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背后的商机

金融危机背后的商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危机背后的商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金融危机背后的商机

篇1

这是渔民看风识天气所编制的谚语。以前渔民出海打鱼没有天气预报,只能依靠天象的自然规律,发现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避免船翻人亡。这是渔民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规律,非常实用。

渔民出海打鱼尚且能够从风、云、雨等自然现象中发现天气变化,从而避免风险。我们搞经济工作是不是也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发现规律,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从而规避风险、提前预警呢?

世界金融危机,给国家、企业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许多企业遭受了灭顶之灾,还有很多企业至今仍然没有走出低谷。当然也有很多企业躲过了金融危机。秘诀在于这些企业会看经济的“天象”――宏观现象。国际风云的变幻,经济脉搏的跳动,社会焦点热点的动态,经济政策的预判,产业经济的走势,国计民生的需求变化……通过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文化、体育等社会现象的研究观察,随时发现蛛丝马迹,捕捉危机信号,从而躲过灾难,甚至发现了新的商机

灾难来临之前,是会有预兆的,很多现象会告诉你,暴风雨要来了!

无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自然人,从事社会经济工作,如果要想避免损失,其实也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及时了解宏观方面的趋势信息、动态变化就可以获得发展,避免损失。

篇2

几乎每家报媒在2008年年初都有共识:奥运年给中国经济肯定带来利好,报业广告要抓住这一利好机会实现广告创收额的快速增长,特别对报业广告来说,奥运会开幕前的机会远大于奥运会开幕后。所以,众多报媒早在2008年年初,甚至是2007年下半年便展开了对奥运年广告的“攻坚战”。以半岛都市报为例,早在2007年4月,半岛都市报就与国内多家媒体分别组建了“15+1奥运报道联盟”、“CMA中国城市主流媒体联盟”,同时对迎奥运的关键时间节点都进行了周密的活动和主题特刊策划。2008年2月,半岛都市报推出了“迎奥运报道特刊及活动招商大会”,声势浩大,仅百版以上特刊,半岛都市报就策划了三期,加上平时的奥运周刊及系列迎奥运主体活动,半岛都市报围绕“奥运商机”做了大量文章。一、二季度的报业广告增长,尤其是一季度的广告增长显然与各界对奥运的期盼和希望以及报媒的推广有很大关系,而慧聪数据显示的国内报纸广告刊登同比增长14.8%,则打破了过去两个年度报刊广告增幅低于同期GDP增速的局面。CTR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报刊广告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这给很多的报媒带来喜悦,于是大家憋足了劲“奋战奥运”,更有媒体不惜财力、物力、人力,对奥运投入大量的版面。然而,奥运开幕后的8月却给了报业广告当头一棒。慧聪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报业广告刊登额同比下降8%,广告版数减少16.55%。8月份半岛都市报广告创收同比下降超过30%,作为奥运伙伴城市的青岛,因奥帆赛很多行业广告几乎停发,这个下降幅度几乎消耗掉了前7个月的增量。其实8月份的“报业广告之灾”已早有人预言分析过,他们认为奥运到来后电视、网络将是广告的“大赢家”,主要是电视、网络占据了赛事直播的“时效、现场、直观”优势。事实证明,在奥运开幕后的8月,中央电视台是最大的广告赢家,地方电视台及报业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广告蛋糕被中央电视台“掠走”。

如果说8月的“报业广告之灾”对2008年中国报业广告创收产生影响的话,那这个影响还是个“小影响”,真正的深刻影响是奥运后经济形势的多变,其中最深刻的影响来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各国经济提出了挑战。在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中国报业广告的走势并不乐观。从行业看,房地产、汽车以及新兴的金融、旅游等广告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出现的“地产市场观望氛围”,对地产广告产生影响,11月份,地产广告呈现明显衰减之势;汇率调整,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加工企业影响较大,从而间接影响消费市场;物价指数上涨,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恐慌心理及国内股市的低迷使消费呈现萎缩态势。2009年,人们更担心的是实体经济会受到更大的冲击,从而影响消费。这些现象和预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同时也重创着报业广告经营者的信心,悲观的情绪开始弥漫……

冷静分析坚定信心

对中国报业广告的悲观化分析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面。的确,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经济肯定受到相应影响,并将影响到报业广告创收,于是大家更多地对未来表现出忧虑。这种忧虑是有道理的,但作为报纸广告经营者,仅仅忧虑是没有用的,必须从另一个侧面和角度,尤其是积极的角度去分析大势,并拿出应对策略。按照这种思维,此轮经济低迷期反倒是传媒创新广告运营模式,做大做强的特殊机会。

面对这次危机,中国政府的国家控制力优势凸显。如果说借助奥运,中国进一步提升了在世界各国的国家影响力,那么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中国则表现出一个国家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承受力和影响力。对外,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增强;对内,政府政策、市场调控正在显示威力,13亿的人口规模加上国家对政策、市场及资源的配置和调控能力,使中国经济对全球金融危机有较强的“抗震力”和“承受力”,这等于给了中国经济逐步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机会,所以中国有信心能确保2009年经济增长率不低于8%。这种信心可以让很多人坚信,在经历短期的经济调整、振荡之后,中国经济应当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增长,而对这种优势的判断,可以使我们对2009年的广告形势做出乐观预测。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于2008年10月份以后推出了包括财税调整、货币利率调整在内的多项调整政策,目的是刺激国内经济发展,同时推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拉动内需的举措;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差别的蓝图规划和相关政策,则更是为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此外,13亿人口的大国同时支撑着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在这种大环境、大趋势下,经过短期的调整后,中国经济势必会重归持续发展的轨道,当然中国报业广告也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恢复元气。因此,对中国报业广告的未来,我们应当坚定信心。

只不过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还要冷静分析2009年中国报业广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策略。

从政策面看,报业广告所面临的是如何恢复百姓消费信心的问题。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会缓解人们对金融危机袭来的压力,逐渐建立信心,市场有效需求会逐渐开始释放。在经历2008年9月份以后持续几个月的市场低迷后,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和拉动内需的政策会不断出台,大多企业会做出积极的应对和调整,并把重点瞄准国内市场,从而刺激内需市场活跃,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预计2009年上半年属于调整期,下半年应当出现转机,报业广告要度过一段艰难调整期。

从市场面看,报业广告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经济形势走出低迷,并不意味着报业广告蛋糕持续增长,报业广告与广电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广告争夺战将日趋激烈。在区域报业市场,同质化和实力相近的报媒之间的竞争还会更激烈,报业广告在应对外部竞争的同时,还不得不受到报业运营成本加大的影响,一方面要面对“口味多变”的客户需求(包括价格、服务等);另一方面还不得不面对内部成本和竞争成本提高带来的压力,这需要在其中找出平衡点。

从广告结构看,违法违规的医疗药品广告会进一步萎缩,并逐渐退出市场;地产广告明显要受到“地产观望期”和开发量减少的影响而呈衰减之势;汽车行业面临结构和规模调整,其广告投放连续几年快速增长的趋势会放缓,尤其是燃油税的推出对大排量品牌汽车市场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消费受影响,商场、卖场类广告有一定幅度的下调;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金融类广告2008年下滑幅度较大,2009年还要经历一段低迷期,才有可能从阴影中走出。几乎所有行业都会受到经济低迷的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从这轮危机阴影中走出来,许多有持续发展动力的行业,像通讯业、教育、旅游、商场、卖场、食品、酒水、饮料、洗化用品,其广告会呈现较快的增长。

从广告运营模式看,报业广告单一的传统运营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面对日趋成熟理性的行业和品牌客户,报业广告的传统运营模式正面临“效果衰减”、“精准性差”、“有效到达率降低”、“广告手段单一”的挑战,这势必会导致报业广告的渐渐流失。

积极应对再创辉煌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改革步伐和整个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中国报业广告也一直快速增长。尽管有人在2005年喊出“拐点”和“寒冬”,充其量只能说明报业广告的增幅放缓和短期波动。事实上,自2005年至2008年,报业广告依旧在维持较稳定的增长态势。但随着报业广告规模的扩张和所面临的众多挑战的加剧,中国报业广告增幅放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种放缓一方面来自外部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来自中国报业广告自身创新力不足。从这层意义而言,报业广告若想有新的增长局面,必须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锐意创新,从而拿出积极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报业广告持续增长。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创新举措:

1.强化逆向思维,寻找经济低迷时潜藏在各行业领域里的“商机”,积极创新丰富广告运营模式。在经济低迷时期,对市场和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恢复信心。没有信心,预期消费及预期市场就没有根基。在这个关键节点,一些有责任感和长远战略眼光的报纸媒体应当学会借机做强市场话语权,毕竟在这个关键时期,企业更需要与媒体联手一起恢复市场信心,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策划使媒体、企业与受众共赢。例如对房地产广告的运作,不能坐视地产商在“观望的氛围”中煎熬,可以设置多种广告合作模式,既能为开发商的销售找准突破口,又能为购房者带来利益,而报媒从中可获得更好的广告市场份额和绝对额。为实现这种共赢目标,报媒可成立置业投资俱乐部,推出购房投资课堂,组织团购等,地产广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使企业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依此类推,多个行业的广告都可以借机创新。

2.加强与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品牌战略合作”,从“单一的广告版面销售商”转换为“复合型的传媒资源整合商”。未来传媒的“品牌化、资本化、产业化”是一种大趋势。报业广告应当充分利用并深度开发广告客户资源。报纸媒体应当从不同的行业中选择有实力、有规模、有商业信誉的客户进行深度的合作。具体可通过向这些重点品牌客户提供品牌增值服务、“量身订做”式的营销服务,使这些客户与报业广告的合作更稳固持久,同时呈现增长态势。通过“品牌战略合作”,还可使报媒与客户在资本、业务及市场层面合作,使品牌企业与媒体有机会打造一个共赢的利益平台。

3.细分读者需求,并通过市场手段有效整合读者的市场需求,挖掘报业广告的“新量”和“增量”。具体可以采用“精准营销、互动营销、整合营销、数据营销”等手段对读者需求进行有效开发,从而使读者在获得阅读需求满足之外,享受到报纸更有价值的回报,既能培养读者忠诚度,更能起到稳定广告客户群,培育新兴行业广告的作用,使报业广告能获得增量和更多的广告新客户。

例如,报纸媒体可充分利用闲置版面与自办网络、呼叫中心推出购物平台,为读者提供质优价廉及新、奇、特产品的订购,同时可利用发行网络配送上门。这样既给读者提供了阅读附加值,又给报业广告培育出新量和增量,还可使报媒获得广告以外的业务收入。

