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经济状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为了解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属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3・一季度企业经营情况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和传真问卷的方式进行,于3月6日发放问卷3,000份,截至3月2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353份,有效回收率为45.1%。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2.6%、5.2%、4.4%、4.1%、2.4%、1.6%、1.6%、1.6%、1.3%和1.1%。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9.8%,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占20.3%和9.9%;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8%、31.5%和61.7%;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6.9%,非国有企业占83.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9.9%;出口型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分别占45.6%和54.4%(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有所回升,对二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略有好转;与去年相比,企业订货回暖,产销下滑趋缓,库存趋于正常,产品价格跌势趋缓,亏损企业有所减少;企业出口需求有所好转,产品出口数量止跌回升,不过出口价格继续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但从长期来看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企业经营者认为,一方面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和利润率低依然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特别是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企业盈利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较慢,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部分行业甚至更加严重,受此影响,企业未来的投资计划比较谨慎;此外,企业招工难问题仍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涨过快,期待政府通过减税和稳定物价等措施对企业给予支持。
一、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及二季度的预期
1、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亏损企业有所减少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30.1%,认为“一般”的占50.7%,认为“不佳”的占19.2%,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0.9个百分点,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调查表明,目前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呈现温和回升的态势(见表2)。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非国有企业,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非出口企业(见表2)。
分行业看,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其中房地产企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见表2)。
亏损企业的减少也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企稳回升的态势。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亏损”(包括“亏损”和“严重亏损”,下同)的企业占29.6%,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4.8个百分点;“盈利”(包括“较大盈利”和“略有盈余”,下同)的企业占42.3%,“收支平衡”的占28.1%。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盈利”企业比重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比重相对较高(见表3)。
在综合经营状况回升的同时,企业的生产状况也有所好转。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一季度处于“超负荷生产”或“正常运作”的企业占84.6%,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7.7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占15.4%。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状况相对较好,而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则相对较差(见表4)。
2、企业产销下滑的趋势有所缓和,库存趋于正常,产品销售价格跌势趋缓
调查发现,今年一季度以来,企业产销下滑的趋势有所好转。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生产(服务)量“减少”的企业占31.8%,“持平”的占42.7%,“增加”的占25.5%;“减少”的比“增加”的多6.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下降了16.1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2.8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生产(服务)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20.6个百分点,明显多于东中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生产(服务)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0.9个百分点,明显多于大中型企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生产(服务)量减少较多,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较好,生产(服务)量“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0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的销售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销售量“减少”的企业占36.1%,“持平”的占38.5%,“增加”的占25.4%;“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0.7个百分点,比2012年年度调查低了16.7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低了3.6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销售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26.7个百分点,明显多于中东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销售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6.2个百分点,明显多于大中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销售量减少相对较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销售量减少相对较多,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相对较好,销售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多22.2个百分点。
在产销下滑趋缓的同时,企业库存也有所下降,这表明目前企业仍然处于“去库存化”的过程中。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库存“正常”或“低于正常”的企业占79%,比2012年年度调查上升了4.3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库存“高于正常”的占21%。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库存“高于正常”的占29.3%,高于中东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企业规模越大,库存“高于正常”的比重越高;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库存“高于正常”的比重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和房地产业企业库存“高于正常”的比重超过30%,相对较高。
企业“去库存化”的行为导致产品销售价格继续下跌,不过下滑态势趋于缓和。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目前的销售价格情况,选择“下降”的企业经营者占40.4%,“持平”的占49%,“上升”的占10.6%;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29.8个百分点,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下降了3.2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产品价格下滑相对较多;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产品价格下滑相对较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产品价格下滑相对较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产品价格下滑较多,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相对较好,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18.2个百分点。
3、企业出口需求有所回暖,出口价格继续下跌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有产品出口的企业占45.6%,这些企业中,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2.5%。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和中型企业有产品出口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5)。
关于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产品出口数量比去年“增长”(包括“大幅增长”和“小幅增长”,下同)的企业占34.6%,“持平”的占32.8%,“下降”(包括“大幅下降”和“小幅下降”,下同)的占32.6%;产品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2个百分点,而2012年一季度则是“下降”的比“增长”的多10.9个百分点(见表6)。
在出口数量回升的同时,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继续下跌。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产品出口价格比去年“下降”的企业占34.7%,“持平”的占54.5%,“增长”的占10.8%;价格“下降”的比“增长”的多23.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多了10.4个百分点(见表7)。
4、企业家信心有所回升,对二季度经营预期略有好转
在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好转的同时,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也有所回升。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经营者占29.1%,比2012年年度调查提高了14.5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上升了8.2个百分点,与2011年基本持平;认为“一般”的占53.4%,认为“很差”或“较差”的占17.5%。其中,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8)。
调查还发现,认为目前宏观经济“正常”的占41.7%,比2012年年度调查提高了18.5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提高了9.8个百分点;认为“偏冷”或“过冷”的占39.9%,比2012年年度调查下降了17.3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5.3个百分点;认为“偏热”或“过热”的占9.8%,认为“尚难判断”的占8.6%。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认为目前宏观经济“正常”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9)。
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对二季度经营状况的预期略有好转。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42.3%,预计“不变”的占46.9%,预计“恶化”的占10.8%;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上升了7.3个百分点(见表10)。
分组来看,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对二季度的预计相对更为乐观,而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对二季度的预计相对悲观(见表10)。
对二季度盈利情况的预计也反映了企业经营者对二季度预期略有好转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盈利”的企业经营者占55.7%,预计“收支平衡”的占28.8%,预计“亏损”的占15.5%;其中,预计二季度“盈利”的企业比一季度实际“盈利”的企业多了13.4个百分点。
分组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对二季度盈利情况的预计更加乐观。
订货的好转是企业经营者对二季度预期略有好转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59.6%,比2012年年度调查提高了8.9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订货“低于正常”的占40.4%。
分组来看,东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目前订货情况相对较好。
调查还发现,与2012年同期相比,目前订货“增加”的企业占25.2%,“持平”的占36.7%,“减少”的占38.1%;订货“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2.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年度调查下降了21.3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7.3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企业订货情况相对较好。
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1、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和利润率低依然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8.3%)、“社保、税费负担过重”(56.2%)和“企业利润率太低”(45.3%),其中,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和“企业利润率太低”的比重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还有:“整个行业产能过剩”(37.3%)、“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33.8%)、“资金紧张”(30.1%)、“缺乏人才”(28.5%)、“企业招工困难”(22.3%)、“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太多”(21.8%)和“国内需求不足”(20.3%)(见表11)。
分组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选择“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的比重相对较高,中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选择“企业利润率太低”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1)。
本次调查还进一步了解了企业人工成本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认为一季度人工成本“上升”(包括“大幅上升”和“小幅上升”,下同)的企业经营者占86.9%,“持平”的占10.3%,“下降”(包括“大幅下降”和“小幅下降”,下同)的占2.8%;“上升”的比“下降”的多84.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上升相对较多(见表12)。
关于“与2012年四季度相比,企业今年一季度人工成本变化情况”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4.4%,“持平”的占21.9%,“下降”的占3.7%;“上升”的比“下降”的多70.7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人工成本比上个季度上升相对较多(见表13)。
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预计二季度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较大。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人工成本比一季度“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54.3%,与2012年年度调查的结果基本持平;预计“持平”的占43%,预计“下降”的占2.7%;预计“上升”的比“下降”的多51.6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预计二季度人工成本上升压力相对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信心有所回升,但在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下,一季度企业用工人数略有下降,二季度企业用工增长也有所放缓。关于一季度企业用工人数,调查结果显示,与2012年同期相比,用工人数“持平”的企业占53%,“增加”的占22.2%,“减少”的占24.8%;用工“减少”的比“增加”的多2.6个百分点,而2012年一季度则是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5.5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用工比去年同期下降较多,而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相对较好,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5个百分点以上(见表14)。
关于对二季度企业用工人数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25.4%,“持平”的占66.8%,“减少”的占7.8%;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7.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预计二季度用工人数增长相对较少。
与人工成本相比,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上涨相对较少。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物料采购价格“上升”的企业占41.3%,“持平”的占43.7%,“下降”的占15%;“上升”的比“下降”的多26.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低了20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上升相对较多。
受到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较重的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小。调查显示,目前盈利“低于正常”的企业占58.4%,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企业盈利“低于正常”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5)。
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产能过剩是近年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占18.1%,“有些过剩”的占46%,两者合计比重比2012年一季度增加了5.9个百分点;认为“正常”的占27.9%,“有些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8%。其中,纺织、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超过三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产能“严重过剩”。此外,与2012年同期相比,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明显增加。调查表明,今年以来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部分行业甚至更加严重(见表16)。
