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政治哲学价值观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认识高中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学科,同时高中政治课程还肩负着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完善学生的哲学、经济知识体系和培养一定的精神文化素养的任务。因此,高中政治课从某一个程度上看是一门信息包含量极广,同时具有较大难度的综合性和科学性的课程。
有不少教师认为政治教学其实就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我们国家现行的政治制度、当前的一些基本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及教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哲学知识。其实不然,高中政治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的科目。而如何获得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一直是每一个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教师的最大心愿。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需要教师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出有力的教学途径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有关的、基本的政治知识,同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完善,使得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国心得到进一步的激发。高中政治课堂应该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教育使命,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是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认识不恰当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普遍都有一种逆反心理,越被教师所提倡和肯定的,他们越反感,甚至憎恶。因此,很多学生认为高中政治就是一门宣扬马列主义、思想的课程,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思想理论课程,其实不尽然。
当然,学生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是正常现象,毕竟自小学的思想品德一直到初中的社会课程多数内容是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学生从小听到大,都厌烦了。但是,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有对政治制度和我国现有的政治现象的介绍,有哲学知识和经济学原理的介绍,有文化相关知识理论的介绍及中华传统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而这四大部分的知识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基本常识,提升其能力发展,实现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认同。但很多学生存在的错误认识,使得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滋生了厌学情绪,这都是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的。
2.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
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情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近况教师无法掌握,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计划也很难落实到位。这样就不利于教学相长,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重视,也必须得到解决,这样高中政治这门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课程才能够顺利开展。那么在当前教学环境下,政治教师该如何做才能够将高中政治这门带有一定艺术性的高难度课堂教好,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的得与失,提出以下几个观点看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高中政治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1.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
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政治教学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起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扭转学生对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错误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政治学科的求知欲,有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即“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释放情感”。
例如,在讲述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教师可以引用当前国际和国内普遍关注的“中菲黄岩岛事件”材料。课前收集整理黄岩岛事件发生的经过,可找出相关的新闻图片资料和一些媒体的报道评论,着重展示我国政府对黄岩岛事件的立场和态度。这些客观的真实性的时政新闻材料的展示,让作为热血少年的高中学生从心底里燃起对祖国的一种热爱,对国家和领土的一种关注。然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对此事件的观点和立场,释放自己的情感。学生探讨地非常热烈而投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关注我国政府的观点、立场和措施,思考为什么,从而明确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原因。当然学生所表达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但这过程就是让现实走进课堂,激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过程,能够逐步转变对于高中政治科目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有关知识的学习之中,使政治课不沦为空洞的说教课,取得更大成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创设合理情景,帮助学生能力提升,实现“让知识提升感受,让感受反思生活”
高中政治的材料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还需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高中政治进行情境创设,主要可以通过时政情境、生活情景、探究式的问题情景的创设来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创设时政情景主要是通过一些时政新闻来引入有关的学习内容,从而借助时政新闻来刺激学生的大脑细胞,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创设生活情景,主要是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引入教学,让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使得学生感受到政治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科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进行到“生活与消费”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如:非典时期,很多人疯狂的抢购醋,导致醋价暴涨。因为贴近生活,学生都会感想多多,让学生先得出某些结论。但学生看法很多是不成熟甚至片面的,再明确经济学原理如何进行解释的,在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分析认识事件,纠正错误的思想观点,让“知识提升感受”。这样的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使得学生觉得理论具有真实性和可感受性,且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并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做出判断,也使得所学习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通过多种情景的合理设置,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好奇心得到增强,同时这些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开放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规划一个主动学习的路径”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要实实在在地确立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容易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密切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突出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翁,能够在学习之中得到一种满足感,此外,主体性地位得到突出后,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获得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将随之得到提高。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需要教师在心理上融入到学生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使得学生在心理上靠近教师,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
然后,就是在课堂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主要可以尝试通过转换角色的方法来实现,即变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听学生讲,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展开,例如:进行“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将该部分的教材进行浏览,然后教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初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得到的印象有哪些。很多学生可能有印象的还是“商品、价格、价值”这几个大的方向,但是一些具体的小问题还并不是很清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学生5到10分钟再将教材内容进行细读,并要求学生将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找出。学生仔细看完教材后,对于教材的重难点,如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的内容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同时学生很有可能会提问,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么为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如何进行区别呢?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情况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重点部分重新进行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和了解。同时就学生所提出的疑问,教师并不着急回答,而是请别的同学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在同学解答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深化。
