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护理基础

中医护理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医护理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医护理基础

篇1

为了适应中医护理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培养需要,湖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总课时从64课时调整到了48课时,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其操作水平,实验课时从时调整到了12学时,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也就相应地进行精简和调整,教学方法也应同步改进。卢芳国等曾经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生源特点与专业层次上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课程定位、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1]李珊等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2]

但目前缺少针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修改后的教学大纲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本文就从这点出发,探索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案具体设计,以期对中医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浓缩理论课教学内容,精简知识点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经重新修订后,总课时调整到48课时,其中实验课增加到12课时,理论课36课时,在这相对有限的学时内,要学完本门课程的从免疫学到病原微生物学再到寄生虫学的三大部分内容,任务量很大,因此课时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要适当精简,这就要求高校在教材选购、教学章节安排、每章节课时具体安排、知识点讲解详略上做好精细的规划。

1.理论教材选购

针对中医护理专业特点,选择内容精简但能基本覆盖主要知识点的教材版本。老师只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即大纲中明确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部分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剩下的大纲中只要求熟悉的和了解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并把部分自学内容纳入学生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在理论教材的选购上,比如王易、袁嘉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12年8月第三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范虹、卢芳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03年8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等版本的理论教材内容既全面又较精简,可作为选择参考,合适的教材选购是搞好理论教学的第一步。

2.理论教学章节学时与内容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门课程的全部章节的教学学时进行整体合理的安排,哪些章节要重点讲解,哪些章节要简略,哪些章节留给学生自学,都要有完整详细的规划。我们考虑:免疫学部分安排12个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课,老师分四次分别选讲免疫学基本概念与免疫细胞激活物、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四部分内容,免疫学应用留给学生自学并在实验课时结合操作讲解。病原生物学部分安排21学时,每次3学时,共7次课,第一次课主要讲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人体微生态系、正常微生物群与机会性感染、感染的影响因素、消毒与灭菌等基础知识。第二次课主要讲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染色鉴别方法、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感染机制与临床表现、细菌的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第三次和第四次课主要讲解一些重要的致病细菌,包括化脓性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放线菌等比较常引起人体健康危害的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讲解内容包括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等知识,病原菌致病机制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第五次课主要讲解病毒总论部分,知识点包括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病毒的类型、病毒的培养、病毒感染的类型与传播方式等。第六次课具体讲解几种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样主要介绍它们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这四部分内容,其他的致病病毒留给学生自学。第七次简要介绍真菌病害知识,包括真菌形态以及浅表感染真菌(几种常见藓类)和两种深部感染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寄生虫学部分安排3个课时,共1次课,老师讲解寄生虫的基本概念、流行与危害,并讲解医学蠕虫中的似蚓蛔线虫和日本血吸虫,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与致病性,其他的寄生虫留给学生自学。

通过这样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基本讲解了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老师讲授使学生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熟悉与了解了剩下的知识点并扩充知识面。这样既完成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灵活主动性,为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

1.实验教材选择

实验课改革后扩充为12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实验课。实验教材可选择与理论教材配套的教材,如伍参荣、卢芳国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教材(2014年1月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罗晶、关洪全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材(2012年6月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版本的教材比较合适。

2.实验内容教学改革

实验课时调整后,第一次实验安排免疫学实验与细菌学的革兰染色实验,学生主要操作免疫学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细菌学革兰染色实验,老师给学生示教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等免疫学实验内容。第二次实验课,安排细菌总论实验,学生主要操作细菌分布(人体皮肤、咽喉部、空气中等)、细菌基础培养基的制备、高压灭菌锅的操作使用和药敏实验,老师介绍细菌培养基组成、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和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等实验内容,这些实验相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院校也把它列为护理专业主要操作实验之一[3]。第三次安排细菌各论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化脓性球菌和肠道杆菌,学生操作化脓性球菌的划线培养、分离鉴定操作,肠道致病菌的血清学鉴定(肥达氏反应)实验,老师讲解示教化脓性球菌菌落特征及血清学鉴定方法、肠道杆菌菌落特征及生化鉴定方法等内容。第四次安排病毒学实验和真菌与寄生虫学实验,学生做流感病毒的血凝实验,老师展示讲解常见致病真菌的菌落特征标本、常见寄生虫卵标本,最后学生参观学校寄生虫标本馆观察人体常见寄生虫大型标本。通过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让学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病原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加深了其对于理论课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无菌操作意识、药敏反应常识和处理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的能力。

三、知识点精简后的教学安排

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课时缩减、知识点精简后,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要完成本门课程免疫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内容的学习,老师只能讲解课程中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学生自学其余内容,这样安排、使护理专业学生既可以了解本门课程基本知识构架,又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护理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和选择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并且从大学阶段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的角度讲,对这门课程中不常见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内容,只有精简和留给学生自学以后,才能在时间、精力和资源上保证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与护理学特点有关的心理、人文等知识的学习[4],最终使培养出来的中医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卢芳国,伍参荣,陈 燕,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8).

[2]李 珊,卢芳国.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尝试[J].中医药导报,2009(04).

[3]谢国武.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05).

篇2

(1)老年病患者;(2)患慢性迁延性疾病、西医目前无法治愈中医有一定效果或可以治愈的患者;(3)寻求中医养生保健的人群。

2 结合就诊患者特点,开展中医特色的基础护理

2.1 面部清洁和梳头 (1)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按需要准备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2)中医护理一面部清洁与穴位按摩:面部的枯荣和五脏、气血有密切关系。中医经络学说指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把经络、脏腑的气血输注于体表,把体内病变反应到体表特定部位并把治疗效应转运输注到特定部位的作用,既是疾病反应到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按摩治病的刺激点。

穴位按摩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可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在面部清洁和梳头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予穴位按摩,以手指指腹前后、左右循经梳理按摩,促进经气运行。头为阳经之汇,如可选丝竹空、攒竹、太阳等穴按摩,按摩后患者感觉头脑清醒不昏蒙。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2.2 足部护理 (1)评估患者的病情、足部皮肤情况。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清洁方法。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水温适宜。协助患者取舒适,若有不适告知护士,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2)中医护理一中药足浴: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经脉之行,三经皆走于足,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足掌有300多处穴位,67个反射区,是人体的一个缩影。足部毛细血管密集,神经末梢丰富,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

