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银行发展历程

银行发展历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银行发展历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银行发展历程

篇1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置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置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也是相对的,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

(3)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开拓资金来源,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银行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在需要时,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也可通过主动负债,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篇2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35-04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银行业进入后WTO时代,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不受地域和客户的限制开展人民币业务,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公平竞争。但是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外资银行的强大实力和多年全球化运作经验面前,中资银行短期内不可能获得绝对占据上风的竞争优势。双方虽然在同一环境内,但是并不在同一个起点上。同时,作为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国政府的协助和支持。其多年在本土经营的网络和理念根深蒂固,是中国民众长期信赖和依靠的银行。显然在此方面,双方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相当明显,究竟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中资银行又该在这样的对垒中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是否能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理地应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入侵和挑战,不仅能使在国内市场上垄断经营多年的中资银行在“鲶鱼效应”作用下开始关注更高效、更合理的发展途径,而且理智的应对思路和方案也有利于中资银行在未来合作与竞争共存的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保持优势,站稳脚跟,也更有利于中资银行实施内部改革,提升内在竞争力,加速规模化,尽快走向世界,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集团。

此外双方和谐相处,还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和中国金融安全的稳定。能否处理好双方关系,将双方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也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双方关系的问题,学界大致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兵临城下,中资银行大敌当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坚决地固守阵地。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银行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不可阻挡,合作已成为必然,不如干脆摆出合作的架势,与外资银行一道重新洗牌,将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市场重新分割,会使中资银行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提升,扩大其市场份额。两种观点,一种是“主战”,另一种是“主和”,但无论哪种观点,其本质都在于如何使中资银行在面对外资银行挑战的情形下,尽快提升自身实力,维护中资银行利益。然而两种观点都对如何处理中外资银行关系考虑得过于片面,没有从外资银行作为跨国公司的特殊形式来分析其发展趋势,从而正确把握中资银行在处理对待外资银行的关系上究竟选择是合作还是竞争。

单纯的正面竞争是不明智的选择,那么如果选择全面合作又如何呢?双方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自己竞争所必需的优势,但是又有面临丧失各自固有优势的危险。并且,“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在合作上也不会选择全面推进。

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呢?

三、问题分析

(一)基于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模式分析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保证风险最小化,因此分析跨国公司选择合资或合作还是独资市场进入模式,一般从成本和收益方面来考察。美国学者康垂克特(F.J.Contractor)和罗润积(P.Lorange),1991年提出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式,全面地考察了决定合资或合作与独资选择的若干因素,其具体形式如下:

当[(R1+R2)+(C1+C2)]-[(R3+R4)+(C3+C4)]>(1-a)Π时,采用合资或合作方式;反之则采用独资方式。其中,R1、R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收益,R3、R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收益,C1、C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成本,C3、C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成本。(1-a)Π为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该模型表明,当合资或合作方式相对于独资方式所带来的净收益大于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时,合资或合作方式优于独资方式,跨国公司获利,反之,实行独资方式对跨国公司更有利。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东道国企业对本土政策环境比较了解,跨国公司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关于东道国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竞争对手、产品的分销渠道以及原材料供应等信息,加上合资或合作方与当地政府比较熟悉,跨国公司就可以减少与政府间的行政摩擦,相对于独资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合资或合作企业所拥有的额外收益,即R1、R2。另一方面,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看中的就是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经验、国际性知名品牌以及其独特的产品,这些无形资产是跨国公司取得高额利润的优势所在,若采取合资或合作形式,东道国企业就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搭便车等形式逐渐掌握这些无形资产,因此可以说这些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和间接收益,也即R3、R4。C1、C2可以看成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降低的风险成本。因为文化差异和东道国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采取合资或合作就可以减少这种风险,而独资的风险成本则很大。C3、C4可以认为是跨国公司采取合资或合作所提高的合作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合资或合作双方进行谈判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管理上的冲突与摩擦、决策上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生产、销售。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发展和东道国本身环境的变化,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经验越丰富,对东道国的市场越了解,R1、R2就会减少,合资或合作的优势就会削弱;当跨国公司改变其生产结构,生产更具特色、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时,采取独资或控股对其更有利。根据经验分析,跨国公司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时,一般直接采用独资方式,因为这些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大体相似,且与国际接轨,跨国公司比较熟悉;而他们进入发展中国家时,一般采用合资或合作――控股――独资这一逐步过渡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这些国家的市场环境不十分了解。模型中的R1、R2、R3、R4、C1、C2、C3、C4,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内发展过程中动态变化的。

(二)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数据分析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三种模式――合资、合作、独资方式的比重不断变化。中外合资实际投资比例经历了一个波动的过程,从1979年的15.57%到1987年的69.73%,再下降到2004年的27.89%。中外合作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84.2%一直下降到2004年的3.0%。独资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0.24%上升到69.11%。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逐渐倾向于独资。事实说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时间越长其独资化趋势越明显,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拥有的可以使其独资化的资源越来越多,这也验证了收益成本模型的适用性。

(三)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历程及趋势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看,其发展战略一般为四步:

第一步,与中国企业建立贸易关系。通过国际贸易一方面加深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另一方面开始试探性的投资,为以后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产品与市场基础。

第二步,建立生产基地。在中国通过独资建立分支机构或通过合作、合资、兼并收购等方式,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中国欲融入世界经济的愿望、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其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相结合,大幅度低成本生产从而适应其全球化战略。

第三步,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其在中国的生产基础,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中国作为其全球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其合作主要集中在销售渠道上,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增加其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

第四步,主导垄断。不断使用其创新产品及营销手段,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而试图垄断或主导其所在行业的市场,形成垄断优势。

按投资方式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0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年1月-11 月)

目前多数跨国公司的战略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步,将中国从“世界工厂”的观念转变到“世界市场”,充分认识到了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能力和中国的经济实力。跨国公司的独资化趋势说明其欲加强对在华投资的控制权和在中国市场占领行业市场主导地位的意图。独资化倾向已证明跨国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独立经营。只有当其市场占有量达到了一定的份额时跨国公司才可能有信心独立经营,将各种优势从合资合作企业中收回,并入到独资企业中,这就证明了其处于第三阶段的后期,并将逐步向第四阶段即主导垄断阶段过渡。

(四)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模式变化验证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适用性与正确性,外资银行是提供以货币为载体的并提供金融服务的跨国金融百货公司,属于服务型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必然会体现在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上。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要经历建立贸易关系――建立生产基地――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主导垄断市场的战略历程,但外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这种特殊的服务性跨国公司,其金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其进入中国的策略历程不可能从贸易开始,而是跳越一般跨国公司的前两个策略阶段,直接进入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跨国公司发展的策略历程来看,其必然期望进入主导垄断市场的策略阶段,因而其在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上也必然要体现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特征,即合作、合资、参股等模式发展到控股、独资的模式上。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合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外资银行增加R1、R2,减少C1、C2,其合资或合作获得的收益将远小于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收益成本模型[(R1+R2)+(C1+C2)]-[(R3+R4)+(C3+C4)]>(1-a)Π成立,所以外资银行选择合资合作是必然的。但与跨国公司发展一样,外资银行的R1、R2、R3、R4、C1、C2、C3、C4也是在动态变化的。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一定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即R3、R4增加。而当中资银行的实力不断增强,其谈判能力也会显著提高,合资与合作中的摩擦也会逐渐增多,C3、C4会增加。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会逐步缩小,合资、合作对外资银行来说就不再是必要手段了。

四、中资银行现阶段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以上的分析已经能充分说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策略过程,中资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采取阶段性的措施来应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基础上与其竞争。长期来看,中资银行应该选择阶段性而不是从一而终的策略,首先选择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策略,在合作中保持竞争意识和观念,防止最终变成外资银行的傀儡和入侵中国金融市场的工具。随后在成熟的时机选择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策略。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以合作为主才能真正从外资银行那里学到国际化的理念来培养自身竞争力,为后期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与外资银行建立审慎的战略联盟

通过战略联盟,中资银行可以获得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中资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合作时,不能因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盲目决定,而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应该看欲参股的外资银行战略目标是否与自己一致;其次,要注意外资银行的性质,由于境外商业银行、境外投资银行和国际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战略目标存在差异,中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外资银行;再次,对于合作双方由于国情不同而出现的非原则性问题,应本着的原则,但对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损害其他股东合法利益的要求应予以拒绝,不可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降低标准、放弃原则。中资银行要明确战略合作的目的是最终实现长远的自我提升与飞跃,不是仅仅获得当前合作所得的利益而放弃后期的发展。

(二)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主要障碍在于银行体系中积聚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能否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既关系到中资银行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开放金融服务后国内银行能否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问题。“中资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制约机制、强化贷款评估、审查和监督机制,以保障贷款的安全,减少不良贷款发生的比例。在不良资产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合作要利用其成熟的处理方法,充分改善中资银行的资产结构。” 要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人事激励、业务流程、信息科技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此同时,组织有条件的银行尽快上市。2001年,中国银行成功地重组了香港中银集团。2003年底,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促其进行股份制改造。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内地和香港同时“A+H”上市,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中,中资银行要充分借鉴其混业经营和海外分支机构庞大的优势,顺利实现在海外上市与实力扩张。

(三)加强市场营销

中资银行营销战略的现实选择是: 以“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 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首先,从各个角度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经济发展、客户需求、自身实力等因素选定和培育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其次,保住重点客户,在我国20%的人群占有约80%的银行储蓄,所以重点客户对银行的利润非常关键。在巩固国内客户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外资银行海外机构众多的优势,将中资银行的营销触角渗透到海外市场,借助外资银行的实力建立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网络。

(四)推动金融创新,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

能否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具有个性化产品的能力,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所在。中资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发零售业务;适时开展金融创新,推出市场需要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商品。

(五)提高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运用

21世纪的金融业要求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中资银行已经在电子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国际金融行业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中资银行要在合作中谋求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协助自身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加快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以电子技术和信息为支撑的电子化银行系统,从而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银行业务网络化。

总之,中外资银行选择合作或者竞争的根本出发点是自身利益,即无论选择合作或者是竞争,都要获取最大化利益,这也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考虑的最基本问题。但是中资银行必须明确,合作的目的是学习、吸收外资银行积累的专业技术及银行业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在未来的20年,合作性竞争的局面将从目前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格局,逐渐转变为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中资银行在抓住机遇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外资银行参与合作只是其次佳选择,最终还是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中资银行应逐步提升自身实力,锻造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有次序地先后以合作与竞争为重心,合理地选择合作或竞争策略才是最明智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蔡兴.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3).

