要想在所监理的项目中运筹帷幄,就需要对项目监理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均有所了解,争取达到“一专多能”。这就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不仅要注重业务技术能力的理论学习和提高,还要注重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积累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

5.创新能力

总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做到在项目监理机构内部中要集思广益,发扬创新精神,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辨才力,而这些能力均来自于总监理工程师日常的专业训练、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必备的法律法规意识。

篇3

我国自1988年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监理制度以来取得的成果日益显著,监理人员在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凸显,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监理工作得不到认可,使得监理人员在建设单位、设计方、施工方等相关合同主体中处于弱势群体。毕竟监理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有待于更为广泛的人员接受和认可。如何做好项目的监理工作,提升监理的地位,是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的内容。

1 监理工作得不到广泛认可的主要可能原因

1.1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对工程监理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建设单位认为监理是自己花钱请来的,就应该听自己的,按自己的意图随意指挥监理人员,完全忽视了监理单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法人主体,监理企业做为第三方是本着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的;而多数的施工单位则认为监理是建设单位的代言人,是完全替建设单位说话的,是建设单位找来专门找施工单位毛病的,有很强的排斥、抵触情绪。

1.2 部分监理行业人员素质低下

国内监理行业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是监理行业内部执业情况并不容乐观,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及省级注册监理工程师通过率较低,而近些年的工程项目开工较大,首先从根源上导致了执业资格证书不够用的情况出现,致使大量的人员无证上岗,各种执业人员混进监理队伍,并带入很多不正之风,吃、拿、卡、要等现象频发,严重败坏了监理的行业形象。使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行业相关单位等监理产生本能的歧视、排斥心理。

1.3 监理实际取费较低

国家制定的监理服务收费标准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为规避责任,大量监理项目采取签订阴阳合同的方式,监理服务费的中标价看上去很高,而监理企业实际上能拿到手的费用却很低,这也是导致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监理企业由于监理费太少,无利可图,只好在中标后减少人员,只能派一些低技术水平、低素质的人员充当现场监理,监理人员素质低下,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监理信誉和监理事业的发展,使建设单位认为监理是可有可无的,要不要监理没有关系,完全是因为国家规定要实施监理,不然不好办理监督手续,不能备案,没有办法才请你们。

2 提升监理地位的措施和途径

2.1 政府部门应加大宣贯力度,使参建各方充分认识监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参加各方了解监理的岗位职责,消除认识误区

监理单位是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受业主的委托,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公正地管理合同,使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目标得以最优实现。但是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起步较晚,我国监理制度从一建立就有其本身的特点,至今仍存在着以下误区:

2.1.1 对建设单位的行为没有规范

多数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过多的干预,甚至不通过监理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其实,监理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建设单位委托了监理,就应由监理去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业主的意见和决策均应通过监理来实施,而建设单位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但由于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是个普遍现象,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熟悉监理委托合同,审时度势,协调好与业主的关系,取得业主的信任,确保监理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2.1.2 把监理工程师当作质检员

监理是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这个问题涉及到职责问题,还涉及到验收程序。各项验收,必须在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进行验收。承包商有确保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监理负责检验工程产品,承包商不能把监理当作自己的质检员,监理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承包商的质检员,监理的检查要全面。

2.1.3 工程质量是监理出来的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工程中存在问题就找监理,监理首当其冲,这种认识未免偏颇。监理是按照业主的授权,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监理的质量责任可以理解为,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不论监理是否检测到和发现承包商的不合格产品,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免除承包商的责任。

2.2 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促使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大监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建立监理公司人员动向档案,每个工程按规定办理监理人员上岗手续,每一个监理公司必须将从业的人员到主管部门进行登记造册,主管部门查看是否与所监理的项目相适合,例如监理企业的注册监理人员总数是多少,每一个项目的监理人员分布情况,总监工程师是不是符合要求,这样就能知道监理人员是否能到位,监理人员是否串岗就会一目了然了。

