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兴产业监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035-03
0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新兴产业,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制高点,国家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十三五”时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重要历史机遇。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的深入实施,是推进云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推动云南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1 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的现状
2009年10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通知》(2743号),云南省启动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申报工作。根据云南省优势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情况,重点针对生物产业、新材料等领域选择开展基金设立方案编制、社会资金筹集方案、专业管理机构选择等工作。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地方出资参股基金,推动了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
从2012年1月到2015年底,云南省已设立并正式运行云南盈谷生物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募集3.33亿元;云南盈川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募集2.88亿元;云南融源节能环保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募集2.5亿元;云南浩然大观高技术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募集3.15亿元;云南华信润城生物医疗产业基金,募集2.5亿元;云南合沐百奥生物技术产业基金,募集2.5亿元。
截止2015年底,云南省共向国家申报7只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申报募集额合计达到19.09亿元;其中6只通过国家批复并正式设立。故截止2015年底,云南省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实际承诺募集总额16.86亿,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云南省政府资金3亿元,社会资金10.86亿元,云南省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实际出资额达7.07亿元①。从目前已经设立和投资总体情况看,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工作开局良好,运行平稳,已取得显著成绩。
1.2 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的问题分析
①创新型企业发展不足,缺乏投资标的。整体来看,云南省符合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优秀企业较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真正完成投资的项目数及投资金额均低于预期,能够最终形成合作、实现投资的企业更少。一方面,云南新兴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中小企业培育储备不足。另一方面,云南中小企业现代金融意识不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的企业家不多。
②引导基金募集滞后,后续吸引力不足。一是部分社会出资人对于创业投资的认识不足,导致基金募集出现滞后。二是引导基金的政策性目标与社会资本商业性目标相冲突。三是引导基金的退出机制不够完善。
③管理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首先,政府有关部门、省级财政资金受托管理机构等各方的职能权责不清晰。没有建立关于对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退出、创业投资长远滚动发展综合评价分析等工作机制。在基金运营管理方面,基金管理团队在信息披露和报告方面主观上不积极,存在定期回馈报告机制不健全,横向投资、联合投资没有形成等问题。其次,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虽然我国提出要对“引导基金”进行考核,并不再有保值增值方面的压力,但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进行实际考核。
④财税激励措施较少,金融配套政策扶持力度不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评价与激励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云南省政府及有关开发区目前出台的政策主要是围绕股权投资制定的,还没有针对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直接针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激励措施较少,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无法在财政上对出资人、管理团队形成有效地吸引力。
⑤投资及管理人才不足,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长期以来,云南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水平的领军人才、产业人才匮乏,分布和结构失衡。2015年,云南省人才资源总量占全省人口比重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②。
⑥信息不对称,缺少沟通、宣传、交流平台。云南创业投资基金工作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推动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发展更多地需要多方合作。但云南省当前未健全定期沟通和交流机制,涉及创投基金各方基本各自为阵,未形成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2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体系的建议
2.1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制度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各类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②聚焦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创业投资支持力度;
③不断完善创业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
④加快完善和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机制。
云南省政府可以在规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制度上做如下工作:一是加强沟通,形成推动新兴产业创投发展的合力。二是强化管理,保障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的健康发展。三是创新模式,建立服务新兴产业的新型投融资机制。四是合作共赢,打造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的开放平台。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制度,推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
2.2 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财税支持体系的建立
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财税体系的建立,鼓励差异化征收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营业税免征政策,完善财政激励政策。
云南省政府可以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给予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鼓励创投业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将减少云南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上的负担,同时宽松的经济政策环境也会吸引众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进入,为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2.3 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创业投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
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创业投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加快创业投资与金融信贷的结合;
②加强场外市场建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云南省可以通过强化基金交流合作,建立股权投资类企业信息统计制度;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人才专业培训,推动股权投资类企业开展各类合作交流活动;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极大地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
2.4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后补助方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创业投资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的对接。
云南省在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可以做如下工作:一是搭建投资对接平台,开展企业家与投资者交流活动,为创业者和投融资双方搭建起项目对接、人才交流、技术分享、市场拓展的服务载体。二是搭建行业自律平台,牵头成立股权与创业投资协会,充分发挥协同优势,搭建业界与企业、政府间的桥梁纽带。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5 加强新兴产业创业投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
①启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人才培养计划。依托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一批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挥境内外专业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优势,建立一批人才培训基地,对我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急需的各类高管人员、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②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高层次人才库,制定日常联系和服务办法,做好跟踪服务和联系沟通工作,为引进和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例如通过加强资金扶持,提高住房待遇,完善落户政策等方法提升人才集聚力,从而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
云南省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引进创业人才,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人才”服务窗口,一方面通过培育本省优秀创业投资人才和引进省外、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扩大新兴产业人才库,另一方面为船业人才提供全省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咨询、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的便利。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创业投资人才的积极性,推动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
2.6 完善和创新其他配套政策和机制
完善嗯哼创新其它配套政策和机制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①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②加强资本市场监管。
云南省各级政府努通过专题培训、利用机关网站、会议等多种渠道,积极向相关企业及投资机构宣传创业投资的意义、效益以及省、市政府为推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出台的优惠政策,支持创投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同时成立了云南省股权投资协会,作为政府的参谋、行业的自律管理和协调服务组织,推动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有序发展。
3 小结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背景下,云南起着连通内陆地区和周边国家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制度管理、财税、金融体系、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建设等六个方面为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为云南更好地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云南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提供参考。
2013年11月30日下午,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从征求意见到正式,《意见》经过了半年多的酝酿,其核心直指饱受诟病的新股发行“三高”问题。《意见》公布之初,引起广泛关注,基本得到了各方较为普遍的积极评价,投资者也期待其对A股市场能够带来制度红利。
