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should start from the overall, design its unique city concep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ity a few, that is, ecological, human nature, and the city history and cultur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thus make the designers in the city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uitable design concept grasp, have unique solutions.
Keywords: planning,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型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包括提高经济总量和发展生态经济、城市人口的分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等。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必须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按照上述指标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生态活动,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
同时,必须考虑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目标,并且要体现城市特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要用生态建筑原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居住区的布局,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物质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城市居住区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要合理布局;然后是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最后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
绝大多数城市都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就是保护和提升。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从实践经验看,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是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的可行之路。
2 人性化的城市
城市是由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活空间。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城市当中进行的,所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现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城市作为人口集中的人类生活空间同样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和文明的环境。因此,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括环境,使城市环境适应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便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改造环境,享受自然。在规划与设计城市总体布局时,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要求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位于何地,都要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均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出发,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求对周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在为人类服务时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产物,在规划与设计总体布局时,首先应该体现对他们的关怀。在交通、建筑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特别体现城市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帮助是现代城市对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
地域特色是指相当规模地理区域内所拥有与其它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是高度复合文化地图的表征。其中,自然环境的特色包括与众不同的日照、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雨量、地形、地貌、土质及生物等自然现象;社会文化特征包括与众不同的社会体系、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特征也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本文以泉州为例说明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如何进行规划。茶文化是泉州文化特色的代表。泉州的茶文化,也是一面反应寻常百姓生活方式的镜子。茶文化是应交往需要而产生的活动,喝茶活动几乎渗透到泉州人民生括的各个空间:家庭、办公室、酒店、茶室等等,已经成为泉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茶艺居”的设置与布局成为泉州市的规划与设计其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考
虑的重点。规划以组团为单元,在组团中心结合住宅底层设置茶艺居,使之成为大合院的公共会客厅。结合住宅单体以及户外空间,形成多层次规模不等的交往场所。城市会因为创造者的差别而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如何利用城市现有的自身条件优势来发展个性,是对规划与设计者在对城市进行总体布局时提出的要求。科学分析的城市的历史、规模、经济、地理等条件,区分优劣,取长补短。
因此,博采众长,重点发展与自身优势条件相适应的特色城市是参与竞争的出路,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出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总体布局时寻找城市自身的优势,发展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4 历史文化古城
城市是一个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让它活得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肌理构成。我国有很多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的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就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与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必须落实古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对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区等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其次,是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应该在整个城市范围内,非常明确的指出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区域、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范围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管理。最后,协调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古城的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着眼全局,在整体范围内进行部署和安排,在空上和时间上对整体进行协调,以期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必须设计一个全局性、综合性的规划。要想协调好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间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显得非常必要。
第二,以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为主要依据。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城市的规划和设计的目标,以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以城市定位与发展为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第三,规划要留有余地。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古城都经历了丰富的历史积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沉淀。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时也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城市
的规划和设计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就位。因此,任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时应该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选择余地。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61-03
引言
走过不少城市(镇),常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些城市尽管从地域上来说相距千里之遥,但缺乏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性。毫无特色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一大问题,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因为它们缺乏其特有的个性和意义象征,因此也就缺乏可识别性[1]。这种个性和意义应来自于城市从所处地域中所汲取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性,城市的建设背离了自身所在地的乡土特征,是当今中国城市缺乏特色的原因之一。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必须走一条乡土之路。
一、城市特色的乡土之根
(一)乡土释义
“乡土”所涵盖的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概念。其基本释义有二:一指本乡本土、故乡,意指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先秦《列子天瑞》中的“友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我国最早提出“乡土”一词的文字记载;二是泛指地方,《晋书・乐志下》有云:“乡土不同,河朔隆寒。”[2] 从其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乡土的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甚至国家,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人们认同故土、辨别他乡,是因为每个地方有着有别于他方的区域特性,即其乡土性。乡土性不仅存在于乡村,同时也存在于城市和野外自然环境。从广义上讲,它不仅仅属于物质或视觉范畴,而且涵盖了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地域自然特性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人文特性,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一般地说,它是当时、当地人们整个生活方式的反映,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3]。
(二)乡土性与城市特色的形成
城市依托于某一地域而存在,与区域其他组成部分密切关联,它脱离不开自然赋予的物质特性,又不仅限于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处自然地域所孕育的人的创造使得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基于自然特性的人文特性。
城市的乡土性除了其自然特性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建成物质环境特性,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其历史及现存的形态特征、建筑特点及街区特征等;城市的文化环境特性,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城市的社会环境特性,包括经济、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交往等;同时,还包括其动态发展。正是城市所具有的乡土特性,使城市具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和意义,也使它具有了可识别性及特色。从这一角度而言,乡土性的保持,是城市特色的基本策略之一。
中国城市环境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断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网络系统中社会文化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强,市场主导背景下利益的驱动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特性、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特性逐渐转化,一些快速而短期性的建设模式忽略了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特性的因素及根植于特定环境的社会文化因素,其结果使城市与所在地域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被割断[3]。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开发和建设往往着眼于眼前的个体物质利益,而不可能兼顾城市及其所在地域的整体利益,极易忽视该地域的自然承载能力和文化传承 [4]。城市的绿地系统、历史街区等对于城市特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恰恰难以从经济角度激发市场,吸引投资,因此常成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发展[5]。作为城市象征意义及其社会生活的载体,城市的空间特征一旦由大量的外来因素所占据,并且在众多城市中同时出现,必会同时引起历史文化的延续被割断,各城市自身的个性特征极易消失。
二、城市特色建设的乡土之路