报媒可根据不同行业的读者需求订制不同形式的营销组织和平台,例如成立置业俱乐部、美食俱乐部、车迷俱乐部等。这就等于伸出来很多“触角”,使报业广告成为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这样报业广告的价值含金量就会越来越高,企业的回报率会提高,广告投资风险会大大减少。

围绕读者需求,按照精细化原则,同时考虑成本控制,“深耕”报业广告市场,“做透”区域传媒广告市场份额。报业可在现有报业广告以经济专刊为主要引导载体的基础上增加网络、行业频道、DM、社区版、区县资讯等辅助平台。这些辅助平台能带来更多的“弱势”广告,单个平台的量可能不多,但汇聚起来就会对报媒形成极有益的补充,这样一方面进一步拓宽报纸与读者的交流空间,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经济专刊因受成本限制不能扩版的“瓶颈”问题,可以使区域报媒“深度”覆盖区域受众。

4.适应多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多元化的趋势,推出多媒体广告的制作、、。近些年,技术创新引发的传媒业创新速度远远高于市场因素,技术的进步使传媒业的生产流程不断创新并使媒体形态日益丰富,但相应的广告业务模式整合创新却迟迟没有跟上。目前很多报业广告在多媒体广告运作上还处在初级水平,更有许多报业广告还仅仅抱着一张报纸广告做文章,对未来多媒体广告没有尝试更没有规划。应对未来传媒广告竞争,就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报业广告的优势,逐步开发新媒体及广、电、户外媒体广告市场,使这些媒体的广告对报业广告形成有益补充,同时也为客户提供立体传播,以保证更好的广告效果。

5.着力提高报业广告的资源整合力,使报业广告成为行业和客户拓展市场不可缺少的链条和平台。按照这种思路,可将每个行业的广告客户组织起来,通过立体活动、营销事件、联合促销等多种形式,为读者提供超值的市场回报,逐步形成以报业广告为核心的多行业“价值链”串联。

篇3

“我们会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但到目前为止,我的确没有看到什么实质性影响。”百度掌门李彦宏在电话会议中说。谷歌CEO施密特也一身轻松:“金融危机发生在纽约。而不是这里(谷歌总部加利福尼亚)。”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和深化,企业的广告投放预算必然减少,但付费搜索正在加速抢夺其他投放途径的份额,也就是说,针对付费搜索的投入依然在持续提高。

这一点似乎可以在2000年至2002年美国经济的上一次下行周期中找到佐证,在这个时期,整个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销售下降了15%,但付费搜索市场却增长了2.3倍,搜索营销这种推广模式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这一幕很可能在中国重演。”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预言。

“它来自火星”

“在地球上,已经很少有行业没有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了,只是严重与否的差别”,一位业内人士笑言,百度这种“异类”恐怕来自火星。

根据百度的Q3财报,其营业利润为3.683亿元,同比增长了119.1%,再度续写了翻番的神话,净利润也实现了91.4%的增长。而营收方面,达到9.1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5.1%。

对此,各大投行意外之余,纷纷给予积极回应。摩根士丹利看好百度付费搜索的增长前景,建议“买入”,摩根大通也依然维持对百度股票的“增持股份”评级。并且,分析师们对百度Q4的预期依然乐观,高盛预计其总营收将超过10亿元。

而在此之前一周Q3财报的谷歌,同样让人大跌眼镜。其净利润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6%,营收也增长了31%。财报当日,谷歌股价上涨8%。

百度和谷歌的“逆流而上”,似乎表明了付费搜索对宏观经济的恶化拥有“免疫力”。近期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使得业界对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状况表示担忧,两份迟来的财报“无疑给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产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此外。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也从整体上肯定了搜索行业的表现。根据艾瑞的报告,以运营商营收总和计算,2008第三季度中国搜索市场规模达到14.29亿元,同比增长了70.5%,虽然比百度“跑得慢”,但在如此大环境下,“让人吃惊”。

“叛逃者做贡献”

随着金融风暴对全球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中小企业越来越奉行“紧缩预算”的策略,这直接导致了推广投入的减少。在2000年到2002年的美国,这种策略让互联网广告投放减少了15%,而当前的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广告开支下滑幅度也远远超过这一数字。

在这一背景下,搜索引擎业绩的持续上扬耐人寻味。整体预算在减少,但付费搜索业绩在激增,显然,一定有别的推广方式正在被广告主抛弃。

事实的确如此,倒霉蛋是B2B网站。一直以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B2B与搜索引擎是两大最重要的推广方式,但来自艾瑞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B2B电子商务运营商营收规模13.3亿元,环比增长仅3.9%。远低于去年超过10%的季度环比增幅。

其中,依赖于外贸、代工型企业的阿里巴巴的情况尤其突出,阿里巴巴的付费用户2006年增长率为44.5%,2007年下滑至39%,2008年一季度这一数据甚至骤然降至7.1%。

更严重的是,尽管阿里巴巴会员数依然保持正增长,但续签率正在大幅降低,有分析猜测,或许正是这些“叛逃”的客户正在为付费搜索的高速增长“做贡献”。

百度的财报正好呼应了这个猜测。根据财报,百度Q3活跃的网络营销客户数量约为19.4万家,同比增长了35.7%。两相对比,搜索引擎的强劲增长或许不难理解。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金融危机向全球的蔓延,以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深化,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体现,付费搜索对其他推广方式的“挤兑”让促使其收入和比重持续提升。

“饥饿时的面包”

分析B2B客户“叛逃”的原因,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外,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中小企业主越来越注重‘花每一分钱都要看到效果’,B2B投放缺乏有效的反馈让人沮丧。”

而这恰好是搜索营销的长处,“按点击和效果付费”让风雨飘摇中的中小企业主“心里更踏实”。一位资深的营销专家认为,“这就好比人在极度饥饿时,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包才是最实在、最能填饱肚子的。”

“但B2B网站有时候更像‘望梅止渴”’,该人士进一步介绍,企业花2800元购买阿里巴巴诚信通之后,发现一个热门关键字往往有几十页的搜索结果,排名靠后的企业基本上没有点击,更不用说获得商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里巴巴又推出了竞价服务,如果企业要将自己的企业或产品排到前五,每月还要再向阿里巴巴交500元至1600元的竞价费。

此外,还有一个B2B不得不面对致命点,其覆盖率已经远远落后于搜索引擎。根据艾瑞的最新数据,百度在2008年第三季度网页搜索请求市场份额为73.2%,它早已经是中文世界流量第一的网站,覆盖率超过92.2%,而这远远超过了整个中文B2B领域网站的覆盖率和流量。

“尽管对于单个企业主来说,搜索引擎的绝大多数流量都无价值,但他并不需要为多余的流量买单,并且可以随时控制成本,在大气候不景气的今天,精准、高效,可控的特点也让搜索营销更容易获得青睐。”分析人士指出。

搜索营销公司的CEO凯文也表示:“我们的客户仍然更愿意购买搜索广告,不管怎样,付费搜索仍然是最好的宣传途径。”

“冬泳”才刚刚开始

这场金融风暴将持续多久,没有人能够预知。著名经济学家也曾发出警告:“这场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将在2009年进一步体现。”

如此情况下,稳定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部长级会议中指出,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篇4

第一章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面对的严峻形势

一、科技创新、改变产品结构

金融危机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在为生存纷纷找出路。例如:中山明阳电气通过强硬的科技创新,改变了产品结构,企业的利润仍在逆市中上扬,订单已到2010年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据了解,明阳电气是全国唯一一家具有南方型和北方型两种风力发电技术企业。中山顶固金属制品公司今年1月~10月创造价值1.127亿元,同期增长了133%,缴纳税收600多万元。“一个五金产品最多卖10多块钱,而一个‘生态门’却可以卖到近5000块钱”。

二、配合大企业实施相应的调整

大企业资金相对中小企业雄厚,具有成熟的运作程序和管理模式,中小企业配合大企业实施相应的调整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成效的。同时大企业也在危机中实施相应的调整。沃尔玛通过节能降低运营成本。未来两年内,沃尔玛将减少现有商场能源消耗的30%,水资源消耗的50%,使能源合理地循环利用。缩短供应链条,进一步控制将使沃尔玛成本得到,增加环的透明度。2011年,公司将在国内推广定点农场项目。

三、中小企业及时转移产业开辟市场

广东是中国出口贸易大省,2008年前11月,东莞对香港地区、美国和欧盟出口量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6%,除对日本出口增长8%外,对其他各主要市场出口悉数下滑,其中对香港地区、韩国出口下滑超过20%,对美国、欧盟出口亦下滑10%左右。广东与拉美地区贸易双边贸易总额仅占广东外贸总额的3.5%,比重显然过小,发展潜力巨大。陆教授建议我们开辟受金融危机相对较小的非洲、中东市场,并寻求银行的帮助,例如渣打银行(超过90%的营运收入和利润来自亚洲,非洲和中东市场)。同时加强国内市场的拓展,寻找新的内需市场空间。中国的中低端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如农村消费市场。寻求网络新机会,转向了电子商务,这也是企业能够快速找到的增长点之一。扩大内销市场、寻找国内OEM订单,互联网也会解燃眉之急。

四.抱团联合

横向纵向联合,借助外力发展。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与其他企业联手,迅速壮大自身实力。横向联合就是企业同与自身规模大致相当、产品相似的其他企业联合,与对方在管理、技术、品牌或销售网络方面优势互补。纵向联合则是企业与上游或下游企业联合,形成产业纵深链,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取成本优势,减小企业市场风险。以协会调控等手段,协调企业间的信息、资金、联合等问题,并防止出现价格战、扩充产能拼死一搏的内耗式恶性竞争。通过企业间联合或行业协会,采取联合担保式的“抱团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很好手段。

五.用足政策扶持与支持

2009年广东省一次性新增10亿元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或补助,奖励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成绩显著的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将注资10亿元成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重点基础建设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再担保业务。同时将安排2亿元扩大出口专项资金,用于扩大对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的商品出口退税征退差额资助。2009-2012年省财政安排的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专项等资金也提前于2008-2009年预算安排,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2009-201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的15亿元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专项资金60亿元,在2009年集中使用。

六.熬过危机,“剩”者为王

中小企业应把生存下去作为第一位任务,保住厂房、设备、生产能力、市场、骨干员工队伍,还有流动资金。变现用不上的资产,尽力减少应收账款和产成。节省体能,减少费用和投资,所谓“自知者明”,切勿去冒险投资陌生的产业和领域。过去很多企业是通过不断的产能扩充来降低成本,而不是通过成本管理。除了直接成本外,还有销售的费用、行政的费用、市场推广的费用。在正常单量不足的情况下,甚至可接部分亏本订单,以维持正常的开工率,保证工人的正常收入,保持员工的士气及稳定员工队伍。

七、抓住危机中的“机会”