可是事与愿违。时隔一个月后,随着发行公司招股程序的正式启动,投资者发现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等老问题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善。不但如此,而且在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发行过程中还在老股减持、网下申购等环节暴露出新问题。虽然证监会迅速祭出多项针对相关问题的新措施,上交所也在新股上市前夜出台限制新股炒作的新举措,但仍有部分市场人士对监管层的行为产生了疑虑。
去年12月初开始,伴随着新股发行改革制度的落地,由于担心在资金面偏紧环境中,新股发行会导致市场供求状况进一步失衡,A股市场也因此开始出现连续调整。在供求矛盾尚未出现好转之际,新股发行重启中的旧问题依旧和新问题涌现导致市场对制度红利预期产生校准。在资金面紧张环境中股票供给压力仍存的情况下,制度红利校准带来的叠加压力进一步对A股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近期二级市场的实际表现对新股发行中的问题“用脚投票”进行回应,但笔者认为,市场的反应有些过度,我们需要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多一份耐心。
首先,IPO的高市盈率问题在此轮新股发行中其实已经出现改善。虽然此次新股发行初期的几家公司的招股价格的确有些偏高,但是从截至笔者发稿前47家公司的招股情况看,平均28.86倍的市盈率低于2012年新股发行平均30.09倍的市盈率,更明显低于2011年45.98倍的市盈率水平。可见,高市盈率的历史问题在此轮新股发行过程中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新的发行制度改革在解决高定价方面并非如市场诟病的那般无所作为。
其次,市场失灵时的行政调控无可厚非。在此次新股发行开始不久,监管部门针对出现的问题果断出手进行干预,虽然带有明显的行政调控色彩,但是在市场失灵时运用“有形之手”进行干预并无不妥之处。十八届三中全会虽然赋予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要起决定性作用的角色,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否定行政调控的必要性。因此,仅仅因为监管部门紧急实施新的干预措施就认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从而对潜在的制度红利持否定态度是不足取的。
第三,近几年A股市场IPO的高市盈率有其客观必然性。从十几年来的情况看,新股首发市盈率由2002年-2004年的20倍以下区间升至2005年-2008年的30倍以下区间,再升至2009年和2010年的50倍以上区间,2011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46倍的高位。这种现象除从已经被深入分析的交易机制角度外,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新股发行公司的行业分布结构的变化相关。
根据Wind的统计及行业分类,2002年-2004年,IPO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2005年-2008年,IPO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公用事业、能源等行业;2009年-2011年,IPO的行业分布则主要集中在资本货物、材料等行业。由此可以清晰地发现,十多年来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行业分布具有明显的由传统周期性行业和稳定增长的防御性行业向成长性的新兴产业过渡的特征。
二、总体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导向方面的作用,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二)自主创新、开放发展。更加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更加注重瞄准国内外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型企业、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
(三)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上,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聚集重点领域,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促进研发设计、产品、装备制造和应用协调发展。
(四)项目带动、优化布局。坚定不移地贯彻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进投入,以投入支撑产业,不断强化产业链延伸配套,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在空间布局上,坚持规划先行,集聚集约发展,对具备条件的新兴产业,引导建立相对集中的园区,对与现有产业关联度高、配套发展的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入现有重点产业集聚区。
三、发展目标
(一)工作目标
1.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年,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50%,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小于50%,新兴产业专利授权量占企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达到35%以上。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级重点新产品60个,培育市级(含)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5家以上,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化项目达到50项以上,实施重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25项,新增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
3.产业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到年,规模企业达400家,销售超亿元企业100家以上,其中,销售10-30亿元10家,销售30-50亿元5家,销售超50亿元的企业3家,上市公司力争3家。培育新兴产业领域的省级特色产业基地2个,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省级以上品牌企业销售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中国驰名商标达3个,省著名商标达6个、省名牌达6个,市知名商标达12个、市名牌达10个。
4.人才队伍支撑作用明显。到年,引进100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00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00名高层次管理人才、10000名高校毕业生、10000名蓝领技能人才和若干团队,力争把建成优秀人才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具有高品质人才环境的人才高地。
(二)发展重点
1.新能源(新光源)产业
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电池及组件、LED新光源等,积极打造光伏、LED两大特色产业链条,加快建成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峡两岸LED特色产业基地、光伏特色产业基地。同时,合理开发风电产业和燃料电池产业。到年实现销售400亿元。
2.新材料产业
强化行业技术革新,加快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建成省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到年实现销售200亿元。
3.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推进垃圾秸秆焚烧及综合利用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大型除尘设备、节能输变电设备等项目建设,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建成有一定知名度的百亿级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到年实现销售200亿元。
4.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
发挥启迪()软件科技园的核心示范作用,吸引科研院所和企业入驻,形成辐射广阔的无形园区和信息产业带,建成以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网络游戏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等为主体的软件产业基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在重点工业企业中率先实施主辅分离。到年实现销售80亿元。
5.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和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组件、集成电路芯片、LCD等产品。到年实现销售100亿元。
6.文化创意产业
着力发展动漫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现代传媒产业,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主题公园、中动漫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到年实现销售20亿元。
四、发展举措
(一)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紧紧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高起点规划建设载体平台,促进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聚,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从纵向和横向扩展产业链,使“东区西园”在项目支撑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形成“区中园”和“园中园”的格局,具备功能完善、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特征。在工业园重点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园,在开发区着力建设光伏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园,力争使每个新兴产业获批一项省级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按照有发展重点、有重大项目、有创新载体、有系统支撑的要求,将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园建成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创业园发展水平,以软件科技园、华新高科技创业园为主体,加快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
(二)强化招引重大项目。发改委、招商局、科技局等部门要共同制订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围绕生产营销环节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的要求,细化产业发展链条,完善产业招商目录,尽快排出相关领域领先的国内外企业,梳理出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并组织精干专门队伍,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开展专题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载体招商,重点突出产业招商,力求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洽谈,承接、实施一批有较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抓好在手的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进程,确保按项目建设周期达产达效,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三)提升创新能力水平。完善新兴产业支持体系,推进技术供给、产品设计、分析测试、验证试验等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平台共享机制。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多层面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校企联盟”等合作载体。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集成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先进技术加快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转化。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增强企业对自主研发产品的专利保护意识,特别是要提高对发明专利的保护力度。推进新兴产业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我县在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实行多方联合柔性引才机制,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国际性人才、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和培育工程。积极与高校合作,通过订单培养、合作培养等方式,并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科研基地以及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培养一批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对企业家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鼓励企业家与高校开展互动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工作领导组,由县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开发区、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招商局、国土局、人社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具体负责政策措施研究、重点项目推进、产业发展规划、典型经验推广等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98-0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渗透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及产品价值高的先导型产业、综合消耗少及环境污染小的友好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导向型产业、吸纳新就业及社会效益好的依靠性产业、保障科技安全与政治经济稳定的战略性产业。