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资产管理知识点

资产管理知识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资产管理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资产管理知识点

篇1

当前我国军用电子设备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而军用电子器件贯彻国军标认证是认证制度中最为严格的一种,是在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基础上进行的产品认证【1】。同时我国已经针对军用电子设备生产活动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质量活动提出了控制要求,对军用电子产品的生产单位质量保证能力做出了规定。而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战场的数字化的趋势,各种军事场合使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嵌入在各种系统和武器装备中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2】。同时现代武器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也往往包含着复杂的电子产品,导致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必须全面采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军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军用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

军工企业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电子等各个行业及相关产品,军工企业的主要业务是设计、生产、制造武器装备,其基础设施和支撑技术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国防科技工业的供给能力和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军工产品的设计、生成、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力量的强弱、关系到未来战争的成败,因此尤为重要【3】。电子产品是第二个登上美军规格目录的产品,电阻丝、电容器、真空管到后来的晶体管都有一套自己的军品规格。这些规格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要求外,还加上许多新的标准。比如电子产品如果被安装到飞机、导弹上,则必须经过震动测试。军用电子产品必须在温度125度到零下55度之间都能正常使用,除了将试验时间延长外,还要增加环境适应测试。当前,电子产品系统的规模日益庞大,复杂性日益提高,对于电子产品质量控制和软件实施过程管理的难度也在日益增大。比如当前军队用的操作系统软件一般是红旗LINDOWS,是军方自己开发的源代码与经过修改的LINUX开放式源代码的完美结合,其稳定性和安全级别更高更安全,是军方针对自己需求开发出的自主操作系统,安全设置更是严密,采用了27重加密技术,内置了防毒软件和军用防火墙。军队系统对所装备的网络产品在质量性能要求上,比一般的民用产品要严格得多,不仅对应用过程中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兼容性、保密性有较高要求,对故障迅速恢复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4】。

2军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框架与流程

2.1 军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框架

军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即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其组成结构如图2-1所示。

每个成熟度等级由若干关键过程域组成,这几个关键过程域共同形成一种软件过程能力。执行承诺类实践描述组织为保证过程得以建立并持续发挥作用所应采取的行动。执行能力类实践描述为能够实施软件过程,项目和组织中必须存在的先决条件。执行活动类实践描述为实现关键过程域所必须的角色和规程。测量分析类实践描述需要对过程进行的测量和对测量结果进行的分析。验证实施类实践描述保证活动遵循已建立过程的各项措施。

2.2 军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流程

军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目的是能够随时掌握电子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使得当电子项目的执行与软件开发计划相背离时,管理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

2.2.1 策划跟踪和测量

基于对软件规模、工作量、成本、关键电子产品资源、进度、软件工程技术活动、软件风险和质量的初始估计的分析,决定将要采集的度量。电子项目至少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使用自动化电子产品工具提高采集和管理原始测量数据的效率和规范化程度,并建立采集和管理原始测量数据的环境平台;将表单以书面或电子方式分发给填写表单的人员,并对他们在如何采集数据、如何填写表单、如何提交数据等方面实施培训;依据电子产品开发计划,确定报告和评审测量数据分析结果的方式、角色和时机等内容;设计测量数据分析结果的表示格式,使得测量分析报告能有效沟通依据计划值对实际值的跟踪状况;确定采集、收集、确认和分析原始测量数据的机制;设计采集原始测量数据所需的规范化表单,包括度量的测量单位、采集数据的角色和时机等内容【5】。

2.2.2 分析测量数据

监督人员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编制测量分析报告;监督人员应执行趋势分析,识别对期望值的偏离;当一个电子产品开发阶段结束时,监督人员根据本阶段整个活动的测量数据,进行里程碑节点处的统计分析,编制本阶段的测量分析报告。

2.2.3 沟通分析结果

项目有关人员交流测量分析结果,通常分为内部沟通和正式沟通。内部沟通是指监督人员将定期与电子产品工程组相关人员举行对跟踪测量数据及其初始分析结果的内部评审,确认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对趋势的推断。而正式沟通是依据电子产品开发计划预定的评审日程,在项目的特定里程碑处,项目将组织正式评审,与顾客、最终用户和其它的主要共同利益者沟通和评价项目的管理和技术的进展状态。评审会上,监督人员应以图表等直观方式客观地向与会人员报告电子项目当前状态的测量分析结果,使评审人员对电子项目的进展产生量化的深刻的理解。如果项目进展正常,符合电子产品开发计划的要求,项目将继续采集测量数据,进行电子项目的跟踪和监督。否则,项目应对确认的明显偏离采取纠正措施【6】。

2.2.4 采取纠正措施

如果监督人员发现测量值超出正常范围的异常现象,必须立即与电子产品工程组相关人员再次对测量值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必要时还要结合相关的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一旦验证属实,监督人员必须立即启动纠正措施,必要时还要向项目总师等领导汇报。如果在跟踪期间发现了问题,需要提交问题报告,监督人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一般处理措施如下:记录电子项目的重新策划数据;使用重新策划的结果修订电子产品开发计划,使得后续的电子产品开发更加切实可行;基于当前获得的信息和迄今为止的电子项目实践,重新策划。对电子项目重新策划,包括重新估计和与有关各方协商对承诺的变更并得到认同;改变正在进行工作的方式,请求电子产品工程过程组为改良过程性能提供指导或建议;启动风险管理应急计划,消除或防备重大风险,和/或适时调整电子产品风险及其优先级。

3 军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实际应用

3.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以微电子技术作基础的电子器件大部分是国外产品,能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0%左右的需求,而关系到国家和军队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需求的关键电子产品-如数字信号处理器、信息处理电路、雷达射频芯片电子产品的核心芯片CPU、Internet的网关网卡电路)等乎全部依赖进口,如果这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得不到解决,势必会极大地威胁我国信息网络乃至国家安全,同样也会阻碍我军的信息化建设。积在发展我国的微电子技术,特别是军用高性能微电子技术时,我们更应该提倡军民融合,在许多IC设计领域,我们的民用技术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在新的武器装备开发时,要贯彻“为两用而设计”的思想,即以最佳效益/费用比引入民用技术、零部件、分系统。推进中国特色军革,发展军用微电子技术,要坚持走“军民结合、民技军用”的路子,积极鼓励军工单位参与市场竞争,鼓励社会力量为军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军用微电子应在技术、设备、产品方面紧密与民用微电子相结合,解决资金、技术和工艺线满负荷运转以及生产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

3.2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比如我国某某仪表院于2004年获批总装生产线贯标项目,开始建立压力传感器贯标生产线,涉及3种压力传感器产品。2009年通过生产线认证和产品鉴定、并列入合格名录。多年来,沈阳仪表院始终坚持“军品优先,质量第一,一次成功,一次做对”的原则,重点关注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军品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得到各用户的认可。随着GJB546B-2011新版标准的实施,生产线换版认证工作正在展开,其将做好换版认证各项准备工作,继续提高军用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日前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对仪表院压力传感器生产线进行了监督审核,评价生产线合格资格保持情况。压力传感器生产线质量保证和控制文件执行良好,人员能力持续满足工艺和生产要求,生产线运行持续满足GJB546A-1996《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生产线合格资格得到保持。

3.3 建立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

在军用电子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并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等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这是确保产品品质的基础和保障。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质检手段,添置相关检测设备装置。如在军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质量监管体系还应搭配相应的质检手段和设备。目前,质检手段主要以设备检测为主,充分利用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高温老化实验室、示波器、彩色监视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多用表、热电偶、各种工装等仪器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测,其中包含的检验项目有外观、电路板测试、整机功能测试、整机老化测试、整机高/低温测试、组装检验、包装检验等。

3.4 强化质量监督的动态性

不论是流程优化,还是质量控制活动,其贯穿公司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采购、仓储、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与质量密不可分,每位员工的工作都与质量紧密相连。为此掌握信息,及时沟通。军代表应经常深入一线,坐在办公室是没法了解和掌握情况的,只有经常性深入一线,多和一线员工交流、沟通,才能掌握生产和质量的最新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其次,要多与企业管理层特别是最高管理者沟通,及时向他们明示军方要求,明确军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其认识,加强其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关键质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持续系统改进关键质量指标,追求更高质量的目的。

总之,军用电子产品质量是其生命线的核心,积极的简单与管理将提升管理绩效,提高电子产品设计能力,保障电子产品质量,为电子产品的持续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维航.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试验[J].装备环境工程,2009年02期.

