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信息化

智慧教育信息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智慧教育信息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智慧教育信息化

篇1

(一)智慧校园建设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从二十世纪开始,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了覆盖全球的社会变革。现今社会发展总的趋势是信息化。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开始纷纷转向投资教育信息化,他们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推动变革。而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对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信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促进学习型社会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而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智慧校园的建设,它是一个比较灵活的领域,探究并且分析智慧校园的建设,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建设智慧校园的必要性

由于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使用,在一些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发生了一些改变,开始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智慧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智慧管理的云服务平台,给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数据挖掘、实时监控、运行状况等的业务,如此一来,可以使得教育管理的决策更加科学,并且使得实时监控更加准确。在智慧校园这一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创新服务的办法,提高决策的水平,并且充分利用数据,给学校或者是各个业务部分提供报表,为各种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按照每个业务部分的实际情况,整合职业院校内的不同来源的数据。同时进行纵向以及横向的比较,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使得学校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分析,通过展开教学评估和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数据支持。

二、智慧校园的作用

通常,智慧校园智能应用系统和平台的构建需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这就需要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较

(2)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因为龚某篮球功底不错,笔者把整个男子篮球队都交给了他,他做得非常用心和开心。笔者以辨证的思想、敏锐的眼光去挖掘他这些“闪光点”,让他在赞美的阳光中感到鼓舞,从而迸发出奋发自新的决心和力量。可喜的是龚某已经开始转化:连续六个星期没有迟到旷课,早读课按要求早读了,不交作业的次数少了,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了……

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有摒弃不良行为的愿望,要用滴水穿石的耐心和恒心去教育转化他们。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前的教育工作遇到了新挑战,今天的教师面临着比过去更为复杂的教育问题。下面,笔者简单谈谈何某个案。笔者认为采用以上策略来转化她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何某,女,16岁,本班学生。她的行为偏差是平时在学校里表现得很乖、很听话的样子,可是一出校门行为就两样。开学初,何某给笔者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尊敬老师,活泼美丽,开朗大方。第三周,从追查迟到的原因开始,拔出萝卜带出泥:我们发现何某经常买好早餐到河南某花园等一个男生,然后坐他的自行车一起来学校,接着迟到、旷课……一时间,流言四起,影响极坏。就绝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对异性产生一种倾慕、好奇、向往的意念,确实是少男少女们容易产生的一种复杂心理。教师如果对此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是会乐意接受引导的,甚至会充满信任地向教师吐露心曲。通过谈话引导,笔者了解到何某经常跟以前春季班的人玩在一起,和男生周某则属于交往过密。她还告诉笔者说:“他常帮助我,我很感激他,也很尊敬他,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情,反正我对他有好感。”

教育的机智在于善于掌握主动权,随时走在学生的前面。通过多次家访,笔者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协助,了解到何某的更多情况,然后利用各种机会对她谈心辅导。主要是肯定她这种感情的纯洁和美好,告诉她@种“朦胧情”进一步发展的危害,然后再告诉她一些解脱的办法。第五周,笔者有意识地进行了一次题为“珍惜青春,珍重人生”的集体谈心,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学生爱并尊重他人,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情感。第八周,笔者紧抓男生周毅退学这个契机,用“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句名言敲打她的灵魂。现在,虽然她还有不少的毛病,但是下半学期没有迟到过一次,大家也没有发现她与男生周毅交往过密了,特别是她开始融入我们班这个大家庭了。

笔者始终相信,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尊重和关怀,那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当然,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升级本身的教育水平,以应对新环境提出的新挑战。

强的应用系统以及服务平台。在学校,智能应用系统的平台主要包括 网络教学平台、 科研支撑平台、校务管理系统和校园服务系统等。这几个系统之间互相配合,共享资源,进而使得智慧校园的作用得以发挥出来。智慧校园具体的作用如下:

(1)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内,主要是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教学构建出教学环境,这个环境是虚拟的。但是,这个网络教学环境是师生双向交互的。它包含资源管理系统以及教学平台两个方面。(2)科研支撑平台。科研支撑平台的建设涵盖了资源管理、科研管理等多个支持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强科研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而使得科研项目顺利进行。(3)校务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主要是针对学校管理部门设立的。通过信息技术,使得几个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并且促进决策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实现几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资源得以共享,使得整个学校的工作管理更加灵活方便。(4)校园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覆盖了学生校园生活的各个方便,比如校园一卡通、集成的电子广告、网络服务保障、娱乐系统等,它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三、怎样建设智慧校园