从动态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在转型时期的先导、主导产业,而且会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关键核心技术,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只能依赖于自主创新,而非技术引进和模仿。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依靠大量资金投入推动的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如,美国在新能源、基础科学、生物科学和航天领域的研发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韩国在绿色能源开发方面约投资6万亿韩元。日本投资上千亿日元进行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英国不仅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还斥巨资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德国为增强信息通信竞争力,提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因此,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序竞争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各地区纷纷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激励政策。然而,由于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上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相同项目集中上马的现象,在带来某些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无序竞争问题,从而抑制了这些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初期,我国的光伏产业就很快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尽管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下,尤其在资源、能源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以及以煤电为主的电能格局并未有所改变的背景下,大规模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引发无序竞争。这会极大打击光伏产业刚刚兴起的研发热情,并使其未来发展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陷入困境。
(二)高科技人才不断流失削弱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
高科技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然而,目前我国高科技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推进。一方面,由于国内欠发达和不发达省区人力资本吸引能力弱,导致其在发展符合自身区域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都缺乏必要的高科技人才,严重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成本高、晋升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发达省区留住高科技人才的能力不足,很多人才流往海外,使发达省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乏力。地方政府与企业财力不足和观念缺失,导致地方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政策,而且现有人才激励政策也普遍落实不到位,这是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如何培育充足的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三)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自主创新持续性能力不强
首先,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成果未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主要依托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这种产学研结合机制虽然能够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但是由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沟通机制不完善,导致实际缺乏有效的科研――产出转化机制,致使很多科研成果无法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影响了产学研的继续深入合作与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其次,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在通过自主创新而获得技术领先优势后,便固守自身短暂的优势而不思进取。这些企业只是顾及短期的经济利益,不去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在技术研发上继续投入,导致其原有技术优势逐渐丧失,逐步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
(四)区域科研投入不均,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自主创新,需要来自企业内部资金投入与外部激励政策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研投入存在区域不均问题,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科研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如,有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吉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个科技投入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重要指标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明显不足。而区域科研投入不均,不仅会进一步拉大区域间差距,而且不利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甚至会影响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激励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到位问题,外部促进自主创新的环境堪忧。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导致其资本投入远远大于劳动力的投入。高新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所以充足的资金供应是企业科研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这些研发所用资金不能仅靠企业自身来筹集。目前,研发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政策、融资政策被束之高阁,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到位问题,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面临无米下炊的困境。
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一)树立自主创新的价值观,加强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创新观念落后、体制不完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而创新观念落后是抑制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的企业自主创新,必须首先革新创新观念。应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树立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价值观,弘扬自主创新文化。同时,加快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流的自主创新平台,加快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自主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资源自主创新支撑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并依托教育机构,培养高端人才,以弥补人力资源不足的缺陷。
(二)强化科技创新,注重科技成果转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独特的产业特征。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特色产业等的规划方面,在加强企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围绕科学技术创新推进项目建设、产品创新和升级。其次,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技术创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集中力量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使之尽快成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急于产业化而忽视技术转化,则很容易抑制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当着力解决能源供应网络建设问题;在生物制药领域,应当着力解决药物的审批制度、医保目录等问题。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一个简单的“战术”或者“战役”,而是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长期积极探索、并为之努力奋斗。要从战略层面上全局性地把握新兴产业的发展路线,需要在具体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结合国情找准切入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需求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摆在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这种矛盾带来的现实压力呼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
例如,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人均油气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家庭汽车增长速度很快,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内生动力就强于其它国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洁净煤的研究利用需要更多的关注;我国很多城市缺水,海水淡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期,正确处理发展与污染治理关系尤为重要,期待在先进的节能环保创业上有重要突破;空天和海洋技术是新世纪竞争的焦点,也是国家发展需要开拓的空间;我国是人口大国,要处理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就业问题,能显著带动就业机会的新兴产业值得特别重视。
因此,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过程中,要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兼顾,权衡自身条件和产业发展机遇,切忌仅为追求政绩和短期效益而盲目上马,避免产能过剩。
第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本土市场带动核心技术
发展。
我国是一个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但是如果把市场容量看作是资源,我国则有着巨大的市场资源优势。市场无法换来先进国家的核心技术,但市场对于培育我国的核心技术却至关重要。市场经济推行至今,我们开放接纳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但是要留给新兴产业领域的本土企业以足够的市场空间。
如果市场资源全被国外企业与产品占领,那么我国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就会缺乏市场考验,失去发展空间,在全球新兴产业中我们仍然只是充当低端加工的角色。很多先进国家的国有大企业掌控了国内大量新兴产业应用的市场,在发挥市场优势和市场龙头方面起到不可替代作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应以此为使命。我国应该继续合理利用巨大的市场容量来驱动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利用大型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来支持上游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提升,提高我国相关新兴产业的国际地位。
一、农村信用社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不足
1.规避税收、保证收益方面处于劣势
我国保险公司通过对其理财产品进行收益增加的方式来实现对税收的规避,这对保险行业而言可以说非常的福利。但信用社通过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则往往需要对其税收做出相应的缴纳,这就使得信用社在资产管理业务上所付出的成本明显比保险行业更高。
2.投资范围受限比较多
截至目前为止,信托可进行投资的范围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实业经济,看上去投资的范围非常的广。但信用社的各项资产管理业务均会受到其特定行业投资的限制,为此,农村信用社实现通道业务的创新,通过对券商资金、信托以及基金公司拍照进行合理运用,可帮助信用社打破了特定行业存在的限制,但通过这种方式,信用社就不得不支付相应的通道费用,这必然会致使投资的成本因此增加,导致其在信托方面也处于劣势。
3.组织架构缺乏专业性
