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行政关系的特征

行政关系的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行政关系的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行政关系的特征

篇1

一、专业特色的形成条件

1.历史条件和因素

许多专业的产生和形成,都是应当时社会实践包括生产、管理、军事、政治等急需而设置的。以后的发展、延续和壮大往往都蕴含着起初的历史痕迹,并渐进凝结为特色。

2.环境资源因素

专业的成长、发展和演变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完成的。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院系的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浸染专业的成长。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差别性的特点。

3.时间因素

专业特色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需要酝酿、产生、更新、变异,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生生息息、重组再造、演化整合等,最后由每一代变异留存下来的富有生机的因素凝结为新的变异体并呈现特色。这里有两点:第一,特色是在特点上形成的,是由诸多特点有机组合而成;第二,特点与特色的不同,在于特点可能是暂时的、短期的,而特色是特点在不断地更新、变异、整合中最后形成系统、持续、稳定的状态,是特点之有序集合。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时间,特色是很难形成的,或很难称其为特色。

总之,专业特色应当在一定的历史延续中和特定的环境资源里,经过较长时间和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融合而成。

二、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

1.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

以政府为管理主体是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一般过程,是行政管理研究的传统,相应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传统搭配方式形成了政治学背景和倾向的特点。然而,随着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科学化的扩展和推进,以及行政与法、行政与管理技术的日益融合,行政管理开始告别传统时代。同时,与政治相对分离的行政管理开始向各领域的分部门管理延伸和扩展,出现了教育行政、卫生行政、文化行政、军事行政等,行政管理衍生、推进至公共管理阶段,步入公共管理形态。经济行政正是在这种格局下独具形态、在理论及理论实践的发展中蔚为壮观。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类尤其是当今时代的主体活动,管理经济一直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在专业行政部门日益分化、发展的格局中,经济行政也成为独立的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壮大。何况任何领域无不包含和渗透经济活动而成为行政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使得经济行政不仅具有不断壮大、相对独立的领域,而且具有广泛的覆盖性。

2.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含义和支撑体系

经济行政是指以经济活动和领域为对象的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是指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在遵循传统、保持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和突出经济及经济管理课程、师资、实验等资源配备,以培养懂经济、知法律、擅行政、会管理的经济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在实践中,经济行政与公安行政、司法行政、人事行政、军事行政、教育行政、文化行政、医疗卫生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等并列存在、相互区别。

专业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时空因素,一个是时间维的历史传统因素,另一个是空间维的资源环境因素。这里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在历史渊源上,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由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演变而来。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创建于198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设立该专业的高校。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对市场主体及其交易、竞争行为和有形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过程。既是政府行为,又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是经济、行政、法律融合一体的经济行政管理,具有突出的经济性。

1998年,教育部组织调整高校专业目录,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不复独立存在,学校的相应专业转型、扩展为行政管理专业,设于公共管理系下。整个专业的转型经历了名义阶段、板块阶段、覆盖阶段,目前正向融合阶段发展。这个过程中,在探索和保持行政管理专业一般特征的同时,工商行政管理由课程、师资、周边专业学科、相关社会资源支撑的经济行政特色保留了下来。

在环境资源上,学校以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见长,相应的师资、课程等资源丰富。学术氛围也以经济学、经济管理学为主调,同时,又有较为齐全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和历史较长、特色鲜明的法学学科专业。这个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显体现。学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与规范。分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和文法4类提出学科基础课课程设置方案,原则上统一执行。学校结合专业和历史等情况确定专业课设置。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原则下融汇了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因素,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并反映了专业特色。例如,公共基础课中有“高等数学”课,学科基础课中有“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统计学”等经济管理课程,在专业课中有“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同时,行政管理的核心课、基础课诸如“政治学”、“行政学”、“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学”、“公共管理”等数量和理论知识比重充分,功能不减,既保证行政管理专业的本色,又具有经济行政特色。

在时间因素方面,学校有17年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并赢得较高声誉;行政管理专业也有了11年

的办学历史,并于2000年建立了北京市属院校第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2007年成为北京市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第一个重点建设学科。经济行政特色在历史延续和探索中日趋成熟、稳定。

在社会资源方面,学校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学会、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往,包括会议、调研、课题研究、咨询培训等方式。近年来,与北京市发改委、市政管委、城市科学学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社会工作委员会等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经济行政的社会根基,进一步扩展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管理空间。

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比较交流方面,有可供分享的成果和可资借鉴的经验。经济行政的研究著作有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蒋云根教授编著的《经济行政管理概论》。学校工商行政管理研究领域,自80年代后期,陆续出版了《企业行为规范》丛书、《工商行政管理》系列教材以及多部单本著作;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以及国家部委有关经济行政方面的科研项目。近10年来,各高校的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依托所在院校的资源、历史等,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以其历史和经验获得独特优势。

三、行政管理专业的价值评估

1.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公共经济与市场经济比肩在我国呈后发之势。公共管理在后市场经济时代是维护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强烈。作为北京市重点大学和人才培养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拥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资源,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属院校处于前列,应当发挥学科优势,为北京市培养经济、行政、法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2.行政管理专业在学校的地位

公共管理学科与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并驾齐驱有益于丰富学校学科类型,完善学科结构,有利于人才培养。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实力较强,公共管理学相对较弱,但具有良好基础并在北京市属院校居于前列,搭建了学科结构有力、专业齐全完整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平台。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的母学科,历史长、特色显、有优势,应当成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增长极。

3.学院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后盾和平台

行政管理专业依托的城市学院,是为专门和更好地服务于首都而建立的。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设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以及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这种专业学科环境既具有复合型、交融性,又不失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宗旨,有利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科发展,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塑造和体现;同时,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筋”,对相关专业的发展具有粘合、伸张的作用。

四、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路径

1.在既有体系中巩固特色

一是丰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上体现特色。保证专业通行的基础课程。“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必备的学科基础课不缺门;通过课程建设,增强课程针对性,力求精要;通过沟通研讨,达到课程之间相互了解、互补和融汇。保证体现特色的经济学课程。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外,还应坚持开设“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通过考试与考查、必修与选修的制度设计,优化经济行政效果。开设“法学原理”、“行政法”、“经济法”课程,满足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功能需求。进一步完善以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为核心的政府监管和经济监管课程板块,实现理论、政策与实践的贯穿,经济、行政与法律的融合,凝结和强化监管功能的专业设计。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特色。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讲解、案例政策分析、参观考察相结合;选聘校外、政府、企业的专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或储备,在专职教师组织下,穿插搭配兼职教师的专题和讲座;通过“数字城市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条件,加强软硬件功能开发和综合利用。同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控制教师选聘结构,充分调配现有资源,形成学术型、讲授型、实操型师资的有机搭配。

2.将特色的基础拓宽,触角延长

拓宽与之交往的经济行政部门范围,由工商行政部门扩展到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进而扩展到发展改革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社会工作部门,建立制度性联系;在上述政府部门和系统建立实习基地,形成持续联系,延伸触角;通过科研和教师纽带,与上述政府部门建立联系,增强教师对实践的了解,增加学生直接、间接的实践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聘任、聘请兼职教师、指导教师或吸收为团队成员,增加互动通道。

3.在学院复合学科环境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生

学校的城市学院是系、所合并的学院,学科专业较为宽泛,教师的专业领域更加复杂。学校规划城市学院建设发展两大学科——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院、系、所,学科、专业、方向相互交织,对学院的组织管理和业务规划提出挑战,同时也提供机遇。处理不好,各种要素混杂交错,内耗互扰;处理得当,相互倚重,相互交融,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实际上,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两个学科具有新兴和开放的共同特点,又有在区域和公共方面的融汇之处。两大学科的交融为各自学科及其之下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富营养的土壤。行政管理应当借助公共管理寻求应用空间,借助区域经济管理增强经济行政特色。

篇2

税收征管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是由多个行为主体共同参与完成的。根据新古典理论,任何市场主体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而公共选择学派则认为非市场主体如政府也是“经济人”。博弈论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他们总是根据所获得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关于其他主体的行为信息而做出相应的行为,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本文主要根据“经济人”假设及博弈论的有关理论,分析税收征管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

一、税收征管过程中的经济主体内容

通常认为,税收的征管过程主要涉及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及其他经济主体。课税权主体是指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收入的各级政府及其征税机构。根据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所有的政府机构及其官员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他们有着与一般市场经济主体大体一致的偏好及类似的利益函数。

