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污染的保护措施

环境污染的保护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境污染的保护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污染的保护措施

篇1

 

一、农药污染途径

农药的污染途径众多,但农药之所以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基本特性,如:农药的理化特性,包括:农药的溶解性、降解性、附着性、渗透性和内吸性等。

1、直接污染

顾名思义,直接污染就是农药的有害部分直接作用于受污染体。农药直接作用于蔬菜瓜果等可食作物的表面,经过长期的生长过程侵入其内部,在进入食物链,就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间接污染

所谓间接污染,就是说作物的食用部分并非农药的直接受体,而是农药经由土壤中的水分养料进入作物体内并富集,从而形成农药残留。

3、违规用药

农民为减小作物受病害、虫害等灾害的影响,不仅会违规交叉使用蔬菜上禁用的高毒农药,例如: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而且还会频繁用药或增高用药量,这些都是造成农药污染的主要途径。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

1、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对减轻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农药在对作物实施保护的同时会才六在作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科技论文。具体而言,农药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尤其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某些高效农药,会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会引发生命危险。

2、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得到了重视。农药多是以液体喷洒使用的,在喷洒中或使用后,农药中的拥堵成分会随水分一起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对大气造成影响,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如果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就视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而一旦达到污染或严重污染,就势必会对人体健康、其他生物健康及整个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3、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有农药成分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进入水体等。农药的使用时刻都危害着水环境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会破坏水生态平衡。科技论文。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一些世界著名河流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的农药超标问题。

4、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中的农药来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如除草剂的施用;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深入土壤之中的农药会随着养料和水分进入作物体内;另外还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

三、农药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造成了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的局面。然而,可有人知晓,对作物所使用的农药中70%~80%直接渗透到自然环境中,并对土壤、水甚至是人们一心想要保护的农产品造成污染,从而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生物和人类健康都产生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尽管我国从实施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离完全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目标还有很远。植保是我们不能放弃的,如何才能使植保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采取相对有效的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抑制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达到相对平衡的程度。

1、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

摈弃传统的以农药抑制作物病虫害的思想观念,由新的、更合理的方法取代。比如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有害生物的在种族密度保持在经济效益所允许的受害范围以内。科技论文。从持续农业观念看,这种方法是十分可行的。不过从技术上看还有待研究与推广。

2、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

要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的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害虫的监测也可利用现代遗传标记技术(RFLP’RAPD等)监测害虫种群迁移规律。对于杂草应充分考虑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农作物——杂草、杂草——杂草间的竞争关系,另外还应考虑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给杂草群落造成的影响,对杂草的生态控制进行研究。

3、 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

为适应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预测、预报应对有害生物的消长变化做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是要对有害生物消长动态实施数年乃至十年的超长期预测。要在更人的时空尺度内进行,其理论依据不单单只是与有害生物种群消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亦包括种植结构、环保要求、植保政策以及国家为实现农业生产持久稳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冯雨峰,闾振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1

[2]邹喜乐,论农药对环境的危害[J].湖南农机,2007-07

[3] 刘英东,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4] 海浪,大协作致力降低农药污染[J].山东农药信息,2010-02

篇2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们生活中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无限制的排放的大量的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不仅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人们环保意识的淡化,重经济轻保护的发展理念等更加加剧了水污染,造成了恶性循环,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利于经济平稳发展。虽然目前环境保护得到不断的关注,但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只有经过不断地努力,将水污染增长趋势有效控制,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一、环境保护中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1、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造成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水污染整治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污染源便是资源的低效利用。低水平的投资使得虽投入大但产出少。这样以牺牲资源的数量为代价赢取利润,在短期内可能带给企业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发展模式,资源的稀缺性便决定了这一结局。

2、思想认识不够,企业不重视水污染的治理。目前企业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缺乏应有重视程度, 大多数企业只顾自己眼前的切身利益,重视短期效应把短期时间内的经济指标看得高于一切,企业没有自己长远的发展目标,在自身主观意识上从不重视水污染治理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水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它在企业长久发展中带来的危害性才会真正从根源上解决水污染问题。而许多企业把当地主管部门的环保要求当作例行公事,瞒天过海,检查完过后依然是随意排放,任意污染。

3、企业处理水污染运转费用的高低,导致出现污水处理难的恶性循环。水污染处理运转费用的成效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水污染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巨额的污水处理费用不仅使企业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便产生了人为故意停用水处理设施的严重现象。然而水污染处理设施一旦停止运转闲置下来, 就会很容易生锈、腐蚀甚至出现浪费。等到设备损坏了我们再去花钱维修、更换, 这样的费用增加不仅给企业政府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如此一来水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 便形成了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恶性循环, 从而出现污水处理难,难以凑效的尴尬局面。

二、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目的

1、解决我国南北地区水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北方的水资源相对比较短缺,比南方要严重得多,面对这些当地不容乐观的严形势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以污水资源为核心,采用合理科学全面的治理方法全面提高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特别关注工业发展密集地区的城市,积极规范调整城市里面的排水管网络建设以及污水处理企业的污水排放工程建设。而南方降水量达,水资源、水容量相对充沛,面对这样的优势我们要积极合理科学地运用大海的自身具有的天然净 化能力通过合理有效科学规划的布局,发挥纵横交错的四通八达的南方小河小湖的地理优势,充分的在实践中实现优势的最大化利用。

2、加强对城市的建设和改造,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为居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空间。在主要的城市污水污染严重地段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加强改造和规划整合治理,让城市市民积极的参与到水污染治理的行动中来,并且配合附近的企业、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划分区域负责尽责尽最大努力建设一个全面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城市建设中,难免出现工业污染的情况,而工业污染所排放出的污染物大多是工业废弃废物,因为它排放过程中带有的污染物会随着工厂生产种类不一样而会有不同污染成分。国家规定一般的工业污染排放治理遵循谁污染谁承担污染责任的原则,然而在含有重金属难以处理降解的有机物污染物和高浓度的废水排放企业应主要采用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法,要求必须在厂内处理完才可以排放。在农业污染方面,近年来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量,我国土地办结污染特别严重,有些地区已经处于荒废状态。为提高土地质量,我们必须加强农业研究,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并且及时积极提倡农民使用有机无害肥料。只有共同参与,我们的水污染状况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治,