这样,对于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经历了:“预习、自己的深化学习、思考、提问、回答、深入回答”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得到加深,记忆的牢固性也得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凸显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获得提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规划一个主动学习的思想路径,就好比有专家说的,坐别人开的车走十遍,不如自己开车走一遍,对这条道路来的更熟悉和对路边的风景印象更深刻。教师对知识讲解几遍,可能不如学生自主探究一遍知识生成的过程来得更有效。
4.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堂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提问以及教师的深入引导讲解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为主导,但是学生对教材把握的准确度并不是很高所以还需要教师在学习结束后,抽出3至5分钟帮助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好该部分的知识。还是以“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梳理后,学生会发现这部分的知识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
A.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B.影响价格的因素
C.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D.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
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采用知识框架结构体系,形成明确的知识关联系统,为学生更好地深化学习和记忆落实提供了简明扼要的大纲,同时也是在帮助学生培养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小结
做好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是一项有难度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当然除了上述方法外,笔者认为政治教师还需要多与学生交流,多从学生的言谈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中政治的学习。
当然,进行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肯定远远不止笔者所列举的这几项。同时,笔者也坚信只要肯探索,肯多从实际的教学中进行总结,高中政治教学就会不断有新的更好的方法涌现出来,并且能够不断提高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聂敏,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现代阅读,2011年12月,第12期
复习中,要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在学了课本后,对课本各个章节构建起整体框架而又有了基本的认识。比如:一本书有几章?每一章又有几个小节?每小节又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最后再去确定这些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又是难点。又如,在进行哲学方面的复习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哲学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去理解,最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让学生真正做到运用自如。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懂得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面、准确地应用知识。
二、紧跟时代,关注热点,让课本知识生活化
最近几年,在高中政治的不断改革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紧跟时代,关注热点”。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高考试卷的新观点、新知识、新题材和新问题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复习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明确:课本知识点是根本的、基础的,却不是思想政治的全部。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出现,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让学生使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去解答、探析所遇到的难题,把课本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扎根于课本外,还必须要求他们把课本知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用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理论融入生活是思想政治课复习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高考政治考查的重要原则。政治学科高考命题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为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将时事与思想政治课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好成绩。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知识的硬性记忆
中国的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是为了应对考试。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硬性记忆而不注重联系客观实际。江苏版的政治教材更是将教材内容设置得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虽然记忆了一些知识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2.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学生只注重知识硬性记忆的氛围中,课堂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学生只要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背诵就行。这就导致了高中政治课堂气氛的不活跃,有的学生甚至把政治课当成了补充睡眠的“睡觉课”。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热情,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面对当今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如今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成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通过实践和探索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1.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器材也在逐渐走向科技化、多样化,如今多媒体设备已经走进了许多高中课堂。在高中政治课上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课堂气氛不活跃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的胡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就成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向学生讲授政治生活时,胡老师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配以《新闻联播》和《壹周立波秀》作为教学视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讲解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面临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件、教学视频以及胡老师的讲解很快就掌握了当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课堂气氛也随着学生的讨论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政治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缺少对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当前江苏版政治教材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高中政治中的哲学生活时,由于哲学观点过于抽象,哲学思想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迅速地消化理解。同时高中课程紧张,政治课几乎每天都有,久而久之学生不会的知识就越积压越多。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出发。哲学和其他政治内容都源于生活,在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之后学生自然就会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教材的编排上也要注重添加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书本上就能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时政资源是政治课程的教学中一类很有价值的素材,透过对于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的分析,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借助学过的知识点探究与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要拓宽课堂教学的维度,引入这些有价值的时政资源进入课堂,帮助学生在时事热点素材的分析下来更快速的获知知识要点。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学生思维活跃性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锻炼,会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与构建。
一、利用时事政治来实现教学导入
时事政治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融入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列举当下的一些时事热点,以此作为教学导入,给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效开端。很多教师都在探寻教学导入的方式,有的试图列举生活实例,有的会从具体的问题分析为导入。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如果能够一定程度引入当下的时事热点,这不仅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推动学生更快速的进入到教学主题中。
