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

篇1

1、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是2016年增补专业,专业代码670411,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

2、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13个2016年度增补专业,其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赫然在列。

3、核心课程包括:电子竞技技术、电子竞技概论、电子竞技裁判、赛事组织策划、数据分析与战术设计等。《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电竞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包括电竞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职业经理人、赛事策划与执行、战术与数据分析、场地运营与维护、俱乐部运营与管理、电竞主持与主播、电竞商务等相关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现阶段电视节目的定位特点已从面向大众的综合性走向了面对细分受众的专门性。专业化栏目的定位使节目具有了新鲜感、成熟感、品质感、对象感,试以《天天福彩》栏目为例说明。

1.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门的受众群体。《天天福彩》栏目是以彩民、老人以及受救助者为目标受众的,特别是在分众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指望一个节目照顾所有大众的需要是不可能的。因而专业化节目已从面向所有受众,走向细分受众,进而走向适位受众和一对一受众的格局。

2009年,《天天福彩》栏目开始尝试栏目专业化定位,一周7天的节目,每期节目长度10分钟,设有彩市信息、福彩新闻、福彩养老、紧急救助、大奖公告、有奖问答等六大板块。定时、定期、定量播出,固定了自己独有的收视群。比如福彩养老板块,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临近,不但老年观众会给予关注,中青年观众也成为很大的收视群体。紧急救助板块使得众多的困难群体有了一个寻求帮助的窗口。这些板块的安排能够提升观众的兴趣度,从今年栏目的收视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2.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业记者。《天天福彩》栏目的编导长期制播福彩专业领域的节目,现在已逐渐成为老人护理、老人饮食、彩票知识、紧急救助政策等方面的专家型记者。他们既是这一领域的传播者,又是这一方面的实践者。既具备了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素质,又具备了商业经营素质。

3.栏目专业化促进了栏目的形象包装。形象包装是强化栏目个性和特色、提高栏目品牌知名度的手段。《天天福彩》栏目重视和加强栏目的整体形象包装,从栏目名称的确定、标志的设计、片头的制作、节目主持人的包装,到栏目开始曲、结束曲都带有专业化的色彩。使这种包装成为本栏目个性特色,积累了栏目的再创造、再提升的形象包装经验。

专业化栏目的运作靠科学的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的个人绩效考核办法。每月栏目负责人根据每人工作量进行工资、奖金额度的调整。同时,每个员工都可以随时调阅、查询自己的实际工作量,避免有人弄虚作假。

2.实行责任到人制。《天天福彩》栏目每天播出,类似于新闻栏目的播出频率,人手少、工作量大,不可能把每个人的工作细化得特别具体,每个人都要相互兼顾许多其他的相关工作。因此,就要求栏目组的人员做到“有人负责我服从,没人负责我负责“。具体做法就是当福彩中心通知采访或有求助电话时,第一个接电话的人如果手头有事就向栏目负责人汇报,如果手头没事就要对此事负责到底。此举避免了推诿扯皮、挑活捡活的现象发生。

3.实行好作品奖励制。《天天福彩》栏目是创收性栏目,有时客户要求上的一些节目可视性不高,片子播出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为了不影响栏目的收视率,鼓励编导们的创作热情,栏目每个月对所播出的节目进行点评,挑选出两个有创意、制作水平高的节目进行奖励。此举不但可以提高栏目组的学习氛围,激发编导们的工作热情,而且对栏目的节目质量和收视率提高都是一个很好的保障,客户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创新和效益决定专业化栏目的发展趋势

1.加强《天天福彩》栏目专业化的宣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谁了解自己面对的受众,谁会向受众推销自己的产品,树立自身形象,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作为专业化栏目,一些固定的领域是节目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有一批固定的受众,这样以栏目名义开展一些受众参与的经济活动和公益活动,能赢得社会的好感,同时也能获得经济利益。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84-02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和挖掘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数量规律性,进而为宏观国民经济管理部门或微观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定量化研究方法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普及和深入,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规定《统计学》作为经管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经管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著名统计学家C.R.Rao曾说过:“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统计学与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统计学将抽象的数字、公式赋予了经济的含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处理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课堂往往注重理论和方法上的讲解,大量公式的推导和数学计算使学生对统计学丧失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学习。

2.课程针对性不强,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教师根据书本内容讲解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而对方法本身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作用未能进行详细阐述,导致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学习过于枯燥,即使学完也不知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统计学方法,无法将统计学作为定量研究的方法论指导相关专业领域的预测和决策。再者,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统计计算方法,却对所计算的变量、参数和结果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甚至忽略统计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统计就是数学的思想,从而无法起到让学生形成统计思想,学会用统计的教学目的。

3.实践教学不足。统计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检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具体操作统计实务,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统计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可是,据目前针对武汉市各高校统计学教学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仅有理论课程的讲解,教师只注重课本例题、习题的讲授,实践教学处于缺失状态。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统计软件应运而生,从word、excel自带的统计功能包到SPSS、SAS等专业的统计软件,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大量繁琐的数学计算,便捷地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让我们的实践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手工案例分析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针对统计软件的讲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只讲公式运算不讲软件,学生甚至连统计静态描述中的统计图表、平均数、方差连统计图表都不会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几十分钟才能算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样的统计学学习完全脱离了统计学方法论的本质,不但不利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让统计学沦为有形无神的一纸公式。

4.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本科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广泛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多为闭卷,比例在总成绩中占70%甚至更高。这样的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片面,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促进学生提高统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工作,包含两种最基本的活动,一是教师的讲授,一是学生的攻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学必须在以诱导为核心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主地探讨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时间序列时,可以让学生站在企业经理的角度,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尽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结合往年公司的销售额思考如何预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最大程度地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和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将平铺直述、一讲到底的课堂组织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课程内容为导向、教师引导和控制组织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还应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教材充分掌握、对各类教学策略与技术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统计学课堂真正丰满起来。

2.突出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统计案例教学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通过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实际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会实际应用的目的。其次,通过案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与社会经济中的实例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思考。并且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案例,得到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更能促进学生对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统计调查的教学中让学生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如果向全校同学都发放问卷调查即为普查,但普查工作量大、成本高;如果随机选择同学进行调查则是抽样调查,若针对某特定年级的调查也可以分为整群调查,或选择占全校大多数学生的学院调查为重点调查等。通过案例使学生加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让学生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突出专业契合度。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经管类许多专业均要开设。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案例。突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既能让学生加强对概念、公式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突出统计学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实用性。比如对会计专业讲解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我们结合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要素、会计账户及其金额和会计报表编制的讲解。再如,将统计学中平均指标计算与财务会计课程中存货计价方法、管理会计课程中销售预测相联系。存货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就是应用统计平均指标的计算原理,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管理会计课程的销售预测则是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的应用。这样,学生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专业背景理解起来会更为透彻。统计知识在专业的应用地位凸显出来了,学生有了对统计课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统计学的兴趣,统计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3.加强实践性教学。(1)课程引入实践专项训练。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理论走向实践,用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对理论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学生学完后根本不具备独立定量分析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只有大力改进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打破经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毕业实习这个唯一实践性教学的做法,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教育体系。以专周或独立设置的统计学配套实践教学,组织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管理。保证学生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独立设计统计调查的方案、搜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预测,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使专业教学与统计实践密切结合。(2)重视电算化能力的培养。统计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但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计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技术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因此,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如Word和Excel)和统计学软件(如SAS和SPSS)的教学,培养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成为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正确操作相关软件的步骤,引导学生输出计算结果,重点阐述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评价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对数据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4.累进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统计考试应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将基本理论、统计实践和统计思维纳入考试体系中,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学生成绩由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独立思考设计完成统计方案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共同决定。为此,考试模式应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书面考试外,综合采用演讲与讨论让学生结合专业背景针对社会经济现象自拟选题,通过学生撰写小论文并答辩的方式考核,变单纯闭卷考试为闭卷与开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卷面考试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进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F812.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5-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及专业化和税收专业化管理界定

