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过多地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知识教授,期望利用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语文教育方式跟中学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对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教育阶段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视野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对人文关怀、社会道德、职业操守、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内涵进行科学阐释。要想摆脱理工类高职院校的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就必须从语文素材、语文内涵及语文教育对高职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同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对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未来行业发展的实用价值。
(二)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更多的课程安排集中于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其中有半年时间需要到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和实习,留下的时间只有两年半,而高职院校的专业类课程较多,各类课程安排比较密集,很难空出多余的时间来扩展语文教育。另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内的“大学语文”教师数量较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理工类高职院校将语文教育归类到思想政治学科中,而没有将“大学语文”归到文科类学科中,加上学科课程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综合性,导致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发展滞后,与较为热门的英语学科和现代专业学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致使语文教育脱节
理工类高职院校在聘请语文教师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学科的教师聘任,语文教师的聘任数量少之又少,加上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大学语文”教师匮乏,而且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较为年轻,对语文内涵、语文价值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存在缺陷,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这种形势之下,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将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要科目,致使人们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没有那么重要,进而造成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形成恶性循环,给母语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重新定位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体系
(一)有效补充“大学语文”教育
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分科中大多选择理工科,对文科知识的兴趣度和掌握能力有限,很多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社会通识以及应用写作方面的知识能力。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补充语文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社会实践以及综合写作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专业视野,也能丰富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内容,从而改善他们单一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配置,以此增强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对语文教育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教育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学语文”教育中。
(二)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对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基本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理工类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大学生语文教育。现代很多企业单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职业素养不高、敬业精神不够、全局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等。普及和延伸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写作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准确的专业知识表述以及良好的听写理解能力对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自身行业领域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这方面的需求。另外,语文教育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帮助理工类学生在自身专业、行业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如撰写文书、专业报告、合同文书等。
三、改革“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语文教师的管理
(一)开设语文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上述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了“大学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笔者以为,应该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程,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完一个学期的语文课程,为理工类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大学语文”学习氛围。
(二)改革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
结合理工类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在社会实践和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归类到应用学科中,即将“大学语文”也作为一种专业课程,主要侧重于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将“大学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能满足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能填充大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的缺失,达到相辅相成的实际效果。
(三)聘请优秀语文教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基于“大学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理工类高职院校应该组建一支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由公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在学校人事上应该给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以此激励“大学语文”教师更好的投身于语文教学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47-01
语文教育本是个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然而,前些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却变得面目全非。就普遍情况而言,前些年的语文教育的状况,教师几乎完全是为升学率而教,学生几乎完全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于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代替了丰富生动的语文教学,大量机械重复的试题占据了语文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枯燥单调的应试训练窒息了语文教育的活力和生气。在此情况下,语文教育的美就无从体现和展示。语文教育的美得不到体现和展示的原因,还在于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缺乏应有认识,有的即使有所认识,亦因受功利主义影响而缺乏实施美育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语文教育确实是一个令人求索、令人陶醉、令人感动的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她的美不仅在于其几乎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教材内容美,同时也包括其展现、传感这些内容美的教学艺术美。
就教材而言,众多名著佳篇,犹如丛丛各色各香的奇葩,赏心悦目,沁人心脾;又如支支美妙的乐曲,优雅动听,扣人心弦。就教学艺术形式而言,异彩纷呈的教法、课例和活动,犹如幅幅精美绚丽的画卷,气象万千,各臻其妙;又如件件构造精巧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语文教育的美真可谓如花,如歌,如画,令人赞叹和神往。
语文教育内容的美,除课文内在的思想美、人格美、人性美、情感美、境界美等外,还有其外在的语言美、结构美、风格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感悟、涵泳、欣赏这些美,让学生从中得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修养美德,完善人格,同时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艺术的美在于教学过程的结构美、和谐美、流畅美和教师控制课堂的技巧美、语言美、板书美。语文教学艺术美,不仅能巧妙而充分地展示教育内容美,使学生在积极投入的状态中受到感染,而且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也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我们知道,作为全面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的美育,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教育所施以积极影响的美感教育活动,对于建构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包括德育、智育在内的其他教育所不可能替代的。美育陶冶的高尚情操是道德、人格完美的必备条件,美育所创造的热情,是战胜困难、攀登高峰的巨大动力;美育所造就的智力的完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一环。而依前所述,语文教育正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足以在艺术教育之外给予学生广泛的、多层面的、生动的美感教育。同时,美感教育是通过对美的认识、理解起作用的,语文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足以使人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以外,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和运用去认识、理解诸多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也是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当然,从内容特点和教育方式,语文教育是不能和美育画等号的。但是,依前所述,语文教育内容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美,而这些美又渗透和融合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对这种种美感触、感受、感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的过程同时是实施美育的过程。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全面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在教学中将语文教育与美育融为一体,尽可能发掘和充分展示语文教材的内容美、形式美,并以美的教学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在进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写听说训练的过程中,在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充分地认识、感受、领略美,潜移默化地受到美育的熏陶。如果对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缺乏认识,势必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束缚,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如果认识不到语文教育实施美育的特点,而把两者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的关系看成是主从关系,表里关系,那么语文教育与美育的目的都不能很好达到。
本书总体特点
(一)专业的语言文字
“文字简明扼要、表述严谨科学”这一基本要求对语文教育学课程的每一本著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条理清晰,行文自然流畅,语言通俗质朴,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专业学术气息。首先,书中对理论问题的论述,简明扼要,精准到位。比如说,编者在论述“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时,先给学生详细阐述“教学”和“教学过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接着再逐一论述“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知识点,做到了理论知识的细化和深化。其次,在本书中,每章节伊始,编者用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本章节的内容摘要,使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增加了整本书的可读性。同时,编者还巧用图表图示,形象可观,语言简洁但含义丰富,便于各要素的分析、比较、研究。
(二)严密的逻辑结构