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选举视频,看完之后,看是否有同学知道选举流程是怎么样的?随着学生的注意力慢慢集中后,大家也逐渐融入到了视频呈现的情境中,这个时候教师再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主席是怎么选举出来的?以此作为导入,进入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块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让他们接下来能好好学习该板块的知识。以时事政治作为教学铺垫,这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探究的核心问题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所学知识点,深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二、辅助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高中政治课程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尤其是涉及到哲学的内容,学生理解上的障碍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以时事政治素材作为辅助,尤其是在分析一些哲学问题时,如果学生从理论层面思考问题难度比较大,不妨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延伸,以生活素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实例中这些抽象知识的体现,让学生吸收这部分内容更加充分。将时政素材和生活实例引入政治课堂中,这可以很好的化解学生产生的思维障碍和思维偏差,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与吸收这些有难度的内容。
《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中,学生首先在价值与价值观上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时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关于价值观的实例非常多,比如之前造成很大轰动的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流行语“我爸是李刚”就是从此案而来。还有许多抗洪救灾的英雄们,为了抢救灾民,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学生如果对于概念理解的障碍很大,不妨透过这些时事热点新闻来领会概念的含义,这可以化解很多教学难题,也可以给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知识构建桥梁。
三、培养与训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利用时事政治还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实现。时事政治案例中有很多很值得分析与探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积累大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最好是问题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可以借助问题探究的过程来训练自己的思维,加深对于问题背后涵盖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
比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黄金的价格作为分析例子,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深入分析为什么黄金价格会波动,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为什么大家要抢购黄金?”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分析及解答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各自发表理解看法,能够让大家的思维有良好碰撞。这样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对于问题探究的深入,学生有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学生能学以致用了,这也就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用。
结语
以时事政治作为辅助可以很大程度推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能够加强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将当下的热点新闻和时事素材引入课堂,可以以这类素材为依托构建思考问题,组织大家展开对于问题的分析解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让理论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学生还可以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中慢慢挖掘问题背后体现的知识点,进而有效的吸收这些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选修课程实施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3.
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通过对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务分别对三维目标予以分析:
一、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其他教学目标的载体。要更好地促成知识目标的实现,就要突破记忆量大、知识点抽象这两个难点。
(一)优化记忆方法,解决知识庞杂难题
由于这个特点,优化记忆方法,简化记忆难度变得尤为重要。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知识模块化划分较为明显。怎样给学生的记忆减负,而不影响记忆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我推崇一种由点到面的知识记忆法,即将每一个模块提炼出几个关键词(唯物论:物质、意识、运动、规律;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以每一个关键词为基础衍生出各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二)立足社会生活,突破知识理解瓶颈
高中《生活与哲学》讲述的是哲学体系中的基础性知识。哲学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通过生活化教学,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哲学成为学生生活的指南,启迪生活。在讲解《生活与哲学》课程内容时,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生活和学科知识的关系问题。我们的基本想法是: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哲学学科知识支撑的课程模块。
二、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新课程规定,通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具有“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伦理和人生问题,具有辨识、判断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重要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敏锐洞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确定的能力目标不可能是包罗万象的,下面选取其中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惰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作为学生自主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并通过提问、学案填空问答等形式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予以督促和检测。
(二)合作探究的能力
有效的探究活动要求小组成员高度参与,有更强的分析问题、协作沟通能力以及竞争意识。而针对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点相对抽象的特点,设计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探究活动尤为重要,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合作探究,提升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于小组活动中一部分基础较薄弱、参与度较低的成员,应加强鼓励,给予其公平的展示机会,避免其形成较低的自我认同,增强其自信心。
(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怎样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确,仅仅依靠知识点的记忆远远不够,熟练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需要建立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同时更需要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形成正确高效的解题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这一目标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主动建构社会典范的示范效应。
(一)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力,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有效的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一旦被学生理解、接受,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教师。教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探求和钻研精神,都能感染学生。
(二)主动建构典范效应
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过程中,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同辈群体中也存在与主流价值观相冲突的负面文化。在讲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框题时,一个关于老人该不该扶的争论,学生已受到大众传媒所报道的负面新闻的影响,大多希望做出“明智、理性”的选择,这与我们教材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使学生以应试的功利目的来回应我们的德育目标,建立在一种对理论质疑的基础上的学习使教学变得空壳化,学生知识无法内化,德育目标无法达成。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不能强行教条式地灌输,而应该主动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导向作用,将社会典范实例通过多媒体、新闻资料搜集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自主地认识、接纳,潜移默化地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理论体系;课堂教学效用
目前,大多数的高中时事教学通常分三步:时事专题、时事新闻、时事评述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时事政治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甚至,圈定一些时事政治资料,让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地将政治与教学相结合,把时事政治运用于课堂教学。那应该如何利用时事政治,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用呢?