药浴是借助药液轻清之气,直透腠理,促使气血流畅,温通经络,散寒除湿,透达筋骨,改善皮肤营养和全身机能,达到解毒、消肿、止痛、止痒、祛风等目的。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选用有温中散寒、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等功效的中药(如:桂枝、细卒、干姜、红花、木瓜、没药、甘松、威灵仙等)熬制成药水浴足并按摩足底腧穴,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尤其对一些风湿腿痛、老年性骨退行性病变、长期卧床的患者有明显的辅助效果。并能促进睡眠,提高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床上温水擦浴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及皮肤完整性等,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温水擦浴。准备用物,房间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尽量减少暴露,注意保暖。保持水温适宜进行擦浴。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擦浴,给予恰当的处理,擦浴后观察患者的反应,检查和妥善固定各种管路,保持其通畅。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2)中医护理一中药汤液擦浴:选用中药汤液擦浴不仅可清洁皮肤,更可针对病情配合治疗。如选用石膏、薄荷、荆芥、防风、苏叶经擦浴皮肤吸收后,可通泄脏腑之热而达降温目的。对高热、恶寒、年老体弱者尤为适合。选用促进血液循环中药(如:红花、鸡血藤、泽兰等)的药液进行擦浴按摩,可促进患者皮肤的血液循环,避免长期卧床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皮肤干燥发痒者,还可加人中药制剂“止痒散”擦拭,以减轻皮肤搔痒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

篇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LIDH)是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上,由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无力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LIDH人群发病率高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呈现年轻化趋势[2]。2017年,LIDH被列为慢性疾病之一,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LIDH严重时会导致活动受限,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需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4]。目前,大多数LIDH患者在发病初期选择保守治疗方式来缓解症状[5],而西医治疗复发的风险较高,治疗费用昂贵,且患者对其疗效满意度较低[6]。近年来中医适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是保守治疗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穴位贴敷、中药热熨、中药熏蒸、艾灸、拔火罐、经穴推拿等。本文就目前应用于LIDH的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应用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中医适宜技术来改善LIDH患者症状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LIDH患者中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意义

中医理论认为,LIDH属于中医“腰腿痛”的范畴。年龄的增加会导致肝肾亏虚、气血失养,以及不断遭受积压、牵引、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逐渐变性,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少数患者腰部感受到风寒湿邪后即可引起腰肌痉挛、椎间盘内压增高,使已经退变的椎间盘突出。本病为本虚标实,本虚为禀赋不足,标实为瘀血阻络,肝肾亏虚导致筋骨不健,加上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经络受阻、血脉气机瘀滞,不通则引发疼痛[7]。有研究表明,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可以缓解LIDH患者的症状,强化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易行、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8-9]。大部分LIDH患者可经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后得以缓解或治愈。

2中医适宜技术在LIDH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2.1拔火罐联合中药热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病机为肝肾亏损、气机不畅,当腰部外伤或劳损后,诸邪乘虚侵袭,引起气血瘀滞、经脉痹阻,腰府失濡养,不通则痛。拔火罐疗法可以通过吸真空的物理原理,作用于局部腧穴,促进气血流通,除湿散寒。中药热熨是通过热力将辨证论治开具的中草药药效发散至穴位或局部,从而发挥药力[10]。两者结合既能通过物理的负压和热力效应促进气血流通,又能将中草药的药效发散至病灶,通过气血流通加快药效的发散速度。目前两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应用已有文献报道,一般采用具有活血化瘀、强肝健肾及去除外邪的中药组方,将药效经热力作用通过体表发散至体内,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疼痛。洪杰等[11]对194例LIDH疼痛患者的研究发现,对97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激素、拔火罐等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热熨,即利用当归、红花、赤芍、刘寄奴、独活等20味中药的药性,以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缓解疼痛症状;再经过中药热熨,以温经通络,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使骨质代谢加快,增强药力;治疗20d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也有其他研究证实,对血瘀气滞型LIDH患者进行拔罐联合中药热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12]。因此,拔火罐联合中药热熨对于缓解LIDH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良好效果,但对于其他临床症状的效果尚不明确。

2.2艾灸联合中药熏蒸

风、寒、湿等外邪的侵入可引起局部的经脉痹阻,为寒湿型腰间盘突出症的致病因素,故需用温热疗法祛除外邪。艾灸疗法可通过温热效应将药物作用于腧穴而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13]。而同样具有温热效应的中药熏蒸疗法也是通过蒸汽所带来的热力效应,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对蒸汽中中药成分的吸收[14]。目前已有文献对两项中医适宜技术的联合应用效果进行报道,利用艾灸的温经通络及祛散湿寒作用,结合中药熏蒸的祛风除湿作用,达到缓解因风、寒、湿引起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疼痛症状。陈华萍等[15]对48例寒湿型腰腿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配合中药熏蒸,结果发现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后患者疼痛较治疗前缓解。因此,将艾灸和中药熏蒸联合用于治疗寒湿型LIDH患者的疼痛症状会产生积极效果,但用于其他类型LIDH患者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2.3穴位贴敷联合经穴推拿

人体穴位是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经穴位给药,既可发挥药物效果,又可刺激相应穴位。而经穴推拿也有刺激相应穴位的作用,通过点、按、揉等方法疏通经络以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气血不通所致的疼痛症状。而且穴位贴敷可以作用于经穴较长时间,以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疼痛。肖欣等[16]对98例LIDH患者开展对照研究,观察组49例患者在牵引、推拿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王志文等[17]对30例非手术疗法LIDH患者在骨科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经穴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发现其能有效改善LIDH引起的腰腿疼痛。以上研究均表明,穴位贴敷联合经穴推拿在LI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可以考虑将其纳入LIDH患者的常规治疗护理方案中。

2.4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

中药熏蒸可通过热气将药物发散作用于机体,同时通过热力疏通阻滞的经络而缓解寒湿痹阻、血瘀气滞、肝肾亏虚所致的疼痛。疏通经络后,选取一定的腧穴,并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敷贴,通过药物对经络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利用中药熏蒸的药物发散作用进行温经通络,联合药力作用持久的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牛雪荣等[18]将92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6例患者给予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发现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LIDH引起的疼痛。但目前相关文献有限,还需要更多研究验证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对于缓解LIDH患者疼痛的长期疗效。

2.5中药热熨联合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的药物可刺激机体、疏通经络、缓解疼痛,联合具有热力作用的中药热熨,可以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经络调节等功能。目前已有报道利用中药热熨的热力与药效,结合药力作用更为持久的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腰痛、肢体酸麻痛感及放射性疼痛等临床症状。陈琼华等[19]对118例气滞血瘀型LIDH患者采用中药热熨结合中医护理,结果发现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提高LIDH患者的满意度,改善腰腿疼痛症状。这提示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可通过加强穴位刺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从而提高LIDH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两种技术的剂量组合尚不明确。