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较慢是与目前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所在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较慢”的企业经营者占60.2%,认为“停滞”的占5%,认为“很快”或“较快”的占34.8%。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橡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中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较慢”或“停滞”的企业经营者超过七成(见表1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信心有所回升,不过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企业今年的投资计划比较谨慎。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的投资额与2012年同期“持平”的企业占44.2%,“增加”的占29.2%,“减少”的占26.6%;投资额“增加”的比“减少”的略多2.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下降了3.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相对较多;而采矿业企业目前的投资额要低于去年同期,认为“减少”的比“增加”的多35个百分点(见表18)。
关于对企业今年计划投资额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39%,“不变”的占35.1%,“减少”的占25.9%;预计“增长”的比“减少”的多13.1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今年计划投资额增长相对较少(见表19)。
3、企业招工难度依然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2013年二季度企业招工“更难”的企业经营者占19.3%,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提高了3.7个百分点;认为“一样难”的占40.4%,认为“一样容易”的占6%;认为“更容易”的占5.5%,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8.7个百分点。此外,认为“不好说”的占28.8%(见表20)。
从不同地区看,中西部地区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高于东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高于大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行业看,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相对较高。
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涨过快。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企业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时,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分别为73.3%和48.9%,明显高于其他选项,与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39.3%)、“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32.9%)、“招工渠道单一,力度不够”(24.7%)、“企业员工流失严重”(22.2%)和“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21.9%)。与2012年一季度相比,选择“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和“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的比重有所提高,而选择“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的比重有所下降(见表21)。
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选择“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企业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和“工作环境不好(噪音、灰尘、高空作业、有毒气体、潮湿)”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见表21)。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和传真问卷的方式进行,于3月26日发放问卷5,000份,截至4月14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778份,有效回收率为35.6%。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5.5%、7.1%、3.8%、2.9%、2.1%、1.9%、1.6%、1.2%和0.9%。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3.2%,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18%、13.1%和5.7%;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7.9%、43.9%和48.2%;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7.9%,有限责任公司占47.9%,股份有限公司占17.8%,私营企业占11.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8.2%,股份合作企业占4.6%,集体企业占1.7%;调查对象的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5.2%。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和全球经济的企稳回暖,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趋于正常,未来经济可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企业订货情况良好,库存正常,产销两旺,价格温和回升,出口初步回暖,盈利情况持续好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整体回升,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经营状况回升尤为明显;企业未来订货上升,盈利预期看好,投资信心增强,民间投资初步启动,用工计划回升,尤其是中等技术人员需求上升,企业经营前景进一步向好,东部地区企业、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对未来预期更为乐观。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认为成本上升、负担过重和缺乏人才成为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希望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加大创新力度、引进人才、加强员工培训和开拓国内市场等措施积极应对挑战。
―、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1、经济运行趋于正常
关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经营者占60.7%,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43.3个百分点,比2009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了20.7个和25.3个百分点,低于2007年的水平;认为“一般”的占33.9%;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占5.4%。
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相对积极,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占67%,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占71.2%,相对乐观。
关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调查显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热”的企业经营者占38.2%,认为“过热”的占3.6%,两者合计比重比2009一季度提高了35,5个百分点,比2009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了19.3个和12.1个百分点,但要低于2007年和2006年的水平;认为“正常”的占42.6%;认为“偏冷”或“过冷”的占6%,认为“尚难判断”的占9.6%。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热度有所上升,但整体不存在过热现象。
2、经济增长预期乐观
关于“对2010年我国GDP增长的预计”,调查显示,预计2010年我国GDP增长在7%以下的企业经营者占2.8%,预计在7.8%之间的占19.4%,预计在8%以上的占77.8%,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预计2010年我国GDP增长平均为9%,比2009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0.8个百分点。
经济的回暖和预期的乐观也增加了企业经营者的发展信心。关于“您对贵企业下一阶段的经营发展信心”,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的企业经营者占88.1%,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4.4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表示“不太有信心”的占11.2%,表示“没有信心”的占0.7%。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信心有所回升。
在信心回升的同时,企业经营者的压力也有所降低。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压力很大”的企业经营者占26.3%,比2009年和2009年一季度下降了1.8个百分点,比2008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认为“压力较大”的占61.9%,认为“压力较小”的占10.1%,认为“没有压力”的占117%。
二、对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评价
1、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整体回升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51%,认为“一般”的占42.3%,认为“不佳”的占6.7%,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4.3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56.2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30.2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目前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明显回升。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好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经营状况好于中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好于民营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与2009年相比,中小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的比重明显增加。
分行业看,所有行业的企业经营状况都进入景气状态。调查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食品、化工、橡胶、非金属制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其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5个百分点
以内。
从企业生产状况看,调查显示,2010年一季度处于“超负荷生产”或“正常运作”的企业占90.8%,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17.1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2.3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全面回升。
2、企业订货情况良好,产销两旺,价格温和回升,库存正常,企业盈利情况逐步好转
企业订货情况可以比较好地反映市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企业超过八成(82.6%),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43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21.7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订货情况较好的行业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仪器仪表等行业,超过九成的企业订货情况“正常”或“高于正常”;而食品和橡胶行业订货相对较差,三成左右的企业订货“低于正常”。
关于企业目前的产销形势,调查显示,认为企业的生产(服务)量、销售量“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54.8%和56.1%,比认为“减少”的分别多42.9和42.7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9年一季度分别提高了83个和86.5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这表明目前企业产销两旺。
从不同行业看,生产(服务)量较好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橡胶、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其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
调查显示,销售量增加较多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造纸、医药、化纤、钢铁、有色金属、通用设备、汽车和通信设备等,其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
从产品销售价格情况看,认为2010年一季度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34%,比认为价格“下降”的多16.2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少57.8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化纤、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产品销售价格上升显著,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销售价格下滑明显,认为“上升”的比重要低于认为“下降”的比重。
从库存情况看,调查显示,认为企业库存“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76.2%,认为“低于正常”的占11.9%,两者合计比重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认为“高于正常”的占11.9%。调查表明,目前企业的库存处于正常水平。
从不同行业看,橡胶行业目前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超过20%,相对较高;而塑料、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行业库存相对较低,其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低于10%。
企业产销两旺带来了盈利的好转。关于企业目前的盈利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占58.4%,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24.5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盈利状况要好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企业盈利状况越好;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盈利情况相对较好。
从企业的盈利程度看,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盈利(包括“较大盈利”和“略有盈余”,下同)的企业占61.6%,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20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持平”的企业占21.9%,亏损(包括“亏损”和“严重亏损”,下同)的企业占16.5%。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企业盈利程度相对较差;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盈利越好;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盈利情况相对较好。
3、企业经营前景预期乐观,用工及投资计划回升
关于未来的企业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6.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二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59.4%认为“不变”,3.7%认为会“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3.2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高23.7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对二季度预期更为乐观,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4.7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7个百分点,高于其它类型的企业。
从不同行业看,对二季度预期较为乐观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其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对二季度预期较差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橡胶等,其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0个百分点以内。
二季度盈利状况的好转也反映出企业对经营前景的乐观预期。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盈利的企业占69.4%,比一季度提高了7.8个百分点;预计“持平”的占22.9%,预计亏损的仅占7.7%。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预计二季度盈利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
良好的订货情况是企业对未来表示乐观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40.7%的企业经营者预计二季度企业订货“增加”,53.9%预计“持平”,5.4%预计“减少”,预计“增加”的比预计“减少”的多35.3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预计“减少”的比预计“增加”的多41.6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预期二季度订货较好的行业包括:化纤、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其预计“增加”的比预计“减少”的多40个百分点以上:预期二季度订货较差的行业包括:纺织、汽车等,其预计“增加”的比预计“减少”的多20个百分点以内。
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也带动了企业用工计划的增长。关于企业目前的用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占40.7%,“持平”的占46.3%,“减少”的占14%,“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6.7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39.6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分别多27.4个和27.2个百分点,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用工“增加”的比“减少”
的多34.6个百分点,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9.4个百分点,高于其它类型企业。