2.3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理合同管理力度,尤其是取费方面

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2007]670号文件中关于监理收费管理规定,试想监理单位要生存,必须要有一定和利润,如果监理取费较低,就不能高薪聘请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监理人员,如果没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监理人员为业主服务,必然导致监理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更使得业主觉得花钱请监理不值得,导致建设单位拼命与监理公司砍价,监理公司承接业务后觉得监理费太少,只能派一些低技术水平、低素质的人员充当现场监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圈。建议主管部门可以对那些以低得离谱的监理费兑标的合同作相应的处罚,这样可净化监理市场,变无序的监理竞争为有序的良性循环。

2.4 监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监理人员

1)监理服务是一种高智能的服务,是监理人员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信息以及必要的试验和检测手段,为业主提供的管理服务。就决定了监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工程实践经验,才能提供基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监督、管理、技术、咨询、协调服务。

2)监理应熟悉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合同和职责。

3)同事监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公正科学地开展工作。

4)监理工作应具有前瞻性,以预防为主,重在事前、事中控制。

5)监理人员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进行技术、管理、知识的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实现项目目标。

6)监理人员要讲究交流沟通的技巧,必须会与业主、承包商、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监理部内部进行交流沟通。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原则;要以理服人;说话要注意策略,斟酌言辞,掌握分寸;要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调整方式和方法,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沟通;由于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将工程项目做好,因而,只要在交流沟通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是能够达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7)要有组织协调的能力。

协调各参建方关系,促使各方协同一致,使参建各方的能力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8)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监理工作是监理项目全体人员协同完成的,每位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成果都与其他监理的工作有密切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给整个监理项目带来严重后果,因而每位监理人员都必须确保自身监理工作质量,并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才能确保整个监理项目的成果。

3 结束语

监理地位的提升需要依托政府主管部门的制度保证、各参建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及监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才能逐步实现。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不远的将来监理必将得到更加广泛人员的赞誉和支持,从而提升自身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4

引言

地铁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城市交通方式,当前在我国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地铁建设提升了城市品味,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也带动了地铁车站周边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加速发展。在整个地铁建设过程中,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供货商等参建各方扮演不同的缺一不可的角色,都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在目前地铁建设管理模式下,监理单位过多依赖业主,缺乏主动监管意识和责任,普遍存在监督不力,管控不到位的情况。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和经验,下面就加强监理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的监管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一、地铁工程的特点

地铁工程建设项目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与铁路工程和地面城市轨道工程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

1、投资大,投资主体多为地方政府。一条十几公里的地铁投资在几十亿至上百亿,远非一般的房建项目可比。由于投资高,收益见效慢,因此目前地铁的投资主体一般都是地方政府,资金来源多以地方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辅。

2、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地铁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5年以上,然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迫切性又要求工程尽可能早的竣工以投入使用,工期紧迫。

3、涉及专业面广、专业性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多,技术难度大。地铁工程包括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站场工程、通信与信号工程、给排水工程、空调通风工程、供电工程、电力牵引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等许多专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新”的应用较多,对监理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4、施工工点多,线长。在地铁工程管理中,一般将工程分为多个施工标段和监理标段,而一个监理标段常含几个施工标段,监理机构设置较复杂。另外,沿线的地质条件和地面情况变化大。

5、易发生安全质量事故。除地铁进出口外地铁工程的所有施工作业面都位于城市地下十几米深,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安全事故极易发生,塌方、地下水是常见的安全隐患。由于城市中地下市政管网错综复杂、地上建筑物众多,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对工程本身产生影响,如果隧道顶部塌陷还会对既有建筑、构筑物产生严重影响。

6、社会影响大,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度极高。因为投资大、事关市民的出行大事,地铁工程在每个城市都是政府的重点工程,从政府官员到媒体甚至是百姓都很关注工程的进展情况。

二、 国内地铁建设中监理管理缺位的主要体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地铁工程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地铁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地铁工程中,一些监理单位却没有充分履行自身的行为职责,对施工现场过程管控不到位,更有甚者与施工单位一起尽力掩藏一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事故隐患、苗头,进而影响建设单位的管控力度和偏差。目前,国内地铁建设中监理管理缺位的主要体现形式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理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监理水平不能适应地铁工程监理的需要。