三、针对现状提出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1、执行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

在执行排放标准时,首先执行地方标准,无地方排放标准的首先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其次行业标准。如果废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但在执行排放标准时应区别对待,尤其要考虑其废水的可生化性、生物毒性及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可能带来影响。

2、加大污水治理力度。

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应加强排水系统的规划,并且尽可能地把排水系统按工业污水与生产污水排放的原则,进行分流制排水系统设计,同时对现有的排水系统和沟道系统加强管理和维修,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并结合市政建设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并配套管网使各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3、强化污染源污水处理

凡是排放一类污染物的污染源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全过程控制及管理措施,在生产车间排水口实现浓度达标排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革、纺织等行业产生的污水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对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保证废水中化学耗氧量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或行业标准;食品加工与制造、饮料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生化需氧量适当放宽控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尽可能采取综合利用,能源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措施,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为主。

4、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对物料、能源、水资源消耗量较大、污染物浓度大及负荷高,生产效率低,污水不易治理或治理费用较高的工业污染源,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造纸及纸制品等行业以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为主,最大限度减少污水及其污染物的生成。

5、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抓好生态建设项目,积极实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城镇工业废弃物处置项目等项目,抓好城镇工业污染源治理。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要予以关停,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

结束语

工业废水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敲响了环保的警钟,在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社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警醒作用。污水治理工作已经开展多年,然而成效并不显著的防治工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只有找准造成水污染的根源我们才会找到真正地解决对策,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长久发展理念我们的水污染治理才会得到真正地解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才为子孙后代留下长久的发展。因此,实现经济、生态之间的协调关系,需要我们各个方面的集体努力,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目前在水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不管是在污水排放、工业污染还是农业水源等方面,都有存在不容乐观的水环境现状,在我国几乎找不出一条没污染的河流,由于污染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数目相对比较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1.水污染进行治理的主要目的

1.1我国南北地区水资源在分配上出现不足问题的解决

我们北方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和南方相比,比较严重。面对目前不是很乐观的形势状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把污水资源作为核心,对合理科学以及可行的治理方法进行相应的运用,特别是对于工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以及密集的地区,应进一步的对城市内的排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企业的污水排放工程建设实施积极规范调整。但是针对南方城市来说,具有比较发达的降水量,水资源的水容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充沛的,根据这一优势,我们应运用合理以及科学地手段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布局,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河流湖泊的地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大化的运用。

1.2加强城市建设和改造,合理的规划城市建设实施

应该对居民生活空间进行有效的营造,有计划的对城市严重污染地段实施有效的改造和治理,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让城市市民得到积极地参与,和附近企业以及单位进行相互的配合,对区域责任进行有效的划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污水处理系统实施最大努力的建设。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工业污染情况的出现,工业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大部分来自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也会随着工厂生产种类的不同而排放不同的污染成分。一般情况下,国家规定工业污染排放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依照是谁污染、谁承担和谁治理的原则。但是对于具有难以降解的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物和高浓度废水排放企业来说,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法,要求在场内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在农业污染方面,具有着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用量。为了让土地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农业研究,尽可能使化肥的使用数量进行不断的减少,提倡农民对有机无害肥料进行相应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对水污染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理。

2.水污染在进行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污染的治理压力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年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由于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长的速度出现提升的现象,水污染量也进一步的增加。所以,近些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进一步的促使其投入逐渐的加大,由于投入增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不能够成正比的现象,尽管经过不断的努力,依然不能够对水污染增长趋势进行有效控制,使水污染的压力出现不断提升的趋势。

2.2水污染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管理体制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并且执法力度相对来说比较低。现如今大多数的企业存在污水排放没有达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现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经过近几年来的改革,对上述问题进行不断的改善,但是仍然没有对其进行彻底的解决,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制改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技术方面和配套设施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执法力度出现不足的现象,导致一些企业废水排放出现不达标。

2.3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基础材料和能源的需求量也处于上升阶段,所以,对能源的开发要进行不断的加大,尤其是水利电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开发力度较大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能源的需求量,对资源要进行大力开发,进一步导致开发过多,对大江大河的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

2.4市场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在公共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改革,让市场机制作用能够发挥到最大化。对于污水和垃圾处理过程中,应该采用产业化的处理,虽然在此方面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但其在整体上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水污染防治的治理措施

3.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环境质量制度得到充分的落实,应每年对环境质量进行相应的质量报告,并进一步的通报社会水环境的质量,包括水源地和地质水质的现状。不仅让公众对水环境的知情权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便于公众对水环境的监督。

3.2水污染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逐渐朝向市场化进行推进,前些年,在对水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尤其是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对社会资本进入市场现象进行过多的关注,主要把水污染治理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进行看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则成为垄断性的管理市场,政府的管制和操作不仅从规划、投资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落实,还要对设计多元化投资渠道进入该领域进行排斥,从而形成发展趋势。

3.3环评制度的应用,能够对环境评估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区域规划环评制度。不要把环评仅限于企业建设项目中,应该对项目自身进行有效的评测,并且进一步的扩大至区域内,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区域的总量来对生态环境及规划进行相应的环评,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划,其次还应运用战略性政策环评的方式,按照国家所指定的环境政策进行有效的评测。

3.4确立目标责任制,对绿色完善的GDP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有效的构建,采用GDP考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会进一步的导致过于对经济效果的重视,对环境的发展进行了忽略,采用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该区域的环境进一步造成的损失在GDP中进行直接的扣除,剩余部分则被称之为真正的GDP,监理绿色GDP考核体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水污染防治责任得到有效的落实。