关于对企业二季度用工人数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占34,6%,预计“持平”的占60,6%,预计“减少”的占4,8%,预计“增加”的比预计“减少”的多29,8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29,2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预计二季度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3个百分点,低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预计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4.1个百分点,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民营企业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0.7个百分点,高于其它类型企业。调查表明,随着经济的回暖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企业用工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民营企业用工增长较为显著。将对缓解当前的社会就业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济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的乐观预期增强了企业未来的投资信心。调查结果显示,53.7%的企业今年计划投资额将“增长”,32.2%的企业“不变”,14.1%“减少”,计划“增长”的比“减少”的多39.6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48.6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45.4个百分点,要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52.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40.5个百分点,相对较高。此外,民营企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38.8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48.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要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这表明民间投资已被初步带动,经济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从不同行业看,服务业企业的投资信心要普遍好于制造业企业。具体来看,今年计划投资额增长较多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其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60个百分点以上,此外,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造纸、医药、橡胶、钢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也相对较好,其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纺织、服装、化纤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20个百分点以内。值得注意的是,与2009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投资计划增长比较显著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钢铁等行业,而投资计划下降较多的行业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等行业。
企业进口数量也是衡量企业投资需求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产品进口数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32.9%,其中“小幅增长”的占27.4%,“大幅增长”的占5.5%;认为“持平”的占49.9%;认为下降的占17.2%,其中“大幅下降”的占4.4%,“小幅下降”的占12.8%。认为进口增长的比认为下降的多15.7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认为进口增长的比认为下降的少37.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企业进口数量明显回升,企业投资需求回暖。
从不同行业看,进口上升较多的行业有:医药、塑料、汽车和通信设备等行业,其认为进口数量增长的比认为下降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
在进口数量上升的同时,进口价格明显上涨。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产品进口价格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43.2%,其中“小幅上升”的占31.2%,“大幅上升”的占12%;认为“持平”的占47.8%;认为下降的占9%,其中“大幅下降”的占1.5%,“小幅下降”的占7.5%。认为产品进口价格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34.2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少43.7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产品进口价格上升较多的行业包括:食品、纺织、造纸、医药、化纤、橡胶、塑料等行业,其认为产品进口价格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
4、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和价格有所回升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逐渐回暖,企业的出口情况有所好转。在本次调查企业中,47.6%的企业有产品出口。调查结果显示,54.3%的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增长,其中8.7%“大幅增长”,45.6%“小幅增长”:27%“持平”,18.7%下降,其中13%“小幅下降”,5.7%“大幅下降”。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35.6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增长的比下降的少个62.8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出口数量上升较多的行业包括医药、塑料、钢铁和汽车等行业,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食品和造纸行业则相对较差,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少20个百分点以内。
在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大幅回升的同时,出口价格温和上涨。调查结果显示,28%的企业产品出口价格上升,其中1.3%“大幅上升”,26.7%“小幅上升”;52.7%“持平”,19.3%下降,其中16.7%“小幅下降”,2.6%“大幅下降”。出口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8.7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上升的比下降的少64.2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出口价格上涨较多的行业包括食品、纺织、化纤、钢铁和电气机械等行业,出口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而化工、医药、橡胶、专用设备、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则相对较差,出口价格上升的比重要低于下降的比重。
三、当前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房地产价格偏高,预期未来仍将上涨。
本次调查截止于2010年4月14日。调查结果显示,关于目前房价的总体水平,3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房价“过高”,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23.6个百分点;46.7%认为“较高”,14.1%认为“正常”,1.2%认为“较低”。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45.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地区房价“过高”,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房价偏高,但企业经营者仍普遍预期今年房价会继续上涨。调查显示,超过九成(92.2%)的企业经营者预期2010年企业所在地区的房价将会上涨,其中42.2%认为会“上涨10%以上”,35%认为会“上涨5.10%”,15%认为会“上涨5%以内”;6%认为会“持
平”,1.8%认为会“下降”。
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出台《物业税》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有专家提出尽快出台物业税”这一观点,29.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弊大于利,反对”,42.6%认为“可能有效,无所谓”,21.1%认为“非常有效,予以支持”。
2、成本上升、负担过重、缺乏人才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0.5%)、“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66.3%)、“税费、社保等负担过重”(49.9%)和“缺乏人才”(42%)。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资金紧张”(36.60)、“缺乏创新能力”(26.7%)、“招工困难”(21.8%)、“难以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方向”(14.9%)、“资源、环境约束较大”(14.1%)、“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13.6%)、“行业发展前景不明”(13.1%)、“国内需求不足”(11.5%)、“国际经济环境恶化”(10.8%)等。与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相比,选择“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明显提高,选择“资金紧张”的比重明显下降。
关于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2.6%的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上升”,7.2%“持平”,0.2%“下降”,“上升”的比“下降”的多92.4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56.1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人工成本上升较为显著。
关于企业目前的物料采购价格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6.8%的企业目前的物料采购价格“上升”,11.5%“持平”,1.7%“下降”,“上升”的比“下降”的多85.1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36.1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上升”的比“下降”的少53.4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物料采购价格上升较为显著。
(一)企业生产情况
1.订单两极分化。4季度石化企业订单54,717万元,增加3664万元,50%企业订单增长,50%订单下降。部分季节性产品订单大幅下降。而伴随4季度国际油价上涨,企业经营者买涨心态严重,部分企业订单增加。
2.开工率总体平稳。4季度,17%的企业开工率小幅上升,主要是企业前期开工率较高,50%企业持平,33%企业开工率下降,主要是订单下降所致。
3.原材料库存增长。原材料库存13,527万元,比3季度增加3178万元,企业原材料库存全部为增长状态。主要原因,一是近两个月国际油价上涨,石化产品生产企业原材料价格涨幅明显,价值增加。二是企业买涨心理飙升,为继续上涨带来成本增加,企业加大原材料储备。三是4季度订单增加,为保证正常生产,原材料随之增加。
4.成品存货下降。4季度产成品存货14,361万元,比上季度增加870万元。33%企业存货增加,67%企业产成品存货下降或持平。企业存货下降,一是部分企业4季度处于销售旺季,如油,走货较快,库存下降。二是部分企业4季度停止生产,以消化库存为主,如保温材料。三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严格按订单生产,基本无库存。
5.企业利润回升。石化企业4季度实现利润17,017万元,比3季度增加6307万元。83%的石化企业4季度利润总额高于3季度,67%高于同期。主要原因,一是销售旺季,市场需求增加,调查的三家油企业受秋冬换油旺季影响,利润均上涨。二是油价上涨,产品销售价格上涨。4季度国际原油一路飙升,11月末每桶上升至50美元以上,带动国内石化产品价格上涨,我市苯乙烯和新戊二醇每吨增长800元和4683元,增幅为11%和64%。三是部分企业因政府返还贷款贴息,收入增加。
(二)企业资金情况
1.应收账款下降,企业资金宽松。4季度应收账款34,225万元,比上季度下降3219万元,67%企业应收账款下降,主要是年末处于回款期,资金回流使得企业资金相对宽松,另有33%企业应收账款增加,主要是生产旺季,销售量增加所致。
2.企业融资方式多样,银行贷款仍是主流。调查显示,当期企业融资渠道多样,有银行贷款,承兑汇票、总部融资、融资租赁、股东借款、财务公司借款等,但银行贷款仍是主要融资渠道,占比60%以上。其次为银行承兑汇票和总部融资,其他发生额较少。融资成本方面,规模大、实力强企业贷款利率上浮较小,基本在10%~15%;规模较小企业贷款利率较高,上浮在20%~40%之间。
(三)企业投资情况
1.经济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不强。4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57万元,比3季度下降666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8万元。经济复苏缓慢,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仅有33%的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2.资金紧张制约投资规模。当前,化工行业不景气,产品价格低,销售收入下降,财务费用高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面临高折旧,又无法提供足值抵押品,造成融资难,给后续投资带来压力。
(四)预测
石化行业将有所回暖。受油价上涨影响,预计2017年,石化原材料价格将会上调,同时产品销售价格也会上涨,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2017年利润将持续回升。
二、石化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采能力欠缺。目前,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采主要在第二油气层,已探明储量8亿吨,其他3个层次基本没动。天然气方面,第三油气层已探明储量4000亿立方米,去年仅开采17亿立方米。油气资源仍十分丰富,只是无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把资源开采出来。
2.“两化”融合不深入。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当前,石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我国供给侧改革多重压力。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发展,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给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也是我国石化产业体制升级的必由之路。目前我省信息化综合集成比例达到35%,大中型石化企业,更多中小企业仍处于传统经营模式,面临考验。
3.柴油天然气替代煤项目进展不利。一方面,我国对于经过炼化加工的油品不分用途全部征收燃油税,税负比例远超日美,导致成品油出口价格远低于国内批发价格怪象。另一方面,煤炭作为最为重质的石化燃料,却依然享受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优先发展煤炭作为基础燃料的政策优待,并没有承担环保税费。成本问题导致东北农村地区使用低品位煤、柴草为燃料,而拒绝使用天然气、石油气、优质重柴油、优质轻燃料油。这些,直接影响部分油品和天然气销售。
(二)建议
1.效仿苏里格气田的“1+5”模式,实现低品位油气开采。苏里格气田是中国陆上首个万亿立方米级别的大气田,但也是低品位气田。如沿用以往传统开发方法难有经济价格。后来引入内部竞争机制,采用了“1+5”模式,即:以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为主体,联合中石油系统内部的其他5家公司共同开发,所产天然气归于长庆油田的产量业绩,但利润由6家按贡献比例分配。同时苏格里气田在开发中使用了大量的民企钻井队,成本大幅下降,开采速度大幅提高。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关乎整个企业的良好运作。一个企业取得较好的运营效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身过硬的技术之外,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企业的行政管理事关一个企业的兴衰,它不仅仅涉及到企业运营中的诸多细节,更是企业内部领导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良好的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和运行的效率,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说到底,企业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协调和服务三者必须统一发展,不可偏废其一。
二、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全盘照搬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在目前的企业行政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机关习气”,很多方面还体现着机关作风。一些企业管理的干部完全秉持着过去固有的旧思维,完全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新形势下的企业行政管理要求脱钩。在管理上搞形式主义,做一些表面文章,完全脱离了实际,不追求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造成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低下,而且既浪费精力又消耗企业对于行政管理的投入,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率。
2、缺乏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在企业行政管理出现一些机关习气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完全摒弃机关作风,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完全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明确的分工等等。不仅如此,有些企业还出现了有法不依的现象,很多管理的相关事宜全靠领导的个人臆断,完全不理企业的实际情况,决策只凭自己的判断,当然,这些决定也都使他们得到了个人利益,而直接损害的是企业的利益。这样做直接使得企业的一些机构、部门形同虚设,领导对执行层面插手过多,也直接导致了很多管理者无所适从。很多员工至此也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劳资双方的对立。而由于缺乏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得这种矛盾无法解决,反而愈演愈烈,造成企业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3、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脱节
我国企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还出现了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相脱节,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的相关规定根本不适用于企业其他部门。企业的业务或生产部门甚至会觉得行政管理部门是在给自己的工作设置障碍,很多时候,除非是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密切相关的事情必须要他们出面,否则,业务与生产部门基本上与行政管理部门不相往来。这样的情况造成了管理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其他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形成了一种抵触或排斥的情绪。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管理与运营部门接触越少就越不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管理脱离实际。反之,管理越来越脱离实际,就越遭受各业务部门的排斥,直接造成彼此隔膜越来越深,造成企业管理不善,运营情况不佳。
4、企业行政管理法律体制不够健全。
企业要想取得高效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做到有法可依,很多企业的法律制度虽然已经确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很好的执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全面规范的管理规则,否则,将会始终影响着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使企业缺乏活力,导致经济效益受到损失。
三、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
1、要建立健全企业的法律法规。
一、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才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一直都处于劣势,有着较为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部分国外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这些企业有着十分雄厚的资金实力,并能够提供优厚待遇,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使得国内的企业需要面临十分严峻的人才竞争与挑战。
(一)对企业的薪酬管理,政府的干预过多
在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分配主体地位还没有能够得到确立,为了能够实现社会公平,对于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基本都是由政府部门所掌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对企业进行工效挂钩或者是工资总额包干。对于非国有制的企业,则基本是实行的工资总额包干的方法,或者是由政府部门对工资总额进行核定。在有的地方,当地政府不仅仅是要对企业的工资总额继续控制,并且还要对企业内部的工资比例等各种具体的管理决策进行干预,使得企业缺乏薪酬管理的自,干扰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
(二)有着较为严重的平局主义倾向