一、以时事政治为话题,导入新课
政治课,由于理论多,内容枯燥,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直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听讲,学习效率非常不高。然而,时事政治具有新鲜热辣,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的特点,而且来源广泛,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新闻等多种途径了解到时事政治。教师如果能利用近期时事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那么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心思迅速进入课堂,认真听讲接下来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选举视频,看完之后,看是否有同学知道选举流程是怎么样的?再问,是否有同学知道主席是怎么选举出来的?以此作为导入,进入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块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让他们接下来能好好学习该板块的知识。
二、利用时事,丰富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广泛了解时事政治,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巩固教材理论,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时事政治,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
1.利用时事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
高中政治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概念以及原理,有些概念虽然学生听过,但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理解其中的本质和内涵。如果教师在讲授这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时,能够穿插一些时事政治加以说明,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这一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生活中哲学,众所周知,哲学是比较难懂的。对于高中生,更加是只能理解到一些表层的意思,而不是深入地理解了内容。比如,在学习该教材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中,首先对价值与价值观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时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关于价值观的实例非常多,比如之前造成很大轰动的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流行语“我爸是李刚”就是从此案而来。还有许多抗洪救灾的英雄们,为了抢救灾民,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好人受到人民的尊重与爱戴,而坏人就会受到唾弃与批判。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
2.将时事政治作为实例素材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将最新的时事和社会新闻作为实例素材,选用学生关注的重大事件,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用最新的时事代替课本教材中陈旧的案例,增强新鲜感,同时也跟着时展,是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在学习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这一课的时候,在讲完征税与纳税的概念性知识后,可以引入一些企业或个人偷税漏税的时事,让学生加深对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认识。
3.深入分析时事政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师可以把黄金的价格作为分析例子。从各方面深入分析为什么黄金价格会波动。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为什么大家要抢购黄金?”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分析及解答问题。学生有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学生能学以致用了。也就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用。
4.专题讨论,用所学政治理论评述时事
时事中蕴含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们去发现,判断。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会,教师引导学生 围绕时事政治材料进行讨论,分析时事中的理论知识。然后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探究方式,改变了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去发现,自己获得知识。
三、小结
总之,时事政治在政治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用,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希望每位高中政治教师都能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政策方针,尽量把时事政治与教材理论结合起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把时事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在学中用,用中学,二者结合,达到最有效的学习与运用,为政治教学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刘西亮.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中学时代[J].2013.
[2]史云婷.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时事政治运用策略.考试周刊[J].201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81-02
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很强的学科,政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生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产生深厚的影响。但高中生学业压力大,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政治的抵触心理增强。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越来越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校园中,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来说,政治对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都有较大的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漫画教学模式,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趣味性,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漫画的原因
(一)运用漫画能够提升学生阅读与思考能力
漫画能够通过简洁快速的方式表达想要表达的思想。在高中政治中,使用漫画的形式表现社会形式表达社会内容,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而且通过漫画的方式能够以独特的效果表现出对某一事件的反讽,运用夸张的手法直观地反映出政治中需要表达的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考题中不断加入漫画形式的考题,让学生通过对漫画进行思考写出政治观点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难点。文字与图像的结合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信息与思考,阅读的效率也能够大大地提高,方便学生的学习和阅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成为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而能够快速阅读理解的漫画受到许多教育者的欢迎。漫画简洁的画风和文字让读者一眼就能读懂一个故事,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新课标实施后,政治考试里的漫画题目也变得频繁起来,教师无论是为了学生能够更方便地学习,还是为了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进行深入的研究如何运用漫画教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运用漫画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部分学生对政治中的理论知识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记忆,漫画的生动有趣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氛围活跃。在漫画的选择上,政治教材会选用一些幽默的笑话,可能是选择当今名人,或是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让学生看到喜欢的动漫人物时对漫画内容也充满兴趣。时代在发展的同时,教材也必须发展,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脱节的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枯燥的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也会变得有限。简洁明了的漫画可以打造趣味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求知欲与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
(三)运用漫画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在政治教学中使用漫画形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图像信息有很好的处理能力,通过对不同图像的有效处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觉得高中政治课程不再枯燥乏味,能够主动地融入学习中去,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漫画内容进行阅读,丰富自身的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应用漫画教学