3.5构建区域性机构、在对区域性环境进行管理时,通过建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体制的建立来对环境过去所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制度的落实,使经济方面的赔偿制度及法律法规得到完善。若一个企业及单位的行为而对他人及公众的健康及经济造成损害时,应对其进行经济的赔偿,只有采用此方式才能使单位及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不断的提升。

3.6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以及循环用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但是重复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资源利用出现降低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严重浪费问题。目前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处理的污水己经在冷却水生产领域以及园林绿化领域等得到使用,但使用范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如果通过处理再生水,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后,就可以向地下进行回灌,采用补充水源有利于后期运用,让不同水质的利用程度得到相应的提升,有效的对水处理的成本进行降低。

总结:水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城市水污染问题危害群众健康,进一步的影响了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存在严峻的城市水污染问题,所以要加大对水污染问题的研究力度,找到科学、合理以及可行的水污染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印发关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3,06:29-35.

篇4

为了达到油田清洁生产的目标,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环保技术措施,避免产生环境污染的事故出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不断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效率,满足油田生产井下作业施工的技术要求,更好地完成井下作业施工任务,保证油田生产的顺利实施。

1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概述

油田井下作业施工是为了完成井筒的作业任务,处理油水井的故障,如套损的修复、井下落物的打捞、修井检泵作业等,为了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质量,避免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种泄漏,禁止对大气、土壤等造成污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解决安全环保问题。环境污染是衡量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井下作业施工即完成修井作业、试油等任务,同时,作业过程中防止发生井喷事故,作业施工后,对井场进行恢复,所有的井下作业的废气物,不允许随意丢弃,避免发生安全环保事故,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避免发生影响人身健康的事故,保证安全事故,更好地完成井下作业施工任务。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井下作业施工也是一样的。基于井下作业施工的特殊性,涉及到动管柱的作业施工,无论油水井,都会存在着各种液体、气体的排放问题,依据环保的技术要求,组织严密的施工设计,避免各种污染物的随意排放,才能保证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环保达到设计标准,适应现代化井下作业的技术要求。

2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环保性能,预防环保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技术措施,解决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环保性。

2.1预防井下作业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措施

加强井控措施管理,预防井喷及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井喷事故,井筒内的流体会无控制地喷射到井口,导致井场的污染。安装井控设备,在井口安装防喷器,通过机械设备制止井喷。为了防止油气层的压力过高,可以应用无电缆方式进行射孔,降低地层的压力,抑制井喷事故的发生。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应用压井液进行循环,控制井筒的压力,保证安全作业。建立密闭的油水流通的路径,防止井下作业过程中的油水外泄,引起井场周围的环境污染。更好地完成井筒内的循环和地面系统的循环,建立管汇输送的方式,将压井液循环过程形成一个闭环系统,有效地防止液体的泄漏,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在井下作业施工现场及时回收剩余的液体,不允许随意的排放,达到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压裂液、酸液等具有腐蚀性的介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泄漏,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发生跑冒滴漏的现象,合理组织井下作业施工,严格执行施工设计,结合井下作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安全环保管理,避免发生安全环保事故,才能降低井下作业的成本,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效率。

2.2井下作业施工环境的保护措施

为了达到安全环保的指标,在井下作业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环保要求,更好地完成井下作业施工任务。不断研究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环保技术措施,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避免各种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在井下作业前期也需要进行安全环保管理,对作业井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合理的井场作业区域,防止各种环保施工事故的发生。井下作业施工单位按照环保的要求,与采油生产单位签订环保协议书,作业施工结束后,对井场进行恢复,避免各种环保事故的发生,达到交井条件,才能交付采油生产单位使用。对井下作业施工环境的保护要求,井下作业施工必须保护保护生产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节,保护人身健康,达到健康、安全、环保的技术要求。实施HSE体系管理,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全员的安全质量管理,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环保性能,避免各级各类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实施两书一表的管理模式,规范井下作业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避免发生人为的误操作,而引发安全环保事故,因此达到安全作业的效果。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效的作业设备,应用清洁的能源,才能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对井下作业进行风险管理,做好安全风险的评估,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加强对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才能达到安全作业的效率。定期对岗位员工进行安全风险演练,使其掌握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内容,一旦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将损失降至最低。

3结语

通过对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质量,使其达到环保的技术要求,避免发生污染环境的事故发生。实施HSE管理,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环保性。应用井控设备和设施,加强井控管理,才能避免发生井喷事故,减少井场的污染,达到绿色作业的技术要求,降低井下作业施工的成本,使其更好地为油田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彭建伟.刍议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7(5).

[2]刘洋.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中外能源,2015,20(6):97-99.

[3]宋华.油气田井下作业环境保护管理措施[J].科技视界,2016(11):241-241.

篇5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路环境保护概述

一直以来,公路环境污染是各个国家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大兴土木,而环境保护意识上的欠缺造成环境日益恶化。在我国,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于公路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通常来说,公路建设项目分为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每个阶段的环境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因为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取弃土场的位置和数量不合适;施工机械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施工管理不严等因素造成环境污染,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惩罚着人类。分析公路施工过程中污染源,并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措施,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境污染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影响。下文中,笔者就这几点进行详细分析。

1、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方面,主要包括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或者原有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

生态方面影响 可能的原因 后果

破坏植被

加剧水土流失 取土、填土、切挖山体、占用土地 改变景观、甚至发生地质灾害

损坏原有水资源 弃渣侵占河道、改河道、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水文条件改变、水生生物环境改变

影响原生态系统 改变生态系统的组成因素 使生态系统变脆弱

表1:生态破坏因素表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可能的污染源

噪声污染 机械、车辆、爆破或其他

水污染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乱放;泥沙、废渣、废水、废油排放;沥青、油料、化学品等