一方面由于监理开展业务前期,由于门槛较高,监理首先是在国家大型工程中显现出重要作用,当时监理人员素质、监理的酬金相对较高。但是现阶段,随着监理业务的迅速扩充,众多监理公司不惜在监理市场中恶性竞争,为抢占市场随意压低监理取费费率,致使中标单位监理费极低。我国监理行业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低,少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流入监理行业,非凡是年青的技术人才大都不看好监理行业。因此,对于技术复杂、专业性强、“四新技术”应用广泛的地铁工程监理来说,监理人才匮乏的现象更为突出。另外受管理水平限制,监理工作无法做到全面系统,管理上的漏洞极易造成工程项目的损失。另一方面,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成为制约了监理企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初从事监理工作的第一代人,多数具有丰富的勘察、设计、科研、施工管理甚至高层决策等方面的资历和经验,他们为监理制度在中国的引进和推广奠基并且创造了辉煌,堪称精英,但这一代人现在或退居二线,或升职,或调离。目前,在大中型建设项目上担任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多属第二代,这一代人从业的资历和经验比不上第一代,但是繁重的现实责任主要靠他们来承担。最堪忧虑的是35 岁以下的第三代,踏出大学校门直接进入监理公司就业,不懂科研、不懂勘察、不懂设计,只要经过简单监理培训就可以上岗,干几年之后考个“红本”、“绿本”

2、检查、视察、考察、会议、参观多,监理人员疲于应付。

因为是重点工程,建设单位的组成比较复杂,有很多政府部门都直接参与管理协调工程,从建设单位的各个部门到政府有关部门,对工程的检查多是地铁工程一个突出特点,同时视察、考察、会议、参观也多到令监理人员疲于应付。多数着重解决问题的会议如专家们对某个方案的专题研讨会等对工程确实有好处,经常性的检查对督促工作的开展也见效显著,但过多形式上的内容将对工作和工程本身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辨别出有益的检查、会议、视察等加以利用,巧妙回避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内容并协调好各方关系对监理工程师是不小的工作协调能力考验。

3、监理工作成本高,企业收益少。

在地铁工程中,建设单位的管理通常很规范、严格,其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通常在监理招标文件和监理合同中都有明确的条款,规定监理工作范围和多达几十项详细的工作内容,对监理设备的配备、监理人员的配置到位等都提出详细要求和违约罚则。比如在北京地铁五号线的监理合同中,明确要求监理单位配几台公务车,数台计算机、复印机等各种办公设备等。监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很高,但也未必全能监理到位。对企业来说,虽然监理费用绝对值较高,但投入也很高,最终其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而且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也很大。

四、加强监理单位在地铁建设中的管控职能的主要手段

1、高度重视总监人选,督促监理单位建立过硬的项目监理组织机构。

监理企业不仅应按招标文件和合同的约定组织人员、建立机构,更应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首先是总监理工程师的人选,在北京的地铁工程建设项目中,很多监理单位委派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担任项目总监,其中不乏名牌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由年富力强的总监来领导强有力的监理班子,这是必然的选择。监理人员的配备应专业配套,数量满足要求。对监理单位来说,能够建立完全满足要求的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并非易事,于是一些单位便在投标时自发组成由两家监理单位组合成的投标联合体,强强联合可以使监理单位相对容易地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

2、多种途径,要求监理单位快速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稳定监理队伍。

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最快捷的方法是直接引进合适的人才,但此方法在地铁监理工作中却不总是有效,原因如前文所述。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下工夫着手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地铁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经常通过聘请专家传授、组织经验交流等方式直接面向参建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同时也有对监理单位的履约检查、履约考核、履约评价、履约奖罚等日常工作,我们也可认为是间接的培训。除了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针对性强的培训,监理单位更应自己组织各种培训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监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监理规范,掌握地铁工程中各自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更合理的要求是监理人员要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建设单位可以协助监理单位邀请岩土工程专家、城市轨道工程专家做地铁工程技术讲座,或者请工程管理专家、监理资深专家做管理科学讲座等。想走捷径,靠直接引进人才来提高地铁监理人员的素质在现实工作中很难行通。监理单位应走出误区,在人才培训的基础工作上增加投入,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3、通过建设模式的变革,调整监理管控的纵深结构。