金融危机已升级为金融风暴,如今企业的口袋里已经没有那么多钱了,甚至还要借钱,但是市场顾客需要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与产品,更恰当的竞争性的方案。危机中很多企业处于资金窘境,其中有些企业可能会倒闭,这对资金充足的企业有利。相信中国的中小企业还是有能力渡过这个难关的。

(一)所谓市场盲点即市场的空白点,在这里指寻找市场中出现供小于求的商品

在金融危机的袭扰下,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在不断下滑,大部分商品都出现了供大于求,很多企业都在为寻找新的商机而挖空心思,其实只要回头留意身后就会发现仍有一批“盲点”产业,比如老年产业,特色快餐业等。“盲点孕商机”,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挖掘市场盲点,整合资源,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强中小企业。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坚持“四化”——细分化、专业化、体系化和简单化。

(二)细分化就是中小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产品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细分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巩固现有市场、制定最优的营销策略和战略,更是中小企业开发市场,参与竞争的有利武器。比如生产服装的中小企业,由于金融危机,需求量锐减,如果一味追求做大生产量岂不是“雪上加霜”,可以尝试在生产前就细分市场,寻找新的商机,比如可以生产特色老年服装,这样可以从增加的老年服装市场弥补其他市场的萎缩,同时还增强了企业市场影响力。

(三)专业化指企业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在这一专业领域内的经营作为经营主业,兼营其他,使企业形成一体化发展

其实质就是要做到“人有我精”,通过专业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专业化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高瞻远瞩,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生产艰难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为企业融资,而应该积极加大应届大学生的招聘,培养和储备人才,同时积极引技术,不断提升专业化,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为“春天”的到来早做准备,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体系化就是指中小企业与时俱进地制定实施某一战略,随后制定后继跟踪服务和不断完善战略提升政策的系统

金融危机是严峻的,战略上我们要重视,同时更要求战略的可持续性和战术的可操作性,中小企业只有因时因地制定战略,制定配套的落实措施,形成体系,才能用最小的经济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才能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求生存,求发展。

简单化指在发展中小企业时要承认现状,不为力所不及而苦恼,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现有经济基础上,在可能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促进中小企业一步一步提高,逐渐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做强中小企业。

第二章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确保中小企业平稳较快的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在当前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下,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先天不足”(资金、人才、技术匮乏),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转变思路,另辟新径——深挖市场盲点,做强中小企业。面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及早深挖市场盲点,坚持和做好“四化”,同时在“薄利时代”还要树立“不以利小而不为”的经营理念,扩大市场占有率,就能把“盲点”变为“亮点”,培养出市场新的商机,做强中小企业。

大型企业一般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必须促进大型企业健康发展,在调整发展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特征,因而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是指围绕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确立的愿景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竞争策略等。缺乏明确和清晰战略的企业,不可能有高效的战略管理,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也不可能成长为卓越的大企业。从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方面的做法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企业实施发展战略时至少有3点要把握好。

(一)要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市场定位。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发展战略,重新确定市场定位,并相应进行资源配置。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重大且深远,市场竞争格局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认真评估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企业应对危机的前景和对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企业的发展战略。如果是所处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自身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采取收缩战线、压缩产量的战略,以渡过难关,再谋发展;如果是所处行业严重不景气并且自身已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要审时度势,必要时应及时实施战略调整,重新确立企业的市场定位。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三星集团深受重创,公司负债达170多亿美元,裁员达30%,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三星集团果断调整发展战略,从大规模OEM制造业务及时转向以电子、金融及服务业为其核心业务,经营核心转向以自有品牌、数字技术为主,最终获得重生,成长为引导信息时代的“数字企业”。

(二)要不断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

主业是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世界500强的发展,其主业都很清晰,并且大多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主业,采用专业化的战略参与市场竞争。当然,在强调企业要突出主业并不断提高主业竞争能力的同时,并不排斥适度多元化。对大企业来说,适度多元化经营,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分散经营风险等。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会遇到是突出主业还是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问题。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大企业应集中有限资源做优做强做大现有的主业,不断巩固和提高主业的竞争优势。对认准的主业要锲而不舍,不要轻易放弃。在集中资源发展主业的基础之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一些与主业及其核心能力联系密切的业务作为新的发展板块,通过不同业务之间共享已有的技术、品牌、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等资源,依托现有主业形成的优势地位和核心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尽快建立起新业务的竞争优势。世界上许多优秀企业在选择业务经营领域时,基本上都是在确立了主业的竞争优势之后,以原有主业为基础开始选择多元化战略,进入相关多元的业务领域。美国苹果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就是利用苹果电脑作为共同的“中枢系统”,开发出一系列关联性高的产品,都取得了成功。从我国的情况看,一些企业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或为了谋取高额利润,热衷于多元化战略,盲目进入一些本身并不熟悉或没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并且多元业务之间缺乏关联性,结果大多并不成功,甚至因此深陷困境。对已经进入多元业务并且处境较为困难的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要主动剥离不具竞争力的业务,主动剥离与主业无关的业务板块,把有限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业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主业的竞争力。

(三)要慎重实施兼并收购

企业规模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做大,一般会面临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还是兼并收购的战略选择问题。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兼并收购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的兼并收购有利于企业壮大实力,不成功的兼并收购则会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甚至会拖垮企业。大企业在实施并购重组时,一定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整合能力。近几年,我国不少大企业发展较快,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也增强了做大的信心,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许多企业提供了兼并收购的良机,企业既要抓住机遇,充分用好机遇,利用兼并收购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保持清醒,切不可脱离企业的能力为一味扩张而兼并,为单纯做大而收购,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二、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政府监管严重缺位,大企业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存在制度缺陷等。大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和核心。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从微观层面分析也可以说是一场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危机。大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国际经验表明,到目前为止,公司制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大型企业普遍采用公司制的形式。适合建立股份制的企业则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符合条件的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分析世界500强的企业,基本都是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上市公司。世界级大企业之所以大多采用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是因为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把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营效率;有利于企业资本的流转,在更大范围进入资本回报更高的行业和领域。

(二)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大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我国大企业应分析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企业的普遍做法,积极引入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制度,优化董事会结构,充分发挥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的作用,规范董事会运作,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和内部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仅仅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事实说明,再好的企业制度安排,如果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都会导致制度失效。总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刻不能放松,并且要形成有效的政府监管体制;另一方面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三、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企业只有把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传统技术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同时,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事实再次说明,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

通常认为,企业自主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3种类型。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和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具有特殊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抓住石油危机对小型节能车的迫切需求,迅速组织开发出可节油25%—30%的新车型,成功占领全球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加快技术创新必须拥有足够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展规模依然不相适应,大量关键和核心技术要依赖进口,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必须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和核心位置。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仅有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和促进技术创新,加快建立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长效机制

企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中。要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完善人才的选聘和评价机制;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要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要持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研发经费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并且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三)要培养和造就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要善于发现创新人才,使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制定长期有效的培养规划,加快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创建创新型企业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各类人才。

(四)要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地和平台。要提高自主创新所需的装备水平,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五)要大力营造创新文化

要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使自主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员工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献身创新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倡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营造敢于突破、和谐包容的创新环境。

四、优化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机遇,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克服危机冲击,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发展整体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单纯依靠低成本进行竞争的经营模式正在丧失传统优势,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在失去市场生存空间,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步伐。面对严峻的生存发展环境,企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结构调整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一)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现有的产品结构,开发市场需要、盈利能力强的产品,淘汰那些没有销路、经济效益差的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战略。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区别于竞争对手并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产品的一种战略。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以产品的特色赢得竞争优势,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独树一帜,从而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取得高于竞争对手的收益,用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来锁定顾客群。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的竞争手段趋同,最常见的就是价格战和产品同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市场变化进行战略定位,推行差异化战略,避开战略趋同和恶性竞争,使自己在市场中能有独立的发展思路,减少短期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进而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

产业升级换代是企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和获得更多盈利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应对危机和渡过难关的重要对策。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后的11年里,杜邦公司投入2200万美元和230名科技人员,致力于合成纤维开发,于1938年研制成功世界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从此奠定了全球合成纤维工业的基础及杜邦公司在行业及全球的地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要调整投资结构,对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长线项目,须审慎决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重点项目建设上,聚焦主业发展,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要围绕主业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使产业结构更趋完善合理,获取产业链前后端和价值链高端收益分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快推进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有条件的要逐步由国内大企业向跨国公司进而向全球企业转型,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要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要努力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尽快占领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要调整组织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臃肿僵化,市场反应迟缓,成为不少大企业的通病。从我国大企业的状况看,有的企业存在着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及时改变,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优化组织结构。要明确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关系和权力分配,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划分和协调关系;要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要理顺管理流程,做到岗位职责清晰,程序科学合理。

五、强化管理健全防范风险的机制

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大企业要真正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就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能够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汽车厂商中崛起、发展、壮大,跻身世界汽车巨头行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这种科学的精益生产方式,其核心的一点就是不断改进管理,不断挖掘管理潜力,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竞争力。我国大企业要真正在国际竞争中胜出,一方面应不断扩大和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和改进管理。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水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也是行业的生命,关系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见利忘义,急功近利,忽视和不注重产品质量,不管企业有多久的历史,不管企业发展到多大规模,必定会被消费者抛弃。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意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要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

(二)加强成本管理,提升控制成本的能力

价格竞争是企业最常用的一种竞争策略。在质量、服务等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就成为决定企业胜败的重要因素。而价格竞争的背后主要是成本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综合成本增加较快,许多企业的市场空间和获利空间受到很大挤压,不少既无技术又无品牌、主要依靠劳动力低成本竞争获得出口订单的加工制造型企业陷于生存危机。应该看到,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的综合生产经营成本仍然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会越来越小。因此,一方面我国企业要尽可能利用好低成本的相对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转变发展模式,增强控制成本的能力,更多地通过体制创新、技术进步、优化结构、加强管理等途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资金链条断裂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尤其要注意现金流的管理,因为决定企业生存的是现金流量。我国有些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时,盲目扩大规模,高额负债经营,遇到经济不景气时,企业的资金普遍较为紧张,很容易出现现金流断裂的问题。大企业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现金流管理。要尽可能实行财务和资金的集中管理,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所属各级子企业财务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要实行稳健的财务战略,保持必要的现金流量,严格控制大额资金的流向,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结构。要建立财务危机的预警、监测和应对系统,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

(四)加强风险管理,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或突发事件,也可能来自内部决策失误或管理失控等。从我国许多企业的情况看,内部风险很多来自乱决策、乱投资、乱担保。企业应切实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完善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要规范和完善投资决策程序,防止随意决策和个人专断。要加强企业投资全过程的监管,落实投资项目责任制。要加强高风险业务管理,审慎运用金融及其衍生品工具。