现代社会,各个高校的信息化发展必须以“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为首要目标,要在生活、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师生提供服务,同时不断改进应用的模式,使得各项应用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智慧校园: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

智慧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学习场所,或者是师生活动的一个空间状态,它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识别学习者的特点、感受学习的情境、提供对应的学习资源、自觉地把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这是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高端形态,其最为突出的三个特点是:可以使得虚拟环境和物理环境较好地融合;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不但在空间上支持校内外学习,还能够支持非正式与正式的学习。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学习社群、资源、工具等等。利用这个环境,可以在学习到课程上有的东西,还能够达到自主学习。其中,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环境建设是构成智慧学习环境的两个重要方面。

硬件环境建设:包括校园有线网络建设、IPV6、无线网络建设;建设与专业相适应的智能化教室、现代化教学体验教室、模拟仿真教室、远程协作学习教室、探究性学习教室等; 虚拟现实制作与应用环境建设;移动学习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软件环境建设:包括学习平台与工具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平台、多媒体开发工具、基于协作活动的研究型学习平台、实验教学平台、试题库管理系统、线上专题导向学习管理系统等)、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个性化学习环境建设(学习工具、知识管理、协作与对外交流)、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等。

(二)科研协作与知识创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随着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师生之间的教学、学习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除此之外,学术研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开展方式上的变化,进而推动了其成果展示形式的重大变革。目前在学术研究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著作,但是它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书本,以博客、电子书、网络作品等多种学术形式为主。所以,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相关的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在建设科研协作以及知识创新平台的过程中,要尤为重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这是智慧校园努力的方向之一。这就包括数据中心、高性能运算网格等内容。而 在这个平台的建设阶段,必须始终围绕学科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使得学校内的多种资源得到整合。在创建一体化的知识服务机制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资源共享的问题,这是建设科研协作与知识创新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程序之一。除此之外,在这个阶段,也必须增强网络的科研交流,加强和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以期构建出一个科学的写作模式,进而促进高校科研方法的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上述的这些工作之后,必须建立起一个数据与成果的网络共享机制。

(三)校展芾碛刖霾咧С中畔⒒平台的建设

篇2

朱敏:首先,我们的产品是服务于幼儿教育的,产品设计的理念非常清楚,就是让园长、老师教学更加高效简洁,园所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简明有效,非常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页面清晰简洁,功能模板简洁易上手;其次,和其他同类产品的最大不同是,之前的家校通产品大多是一个信息传达的工具,而智慧树具有更强交互性,消息多向推送,可以及时反馈追踪,无论是老师校务通知还是教学动态都能一键同步到圈子,而家长则可看可评,真正实现了多向互动;第三,我们主要的团队是人人网的班底,智慧树也是以社交理念而搭建的园所和家庭的平台,除了信息传递沟通,我们更注重内容,以班级为单位的圈子的社区内容运营,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形成使用黏性,目前每日在线的活跃用户总量已经近九十万人次。第四,技术的保障,目前智慧树产品架构是同类产品中最完善最强大的,更会以周围单位,根据幼儿园发展的需要去定制教学、教务功能,保证产品时刻是最懂中国幼儿园老师的帮手。

问:短短1年多时间,智慧树产品应用到15000多所幼儿园,覆盖速度相当快,您认为自身产品的哪些方面打动了这些合作园?

朱敏:首先我们对自己产品都是很有信心的,也感谢这么多的老师、家长选择了我们,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未来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对于发展这么快,首先是产品有着明显区别与同类的优势,更加符合当下幼儿园老师、家长的需求,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个工具,更是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场所,一个家长和老师交朋友的圈子。其次是市场,因为我国有着庞大的幼儿教育的适龄儿童,据2014年统计,在册的幼儿园就有20万所,这样庞大的需求,对的产品在对的需求环境下自然就会迅速发展起来。

除此之外,大环境的政策,国家对教育信息化推广更加重视,特别是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方的投入和重视也多了起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推广智慧树采取的是“园长+产品经理”模式,让最懂幼儿园需求的人去推广,产品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我们线下也有规范的激励制度,KPI考核以及渠道培训体系去支撑产品的推广。

除了产品本身的优势被幼儿园认可,我们的产品更是完全免费的,无论是软件平台服务还是打卡机都是免费提供给幼儿园所使用的。

问:对于合作园,智慧树有哪些线下的支持、互动方式?智慧树有没有衡量过合作园及家长对产品的进一步完善,起了哪些作用?