虽然改革开放,对原有的“大锅饭”局面进行了改善,并且确立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在薪酬分配制度上,有很多企业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平均主义。主要有以下的几种表现:企业的经营者平均主义倾向较为严重。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经营者与员工的收入水平平均化问题较为严重,另一种现象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经营者的收入差距不大。第一种现象的存在在国有企业中的表现较为严重。而第二种现象较为普遍。在我国,优秀企业的经营者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高额收入,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并不一定比业绩差的企业的经营者高,没有形成差距。各个企业的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较为平均。在我国,很多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与一般员工的工资水平没有太大的差距,虽然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要高于普通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但是不会查过2倍。
(三)福利弹性不足
当前我国员工的福利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善,基本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福利上,与西方国家企业中所提供的多种多样的福利措施相比,还差很远。同时我国企业所提供的福利基本都是固定的,没有进行真正的福利设计,也没有考虑过让员工参与到福利设计中来,没有灵活性可言。
二、改善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机制
企业领导所做的工作是否科学有效,主要取决于下属的执行能力以及意愿等等。从这一点来看下属的综合素质就现显得十分的重要。为此,领导就需要对下属的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其所具备的优点,量才而用,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而获得最好的领导效果。那么在进行薪酬管理设计时,也应该对每一个员工之间的差异进行考虑,对每一个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及同一个员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都应该进行重视,对于收入较低的员工则应考虑提高他们的奖金带来,对于收入已经较高的员工以及管理干部则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培训以及晋升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人格,要鼓励他们多进行创新。对于那些从事高危工作,并且工作繁重的职工,要提供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对他们的劳动条件进行改善,岗位津贴也必须要到位。无论如何,要想使得薪酬制度真正的发挥出作用,就必须要对员工有深入的了解,尊重员工的需求,对员工需求的多样化进行了解,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沟通与交流
很多企业都是采用的秘密工资制,对于提薪或者是奖金的发放都不进行公开,并且也不允许员工进行交流,这就让很多员工难以对报酬与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进行有效的判断。不知道他人的报酬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对于企业的贡献价值的倾向,这样就会对薪酬制度的激励和满足功能产生严重的消弱作用。严重的时候升值是会伤害到员工的公平感。为此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对秘密工资制度进行取消,让员工能够知道提薪或者是奖金的发放,增强工资的透明度。
(三)对内在报酬进行重视
内在报酬是基于工作本身的一种报酬,主要包括了对工作的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富有价值的贡献等等。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讲,内在报酬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工作制度、人力资本的流动政策、员工影响力等等来执行内在报酬,使得员工能够对工作本身产生出满足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四)让员工参与到报酬制度的设计和管理中来
作者简介:方婧(1982―),女,浙江宁波人,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李连华(1962―),男,河南西华人,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教授
我国是自然资源的总量大国,但却是―个人均拥有量的小国。众多经济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将是自然资源。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是以自然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针对环境问题,我们对浙江企业环境会计应用状况展开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回收情况
(一)问卷调查设计本次调查主要面向浙江省中小企业,共设计了17个问题,分别涉及企业基本情况(问题1-3)、环境意识(问题4-6)、环境会计核算(问题7-12)及环境信息披露(问题13-16)等内容。其中环境会计核算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
(二)问卷回收情况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按企业的行业性质划分,化工业5.33%,制药业6..7%,印染业2.67%,造纸业1.33%,汽车制造1.33%,电子电器13.33%,皮革业12%。食品加工1.33%,其他行业57.33%。按企业的性质划分,国有企业25家,民营企业21家,集体企业13家,中外合资企业9家,外商独资企业2家,内资企业13家,上市公司5家,非上市公司14家。按企业规模划分,年销售额在1000万以下的占33.3%,1000~3000万之间的占21.79%,3000~30000万以上的占15.38%,30000万以上的占19.23%。从企业答卷的情况来看,回复率为78%,高于有效回函率(通常认为是20%),能代表浙江目前企业环境会计应用的现状。从企业的性质分布看,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占32.05%,其次是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从企业的行业来看,电器电子和皮革业对环境报告的重视程度较高。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环境意识 一是企业对省内环境污染情况的认识程度。对于目前省内的工业污染状况,15.38%的企业认为非常严重,55.13%的企业认为比较严重,还有37.18%的企业认为一般。从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浙江省工业污染形势已经比较严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摈弃原有的大规模消耗和大规模处置的生产模式,树立自身的环境经营理念,制定环境经营新战略,规划环境经营新发展,以期达到经济和社会“双赢”的目的。二是企业对ISO14001体系的认知度。ISO14001是指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正式颁布。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标准。调查显示,浙江企业对于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还不够了解,对申请ISO14001体系认证的热情也不高,仅有20.5%的企业通过该项认证,在尚未通过的企业中,也只有30.77%的企业有申请的意向,这对于一个经济大省明显不足,表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我省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仍处于萌芽阶段。三是企业对环境会计的认识。环境会计是用货币金额来明确显示实施环境措施需要的投资,以及通过实施环境措施能够得到什么样经济效益的会计学。在发达国家产生和应用已经有20多年,而在我国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少数城市的试点应用中。在调查中发现,浙江各企业对环境会计都期望较高,认为其虽然增加了企业成本,但同时带来了收益,仅有23.08%的企业认为环境治理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二)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耗费性投入经费及专用设备投资。
(1)独立经费投入。从收回的问卷中可以看出,企业为治理污染而设置独立经费的占35.9%,没有为此设置独立经费的达到60.26%。在设置独立经费的企业中,有17.86%的企业表示该项资金占到企业总收入的5%,分别有10.71%的企业表示该项资金占企业总收入的10%和2%,另外有7.14%的企业表示该项资金占企业总收入的1%,该项经费设置的比重最高的达30%,而最低的仅0.01%,这两者分别达到3.57%。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企业环境意识在逐步增强,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付诸行动,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在环境污染上承担足够的责任,这不利于社会总效益的提高。而在已经设置独立经费的企业中,经费的比重相对不高,只有3.57%的企业为此设置30%的经费。这个比重相对企业不低,企业因此要承受较大的负担,但是由环境的改善而带来的收益,如政府的奖励以及政策支持,将会使企业更具竞争优势,而某些企业只设置了0.01%的经费.这个比重相对偏低。
(2)专用设备的购置及使用。在回收的问卷中,企业拥有环保专用设备的仅占19.23%,75.64%的企业没有为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购置专用设备。另外5.13%的企业未作选择。可以看出,企业虽然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有相关规定要求企业为此承担责任,但是对于不能为企业带来当期效益的项目,企业缺乏支出动机,不愿因此而冲减当期利润,也不愿占用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在19.23%已购置专用设备的企业中,只有两家企业对环保设备的开工率做出回答,这两家企业一家为国有企业,另一家为上市上司。可见,即使购置环保设备的企业仍然未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设备来保护环境。企业的环境意识与实际行动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当涉及到经济利益时,企业往往会放弃其作为社会成员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环境负债 在回收的问卷中,企业因环境问题而被的占到14.10%,未发生环境诉讼的有83.33%,未作选择的有2.56%。在发生过环境诉讼的企业中,有45.45%的企业对未决诉讼进行了披露,另外54.55%的企业对其未决诉讼尚未作任何披露。但不能对这83.33%未曾发生环境诉讼的较高比例持过分乐观的态度,而14.10%发生过诉讼的企业却要引起警惕。在发生过环境诉讼的企业中,对未决诉讼进行披露的仅占45.45%,环境诉讼对企业而言是或有负债,无论从谨慎性角度还是从传递信息的角度,企业都应该对此进行披露。
(四)环境支出从回收问卷的情况看,71.79%的企业将环境支出作为费用处理,仅23.08%的企业将其为环境污染的支出作为成本,另外5.13%的企业对此未作选择。将企业为环境污染的支出作为费用是我国历来的做法,通常将其并入到管理费用中,没有单独地确认计量。对此,伦格内森(J.Ranganathan)和迪特日(Ditz)明确指出:“当环境成本被合并在企业的制造费用中并随后被分配后。环境成本和相应的产品、工序及环境活动之间的关键性联系就被切断了,人们无法了解环境成本的合理性。”这里所说的制造费
用相当于我国将此并入的管理费用,即未将环境成本单独列报。主要是由于我国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企业环境成本的金额也相对较小。而将企业环境污染的支出作为成本,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发展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将环境支出作为成本,单独列报,可以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确认和计量,及时提供全面的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建立环境成本与排污之间的关联性。
排污收费是企业最常发生的“环境支出”项目。其比例占61.5%,比第二高的环境管理费用高出21.8%。表明我国企业的环境支出受法规的影响较大。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环境立法的不断加强和环境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遵循环境法规的成本将日益增加。
(五)环境收入,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在环境收入中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收人,随着绿色环保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利用“三废”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近年来由于相关鼓励性政策法规的颁布,促进企业自觉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由这些奖励性政策措施实施而获得的收入在环境收入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仅次于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获得的收入。在各项环境收入中,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所占比例最小。
(六)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会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1)披露原因。对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原因,调查结果如下:目前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原因最集中是在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但这只占所有选择的1/4略多。以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与公众或环保的压力为首的强制披露还是目前产生环境披露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市场的压力所占的比例最小,这说明我国市场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的不完善也造成一部分企业疏于披露环境信息。
(2)信息使用者。政府管理机构是强制披露的制定者,也是最大的信息使用者。约有62.8%企业选择了该选项。如果只为政府制定披露信息,忽视其他使用者的需求,导致信息的片面化。很多企业目前已经在为公众的需求而参与披露。约有53.8%的企业把信息的使用者定位在社会公众上,可见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考虑公众的呼声和社会的利益。调查发现,新闻媒体已成为第三大信息使用者,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正日益突显出来,所以有43.6%的企业同时也选择新闻媒体作为环境信息的使用者。
(3)披露内容。在涉及财务信息揭示的内容时。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仍是企业的重点,约有82.1%的企业选择了该选项。环境诉讼与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只占到20.1%与24.4%。而其他方面的信息都高达35.9%。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已做的相当出色,只能说明在大部分企业的概念里,环境信息的地位还比不上传统信息。这一点可以从环境披露的方式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4)披露方式。凡是重视环境信息的企业,会对信息的披露采取特别的方式,如将环境信息与财务信息分开披露。但只有25.64%的企业采用了这种披露方式,有23.08%选择在财务报表基础上附加披露信息;有24.36%企业利用描述性方式对有关环境信息进行披露;而有40.03%的企业根本没有环境披露。因此企业对环境信息的认同整体上还是比较薄弱。
三、环境会计发晨的对策与展望
(一)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会计意识实施环境会计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除了对全民进行环境意识宣传外,更应该对现有企业的决策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环境会计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对企业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培训。
(二)选择企业进行试点在对企业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管理基础较好(已通过标准验收同时已上市或准备上市的企业)、但资源能耗大、污染较严重的企业,作为环境会计应用的试点,以便取得环境会计实务的经验,再进行逐步推广。
1 船舶运输业形势严峻
自2011年第一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跌入不景气区间以来,船舶运输企业景气状况已经连续8个季度萎缩。
本期,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85.85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39.54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指数走势见图2,行业运行环境不景气程度进一步加深。船舶运输行业连续2年的不景气迫使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其中,大型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90.00点,略高于中小型企业,大型船舶运输企业抗风险能力最强。
1.1 运力投放量逆势上涨,企业盈利继续萎缩
本期,运力景气指数与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位于景气区间,船公司通过封存船舶来削减运力却依然无法抵消新增运力的泛滥,突出的供需矛盾无法支撑较高的舱位利用率和运费。与此同时,燃油、人力等刚性成本也不断上升,促使企业盈利情况继续趋向恶化。
1.2 干散货运输行业陷入深度调整
本期,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82.13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23.39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
干散货运输市场成为航运市场中的极寒点,企业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其中,小型航运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最弱,企业经营状况最差,景气指数值仅为58.57点,远低于大中型运输企业,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部分小型干散货运输企业已经开始退出市场。
1.3 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状况总体趋稳
自2012年年初以来,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过多番集体涨价,企业盈利状况良好,流动资金充裕,第二季度大幅跃入景气区间,但后期随着航运市场形势的不断恶化,经营情况总体有所下滑。
本期,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95.41点,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72.26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其中:小型集装箱企业景气指数为102.86点,处于景气区间;大中型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依然位于不景气区间。
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重返景气区间
本期,中国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103.84点,在2012第三季度首次跌入不景气区间后重返景气区间;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也大幅回升至98.03点,但依然处于不景气区间,指数走势见图3。虽然港口企业的泊位利用率、吞吐量、企业盈利等经营指标较上季度均大幅好转,我国港口行业整体状况的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但港口企业家经营信心还未完全恢复,其中,大型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95.79点,依然处于不景气区间。
3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状况深度低迷
本期,中国航运服务企业的景气指数为76.98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业的信心指数为45.12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间,指数走势见图4。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已经连续5个季度处于不景气区间。航运业长时间的低迷已经对航运服务企业的经营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大型航运服务企业的景气指数为70.59点,恶化趋势最甚。但是,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119.59点,一跃进入景气区间,成为航运服务企业各项经营指标中唯一一项处于景气区间的指标。现金为王策略逐渐成为长期处于低迷行情的航运服务企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4 2013年上半年航运业难有起色
4.1 航运业复苏缺少支撑,半年内难有起色
2012年11月,先行指数较上月略微上涨,一致指数较上月出现小幅下降。自2009年11月以来,先行指数总体上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中间虽有波动但都未形成连续长时间的支撑,至今仍未释放任何积极的信号。2013年上半年,航运业将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航运业难以摆脱困境。
4.2 航运企业家普遍不看好2013年第一季度 行业前景