六、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坚定信心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具有强烈进取心和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家,不仅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心,还要振奋士气,带领全体员工顽强拼搏,共渡难关。

企业文化是指为企业广大员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都要求企业把加强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篇5

但是,去年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产品的进出口增速近期出现了下滑。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显示:2008年1-11月,电子信息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824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比2007年同期增长率降低了10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商品进出口增幅76个百分点。通信设备产品2008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分别为174.28亿美元和804亿美元,同比增长0.44%和16.5%,出口增幅比2007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

显然,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日趋增多的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深度融合,保持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是摆在行业管理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近日还表示,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要实施一揽子计划,把扩大内需、振兴产业和科技支撑结合起来。

如何化危机为商机?首先,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发现,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受欧美母公司和本地经营业绩下滑影响,很多外资企业开始减少对外投资,如苏州高新区,2008年以来平均每月被注销的外资企业就有2家。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外资拉动特征明显,外企收入占全行业比重始终保持在80%,左右,外企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全行业的发展速度。由于国际汇率变化及原材料、能源资源价格大幅波动,一些企业因对未来预期不明朗而不敢接受订单。

国内外不利因素初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海外业务较大的华为、中兴,海外应收账款风险和汇兑损失加大。上市企业股价大幅下挫接近甚至超过60%,无锡尚德等9家太阳能海外上市企业市值缩水超过70%,股市融资难度加大;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资信水平降低,贷款难度进一步增加。

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些固有特点也加大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对经济景气指数敏感。电子信息产品中消费类产品占较大比例,与一般生活消费品不同,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往往最先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而在经济复苏的最后阶段才逐渐回升,而且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链普遍较长。

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全球化加深的新形势下更加凸现。多年来,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制造能力和水平。但产业大而不强,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全球化加深的新形势下已经更为突出。

在新的一年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才能促进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首先是要尽快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加强规划指导,加快制订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

其次是要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核心技术,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等重大专项为依托,提升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要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彩电行业转型和平板产业发展,完善平板显示产业链。要推进集成电路企业与电子整机企业的合作,为产业发展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动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产业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篇6

罗松见时机来了,就找到销售总经理杰克和副总于敏慧,希望把公司几款低端产品的主销售渠道定为网络和DM直投刊,做一个大胆的低价促销活动。

可杰克却不同意,说这两个渠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金融危机对中国也没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过不了多久,主渠道的销量就会提升上来。

罗松说:“危机和地震让人们产生恐慌心理,消费开始节制。所以,网络和直投刊这两个渠道中,质优价低的产品一下受到大家的欢迎。你看看网络销量的暴涨就会明白一切了。”

可杰克还是不同意罗松的想法。

最后,没办法,罗松只得去找朴熙焕。结果朴熙焕很快做出了支持罗松的决定。

公司的几个低端电子产品投放到网络和蓝孩子DM杂志后,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中并没有做太多的广告,可效果却空前的好,好几个产品很快就卖得断了货。

不久,公司副总裁、销售总经理杰克忽然被炒。

金融危机后,公司的销售虽然下滑,但并没有伤筋动骨,杰克被炒,还是让大家觉得很吃惊。许多人在私下里都谣传,说杰克太腐化,不但挥金如土,还包了好几个情人,在公司内部影响很坏,所以惹怒了董事会的人。

但罗松知道,这绝对不是主要原因。公司总部炒掉杰克,主要还是他对中国市场不了解,公司的营销一直没有做到本土化,同时,他与下属的沟通也过于官僚,大家对他一直敬而远之。金融危机后,公司董事对公司前景开始担忧,所以才做出这一大胆的举措。

杰克被公司炒掉后,罗松很快被提升为销售部副总经理。罗松觉得有一种被架入云端的感觉,十分心虚。毕竟,市场部在公司只是个小部门,部门领导也只是总监级别。可销售部是公司的核心命脉部门,总经理身兼公司副总裁一职。

罗松这么年轻就当上实权部门的副总,公司许多中层也都不服,暗自议论说;“天上掉馅饼为何总能砸到罗松头上,是不是和于敏慧有一腿?!”

罗松听了后,心里特别不舒服,说话做事总小心翼翼。

总裁朴熙焕看透了罗松的心思,马上把他叫到了总裁室:“杰克的走,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你现在的一切是靠你自己努力得来的,有什么好心虚的呢?”

罗松说:“我总有些担心自己干不好这个工作,毕竟经验少。”

朴熙焕说:“你看看咱们公司的沟通准则――全维沟通准则:站在高层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你比杰克做得好。所以我相信,你是能胜任这个职位的。

对于网络的DM直投刊,我们也知道,现在不可能成为公司的主渠道,但再过两三年,就一定会是主渠道。而且,你所做的工作还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立体地宣传了公司的产品和形象,这是单纯投放广告达不到的效果。二是在目前这种困难时期,这两个渠道的红火局面鼓舞了公司员工,这背后的潜在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听了朴熙焕的话,罗松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降价风波

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公司高层制定的经营策略也变幻莫测,总是容易让人一头雾水,难以理解。于是,许多员工开始指手画脚,愤愤不平。觉得公司高层都是猪头,如果换了自己,早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了。

这种现象就如同球迷看世界杯一样,总骂里边的球员脚臭,换了自己球早进了。可若真的让他们上了球场,个个都是踢的没有说的好。

普通员工接触的事情有限,做事时难免会狭窄些,尽管听了领导的详细报告,可对于高层做决策的角度和深层次原因,还是不清楚。

此时,许多人会出现两种心态:一是怀疑公司领导的决策能力,担心公司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对公司不信任、没信心;二是在工作中会产生抵触情绪,消极对待上司交给的工作。

要改变这两种不良心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沉住气,站在职务比你高一级领导的角度去思考这些决策,便会很容易理解公司高层的意图。

罗松被提升为销售副总之后,程凯被提升为市场部总监。不久,公司发生了一次公关危机事件,产品销量锐降。程凯与同事们沉着应对,迅速开展了一次成功而有效的危机公关活动,使公司化危机成商机,销售额最终反而略有提升。

这件事让程凯一下子成了功臣。说话做事,明显硬气了很多。

没多久,又有两家很知名且很有实力的公司杀人英语学习机市场,跟进公司一款最畅销的学习机产品。这两家公司所销的产品与雪杉公司的基本相同,但广告宣传攻势却比雪杉公司猛许多。几家公司开始在终端上演“三国演义”。

后来,其中一家公司开始降价,接着另一家马上跟风。见此情形,罗松知道情况不妙:这样拖着,时间久了,公司这款机型销量会锐减;同时,公司新品还迟迟推不上去,有形和无形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程凯在中层会议上力主降价,然后推出功能更多更全的新机型。他觉得公司的实力比另两家强一些,可以用打价格战的方法将其拖垮。由于上一次的立功,程凯威望增加不少,好多人也附和他。

但罗松根据多年的销售经验,做出与之相反的决定:价格保持不变,但每个学习机赠一份公司新出的英语学习软件。

程凯十分不满,多次找罗松理论,但罗松仍坚持自己的想法,这让程凯十分气愤,觉得罗松水平太低,甚至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结果,此举马上见效,消费者见雪杉公司的产品同竞争对手的“价格相当”,又觉得他们公司的产品一个顶两个用,比较实惠,所以销量很快上来了。这一做法,不但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美誉度,销量也不降反升,同时,公司的新软件也因此而省去了额外的宣传费,提前上市了。

而另两家公司却因打价格战而元气大伤。

事后,程凯心服口服地向销售副总道歉,罗松说:“你是站在一款产品的角度来考虑营销方案的,可我是从公司整个品牌和市场占有速度来考虑的,所以我们会有冲突。”

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曾取得过一些成绩的人,大都像程凯一样:心浮气躁,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早就应升职,担任重要角色。时间长了,就变得有些像掉进灰堆里的豆腐一样,吹吹不得,掸又掸不得。

但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对公司及周围的事情不留心、不专注,他们只懂得自己分内的一点事。一旦提升,马上会因视野的狭窄而无法胜任。

所以,许多做了中层领导的人往往面临一个提升瓶颈――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特别难受。

在这种情况下,倒不是业务能力上有什么问题,而是综合能力出了问题。这个时候他们便容易得“近视眼”的毛病――对公司发展的走向及方略不留心、不专注,只盯着自己分内的一点事,思想境界和普通员工没什么差距。

篇7

金融行业实力不减、内需行业信心十足、乳业品牌谋反弹……他们敢于投巨资宣传的根基在哪里?

答案的背后,寄托着人们对中国经济尽早走入下一个发展春天的厚望和信心。

从2008年11月1日上午8点40分,到晚上22点,历时约13小时,中央电视台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在北京结束,招标总额92.5627亿元,仍比2008年的80.2861亿元有明显增长,增长率达到15.29%,创造了15年来招标总额的新高度……

我无意陈列枯燥乏味的数字来暗示什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你我都很清楚这些数字真正意味着什么。正如招标会主持人白岩松在结束词中感慨的那样:“今天的结果不仅属于央视,也属于中国,是两个字――信心!”

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历来被称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市场变化的风向标”,招标结果能反映来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前景。经济呈现颓势的今天,央视招标额反而逆势上升12亿元。这,令人鼓舞。

知名品牌研究专家李光斗表示,今年央视广告资源拍卖中标总额上涨是肯定的。他认为,本次中国企业家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市场,对品牌的投资是为了获得消费者信心,中国企业坚定了这点就不会因为外部世界经济情况的变化,而放弃对中国内部市场的信心,因此,他们敢于大手笔购买广告时间;而在美的集团以4701万元竞得今年招标会的头彩之后,李光斗亦分析认为,这个价格相对去年的头标上涨了8.9%,或许也代表了国内企业2009年经济信心指数。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系主任黄升民则表示,观察央视招标正好观察媒介市场的风向,本次招标会的火热场面预示着来年的广告市场依然值得期待。他认为,国际经济的波动,对中国广告市场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直接,于是就出现了2009年广告投放热度不减的情况。

其中,金融业和快速消费品业的广告投放态度颇具代表性。

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已无情地波及到国内金融行业,原本被市场认为今年可能出现大幅降低传播预算的金融机构此次也大规模出现在招标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王菲博士认为,企业从其战略角度出发,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地收缩,但必要的市场扩展并不会放弃。金融企业有长远的规划,更需要每年平稳的投入,不会因为一年一时的损失而不顾市场大局。

对于本次快速消费品和食品类企业的广告投入加大,尼尔森公司中国区执行总监陈丽洁认为,这一方面说明经济危机对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冲击较小,毕竟吃饭穿衣用药都是生活必需。而且这类商品的品牌众多,如果停止广告,就减少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原用户很可能被其他牌子的广告吸引而转换牌子。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出台后,这些企业对今后的市场抱有信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发展态势。