在资产管理业务中,其板块组织的架构模式仍然是以职能架构为主,目前尚未形成相应的事业部架构。在这种运行模式下,信用社仍然采取的是“块块”的形式,只能够被视为单独的经营单元,其负责人除了拥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外,还必须拥有业务管理权,这就使得其运行的效率和质量都非常低,从而致使业务很难实现专业化、规模化运行[2]。
4.理财产品结构不合理
尽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理财产品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信用社的理财产品其结构仍然以开放式非净值以及封闭式非净值的产品为主,尽管开放式净值型的产品目前已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但就总体比例来说却非常的小,该类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并未将投资产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信用社的预期收益率产品通常不需要客户来承担风险,这就使得信用社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增加,这就与信用社为投资者提供咨询、专业服务以及资产管理以及客户自行承担风险的理念不相符。
二、农村信用社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建议
1.外部政策及行政监管方面
(1)宏观政策方面
应当尽可能地对农村信用社在法律中在主体地位以及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合理的界定和明确,同时放开对信用社部分行业投资的限制,促使其通道费用的控制,实现对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最终必须由信用社来承担风险的现状。例如:基于《农村信用社法》、《信托法》等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的信托法律关系进行重新构建。
(2)加强监管组织结构的建立,推进理财事业改革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经进入到了改革的环节中,如华夏银行就已经将改革提上了日程,并向银监会明确了相关的进展情况。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银行已经开始了对资产管理部门的建设和独立化处理。农村信用社也应当把握机遇,加快对理财事业部制度的改革,将资产管理业务与其他的主营业务进行合理的区分,使其风险也能够因此分开,同时还可为农村信用社用于惠农产品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加快其资产管理部门的建设力度,实现理财事业的全面改革。
2.农村信用社自身方面
(1)合理选择综合经营业务模式
国外不少大型银行在经营综合项目的过程中,通常根据其不同的业务特征,给予其相应的发展路径,同时结合机构业务能力和自身规模,给予相应的机构设置,从而促使业务实现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综合实力较高的信用社非常实用,通过对业务类型进行明确,并建设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使其能够明确自身定位,从而促使更加专业化的发展,并实现对核心竞争力的确立和提升,同时其在对业务进行选择时,也能够具有更强的特色或者针对性。
(2)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随着资产管理业务的持续发展,信用社除了对业务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同时还应当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持续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这就需要结合环境和客户群体不断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通过之前的分析,本文认为在理财产品的设计上,信用社应当朝着以下三种目标发展:①与金融参数挂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通过将金融参数与理财产品进行相互结合,即可在产品设计期间,为其理财产品增加一层“防护垫”,同时将其与以往的产品相比,该类型的产品还能够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更好的实现对风险的控制;②设计以高净值居民为主要群体的理财产品;③对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实现定价完全市场化。
(3)去通道成为必然选择
1.总体思路设想
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区五次党代会精神,抢抓“三城联动”发展机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推进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战略,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服务经济为主导、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工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2.重点产业选择
工业方面,一是积极支持轨道交通装备、特种车、精密机械等优势产业完善产业链,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
服务业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重点鼓励总部经济、科技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是完善配套服务,支持商贸流通、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三是鼓励金融保险业扩大发展规模;四是规范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发展,重点是提升产业发展档次。
农业方面,围绕实现农民增收和打造都市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农、林、自然资源等特色资源发展近郊旅游,推动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3.主要生产力布局
依托龙头企业优势,加强工业产业园区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以南车四方、庞巴迪等为龙头,重点发展以动车研发、装配制造和维修为特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新兴产业园,以国恩科技、乾运高科等为龙头,重点发展新型能源、工程建筑等领域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园,以可蓝农林科技园、青岛健元堂生物科技等为龙头,重点发展海洋生物、生物医药、生物保健等研发与制造。
依托空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抓好总部经济产业园和临空产业园两个园区建设。总部经济产业园,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以天安数码城、总部基地国际港为代表的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区域性和职能型总部,建成立足山东、辐射周边省市的总部经济集聚区。临空产业园,重点发展飞机零部件制造及维修、商务办公、现代物流等产业,打造山东半岛现代化临空产业园。
依托自然资源及人文环境优势,加快环境优化,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商务、精品房地产及公共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改造提升白沙河商务休闲产业带,深度挖掘崂山西麓文化旅游产业带,保护开发桃源河湿地观光产业带,适度发展湿地观光、运动休闲、科普教育等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胶州湾生态绿洲。
二、构建城阳特色新型产业体系的措施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
围绕贯彻落实市党代会“三城联动”发展战略和“做高做新”的要求,组织编制《城阳区发展战略规划》,重新审视和研究确定城阳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布局;修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时序和建设重点,拉起城市发展大框架;编制三次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加快构建起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城阳特色、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新型产业体系。
2.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政策,重点抓好《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城区的意见》、《关于扶持企业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新出台文件的宣讲与落实,引导企业用好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进一步强化园区建设
一是加强对上衔接,争取青岛市工业布局、规划、土地支持,将规划建设蓝色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园区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今后一段时期大项目落户提供空间载体,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新的增长极。二是有序推进重点区域“双退双进”。按照调整优化园区发展思路和“做高做新”产业发展要求,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区、街道驻地占地面积大、经济效益差的工业企业退城进园,为高端服务业发展腾出空间。
4.调整招商引资战略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数量激增。抢先在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技术领域获得技术突破并获得足够数量的知识产权,将是各竞争主体和各个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竞争中最突出的表现。就今年上半年专利申请量数据来看,世界主要国家专利申请回暖趋势明显,预计在各种政策刺激下,会出现知识产权数量的下一轮激增。
第二,有明确战略性目标的专利集合大量涌现。在一些技术高度集成的产业领域,单个知识产权所能起到的竞争加强作用趋于弱化,知识产权竞争变为集合一定数量、形成内在逻辑结构的知识产权集合,结构性的知识产权布局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突出特点。
第三,市场主体围绕知识产权的竞争与合作形式更加复杂。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突破,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创新合作将会更加紧密,立足于互利、共享的联合模式将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策略变化导致知识产权纠纷愈加频繁,成为企业争取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同时,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将推动知识产权的高效运用作为新经济战略计划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新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一些专门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也应运而生。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竞争可能更加激烈复杂。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快速上升,成为新兴产业的主要市场。发达国家既要抢占新兴国家的市场,又要与新兴国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竞争,只能通过控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抢先布局来制约新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预见,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知识产权争议和摩擦将伴随这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不断增加。
分析原因,新态势的出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突出特点密不可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求高,可市场规模小;增长潜力大,但投资风险高;市场国际化,但是全球竞争激烈。基于这些特点,要在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国际社会共同承诺保护知识产权的条件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有效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一方面,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只有依赖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才能化解过高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创新成果实现高水平市场收益必然要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背景下,高水平的创新必须采取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创新模式。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以知识产权为利益纽带,才有可能实现公平的创新成果收益分享。再者,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化竞争必然要求知识产权的前瞻性全球布局。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容构成高度重叠,企业必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产业分工趋势和自身发展规划要求,将创新成果高水平地知识产权化,做好全球性谋划和布局,以此获得尽可能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