课税主体有法律上的主体与经济上的主体之分。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经济主体,称为纳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称为负税人。课税主体缴纳税收收入,为政府的行为提供物质基础。由于税收具有较强的无偿性,课税主体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税收征管或转嫁税负,以降低税收负担水平。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利益群体,如税务征管人员及税务中介机构。他们不代表课税权主体的利益,也不代表课税主体的利益,他们有着自身的利益,是税收税管过程中的特殊利益集团。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及公共选择学派所作的理论补充,无论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及其他经济主体,其行为都具有下述特征:(1)有独立的经济利益;(2)有独立的追求目标;(3)采取一切可能的行为与方式追求目标。简单说来就是通过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达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目标。当然,课税权主体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会受到较多的行为限制,以避免给其它经济主体带来非效率的损失。

二、课税权主体的行为特征

通常来说,课税权赋予国家或其代表(政府)。政府是由其行政长官①、财政机关、税务机关等机构组成的。根据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目标可能存在不一致,而在政府内部其行政长官和其它机构的利益基础及偏好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政府的行为具有与社会公众不一致的特征,而政府内部各组织也有其自身的行为特征。

① 行政长官包括普通意义的行政首脑及其幕僚机构。

行政长官一般来说属于某个政党,代表某个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在我国,行政长官及其附设机构主要有两种产生方式,即间接民主选举或者上级政府任命。在组织政府收入问题上,行政长官一般是希望组织到足够多的收入以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公众有着扩大政府支出的偏好,以强化其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同时,行政长官也有实现政绩目标的内在压力与动力,从而不断增加政府的支出水平。在民选的条件下,行政首脑对收入的组织要求会更多地考虑民众的意见。因为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可能赢得下一次的选举。在上级政府任命条件下,行政长官的行为则更多会迎合上级政府的偏好。因此,虽然行政长官都有尽力组织政府收入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公众或上级政府的压力,他们可能并不能组织到其满意的税收收入水平。比如,在社会公众不愿意多交税的条件下,行政长官可能会用借债来替代税收。

行政长官本身并不组织收入,因此他们将组织收入的职责交给了财政、税务机构。财税机构接受行政长官的指令,贯彻执行既定的财税政策,但是他们仍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主要是由于财税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其工作一般是业内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相对比较稳定;财税机关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自行决策的权力,如解释税收法令及行政长官制定的相关政策;财税机构比行政长官更容易掌握其工作的难易程度及组织收入的成本,即在财税机构与行政长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财税机构的独立性为其谋取自身利益创造了可能性。

财政、税务机关虽然都是政府的收入组织机构,但是他们在行政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其行为也具有不一样的特征。在行政系统中,财政机关的职责主要是安排与控制政府的预算支出,并组织一些非税收入,如行政性收费;而税务机关的任务则主要是组织税收收入。财政机关是安排预算支出的政府机构,即使在行政长官的强烈控制下,它也能够轻而易举地为自己安排较大的支出规模。税务机关的支出安排则是由财政机关来负责的,因此在财政机关与税务机关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财政机关的预算安排要考虑税务机关的收入组织能力;另一方面,税务机关的税收收入组织活动要受到财政机关安排的预算支出规模影响。

税务机关的特殊地位为其谋取特殊利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同时,税务机关更多的代表着税务人员的利益,或者说它是税务人员的集合体或利益代言人。比如,在我国现有的税收收入计划制度下,税务机关常与财政机关讨价还价,减少税收收入计划任务以降低工作的难度。至于税务机关为谋求工作条件的改善,比如修建漂亮的办公大楼、购置豪华的工作用车等而进行的各种非正式活动更是司空见惯。

另外,我国目前并存的国税与地税两套税收征收机构也是各自为政的。它们分别为中央与地方财政系统服务。在分税制条件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利益并不一致,因而国税与地税机构的工作边界及重点也不尽相同。目前,国税与地税之间的税收争执集中反映了其利益的偏好。比如,在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收边界上,两套税务机关经常发生矛盾;因为增值税是共享税,而营业税大多属于地方税源。同样,在消费税应税企业中,国税与地税机关对消费税的减免权限也颇有争议。可以预料,在企业所得税分税分征的条件下,国税与地税在其税基的确定权上也免不了纷争。

三、课税主体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

课税主体包括纳税人与负税人两类,他们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的经济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有着差异性的行为特征。

负税人是税收负担的最终承受者,会反对税务机关的征税活动。但是,负税人并不能直接与税务机关打交道,因此能够对税务机关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负税人主要是影响政府(狭义)及其行政长官的活动,如对税收的立法过程施加影响,以减轻整个社会的税收负担率。同时,负税人也支持纳税人反对征税机关的征税行为,因为减轻纳税人的税负就减轻了纳税人转嫁税负的程度。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处于与政府和税收征管部门的对立面,其行为目的在于少交税款,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现行的税收大多不是按照受益原则开征的,同时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也不能够非常准确地衡量。因此,在公共产品的享用问题上,大多数纳税人或公众的合理选择是保持理性的无知状态,即“搭便车”,纳税人尽量少交税款便是其合理的选择。纳税人要达到少交或者不交税款的目标,与税务机构的博弈就不可避免。在目前条件下,纳税人大多采取了偷逃税款的办法。随着税务机关对偷税漏税稽查力度的加强,纳税人转向了合法避税及税务筹划,即与税法博弈。部分纳税人则转向勾兑税务征管及稽查人员,通过行贿等方式拉拢税务人员,使其在征税及稽查过程中为纳税人打开方便之门。还有部分纳税人因无法支付税务筹划成本及行贿成本,被迫按照税法正常纳税,或者“以脚投票”离开相关经济活动领域。当然,纳税人也会通过税负转嫁将其缴纳的税款转嫁给其他经济主体,以降低其经济活动的成本。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利益群体,如税务征管人员及税务中介机构等。税务征管人员是直接执行税收法规的人员,其活动是受雇于财政及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与财税机关之间存在一种委托关系,即税务人员税收征管活动。但是税务人员与财税机关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可能存在“激励不相容”的情况。在妥协工资制度①下,税务稽征人员的工资低于其他职业所能挣到的工资。如果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或个人有选择职业的自由,那么只有不诚实的人才会选择此职业。这种税务人员一般会在其工作中通过受贿或者其他方式获得利益来弥补其固定工资的不足。因此,税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会与纳税人互相勾结,通过损害国家税收收入的方式来为双方谋取利益。

① 妥协工资制度是指业内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

税务中介机构是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产物。建立税务中介机构的目的在于架起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桥梁,达到简便纳税手续、减轻征税成本的目标。但是,在我国税务中介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税务中介一般与当地税务机关有着非常特殊的密切联系,他们大多利用此关系来拉拢客户,创造超额垄断利润。更有甚者,税务机关直接为纳税人指定了税务中介机构,与税务中介合谋侵害纳税人的权利。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我国某些地方还比较普遍。当然,如果某个纳税人与税务中介存在某种密切关系的话,税务中介机构则可能会利用其与税务机关的特殊关系为该纳税人服务,尽管这种活动是危害国家税收利益及其他纳税人利益的。

四、启示

上述分析表明,各类经济主体具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具有特定的行为特征,在税收的征管过程中他们通常会自动结成一定的利益集团。各利益集团一般会为了集团利益而在相互间展开博弈活动。但是,各利益集团的规模及成员不同,其给予成员的选择性激励不一样,因而能够对税收征管过程施加的影响也就存在差异。研究表明,税务机构拥有的影响力超过其他经济主体。一方面,经济主体间的博弈活动能够为税收征管漏洞提供发现机制,进而改进税收制度及税收征管体制。另一方面,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税收征管难度,进而降低税收效率,增加税务成本。为了尽量放大经济主体相互博弈的正面效益并降低其负面影响,需要整合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实现相互间的“相容性激励”。

第一,要在纳税人与政府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纳税人能够支持政府的合规性征税行为。如果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趋于一致,即政府真正代表民众的利益,或者说政府更多考虑民众的意见,那么社会公众则会更有效的支持政府的活动,包括征税活动。同时,要在政府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各利益方过分牟取私人利益,损害纳税人及社会公众的福利。