语文教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有众多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教材的编者需要对语文教育现象做出全面的描述,并阐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顺序来架构的,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构建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从而凸显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系统、连贯、全面地陈述和统摄了几乎所有的教学知识、方法和理论。编者首先要求对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有一个在理论层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熟悉了解教学操作过程当中具体的活动方法。具体到每一章节,从概念的解释到具体内容的分析建构,无不体现着编者逻辑结构的严密性。
(三)开放的学术视野
本书在强调对我国悠久的语文教育经验继承的同时,也强调对国外母语教育教学传统的借鉴与发展,具有开放的学术视野。编者采取“古今中外法”来研究与概括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揭示出学科发展的规律。编者学术视野的开放性突出表现:
1.语文学科教育的纵向比较
编者论述一个专题,能从历史出发,追溯其发展过程,注重历史地看待涉及到的理论问题。同时,编者并不是生搬硬套现有的学科研究成果,而是用动态的过程准确地概括出理论一步步发展的状态,体现了学科历史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比如在论述“语文教育的本质”这一章节时,编者从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产生介绍起,接着介绍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演进,坚持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其变化,谈古论今。这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文教育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避免学生只知“果”而不知“因”带来的片面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
2.语文学科教育的横向比较
为大力推动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本书还注重参考借鉴国外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在多层次、多方位的叙述中给学生深入思考和全面掌握的空间。虽然各国的母语教育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但是作为语言教育的研究,必然有其共通之处。编者在阐述“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时,打破了国内传统作文“四环节作文训练模式”,明确指出“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四环节作文训练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只立足于教师的教,并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编者通过对国内外作文教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同时在结合我国实际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教师写前指导――学生准备、教师写中指导――学生写作、教师写后指导――学生总结”。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作文教学程序中处于对应关系,“对应平等”的师生观,迎合了时展要求。
(四)具体内容上的新颖性
教材不仅是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也集中反映了该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具有学术专著的意味。如今,有关语文教育教材的编写并没有明确的框架结构或学g体系,编者一般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学科自身研究实践的特点,通过相关教材来阐述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阅读比较,我们发现本书在某些专题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1.“大语文、终身教育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最先有教材将语文教学过程独立成章,进行相关的论述研究。语文教学是学校开展语文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对于搞好语文教学、办好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在本书中,编者首先对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进行了历史脉络梳理,在追溯历史脉络过后,编者提出了自己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再认识。编者用“大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来诠释语文教学过程,他认为不应该把语文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单一模式。“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开放系统,从多层次来说,存在着一个阶段教学的全过程、学年教学过程、学期教学过程、单元教学过程、课题教学过程、课时教学过程等等;从多类型来说,有阅读教学过程、作文教学过程、听说教学过程及课堂教学中不同课型的教学过程”。编者并没有将语文教学过程局限于简单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而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系统的知识作为引导,用“大语文、终身教育”的思想来阐述语文教学过程,从宏观角度着手,揭示出语文教学过程的全貌及诸多关系,切入点巧妙,观点新颖,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以文为主,文、语合一”
本书在介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听话、说话五种课程形态的实施和评价)的时候按照“读、写、听、说”的顺序排位,避免了“听、说、读、写”的言语自然生成论。编者始终贯彻以读写训练带动听说训练的训练方法,坚持“以文为主,文、语合一”的自然科学生成论,同时也证明了阅读能力在语文能力训练中的重要地位。在重视“阅读、作文能力”训练的同时,编者也并没有忽视听话、说话能力的训练,坚持“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早在1924年叶圣陶先生就已经在当时的《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说话训练――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一文,提倡当时的语文研究要正视说话教学,其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育思想就已露端倪。本书也坚持贯彻“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听话教学、说话教学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与其他教学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更不可割裂,它们共同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3.“真、善、美”统一
本书把“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放在整个语文教育的首要位置,体现了语文智育是德育、美育的基础。编者用“美学”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语文教育,只有先具备“真”,再具备“善”,最后才能具备高层次的“美”,遵循“真――善――美”逐级发展的规律。编者对三大功能论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释,从特点、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着手,深入探讨各功能论的形成与发展。比如说,编者在对“德育论”的阐述中,首先提出了语文学科德育的四大突出特点,接着介绍语文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最后详细论述实现中学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方式与途径。编者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开展语文智育、德育、美育的培养,由表及里,深入剖析。
结语
阎立钦教授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是一本通论性质的教材,系统地阐述了语文教育学的产生、原则、测量和评价等各方面的内容,从传统的最基本的语文教育学知识出发,使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系统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学语文实际教学的一系列过程,进行深层次的阐述,是一本对语文教育进行全方位探索研究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顾黄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4.
[7]杜少凡.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发凡[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8]晴.近十年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9]华生.一本有开拓意义的语文教学法新著――《语文教育学》评介[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8,(4).
[10]曾祥芹.甘当出色的语文教育学学科的“法师”――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序言[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11]齐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的新成果――钱加清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评介[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教学课程版),2009,(11).
[12]何华珍.简评《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文教随笔版),2013,(20).
语文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精神成长与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工具。然而,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语文课程的教育方式使得原本应该最有生活情趣的语文与现实生活间横亘着一道深深的鸿沟。
从本质上说,语文学习与生活现实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现实生活其实就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生活不仅构成语文教育的内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源泉。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和资源库,语文教育自然要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为其步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服务。这就要求语文教育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的方式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自身发展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育中,要注意两个相互迁移,相互渗透。一方面,帮助学生将在学习中的思考、感动与感悟等向现实生活发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观与感等体验向语文渗透。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能增长他们观感现实世界的动力与能力,从而为他们奠定诗意人生打下较好的人文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应与其生活的源头对接起来,推动语文教育接地气,彻底摆脱其高大上与抽象的困境,还原其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
要想在语文教育中实现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就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下生活中的意愿与信息借助听、说、读、写等形式再现出来,并有所升华和凝结,具体说来有以下途径。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善于理解、感悟和探究生活的情趣。现实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与根本,学生能不能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与其能不能主动参与教学,善于理解、感悟和探究生活息息相关。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必须从生活入手,因为通过体验影响而产生的积极主动追寻探求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推动力,而目前语文教育却完全异化成了知识牢笼,把原本鲜活形象而生动的语文素材搞得面目可憎,索然寡味。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帮助学生从牢笼式的语文知识中走出来,到生活实践中去,把生活本身作为语文教育的素材,切实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
第二,小学语文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规律。作为一门反映现实生活、极富生活意蕴的课程,语文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学生的好奇和热情,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身心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地参考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地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接起来,打通语文知识内容和现实生活的间隔,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真切的,是可以感悟和触摸的。只有通过这种观照式的语文教育,才会使学生感到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关注和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不仅如此,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公共话题的评论,为改造社会尽一份责任。
