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

篇1

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

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众所周知,语文教学需要学生背诵很多东西,尤其是从初中语文开始,语文教材中设置编排的必背古诗文篇目逐渐增多,因而加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任务量。由于初中学生还要学习数学、英语等其他科目,时间安排紧张,因而大多数学生都感觉古诗文的背诵耗时较多,难度较大,从而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学生无法对语文学习提起兴趣。为此,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目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针对以上提到的古诗文背诵难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交给他们不同的背诵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古诗文背诵的要求,进而增强自信,使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要尽可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为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诙谐,表述要生动风趣,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活跃、愉快的气氛之中,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不但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且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极大的兴趣。

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只有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成绩,才能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地。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育经验,认为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其一,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要以视频朗诵取代教师范读,更不要忘却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们万不可忽视他的存在,所以学生更应成为“身临其境”的主人,融入其中,从而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活他们学习的热情。其二,教学过程中也要情境化。现如今的教学已不是简单的停留在课件的演示上,而是与教学内容恰当地融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地融合,并以此为媒介创造师生合作学习的情境,成为师与生、生与学习内容、师与学习内容的粘合剂。如在学习杜甫诗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表演杜甫出现在课堂上,在诗词内容上也细加斟酌、推敲,争取扮演一个形神兼备的杜甫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使他们的语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总之,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目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三、充分利用好背诵的方法,不断积累经典语句

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充分利用好背诵的方法,不断积累经典语句。背诵这一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永远无法取代。为了让学生们增强记忆,丰富词汇,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我给学生们精心挑选了大量的经典句子,让他们背诵。如人生感悟方面的:人为有悟方说苦,鸟缘无知不啼。关于学习方面的:忍耐是坚忍和能耐的简称;学问是苦学和勤问的概括。让学生珍惜青春的:人生是一场大火,看你从中抢出了什么;青春是一泓清水,看你把它浇灌在哪里。引导学生志向远大的:目标是太阳的人能轻易登上山顶,读书为消遣的人必懒于掩卷深思。引导学生成功的:懂得吃亏的人怀揣着生活美好的秘笈,为人着想的人手握着事业强大的权柄。启发学生们甄别善恶的:获得掌声却内疚的人极其高尚,受到谴责仍得意的人无比下流。关于交往方面的:己所不欲,若人欲之,也可施人;己所欲者,若人不欲,亦不可施。关于说话方面的:越贫穷的人,出门的时候带的东西越多;越智慧的人,闲聊的时候说的闲话越少。告诉学生要学会忍耐的:忍耐能够吞下世间的苦果;豪情可以摘走天边的太阳等等,这些句子言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学生们都很喜欢,有些学生几乎全部能够背诵下来,一方面,丰富了辞汇,增强了写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这些句子里面受到了教育和启示,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总之,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目地,语文教师就需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好背诵的方法,不断积累经典语句。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口语又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形式,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因此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小语教学中“把原“基础训练”中“听话・说话”的内容独立出来,修改为“口语交际”,新课标继续将“口语交际” 作为独立的一项教学内容安排,并具体规定了每一个年级要达到的目的。

生活告诉我们:口语表达确实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技能。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没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就很难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在不断地归纳、分辨、评价中能发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使学生从小确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承认的生存模式,以达到与他人、社会与世界的融合生存技能,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点认识。

1以“本”为本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

1.1利用教材,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依托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内容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运用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初中语文教材都合理地安排了一些关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训练题目,我们教学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加强训练。

1.2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利用课堂互动加强口语训练呢?

适时抓住教学中的情境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情境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角色意识,激起语言交际的冲动;才会使学生感到语言交流有实际的意义。只有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设一个什么样的交际情境,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交际氛围,决定着一次口语交际能否成功。例如,我在教学《哦,香雪》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香雪和凤娇等人,她们同样是一群普通的山村孩子,同样对山外的世界充满着向往,但是她们关注的东西不同,可见她们的内心世界不同,就此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她们未来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已见,甚至允许争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香雪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凤娇她们有的开了公司,做了公司经理,有的有的做了模特,成了名模等,又讲出了很多道理,各有其理。又如在教学古诗《赠汪伦》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能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情境:讨论李白与汪伦临别之前会说些什么?我认为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创设情境这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技巧

口语表达,不只是把话说明白,还要讲究说话的技巧,即说话要文明得体,饶有趣味,让人容易接受。据闻,歌唱家关牧村曾去英国访问演出,在一次酒会上,主人开玩笑说:“你的歌喉太迷人,我们要用市长来交换你!”关牧村微笑着回答:“实在对不起,我只能把歌声留给你们,因为来的时候我把心留在祖国了。”主人诙谐幽默,客人答话更是大方得体,既不失对外国友人的友好态度,又把自己热爱祖国的一片真情充分地表露在他们面前。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乃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

3加强思维的训练

思维训练是口语交际训练中举足轻重的环节。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钝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由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很大程度上应是思维的训练.