可以说,央视招标是对第二年经济走势的集体民意测验,是最市场化的行为。这样的结果折射出了企业对2009年中国经济和市场充满信心。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大幅上升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萎缩以及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更广泛更深入地向全球蔓延……这一个个坏消息让不少中小企业忧心忡忡。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不同企业做出了不同的策略抉择:

一方面,有的企业因经营不善而主动“失踪”;有些昔日发展良好的企业也申请破产;有的企业按兵不动,期待这场危机早日过去……中小企业原本拥有“船小好调头”的天生优势,是什么让他们放弃努力和希望临阵脱逃,或在原地打转,任凭风浪左右拍打?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企业缺乏信心!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开始酝酿压缩成本,储备过冬粮草;更有一些富有远见的企业主动出击,勇敢地走上了寻找新商机的道路。在他们眼里,这是一次难得的扩大再生产的机会,这是一堂必修的挫折教育课,这是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得先机的时刻!……为什么这些掌舵者敢于在风浪中勇往直前?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正如总理所说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宝贵。”面对危机,有信心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尽管金融危机确实爆发了,确实在多多少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尽管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原则,但我宁愿我们广大的中小企业能够淡忘“金融危机”这个词,我宁愿你们远离“信贷危机”“倒闭”“破产”“陷入困境”等等这些字眼儿,安安静静、专心致志地经营自己的企业,不要盲目地忧心忡忡,不要让社会上的不利传言干扰你经营的信心和勇气。

是否每次听到关于经济衰退的消息都会让你陷入恐慌?是否在订单没有减少,一切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你也会对企业的生死存亡感到焦虑?那么结论还是那句话,“金融危机对你来说,来自心理的压力远比来自市场的压力要大得多。”危机时期,传言并不是准确的信息来源,相反却可能导致你情绪紊乱。

经济危机是很严重,但我们完全不该让自己陷入恐慌之中。如果能谨慎行事和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就并不意味着你的生意一定变得比以前糟糕。

你更应该全力以赴去筹划的是:在新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如何应对变化,适应变化,并利用这些变化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需要好好思索的问题。

你更应该积极思考的是:在变换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广而告之,如何招商,如何借力国家拉动内需的东风开疆拓土,这是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要好好珍惜的机会。

资料链接

从CCTV广告招标看2009年市场

■肖明超

2009年CCTV黄金时段广告招标结束,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CCTV却依然以15.4%的广告招标额增长,最终招标总额达92.5627亿元,备受行业关注。

从CCTV的招标结果,可以看到2009年市场的一些特点:

二三阵营的品牌迎来发展机会。在乳品市场,有8家企业中标,其中圣元全年中标高达2.24亿元,其次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三元、飞鹤、完达山,而两大巨头蒙牛和伊利依然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一些影响,出手不再那么耀眼,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危机中的行业,危机企业会用广告的来恢复消费者信心,因此广告投放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而很多没有处于第一阵营的品牌将会在2009年利用龙头企业调整的机会而增加广告投入,以改变在行业中的劣势地位,潜力值得挖掘。

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投放增长。启动农村市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导向,中国消费市场结构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线二线城市很多消费品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对于地县级市场以及广大的农村市场,却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因此营销向下走的趋势日益明显。而越到这些三线及以下的市场,越缺乏覆盖率足够广和足够有影响力的媒体,CCTV无疑是目前的最好选择,当然反过来提醒更多的媒介运营者,未来在三线以下的广告市场还有很多机会,其他的媒介也需要调整营销策略,要向这些市场做战略准备和市场转移。

篇8

内蒙古与日本、韩国都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主要地域,日本经济高度发达,韩国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内蒙古则是发展中区域。三者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梯次明显,资源条件也各具特点,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近年来,随着内蒙古与日韩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三者均受益匪浅,同时,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

(一)携手共进的区域合作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10月,第二次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中日韩三国在深入探讨了“东亚共同体”前景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基础上,发表了《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和《中日韩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并达成了10项合作倡议。

中日韩合作与东亚等区域合作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既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又为彼此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尤其是为三国间的各层次、各类型交流合作创建了稳定平台。

(二)步履艰难的日韩经济

日本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发达国家,拥有竞争力很强的出口型制造业。也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援助最多的国家。韩国是典型的经济外向型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土面积狭小,发展潜力有限。

金融危机以来,日本经济又陷入了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而同样受到沉重打击的韩国,出口和内需均快速下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让均属外向型经济的日韩两国更是雪上加霜,使日韩经济的发展步履艰难。

(三)复苏背后的内蒙古资源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沉着应对,扩大内需,在保持自身发展速度的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经济的低迷,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创造的机遇,是日韩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对自身影响的最佳选择。

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内蒙古,是日韩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区域。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拥有完备的交通体系和出口通道,利于投资的良好政策环境,尤其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内蒙古的能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等市场合作开发潜力巨大。

(四)远亲近邻的岛国商机

地域相邻、文化关联以及其自身经济发展经验均为韩国提供了向中国市场延伸的平台。如果策略得当,韩国相较于日本能更好地利用中国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从中韩的经济合作中获取巨大利益,

目前,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区,而与这些省市毗邻的内蒙古,欠发达的区情使日韩对内蒙古的了解相对较少,与韩嘲的经济往来也相对较少。加强双方的合作,既有利于韩国把握商机,扩大出口市场:也有利于内蒙古聚集资金、技术,创新理念,增加就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五)难以释怀的中日情感

日本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援助最多的国家,其同时也将中国视为最具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尤其在对华产业转移问题上,日本非常谨慎,担心出现本国产业“空洞化”。而对于中国不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日本则在涉及核心技术以及主要制造业领域,均采取对华抵制政策。

中国人虽然普遍对日本产品以及其民族本身给以青睐,但历史的阴影却始终不能挥之尽去,中日情感难以释怀,导致对日本的社会接纳氛围较差,直接影响到了日系企业对华投资的安全感。新一轮经济衰退又迫使日本不得不把更多普通工厂转移到能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尤其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而集中人力、物力研发高端技术,尽快弥补与美国和欧盟在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方面的差距。

二、内蒙古与日韩加强经贸合作途径的思考

世界金融危机让日韩两国更加认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而内蒙古的发展现状也面临着新机遇的挑战以及如何迅速把握这一发展机遇等诸多难题。为了能够进一步把握形势、积聚多种有利因素促进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如何积极有效地融入东北亚经济圈,尤其是埘加强与日韩两国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途径,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树立区域理念,集聚多种要素,谋求合作共赢

内蒙古与日韩的经济合作,要从企业间的简单投融资等活动提升到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层次上来,提升到共同建设高裕、低碳的内蒙古上来。树立区域理念,以政府为平台,处理好交流合作环境的稳定与投融资渠道的畅通:以企业为平台,处理好生产技术的承接转移与配套加工企业的本地化:以大学为平台,处理好大学问的深层次交流合作与国际性人才的养成:以民间为平台,处理好民众间的沟通了解与对广泛合作的认同,集聚多种要素谋求合作各方的共赢局面。

(二)加强广泛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奠定合作基础

加强广泛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是推动我区与日韩经济合作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建立驻日韩办事机构,确立友好城市关系以及开通日韩文版的内蒙古门户网站等政府间活动,搭建内蒙古与日韩政府间的稳定交流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双方的民间交流,通过日本ODA项目以及非政府组织间等的交流,促进民间、企业间的相互往来与相互了解。另外,高度重视外籍专家、学者来我区进行学术交流讲座,使区内研究人员及时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国际动态,做好知识理念的更新工作。

(三)深入沟通理解,理顺对接渠道,建立合作机制

深入与日韩投资者的沟通理解,理顺体制机制,在对待外资问题上,不但要在形式上做到与国际接轨,更要在理念上做到与外资的精细对接,针对日韩两国以企业为中心的社会性质,通过设立企业投融资办事服务体系、纠纷调解协议会、外籍人员生活服务配套等设施,在有效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等在华核心利益的同时,逐步培养外籍人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以及各种民间活动,以增强外籍人员对在内蒙古生活的认同感,形成稳定而有效的氏期合作机制。

篇9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

Key words: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ways and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80-02

0引言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自此以后,中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精英教育”,并由此带来了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局面。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无疑使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8、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2007年的水平,仅为68%,而在这一数字背后的,是毕业生待就业人数的增长,2007年毕业生待业人数为173万,而2008年毕业生待业人数为196万。温总理曾经指出,我国一年安排的新就业职工最多也就是1100万到1200万,通常在900万,而2010年仅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就高达630万,加上过去待就业的大学生,各高校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然而,造成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学毕业生规模庞大外,还有来自社会的需求结构与大学教育的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本文从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需求改变以及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探讨就业难的原因,并找出高校提高就业质量的途径。

1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1 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就业环境改变

1.1.1 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改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增长放缓,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7%,比2008年降低0.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下降,必然会使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受经济冲击最明显的,是规模比较小,受出口影响大,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然而,民营企业却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2007年我国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因此,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不仅如此,甚至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行业也削减用人计划,如汽车、房地产、制造等行业的招聘需求比往年下降六成以上。

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企业削减招聘规模,也使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更为严酷。一方面,金融危机在西方国家的爆发,使得许多原计划在国外就业的留学生被迫回国,使得国内大学毕业生必须与“海归”竞争,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使得一些往年毕业生甚至中高层管理者被迫再就业,与这些经验丰富的再就业人群相比,应届毕业生的竞争力再度削弱。

1.1.2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需求结构改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然。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减少,工业产业升级使许多大型国企不断整合,并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这些调整必然改变人才需求结构,甚至由于部分企业的倒闭将减少人才需求,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人才需求偏向服务消费类专业,如物流、旅游、餐饮等。然而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同,专科院校向本科院校趋同等问题,使得高校的人才供给单一,无法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结构。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造成的过剩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大规模下岗人群再就业的问题,更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落后的高校教育导致的供给错位

1.2.1 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如果将高校视作生产人才的工厂的话,那么,这座人才工厂的最大问题就是产销不对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许多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主要考察的不是市场,而是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专业因师而设,并非因市场而设。另一方面,盲目增加一些培养成本低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会计、计算机、新闻等等,学校盲目求大求全。正是由于各大学盲目上专业,使得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过剩,人为地导致这些所谓“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有8个: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而这些正是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几乎在中国的任何一所高校里都找到这些专业。这种专业设置的失衡,其结果是“热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及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1.2.2 课程设置对实践内容重视不足如果说专业设置是解决高校如何适应市场职业需求的大方向,那么课程设置则解决的是岗位胜任问题。然而,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重视不够,使许多学生参加工作后的实践操作能力差,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在实际中应用。在课程设置上,国外的教育理念颇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把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视为高校的“三鼎足”,实践课程的比重大,为此,国外大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都比较强,就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独当一面。而我国由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偏颇,大学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使得最近频频出现“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的消息,暴露出华而不实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致命缺陷。