第二,要合理界定国税与地税系统的利益边界。分税制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决定了国税与地税系统的差异目标。国税与地税系统间的利益冲突是双方利益边界不清晰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大大增加了整个税务系统的运行成本,而且极大地增加了税收对社会的超额负担。合理界定二者的利益边界,是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设计有效的税务中介制度,切断税务中介机构与税务机关的特殊利益关系。在现行制度体制下,税务中介与税务机关存在非常强烈的共同利益关系,它是二者共同损害纳税人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根源。切断二者的特殊利益纽带,不仅有利于税务机构的正税行为,而且可以保证税务中介机构的规范化运行。

第四,要实行有效的效率工资制度①。实行效率工资制度的目的在于增加税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减少税务人员主动受贿的可能性。实行效率工资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税务人员的贪欲。

① 效率工资制度是指业内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

第五,要增强纳税人及负税人对税法的遵从性,必须有效降低社会的整体税收负担。纳税人存在逃避税收、降低税收负担的内在动机,因此制定规范化的税收法规及其征管体制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减少税收给纳税人造成的超额负担,增强纳税人的自觉性遵从。

[参 考 文 献]

[1]蒋 洪。财政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篇3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指的是高校行政部门以师生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首要职能,通过完善的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特性。[1]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观念上看,行政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服务师生的意识。从职能上看,行政管理者将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师生需求,并及时作出回应。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决定了高校行政部门的基本任务就是服务于学生、教师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以高质量的服务推动高校的发展。

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意识淡薄。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仍然存在“官本位”观念,缺乏服务意识,对工作的责任感不强,滋生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行政管理人员追求权力至上。[2]行政管理历经管制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三个阶段,我国高校当前行政管理中中存在的“官本位”观念和服务意识淡薄,说明我国的高校行政管理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服务行政时代,仍然残留管制行政的痕迹。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能,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依然淡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还没有将为师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高服务定义为自己的职责。

(二)服务能力较弱。高校行政管理服务能力较弱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表现为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另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手段的落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行政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行政管理工作被看成是高校的附属物。这种观念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吸引不到也留不住优秀的人才,还有些高校安排引进人才家属到行政部门工作。这些现象客观上造成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人才匮乏。行政管理手段的落后表现为高校行政管理对最新的信息科技成果的利用较少,办公条件差,信息化程度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将这些成果应用到管理当中,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高校行政管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低,导致了服务能力的低下。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行政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着层级过多、职责不清、人员冗杂的问题。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造成职责不清,不能对行政人员的绩效进行科学的考核,从而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造成信息的传递和人员沟通中的问题。由于组织层级过多,信息的传递慢且容易失真。人员之间的沟通也由于层级过多而受到影响,行政人员的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的一些看法等都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来表达,组织内部沟通不畅。

三、增强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特性的对策

(一)增强服务意识。增强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首先就需要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3]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条件和保障。行政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师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以服务推动高校的有效运转,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从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75-03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涌现出了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殷雪梅、郑琦、顾元宪等大批优秀教师代表,他们的事迹向我们诠释了师爱的真谛,向世人展示了当代人民教师的感人形象。

在一切人际关系中,最纯真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老师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教给学生,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也从不企求学生的回报。在21世纪的今天,新型师生关系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理解尊重、友爱和谐”为基本特征,师生双方进行整个精神世界的碰撞和交流,既具有一般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又有一般人际关系无可比拟的学习目标指向和科学交流方式。哥顿指出,师生之间应该是坦诚相对,彼此关怀,独立而不依赖,尊重对方,彼此适应对方的需求。也就是说,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在这样的关系中,师生相处和谐、融洽、愉快。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就其目的和影响、作用而言,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是一种向学生一方“倾斜”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其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上。

1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既揭示了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又从反面说明了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民主得以发挥的过程。从《学记》的原文来看,“教学相长”指教师本身既要教,也要学,它们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从而使教师不断进步。它揭示了师生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到了近代,在师生相互学习的意义上把“教学相长”作为表达师生关系的成语,如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提出教师自己的教与学(向学生学)要三七开,即:教员要向学生学七小时,再教三小时,有课本时,对半分,向学生学习五小时,教五小时。他针对无的放矢的教,着重强调教师自身的学,针对教师把自身学习的重点放在书本上,着重强调教师向学生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古人所谓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是说,“师”之规定性不是依其贵、贱、长、少等身份地位,而是依其“道”的有无、多寡、深浅等智慧与能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教学相长”才有了实质性内容。在关系和谐、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相长”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良好的教育给予对象以真善美的认知与个体情感共生和统一,以及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高层次的幸福的可能性,这就找到了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的深层联系,为着手于人、服务于社会的教育策略找到了依据,并赋予了现代教育理想以追求崇高的特性。因此,“教学相长”需要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关系。

2 民主平等

著名学者钱理群指出:“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让孩子望而生畏的训导者、审判者的角色预设,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兄长,甚至朋友的位置,首先要相信学生,对学生可能向你倾诉的一切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期待,并有一种理解的同情,这样才会有轻松、自然的倾诉气氛,才会有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的自愿的倾诉与倾听。”民主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并致力于构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对话”的关系,是大学精神、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本质要求。因此,新型的师生关系要突破传统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建立平等、民主和合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法制意识和平等合作思想,人为的给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教师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不同的观点、思想、认识要大度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诚信与理解的基础上的,民主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平等能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诚信能使师生的情感密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民主,建立一种双向或多向交流的人际合作关系,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从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影响力这一角度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就传统师生关系而言,主要表现为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合作关系。首先,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学术交流上是平等的,是建立于平等基础之上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但有师长的“传道授业”更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在教育规律支配下的“双主体”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并促使学生增长知识才干的任务,而且必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而学生则要在接受教师的指导的同时,完成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任务。民主关系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教学民主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基础上多元对一元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是师生间存在着管理与接受管理,组织与自我组织的关系。

3 理解尊重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需要理解、尊重和宽容,他们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合作者。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善于沟通为基础。理解从来都是相互的,只有一方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唯有双方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教师了解学生,固然是教师施教的重要前提之一,学生了解教师,也是教师施教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师生相互理解,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认知度,有利于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相互理解的方式很多,教育是教人成“人”和育人成“人”的活动,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师生双方可以在这些规范的指引下达成彼此之间的理解。此外,在师生交往中,当通过规范去达成理解发生困难时,就需要借助于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对场景、事件、人物、身份进行置换,教师可以淡化原本的权威,试着“走进”学生;学生也可试着“走进”教师,双方在心平气和中,倾听着对方的话语,经历体验着对方的经历和体验,通过角色互换最终达成理解。

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宽容与爱心的理解上的,是存在于师生心灵间平等的交流之中的。“尊重的教育”理念,正反映了时代教育潮流的要求,顺应了时代教育发展,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尊重的教育”理念的追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或者说是“人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同时充分发展个性。没有个性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尊重,个性发展的环境就不可能存在。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社会,那么“尊重的教育”理念一旦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就会为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21世纪作出贡献。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外界的强制。教育理想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是教育追寻的目标所在,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可以说,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尊重,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尊重理解”理念与教育的实践,突出了教与学两个主体性,对教师与学生都给予了关怀,这就回应了教育的本义,对重新认识教育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4 友爱和谐

师生双方作为相对独立的生命体,其情感、认知、思想与行为都是相对独立的,这种独立性正是生态系统“自然”特征的表现;虽然师生双方在知识、年龄、自我概念与生活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师生双方在生态中的相对独立性要求师生之间尊重、理解与平等,因此教师更应是平等的首席。教师要和学生平等、友好相处,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益友”是“良师”的前提和保证,“良师”是“益友”的终极价值目标。教师要树立“一切以人出发”的教育观念,热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恋爱问题、专业思想问题、考研问题和择业问题等,积极主动地同学生交往,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和交往中,在“尊师重道”的同时,主动的向教师敞开心扉,在矛盾和困难中向教师寻求帮助。特别强调的是,“友爱”并不是无原则的,教师在充当朋友知己角色时,不能给学生开“后窗”,助长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以明确的目的、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来维持正常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会做人。

和谐校园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双方在精神、心理、价值观以及行为等方面进行着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双方共同调节着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不断发展,维持校园生态相对稳定。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合作,正是校园和谐的保证。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构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永恒话题,修炼师爱应当是教育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之所以能获得尊重,不仅在于其教授的技能,更在于其身上体现的“传道精神”。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秉承“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嘱托,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这正如中国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所说的,大学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堡垒。大学应该与功利化、权力化划清界限,保有自身的崇高理念与精神价值;教师的言行里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宣扬符合进步的社会价值观与道德准则。建立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理解尊重、友爱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营造师生和谐相处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切实地实现大学教育“担负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的任务……将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基本经验和精神传统基础发扬下去”,实现教育价值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任彦申.从清华园到未名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王晓虹.试论现代高校师生关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