大量中国城市中,在漫长岁月中积淀出的城市形态和传统文化等乡土特征正在逐步消失,必然城市个性消亡,城市特色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短期行为的快速建设极易形成城乡间的对立,割裂城乡及所处地域其他组成元素的联系,使城市的个性发展失去立足点,有违“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城市的特色丧失因乡土性的缺失而起,脱离了原有乡土之根的城市建设,其特色无从谈起。重新认识和传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挖掘其乡土根源,是一条值得思考的途径。
(一)基于乡土性广义理解的城市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应从广义角度深层理解乡土的内涵,将城市与其所处的区域视为一个有机体,遵循复合系统原则进行研究和规划,深入挖掘城市特色营造的根本依据,保证城市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基础,立足于其乡土性进行研究、规划设计与建设。
(二)城市乡土环境的要素评价与应用
城市特色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由于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乡土特性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的量化研究,使得乡土性的传承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无所依据,只能局限于功能性的规范指导或表面的视觉效果,城市的建设无法成为高效运作和区域自然肌理及文化传承的结合。与理论研究相对应,城市乡土性的缺失还在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的继承和更新问题。一方面由于观念局限可能导致规划与设计中对传统元素和技术的忽视;另一方面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客观因素也对此有所制约。
谈论城市特色的丧失时日并不为短,然而问题日益严重,泛泛而谈或大声疾呼并不能成为城市特色丧失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而言,如何使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角色链中得以发挥真正作用的要素。因此,切实可行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必须针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划策略及设计导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环境特征评价体系并切实贯彻运用十分重要。根据对城市乡土性的基本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环境特征要素的量化研究应包括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空间体系评价、城市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几个部分。
1.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评价。如地理特征、植被及其他生物的多样性等。乡土性离不开生态基础,应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保持两者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形成渗透交融、具有地域内原有自然特性的生态网络[6];在城市中应以原有自然环境中的物种特色和配置模式为基础,结合自然基质,组织城市与乡村的绿色廊道和物种联系,建立城市区域自然环境斑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7]。同时,分析研究城市及区域在发展中的可承载能力,寻求城乡之间在空间资源上的快速整合,以使城市建设可持续。
2.城乡环境的空间体系评价。包括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城市肌理、城市公共空间特性、城市街道及建筑物形式特点、城市标志物的个性等。具体应用中,应基于原有区域景观格局使建成与自然区域成交织渐变形态,形成良好过渡;以原有城市肌理的分析研究为基础,进行城市空间体系的组织,渐进发展,形成有机的空间格局,保持原有区域空间特征;人工物的建造活动应顺应自然,符合环境特点和历史传统。一方面,研究城市的起源和历史文物及街区等物质财富的特性,继承和发扬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传统和地方特色。城市中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和绿化环境,以及某些传统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定自然环境影响下长期形成的风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城市的识别物,应加以继承和发展[5]。另一方面,在新的规划与设计中可提取相关元素进行创新,走“新乡土”之路,更为真实地表达新的建成环境与原有城市肌理之间的关联[8]。使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乡土性得以延续,加强城市的可识别性。此外,还应注意从传统的建造技术中汲取有用经验并加以发展,作为城市乡土性建设的技术支撑。
3.城市社会生活评价。包括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及民俗活动等。通过这些乡土性要素指标的衡量与运用,权衡市场利益与城市总体利益,保持城市社会生活氛围的乡土性,体现不同城市的传统,形成显著差异从而构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形象[9]。
4.城市人文环境评价。指长期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特性,包括其历史沿革、文化脉络与艺术类别与特征等,正是这些文化特性构成了一个地方的乡土情谊,使居留各其情依依,离去者有故土之思。
(三)基于乡土性研究的政策与建设管理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城市建设的的主导者,政府的政策及其管理措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规划设计人员与公众组成的三角形角色链中,专业理论和技术在衡量各项因素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所起的作用仍然可有很大改善空间。
在政策管理层面,应对乡土性问题密切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征,需要时刻关注脚下的这片土地[10]。首先,应基于城市乡土环境评价,对城乡的整体形态及文化建设进行长远战略性部署,健全各种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城市的建设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传承地域特征;其次,对城市特色建设的研究、保护与建设资金给予全面支持和保障;第三,在各方利益和作用的权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重视公众对于属地感的需求以及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支撑作用,以使各方力量在保持乡土性和城市特色营造的过程中起到最大效用。
结语
城市的特色及其生命力在于多样化与个性化,其根本保证在于其乡土性的保持。城市的加速发展、全球化等因素固然带来一系列冲击,然而客观因素最终因主观因素而起作用,因此,建设城市特色,必须将城市的乡土性问题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和研究,并付诸实践,走自己的乡土之路,使城市的发展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才能营造出城市的个性特色。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7.
[2]夏征农.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15.
[3]肖达,张捷.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演变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63-78.
[4]Lichfield N.Economics in Urban Conserva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5.
[5]阮仪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04,(6):11-14.
[6]刘滨谊,温全平.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1):84-89.
[7]郑醉文,沈清基.基于用地多样性评析的城市生态建设及规划调整[J].城市规划学刊,2008,(5):7-60.
[8]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6-82.
[9]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82.
[10]孙施文.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城市规划学刊,2005,(3):9-17.
Discussion on City’s Vernacular Way and Creation of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GUO Co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 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y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FD)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3 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 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 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它展示了城市的价值品位和风尚,它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城市文化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好的挖掘城市内涵,彰显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特性,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成为城市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1.强化城市设计的文化传承功能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的建设都应继承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成功的城市一定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城市。城市建设对城市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建设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设计阶段,因为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强化城市设计阶段的文化传承功能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
城市形象设计与规划应在保护、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对城市形象进行全方位设计和总体布局的规划,绝不是单纯的城市形体的设计与规划。城市形象设计是对一个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城市物质形体空间以及形成与运作机制这三者的复合表现的设计。如果抛开城市社会文化背景,缺乏对社会问题及个体需求心理的理解,缺乏深远民族文化的基础,缺乏对城市系统运作机制的把握,即使再设计精美的物质形体也难以形成有文化个性特征和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形象。
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的设计,是城市形象设计工作的基础与关键。任何一座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都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虽然难以完全用具体物质加以表达,但都不难体会与感触到。显然,城市形象设计如果对城市文化背景不加以区分,采取单一的形体设计的手法,必然造成城市空间特色的丧失和社会文化肌理的破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形象塑造必须并着力于城市文化氛围的确认、研究和营造,这对塑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定位,在进行文化设计时,都要按照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设计者应悉心搜集、掌握和研究现代化城市的成功经验,尽量避免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失误,用战略眼光、现代化意识,使城市文化的物质要素同城市文化特色和谐共生。
2.增强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意识
城市建设是认识一座城市社会文化最直观的载体,要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和谐发展,应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增强思维中的文化意识。
2.1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塑造良好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形态、文化历史、现实的和未来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良好的城市形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资源和经济竞争的制胜法宝。
塑造城市形象内在地承担着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统一起来,促使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任务。它贯穿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具体分解、落实到各个城区、各个系统、各个单位乃至各个岗位和每个市民,形成上上下下、各行各业群策群力、协同共建的局面,既保证了经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又塑造了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形象。
2.2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保持城市文化特色
文化资源是富民强市的源泉和动力,要使城市文化资源释放出应有的文化作用,必须深入发掘各种文化资源所能发挥的最大潜能,确定其与社会、经济间恰如其分的切入点和位置,即对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宏观的和微观的调整,使文化资源这一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价值。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一种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一座城市区别与另外一个城市的关键,城市特色蕴含于城市结构的各个方面。历史传统、地理位置、建筑形式、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都可构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不是城市外貌、建筑物特征(物质形态)和文物古迹简单组合,而是深入到城市发展形成的因素中的精神与物质的特点。城市的历史形成过程不同,其文化底蕴也不同。要填补城市特色的缺失,就必须将独特的文化填入城市的框架。城市从形成开始就具有积累、聚合、选择、发展文化的功能。各类文化在城市再创造过程中碰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如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丰富的人文故事是物质的精神化,而古老的人文景观又是文化精神的物质化。无论是人文故事还是人文景观都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所展现的文化特色内涵。