中国航运景气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84.75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预计为63.12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预测指数走势见图5。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仍将举步维艰,航运业总体运行环境也难有改观。
(1)2013年第一季度,船舶运输业持续低迷。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2.86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43.27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多数经营指标位于70~90的不景气区间内,企业面临内忧外患。运力供需失衡的大背景将拖累运费和盈利的增长,也加剧流动资金的紧张,但运力投放将再次进入不景气区间,运力增长态势或许被遏制。预计,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71.57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88.85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
(2)港口企业颓势难改,将再次进入不景气区间。调查显示,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港口企业的景气指数预计为91.16点,港口企业的信心指数预计为90.83点,均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除流动资金和新增泊位与机械投资两项指标外,吞吐量、泊位利用率、收费价格及盈利情况等各项经营指标全部跌入不景气区间,本期的小幅回升难改港口企业告别高增长的大趋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及航运市场长期低迷的背景下,2013年,港口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3)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跌无可跌。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0.86点,从较为不景气区间上升到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服务企业的信心指数预计为61.88点,从较严重不景气区间上升到较为不景气区间,在整个行业跌入谷底之际,航运服务企业景气状况跌势已经放缓。预计,航运服务企业各项经营指标除流动资金外,其余指标均处于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依然呈全面恶化态势。
5 热点问题探讨
5.1 收缩运力将成为主旋律
在航运市场船舶运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航运企业家对继续造船的热情大幅降低。调查显示,71%的船公司不赞成继续造船,仅有14%的人对造船感兴趣。与此同时,船舶拆解速度不断加快,29.55%的船舶运输企业2013年不拆船;48.86%的企业船舶拆解率为0%~5%;9.09%的企业拆解率为6%~9%;12.50%的企业拆解率约为10%。新建船舶热情降低,船舶拆解速度加快,航运市场运力或从2013年开始收缩。
5.2 油船联营体“国油国运”效果有待时间检验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大连远洋、中海油运、招商轮船和长航油运等4家油船公司协商成立VLCCPOOL(油船联营体),计划订造50艘VLCC投入运营。以组建VLCCPOOL方式推进“国油国运”战略面临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运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四大国企花巨资新造船舶增加运力,若不能成功挤走国外运力,联营体将面临货源短缺、资产大幅贬值的风险。调查显示,仅有25%的航运企业认为,此举可实现船货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保障能源运输安全;高达75%的航运企业则对此抱有否定或疑问态度。
5.3 银行贷款仍是航运企业最主要的筹资方式
1 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踏入 复苏通道
本期,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03.30点,较上一季度上升25.73点,是2010年第四季度“二次探底”以来首次步入景气区间。随着经营状况趋好,船舶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较上一季度上涨46.65点,本季度信心指数达到80.83点,但仍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见图2)。调查显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船舶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分别为106.00点、103.89点和91.54点。小型船舶运输企业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图2 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走势
1.1 干散货运输企业盈利状况大幅好转
2011年以来,干散货运输企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低迷的航运市场低谷,经营状况异常严峻,近六成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但是,随着第三季度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快速反弹,企业盈利状况大幅好转,运费和盈利情况景气指数值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151.71点和144.33点,环比增长高达481%和382%。虽然企业盈利有明显好转,但由于航运市场长期低迷积重难返,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仅为95.99点,信心指数为78.11点,两指数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1.2 集装箱运输业景气指数跃入较为景气区间
本期,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22.33点,较上季度上升18.69点,已连续2个季度处于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09.86点,首次跃入景气区间。集装箱企业盈利景气指数大幅上升至165.14点,进入较强景气区间,但同时需警惕市场运力过剩风险。
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持续回升
本期,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小幅上升至107.68点,处于微景气区间,继续呈现复苏状态。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断趋好,港口吞吐量、泊位利用率等经营指标不断提升,港口企业信心指数大幅跃升至134.02点,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重返较为景气区间,其中大型、中型、小型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3.70点、118.90点和105.00点(见图3)。
图3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走势
3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恶化 趋势放缓
本期,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93.62点,处于微不景气区间,已连续8个季度处于景气分界线之下,但自2012年第三季度之后连续上涨,呈现逼近景气分界线的趋势。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81.49点,较上季度上升27%,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业务量、流动资金等各项经营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大、中、小型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90.00点、106.13点和87.27点。
4 2013年第四季度预测
4.1 航运业总体处于弱复苏状态
调查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99.56点,较本季度微降2.15点,再次跌入不景气区间。部分航运企业对第四季度航运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但大部分航运企业持一般态度,中国航运信心指数预计为99.83点,仍处于不景气区间。虽然航运市场正经历大幅反弹,但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未有根本性改善,企业家们对第四季度景气状况仍保持相对谨慎态度。
4.2 船舶运输企业整体状况小幅回落
调查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7.58点,再次跌至微不景气区间,较本季度下降5.72点。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较本季度上涨4.63点,预计为85.46点。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1.21点,处于微不景气区间,较本季度下降4.78点;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74.03点,较本季度下降4.08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106.66点,回落15.67点,回到微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预计为107.14点,处于微景气区间。
4.3 港口企业整体状况趋于平稳
调查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106.90点,处于微景气区间;港口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131.62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两指标均较本季度有小幅下跌,但总体情况尚好。其中,大型、中型、小型三类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预计分别为104.74点、122.22点和90.00点,小型港口企业处于不景气区间。港口吞吐量、泊位利用率等各项指标持续向好。
4.4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继续逼近分界线
调查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4.86点,基本与本季度持平,依旧处于景气分界线下方,但延续7个季度逼近景气分界线的态势。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87.19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继本季度大幅度上升之后,上涨趋势放缓。大型、中型、小型三类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分别为90.00点、104.52点和98.18点,中型航运服务企业率先进入景气区间。
5 市场焦点
5.1 贸易自由化、行政精简化成为企业对自贸区的最大诉求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并提出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等五方面改革措施。关于自贸区对航运业的影响及诉求,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针对各航运企业最为关注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做出相关调查。
调查显示,认为自贸区应该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的航运企业占到28.57%,认为自贸区在行政程序等方面应该达到更为精简、快速、高效的效果的航运企业也占到28.02%,而23.08%的航运企业认为税收方式应该趋于国际化,17.03%的航运企业则认为金融国际化是自贸区最为重要的体制改革之处,剩余3.30%的航运企业则期待投资自由化取得更大的突破。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着其就业问题
首先,大学生在自身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的现象,这和其不合理的就业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有些大学生对于自身有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就业攀比的心理,这就导致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总是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一味地贪图待遇条件好的企业,尽量往经济发达地区跑,从而在就业的过程中屡次失败,出现了一种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能去的又不想去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期间,也不重视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中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只知道课本理论,而无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高校教育的结构性失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结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也就是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都会制造出大量的毕业生,但是这部分毕业生在专业和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供需失衡。其次,我国高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需求的就是实用型的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方面出现了和社会脱轨的现象。
3.社会用人单位在用人上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现象
首先,由于近年来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选择不平等的关系越来越严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设置很多不平等或者歧视性的不合理条件。如,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过于强调对学生工作经验的要求,而想逃避人才培养阶段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其次,很多企业或者政府在人才的招聘和引进过程中有着地域的限制,比如说有些地区的企业会更偏向于聘用本地区的劳动力,而对于外地去的人才则很少考虑。这种偏见和不合理的条件设置就使得人才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流失现象,而且也没能很好地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我国社会改革和转型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当前我国的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这对于那些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和转型,大学毕业生在传统产业中的需求量也逐渐减少,随着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其也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时期,学校的人才教育和培养并不能敏感地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这种滞后性的现象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人才培养的就业及高新技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发展途径探索
1.国家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
首先,鉴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国家要在政策方面给予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以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和沿海地区,所以其在人才的吸引力方面远不及后者,这就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受智力资源的大量限制,人才需求存在着很大缺口,而且真正的人才需求潜力也没有被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大学生扎堆去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现象,国家可以采用政策上鼓励的方法,对于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地区就业给予有力的支持。这样既解决了中西部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政府还要加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从而指导学校课程和专业的设置,以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敏感性。政府将自身所掌握的人才就业信息提供给学校和社会,从而指导大学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再次,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和服务机制,为大学生及时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并且设立相关的毕业生人才培养机构,以免费的方式为那些存在隐性失业风险的学生提供实用而紧缺技术的培养,以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第四,政府还要减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不合理待遇,规范企业在用人过程中的条件设置,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从而保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进行竞争。
2.大学生也要加强对自身意识和能力的重新构建
首先,在意识方面,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很多的空缺岗位,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及那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他们都是人才需求的重要市场。但是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认识不到自身所处的实际现状,因而在就业的过程中总是挑三拣四,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大企业、待遇优厚的单位或者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拖延的现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但是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最终他们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择业机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岗位,根据自己的优势,找准定位,进而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其次,大学生还要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建设,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上,同时还要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构建,尤其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是出于对其应用操作实践能力的考量,所以学生在大学生活的阶段就要在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下足工夫,不仅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实现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为自己在以后的求职竞争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高校教育体质的改革