从中国当前经济特征看,企业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进入了个性化及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效率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 。而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和专业化衍生的速度和水平越高。与此相对应,市场中产品类型、行业种类不断增加、经济组织结构多元化程度也逐渐增进。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税收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扩大。市场中各经济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单一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主体越难以把握这些对象的特征。此时,原有的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不再适应新的管理需要,对税收管理的专业化要求提高,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新兴古典经济学,其形式特征是超边际分析工具,而其理论内核则是以分工和专业化解读经济增长[2] ,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界定、类型和价值及其衍生路径提供了一种富有张力的解释。

分析税收专业化管理,首先需要界定专业化和税收专业化管理。

对于什么是专业化,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有各自不同的界定。但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将专业化置于分工的前提下讨论。从表层看,分工引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分工又以专业化为基础。赖宾斯坦认为,专业化是生产要素向较少种类的活动集中的过程[3] 。

在人类社会衍生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也连续不断的发生]化。与之相伴生的是分工、专业化和效率的提高。从某一时间截面分析,分工和专业化与组织结构变迁互相推],其结果则是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而系统效率的变迁进一步推动分工、专业化和组织机构的衍生。简单地说,专业化是对某一特定职业知识不断增进、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看,结合赖宾斯坦的理论,可以将专业化定义为,建立在分工之上、并推动分工进一步]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向较少种类的活动集中,效率包括生产和交易的效率提高。也就是说,专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化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伴随生产和交易效率的提高而推进。

而税收专业化管理,即税收管理的专业化,是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组织结构变化,胜任某一项特定税收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特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与所有的专业化进程一致,税收管理专业化是一个动态衍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是某一特定“职业”知识的增进和效率的提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分类

税收专业化管理可以从专业化过程特征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

(一)从专业化过程特征分析

在税收专业化衍生的过程中,理论上看,可以经由两种路径:有分工的专业化]进和在原有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进。即包括两类税收管理专业化,一是既存分工基础上的税收管理“专业化”。此时,整体看来,专业种类不变、分工不变,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即所谓熟能生巧――税收管理工作无分工进化(特定的情况下,指绝对的没有分工,但一般说来,却指以某一特定截面为起点,没有进一步的分工),但通过技术条件的改善,推进对某一特定职业知识的增进。二是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即税收管理“职业”或“岗位”进一步多样化。下面做具体分析。

1.原有分工基础上,通过引进新技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税收管理过程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的目的

这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路径,其前提是:没有税收管理分工的]进;出现了新的管理及相关技术。在这一前提下,税收管理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甚至是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这是一种外引或者称为外生的税收管理专业化路径。受分工格局的局限,处在税收管理岗位上的不同个体面对相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无法持续而有力地刺激新知识的产生。同时,由于既存税收管理分工模式的限制,相同管理岗位的行为主体面对分工不变的约束条件下,相同的管理对象,有限的时间和大脑中获取知识兴奋点有限性,都会妨碍管理效率的增进。

2.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

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也称为内生的税收管理专业化。即指税收管理由于分工的]进,行为主体的管理对象具有更高的同质性或(和)更小的种类数量以及更多的管理专业种类,同时管理行为主体的运作范围减小。换句话说,前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是对管理主体相同的职责范围不断追加资源以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第二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中的资源却是投入到管理主体面对已经改变的对象过程中效率的提高。

这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之所以被称为内生的专业化路径,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静态地看,即使没有资源的追加投入,也会由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报酬递增而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分工产生个人生产率的事后差异”[1]。

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其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组织效率的增进和获得管理对象信息的增进①。组织结构的选择以及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以寻求税务部门目标最大化。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组织效率定义 [4],可以将税务部门的组织效率定义为在满足一定的组织目标(如完成一定量的税收收入 )的前提下,使税务部门的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5] 。而获得管理对象信息的增进是指由于管理对象的进一步细分和类别的进一步同质化,个人过去用在不同性质对象上的管理时间资源,现在用到一个单一类别主体上,获得知识增进,管理效率提高。

(二)从税收专业化管理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可以按税收管理涉及的对象和内容划分种类。

1. 税收管理主体角度的专业化

包括税款征收过程专业化管理、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等等。

2. 税源专业化管理

针对不同税源具有的特征差异,采取同质税源专人管理模式。这是当前理论界关于税收专业化管理讨论得最多的一个方面。

三、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分析

税收专业化管理,本质上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税收效率。因此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的具体界定,需要首先界定税收效率。

(一)税收效率的内涵

什么样的税收是有效率的?是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还是对经济扭曲程度最低的税收?亦或是能够最大程度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

一般的,有效率的税收至少应该符合两个条件:筹集的收入能够满足国家行政的需要;这一数量税收收入的筹集过程对经济和纳税人的产权行为及产权收益影响最小。那么,多大的税收规模才能满足国家行政需要?什么样的税收筹集过程才符合效率的要求?这两个问题都很难界定,从理论上看,受到广泛“认同”的税收和税收征收过程符合这一效率要求[6]。

税收效率是指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筹集一定的税收收入所需的成本比较,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而税收成本包括至少两个层面:有形税收成本和使经济扭曲产生的成本。前者容易度量,后者则涉及到最优税制设置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税收制度给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最小的问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界定

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是指,通过包括没有进一步分工和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管理专业化进程,提高税收管理的信息量并增进税收管理知识的获得渠道和获得量,从而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结合上面分析的税收效率的内涵,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分为两个层次: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对纳税人行为影响最小化。对纳税人行为影响最小,从税收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干扰程度的降低和对纳税人产权运行环境的优化(通过提供服务),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认同达到对纳税人行为扭曲最小的目的。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概略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式:

首先通过整合税收管理资源,在税收管理分工不变,即岗位种类和每类工作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投入、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原有税收管理岗位的信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在完成税收任务的同时,降低征管成本。

其次通过税收管理岗位进一步合理化分工,提高个人专业化水平、提高管理过程迂回度,为税收管理对象提供更广泛和更为深入的服务,从而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认同度,并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第三,提高税收管理组织效率。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 [7] ,分工水平的提高,进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是建立在组织效率基础上的。组织结构是事物内部(及其与外部)按照一定结构与功能关系构成的方式和体系。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越来越被视为是过程性的进化体系,即事物朝着空间、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组织结构方向进化的过程 [8]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税收管理组织结构的效率会影响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分工和专业化会进一步影响组织结构的效率。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使税收管理精细程度提高、涉税信息的质和量增进,准确性提高;另一方面却使管理协调变得更加困难。税收管理分工程度越高,完成税收管理工作所需要面对的岗位种类就越多;而专业化程度越高,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所拥有的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的垄断性。此时,没有任何单个的行为人能够完全、充分地了解税收管理过程的所有知识和信息。组织结构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它必须解决由于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岗位之间的知识壁垒,并有效协调。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并影响税收管理专业化进程及其目标的达成。如果组织协调成本高于税收管理过程中专业化]进引起的效率提高,那么这样的专业化进程至少从短期看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在提高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的同时,必须提高税收管理的组织效率,才有可能达到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的。

四、税收专业化管理在新兴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作用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指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标是推动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而税收专业化管理又经由什么机制达成该目标,换言之,税收专业化管理在税收管理效率提高中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

(一)信息缺失是税收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

税收管理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信息。无论是具体的税款征收过程、各种涉税事项的处理还是其他相关利益关系的处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信息的问题:信息的可获得性、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赖以做出判断的信息的充分性等等。