大气污染 土石方工程、汽车扬尘、沥青烟、车辆尾气等

固体废物污染 施工废料、生活垃圾

表2:环境污染因素表

3、社会环境影响

对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公路工程施工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拆迁过程中,原有居民很多被迫背井离乡,迁往别处,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产权调换补偿安置和货币补偿,但是对于他们心里上的影响却是极其深的。

社会环境影响 后果

拆迁安置 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工作的改变;耕地减少

基础设施及资源的占用 对沿线通信、水力、电力等设施;土地、矿产等资源产生干扰;干扰交通

表3: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表

三、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技术、经济、合理和措施多样的综合整治。在宏观上,应根据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如在建设前期的招标阶段,需在招标文件、工程合同及监理合同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在设计阶段,需注重人性化、环保设计,并及时提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建设施工期,需妥善安排拆迁户,竣工时,进行环保设施验收;在运营期,要进行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并处理好环保投诉。在微观上,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污染现象,笔者有如下保护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

主要采取利用水利建设和城市景观水域建设的土方为公路路基填筑,以减少从农田取土。工程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取土时,以分层进行,开挖前先剥离表土,集中堆放,以回用于覆土复耕。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尽量控制,缩小影响范围。

2、环境保护措施

2.1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要加强人为噪声的控制,杜绝人为的敲打、大声喧哗;第二,施工中,可以安装降噪声安全围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噪音的大小;第三,必须与周围居民做好协调工作,通常施工时间控制在早上6点至晚上10点之间,尽量避免凌晨施工,一面打扰周边居民;第四,要加强施工现场噪声监测,当噪音分贝超过警戒线时,需立即停止施工。

2.2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在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污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和河流,需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第二,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和油等应加强管理,不能随意丢弃,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三,施工中,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些水源可循环利用。

2.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在大型车辆运输的线路上,要安排人员和设备定期进行洒水压尘;第二,在施工现场,要准备必要的布袋除尘器和喷淋除尘器等除尘设施。第三,建筑物的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从而降低楼层内的风速,阻挡灰尘进入现场周围的环境。

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施工单位必须规范运输,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洒落或是倾倒垃圾,建筑竣工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废弃垃圾,以恢复此地自然原貌。第二,对于建筑垃圾,如果可以再利用,不能随意浪费,如果不能使用了,需集中处理。

3、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3.1 对拆迁户需人性关怀,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采用各种方法安抚。

3.2 拆迁补偿可以分为产权调换补偿安置和货币补偿安置两种,由被拆迁人自行选择。

(1)产权调换:由拆迁人提供“XXX小区”回迁安置房供被拆迁人选择,进行产权调换。

(2)货币补偿: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人房屋的使用年限、建筑面积等因素,由有资质的房地产机构进行评估确定。

3.3 对于公路沿线通信、水力、电力等设施;土地、矿产等资源产生的干扰,需通过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加强自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生态的持续恶化,为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为后世的生存环境造福。

参考文献:

[1] 甄瑞杰.浅谈公路环境保护对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3).

[2] 郑建峰.唐津高速公路天津段环境风险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建议[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4).

[3] 韩连福.对公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4] 张俊贵.公路的环境问题和环保功能及环保措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Z1).

篇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染问题逐渐严重,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和施工会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技术和措施,以环境保护为原则,追求更为高效、绿色的工程施工管理,坚持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确保施工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兼容。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特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是针对城市内的道路桥梁、排水以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城市面貌的改善目的,能够促使城市生产建设发展,并提升居民的生活体验和出行便捷性。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是为了群众服务而建设的,是政府主导工程施工。相比其他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涉及的管理范围以及施工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施工环节较多,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在区域内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影响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因此,需要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管理,重视绿色施工的实施,完成环境保护的措施应用。

2完成市政道路工程中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意义

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是将绿色生产科学合理地布置到道路施工中。通过绿色施工技术,促使市政道路施工保持先进的施工建设理念,并且规划施工中的重点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情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完成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能够减少道路施工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在道路施工中的大型器械应用、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能够通过绿色施工技术和理念,调整施工现场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编制施工技术操作,科学有效地减少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实现具有积极意义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随着低碳环保理念逐步深入到城市建设概念中,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就是对环保理念的深化和实现,同时也是对于城市的环境保障。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

3.1扬尘问题

随着施工的进程,建设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加上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为露天进行,风力的影响会造成建筑施工附近区域的严重扬尘问题。除此以外,车辆的建筑材料运送、施工现场的材料搬运和加工,混凝土的搅拌以及土方填筑、挖掘等过程都会造成严重的扬尘污染。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扬尘控制,对于施工人员的健康和施工区域周边的居民来说都是严重的污染隐患。

3.2噪声问题

噪声问题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加工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同时为了缓解建设工期紧张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会全天不间断地施工。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以及车辆行驶的声音,造成了周围严重的噪声污染。

3.3水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建设会产生大量废水,而这些废水的排出,是主要的建设处理手段,一般不会进行二次处理措施。如果这些污染废水直接排放到周围水源,会严重影响周围水源的水质,造成水源破坏。3.4建筑垃圾问题建筑垃圾和正常的生活垃圾不可混放,在清运过程中,需要单独处理。然而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进程较快,造成了清运不及时,大量建筑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同时,在施工结束后未进行最后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可能进一步的影响城市环境,给附近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4.1针对环境影响问题的保护措施

4.1.1扬尘保护措施首先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所导致的扬尘污染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完善的洒水防尘机制,尤其是在大风天气、干旱天气进行洒水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内的湿度适宜,能够降低扬尘污染问题。同时采取施工滤网,进行现场地面的覆盖。通过滤网阻绝地面扬尘。重视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密封性,在材料加工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防护隔绝,确保形成安全运输,密闭加工,减少对周围区域的扬尘污染。也可以通过化学抑尘等创新保护措施,实现施工现场的抑尘管理。