首先,树立合理的高校大学教育价值目标。新时期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需求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只是体现在科学文化方面,而是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求。在高校大学教育中教育目标的合理设置是影响全局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关方面一定要充分重视其在大学教育中作用的发挥,为新时期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大学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规划。在宏观价值目标方面高校大学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教育价值目标。以人为本,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情感和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大学教学,根据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这是对教学科学性的尊重,也是教学发展的必要要求,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终身教育,我们对终身教育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时间为界限,活到老、学到老,成为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此促进大学生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二是,高校在大学教育改革微观目标的设置中要细化对学生知识、能力目标的培养,这对于增强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加强高校大学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多样性和开放性。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也出现了国际化的现象,也对各国大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多样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为国家培养更多各方面的竞争人才。第三,为了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我们一定要重视高校大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提高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总之,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数以百万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和谐及长久发展的实现。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学校和学生个人同时作出努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才千:《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途径探索》,《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第112-114页。
[2]孙脉:《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品牌月刊》2014年第11期。
[3]邬惠:《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4-75期。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109-02
1 珠三角人力资源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的人力资源数量有了显著增长。首先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1994 年人口为 4080 万人, 2005 年人口为 5608万人, 年均增长率为1.95%。其次是在业人口的增长,在业人口反映了实际利用的人力资源的数量。1994年,珠三角在业人口为 3569.1 万人,2006年在业人口为 4702.1 万人, 平均年增长率为2.1%,高于同期人口增长的比例。
珠三角人力资源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1985 年至1992 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绝对值由 1840 万人下降到1636 万人; 相对值由 60%下降到 49.2%。这说明新增就业人口更多地流向第二、三产 业, 并且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的就业人口大于第一产业新增加的就业人口。但是在近 10年,珠三角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却不尽人意。1996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 1370.4万人, 占总就业人口的 37.5%; 而 2005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 1548.7 万人, 占总就业人员的 32.9%。虽然相对数较10年前下降了 4.6 个分点, 但绝对值却上升了 178.3万人。
珠三角九个城市 2005年总人口为 5608 万人, 但珠三角的人力资源质量却没有保持在相应的位置。珠三角就业人口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每万名在业人口中, 初中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为 1148.74 人和 1422.13人, 两者合计占总数的 3/4; 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 64.52人; 中专及高中学历的有 448.24 人; 文盲与半文盲有 282.08 人。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 7.49年。另外珠三角每十万人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5150人, 低于浙江的 5772 人,更低于上海的 15069人。每百万人口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落后于京津唐和长三角地区,与日本相差 6.2倍、与美国相差4.9 倍、与新加坡相差 5 倍。
2 珠三角人力资源状况对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2.1 数量不足
目前,人才紧缺是制约地区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运筹经营人才奇缺。根据针对珠三角地区招聘信息的统计显示,2006年传媒、出版、印刷、包装类的职位空缺平均每月是5344个。2007年5月这些职位的需求已经上涨到6896个。教育和培训行业与娱乐、体育、休闲行业,2006年平均每月的职位空缺数量分别是2888个和1896个,而到2007年5月,这两个行业的职位需求分别是5288个和2076个,增幅分别为83%和10%。可以说在一段时期内,文化产业人才匮乏将是制约珠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2.2 素质不高
由于现存教育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方面和文化单位改制等微观方面的原因,目前在珠三角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文化艺术创作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与国外文化产业乃至国内其他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的相关人员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以深圳动漫行业为例,深圳动漫人才较多,大约2000人左右,另据企业问卷调查,深圳动漫企业中,设计人员平均为14.86个,占企业平均总人数的50.27%;但前端策划型、编剧型人才明显不足,绝大部分集中于中间的加工部分,后期加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也欠缺。目前深圳的10多家外资动漫企业仍然以制作、加工为主。
2.3 结构不合理
珠三角文化产业中的诸多主体还处在“事业”改“企业”的过程中,把产品和服务进行成功市场交换的人员,比如发行人、制片人、策划人、经纪人等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短缺现象。这种情况不仅对文化企业内部并且对整个文化产业来说都是如此,除此之外,在其位但不能谋其职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从根本上说是素质的结构问题,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阻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2006年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全世界平均为5.7%,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资料,2006年长三角地区为2%,珠三角地区为1.8%(见图5)。可见,珠三角在教育经费拨款方面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落后于同样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此外,珠三角地区教育的重头戏――高等教育与全国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其专业设置尚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需求。这些都对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国人的文化素质相对偏低,而有关文化产业的高校专业设置,比如新闻和中文专业,只重视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却很少放入培养计划。另外,珠三角高校中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相关专业的不多,这使得文化产业所要求的同时具备高文化素养和复合知识能力体系的人才很难寻觅。
3 优化珠三角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配置对策建议
3.1 更新人才观念和用人观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各文化经营单位应认识到,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更新人才观念,首先要开阔视野,既重视有所成就的人才,也关注具有潜能的人才;既重视国内人才,也积极吸引海外人才;既重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也要把民营科技企业、受聘于外资企业的专门人才纳入视野,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在人才培养上,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在人才使用上,当务之急是要破除“求全责备、以偏概全”的观念,识人看大节,用人看主流,善于使用那些有独特个性、且富有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新型人才,并积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2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水平
提高人才素质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人才活动领域的全球化,人才素质应当具有国际化水平。为了更好地扩大开放,必须培养一大批能够驾驭经济发展全局,在工作中全面考虑国内和国外两种因素,善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各类人才。要克服过去的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方式,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大力培养智能型、复合型、多功能的人才,促进人才素质综合化。例如,珠三角现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业学科,人才的专门化培养没有摆上议事日程。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国有文化产业单位的优秀骨干力量,大力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培养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化专业人才,又要培养熟悉艺术、有较高创新意识和文化品位,懂市场运作、有较高经营管理才能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文化产业高级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3 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
珠三角各级政府和文化产业单位主体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利于人才公平竞争、脱颖而出、发挥作用、充满活力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干部选贤任能的科学机制和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要完善法制,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要通过完善法制,加强对人才和劳动者基本权利,包括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以及人身安全、受尊重等精神权利,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促成公平竞争、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3.4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
在实施人力资源策略的同时还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从增强我国传媒业竞争力的角度,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注重教育学习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改革教育学习方式,引进国际先进模式,从适应市场需求出发,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终身化和手段多样化,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潜能,使企业建立人才竞争优势格局,为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做好基础准备。就目前来说,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结合本企业的优势借鉴成功跨国企业的用人之道,不断完善和提高本企业的人才资本和绩效
3.5 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们要从提升珠三角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看待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注意使用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现有人才,为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成长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这既是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做好引进外部人才的重要前提。要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要把物质激励和创造宽松制度环境结合起来,营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要敢于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加紧建立海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创造条件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
县域经济;民营企业;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33-02
1 壮大县域经济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市辖区)2853个,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到了8.8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生产总值达到24.14万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51.04%。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又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壮大县域经济可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壮大县域经济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表现如下:
1.1 县域经济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首先,县域经济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壮大县域经济必然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可以完善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县域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力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形成了资金优势;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了制度保障优势。另外,县域经济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因为大多自然资源集中在县域,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而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资源,这就离不开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县域中大量的劳动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支持,县域经济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
1.2 壮大县域经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县域经济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会给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县域经济中大部分企业是小企业,而大部分小企业又是民营企业,因此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县域工业化为县域民营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县域的民营企业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近,可以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突破口,通过产业化推进县域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就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市场。同时,县域城镇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新领域。县域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而在县域中有能力投资的主体就是民营经济,这就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1.3 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和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县域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县,城镇化进程就比较快,民营企业发展就比较迅速。县域经济发展能够能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和民营企业转移,这就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的购买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而拉动县域经济更快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繁荣农村经济,才能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和特色经济,才能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2 民营企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民营企业虽然不是县域经济独有的经济形式,但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民营企业发展而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庞大、行业分布广泛、经营灵活,具有可以同大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民营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财政的主要来源