1.信息缺失下的定额征收问题

在中小业户税收管理中,很大一部分不得不采取定额征收的方法。这种征收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在核定经营者应纳定额税额时,缺乏足够、准确的信息,使定额征收法既不能反映经营者的税收负担能力,也会造成税收流失。同时,定额征收法的使用本身就是真实信息缺乏的前提下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在一个较为粗放的税收管理体系中,对中小业户的税收管理主要通过账簿和经营过程法定记录载体进行监控。而中型特别是小型经营业户账簿体系不完整、不可信,记录经营过程的法定载体――发票很难起到真实记载业务流量的作用。除了虚开、乱开发票行为难以甄别或甄别的成本太高外,现行普通发票开具的一般规定中指出,向消费者个人零售小额商品可以不开具发票。所以在当前税收管理制度下,这类税收信息问题是难以根治的制度性问题。

2.税源管理中的信息问题

对税源状况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从广义看,影响对既存税制的正确评价也影响税制衍生路径的选择;从狭义看,则使税收收入难以及时、准确征收。而信息缺失是税源监控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地下经济的广泛存在,纳税人财务报表信息的失真等等,致使税源管理效率低下。据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六成以上的外资企业账面亏损,年亏损金额超过1,200亿元,相当数量不实[9]。给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很大影响。

3.纳税评估过程中的信息问题

本质上纳税评估是税源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为税务稽查提供有效路径。换言之,纳税评估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尽可能详尽的税务稽查标的。通过纳税评估不仅应该获得税务稽查对象界定的信息――被稽查的纳税人选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获得该纳税人在合理性意义上最为可疑的指标,从而使税务稽查更具针对性,节约稽查成本,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现实的状况是,纳税评估过程本身存在信息缺失问题,使其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例如,纳税评估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预警值的设置,其准确性有助于提高税务稽查水平的同时,还能节约稽查成本。但由于信息的非充分和不准确使其很难被准确界定,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他税收管理环节的效率。

4.协调税收分配中各方面利益关系过程中面临的信息问题

税收关系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是税收管理效率提高的表现也是效率提高的保证。包括直接征纳双方的关系、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的缺失使不同级次政府之间尤其是基层政府权责难以准确界定,从而使税收管理体制界定的合理性难以规范。尤其是在处理征纳双方关系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信息就无法如实履行税收管理。例如,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这10余年的时间维度内,由于产品税与产品流转环节密切相关,而税收管理主体难以(或成本太高)获得商品流转环节的准确信息,很难了解企业产品税真实负担水平的信息,因此在征管中,首先不能完全按照税法的规定严格履行征管制度,这甚至成为正式的规范――当时,除了经常以国家税务总局发文的形式不断追加减免优惠甚至调低税率外,还赋予各级税务机关不同程度的优惠减免的权力[10] ;其次,也难以把握在行使“征管自由裁量权”的度。

总之,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信息问题,成为税收管理效率提高的不得不面对、难以规避的问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推动税收信息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

税收管理中的信息问题或更高层次看――知识问题②,可经由税收管理专业化过程解决。

1.税收管理专业化有助于税收管理中单个行为人信息和知识的增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单个行为主体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假设个人面临的获取知识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和感知能力。当个体相同的时间和感知能力面临多样化的工作对象时,他只能对工作对象进行浅层感知,从中获得信息并进一步归纳出的知识也相对有限;而当个体面临的工作对象种类较为单一时,他的感知时间和感知能力的运用集中在相似的对象上,此时,在以更高的频率关注管理对象时,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获得的信息和知识量增进。

假定有以下两种极端情形:存在两种不同的税收管理模式,A――税收管理工作对象性质单一,具有相似的特征;B――管理工作对象性质各异、特征悬殊。再假设实践中有三个税收管理主体分别按A模式和B模式对a、b、c三个对象实施管理。

图中实线箭头表示耗费感知时间和感知力的感知过程,而虚线箭头则表示感知过程未实际耗费感知时间和感知力。图1-1和图1-2中税收管理工作中的感知对象数量相同。但图1-1情形下,三个感知对象具有相同的特质,所以相当于所有的感知力和感知时间都倾注于同一对象上。对所有工作对象耗费的感知时间和感知力等同于花费在一个感知对象上的感知时间和感知力。而图1-2中,税收管理岗位面临的三个感知对象是异质的,个体为完成管理工作,必须对a、b、c分别倾注时间和感知力,使感知时间和兴奋点分散,能从中获得的信息量相对于A这种情形,大为降低。假设A模式下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关于a的信息量L1=X,则B模式下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关于a的信息量或知识L2=X/3。前者是后者的3倍。对b、c的感知情况类似。

2.税收管理专业化有助于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增进,推动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组织信息和知识决定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市场组织结构变迁中,组织信息和组织知识主要是从组织实验中获得,经由不断试错和失败的过程寻找有效率的组织结构。但在税收管理中,一个新的组织结构是否有效率并不能通过该组织形态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检验。因此,在税收管理专业化进程中,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随着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有效率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不再适应新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此时,组织结构变迁应该因循什么样的路径?对此“应然”路径寻找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从何而来?

在我国税收管理变迁过程中,伴随着多次组织结构的]化。无论是税收管理体制还是税收征管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迁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种而不是那种]化方式?能有一种比这一税收管理组织结构实际的衍生模式更有效率的方式吗? 以什么为标准判断?

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举一个征收管理组织结构变迁的例子,讨论其中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增进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税收征管主要的组织结构模式是“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1988年开始进行改革,由传统全能型管理制度向按税收征管业务职能分工的专业化管理转变。建立“征管查三分离”或“征管与检查两分离”税收征管组织结构。这一转变建立在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而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税收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从当时的制度背景看,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与之相适应,税收制度由简单走向复杂。而日趋复杂的税收制度和越来越复杂的税收征管对象(尤其是与计划经济条件比),使原来的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管理对象变化和税收制度变化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原有的“一员统管制”在新经济制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组织结构下,难以掌握征管中日益庞杂的信息量。于是征收过程、检查过程逐渐分离,这一分工从一开始的隐性形态转化为显性,并最终推动征收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为什么在这一阶段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没有向更为集中和统一的模式]进?也没有向后来实行的更大程度分工和专业化的制度]化?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税收征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这一管理组织结构]化方向。而2004年提出的“强化管理、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则既是进一步分工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分工的原因。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税收征收管理职能进一步扩展,增加催报催缴、认证、审批、评估和税源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的进一步分工,使原有的征管组织结构不再适应,于是新的组织结构出现,包括税收管理员制度,以适应税收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

因此,不仅组织结构的]进推动了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而且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进程中的信息与知识的获得进一步推进了组织结构的优化。

五、结 语

面对市场中产品类型、行业种类及经济组织结构的多元化,税收管理也必须走向专业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税收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扩大,原有的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不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专业化程度越高,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单个管理主体越难以把握这些对象的特征,对税收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高。

从我国当前经济特征看,进入了个性化和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加的时代。即使与2004年比,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2008年《劳动部职业工种目录》中所载的工种有4,674种之多[11]。原有的税收管理模式下,对管理对象所能获得的信息达不到效率的要求,需要对管理对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分类,以实现建立在税收管理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进程的深入。

税收管理对象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进,管理对象特征多元化,税收管理原有的分工模式下,对管理对象信息获得越来越困难。同时,管理对象的变迁,税收产权收益的分享模式和以税收界定的产权边界相应发生变化,原有的税收制度对产权边界的界定是否符合效率的要求,换言之,是否有利于(或者阻碍了)管理对象新的分工和专业化模式下产权行使效率,都必须通过税收管理过程获得和传递信息。税收管理专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优化是完成这一任务惟一、不可替代的路径。

[注 释] ① 这部分思想受到杨小凯教授相关分工及专业化理论的启迪。 ② 在这部分的分析中,将知识看作:不仅获知信息,而且还有对信息的提炼形成更加理性的认知。也就是说知识包含信息,但不仅仅只是信息,还是对信息的进一步提炼。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

[3]Harvey Leeibenstein. Beyond Economic Man[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4]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0.