3.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提升并举
旧城提升与新区开发是城市发展两个经常性的内在动因,城市正是在旧城不断改造与新区不断开发的交替过程中实现规模的逐步扩大和质量的逐步提高。处理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提升的关系,既能够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及布局,又能够促进新旧区协调发展,加速旧城改造进程。
旧城记录了城市文化的产生、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凝聚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旧城改造中,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现在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之和,既能促进旧城整体环境得到改善,又能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拥有悠久的齐鲁文化、辉煌的历史遗存、独特的泉城特色,要坚持走好老城提升与新区开发并举的路子。旧城提升在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其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注重保护传统街区和风貌。要对旧城区进行战略性规划研究,调查清楚旧城区内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现状情况,统一规划确定需要拆除重建、需要改造、需要保护的地块和建筑,统一确定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及绿化开畅空间等系统性设施和空间,要克服和避免大大超载本地经济承受能力和市场信息吸纳能力的大拆大建现象。遵循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依据经济实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旧城改造的工程规模。对于新区的发展,要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加强集中开发,提高组织管理力度。注重合理安排关系人们生产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使新区在起步阶段就具有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有很高的集聚能力。新区建设也要注意追求与旧城文化风格的和谐,通过历史文化符号标志的传递,体现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环境特点。要对山、泉、湖、河、城统一规划整合与开发,营造天蓝、水清、地绿、路畅的最适宜居住生活和创业发展的人居环境,实现环境生态、人文景观与现代化气息和谐交融,展示城市新形象。
4.结束语
城市建设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直观表现,城市建设的产物本身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城市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其文化积淀和文化提升的过程,城市管理者应在保持城市建设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对城市文化的管理,实现两者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城市的再造――关于当前的“新造城运动” (J).现代城市研究,2004,(1)
[2]胡莹.“城中村”的文化冲融――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J).城市问题,2002,(2)
[3]万艳华.论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相契合的方法与途径(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1,(3)、(4)
[4].刘玲.现代和谐城市应有的五种关系(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2)
[5].李志霞.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 企业研究:理论版 》.2011,(1)
一、地域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主体
1.1 城市色彩
在进行城市环境开发时必须要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属性加以认真地考虑,依靠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一个城市有要先进的文化发展和城市平面形态定位,就相当于是一个城市的特色,然而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设计的主体,城市特色的内容和形式明显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内涵。当然,除了城市文化之外,城市的地域特征、自然条件和环境风貌,也是造就了城市特有的城市风格。因此,城市的地域文化能给予这座城市特有的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是构成一个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色彩的形成是城市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城市发展历史的集中体现,能够突出一个城市在地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面貌和习惯,在城市的地域内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形成自己特定的城市色彩,要展现出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地理文化,它是反映了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城市的色彩是当地文化环境的反映,不论是西方建筑还是东方建筑都有自己特有的地方色彩,特有的色彩反映地区人们的共同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空间文化价值观。所以城市设计方面要把人和环境结合起来,要创建出人文特色的城市设计理念。
1.2 地域以及地域文化
第一、地域。地域是指有相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的一块地方,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结合,是建筑的经纬点和立身之地,建筑的构建必须符合地域特征构成的各种要素。地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而且地域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社会文化源远流长,城市居民社会意识浓重,注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设计思想。如江南古镇、徽州村落、福建土楼等等,所以中国的建筑和规划因为其空间相联系和相承接的方式受到特殊的尊重。
第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点的范围内经过源远流长形成的,能够传承至今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能够将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展现出来。而地域文化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存在形态上的差异,所以才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呈现出来了多样化。建筑是一个地区象征性的代表产物,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各地方呈现出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古代的时候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各地的文化形态就有了不同的风格,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汉文化、关陇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所以在不同的建筑物上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
二、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土乡土色的独特风格。每个城市的地理特征、环境气候、历史遗留和传统民俗都有着不同的地方,而每个地区通过建筑来表现该地区的人民的文化水平、民族风情和对建筑物审美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地区特色,在一定区域多数建筑的基本风格和总体特征。
2.1 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建筑的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根据地貌条件,和城市周边的环境。建筑是象征一个地区的产物,从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建筑物是在具体环境中,受具体地区的地理气候和自然因素,以及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具有特有的地方色彩的元素。
2.2 建筑的文化性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是存在于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因素的环境之中。建筑的文化性是造就建筑的特色,因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文化情况,就建造了独特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建筑的文化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因为在建筑的特色上我们既要有使用的功能还要具有审美的功能,所以审美观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和感应功能上能带给人们传递信息的感觉,建筑的建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对我国庙堂感到威慑、对于居民住宅感到亲切等等。这些都能表明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建筑特色,通过建筑的文化性的特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建筑的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从建筑的文化性可以反映出生后方式、社会风情和藏匿在其中的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结构的演变等等,用建筑的方式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性,这不仅是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这是建筑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三、地域建筑文化的新内涵
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新的表达,展示城市空间的新的文化价值,定位特色城市的城市色彩,是延续城市历史、把握城市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最佳方向。
3.1 使用本地素材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
在现代条件下,不能老是依旧传统的文化元素,要掌握地区地域文化内涵,要深刻学习中国城市地域文化的精髓,给予地域建筑文化创新的现代含义。
第一、地域建筑材质。建筑材质是建筑的基本物质,它能够决定建筑的特征、风格、效果等等。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建筑工作者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的特质性因素,建筑合理的与地域环境相结合,使地域建筑的文化性发展下去,相比传统的建筑材质和现代建筑材质,社会技术的先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现代建筑材质相对比传统建筑材质具有更多的优势,我们要结合地区环境因素创造出具有地标性的建筑。
第二、地域环境。我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师要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所以在建筑方面也要充分体现出地区的地域特征。地域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把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相结合,必须遵守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让建筑与自然环境和周边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内的文化的总和,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借鉴外来文化
在全球的环境中,建筑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我们还可以把国外的建筑文化遗产纳入可以借鉴的范围,将各国的文化本土化,这样更加能使我国的建筑文化不断的创新化、现代化,还能很好的使我们建筑创作工作有更好的发展,更加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与其它国家建筑文化能有更好的交流空间,让城市文化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也能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方面有更多新的灵感,让我们借鉴外来文化与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相结合起来,用更好、更新的设计理念发展建筑事业。
四、结语
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的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中国建筑通过地域文化来体现建筑的特点,要以创造性为建筑空间的最高理念和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起来,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美学定位、新的表达方式,使建筑空间更富有内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让中华民族特色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吴振垠.中国城市建筑地域文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8.10:18-20
[2]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9.02:24-2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由于受城市自然、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形成了有别于乡村人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师综合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学历来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研究城市规划时,从人文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关心都市人群的生存生活方式。