由于民营企业大都具有创业投资成本低,所需技术相对简单,原材料容易取得,产品接近消费市场,布局上点多面广,渗透能力强等特点,因而民营企业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财源。民营经济上缴税金逐年增长,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2011年,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8%,民营企业上缴税收1.5万亿元,同比增长39.4%,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52%。民营企业不仅是县域财政的主要来源,而且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管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又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2 民营企业是解决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00万人以上,社会就业压力巨大,解决好就业问题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县域民营企业的存在为扩大城镇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机会。一方面,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分布于一、二、三各个产业之中,且大多处于县域城镇中,便于吸收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就业容量非常大。据统计,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其中城镇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到83%。民营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就越充分,如江浙地区不但当地就业率高,而且能够吸引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有利于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以缓解就业压力,促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为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2.3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民营企业产权清晰,经营灵活,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主决策,在市场竞争中可根据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用工制度,这使得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最具生机活力和增长潜力的经济成分。据统计,2010年,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8%。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竞争力,这从浙江温州和义乌、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晋江等地区的实践就可以看出,当地县域经济之所以十分发达,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发展较好,创业活动十分活跃。从下表可以看出,全国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在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其中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福建等五省份数量最多。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占GDP的比重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要高,“百强县”个数也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多。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凡是民营企业发展好的地方,市场发育就越快,市场机制就越活,综合实力就越强,经济体制就越成熟,县域经济竞争力就越强。
数据来源: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概况,http://。
3 推进县域经济与民营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1)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壮大县域经济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过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环境。第一,加强政策指导,把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到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和完善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制定出符合各自县域特色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把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列入到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第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质量。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的功能,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的服务,加强群众监督,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县域的现状和本地的资源、气候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和优势,及时向民营企业提供相关的指导信息,给予民营企业必要的支持。
(2)广辟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融资体系。
广辟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融资体系。第一,允许建立民营商业银行。民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额度较小,民营商业银行可以满足民营企业小额融资需求。第二,建立和完善各地政府管理下的民营企业担保体系。由各地政府出资成立民营企业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实行贷款担保,降低有关金融部门的贷款风险。第三,各地政府要发挥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扶持范围。
(3)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有生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既能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又能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要发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按照公司法要求组建民营企业,规范股东的出资行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和政府的推动,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二是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法人组织结构,由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给予确认和保障。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民营企业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营销、研发、生产、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民营企业要树立和培育企业文化,增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形成完善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政府也要加强对民营企业改制的督促和指导,帮助民营企业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双城市地处松嫩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外有拉林河、松花江环抱,内有引拉灌渠绵延百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民津津乐道的富民政策,为这里的粮食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市331万亩耕地,2012年与2009年相比增产58.5万吨。粮食稳产高产,既为以奶牛饲养为龙头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也为粮食经销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粮食企业情况
双城市背靠哈尔滨市,境内有三条铁路贯穿南北,又有三条国道和高速路四通八达。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是粮食企业乘势而上竞相发展的又一个有利条件。
调查情况表明,双城市粮食企业呈现多元化经营发展趋势,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有限公司占69.64%,已取代了国有、集体企业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个体工商户和外商投资企业。这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多样性,显现了经营者构成的复杂性和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意识较差,税收征管难度大的特点。
(三)经营及纳税情况
调查情况表明,粮食企业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依托粮食资源正在逐步做大做强,也反映了粮食流通渠道的畅通,很好地解决了过去曾困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企业与农民相互依托,双赢共进,是近年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粮食企业缴纳的增值税, 2009年实现入库较多,主要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受托烘干玉米收取烘干费而缴纳的。2010年和2011年随着烘干业务的逐年减少,增值税入库额迅速下降,而其他从事粮食购销经营和加工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均未实现应纳增值税。
二、问题原因分析
(一)政策不平等导致部分粮食企业偷逃税款
现行政策规定,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免征增值税,而对其他粮食企业征收增值税。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扶持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发展,保证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但同时也造成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与其他粮食企业之间在税收政策上的不平等,使得其他粮食企业为了获得相同的竞争能力,在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时,故意虚增收购数量和价格,用弄虚作假等不法手段,想方设法不缴或少缴税款,扰乱了依法治税的整体环境。
(二)农产品抵扣政策导致低税负、零税负甚至负税负
按照现行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农业生产者手中购入农业初级产品, 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照这种税款计算方法,纳税人购入免税农业产品计算提取的进项税是按照含税价款提取的,而销售时则要进行价税分离,按不含税价格来计算提取的销项税,这就造成了进项税高扣的情况。我们做过调查测算,按照现行的13%扣除率测算,则实际的不含税价格的扣除率为14.94%,按此扣除率计算,在不考虑其他抵扣因素(如煤、电、包装物)的前提下,粮食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必须达到14.94%以上才能实现增值税。由于粮食企业绝大多数是微利企业,要达到14.94%的毛利率,是很难实现的,从而形成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长期低税负、零税负甚至负税负。
(三)粮食收购对象的特殊性,导致税务机关监管乏力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土地耕作者也随着转包、合作社的出现,正在逐步向少数人手中转移,出现了很多的种粮大户,其向粮食企业售出的粮食,数量与个体商贩不相上下。这些因素使得粮食企业对售粮者售出的粮食是否为农业生产者自产很难准确鉴别,也为粮食企业的收购行为是否真实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粮食生产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涉面广、数量大,税务机关对粮食企业的每一笔收购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也很难做到准确核实,导致监管乏力、征管不到位的问题长时间不能很好解决。
(四)收购凭证由企业自行填开、自行抵扣,导致擅自扩大收购凭证开具和抵扣范围,造成税款流失
粮食企业擅自扩大收购凭证使用范围,违规抵扣进项税的行为,不仅为自身谋得了利益,而且为个体商贩账外经营提供了便利,使其逃避了纳税义务。另一方面,由于收购凭证具有抵扣税款、列支成本的功能,粮食企业又常常将一些难以取得合法凭证的支出,如:运费、人工费等也开到收购凭证中,既多抵扣了增值税进项税,又影响到企业利润核算的真实性,也使得这部分劳务、服务收入逃避了相关税收的管理,造成了税款的流失。
三、完善政策和强化征管的建议
(一)取消税收优惠,促进平等竞争
取消目前的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上一视同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让各类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消除顾虑,按市场规则正常经营。同时,对于国家用于保证粮食安全和食用粮供给的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其进行扶持,并要加大对这类企业的监管,防止补贴资金的挪用和滥用。
(二)增加抵扣要件,规范抵扣行为
应增加对农产品抵扣税款的审核条件,在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时,要同时提供村委会、乡(镇)政府确认开具的《农产品自产确认证明》(以下简称“证明”)。此文书可由税务机关统一格式、内容,由村委会及乡政府开具确认。收购农产品的纳税人在收购农产品时,除按现行规定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外,还要将“证明”的相关联次留存备查,作为采购农产品计算抵扣进项税的必备条件。同时,税务机关要做好“证明”的印制、发放、使用、保管、监督等管理工作。
(三)借鉴成功经验,简化征管规程
中图分类号:F832.6;F426.81
衣食住行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温饱二字又将基本需求中的衣食提升到一个更为重要的层次。由此可见,为人们提供保暖物的纺织业在国计民生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现代纺织工业,或称现代纤维加工产业,关乎人们的穿衣和美化生活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一。从世界范围看,纺织行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扩张后,又可能成为重点调整的产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品贸易中最大的输出国之后,这个产业又被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因此,了解纺织业,除了从其自身作为传统产业的发展状况入手之外,以其新特色新风貌,即大量外资经济的进入作为新视角来切入讨论也是意义很大的,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一、纺织业总体分析
纺织业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传统的产业之一,它不仅关系到13亿人口的穿衣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社会稳定的坚强柱石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下面通过数据来展示纺织业的经济地位、总体规模以及内部结构,以便走近纺织业,走近纺织业外资经济。
(一)纺织业的地位
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彻底的 “民生”产业。2005年,中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近2000万,其中70%来自农村。全行业使用国产天然纤维约730万吨,直接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可以说,对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纺织业举足轻重,涉及数以千万计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收入和生活①。纺织业作为制造业30个行业中的一个,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就业人数都是规模较大的,为国民经济做出了较大贡献。
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纺织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比例是6.6%,仅低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5%)与通用设备制造业(8.9%)所占比例,排名第三;就业人数占制造业就业人员的比例是9.4%,仅低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4%)所占比例,排名第二。可见纺织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确实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就业人员所占比例比企业单位数所占比例高了近4个百分点,说明其单个企业的平均就业人数较多,体现了纺织业对解决就业问题的支持。
(二)纺织业经济类型结构
在87342家纺织业企业中,内资经济有77919家,占总体的89.2%,外资经济占10.8%。应该说纺织业还是一个内资为主导的行业,毕竟这个行业还是我国传统的轻工业,各类型企业在企业法人单位数、就业人数、资产总额和全年营业收入上的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私营企业在企业法人单位数、就业人数、资产总额和全年营业收入这四个指标上所占比例均最大,因而使得纺织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以及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也较大。总而言之,我国纺织业中非国有经济相当活跃,国有经济所占份额有限。
(三)纺织业进出口状况
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是我国贸易市场上的最大优势。2004年,受全球经济回暖和配额取消的拉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根据《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4年,我国纺织业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外贸的贡献突出。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达到1141.8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97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年回落约7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41%;进口168.04亿美元,同比增长7.81%;实现顺差80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7%,是全国同期进出口贸易顺差的2.52倍。
在出口的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出货48.8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4.69%,而民营、集体出口38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04%,外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了335.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60%。
二、纺织业内外资经济比较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纺织业属于传统制造业,历史悠久,适应性强,是很多省份的重点工业,同时也是带动农业、提高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最重要产业之一,随着中国国门的开放,它又成为出口创汇的优势行业。要想保持这样一个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纺织业需要在技术上实现转型和升级换代,在此背景之下,外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将作为一股积极的推动力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下面依据第1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资料,就纺织业内外资经济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内资经济中私营企业占了很大的份额,因此在分析意将内资企业分为私营企业、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两部分。
(一)纺织业外资经济总体状况
伴随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和加入WTO的市场开放进程,中国国民经济将被快速全面地纳入全球经济体系。入世后,不但外国商品可以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外国资本也可以更自由地在中国落地。这一方面为中国纺织业在新的经济大环境中求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改善纺织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扩大出口市场调整国内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更好地利用资源;另一方面也会使国内纺织业受到冲击,比如,纺织品进口的增加会给国内产品市场带来压力,纺织业必须及时完善生产技术和成品标准,应对各种非关税壁垒带来的限制,扭转贸易争端处理上的不利局面,同时要面对跨国公司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名牌优势等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外资持续进入中国的进程中,纺织业已经累积形成了具有显著规模的外资经济。根据《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到2004年末,在我国纺织业中,外资经济以10.64%的法人单位数,21.71%的从业人员数,41.12%的实收资本占有了27.98%的资产;同时在当年创造了24.93%的工业总产值,47.65%的出货值,25.05%的产品销售收入,25.83%的利润总额。将这些指标放在一起,可以看到,纺织业外资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大资本投入,企业单体规模较大,外资参与程度较深,生产的产品以出口为主,中国只是其加工基地。目前,外资企业纺织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3以上,2005年取消配额产品的出口增量中有70%是外资企业完成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外资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为中国的GDP增长和就业做出了贡献,更为各自投资母国赚取了可观的财富。由此可见,纺织业外资经济在中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二)规模以上②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比较