[2] 狄宋珍,田大新.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分析[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9年05期.

[3] 杨方燕,刘军,林震.电子产品中的环境应力筛选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年04期.

[4] 罗文功.BGA封装的热应力分析及其热可靠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9期.

篇2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控制和减少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电器电子行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绿色消费,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电器电子产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下列术语的含义是:

(一)电器电子产品,是指依靠电流或电磁场工作或者以产生、传输和测量电流和电磁场为目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直流电不超过1500伏特、交流电不超过1000伏特的设备及配套产品。其中涉及电能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设备除外。

(二)电器电子产品污染,是指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环境、资源、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损害、浪费或其他不良影响。

(三)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是指为减少或消除电器电子产品污染而采取的下列措施:

1.设计、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设计方案、调整工艺流程、更换使用材料、革新制造方式等限制使用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的技术措施;

2.设计、生产、销售以及进口过程中,标注有害物质名称及其含量,标注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等措施;

3.销售过程中,严格进货渠道,拒绝销售不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4.禁止进口不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5.国家规定的其他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措施。

(四)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以下简称达标管理目录),是为实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而制定的目录,包括电器电子产品类目、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种类、限制使用时间及例外要求等内容。

(五)有害物质,是指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下列物质:

1.铅及其化合物;

2.汞及其化合物;

3.镉及其化合物;

4.六价铬化合物;

5.多溴联苯(PBB);

6.多溴二苯醚(PBDE);

7.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

(六)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是指用户按照产品说明正常使用时,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不会发生外泄或突变,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对其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期限。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有利于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措施,落实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环境保护、商务、海关、质检等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建立省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协调机制,负责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问题。

第七条 国家鼓励、支持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积极推广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等技术、装备。

第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积极开发、研制严于本办法规定的电器电子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可以给予表扬或奖励。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对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以及相关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可以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二章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

第九条 电器电子产品设计者在设计电器电子产品时,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无害或低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利用等方案。

第十条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在生产电器电子产品时,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易回收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材料、技术和工艺,限制或者淘汰有害物质在产品中的使用。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不得将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电器电子产品出厂、销售。

第十一条 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应当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实施口岸验证和法定检验。海关验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并按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第十二条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制作、使用电器电子产品包装物时,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应当采用无害、易于降解和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遵守包装物使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第十三条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其投放市场的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标注,标明有害物质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产品可否回收利用,以及不当利用或者处置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信息等;由于产品体积、形状、表面材质或功能的限制不能在产品上标注的,应当在产品说明中注明。

第十四条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其生产或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上标注环保使用期限;由于产品体积、形状、表面材质或功能的限制不能在产品上标注的,应当在产品说明中注明。

第十五条 电器电子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由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者或进口者自行确定。相关行业组织可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制定包含产品类目、确定方法、具体期限等内容的相关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将制定的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指导意见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六条 电器电子产品销售者不得销售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第十七条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采取目录管理的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编制、调整、达标管理目录。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纳入达标管理目录的电器电子产品,应当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限量要求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进行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整体安排,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主管部门提出建立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的建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主管部门依据职能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组织实施合格评定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实际情况,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对合格评定结果建立相关采信机制。

第三章 罚则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海关、质检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罚:

(一)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所采用的材料、技术和工艺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以及将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电器电子产品出厂、销售的;

(二)电器电子产品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三)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制作或使用的电器电子产品包装物违反包装物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四)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未标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产品可否回收利用,以及不当利用或者处置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等信息的;

(五)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未标注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

(六)电器电子产品销售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销售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的;

(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自列入达标管理目录的电器电子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实施之日起,生产、销售或进口有害物质含量超过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限量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的。

第二十条 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纵容、包庇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的,或者帮助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当事人逃避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20xx年2月28日公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原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原环保总局令第39号)同时废止。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解读如下:

问:《办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

答:20xx年2月,原信息产业部等7部门联合制定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原信息产业部等7部门令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令)。39号令施行以来,有力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器电子产业的发展,39号令的相关制度逐渐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亟需进行修订。一方面,适用范围亟需适当拓宽。其他国家有关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立法,一般涵盖电子信息产品和包括家用电器等在内的其他产品。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制造大国,39号令仅规范电子信息产品的污染控制,没有覆盖冰箱、洗衣机等大量的电器电子产品,不利于全面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时,也导致部分企业使用两套标准组织生产,对出口国外的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对国内销售的产品却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我国电器电子产业发展的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需要拓宽《办法》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管理方式亟需完善。39号令对纳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产品都实施强制性认证。但不同产品污染控制管理的要求不同,且电器电子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短,有些产品的淘汰周期甚至只有两三个月,全面实行强制性认证将延迟产品上市时间,不利于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因此,需要调整39号令的有关管理方式,建立合格评定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问:《办法》修订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20xx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39号令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组织研究机构深入研究了《办法》的适用范围、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合格评定等主要制度。二是书面征求了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意见,赴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电器电子行业有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座谈。三是征求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的意见,与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进行了协调。四是向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通报。五是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和部门户网站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结合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六是提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办法》。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20xx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公布了《办法》。

问:《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办法》主要修订了如下内容:

(一)扩大规章的适用范围并相应修改规章名称。《办法》将调整对象由电子信息产品扩大为电器电子产品,并将规章名称修改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同时,《办法》对“电器电子产品”的含义作出了规定。

(二)扩大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范围。《办法》借鉴欧盟RoHS指令和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增加了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将“铅”、“汞”、“镉”分别修改为“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将“六价铬”修改为“六价铬化合物”。

(三)增加有关科技、财政政策支持的规定。《办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积极推广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等技术、装备。

(四)完善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管理方式。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采取目录管理的方式,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编制“达标管理目录”,不再编制“重点管理目录”。同时,建立合格评定制度,对纳入“达标管理目录”的电器电子产品按照合格评定制度进行管理。合格评定制度由认监委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建议并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实际情况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对合格评定结果建立相关采信机制。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69-02

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之一,原课程体系中支撑该岗位的专业课程只有两门,即《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子工艺》,其教学内容侧重于常规与基本知识的介绍,在品质管理与控制、质量统计分析方法、工厂3C认证程序,以及编制工艺文件、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与生产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还较欠缺。而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岗位(群)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除要求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生产工艺与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能正确地使用标准,熟悉电子产品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会编制工艺文件等。很显然,原有两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容量,不能满足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岗位(群)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一个公共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增设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为了让学生拥有系统的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应适当调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原有的专业课程结构,重新设置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

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专业课程设计理念

本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理念是: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实行课堂与实习基地一体化,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电子工艺管理及品质管理的系统知识与技术服务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专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针对行业和地方企业对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设计,如图1所示。“分析职业工程过程转换配置学习领域”这个阶段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宏观设计过程,设计出专业课程体系,从“扩展描述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这个阶段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微观设计过程。

(三)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四川长虹集团、四川九洲集团、广东步步高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等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获取电子信息行业整机生产主要岗位的信息,与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一起,广泛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与过程,确定了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专业方向在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其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在调研、分析岗位群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获取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专业方向的岗位(群)名称及其职业能力与任务分析表,如表1所示。

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研讨、归纳与选择,确定行动领域。根据对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依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的原则,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确定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归属课程,形成了电子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核心专业课程,如表2所示。