4.1.2噪声保护措施加强工程内部对于噪声污染的管控,尽可能采取密闭施工方式,以及分段施工方式,进行噪声的分散和控制。并对施工时间进行严格管控,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作息,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时间规定进行施工安排。选用先进技术中噪音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完成相应的养护工作,降低机械设备异常产生的噪声。通过维护机械设备降低噪声强度。同时在制造厂内完成设备预制,提前完工再运送至施工区域,降低施工区域内的制造过程噪声。

4.1.3水污染保护措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污水,避免直接排放至区域内的水源。要根据实际情况,购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完成污水净化。对于实行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可以二次应用的标准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降低资源浪费。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源保护,避免污水直接排放进入。

4.1.4建筑垃圾问题的保护措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首先要完成废弃物的分类,明确建筑垃圾的类型。详细划分其中存在的化学垃圾、有害垃圾,以及部分生活垃圾,依序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同时对于其中可以二次利用回收的垃圾,要进行能源化处理,防止资源浪费。要建立完善的清运制度,执行相应的清运要求,不可随意填埋、随意堆放。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垃圾站进行及时的清运处理,同时规定垃圾堆放的位置和分类要求,快速完成清运和处理工作,避免长时间大量的垃圾堆放。

4.2绿色施工措施

4.2.1选择合适的绿色施工环保材料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绿色的环保材料,能够进一步从施工技术角度出发,提升建筑质量的同时,保证符合环保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绿色施工环保材料过程中,要确保材料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优质特性,同时要确保材料能够减少施工环节,节约施工能源,避免产生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采购环保材料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环保性能的检测,并且要采用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合理并布置材料的使用范围,确保材料能够展现最大的性能优势,同时不产生过度的资源浪费。

篇7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41-01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已进入“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发展新时期。水利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确立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施工区域内的植被、古树木尽量做到保护到位,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

2.1 防止施工扰民与运输道路污染

1)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要事前通知。夜间十点后,禁止施工产生噪音扰民。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进行清理废料,防止环境污染。

2.2防止空气污染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产生,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空气质量。

2)禁止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味的气体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许可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2.3 加强水质保护

1)砂石料加工系统产生废水的处理。产生的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道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设置干化池,沉淀后的泥浆和细沙由污水管道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施工机械维修含油废水一律不能直接排入水体,应集中收集后经油水分离处理,水中矿物油浓度不能超过5mg/L以上,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水质。

3)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设施,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河道,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临近建筑物和边坡稳定。

4)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淀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5)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应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2.4 固体废弃物处理

1)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运送至指定弃渣场。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防治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及影响其他工程的施工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理,使场地平整,利于复耕和覆土绿化。

4)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箱,防止垃圾乱堆乱放,定期将垃圾运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2.5 水土保持

1)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建设施工期间的落实,遵循《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倡导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节材、节水、节地和节能技术等。

2)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外的土地,破坏庄稼及植被生长,造成水土流失。临时占地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原来地表面貌及覆土。

3)施工期间采取设置给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和其他地物,不乱砍伐林木,不破坏草灌等植被;进行土石方开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生物保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堆放和利用,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2.6 生态环境保护

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林木,严禁在工地附近砍伐树木,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古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的,必须设置围栏并加以保护。

篇8

2市政施工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2.1废弃物污染。市政工程在施工时涉及了多个领域,难免会产生废弃物,如果不能够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那么将会对自然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例如,建筑材料这一类废弃物,如果没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将其随意堆放在施工现场,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便会出现难闻的臭味,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甚至还会对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施工产生不良影响[2]。另外,废弃物还根据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种,无毒的废弃物在处理上相对较为简单,而且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而对于有毒的废弃物来说,不仅在处理上变得更加麻烦,而且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也较大,如果没有经过处理便将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会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健康。由此能够看出废弃物污染对于环境所产生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需要采取措施对废弃物进行处理。2.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市政工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污染类型之一,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最为直接的污染问题。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非常多的扬尘,而且很多设备的使用也会产生大量尾气,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短时间内将会对其周围产生严重污染。而且施工中所使用的涂料等也会产生废气,从而对大气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空气本身是没有任何颜色和形状的,人类的生存十分依赖氧气,也是人类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但是市政工程将会对空气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当大气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时,那么人类在呼吸时便会将这些废气吸收到身体中,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3]。大气污染是市政工程环境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对人体产生影响最为直接和严重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市政工程中的大气污染,为人们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气环境。2.3噪音污染。市政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噪声污染,而且引发噪音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噪音大小和层次也不相同。从对噪音来源所进行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噪音最主要的来源便是施工过程中各类设备使用所发出的声音,如挖掘机、切割机等,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音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另外,市政工程开展焊接工作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噪声污染[4]。不论市政工程产生噪音的原因和噪音程度的大小,都属于噪音污染,严重的将会使周围居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相类似,都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是人们无法通过个人采取措施所能够避免,所以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在市政工程采取措施来避免噪音污染的出现,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3市政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3.1废弃物污染防治。在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和防治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认真辨别和检查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并对其来源进行详细分析,以便能够从源头上处理掉废弃物。其次,对这些废弃物进行详细勘察,针对于能够二次利用的废弃物,需要将其和其他废弃物进行分离,单独放置在某一地方,如此一来相关工作人员便能够对这些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如果在废弃物上的安排不够妥当,对其进行随意堆放,那么不仅不利于废弃物的二次利用,而且还会对施工工作产生阻碍。而对于无法再次利用的物质,此时则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规律对其进行划分和处理,例如是否为化学物质,当废弃物为化学产品时,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再排放到自然界中,从而降低降低废弃物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3.2大气污染防治。空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应当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首先,针对机械设备在施工时所产生的废气和灰尘,应当在正式挖掘之前向地面喷洒适量的水,如此便能够有效降低所产生的扬尘量。其次,如果市政工程在施工时需要先设置相应的通风管道,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设置,利用通风管道排除出去。例如,在进行地铁建设时,由于其都是在地下进行施工建设,此时则需要设置通风管道将地下瓦斯等气体排出出去,从而降低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概率。另外,针对于含有污染废气的材料,采购人员在采取时应当选择绿色环保材料,或是选择正规厂家所生产的材料,如此便能够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对大气所产生的污染[5]。3.3噪音污染防治。要想对市政工程中的噪音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第一,降低噪音的出现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对机械设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设备所发出来的声音。例如,在混凝土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商品混凝土来代替传统混凝土,如此便能够有效降低和避免搅拌机在搅拌混凝土时所产生的噪音,而对于切割机所产生的噪音,可以在切割之间对需要切割的材料进行调整和整理,然后再对这些材料进行统一切割,切割时应当在隔音棚中进行,这对于噪音的降低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第二,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如果检查时发现了问题,那么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更换,这对于避免因机械故障而产生的噪音污染有着积极作用。第三,在市政工程还会使用大量的运输工具,这些工具在启动和鸣笛时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噪音,所以施工单位应当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有效处理措施(如可以采取隔音板将施工现场包围起来),从而有效控制噪音污染的产生和出现。