一、城市社会生活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的人口特征总结为: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 ,由此推演出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亲密程度降低、交往的非人本性和目的取向而专业化、正式的社会控制、社会距离与竞争、居住隔离等方面都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1.1天生的异质性
城市人的异质性是人类城市集居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城市经济与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农村中,家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支配一切,人们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情感主义和传统主义。而在城市中,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甚至相互对立”。
城市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不停地改变,城市人为了能够生存在这瞬间变化的都市空间里,不惜疲于奔命地追赶城市的步伐。在城市的快速变化中,城市人为了保护自己,唯有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麻木地对待周遭的一切。于是,城市人的疏离之感、冷漠之情便由此而生。
1.2高密度聚居
人口密集无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市化不断发展 ,一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 ,虽然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如住宅紧张、活动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等。沃思认为 ,城市居民的高密度聚居无疑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各种影响。高密度聚居带来的另一种心理影响是对差异的容忍。城市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 ,精神距离却扩大 ,这极易导致如犯罪、自杀、精神失常等异端行为和其他行为发生。[1]
二、城市社会文化
人类的智慧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而城市则在物质上带给人们一种享受和满足 ,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份文化上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2.1城市文化的阅读
自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以来 ,城市就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聚集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最新创造的并依赖其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
理解城市文化,不仅城市的建筑雕塑、园林景观是代表城市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而且城市本身所涵盖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现代社会的象征系统。结构主义者雅各布森指出:“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迫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毫无疑问 ,城市包含了最丰富的现代性视觉和听觉的符号系统。[2]
2.2城市文化——以广州为例
在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 ,人们不仅需要认识到城市的经济、政治意义上的功能 ,更加需要认识到城市的文化意义。就像“食在广州”的说法,足见广州的饮食文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在广州,早上见面打招呼说的就是“饮咗茶未(喝了茶没有)”,以此作为早安的问候语,可见广州人对饮早茶的偏爱。因此,一直以来,羊城大街小巷的各种茶楼都是广州人款待亲朋好友、合家欢聚的好去处,是一般老百姓泛谈生活、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广州的早茶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文化是深深打在城市上的烙印,久久不会褪色。广州的饮食文化,好象是百年老窖里的古酒,愈久愈香,愈香愈醇,因此,城市文化正日益成为城市竞争中最强有力的品牌。
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以广州为规划对象
世界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已经有了久远的历程,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马丘比丘,再到如今的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
3.1传统的广州古城
广州始建于周秦。南越、南汉、南明曾立为都 ,负山带海”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广州的文明。近年来在中山四路挖掘的南越王宫殿苑囿遗址 ,足以证明秦汉时广州就是一个古代“山水城市”。唐诗人高适用“海对羊城阔 ,山连象郡高”来赞誉广州壮丽 ,广州
城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三山、二湖、六脉、八氵豪、十闸 ,街道与建筑随地形而建 ,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城市风貌。[3]
然而 , 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广州已不可能是原始“山水城市”了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重构新的“山水城市”就成了当前我们的历史责任。
3.2广州规划理念
在规划理念上,广州应该在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个性构建”的基础上,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规划内容
1)搞好园林绿化
有绿才有生态平衡,才有鸟语花香的好风光。广州的白云山、芳村、万亩果园等地就是很好氧源。建议在大广州范围内从生态和社会效益出发营造上千个不同等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业公园、村镇公园、小游园 ……统筹安排、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和文化康乐于一体。在滨水地带不宜多建高层建筑,两岸应以自然景色为主,使人能与水接触,形成城市公共蓝带绿廊空间。
2)美化人居生态环境
按国外先进规划理念 ,旧广州是综合中心城市 ,应控制人口扩增 ,四周可规划发展和新建众多的大小卫星城 ,每一卫星城应定位定性 ,并各具特色 ,其布列下属乡镇 ,相互间用田野、森林、苗圃分开 ,之间用高速便捷的道路网络相联 ,大广州将是一个系列的、有序的、有机的、多层次的群星灿耀的文明生态城。[4]
在房地产开发时,提倡山水庭苑、花园居住区、生态住宅区等新宅小区、团组庭苑的布局,叠山理水,呈现天然情趣。
3)注重城市文化建设
广州是一个外来人口多,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城市。城市广场和公共设施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标志,可从门牌、路灯、路标、邮箱、垃圾箱到桥梁、公园、道路以及政府、公司、商店、广场的符号、名称、标志均作为规划中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来设计。
古村落和城中村作为广州传统历史文化古迹,不宜全数消灭。老城以保护为主,在改造中实施现代化,减少人口负担,转化成商业区和旅游区。历史建筑群、古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要重点保护,合理利用。
3.4规划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关系到将来广州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把环境保护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加绿地面积,遵照“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原则,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并把“生态广州”和“文化广州”作为自己城市建设的目标,提升全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五、结束语
城市社会学研究从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城市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放宽对社会学的视野、要在为城市服务的同时,努力发展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吸收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结合本国实际,解放思想,创建中国的城市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张宝义.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J].广西社会科学,2008,(159):161——165.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一项紧迫而富有挑战性课题。
1.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
2.1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2.2.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2.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2.2.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3.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构建的方法
3.1道路系统
道路是构成城市格局的骨架。从城市总体布局模式上看有网状路网、环形放射状路网等形式。这里谈论的是营造城市特色街道空间的设计方法。城市道路一般可分为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两类。不同性质的道路其空间特征各不相同。在设计中应利用各种要素加以控制和引导,强化空间品质。生活性的道路应有以人为尺度的空间,在维持必要车行交通量的前提下,尽量拓宽行人面积,增加路段中人行穿越道,增加人的活动量,并可将公交站、人行道及休息设施综合设计,维持活动的参与性与多样性,强化活动的特征。交通性道路是以车行尺寸和速度为原则的空间,它也可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如高架快速干道可眺望全市及自然景观,市内交通性道路可展示沿途各区域不同的城市意象。设计中道路两侧在市中心高密度区宜以连续的立面塑造整体的街道空间,低密度或开放空间宜以绿化种植强调个性,形成对比。当前城市中的步行系统越来越成为展示城市生气和活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创造出丰富的充满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而且也能创造出欣欣向荣的商业氛围,对这一空间处理的关键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类型的选择和细部的处理。
3.2开放空间
3.2.1建构连续的城市总体山水格局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维护区域自然山水格局,并主动补充构建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自然山水地貌。建构连续的城市总体山水格局具有“环境”、“生活”、“意象”三个方面的意义,它以地形地貌三维空间为基础,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3.2.2城市绿地系统设计
①城市绿表皮设计
城市景观物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欣赏建筑美为主的城市硬质景观和以植物等自然景物为主的城市软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将硬质的景观进行“软化”、“绿化”,如对城市建筑物表皮进行改造,通过建筑立面绿化、屋顶绿化、桥梁设施绿化等措施来提高绿化率。
②城市平面绿地设计
不同地域的城市绿化应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绿化来彰显城市个性,重视建群种的筛选、引种,以使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保持其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体现城市特色。具体可从广植乔木、巧植灌木、普植花卉、草坪这三个方面来完成。
3.2.3城市水系统设计策略
水体系统不仅能美化市容,还具有生态调节作用。在滨水区开发中应保护其自然格局的完整性,还应保护水体不受污染。滨水绿化应多采用自然化设计,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还可设计河岸绿色通道,打造城市慢速交通系统,创造宜人的开放空间。
3.2.4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广场设计
广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应针对城市的气候条件,提高广场的舒适性,降低广场的能源消耗,改善广场周围的微气候。在炎热地区的广场,可增强周围建筑界面围合度,以减少广场的夏季太阳辐射。广场设施的材料、色彩和布局也要根据具体城市的气候来选定。广场的地面铺装应从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来提高其低反射率、渗水性等相关的物理性能。
3.3高度控制系统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高度控制系统包括建筑物体量与城市尺度的关系及高层建筑的分布和高度控制。城市高度控制系统是从城市整体的空间架构与历史自然资源、方向指认、结构管理等因素出发制定的理想的建筑物高度分布状况,以天空为背景的一副或一组建筑物以及其他物体的轮廓或剪影形式的天际线,是城市生活事实的物质反映。一个城市中独特的天际线及建筑物的高度,不仅合乎审美上的需要,同时对于一个城市与市民之间所形成的方向感与认同感等心里上的褒义颇为重要,它能使人在心中留下对城市产生的强烈印象。城市的功能及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可以从城市建筑群的高度及体量的纹理中表露出来,如体量高大的建筑群及整齐的街道是高密度新区的意象;而有机的街道系统及有时间痕迹的细碎体量是旧市区的特征。在规划设计中一般应强化旧城区的现有纹理、街道组织及建筑物体量关系,保持现有高度发展模式,避免大体量或不适宜的高层建筑及无限度的拓宽道路。
4.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67
宜居城市的概念早期在西方一个国家提出,是指人们生存的环境在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任务文化环境比较优越,当然目前人们更向往的是生态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捷等。
1 宜居城市的特性
1.1 整体性
宜居城市注重生态、经济、文化3要素的协调共生,注重复合型系统的融合性。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是实现宜居城市的物质基础,人要生存,既要适应它,又得改变它,追求全方位整体实现城市的宜居性。
1.2 地域性