[2]李文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发展历程、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9).

篇3

日本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最大的特点是:推动该业务的主体是移动运营商,不是银行,银行是配合连接支付。移动运营商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手机银行业务。在日本,手机银行的安全管理受到高度重视,终端可以直接使用Java和SSL,交易的信号经过了多重加密,再加上与各银行间使用专线网,因此,银行业和消费者对这一业务的信赖程度十分高。同时,移动运营商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予以积极推进,目前手机银行在日本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

韩国手机银行业务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几乎所有韩国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韩国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特殊记忆卡的插槽,用以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时的信息加密。在韩国有几万家餐馆和商店拥有能从手机通过红外线读取信用卡信息的终端,使顾客能够通过手机进行消费支付。韩国手机银行业务飞速发展的关键在于韩国银行业对手机银行业务的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银行期盼客户使用手机银行,因为这将为银行节省大量柜面操作成本,从而使银行员工可以集中精力于其他具有更高价值的活动,同时也可使客户享受到现代支付的便捷和实惠。

美国手机银行市场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Nielsen公司统计美国手机银行用户达到1300万,其中约三分之二仍在使用SMS模式的手机银行。而据comScore公司的分析报告,至2011年6月份,美国约有13.9%的移动通讯用户,即3200万人曾经使用过手机银行,比2010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1%,其中仅客户端应用形式的手机银行用户就有1200万,相比2010年第四季度增长了45%。

我国手机用户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自1999 年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合作推出最早的手机银行业务,工商银行等几家银行几乎同时于2000年5月推出基于SIM卡的手机银行业务。2003-2004年期间,随着短信应用的普及,各家银行先后推出基于短信的手机银行业务。2005-2008年出现了JAVA、WAP技术为主的多样化手机银行。截至2011年11月末,工、农、中、建行手机银行客户约1亿户,交易量达27144亿元。这与我国10亿多手机用户相比,占比不足10%,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所以,各大银行均在积极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抢滩登陆”,以期在信息化变革中分得“一杯羹”。

二、手机银行技术发展历程

手机银行随手机技术突破渐次发展。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使手机银行上一新台阶。纵观手机银行采用的技术经历,主要有STK、SMS、USSD、BREW、WAP、JAVA移动客户端应用等方式。

基于短消息(SMS)的手机银行由手机、GSM短信中心和银行系统构成。在手机银行的操作过程中,客户通过SIM卡上的菜单对银行发出指令后,SIM卡根据客户指令生成规定格式的短信并加密,通过GSM网络发出短信给相应的银行系统,银行处理客户的请求,并把结果转换成短信格式发给客户。

基于STK卡的短消息方式是将银行服务的菜单写入特制的STK卡,从而便于客户的菜单式操作,同时,STK卡本身有比较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能有效保障交易安全。其缺陷是:STK卡的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在卡里写入一家银行的应用程序,而且不能更改,OTA空中下载技术虽可以更新STK卡里的内容,对服务进行升级,但仍然比较麻烦;短信的存储转发机制会使交易在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器那里留下记录;业务和商业模式存在缺陷,尽管可以将换卡手续改在银行柜台办理,但这需要银行与网络运营商的更深层次的合作。

USSD即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新型交互式数据业务。USSD消息通过7号信令通道传输,可与各种应用业务保持对话。USSD将现有GSM网络作为一个透明的承载实体,可自行制定符合本地客户需求的相应业务,对原有的通讯系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USSD方式的优势在于:客户群体不需要换卡,适用大多数型号的GSM手机;实时在线,一笔交易仅需一次接入。其局限则是:不同类型的手机的界面显示有较大差异;从银行端到手机端的下行信息无法实现端到端的加密。目前该业务在国内尚未普及。

WAP为无线应用协议的简称,是开发移动网络上类似互联网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组合。它使新一代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可靠地接入Internet。由于无线网络系统和固定网络系统不一样,加上移动终端的屏幕和键盘都很小,所以WAP不适于采用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而需采用专门的WML(无线标记语言)。WAP2.0采用TLS作为端到端加密的算法。WAP方式的优势在于:开发量很小,仅需在网上银行的基础上开发WML的版本即可;字符内容浏览,实时交易;GPRS的出现,改善了浏览速度。其局限在于:客户手机需要支持WAP协议;只能处理文字,可交互性差,界面简单。

BREW(无线二进制运行环境)是一种基于CDMA网络的技术。客户可以通过下载应用软件到手机上运行,从而实现各种功能。BREW位于芯片软件系统层和应用软件层之间,提供了通用的中间件,直接集成在芯片上,不必通过中间代码就可以直接执行。运营商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为客户下载、升级软件。BREW支持各种加密算法。BREW在安全性和终端表现的一致性上要优于Java方式,但因是高通公司的专利技术,开放性不如Java。

最新的智能手机一般专门定制手机银行客户端应用程序。比如Andriod手机采用J2ME平台,可以按照需要使用Java技术开发、下载、运行新的应用。J2ME的配置和框架使得应用程序安装的灵活性得到很大提高。其优势在于:能实时在线交互式对话;图形化界面,操作友好;采用1024位的RSA认证加密技术和128位的三重DES加解密技术,安全性相对较高。IPhone手机银行客户端虽然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但底层同样是基于移动通讯的分组交换网络。

与网上银行相比,手机银行以移动通讯运营商的专用网络承载接入,在安全保密性上更胜一筹,而网上银行以开放的因特网为载体,易受各种黑客、病毒侵入,安全性一直广受关注。手机银行的弱项是客户终端功能偏弱,无线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较慢。但随着移动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应用普及,这些瓶颈已被逐渐克服,手机银行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手机银行风险控制

手机银行业务风险主要表现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因信息科技风险在操作风险中占比高,特提出来单独讨论。

1.信息科技风险

由于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迅速,信息科技监管首先应把握技术方向,控制主要风险,辅之以对技术细节的关注。

手机银行的特殊运行环境要求银行必须选择特定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方案在设计上潜在的缺陷或漏洞,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使银行和客户面临实际风险,不仅会给客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给银行及相关机构带来经济上和声誉上的伤害。

手机银行系统应当配备适当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系统和快速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安全。手机银行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机制应当能够对系统、文件编码进行完整性检测,以禁止所有未经授权的软件和硬件篡改。

黑客攻击手机银行的主要手段有:手机克隆、会话劫持、恶意代码、中间人攻击、网络钓鱼、通讯重定向、IP欺骗和社会工程等。为防止黑客利用手机安全漏洞来拦截客户信息,采用端对端的应用层加密可以提高传送信息的安全性。这种安全机制,用来保证敏感信息从输入设备开始到接收端为止的全程数据安全加密;且敏感信息不能在网络系统、服务器、网关和其他传输通道中使用明码。

当手机银行客户需要输入密码和个人身份号码时,数据应该立即被加密编码,同时必须保证机密信息传输的单向性。在这一过程中,敏感信息不能在手机终端上被显示,用以防止密码被其他人看到。为了保证加密和身份鉴定通讯过程中的数据完整,当手机通讯线路传输特性突变或通讯过程被阻断时,系统应重复进行身份鉴定过程。

手机银行的灾难恢复包括数据灾难恢复和系统灾难恢复。数据灾难恢复是面对自然灾害、计算机系统遭受误操作、病毒侵袭、硬件故障、系统攻击等事件后,将客户数据从无法读取的存储设备中拯救出来,让系统重新投入运行,从而将损失减低到最小。系统灾难恢复是建立必要的系统备份,保证系统的可恢复性和高可靠性,将系统故障所造成的服务中断风险降低到最小。

客户每次业务操作信息均应由客户的私人密钥进行数字签名,所有信息的数字签名就如同客户实际的签名和印签一样,可以作为客户操作的证据。客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如移动公司的通讯记录信息,也可作为确认客户身份的辅助手段。

2.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客户在进行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时不熟悉相关知识和对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方式不熟悉所导致的风险,或者是银行内部人员对手机银行业务操作失误致使客户遭受损失的风险。

在银行内控方面,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尽可能详细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内控制度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并提高制度执行力。针对手机银行业务是银行新开展的一项新业务,银行应制定详细的业务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银行要切实强化风险责任的追究机制,加大对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并强化教育,提高银行员工综合素质。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手机银行业务监管,对手机银行进行适当的监管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

技术外包是指商业银行将银行信息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委托给外部机构进行处理的开发方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中,银行通过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但一方面银行信息部门对外部技术的认知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外部公司由于自身并非专门的金融机构,对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认识不足,并且外部公司的专业化水平、资质等参差不齐,因此,银行在采用外包技术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对整个手机银行服务流程的宏观考虑不全面,或是缺乏对涉及的外部合作机构的有效控制也会造成操作风险。据闽东日报报道,2011年5月福建宁德某用户的手机无故无法使用,后发现其银行账户上少了九千多元,经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通过使用假的身份证到移动营业厅补办被害人的手机卡号,随后通过手机银行将其存款转账到事先开设好的账户。在此事件中,移动营业厅负有责任:犯罪嫌疑人伪造的被害人身份证复印件上的地址、有效期都与原件不符;按规定,若本人没来办理,委托办理者也要向移动营业厅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而当警方前来调查时,移动营业厅提供不出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此事例说明银行在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时必须对合作方的有关操作流程及管控措施有所了解,并且制定自身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

客户行为疏于防范也构成手机银行操作风险的一部分。银行应该对客户进行指导并普及手机银行使用知识,降低客户使用手机银行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风险。比如教育客户如何识别网络钓鱼电子邮件,如何保护手机密码。此外,当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或访问移动应用程序时,应提醒客户采取和在PC上面操作时相同的预防措施,如安装手机安全软件;注意软件高级权限的变化;尽量通过官方网站下载软件;购物时使用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在网站上输入敏感的付款数据,而不是基本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3.声誉风险