目前深圳地铁及国内一些地铁建设可能采用BT建设模式等,那么可把监理的部分职能与BT建设单位管控职能相结合,找到更有效的管理流程。如深圳地铁5号线的安全管理体系采用BT建设模式管理,包括监督系统、监管系统、工作系统和服务系统等4大子系统。工作系统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其它3个子系统,以服务系统的监控监测系统信息平台为载体来保证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见图1。

4、建立健全监理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监理管理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考核机制,取代一证永逸的体系(取得监理工程师证即可上岗,而多数无现场管理实践经验),促进监理管理人员自觉提升自身水平。

5、坚持“立、帮、管”的原则,全面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控。

针对目前监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建设单位应采取“立、帮、管”三种方式予以应对。“立”是业主要树立监理的权威性,就是明确监理的权限,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公正第三方的作用。“帮”是业主要及时的为监理提供信息服务,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工程各方信息,把握全局。“管”是业主要对监理单位的工作进行必要的考核和监管。

五、建设单位加强对监理单位管控的新型模式探讨

1、本着“目标管理、风险共担、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建设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安全质量风险抵押管理办法。

建设单位每年对在任地铁工程施工管理的总监进行全面考核,并兑现安全质量管理风险抵押金,对考核不合格的总监立即清退处理,由所属单位另派合格人员接任。通过采用经济手段且与个人利益切实相关的途径,真正解决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

2、实行监理单位和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准入制。

建设单位对新拟进入地铁工程施工的总监进行准入考核,包括其从业资格、相关工程业绩及业主评价、近期管理项目安全质量状况、项目管理答辩情况等,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或履职严重不到位造成后果的监理行为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并作为其考核依据。

3、建设单位对参建单位的所有总监及监理单位建立档案库。

篇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rise of wan jiang economic belt, wuhu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the Yangtze river wuhu period of coast then become the golden area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history of the reservoirs and caused the Yangtze river diverted water swamp, etc, become the regional typical weak foundation, to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bring certain difficulty. This paper wuhu high-tech zone service outsourcing park to be built area of a call center, software center, data center project soft ground treatment of the specific case,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foundation soil constitutive layer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strata detailed characteristic val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 design scheme and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the problems of and weak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waters, weak found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位于芜湖市峨山路以南,经三路以西,占地面积14.08公顷。根据规划,产业园分为三大片区,北区以会议会展中心、教育培训、软件中心、园区服务中心等为核心功能;中片区以汽车后勤服务外包、总部大楼、研发中心、软件外包、数据及呼叫中心为核心功能;南片区以生活配套为主,SOHO公寓、白领公寓、孵化中心等。三大片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集团型高端商务园区。该园区分三期建设,其中待建区一期呼叫中心、软件中心、数据中心工程由四幢地下一层,地上20层框架高层组成,工程面积约13万平方米,土建工程造价约15835万元。

工程建设场地及地质条件

该工程拟建场地原始地貌绝大部分为水域面积(属长江中游芜湖段冲积局部沉积而引成的浅湖水塘和沼泽地),据勘察,拟建场地由水深及塘泥、耕土、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组成,地基土详细构层如下:

第①--1层:水深及塘泥,厚度1.20~4.20 m,平均2.76 m;层底标高1.94~4.94 m,平均3.38 m;层底埋深:1.20~4.20 m,平均2.76 m;分布于现有水塘段(拟建20F数据及呼叫中心、20F软件中心主要场地分布区)。

第①层填土、耕土:灰色、灰褐色,稍湿―湿,松散―稍密,软塑,含少量植物根系,局部为素填土,底部为塘泥,水塘地段缺失。厚度0.40~3.90 m,平均1.20 m;层底标高2.90~6.47 m,平均5.42 m;层底埋深0.40~3.90 m,平均1.20 m。