(一)使用漫画进行课程导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政治课程导入环节,让学生生硬地接受新知识点,学生很难一下子跟上教师的节奏融入新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漫画的形式进行课程导入,创设漫画情境,活跃课堂气氛。疑问是学习的起点,利用漫画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产生疑问,可以让学生忽略政治教材的枯燥,快速地融入学习的氛围当中。教师在教授生硬的课程内容时,挑选相关的有趣的漫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例如在学习“劳动法”时,可以利用如下这样的漫画进行课程导入。
上图表述的是一名员工拿着“劳动法”找他的领导进行理论,但却被领导气势汹汹地告知“在这儿我是法人,我说的话就是法”。这是企业经营者没有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引起的结果。通过这样一则漫画,教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发现劳动法在部分企业经营者眼里没有用处,反过来认为自己才是法的代表。也让学生在课程导入环节主动思考漫画所表达的含义,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这幅漫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利用漫画进行重点教学
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多,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知识的繁琐与复杂让学生容易记住这边忘记那边,在解题时容易把基础的分数丢失。高中政治在高考中占分较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对政治的重点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这样能够直观地看出学生在哪方面不足,并加以改进。一是在政治课题中,利用时事,进行漫画绘制,让学生找出生活中蕴含的政治知R,在解题时能够灵活运用。二是政治教学中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何帮助学生攻克难点疑点是教师一直研究的问题。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合理地运用漫画教学,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理解。例如在下图漫画《跟不上趟》中,讲述的是市场调节的弱点与缺陷,这是学生在做题时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漫画中上方展示的是鸡蛋市场行情的变化曲线,下方对应的是养鸡老汉的表情与反应:当老汉家中的鸡蛋供不应求时,老汉露出了狂喜的表情,决定置办养鸡场;但当老汉将鸡蛋投入市场中时,鸡蛋的价格却一跌再跌,老汉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己养的鸡杀死,没想到鸡蛋的价格又迅速回升了。漫画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将市场调节的缺点以及不稳定性都表达出来了,学生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可见,教师把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分布在一幅幅漫画中进行教学,学生在解答相应题型时较容易通过漫画中的景象回想起对应的知识点来进行答题。
(三)利用漫画形式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政治不单包含一定的理论知识,更是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知识,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政治教学中,哲学的概念是抽象概念,学生通过简短的教材词汇往往对其难以理解,通过漫画的形式对哲学含义进行绘制,能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政治中蕴含的哲学理念。例如下图漫画《顾上不顾下》。
图中助理帮助老板撑着伞,但却忽视了脚下的井盖,很好地揭示了主题:顾上不顾下,表达的哲学观点是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与此相同,政治中许多小漫画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看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漫画,能够从中获取新的心灵感悟,对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都有新的启示作用。选择合适的漫画给学生带来的不单是愉悦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这些漫画故事中体会人生哲理、做人的准则,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有一个正确的路标。
总而言之,漫画题型已经成为高考政治中的必考题型,教师要引起重视并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政治课堂中来,增强师生互动性,从而提升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申小华.浅谈漫画在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4(11)
高中政治课堂回归生活化,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能够更早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增强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通过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教学研究,以期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加政治课的魅力。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从教育和生活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即教育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学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琐事为切入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学习、深化教材,将在教材中学习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要立足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在政治中讲日常生活的事例,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用学到的政治知识来解决。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特点
教育改革之后,所提倡的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包括几个基本特点:
1.教学目标生活化
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点,教育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政治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使政治教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2.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材的知识点是经过前人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提取了人类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的精华。学生学起来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点与当前社会生活出现的问题相结合起来讲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感受到政治来源于生活。
3.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短剧、小品、辩论等方式,以缓解高中学生学习紧张的压力感,要使学生在轻松娱乐环境的基础上掌握政治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创建一个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体会政治课堂的魅力。
三、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政治课教学中提倡生活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新课标改革之前,高中政治教材较多的偏重于对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其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不易接受,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正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学习提倡生活化,教师过多的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政治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顺应了新课革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要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重点关注学生发展的要求,把理论知识正确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将政治服务于生活,正确运用所学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这也合乎顺应了新课改的需要。
3.实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高中政治生活化的课堂方式新颖独特,多种多样。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不一样,对知识的需求状况也不一样,生活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将会有不同的培养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生活化教学方式既能考虑到部分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需求,也能考虑到其他学生想继续学习深造的需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及要想在社会中立足所必须知道的经济常识和法律道德等,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别指导,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总结
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顺应了新课改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培养,能够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学生更轻松的学习政治,使教师更轻松的教学,达到双方互益的效果。因此,将高中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到在生活中学政治,将政治运用于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郑在深. 生活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农村教育,2006(3).