我院2010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分为两个专业方向:一是原有的电子产品维修与制造方向,二是新增的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方向。两者公共平台课程完全相同,只是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上进行3~4门核心专业课程的重新设置,在专业方向课程上有所侧重,其余的专业方向课程都相同。教学团队主要是对专业课程名称的确定及其切实有效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对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程教学设计以数码电子产品整机产品为载体,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模式由下列几个方面凝练而成:

第一,将学习活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专业教育、工厂认知使学生明确自己将来可能面临的实际工作岗位将要干哪些工作,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具备哪些操作能力,使每一个环节的学习都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实现工学结合。

第二,专业知识教学实物化、现场化,职业岗位操作能力培养以任务驱动方式工位化、任务化。介绍专业知识时充分利用实物、图片、Flas、工作现场情境,启发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培养职业岗位操作能力时则以实战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配的任务,保持训练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校内教学时,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作业活动是对实际工作过程的模拟,既融汇了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又有助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形成。而在校外实训部分,则以各工作岗位要完成的生产任务为内容,同时了解企业文化,在兼职教师或师傅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

第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接轨。随着电子技术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与新产品等的快速出现,电子产品元件、整机产品的检验技术和手段也将不断更新。在把握“够用、实用”的原则方面,本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采用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音视频设备检验员(中级)”考核标准和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初级)”职业资格考试标准。

第四,课堂教学实习化,实习教学课堂化,实现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教学场所配备设施齐全,除实践操作的工作台、实物等外,还配置有多媒体设备、视频展示台、视频资料等,实现了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的一体化,为行动导向教学创造了条件。

第五,开放式教学。通过到工厂企业参观、生产实习等,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把学生学习、训练活动融于社会实践中。

教学效果

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创新,加强了面向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针对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问题。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设计,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用学中做、做中学、学用结合的方式取代,加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戴四新,陈绍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喻文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17).

[3]包华林,刘良华.“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4]胡斌,俞玮.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篇4

新疆昌吉州电视台原来是以非编单机进行节目的制作,以奥维讯、ferrEdit为主要编辑设备,虽然这些非编具有强大的剪辑功能,但是随着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原有非编设备仍然存在陈旧老化、速度变慢等问题。而且单机的运作使素材以及硬件资源等无法得到共享,工作效率很低。如今无带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主流,而原有的工作流程基本都是使用录像带进行上下载,十分繁琐。同时原有系统中还存在同一台非编使用人员较多,使用权限不清,素材管理混乱、无法统一管理等问题。

为了适应广电行业发展的需求及解决目前节目编辑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制作流程, 统一管理。新疆昌吉州电视台建设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后期制作网络平台。

该网络平台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OpenNet通用视频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通用开放的方式,对非编制作网络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其支持全面的网络架构、全面支持高/标清,对视频的压缩与解压缩处理是由I/O卡+CPU+CODEC完成的,支持多个素材存储卷,合理优化的分配管理系统资源,可提供多种接口模式,可直接连接目前所有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及摄像机、录像机,包括蓝光盘、PII卡、硬盘摄录等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台直接对每个账号的每台工作站进行登陆和使用并进行限时、限量的设置。系统采用时间、空间两种管理方式进行存储空间的管理。

该模式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不同文件的使用需求,还可存储和管理非音视频文件、使编辑软件自由嵌入,只要非编软件对素材文件的操作是按windows读写标准文件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采用板卡,或是纯软件编解码的编辑软件,都可将其嵌入到本系统中,使之具备网络功能,参与网络应用。

新疆昌吉电视台使用的OpenNet通用视频网络管理系统是北京同步科技经过多年行业经验的积累和研究探索,以严谨的软件开发思路、独立自主的创新理念和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在同步独创的“虚拟影子文件”技术的基础上并针对昌吉电视台的自身条件和特点研发而成的。

本系统利用“虚拟影子文件”技术 ,不同于其他视频网络管理系统,OpenNet系统对于素材的调用是通过特殊的虚拟映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共享或将文件拷贝到不同的目录来实现的。网络中原始的物理素材被系统保存在一个相对安全并且是任何普通用户看不见的存储区域。每一个网络用户所使用的素材,实际上只是原始物理素材的一个影子,也就是说,用户在自己文件夹中看到的是一个不会影响其他任何用户使用的“影子文件(Shadow File)”。“影子文件(Shadow File)”具有真实物理文件的所有属性,这意味着使用者可以对其进行删除、编辑、播放等操作,如同在使用一个真实文件一样,同时,用户在用其进行编辑时产生的工程文件也是真实的。总之,无论用户进行何种操作,都不会对原始物理素材产生任何作用。

在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素材进行节目的编辑使用,在非线性编辑网络中,上载的大量素材需要存储和管理,为了提高带宽以确保编辑时的顺畅,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八网口绑定的技术,在网络建设初期我们选用了IP SAN技术同时选用了三款8网口绑定的盘阵。所谓8网口绑定是指8个网口聚合,并发并收,主线带宽理论数值可以达到8Gb/s,实测数值能达到4Gb/s以上完全可以满足昌吉电视台的制作需要。

篇5

关键词 :高职;电子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项目“201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0130201119);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央财支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B1306)

作者简介:余振标,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与系统;李占琪,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电技术、教育教学管理;黄春平,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声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61-04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此,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已形成广泛共识,并积极进行了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使学校的实训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各地高职院校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状况,探索了各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使工学结合变成了一种常态。但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际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对运行管理等问题的认识还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机制,使得要真正落实好生产性实训还存在较大问题。本文主要根据电子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分析和探索如何建设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其管理运行机制。

一、电子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类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电子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加大。电子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装配制造、检测维修、采购销售、技术支持与管理等岗位工作。这一行业岗位群要求毕业生具备专业理论够用、实践技能强、适应上岗时间短等特点,而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人才培养,应该能够满足此类要求。但是,电子类生产型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电子产品批量生产过程中一般严格要求定岗定员管理,对于岗位流动性有严格限制,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全岗位锻炼,从而导致诸多教学环节均仅限于参观实践。因此,要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在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式。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

(一)学校主导运行管理模式

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建设,并以学校为主进行组织生产和实训,基地的管理一般由学校系部领导负责,安排专职教师并聘用兼职教师开展实训教学和生产活动,通过接受产品生成订单、承接外包项目使基地获得经济效益。这种运行管理以实现实训教学目标为主,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并使生产与实训能够较好地协调;但这种模式下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稳定,基地的消耗大、效益低,持续发展难;同时,还会存在只有校内教师进行实训教学指导的状况,使实训效果达不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企业主导运行管理模式

实训基地的前期建设工作主要由学校完成,后期的运行管理以承包的形式交给企业负责,实训场地、设施等硬件的维护,生产实训耗材的准备等,都由企业承担。如此一来,学校不仅可以节省日常运行费用,还可从中活动收益。但是,企业以追求营利为目的,不会注重学生的实训质量,大多是让其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

(三)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模式

分别由企业和学校委派人员组成管理与教学的团队,共同负责基地的运行。这种模式的双方合作比较紧密,生产与教学关系处理较好,能保证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效果,满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责权确定与利益分配上,校企间容易产生矛盾。因此,这种模式只适宜短期内合作,不适合长期进行。

(四)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

实训基地由学校与企业合资共建,成立股份制公司一起经营管理。该模式可以集中双方的资产、人才等资源,明确产权责权,并形成健全激励与监督机制,能实现基地的长效发展。即生产性实训基地相对独立于学校和企业之外,特别是在财务账目、利益分配上独立,从而使合作矛盾少,基地运行管理规范,保证了长期有效发展。当然,要寻找合适并愿意合资共建股份制公司的企业并不容易,同时,国内目前尚无成功建设经验可资借鉴。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开展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同时,具备教学实训、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社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2]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国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在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中,存在以下一些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3]144