篇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复杂性科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人们对管理的复杂性有了初步认识,本文将沿着管理实践者和研究学者对管理的认识过程渐次地分析企业管理活动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基本特征。

管理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问题

企业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和企业的规模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呢?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复杂系统。其次,要了解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任何系统的存在符合复杂系统的基本涵义,同时又具备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这个系统就基本可以判定为“复杂系统”。

那么什么是复杂系统呢?那些持有“中小企业的管理是一个简单问题,而大企业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观点的人往往会认为: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就是复杂系统,而大企业具有复杂性特征,所以大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中小企业不具备复杂特征,因此小企业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不是一个复杂系统。这显然是一个错误!为了厘清认识,本文界定了什么是复杂性系统。

对复杂性系统涵义的界定

复杂性科学中对复杂系统的描述性定义:复杂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

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是基于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次的涵义就是就其“规模特征”上的认知表现为“中等规模及其以上”,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满足复杂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第二个层次的涵义就是就其“组成要素的相关性”上表现为“诸要素间的高适应性”,这里理解为即使一个系统满足了“中等规模及其以上”这一基本要素,还要观察组成系统的诸要素、诸子系统和系统本身的相关性、适应性问题。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形,任一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和系统高度相关,并且具备高自适应的“智能化”特征。那么,我们可以界定这一系统为复杂系统。

这是因为:一方面,现代企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企业,虽然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随着产业分工、产业集群和产品外包的发展,小企业自己独立生产完整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中小企业纷纷建立协作生产体系和生产联盟,在基于共同的价值链上为客户价值服务,小企业的管理也跨出企业边界置身于整个生产协作体系当中,并服从为客户价值服务的整个供应链、价值链系统。因此,现代企业的主流在规模上满足复杂系统第一要件。

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就其组成要素的相关性上分析表现为诸要素间的高适应性。这是因为现代企业更为强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构造这种能力过程中本着不断梳理核心业务、从核心扩张、回归核心的基本战略框架,企业开始构造或者加入基于自己核心能力的生产协作联盟或供应链,这使得生产部门之间、生产要素之间以及生产流程之间的相关性和高适应性日益加强,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在这样的生产系统中高度的相互依赖、相互适应和相互发展。

企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一)复杂性特征日趋明显

随着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企业管理系统复杂性特征日趋明显。回顾一百年企业发展的脉络,经营理念经历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经理人利益最大化、参与者利益最大化和客户利益最大化四个阶段。

在股东利益最大化阶段,由于企业经营并没有把员工当作一种资源去看待,员工仅仅被当做一种工具来对待的。因此,那一时期的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简单系统,其特点是企业管理的元素数目特别少,因此可以用较少的变数来描述,这种系统还处于可以用线性思维去加以解析的阶段。

在经理人利益最大化阶段,尽管企业经营开始关注人的因素,但只是关注少数人的利益,因此管理要素还处于较少阶段,要素间相关性还比较小,企业管理处于一个由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的过渡阶段,这种系统仍可以用线性思维去加以分析和解释。

在参与者利益最大化阶段,企业经营开始关注所有参与者的利益,其特征是管理元素和变量数目上的日益很多,但其间的耦合是微弱的,或随机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管理系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仅仅是一个无组织的“复杂”系统。这一时期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上采用统计的方法去归类、汇总并加以分析和解释。

在客户利益最大化阶段,企业经营为了满足客户利益的最大化把企业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企业外部。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中间商、销售终端以及客户本身,企业管理系统的表现特征是:管理的元素数目急剧增加,且元素间存在着强烈的耦合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系统属于有组织的复杂系统,这也是用复杂性科学所描述的复杂系统。因此,企业管理系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变化而呈现了“复杂性特征日趋明显”的特性。 转贴于

(二)智能性和自适应性加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企业管理这一系统的主体行为(经营理念及其规则、流程、方法)和各管理元素随着从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着的。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市场环境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大众化消费、个性化消费和随机化消费的三个阶段,企业管理也不断地适应、发展和创新。

在卖方市场阶段,企业经营更加关注股东利益。因此,融资手段、投资策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

在买方市场的大众化消费阶段,由于市场出现了竞争,消费是有选择的获取商品,企业管理开始关心如何获得消费者对企业和企业产品的认同。因此,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手段开始备受企业管理者关注。

在买方市场的个性化消费阶段,企业更为关注目标市场、消费行为、品牌营销、文化营销和营销战略管理等。因此,这一时期把扩大市场份额、获得市场占有率和客户关系管理当作企业管理的核心。

在买方市场的随机化消费阶段,由于消费者购买商品并不是事先制订详尽的采购计划,而是模糊和随意的,这也是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根本表象,在这一阶段卖场环境、促销手段、渠道管理、文化、创新、感性质量等更多因素纳入现代企业管理这一复杂系统的管理范围之内。

总之,企业管理这一系统始终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市场环境和市场信息来调整自身的状态和行为,并且不断强化这种适应能力,使企业有能力来根据各种信息调整规则,产生以前从未有过的新规则达到创新系统和适应系统的构建,使得企业管理这一复杂系统在整体上彰显更高层次、更加复杂、更加协调职能的有序性。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变化必然会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其复杂性特征的复杂程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在同一管理系统中其管理核心呈现多元化和相互影响、管理模式呈现多元化和相互交叉、管理行为呈现动态化和随机蜕变、管理能力呈现柔性化和自适应力增强。

另一方面,其复杂性特征的新特性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管理问题的突现性、系统特性的不稳定性、管理思维的非线性、管理要素的不确定性和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等新特征。

参考文献

篇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不是平等的同伴关系,而是尊卑有致的上下关系。在中国的夫妻关系中,占主流的是爱与性的分离,权利与义务的分离,而行使分离主动权的只能是夫而不是妻。“同一道德观念下,中国传统文化在束缚人之性情方面,更多的是将绳索套在女性头上。女性一旦稍有违背,沉重的道德鞭子就会抽到女性身上。”尽管如此,女性受到重重压抑的生命之火如受阻的江水,遇到有裂缝的大堤,就会如洪水决堤般淹没一切,沉重的道德鞭子并没有抽熄来自本能的火焰。当然,一旦女人冲突道德网罗,听命于感性生命的呼唤,悬在女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从天而降,来取那“”的性命…… 

我们在苏童的文本中可找到同样的悲剧:无论是陈佐千对于自己的妻妾们、陈文治对于自己的小妾们,还是刘老侠对于家族的女人们,都是男性对女性绝对的占有与支配,女性被迫长期保持缄默,孤苦无告。陈家花园的守护神——井,就是高悬在女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终极权威已经内化为女人们心头的恐惧,对于梅珊来讲,井是她最后的归宿,对颂莲而言,井是其精神毁灭的见证。 

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苏童文本中的两性关系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这座孤岛之形似乎还遵循着这样的变化轨迹:家庭中的男性从对女性的绝对支配到男性地位的失落到男性的光芒的隐退到男性的孤绝。与此同时,家庭中的女性则从绝对的被支配到女性意识的张扬甚至放纵。 

一 

五龙在米店的家中,其实也享有无尚的霸权,但在苏童构筑的个性化的家庭伦理叙事的保垒中,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占有与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说,《米》应该是男性家庭地位失落的一种象征。 

五龙对他和织云的婚姻实质非常清楚,冯老爷只是利用他遮掩家丑罢了,并不想让他成为冯家的一员。“是米店娶我,娶一条身强力壮传宗接代的看家狗,娶一条乡下来的大公狗。”如果说五龙的仇恨源于阿保对他的羞辱,那么米店一家人加深了这种仇恨,“他想米店里没有人真心对他好,他深知怜悯和温情就像雨后街道的水洼,浅薄而虚假,等风吹来太阳出来它们就消失了,他们谁也没把我当人看,仇恨仍然是仇恨,它像一块沉重的铁器,无论怎样锻打磨蚀,铁器永远是铁器,坠在他心里”。所以,织云成为他的妻子,也只是他泄欲的工具,只是一“”而已。在织云离家之后,五龙无处发泄的仇恨全部转移到织云的姐姐——绮云身上。绮云在没有任何仪式的情况下,不明不白地被五龙强占为妻长达二十多年(直到五龙死去),两人的婚姻形同陌人。不管是出于某种消极悲观的信仰,或者仅仅出于女人惯有的恻隐之心,绮云洞悉了五龙脆弱的值得怜悯的一面,但她还是要把五龙从家谱中删掉,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彻底摆脱五龙对她的纠缠,可见她对五龙的仇恨之重,仇恨之深。把五龙从族谱中抹去,也就意味着家庭中夫妻关系的严重疏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女性把男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悬置起来。 