[5]姜 涛.我国重点税源管理 ――一个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分析框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6):87-89.

[6]焦 耘. 征收主体行为失范问题分析[J].税务研究.2008(5):82-84.

[7][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40.

[8]罗 珉.论后现代组织的概念和边界[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6):10-13.

[9]吴建勋.发票违法及治理对策[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篇5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这是近几年教育部提出的号召。技能竞赛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依托技能竞赛为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已成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至2016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已承办了十三届,作为专业教师,下面我将对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竞赛的特点和中职技能竞赛对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影响做出相应的分析与研究。

一、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竞赛的特点

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正是这样,促使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设置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市场需求。根据比赛组织的级别不同,酒店管理专业中职技能竞赛分为不同级别,即有国赛、省赛和市赛之分。其中越高级别的技能竞赛,其设计越紧跟市场需求,竞赛组委会在制定比赛项目方案时会收集酒店业主的意见,走访各知名酒店获取最新需求信息,咨询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从而确定比赛项目与流程。根据规定,比赛现场中的评委都是酒店行I专家,由他们当评委能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每一场高水平的中职技能竞赛都会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一年一度的江西省中职技能竞赛中,组委会把酒店管理专业归为现代服务类,其类型分为中餐宴会摆台、中式铺床、导游讲解这三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操作标准与评分细则。中餐宴会摆台和中式铺床,既让选手展现娴熟的专业技能,又展示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英语口语;导游讲解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做好铺垫,展示选手自身素质,抓住就业的良好机遇。

二、中职技能竞赛对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无论各级各类比赛,在赛前都会下发明确的比赛项目名称、比赛内容、时间规定、比赛目的、比赛流程、操作要求等。如江西省中职技能竞赛中餐宴会摆台项目的方案中明确给出以下要求。

1.比赛项目:中餐宴会摆台。

2.竞赛内容:仪容仪表、现场操作。

3.操作时间:18分钟。

4.比赛目的:主要考查选手专业技能操作的熟练性、规范性、实用性、观赏性。

5.具体比赛流程。

6.操作要求。

依据此标准,在备赛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比赛方案,对比赛选手进行强化训练,既更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技能操作并形成职业习惯,提升就业能力,真正起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重要作用。

从2014年开始,为了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设计了专业理论测试(口试)和专业英语测试(口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基本功,以及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与各方面综合素质。通过回答,可以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英语服务的水平。

由此可见,师生在备赛时,应不仅仅局限于常规训练,而应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列入教学工作中。有效地促进专业的建设、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受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相互交流,开阔视野

竞赛不仅是赛成绩、赛水平,更是一个交流学习的绝佳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接触到更好更专业的比赛场所和接受专业指导教师的细心指导;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来说,就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方面是展示学子风采的大好时机,另外有幸与兄弟学校的专业教师和酒店行业专家学习、交流和沟通,这必然提高专业水平,将使自己受益终生。另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很多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需要掌握和更新,闭门造车、故步自封早晚将被信息化的社会所抛弃。通过比赛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三)提高声誉,吸引学子

我校每年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中职技能竞赛,多个专业多个项目,连年参赛,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以2014至2016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中餐宴会摆台和中式铺床为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餐宴会摆台:钟小军、王兰英、罗光香、钟青青、赖江南和王安彬获得市三等奖,刘小庆获得市一等奖,廖慧敏获得市二等奖与省三等奖;中式铺床:钟桂花获得市二等奖,谭萍、韩小婷、罗永华、郭婷和廖万清获得市三等奖,其中罗永华和谭萍获省三等奖。从这三年的成绩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竞赛荣获佳绩,为学校争得荣誉,为学生及学生家长争光,既提高了专业技能,又提升了就业能力,因此每年招生时,很多学生选择来我校就读酒店管理专业。

三、小结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竞赛是促进本专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之一,作为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高水平的中职技能竞赛,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促使酒店管理专业向国际酒店标准发展,让中职学生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为高星级酒店输送高水平的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全达.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9).

篇6

Abstract: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ccupy more soci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China should also bear responsibilit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enhance management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ion cost, reduce waste,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enterprises is not only the need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own development, also is the state and society 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emands. The complex situation in the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spread to bring pressure and China's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has been far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ust b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advanced management, such as lean management, to deal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posed more high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roubl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f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lean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lean management; lean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位处于支配地位,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党的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 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规模化计划经营的企业生产管理方式或思想仍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的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亟需引入更为科学高效、精细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

一、传统管理下的国企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某大型国有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困境

某省属大型国有施工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之初即具有人才、资金、土地资源、政府的支持等诸多有利条件。成立之初,企业踌躇满志,雨后春笋般的设立了二十多个子、分公司,并在开拓国内施工市场的同时以老挝为起点向国外开拓市场。但老挝的几个项目遭受巨额亏损惨淡收场后,公司“走出去”战略即告夭折。公司不仅在国际施工市场的开拓中,遭遇惨败,在国内市场上也连连失利。国内项目部基础管理混乱,问题频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像救火员似的穿梭于各个项目扑灭火情,但仍无助于事情的根本解决,项目连连亏损。企业施工市场打不开,所投资成立的二十多个公司也绝大多数亏损严重,大多数都遭到市场淘汰,投入的资金不仅血本无归,有的还给企业带来了巨额恶性债务。这个先天条件十分优越的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在经历短暂的表面繁荣后,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日益衰败,及至2005年,已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在政府的帮助下,该企业经过深化国企改革、兼并重组,艰难存活了下来,但经营发展仍举步维艰。

篇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毕业班的同学们:

七月是xxxx夏收的季节,也是xxxx党校2008级农村经济管理函授村干大专班收获的季节。二年来,xxxx党校2008级农村经济管理函授村干大专班的全体学员在县委组织部的亲切关怀下、在党校教师的热情教导下,经过全体学员的刻苦努力,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顺利毕业了。今天,xxxx函授站在这里为我们隆重举行毕业典礼,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在此我谨代表2008级村干大专班的全体学员向县委组织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辛勤劳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党校是的大学堂。二年来我们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还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法学概论、农村政策学、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教程等二十门课程,我们边学边干,干中学、学中干,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工作学业双丰收的成人函授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深入地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了我们学员的科学决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校是党性煅炼的大熔炉。二年来,我们在学文化,学理论的同时,不断加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党性煅炼。突出表现在工作与学习中严格遵守党校的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91-01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及特点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经济型酒店是指:以工薪阶层、一般商务人士、普通自费旅游者及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经济型酒店弱化酒店的餐厅、康乐等附属设施和服务项目,强化客房这一核心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提供有限服务的酒店。

(二)经济型酒店的特点。1、目标市场:以大众消费者为主。2、价格经济实惠: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为大众消费群体,价格定位符合顾客的消费水平,在我国经济型酒店房价通常在100至200元人民币之间。3、精简成本:经济型酒店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通过精简服务设施,缩减员工的数量,从而降低其日常运行成本。4、功能:强调客房这一核心产品,弱化或省略传统酒店业的其他基本功能,客房作为经济型酒店的最大卖点,酒店的服务功能集中在住宿上,所以高质量的客房服务是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5、提供优质、标准化服务: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服务以住宿为主,包含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制度和专业化的酒店服务流程。

二、经济型酒店人才需求特点

经济型酒店相对于全方位服务酒店而言,其核心产品为客房,核心业务包括客房销售、前台服务、客房保养与维护等内容。相对于高档星级酒店,我国经济型酒店多采用扁平的组织结构,店长、值班经理、员工三个层级构成了组织机构图,放弃了传统酒店的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员工五个层级的矩阵。经济型酒店通过削减组织层级,达到减少员工的雇用数量,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管理上没有复杂的内部流程,这就要求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需要“多面手”。