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性决定了宜居城市的地域特征。不同的社会文化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握住城市文化脉络。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的物质基础,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建立在尊重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1.3 相对性
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知识结构的人对城市是否宜居的判定标准和感受标准是不相同的,因此,宜居城市具有相对性。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要求,进行有差异性和区域性的规划建设。
1.4 动态性
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要体现持续发展内涵,从城市发展的历程看,一般都经历了自然协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变迁。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时期,人们的需求不同,对宜居城市建设侧重点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某个时期,人们觉得城市经济条件好、社会稳定、有秩序就是宜居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只有经济条件还不够,自然生态环境也是评价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
2 构成宜居城市的要素
2.1 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美、宜人是宜居城市给人最直接的印象,也是最直观的标志。宜居城市必须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城市,同时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都必须建立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宜居城市的建设应在确保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生态平衡不受影响,充分发挥自然要素对宜居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打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2.2 文化要素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内在体现,能够对地区经济的发展、稳定和团结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在尊重原有文化沉淀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了历史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建筑风格等,这些都起到了增强认同感、凝聚力,提高人们文化品位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城市中的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性文化场所对人们的生活、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3 经济要素
宜居城市的建设依赖城市经济的良好发展,完善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能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便捷的交通,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城市宜居性的认可度。节约型、环保型的经济增长也是宜居城市构建的重要原则。
2.4 社会状况要素
低生活成本(如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成本)是构建宜居城市的前提;治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建设宜居城市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政治环境。政局稳定、社区亲和、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完善等。
3 园林规划设计对建设宜居城市的作用
3.1 宏观方面的作用
园林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止城市无序蔓延、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控制污染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自然和城市是一个矛盾体,需借用园林规划、城市规划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协调。
3.2 中观方面的作用
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为主体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居住舒适性的根本性需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的循环平衡,达到降低灰尘、噪声污染、净化空气、调温调湿的目的。通过园林造景,丰富城市景色,增加城市的空间层次。此外,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还可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展示城市精神面貌。
3.3 微观方面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和景观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没有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就背离了宜居内涵。通过微观层面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使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得到最大发挥。
3.4 在宜居城市构成要素方面的作用
园林作为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重要形式,在营建的过程中,园林艺术要依托城市文化脉络,从而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城市的文化内涵可通过园林营建表现,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的归宿;城市经济与园林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出资建设,好的园林设计效果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持,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良好的设计效果,可营造宜居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此落户经商,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园林的建设可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场所,这对陶冶市民情操、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4.1 宏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从宏观层面来讲,宜居城市环境的系统包括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2个方面。人工环境是指人工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需要而参与营建的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原生态的水体、植物、大气等有机系统,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宜居城市的建设从宏观层面来规划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1.1 建造跨区域,相联性的绿地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使得城市之间的发展和沟通越来越频繁、便利,因此,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需要构建跨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城市间的空地来营建绿化带;保护好城郊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破坏,城市景观设计与郊区景观设计相协调、衔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风景林地、河流水域引入到城市的绿化营造中,实现城市内外生态环境的高度统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的宜居建设提供多的生态空间;保护好城郊地带的绿地,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如建立水源保护区、动物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大型观赏绿地,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来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4.1.2 做好城郊和城市的绿地规划
将市区和郊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规划,从整体上来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绿地的整体规划要从符合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出发,在进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城市生态的保护、城市文化的传承以及城市安全便利方面。
4.1.3 构建依托于城市自然条件的绿色框架
建设宜居城市要从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合理安排绿地的分布情况以及配置不同的绿地功能。城市的自然条件一般有河流湖泊、山地丘陵,基于自然条件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成绿色走廊,大块草坪,将城市的大型观赏性公园、林荫大道等绿色空间和城郊的自然生态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衔接自然、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的绿色框架。
4.2 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4.2.1 宜居城市的营造
更多的是通过园林的规划设计来实现的。对城市内部和城郊的空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形成合力、完善的城市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效益的城市园林环境,宜居城市的中观层面的园林规划设计涉及到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特别是作为开放空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绿地系统,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占重要地位。
4.2.2 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巨系统的自然生产力主体
为城市自然特征的塑造创造了可行性,是实现各种宜居城市构成要素的载体,集体承担着各项城市功能,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城市开放空间要对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平衡城市规模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
4.2.3 城市开放空间指的是除了实体建筑之外的空间
如城市广场、绿地、道路等。城市绿地作为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比较大,分布面也比较广,在城市自然环境的塑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城市绿地是各种类型和规模绿化用地所组成的整体,具有反馈调节机制、优化城市环境、保障系统整体稳定性作用。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对绿地这部分城市开放空间的优化设计。
4.3 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是相关细节的规划设计,其设计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宜居城市的成败,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营建,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微观层面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要在中观层面城市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在设计规划时,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在最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满足城市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要使城市的文化内涵丰富浓郁。
5 基于宜居城市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和绿地规划
5.1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5.1.1 以“营造自然”为核心
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以“营造自然”为核心进行设计,城市所在自然环境的特征体现城市的特征,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也不断蚕食着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建设宜居城市,是人们重新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体现。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恢复原有自然风貌特征,营造园林城市,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树立“营造自然”的核心理念,以城市自然特征为基础,结合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以保护、恢复、重建和利用城市自然特征为主的开放空间系统,达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为宜居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5.1.2 宜居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系统化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各要素之间相联系的复杂整体,在建设时要充分处理好各要素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开放空间的功能和效应,从系统上下、内外、分层、分级来建设;运用系统和整体的理念,结合城市内外部的结构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方式和方向,规划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结构,使城市的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立足于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要以保护和恢复城市自然特征为目标,不但要考虑城市建设经济效益,还需将自然环境、文化要素等与宜居城市的构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5.2 绿地规划