4结论

总之,在现代城市发展当中,市政工程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工程,通过观察一个城市市政工程能够了解到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但是,市政工程的施工将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市政工程施工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文章就针对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重视市政工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减少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促使我国市政工程行业能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非.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论述[J].门窗,2015(12):212.

[2]徐啸龙,于秋波.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6(5):234.

[3]陆晨源,陈龙.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59.

篇9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85-0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从环境现状的调查、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应防治的措施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相应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环境现状一环境影响状况一环境保护措施状况的思路构建如表1所示的体系框架。

由表1可以看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表示该评价指标体系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第二层次为构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子系统层,包括环境现状、环境影响状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状况这三个子系统;第三层次为主题层,是反映所隶属的子系统的主题;第四层次为指标层,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全面概括性的描述型、实物型和列举型指标构成。

一、环境现状

对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为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建成使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主要是对拟建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区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因此分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区三个主题层。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状况是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大气、水体、地貌、土壤等环境状况。其中,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是影响建设项目的重要因素,如土坡因挖掘而崩陷、地下水位过高使得地基受损等。另外,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也会对建成后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产生影响。为此,选择了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性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的监测,须采用一些技术性的监测工具,或收集该地区相关资料,程序复杂、难度较大,可将现状所收集的资料,参照相应的环境标准进行对比,得出质量“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结论。

(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重要部分,事先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森林草原植被、动物栖息、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状况,有利于衡量项目建成后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对不同方案的分析,有利于比较它们之间生态环境差异,以选择合适的项目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植被情况和动物栖息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内容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和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指标的增减。对于此指标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应作出详细定性分析说明。

(三)环境保护区

调查项目包括周围地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温泉、疗养地等环境保护区,以免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区造成了影响,造成景观的破坏。对于此项指标的构成,是情况的调查,要有距离、面积等详细说明。

二、环境影响状况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状况的分析,主要是找出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污染环境因素和破坏环境因素。污染环境因素是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以及其他污染物;破坏环境因素,主要是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对地形、地貌和已有设施的破坏,对森林草原植被破坏引起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水土保护区的破坏等。因此分为环境污染状况和破坏环境状况两个主题层。

(一)环境污染状况

用于分析计算拟建项目建设或使用过程汇总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一般应选取粉尘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噪声覆盖率作为环境污染状况指标。

(二)破坏环境状况

项目建设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某些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景观的破坏、地形地貌的破坏和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预测其破坏程度,作为破坏环境状况指标。

三、环境保护措施状况

环境遭到破坏固然是不幸,但合理的环保措施能将环境影响减小的最小,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环保措施主要是绿化措施和污染控制两方面有机结合,因此选择绿化水平和污染控制作为评价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的两个主题层。

(一)绿化水平

篇10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我国在十一五划计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由此可见,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城市建设污染等污染物排放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污染物的排放量大于我国经济的增长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虽然我国年都会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大量的资金,且资金总量逐渐增加,但由于环境污染速度过快、环境保护投资资金有效利用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近几年有关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的因素有许多。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效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环境保护投资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②在环境污染治理与投资资金运行方面效率较低;③环境保护投资资金运用不合理;④环境保护投资资金形式过于单一;⑤环境污染治理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2 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发展经验

由于发达国家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科学技术方面都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经验,有效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

2.1 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工作在于“治本”

环境保护投资应从污染治理转向以预防与清洁生产为主的道路上,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其实质就是从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所以想要做好环境保护投资,就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清洁生产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例如美国成立了环境污染预防机构,成立专门的环境污染专家小组,对各行各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供环境污染问题预防与清洁生产的具体指导。

2.2 法律的强制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通过立法的手段,加强环境保护。美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对各个行业建立了二十多项环境保护法律。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已建立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开始严格的执行,对环境污染严重超标的行业实行全面的环境治理措施,并对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费用支出与所承担的责任做出详细的规定。采用法律的强制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环境保护执行力度,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此外,法律的强制实施,有效确保环境保护投资的持续性,资金治理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效率。

3 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的建议

3.1 有效调整环境保护投资结构

想要做好环境投资,将环境污染治理转向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清洁生产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境污染投资效率。将环境保护资金主要投资于具有清洁生产的技术领域中,有效做到从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等多个环节预防环境污染。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有效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生产技术进行评估,具有推广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清洁生产技术可列为地方、行业或者是国家科研项目计划。并且对于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过程中缺乏资金的,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贷款支持。除此之外,对于一切有利于清洁生产与预防环境污染的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国家也可以采取免收各种技术服务费、评估费、转让费等措施,而企业研制清洁生产技术所花费的科研费等,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3.2 运用法律手段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效率

政府部门通过建立环境保护法,运用法律的手段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效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经验,为了能够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应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完善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相关规定,规范环境保护项目的投资、运营等各个方面的规则。根据环境保护项目的投资不同、项目类别不同,构建灵活多变的可行性的投资方式,做到环境保护投资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4 结语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给各国带来严峻的挑战,人们普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十中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做好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竟萌,王保娟,杨文杰.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9,298(09):20-24.