4开展各项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钻研精神提供了重要条件。学生因为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口语 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扩大知识面,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用语。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开朗、自信的性格,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口语交际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1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教育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首先是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其次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再次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套路。在新课改趋势下,初中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教好初中语文,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一、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也都基本上适应了新课程教学要求,但也还存在着沿袭保守教学方法、教师凌驾于课堂和学生之上、极度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等现象。但是很多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仔细研读新教改,想当然、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新课改教学。而在寄希望于目光短浅的改变教学现状的简单做法没有成功后,就陷入了语文教学课改的死胡同,并产生了畏难心理,使得新课改难以顺利进行。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盲目”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会重新思维和探索。初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精神,有机、灵活地探求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要系统地掌握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学习教学科研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

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带有明显的灌输性,与新课改要求的精神和教学理念格格不入。新课改的实质要求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为他们自我实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尊重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以学生为主体,也不能够忽视教师的作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那么有效的教学课堂就应该要具备高效的组织、引导能力,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那么课堂气氛、课堂记录无从保证,教学质量更加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引导、组织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搞清楚主体与主导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以教材为基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亦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意。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达到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分配。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除了完成必要的语文课文教学之外,还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即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必要的写作练习课时,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或者周记的内容与题材不限,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放飞心灵,笔随心动”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课堂上设定特殊的语言情境,让同学们之间进行劝说、讨论、辩论和演讲,培养学生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写作、口语交际的训练,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有益于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们学会了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了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积极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篇4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面对中考这堵墙,为了提高升学率,讲重点、死记硬背、钻题型、重考试成了语文教学的“法宝”。然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日益减弱,“枯燥”“单调”“没用”成了学生们对语文的评价。为了改变这些现状,笔者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语文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十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考试几乎还是老样子,考题的形式没有任何改变,中考标准化考试,把语文知识变得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把一门最富艺术性的基础性学科变成了枯燥无味、僵化死板的材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语文考试的形式应该更加灵活,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学分制,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每学期的小测验,平时作文成绩,课堂的表现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折成相应的学分,加上中考考试成绩,最终得出考生的中考成绩。这样一来就有效地避免了“一考定乾坤”,使得考试变的更加人性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严格的要求自己,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从而加倍努力。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免了老师一味围绕中考指挥棒的现象,从而放开手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如,我们也可以采取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更注重平时对知识的日积月累。同时由于开卷考试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也有效地杜绝了作弊行为,让考生考出最真实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总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这与素质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因此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1)“互动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而非主导地位。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特意配上背景音乐请同学朗读这篇课文,然后积极引导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大脑中勾画荷塘月色的美景,当我发现大家逐渐进入佳境时,便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把他心中的荷塘月色在黑板上描绘出来,要求其它同学也在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荷塘月色”。画完之后,请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理解,这时大家都纷纷举手,争相发言。最后由老师做精彩总结。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同学们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请同学用简短的语言来形容祖国的名胜古迹,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说长城,有的说鸟巢,有的说趵突泉。这样以来不仅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而且训练了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从而很好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啊!

(2)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变课堂教学单一的模式。多媒体技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好教学手段之一,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仅通过语言讲授任觉得效果不够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解决,它能创造出一种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融人其中,并能迅速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能力的构建,而能力的构建主要通过活动来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把同学们学到的语文知识有理论变成实践。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并要求写观后感,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组织同学们参加朗读比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同学们成立文学社团,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鼓励同学们自编话剧,小品,相声,提高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当前热点话题的辩论赛,培养同学们主人翁意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育的任务主要靠教师去实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搞好教学成了纸上谈兵。目前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学中走了很多弯路。传统的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模式一直影响着教师,他们习惯于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头到尾,把课文的每字每句都灌输给学生,整堂课几乎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惟恐漏了重要的东西,这样以来我们很难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已是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呢?