(一)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

学校追求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教育效益,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并允许一定的资源消耗;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的优良率,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并往往会忽视教育功能,采取各种措施或借口拒绝学生实训,或者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重复操作,从而降低了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教学规律与市场规律的矛盾

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展的,并且要求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而企业生产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改变,生产性实训的开展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受其影响,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若片面强调满足生产的需要,容易导致生产性实训基地变成纯粹的生产工厂。

(三)实践项目技能与实际岗位能力的矛盾

如果学校在不具备师资、设备等条件下,盲目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引进生产项目,其效果令人担忧。生产性实训项目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实训内容是随时改变的,这将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和项目。对专业教师来说,长期的从教基本上是脱离生产实践的,他们对胜任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性教学不存在问题,但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职业教学,就不一定能胜任了。在开展实训教学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选择和设计实践项目,就不能较好地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运行评价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基地有效运行的保障,但是,不少高职院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缺乏细化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缺乏对教师生产性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指标;缺乏反映企业能工巧匠教学水平的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对学生的生产安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实训效果的评价;缺乏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社会效益的监督及学校的质量监控制度,等等。这些运行评价体系的不到位,将造成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只是“走过场”,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也难以衡量。

三、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的关键机制

笔者认为,解决好上述前两个问题是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长效运行的关键。首先,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可能会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它们在实际运行中是没有统一的共同利益的;其次,学校要配合企业的生产,企业才愿意合作,但生产随市场需求而变,安排学生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以维持生产性实训基地有效的运行存在着较大难度,因此,必须要构建好一些关键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一)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

生产性实训基地涉及“政校企行”多方利益,其有效运行需先建立好相关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实践运行中,职业院校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希望通过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推进教师培养以及专业与课程资源建设;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关注未来稳定的企业用工来源、技术支持、员工培训,引进先进的技术、合作科研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行业组织则是联系企业、政府、职业院校的重要桥梁,其目的是为企业及职业院校提供指导,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生产性实训基地只有实现科学的运行管理来满足各方不一致的利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法律地位。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教育和经营的双重职能,它既是一个教学车间,为教学服务;又是一个生产车间,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营利的基本保证,但营利目标还是要服从教育目标。基地的利润部分要按合同比例用于补贴实训的损耗、改善实训环境;基地还增加了接受学生实训、教育和指导学生等教育义务。基地的特点如此复杂,要想进行良好的运作就要靠政府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引导、推动和协调作用。各级政府可依据现行的教育法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细化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通过减少财政税收等方式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同时,要健全利益保护机制,约束双方的投机心理和不法行为,使得校企合作良性循环发展,以促进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利益驱动机制。要逐步构建利益共同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和行业组织要引导学校和企业树立正确的利益价值观,打消投机心理。高职学校不能只是为了在项目申报、办学水平评估验收等工作中得到政府财政支持而进行校企合作;企业也不能只以营利为目标,而忽视基地的教育功能。二是尝试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股份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成立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来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校企双方的决策机构能较好地化解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实现校企合作从“协议式”向“股份制”彻底转变,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共建利益共同体。[4]

3.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工作。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还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情况,实训基地的发展阻力较大。解决企业被动,学校应先主动,可从多方面为企业服务。如:帮助企业进行高新企业申报、产品申报等工作,争取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利用校内人才资源、专业技术等优势,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产品开发、企业的员工培训;甚至在企业急需用人时,灵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等。

(二)构建实训与生产相协调的机制

在生产性实训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企业生产任务与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规律之间的不和谐。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根据校企双方协议,实施双目标和标准化管理。[5]184双目标即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和生产计划,形成基于典型生产工作流程的实训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协调,把行业标准、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质量检验引入到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当中。在教学管理运行制度上,可实行柔性化管理来协调实训与生产。

2.学院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和企业不仅停留在合作生产的层面,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和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和技术,并接收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锻炼。校企双方还可以在资源共享、人员互聘、产教结合、产品设计开发、应用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拓展合作。通过这一深入的合作,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团队。合作双方可以共同制定管理办法,让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与课程开发的培训,以提升其教学能力。

3.以项目为纽带协调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3]145学校利用自身科研、技术及拥有的设备优势,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内与合作企业组建实训教学项目部,从而使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能够更为灵活有效的开展。实训教学项目部肩负起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工作,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和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设计课程方案,引进企业课题作为实训项目。在实训教学项目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实现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科学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运行的重要保障,它包括了人员考核管理和基地运行效益监控两个方面。

在人员考核管理上,对实训指导教师或企业导师的考核,可围绕指导学生的质量、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设备的维护及耗材使用等方面进行;对学生的考核,可围绕到岗率、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完成率、生产产品的合格率等方面进行,这些考核应尽量做到可标准量化和可操作。同时,可以将学校师生与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融入进来,制定相关的考核管理及奖励办法。[5]184例如,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训教学或指导,应给予相应的课酬和享受一定的校内待遇;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后,创造了效益,也应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若完成得较好还应给予表扬及奖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员工培训,也应得到相应的补助等。

在生产性实训效益评价上,包括基地的生产效益、财务管理、使用效率、共享程度和后继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这些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能真实反映基地运行效果。评价指标设计时应考虑四个原则:要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就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要利于高素质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团队的建设;要利于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总之,要加强实训基地各项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逐步形成制度文件。对运行不畅的合作企业应要求其退出基地,对于培养效果不佳的实训项目要坚决取消,从而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彩玲,张玉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2):69-70.

[2]高俊文,邹心遥.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跟踪研究[J].教育导刊,2011(4):45-48.

[3]王召鹏,徐通泉,楼向伟.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3):144-145.

篇6

摘要:在对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教学现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认为要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认为嵌入“生产式管理”教学模式,既能开发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项目教学课程,又能提高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关键词 :生产式管理;课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06-03

作者简介:赵亮(1980—),男,山西运城人,硕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12年度立项课题“嵌入‘生产式管理’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原理与维修课程开发与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3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产业人才的短缺成为了突出矛盾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批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如何真正地将学生学习过程变成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如何把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嵌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如何正确选取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用汽车专业理论指导汽车维修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为此,本课题组选择了“嵌入‘生产式管理’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原理与维修课程开发与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结合本校课程建设实际,在总结国内外关于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汽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构建以应用为主旨,与汽车行业和企业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形成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时代性、特色鲜明和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具体目标及课改研究思路

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核心,以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作为切入口,在分析本校课程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课程建设成功的经验,调研了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汽车维修的七个流程,将原来分散在“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检修”、“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方法”等课程里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长治圆通奥迪4S店共同开发出一门全新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原理与维修”课程,该课程具备“双向性”,既能提高学生技能,又适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嵌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现场6S管理模式,把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嵌入到教学活动当中,真正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课题研究内容

(一)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既定的课程具体目标,对汽车行业职业进行分析,并将该行业工种、岗位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技术知识、操作顺序、工作态度等内容列出来,编成任务目录,根据任务目录行进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内容要以职业素质为培养导向、职业技能为培养重点,与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任务相匹配,以任务引领学习,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嵌入企业现场6S管理模式,融入企业文化,对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构建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检测、服务、营销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分析并参照汽车维修岗位能力,以“工作岗位群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理念,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原则,以汽车技术服务为主线,开发“典型工作岗位”——汽车检测维修、汽车维护保养环节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任务引领、岗位对接”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以汽车维修岗位的七个流程为主线,围绕汽车维修的七个流程展开。每一个流程都以工程项目为引领,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每一个流程上真实的、典型的工程案例,每一个工程案例都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确定,体现了在工作岗位上真实所需的汽车维修理论和操作技能。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把此项目作为必修项目,反复操练,到工作岗位上就能够熟练应用。同时,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体现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还将添加如何更加高效、安全开展工作的教学内容。此外,对一些过时的课程内容予以摈弃,及时添加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使学生紧跟主流车型,保证课程内容的“新鲜”。如表1所示。