[2] 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8卷[C].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3] 刘世兵. 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85
高中政治知识涵盖了人文社会的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政治知识是从这些理论知识中汲取营养,了解社会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把握事物规律。高中政治学习具有其基础性和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探究出如何才能让学生学懂知识和会运用知识。
一、政治知识学习
政治知识学习是我们以往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找到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基础知识,并且牢固掌握。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特性作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方法。
(一)高中政治知识的特点
1.复杂性。高中政治知识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复杂性,首先,四本教材的内容要涵盖各个方面的人文知识,大至政治国际关系、哲学宇宙规律,小至产品物价、个人价值观等等,由此可见,政治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极其复杂的。其次,政治这门学科知识密度相当大,教材内容既要提出社会现象,又要从中总结出深层次的含义并加以系统说明,由一句简单的总结性语言延伸出长篇的说明性语言,在教师进行讲解说明的时候又会不断增加知识点,以求把知识点讲解清楚透彻,而且需要所学知识更全面,课外的补充学习同样必不可少,所以知识内容呈现出一种只增不减的状态。
2.抽象性。高中政治知识的另一特点是知识的抽象性,这也是所有人文学科的一个共性。政治是我们学习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探究出其纷繁复杂表面下的本质和相互联系,运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述说明,甚至不能用图片加以说明;相比于自然学科可以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或者是参照物,以政治学科为代表的人文科学知识就没有一个客观物体或者固定的参照对象,人文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一系列事件,所以它的参照学习对象也是较抽象的。
(二)高中政治知识的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既是其两大特性,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我们的教学方法要以其特性为依据,探究出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1.从整体出发,构建知识框架。虽然高中政治知识复杂且内容多,但是其知识的延伸都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进行,所以我们首先要用整体眼光来看问题,从全局角度把握知识框架。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先整体后局部。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会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讲解,一个点讲完又跳跃到另外一个点,例如讲《经济生活》中“神奇的货币”这一章节,第一点,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第二点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以这种方法讲解,知识点是零散的,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有印象,但是总体回忆起来却是模糊不清的,且对其相互联系、知识规律并不了解,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渐增加,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
因此,我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在教学时先运用多媒体或者板书等方式把所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展示出来,然后进行细化填充。例如,学习《经济生活》这本教材时,首先要告诉同学们我们将把经济生活划分为四个方面来学习: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和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后讲解每一章节都以这样的方法构建框架,逐层讲解。不仅教师要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我们也要督促学生以此方法学习,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教材目录就是一个最好的知识框架,所以要让同学们学会看书先看目录,背书先背目录,然后再去学习或者回忆具体知识点。当然,同学们有不同的学习情况,我们也要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框架结构,最好是将它写下来,随时参考、修正和补充。
2.着眼局部,与实践相结合。把握整体知识结构,要对每一个知识更好的记忆,就需要对这些知识点作深入的理解,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呢?许多老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就理论谈理论,或者是用理论来说明理论,结果导致知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当然学习效果并不好。政治理论知识虽然具有抽象性,但是它是从实践问题中总结而出的,所以在学习时也要结合实践问题进行说明,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讲《经济生活》中的消费知识,我们就可以结合最近的时事新闻,以最近的物价情况等等为例进行说明。在这样一个现象到理论、理论到现象的过程中,一个理论知识就会逐渐立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更深的记忆。
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认同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政治教学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被赋予新的内涵,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设法让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内容充满兴趣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会发现,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里特征,会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让人们产生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然后人们才会愉快并且主动地去探寻、研究,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政治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这样才会为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处在人生发展黄金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并且对外界知识的渴求欲望相当强烈,但是由于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等因素难免会出现逆反心理等,为此,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例如在讲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照本宣读:(1)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这样下去,由于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即使是内容再有趣,学生也会感到乏味,甚至会很恼火:发出“直接读课本,我也会讲”这样极端的言论。我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是从讲故事开始入手的,我给学生讲了伊拉克战争这样学生很感兴趣的事件,通过这场战争学生也明白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性,由此也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产生兴趣。我并不就此为止,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学生通过我讲述的伊拉克战争有所思考,纷纷说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很快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点。
二、哲学思想要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哲学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由于认知有限,对此感到不是很难理解,进而会努力地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做题就很容易出错,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指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只有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地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 (4)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考察的是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记忆,但是所列举的3个错误选项视觉干扰特别强烈,有的学生虽然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背的滚瓜烂熟,但是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拿不定选项。根据我的调查,学生选(1)不选(2)的情况较多,其错误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理解。此题考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也叫无知与意识关系的问题,(1)与(3)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不是哲学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2)与(1)(3)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4)是(3)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为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重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
三、帮助学生构架知识框架,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整体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内容繁多并且其重要性和难度值仍值得备考的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复习的时候学生直接打开课本背个不停,这样的学习即使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依然效果不佳。对框架结构的把握,是文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提纲挈领似的学习,同样可以使学生在头脑发胀的高考政治复习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政治复习的时候,如果多花点心思将知识框架和层次结构梳理清楚,这样学生需要记忆的散乱的知识就变的清晰、有条理、系统。并且在面对任何考试题目时,由于对知识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把握,很容易把题答正确。