知识产权对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从政府层面来看,应进一步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对于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为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给予创新主体和投资者以丰厚回报的预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资本与技术的结合。这就要求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是创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纽带桥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知识产权将推动技术创新行为与市场竞争行为有效衔接,并通过市场化的创新资源配置作用,有效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三,是构建产业优势地位的根本支撑。创新成果的多寡和质量,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水平和程度,知识产权的结构布局,决定了新兴产业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也决定了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格局。有知识产权话语权,就会相应拥有产业链构建配置的话语权。
第四,为产业发展提供方向。知识产权信息分析能够给出产业整体技术发展方向、产业竞争态势,乃至具体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方向,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第五,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度国际化的产业,要在创新环境开放、产业链全球布局以及创新资源全球配置的条件下获得竞争优势,相关企业必须在全球主要市场形成相对知识产权优势,才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切实维护并保护自身利益,保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第一,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根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设立由知识产权工作承担单位共同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大关键事项进行决策协调;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推进工作纳入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的重要议题,在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和保护计划中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专题,加强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辽宁省某市的水产品行业包括海、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等,水产业链条完整。辽宁省某市对于捕捞、养殖业实行免税,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等扶持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水产品销往国内多地,水产加工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欧洲等地。据对某商业银行辽宁省某市分行的调查,该行为了扩大自身在水产品行业的市场份额,体F其在同业当中的竞争优势,经过分析本市水产品行业的特点,制定出了水产快惠贷项目制授信管理规定。
一、项目期限
本项目授信政策暂定为A年,A年后按照定期监控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延续现行政策或对该项目政策进行调整。
二、额度管理
根据水产加工业客户融资需求调查及目标客户分析,“水产快惠贷”项目设定总授信额度为B亿元,授信户数控制在C户以内。客户单笔授信额度D万元(含)以下。
三、贷款定价
(一)进行贷款定价时应遵循的原则
1.原则一――利润最大化
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商业银行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最终目标。贷款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资产,在进行定价即确定其利率时,必须确保贷款收益在弥补资金成本和各项费用的基础上,实现尽可能多的利润,即利润最大化。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利率。因为高利率在带来高利润的同时,还会造成贷款需求的减少,贷款需求减少了,自然会影响银行盈利。基于此,正确的贷款定价方法是在贷款的成本、规模和盈利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2.原则二――扩大市场份额
在愈演愈烈的金融竞争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乃至于生存,既需要其不断拓展业务类型,也需要其不断扩大信贷市场上的份额。与此同时,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基础也必须是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不仅如此,市场份额扩大以后,对商业银行控制风险也是非常有利的。在上述三重目的的驱动之下,在短期内,商业银行的利润预期会被人为地加以降低,借助于降低价格来稳固其市场地位。虽然一家具体的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大小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贷款价格无疑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如果将自身的贷款价格定得过高,就会由于一部分客户承受不了这个高价格而导致这部分客户的最终流失,进而使商业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缩小。正因如此,在对贷款进行定价时,商业银行只有在某些方面有特别优势的前提下方能实行高价政策,否则,商业银行只能根据同业、同类贷款的价格水平来进行定价。
3.原则三――保证贷款的安全即要防范贷款风险
作为商业银行一项主要的资产业务,贷款业务在具有盈利性的同时,也具有风险性。所以,在管理经营商业银行贷款的整个过程中,其核心内容就是保证贷款的安全,即对贷款风险的严加防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自身的贷款进行合理的定价。具体说来,就是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在对贷款进行定价时,商业银行必须遵循收益和风险成正比的原则,把商业银行由于承担贷款风险而应得的风险报酬在贷款价格中反映出来,亦即风险越大的贷款,其价格也就随之越高;反之,风险较小的贷款,其价格也随之较低。可见,保证贷款的安全或者防范贷款风险并不是说贷款价格定得越高越好。贷款利息的来源是利润,并且只能是利润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借款人借入的款项得到增值以后,他的借款本金和利息才有按期归还的可能。而贷款的价格过高,一种可能是因此而导致对贷款的需求数量减少,另一种可能是贷款需求量不降反升。后一种情况通常意味着贷款质量的降低,使得贷款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基于此,商业银行不能通过一味地追求高价格来进行贷款定价,而完全不顾及贷款的安全性。
4.原则四――维护好商业银行的形象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信用业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其持续发展乃至于生存的重要基础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而良好的社会形象的树立,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稳健、诚信、守法经营,要借助于自身业务活动的开展使得社会的整体利益得到维护,而不是唯利是图。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中,就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来进行贷款定价,而不能搞恶性竞争,使金融秩序的稳定遭到破坏、社会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也不能唯利是图,在贷款定价时寸利不让,条件苛刻。
5.原则五――保持现金流量
这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主要是在商业银行拓展新市场或者推出新产品之前、需要快速回收现金时,需要考虑这一目标。
(二)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
1.资金成本
在对贷款进行定价时,资金成本是商业银行必须考虑的因素,商业银行制定出来的贷款价格要在能够对其资金成本充分加以弥补的同时,还要确保其合理利润的获取。在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定价工作中,资金的边际成本以及平均成本是其重点加以考虑的两种成本。前者是指可投资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商业银行需要花费的费用及利息额;后者是指商业银行单位资金所花费的费用及利息额。
2.贷款的费用
贷款费用的多少也是商业银行在对贷款进行定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因素,贷款价格必须确保贷款费用能够从中得到补偿。在将贷款发放给借款人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做诸如调查和分析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对贷款抵押品进行管理和价格评估等等一系列的工作,由此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如支付的工资、交通费用以及办公用品的购买费用等等,统称为贷款费用。贷款费用的大小与贷款的金额以及品种有着密切的联系。
3.贷款的目标收益水平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的金融企业。为了确保其盈利目标的最终实现,对于自身的各种资金运用,商业银行均规定了相应的目标收益。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当然更是如此。所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还需与其目标收益水平保持一致。但需注意,为了确保自身的贷款价格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商业银行在确定其贷款的收益目标时,不宜过高。
4.借款人的信用
贷款价格与借款人的信用成反比,即借款人的信用越好、贷款价格越低,借款人的信用越差、贷款价格越高。这是因为,借款人的信用好,意味着其还款意愿及能力好,商业银行为其发放贷款所承担的风险小,所以贷款价格低;与之相反,若借款人的信用不好,为了限制其贷款,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就应该定得较高,贷款的约束条件也应该规定得较为严格。
5.金融市场上贷款的供求状况
因为贷款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商品,所以其价格的形成也要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即其价格的高低要受制于金融市场上贷款的供求状况。当贷款的供给大于需求时,贷款的价格就会下浮;反之,当贷款的供给小于需求时,贷款的价格则会上浮。
(三)项目制名单客户贷款定价
原则上不低于基准利率上浮一定的百分比,经营单位可根据客户层级、企业排名、在该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量、在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该商业银行的日均存款、抵押物质量等综合情况,一户一议,自主定价。
四、担保方式
根据水产加工业客户融资需求特点及同行业担保情况分析,该商业银行的担保方式采用抵押、抵押+保证两种方式,抵押率原则上不超过70%,经营单位可根据客户具体情况,一户一议。其中采用抵押+保证的保证部分占比不超过授信总额度的一定百分比,贷款中以公司或人保证的,保证人或企业与借款企业不得存在互保或关联关系。否则,该商业银行将不允许采用抵押+保证的担保方式。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第一层级客户可采用抵押、抵押+保证的担保方式,抵押率原则上不超过E。其中抵押+保证的担保方式,担保额度不超过F‰最高不超过G,单笔业务期限不超过H个月。
第二层级客户可采用抵押、抵押+保证,抵押率原则上不超过I%。其中抵押+保证的担保方式,担保额度不超过J%,最高不超过K万元(含),单笔业务期限不超过L个月。
第三层级客户可采用抵押、抵押+保证,抵押率原则上不超过M%。其中抵押+保证的担保方式,担保额度不超过N%,最高不超过。万元(含),单笔业务期限不超过P个月。
五、快速审批
1.“水产快F贷”项目制服务方案经该商业银行省分行零贷会审议通过后,按照零贷会审议结果,单户贷款经有权审批人审批通过,单笔业务不再上报省分行零贷会审议。
2.单笔业务上报审批过程中,该商业银行分行零贷管理部各岗位人员对该笔业务应做到即来即审,一岗多人的,应指定专人负责审批,确保该项业务在各岗位停留时间不超过规定的工作日。在申贷资料完备的情况下,应于规定的工作日内审批结束,以提高审批效率。
3.对于存量授信客户,有意愿继续在该商业银行申办贷款的,可根据原贷款的还款情况、对该商业银行的综合贡献情况,在原有利率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对于存量授信客户的审批流程可通过快速通道审批。
六、客户清单
客户清单在符合“水产快惠贷”项目制要求的前提下,可实施动态调整,未在本次清单内客户可参照此项目制标准执行。
七、贷后监控
项目制项下零贷业务的贷后管理在按照《银行小企业信贷手册》要求执行的同时,还要注重项目整体风险和单户风险防控的结合。
(一)项目整体风险防控方面
1.在严格落实总分行零贷现行贷后管理有关要求基础上,加强项目整体风险管控,密切关注水产加工业上下游发展情况,密切关注水产加工业出口额变化情况,严防因上下游发展变化或出口额奏减而引发的行业群发性风险。
2.设置警戒线,不良率控制在项目总授信额度一定百分比以内。如达到警戒线或经核实认为该项目确实存在较大风险,将立即暂停该项目项下新增授信业务,并对已发放授信业务的风险状况逐一排查和核实,重新评估和调整对该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积极采取追加担保、收回授信等方式降低项目整体风险。
(二)单户风险防控方面
1.通过结算回笼、办理等业务,综合运用账务分析、凭证查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落实贷后监控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用途、物流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分析其信用风险变化,夯实第一还款来源。