1.2.3 就业指导滞后,内容单一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在校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足,53.9%的院校到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仅16.6%的高校是从大一就进行就业指导的。如此滞后的就业指导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有调查显示,71.1%的学生希望在大三前开始就业指导。高校对就业指导的不重视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开课时间晚,同时还存在课程内容单一与师资专业性差的问题。从课程内容上看,可以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就业信息提供得多,就业观念教育讲得少;如何择业说的多,敬业精神宣传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目标对准就业率的多,认真改革教学内容的少。从师资配备来看,大多数就业指导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大多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繁忙以及本身专业的限制,往往无法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良好指导。

2加强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2.1 建立预警机制,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专业是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关键,因此,专业的设置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应当注意今年设置的专业,招进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四年以后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对四年以后的社会需求进行预测。这要求高校建立社会需求预警机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方向,从而对未来的社会需求进行预测。如:国务院总理在今年9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需求大量这些方面的人才。为此,高校应有前瞻性,对社会和企业将来需要而本校尚未设立而又有条件设立的专业,应及时设立,并考虑本校的优势,形成本校的专业特色,以在将来的竞争中获胜,但应注意避免对热门专业盲目追崇,不考虑未来趋势与本校实际的做法。同时,对已经过时的专业应及时停办,并将已招学生及时调整到其他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只有专业设置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对市场动向进行分析,及时有效的对专业结构进行调节,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要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将教育资源达到最合理的配置,才能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匹配的人才。

2.2 教学安排重视实践,学年考核设置胜任力指标每年高校毕业生数以百万计,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为企业提供了广大的选择空间,使得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历,更要求能力,需要高校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并创造效益。因此,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岗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扩大实践课程比例,增加实验操作课程,提高实验课程学分,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重视实践课程相适应的,是高校教师能力的增强。过去高校教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校应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第二,将社会实践内容落到实处。高校一直以来都有社会实践的考核内容,但流于形式,往往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实践表上盖上公章便算是完成了社会实践内容。为了落实这一环节,应当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社会实践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联系,通过学校与单位的直接联系,获取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将反馈情况纳入实践能力考核中,才能杜绝社会实践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高校应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为无法自行解决社会实践机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第三,重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也是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的要求比较低,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毕业论文只要凑够字数就能毕业。因此,高校应当增加毕业答辩难度,同时,增加毕业设计的中期考察次数,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为了适应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高校除了要求学生修满学分外,还应在每学年的综合考评中增加胜任能力考核指标。由于胜任素质主要包括认知、行动、人际、态度四大方面,因此,胜任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成绩、实验科研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就业指导课程成绩四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合格人才。

2.3 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系统化、全程化和专业化如果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时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硬实力,那么,职业指导课程则提升的是大学生的软实力,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获取就业的信息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理,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大老师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公共必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从开课时间看,应尽量提前,并持续开设,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辅导内容。其次,就课程内容而言,应不断拓宽,不仅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技巧,还应包括就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等。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从小物质条件优越,既给了他们较好的教育背景,也给了他们骄纵的性格,因此,在职业指导的内容上,应特别突出敬业精神的培养。为了给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指导,师资配备必须到位,为了提高师资力量,学校应为现有的兼职老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并要求其获得专业上岗证书,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拥有前沿知识的老师或者职场经验丰富的人士、甚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兼职老师,以其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除了传统的就业渠道,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好途径。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为企业创造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为发现商机的人提供成为企业家的机会。大学生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同时,头脑灵活,视野宽阔,接触新鲜事物多,往往有较多的奇思妙想,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切实可行。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增加创业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掌握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随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开办创业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了解创业的基本步骤和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伟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中长期因素分析及思考[J].就业指导,2010,(7).

篇10

机会是什么?

扩大内需,“家门口”的业务膨胀

欧美的经济严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时难以恢复过来,而中国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前进的步伐并不会就此停下,相反会有较大的发展。其理由有三点,对此,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

1.中央政府在救市。扩大内需的政策投下4万亿元,不能说对中国的经济不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4万亿元对中国市场并不算什么,可是,它所带来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是巨大的。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会有多少商家不想利用这一机会?这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市场。

2.多年来,中国的产品大量的出口,让国内的经济发展得到迅速的提升,那么,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必然会带动内需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也就在这种压力下撬开了,难道这不是机会吗?

3.中国的经济政策向内地倾斜。大量的人才已经慢慢地从沿海城市转战内地的现象也说明了这点。所以,无论从资金方面还是从人才技术方面都为这个“家门口”的业务带来了契机。谁能更快更好地抓住这一机会,将成为未来商战中的翘楚。

危机是什么?

外企加大进攻“火力”,我们的“枪炮”依然脆弱

在机会中同样存在危机。具体表现在哪里?

1.一批劣质的企业被大浪淘沙般地淘汰,留下的都是强者或者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市场营销,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客户服务,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资金链的管理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2.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一大批的跨国巨头把目光盯准中国的市场,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史无前例的。对手将比以前更加强大,竞争将比以前更加猛烈。就在美国通用汽车在本部受到金融危机的猛烈打击,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时,都没有放弃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我们不需要研究为什么,只需知道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将会上演一场大战、一场恶战。以前外国人用枪炮欺负我们,今天他们用“技术、资金、管理”抢占我们的市场,而我们拿什么与他们比拼呢?要知道我们的“枪炮”依然脆弱。

优势是什么?

缓解了劳工荒,用工少了一些无奈

在未进入金融危机前,中小企业最头痛的问题恐怕是员工的管理。关于这个问题需要企业提升管理内部的水平与人员的素质,但是,必须清楚这当中存在一个关键的制约,那就是员工找工作相当的容易,大量员工可以随便跳槽,不在东家工作可以去西家。受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即使有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不实用的,他们不敢用,也不能用。比如淘汰机制,对于发展中的企业能够把订单顺利完成就是万幸了,老板们根本不敢从管理上做太多的员工约束机制。借用浙江企业老板的话来说:员工如今是爷们,老板成了孙子。当然这些不足以代表全部,但是也足以说明企业当时的用工环境。如今,由于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员工要重新找工作,给了管理相对好的企业一次好的机会,招工不再难了,同时,员工受大环境的影响,思维观念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能不好好珍惜现有的工作吗?在北京、上海及深圳已有一大批的白领阶层忙于充电,这说明什么?员工的冬天也来了!所以,冬天对企业来说未必都是坏事。有道是企业在过冬,员工还能过春吗?是时候抓住机会来提升规范化的管理了。

劣势是什么?

管理滞后,缺乏竞争力

目前金融危机笼罩大地,一大批的企业濒临倒闭,有的企业暂时停业。仔细研究发现,其实,那些倒闭的企业皆为依赖机会而生存,亦因危机而消失,也就是说倒闭的是因为缺乏好的管理。如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正是因为老板和高管缺乏财务管理知识及风险防范意识;而那些因盲目扩张而倒闭的,不正是对经济形势及市场规律缺乏了解吗?有的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摇摇欲坠,不正是因为企业缺乏明确的定位,战略管理失调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能归罪于金融海啸。即使没有金融海啸,这些依赖机遇而生存的企业,倒闭也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些经久不衰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及强大的管理机制,同样也经历了大风大浪,甚至经历的次数比我们还要多。管理滞后是我们最大的问题,加强竞争力、提高人员素质及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做?

1.10倍速领导力――靠什么应对变化?

“在变化加剧的时代,唯偏执狂得以幸存”,这是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常说的一句话。世界面临一个游戏规则不断改变的环境,过去的传统与习惯不断地被变化冲击与颠覆,而一旦它的变化超出了既有资源所能控制的范围,不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将陷入惶恐与迷失。这个时候人们必须以超强的决断力把握时机。否则,打击将成为致命。要么迈向企业的另一个新高点,要么急速下降甚至消失。

未来的竞争,不仅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还要比速度,速度成为竞争链中的核心。在市场经营和竞争中,商机稍纵即逝,抢先一步就是胜利,落后半步就可能失败,无论是推出新的产品还是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的赢家快得始料未及、变得难以想象。“你的速度能快点、再快点吗?”这是众多企业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某位企业家曾说:“方向一旦明确,有三分把握,就敢去做。而且是要求速度的,要求尽快实施。不会说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规划书连标点符号都改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边实施、边做、边修正。所以,信息不在于多而在于快,你掌握多少信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第一个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行动。”

2.专业主义思想――靠什么赢得竞争?

凭什么能够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专业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唯一的支柱就是专业。你够专业吗?细微的差别,却是成败的关键。专家的英文Professional的理解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那什么是专业主义的真谛呢?简言之,专业主义就是要以一颗专业的心依托过硬的专业素质,以专业的方式去做专业的事,并最终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作为专家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于每天和数字打交道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专业主义就是要以对公司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负责到底的专业态度,以自己的财务专业知识和对财务数字的高度敏感性,去认真审视每一个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数据背后的严密逻辑,及时提交一份真实、准确、清晰的财务报表。最终,通过帮助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透过纷繁的现象洞察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支撑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来体现财务人员作为专家的价值并赢得尊重。

专业主义对于企业战略来说,无论是在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专注自己的核心领域,成为该领域中的老虎,才会真正具有生命力与竞争力。在联想跨入世界500强时,有分析称,海尔的国际化要比联想早5年,可为什么不是海尔?结果发现联想与海尔在做大做强方面最大的不同是专业化与多元化,联想成了“计算机”的代名词,而海尔却慢慢地找不到影子。小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小领域成为某一些行业隐性冠军。所以,专业主义是企业做战略的重要原则。

3.客户价值理念――靠什么获得尊重?