(三)课程组织实施

在课程组织实施中,拟引进不同企业的一线维修主管和本校教师共同授课,把先进的维修理念和技术、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带进课堂。通过授课既能促进本校教师自身成长,也可以完成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任务,实现企业教师校园化,学校教师企业化,达到校企互补。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师傅,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教学中拟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维修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学生在听完教师讲完每一个流程、布置完工程项目后,身份立刻转变,完全按照企业的6S管理模式进行维修工作。在师傅指导、组长带领下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下,结合6S模式的管理,学生边查资料边学习,边学习边实际操作,理论实践穿行,做学一体,边学边练;教师则通过现场点评的形式,激励各个小组进行相互竞争。七个流程完成之后,学生能掌握就业后工作岗位上所要求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熟悉和适应不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创新

该课程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与实用性,既要将知识能力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拟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QQ、E-mail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构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利用仿真模拟教学软件和各种实验台架,模拟设置各种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故障,让学生在仿真模拟教学软件和台架上反复操练,直到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实训成本;采用与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场景,根据企业实际操作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要求进行严格的实操训练,使学生掌握的技能与企业要求一致,同时进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实现“零距离”上岗。

(五)转变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中,取消以往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全部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同时采用第三方(企业人员)介入参与考核的方法。由于和我院深度合作的企业有几十家,企业的技术经理同时担任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除共同确立课程内容外,也参与到该课程的具体考核当中。如表2所示。

课程改革成效

从近几年的模块教学过程和结果来看,此课程改革无论从学生的感受和评价,还是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专业教学技能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任务引领型的模块化教学比较适合我们培养一线应用技能型技术人才。

(一)促进了课程建设

本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嵌入‘生产式管理’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原理与维修课程开发与研究”成功申报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12年度立项课题,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榜样,更好地促进了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二)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得到校内外的良好评价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明显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学期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学生教学评价,课程组教师优良率都名列前茅。2012年,在长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在所参加的三个比赛项目中获奖,“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荣获二等奖,“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荣获三等奖,同时师资力量得到了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得到了强化。

(三)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精诚办学的理念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整体提高了就业率,我院毕业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2010—2012年连续三年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达100%,形成了该专业学生在本地区供不应求的局面。

课程改革特色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评价,还形成了一些改革特色:(1)提出以工作过程引领课程改革;以工作典型案例架构课程内容;以企业式现场化模式建设教学环境;以工作能力目标作为课程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引领,整个教学过程嵌入“企业生产式”管理模式,融入“6S”管理方法,过程中学生既是学员又是员工;学习过程又是工作工程,缩短转型期,形成了“工学结合”的课程特色。(3)提出培养“三项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四种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4)该课程具备“双向性”,既适合在校学生学习,又适合企业员工培训。

结语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主干专业课程,采用嵌入“生产式管理”的教学模式,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项目教学课程,切实提高了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从而培养出更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高素质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同时,对其他主干课程的改革也起到了促进及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树平.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9(33).

[2]崔树平.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幺居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7

财务管理学是会计学及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石,以资本市场为课程背景,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对象,主要阐述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企业资本运动为中心内容,着重对资本的筹集、资本的投放、资本的运用、资本收益的分配等财务问题进行了介绍和理论研究,讲解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等方法。

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观念的不断更新,企业迫切需要创新性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因此财务管理教学就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财务管理教学研究,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下面就影响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1、准确的课程定位。

笔者认为,找准课程定位,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是教学行动的目标。根据唐山学院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发展,为基层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勤奋敬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创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课程应确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重点,突出“应用型和创新能力”的特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2、教师的执教能力。

在认真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应立足本职工作,潜心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应把握备课及授课两个环节。

(1)备课--以精心的课堂设计为先决条件.

备课内容主要包括教案、讲义、PPT的准备。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就是要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知识点及其重点、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抓好教学组织环节是决定授课质量的先决条件。

确定突出“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体系分为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

知识模块的设计: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即财务管理内容、目标、财务管理价值观念等基础理论。筹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方法、资产管理方法、股利分配方法及财务分析基本方法。

能力模块的设计: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基本技能及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财务预测能力、财务决策能力、财务预算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财务分析与评价能力。

在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我们主要按“两个循环”的逻辑思路讲授,其一是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循环,其二是财务管理方法(环节)的循环。所谓财务管理的内容循环:即主要按“投资—筹资—营运—分配”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展开,循环往复,持续不断。而财务管理的方法(环节)循环:是按“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这条主线展开的。全课程中体现了这种财务管理方法(环节)的循环往复,持续不断。在教学知识模块的设计上,可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适合不同专业的知识模块。

板块式:即将财务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主线,财务管理内容是人们对财务管理客体运动规律认识的客观总结,它将着重解决企业财务管理这一完整而又系统的学科体系应该由哪些具体内容组成以及各项内容的相互关系问题。可分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财务分析、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资产管理与股利分配等财务循环板块。按照板块式组织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可以突出企业财务管理各部分内容的重点。该种组织方式一般适用于“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这种模块的设计主要针对会计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特点,正确区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重复。

职能式:即按照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职能管理环节组织教学内容,其优点是能够突出体现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但可能会与其他学科存在内容上的重复,一般适用于市场营销及工程管理等非会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这类学生财务与会计课程安排有限,按照职能组织财务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财务管理内容的整体把握。

备课时应弄清财务管理内容的层次,把握财务管理学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

其次确定以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的“财务管理学”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使本课程教学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从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按照从课堂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变抽象为具体、变知识为能力,主要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知识和能力并重的问题。课内实践实行分层次的课内案例实践教学模式,案例教学贯穿教学始终,包括教学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课后实践分析案例。每个章节都可以以引导案例开始问题的讲解,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采用分组讨论案例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给出引申的案例分析,这样既使学生直接获取了实践知识,增强了学生对实践的感性认识,也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巩固基础知识,不仅会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课堂讨论,也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授课--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技巧为保障。贯彻“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思路,将传输理财思想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相融合、将财务理论与具体的理财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考虑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我们将财务管理的课堂教学沿着内容如何讲授---过程如何体现--形成何种变化这一主线总结为“六讲”“五式”和“四变”方法体系。

“六讲”即课堂讲解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讲要点、讲疑点、讲思路、讲方法”,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学弄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实行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五式”即:课堂教学过程体现“目光交流式、启发式、快速反应式、案例讨论式”、“行动学习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这样形成四变。

“四变”即变单项灌输为双项交流;变简单作业为复杂作业;变注重问题结论为注重解决过程;变重视记忆训练为原理应用。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强调认知与情趣的统一、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法”。

A、目光交流式教学法: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举动,意在搜索学生对老师的反映,是集中还是不集中,配合以提问,就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也便于提供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B、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法:在目光交流法使用的同时,配合以启发式提问带动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体现教与学的互动,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教学的目的。

C、快速反应式教学法:就是课上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快速阅读,先让学生看、分析总结,最后由老师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方法特别在出现听觉、视觉疲劳时使用效果更好。

D、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实践的神力:课堂教学中插入案例-课程组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编码化知识的基础上,以实际资料为素材,结合国内外典型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开展典型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导出实践中需要应用的财务管理知识;然后结合案例讲解具体方法的应用。实行分层次的课内案例实训模式。包括单元案例实训、综合案例实训。案例教学法能够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改革师生角色定位,在共同思考与讨论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学生能力提高的量变积累过程。

E、行动学习式教学法:教师控制课堂讲授时,通过介绍背景知识、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课堂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推动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进程,通过讨论、甚至争论,阐明各自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观点进行归纳及评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在学校支持下,课程理论教学全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上根据内容需要采用传统板书配合演示课件、讨论、总结等多种手段,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声、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增加了课堂教学可供信息量。