朱敏:我们对于选择智慧树的园所都有完整的后台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各类教学、技术上的问题。在线下,我们会定期在各地举办园长会和商活动分享交流在使用中的心得,收集对产品优化的建议并及时更新解决。

通过智慧树幼教互动云平台的使用,学校和家庭之间会更加包容和相互理解,比如校务通知缩短替代了大大小小的班会活动通知,老师发出信息和动态展示将工作直观的展现到家长,家长看见了老师的辛苦,老师收到加倍的鼓励和点赞,提升教育的效率,展现良好的家幼关系。园长信箱也是个反应不错的功能,匿名的建议让园长知道了很多之前并不知道的幼儿园外部口碑和形象。改善最大的,当属这些沟通的功能,家校互动产品的本质也是通过搭建好的沟通去带来爱和鼓励的流动。

问:对于移动幼教市场,智慧树有哪些规划?

朱敏:现阶段我们仍然将精力主要放在产品的优化和推广上,希望智慧树能走进全国各地更多的幼儿园所,为老师、家长分担解决更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的重点是对内容运营进行细分和深挖,发掘出更多更全方位的移动化幼教互动平台的新需求,激发用户在平台上产生多方位的UGC交互和原创内容。

篇3

2014年12月1日~3日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由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国内知名展览机构雅森国际倾力打造。作为中国首个专注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展会,SmartShow将致力于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用展会平台开启教育与技术融合创新的时代之匙。

届时,SmartShow将协同全国优秀应用方案集成商、内容提供商、IT技术服务及软件提供商、教育信息化设备商为全国30万所各级院校提供和展示国内最尖端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及解决方案,引领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为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变革之路搭建专业的沟通、贸易、交流平台。

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会力求将最具购买力和决策权的需方带给智慧教育企业,为满足企业不同诉求打造全方位的参展解决方案。SmartShow还将为参展企业带来迫切想要了解和投入智慧教学的需方买家,满足企业拓展市场的诉求,引领智慧教育领域市场的供需对等,促成供方与需方的信息互通和采购透明,打造改变教育行业展览模式的SmartShow。

(任玉琴)

美国教师最常用的十款教育技术工具

1. LittleBits:LittleBits提供了各种电路元件,让孩子们真正动手来创造。运用这些彩色的可爱电路小元件,孩子们可以制作自己的电动小车或是音乐播放器。

2. Drawp:Drawp是为孩子们准备的画图App。学生们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师们也可以将孩子们的作品传给家长。

3. Edmodo:中小学的Facebook,教师和学生们可以分享视频、创建投票、设置讨论。Edmodo将学校学习和社交网络结合起来。

4. Easel.ly:通过提供各种模板和工具,做个信息图也很容易。老师们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图,作为课堂材料;也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制作信息图,融会贯通学到的知识。

5. Plickers:老师们想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出个小测试题检查一下,每位学生用一张卡片,只需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立刻统计出学生的答案情况。

6. Lynda.com:近三千个网络课程,教你如何制作音效、设计网页等。

7. EDpuzzle:翻转课堂的理念很棒,但是怎么做出吸引学生的视频呢?老师们,如果这是你担心的问题,那么EDpuzzle就是专门为你打造的。老师们可以运用EDpuzzle制作视频内容,插入音频、小测试、视频材料等。

8. 谷歌教室(Google Classroom):这一应用可以让老师更好地管理课堂,用谷歌硬盘整合作业流程。教师可以在线创建和管理作业、提供反馈以及与学生实时交流。

篇4

[4]Samuel J. Palmisano. 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R]. Turkey:IBM Corporation, 2008.

[5][6]IBM. 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R]. IBM Global Education, 2009: 3-4,9.

[7][8][12]张奕华.智慧教育与智慧学校理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15.

[9]John Dewey. How We Think[M]. Boston: D. C. Heath & Co., 1933: 22.

[10]David R. Krathwohl.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An Overview[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2,41(4): 213.

[11]Jongwon SEO. SMART Education in Korea: Digital Textbook Initiative[OB/OL]. http:///new/fileadmin/MULTIMEDIA/HQ/CI/CI/images/wsis/WSIS_Forum_2012/55515-SmartEducationInKorea.pdf, 2015-08-15.

[13]James Bradfield Moody, Bianca Nogrady. The Sixth Wave: How to Succeed in a Resource-Limited World[M]. Sydney: Vintage Books, 2010: 1-10.