2.通过核实水产加工企业电费单、出入库单、商品库存等,分析企业加工是否正常,存货周转是否正常,库存是否存在积压等,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城镇厂办大集体企业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多为安置返城知青和待业青年而设,是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承担特殊使命的特殊经济组织。这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虽历经三十余年的演变,其产权性质依然模糊、治理结构依然缺失。从最早的劳动服务公司到集体所有制企业,再到后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制、改组,集体企业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特指集体所有制企业,还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出资成立的公司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等。
集体企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主办单位(或主管单位)的监管伴其左右。虽历经起步、发展壮大、改革重组等阶段和产权界定、主辅分离等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但行政隶属的干预式监管特色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2011年以来各地集体企业经过改制改组,产权属性得到了净化、监管体系得以健全、发展能力得到提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集体企业的监管形式仍有优化、创新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一、集体企业的产权特性:终极所有权仍然难以明确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早产生的集体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经济实体,当时我国尚未有完整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办法,集体企业从法律定位上讲仅仅是依附于主办国有企业存在的附属经济单位,并不具备独立的市场主体资格。199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以下简称《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后,集体企业开始以集体所有制的组织形式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具备了企业法人资格。90年代后期,集体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公司制改制等,形成产权表现形式更为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所有制法人共同出资、集体所有制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的公司制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等。
集体企业组织形式以法律的权威确认了以何种商事登记方式存在,获得依法经营的资格。但仅从集体企业的组织形式上是很难看清楚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归属问题,必须根据不同组织形式下的终极所有权或实际控制权的确认,才能对集体企业的产权性质窥其一斑。
(一)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表现为“共同共有”
根据《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也就是说集体所有制是一个由部分成员所构成的团体对社会的一部分特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不可分割的所有权。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既是劳动者,也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其产权表现为共同共有。“共同”为抽象意义上集体企业成员所组成的一个“集体”;“共有”是集体企业内的成员人人都有份、共同拥有,但具体每个人各自占多大的份额是不清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终极所有权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二)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产权相对明晰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我国没有出台《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各地区出台的暂行办法对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界定标准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实行以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职工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权平等,民主管理的企业法人组织。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是资合、人合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界定了产权的归属。但由于各地区所规定的暂行办法不尽相同,有些地方政府的文件将股份分为基本股、积累股和期限股,在表决权、获得股息权及是否拥有继承权做出了不同的规定。也有的地方政府文件规定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股权分为职工个人股、集体共有股、社会个人股、社会法人股等,适度向本企业以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转让股份。
(三)公司制的集体企业具备了现代企业的产权特征
1993年我国公布实施《公司法》后,集体企业的改制主导方向是公司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相对于股份合作制企业而言,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理论上比较完备,从两种企业诞生以来,关于这两种企业在法学上的研究,可谓洋洋大观。其次,立法上比较完善,特别是经过对《公司法》的多次修改,基本上使公司在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处理作到了有法可依。就公司制的集体企业而言,股东是明确的,股权相应也是明晰的。但追根溯源,这些股东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本身的终极所有权是不清晰的。
(四)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96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暂行办法》,第一次对集体企业进行了有组织的产权界定。此后政府对集体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并不明确,对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更无相应的政策规定,造成十余年的真空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政策支持,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集体企业的治理结构特性:法律基础不同,差异较大
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所设立的集体企业为公司制企业,根据《企业法人登记条例》所设立的集体企业为非公司制企业。由于两类企业所依托的法律基础不同,决定了其治理结构各具特色。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尽管同为非公司制企业,但因其股权设置的独特性,形成了混合型的治理结构。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集体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相当于公司制企业的股东会。集体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相当于公司制企业的经营层,但公司制的经营层是一个群体。厂长(经理)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负责,是集体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改制为公司制的集体企业,按照《公司法》中关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确定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及监督机构的制衡机制。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经营层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治理结构兼具集体所有制和公司制企业的部分特征,实行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合一的制度,股东和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根据企业的规模,企业自主确定是否设立董事会及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经营层仍然按照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三、建立监管机构与产权代表统合的监管形式
(一)监管方式的演变
集体企业的主办单位对集体企业的监管方式先后经历了行政化管理和半行政、半产权管理的两个阶段。在公司法出台之前,集体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经营自,但在业务、人员等方面与主办单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达到对集体企业的控制,不可避免地使用行政化手段。在产权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主办单位认识到集体企业的产权与国有产权之间有着天然的鸿沟,为做到依法经营,从而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表面上尊重集体企业的独立产权,实际上仍实施一定程度的行政化管控。这种形式上独立的市场主体与实际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半行政、半产权管理。
(二)做实出资人与监管体系的法制化
集体企业的主办单位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股东(出资人)。即使在集体企业的创立、发展过程中曾有部分资金的注入或物质的支持,但因没有严格的产权界定,主办单位难以股东身份行使出资人权利。在目前产权界定的配套法律、政策缺失的情况下,必须承认集体企业所有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2011年以来部分行业推行的加强集体企业管理的措施有了很大的进步,包括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平台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作为集体资产的出资人代表,与同一主办单位所监管范围内的集体企业建立产权纽带关系,起到了明晰产权、理顺投资级次的作用。但如果建立纵向的省、地市、县集体企业资本纽带关系则有很大的法律障碍。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挥了主办单位领导层的高效决策作用和一定意义上的集中。但由于没有明确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集体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具置、与单个的集体企业的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因此仅仅是内部的一种议事机构,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决策机制,更不具备独立的法人主体地位。因此,在推进集体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更加客观、审慎的完善对集体企业的监管,做实出资人主体和建立法律化的监管体系。
(三)监管机构与产权代表统合的监管形式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行政单位办公条件的改善,同时使固定资产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比较薄弱,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如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有机协调匮乏;固定资产没有把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计算到里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资产使用评估体系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努力使它得到解决,这样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得到保证。在新形势下,为了建立新的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注重创新,这样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条件下,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使其实现最大化的利用。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1.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对资产的核算问题不够重视,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第一,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有机协调匮乏。对固定资产进行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被称为固定资产管理[1]。由于我国投入体制的增长,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而忽视了管理,这就使固定资产的效益性得不到关注。尽管各个行政事业单位都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但是由于以各部门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构建方式,以及各部门在使用资产时打着单位的旗号,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实质上是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就导致了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同时使资源得不到共享,进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二,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由于这种会计制度的出现,使行政事业单位在提取修购基金时,只能按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的比例来提取,但是由于提取的修够资金与损耗的固定资产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比例关系,所以使价值补偿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从而导致一些弊端的出现。由于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期末净值在各个时点不能得到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使得账务与实际不符、价值补偿不合理、资产虚增等现象的发生,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相背离的现象。同时这种方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等原则,造成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2]。