3、丰富的第二课堂

开设第二课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补充,拓展学习内容,具体设计课外实践项目、配以恰当的教学手段,确保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配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们建立了教学网站,存储教学数据,包括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课程教学PPT,配套练习、案例及参考答案等;实现网上答疑,每位教师在学期初就确定与班级学生的联系方式,其中包括建立QQ群,公共信箱等。教师能够在网上通过在线答疑、网络课堂等栏目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这不仅是促进师生互动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能使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2)精心设计课外活动项目。包括A:组织学科竞赛:具体包括组织开展财务管理知识竞赛、针对财务管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选财务管理实务案例进行财务案例分析大赛、财务管理沙盘对抗赛、财务小论文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课程的品质和内涵。

B:参与社会调查与实习: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或自拟题目,到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对其经营及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社会调查,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写出分析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定期到实习基地实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及实践能力。

C:聘请企业界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为使在校学生能够更多的吸收实践知识,增加对实践的感性认识,定期聘请企业“CEO”或“CFO”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原则上,每个学期为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至少安排1-2次专题讲座。

D: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承担院级科研项目,甚至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以此来强化大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是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学习能力、创新和周密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总之:本人认为要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定位是根本,教师的执教能力是关键,根据应用型人才对财务管理知识的需求,确定突出“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灵活多样的互动型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是保障。

参考文献:

[1]邱龙广.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2).

篇8

考虑到学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选择具体专业的盲目性,避免学生来校报到后因不喜欢所选专业产生的厌学行为,目前许多高校采取在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而在大学第二学年末再具体分专业的做法。以我校管理学院为例,管理学院分工商、会计和营销三个专业,每年共招收105名左右的新生,报到后所有学生在前两年不分专业,而是合在一起上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大类基础必修课,后者有管理学、会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管理运筹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等课程,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外,其他课程均在前两年开设。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了解每个专业的大致内容及以后的方向,从而使其能够在大二学年结束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具体专业。从大三开始则分别三个专业开设各自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课,如会计专业基础必修课有国际贸易、财务管理、国际金融、技术经济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税收筹划、财务报告分析等课程,专业课则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运营管理、审计等必修课程及企业战略管理、金融企业会计、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商务谈判等选修课程。管理专业则开设财务管理、技术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运营管理、质量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物流管理等专业课程。

这种做法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但学生就业选择工作时及学校课程安排上却产生了一些具体问题。

一是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数量上不均衡。由于学生通过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认为管理专业和营销专业内容过于空洞。难以获得真才实学,而会计专业则比较务实,能够学到具体的基本技能,因而造成学生一窝蜂地选择会计专业。以我校管理学院为例,在二年级年末分专业时约有70%左右的人选择会计专业,其他采用上述方法的院校选择专业的比例也大体类似。由于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总量过多因而在毕业时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就难以避免。

二是课程安排存在困难。因为大四上学期是学生考研的关键时间段,许多学生把精力放在复习考研上,对正常的课程安排存在应付现象,而下半年主要是毕业设计,一般不安排课程。因此。重要的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管理会计等课程只能安排在大三学习,这其中高级财务会计必须以中级财务会计为基础,审计又必须在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并且中级财务会计内容多、课时长。导致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张,甚至出现有中级财务会计没有学完就开设高级财务会计的情况,使后续课程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影响后续课程进度和教学效果。

三是由于这种办法导致课程设置在时间顺序上颠倒,从而使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为中断,学生不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连接点或逻辑主线,不能把所学各门课程内容融会贯通,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某一课程,甚至认为某些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关联度不大,因而根据自己对某些课程的理解有选择地分配学习时间。由于课程之间的安排缺少逻辑联系,学生被动地学习学校安排的所有课程,导致其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管理概念及整体观念淡薄,导致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只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一般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快速完全领会管理层的意图并轻松地配合提供其管理所需信息,因而不能完全胜任其本职工作,更谈不上创造性地为管理层提供额外价值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工作成果。

二、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要求的理论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以及国际贸易一体化和市场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现代企业面临的是全球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如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许多企业倒闭,而且很快波及到我国及其他各国,使我国许多行业举步维艰、陷入困境。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在某些方面进行实时调整,如有时需要调整战略,有时需要调整产品定价,有时需要在原材料来源渠道上采用灵活的生产或外购策略,有时需要了解每种产品的详细成本信息以便及时进行产量调整或进行更为细致的成本规划等。所有这些管理活动均离不开相关会计信息数据的支持,可以说财务数据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只有借助财务数据才能使管理活动科学化并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很显然,没有相关、准确的会计信息供给,管理决策可能会出现失误或不完全正确,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能够根据管理层对信息的实时需求及时调整相关信息供给。

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能够按财务会计准则或制度进行账务处理,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或监管部门的要求,同时还要能够根据税法要求进行纳税调整,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会计人员必须能够领会管理层对信息需求的意图,并还要能够向管理层提供其决策所需的相应信息。例如,为配合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会计人员需提供为生产各种产品导致作业活动相应发生的资源消耗情况及其与产品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的信息,使相应的管理措施科学、合理。再如,为保证企业的战略实施,需要财务人员掌握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具,并综合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几方面信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取得预期的效果等。总之,现代企业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基本核算技能,还要了解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原理、战略管理、内部审计、全面预算管理、薪酬制度设计与绩效考核、风险管理等管理知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容易与管理层沟通,而且还有能力提供其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三、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构

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情况和结果的真实写照,是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要求对企业管理活动进行的阶段性总结,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构成。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也是反映企业特定日期各项资产管理及财务管理等活动结果的一张“快照”,而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则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的成果,是反映企业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和经营成果的“录像”。

虽然财务报表由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要求编制而成,但财务报表上每一数据的变动均与企业管理行为有关,即企业任何管理行为的结果最终均会在会计报表上反映出来,财务报表上数据的变动与管理活动存在因果关系。以资产负债表为例,企业的资产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的变动一般与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有关,如改变销售策略或改变进货、生产批量以及采取积极的收款措施等均会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款项及存货等发生变化。而非流动资产结构的变化则与战略管理有关,如进行战略性外部投资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增加,扩大企业自身产能会导致固定资产增加;反之,则会减少相应的非流动资产,改变非流动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变动与财务管理活动互相影响,从而导致资本结构、现金流量结构及所有者权益结构的变动。而在利润表中,凡涉及到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管理活动均会对利润表产生影响,如放宽销售信用条件会导致收入增加,加强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实行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等,可能会导致成本费用降低,增大盈利空间。

因此,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应以财务报表为核心,凡涉及到财务报表变动的主要活动均应纳入课程设置范围,既要介绍财务报表的形成过程,又要介绍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形成的各种管理行为。具体课程有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告分析、会计实务综合训练、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全面预算管理、薪酬制度设计与绩效考核、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此外,为保证就业的灵活性,还可以设置审计、预算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以财务报表为核心、以培养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设计如图1:

图1中,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综合训练为财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战略管理则是联系各种管理活动和财务报表变动原因的主要纽带。

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度谋划,企业需要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因此它需要借助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具确保企业战略得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集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对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而技术经济学、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薪酬制度设计与绩效考核等则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通常采取的、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具体决策、管理工具或控制措施。内部控制则是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其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则是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正常运行及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等得以实施的制度保障。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信息系统、预算会计、金融企业会计、审计等课程可作为选修课,一方面是为财务管理活动空间的扩展储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如去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去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等。