2.6艾灸联合穴位贴敷

艾灸借助艾叶燃烧产生的热能、光能对腧穴进行刺激,通过经络传导激发经络之气,发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温阳补气、消瘀散结、拔毒泄热之功效。而穴位贴敷是将药物研磨成粉末后直接外敷,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直接到达穴位[20]。同样具有温热效应与药效的艾灸疗法也可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提升穴位贴敷的中药成分吸收,达到协同减轻疼痛的效果。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利用艾灸温经通络配合药力作用持久的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李敏仪[21]在应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对110例LIDH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发现,实施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满意度和疼痛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LIDH患者实施艾灸联合穴位贴敷能帮助其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2.7中药热熨联合经穴推拿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中,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实践对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护理带教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性格不相同,教学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有很多种带教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主要是围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选取2014~2015年护理实习学生60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4~2015年在我校在校的60例护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代交方法。实验组学生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5±1.4)岁。对照组学生年龄在17~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7)岁。两组学生在年龄、学历和成绩方面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1)实验组带教。为实验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老师先备课,将课程中的病例设计成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得出结论的小组可以向老师进行汇报,最后老师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例如脑卒患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脑卒的概念,发病率、致残率,发病因素等问题[1]。老师才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最后得出最终的答案。老师将不同小组的知识进行汇总后,给予学生鼓励,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进行指导和补充以及纠正。(2)对照组带教。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为主,学生在课上听讲,例如老师讲解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护理等等,护理病历的书写,讲解其具体格式,如何提出护理问题,找到依据,制定计划等。

3、评价标准[2]。实习最后一周,对学生进行护理知识和护理病历书写的考试,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的调查问卷。

4、统计学标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

二、结果

1、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实习最后一周,对学生进行护理知识和护理病历书写的考试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2、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的调查问卷,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满意27例,满意率90%,是否主张推广教学为24例,占80% 。

三、讨论

老师将课程中的病例设计成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得出结论的小组可以向老师进行汇报,最后老师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例如脑卒患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脑卒的概念,发病率、致残率,发病因素等问题。老师才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最后得出最终的答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大优势,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应用。

篇5

一、高质量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

基础护理质量体现护士职业责任心,护士的职业责任是“保留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在护理工作中需护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提供的每一项技能操作都必须谨慎,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为目标进行的,充分体现护士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护士才会无论有人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自觉自愿的为病人提供全心全意的护理,充分体现护士的“慎独”精神。在业余时间虚心好学、刻苦专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重视“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四新(新业务、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供高质量护理,更好为患者服务。因此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是对护士履行职业责任的客观评价。

二、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树立护士形象

护士在患者及家属心目中形象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完成基础护理的质量,尤其在ICU无陪护的情况下,当护士为患者剃胡须、剪趾甲、洗头、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时,不但增加了护患感情交流,使患者觉的护士“不是亲人,胜是亲人”,做到患者“三短六洁”(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头发、口腔、皮肤、指(趾)甲、会阴、床单位清洁),使家属安心、放心,同时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因此护士形象的树立正是在优质的基础护理过程中自动体现。

三、高质量基础护理体现丰富科学内涵

基础护理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对病人康复、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每位护士,不论学历、职称,基础护理技能为不可忽视的基本功。一方面,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个体化,在不影响病人的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如心理护理,因患者的文化层次、身份背景、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另外,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专职化,护理危重病人的护理责任重大,经过专业培训过护士才能胜任。

四、高质量基础护理能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创作良好医疗氛围,在ICU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易出现恐惧、焦虑、易怒,通过高质量基础护理使患者身体清洁舒适,心情放松,对护理工作人员充满信赖,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治疗工作开展。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ICU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需要护理组织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护理质量,为患者提高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而这仅靠一、两个护士是远远不够的,需护理人员紧密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发挥团队精神。有对ICU护理人员调查发现,85%护士希望与其他护士配合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

五、高质量基础护理是患者基本需求

ICU的患者大多为生活无自理能力,需要帮助翻身扣背、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给予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生命体征的测量、静脉输液、中心静脉的维护等等,这些都是护理病人的根本,生活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基本需求。基础护理工作是连续性的,不间断的,随时存在的,无论医学科技如何高速发展,患者的低层次需求都永远存在的,需护理人员来帮助满足的。

篇6

一、有效辩护的权利基础

我们应当认识到,一项制度离开其赖以存在的权利基础而来谈这一制度的严格把握及深入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缺乏对一项制度的权利基础及来源的认识而要求它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遵循必然只能成为一种空幻。

日本学者田口守一认为,“辩护律师的权利,一般可分为被刑事指控人诉讼行为的权利(权)和与本身无关的权限(固有权)”。[1]权分为独立权和附属权,独立权可以违背被刑事指控人意志而行驶,如请求宣告、告知被逮捕理由请求权、撤销逮捕或保释请求权、变更开庭日期请求权等;附属权指不能违反被刑事指控人本人的明确意思表示的权限,如回避权、提起上诉权等。固有权一般包括两种:1是只有辩护律师或辩护人才享有的权利,如会见权、阅卷权、讯问被刑事指控人律师在场权等;2是辩护人与被刑事指控人都享有的诉讼权利,如搜查、查封时的在场权,勘验时的在场权,质问共同被刑事指控人的权利等。日本另一学者土本武司也认为,“辩护人的权利分为固有权、独立权、从属权三种”,[2]与田口守一的观点大同小异。

台湾法学家林山田认为,“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可分为固有权利和继受权利两种”。[3]固有权利又称为原有权利,是指辩护律师或辩护人基于辩护()关系的存在而取得并享有的刑事诉讼权利。这一权利包括只属于辩护律师或辩护人的权利,也包括与被刑事指控人共同享有的权利,该权利的行使可不受被刑事指控人意图的限制,完全取决于辩护人所理解的对被刑事指控人有效辩护的需要。例如:阅卷权、抄录权;与被刑事指控人会见、通信权;庭审记录权;在场权;陈述权;讯问权;诘问权等。继享权利又称为传来权利,是指本应为被刑事指控人的诉讼权利,按其权利属性而言,辩护律师可以行使该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不得违背被刑事指控人的意志。

我国大陆的一些学者认为,辩护权的权利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被刑事指控人依法享有并授权给辩护人行使的诉讼权利;另一方面是因辩护人独立的诉讼地位而由法律规定其应有的诉讼权利。前者以被刑事指控人依法享有并委托给辩护人行使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填补被刑事指控人辩护水平、技巧的缺陷;后者是因辩护人独立诉讼地位而由法律直接赋予的权限,其体现了现代民主和法治的意味。

综合比较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日本学者与台湾学者在对固有权阐述或定义上虽有不同,但基本原理并不冲突,即当事人委托的权要比法律规定的固有权充分。权与固有权的主要区别在于,权一般认为辩护律师的权利是随着被刑事指控人的权利消灭而终结的;而固有权是被刑事指控人的权利消灭与否,并不影响辩护人权利的行使。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得违背当事人意志的权,例如管辖异议权、上诉权、申请回避权等;另一种是不受当事人意志影响的权,例如。申请变更或解除强制措施、更改开庭日期申请权等。固有权是因辩护人独立诉讼地位而由法律直接赋予的权利。因为辩护律师在刑事辩护中既兼负着人的职能,又依法独立行使辩护权,所以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来源,一种是因当事人的授权或认可方可行使的权利;另一种则是为了充分、有效发挥辩护作用,基于辩护关系而依法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能够体现现代辩护制度独立的社会及政治意义。