第三,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估体系短缺。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时仅局限于对资产账面管理,并没有对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估。同时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的固定资产购置,使得部门间争设备、争投资并重复购置资产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比较低,同时对大型设备来说,各部门只重视预算安排,轻视了实物的管理,而且并没有建立起相关的共享机制,导致高投资、低效益的现象日益严重。
1.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有机协调匮乏、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估体系短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没有相关的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持;计划经济对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足够重视[3];在现有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从而造成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不明确;事业单位的内部存在着很多缺陷,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在现实中新成立的部门分工问题得不到解决;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及部门的缺乏,导致了相关人员的缺乏。
2.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应重视事业单位的管理,使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中的物质保障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在以创新为前提的同时,要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新模式。
2.1为了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要坚持管理手段的创新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要建立,这样可以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从统计、对账中脱离出来,使他们避免了手工劳动,并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管理效益低下、错误率高等问题,同时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进行实时账目核对,使资源得到共享,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4]。固定资产网络管理体系的建立,使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使资产的投入需求、形成方式、调节使用、审核报销、计价核算、处置报废的监控模式逐步形成,是固定资产得到全方位的严密监督和管理。
2.2为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要坚持制度创新
为了改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在引进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同时我国颁布的相关管理规范为建立这种制度提供了政策的依据。由于各个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有所区别,所以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⑴由于房屋和建筑物并不存在无形的损耗问题、同时设备比较耐用、更新速度慢、科技含量也比较低,同时在使用期内价值转移比较均衡,所以应采用直线法计
提折旧。⑵由于非耐用型设备的更新速度快,使用时间短,科技含量相对比较高,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容易使它们贬值,所以要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3]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不可缺少的图书资料,使其具有保存价值及收藏价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资料的价值就会越高,因此在核算中需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方法[5]。
2.3为了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效用最大化,要坚持机制创新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对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及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对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同时树立全新的资产管理理念,使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相适应。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就要使可行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起来,同时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率。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范围,必须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综合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使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而且促进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源管理工作的改善。除此之外,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资源配置情况应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同时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要详细,防止重复购置及总体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发生。
3.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职能、管理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逐步适应的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并使其为行政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应对其进行深入管理,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使资产得到合理的使用和配置,并在为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参考文献
[1]高连胜.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中国医学装备.2008(11)
[2]高学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加强[J].理论观察.2004(1)
银行不良资产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威胁着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银行不良资产所形成的隐患引起了银行、政府、经济学家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也设计出了很多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方案,包括“债转股”、资本重置、企业破产清偿、不良资产出售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减少不良资产存量的同时,能够生成防止不良资产再次增加的、能自我实施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上述方案的最大缺点在于仅仅着眼于不良资产数量的减少,而监督企业和银行的机制并没有形成,防止不良资产再生缺乏制度保障。这些方案虽然可以暂时降低不良资产的数量或比例,但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生成的动力没有减弱,传递的渠道也没有切断,不良资产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国有企业和银行将其看作“救命的稻草”时,后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这是国内外人所共知的事实。由于我国银行所处环境和背景的特殊,我国不良资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二是产生不良资产的原因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体制的因素,还有政策和法律变化的影响等。三是利益关系特殊。在国外,企业和银行都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银企关系比较清楚,而在我国,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国有企业的债务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四是不良资产类型特殊。在国外,银行不良债权主要是房地产贷款等资产,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流动性。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则主要是信用贷款,且是向亏损企业的贷款;此外,这些企业贷款中许多记录不全,资产界定不明,估值困难。
从历史上来看,产生这些不良贷款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宏观层面上,计划体制遗留下的政策性贷款是最重要的因素。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发生了深刻变化,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银行的负债由过去的依靠财政转变为主要依靠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取代政府储蓄、企业储蓄成为支持积累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家在1983年实行了拨改贷,国有银行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贷款,银行有偿信贷取代财政无偿拨款成为生产和投资资金的主渠道,由于企业经营机制没有转变,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的贷款因投资决策失误和缺乏约束机制等原因,导致贷款效益低下,形成银行的不良债权。微观层面上,主要源于银行和企业自身。企业将银行贷款视作财政资金,作为流动资金长期占用,偿还能力极低,企业还款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不仅如此,一些企业以破产、兼并、收购等为借口,悬空、逃避银行债权,又造成大量银行不良债权。银行内部没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和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使贷款周转缓慢,回收困难,风险加大。
(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不良资产证券化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深层次问题:如创新能力差、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资产增多等。加入WT0后,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分流一部分国内居民存款;而中国银行业必须同世贸制度框架全面接轨,按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办事。所以银行业必须进行金融创新,虽然银行目前没有将优良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但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资产证券化能够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资产由表内移出表外,把长期的贷款资产变现成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使银行流动性风险减少,盈利性提高。
有人认为不良资产不能用于资产证券化。这种观点认为,银行不良资产未来现金流的不可预测性与不稳定性、银行不良贷款组合的异质性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的无担保性,决定了不良资产不适宜作为证券化的对象。但这种观点是从孤立、静止的角度来看不良资产的,如果从资产组合和动态的角度来研判不良资产,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首先,不良资产并不等于不可回收资产。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不良资产由次级、可疑与损失类贷款组成。除了损失类贷款收回的可能性比较小之外,次级类与可疑类贷款中尚有部分资金可以收回。并且,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并不是一个不可变量,它是催交拖欠款努力程度的函数,随着不良资产向投资者转移,催交拖欠款努力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也会有所提高。另外,有些不良资产是由于经济衰退和企业临时性经营困难或财务危机造成的,当经济复苏或企业度过暂时的困难之后,企业的还款能力会得到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也会随之提高。