对规模以上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的比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营效率
表1提供了反映各类型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指标。从中可以看出,一是在市场占有方面,基本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私营企业占有了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二是在资金周转率方面,私营企业更是优势明显,而外资企业的资金流动也比国有及其他企业要好。三是在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方面,同样是私营企业占有绝对优势,而外资企业的流动性相对较弱。四是在资本利润率方面,同样可以看到以私营企业为最高,其单位资本的盈利能力最强,甚至是国有及其他企业的两倍,外资经济则夹在中间。五是关于资产负债率,一般认为在40%~60%之间为较好的比例,从这一点上看来,外资企业控制得比较好,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企业都比较高,债务风险相对较大。六是成本费用利润率方面,其主要反映单位成本费用带来的利润,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同样是私营企业效率较高,外资企业次之,国营企业最差。
综合起来看,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私营企业经营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外资企业各方面表现都居中,但资本负债率较低,企业的风险意识较高,但这也是流动性不足或者是对中国的投资市场没有信心的表现。
2.研发创新
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是科技活动资金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重,还是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呈现的景象都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最高,外资企业次之,私营企业最低。因此可以认为,私营企业的经营策略更倾向于“短平快”,不太注重科技活动或者新产品开发,但从其新产品产值不低的情况看,或许其采取的方式更倾向于引进别人的技术、产品或者模仿的方式来生产。外资企业比较注重基础性的R&D研发,比较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而且本身的技术水平也比内资企业高,因此其新产品产值占比较高,投入产出效率较好。而国有及其他企业无论创新投入还是产出的总额及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体现了传统纺织业想要通过技术创新走出新的发展道路的趋势,但其科技活动支出占比与其新产品产值占比之间的差距最大,说明其创新效率不高。
3.劳动生产率与能源效率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外资企业效率最高,达到190.89千元/人,这与外资企业资本投入水平较高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关;私营企业劳动生产率189.51千元/人,只略低于外资企业,说明私营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为提高劳动产出效率而做出的努力;而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155.82千元/人,远远低于其他两类企业。
从能源效率来看,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的单位产值能耗为0.057万吨,远远高于外资企业0.0446万吨和私营企业0.0453万吨。原因在于,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历史比较长,设备比较落后,再加上企业效率本身不高,导致单位能耗较高,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私营和外资企业相对比较年轻,设备新,劳动生产率高,所以耗能较少。
4.出口倾向
由图3可以看到,内资企业只有20%左右的产品用于出口,而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高达50%以上。在新产品出口方面,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上升到30%左右,外资企业则更是将近60%的新产品用于出口。因此,可以大致总结出,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纺织业建立企业进行生产,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取得成本优势,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以出口方式回到外国市场,中国只是工厂所在地而已。
5.资本结构
从图4可以看到,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对简单,除了个人资本就是法人资本,很少有别的资本介入,好处就是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决策效率较高,但由此带来的最大不足就是风险大,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少数人的资本,一旦某些个人资本出现危机,就可能直接导致企业无法维持。国有和其他企业则呈现另一种景象:包含的类型较多,资本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都采取股份制或责任制的形式,资本来源不那么单一,但这样的企业管理起来成本肯定要比私营企业高。外资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当然外资资本在其中占主要比例,但个人资本、法人资本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分散了企业风险。
6.税负压力
三种类型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压力明显不同(见表2)。 在增值税利税率方面,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有较大的税负压力,增值税额甚至超过利润总额;在主营业务利税方面,私营企业压力比较大;在应交所得税方面,仍然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负担较重;而外资企业则享受了国家税收优惠,只负担较少的税收,从而发展的机会更多。
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与内资企业相比,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外资企业整体经营效率居中,规模不占优,资金周转速度也不算高。
第二,外资企业尤其是研发资金以企业自有为主,也不太寻求国外资金的注入和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三,外资企业科技活动支出投入以R&D居多,而内资企业以新产品开发支出为主,总量上外资经济支出较少,但却有相对高的新产品产值占比。
第四,外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较多,但本年度申请的少,内资企业正好相反,表明外资企业研发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维持的阶段。
第五,外资企业生产率高,而且产值的单位能耗低。
第六,外资企业流动资产占比要比内资企业高,国有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较低,以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为主。
第七,外资企业出口倾向显著高于内资企业。
第八,国有及其他企业的资本结构比较多样化,其他两类企业都是一种资本占主导的结构。
第九,内资企业的税负压力明显大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得益于国家的减免税政策。
(三)规模以下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比较
表3列出了规模以下纺织业企业的经营指标数据。总体来看,规模以下外资企业数量较少,经营效率普遍比较差,绝大部分的市场占有率都被私营企业占据,资金周转率较低,劳动生产率也最低,全然不能和其他两类企业抗衡,同时其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却远远高于其他两类企业(外资企业高达8.64千元/人,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则为8.26千元/人和8.21千元/人),造成利润低下甚至亏损的局面。资产负债率方面,外资企业还是体现风险回避的特点,负债率较低,企业以自有资本经营为主,而规模以下国有及其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2%,这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了。总体而言,私营企业在纺织业规模以下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外资经济的发展状况很不好。
虽然规模以下外资企业在企业经营和生产率方面都不是很强,但出口倾向还是很高,有40.56%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可见外资企业的建立目的还是为出口服务,为世界市场提供相对廉价的纺织产品以抢占世界市场。相对而言,规模以下内资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缺乏出口竞争力,因而出口率非常低,国有及其他企业只有8%,而私营企业还不到6%。
规模以下企业资本结构的情况和规模以上的情况类似,图5显示出,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对单一,国有及其他企业的结构多样化而且各类资本发展均衡,外资企业则以外商资本为主。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外资经济在规模以下的企业类型中并没有显示出任何优势。
三、31省市纺织业内外资企业竞争力分析
在纺织业,不仅内外资经济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不同省市外资纺织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大不相同,因此,下文将以全国31个省市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企业共92个交叉类型(没有外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指标体系,引入竞争力分析来研究外资经济在中国各省的发展状况,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持续创造生产力的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投资竞争力与创新竞争力四大要素。同时,考虑到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还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和规模以下企业竞争力两个方面。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及其含义见表4。指标选取主要是基于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中既有规模指标也有比率或效率指标,充分反映了企业各方面的规模和效率情况。
(二)评价结果
将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后转化为0~100得分,通过简单算术平均获得各要素竞争力得分,各要素得分降序排列结果如表5所示。
1.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
规模以上企业中,优势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山东、上海、福建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开发省区,河北、内蒙古、宁夏等以大型企业为主发展传统纺织业的省份竞争力也不弱。可以看到,前10名中,外资经济的优势最大,由此可见规模以上纺织业外资经济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而弱势省份以西部省份的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居多,这些省份的纺织业起步较晚,经济环境也支持不了大规模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绩效相对较差。
2.规模以下企业竞争力
规模以下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与规模以上完全不同,私营企业霸占前10名,后面陆续跟着一些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中绩效最好的也只是排在第18位的广东外资,而多数省份的外资企业都排到最后30名的位次。这与前文比较分析结果是吻合的,规模以下的外资经济不仅没有显现出优势,还成了最具劣势的企业。这可能与外资的流入特点相关,外资资金流入一般来说就是较大规模,建立较大规模的企业,而较少的外资一般不会单独进入,可能会选择参股的方式,这样一来,小规模企业的经营管理就会相对落后而导致竞争劣势的出现。
3.市场竞争力
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产品和价格,纺织业外资经济的优势再次体现出来,大部分省份的外资企业排在前30名。当然,排名靠前的还有江浙、山东、上海和广东、福建等省份各种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靠近口岸,除了产品质量本身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之外,海外市场也是它们的领地,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外资企业,以及沿海的私营纺织企业,都从出口市场上为自己赢得较大的利润。而弱势群体几乎集中在中西部的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这里面有地域的原因,但也有国有内资企业自身发展模式和制度的原因,因为,在同一地域,外资和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弱。
4.成本竞争力
成本竞争力主要反映企业的单位利润或者销售收入背后有多少成本的付出,可以看到前30名是“河山一片红”,私营企业在成本方面占尽先机,这是私营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模式简单、生产率较高的体现。而外资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省份的外资企业成本费用都比较高,可以说同样名称的产品,也许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包含了更多的价值量,所以其销售收入和利润才会高,但是也投入了较多的员工报酬,管理、行政费用,资本等等,导致其成本竞争处于劣势。“外企工资高”就是一个体现,从而外资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之服务,所以暂时性的高成本带来的是永久的公司形象和品牌的树立,从而为之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这是以贴牌生产、廉价取胜的私营企业所不具备的隐藏优势。
5.投资竞争力
投资竞争力主要关注一个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能力。在此方面比较有优势的还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而效率高,流动性强,而缺乏竞争力的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整体的资本流动性和回报率都不太高,外资企业分散在各个名次段,处于中间的居多,可能是外资企业资本投入量相对较大,对中国的投资环境、金融体系的信心不足,所以对风险持比较保守的态度。
6.创新竞争力
具有创新竞争力优势的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这类企业的科研投入、研发经费都是相当高的,就是因为它们系本土的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政府对其科技创新活动比较重视,扶持力度较大,所以投入多,产品的科技含量或者创新成分相对较高。私营企业占据了中间的位置,相比之下,创新主要依靠企业法人决定,更有许多企业专注于传统纺织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不注重创新和研发。外资企业的创新竞争力最弱,其中原因或许在于:外资企业进入时间较晚,引进的技术相对比较新;外资企业不想在中国进行太多的创新活动,以免过多的技术外溢;直接引入外国母公司的研发成果。
(三)总竞争力评价结果
将上述6个竞争力要素综合起来,对全部92个交叉企业类型排序(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到,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等省份还有老牌纺织基地内蒙古、河北的各种类型企业抢占了先机,其中又以外资企业靠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配额限制,我国纺织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一带。超过80%以上的纺织品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希望后配额时代,中国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将得到更大发展。处于中间地带的主要是各中东部省份的外资和私营企业,总体上这两类企业不相上下,又比国有及其他企业竞争力更强一点,处于整体弱势的就是中西部省份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比较奇怪的是北京的纺织业私营和外资企业也比较靠后,北京的纺织业总体发展并没有太大优势。
(四)优劣势分析
各种类型企业的优劣势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以下结合表7做分类说明。
就私营企业而言,华北地区的私营企业以成本优势为主,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河北私营企业,各方面的竞争力都比较强,只是创新方面相对较弱。东北地区私营企业也具有成本优势,而规模以上企业处于相对劣势。东南沿海及与之毗邻的中部省份,其私营企业的竞争力都相当强,除了创新竞争力之外,其他方面均处于绝对优势。西部地区的私营企业虽然在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和创新方面显现出一些劣势,但总体还是处于中等位置。总体看来,纺织业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成本、投资以及规模以下企业都是其竞争优势所在。
就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而言,华北地区企业在创新竞争力上有优势,东北地区企业各方面表现都属于中低水平,东中部地区企业在创新竞争力方面较强,其他方面表现好于其他地区同类企业,但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而言也只是中等水平。而西部地区的企业各个方面基本上处于劣势状态。
就外资企业而言,华北地区的市场和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较强,而规模以下企业和成本竞争力较弱。东北地区外资企业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东部地区除了成本竞争力之外,其他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中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方面劣势比较明显。西部地区发展比较不均衡。个别省份在市场和投资竞争力方面还有点优势,但其他省份基本上处于中低水平。
(五)结构均衡度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各省市三种类型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发展很不均衡。表8反映 了各省市各类型企业以变异系数衡量的竞争力结构均衡度。
由表8可知,变异系数在0.3以下的企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它们在各方面竞争力水平差异较小,但却是普遍水平较低,实力较弱。变异系数在0.3~0.5之间的企业,各方面竞争力的均衡度相对较高,发展比较平均,也是集中在中部、华北东北等区域的各类企业,竞争力实力中等。变异系数在0.5~0.7之间的企业,结构均衡度有所降低,各个方面的差异性开始显现,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各个地区的部分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还有中东部的私营和外资企业。应该说这里面的某些企业群竞争力还是比较雄厚的,但发展开始出现“长短腿”,有特别具有优势的方面,但也存在明显的劣势方面。变异系数在0.7~1.0之间的企业,各方面发展非常不均衡,可能有些方面排在相当靠前的位次,有些方面却处于底层的劣势,这样的企业要么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私营和外资企业,要么是西部和西南的企业,都是总竞争力相对靠前的企业。最后是变异系数在1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恰恰都是竞争力比较强的江浙华中地区的私营和外资企业。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纺织业的基本状况:企业发展得越好,总竞争力越强,各方面发展越容易不均衡,总会有一两方面的发展跟不上其他方面的速度;而发展均衡的企业又游离在低端水平。因此,未来如何使纺织企业得以全面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四、总结与建议
对照以上分析,总结出纺织业外资经济的优劣势,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并对我国纺织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纺织业外资经济优势与劣势
总结以上分析,纺织业外资经济的优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优势
第一,资本实力雄厚,规模以上外资经济更具竞争力优势。
第二,市场份额及利润都相对较高。
第三,科技活动中心由新产品转移到R&D,自主创新能力及效率较高。
第四,生产效率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第五,出口倾向高,发展模式灵活。
第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