(一)业务技能要求。高档星级酒店岗位设置完善,岗位职责明确,如前厅部就设有预订、接待、问询、礼宾、收银、大堂副理等多个岗位。而经济型酒店则要求员工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前台服务员要负责客房销售、办理入住登记手续、离店结账业务、营业报表制作、散客的预订、问询等工作;酒店的维修工人要负责水电维护及电脑维修等工作。由此可见,经济型酒店要求员工不仅要掌握其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要熟悉和掌握其他的酒店服务技能技巧。

(二)管理能力要求。作为店长需要建立并健全酒店的组织管理系统,负责制定酒店的管理目标、经营方针、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操作流程,明确各层级的岗位职责,并监督贯彻执行;制定市场拓展计划,带领营销部进行全面营销等,这不仅要求其熟悉一线业务,具备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开发新市场的能力。作为值班经理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技能技巧,还需要承担部分销售,如推销嘉宾卡、与商务客户洽谈和签订合作协议等等。

由此可见,人才是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型酒店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该针对经济型酒店员工复合型能力缺乏,专业素质偏低等现存问题,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针对性调整,从而更好的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增加经济型酒店专业知识模块,完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设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根据经济型酒店人才需求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首先,增加经济型酒店专业知识模块,开展教学。其次,课程设计突出经济型酒店的特点。经济型酒店以客房为核心产品,所以课程设置要以客房为主。可将《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细化、专业化,分解为《客房设计与布置》《客房保养与维护》《客房用品洗涤与保养》等相关课程,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房服务知识。最后,经济型酒店强调“一专多能,一人多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岗位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酒店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二)增加对经济型酒店的专业认知和实践环节。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经济型酒店,组织学生在经济型酒店中进行课程见习,邀请经济型酒店人员进课堂或案例教学等方式,增加对经济型酒店的专业认知和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经济型酒店的理解,改变只有高档星级酒店才是酒店的观念,更为其以后成为经济型酒店人才奠定基础。

(三)加强与经济型酒店的沟通与合作。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首先,与产业内一些知名的经济型酒店建立合作关系,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建设为酒店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锻炼,打破以往的学生从实习到就业都只选择高档星级酒店的模式。其次,可邀请经济型酒店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信息畅通,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院校教师也可深入企业,丰富酒店实践经历,成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的教师。

(四)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加强教师对经济型酒店的研究,走“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既可以保持院校的科研优势,也顺应了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院校的专业老师可以通过参加经济型酒店的学术研讨活动,了解经济型酒店的最新动态,并深入业界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撰写文章,承担课题,合作完成企业研究项目等方式将产业内的知名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高校强强联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联合体,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做到校企双赢互利。

作者单位:云南省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张青.酒店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2]程善兰,任昕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引发对旅游酒店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职论丛,2006.(9).

篇9

[摘要] 电力高等院校中,特色强势专业主要是电力和动力专业,作为非主流专业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其就业情况表现为就业率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狭隘。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大、学校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自身对所学专业有认识偏差等。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改革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

关键词]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第二课堂;计算机类专业;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66-02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项目]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17)

[作者简介] 冯程伟(1981-),男,河南灵宝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陈倩(198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王岳蕾(1986-),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伟娜(1980-),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电力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作为以电力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如何结合学校电力特色,发挥计算机类专业优势,深入开展我院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拓宽毕业生就业面,提高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就业率低。电力大学中,电力和动力专业是我院优势专业,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用人单位来学校主要是招聘电力动力专业毕业生,对于计算机类毕业生需求量很小。

(2)用人单位多为中小公司,就业后待遇与电动专业毕业生差距大,工作不稳定。

(3)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狭隘。处于电力大学中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从跨入大学校门那刻起,就认为个人将来的就业应该与电力动力相关,对于自身所学专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只是自以为就应该与电动相关,学生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也和电力动力专业毕业生一样,都去电力动力相关的用人单位面试,结果可想而知,这些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类专业需求很小[1]。

二、造成我院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就业现状的原因

第一,国家每年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大。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高素质的计算机类毕业生需求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开设计算机类专业对硬件和实验室要求相对别的工科专业成本较低,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类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较大[2]。

第二,我院作为独立学院,师资力量主要是依靠母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这导致我们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一本学生,一本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理论型人才,而我院培养目标定位的是应用型人才,二者是有实质性的差别。由于三本学生入学时高考分数相比一本差距较大,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相对一本还有一定差距,这就导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理论水平比不过一本学生,动手能力比不过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类毕业生的要求,直接导致就业困难。

第三,学院很大程度上主要关注电力动力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关注度不够。

第四,学生自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够深刻,对所学专业就业方向缺乏认识,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一味地只是追求高分数、奖学金等,忽视课堂外的知识扩充和技能训练。

第五,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大多并不热爱本专业。处在“大电力”学科中,很多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看到电力动力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高收入,总是考虑着毕业后如何进入与电力动力专业相关的单位,很多新生报到时即询问老师“如何转专业”,这也是家长们询问最多的一个问题,所谓“转专业”就是从非电专业转到电力或者动力专业。这说明学生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只是看到电力行业的“高收入”,而且我们通过统计也发现,我院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调剂后的专业,他们大多第一志愿所报专业为电力或者动力,因分数不够调剂到计算机类专业,他们只是考虑着先跨进电力院校大门,入门后再说以后就业的事情,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试想这种状态下,学生怎么可能热爱所学专业,又怎么可能一心一意钻研所学专业,不钻研又如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又弱,可想而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拿什么去竞争[3]!

第六,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指导老师对电力行业就业市场很了解,但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及毕业后去向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计算机类就业市场开拓不够。

三、提高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1)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深入钻研所学专业。

一是上好就业指导课。通过就业指导课,使同学们认识到“360行,行行出状元”,认识到不同专业的优势劣势,要相信自己的选择,要对所学专业充满信心。

二是指导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业。计算机类学生创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创业过程也是学生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不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中他(她)会体会到计算机类专业应用的广泛性,从而增强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兴趣。

(2)加强我院第二课堂建设,提高我院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一是实施“卓越工程师” 班计划,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做好这一项重要工程,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选拔环节,要借鉴母体大学卓越工程师班经验与教训,合理设置选拔环节,比如注重学生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成绩、理论考试题目的设置、上机操作能力的考查、对于数学模型的认知程度等;其次,对于卓越工程班学生的培养方案要反复论证,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确定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符合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再者,卓越工程班专业课教师的选拔要集合相近专业所有优秀专业课教师,不要仅仅局限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师,要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这一出发点将优秀师资集中到创新人才培养这个平台上;最后,对于卓越工程师班学生能力素质的考试考查,不单单只注重考查其理论知识,更应该重点考查其实际应用能力[4]。

二是要重视与IT培训行业高质量的培训企业合作,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实训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从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提高学生对行业热点的洞察力和关注度,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是鼓励我院计算机类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与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如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统计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我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我院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搞好专业教学改革。把什么都会而什么都不精的“软件通才”培养模式,改为不要什么都会但必须有一技之长的特色培养模式。应以职业划分专业,即根据劳动力市场职业分工细化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可细分为需求分析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分析师等职业方向;网络专业可细分为网络维护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电子商务工程师等职业方向;应用专业可细分为硬件维护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职业方向。针对不同职业方向突出其职业技能培养,以专取胜、以能取胜[5]。

二是积极探索建立计算机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校企紧密合作的基地建设机制 ,优化实践教学设计 ,从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术训练到定岗实习,按照科学的程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红.高职计算机专业如何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41-44.

[2] 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 2007(2): 76-80.

[3] 任喜峰.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研究[J].学习和探索,2007(3):169-171.