其次,单项不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可能会具有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和异质性,但将不良资产经过汇集、包装、分类、标准化并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不良资产组合的结构和现金流的特征与组合前单项资产的特征相比将具有较大差别。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的现金流和风险水平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同时,资产的收益率或风险水平会有所降低。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的关键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单个贷款,其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但一组贷款由于大数定律的作用,其现金流往往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个原理,只要资产池中的资产数目足够大,就能保证资产池有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根据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资产的多元化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有效办法,将不同地区不同风险的资产放在一个资产池中,让不同地区的风险对冲,这样非系统风险就被冲减了,从而降低资产证券的整体风险。
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现金流相对稳定的资产,或由其他资产来保证按期向证券持有者分配收益的资产,汇集形成资产池,再通过结构性重组,转换成在金融市场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的行为,其实质是未来现金流收益权的转让依据被证券化的资产的属性可分为良性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
(二)信用增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
所谓信用增级,是指在进行适当的风险分析后,对一定的证券化资产集合进行风险结构重组,并通过额外的现金流来源对可预见的损失进行弥补,以降低可预见的风险。信用增级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弥补不良贷款初始组合时的信用等级与投资者所要求的信用等级之间的差距,从而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一般而言,其方式可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前者主要有直接追索、高级/从属参与结构、超额担保、现金和其他准备金担保等。后者指第三方(主要是金融机构)为ABS提供担保,从而增加ABS的信用等级。
在一项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案例中,其信用增级往往须经如下三步:资产池设计、高级/从属参与结构和金融担保。前两者为内部信用增级,后一项为外部信用增级。外部信用增级又称第三方信用担保,由于我国目前外部信用增级机制尚不健全,同时考虑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实际情况,可由国有商业银行或政府成立的专业担保公司提供全额或部分担保。本文着重讨论内部信用增级。
1.资产池的设计
资产池的设计包括挑选适当的资产组成资产池,设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以及采用超额担保等方式进行内部增级等内容。挑选资产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分散风险,以避免资产过分集中导致风险。
发行人将资产包出售给SPV的方式主要有转让和债务更新。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将资产真实地由发起人转移到SPV,这意味着该资产或权利义务要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消除。当发起人破产清算时,该资产或权益将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样SPV就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完全分离了。对应地,SPV一般也不能因资产或权益的意外变动而对发起人进行追偿,从而发起人也将不承担该资产的各种风险。在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中,真实出售将较高信用的资产和发起人的信用相分离,为信用增级创造了基础。
超额担保是资产池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为ABS的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使其免受资产池中个别资产因市场价格下降或其它原因导致处置失利,无法按预期收回现金的影响。另外,由于处置资产收回现金在支付ABS投资人的本息后,剩余部分属于发行人,发行人一般也愿意提供超额担保。
2.高级/从属参与结构
高级/从属参与结构在全世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已经成为增强信用的最重要方法。它是指在一个资产池中同时开展两类或两类以上ABS的交易,其中从属或低级债券(“B”)被设计用于在高级债券(“A”)之前承担风险,因此,A通过B被信用增级。
优质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通常不必设计级别很低的次级证券以保证优先证券的信用级别,即使有时也采用一部分级别很低的次级证券,比例也非常低,如还须提高信用级别,可以采用金融担保等形式。不良资产则不同,由于证券偿付主要来源于资产的变现,在预计资产变现的时间及其变现价值时,肯定会持十分保守的态度。这种态度势必造成高级别的证券价值会较大比例地低于资产的可变现价值。从而,次级证券的安排通常不可避免,而且比例较高。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组不良资产账面价值是100万元,这些不良资产全部无法回收,那么它们当然是一文不值,也不可进行证券化。现在假设这些不良资产尚有一半的价值,也就是50万元。倘若持有人直接发行一类ABS,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发起人当然希望能取得50万元。但是,投资者在考虑购买时,对于这些不良资产是否价值50万元,是完全没有把握的。因此,双方很难达成交易。现在作如下调整,发起人不是只发行一类债券,而是发行A,B两类债券,其中A为优先顺位,价值为30万元,B为次顺位证券,价值为20万元。清理资产收回的现金优先支付A的本金和利息。如此安排后A可以获得十分优良的评级。除非当初对这些不良资产价值发生严重的错估,使不良资产的回收不到30万元,否则A总是安全的。另外,B则必须在市场上以较低价格出售给较大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但若证券化的发起人对价格不满意,他可以自己持有这些证券,以免低价出售所造成的严重损失。
在这个阶段,发起人必须规划各类债券的发行额与利息。这可以说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步骤。若发行量太大,造成利息负担过重,使债券的信用评级受到负面影响;若发行量太小,固然可以轻松拿到较好的评级,但是所能募集的资金就减少。从根本上讲,不良资产处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价格问题。不良资产证券化为不良资产定价提供了一个市场环境,其中,各方参与者最终会找到一个均衡合理的价格。
三、营造良好信用增级环境的建议
国外已经有利用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的例子,还有一些国家也正尝试着利用这一方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解决储蓄与贷款协会破产造成的不良资产,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处理不良资产的重组信托公司,其中处理不良资产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资产证券化。日本政府也尝试通过引入资产证券化技术来处理由于“泡沫经济”破灭所遗留下来的累累坏账。虽然我国的情况和国外有所不同,但这些先例毕竟可以给我国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创造良好的市场外部条件
资产支持证券的顺利发行,需要一个健康规范的金融市场,我国虽然已建立了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但应该看到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市场规模小、地区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还很严重,市场运行的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公平竞争还需进一步健全,企业和市场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
(二)循序渐进、防范风险
与优质或正常的可证券化资产相比,不良资产毕竟具有未来现金流较难预测、缺少稳定的本利分期偿付、为解决不良资产的清收而进行的重组可能导致还款条件和还款期限的变化等特点,这就要求在设计证券化的框架时,需针对不良资产的特点,在还款方式的设计,交易结构的设计,信用增级的支持等方面,安排特殊的方案。ABS能够顺利发行,将极大地增强AMC手中不良资产的流动性,迅速提升资产处置的效率,绕开传统处置的诸多问题,完成资产处置的风险转移,为完成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使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永宁.信贷资产证券化应缓刑[J].海南金融,1999(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力争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洲2020年人均GDP达到3仪美元,GDP总量达到如伽例乙美元的规模。要达到这样一个规模,发展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是必要的保证。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建立节约型社会要紧密与企业业务相结合,笔者通过几年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一是要从自身做起,构建节约型企必二是积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让企业成为‘节约’技术和服务的提供商。”应该说,信息技术的兴起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与管理的支持。
实践中,如何在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中协调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企业自身经营策略已成为许多企业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第三产业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必然要通过推行信息化来达到为社会节约的手段,并且要在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成本、运营成本、服务成本的瘦身以及利润的增长。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立足企业内部广大员工,从唤起节约意识入手
企业内部达到节约的目的,一靠企业制定符合实际的制度与规定并有效地执行;另外就是员工节约意识的觉醒,把日常节约意识形成习惯嵌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节约的行为。其实,每个员工都有的自己负责的工作,在工作流程中,都会有一定的节约空间,比如纸张的使用、休息时电脑显示器的关闭、室内空调温度的控制等等。寻找这个空间就需要员工意识的觉醒,有了节约的意识,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节约的节点,散落的节点通过公司管理的系统化,就能形成一个节约网络。如果这个网络每年可以减少千分之一的非必要支出,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产生的效益就将是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数量级。
据《中国财富》介绍,知名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有关减少隐性成本案例进行介绍。思科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月初是都会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到:“您上个月电话费是xx、您目前在公司的排名是xx。”这样的邮件是在提示有关员工,应该节约电话费了,同时鼓励出色的员工。在这样的邮件里通常会有个链接,告诉员工应该如何减少电话费。
思科很注重对员工节省意识的挖掘,使用的方法也更为有效和人性化,成功实现了降低隐性成本的初衷,很值得我们借鉴。
2立足于内涵的提升,从优化服务流程着手
同样是思科,还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购买思科公司的一项产品,产品到家了,你可能连一个员工都没有看到。这是对高品质服务流程的一种夸张描述。尽管没有普遍的使用意义,但拥有一个高效高质的服务流程显然是一个企业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更是一个成功服务型企业必备的素质。
对于第三产业而言,服务流程是贯穿干整个企业运营的链条,更是企业的生命线。打造韦约型企业,也要从服务流程着手,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对于一线非循环性企业而言,有效实施“流程穿越”,其目的是通过“客户穿越、岗位穿越、公司穿越”的“流程贯穿”,对现有客户服务流程进行全新设计和系统改造,以达到增强流程运行效率和提高流程结果品质的目的,随着“流程穿越”的落实与推进。
随着OA网上办公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优化服务流程,重点是抓住信息化这一关键环节,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效率。如网上办公、网上服务等,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让客户享受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且大量减少了由此而产生的企业成本和客户管理、维护成本的支出。
3立足于社会需求,做节约技术和服务的供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