本文认为,归根结底,不管如何划分,辩护律师的大多数诉讼权利都是由被刑事指控人的权利派生出来的,无论是律师或其他辩护人独有的,还是与被刑事指控人共有的,最终的目的只应该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被刑事指控人的权益和法律的尊严。

二、有效辩护的重大意义

(一)有效辩护是辩护制度所追求的目的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追求的不应仅是形式上是否享有辩护权、是否获得律师帮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辩护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否获得对被刑事指控人有利的诉讼结果。也就是说,纵然法律规定被刑事指控人依法享有辩护权,也能获得律师的辩护,但若依然是“你辩你的,我办我的,我判我的”,基本不管律师或被刑事指控人所提出的辩护意见和主张是否合理、正确,这当然不是建立刑事辩护制度的初衷及其所追求的目的。因为手段与目的应具有统一性,所以,有效辩护才是刑事辩护制度的目的所在。

(二)有效辩护是诉讼民主进步的体现

随着民主思潮的进一步深化,被刑事指控人的诉讼权利不断扩大和完善,其中辩护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认为其是刑事辩护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辩护是随着传统纠问式诉讼模式的落幕和被刑事指控人主体地位的确立而作为其诉讼权利的一种有效保障机制被确立下来的,无疑是社进步和文明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

(三)有效辩护直接反映了保障人权的理念

随着社会民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权观念的日益增强,对于诉讼参与人的人权保障内容越来越丰富。在被刑事指控人的实体权利得到强调的同时,其程序权利也逐步受到重视。有效辩护的原则要求不仅应保障被刑事指控人自行辩护和委托律师辩护的权利,而且还应是真正且有实际意义的有效辩护,因此,有效辩护最直接体现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理念。

(四)有效辩护是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司法公正应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要实现司法公正,特别是在刑事诉讼领域离不开刑事辩护制度作用的发挥和完善。真正的和有实质意义的辩护,不论是实体公正还是程序公正,均不可或缺。按照有效辩护的要求,被刑事指控人的诉讼权利必须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完善诉讼民主、文明的标志和发现真实的重要手段,刑事辩护作用的有效、充分发挥,不仅可以防御国家司法权的滥用,有利于办案机关及时、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和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预防冤、假、错案的发生,还能有效防止被刑事指控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4]所以,有效辩护是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五)有效辩护是控、辩、审力量相对平衡的有效手段

一种力量若不能拥有必要的独立性而要强调其有效性无疑是一种堂而皇之的欺骗。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只有控诉、辩护、审判三种诉讼职能相互作用、分离且独立存在,才能使得辩护成为对抗控诉并独立影响审判的一种力量,从而成为有效的辩护;与此同时,有效的辩护又能使控诉、辩护、审判三方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使刑事诉讼程序的构造具有实际意义。

(六)有效辩护是刑事诉讼中辩护制度的生存之本

从本质上讲,辩护制度是为保障被刑事指控人权利而设立的。无论是自行辩护还是委托他人辩护或由国家指定律师辩护,其目的均是为了使被刑事指控人无论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获得有利的帮助和公正的诉讼结果,正由于此,刑事辩护制度才因运而生并得以发展。试想,即使法律规定的辩护权不断增多,但却无任何实质效果可言,那被刑事指控人有何理由需要它,刑事辩护制度存在理由和价值又是什么?因此,辩护的有效性是刑事辩护制度存在理由和价值,简而言之是生存之本。

参考文献:

[1]、参见程滔(导师:陈光中),《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2005-04-01。

[2]、参见程滔(导师:陈光中),《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2005-04-01。

[3]、参见程滔(导师:陈光中),《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2005-04-01。

篇7

进一步畅通有序的民意表达机制。要在积极探索现有民意表达渠道更好地反映民意诉求的基础上,用制度的方式把网上在线交流、电子政务、博客论坛、听政会、领导信箱等新的民意表达渠道及其方式肯定下来。同时,结合体制转型时期特点,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特别是积极探索保障民意渠道畅通和群众有序表达的过渡性措施、方法。比如,增加各级管理信息的透明度,把接访要求转化为行政细则规定、对网上民意积极进行引导、工作实现网络及媒体信息网络化等。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进行政策解读,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判读不正确。要充分利用网络、电子报刊、移动通信等新媒体的信息表达作用,关注舆情、及时合理发声、予以引导。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和巡访制度,要包干包点联系群众,带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做出表率和示范。还要动态性了解和收集有关反映, 例如开展联合接访,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群众问题,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群众工作部等等,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通道,方便群众利益诉求。

二、着重点:建立健全群众利益的维护保障机制

健全群众利益维护保障机制要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要及时做出反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群众权益本质上是利益问题。在市场竞争使不同利益群体间不公平感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仅仅靠“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根本不够的。要引导利益主体培育正确价值取向,科学选择利益行为。要加强法制建设,约束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利益。同时强化调控功能,特别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强化审计、问责职能,堵塞资产可能出现的流失、受损等漏洞,最大程度保障公共利益和群众基本利益。

二是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维权机制。加强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政领导、主管部门和具体单位的责任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化解矛盾,并对有关责任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加强预防机制,深入调研,逐步建立健全超前预防和前瞻性分析、防控与稳控措施研究、多方协作和分工落实的矛盾处置预案等矛盾预警机制,强化对矛盾纠纷的有效预防。加强矛盾化解机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的接收受理、交办督办、检查考核、跟踪回访等矛盾解决机制,使各类矛盾纠纷能够规范高效地解决。加强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应急处置预案,讲究方法,分类处置,尽量把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应对突发性、,防止矛盾激化。

三、着力点: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维护群众权益的队伍能力素质,才能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群众利益的需要。

提高预测判断能力。始终增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主动地维护群众权益。要把加快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突破口,尽早、尽快、尽量推动矛盾与问题的消解,努力在分析、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篇8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50-02

机械设备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据了大量的企业资金,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销售,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基础。若只是成功安装设备,但是却没有系统的维护体系,故障得不到及时解决,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企业的经营管理、供应链合作、市场竞争都将出现很大问题。所以,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机械修理维护的重要性、内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机械修理维护的对策。

1.机械修理维护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机械故障维修效率

科学的快速发展使技术和生产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机械设备是技术的载体,是生产、建设的推动力。随着生产、建设步伐的加快,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伴随出现的机械故障也就越来越多。建立有效的机械修理维护体系,当出现故障的时候,维修人员可以尽快诊断出故障,并将其有效的解决,提高了机械故障维修的效率,保证了生产、建设的稳定性。