《离婚指南》与《已婚男人》像是一对姊妹篇。富有意味的是,苏童采用同一个符号——“杨泊”来指称两个文本中的男性,显示出男性在婚姻中的一种普遍状态:两人都在婚姻的围城里奋力突围。只是一个突围没有成功,日子照样向后流淌,另一个则彻底从时间中逸出——自杀。 

《已婚男人》中的杨泊试图保存精神上的一份自由和超脱。婚前的恋爱与求婚是浪漫的,婚后的两人世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杨泊看来,一切矛盾冲突都诞生于孩子的出世,他竟然始终不能把孩子的降临和自己联系起来。对于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尽管他没有拒绝或是舍弃,但也没流露出惊喜、神圣,“生育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是生命的过程,作为一个男人,他不应违抗他无力违抗。”黑格尔、康德熏陶出来的理性抹掉了他对于生命降临的喜悦,冲淡了他为人父的责任与义务,扼杀了他应享有的人伦之乐,使得他远离世俗生活,永远在精神的高空中独行。 

他不想跟任何人面对面靠得很近,似乎那样会带来某种洞穿和丧失,从而使得他的脆弱一显无余。破产后轻松的调侃,其实是一种伪装,他伪装得非常彻底,他保全了优雅从容、幽默、不拘小节的形象,而对自己内心的脆弱晦莫如深。事业上的破产,首先打击了他试图保存的那份自由与超脱,让他内心的脆弱抬头,他的所有的价值观念浓缩在“没有意义”上:“离婚没有意义,结婚没有意义,他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最有意义。”所以他最终只能选择逃避,选择逃离生的秩序——在“元旦,新的开始的日子”里自杀。 

另一个杨泊则因为“妻子睡觉打鼾,夏天有一股难闻的狐臭,吃饭发出吧叽吧叽的声音,夜里没完没了地看狗屎一样的《卞卡》,不读书不看报却总是讨论爱情、国家大事,在走廊上与邻居拉拉扯扯,亲亲热热,关起门来骂人家祖宗八代……”而要离婚,这些理由确实显示出杨泊的思想与精神的严格与纯粹!对于杨泊来讲,意义、思想、心灵、考验、意志、思考、尊重人格意愿等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由此,他的突围是理所当然的,有人就认为,突围是杨泊尚存的最后一点理想,“其突围是对平庸的逃离,是对以非道德婚姻为基础的罗网的逃离,是从庸人的视野中、从破碎的生活中,从人与人的地狱关系中的隐遁”。笔者认为杨泊的突围无可厚非,然而苏童的叙事中,却有意让杨泊所代表的精神文化意义又显示出脆弱的一面,甚至通过老靳这一形象和杨泊最终突围的失败消解了这种精神文化意义。 

杨泊的哲学要求“追求道德的婚姻生活”,而在生活中,他却要圆其婚外恋而追求离婚,他认为贤惠体贴的妻子庸俗虚伪纯属是对其婚外恋野心的一种遮掩。 

老靳是杨泊的哲学老师,他把杨泊引入一片哲学圣地,自己却判处了黑格尔、康德的死刑,同化于市民生活的平庸,他在平面化的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地退却,只剩杨泊在婚姻里左右突围。杨泊突围的失败除了朱芸的软硬兼施寻死觅活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恐怕是因为愈琼——离婚大战的策划者及旁观者的反应使他感到她同样的邪恶而偃旗息鼓:“也许,他们的恋情本质上是一场误会”,愈琼并不比朱芸崇高多少。与此同时,世俗生活也用它堆起的微笑和温和的亲柔的伟力召回这个“叛逆者”。突围的失败显示出他无法找到恒定的价值标准与理想生命的困惑。于是祈求精神救赎的男性便陷入孤绝之中。“到了秋天,杨泊的身上仍然穿着夏天的衣服,过时的仔裤,脚上仍然穿着黑色皮凉鞋,有时候在风中看见杨泊裸露的苍白的脚趾,你会想起某种生存状态和意义。”他的衣着总跟不上季节的转换,他永远落下一拍:在秋天,还想过一种夏天炎热而浪漫的生活。这种与众不同的另类,显示出他的落迫、滑稽、不合时宜的表层之下的孤绝。

二 

在苏童的文本中,作为家庭中的妻子们在承受过万般蹂躏、千般痛苦、百般忍耐后,终于从陈佐千、五龙、刘老侠等男权的阴霾桎梏中挣脱后,开始珍惜自己获得的一份爱情,开始突显、张扬自己的个性。 

传统社会中,男人是家庭支柱,男人责任重大,“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支撑起一个大家,委实需要很多精力与心血。在现代社会,男女之间似乎能奢谈爱情,但在真正的婚姻生活中,女性还没来得及向男性说一声“我需要爱”,仅仅是提出“先得生活”,就吓退了男人。这群男人更懦弱,更无能!少了传统男性的责任,多了一份不切实际的空想。在婚姻对峙中,他们只能临阵脱逃,而女性显示出了强大的耐受性与稳定性,正如老靳说的“生存比思想更重要”。女性更实际,更懂得生存之道。在现实生活面前,精神、理想其实都经不住打磨,一切的高谈阔论,一切高深的哲学都显得脆弱不堪,相反,女性的张扬与泼辣,尽管饱受非议和唾弃,却更显生机与活力,成为生活不尽的话题与谈资。 

冯敏——一名话剧团的演员,却在世俗婚姻生活中彻底坠落,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而贤慧能干的朱芸也把照顾好家庭,捍卫家庭看作是她生活的全部。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她们不再沉默,不再忍受,而是全力捍卫,甚至奋起出击,充分显示出她们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意识。 

《米》中的织云除却爱慕虚荣外,应是一个心性善良的女孩,她同情处在落泊中的五龙。在怀有身孕又被吕六爷冷落抛弃后,作为一个权宜之计,她只得屈从下嫁五龙。然而,她有着她的生活准则和行事方式,尽管五龙在娶她之后对她冷眼相待、拳脚相加,她仍向往着要进吕公馆,所以在生下孩子后,她毅然离开五龙搬到吕公馆过她想过的生活。为吕家生下一男孩,却并不能母以子贵,事实上吕六爷只给了她名份,并没有给她相应的家庭地位,但她执著于她自己的选择,尽管在吕家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日子,但她乐意,她满足,充分张扬了女性的自主意识。 

《南方堕落》中梅氏茶馆的第八代或九代祖奶奶年近花甲之时还春心萌动,与一位老和尚私通姘居,事情败露后,身为儿子的县令要捉拿老和尚,但祖奶奶却不依,誓死捍卫老和尚…… 

苏童小说中的这些女性在情感上、精神上不再依附于男性,而是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并听之任之。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女性则在家庭事务中显示出特有的泼辣。《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中的李先生花了六块钱买回一只猪蹄,但在李太太看来,丈夫用蹄膀的价买回的只是一块肥膘而已,李太太大为生气,认为丈夫上了肉贩的当,便不依不饶地让丈夫去把肥肉还给肉贩子,把六块钱要回来。而李先生作为一名老师,随和、知足,并不认为自己上了多大的当,想息事宁人,但李太太哭闹着心疼这六块钱,并且咽不下被人耍弄这口气,她不想让自己吃亏,这是一个女人在艰难岁月里炼就的一种精打细算。但让她没料到的是丈夫在要钱的路上却走上了不归路。苏童在不露声色中,让女性的泼辣显示出巨大的杀伤力,并让女人从此背负起生活的所有责任。 