宜居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合型巨系统,具有多元特征和动态特征,决定了宜居城市的结构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绿地规划作为园林规划的重要方面,在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绿地规划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需要对各类绿地的规模、位置、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使城市发展成为一个集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建设。
6 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城市环境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打造集园林生态、观赏、经济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城市,使人感受城市的舒适、便捷。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0)12-058-03
世界城市评价指标是开展世界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学者和著名研究机构关于世界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目前有关世界城市研究的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一、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
识别导向类指标是基于对已有世界城市共性特征归纳形成的,具有识别特质的指标。世界城市通常具备如下七项特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大、构成多元化;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较为发达;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度,并具有较强的世界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与魅力、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城市群的带动效应、核心辐射能力强;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机构提及的识别导向类指标,我们看到,尽管不同时期的研究视角在不断转变,识别的内容在不断延伸和扩展,但主要涉及三大领域,一是以经济规模为代表的“发展实力”;二是以人口规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为代表的“集聚能力”;三是以国际组织所在地、国际交通枢纽为代表的“交往能力”。
经济实力在世界城市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政治、社会、人文等领域发展是附着在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作为世界城市的伦敦、纽约、东京在崛起历程中均表现出经济体量扩张的先行趋势。
世界城市的“集聚能力”表现在以金融、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较强的集聚能力。金融业为跨国界资本的快速流动创造了条件,是世界城市全球经济控制能力和实现国际经济功能的基石。而会计、法律、咨询、国际贸易等各类现代服务业所体现的支配力、控制力也是世界城市竞争力强弱的具体表现。
早期以工业经济、贸易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城市对交通顺畅、承载能力强的港口、机场、铁路有着普遍性的要求,是国际交往能力的具体表现。现代的“交往能力”标准不应局限于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更应强调人文社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包括:拥有一定数量的国际性组织和机构,以提升地缘影响力;承接承办具有一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发挥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提升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强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增加交流规模和频次;加强国际尖端学术研究,在学术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优化工作和居住条件吸引国际人才等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发展实力”、“集聚能力”和“交往能力”是世界城市识别导向研究中具有核心价值的领域,对于开展世界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
比较导向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不同城市发展过程中单一或多个领域竞争能力的指标。
1.单一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9年,美世公司根据城市生活条件开展了“全球城市生活质量”调查。调查涉及影响生活质量的10大类、39个因素,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和卫生条件、学校和教育条件、公共服务和交通运输、休闲娱乐、消费品、住房、自然环境。
2009年,《财富》杂志按照各城市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500强企业收入总和”两项指标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并列出排名结果。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评出世界十大贸易城市,主要从人口、生活消费指数、飞往其他城市的直达航线、办公用房每平米年租金、对其它文化开放程度5个指标开展比较研究。
2.多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和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得・卡尔・克雷索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研究小组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以更快和更好的方式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并认为竞争力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就是领先的世界城市。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使用了9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测度,即GDP、人均GDP、每平方公里GDP、劳动生产率、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数量、专利申请量、价格优势、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
2008年10月,美国《对外政策》杂志按照5个领域设置全球城市比较指标,即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积累及政治参与,用于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排序。
2009年,专门研究城市问题的日本“森纪念财团”对地球上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更能吸引企业或个人到这个城市来的“城市综合力”开展了城市间的比较研究。该财团运用了经济、研究与开发、文化与交流、宜居与环境、空间与交通便利等6个方面的69项比较指标开展研究。
2010年,纽约合作组织与普华永道联合了研究报告《机遇之都》,研究涉及10项总体指标,包括智力资本、技术智商和创新、经济影响力、交通和基础设施、宜商环境、成本、可持续性、健康安全和治安、人口结构和宜居性、生活方式资产,并设置了58个具体变量。
3.比较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比较导向类指标所代表的世界城市的特征各有不同,既有着眼于商业活动、信息交流、政治参与、文化交流等反映城市综合发展的多特征,也有科技、生活质量、贸易、城市财富等单一特征。无论哪一类指标,都是在具有共性特征的世界城市核心功能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的世界城市竞争力要素。它关注世界城市的竞争实力、竞争能力和竞争潜力,强调智力资本、科技研发水平、宜居环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等领域是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强调了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提升自身地位需要具备的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因此,比较导向类指标体现了当前以及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三、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1.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基本情况
规划导向类指标是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由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具有公共政策指导下的规划发展痕迹,城市规划对于未来世界城市发展战略引导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建立和研究规划导向类指标在世界城市研究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东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出,到2015年,东京城市的发展目标为:打造一个舒适的东京,实现人员、物品、信息的顺畅流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富有个性和能力的人才,社会要充满机遇……围绕规划目标东京还制定了城市发展步骤和具体措施。这些构成了东京保持世界城市地位的规划导向性指标的具体设定。
1995年,伦敦公布“伦敦荣耀计划”,设定了城市重点战略发展框架,以确保伦敦作为欧洲唯一的世界城市地位。它提出了具体任务,包括实现世界级生产力、更强的社会凝聚力、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活设施,并细化为经济增长、技术发展、适用性住房建设、提高空气质量、节约能源和污水管理等具体内容。
纽约在《纽约2030》规划中提出,未来25年纽约将要建设成为一个更大、更加绿色的纽约,要实现包括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等6个方面和10项内容的具有纽约特色的世界城市发展目标。
悉尼在《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远景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指导悉尼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这种可持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全部内容。规划确定了悉尼未来发展方向的三大主题:绿色、全球化、相连。在每一主题中,都设定了具体内容,如:新绿色产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形成减少能源使用量的绿色产业结构等内容。规划还对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社会文化娱乐设施、创新和新技术、全球知识交换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
2.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公认的顶级世界城市,还是新兴世界城市,都将打造城市战略规划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目标设定。尽管每个城市的规划框架各不相同,具体内容各有特色,但强化城市竞争力、构建宜居城市、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是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共性趋势和目标选择,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于合理的规划设计,北京作为后发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方式,合理有序地达到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需要遵循世界城市共同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城市文明、塑造城市形象、推动人文领域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根本,以提高信息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综合经济实力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引擎,以实现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构建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远景规划来看,规划导向类指标主要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指标涵盖的领域更宽、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在城市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远景发展目标的指标设定,而且更加关注时展的动态趋势和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控制因素。因此,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规划导向类指标为不同城市提出了方向性的发展目标要求。这种要求既符合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又立足于世界城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和变化趋势,代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对世界城市指标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识别导向类指标、比较导向类指标倾向于对现有世界城市的研究分析,为我们开展世界城市和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公认的核心功能性指标和具有特色的竞争力指标选取的参考价值;而规划导向类指标则更倾向于对未来世界城市的规划和构建,为北京这样的后发世界城市提供可以遵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既要包含体现世界城市核心功能的共性指标,也要包含充分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指标设置,更要包含引导北京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方向的、具有北京城市特色的规划导向内容,这是我们开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研究应该遵循的总体思路。
■ 参考文献
[1] Friedmann.J.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AGE, London, Beverly Hills and New Delhi), Vol.17 1986.