1.2 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周期

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存在较大的损耗,若是不对其进行养护管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会大幅降低。机械使用同样有其规律,遵循规律使用、修理维护时发挥机械设备功能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机械修理维护,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周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关键。

1.3 确保施工项目工程进度

项目施工环境普遍十分恶劣,设备磨损、侵蚀是难以避免的。很多企业为了赶进度,往往利用机械设备昼夜不停施工,高强度的使用机械设备,其中的诸多零件难免会出现磨损过度、损坏等情况,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如果不能及时修好,将拖延项目进度。而建立机械修理维护制度,则能让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项目工程进度。

2.机械设备管理维修的基本内容

2.1 诊断故障原因、组织维修

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设备管理计划,并遣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对机械进行检测、维修。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人员熟悉设备的工作、运行原理,能够根据设备的状况对其进行必要的保养。当出现机械故障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根据经验、检测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寻找故障的源头,避免盲目维修加剧设备的故障程度,造成设备进一步损坏,影响施工进度,给企业带来损失。

2.2 提前采购相同型号零件

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零部件的原因,如果不进行提前采购,没有可替换零部件,机械设备将处于停工状态。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建设状态,需要提前采购相关零部件。在采购零部件的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不一,使用残次产品虽然看似节约了成本,但是很可能诱发二次故障,导致机械设备报废。所以,采购人员要树立科学的采购管,选择正规品牌、经得过检测、型号合适的零部件,这样才能为设备修理和维修之用。

2.3 定期检测已损坏零部件

机械设备中一些零部件是容易损坏的,对于这类零部件应该作为重点检测对象,及时对其进行清洗。依据零部件的特点,选择差异化的清洗方式。常见的清洗方式有擦洗、振动清洗、超声清洗等。在对零部件进行清洗的时候,切忌使用强腐蚀性的清洗液。因为使用该类清洗液,会导致零部件表面变得粗糙,降低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在实际的清洗工作中,缸套和缸腔应该特别注意,再对其进行清洗的时候,应该选择汽油等易挥发的清洗液,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祛除杂质。此外,机械设备中还有一些零件是由特殊材料组成的,诸如铝金属。在对这类材料进行清洗的时候,就不能使用碱性清洗液,避免对零件造成腐蚀。对于一些精密零件,我们通常会选择有机溶剂进行清洗,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橡胶零件不能使用,因为这些有机溶剂大多都具有易燃性。如果发现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设备中存在零部件损坏,维修人员应该停止设备,并更换零部件。

3.机械设备修理维护存在的不足

3.1 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企业忽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只是将其最为消耗品使用,没有系统的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制度。设备的一些基础数据和资料并没有归档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大多数设备管理工作都流于表面,很多企业采购的设备根本不入账,设备管理信息过于阻滞,设备日常管理存在很强的被动性,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责任落实等都不明确,既不能确保工程进度,也难以保证建设、施工安全。

3.2 投资结构不合理

当前很多企业在机械设备的购买上十分阔气,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过分看重设备硬件对企业生产的作用,对于软件部分则不是十分重要,存在严重的极端化倾向。在这些企业的管理者看来,购置设备并投入使用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上花费大量资金就显得有些奢侈,或者是没有必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很多企业的设备一流、先进,但是维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却不高,管理制度也不完善,看似表面上提高了效率,实际上与投入的成本对照,生产效率实际上并没有提高。

3.3 管理部门不专业

很多企业为了管理设备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但是却没有给部门配备足够的人员、设备,导致设备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本质提高,部门形同虚设,作用并不明显。

3.4 设备使用维护分离

为了提高项目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很多企业都日夜不停地利用设备建设、施工,不将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当回事。长期持续这种情况,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难免会出现磨损、损坏等情况;还有的人员不精通设备使用,违章操作,使设备使用寿命大幅缩减,这些都阻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机械设备修理维护的对策

4.1 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鉴于当前一些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注重实用而不注重维护的情况,企业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具体来说,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规范使用章程。机械设备的使用有其规律,只有遵循规律使用,才能在保证机械设备寿命、性能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建设效率。为此,企业应该根据设备的技术、使用特点,制定规范的使用章程,提高设备使用的科学性。其二,确保安全生产。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若是不懂得操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很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操作人员的性命。为此,企业应该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素养。其三,建立归档制度。将关于机械设备的基础资料、数据进行归档,为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借鉴。其四,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对日常设备管理工作,制定流程以及重点检查项目,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

4.2 加大软件方面的投资

目前,一些企业购买设备、使用设备积极性较强,但是在维护制度的完善、人员的培训上却不是很重视。企业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处于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缺乏长远性、科学性。为此,企业应加大在培训、制度建立及完善上面的投资,切实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健全企业相关制度,这样才能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实现专业、高效、对口的管理,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配备监督人员,对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加不定期监督检查;企业应该为该部门配给足够的人员、资金、设备,为其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4.4 整合设备使用和维护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之间是协调统一的,也是不可分离的,使用为维护提供基础资料、数据,积累经验;维护能够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建设、生产效率。只有将两者整合在一起,加强维护人员与使用人员的交流、沟通,多进行联动检查,才能确保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

5.总结

设备修理维护时设备使用的保障,是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是提高生产、建设效率的重点,是工程按时完成的保证。加强对机械修理维护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机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和机械设备维护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机械设备维护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推动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乃健.机械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

篇9

中图分类号:D9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95-01

引言

众所周知,在电力系统当中其稳定性关乎着国计民生,是一件大事。而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以及维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装置,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应用十分普遍的电力保护措施,当送电装置在发生故障或出现问题时,能识别故障,通过继电器保护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元件免受损坏。可以及时有效的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故障带来的损失。

一、继电保护管理概述

继电保护工作作为电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责任大、技术性强、任务繁重。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对于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统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析处理电网各个变电站设备反射传输过来的信息,通过分析和判断维护电网各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但是,这类数据往往存在着各种重复录入的情况。诸如,上级和下级供电局,或者是局和各个变电站之间都会出现类似的重复性的数据录入数据状况。如此一来,继电保护人员就要先从各类数据中删减多余信息,增加了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数据、图形、表格、文件等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浏览。由于管理对象层次多、结构复杂、涉及几乎所有一、二次设备参数、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图档管理甚至人事信息等事务管理,各层保护专业分工较细,这使得数据库、表种类很多,利用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使用的准确性。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如保护装置软件设计不完善、二次回路设计不合理、参数配合不好、元器件质量差、设备老化、二次标识不正确、未执行反措等诸多原因,导致运行的继电保护设备存有或出现故障,轻则影响设备运行,重则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为此,必须高度重视继电保护故障排除,认真、持久地开展好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工作。