三 

两性的确具有不同特质,但两性之间必有其相通之处,他们要共同面对生存、死亡、争斗等无法自主的命运旅程,他们具有某些相同的生理需要和人性弱点。人类的历史,也是两性争斗的历史。苏童的创作中男女家庭地位的变化烙有某些社会的印迹。应该说,女性的解放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苏童大肆书写着她们的堕落与糜烂,人类自从被逐出伊甸园后,何以会沦落至此?苏童摆脱了在无穷的苦难中美化女性的传统写法,文本表层汹涌着憎恨与厌倦:“姚碧珍是一个少见的的女人,要不是新社会,她肯定挂牌当了”。实际上,这种极端的取向正源自苏童内心深处的难以割舍,“并不是本性规定着女人,而是她在自己的感情生活当中,基于自身利益同本性打交道时,规定了她自己。”两性关系中,女性的被支配、被压抑的状态是该摒弃,然而,女性的张扬与放纵也未必就是一种理想。迥异于冷漠的玩味,苏童的这种感情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女性群体深切的关注的基础上,是为其生存状况感到不甘却又无能为力的退守,是面对人性弱点的彻骨之痛和难以言说的悲哀。苏童对女性的关照主要是体现在对人性上的关照,而这种异于传统的关照是关注人性时必然要去透视的一个方面,因为他相信,“有时候你写了社会的阴暗面……它所产生的力量可能比正面描写人性如何如何高尚效果要好。” 

文学作为作家灵魂的历险,作为人类天性中的乌托邦冲动,就是要表现作家对这个世界的个性化理解,展示创作主体视野中的独特画面,对两性世界尤其是异性世界的关照理应融入无偏见的人本情怀,尽管也许这只是一种理想,但正是这种难度挑战也鼓舞着作家们的创作实践。也许正如苏童所说,许多作家都面临着无以规避的类似难题。“我们该为读者描绘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如何让这个世界的哲理与逻辑并重,忏悔和警醒并重,良知和天真并重,理想与道德并重,如何让这个世界融合于每一天的阳光和月光。” 

是啊,面对家庭婚姻中爱的荒漠,谁来拯救?又用什么方式来拯救?细读文本,苏童其实给出了他的思考:两性之间是否还得依靠双方的交流与忠诚来和谐共处? 

《与哑巴结婚》中英俊潇洒的男子费渔想找一个漂亮又有修养、有知识的女人,渴望两性之间精神上的交流。实际上,与他交往的女性无数,其中不乏美貌者,但费渔一个都不满意。在费渔看来,生活中与其找一个无法交流的妻子,不如找个漂亮的哑女为妻,最后终于打算与一个漂亮的哑女结婚。交流的渴望又被他自己彻底掐断。《民丰里》中花匠与六小姐的故事是苏童少有的故事文本。它讲述的是中国式的“痴情”故事。只是“痴情女子”被置换成“痴情男子”——花匠。两人因地位悬殊没能结合,但花匠一生保有对六小姐的痴心。文学史上有很多的爱情经典,但大多数是才子佳人式的,又有谁明了一位毫无社会地位的普通男性一生的情感与希望?这里没有荡气回肠,没有死去活来,没有惊天动地,花匠只是倚仗着心中的爱,独自枯守着无奈、孤独、企盼,以及琐碎平淡如水的日子…… 

即便如此,苏童笔下的两性想靠交流与忠诚来和谐共处的理想仍是一种残缺,孤岛依旧。 

参考文献: 

1、赵红梅、戴茂堂:《文艺伦理学论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68页。 

2、刘晓文、陈庆祝:《悲剧及其消解》当代文坛 1998(5) 

3、 吴义勤:《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 江苏社会科学 1995(1) 

篇7

一、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表现

(一)科学把握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

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观,就要正确认识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

一般说来,提到教育质量,人们习惯于从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即培养人的教育角度去解释什么是教育质量或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可见,传统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关注的是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包括国际交往方面的工作:知识的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也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可见,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因此,那种传统的高等教育精英时期的人才质量观,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学校层次、类别的多样性,学科门类的多样性,学生个性的广泛性,使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模式。可见,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能否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或者可以总体概括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表现特点

(一)多样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是指随着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而办学主体、形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原来单一的质量观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整体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性是指不能用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来判断一所大学的质量,还要对其所有功能和活动进行全面评价。即要用不同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高等学校进行衡量。而评价的主体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外,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区、政府和社会,以及其他与高等教育利益的相关者。

(三)适应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是指高等教育要适应受教育主体内在的自由发展的需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后续阶段学习的需求;要适应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特色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特色化是指由于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必须在众多的需求中做出选择,形成自己在学科专业和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特色,最终形成各自办学模式和特色。

对高等教育质量科学的把握,以上四个特点从逻辑上是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决定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等教育。

二、发展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特点的高度集中

(一)多样性与发展性

多样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由单一到多样本身就是一种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发展,必须实现办学主体、培养方式、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人学对象对高等教育不同需求。而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也由原来单一的质量标准发展为多元化的标准。其次,多样的质量也是在最基本的质量基础之上为了后续更好的发展而客观出现的。

(二)整体性与发展性

整体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是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整体地看待高等教育质量。其次,整体性是对质量内涵的一个发展,整体性的质量观是包含高等教育所有功能和活动、所有类型的学校和所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而原来对高等教育质量理解,将高等教育质量等同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质量。

(三)适应性与发展性

适应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是适应大众化阶段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即适应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其次,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着眼于积极主动地推动各相关利益主体需求的发展。

(四)特色化与发展性

特色化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在办学形式等方面多样化发展,更是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等学校形成各自在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色。其次,应当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观念,特色是一个学校在大众化发展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

三、发展性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

质量是不断发展的,高教发展是持续的质量改进,“质量是旅途,而不是目的地”。质量既然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质量观就是在承认质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促进质量向好的方向不断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质量,认为质量高低是比较的结果,是从传统的静态的看待某一点的质量转变为动态的看待某一段相对质量。

(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

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身处其中的人们对质量观的内涵,质量观所涉及的范围、质量观主体的需要等也不断变化。因此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永恒的质量观。

(三)质量观存在主体及方式的发展

篇8

民间语文的内容紧跟普通群众生产生活的脚步,民间流行什么,大家都在谈论什么,民间语文资源中很快就会出现什么。有关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如《校园拜金规则》中写到现在中文专业的学生“投笔从融”,历史专业的学生“谈股论金”,外语专业的学生“西游取金”,医学专业的学生“精益求金”。用谐音的方式巧妙地讽刺了部分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心态。有关于时事热点的,如一位明知被骗仍固执的给骗子汇款54万元的“老刘”让网友们总结出了“有钱就是任性”这句话,“任性”一词随之迅速走红。又如随着近年来众多奢华楼堂会所的曝光和国考再次升温的现状,很快就有网友发文政府大楼“豪奢风”增温“国考热冷,热议相关话题

二、创新性

民间语文的形式非常新颖和多样,有单独说出来的宇、词,有唱出来的戏曲和唱段,还有各种对联、语录体、顺口溜等等。例如2012年最流行电视剧之一《甄娱传》在全国热播之后,甄娱体迅速在网络上流行开来,不少网友张口闭口自称“娘娘”,描述事物时常常用“真真”、“方才”、“极好的”。后来,甄娱体也被运用到节口主持、小品、相声等场合中,比如在相声《这事儿不赖我》中,两位演员把“吃炸酱而加不加蒜”这件事用甄娱体拐弯抹角地说出来,让观众出其不意,大笑不比。又如说去年演员某演员夫妇遭遇婚变后,女方在微博中写道“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后来被网友改编成众多版本,如“吃饭虽易,减肥不易,且行且珍惜”、“醒来虽易,起床不易,且行且珍惜”等

三、生动性

篇9

DOI:10.14051/ki.xdyy.2016.04.09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也逐步扩大。在追求发展速度以及效率的同时,地域性被逐渐忽视,尤其是在城市文化脉络方面,其地域特色也渐渐地趋向灭亡。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在国外也大量存在,给社会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广东作为我国经济以及文化建设的大省,尤其是岭南地区,其园林景观已有着久远的历史特征。岭南的园林最能代表广东传统园林特色,其著名的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以及番禹余荫山房等,不仅在造园手法上融合了中西方,同时也有着当地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因此,本文主要是以广东岭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域性分析,旨在促进广东地区园林景观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1地域性理论知识概述

1.1地域性的含义

了解地域性的含义应该对“地域”一词有一定的认识。在我国的词典当中,对于地域的字面解释是这样的———地域,指土地的范围。而后随着文化的发展,赋予了地域一词更多的含义,地域逐渐演变成“经济载体”“、文化单元”等意思。所以,从地域的相关解释来看,地域性则指的是与某个地区相关联的特性或者本性,同时也是某个地区含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人文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要素共同结合的总称。但是地域性不同于多样性,严格地说,地域性体现的是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包括气候条件、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也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1.2地域性园林景观