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时候不仅要把知识的框架和层次结构的梳理贯穿在政治复习的每个阶段,而且还要求再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只有找出层次结构之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才能使这个框架和结构有意义,成为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例如政治必修二的框架:
(1)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3)民主与的关系?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是正义的事情)等等
这一个框架共10个大知识点,教师给学生罗列后,再就每个知识点进行展开,每个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这样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一种终极目标和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不断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并且取其精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地形成符合自己教学情况的体系。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的参与思想政治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睦哲.新课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56
生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之处,无论是理科类学科,还是文科类学科,很大一部分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特别是政治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更是紧密相连的。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学生主要接触两大类知识点。一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二是哲学常识。这两方面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它极大地帮助了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政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是哲学常识,其作为最基本的哲学知识,对于帮助高中生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极有帮助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如何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
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和挖掘政治教材中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的知识点,借助广播、杂志以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充斥在我们周围。这一方面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会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局限。一些教师面对纷繁的信息资源,变得无所适从,导致在他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满堂灌的行为,学生在教师的一言堂中极其容易感到疲倦,也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有些教师过度依赖这些信息,而缺乏个人的思考,这就很难在教学活动中教出新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面对纷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和挖掘政治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点。由于政治课程在学生所有要学习的学科中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容易找到二者的联系之处,特别是关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教师很容易将之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社会公民,我们享有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需要了解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学起来也会很轻松。
二、教师在讲授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在政治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随学随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也很乐意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促使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有效保障。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教材中哲学常识部分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一下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如其中的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坚持矛盾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还有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很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教师不用讲解太多,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与我们的政治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鼓励他们善于将所学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这也就达成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以往的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惯例,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在小组内部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极为有帮助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特定的研讨题目,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解决研讨过程中的难题,教师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难题,然后全班同学组成最终的研讨会,并在教师的讲解中得出最终的结论。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很多的能力。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也会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扩展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目前高考中的文科必考科目,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作为高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高中政治学科特点的认知,缺乏对知识生活化的理解。同时,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既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又对人生与社会以及未来走向社会充满了迷茫。而高中政治学科广博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生活化主题,对学生的知识面、眼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扩展式教学,要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不能简单局限在传授书本中的知识以及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应该立足于社会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全方位、宽角度的宏观扩展高中生的知识视野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显示了高中政治学科不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也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的学科。
三、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教学信息的扩展
教学信息的扩展是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主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教学信息量是教学理论吸收现代信息科学的产物,各种有效信息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其含义的界定,以便发挥其教学评价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大小与质量,直接决定教师的授课质量。一般而言,政治教学信息的扩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教学所需背景信息量的扩充;二是政治教学过程中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
1、背景信息量。背景信息量是保证政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最基本的信息量。政治学科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文化、政治、哲学、法律、公民思想道德,由国内而至国际。信息量缺乏不能构成政治教学中完整的教学信息背景,如果为教学活动所提供的背景信息量不足,政治教学的效率会比较低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缺乏一定的载体,严重的会导致兴趣缺失。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互补品与替代品的概念时,必须进行举例说明,才能保证基本的教学需求,而例子的选择,不仅仅应该体现在不同商品的本身,更应该用生活中实际价格与需求变动的例子。因此,教师要对背景信息量进行适量、合理、科学的扩充,要能准确预知教学背景信息的数量、种类和特征,为教学活动创设最佳信息背景,进而高效的组织教学。
2、实际流通信息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客观的信息大环境决定了构成教学信息环境的信息量要比传统教学的信息量更丰富,因此,实际流通信息量也要有适当的扩充。这种扩充包括:(1)目标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学习后应获得信息的数量。政治学科的一些新信息教材中并不具备,但这些信息又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例如:在个人所得税这一知识点上,教材中仅仅介绍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具体没有讲明。这时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扩充。(2)工具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获取目标信息的工具信息数量。在政治教学中,有效使用工具信息既能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又能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深度,还能促进学生激发疑惑、生成知识的进度。例如:在理解国家采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需扩充我国近几年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要最终以学生对扩充信息的接收和应用为实现目标,教学过程中扩充的每一个信息,只有当其被学生接收并服务于知识达成目标时,这个信息才实现了流通并发挥了价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所以,背景信息量和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对信息的实际需要,不能盲目扩充信息,那样只会增加教学的难度和学生的负担。