第三,善于实现从“知识世界”到“现实世界”的还原。从表面上看,语文学习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阅读和欣赏,实际上是对某种生活的再现或体验,是学生与作者间的对话与沟通。面对语文这个知识世界,教师要充当学生阅读、欣赏和描摹的引路人与指导者,帮助学生揭去知识世界的神秘面纱,不仅让他们能感觉到知识世界的韵味,也能看到现实生活所投进来的光束与影子,让他们沉浸其中,泛起其在心底积淀的生活过往,从而产生语文表达上的冲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使学生从他们具体的生活语境中感知特定的生活状态和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讨论、互动交流,让他们在讨论中、在互动中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和展现生活。当然,学生的生活积淀是有限的,对生活中的事物的感知和认识也是有不足的,这就要教师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和适当媒介的运用。当前,不少教师比较注意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生活状态和情境,增强他们对生活感知的直观性,为提他们对生活有较深刻、完整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他们相互交流、批评、争鸣,以便他们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2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3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语文学科发展历程悠久,内容涉猎广泛。自独立社科以来,优秀语文工作者不断探索,以求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道路上有所建树。优秀优秀语文教师层出不穷,既有大家的名师之气,又不凡细节处的留心钻研。但无论怎样施教,教师所要面对的教学主体始终是学生,因而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是否感兴趣应该成为教师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当下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的思考
许多语文教师都存在着这样的困惑:语文教学怎样教才会更有效果,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何种教学方法才够创新?这些的确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更可以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寻的关键点。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导,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的角色,以往教师在引领语文课堂时往往把目光较多的集中在学生的理解力、感知力和能力的培养上,熟不知这些能力的养成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中不乏有这样的说法:“语文还需要学吗,谁能不会语文。”亦或:“语文最简单了,上语文课就相当于自习课。”再或是“语文是这些学科里上起来最轻松的”。在学生心中语文究竟处于什么位置,他们对语文到底是否感兴趣,这些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认为语文不需要用心学也能及格。第二类:不排斥语文,认为语文是众多科目中学起来最为轻松的,不需用太多精力也可以得个中高等分数。第三类:喜欢语文,乐于学习语文,赋予语文学习热情,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取得高分。
这三类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完全不同。第一类学生对语文课显然是不太感兴趣,语文学习激不起他们的好奇,带着对母语或者是对语文的错误认识在语文课堂上放纵自己,这类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自然是少之又少,对于语文能力的运用更是不容乐观。第二类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态度可以用“放任自流”四个字来概括。如果语文课程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兴趣点,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他们对“语文”的关注,这一节课他们就会选择认真听。如若不然,便会将这节课自动忽略。第三类学生,他们对语文的态度是常年如一日的喜欢,认真聆听、专注思考、积极配合。可想而知这类学生的语文课听课效果是最好的,成绩自然也是差不了,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学习亦是如此。学生能否学好语文最必要的前提是能否接受语文能否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措施略谈
面对这样一种状况,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先抽取一部分精力致力于改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1.将学生带入语文的多彩世界
语文教师心中的语文必然是内涵丰富、韵味十足的。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应首先在学生心中树立语文光辉、高大的形象。这样学生怀着带着崇敬、渴望的心情走进语文多彩、灿烂的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结合课文展现中华语文的魅力无穷,将自己心中对于语文的价值观转化成具体的教学活动。
2.把握契机,适时引导
北京语文高考满分即将提升到180分,语文作为母语是时候应该得到重视,教师正好可以借这一契机向学生说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让学生的心扉为语文学习敞开。让学生们意识到语文不是他们之前认为的可有可无的辅助学科,而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丰富他们只是的重要学科。
3.明确概念,区分内涵
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其实不然。语文学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在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学生对语文认识不全面,只学相关知识而忽略能力的锻炼,素养的形成,多年来的语文学习结果应该不会很理想。
4.树立榜样身为先
教师教书育人,教书为育人服务。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为人师者,先束己,再束人。想要语文在学生心中分量沉甸,教师也应视语文为珍宝不断努力探求语文的真谛,热爱语文。多数语文工作者亦是这样做的。
5.明确标准,师生共同努力
教师执教语文课程时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事实上,课程标准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语文教学培养的是能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的人,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语文的人。这些理解如果不是建立在对语文这一学科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是无法完成的。
6.做好衔接,铺垫发展
语文学科发展历程较长,内容也较为宽泛,小学升至初中,初中升至高中,每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都会有不同的任务,当然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也应该有些许不同,此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刚刚上来的新学生做好衔接。以确保他们可以对语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树立明确的目标,选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以完美的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7.兴趣与意识同行
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除了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念外,还要提高教师语文授课时的趣味性。创新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引领语文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投入更多的经历,放飞更多的思绪。很多时候学生也会因为语文教师的自身魅力而向往语文,因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自身的认识,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都对该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为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时也应将目光投放到改革“学生对于语文的态度”上,将这一根源问题解决,将会大大有益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有益于语文学科的改革,有益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随着教育的发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景将会更加辉煌,作为语文工作者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尽力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诚然,发展一定是在前进与曲折中进行的,因此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势必历史较长,总而言之,语文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语文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十几年前才由国人提出,较多运用、特别是用于语文教育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之后,有人可能会把它同语文这个科目简单地联系起来,以为语文生活就如同语文课堂那样狭窄。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教育普及的今天,在语言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几乎很少找到完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因此可以说,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语文生活虽然包罗万象,伴人终生,须臾难离,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甲,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当然这里所谓的“语言”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也包括伴随口语的体态表情,伴随书面语的各种符号,失聪人使用的手语,失明人使用的盲文,以及在特殊场合使用的语言衍生品和语言代用品,如旗语、灯语、电报、口令、计算机语言代码等。广义的语言是一个庞大家族,在现实语文生活中,这一大家族的成员或相互配合协力完成交际任务,或在特殊人群、特殊场合中完成特殊的语文任务。当然,这里的信息也是广义的,包括语意、情感等。
乙,通过语言发出信息。人发出的语言信息有两大基本类型:首发型和反馈型。首发型是他人或某社会群体主动发出信息,或者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对话;或者不一定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作家发表文学作品,科学家发表学术论文等。反馈型是对他人发出的信息给出即时反馈或延时反馈。口语对话基本上是即时反馈,信件来往基本上是延时反馈。不过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新的书面语交流方式,可能有即时反馈、延时反馈等不同情况。
丙,信息加工及知识建构。甲乙两方面是人的外部语文活动,通过这两种“人际交际”的语文活动,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社团与社团的信息交换。丙是大脑内部的语文活动,是信息的内化,通过这种“自我交际”的语文活动,促成人的知识积累与建构、智慧成长与觉悟,完成人生的社会化进程。
现实语文生活中,甲乙丙这三方面往往相互作用、相随而行。获取信息后常要进行信息反馈,于是便有了甲乙的互动。获取信息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将有用信息贮存起来,内化为知识或智慧;这便有了甲丙的关联。发出信息是根据一定的智慧运转程序从大脑里提取出合适的知识,然后进行语音编码或文字编码,配之以必要的体态表情等,发出合适的信息;这便有了乙丙的联袂。
语言生活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职业等,语文生活就存在差异,甚至是重大差异。比如,从出生到大学这一人生时期,语文学习是最为重要的语文生活,这同人生其他阶段的语文生活是不相同的。又如,在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现代信息设备进行文字输入、网络浏览、学术报告等场合,会更多地运用到现代语言技术,这种“人—机—人”的交际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语文生活。此外,不同职业的人,其语文生活也常各具特性,如语言学家、语文学研究者之语文研究,书法家之读帖弄墨,语文教师之语文教学,诗人之调和平仄韵脚,律师之能言善辩,相声演员之巧抖包袱,如此等等。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语文特长,成就了各种语文专才。语文学习、语文研究和职业语文等,主要出现在特殊年龄阶段、特殊职业人群和特殊的语文场合,可以称之为“特殊语文生活”。与之相对的是“一般语文生活”。
二、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为了让社会成员适应语文生活、过好语文生活以及培养语言专才而进行的有规划的社会教育活动。理论上讲,决定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成功与缺失的依据,以及语文改革的方向与推力,都应当是语文生活。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文生活,社会对人的语文生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故而有不同的语文教育。西方古代的语文教育重视口语,例如古罗马的精英们都重视演讲艺术的学习。中国古代,特别是科举时代,语文教育(小学)重视书面语,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目的主要是获取功名,治国理政。近代,废科举,立新学,兴白话,语文生活面貌一新,语文教育也为之一新,民国时期的国语国文课本,便是那时语文教育的缩影。当下之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局面,语文生活出现在现实、虚拟双空间中,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显出“微生活”的若干特征。如此之社会,如此之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也必然提出诸多新需求。比如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终生阅读习惯,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比如以“翻译”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列入公民素质的清单;比如为了适应虚拟语文生活,需要掌握现代语言技术,熟悉虚拟语文媒体的用词特点、语用规律和网民的交际习性等等。
对语文教育的评价,对语文教育各种争论的评判,当然有不同的原则和标准,但其根本还是看适应语文生活的情况。
比如,语文教育界比较大陆与台湾的语文课本,发现台湾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选篇要比大陆多。有人以此认为台湾人讲话具有较多的古雅成分,甚至认为台湾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保存较好,与语文课本中文言文选篇较多具有因果关系;于是便有提倡大陆语文课本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吁,有反映这种观点的实验教材在编纂、试用,甚至还有把台湾语文课本引来使用的,“儿童读经”也曾热烘一时。现在很少有人否认阅读古籍、加强文言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那就是在当下语文生活中,文言文究竟起着什么作用?