地域性园林景观指的是在一个地区内的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总和,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地域性景观包含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等多个方面组成的自然景观条件、技术结构、人文景观遗产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地域性再现是设计的宗旨。因此,地域性园林景观不仅是指在这一区域内受到人类影响没有发生的景观,同时也包括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景观。总地来说,不同地域的地域园林景观也会有所不同。但都共同反映了这一地域范围自然演变的特征以及人们对于该地域的认知。

2广东园林景观受地域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2.1地理位置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西邻广西省,北连江西省和湖南省,南近南海。其地理坐标为109°45′~117°20′E,20°09′~25°31′N。广东省全境面积达17.97万km2,岛屿面积占1448km2。广东省境内的交通非常发达,不仅方便了海内外不同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带动了海内外各项经济的发展。从园林建造角度而言,园林的景观大都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有时候甚至是对自然的一种提炼或者模仿。广东省邻海,因此,其园林景观多以自然风景取胜。

2.2地气象水文

广东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潮湿多雨,多台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与北风,雨水稀少,常有冬旱。广东年均气温在22℃左右,越靠近南部地区,气温越高。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广东省全年雨水日较多,但雨量分布不均匀,降雨空间呈南高北低趋势。气候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园林景观的整体构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才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所以,在广东园林景观中,由于其热带气候特征,园林中热带植物颇为丰富。

2.3文化因素

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升,因此,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作为广东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根据其地域特征主要分为2种形式,分别是动态文化、静态文化。2.3.1动态文化。指的是广东地域文化中不稳定的文化成分,比如民族服饰、装饰工艺品、生活方式等,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影响与变化。所以,这些动态文化对于广东园林景观地域特色的表达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2.3.2静态文化。指的是地域文化中比较稳定的文化因素,比如,风俗习惯、民俗符号等,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静态文化在园林景观地域性特征表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以及布局等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静态文化也是园林景观中,能够使游客对地域特色产生直观体验的重要因素。

3广东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

通过上文对广东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人文因素的分析,可以将广东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概括为2点,即人文性、自然性。

3.1人文性

以广东的岭南地区为例,其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彰显了当地的人文特征。本文主要从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上进行分析。岭南作为广东传统园林中的代表,其造园布局不仅体现了一种自然化的山水特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人格化、人文化特征。在广东园林景观的布局上,其建筑面积往往会超过园林面积,大抵形成一种建筑包围园林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体现园林的实用性。这一点极大地反映了广东人“实用”的处世哲学[1],这也是广东园林不同于其它地域园林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次,其人文性特征也较为明显地融入在了它的设计之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的多个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现。比如,以红色文化、热带文化、黎苗文化等乡土文化为主要题材的风景区以及园林景观中民族建筑、文化符号等元素的灵活应用。所以,无论是广东当地的文化习俗,还是人格特征,都在园林景观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与体现。

3.2自然性

在广东地区的园林中,其地域特征有着明显的自然性。而自然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3.2.1园林置石[2]。广东属于丘陵地带,因此,盛产各种优质石材,并广泛地运用在广东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可以观赏到各种不同的石材,比如钟乳石、湖石、英石等。除此之外,在园林景观中,堆石造景(假山)也是非常明显的表现形式,并且造型日益逼真质朴。3.2.2水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水庭是其极富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园林景观中,多为人工造池,并且形状各异,能够高度体现出对于自然的模仿。3.2.3植物[3]。受到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广东园林的植物大都是属于热带型植物。其中,公园绿地中应用较多的是榕树、树菠萝、串钱柳、红千层等;居住绿地的园林植物景观主要有欣赏价值较高的叶子花、一品红等;城市道路的园林植物主要有杜鹃花、栀子花等。使广东的园林景观在呈现出现代风貌的同时,富有大自然的宏伟气势与明亮色彩。

4结语

广东省在对外交流与沟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向外传达着一种地域经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地域的文化。因此,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结合多种地域性特征,对园林加以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是我国不同地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文.明清时期山东与岭南古典园林对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21)

篇10

公共艺术(PublicAr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事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体现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

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

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

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

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公共艺术开始逐步自觉的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公共环境等社会福利化建设而强调了艺术——为人们大众服务;为多元化的当代市民文化和社区生活服务。”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第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如果城市是一本书,公共艺术只是书中的插图和花边,它没有主导阅读的力量,但却能够增添美好的细节,让我们的心灵丰富而敏感。

1.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正因如此,城市的片面发展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了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文化内涵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2.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3.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所有文化问题,城市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样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从上面可以得知,公共艺术是当代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的参与和存在,它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般并不仅仅代表纯个人化的意志。然而作为艺术的思维创造和具体作品的完成过程,又不可能离开艺术家的个体作业和各种选择,这无论从公共艺术的题材风格的把握还是到精神内涵的诠释,皆与艺术家个人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公共艺术的理想境界或所期望的社会效应,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艺术作品去感召整体人类在不同时空片段中所共同拥有的审美经验与智慧。

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原动力,首先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一切可能经历的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在于它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实践性的尝试。简单的说,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个体艺术劳动及传播的社会化、群体化的结果。艺术家个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凝聚和回应了他所直接或间接面对的社会、环境、民族、历史、艺术观念及公众意识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家个体在艺术题材、风格乃至艺术价值观念的选择和探索,他和公共艺术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冲突。我们要充分尊重艺术家个体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个性的发挥,才能真正领悟到公共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公共内涵。

本尼迪克特说过:“整体不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总和,而是一种由部分之间独特的组合和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新实体。”那么,公共艺术恰是这种关联一切、却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的新实体。这种新实体鼓励人们“进入”艺术品之中,穿行攀爬于镂空的构架间,触摸和感受着艺术家的思绪,或静思或嬉戏,或攀爬或休憩。在互动之中,公共艺术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引发着人们的话题,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并使之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篇11

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企业行政都是非常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负企业管理工作,协调、沟通企业的生产、计划、营销以及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指的是通过企业行政组织以及行政渠道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及方案。规定、行政命令、奖惩条件以及指示灯都是比较常用的行政管理手段,主要具有协调、服务以及管理等功能。

(一)管理功能,企业行政的管理功能主要是负责将公司的日常事务处理妥当,保证公司能够正常、高效运行的基础上。

(二)服务功能,企业行政工作必知为企业各部门提供周到、细致的后勤服务,确保企业各部门能够正常运转,使企业领导以及员工不会被琐碎、繁重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行政事务所困扰,将自已所有的精力都投人到工作当中。

(三)协调功能,行政部门应该主动做好企业内外以友上下级的沟通、协调工作,也就是说使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不同层级部门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协调配合。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行政管理对于企业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提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想要有效的组织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服从机制以及权威,能够连接企业的各部门以及各环节,形成一个稳定、健康运行的整体。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由于组织性不强导致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无法实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只有有效地组织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是确保能够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划工作。计划工作主要是明确行政管理内容的目标,而且要决定应该怎样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只有提前做好周详的计划,才可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因此行政管理工作一定要具备计划性,提前预测相关的工作,科学、有效的指导企业各项行政工作,这也是企业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科学化,提髙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

(二)组织工作。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框架,也是运作的mm,企业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确定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每一项任务应该派谁去完成,应该由每一^层级制定任务的分类组织以及决策。

(三)指挥工作。指挥工作主要是指具体的行政管理措施,明确企业员工的职责,建立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建立权、责、职等各方面的结构体系,充分激发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做好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工作,妥善解决好组织人员的矛盾和冲突。可以以经理或者厂长为负责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挥系统,这也是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科学性的重要基础。

(四)控制工作。.控制工作主要是监测、控制、调整指挥工作的相关措施,比如,制定监督管理系统,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奖惩条例等,制定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一定要控制严格根据既定的计划完成相关的任务,采用控制措施评价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分析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从而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

(一)非独立性。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并不是独立的,并非企业的目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或者服务,为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调配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包括技术、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等,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广大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开源节流,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效性。企业行政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特别注重实效性。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虽然无法通过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进行衡量,也不能直言某种行政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和企业经济效益有密切联系。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是将公司内部的所有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尽可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使工作人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企业行政管理的要求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要求以及行政管理本身提出的要求共同组成了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关于生产经营活动方面提出的行政管理要求主要强调正常的组织经济活动,包括劳资关系、公关、沟通、信息、销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各方面。企业行政管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完善、健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也就是指应该由经理或者厂长负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并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挥系统。