所谓声誉风险,是由于银行的负面公众舆论引发的银行客户严重流失的风险。声誉风险包括使公众对银行整体运行产生持续负面印象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地损害了银行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的能力。如果公众对银行处理临界问题的能力丧失信心,也会引发声誉风险。对开展手机银行服务的银行来说,若不能持续地提供安全、准确和及时有效的手机金融服务,银行的信誉将受到损害。

防范声誉风险的重点是防范利用手机银行进行金融欺诈的行为,以及加强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控制,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及缓释操作风险。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操作规范和严格的内部制约机制,执行职责分离、关键岗位轮岗、强制性休假和离岗审计制度。任何进入系统的操作必须在系统运行记录中记载。防范利用手机银行进行金融欺诈,应适时对登录手机银行的重点客户加强监控,尤其应对大额资金进出的背景进行监控。按照巴塞尔协议监管核心原则和《关于洗钱、扣押、没收犯罪所得公约》等国际条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手机银行应进行交易跟踪,并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可疑资金交易进行分析,防范利用手机银行进行非法资金交易。

银行应将手机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建立相关的声誉事件分类分级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对手机银行引发的声誉事件的应对能力。

4.法律风险

手机银行的法律风险来自违反法律、法规的可能性及有关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不明确性。目前,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对手机银行运作的适用性还不明确,并且客户通过电子媒介所达成协议的有效性也具有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引发手机银行法律风险。在客户信息披露和隐私权保护方面,手机银行也面临着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第三人侵权和违法犯罪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主要是犯罪分子未经客户授权进行手机银行交易,表现为手机银行客户的密码或电子签名被冒用;二是未适当执行手机指令的法律风险,主要是客户通过银行的电子签名验证后,发出了正确的交易指令,但由于手机银行交易系统故障等原因没有及时、正确执行交易指令,从而给客户造成损失,也有些情况是客户发出了指令但发出的指令无效,银行继续执行,造成客户损失;三是风险揭示不充分的法律风险,主要是客户被犯罪分子欺诈后,以银行对手机银行法律风险没有充分揭示为由,要求银行承担责任,此类情况主要是客户欠缺自我保护意识,疏于防范,造成账户信息泄露。

上述法律风险归纳为一点,就是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来自艾瑞市场调研的一组数据也验证了此项事实,由于网络欺诈、网络“钓鱼”等现象的持续泛滥,近六成智能手机用户表示担心手机支付安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

若因担心风险防范问题,就使手机银行业务踯躅不前,甚至断然放弃此项业务,当然是不对的,甚至是片面的。最好的策略无疑是在保持手机银行业务较好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做好法律风险防范。这就需要银行、社会、消费者三个层面共同努力来实现。

首先,就银行而言,要建立统一的手机银行风险控制平台,对手机银行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进一步完善手机银行合同文本,区分客户与银行的责任,防范法律风险;加强手机银行业务的全流程管理,尤其是手机银行开立,手机银行规章制度的执行和操作风险管理、媒体舆情监测等方面;加强与银行同业、银联、公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发生手机银行风险案件时,及时通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联手应对。

篇4

二、推进投机性泡沫进程的心理因素

推进投机性泡沫进程的心理因素主要有羊群效应、过度自信和博傻心理

1.羊群效应.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②。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示范作用和人们的非理性预期下,极易产生“羊群效应”。投机性泡沫产生的基础是羊群效应,因为它刺激利好消息在群体中不断扩散,投资者通过加入群体,个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相对安全感,对于风险表示愿意承担比以前更大的风险。当大量理性投资者根据羊群行为投机时,加大了金融市场上基础价值与资产价格的偏离,加快了投机性泡沫的膨胀。

2.过度自信和博傻心理。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存在着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就是与其他交易者的信息相比,认为自己的信息准确度更高,市场投资者对资产的基础价格都有着相当的自信程度,致使价格脱离了基础价值,投机性泡沫不断扩大。当价格上升的时候,投资者通常因为过度自信会忽略微小的不利消息,充分信任自己得到的利好消息。投机者过度自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低估了风险,正式由于投机者在买卖金融资产时对自己信息的掌握过于自信使得他们忽略了风险,投入大量的资金推高价格后使其偏离其基本价值,推大了泡沫的形成。在中国的并不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偏好更是突出。

博傻心理是指金融市场上尤其是股票市场上,投资者购买金融资产但是并不重视其基础价值,购买的唯一原因是以后价格还会上涨,这样未来会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价格来接手。在泡沫膨胀的过程中,保持理性是一件痛苦又艰难的事情,与热衷投机的人相比,保持冷静和理智反倒显得比较傻,跟不上潮流,尤其发现身边的人都因为投机得到了好处,这种诱惑使得投资者心理发生变化。投资者所关心的并不是其基础价值,而是在群众心理支配下市场对其估价。由于普遍存在的博傻心理,投机者很容易侥幸的推高价格,使得泡沫越堆越高。

3.反馈环理论。反馈环理论是指开始的价格上涨导致不断的价格上涨,这是由于投资者需求的增加,初始的价格上涨的结果被反馈到了更高的价格中,投资者心理的预期通过价格上升被进一步强化,形成了自我增强的反馈机制。在羊群行为和过度自信的基础上,金融市场中的正反馈环效应导致投机性泡沫膨胀,并不断撑大泡沫。但是投机性泡沫可以不断扩大,却不可能永远持续,一旦市场上因为某种原因比如需求停止时资产价格下跌,就很快会出现泡沫收缩的正反馈震荡,下跌的价格进一步导致投资者抛售手中的金融资产,这是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就会出现跳水式的暴跌,先前促使价格飞涨的羊群效应以及过度自信会促使价格进一步下跌。反馈环理论将投机性泡沫推高。

篇5

引力模型最早是由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提出的实证经验模型,两国间的贸易与两国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形式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近似,因此被称为传统引力模型。他们认为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反映了其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则反映了其潜在的需求能力,国家间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吸引带动了国际化分工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流动,而两国的空间距离则代表了双边贸易最主要的阻力因素。

在该模型中,两国间的距离即为模型中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Tinbergen(1962)中选取了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两国的贸易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额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解释75%的名义双边贸易额。Poyhonen(1963)对1958年的欧洲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截面数据和投入产出矩阵的结构模型,双边贸易空间距离采用国家间货物贸易运输距离这一观测值,同时引进运输成本因素。

Linnemann(1966)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了重要扩展,引入了内生变量国家人口和虚拟变量贸易协定这两个解释变量,其中实证检验得到人口与双边贸易额的负相关关系。而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拓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包括人均收入、运输成本因子、非关税覆盖率指数、双边汇率、人口资本密集度、语言文化、消费者价格指数、领土接壤等等,同时引力模型的研究对象也从货物贸易流动增加到移民流动、净资产流动以及FDI流动等。

一直到70年代末,引力模型的发展仍为跳出传统经验模型的框架,虽然不断增多的解释变量更好的完善了该经验模型,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仍是该模型的一大软肋。到80年代,较为完善的引力理论模型逐渐形成,目前主要分为三种方向:

1、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CGE),代表有Anderson(1979)、Bergstrand(1985)、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2004)等;

2、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其中有要素禀赋理论模型(Factor Endowments Models),即赫克歇尔-俄林及其拓展模型,代表有Bergstrand(1989,1990)、Deardorff(1998)等,有李嘉图贸易模型(Ricardian Trade Model),代表有Eaton和Kortum(2002),有规模报酬递增模型(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IRS),代表有Helpman和Krugman(1985)、Evenett和Keller(2002);

3、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Heterogeneous Firms Models),代表有Chaney(2008)、Melitz和Ottaviano(2008)等。

一、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Anderson(1979)提出了引力模型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根据贸易品及非贸易品的支出方程推导出简易的引力模型,其中支出方程中使用常数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来得到贸易与产出的关系,且假设各地区的需求函数都一致,且各地区生产一种完全分工的产品,也就是阿明顿假设(Armington Assumption),文中还将该模型推广到多国多贸易品以及存在关税和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并且提出了双边贸易受到两个地区与他们所有的贸易伙伴平均贸易壁垒的影响。

而后的Bergstrand(1985)认为“价格仅仅是为了调节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这一观点在贸易流量分析中是不合理的,其实在Anderson(1979)中就已经发现价格在多边贸易函数中的重要性。Bergstrand(1985)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静态一般均衡国际贸易模型来推导引力模型,该模型将贸易商品价格作为重要的要素分析,沿用了Anderson(1979)中的CES效用函数并提出了常数转换弹性(CET)生产函数来构造局部均衡模型,得出的一般化引力模型形式较为复杂,经过几个假设得到简约的引力模型。

但是,Bergstrand(1985)将贸易成本包含的进出口商品价格之中,并没有对贸易成本作进一步的分析,而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2004)将贸易成本因子从商品价格中分离出来,并分析贸易成本因子的主要构成,包括两国距离、自由贸易协定等,加以合理的假设得到了最为接近实证引力模型的结果。模型推导中仍然采用阿明顿假设和CES效用函数,分析了一般均衡中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以及各种贸易成本对双边以及多变贸易的影响。文中还提出了非理论项“遥远度(Remoteness)”,以及“多边阻力项(Multilateral Resistance)”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革新,就是在两国贸易模型推广到多国贸易时,考虑的应该是各国两两间的比较贸易壁垒且是两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

二、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

在Bergstrand(1985)提出了单一要素的进出口供需方程组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基础之后,引力模型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主要是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增加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将新贸易理论纳入到引力模型的框架之中,给出了更多的贸易分工以及对差异化产品需求的原因。

最早是Bergstrand(1989)将引力模型纳入到了国际贸易要素分配理论中,放弃了一般均衡模型中单一要素假设、阿明顿假设以及相似偏好假设,而是基于两种要素、两个产业及N个国家的赫克歇尔-俄林-张伯伦-林德模型(Heckscher-Ohlin-Chamberlin-Linder Model)进行分析,其中出口国的总收入及人均收入可以分别看作为国内资本总量的产出以及国内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禀赋比率)的产出,而进口国的总收入及人均收入的差异可以看作进口国的总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的差异。