文言文在当今语文生活中的地位,与白话文运动之前显然不同。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需要培养人的全面的文言文能力,既能熟练阅读文言文,又能熟练用文言文写作。而今文言文的阅读仍很重要,但用文言文写作的要求与古不同,除了少数专才外,只需要能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些古文、有些文雅气息也许就可以了。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是单言教育,只教授文言文;其后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言”的双言教育,白话文是“听说读写”的全方位教育,文言文则基本上是阅读教育。这种变化是语文生活的变化决定的。当下语文教育中,文言文教育的目标、选篇的数量和具体的篇目等,对“读文言、写白话”的语文教育观点的评价等,都应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去研究、去评定、去抉择,而不能仅是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对比,仅凭感性经验。
再如,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旷日持久,焦点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静心思之,平心论之,语文应当是两性兼具。没有人文性,何以会有课文美篇?何以能够理解听读之意义?何以能够通过说写表情达意?没有工具性,人文何以载行播传?道、理何以通达化心?人文性包括文学、文化、政教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中语文课、外语课的样子。工具性包括正音识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当年语文课“一分为二”的情况,或是当年语文知识充斥课堂、考卷的情况;社会对当今语文水平滑坡举出许多例子,如汉语拼音不会分词连写、标调符号用不恰当、“的地得”不会分用、应用文写不妥帖、语文知识匮乏等,这是不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造成的?
不管主张人文性还是主张工具性的学者,其实可能都承认语文兼具“工具”“人文”二性,其分歧也许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应当如何定性,对不满的语文现状该如何改变,或是在大纲拟定、教材编写、教学活动等层面应如何操作等;但是,究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解决这一争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出发来审视,可能会有帮助。
三、从语文生活看当今的语文教育
100多年来,语文教育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由“小学”(指“文字、音韵、训诂”之“小学”)的单言教育发展到文白双言教育(民族地区则开展了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的“双语教育”),基本消除了青壮年文盲,并引入了一些虚拟生活的教育成分。语文教育总体上在跟随着语文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包括主动变革和被动变革。但是,从当下语文生活来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也会发现一些不足。
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的决定性意义。制定语文教育的目标、规划语文教育的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效率、改进语文教育的思路、臧否语文领域的观点等,都未自觉考虑语文生活这一根本性因素。语文学界对语文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不明了,对语文生活的变化不敏感甚至表现出习惯性的排斥,不清楚语文生活对未来公民的语文能力要求,因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质量,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使得语文教育或只是顺着学科的惯性前进,或是对国外做法、地区经验做局部模仿甚至是跟风式借鉴,或是热衷于“厚古薄今”式的回归,回归到古代的私塾教育,回归到民国时期的课本。笔者并不是说语文教育必须故意摆脱历史惯性,不能借鉴历史及他者,而是说应当在理性指导下借鉴或是模仿。
在目标上,语文教育的定位多为概念性或是战术性的。所谓概念性目标,就是很难对其瞄准,比如人文性、工具性等。所谓战术性目标,就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之类,即使这些大纲是合理的,以此为教育目标也是严重偏误,因为严格来说它们并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概念性目标使语文教育在朦胧中前行,在争论中盘旋。战术性目标不仅助长了应试教育,也禁锢了语文改革发展的思想翼羽。
在内容上,当前的语文教育严重滞后于当下的语文生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听说读写”观需要完善与更新。比如“读”,网络信息的检索与阅读逐渐成为常态,所谓的浅阅读、微信息正在深度影响人类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质量,应及时改进教育内容。此外,由于通讯、交通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双言双语人的批量涌现,使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快速交汇融合。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但是现在的语文教育还是“听说读写”,缺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觉意识。
二是语文知识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语文活动需要具有语言文字及相关知识的处理能力。将听到的语音、读到的文字转化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工处理,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相关的百科知识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将合适的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并且因人因境转化为语音或文字,得体地进行表情达意,也离不开一定的语文知识。此外,语文知识是人类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门类,从科学普及的角度看也不应忽视语文知识教育。与之相关的,语言国情教育、科学语言观的培养等,几乎没有进入语文教育的视野。
无可否认,语文在根本上还是一种工具,学生们学习是为了使用,但学生们在学习中能通过对语文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体会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了解生命的本质。这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育,所谓语文的人文性也即如此。现代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之一是只把语文当成工具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有些职业学校把语文课改成了写作课,以为只要教会学生写各种应用文,语文课没有开的必要。这种做法是没有认识到语文课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精神上的滋养,中华文化以博大精深闻名于世,通过语文课认识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是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其承载的任务,古人曾提出过“文以载道”。我们民族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也是以这种方式代代传下来的。所以语文教育既可看做是对使用工具的学习;也可看做是提高自己思维能力、掌握思维本质,对生命本质思索的学习。两者不可偏颇,其实专家学者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两者能够统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兼顾它的人文性,那对学生的影响会是巨大的。
二、语文教育的重点。
以语文教育工具性的属性而言,它的重点在于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而以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来看,语文教育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精神结构的重组,增强其对美恶的识别能力和提高其审美情趣。可以说,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其目的实现的前提。而现在我们语文教育所要的结果使许多老师很为难,一方面是学校、社会向老师们要学生的考试成绩;一方面是学生们不囿于教材所限的求知眼神。这种情况曾让许多老师左右为难,因为考卷考的是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使用,强调的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抱怨老师讲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以笔者所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的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这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以言传身教、移化潜默的方式把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这不仅是对现代语文老师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考验其工作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的责任首先是培养人的立身处世,其次是教以技能。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的。所以说,一个学生的成才与否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一个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有成熟的看法和认识,则是语言教育中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23-01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承已有的科学文化,而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学科进行创新。因此,新时期要求我们在教育领域进行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回顾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其实在古代,我国是没有“语文”这个学科的,而现代的语文教育多是为了传承我国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初中的语文教育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开始,小学语文教育过于幼稚,从初中的语文教育开始,便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所以,初中语文教育对高中乃至大学的语文教育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将语文教育与文章、文字、文学、人文等的关系,综合将他们运用于课堂的教学之上。
一、正确认识初中语文教育与文字的关系。
汉语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语言,是我们的母语,学好汉字的音、形、义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文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语文的字词句段是语言的载体,是语文教学以及语言使用的基础。这个基础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积累的,到了初中,应该对此加以夯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师资力量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我国农村的师资力量仍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年龄偏大等种种难以解决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在字词句这个语文教学基础方面的薄弱,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主要关注的问题。
语文的字词句教学,在小学阶段已经开始了积累,所以到了初中阶段应该在这个方面加大力度,让学生对字词句的练习与课堂的教学衔接起来。教育工作者应当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写字课、课前五分钟的说话时间、课文的字词教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以及语文的课外读本等各种途径进行锻炼、积累和提升。同时也应当在初中阶段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提高母语的学习质量。
二、正确看待初中语文教育与文章的关系。