[2]何平林,刘建平,王晓霞.财政投资效率的数据网络分析:基于环境保护投资[J].财政研究,2011,32(05):117-119.

篇11

[中图分类号] X32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10-1

在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系中,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是该体系的重点部分,是建设项目对环保“三同时”政策落实程度的主要参考依据[1]。对施工期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监理已经成为国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必须保证工程的施工现场、周围生态自然环境、防治设施、建设污染物排放等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规定和标准。

1环境监理的涵义

环境监理具体指的是国家相关环境监理部门或机构,在工程相应建设方的委托下,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批复文件、相关环境监理合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等,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到具体项目建设中。其参与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通过环境监理方式,在工程施工期对其“三同时”的实施情况、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目的是监督和保证环保措施在工程建设施工期中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并实现将环保控制方式的转变,即由监管部门外控转变施工过程内控。在环保过程中,施工期的环境监理是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按照监理对象进行分类,具体可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可分为生态保护措施监理、环保设施监理、环保达标监理3部分内容;根据监理时段进行分类,具体可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分为设计期、施工期、试运行期环境监理3部分内容。

2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主要内容

2.1施工现场及施工区环境敏感点的监理

为有效防止和预防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对工地周围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监理单位需对施工期工程建设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理措施,保证工程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均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2]。在施工设计阶段,工程建设由于受到地质、地形、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设计期与施工期的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对厂址进行变更、移位或对产区的局部或整体分布进行调整等,导致建设项目临时占地或附属设施产生了一定变化,进而导致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影响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环境监理部门需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监测工作,加强对环境敏感点的监控力度,监督工程建设方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降低施工期周围生态环境的受污染率。监理的主要内容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监理、生产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理、噪声控制措施的监理、野生动植物及生态保护措施的监理、人群健康措施的监理、施工期危险化学材料的管理的监理、环保和染治理设施建设的监理及环评文件落实情况的建立。

2.2施工期各环境要素的环保达标监理

施工期环保达标监理是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环境污染因素达到国家规定环保评价标准的重用环节和主要内容。环境监理部门在监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中施工期污染防治及生态环保措施的具体要求,严格对施工期各环境指标进行监控,保证工程施工阶段中各种废气、废水、噪声等均符合相关环保规定要求。在施工期,建设单位通常会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评标准进行施工作业,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施工期气、水、声等污染元素进行净化处理,重视对工地周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环境污染因素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因此,需要环境监理部门通过巡视、现场监测、记录报告、旁站等方式对工程建设施工期存在的污染隐患进行及时提醒和整改,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建设施工期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环评要求,降低生态环境污染。

2.3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理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监理具体指的是,环境监理部门对建设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敏感区保护目标保护措施等各种措施的计划和具体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3]。工程施工阶段中,生态影响及减缓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按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该文件的批复文件的具体要求,同时充分分析工程施工期出现的具体环境影响特点,然后将相应文件要求与施工具体特点相结合进行分析。按工地临时用地、取土砂石场所、废弃土渣场所及矸石场、灰场等进行列表,将具体详细的环境监理要点罗列给施工方,并监督施工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2.4环保设施“三同时”建设的环境监理

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需严格根据“三同时”的环境管理制度,切实落实环保设施与施工建设同步进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设施建设必须严格根据环评的相关要求进行科学建设和安装。如安装建设配套的生活污水及含油废水净化处理设施、隔声设施、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生态保护及修复设施等,确保施工期出现的各种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均得到有效净化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周围生态环境污染发生率。

2.5其他环境监理内容

除上述几点环境监理内容外,在环境监理工作中还需进行以下几点工作: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对环境进行相应监测工作;及时向建设方发出监理工作指示,并对指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按时编写环境监理专项报告及月、季、年报;定时组织开展环境监理工地例会;协助建设方、施工单位、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相关环保突发事件。

3结束语

环境监理制度的施行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强化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约束关系,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大降低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发生率,给人民和社会带来极大效益。环境监理制度的实施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篇12

Abstract: with the quickening of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recent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noise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dust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keep the ecological balan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will be t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polluti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olutio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市政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不断同时,也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对周围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不仅会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工期,同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如果长期不得根治,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因此,在对市政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十分必要。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市政项目工程建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前、施工过程、竣工运营。其中,每个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1施工前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决策方案、实地考察等是市政项目工程施工前包括的主要内容。通常在对市政工程进行设计规划时,通常只注重如何最低限度降低投资成本,实现工程建设的实际功能,而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虽然有的在工程施工前会提出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往往不能直观的反映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工程参与人员模糊环境问题。对高价值的土地资源盲目占领、污染水资源、破坏城市绿地、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是工程施工前期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

1.2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市政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程,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最容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噪音污染、粉尘污染、水污染等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

(1)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主要是在施工作业时,由于施工现场对各种机械设备的运作以及对材料进行加工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其主要特点是污染源十分固定,并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这种干扰的声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2)粉尘污染。市政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大气污染主要原因是粉尘污染。在施工作业时,由于车辆来往行驶、地面发生腐蚀或施工操作等将施工扬尘、道路沙尘等带进大气中,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周围环境。

(3)水污染。施工人员随意排放生活污水或者工业用水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自然降水至施工场地,使各原料受到雨水冲刷产生污水也是引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通常水污染大多集中在施工现场周围的水域。