二、现阶段继电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继电保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继电保护工作中,其系统的继电器回路或保护装置可能存在一些自身的缺陷或故障,例如,一些继电器的回路缺少相关的接线,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保护装置的跳闸矩阵控制显示的有关数据信息与现场测试的结果不一致等。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只通过口述将相关问题传达给专业人员,而缺少具体的管理制度及严格的流程,导致相关问题无法追溯。此外,在继电保护建档工作中也存在漏洞和不足,例如二次设备的更新建档工作不及时,往往出现错、漏、缺现象,在二次设备建档工作中相关信息记录不细致,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

2、工作人员流动性大

当前由于继电保护的相关管理规章不健全,因而存在人员流动性强的问题,这样就使得继电保护运行缺乏一定的连贯性。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日常工作繁重使他们缺少接受专业培训的时间,另外,由于继电保护知识更新速度快,他们很少有机会去接触这些新知识、新技能,这使得继电保护人员仍旧靠以前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来处理现在的问题。对于新出现的问题,他们往往惊慌失措,无法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处理措施不当。人员的流动性太大,使得他们在接触装置和运行状况不久就离开,然后再由新的继电保护人员来上岗,新的人员技术不熟练,对整体状况也不了解,继电保护工作就会存在滞后性。

3、继电保护装置的问题

一些继电保护装置本身就存在问题,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老化,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也就达不到继电保护中的某些要求,不能及时进行反馈。有些保护装置在长期的直流电压运行中会因温度过高产生损坏。此外,在保护装置上,一些保护的功能无法区分开来,也就难以符合继电保护在整个配置以及运转方式中的相关要求。

4、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的检验工作滞后

继电保护的检验规范的使用是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继电保护运行实际中,我们通常都会发现继电保护装置检修的规范、规程等在现场实际中是不适用的。现场继电保护的操作人员要根据实践而提出有效的修改意见,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实践性。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检验工作要有检验的侧重点,在检查时要与其他高标准要求有所区别。此外,对继电保护装置安装等各类的设备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常常会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固定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隐患。

三、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措施

继电保护管理在电力系统日常维护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日常的管理及检测

1)检查连接配件牢固程度、焊接点是否扎实等。目前所有的配件中,螺丝非常中重要吗,虽然它们很不起眼,确实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一旦发现问题,可能后果不堪设想。螺丝的问题是经过调配、运输、安装后容易松动,因此在现场进行螺丝紧固势必不可少。

2)插件也是容易初选疏漏的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应将继电保护设备所有的插件拔下来仔细检查一遍,将所有的芯片按紧,螺丝拧紧并检查虚焊点。在检查中,也必须将各元件、保护屏、控制屏、端子箱的螺丝紧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

3)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也要按时进行。实际操作中,首先在思想上予以重视,把清扫工作当成一项常规工作来进行,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清扫工作由两人相互配合操作。注意安全用电,要符合相应的规定,做到电流安全,荷载安全。

4)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检查二次设备各元件标志、名称是否齐全;检查转换开关、各种按钮、动作是否灵活。接点接触有无足够压力和烧伤.

2、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管理人员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继电保护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目前我国继电保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电力部门需要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对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管理人员对继电保护新知识、新理念、新模式的学习,提高其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3、建立完善的继电保护管理制度和管理质量体系

继电保护管理制度是加强其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我国的电力部门应加强相关制度及规范的建立及完善,明确各部门在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处罚,以保证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质量。继电保护的管理质量体系主要是管理责任制度的完善,将其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制度管理,并通过对合同签订、资料准备、项目人员确定、计算方法、结果的评定与验收等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来完善其质量体系。继电保护管理质量责任制主要是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出现问题后责任追究到人,加大监督处罚力度,保证继电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四、结束语

篇10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呼吸功能正常,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以急性换气功能障碍为主的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急、快,死亡率较高。一旦呼吸停止8 min,机体会出现严重的缺氧,导致脑细胞的不可逆性损害。因此,急性呼吸衰竭应及早采取紧急气道处理,防止呼吸停止,为积极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紧急气道处理包括面罩加给氧、口咽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等。现将笔者所在医院64例急诊抢救的急性呼衰患者的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1年1月~2005年3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共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75岁,平均37.2岁。病因:窒息5例,重症哮喘10例,严重呼吸系统感染22例,急性肺水肿15例,中毒12例;GCS评分3~5分28例,6~8分36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及查体(包括GCS评分和初步判断呼吸状况)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对GCS评分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mm Hg)、意识状态。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5例行口咽导管通气,46例行气管插管,13例行气管切开安置气管导管。行紧急气道处理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mm Hg)较处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紧急气道处理前后患者呼吸状况对比分析(x±s)

3 讨论

脑组织是人体的高级中枢,常温下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有限,大脑3~4 min,小脑10~15 min,延髓20~40 min。脑细胞在缺氧5 min的条件下即可出现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死亡[2]。缺氧对全身的损害也不可忽视,低氧血症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第二次打击,诱发全身炎症介质瀑布样反应和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一方面加速脑组织缺氧的损害,加重脑水肿,增加残死率;另一方面也加重心血管、肺、胃肠道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因此,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防止和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保护神经、循环、肾等重要系统和脏器的功能。紧急气道在抢救急性呼衰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迅速清除呕吐物或过多分泌物,改善呼吸道通畅情况,增加氧的利用率,从而部分纠正机体缺氧;另一方面对呼吸微弱处于濒死状态的患者,为呼吸支持提供路径,赢得进一步救治的时机。紧急气道的处理是整个抢救过程的首要环节。本组资料显示,行紧急气道处理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mm Hg)较处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根据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初步判断通气和氧合情况,合理选择改善通气的方式。一般情况下若能用面罩改善通气的首选面罩,若面罩不能改善的且无气管插管禁忌的选择气管插管,反之有气管插管禁忌及困难,应选用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笔者通过本研究认为,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维持呼吸道通畅和循环稳定,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在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下尽快查明病因;(2)要注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4)注意防止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休克或MODS;(5)注意营养的支持,否则,即使改善了通气功能,也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紧急气道处理是急性呼吸衰竭抢救过程的关键环节,对改善患者呼吸状况、纠正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但在抢救过程中,急诊科医生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必要时同时请多科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应选用对患者造成损伤最小,通气效果最好的人工气道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篇11