在该模型下可以看到引力模型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推导结果是一致的,在计量分析中,发现引力模型可以解释SITC一分位跨国贸易流量变化中的40%到80%。我们可以看出Bergstrand(1989)成功地引入了贸易要素分配国际贸易理论,运用要素禀赋理论阐述引力模型一般均衡分析中部分假设的合理性,也就是国际贸易中各产业的全球化分工,同时还检验了决定双边贸易中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的因素,为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Deardorff(1998)认为引力模型可以直接基于国际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进行推导,也就是说就算没有非完全竞争市场或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贸易也会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而增加。根据有相似偏好假设的无贸易阻力模型得到了无阻力简单引力模型,考虑在该模型世界经济中,每一个国家产品k的产量占该国总产量的比值可能与该产品总产量占世界产量比值不同(pkxik /Yi = αik ≶ αk = pkxkW/YW),而且某国产品k的相对需求也可能与该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不同(pkcjk /Yj = βjk ≶ βk = pkckW/YW),Deardorff认为如果αik和βjk是正相关(负相关),那么i和j两国的贸易就就高于(低于)无贸易阻力简单引力模型中的两国贸易。那么对于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倾向于消费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且由HO定理可知,该国为资本密集型国家并倾向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根据Deardorff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两国的产业结构以及消费结构相似时会相对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也就是资本密集型国家倾向于与同类型国家贸易,那如果我们认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更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贸易额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合理的正相关关系。

同样地,Eaton和Kortum(2003)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并且从贸易品供给的角度分析,模型中任意两国间的贸易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技术上的差异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进一步形成国际分工加深两国贸易,另一个是两国间的贸易阻力,包括运输成本,关税配额等。

三、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

Paul Krugman(1980)年提出,在同质性企业的模型中,产品的替代弹性越高则贸易流动受到贸易阻力的影响就越大,但Chaney(2008)基于异质性企业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替代弹性能够削减贸易流动受到贸易阻力的影响,而不是增加。Chaney在一般的国际贸易模型中引入了企业的异质性以及商品出口的固定成本,且异质性企业的生产力分布为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那么当运输成本发生变化时,变化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出口商出口的商品数目,还有出口商自身数目,前者称为密集型边际(Intensive Margin),后者称为外放型边际(Extensive Margin),可以发现替代弹性对于以上两种边际的影响效应是相反的,更高的替代弹性会使密集型边际对贸易阻力的变化更敏感,但同样会使外放型边际则对贸易阻力的变化变得不太敏感。Melitz(2003)中首先引入了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贸易模型,Chaney(2008)对Melitz模型进行了扩展,考虑了非对称国家以及非对称贸易阻力,以及贸易阻力对贸易带来的密集型和外放型边际综合效应,从微观企业层次的数据给出了贸易阻力对两国贸易的实际作用。

Melitz和Ottaviano(2008)同样采用了异质性企业模型,与Chaney(2008)不同的是,新生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会面临一个固定的进入成本,也就是沉没成本,但新生企业进入市场后出口时只会有变动贸易成本,而没有固定的出口成本,这也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假设类似。Melitz和Ottaviano(2008)模型是基于非CES效用函数,其中将差价利润内生化,该差价利润受到市场竞争强度的影响,越大的市场以及越多的竞争者则该差价利润越低。那么已经进入市场中的企业可以根据出口的竞争强度随意选择出口还是不出口,从企业层面给出了国际贸易所受的贸易阻力对企业的微观选择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引力模型的理论框架,是最基本的理论模型中的假设不断放松的过程,从开始的阿明顿假设、相似效用和生产函数、同质性企业,国内外产品的完全替代性等假设不断的放宽,到完全竞争以及非完全竞争市场、非相似偏好、异质性企业、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禀赋和技术等,该模型的进步以及理论的更新其实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如出一辙,也将贸易实证分析从宏观贸易数据细化到微观企业层次数据,为研究区域以及国际贸易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Anderson,James E.,1979.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9 (no.1)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大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为我国星级饭店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为适应新形势,1993年9月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正式修订后的《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自此中国饭店等级的划分有了统一标准。本文拟对统一标准采用以来我国星级饭店的发展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研究饭店行业的发展规律,为星级饭店的投资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促进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星级饭店从1993年的1186家增长至2009年的14237家影响因素,年均增长率17%。客房数量从1996年36.41万间增长至2009年167.35万间,年均增长率13%,营业收入由1993年288.2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1818.18亿元,年均增长率15%。将历年数据制成图1。可以看出我国星级饭店增长率呈波浪式前进,总体发展趋势则可分为四个阶段:快速发展期、低谷期、第二个快速发展期、整合期。

图1星级饭店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

一、中国星级饭店第一个快速发展期

1993年至1996年是我国星级饭店发展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相关数据总结为表1。由表1可以看出这段时期星级饭店的发展有如下两个特点:

(1)星级饭店批量涌现。全国星级饭店数量上翻了一番,其中1994年至1996年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3%。

(2)饭店营业收入激增。三年间饭店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为正值,其中1993年至1995的增长率均超过17%。

表1:1993年—1996年星级饭店相关资料统计

 

年 份

星级饭店数(座)

星级饭店增长率%

营业总收入(亿元)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率%

1993

1186

15

288.2

60

46.83

19

4.1

——

1994

1556

31

413.48

43

73.23

56

5.24

28

1995

1913

23

484.33

17

87.33

19

6.29

20

1996

2349

23

522.95

8

102

篇7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基本问题

(一)概念

当前,国内对于银行竞争力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从商业银行的业务过程描述出发,强调持续的盈利能力,没有提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没有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因素进行考量。另一种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将银行竞争力定义为“能为股东创造持续高额的未来收益”。虽然这种界定较为明确,但对于高负债的、高度信息不对称的银行来说,这种定义又欠妥。但无论如何,上述两种定义都强调了银行盈利能力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性,只是从不同角度对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剖析。它们都是直接从企业竞争力来定义银行竞争力,显然有失全面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定义应该既要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特性,又要反映出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性。因此,商业银行竞争力指的就是一家银行通过更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全面市场服务持续地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这个定义中体现了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三个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竞争力

(二)构成要素

1、从竞争过程看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首先,银行竞争的驱动力量一般来说有五种,这是来源于波特对于产业竞争五种基本作用力的分析,他认为,影响产业竟争的因素有五种基本的作用力,即新进入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方侃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我们在本文中创造性的把这种理论引入到银行竞争过程中来,以此来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强度和作用力,从而发现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以上五种作用力就是一家银行面临的来自五个方面的竞争压力,反作用力就是其做出的对抗。这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汇集起来的合力反映了某一家银行面临的竞争强度,决定了该家银行的最终利润潜力。这五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量来源构成了分析银行竞争力的要素,它们是竞争力量的基础,组合起来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我们通过这五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析认为,银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是已有的和潜在的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服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它们反映了一家银行面临的竞争的几个方面,也反映了基于一定环境下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2、从银行竞争力的形成过程看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要素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如何,都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银行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我们从波特的价值链入手。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来源于每一个活动环节,每个环节对于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都有所贡献。这里,他把价值链引入到了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当中。这里,我们就创造性的把价值链引入到银行竞争力的分析中来。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银行的竞争力也受到外部环境的重大影响。根据波特的观点,银行基本活动中的“市场和销售”对竞争优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银行的基本活动就是全面的市场服务和全面风险管理,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银行的辅助活动还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设施、总体管理、技术创新、服务品质和总体信誉维护。其中,外部环境部分包括监管环境和市场条件。银行竞争力形成的过程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基本活动、辅助活动以及最终的利润创造四个部分,通过基本活动来外在地体现,最终反映到利润上。

(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47家,总资产为78525.6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为8.3%,总负债为73703.3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为8.3%,不良贷款为325.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0.91%。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不断上升,截至2008年达到12.58%,达到了8%的监管标准。城商行的盈利能力也大幅提升,资产质量不断改善。山东省城商行作为发展良好,特色鲜明的“山东板块”,截至2010年末,资本总额达到336.11亿元,较2005年末增加61.91亿元,统算资本充足率由6.53%提高到13.56%,并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部单体机构资本充足率达标;不良贷款余额22.96亿元,不良贷款率1.02%,分别较2005年末下降了17.33亿元和3.53个百分点;增提拨备57.65亿元,统算拨备覆盖率由32.54%提高到282.79%,增加了250.25个百分点;五年来累计实现账面净利润121.44亿元,年均增长49.89%。

随着城商行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银行体系逐步被打破,伴随着城商行的规模扩张、内部分化及新型金融力量的涌现,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新型银行体系格局逐渐形成。城商行的发展与变革也在2008年后高速展开,朝着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地方性银行三个层次剧烈分化。更名、扩张、上市成为城商行发展的三部曲。自2007年以来,更名热潮在城商行间迅速掀起,据中国金融网统计,2010年全国共19家城商行完成更名。银监会原则上要求更名城商行应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水平或监管评级在三级以上,经过系列改革发展,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大幅提升,达到了监管标准,为其更名、跨区域发展等开辟了绿色通道。城商行的更名,一方面显示了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为了摆脱地域限制,淡化地方色彩,迅速培育自身品牌特色,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决策链短,信息反馈及时,反应迅速。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机构设置较多,机构分布较广,难免出现决策链过长,信息传导不及时的情况。而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发挥一级法人的优势,且机构的地域设置较集中,可以有效地缩短决策链条,对客户需求及业务建议得到及时的掌握与反馈,对各项情况的出现可以迅速反应,加以调节和控制。

2.地域资源优势。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在业务种类及经营规模上与大中型商业银行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城商行凭借其“市民银行”的定位,可以有效地掌握当地客户的需求,集中优势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或服务,加之在本地域网点的优势,可以深入挖掘客户资源,拥有部分稳定的客户群体。

3.与地方政府沟通优势。由于城商行成立与发展的历史渊源,城商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近,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扶植,更多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劣势分析

1.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从一定程度上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反映了抗风险能力的强弱,城商行的规模一般偏小,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还有一定差距,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城商行目前员工的构成大部分呈现一种老龄化严重的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城商行今后的快速发展。没有形成自身的人才储备队伍,对今后新业务的拓展将形成一定的阻碍。

3.研发能力较弱,外部依赖较强。城商行的业务很大程度上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存在雷同的现象,特色业务只占很小一部分,中间业务收入较少。没有独立的研发队伍,研发能力较弱,对外部的依赖性较强,不利于自身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三)发展机遇分析