1.3竣工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当市政工程竣工后,开始投入运营,发挥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工程中有污染的项目就会对周围环境进行持久性的破坏。随着其使用功能的不断发挥,噪音、粉尘、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也随之日益加重,影响人们健康以及日常生活。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主要是对由于人类在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管理。运用到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就是控制好整个施工时序上出现的环境管理行为。全过程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以及竣工运行,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承包商、业主、监理共同参与,共同协调,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各自发挥其职权,组成城市环境管理的主体结构。

2.1政府主管部门的环境管理措施

通过利用行政命令、经济手段等,对施工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限制和控制。为了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使之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就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情况来看,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十分必要。

2.2承包商的环境管理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工程施工承包商有直接控制工程的各项管理的功能。承包商应该利用自身的力量和优势,充分发挥其环境管理职能。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承包商应将环境管理意识融入其中,严格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对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反映、协商,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方针。

2.3业主的环境管理

业主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决策者,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控制者。在进行招投标时,应严格评审施工单位的投标书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对于不明确不合格者坚决不能给予批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严格施工程序,对施工现场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时处理。

2.4监理的环境管理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大规模发展,工程监理制度在取得了较大改善和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对环境监控能力受到限制。由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具有一次性特征,监理部门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控制制度,扩大建立控制管理权限,更好的进行全面系统化的环境管理工作。

3、施工阶段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

3、1针对噪音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噪音污染源主要是施工作业与施工机械设备等。因此在项目建设施工中,特别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尽量采取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设备,减少对落后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应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规划,施工作业尽量在白天进行,减少夜间操作。

3.2针对粉尘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首先应经常洒水对运输道路进行有效养护,必须对运输粉质材料如水泥、土方等的车辆加上盖篷布,道路扬尘降低。其次应在施工现场的粉末材料上面搭盖篷布,尽量采用先进设备进行施工作业,事施工工艺产生扬尘频率降低。此外,应及时覆盖的土地面以及土方,减少风蚀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3.3针对水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防止污水、废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应及时处理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料,如果没有处理完善,不得排入城市河流。同时,施工人员使用的生活污水,必选在进行集中处理以后,才能排入水体。此外,施工现场堆放的油料也是引起水污染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减少水污染,应对库房地面实施防渗处理,避免油料由于滴漏导致水体污染。

3.4针对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篇13

(一)环境影响评价缺失规范性与客观性

虽然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开展提供主要依据,但是由于该体系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按照当时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法律、法规建立的。所以,对于现当代的建设项目而言,其已经不具备较高的时效性与执法效力了,这就使得我们在利用该评价体系,对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的时候,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从而导致评价规范性与客观性的缺失。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则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它们分别是:1)没有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就一味依据书本上的知识,对环境评价进行编制。虽然由此制定出来的环保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是不具备较高的可行性的。如此一来,也就大大降低了环保措施的执行效率,从而直接性的影响到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2)聘用委托单位,将环境评价全权交由该单位去进行。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委托单位在执行环境评价的整个过程当中,为了降低委托方的环保投资额,会将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缩小化,从而导致委托方不能够依照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来降低建设项目施工后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二)未全面落实环境监管工作

环境监管的周期与建设项目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建设项目在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之时,环境监管工作便正式开始了,直至整个建设项目完全竣工之后,其才能够真正的得以结束。由此可见,环境监管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广的,比如: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管、施工材料的检验、试生产的审批、成品的验收、施工环节的监管与环境保护的验收等方面。然而,在大多数建设项目中,由于环境监管部门不具备较高的监管资质,再加上有些监管人员的个人素质偏低,使得其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未能严格依照环境监管的要求及目标去进行,导致环境保护措施的实行,不能够与建设项目实现一体化。如此一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效率。

(三)基层政府的环境监管意识较为浅薄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把“绿色GDP”作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但是就大多数基层政府而言,其自身具备的环境监管意识是比较浅薄的,且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环境监管工作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进而直接性的降低了建设项目的环保意义。其次,有些政府部门为了能够为其自身谋取更多的利益,不顾后果的借助各种行政手段,对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干预,使得建设项目出现了环保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等问题,且类似于这种存在着环保问题的建设项目一经投入使用,不仅会给本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给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从而更进一步的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

二、探析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对策

(一)依照相关要求及标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建立“考评机制”,定期对环境影响评价部门进行综合性的考评,针对那些不能够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部门,应当向其提出拒绝其成为本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单位,比如:1)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在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环境污染风险,使得环境影响评论出错,让环保部门无法提出针对性较高的环保措施,来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环保措施失效的单位;2)没有严格依照建设单位的实际要求与建设标准,编纂环境影响评价,导致环境影响评价不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与针对性,从而让由此提出来的环保措施,不能够有效的对环境污染风险进行合理规避与控制的单位。与此同时,面对这些从业资质不高,且不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我们还应当积极的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举报,以肃清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的纪律,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执行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质量,我们应当在建设项目获得审批之后,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及标准,同时结合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各种文件,建立一个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并让监管部门在该体系的带领之下,实现对建设项目进行高效率的环境监管。其次,面对项目建设中有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风险,环保部门还应当及时的采取可行性较高的保护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科学的预防,以降低其的出现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另外,针对项目建设中需要排放出去的污染物,还应当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标准,确定污染物的最适排放量范围,避免污染物过度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做好基层政府环保意识的教育工作

深入基层环境中,向基层政府的有关人员宣传环保知识,并通过实例的讲解,让他们全面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从而让他们能够自觉的培养起环保意识。如此一来,也就能够有效改善基层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不到位的现状。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当中,还应当积极听取并采纳环保部门的相关意见,防止出现“因小利而失大利”的现象。这样,也就可以大大降低项目建设后期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生态性”与“经济适用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