篇10

1微课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职业店长实务》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理进入“微时代”,像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这些微元素在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2011年开始,“微课”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了,到目前为止,“微课”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受到高职院校学生喜爱的一种教育形式,并逐渐融入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店长实务》课程推行微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业店长实务》课程教学效率。

2微课“排班表的制作”的设计与开发

2.1教学内容的选择

职业店长实务是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的核心课程,职业店长实务课程主要面向我院即将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选择在第五学期开设。排班表的制作是“团队管理”项目5中任务4的内容,学生学习排班的原则等理论内容,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排班的原则和应用。在整个职业店长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排班表的制作的内容既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大三学生能否继续学习职业店长实务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直以来学生较难理解的难点问题,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图表制作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2.2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次排班表的制作任务我们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为某服装连锁店设计制作排班表的任务,假定该店除店长共有员工9名(1号到9号),其中:能够胜任收银岗位工作的人员只有3人,9名员工均能够胜任导购等其它岗位工作,2名员工是新聘员工,该店实行每天两班倒,AB班原则上每一周轮换一次,正常情况下每人每个月可休息6天,如果有特殊情况,在经过店长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调换AB班次,另外如果遇到周末、国家法定节日等繁忙时段可以视客流情况适当调整排班人数。员工的特许要求如下:6号员工因晚上要参加学习要求从9月10日起不排B班,5号员工因病请假一周(8月28日至9月2日),4号员工因妹妹定于9月15日举行婚礼,要求9月13日-15日连休三天。学生以店长的角色承担并完成今年9月份的排班工作任务,具体要让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能力目标:能熟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关于工时以及加班的规定;熟知排班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排班思路;能对给定的服装连锁店的背景资料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从给定的资料分析中获取对排班有益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次服装店9月份排班表制作所需的资料;能针对给定的资料,结合当地连锁经营企业实际情况,根据卖场的营业时间和员工人数合理地进行排班。

知识目标:熟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关于工时以及加班的规定;熟知排班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排班思路;熟知卖场的营业时间和员工人数合理地进行排班。

素质目标:对各业态连锁企业的营业时间非常熟悉,排班表的制作体现一定的学习理解能力;对给定的背景资料分析透彻,能从资料描述中找出对本次排班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利用,体现职业店长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图表制作能力;能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卖场中服装店的营业特点进行排班,体现良好的理解能力与执行力。

2.3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创设即本次课的课程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职教等网络教学平台、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方式上传事先录制好的微课视频,视频的内容为排班表制作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等,这样学生无论在家里或在学校都可以随时在线碎片化学习,学生播放的排班视频,了解排班表制作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根据排班表制作的要求设计微课能给学生不同于单纯语言描述的立体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的兴趣,抛出本节课要为某服装店制作9月份的排班表这一主要任务,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安排。

(2)教学任务的分析。在任务分析环节,教师首先在课堂内简单回顾视频所学,通过PPT演练经济法和劳动合同对工时的规定,排班原则和排班技能要求等内容,布置每个学生的任务。

(3)学生操作练习。在学生操练环节,教师会给定每个学生一套试题,每个同学的试题不一样,让学生联系所学微课内容完成操作,巩固排班表制作的教学内容,学生操练环节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服装店9月份的排班表制作,教师在本节课内则负责技术指导和提供咨询服务,做好随时准确回答学生各种提问的准备工作。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事先提供的微課资源,通过自学的方式或者请求小组成员援助的方式,解决自己刚刚所遇到的问题。

(4)教学任务的评价。本次排班表制作的教学任务评价,要求多方参与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自己、小组成员、教师、服装店店长等,评价过程要求首先由学生通过给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力求客观和多维度)进行初步自评,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最后有教师进行评价,尽可能使此次排班表的制作评价全面化、具体化、公平化。

(5)教学内容的小结。本环节的主要的任务是总结本次课排班表制作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复进行思考,我们在课堂上制作的排班表与真正的连锁企业中排班表的制作方式和要求是否完全相同或一致,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恰当的网络调查或者实地访问找到需要的答案,从而将本次课的课堂范围无限的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微课在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店长实务》推广实施的几点思考

“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构建一个短小精悍(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PPT、微课视频、教学反思、测试题库及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之间是以某种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构筑的主题式资源单元资料库。微课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单一的教案、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但微课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库。因此教师在面对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群体时,在微课内容的开发设计时一定要注意。

(1)要明确微课教学不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堆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微课完全取代课堂,而只是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微课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认为不超过15分钟为宜,微课使用也是恰到好处就行,微课能解决了关键的问题和重点的问题就行,微课能让教学课堂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生动就行,千万不能让你的课堂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电影院,让你的微课视频成为微型的电视剧或电影,让你的学生在整段整段的电视剧或电影的视频中慢慢地度过课堂的45分钟。

(2)要明确微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进微课的使用是为了解决平时课堂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应用这种立体化的直观的表现手段。所以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方便记忆,那采用微课形式无非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事情了。

(3)微课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微课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他所面向的群体,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不太喜欢学习,因此在开发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设计一些对你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微课,简单直观地反映所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你的学生。

参考文献 

篇11

浙江中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中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规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以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龙头的中高职合理衔接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许多院校针对国内和省内的3+2中高职现状,尝试相关专业课程衔接的模式,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基本还是形式上的“3+2”,而且在与区产业密切结合方面尚存在着许多不足,其衔接的形式与内容依然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研究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瓶颈,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的合理衔接。

一、问卷设计

截止2014年,浙江省开办“3+2”酒店管理专业和五年一贯制的办学单位高职校22 所,中职校40所,中高职衔接均有3年以上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平均为专业总规模的40%。为了深入了解浙江省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教学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课程改革,对15所中职、高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问卷分为教师调查卷和学生调查卷。教师调查卷发放的对象包括一般专业任课教师(每个样本学校15名)、专业教研室主任(每个样本学校2名)、分管教学的校长(每个样本学校2名)。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共发放教师问卷80份,回收64份;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分别为80%和70%。

本次问卷调查分别从总体认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职业资格证书、师资七个方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中职、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统计

(一)中高职衔接总体认知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所有高职教师都认为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教学存在缺乏衔接的问题。管理干部认为这一问题“较严重”和“很严重”的比例之和高达66.8%。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学习与中职学校的学习“差别不大”和“没有差别”的比例之和为42.3%,有13.4%的学生认为“差别很大”。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有中职学习经历的高职学生,认为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学习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二)中职、高职课程教学区分度的认知方面

在中职、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比较方面,认为“没有区别”“区别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之和为60.39%,有6.27%的教师认为“区别很明显”。在中职、高职教育组织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考试的比较方面,认为“没有区别”“区别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之和为52.14%,有6.62%的教师认为“区别很明显”。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40%一50%的学生认为中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没有区别”和“区别不明显”。70%以上的学生认为中职、高职的任课老师在专业知识领域上“区别很明显”。

(三)中职、高职课程教学有效衔接必要性的认知方面

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加强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教学有效衔接的呼声非常高。当被问及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教学有效衔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时,只有3.33%的教师认为“无关紧要”,认为“很重要”和“有重要意义”的教师所占比例之和为96.67%。当学生被问及中职、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时,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所占比例之和为73.54%,有14.78%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只有11.6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三、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瓶颈问题分析

分析此次的调研数据,结合与部分老师与学生的访谈,得出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在相关问题,具体制约协调发展的瓶颈问题存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区分不明显

中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两者都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酒店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从酒店管理专业中职、高职衔接的视角看,两者应有各自的定位。中职教育应以培养酒店中级服务员为主,而高职教育则应以培养高级服务员及基层管理人员为主,同时,高职教育则应在保持与中职教育连续性的基础上,体现出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性。然而,目前中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是中职、高职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统一,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渠道和机制。中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不衔接,必然导致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的雷同、重复等现象。