第②层粉质粘土:灰褐-棕褐色,软-可塑,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60~3.10 m,平均1.47 m;层底标高2.92~5.47 m,平均4.39 m;层底埋深1.30~3.70 m,平均2.34 m。

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软-流塑,含腐殖质,有异臭味,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局部分布,厚度:1.20~15.80m,平均4.64m;层底标高:-11.76~4.65m,平均-0.61m;层底埋深:2.10~17.90m,平均6.98m。

第④-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7~2.20m,平均1.55m;层底标高:3.22~5.63m,平均4.50m;层底埋深:1.20~2.80m,平均2.15m。

第④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硬塑,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局部缺失,厚度:1.00~5.30m,平均3.63m;层底标高:-0.16~2.14m,平均1.14m;层底埋深:4.00~6.30m,平均5.34m。

第⑤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灰黄色、黄褐色,湿,可塑为主,局部夹硬塑团块和粉细砂,含少量铁锰质及高岭土,切面光滑,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区局部缺失,厚度:1.00~5.40m,平均3.12m;层底标高:-4.06~-0.92m,平均-2.60m;层底埋深:7.50~10.40m,平均8.97m。

第⑥-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灰绿色,软-可塑,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70~4.40m,平均1.66m;层底标高:-8.10~-3.03m,平均-5.76m;层底埋深:10.20~14.60m,平均12.46m。

第⑥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局部缺失,厚度:1.70~10.60m,平均6.79m;层底标高:-12.96~-5.48m,平均-9.66m;层底埋深:12.10~19.10m,平均16.07m。

第⑦层粉质粘土夹粉土:黄褐色、灰褐色,湿,可-软塑,含少量铁锰质及高岭土,局部夹硬塑粉质粘土和粉细砂,切面光滑,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50~11.30m,平均7.88m;层底标高:-20.16~-13.45m,平均-17.58m;层底埋深:21.0~26.50m,平均23.99m。

第⑧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可-硬塑,局部夹有粉土、粉细砂,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00~12.40m,平均7.26m;层底标高:-28.68~-22.21m,平均-24.84m;层底埋深:28.50~34.80m,平均31.25m。

第⑨-1层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灰白色、灰褐色、褐紫色,岩石完全风化成硬塑土状和砂状,含少量强风化碎块,易开裂,遇水软化。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6.30m,平均3.31m;层底标高:-30.25~-24.63m,平均-28.15m;层底埋深:31.30~37.00m,平均34.56m。

第⑨-2层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灰黄色、黄褐色,芯样呈碎块状、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裂缝发育,沿裂缝发育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蚀变,蚀变成软-可塑泥状,层内差异风化明显,钻进时出现时硬时软现象,夹有中风化岩块。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6.60m,平均2.59m;层底标高:-33.12~-28.63m,平均-30.74m;层底埋深:35.30~39.90m,平均37.15m。

第⑨-3层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灰黄色、灰白色、灰绿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沿裂隙发育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蚀变,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节长5-10m,锤击声脆,局部夹有强风化岩块,岩芯钻方可钻进,岩石软硬不均,以极软岩-软岩-较软岩为主,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未穿透。

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地层承载力:根据土工试验、标贯、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统计结果,结合现场判定和地区经验,该场区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综合建议值详见表1。

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综合建议值表表1

2、场地稳定性适宜性

根据芜湖区域地质资料及附近工程地质资料,拟建场地除夹有薄层软土外,无全新活动断裂构造、地裂缝、土洞和塌陷等其它不良地质现象,拟建场地为稳定场地,适宜拟建物兴建。

3、地基均匀性分析

场地受暗沟、回填影响,土层有缺失现象,土质不均匀,局部岩、土层层面坡度大于10%,为不均匀地基。

四、地基基础方案及桩基设计

1、地基基础方案

因场地拟建物为20F数据及呼叫中心、20F软件中心荷载较大,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及拟建物特点,结合芜湖地区桩基工程施工经验,勘察建议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静压沉桩,以第⑨-3层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作为桩基础持力层。

2、桩基参数:根据静力触探标贯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结果,按照行业规范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桩基参数,桩基参数见表2.