企业的本质是赚取利润,没有利润的企业算不上真正的企业。那利润又从何而来?为客户创造价值。当然,客户价值又来自于企业员工的创造,每个员工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创造价值才会有利润。那么,创造价值就成了工作的底线,企业之所以付员工薪水,是因为员工提供了企业所要的结果。企业不会看你如何辛苦,而是看你是否创造了企业需要的结果或价值。这一理念可以很好地推广了。

任何没有达到最终所要结果的行为是毫无价值的。员工靠提供好的结果换取薪水,企业靠提供好的结果创造利润。没有利润的企业是社会的负债,没有创造好结果的员工是负债员工,资产性员工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结果。卓越企业依靠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最大价值而不断发展的。任何企业的发展,只与你创造结果,换取你所需的价值有关。无论是市场不景气,还是团队不好管理都不是你不提供结果、不创造价值的理由。任何员工努力工作,只与你创造结果、换取你所需的价值有关,无论是老板不懂管理,还是同事不配合都不是你不提供结果、不创造价值的理由。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给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将成为重要的竞争力。

篇11

金融危机暴发后,由于购买力下降,许多店铺生意都非常清淡,为了寻求生存,等待时机,一些经营者开始“拼店”,以分摊店租等运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这种“拼店”不同于合伙,是几个店主将自己经营的产品汇集在一起拼成一个店,各自赚取自己商品的利润,除了共同使用同一家店铺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老板。这种“拼店”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每个经营者分摊的租金,并且将不同种类商品的组合营销,也使小店的经营内容更丰富,更具竞争力。前段时间流行的“格仔铺”,正是这种“拼店”模式的极端化体现。

李小玲在繁华的富兴路开了一间饰品店,早先生意还不错,从今年初开始生意就变得越来越清淡,每天的收入除去房租、税费等基本没有什么盈利,李小玲原本想关门不干,但转念一想,现在金融危机,条条蛇都是咬人的,啥生意都难做得很,不开店去干什么呢?她坚信危机只是暂时的,只要能想办法挺过这两年,危机过后日子就会好起来。

李小玲的店隔壁有一个小姑娘开的烤瓷画的小店,由于生意单一,红火了不到两个月。生意就差了很多,眼看着连店租都保不住。李小玲看着那女孩子也很不容易,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她就给对方出主意说:“你那个生意,也就一台烤瓷画的机器,单独租个店太亏了。刚好我这店还算宽敞,我均出个角落给你做生意,店租嘛就算了,平时没事帮我换个手,看下店就两抵了。”那个女孩儿一听,非常感激,当即把自己的店转租出去,把烤瓷画的设备搬进了李小玲的饰品店。让李小玲没想到的是,那个女孩子将她的烤瓷画的店搬过来以后,她的饰品店不仅多了个人照看,可以轻松点,而且还给她带来了一些生意。一般来做烤瓷画的都是一些女孩子或者小孩,这些人正是爱买饰品的目标消费群体。有时候一帮来做烤瓷画的女孩子,围在店里,等作品完工时,自然会在店里看看墙上挂着的各种饰品,临走时,有的看到中意的就顺手买上一件。真是好人就是有好报,就这么一个无心的善举,竟然为李小玲带来了意外的商机。

这只是开始,一天,那个女孩子又对李小玲说。她还有一个朋友,跟她情况差不多,买了台照大头贴的机器,也是单独开店经营不下去,想出点房租,到李小玲的店里均个空间做生意。李小玲寻思,那台大头贴的机器平常可以摆在店外橱窗下,不占什么空间,而且跟饰品店的生意也没有什么冲突影响,相反还可以吸引一些人气。再说这次对方还主动要求分担点房租,怎么算都不亏,她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你还真别说,她那饰品店自从多了这两项业务后,不仅多了两个免费的帮手,而且经营成本也分摊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为小店增加了不少人气,无形中生意比从前火爆多了,真是个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有了这两次成功的经验后,李小玲突然有了一个崭新的想法,经营饰品店,不像服装、化妆品那样讲究经营环境,杂点乱点不要肾,现在很多人单独开店都很难经营。如果多招揽几个业务没有冲突,相反还可以互补的商家一起拼店,在分摊成本的同时,还吸引了更多的人气,不失为一个好路子。

想到做到,李小玲当即开始到处打探合适的商家,很快,她又找到了几个这样的合作伙伴,有带着一台电脑专门给一些不懂电脑或者家里没有电脑但有MP3、MP4、PSP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人提供电影、MP3歌曲、PSP游戏下载业务的;有做手机外壳美容的。这样一来。李小玲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店里,她不仅成了拥有几个“免费伙计”(在外人眼里,那些与她拼店的商家都是她的伙计)帮忙的“轻松掌柜”,而且自己每月的房租等运营成本也比以前缩减了50%,而营业收入却翻了一番。仅三个月的时间,李小玲的饰品店就从亏损的边缘转入盈利的佳景。

对此。李小玲感慨地说:“在这世界上。只要能及时转换观念,大胆摸索新的经营路子,就没有应付不了的危机,克服不了的困难。”

二、抱团经营,变竞争为共赢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荷包渐瘪的人们在消费时变得越来越小气和挑剔了,都希望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所以不少商家都感慨生意难做,顾客难伺候。

就在生意场喊“冷”声一片的时候,如意服装广场却是一片火热,不少爱慕时尚的工薪族妇女都是“如意”的常客,只要有空,她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如意”来看看。因为“如意”服装广场不仅常常会推出一些令人喜欢的休闲新款,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很符合身为“工薪阶层”的消费实际。

“如意”服装广场是一家刚落成不久的服装商场,由数十家个体服装店组成。开业不久便赶上了金融危机,生意很快就淡了下来。俗话说“槽中无食猪拱猪”,为了争夺客源,商场内各路商家便打起了价格战,加上为保证所经营服装在款式和花色品种上领先对手,大家都得不停地四处进货,这样一来,进货次数多但量少,大大提高了经营成本;内战打到最后,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生存的压力迫使楼里的服装店老板们不得不坐在一起商讨出路,经过谈判,大家决定搁置争斗,结成联盟抱团“过冬”。经过商量规划。把“如意”时装广场定位于以经营女性中低档服饰为主,融合各店主营商品,打造整体的经营风格。为了既发挥小店的商品个性化、多样化和对流行趋势反应速度快的优势。又能让顾客感受那份大卖场“淘宝”的乐趣。几十家小店的老板经过商议,各自确定了自己的主打风格,有日式风潮的甜美、韩国流行的优雅、波西米亚的风情、欧美时尚的浪漫……不同的产品类别,使每个小店既统一互补又特色鲜明,不但避免了产品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还迅速聚集起人气,使商场生意很快有了转机。

随着合作的深入,大家都很快体会到了这种“联合”的优越性。时尚服装店需要紧跟流行趋势和顾客需求,有了这个联盟,大家就可以互相交流这些相关信息;选择优良的进货渠道和尽量降低进货成本是小店提升利润的关键,有了这种联盟之后,大家可以交换手中的服装信息和进货渠道等资源,并按照进货品种和地点组织统一进货,极大地降低了每个小店的经营成本。

店主刘小倩说:“大家联合在一个场子里做生意,要想获得好的效益,一定要采取错住经营的手法才行。具体的做法就是找出别人未涉足的市场空白点,力争用

最小的投入赢取最大的利润,以弥补因金融危机销售量小而造成的经营收益率低的问题。当时经过调查,发现“如意”服装广场里的服装店,大多把目标消费人群定住在20岁-30多岁的时尚女性,价格在100元至500元之间。于是。刘小倩就把自己店内服装的目标消费群定住在35岁以上的中年妇女。针对这个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对服饰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但因生活上的压力,对价格却比较敏感现实,她一方面加强了对新款休闲服装的更新能力,几乎每个月都有几款新装上架;另一方面把价格调整到大众消费的范围内,绝大部分女装的价格控制在50元-200元之间不等。由于目标顾客定位得当,价格也适中,所以刘小倩的销售业绩在整个商场中算是做得比较不错的。”

规模与经营品种的有限是影响和阻碍许多小店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体的分散经营很难形成足够的规模和人气。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和“如意”时装广场一样,为达到捆绑促销的目的,降低营销成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店经营者,开始采用各种形式的“联盟”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如时下流行的各种打折卡、联盟卡、优惠卡都是小店联盟的一种形式。“如意”时装广场的几十家商户在抱团经营中也联合发放了联盟优惠卡,持卡的顾客在这几十家加盟店里的任何一家消费,都可以享受到约定的折扣。

三、以货易货,变钱钱交易为物物交易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信贷市场不断紧缩,银行放贷意愿不断下降,企业融资成本增加,甚至出现融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不需涉及现金的以货易货做法逐渐为许多企业所采用。

所谓“以货易货”,就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进行交换,换回本应用现金购买的生产原材料及消费用品,以减少流动资金压力。在目前环境下,“以货易货”的好处是既能满足企业的销售需求,又能达到采购的目的,在企业资金遭遇困难,库存日渐增多的眼下,对换货双方是件双赢的好事。

利迭服装厂是一家年产值仅100万元的小企业,由于出口受阻,有近50万元的服装被积压在仓库里,公司账面上仅几千元现金流,为了维持运转,公司急需采购包装物、电脑和原材料,公司老板张利达只差没给银行的头儿下跪,啥方法都用尽了也没贷到钱,看着库房里堆着的衣服,张利迭想,看来只以货易货一条路可走了。为了促成“以货易货”交易,张利达翻出了服务过的企业客户记录名册,准备从曾经有个业务往来的客户名单中找到合适的企业,这样不仅不用再详细地介绍自己的产品,还可以极大缩短对方对自己的认知时间。他认为,以货易货要的就是效率,而在平时所积累的客户资源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利达查遍所有企业客户名单,最后终于圈定了几家目标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包括包装印刷品、电脑、里衬布等,这些东西都是公司目前急需的。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易货的目标,他还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直接找到能提供他需要的产品的企业老板面谈。除了利用这些传统的人脉关系寻找易货企业信息外,张利达同时还在自己的企业网站上和企业所加入的网络群中(如服装经理会QQ群)了寻求易货的信息,并大量浏览了专业的易货网站和淘宝网等综合网站。

通过一番努力。张利达终于利用20多万元的服装换回了同等价值的急需物资,接着他又用一批服装换回几万元的烟酒等物品,用做发给职工过年和给客户拜年的礼物。

通过这次“以货易货”,张利达从中收获不少,仅仅通过网络的信息,就有几家广告媒体、传媒公司打来电话要求“易货”。使得企业顺利与广告媒体合作,通过易货的方式用部分积压服装进行等价交换,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广告宣传的资金,而且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企业进行了有效宣传。虽然工作麻烦点,但在一定程度盘活了企业资产,让公司各个方面的开支压缩到最小化。

目前,像张利达这样热衷于以货易货的企业不在少数,据报道,重庆力帆集团计划用汽车与其他企业交换产品,交换对象为雨衣、伞、T恤衫、帐篷以及宣传挂历等,总金额将超过千万元。北京汇源果汁集团用40万箱果汁与青岛澳柯玛商务有限公司交换了6000台展示柜,价值约1400万元。上海传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用成品羽西娃娃与法国拉维利尔玩具公司交换布料和PVC材料,价值300万美元。

青岛澳柯玛商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心主任王黎明说:“易货节约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可以换回本应拿钱采购的各种促销品、广告、职工福利、生产原材料等。明年,公司的易货协议总额预计将达到6000多万元,相当于为公司盘活了6000多万元资金。”