1.宏观环境良好。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一直保持较好增长的趋势,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城商行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且随着国际银行监管规则、方式方法的进一步推行,对银行业的监管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城商行更加完善内控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为自身安全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融资需求发生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改革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显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为其拓展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今年来,各城商行及股份制银行业纷纷推出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产品,城商行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深挖中小企业客户资源,抓住发展机遇。

(四)发展威胁分析

1.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利率市场化使存贷利差缩小,使得城商行利差收入锐减。就目前城商行发展的状况来看,利差收入仍占据很大的比例,利差收入的减少,将使城商行面临微利或无利的困境。

2.同业竞争日益加剧。随着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快速发展,其在全国各地纷纷设立网点,其相对完善的管理措施、竞争策略、多样的金融产品及优质的金融服务,对正在发展中的城商行来说都形成一种挑战。

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制定

(一)明确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模式

明确市场定位是城商行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挑战和内部压力,应全面审视金融市场总体发展趋势,比较自身的优劣势,不断深化巩固“市民银行”、“中小企业主办行”的市场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经营道路。首先,立足于区域优势,集聚当地客户资源,深入拓展本地市场。其次,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城市商业银行在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更能实现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化。要不断发挥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打造特色的服务品牌。最后,要充分认识跨区域经营发展的双面性,在巩固新设机构发展效果的同时,要审慎地推行跨区域战略,保证规模增长的质量性,不断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风险控制能力,严防规模扩张带来的风险隐患。

(二)推行扁平的管理结构。

现代扁平化组织结构理论是对传统科层化组织结构理论的否定。它强调系统概念,即用系统方法来阐明企业目标、确定评价系统工作成绩的标准,并把企业同各种环境系统更好地联系起来;强化管理层和执行层,尽量减少中间层,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简而言之,就是将传统的矩形组织结构变为杠铃形组织机构。城市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将有利于组织灵活指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这符合现代银行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网络化、计算机经营的特征。

(三)提高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生产力内涵演变趋势衡量整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是不同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与知识系统的有机组合,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环境中形成的竞争合力。具体体现在劳动工具智能化、劳动对象生态化、劳动力知识化和生产要素的资本化等方面。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动态性、不可分离性、不易模仿性等特点。未来五年,城市商业银行要接受外资银行的竞争,势必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科技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在集中数据处理前提下,提高信息运用能力;二是提高各部门的配合能力,达到业务处理能力呈现几何级数提高和单位产品成本相对降低;三是实行客户满意战略,形成快速反应机制和服务管理机制体系;四是培育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和银行实践经验、对于未来市场变化趋势有较强探索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队伍;五是塑造和更新价值观念,培育健康、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创新意识。

(四)有效调整经营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首先,积极开展“三位一体”的综合营销,实现个人金融、公司金融、机构金融同步发展。在营销体制上,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实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队伍。其次,在经营结构上强调资产业务和负责业务的综合发展,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实现经营结构的动态平衡。同时,通过控制增量、调整存量资产,完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第三,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提高经营规模。同时,尽快建成一批自助银行和散点ATM,实现营业所网上交易服务功能,建立实体银行与虚拟银行相结合的网络体系业务领域。第四,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内控能力。城市商业银行重点要加强对新增贷款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一方面要完善授权授信管理,制定企业信用评级办法,探索客户评价模式;另一方面强化贷款业务的过程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监控业务的全过程,确保资产的安全运营。

(五)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经营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更是银行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应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制定银行人才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全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库。一方面可为绩效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体现价值导向,提高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为人力资源的科学评价和合理配置提供技术支持。

篇8

(一)社会动因――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由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地位遭到威胁,加上社会危机和不断的种族冲突,美国人又一次将问题的症结归于教育。”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和各种教育机构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学前教育课程对儿童的发展是适宜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需要,美国开始了一场全面的教育改革浪潮,这也成了发展适宜性实践形成的社会动因。

(二)政策动因――《国家在危急中》及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

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开端于美国政府于1983年的《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调查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的学校教育状况长达18个月的调查,向美国教育部长指出,美国处在危急中,不仅表现为美国的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失去了世界领先地位,还表现在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此后,“政府、社会团体开始系统反思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教育,开始了以整体性、综合性为特点的教育改革运动。这场综合性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标准、课程结构、师资培养等方面,其目标是实施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5]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在此政策背景下,基于大量有关学前干预方案长期效果的研究发现,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教育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对于早期教育以及课程模式的兴趣复苏”[6],全教协会作为美国最具领导权的、致力于确保幼儿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民间幼儿教育组织,也加入了这场探索实践中,积极地寻求高质量幼儿教育及其实践的涵义,并于1986年了《0―8岁儿童早期教育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声明,对发展适宜性实践进行界定,并在1987年出书对其课程进行阐释。

(三)教育动因――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质疑

1973年~1982年的10年间对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显示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下降,这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由此,引发了美国教育改革中提升学业成绩的价值取向。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为了能够通过教育改革来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并赶上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美国兴起了“回归基础”运动,同时“学前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适宜的开端” ,这就导致了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模式的复苏,强调知识价值取向,传统的读写算教学重新占领幼儿课堂,幼儿教育出现严重小学化倾向。“但向低龄的幼儿进行学科教学,或者教授游泳、体操或者芭蕾,是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我们会将他们置于一种遭受短期压力与长期人格损害的毫无益处的危险境地之中。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种早期指导具有持久益处,却有相当重要的证据证明它将带来持久的不利影响。”因此,“学前教育在巩固60―70年代的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开始对学前教育的涵义、地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及探讨,并开始了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为了凸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学教育的差别,反对早期教育中出现过多的学业压力,全教协会认为建立一套幼儿园教育质量评定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诸如“使用发展适宜性活动或材料”的说法就显得太过宽泛,引发歧义,这是发展适宜性实践得以形成的教育动因。

(四)理论动因――理论界对发展性课程有效性的研究

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存在四个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分别是:人文主义者、社会效能论者、发展论者以及社会改善论者,“四个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为谁能控制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而展开竞争。”“在早期教育领域,这种关于课程控制权的斗争主要发生在发展论者和社会效能论者之间。”坚持社会效能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关注与学业成就有关的方面,而坚持发展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则关注儿童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的论战中,“早期教育领域支持发展性课程的倡导者从‘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大卫・韦卡特(David Powell Weikart)及其同事根据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得到的可以测量的结果证实了发展取向的早期教育课程方案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从社会的成本收益高度标榜这些研究结果,成功地把这种发展性教育方法和社会的技术准则联系起来。”这种策略成功地取得了政策制定者以及公立学校决策者的支持,并为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动因。

二、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演变历程

在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三次修订,并出版了相应的著作作为标志。本研究根据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形成及三次修订将其演变过程归纳成三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1986年―1996年):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

基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领域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呼求,全教协会于1986年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概念,1987年,全教协会出版了休・布里德坎普(Sue Bredekamp)所著的《0―8岁早期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课程》一书。此书的出版在学前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1987年出版到1996年再版了12次,成为美国早期教育工作者最受欢迎的指导性参考资料之一,并有美国早期教育的“绿色圣经”之称。

该书在课程、成人与儿童互动、家庭与教育机构的关系以及儿童发展评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在书中,休・布里德坎普指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16]。年龄适宜性,即“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及认知的发展都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发展阶段来设计学习环境、安排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个体适宜性,即“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发展都会受到成长的环境、人格特质、学习方式、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为此,全教协会将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为:零岁至三岁、三岁、四岁至五岁、五岁至八岁等四个阶段,还明确指出其理论建立在两个方面:其一,幼儿通过具体的、游戏导向的方式进行学习最有效;其二,幼儿园课程应随时修改以符合幼儿的需要,而不是去要求幼儿调整自己以适应某一特定课程。即着重强调和关注了“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两个方面。

此阶段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坚持以“追求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为目标,强调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适宜性,但是对适宜性的维度的论述却遭受了很多质疑。维恩(Wien,1995)将1987年版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面临的质疑归纳为两类:“一类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将主流文化作为所有儿童的标准,忽视了其他文化价值和标准;另一类则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诸多教育建议缺乏包容性。”有关1987年版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质疑,都成为全教协会在1997年对其进行修订的根据。

(二)发展阶段(1996年―2009年):文化适宜性

20世纪6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在开发早期教育实验性课程方案的研究工作占据领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对于维果斯基的兴趣高涨,这刺激了心理学家去探索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去考察维果斯基有关发展和学习的看法对他们教学实践的启示。此外,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生态学观点也促使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环境以至于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87年《0―8岁儿童早期教育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立场声明以后,发展理论与早期课程方案的关系得到了确认。”“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关于发展理论和早期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却受到了强烈挑战,这导致了全教协会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立场声明的重新修订。”

1996年全教协会开始了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修订工作,这是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进行的第一次重大修订。全教协会于1997年出版了布里德坎普和科普尔合著的《0―8岁早期儿童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修订版)。此次修订的过程中将“文化适宜性”单独列出,指出“发展和学习是在多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并受到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1987年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书中,文化差异性被归为个体差异性的一部分[24。1997年的立场声明认识到有必要澄清和解决一些发展适宜性实践受到关注的问题,并有必要“更加清晰地表达全教协会的立场,以使得精力不再浪费在争论对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无效争论上,而是在对真正的不同观点的探讨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立场声明要制止质疑和争论,而是意识到了这种争论对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对争论的鼓励。

经过修订的1997年版将幼儿年龄阶段划分为零岁至三岁、三岁至五岁、五岁至八岁三个阶段,修订版将“发展适宜性”的维度增加成三个:“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强调发展适宜性的理论要建立在三种知识之上:幼儿发展和学习适宜性方面的知识;关于幼儿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关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有关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指与年龄有关的人类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可以对活动、材料、互动或者经验进行普遍的推测。这种知识应该是健康的、安全的、有趣的、可以完成的,同时对儿童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有关群体中每个孩子的力量、兴趣和需要的知识,用来适应个体差异,并对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做出反应。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用来确保儿童的学习经验对儿童来说是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并且尊重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1987年版和1997年修订版发展适宜性实践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承认和强调了儿童发展和学习所处的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至此发展适宜性实践在其发展适宜性的维度上得以全面发展,同时在此修订版中,作者也强调了教师是决策制定者及幼儿的目标兼备挑战性和可实现性。