[2] Castells. M.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1996.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1]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2]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3]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4]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5]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6]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7]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8]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性、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9]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10]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4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表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从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发展来看,城市公共艺术越来越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从与环境的对立发展成为与环境的融合,体现于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城市文脉,社会文化,生活体验的整体过程中,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没有了确切的形式定义被淹没在城市艺术的中,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作者:李正军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柯汉琳.美的形态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43
[2]李心峰.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文艺争鸣[J].1991年第6期:15-44.
[3]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文艺评论[J],2006,6:92
[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四十二卷,121页.
[6]王葆华、杨豪中、张斌.浅谈城市公共艺术的美学价值[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41卷,第5期:171页.
[7]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79页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51页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念
城市绿道,近几年,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让其在城市大放光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城市绿道,其是与人为所开发的景观相互交替而成的一种自然走廊、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即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野生动物、植物群落、土壤、水体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景观美化、生态维护等功能。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等构成,具有慢行交通、休闲游憩等功能。
二、城市绿道的功能与意义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城市绿道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生态环保、社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防灾等多种功能:
1 生态环保功能
城市的绿道起到生态绿色廊道的作用,城市绿道提供了动物运动的通道,使物种在不同栖息地之间可相互交流,满足了物种流动性需要,增加了城市动物的多样性。城市绿道线长、面广,对机动车辆排放的有毒气体有吸收作用,可净化空气、减少灰尘。通过缓冲带的方式隔绝城市噪音,同时还能消除城市内过多的热量,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2 社会文化功能
城市的绿道建设加强了城市中自然栖息地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保存,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于城市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这使城市绿道成为城市标志性的空间,营造了城市特色的风貌特征。城市绿道满足了城市现代休闲活动的功能需要。城市绿道的建立,使行人能够不受机动车的干扰和影响,满足了人们日常散步等娱乐性活动场所的需要。城市绿道相比城市公园来说其的服务范围更大,人们更容易抵达。所以绿道成为人们休息和游憩的主要场所。市民可以在此开展体育锻炼、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绿道穿越多个区域,串联起城区的多个广场绿化区,将块状的绿化区连接成一个整体,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融,构成景观游憩走廊。连网的城市绿道构建慢行交通网络,引领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3 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防灾功能
城市绿道在增进城市景观魅力的同时还直接带动旅游、休闲、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且还可以结合生产创造一些物质财富。如有些树木可提供油料、果品、药材等经济价值很高的副产品,如七叶树、银杏、连翘等。还有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可供薪材之用。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的道路宽度有限,在灾害降临时人流的疏散和安置存在巨大隐患。通过城市的绿道建设可增加抵御灾害的能力。绿道为防灾、战备提供了条件,它不仅方便了人流的疏散,还可以伪装、掩蔽,在地震时搭棚,洪灾时用作救命草,战时可砍树搭桥等,极大的保证了公众的财产和安全。
小结:以绿道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必要性。
三、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
城市绿道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基于生态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的生态型绿道;二是基于隔离防护为主导功能的防护型绿道;三是基于游憩景观文化主导功能的游憩型绿道,下面对这三种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分别进行介绍。
城市的生态型绿道要依托现有的水系、绿地、山体和道路,将绿道网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以及市政公园、森林公园和社区公园等的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打造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绿道。避免城市联片发展而对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产生影响。生态型绿道多处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里,生物多样性高,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绿道应保持整体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因人为活动破坏山脊线完整性地段,需结合具体地势和人为活动影响等特点,开辟人工性质自然生物走廊,以保持自然景观格局的完整性。
城市的防护型绿道应根据城市污染物的具体分布规律,以降低城市街道废气、粉尘、噪声的污染为目的来选择植物景观。同时还应根据所种植植物的种类来安排植物配置结构。并结合街景特点,追求景观上的美化效果,同时在局部地段安排游玩,休憩活动。分别形成模纹花境式、独立行道树式、疏朗开敞式以及层次丰富的梯进式和空旷结合的群落式的植物种植模式。为了体现不同组团之间的防护、隔离的功能,在城市的工业区集中地带应设置这一类型的绿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强调“天人和一”“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城市自身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社会分异、生活肌理与历史传统文化割裂乃至沦丧、景观“趋同化”、“同一性”、景观形态无序状态蔓延、生态坏境承载力下降、城市地域性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与地域性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扬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在符合复合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地域特色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提高人们对城市地域的认知度,激发人们的归属感?