[14][17][19]曾灿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2年度国际交流参访活动计划――信息融入教学(ICT)及标竿学校计划[R].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3-12-15.

[15][16]Marie Bienkowski, Mingyu Feng, Barbara Means.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An Issue Brief[R].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

[18]郭瑞佳.韩国坡州出版城:超越对Book City的所有设想[J].出版参考.2013(4):45.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0-02

一、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云计算、大数据、无线通信等技术,这些技术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由信息化时代走向智慧时代,而智慧教育正是智慧时代的产物,从而智慧管理取代了传统的信息化的教育管理。目前教育管理事业信息化的新发展也是走向智慧管理。智慧,就是对于知识的创新,与客观物体的古往今来的统一。智慧管理,是现今所有的知识管理的创新,让知识管理成为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模式。

长久以来,中国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虽然人口基数过大、数量过多,导致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现象的产生,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但是,国家也一直在改革政策中,争取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优秀的公平的教育。继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之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奖学金以及贫困助学金等政策来保证学生们不因金钱的缺少而缺少教育。在对于教育的质量方面,教师的资格要进行考核,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之中等措施的确也让中国的教育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信息管理还有待完善,恰恰是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导致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桎梏。

首先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智能程度太低,很多数据还都是得靠人力来管理,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没有同教育管理信息化密切结合起来。在智慧管理的过程中,仍旧需要管理人员参与数据的统计与管理,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智能化。就比如学生选课系统,很多时候错误频出,造成错选漏选。还有学生成绩登记系统也不完善,总是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为0分的情况。这些事件的发生,说到底还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智能程度太低所导致的。

其次是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并且具有效力的管理体系,没有确立明确的管理制度,以至于不能制止约束各方面的信息管理操作。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系统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教育部门自行建立自己的教育管理系统,教学信息资源的重复利用与浪费,不完善的教育系统存在的漏洞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损失。比如多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就与教育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存在密切的关系。

我国的教育监督系统的不完善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完善的一个显著问题。国家和政府没有出台一个完善的教育监督系统,不能及时的实现监管与改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错误。比如近几年考研试题频频的泄露,对于辛苦奋斗两三年的考研学子来说是多么不公平不公正的一件事,而这恰恰是教育监督系统的不到位造成的;再比如,基本全国的学校都有监控系统的覆盖,但是,一旦发生偷盗、杀人等社会影响严重的不良事件,监控确需要经过层层的申请才能够调出,给与了犯罪嫌疑人充足的潜逃时间。不可否认,这的确是教育监督系统的不完善造成的一系列潜在的隐患。

最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普及并没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大山里的孩子们由于资源的匮乏,想要学习,只能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来充实完善自我,享受不到智慧教育的优越及便利。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开始享受到智慧教育的优越性,教育也越来越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管理信息化要普及全国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任务。

二、智慧管理

1.智慧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智慧,就是对于知识而产生的创新性,是人类对于客观物体通过知识而产生的一种大脑的活动。智慧管理,是现今所有的知识管理的创新,让知识管理成为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模式。

智慧管理的内涵体现在智慧之中。智慧就是意味着创新、智能、高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新发展,必须要体现出创新的精神、智能的精神、高效的精神。运用智慧管理,是我国对于教育部门的新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坚持。

2.智慧管理的特性

智慧管理是比信息化管理更进一步的管理,是我国目前发展应坚持的战略与策略,其具有以下特性:

智能化、高效化。智慧管理较之信息化管理最大的一项改变是更加智能化。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获取不仅仅是从书本之上,还有互联网、社会实践等,数据的管理更加智能化。而智慧管理的高效化体现在解放人力资源,使教育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化。

透明公开性。透明公开性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教育管理系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够完全做到透明公开的特点。而智慧管理系统承载与互联网之上,全国教育资源共享,全国教育管理系统公正公开,甚至是普通人也能看到一部分透明化的管理系统。

可视化。可视化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特征。可视化代表着可以看见,就是让所有人,无论是教育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还是学生等普通的人民群众都可以真真切切的用眼睛看得到,用心能体会到感受到。在智慧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监控系统去关注教育管理,可以及时解决教育管理系统出现的错误以及漏洞,针对错误与漏洞做出有效的决策,能够及时避免风险的发生。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