(三)完善阶段(2009年以后―至今):缩小学业差距

发展适宜性实践对自身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09年。随着公立学校角色的被关注和对缩小学业差距的持续的呼求,再加上全教协会在2005年对识别高质量项目的关键内容的儿童早期项目标准(Early Childhood Program Standards)的修订,“为了保证能够和全教协会的实践指导原则协同,用早期项目标准指导早期教育发展适宜性实践,全教协会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修订已经迫在眉睫。”

2009年全教协会出版了科普尔和布里德坎普合著的《0―8岁早期儿童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在该书中,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主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卓越和平等。学业差距的存在不是因为儿童在哪些方面的缺失,而是因为他们缺少学习的机会。尽管现实强调是责任性和学习差异导致了某些课堂中的不适宜的实践并在早期教育工作者之中引起关注,但是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很久以来就已经被证明能够改善所有儿童的生活机会。第二,意向性和有效性。好的早期教育工作者不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充满对其实践的意向性,而且会关注这些决策的结果。当前有关早期教育价值的普遍认识以及国家财政支持的学前项目的开发,几乎都是来自对学前教育短期和长期的对儿童发展的有效性的研究结果。秉持对学习和发展结果(只要它们是正确的)的责任性实际上就是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对所有儿童的承诺的践行。第三,连续性和发展性。正如人类的发展是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一样,所有项目的设计也都该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在此次修订中坚持了一些理念,如:面向全体儿童,承认游戏的价值,尊重对个体和文化差异的回应以及与家庭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变化与发展,如:基于有效实践扩展知识的范围,改善课程、教学和评价。此外,书中还指出我们在面对从游戏到结构化课程的支持和质疑的时候应该更加的精确和清晰。第四,乐趣与学习。在新的知识观和变化的背景下修订我们的实践课程时,我们反复提到贯穿我们工作的核心价值:毫无疑问,对早期教育和保育的一个重要的和正统的关注就是帮助儿童在变成有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成人时,我们也希望他们的童年是充满乐趣的。在整个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中,我们都在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养育的和支持的环境以让他们经历童年独一无二的乐趣。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产生与发展是美国社会政治背景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实践及理论研究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全教协会作为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组织机构不断探索和实践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产物。美国的政策背景和理论研究为发展适宜性实践提供了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全教协会的推动是发展适宜性实践得以发展的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全教协会提出发展适宜性实践声明到如今,发展适宜性实践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与修订,发展适宜性实践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托幼机构的教育实践指南,且受到世界各国幼教界的重视。发展适宜性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值得被我们学习并择其精华为我所用,但是正如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Michael Sadler)所言:“我们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制度之林,就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个有生命的植物。”因此,在对发展适宜性实践借鉴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借鉴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19.

2,4,9.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3.

3,5.杨捷.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85,386.

6,7,11,12,13,14.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34, p121―125.

8,10.Gestwicki,C. (200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Third Edition) . Canada: Thomson Delmar Learning,p2,p6.

15.Bredekamp,S.,& Copple,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 ed.).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p3.

16.美]休・布里德坎普. 美国年幼儿童教育协会对发展适应性早期教育方案(面向0―8岁儿童)的说明[A]. 樊庆华译,黄人颂校. 黄人颂编. 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91―307.

17,18.Bredekamp,S .(1987).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 8.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19.郭力平.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融合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0):13.

20,21.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196―197.

22,24,25,27.Gestwicki,C. (200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Third Edition) . Canada: Thomson Delmar Learning,p6,p10,p7.

23.Bredekamp,S.,& Copple,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 ed.).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p 4.

篇9

一、非智力因素在学员学业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克山大于1935年在《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自此,中内外学术界围绕非智力因素对教育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

学员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一般不直接参与学员的学习活动,却对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力功能

动力功能是非智力因素最重要的功能。学员学习过程中任何行为的产生,都必须由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和启动,进而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与一定目标结合时,就会产生动力,激励学员采取积极行为。研究表明,一个在学业中没有学习动力的学员,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产生动力后,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不容忽视。

(二)维持和调节功能

非智力因素的维持功能在于它支持、鼓励个体的行为,使之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向着预定目标前进;调节功能在于它对个体的行为、个体心理功能的掌控和调试,当个体活动偏离已定方向时,能合理调整心理或行动,以便达到目标。现在大多数学员都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家长的过度保护,生活经历过于单纯,军校生活相对枯燥等成长环境因素导致大部分学员都存在目标不远大、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吃苦能力差、自我调控能力差等问题。关注学员非智力因素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学业中的维持和调节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补偿功能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对智力的某些弱点产生补偿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勤能补拙”。研究表明,促使学员学业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IQ)仅占20%,而非智力因素(EQ)占80%。可见,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促进智力的开发,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会遏制智力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补偿功能往往在学员学业成功中起决定性作用。

(四)定型功能

非智力因素的定型功能在于将个体的某种认识、行为结构进一步经常化、固定化、习惯化。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使个体的智能、智力水平处于相对恒定的水平,起到一种固化、定型的作用。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于促进和巩固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学习评价的内容比较片面,只重视对学员学习结果的考查,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只重视对学员智力因素方面的考查,忽视了对学员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意志情感、价值观等的考查,这样的评价不利于学员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更不利于非智力因素在学员学业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二、形成性学习评价关注学员非智力因素发展

形成性学习评价是一种在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的低焦虑性、可持续性评价,它关注的是学员的学习过程,评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所体现的智力因素,还包括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意志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它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评价个体性

传统的学习评价通常是在学员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评价,它强调通过评价来掌握学员学习的总体情况、了解学员的总体水平。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少数“尖子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大多数学员则易产生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承认学员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员看作是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需要的个体,对学员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意志等各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全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程能够促使学员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其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

(二)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学习评价中评价主体比较单一,通常只有教员对学员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信息来源单一,评价存在片面性、主观性等问题。形成性评价强调学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自我能动性的发挥能够帮助学员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促进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有助于自觉的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维持和调控功能。

(三)注重过程性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关注学员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评价,它始终贯穿于学员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大量收集并保存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关键性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评价,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把握学员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从适当角度给予学员及时和必要的激励,让学员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这种良性的情感因素能够进而强化非智力因素的补偿功能。

(四)开放发展性

形成性评价促进学员自我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员采用的是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学员则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自主的选择学习任务、学习材料、合作对象、完成时间,评价结果能较准确的反映出学员的综合素质。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促使学员的非智力因素发挥更大作用,长此以往,非智力因素能够巩固、促进智力发展,充分发挥其定型功能。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形成性评价实施的具体方式按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员对学员的评价、学员之间的互评和学员自评。学员自评是指学员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在探究学习中的活动状况和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评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但是自评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评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对学员的引导。教员对学员的评价和小组之间的学员互评一般来说更为客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合理地使用自评和他评。

在军校现有教学条件下,可以采用的方便易施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电子档案袋。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比如,射击动作是否符合规范,装备操作流程是否正确等。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员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比如,是否能根据例题示范,推导练习题目的求解;能否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等。通过观察,还可以掌握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比如,小组协作时能否顺畅的与同伴进行交流,能否在受到挫败(射击脱靶、搏击动作失准)时仍保持高昂的斗志等。

观察法的实施要求教员能够做到课上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指导,课下要及时地和学员进行交流,探明问题的根源,并采用多种方式对暴露出问题的学员给予纠正和鼓励,并且要在连续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再对学员的全面素质发展状况做出评价。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以口头形式根据学员的答复搜集评估资料的方法。访谈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访谈法一般设置开放性的题目,让学员自由回答,更有利于表述他们的观点与想法,更容易挖掘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访谈法的实施可以选在课后的3~5分钟进行,访谈1~2名或是1组(6~8人)学员,内容可涉及课堂感受、内容难易程度、主要困难、对下次学习的期待等多方面内容。从学员的回答中,教员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正面的非智力因素在起积极作用,哪些负面的非智力因素在起消极作用,教员可在以后的教学中从正面对学员进行引导,及时纠正其思想偏差,避免恶性循环。同时,教员也可以根据学员的真实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计划和教学安排。访谈法的实施需要教员能够做到坚持不懈,不间断的询问、了解学员的真实思想和切身感受,并按照日期和课程进度做好记录,以便对学员学习的整个过程做跟踪式评价。

(三)电子档案袋

档案袋也叫学员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员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记录。电子档案袋则是在信息技术发展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实现档案袋功能的一种新兴评价方法(简易的可以用共享磁盘和共享文件夹实现;复杂的可以建设专门的网站或论坛),也是一种典型的形成性评价方法。电子档案袋的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支持学员反思学习、促进学员成长的工具。通过学员对以往学习历程的回顾,学员可以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潜能与创造性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电子档案袋的使用要求教员在开课前要精心设计档案袋内容以及向档案袋内添加素材的方法;开课后要随时组织学员对自己的成长记录作品或评价结果进行评估,以期达到随时校正学员学习行为与态度的目的;在每个学习阶段(一般以一个月为周期)安排和举行档案袋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组织学员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他评,这对充分发挥电子档案袋评价的潜在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学员的学习评价对学员的身心和学业发展具有导向、调控、诊断和激励的功能。军校教员应该努力突破以往的诊断性评价的局限性,充分开展形成性评价,促进学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这对于提高军校的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的现代军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铁柱,戴燕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运行模式研究.2011,8.