篇5

2.情感;激荡

在激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设施教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学习《黄河颂》。课前,孩子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黄河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课堂上学生眼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伴随着雄壮昂扬的旋律,高声诵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飞翔。

3.个性;活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现状,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由于没有面对面的顾虑、拘束,学生多数能放开胆子说出心里话,教师可适时点拨、鼓励、解答问题。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4.探究;拓展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如在进行语文综合活动《戏曲大舞台》的教学过程中,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去网上、报刊杂志上搜集,或采取现场观察、采访有经验者等方式,探究什么是戏曲?戏曲在我国的形成?厦门的地方戏曲有什么剧种?在什么地方表演?有什么特色?有哪些着名剧目等。围绕着一个大主题“辐射”出来的许多小问题展开专题性研究。计算机网络为学生开展这种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一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利于学生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是信息的多样性需要学生去判断、选择、归纳、整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探究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人生,引向历史,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在探究中纵横开拓,开阔视野,使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

篇6

回首课改的路程,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对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和教学要求等都能清晰陈述,但涉及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感到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或是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选拔性教育的瓶颈仍在束缚着课改的发展,中考仍是目前评价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也致使一些学校与教师为了保证升学率而或多或少地在新课改的幌子下延续着“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另外是我们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师生的思想感情得不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走出困惑,让课改真正落到实处,本人有一点体会,敬请同行斧正。

一、从灵魂深处树立教学新理念。重建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思想和呈现方式,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有明显的差异,当我们翻开人教版教材时,感到耳目一新,它不仅是教材,更是“学本”。从前言、单元说明、课本提示、研究与练习到写作心语交际、综合学习都是以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呈现,它按照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反驳了“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搭建了平台,单元主要以专题方式呈现,不追求语文知识系统化,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作用。在内容安排上,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给学生的思考和语文实践留下足够的空间。教师要适应这个变化,最主要的是解放思想,大局在胸,牢牢把握教育的本质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逐步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话语系统和新的行为策略,抛开以往旧的教学模式,花力气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新的观念构建课堂。我们在重建课堂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想,才能满足新教材实施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教学计划,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用新的尺度来迫问我们的教学行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面貌才会呈现新景象,否则我们还是逃不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循环。

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课改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综合性,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有的课堂,大部分时间被学生浅层次的议论占去,教学质量下降,一节课在老师的几个“好”的评价声中结束。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遮遮掩掩,对课文语言的体味浮光掠影,致使学生课堂收获减少,基础知识削弱,语文教学质量下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在学生创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知识、思维和情感探究的过程,是互动互学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真实性、动态性、创造性,切切实实走进学生,用心体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如在某个环节中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重点在哪儿,难点在何处;哪些课文要重点敲打,让学生牢记不忘;哪些内容让学生实践,自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规划,流程清楚,成竹在胸,自主、合作、探究才能运用合理恰当。

篇7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78―01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现如今我国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很多乡村学校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更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语文教育是我国的一个立国之本,只有人均素质高了,才会为我国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加强初中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必然趋势,现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时期,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了学生未来发展开拓路径的重要保障。现如今我国的教育行业日渐重要,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身心健康方面还是在对于新事物的理解方面都很好,对于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实际上就是锻炼学生互相之间的交流能力,因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语文教育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加强初中语文教学基础,才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初中生对语文知识感兴趣,首先就要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懂得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书本当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锻炼是需要后天进行培养的。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只有掌握学生内心中的想法才会确保学生学习的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从根本上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背景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教育当中,教师总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语文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令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学生会感到教学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一定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对此笔者建议可以让老师设置一些互动的环节,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会起着一定的促进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篇8

很多农村学生从小学时期起,就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照顾长大,父爱、母爱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落差,无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特别是进入初中后,大部分学生以寄宿为主,家庭的教育和监管就更为有限,而教师的人数和精力均有限,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也缺乏对知识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和基础均较差。

2.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过分重视成绩,轻视能力

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校能够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很多家长由于眼界狭小、目光不够长远,只看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之,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不能够对初中阶段的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W校的教育和管理角度而言,由于农村初中学生整体文化水平较差,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了,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加之教学条件的限制,这必然导致农村初中学生在后期的发展上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3.作文教学是学习的短板

写作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农村的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学生的接触面小,再加上家庭教育缺失,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小、生活体验较少、语文基础能力较差,写作水平自然跟不上,这就成了农村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块短板。

二、改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若干意见

1.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制约以及长辈素质和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产生误解和厌倦的情绪。我们就必须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语文活动,比如双簧、猜谜语,或者举办一些朗诵大赛和演讲大赛,在娱乐之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燃起对知识的渴望,从而真正促进语文教学。

2.夯实语文学习基础

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升华的过程。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其基础知识水平相对于城市学生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这不是忽视语文学习的理由,相反,要加大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包括词汇的理解、语句的分析定义以及写作功底的培养,等等,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对于学习进度相对落后的,还要单独进行辅导。通过强化学习和训练,不断积累,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篇9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普及,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反映了时展的需要,与时代紧密结合。但在农村中学,信息还是相对落后,虽然现在学校配 有电教设备,但拥有率及普及率还比较低,再加上图书资源和相

应的教学参考书籍的缺乏,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层面无法适应时代需求。这使得很多教师发出感叹,我们何时拥有跟城市中学相匹配的教学资源。