(二)专业设置缺乏有效衔接

中职和高职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发展,而没有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从构建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从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需求等方面,考虑专业的设置以及不同职业或不同层次间的专业衔接,这使得酒店管理专业中职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或至相关的高职学校或专业继续进行学习,也使得中职和高职教育在自我发展中很难按照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自我调节。

(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第一,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基础课重复现象严重。如中职普遍开设《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及顶岗实习,高职同样开设。中职和高职的酒店管理专业虽均有了各自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但缺少中高职课程合理衔接的一体化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这是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普遍问题。

(四)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联系不紧密

我国从1994年开始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全国已经在一千多个职业范围内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平均每年约有五百多万人参加不同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已逐步成为人们就业的“通行证”。酒店管理专业具有成熟的职业标准,但中高职教育与酒店行业不同层级的职业、岗位需求对应程度不高,与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制度没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如中高级服务员在中职、高职之间缺乏内在有序的递进衔接关系,甚至取证等级重复。

四、促进浙江省酒店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做好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关键课程衔接的关键

通过课题研究中的调查,课题组认为浙江省大多数中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并未对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引起应有的重视,省内中高职衔接的各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当前,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均已将中高职衔接作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性工作,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均作出了明确的职责划分,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开放沟通的办学体制和教育模式。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当注重通过相应的方式,采取措施,制定政策,加大宣传,转变各级领导,尤其是职业院校教师的观念,切实从战略的角度认识中高职衔接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二)制定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管理制度

1.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等级考核制度

要增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协调性,加快建立中高职协调的课程衔接体系,就必须要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行统一的职业资格等级制度。酒店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可以根据职业的分类标准和不同职业的考核要求,确定人才的层次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层级标准,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尝试职业教育职业资格与普教文凭等值的做法,以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职业资格与文凭的良好对接,也使得中高职课程的和谐衔接得到实现。

专业目录不统一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对口不畅,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此类现象的重复发生,国家(政府)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专业标准目录。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根据行业企业或职业岗位的切实需要,确定2.制定中高职统一的专业标准目录

职业教育应包含的专业方向;第二,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需要,制定出标准统一,内容具化,先进明确的专业目录标准;第三,引导各职业教育机构遵照实行统一的专业标准目录,为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提供良好的基奠。

3.制定统一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

浙江省建立统一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从宏观角度和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基于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改革要求,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分类标准;二是教育主管部门组建专业大类的专家团队,组织中高职院校根据课程衔接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沟通与协商达成共识,编制具体的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专业教学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在课程选择,内容设定上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课程重复,过渡性差等问题,使中高职课程形成有机连贯的整体。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职业院校师生是课程活动主体,所以应适当提高其对课程标准制定及课程编制的话语权,以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与人本化的统一是非常有必要的和可行的。

(三)建立多元参与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沟通平台

1.成立专门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组织机构

第一,建立省内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组织机构,统一规划和安排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整体工作;第二,建立由专家组成的课程衔接咨询小组,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各种咨询服务;第三,由政府牵头建立专门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对各课程衔接组织管理部门进行统筹与协调,对中高职院校进行课程衔接工作的沟通协调;第四,按照行业或专业分类建立课程衔接研发小组,负责课程衔接方案的研发工作。各部门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共同开展中高职课程衔接具体事宜。

2.构建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职教集团

由于近年来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趋势明显,可以尝试通过建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职教集团来进一步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证明,职教集团可以吸收省内行业、企业和中高职院校参加,其优势是:可以较好的在集团内实现职业教育为产业服务;较好的实现校企合作和共同育人;较好的采用组织和章程约束实现中高职的一体化办学。

3.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开展多方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近年来,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凸显。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弥补中高职课程过程中的不足,缩短中高职课程衔接进程。其一,企业参与课程设置活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进一步满足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中高职院校可以鼓励企业参与中高职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制等活动。通过企业的参与和协调,使中高职的课程互动加强,带动其课程与教学改革。其二,企业为中高职院校提供技术指导。企业派技术人员来学校指导教学、特别是实训课的教学,明确技术的规范化操作和职业化要求,从而使中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中高职技能课程不和谐衔接的局面得到改善。

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合理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体系的需要,对此,省内各院校领导和教师应有紧迫感,尽快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加快中高职合理衔接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师、教材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招生、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从而提高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饶雪梅.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

[2]李龙星,袁畅,周长青.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2).

[3]谭欣.基于校企合作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4).

[4]俞川,郭心毅.基于英国经验的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6).

篇12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01-05

目前经济管理类课程已经被许多高校列为不同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范围,各高校希望通过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择和开设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针对性提高当代研究型人才对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随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进行调整。虽然这种调整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多元的,但立足体育专业类研究生的就业,从实际社会需求入手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是解决体育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关键。

在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经济管理类课程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与现实工作岗位的密切关系应该被重视,特别是在现实的教学改革操作中,对其课程的选择和讲授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关系到对体育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也关系到黑龙江省体育专业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明确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课程的设置思路,揭示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推动黑龙江省体育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依据

1.1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开设现状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体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是体育教育的关键。目前,黑龙江省招收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共有五所,分别是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这几所高校中,哈尔滨体育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所招收的专业相对较多,其他三所学校只设立了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其中四所院校都开设了经济管理的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从表1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首先,类别单一,学生的可选择性并不充分,大部分学校只开设了单一的课程,没有形成可选择的多样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第二,在本专业与经济管理技能的需求联系上不紧密,在这些课程中,基本都是简单的体育与经济管理类知识的结合,有些课程甚至只停留在初级知识连接上,缺少对现实需求的分析与设计。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体育专业目前招生数量与专业类别数量少所形成的限制有关外,还与体育经济管理类课程并未引起学校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有一定关系,致使缺少相应的课程理论体系甚至是授课教师。虽然,体育专业研究生应该结合本专业开设以体育为主体的相关课程,但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综合型创新人才发展的需要,扩大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范围和紧密结合现实需求开设相关课程,是现实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

1.2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体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技术,以其自身的特色培养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但是一直以来,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由于专业性较强,一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明显的限制。从目前全国体育领域研究生的就业看,情况并不乐观,一部分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满意地找到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致使部分研究生放弃本专业另寻其他就业岗位。而实际上社会所需求的体育领域专业研究型人才,也不再是仅有的单一体育专业研究技能,更多需要的是具有复合型的综合知识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领域相关人才。

此外,从目前非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岗位需求也可以看出,相关的经济管理技能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经济管理技能是当前社会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在一些理工院校,要求本科学生必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中,虽然未明确体现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修学分的限制,但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范围和学时也是符合现实客观需求的。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手段

2.1教学改革手段的明确

教学改革手段是为达到预设的教学改革目标,使用的一定改革技巧。具体而言,在教学改革中,改革手段一般会呈现三种类型:第一,自上而下改革,即由高校及主管部门面直接提出改革要求和改革目标,亲自组织改革,以达到一定改革效果;第二,自下而上改革,即由教学对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主动提出一定的改革要求,这种类型改革准备时间较长,改革效果相对受到限制;第三,中间型改革,即从实际的授课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具体改革要求和相应的改革目标,此种类型的改革效果和改革时间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却是最易发生的改革。

由此可见,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手段宏观上也应由以上三种类型组成,根据现实情况,特别是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招生规模较小的特点,在采用改革手段时,很难采用第一种“自上而下”和第二种“自下而上”的手段。因为,学校及更高管理层对此类课程的关注程度在短时间内很难予以重视,而较小规模的研究生团体又很难形成足够的力量突破改革的临界点,促成改革。所以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是以中间型改革为主,并灵活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手段的结合。剖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的授课教师了解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又对授课对象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熟悉,因此从教授的角度提出并形成改革切实可行。