企业间以货易货的做法不仅可以解决资金流和产品积压问题,还可节约销售与采购成本。正常销售需要批发、零售等许多环节,环节越多销售成本就越高。而企业间易货则减少了中间周转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据测算,一般产品的销售成本为27%。而易货方式仅为5%至7%。

北京国际易货网总经理崔国诚表示。现代企业易货已从原始的个人面对面低效率易货,发展成通过网络的企业对企业间的高效率易货,企业只需在易货网上将易出、易入的产品信息,就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合作企业。崔国诚认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鉴于目前国内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等不利情况,企业如果想迅速盘活库存、扩大销量,以货易货将是一种可以尝试的选择。

篇12

近日,伊顿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仁杰(Alexander M. Cutler) 先生和流体动力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 Arnold来到深圳,柯仁杰表示:“中国业务的持续增长是伊顿全球业务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英特尔董事长格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日前表示,美国经济危机并未给英特尔造成太大影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市场的持续发展。

“谁也不能忽略了中国这个市场。”在由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美国火鸡生产者表示:“中国有13亿人,大约3亿中产阶级,我们对市场前景相当乐观。”

美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市场,如何运用中国在全球业务中的优势成为实现公司商业目标的重要因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众多的人口意味着较大的市场潜力,但是潜力并不等于现实。

潜力≠现实

现从长远看,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必然使中国出现一个巨大的市场。但作为经济建设其中一部分的市场建设更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违背其规律而人为地加快与“健全”。

赵玉敏认为:“对于不同的消费人群,消费能力也体现得不同。相对来讲,高档奢侈品市场受到的影响会小一些,对于中低档的消费品,开拓中国市场难度则比较大。”

美国居民的消费占GDP的比重达71%,而中国居民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7.5%。原因是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普遍太低。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工资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工资收入的增速却低于GDP的增速,可以说国富,但是民并不富。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在现有的体制下,收入低的中国老百姓还要存钱来供子女上学,供自己养老等等。老百姓基本上不敢大方地消费,只是把钱存在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

“不能说美国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估计不正确,但是对中国消费市场的估计或许过于乐观了。部分外企并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一方面他们只看到了经济危机下中国的地位与优势,另一方面也受到美国因素的干扰。华盛顿有数据统计,中国的肉类消费是美国的2倍,中国目前消费的钢铁是美国的3倍,中国在大多数基本商品的消费上已经超过美国。这些都容易使跨国企业走入极度看好中国消费的误区。”赵玉敏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国平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对此问题的看法是:“中国真正的消费能力应该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同时,中国市场的承担力与容纳力也是有限的,在看待中国消费市场时要全面考虑,不可过于偏激。虽然中国作为美国的出口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要将潜力转化为现实还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

消费有“度”

长期以来,美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非常低。正是这种巨大的内需拉动美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巨大的消费力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又不断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不竭动力,被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津津乐道。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百姓十分羡慕和推崇的消费模式。而中国从古到今的“量入为出”的消费模式被批评为落后、保守。“一个美国人依靠贷款立马住上房子,一个中国人依靠攒钱买房到老才住上房子”的故事犹在耳畔。然而,什么事情都要有“度”。

华尔街金融神话的破灭同美国社会的消费文化干系甚大。一夜之间,美国消费模式受到质疑。为维持高消费水平,除疯狂工作外,美国人开始大笔借贷。随着近年来房价飙升,他们把自己的家当成了提款机,通过二次抵押贷款和再融资,房子实际上已经变成一张可以透支的信用卡。他们拿着信用卡尽情购物、疯狂消费,却似乎忘了“欠债还钱”的道理。随着房产泡沫的破裂,美国房产价值逐渐蒸发,现在有近1/6的美国房主背负的房贷要高于其房屋的价值,这也增加了拖欠偿还按揭贷款的可能性,从而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事实上,这种借贷促进消费的发展模式并非美国专有,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模式。中国现在也要从投资驱动型的模式向消费驱动型的模式转型,美国恰恰看到了这一转变,“挣中国人的钱”立刻为部分美国企业打了一针兴奋剂,可是他们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消费能力与消费理念。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进一步分析:“‘十七大’报告对中国消费模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型的消费。由此可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既不能盲目追求和仿效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式,更不能盲目追求和仿效西方国家的消费模式,必须顺应人类发展的趋势,选择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消费模式。任何过度的经济行为背后都会是投机者自己买单,中国何以承担世界各国的‘看准’。遵循消费市场的正常发展规律,不仅是中国,也是美国和世界其它各国当前要做的。”

■链接:收入不增 消费难火

根据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的预测,2008~2010年,中国年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幅约为9%,这一增长趋势最终将令中国超过日本、德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GDP强国,并逐渐接近与美国的距离。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企业都把中国视作商机无限的市场的原因。

但是,就目前的中国GDP增长因素来看,投资是主导,消费市场的前景虽然是乐观的,但短期依然不能看出明显的繁荣。尽管促进内需消费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在消费领域存在着购买力不强、城乡居民消费断层、供给与需求结构的不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影响消费市场的优化和升级。有70%人口的农村消费,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但农民收入不增,农村消费难火。

早在2008年8月的数据就已经显示,美国消费市场已经呈现放缓趋势,其中服装业销售额增幅由去年8月的5.37%降至今年8月的1.20%,休闲娱乐从去年的5.85%降至今年的2.28%,汽车及零件、百货、酒店业的营业额增幅也已经开始大幅下挫。但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在这种形式下,美国的食品销售额却仍旧保持快速增长,今年8月的数据为同比增长6.86%,远高于去年8月3.96%的增长率。

专家对此分析,在经济动荡的情况下,以食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成为内需的重要领域,在此产业链条上的生产及销售企业或可成为业绩避风港,这一结论在中国同样适用。尽管中国有强大的消费潜力,但是在近期依然是生活必需品占主导地位。

篇13

低碳时代,中国企业的隐忧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6000亿美元以上,到2012年将至少增加到1万亿美元。2009年,我国商品销售总额将达7万亿元人民币,但能达到世界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产品还不足1万亿元。在发达国家,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同率很高,大数人在选购商品时,会优先考虑绿色产品,虽然绿色商品的售价,比普通商品高出30%~200%。英国14家最大的绿色公司,平均税前利润达31%,远高于非绿色企业的水平。

然而,在绿色消费浪潮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这里不仅有企业既往经营方式的因素,也有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环境恶化与竞争激化的原因。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措施更趋多样化,保护手段也逐步由传统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向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绿色壁垒等超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演变。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约有上百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不符合环境要求而遭受各种损失。我国数百个品种、7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不符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而被限制或禁止生产和销售;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因农药残留量超标,我国部分粮油食品出口受阻;部分纺织品出口,也因染料等问题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风险。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确可以称得上是“超级制造大国”。然而,在高产销量的背后,我国绝大数企业的现状却是“大而不强”,对能源的消耗浪费,超量污染排放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许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产业,大量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企业,已进入高成本经营时代。尤其以对外贸易为主的企业,面临被强势外企裹挟、吞并的危险。在盈亏生死考验中,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在他国“绿色条款”的限制下,一批国内企业已经败下阵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正视并着手解决低碳时代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以低碳、绿色为经营标准,就可以看出我国有哪些行业、哪些商品是没有前途的。

从今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中可以看出:目前,有14个行业受到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严重“管制”: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纺织和制革。环境保护部的这个通知,十分明确地指出,在火电、钢铁等14个行业中,不能通过环保核查、达到低碳标准的企业,将不得申请上市,也不能申请再融资。

同样是在亚洲,印度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电厂、铁路、铝、水泥、氯碱、纸浆纸张、化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单位,实行强制能源审计,而对网络、IT、太空等行业大力扶持。能源使用效率高于标准的企业,将在能源审计后获得节能证,可向任何行业部门出售,未达标企业须整改或购买节能证,并惩罚巨额费用,严控出口。

当然,那些农药残留量超标、不能达到绿色标准的食品业,更是频遭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禁入风险。近些年,国内发生的“舟山冻虾仁事件”、“蜂蜜事件”、“水饺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都是遭遇了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的典型例子。

中国500强逊色世界500强,在于“绿色差异”

一个杰出的企业,懂得如何随环境变化,并从环境中变化把握商机。抓住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脉搏,进行绿色经营,才能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双丰收。

目前,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企业比例大概在30%,而这一比例今后将越来越高。面对一个“绿色世纪”,许多著名跨国企业开足马力,纷纷推出绿色产品,展开绿色营销,绿色食品、绿色照明、绿色空调、绿色环保汽车、绿色鞋帽……纷纷涌现。丰田开发了第一款汽油/太阳能混合环保动力车,耐克首创了以“让旧鞋用起来”为主题的可回收的环保系列运动鞋,夏普推出了“派离克氧吧”纯净空调,通用电气研发了第一种“LED玲珑心”节能灯……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即风靡全球,引领了市场。

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紧抓低碳产业未来发展潮流,通过绿色经营,抢占了发展机会多、潜力巨大的绿色产品市场,在为各国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满足绿色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其品牌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巩固了在世界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从此意义而言,绿色营销正在成为企业克服当下金融危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取向,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新法宝。

再看我国的500强企业,多数是“三高一低”型的垄断企业,管理手段不高,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但致富心切,只追求经济效益,轻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国内500强企业因发展速度较快,对国外产业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对绿色营销知之甚少,未意识到低碳经济、绿色营销对企业未来生存的重大影响。

同时,因绿色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需要巨额研发投入,多数企业舍不得投资,只愿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功夫,不愿加大投入进行相应的技术工艺改造、绿色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再造,致使企业缺乏开发低碳、绿色产品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专业人才。

从中国500强企业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与跨国企业、世界新经济趋势之间,已经拉开了很大的差异。

低碳时代,中国企业绿色突围之道

可以说,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然而,向低碳转型、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一个解决技术障碍的过程,更是一个结构性转型过程,需要克服一系列障碍,包括观念、制度、政策、管理等全方位的转型,还需要新标准制定、技术推广、融资等相匹配的产业环境。

对我们国家来说,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绿色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和市场。企业是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对绿色产品、节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减排技术等的财政激励政策和投融资优惠政策的支持,企业在推进低碳经济方面将面临自身和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国家目前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中,只有2100亿元属于低碳经济和生态环保投资,仅占全部投入的5%多一点,这样的投放比显然是太少。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暖和绿色壁垒三重挑战,对已初具规模的中国企业,该从哪些环节入手,在低碳经济领域找到产业升级之路,获取发展先机呢?

在重工业方面。中国企业应优先研究和发展节能能效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及系统集成;加大节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推进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尽快实现能源产业的升级换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