(二)注意行政组织机构的选择以及设计,这是确保能够快速流动贯彻各种行政指示以及命令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重要条件。

(三)建立机制机制,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够有机结合科学评价、正确引导、适当奖励的激励机制。

(四)注意艺术性,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也需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

五、提离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调整企业的行政机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很多次调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管理渠道冗余复杂、工作人员配置较为紊乱、行政机构比较臃肿等。为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行政机构的管理体制以及结构。而且应该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具体作用以及职能,严格根据科学性以及实用性的原则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行政机构系统。

(二)制定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打造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行政人员队伍。企业应该根据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特点及要求制定各项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管理制度,而且应该制定一系列规范的图表以及表格等,这样可以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同时,应该打造一支效率髙、素质高的行政人员队伍,鼓励每一位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都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选择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虽然,企业人事部门晋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标准一直以来都是业绩评价,但是评价^果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存在过多的人为干扰因素,而且技术上也相对比较欠缺。因此企业应该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原则科学、准确的评价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员,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评价结果清楚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共同为企业目标奋斗、努力。

篇12

从中国古代长城的修建到今天人造卫星上天;从都江堰水利工程到三峡大坝水电枢纽项目;从古埃及的金字塔项目建成到二十世纪人类登上月球的系统实现,人类从古至今都在有目的有组织地系统实现着自己的每一个梦想与蓝图。而对项目的管理则始终伴随着每一个项目的全过程。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成立,更标志着项目管理走向了科学化,项目管理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得到深入研究并已形成,成为当代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出来,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形成则为广大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正确方法。

1 对企业管理中柔性特征的认识

从亚当斯密的分工论,到泰勒的科学管理,从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到梅奥的霍桑实验,从二战以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而产生的管理理论丛林,到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在生产方式、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等方面对现代经营管理产生的巨大影响。作为管理工作者、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者,非常有必要对“管理”的刚性继承和柔性发扬有一定的了解及认识。

1.1 管理原理是科学、是历史、需要创新

管理准则或原理是前人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管理专家探索总结的科学成果。相信在当今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仍然会是管理实践活动的法宝与准绳,就像古人创立的数学公式与定理沿用至今。但同时,许多新的现实无法用旧的理论来解释,这就需要人们树立新的准则、新的原理、需要创新。

管理创新应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经营思想与管理理念的创新、经营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创新、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的创新、管理规范与管理流程的创新、管理方式与技术的创新等等。因此,要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激情的组织,就必须构建一套高度柔性的管理控制与协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发人们去探索在当今及未来条件下最迅猛强劲的发展轨迹与法则,引领发展潮流。

1.2 管理的执行过程是实践、是艺术,需要发挥

其实,管理应是包含管理原理和执行过程两部分,[1]而其中管理的执行过程是实践、是一种艺术。

管理者在管理的执行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已不用复习管理原理,而是结合相关的管理准则并运用他自己的才智,面对并分析、处理所管理的人和事。执行结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识储备、涵养习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因此,管理的执行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管理者技能的展示,我们应以艺术的方式来看待。它是管理柔性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

1.3 管理的环境在变、范围在变、过程在变,需要加强适应和控制

从当初的作坊式生产,到协作分工;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到今天的个性化制造;从最早的当面交流到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沟通;从会议室集中讨论到今天的网络视频会议召开;从原来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到今天发展到企业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管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在变化。由此,经营管理工作对时时出现的各种变化的适应与控制能力的高低,就成为组织(或项目)获得生存及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由此看来,在当今社会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管理中的柔性化特征表露的愈加明显与重要,管理者们应重视管理中的刚性与柔性的结合。

2 对IT项目管理(系统)柔性特征的认识

2.1 IT项目管理(系统)的柔性

我认为,所谓IT项目管理(系统)的柔性是指rr项目管理(系统)对于其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影响的适应(或控制、影响)能力。而IT项目管理(系统)的柔性又可分为主动柔性和被动柔性两类[3],其中被动柔性越高,它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主动柔性越高,它对环境变化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强。

2.1.1 从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域看IT项目管理(系统)柔性

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域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整体管理九个部分。

(1)范围管理柔性,是指范围计划编制、定义、确认及范围变更控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2)时间管理柔性,是指项目活动定义与排序、进度计划编制、历时估算及进度控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3)成本管理柔性,是指资源计划编制、成本估算、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4)质量管理柔性,是指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5)风险管理柔性,是指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风险识别、风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及对风险监控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6)人力资源管理柔性,是指组织计划编制、人员获取及团队发展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7)沟通管理柔性,是指沟通计划编制、信息分发、绩效报告及管理收尾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8)采购管理柔性,是指采购计划编制、询价计划编制、询价、供方选择、合同管理及合同收尾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9)整体管理柔性,是指项目计划编制、项目计划实施及综合变更控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其中,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应是项目管理柔性关注的重点。

2.1.2 从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域看IT项目管理(系统)柔性

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域包括: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结束过程五个部分。过程域通过各过程域的结果进行连接,一个过程域的结果或输出是另一个过程块的输入。在核心过程域间,过程域反复进行迭代――计划在开始时为执行提供了一份书面的项目计划,随后又给项目计划提供一份更新的书面文件,以示项目的进程。另外,项目管理过程域不是相互分立的、一次性的事件;在整个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它们都会不同程度的相互交迭。

因此,项目管理的过程域柔性是指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包括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结束过程)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2.2 项目管理的柔性≠项目管理的随他性

2.2.1 完全由项目经理说了算。这看似是强矩阵型管理模式,给了项目以最大的权力与柔性,但却是走入了一个误区。因为,这样不仅没有吸收到前人的管理成果,更可能将项目引入了个人武断与个人经验主义的泥潭。

2.2.2 完全由客户说了算。客户应只是项目需求的提出者,项目管理的作用就是运用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和控制原理帮助客户实现目标,如果完全由客户说了算,客户说到哪做到哪,那也就失去了项目管理的价值与意义,项目的前景难以预料。

2.2.3 比较合理的做法。项目管理者系统地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控制原理,正确引导客户的合理需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深与客户的融合,提高整个项目各方面的柔性,以求得项目的顺利结束。

参考文献

[1] 续增.管理学的属性与学科定位[J].清华管理评论,2000(66).

篇13

2校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呈现

2.1校园景观设计要体现地域自然特征

江南一带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湿润,植被种类丰富,水系较多,水乡景象颇为出名,自然风光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江南学校的景观设计一定要有特有的地域特色。校园的自然景观既包含植物景观,也包含山水地形景观。植物景观一直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校园的地域性景观占有关键的地位。植物景观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校园整体景观的设计工作的进度,不同地域的植物景观具有不同的特色,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来开展工作。对于校园中的其他环境要素而言,植物是校园空间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它以丰富的姿态使枯燥的建筑群富有了生机和活力。合理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弘扬校园文化,凸显特色,还可以有利于校园品牌的创造。

例如,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的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东湖小区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它三面环山,处于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富有良好的植被群,自然环境比较优美。东湖校区的植物造景以生态园林为主要的设计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地貌条件,进行植物景观的布局,校园入口区、中心湖区、教学区、生活区、科研实验区等区域都进行了植物造景规划,广阔的绿地、中心湖与周围的低矮山坡和池塘溪流交相呼应,着重突出了江南地区典型的山丘地型特征。(本文来自于《现代园艺》杂志。《现代园艺》杂志简介详见。)

2.2校园景观设计要体现地域人文特征

江南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由于历史的沉淀,及人文荟萃,造就了江南地区特有的人文特征,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特征包括了一定环境下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观念习俗等,在景观设计中呈现出来的就是景观的风格、空间的环境等,如校园中的建筑风格、道路规划风格,以及校园的雕塑等等。校园的景观应该结合地域的人文特征,创造具有个性化的景观。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关系。

校园景观设计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地域人文特征,还要体现校园文化。例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校园环境设计就利用了江南水系的特点贯穿于整个校园中,同时也融入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比如,在西区中就有“夏园”“、秋园”“、冬园”三个主题园区的设计理念就是结合古代园林的设计原理,秋园的格局就取意于江南水乡,平面错开,步移景异的特点。再有在校园中很多的建筑群,都是利用不同的材料、屋顶形式、色彩和文化符号,并结合不同的设计元素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既满足了师生的现代化需求,也富有一定的地域人文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