桩 基 参 数 表2

3、桩型:本工程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选自国标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单桩承载力见表3:

单桩承载力表 表3

五、桩基施工遇到的问题

按原先设计要求,工程桩基施工前对水塘积水抽除,利用夏季高温气候对水塘表层原土进行自然晾晒,然后清除表面塘泥、填土、耕土,挖除淤泥并回填黄土进行分层碾压,以满足预应力管桩施工对土质的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才发现,地形比原先勘察的情况要复杂,地基存在深浅不同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局部部位淤泥深度突变较大,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待建工程东北侧和西侧场地局部场基淤泥深度达14米,开挖难度非常大。对深度淤泥不清除直接用黄土回填会带来两方面的隐患:一是桩基施工单位根据单桩承载力设计特征值,选择的桩机型号要求场地承载力不小于110KN/m2才能满足压桩需求,而现处理方案无法保证满足桩机自身的负荷而导致无法施工。二、即使桩基施工时现场表层能承受桩机荷载自重,如果对现有地基没有进行可靠处理,预应力管桩下压过程中,由于淤泥的塑动性,易使工程桩因挤压造成桩身倾斜甚至断裂而报废。我公司监理的工程有过类似的教训:2009年由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温州市临江二期垃圾发电厂工程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因不够重视和缺乏经验,地基未加以处理直接进行管桩施工,导致静压管桩大面积倾斜、断裂,几乎全部报废,最后不得不再改用其他桩基。工程延期暂且不说,给后续处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给参建各方造成了不少损失和不良影响。

六、地基加固设计及处理

综合上述情况,参建各方经实际察看,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并结合芜湖地区工程地基处理实例并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两种处理方案:

浅层处理:对淤泥层较浅的多数部位(原则上5米以内)按原设计采用换土处理法,挖除全部淤泥回填黄土分层碾压;

深层处理:淤泥层超过5米以上的部位,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具体设计情况如下:

1、本工程地基加固的水泥搅拌桩桩径为650和500mm两种;

2、水泥搅拌桩采用32.5级矿渣水泥,水泥掺量为14%,650mm桩径水泥掺量为93kg/m左右,500mm桩径水泥掺量55kg/m左右;

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0kPa;

加固桩桩底应穿过软弱层,对照勘察报告,加固桩桩底穿过淤泥层进入⑤层土,因此水泥搅拌桩主要桩长为6~10米,局部12~14米,搅拌桩桩身长度根据勘察报告当中淤泥层厚度确定;

水泥搅拌桩完成后,桩基场地铺设300mm厚碎石层垫层;

加固场地与南侧已有房屋之间设置沟宽800mm、沟深为1500mm防震沟,局部防震沟内如果影响施工或交通,宜采用黄沙填充;

建筑物框架核心筒中间的加固桩桩径适当减小至500mm,加固桩桩位由设计结合工程桩重新设计加固桩施工图,避开工程管桩位置以避免影响压桩施工。

施工单位根据上述加固方案和桩基设计施工图编制了预算,该方案造价为220~280万元之间,符合业主经济、合理、可靠的要求,然后由桩基施工单位付诸实施。按上述处理方案进行加固处理后,既解决了原土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桩机无法施工的问题,又避免了淤泥中的桩身因挤压可能出现的桩身倾斜和断裂问题,后续工程桩桩基施工过程的事实证明,该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比较成功。桩基施工结束后经检测,总共529根工程桩当中无一起断桩现象,只有3根桩垂直度偏差超过0.5%,2根桩桩身轻度偏位,设计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均对以上个例进行了善后处理。

关于深层处理,芜湖市有类似的工程案例。滨江南路某工程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前,先对软弱地基进行了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90多根工程桩经检测全部合格,但是未经加固处理的工程桩120根当中有80多根桩倾斜和断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