在初中阶段,除了要将字词句的使用功力加以夯实以外,还要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和练习,因为文章与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时期的语文课本的编排,大多是以文学体裁为依据的。一般在语文课本当中会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新闻、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而且在课本的最后会安排两篇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将语文中的各种文体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在这种要求下,语文教学的课堂便有了明确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便于更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更加灵活的运用和把握各种文学体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同时也为高中和大学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认清初中语文教育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美好的汇集,汇集着自然、社会等各种领域的美好。只有运用文学的美好来拓宽初中语文教学的生存视野,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才能让学生发现语文这门学科的真善美,才能深刻认识到语文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可供提升和实现的平台,是初中语文教学所必须要做到的。
认清初中语文教育与文学的关系,能够让学生更多的理解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对语文课程也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学习,爱上语文。同时,也为学生的高中乃至大学当中的语文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本质。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育,应当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不应当保持传统的教育方法,一味的分数和升学率,而应该去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才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看清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本质,找到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开发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开启新的大门。
语文的学习是母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字,词语,句子的学习,更是学习一门语言,学习怎样运用这一门语言。而且,语文是我们母语的学习,如果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那这个学生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正是这样的要求,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努力,开发更完美的教学方法,带领我们的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学会语文,学会怎样运用母语。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育,承载着小学积累的字词句功底,启发了高中以及大学的学习思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4-0003-05
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做什么”一直在争论不休:就教学主张而言,也是百花齐放。影响语文教学主张形成的因素很多,诸如教育价值追求、社会教育需求和个人教育经历等,但尤为重要的是对语文本质、功能的理解与把握:从功能上看,语文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创新的载体;从内容上看,语文是融思想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文化,是让人的生命得以发展的精神养分。基于这种思考,我觉得语文教育不只是传承人类文化,更应为了人的生命成长――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
一、形成背景
1.生命发展的需求
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生命的发展,生命发展是人类的本质追求。生命发展包括物质机能的成长和精神机能的成长。物质机能的成长主要靠食物和身体的运动实现生命体的成长:精神机能的成长主要靠接受教育获取文化养分实现智慧和情感的成长。人的精神生命成长渴求教育不断充实精神食粮。从内容上看,语文给人的生命成长提供语言、智慧、道德、情感等诸多营养,是人精神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更应该满足人的生命成长需要,成为适合人生命成长的元素;从方式上看,语文是人探究知识的工具,是形成学习和交流技能的手段,更需要适合每个人的建构方式,具有促进生命成长的机能。因此,语文教育理应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
2.教育本质的追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在不停地追问“教育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什么”,我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究,对教育本质认识越来越清晰:教育不只是为了传承文化知识,而更应为了让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让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即“让人的生命能够健康、幸福地成长”。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语文这个母语教育,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更应从“人的成长需要”出发,以适合人生命成长为基点,以促进人生命成长为目的,建构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框架――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
3.教育研究的启迪
本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一直注重探究语文教育规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建构“自问自探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读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实践逐步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而且要引导他们“学出问题来”: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而且要引导他们历练思维;不仅应关注学生建构语言,而且要让他们探究语言建构规律。“十一五”期间,本人在教学方法研究基础上转向学校文化建构的研究,从关注“知识和能力”的研究转向关注“成长”的研究,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的校本研究”的实验,进一步明晰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成长;通过“成长课堂”的研究,进一步明晰课堂教学的意义应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启迪:语文教育应适合人的生命成长。
4.语文价值的寻觅
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已形成这样的共识:语文是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工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语文的性质和地位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价值定位,还是人类自身对语文的需要,语文的价值都应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因此,语文教育应追求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
二、思想内涵
1.“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的价值在于引领生命成长,生命成长源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哲学”“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的信仰、理念,作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追求,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思想。
2.“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的本质在于服务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基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内容”“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种健康养料。
3.“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归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途径”“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方式选择的重要标准,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式,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条科学途径。
4.“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
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在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方法”“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方法选择的客观依据,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项有效策略。
三、理论基础
1.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
成长是生命存在的状态,也是生命存在的价值;成长是生命发展的特征,也是生命发展的本能。每个生命体都在追求成长,只要生命存在,生命就要成长。人的生命成长既包含通过食物和运动等滋补的物质机能的成长,也包含通过教育和实践等滋养的精神机能的成长。就教育而言,人生经历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
教育活动。一个人缺少学校教育虽也能发展。但是很难得到全面的、有序的、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更是人生命成长的重要营养,她对生命体的发展有着独特价值。其一,生命成长需要语文帮助交际。人的生命成长需要不断地认识世界,需要交流经验和情感。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升交际素养。其二,生命成长需要语文完善个性。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让其个性不断得到完善,逐步成为“完美的人”。语文教育可以提高文化修养。促进个性品质逐步“完善”和“健全”。其三,生命成长需要语文塑造灵魂。人的生命成长核心在于道德与智慧共生。语文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打好“精神底色”,让人的灵魂更加高尚。其四,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滋养习惯。人的生命成长是生命状态的一种自觉成长,需要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语文教育可以引导生命发展的方向,提供生命发展的动力,唤醒生命发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品质。
2.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
人的生命成长,既受先天遗传素质影响,又受后天教育影响。遗传制约生命发展的潜能,教育决定生命发展的可能。遗传是先天的,即“天赋”;也是客观的,后人无法改变。人出生以后的成长主要受教育影响。同一个人受到的教育不同,他的发展方向和成长速度也截然不同。由于人的遗传素质差异,他的学习潜能和学习方式也有差别。每个人都希望建构和使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都向往获得自己喜爱的教育。就语文教育而言,语文是一种工具,是人类生活交流的语言,不同的语文教育对人类语言形成不同;语文是一种文学,是人类生活世界的描绘,不同的语文教育对人类文学建构不同;语文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缩写,不同的语文教育对人类文化创生不同。每个人大脑中语言结构是有差异的,其家庭对语文素养的熏陶也不尽相同,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也是千差万别的,正像人们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对教育方式需要是不同的,但对教育目标的期盼是一致的,都期盼自己生命得到充分、和谐的成长,都期盼用自己需要的教育滋养生命的成长,也都期盼有适合自己的语文教育促进生命更好成长。
四、实践操作
1.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
(1)以传承生命成长文化为载体
虽然人们已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语言的性质”;但是语文教育中很难客观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就是说,这个“度”不容易确定。如果语文教育偏向工具性,就让语文成为没有情感的“空壳”;如果语文教育偏向人文性,又让语文成为强调思想的“政治”。我们追求“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时,既不从工具性也不从人文性上确定语文教育价值,而主要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出发,提出“以传承生命成长文化为载体”,其意旨是让语文教育成为一种文化,且成为关注生命成长的文化。这样的价值追求既是对语文学科意义的重构,又是对语文教育理念的丰富,也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发展。