四、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课程的时间安排

篇9

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财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使其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财管部门、评估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目前这些单位普遍需要的是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为适应社会对理财人员的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财务管理教学的目标。本文拟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年来《财务管理学》系列课程的教育改革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现状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材内容虽没有明确说明,但都是针对上市公司来讲解的,这是因为财务管理的基础性的理论都是照搬西方理论的,而国外教材阐述这些理论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财务问题大多数是非上市公司的。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且学生刚开始工作时面临的都是基础性的工作,目前国内财务管理教材中绝大篇幅所讲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也不是学生会天天处理的“经常性事项”,而短期资产管理、现金流管理以及成本费用管理这些才是企业每天需要关注的“经常性事项”,然而,这些在财务管理中并没有作为重点内容,这样的内容安排错位是我国《财务管理》教材的通病。而且现有的财务管理教材也没有将一些我国新出现的财务问题在教材中体现,比如现有的破产、兼并和收购问题现有教材只是停留在方法上,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学完了相关知识也很难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内容多而繁杂,公式多,知识点之间的联接不紧密且不容易掌握,各知识点的决策、评价方法各不相同,这就让学生感觉内容又多又杂,无头绪,难以找到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开始的时候对该课程比较感兴趣,可时间长了一部分学生因为越来越听不懂便放弃了。财务管理的传统教学法是通过讲授加PPT教学的方法来传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而且财务管理中的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其中所有的公式都有成立的假设前提,学生只有了解了理论前提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式,恰恰理论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如何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教学中面临的紧要问题。

三、将双语和案例教学融入到财务管理讲授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大二开始会计学和经济学相关等课程,大三后学习中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20学时)等专业课程,大四后学习高级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英文)、财务分析等主要课程。案例分析课程20学时中有10学时老师给学生讲解,10学时是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作业上机操作时间,学生普遍反映上机课时安排过少,应该增加实际操作时间,但因为实验室机房紧张,这一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另外双语教学课程只有《财务管理(英文)》一门课程,课时安排为32学时,课程安排过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目前是在其他课程中适当增加与之相关的双语授课内容。

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校的办学目标,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中心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培养和提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改革的目的,必须进行财务管理教学全过程的改革。

1.根据实际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应联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对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应予保留,比如财务管理目标、资金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资本成本等,而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知识,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财务预算的编制等,应结合实际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深刻理解这些内容在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注意会计学科发展的成果和动态,更新和充实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科前沿的角度,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教学内容的充实与调整还要处理好前沿与基础的关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目前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类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我们可以相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

(1)形象教学

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人理财决策中所遇到的财务管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计算、风险报酬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使学生面对的不是死记公式,建立他们的学习兴趣,近而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模型前提

财务管理课程中,几乎所有的数学模型都是在某些基本假定条件下才会成立的,如货币时间价值中复利和年金的相关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M理论公式等的计算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才成立。在讲授中,把讲清各类模型的适用前提条件和数学公式的推导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学生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各种模型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够灵活应用相应模型公式。

(3)加强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选取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实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直观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它是从实际工作出发又服务于实际,实现学以致用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这个内容时,对于复利的计算可以给出现实存在保险推销案例,通过对计算保险实际的收益率来和保险广告中的收益率比较,使学生可以明白保险的真实情况;另外,对于时间价值中年金的计算可以用现实生活中普遍会遇到的买房问题为例,理解年金计算。教师可以在讲完时间价值计算给出案例资料和所需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评价和归纳总结。案例的有效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革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方法

目前我们财务管理课程考核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结合的简单方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但这种计量方式不容易真正把学生留在课堂,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检查,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记住多少理论和公式,还体现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财务管理课程可以应用多种考核方式,可采用闭卷考试与素质能力相结合的方法,期末成绩由试卷成绩、平时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几部分构成,并确定合理的分值比例,突出财务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姚曦.财会与非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

[2]王学宝.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0,(3).

[3]李雪冬.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25-03

自20世纪90年代初沪深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实力扩张迅速,从金融资产规模、银行市值、股票市值、外汇储备等方面来看,我国现已进入了金融大国的行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监管体系的完善性和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都处于一个相对劣势的地位[1]。特别是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现代金融业务技术性强、风险大、创新层出不穷,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高风险的行业,因而需要拥有一大批高智能、高创造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匮乏,致使金融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这既与现代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创新性的行业趋势不符,也与金融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就目前来看,金融专业已出现高校金融类毕业生供给过剩,但许多金融企业却找不到合适满意的高层次金融人才,而且这种供需矛盾日趋严重。相关研究揭示,现今我国金融行业出现供需缺口的人才主要有三种:第一是以金融企业家为主要代表的优秀经营管理者和行业领导者;第二是具有高超专业能力并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擅于分析研究金融行业市场规律、产品开发与维护、金融风险测量与控制以及对国际市场金融操作规则熟练把握的复合型人才;第三是在金融行业及其相关领域有牢固的专业理论功底和深厚研究背景的科研型人才[2]。因此,紧密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熟悉金融业务、具有风险控制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促使我国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确保国际竞争的需要。本文旨在根据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以期促进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人才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高校对金融行业“适企”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缓解我国金融行业人才方面的供需矛盾。

一、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一般指与金融行业有关的风险,表现为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制度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金融行业风险等[3]。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衡量和控制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得失[4]。通过对金融风险的有效界定和准确测量,以期达到控制风险和减除风险的发生等目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也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其动态波动性也急剧增强,金融风险的测量与控制的难度随之增加。因此,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愈加凸显。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对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准确度量和严格控制三个方面。因一国金融风险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有十分重大影响,许多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研究人员都致力于研究和探讨实现有效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手段和理论方法等,以期达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准确度量和严格控制,进而造福于整个社会和国家。

二、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技能需求

1.熟悉各种金融业务。熟悉各类金融业务是培养金融风险管理类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自身业务掌握透彻,自身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后才可以真正把控金融风险的管理,真正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精确度量和严格控制。金融业务主要有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和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其中,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除提供一般信息咨询与业务服务外,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金融行业信息及专业能力方面的优势,针对客户的资产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理财规划方案供客户参考与采纳,以达到客户的理财目标和银行的经营目的。个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负债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业务等[5]。而商业银行主要以存贷款利差和经营中间业务为收入来源。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包括负债业务、各类存款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长、短期借款)、资产业务(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中间业务等。

2.风险源分析和度量。要培养高素质的金融风险管理类的高材生,了解几大主要风险源是必不可少的。对风险源的有效把握有利于我们扼住源头、防微杜渐,有助于我们从源头开始分析度量和预测甚至控制不利情况的出现。就目前来看,金融风险包括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制度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和金融投资风险等。相应的,金融风险的来源也有来自于系统本身的,也有非系统的。系统风险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风险、制度风险等,非系统风险则表现为金融产品风险、利率风险、机构风险和投资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熟悉和掌控好了风险源,这对以后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和减控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相应的,在进行风险源分析的同时也要进行风险度量,以便下一步进行准确的风险控制。就人才技能掌握的角度来看,具备风险度量的技能要求熟悉并能准确运用数理统计知识及计量分析工具,对分析对象的波动性进行量化评估,这要求熟悉绝对离差、方差、分位点、系统风险度量?值等度量方式,了解其度量的本质和性能,这将有助于了解和减控风险。

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三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熟悉好金融业务和分析好风险源之后,理所应当,我们要抓住最终目标——进行金融风险控制和管理,最终化解和减控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风险控制要求在培养人才专业灵敏的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其审时度势,能结合金融市场国内和世界局势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深入透彻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引领企业甚至全局从风险的沼泽中走出,并重获生机。风险控制对于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学会进行风险的有效控制是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类风险管理人才的必经之路。风险是伴随决策过程而存在的,风险控制应该包括决策前的风险控制、决策中的风险控制和决策后的风险控制。使用各种数据库资料和信息资源,对决策风险进行全方位科学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反映出决策的人力、技术、管理、市场等有形和无形资本优势和存在的风险程度,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可以预防的范围,规避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转移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风险。这要求金融人才对各种业务和可能的风险源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综合运用多种办法降低风险,将其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三、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对策