2.2教学改革手段组合的选择

根据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现状,在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时,从改革手段的组合上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一种组合,首先改革初期采取以授课教师为主的“中间型改革”手段,然后结合“自上而下”的改革手段逐渐进行,在改革中期和后期在结合“自下而上”的改革。这种组合较早地吸收了高校及主管部门的参与容易进行,另外又吸收了学生的参与,改革效果也会比较明显,但对高校及主管部门的参与要求较高。第二种组合,改革初期仍然采取以授课教师为主的“中间型改革”手段,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改革,再吸引高校及主管部门的注意,与“自上而下”的改革手段相结合。这种组合,可能在目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数量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见效慢,但是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仍然可以在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下采用。

3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提高

3.1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两个空间维度

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提高改革效果主要涉及两个空间维度:一是大空间维度,指整体高校改革所处的环境及改革的总动力;二是小空间维度,主要指省内招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各高校。对于前者,在提高省内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的效果中属于间接影响,但从改革的动力角度看却是原始动力。因为黑龙江省省内设有体育专业硕士招生的高校并不多,并且整体上,在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择范围上与一些高等体育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改革效果的提高上,尤其需要学习其他高校所形成的改革方式和改革做法,以此为动力推动改革进行。

对于后者,设有体育硕士专业的省内高校,每一个学校都存在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但这种小空间维度的影响对涉及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具体改革会更直接。所以在提高相应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时,可从小空间维度进行突破,同时这也是对教学改革手段选择的有效支撑。现实中,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比重较小,也容易被忽视,但其相关课程的开设应该在有限的学时下保障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必须注重从小空间维度即开设相关课程的各高校入手。

3.2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干扰因素分析

当确定需要对黑龙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进行改革后,实际就应该重视改革的具体运行及现实效果。因为教学改革就是要除去在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优化教学目标,达到预定的改革效果。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并不容易,首先应该排除对教学改革效果产生的干扰条件。在实际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干扰因素很多,但最直接,影响最突出的主要有2个:

3.2.1改革中经济管理类课程调整的滞后

如果在改革中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调整是滞后的,那所提出的改革和预定的改革目标都会受到影响,改革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干扰。所以,在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过程中,不能只把设计的课程调整框架作为摆设,不采取实践,并且在实践时还要注意时间的调整,否则这种课程调整的滞后必将对整体教学改革效果形成最直接的干扰。

3.2.2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

一旦具体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调整确定好,相应的师资队伍对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特别是涉及改革效果的提高上,因为体育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多是体育与经济管理具体内容的结合,属于交叉学科,所以需要的教师应该是在体育与经济管理两个领域都熟悉和擅长的人员。从黑龙江省目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体育专业看,师资力量并不充足。一些专业由于没有体育人文社会专业,所以并没有直接相关的这类教师。而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需要在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先行学习经济管理类知识,然后再经过转化后教授给研究生。

3.3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体制需求

高校在办学自方面近年来有所改观,但在教学领域的办学自问题却起伏较多,任何教育体制,除了政治要求外,对其他方面只能提倡,不能强制,只应服务,不应干涉,只可引导,不可命令。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改革过程也会涉及相关的体制需求,因此落实到具体课程像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时,同样对体制也会存在需要。此为,对于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体制应理顺政府和体育院校的关系,调整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办学体系,运用市场机制调节教育经费的投入与运行,寻求“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从现实角度而言,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需要的是相应教育管理体制的支持,其中能够自主地调整体育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办学体系的就是其最根本的体制需求。从黑龙江省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看,短时期内各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自还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种体制的需求并不会受到改变,吸收国际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借鉴国内知名院校的有效改革办法是我们在当前改革中面对相应体制需求不足情况下的可选择路径。所以,调整招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校的自我改革力度,清晰相关的体制需求,是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又一途径。

4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矛盾协调

4.1改革中参与主体的明确

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涉及两方三个主体:课程的教授方和课程的学习方,而课程的教授方从学校角度讲包括教学管理层和授课教师,因此在这个改革中主要涉及三个参与主体:教学管理层、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和对相应课程学习的硕士生。其中,教学管理层是教学改革中的领导层,也是权力掌握相对最集中的主体,在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中起主导作用,整体的改革过程需要首先经过此层参与主体的同意才能进行,因此作为参与主体有较强的能动性,对另外两个参与主体起支配和领导作用。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属于最灵活的参与主体,一方面与上层的管理层主体相联系,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与下层的硕士研究生主体相联系,直接为学生的利益进行诉求。因此在整体的教学改革中任务最重,起的作用最突出。而对于课程的直接接受者一一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是最忠实的参与主体,从理性角度讲也应该是最积极的参与主体。在改革过程中,每一次取得的改革效果都将直接作用在课程学习的学生身上,同时,对于改革效果的反馈和改革最终目标的完成也都将由这一参与主体直接体现。

4.2参与主体间矛盾分析

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各参与主体由于在改革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对各自利益的诉求也不同,因此在改革中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从参与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

4.2.1积极性上存在矛盾

教学管理层参与改革主要是为了完成本校的政治目标,并要结合学校的整体环境和条件考虑问题,积极性一般,特别是在学校本身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改革积极性更会受到影响。而对于授课教师,从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考虑职业前途以及结合学生需求的情况下,会比较积极地参与课程的教学改革,但也不排除部分教师对已有课程讲授的惰性,参与时积极性一般。但总体而言,教师在改革中积极性会高于管理层。而教学改革中积极性最高的是直接接受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角度和就业压力角度希望学校管理层和授课教师积极参与这次改革,而自身也会在理性作用下始终积极参与。由此可见,不同主体在改革中积极性是不同的,因此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时,需要针对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采取不同的对策。

4.2.2利益诉求上存在矛盾

教学管理层主要诉求的是政治利益和学校教学改革中的综合利益,即在有限的资金下寻求整体的教学改革收益最大;而授课教师主要诉求的是自身利益及部分学生利益;对于学生则完全是诉求自身的个体利益。由此可见,当学校过于追求政治利益时,就会对学生的利益诉求产生影响,而教师的利益诉求也可能会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摆动。所以,从整体上看,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方的利益诉求也存在矛盾。

4.3协调矛盾的途径

对于参与主体间矛盾的协调途径主要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在协调教学改革矛盾时可以找到三个参与主体共同的利益诉求点,即以“缩短与其他学校的办学差距”为突破口,然后再结合具体矛盾的特征,有针对性协调。首先,与国内其他体育硕士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进行对比,在办学思路上先行改革,然后以提高省内各学校管理层的改革主导性为突破,再按照改革目标协调矛盾。其次,尽量满足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特别是从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角度,提供教学改革的资金支持,并在改革经验推广上提供帮助,然后以此为动力,保证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当然在协调矛盾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或问题,但从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现实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出发,找到关键点来协调矛盾是有效的途径。

5结论

对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重点进行深入分析,实际是要剖析目前省内体育专业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研究的主旨是得出如何找到关键点以促进教学改革。其中,教学改革手段要以实际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现状为前提灵活运用;而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提高无疑是整体改革重点中的核心,但改革效果的显现相对较容易,而教学效果的稳定提高却有一定难度,不过提高的目标及途径必须应该确定;对于参与经济管理类改革的不同主体,因为在改革中所处角色的不同,所以在改革中也存在相应的矛盾,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改革顷利进行,需要对参与主体间的矛盾进行协调。参考文献:

[1]陈兴胜,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73-75。

[2]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yjsbindexclass.asp?classid=357.

[3]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ky/show.asp?id=1505.

[4]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ixunbu/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879.

[5]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哈工人校本部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与招生计划[EB/OL]http:///hityzb/sjz/s20.htm.

[6]牡丹江师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yxy/zcdhneirong.asp?tid=Yjsjy.

篇13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转贴于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转贴于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