(2)以滋养生命成长需要为宗旨
每个儿童都期盼生命获得成长,且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也都呈现一种内在需要。这种“成长需要”唯有教育才能满足。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而且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内容教育”,同时还是人精神成长的“价值教育”。每个人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利用语文学习其他学科,还要运用语文陶养自己,这正是人的生命成长需要。从语文本质看,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滋养人的生命,因为语文是熏陶人的文化,是人的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意义就是培养人的思维,滋养人的心灵,陶养人的人格。因此,以滋养生命成长需要为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既体现教育的本质追求,也满足人的生命需要。
2.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
(1)把学生需要、学科内容和生活意义三者有机结合
适合生命成长并非是生命成长需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需要什么就不给什么;而是以生命成长需要为根本,建构学生需要、学科内容和生活意义“三者共融”的内容。选择语文教育内容时,首先要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宗旨,充分考虑他们兴趣、动机、情意、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以及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元素,这种内容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同时,要关照学科自身的结构,体现学科的要素,即以语文学科性质、目标为依据,兼容语言学、文学、修辞学、逻辑学和文章学等学科知识而建构,这样的内容既是学科知识体系,又是学生成长的能力结构;另外,还要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建构教学内容,实践生活意义。据此可以看出,将学生需要、学科内容和生活意义相结合选择内容超越学科本位。有益于让语文教育成为人的教育,成为适合人发展的教育。
(2)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有机结合
适合生命成长的需要不只是生命中的某些方面的需要,而是成长过程中全面的、整体的需要。就语文学科而言,既包括对字词句篇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还包括听说读写技能的建构和运用。因此,语文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凸现基于人的生命成长且又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的听说读写基本素养。一方面,在整体设置教学时间时要统筹安排,不要偏废。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要科学组织,听说读写要同时、相机进行训练,让每项技能都能得到和谐成长,促进人的生命发展。
3.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
(1)让课内与课外融通
人们获取语文素养的方式和路径很多,不只是通过课堂教学习得,有的是在课外阅读或实践中形成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从本质上说,既要适合群体的成长需求,也要适合个体的成长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育既要关注群体的“引导”,也关注个体的“施教”;既要关注课内的教学,也要关注课外的学习。尤其要将“课内”和“课外”链接起来,把“教”和“学”合为一体,建构一个内外融通的教育途径。操作时,重点应把握以下两方面:一、课内探究策略,课外发展技能。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学习探究语文学习方法。初步了解学习语文的一些策略: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获得的方法,自主实践学习策略,形成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二、课外探究策略,课内发展技能。课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一些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课内,再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实践,进一步探究其本质,验证其意义,促进形成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教育既适合语文自身的学习规律,也适合人的发展规律。
(2)让教学与熏陶融通
学生对语文的感受、理解和学习是多元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既要重视教学引领,又要重视熏陶感染。从人的生活目的看,人是社会人,是让自己在生活中适应和服务社会。这就要求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时既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重视生活陶冶,让教学与熏陶
融通。从人的生活时空看,学生不只是生活在学校,在课堂,而且还在课外;他们也不只是为了学习,而是在生活。因此,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既应重视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升:也应重视文化陶冶,通过环境和人的相互影响,让其思想、品行、习惯渐趋同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操作时,重点应把握以下两方面:一、把人文文化融入教学。平时,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认识社会,接触良师益友。感受生活,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同时,把通过生活陶冶形成的“个体语文”和“社会语文”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和发展。二、用教学建构人文文化。平时,应从生活需要和语文本身需要的角度进行教学,既要关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学习语文,主动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
(3)让文本与实践融通
语文的内涵首先是语言文字,人们获取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取知识和技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既应让学生阅读语文材料,在语文阅读中体会、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也应让学生直接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活动中感悟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操作时,重点应把握以下两方面:一、在阅读文本中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报刊和网络等文本,让他们在阅读中建构知识;同时,让他们把从文本中获取的知识再与生活实践相链接,在实践中形成语文技能。二、在实践中反思文本。在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实践进行设计、概括、提炼和反思,不断提升语言感知和概括能力;同时,让他们把从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知再和文本联系,在实践中验证知识。
4.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1)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方式融于科学的阅读方式
阅读是一种自主认知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一种自觉意志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自我发展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既是一种自我行为,但也需要不断发展。语言习得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阅读必须符合其规律。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从本质上说既应尊重自己的阅读方式,又应学习科学的阅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将自己的阅读方式融于科学的语言学习规律之中,即:让每个人把自己的阅读方式纳入科学的阅读方式的建构,促进自己阅读方式不断走近科学。
从阅读的意义看,阅读有获取文本意义的消遣式阅读,也有促进生命成长的发展式阅读。消遣式阅读是通过阅读了解文本的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发展式阅读是通过阅读探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目前,很多学生的阅读还只是“读出来”的“消遣式阅读”,而阅读教学追求的科学阅读方式应是“读进去”的“发展式阅读”。即通过阅读探究文本的内涵,建构学习语言规律,形成语文素养。这种阅读和传统阅读在要求上的区别是让学生从“关注‘写什么…转向“关注‘怎么写’”。一方面,让学生经历“写什么”到“怎么写”。教学时,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怎么写”上,让学生先读懂“写什么”;然后,围绕“写什么”,探究“怎么写”――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谋整篇”到“遣句段”。文章的写作过程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阅读过程也是“整体感知――部分感觉――整体感受”。引导学生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知规律: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他们探究作者是怎样表述的。通过感受作者的写作过程。体验作者的生活情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才是科学的阅读方式,也才是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2)让学生把自己的表达方式融于科学的表达方式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规律的重要体现,统领语文教育的整体指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并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要素;如何理解与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把握语文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因而,受到语文领域各界人士的重视与激烈的讨论。本文试图从人性本身的视角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以便丰富语文教育本质探究的内容。
一.何谓语文教育
究其“教育”的涵义,并无定论,但有狭义与广义之理解;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以影响,陶冶其思想和品德,便于学习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
德国教育理论家沃尔夫冈·布雷岑卡(Wolfgang Brezinka)针对教育术语“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这一现象,并对德国、法国、美国、荷兰、英国、前苏联等六国著名教育学著作对教育所下的定义进行比较,认为,“在‘教育’这一问题领域中,概念的混乱是国际性的。这足以表明,如何对教育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的理解与规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延续与发展而兴起的一个专门化领域,这个领域不仅要保证文明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而语文教育在具有教育共性的同时,也具有语文学科的个性;语文教育追求生活世界的回归;对美的向往,众多学者认为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语文教育是人为了对生命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以促进人的审美化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对美的追求,正是生命本身自觉的、本性的追求,也是语文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人性关怀,即对受教育“主体”的美的一种追求、一种体恤与关怀。
二.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哲学来看,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观,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与教育的现象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一个人的教育观无疑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为的直接因素。
1.人性选择:生活世界的回归
教育的一个终极目标即促进人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使人更接近于生活的真谛,从而去理解世界的真谛,并逐步趋于世界本原,使人更适应于世界的发展趋于生活的真谛,是人性对生活世界的选择与回归。