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建立与市场要求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基础。金融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也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了熟悉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外,还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良好的外语交流水平以及较高的发现风险的能力与风险规避管理的技能。因此,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设置必须紧随市场需求,课程安排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投资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国际金融、概率统计等课程应该作为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来开展,以使培养出的金融专业人才符合企业以及行业的需求。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良好的教学资源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基础。扩大金融专业的教师队伍与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是培养金融风险管理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加强教师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高校也应为教师创造与国内外金融实务界和金融教育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加大对教师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投入。高校也可以通过引进交叉学科的专业教师的方法,这既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内涵来拓展课程教学的视野,又可以让学生领会到不同学科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素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这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创新水平,促进资深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

3.理论联系实践,实验结合实践。逐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更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毕业生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感知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加注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多为学生提供到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参观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实验、市场实践中更深切地体会金融风险管理知识的运用。此外,也可以通过模拟投资或炒股等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分析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管理决策能力。

4.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学相长。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将教学内容具体化,采用提问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互动环节,以抛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主动地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小组讨论、个人问答等方式,增加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双赢,教师与学生都能受益匪浅。

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必须适应我国与国际接轨后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能够适应全球金融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努力成为熟悉金融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较长远的战略眼光的综合人才。因此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注重传统金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国际洞察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尊厚.新建金融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选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6):60-63.

[2]邱兆祥.建立与大国金融相适应的高等金融教育[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0):100-103.

[3]张利军.浅析金融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38.

[4]孙浩.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sn寿险公司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篇11

会计是管理学基础课程之一,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目前,会计基础课程虽然在长期的授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偏重于书本知识的讲授,未能重视会计实践教学在提升学生从业经验方面的作用等。文章对会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期能更好的提升会计本科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有更强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职业能力培养;会计基础课程;改革实践

会计基础课程是会计系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其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也被其他专业的学生所广泛辅修、选修。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任课教师应注重对其原理、方法进行讲解,同时,其在本科阶段还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型专业课程,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今后工作中进行账务处理的技能及综合分析能力。目前,本科会计基础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认知性的障碍阻碍了其教学效果的提高。

1 会计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从目前师资队伍构成情况看,其虽基本具备硕士以上学历,但却大多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验,基本上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对书本理论十分精通,但对企业基层会计工作并不了解。还有部分会计教师缺少相应的教育背景,其本科、硕士学位均来及其他学科,只由会计专业授予博士学位,这造成其虽然科研能力较强,可以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但会计实务经验却较为缺乏。由于高校会计学科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因此,其也往往难以进行长时期的实践锻炼。由于与实业部门缺少基本的沟通,未能建立定期的交流机制,这导致其缺少具体工作的操做经验,很难肩负起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

1.2 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会计学专业的实践锻炼积极性普遍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由于实际操作能力在面试环节往往不能充分展示,而相应证书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获得理想职位,因此,其精力常常主要放在考取证书及获得更高学位上,而不愿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其次,实践内容安排不合理也是学生不愿进行实践锻炼的原因之一。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需要进行职业判断的地方,而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却很少涉及相关内容,仅局限于简单的填写凭证和账簿,与学生亟需学习的技能脱节,导致学生对这种缺乏实际内容的实践训练缺乏兴趣,积极性较差。第三,对于实践环节的学习结果缺少相应的监督测试。在实践学习结束后,教师往往采用编制简单凭证及账簿的方式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方式存在两方面的矛盾。经济业务过多会导致其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从编制凭证到登记账簿的过程,经济业务过少又会降低对其学习成果的检查效果。因此,部分学校允许学生将凭证、账簿等带回寝室等进行填制,其在完成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能独立完成的现象,造成检查监督力度下降。

1.3 教学设施落后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均设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但其具体环境与企业实际情况仍有差距。由于经费等原因,实验室的设备也较为陈旧落后,无法保证学生的实习需求。其虚拟的经济业务往往和企业现实业务相差甚远,简单的凭证和账簿也无法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电子化需求。高校一般只在学生大四临毕业前为其联系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短期实践锻炼,学生能学习到的技能十分有限,往往只能接触到抽查凭证等简单工作,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而企业由于财务数据的保密性特征,也往往不希望学生过多接触其核心业务,因此学生无法掌握会计实质业务的处理程序,起不到真正的实习作用。

1.4 情境代入感较差

会计教学中的案例和实际不符,不能反映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且往往多年不变,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当外界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案例的指导作用便大幅降低。即使进行案例分析,也常常用简化的凭证和账簿进行教学演示,过于简陋的工具使学生难以有真实的感受。并且会计工作在企业中除做账外,还应有决策和分析功能,如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对投融资范围及数额进行判断等,这些在实践教学中均未体现。而会计岗位的多样化亦未有所表明,在实践课中,仅仅假设学生都为普通记账人员,而未分为管理会计、财务主管等多种角色,这不利于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 改进途径及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其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有良好的理论背景,也要求其具有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对会计基础教学内容、形式、任课教师等进行改革,以使其能提高学生进行财务处理的分析能力。

2.1 教师来源多元化

高校不应仅聘用博士作为教师来源,还应与企业签订合约,使企业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及财务总监能成为学校的名誉教师,使其能将企业应用会计准则的最新成果与经验教训与学生分享。此外,高校教师也应积极进行挂职锻炼,到各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学习,使其已有的知识体系更加丰满,做到源于书本而高于书本。如果由于时间冲突等原因,无法聘请到相关财务实务部门人员,还可以利用视频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其日常工作摄录成视频文件,在实践课上为学生播放,配以详细的讲解,同样可以达到良好效果,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由于视频文件有可重复播放的特征,因此,学生可在课下反复观摩,重复记忆,达到扎实基本功的目的。

2.2 通过模拟实验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应采用多种渠道鼓励学生参与会计实践活动。如可以对其进行分组,模拟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流程,如采购、付款、生产、销售及收款等,并将每一个流程进行细分,如在生产环节中可以细分为生产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等几个小组,使其能全面掌握课程中不同知识点的运用。还可将宏观经济环境代入课堂仿真模拟环境中,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此外,在每个小组中,还应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如出纳、往来结算、会计主管等,应尽量采用真实的实验道具,而不是简陋的课堂专用凭证、账簿,具体学生岗位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气质、能力进行指派,也可由学生自行商定或抽签决定。在案例模拟开始后,应由其他组学生对演练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评分,并指出该组学生存在的错漏及不足。在整个班级演练结束后,应由指导老师对各个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予以排名和奖励,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目前实验中学生一人兼任出纳、会计、审核数职的情况,使学生能认识到各个岗位职能权限的不同,激发其探索会计岗位体系的兴趣。

2.3 改善实验室设施,引进先进财务软件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会计实践仍为手工记账,学校缺少对会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硬件设施较差。高校应建立大型会计模拟实验室,配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实用的财务软件,改变计算机设施陈旧,财会软件落伍的现状。使学生熟练掌握ERP、金蝶等软件的处理流程,能完成经济数据录入,电子凭证生成及登记账簿、生成报表的全过程,提高其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如有条件,还可以引进ERP沙盘模拟训练,使学生能了解在企业发展中所需遵从的规律及逻辑关系。并使其能学习管理知识及技巧,初步接触企业战略制定过程及其在发展中不断修正的过程,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岗位

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即有机会去企业参加锻炼,观摩真正会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也可将学生分为继续深造和直接参加工作两组,对于直接参加工作的同学在大三、大四时,每学期留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其参与实践锻炼,避免其在企业时间过短而只能片面接触会计工作一部分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办校办工厂,以使学生可以更充分的在岗锻炼,同时也可以享受学生带来的经济利益,达到双赢。在实习结束后,应要求学生撰写详细的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及不足,并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实习报告应上交,以便学校对其实习成果进行监督与引导。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更快达到企业要求,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学校口碑。

【参考文献】

[1]李术英.会计模拟实训――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7)

[2]颜艳,房桃峻.基于角色扮演法的会计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3(9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