篇10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者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村镇银行属于一级法人机构,当前农村只有三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想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

村镇银行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对缓解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一系列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有效的金融风险控制。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村镇银行对于缓解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2007年3月我国首家村镇银行—— 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建立以来,我国村镇银行规模也就日益扩大起来。从目前已有的村镇银行看来,其发起人大多是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广大区域性银行机构。由于村镇银行的商业模式运作尚不成熟,风险控制体系相对薄弱,再加上农业的天然弱质性、农民经营信息不对称、农户对于贷款缺少正确的认识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导致村镇银行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金融风险。所以在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中,最大程度地控制金融风险,尤其是村镇银行自身特有的金融风险,更是显得尤为重要的。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定位的背离

村镇银行的设立主要是为当地的农民、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订立的基础应服务于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县区域经济,但是作为乡镇企业的一级企业法人。在诸多情况下考虑到的是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将贷款的对象主要锁定为大客户等高端客户。农民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加之我国农业保险严重匮乏,村镇银行对农民又不愿提供贷款。这就造成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完全背离了服务于“三农”的宗旨。

(二)经营管理不当

村镇银行自身管理和创新能力不够,导致业务种类缺少农村特色,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加之村镇银行经营模式单一,连外汇业务都无法正常办理。村镇银行因建立不久,缺乏信誉积累,再加上农民本身收入较低,月剩余资金更是稀少,农村银行难以得到货币的充实储备。由于是农村地区,大部分专业人才,不愿意在此处服务,这也就造成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缺少专业技术支持的结局。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村镇银行本身是立足于村镇,服务于“三农”的,但由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造成了银行信贷优惠不明确,支农惠农政策不完善,再加上本身农村信用体系就不完整,导致支农惠农政策难以实施,村镇银行难以保持在最初的定位上。

(四)金融监管不到位

政府对于村镇银行监管的法律条文不够完善,加上村镇银行多设立在偏远地区,而监管部门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长途跋涉,难以在第一时间对银行进行监管,发现其弊端。金融监管部门一般采用单一的监管手段,村镇银行掌握了方法后,便会避其锋芒,乘机钻漏洞。

三、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规范市场定位

村镇银行为了发展,提高自身收益,谋取高额的利润,会将贷款的对象局限于大客户,造成农民完全无法享受到村镇银行的福利,背离了“三农”的宗旨,所以村镇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以服务“三农”为主,辅之以对大客户支持的形式发展。这样,一方面从真正意义上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会因无利可盈造成大部分第一法人放弃参与构建村镇银行的想法。

(二)完善经营体制

村镇银行大多设立在偏远或者不发达地区,造成社会认知度不足,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地位,同时提高对于主动参与农村建设的专业人才的福利,让部分专业人才愿意服务于村镇银行,同时农村地区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于自身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吸纳人才的同时确立完善的经营体制。村镇银行应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按照国家规定的银行条例下,根据本地实情进行局部修改,做到真正意义上为农民谋求福利。

(三)提高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我国村镇银行虽然处于发展中,但是其本质还是属于“幼儿时期”,需要社会的关注以及呵护,只有政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引导,才能让农村人民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村镇银行,并信任村镇银行。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奖惩力度,完善金融监管制度,通过多方面的方法多管齐下,让企图偏离市场定位的村镇银行无空可钻。同期对表现优异的村镇银行予以奖赏,并鼓励其他村镇银行向其学习,对于背离市场定位的银行予以惩罚,并披露出来,让其他村镇银行引以为戒。

(四)保障稳定的资金来源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村镇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村镇银行应该壮大自身规模,吸引民间资本加入,为增强资金储备,当地村镇银行应从本地的经济实力出发,制订符合当地的银行利率,吸引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储备行列之中。

四、结束语

村镇银行是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农村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城镇发展那么迅速,要想从真正意义上稳定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便利,就应根据当地的实情,灵活的制定与之对应的法律管理措施。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借鉴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让村镇银行发展壮大起来,让农村金融建设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篇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我国于1996年开始着手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1999年实现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并逐步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及由大额定期存款开始稳步推进存款利率改革的尝试。2000年起放开境内外币利率的限制。2004年10月,进一步放宽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取消了除城乡信用社之外的贷款利率上限,迈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

近几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迅速推进。2012年6月和7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1.1倍,贷款下限扩大至0.7倍。2013年7月,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性进展。2014年11月,存款利率上限上浮区间从1.1倍扩大至1.2倍。今年2月,存款利率上限上浮区间进一步扩大至1.3倍;10月,各期限存款利率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二、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1.区域优势明显。中小城商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具有区域性,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在获得当地经济动向信息时比一般大型商业银行更快、更准,成本更低。另外,每年能从政府获得大量财政资金存款,减少了吸储压力,缓解了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的困境。

2.对市场反应迅速。中小城商行规模小,从业人员少,且从业人员本地化比例较高,能够及时掌握辖区内各种信息状况。相比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城商行信息传递快捷,对市场敏锐度更高,能更快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根据市场动态及时作出适应市场改变的决策,这些优势尤其对迫切需求资金的中小企业形成强大吸引力。

3.初步建成利率定价机制。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改变长期以来利率定价粗放的局面,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不少与A银行类似的中小城商行已按照人民银行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要求,建成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和外部产品定价系统,初步具备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和产品定价能力。

(二)劣势分析

尽管中小城商行已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但与大型银行相比,劣势也比较明显。

1.资本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自成立之初,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就一直面临着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目前,A银行注册资本仅11.3亿元,在当地省份城商行中排名靠后,2015年末资本充足率12.13%,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不少中小城商行不良贷款已出现上升态势,若经济形势继续走低,该行的真实不良贷款率有可能接近或突破3%的监管警戒线,以较小的资本规模,难以应对快速增加的呆坏账。而且,从国际经验看,资本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很容易成为被兼并整合的对象。

2.业务品种单一,风险应对能力不足。目前,不少中小城商行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占比极低,同业业务也发展较晚,未开展财务顾问、互联网金融等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业务。而且,贷款投向也过于集中。A银行2015年贷款增量较大的行业集中在制造业、水电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三行业累计增长占增长额的比例接近60%;期限上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且大部分为对公贷款,占比接近70%。这种过于集中的同质性贷款具有较大的政策性风险,一旦政策导向有变,机构流动性风险很可能会迅速显现。在负债业务方面,该行长期以来表现出明显主动负债意愿性不强,被动负债能力弱等特点。虽设立了业务创新部门,但其负债业务仍单一,除传统的存款业务外,仅有少量再贴现,零售业务发展更是缓慢。

在A银行的存款结构中,个人存款长期占比较小,大部分为对公存款。如2015年12月末,该行对公存款占存款规模的68%;对公与对私存款比例达到2.13,而大型商业银行对公对私存款比一般在0.5-2之间。而且,由于资金结构来源不平衡的关系,存款表现出波动大、稳定性不强特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储户选择银行将会把资产的安全性及回报收益率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城商行,很可能会逐渐失去一些高端客户。

3.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不容乐观。长期以来,赢利手段过于单一直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劣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利润空间收窄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可以预见,若中小城商行继续维持现状,不采取措施积极发展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在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攻击下,未来的赢利状况会不断恶化,最后要么破产倒闭,要么成为被兼并收购的对象。

4.人力资源建设严重落后,难以应对新的市场形势。目前,中小城商行高层次专业人才明显缺乏,薪酬和考核机制还沿用多年前的模式,吃大锅饭、得过且过的现象明显,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没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必然会在战略规划、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显得后劲不足。

5.信息科技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不能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小城商行普遍外包程度非常高,对新产品、新业务开发和企业管理支撑能力相当弱,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态势。

三、利率市场化下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建议

(一)定位于中小企业和社区

长期以来,A银行在业务种类、风险管控上参照大型商业银行,未能发掘出适合自身的金融服务产品和特色。利率市场化下,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调整将通过价格杠杆促使中小城商行避开与大型商业银行争夺传统大客户,更多地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于中小企业和社区。通过提供差异化和当地化的金融服务,填补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空白,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A银行应结合市场定位,围绕目标客户群体走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发展之路,投入更多精力加快谋求业务转型,在为客户提供精品化的信贷服务之外,结合中小地方性银行的特点,发挥自身信息成本低廉的优势,稳步发展集信息咨询、财务管理、企业理财等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不断创新经营方式、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发掘新的盈利增长点,进一步减少经营利润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程度,降低利率市场化对盈利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更加稳健的盈利模式。而且,中间业务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间还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中间业务开展的好,获得中高端客户的认同,非常有利于存贷款业务的拓展和增加与客户的价格谈判筹码,提升存贷款业务的利差收入。

(三)致力于品牌打造

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市场定位下的长期专业化经营,即只有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并以此为业务发展的指导,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A银行应转变经营观念,树立“不发展就是最大的风险”的思想认识,树立现代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减少行政色彩,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营水平。要结合实际制订明确的经营战略和工作目标,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下大力气使经营规范化,把提高资产质量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控制风险始终放在经营管理首位。

(四)完善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的弹性和灵活性增强,商业银行需要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资金成本、客户价值等进行自主定价。中小城商行与大型银行相比,在网络渠道、信息科技以及人才资源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从而使得其产品服务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短期内该行应采取价格竞争的策略,定价能力成为了该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小城商行应利用其自身经营灵活、地缘和区域明显和具备定价系统等优势,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灵活的定价机制,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亲切、更贴心的服务,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五)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与A银行相似的中小城商行应根据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管理模式变化特点,设立专门的、高水平的风险管控部门,制定应对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制度与方案。确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可以承受的利率风险水平,督促风险管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识别、计量和监控风险,并定期报告风险管控情况。根据各自的利率敏感性,设计相应的风险计量模型,适时监控风险暴露类型和方向。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的利率期限结构,降低利率波动造成的期限错配风险。

(六)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篇12

预算(Budget)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企业在经营、资本、财务等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规划,它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风险预算和筹资预算等。预算管理则是以预算为载体开展的综合性经营管理活动,预算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由预算组织体系建设、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和结果分析与考评等组成。全面的预算管理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模式。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预算管理是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上下协调一致,贯彻企业经营计划,适应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我国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特点

预算管理虽然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深入的研究和普遍的应用,但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与研究时间只有近20年的历史,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发展时间就更短。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国内金融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商业银行预算管理逐渐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1 财务预算是预算管理的核心 财务预算在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资本预算、营销预算、客户预算等专项预算均以财务预算为中心,共同形成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银行的年度计划、盈利目标、资源配置等也以财务预算为基础展开,各类管理制度与预算相结合,形成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体系。

1.2 平衡计分卡联接银行战略和预算管理 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依靠平衡计分卡(BSC)的形式被转化成为一套具体的指标和目标,有潜力的投资或战略被赋予优先权。在此基础上,银行内部的资源配置和年度预算得以与战略相联系,未来几年的企业发展目标则可以通过预算指标加以确定。

1.3 预算目标是预算管理的起点 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分级管理为主,受经营规模限制,各二级分行相对独立地开展业务,但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就应当实行相对统一和集约化的预算。城市商业银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为了实现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始终都是以预算目标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使资源的配置效益与效率有了明显的优化。

1.4 以预算指标体系为内容的业绩考评体制 业绩考评体制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重要的激励、评价手段。业绩考评的核心是有着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预算指标体系就担当着这一重要的作用。经济增加值指标、风险收益平衡考核指标等较为通用的预算指标体系被城市商业银行广泛采用。