第一,语文教育指向趋于“人的生命意义追寻”。人的生命是一个完整的、持续的、充满种种创新特质的富有意义的过程,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融合。理性教育的过分强化,将走向理性主义的极端化,而感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理性教育的弱化,也将最终促使两者融合,从而真正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有对感性教育的赞同,特别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不能是单纯的理性教育,语文教育应该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融合。
第二,语文教育趋于“人的现实生活的本原”。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制度化、概念化、符号化和抽象化的理念强加于受教育主体,造成教育生活规范化、程序化,儿童的教育失去了儿童的“特色”,成人化的教育方式使儿童的教育提前,如当今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的“中学化”等趋势,让受教育主体超越了年龄本身的局限,违背了教育的阶段化、受教育者的阶段性等教育规律。而真正属于人的本身“生活化”需求被隐蔽,甚至泯灭,所以,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当今语文教育的迫切需求,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的生活回归是必然。
第三,语文教育趋于“生活世界的建构”。人是社会群体动物,趋于社会的集体的生活,因此,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促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一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一书中曾指出:教育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对生活世界的建构提出相应的理念引导,为促进生活世界的建构提出法理依据。学科教育即语文教育不应该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输,更应该是对一种生活的建构,特别是受教育主体的生活世界的建构;改变以往知识为主体的应试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并行的生活教育;改变以往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应趋于的多元化、多样化;使语文教育趋于对受教育主体生活世界的建构。
2.人性情怀:美的追求与向往
语文教育的本身就蕴含美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与素养,同时,也是受教育主体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的现实反映。也是语文教育对受教育主体的一种人文关怀与关切。
第一,受教育主体的审美向往与追寻。语文教育的本身就蕴含对受教育者的关怀与关切,是对主体美的追求的一种回应。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既然美如此重要和如此有价值,教育就应该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核心的社会活动”。同时,进一步阐述美的教育“才能发挥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只有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才是人类走向创造,走向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走向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把美作为价值的本质,把审美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充分表明了美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第二,语文教育对受教育者审美追求的回应。有研究者持这样的观点,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是教育的本质。他论述的理由是“美是价值的本质,美的价值构成价值体系的根部,是各种价值相互渗透的中心,所有价值从某方面说都是审美价值”。美的价值是评价社会一切价值的标准。但是,美的获得不是全靠教育实现的,还有社会活动等途径,如果将它们也包括到教育中去,那么教育的本质则失去了作为区别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标准的功能;同时,教育的本质只是“人的美化”也属片面之辞,美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代替整体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主要目标,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价值所在。
3.人性存在:生存方式的呈现
教育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存在,是人们理解世界,与世界沟通的一种重要渠道,知识贯穿其中并实现知识的传播与流通,进而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发展不竭的动力;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语文教育正是人性的存在方式,实践的重要方式。
第一,语文教育是人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存在。教育是个体的人和人类形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人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作为通过创造和享用文化而展开的人生的存造过程,以及人生意义的实现过程,不是在零乱的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进行,而是在各种有意识的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的支撑下自觉地进行,教育就起着重要的指引和引导作用。
第二,语文教育是人进行意思活动的重要方式。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自我意识和未来意识。通过反思和自我意识活动,教育时刻关注着个体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发展样式,从而推动人们对新的生存方式的自主探寻和追求,获得人自身意义世界的增殖,使拥有教育这种生存方式的人继续寻求更多美好生存方式的可能。
4、人性关怀:主体的自我理解
第一,语文教育需要应给予受教育者“自我理解”的权利。在语文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受到关注,这样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的内化程度。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在关注教材本身内容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理解,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是在课堂中学生状态与表现,同时,给予学生自我理解的空间,反思的空间。
语文教育的沉疴及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迫切诉求,消解了其内在品性,也使其科学化之路步履维艰。这一深层次矛盾的运演一方面将语文教育圈囿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铁律”中难以突围,另一方面将语文教育拉扯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恒定钟摆上难以定格,语文教育由此陷入迷茫与困顿之中。鉴于此,反思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路向,就是既要超越“八字铁律”的框限,也要摆脱工具与人文的纠缠。积极语用教育观“审时度势地自觉纠正了‘听说读写’并置论及其导致的内在逻辑悖谬和教育实践歧途”[1],因而,语用转向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突围之径恰逢其时。
一、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动因
语文教育的本体性价值集中体现在通过语文教育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语文人这一问题上,这是一切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当前,语文教育深处多元文化交融、各国母语改革和时代诉求更新的境遇中,这正是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动因。
1.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语文教育的选择
文化发展的当前样态鲜明地表征在各种文化的深度交融中,语文作为母语,在这种文化选择中应该坚守什么原则、秉持什么标准、形成什么认知都关系到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语文教育的重要旨趣之一便是在文化选择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进而促成民族文化认同的实现。然而,这种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单是一种外在的附加性认同,更是一种内在的生成性认同。换言之,语文教育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应注重认同主体对这种文化的运用、感知和体悟,不断以内生的动力、内在的激情和内发的期待驱动语文的实践运用价值落地生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成为一种文化选择的诉求。一方面,语用转向使得语文教育理性应对多元文化交融中的文化选择。以语用为标准和尺度的语文教育文化选择,跳脱了文化选择中的自以为是和似是而非,使得语文教育中的文化选择更加有据可依。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交融弥合了语文教育语用转向的现实期待。多元文化的交融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表征,然而如何在文化交融中为语文正名成为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语用转向需要语文教育在文化交融中获得向语用而生的新生,文化交融的实质恰巧使这一期待转成现实。
2.各国母语的改革与语文教育的觉醒
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改革一直是牵引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着眼国际思索语文教育的发展,既是世界教育格局变化对语文教育发展的外在推动,也是语文教育自身深化发展的必然之思。近年来,世界各国母语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便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具有怎样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公民,在这个层面,语文教育必须跳出只注重本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偏狭视域,而要着眼于未来世界公民的培养。这就是说,语文教育必须从自我陶醉的睡梦中觉醒,关照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精神与方向,使得语文教育能够在培育世界公民的过程中参与到国际社会的深度对话中,这既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以语文教育改革促进文化自信形成旨趣的实现。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在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促动下应运而生,语文教育得以在汲取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营养的过程中探寻与世界接轨的发展之路。实际上,与其说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是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推动,倒不如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觉醒。由此论之,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是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直接助力的结果,但语文教育的内在觉醒将是这一转向实现进而深化的根本动力。
3.时代诉求的更新与语文教育的担当
时代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变革,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当前是正在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时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变得扑朔迷离,语文教育面临艰巨的时代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语文教育能不能担负起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和创新的神圣使命,能不能理性应对异域文化的渗入、演变的严峻现实,能不能成为自我文化自强、自信和自觉的重要支柱。这是深刻变革和复杂运行的时代对于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也是对语文教育担当的关键性考验。那么,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确保语文教育不偏不倚,关键在于构建语文教育的自身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的建构着眼于语文教育担当与使命的实现。实际上,“语文教育的语用观思想,既是对百年历史的观照,也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应”[2],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就是语文教育应对当前迫切的时代诉求的可行之策。在语用中,语文教育得以与时代共振,从而获得动态的生命。此外,语用转向的语文教育将开启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阀门,这无论对语文教育担当的实现还是语文教育自身的深化都大有裨益。
二、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内涵