困惑二:

教师的期许值与学生的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在农村的小学教育阶段中,一些学校或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产生了偏颇,比如:成绩不好的学生就让他去打球、绘画、跳舞等等,还美其名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从而忽视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一些学生升入初中后,甚至不知道声韵母、声调是怎么回事。

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把原来对小学的压力转向了初中,而初中语文的教学由于受中考的影响而受到了限制。教师不由得感慨,我们何时能有城市中学这样的生源。

困惑三:

农村语文教材相对单一和受限制。我认为农村的语文教学要和城市里的学生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要体现农村的特定环境。因此,语文教学的创新要体现在教材的创新上。教材的内容要让农村学生所喜闻乐见,更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而当前我们农村中学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自己本省的情况从中选定的版本。这套教材成了命题的唯一依据,因而没有人敢越雷池一一步。事实上,单一的教材无法与农村这种特定的环境相融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它需要一套与之相配套的乡土教材,可何时才会有这样的教材呢?

篇10

一、正确认清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学好初中语文课程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语文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学习,主要体现在:首先,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一个中心”的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得不到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创新能力方面得不到更多的培养。其次,教师对新课改要求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解不够透彻,对其实质性的要求只是从形式上去应付,不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教师不能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不到两者教育的结合点。

二、正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素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而初中生是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兴趣,他们尽全力地想通过自身的学习来进一步充实自己。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时代特性,结合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方式是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串讲和解释的教学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师,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讲解的内容足够多,学生自然会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们的创新性,负面影响很大。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加强实践学习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自然、接触社会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重视语感的积累,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能够把学生的感悟与文章的理解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领悟所要学习的内容。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知识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3.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也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能够展现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过程当中,唤起他们的热情。笔者在语文课上就经常结合教材内容为同学们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学生们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欢迎,他们在音乐渲染的气氛中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如《社戏》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的童年趣事,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歌曲《童年》,轻快动听的乐曲把学生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篇11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不得不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而展开教学。教师整日忙于研究中考题型,寻找教学捷径,积累教学经验,期待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不可避免,课堂上教师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填鸭式”地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语文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十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考试几乎还是老样子,考题的形式没有任何改变,中考标准化考试,把语文知识变得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把一门最富艺术性的基础性学科变成了枯燥无味、僵化死板的材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语文考试的形式应该更加灵活,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学分制,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每学期的小测验,平时作文成绩,课堂的表现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折成相应的学分,加上中考考试成绩,最终得出考生的中考成绩。这样一来就有效地避免了“一考定乾坤”,使得考试变的更加人性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严格的要求自己,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从而加倍努力。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免了老师一味围绕中考指挥棒的现象,从而放开手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如,我们也可以采取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更注重平时对知识的日积月累。同时由于开卷考试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也有效地杜绝了作弊行为,让考生考出最真实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总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这与素质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因此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

(1)“互动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而非主导地位。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特意配上背景音乐请同学朗读这篇课文,然后积极引导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大脑中勾画荷塘月色的美景,当我发现大家逐渐进入佳境时,便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把他心中的荷塘月色在黑板上描绘出来,要求其它同学也在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荷塘月色”。画完之后,请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理解,这时大家都纷纷举手,争相发言。最后由老师做精彩总结。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同学们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请同学用简短的语言来形容祖国的名胜古迹,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说长城,有的说鸟巢,有的说趵突泉。这样以来不仅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而且训练了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从而很好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啊!

(2)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变课堂教学单一的模式。多媒体技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好教学手段之一,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仅通过语言讲授任觉得效果不够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解决,它能创造出一种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融人其中,并能迅速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能力的构建,而能力的构建主要通过活动来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把同学们学到的语文知识有理论变成实践。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并要求写观后感,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组织同学们参加朗读比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同学们成立文学社团,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鼓励同学们自编话剧,小品,相声,提高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当前热点话题的辩论赛,培养同学们主人翁意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育的任务主要靠教师去实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搞好教学成了纸上谈兵。目前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学中走了很多弯路。传统的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模式一直影响着教师,他们习惯于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头到尾,把课文的每字每句都灌输给学生,整堂课几乎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惟恐漏了重要的东西,这样以来我们很难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已是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呢?

篇12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优化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1 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优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1.2 多样导入引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2.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篇13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情况下依然沿袭着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语文课堂的配角,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权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缺乏上语文课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状况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更好开展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没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素质教育的意识相对薄弱。面对这样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探寻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落脚点,下大力气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创新相对落后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课堂教学的开展也以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缺乏对学生素质提升的关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机械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压抑,课堂效率低下,面对这一现实,必须改变原有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创新性教学理念指引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2.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开课中,教师都要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新课之前,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创设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要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