【摘 要】妇产科临床工作主要包括孕妇产前护理、对孕产妇进行生育指导、妇科疾病护理以及产后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其护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母婴的健康安全,医护人员工作时的任何疏忽或失误都有可能酿成严重后果,甚至造成医疗事故。本文就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妇产科临床护理;问题;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2 年5 月至2013 年5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产妇,共计84例。所有产妇年龄范围为20 ~ 34 岁,平均年龄为27.5±2.4 岁; 怀孕时长范围为36 ~ 41 周,平均孕周为38.9±3.3 周。其中初产妇有56 例,经产妇有28 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临床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统计并分析护理效果和患者反馈情况。上述病例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表示同意并支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以及孕期其它疾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包括针对孕期女性生理反应的治疗性护理,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对患者的进行常规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对于治疗组患者,我院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前对病例及其家属进行咨询,有针对性地设计护理措施和方法。对比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情况,发现常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方向,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

(1)心理护理,孕期妇女由于妊娠时生理各项指标出现一定变化,加之心理负担过重,易导致产前恐惧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医护人员针对孕妇焦虑、恐慌、不安等表现,积极与孕妇进行沟通,通过向其介绍和讲解产前、产后知识,详细说明各类注意事项等缓解其压抑心理,同时引导其关注产后新生儿事项,鼓励产妇家属探访和陪伴,增强孕妇幸福感,提高心理耐受能力。

(2)对于待产妇,医护人员在进行饮食搭配和日常清洁等工作时应主动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产妇主动提出要求和意见,从行为和心理上增强其安全感;同时,对于临床常规检查,医护人员应主动说明其意义和作用,引导孕妇和家属积极配合,一方面有利于医护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避免因信息传达不畅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3)新生儿出生后,1 小时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等母乳喂养指导,将新生儿期几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告知家长让其了解,能尽早对新生儿病征作出判断,尽早治疗,并指导家长对新生儿进行正确护理,勤换贴身物品以免新生儿出现湿疹等皮肤疾病。

1.3 观察指标

我院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孕妇及家属进行调查和统计,采用百分制打分方式,将医护人员护理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满意(分数≥ 90)、较满意(90> 分数≥ 75)、一般(75> 分数≥ 60)、不满意(60> 分数)。计算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 较满意人数)/ 总人数,比较两组妇产科护理的实施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间的对比采用t 检验进行,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情况统计

护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如表1 中所示:

(1)护理组中有孕妇42 例,其中27例表示对护理过程满意,14 例孕妇表示较满意,调查过程中没有出现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97.6%。

(2)对照组中有孕妇42 例,其中9例表示对护理过程满意,15 例孕妇表示较满意,调查过程中出现不满意6 例,满意度为54.8%。对比可发现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于护理效果明显提升,护理组中孕妇满意度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2.2 对照组护理情况分析

从表1 满意度调查可发现,护理组中有1 例孕妇护理满意度表示一般;对照组病例对于护理效果满意度较低,其中表示一般的产妇有12 例,不满意的有6 例。经我院医护人员走访询问后,总结一下几点问题:

(1)心理疏导:临床常规护理忽视对待产妇女的心理疏导工作。妊娠期妇女由于生理和心理均发生一定变化,导致焦虑、暴躁、恐惧等情绪较为严重,若不及时疏导和治疗,极易产生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不利于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2)护理规范和制度:护理过程中,妇科护理人员操作时若违反相关操作规定,极易导致护理意外和纠纷情况的发生。

(3)人才流失,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妇产科护理工作量极大,并且工作复杂,部分专业护理人员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导致护理团队整体专业素养出现下滑,团队人心不定,工作时责任心不强等现象,造成医患纠纷的发生。

3 体会

3.1 护士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并每月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因为只有不段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不同层次的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她们养成科学坐月子、科学母乳喂养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3.2 密切了护患关系

病人对护士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当病人遇到困难时也想到找护士为其排忧解难,从而也重新树立并且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0% 提高到了100%。

3.3 从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大大的提高,同时观察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篇12

1.1保暖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常升降不稳定,又因其体外表积大,散热快,对外界温度顺应才能差,体温多偏低或体温不升,因而应留意保暖。

体温不升的患儿,应尽早置于婴儿保温箱中,并依据公斤体重,成熟度和病情,给予适中(指能维持正常体温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合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对体重为1200~1500g的患儿箱温为32~35摄氏度,1000~1200g的患儿箱温为33~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60%。

留意调理病房的温度,普通坚持在24~26摄氏度,晨间护理时可增加到27-28摄氏度。

1.2喂养

目前主张在病情允许的状况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予早期适量喂养,以利于刺激肠爬动和胃肠激素分泌,减轻黄疸病症或缩短其持续时间,减少坏死性肠炎发作等。但由于受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用限制,要尽可能采取母乳或配方奶粉,依据病情、个体差别灵敏控制奶量并采取循序逐步的准绳增加,奶量从2ml开端,由小到多,少量屡次。视患儿的详细状况采取喂养方式,奶液温度要适中,每次鼻饲前均应从胃管回抽,以理解胃排空状况、胃滞留物的性质和量,依据残奶量决议能否注入新颖奶液及注入水量。鼻饲注入速度要慢,最好能让奶液自针筒应用压力作用自然流入。鼻饲后采取头高脚底右侧卧位、并增强巡视,亲密察看呼吸、肤色、腹部状况,留意有无恶心、呕吐等。鼻饲要尊循无菌准绳,包括用具消毒,指导产妇控制正确挤奶办法以避免奶液污染,插胃管按无菌规程操作,鼻饲用注射器每次改换等。

1.3呼吸道管理

1.3.1呼吸治疗

震颤扣击替代传统单纯叩击,取用小号面罩用伎俩力气悄悄地从肺边缘向肺门,从下至上对肺底部、两侧前胸、腋下、肩胛间等部位停止叩击,震颤频率120~140/min,叩击力度适中,以略感患儿身体震动为宜,每个部位叩击2min后吸痰。临床证明此法较单纯叩击损伤小,减少颅内出血可能,不影响呼吸,排痰效果明显。

1.3.2吸痰

吸痰时两人配合,动作轻柔、矫捷、疾速、边吸边转动吸痰管,防止持续吸收气管某一点而损伤该处粘膜,每次吸收小于10s,吸痰时严厉无菌。

1.3.3氧气吸入

使患儿颈部伸直,连续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这样既防止低氧,又预防氧中毒。

1.4控制感染

1.4.1专人专室管理,坚持隔离。

1.4.2空气管理

空气不流通、温渡过高、人员过多都可增加污染的时机。室温坚持在24~26摄式度,相对湿度坚持在55~65%,每日通风换气。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尽量减少单位时间内病室中工作人员的数量,每月做空气培育。

1.4.3物品管理

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室内物体外表每日两次;所接触患儿的被服经高压消毒后运用,每日改换,病室内物品每月做细菌培育。