1 内涵认识
1984年,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1]。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大子系统构成的、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体系。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灵魂所在,由此可见,生态城市设计要更多的侧重于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注重整体性与地域性的结合。而城市景观正是处于这个众多维度上的一个空间点,并限于这个空间点所延伸的范围之内。
城市景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人工生态系统[2]”。它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城市复合体,所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容貌,包括城市整体布局的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从系统论和生态学的深层次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可知城市景观是一类以环境为载体、自然生命为支撑、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受人类社会驾驭的集“自然—经济—社会”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具有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双重属性。
依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四卷,可知地域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地域本身具有同质性,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它强调地域环境和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和整体性。1988年,吴良镛先生指出“所谓地域,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也是一个经济载体,更是一个人文区域,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都存在这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地域特色”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共同构成的特征,它是相对于一定空间维度存在的,是历史特征和时代属性相统一的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3]。地域性的缺失,使景观失去了原有的个性,丧失了活力,地域性可谓彰显城市景观个性的血液,地域文化景观具有有机生命体的特性,缺乏了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同地域孕育不同的景观,如沙漠中的绿洲、大地景观、草原景观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也是延续复合生态理念的真实体现。
2 理性反思
遵循以上内涵认识,显然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发展模式,转向地域特色的表达来应对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冲击。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立足复合生态理念下的具有地域特色内涵的城市景观发展模式。因此,在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转型和调整是首当其冲的。针对不同层次的整合与梳理,整体来说,可以分为宏观整体层次和微观要素层次两大策略。
2.1 宏观整体层次
1)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营造生态性地域特色景观。对于地域特色的理解,不仅指纵轴历史文脉的传承,也包括对其所处地域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每一个地域自然环境的形成,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元素密切相关。在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浪潮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自然地理和场所,这种理解不仅是指静止的形态,也包括对其动态发展形态和历时性的理解。在设计时应将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构筑生态走廊中的绿色网络。以尽可能地避免对地表肌理和地质构造的破坏。
2)挖掘地域文化内涵,重构地域景观特色。传统文化在时刻影响景观形态的发展;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认同感;现代文化则既含有传统文化基因又汲取了时展精髓。文化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整合性和重塑性,而且每一个地域的地域文化都是该地域人们活动与交流的历史积淀,都具有它们独特的文化多样性。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水平、功能定位、整体风貌、城市肌理等也是地域性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影响因子。整合梳理地域文化,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炼地域文化精华,用生态化、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塑造特色景观形象,是彰显城市景观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
3)多元文化融合共生。景观只有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才具有生命力[4]。只有正确把握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为本土文化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永葆本土地域特色。
2.2 微观要素层次
1)“天人合一”的景观形态。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坚持复合生态理念,尊重地域固有生态系统的标准,以提炼、概括的景观处理手法进行再加工,呈现出高度概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空间形态。
2)揭示景观机理,满足人类心理需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避免景观均质化问题,洞察人类心理需求,运用空间尺度和比例的地域概念,切入形象、材质、尺寸等各个方面,加入景观符号元素,丰富空间的层次性,阐释空间的延伸与渗透。
3)合理利用新技术、地域景观生态性材料,注重色彩的延续与控制。可持续的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应用天然材料和再生材料,重视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物质的循环和转化,凸显生态安全与生态效益。同时着重探析色彩的冷暖、饱和度和明度的变化规律,提炼意境美、艺术美和自然美。
4)复合生态绿化体系的营造。将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子系统考虑,组织层次丰富的绿化空间,保护物种多样性。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城市形象的最显著特征。综上所述,景观规划设计中应从整体入手,逐项分析,综合考量,尊重自然环境,遵从生态规律,弘扬传统文化,亮化景观形象。
3 结语
“从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景观建设的具体行动,这是当今国际城市人居生态研究的主流”[5]。在城市景观地域特色塑造中,要注重优化城市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尊重原场地的地形地貌与其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并结合地域性符号元素,将景观创造性地融入环境之中,形成更加完美的景观效果,营造一个生态化、个性化、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形象,来展现其特有的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 生态学报. 1984.4(1).
[2] 李秀珍 肖笃宁. 《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2).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129-0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城市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和政治效益而忽略了“城市特色”,导致城市出现假特色、无特色或特色混乱的现象,可以说是“千城一面”。未来三十到五十年依然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应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结合城市全面转型建设,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系统,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1 城市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一词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其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绿道及其规划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区域-城市-场所”三个层面。其中在城市层面,绿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形态模型。“绿道”内涵很广,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特尔、罗伯特、杰克?埃亨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根据各位学者理解,在结合绿道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的意义以及城市本身对绿道的诉求,笔者认为应该将城市绿道理解为,在一个特定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把各类自然或人工要素串联起来进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这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对城市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 城市特色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具体到城市特色而言,就是指这个城市所体现出的独特的风格形态,这种独特的风格形态是城市物质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的集中的体现和反映,当然同时也是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既然是特色,那就一定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同时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而且这个整体空间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类的建设,所以城市特色的特点还有整体性、时空特征和主客观两面性。笔者具体分析一下主客观两面性,客观上,城市的特色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主观上,城市的特色必须是能够被感知的,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城市特色的前提是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的前提下,城市人文活动所反映出的地方气质是城市物质空间所体现的形象特征以及这种形象美。总之,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就是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
3 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从城市特色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显性的物质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气候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人文要素,即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等。因此,想要塑造城市的特色,在规划城市绿道的过程中,就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辅以必要的人工开发,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3.1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
自然与城市相依共生,塑造城市特色必须以城市自然环境为依托。在科学组织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城市特色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因此,在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中,应该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同时人工与自然环境应该合理搭配和谐共处,从而打造一个城市的特色。所以,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抓住自然环境的特色,充分发挥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势,在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开发和创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整个城市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城市绿道规划要根据城市不同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江、河、海、山、湖泊等自然资源,要让这些自然资源从城市的背面走向城市的正面,将这些自然资源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结合形成体系,使之成为城市形态的“骨架”、城市的绿色走廊和市民的共享场所。
3.2 以人文环境为背景
在过去的一段时里,城市的发展偏重经济和政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但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需要经济更需要文化,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那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一个城市的文化形态,保存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适合本城市特色的文化特征,无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产,实质上就是保护城市的地方特色、场所精神和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产与现代城市环境相结合不但能构筑城市亮丽的风景,而且能够发挥出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效益,进而实现一种城市双赢。不同空间位置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别,它们之间风格各异,特色分明。保护城市文化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保护城市人文精神、注重历史文态保护、注重建筑、街道、绿色文化。城市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同时结合城市发展本身的需要,最后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实际上,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实践就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以城市浓郁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凝聚城市居民,从而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一定要注入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3.3 以人工环境为切点
从本质上说,城市的人工环境必须能够体现和发展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城市的建筑物、市民的行为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的人工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城市文化有着紧密的的联系。城市人工环境能够传承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得以发展。
综上所诉,塑造城市特色就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要注重传承当地地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结合其历史文化遗产,在绿道系统设计中提倡生态设计,最终串联起这个城市的绿脉、文脉,进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绿色文化系统,以这个绿色文化系统激发和推动这个城市的文化生产力。总之就是以城市绿道系统塑造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方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4(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