2 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资金、地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不断发展的银行业竞争中,其预算管理行为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影响因素,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预算管理的战略位置仍需凸显 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目标的要求下,各级机构对年度预算的关注程度往往远大于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注。年度的各项预算目标,特别是财务预算的目标是各二级机构经营行为的关键导向。在这种状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只会成为少数企业高层关注的对象,很难成为全体人员的共同意志。为了调和这种矛盾,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统一便成为关键,如何通过各类专项预算将企业战略分解并融入其中便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也为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发挥受限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大,往往过度强调预算管理,以此建立的业绩考核体系固然对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片面追求业绩考核,给员工和各级部门的主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预算管理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需要有科学的考核体制和适当的评价依据。但往往由于银行内部部门分工的差异,员工业绩定性定量考核的不同,个体收入的差距等因素,使得预算管理在激励过程中重结果、轻内控,导致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使发挥预算管理在实现企业目标,实现业绩考核过程中的最佳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

2.3 风险预算总体水平有待于提高 风险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竞争的过程中,来自政策层面、资金层面的风险更为突出。但实际在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中,风险预算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由于发展的时间和国内外的大型银行相比还比较短,稳定的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尚没有牢固,信贷风险的实时监控体系还不够完善,预算中的经营预警机制还需要加强。这些因素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预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预算管理中强调财务预算的同时必须把风险预算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3 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发展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预算管理的迫切需求来自于外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内部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要求,只有通过强化预算管理才能使银行盈利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需要从预算体系的建立、预算指标的确定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等途径着手。

3.1 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多维度责任预算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体系中长期以来是以分支机构预算为主,包括产品、部门的其他维度预算一直处于辅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战略目标容易因预算的分解而产生脱节,不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在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多维度责任预算体系,即按照分产品、分线条或分部门的预算,可以有效解决因城市商业银行分区域、分部门经营产生的各种脱节及沟通不畅等问题,使企业战略所需要的资源配置真正在预算之中得以体现。

3.2 完善价值创造为导向的预算指标 现阶段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构建预算指标体系的核心大多为经济增加值(EVA)以及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以此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是预算指标中能够是价值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以此方法构建指标体系虽然较传统的净利润指标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但其衡量资本约束和风险控制的准确性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成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分析成本等指标得到了明确的反映,价值创造成为所有业务开展的中心。

3.3 以绩效考核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 发展预算管理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为基础,通过平衡计分卡(也有采用关键事件法、经济资本法等)等建立起的绩效考评系统应与预算体系相对应。同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也应该是以绩效考评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因此,如何克服考评系统中的经营性指标和管理性指标的冲突,如何增强考评的预见性等考评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对绩效考核而言至关重要。具体的做法,一是做好考核过程、目标和结果的规划,使考评符合企业战略目标;二是建立有各类子系统组成且与预算指标体系将对应的考评系统;三是在考评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使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3.4 形成相互关联的预算管理发展环境 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所需要的管理手段,但却并非孤立地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诸多企业管理手段和措施加以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如何营造适合与预算管理发展的环境是其实施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这种环境分别来自于银行的内部与外部,即内部的经营管理和外部的发展条件。在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经营上,必须从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对预算管理营造适合其管理模式、目标和计划等实现的先决条件;对银行外部而言,由于受到政策、利率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就需要建立对外部敏感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并有即时反馈机制的动态预算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陶能虹.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金融论坛,2008,(10):52.

[2]肖文东,陈盛光.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现状与展望.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4.

篇13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2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63-02

2005年商务部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初期,由于融资渠道少、结算方式单一等原因,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受到制约,其规模远未满足农村便捷消费、安全消费的需求。银行是企业融资和支付结算的重要渠道,为了充分发掘银行在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的机会点,笔者选取了吉林、山东、安徽等农业大省以及物流需求比较旺盛的北京周边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农村物流现状,挖掘了农村物流网络产业链参与各方包括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农家店的金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银行金融服务与农村物流网络结合发展的共赢模式。

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金融需求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由商务部指定承办企业,承办企业以直营或加盟的形式开设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并安排物流配送中心为有效范围内的农家店进行统一配送,构建以承办企业(配送中心)为中心,以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形成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农家店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的产业链。调研发现,该产业链具有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承办企业资金归集下拨需求

承办企业可以有直营或者加盟两种模式开设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其中直营模式下,由承办企业对配送中心和农家店的资金进行统一核算,并进行资金的归集下拨;加盟模式下,配送中心和农家店进行独立核算,承办企业根据配货情况逐笔收取货款。直营模式下承办企业有资金快速归集下拨的需求。以北京新世纪商城为例,其为北京昌平区承办企业,每日日终将直营配送中心和农家店的账户资金归集到统一结算账户,并定期向直营店划拨经营资金、应付款项、人员工资等。

(二)配送中心安全、快捷结算需求

配送中心每日向农家店配送货物,现场收取货款,其中加盟配送中心还需要及时向承办企业上缴货款。配送中心向农家店收取货款时,多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配送中心需要专人进行清点,并偶尔有收到假币现象,对配送中心带来一定的损失,配送中心希望能够安全、便捷的非现金结算方式。另外,加盟配送中心向承办企业上缴货款时,多采用赴网点柜面转账或现金汇款方式,配送中心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货款上缴非常不便,希望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支付,例如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汇款。

(三)农家店便捷融资和POS结算需求

直营农家店可以得到承办企业的资金及人力支持,但加盟农家店需要靠自有资金满足店面筹建、日常经营以及规模扩展方面的资金需求。以湘西某地区的农家店为例,每新建1个加盟农家店约需16万元左右,包括店面、货架、招牌、电脑等开支4万元,首次配货12万元,很多有意向加入的农民由于难以一次性支付,而融资贷款门槛较高难以筹资,导致农家店加盟规模受到限制。农家店希望能够容易、快捷的获得资金融通。

同时,在北京等大城市周边村镇POS支付结算方式也逐步得到人们认可。这些地区的农家店也希望能够通过POS满足其客户的划卡消费、代缴水电费等需求。

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金融服务匮乏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在物流产业链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迫切的金融服务需求,但在当前农村无论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提供的产品种类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物流发展的需求。

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由一部分银行向其提供服务,并且以信用贷款为主,其他金融服务相对较少;且银行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尚局限在对其的直接融资上,为农村可提供的金融产品本来就少,服务农村物流领域的金融产品更是匮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严格

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原则与小微企业融资的高风险特点存在着矛盾。小微企业在资金需求上“急、少、频”,与大企业相比贷款的违约率相对较高。因此,商业银行从综合考虑贷款风险的角度出发,很多小微企业不符合银行的贷款审批资格,无法及时获取贷款额度。

(二)农村贷款人缺乏可抵押物

在贷款过程中,银行作为放贷人为了有效预防信用风险,通常需要借款人提供有效抵押物。但农村可用来抵押的物品主要是农村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以及农机具等,一方面银行很难对抵押物品估值,另一方面对于银行而言农户的抵押品执行成本太高,或近乎不可执行(如劳动力以及没有完全产权的土地)。以上原因导致工商信贷的借贷双方对抵押物估价大相径庭,加上抵押物执行机制缺乏,农村借款人很难获得充足的银行融资。

(三)银行系统缺乏金融服务的创新

对于银行已有产品由于风险控制的原因手续比较严格,普遍存在业务办理流程长、准入门槛高的问题,难以适应乡镇小微型企业经营过程中周转灵活的特点。在该领域金融创新投入不足,目前尚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三、金融服务与农村物流网络结合发展

缺少银行金融服务的支持,农村物流很难发展壮大。为了打破这种限制局面,市场急切希望能有一种新型模式能改善原有的各种不足。让银行金融服务真正参与到农村物流建设中来,积极探索一种农村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共赢的局势呼之欲出。

对于农村企业而言,它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农村小微企业日常业务当中的资金缺口提供快速安全的资金供给;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农产品物流金融可以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进行带动整个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银行而言,就整个物流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可以降低单一业务风险,增加银行利润来源,扩展银行业务市场占有率。农村物流与银行金融服务的结合创造了物流网络中参与各方的一种共赢局面。

银行介入农村物流金融,既能实现减少农产品物流的中间环节,同时又可以满足农产品在物流当中由于其特殊性而需要的一些特定需求,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银行产品服务农村物流的创新型模式是将物流环节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农村金融需求,银行产品服务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力推广供应链融资,促进资金流与物流完美结合

针对农村小微企业物流产业链的特点,适时推进供应链融资等直接融资产品的营销,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目前国内供应链融资局限于订单、应收账款作为抵押进行融资,而农村小微企业缺少有效的抵押物,考虑到农家店同承办企业之间存在供应链关系,商业银行可通过承办企业担保的方式向农家店发放贷款, 承办企业资质良好,且对农家店的资信情况也比较了解,担保风险也比较低。

(二)推广结算业务,促进资金快速运转

一方面为承办企业提供资金归集下拨服务,促进承办企业与直营店之间资金的迅速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为配送中心、农家店提供灵活的结算方式,例如批量扣款、POS结算等,考虑到农村网点较少的现实情况,依托POS机具提供转账、刷卡、代缴各项费用等多种功能。

(三)加强渠道建设,实现金融网络的全面覆盖

鉴于乡镇地区网点覆盖率较小,向当地农民推广渠道有限,为了全面搭建农村金融网络,商业银行可适时推进自助渠道的建设,依托已有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一方面铺设自助机具,自助设备受地区限制较小,功能强大。可在农家店推广自动存取款机、POS机、转账电话等的使用, 以“万村千乡”各个销售网点为依托,建立金融服务网络,实现资金流通渠道与商品物流通道的高效融通。一方面借助银银合作,拓展柜面服务渠道。可以通过大中型商业银行与当地农村信用社等银银合作的方式,实现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办理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取款、查询明细、转账、基金、国债、理财产品的购买等服务。农村信用社可通过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协议分配收入,大中型商业银行可通过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小微农村企业以及农民可方便办理业务,实现多方共赢。

四、结论

银行金融服务介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是当前发展农村物流网络的必然选择。其意义在于通过构建银行金融服务与农村物流网络结合发展的共赢模式,促进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建设,为广大农村提供安全、便捷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