1.4.4家长探视管理

停止安康宣教,增加家长维护认识,尽量减少探视;探视恪守隔离制度。

1.4.5工作人员制度

①工作人员身体安康:凡工作人员有上呼吸道感染、化脓病灶、皮肤疾患、肝脏、胃肠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暂离监护病室,待康复后再返回工作。②入室服装:医务人员入室带口罩、帽子、换工作鞋、工作鞋每日改换、工作服上衣选用长袖,一切饰物取下。③洗手:洗手是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的办法。进入病房前及停止各项操作后必需严厉、正确的洗手。

运用暖箱者,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暖箱外表两次,隔日彻底消毒暖箱一次,并对病菌易繁衍的水槽做消毒前后的细菌培育。暖箱水槽选用开放式,易于清洗,水槽内无菌蒸馏水,每日改换。

篇13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125-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覆盖面的逐渐扩大,更大范围的电网建设刻不容缓。电网的大范围化也意味着其结构的更复杂繁多、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对系统性能的要求也更高,所以需要更为完善的保护系统。传输通道中的继电器保护就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方式,其中作为继电保护的光纤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1 常见的通道异常

在电力系统运作中,光纤通道的异常表现最多的就是告警状态。通常通道的告警状态包括两种:一种是对侧数据传输严重超时造成的中断;另一种是多次的通道瞬间中断,虽马上恢复,但持续不断。

1.1 警告状态重要因素

出现警告状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信息传输通道两侧的时间差造成的,也就是在通道中进行信息传输时会首先设定时间,通常是12毫秒,由光纤中的信号是以光速传输而决定的。而当两侧的信息传输延时超过设定12毫秒时,通道异常,纵联保护系统就会发出“通道告警”,装置中的主保护功能及部分保护功能都会闭锁,并且随着延时时间的增加保护电路封锁的路段会加长直到200毫秒时封锁整个光纤保护,必然还涵盖后备保护电路。另一方面是通道传输误码率也是有具体的要求,需要其保证消息传输无差错。但是当误码率高于定值时,也就是装置在自检时的误码率超过了规定值时就会启动通道报警系统。

1.2 安装及调试缺陷因素

利用光缆进行传输时,必需装置包括转接端子箱及高压线路和电缆层等,而且在光纤铺设时,施工程序繁琐、质量要求较高,一旦保护电路在整个光纤施工和预前调试中留有误差,使用中必然造成通道运行

故障。

1.3 线路接头因素

在光纤实际工作中,通道的异常概率远高于专用光纤芯的故障概率,所以专用光纤芯故障容易消除。但是专用光纤接头处容易故障主要原因是:一是熔点熔接质量较差,造成光纤损耗不均匀,致使光纤保护不能正常工作;二是活接头的灰尘堆积或是不良接触,致使通道的部分性能故障,增大了误码率,造成保护电路告警。

1.4 接口故障及抗干扰性差因素

在复用式光纤通信应用中,需要添加中间环节,使得通道的异常情况概率增加,不仅会带来专用光纤芯的惯常故障,还会增加线路中间环节的故障导致的通道告警。复用式光纤应用的中间环节多是连接光纤配线架、光端机、通讯接口、保护装置、PCM基群装置等。这些接口故障都会使得通道运行出现异常,发出告警。另外,有时还会造成中间装置的工作特性不匹配,致使出现通道告警。

在复用光纤通信中所采用的纵联保护设备还要考虑外界噪声的干扰和传输距离的影响,通常只用于同房间或者两者距离不大于10米并且不受噪声影响的情况中。在这种情况中才能应用合适的接地屏蔽双绞线电缆进行连接,否则就会致使线路的抗干扰性能下降,导致通道告警。保护中的转换设备不合格也会造成光纤纵联保护通道告警。

2 故障处理措施

2.1 故障处理

针对一些故障,需要专业人士应用光纤适配器实行通道自环实验检测出故障点,然后实施故障的处理。在专用光纤通道中,先进行线路两侧的光纤跳线自环,如果运行正常,则需要进行通道的故障检测并进行处理。而在复用光纤通道中,先利用两侧光自环排除设备异常情况,再用电自环消除复用接口到保护设备间的通道故障情况,如果均运行正常,则必须由专业通信人员对PCM机间通道实施检查。

简单警告,能使得检修人员应用技术手段检测出故障位置并进行处理。而对于较为复杂的状态,比如频繁的断线问题,因为检修人员不能很好地处理其故障,但是经过认真检测和处理,还是可以将故障清除的。不管何种情况,检修时都需要将保护系统退出,将每一处故障位置都检测出来,并进行良好的修复,再重新启动

保护。

2.2 安装及调试缺陷因素

在保护装置出厂之前需要对每一个部件进行详细认真的验收,尤其是需要对时钟设置的正确性进行严谨的检测,若通道两侧时钟的设置无法匹配就不能通过,直到验收合格才可以将其应用到纵联保护电路中,防止通道故障发生。

针对于接口间的问题,需要生产厂家能够在电路调试之前对装置和其复用接口装置实施实际应用条件下的测试,避免在现场施工时出现两侧装置不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实际通道在调试及使用时的正常运行。并且需要通信人员再三对保护通道中的重要参数进行设置和调试,只有合格才能进入线路试调阶段。

2.3 线路接头故障处理

当确定是接头处故障时,需要对接头部位首先用纯酒精进行擦拭清洁,在实际维护工作中,通讯及保护人员需要按照分界点分段定期进行装置的除尘和清洗。尤其是检修或者维护时,需要将临时断开的尾纤插头和插座及时套好,避免脏污造成的性能指标下降,消除通道异常。

当光纤保护电路及通讯设备的测试和联调通过后,在正常运营中的通道异常多是由接口质量设备损坏或松动和接口质量过次造成的,所以故障排查时最好关键针对接口装置进行。并且为了检修和调试及技改的易操作性,并降低相互干扰,最好将通讯及保护光端机分离,单独组屏,互不影响。对于复用光纤,最好选用能输出2兆比每秒的保护电,尽量降低中间环节,减少故

障率。

2.4 接口故障及抗干扰性故障处理

完成通道中各环节整体测试后,最好选用六类双屏蔽电缆线,并且将两端外屏蔽层接地,其中内屏蔽层端接地可有效降低干扰。只有当设备良好接地才能降低接收电路的误判率,提高了传信的准确率,必须良好接地。并且光纤接入变电站或控制楼后,从其中的光配架到继电保护设备间的光缆最好选用非金属型的。

3 结语

光纤的纵联保护具有显著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但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也有部分不足,尤其是具有较多中间环节的复用式光纤通道。当其通道发生故障,特别是频繁的瞬时中断时,故障检测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全面提升维修人员的通信及保护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及其实践操作能力,并促进团体及个人之间的沟通和学习,使得故障能够被准确快速地检测和排除,提高通信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向飞,刘革明,朱小红,等.光纤通道异常时加速线路二段后备保护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

[2] 颖.高压线路光纤保护通道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