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孕育于多元文化交融、各国母语改革和时代诉求更新的现实土壤中,这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推进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实践,还应该深刻理解其在彰显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重构语文教育的话语体系和指明语文教育的未来路向等三方面的内涵承载。
1.彰显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
语文教育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长期摇摆大大消解了其实践品性,这是制约语文教育发展的顽疾。因此,如何超越工具与人文之争,就不仅仅是要寻求工具与人文相统一的进路,而且要探寻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生成的另一道路,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将给这一道路的开辟以更好的指引。“语言文字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才会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语言文字也只有在实际运用的操作中才有生命。”[3]这正是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实际上,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充实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使得语文更加灵动、更加鲜活。语用转向准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这一特质,抓住了语文教育的内核,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实践内涵。因此,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耦合了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一方面,语文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语用是这种实践的具体体现。语文教育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训练,旨在促成学生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是语文实践品性的重要依据。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语文教育的这种实践品性,更加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使得语文教育更加具有实践性。另一方面,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具有反思性,这为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打通了思路。传统的语文教育常常受到“少慢差费”的指责,因此,“多快好省”的语文教育发展之路成为不懈追求。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将提供一种反思传统语文教育的新视点,进而使得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在反思中成为可能。总而言之,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在实践维度有益于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将以语用转向为契机获得新的生命。
2.重构语文教育的话语体系
语文教育的科学性问题是语文学科发展中的“难言之隐”,科学性被质疑成为语文教育的尴尬。然而,究竟如何推进语文教育朝着科学化路向迈进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话题。回顾以往关于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还是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圈囿中打转,只是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征而已。语文教育发展的现实说明,仅仅指望从工具与人文的厘清中探寻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之路已经走入难以突围的死胡同,因为再怎么争论充其量只能达成关于工具与人文统一的共识,这对于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来讲只能是隔靴搔痒。那么,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可能的突围之路又在何方,这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实际上,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话语体系的形成与确立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础,这对语文教育发展的启迪,在于以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重新探寻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之路。简言之,语文教育科学化需要以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为抓手,而就当前来看,语用转向是语文教育话语体系重构的核心。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话语体系重构具有三方面的意涵:一是以语用思想指导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整体构架。语用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育话语体系需要突破传统的语文教育在工具与人文之间的机械分合,而要紧紧围绕语用这一核心思想重新确立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以此形成基于语用的新的语文教育话语系统。二是以语用思维矫正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运行偏失。语文教育中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不说与现有话语体系的运行偏失没有关系,实际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话语表达的模棱两可、话语内容的摇摆不定和话语理解的主观随意揭示了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自身缺陷。以语用思维矫正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运行,就是要提升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科学效能。三是以语用逻辑促进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实践生成。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的重要维度,基于语用的重构路向旨在凸显语用逻辑之于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生成的重要意义,这种生成既突出了语文教育话语体系本身的语用特点,也观照了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进程。总而言之,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在为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思路,也在这个意义上使得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有了新的进路。
3.导引语文教育的未来路向
深处剧烈变革背景中的语文教育将何去何从,这是探讨语文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就语文教育的相关理论发展来看,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属性共识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进展,这基本上已经成为评价语文教育的公共性尺度。就语文教育的具体实践形态来看,关于什么是真语文的争论和怎样提高语文教育效能的呼声可谓此起彼伏,实践运行中的语文教育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理论的共识与实践的乱象形成了鲜明的悖论,那就是理论的发展并未有效改善实践的状况。由此,语文教育的突围之路在哪里?未来进路又在哪里?这成为当前思考语文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为语文教育的现实突围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提供了难得的达成共识的机会”[4]。具体来看,从语用的视角思考语文教育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的深化上:第一,从语文教育发展的高度确立语用的价值引导。语文教育发展的最终旨趣在于回应通过语文教育使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以及语文教育是不是有效发挥了把人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价值的问题。实际上,被接受,进而被运用,最后被认同,这是语文作为母语的最重要目标,而语用是这一目标达成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这说明,语文教育需要在语用中实现自身的功能,以语用为价值引导的语文教育发展实至名归。第二,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落实语用的行动逻辑。语文教育的发展既需要以理念更新为引导,也需要以改革实践去落实。这就是说,以语用为突破口的语文教育发展之路还需要积极探寻语用实践的逻辑,为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创建实践载体。当然,如何在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中真正体现语用的精神和思路,这是及其复杂的,但从语用的角度探讨语文教育的改革路向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之思。第三,从语文教育科学的进程审视语用的实践限度。语用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突围路向,这是语用转向之于语文教育的现实启示。着眼于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进程,反思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发展限度,一方面在于深刻认识语用在何种程度和何种意义上将成为语文教育发展的推手,另一方面在于廓清语文教育发展如何合理发挥语用的作用而不至于陷入唯语用的功用主义失衡中。总得来讲,在发展维度上语用转向为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路向,尽管还有待探索,但基于语用转向的语文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语文教育的长期积垢和其科学化进路的艰难历程启动了语文教育转向的阀门,而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和鲜明的直接来源。一言以蔽之,“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是当代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5]正因此,本文探讨语文教育语用转向的动因是为了明晰语文教育何以发生语用转向的逻辑前提,分析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内涵则确证了这一转向的基本实质。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成为一种趋向已经悄然发生,但实践中如何应对这一转向还需要更加积极的探索。当然,从语文教育发展和自觉的高度审视这一语用转向,就是既要从理论层面澄清这种转向的学理关系,也要在实践层面深入推进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改进行动。如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依相促中,使得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朝着更加深化的路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涌.积极语用教育观对”听说读写”论的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2] 李宇明,姜丽萍,王帅臣.语用观指导下的语文教育改革整体设计[J].语文建设,2014(6).
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高中语文教育难,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着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自主、探究”这四个字,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好方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够真正实现“自主探究”,老师们往往很难做到。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只要自己所教的学科成绩优秀就可以了,往往却忽略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从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应还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本来面目,高扬人文精神旗帜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语文必须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凭借作品以及多元资源,让学生受到文学、文化、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