(二)教学内容的扩展
政治学科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的扩展指扩展与教材中某一理论知识相关联,服务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包括当代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1、扩展学习政治知识的数据。
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各类经济数据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规律和各种经济政策的重要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数据往往比较有限甚至落后。此时,教师就要对各类数据进行适当的扩展。例如:通过2012年8、9、10月三个月我国CPI的变动,说明我国宏观政策的见效和经济态势的好转;通过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环比下跌,说明人民币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各类数据的扩充,可以通过教师收集、筛选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学生上网收集、调查、比较的方式取得,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时事敏感性和解读数据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据信息扩充时,要做到客观、真实并有时效性。
2、扩充学习政治概念的实例
在理解和掌握政治概念中,实例起着重要的作用。既为“实例”,就是既要真实,又要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对实例进行扩充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照顾学生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这样才能具有说服力。例如:文化生活中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时,我引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传公约》中的定义,并举了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节日,以此从实例上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当然,教师扩充实例要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不乱不滥。
3、扩充有利于政治教学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扩充适量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哲学生活中,在讲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我补充了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由四个阶段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和群体实验。霍桑实验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无时不刻受着周围人的影响。人的积极性产生于和谐有益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学生对一些新知识和趣味知识充满了热情,这也激发了我不断探索的信心,教学相长得以充分体现。当然,新知识、趣味信息的引入最终是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忌主次不分,一味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博或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导致学生“欢快而苍白”的度过课堂。
(三)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
高中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政治学科不是一门纯单一的学科,它同时注重内部知识的联系性、学科间的交叉性。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主要体现在从单一知识的传授到交叉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学会分析和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整个知识体系。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社会公平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既要联系前面分配制度有关知识,又要联系第八课财政和税收、第九课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知识,知识的辐射度比较广,切忌讲了前面忘了后面,抑或了讲了后面忘了前面,人为割裂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
教学理念与目标的扩展还体现在由基本知识讲解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注身边发生的和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和时代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相联系;在政治生活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向党靠拢,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兴衰成败;在哲学生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用身边的楷模和时代的先锋人物做典范;在文化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四)教学手段的扩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表现为教师单纯的讲述和黑板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教学手段也应当有所拓展。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漫画、视频等是教学手段拓展的最佳表现,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由教师定主题,由学生找资料,主动积极的完成。当然,图片、视频等首先要选取内容相关、具有典型性、对教学促进的相关资料,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不能喧宾夺主。例如:在分析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知识上,我选取了2010年浙江省出现的“用工荒”有关新闻资料,分析用工荒出现的原因和对策;在分析哲学矛盾这一概念时,引入了《你敢不敢剪》的漫画;在讲美国政体时,鼓励学生收集美国大选有关资料等,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既激发了学生课堂内和课堂外参与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把握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度
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扩展式教学的度,要在讲授基本知识为主、传授理论知识为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的前提下进行扩展式教学。
首先,扩展不是教学内容和信息的随意扩充。高中政治有它自己的教学大纲,因此,教学内容和信息的扩展要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必备的能力和觉悟的基础上进行。而且,教学内容的扩展还要求所扩展内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不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盲目扩充。这就要求教师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点非常熟悉,同时,也要了解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国内外大事等内容。
二、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实施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去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高中政治作为文科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科目,相关哲学原理及政治常识由成百上千的知识点组成,且每个知识点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仅通过简单的学习难以从根本上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相关问题也难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解答,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引入相关的事例进行解答,针对不同的社会事例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尽量实现从哲学、经济学及政治常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解答,如此以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三、坚持教学相长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一直沿袭着“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固有模式,致使教学内容陈旧,而学生的能力停滞不前。新课改之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其学习能力,而教师不仅仅教学生,学生也可以教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调整心态,放下身份,勇于向学生学习。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方面是一种很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优势便是可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更好地辅助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图文并茂地直观而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其次,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政治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新课程,更加透彻地理解新知识。
五、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可以很快地适应学习的主体角色,不过,如果仅仅单纯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课堂气氛则必定会失控,如此以来,教学活动就失去了本来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需根据教学内容去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做出精心的设计及安排,教师需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即一旦发现不合理的苗头能够及时制止,如此这样方能营造出合理的课堂气氛,学习活动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