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这是我国目前针对教育管理的现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不再满足于信息化的教育系统的管理,而是趋向于更完善更智能的智慧管理系统。运用智慧管理系统,让教育部门作出更加成熟的决策,智慧的调动教育的资源,实现教育管理中智慧管理的智能高效化、透明公开化以及可视化,培养和发展对于社会有利的人才,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持续、和谐以及健康的发展。这是我国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的目标,也是决心。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消防部队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复杂,不只是以前单纯的灭火部队,而是担负着处置交通事故救援,自然灾害抢险,以及各种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任务,作为部队工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消防指挥院校教育直接影响着部队的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来保证学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优化及合理进行知识资源的配置以及保证学员素质的提高同部队实际需要相符合都是现代消防指挥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消防现代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消防部队担负任务的复杂性、基层指挥员应当具备的素质要求以及全国各地经济地域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消防现代化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消防教育问题上不能一味地沿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这就决定了消防教育必须摸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目前,消防院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员知识文化水平基础差,对基础知识难以理解,在教学中难以使其接受并理解所学内容,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2)学员毕业以后都要担负基层消防部队指挥员工作,责任重大,要求学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3)基层部队实际情况变化迅速,教学资源更新具有明显滞后性,造成学员毕业以后不能尽快投入实际工作,还需要进行二次学习的尴尬局面。

2 消防现代化教育问题分析

(1)学员入学之前都是来自基层部队普通士兵,绝大部分学员在入伍之前都是高中、中专等学历,而且在地方学习时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没有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而且入伍时间在两年至七年之间,在入伍这段时间基本没有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2)毕业后,消防指挥院校学员基本都是担任基层中队战斗指挥员的角色,这就要求干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危险化学物质特性、消防供水计算、战斗现场部署等,这样才能对出警现场做出正确的评估。其次,由于灭火战斗、抢险救援现场环境复杂,突发状况较多,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员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临机处置,不能呆板地套用所学的知识,才能确保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保证战斗人员车辆的安全。因此,学到理论知识之后能否再进行深入理解决定了在遇到突发事件之时学员对现场情况的判断能力,直接影响到消防部队的战斗力。

(3)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消防部队也不断地更新基础设施及消防装备,同时,院校教育资源更新较慢,造成了消防教育与部队实际情况脱节,学员在院校学习的知识明显滞后,对于现代化消防战斗及救援现场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得消防教育不能满足基层部队的需求。因为缺少相应的教育资源,使得学员毕业后回到部队需要重新学习各种新型的灭火战斗部署方案以及新型的消防装备,不能及时投入实际工作。

3 通过信息化教育手段解决问题

(1)由于学员基础差,而且脱离学校教育多年,因此,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各教室建成由电脑、投影机、设备中控等设备组成的多媒体教学终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及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学员更加容易接受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加深了学员的记忆,帮助其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特别在进行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教育时使用多媒体系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的图片、动画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篇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1-0057-04

初中化学学科智慧教育内涵及要求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类探究学科,强调基于问题的认识活动,学生寻求信息和理解事物的一般过程具有过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可如今,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化学知识概念、公式的传授和记忆,很少精心设计认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与课程强调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只知道运用原理概念做题,缺乏情境问题分析能力,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变成了机械的知识“接收器”。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让初中化学教育“智慧”起来,我们需要对初中化学课堂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拥有智慧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不能一味地注重分数,要更多关注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创建智慧的学习资源,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而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要以学科知识学习为基础,但又要与学科知识点有本质区别,即需要长时间、过程性、实践性的训练,教师要花费时间去设计认识活动和方法,准备探究实验,培养化学思维。最后,在智慧教育的课堂上,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学习。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学习环境

初中化学智慧教育离不开智慧的学习环境,而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则需要信息技术产品的有效支撑。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化教学平台、电子书包等都是新兴的资源工具,笔者提供的教学案例主要是在电子书包和微视频环境下促成的智慧教育教学。

电子书包即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拥有丰富而又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电子书包能够提供答疑检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进程,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它所提供的协作交流功能能够真正满足学生讨论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交流协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效率。

微课以视频化的形式传递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本案例中,教师在课前将二氧化碳制取的微课视频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独立观看视频,激发其自主探究思考,并完成课前新知预习。

案例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对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培养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学生能够归纳延伸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他气体的制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新版教材内容标准中规定必须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的基本化学实验之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今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供了有力保证。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在第二单元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一定的“气体的制备与收集”的实践经验。初步掌握了“根据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选择收集装置”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因此本节课应注重知识的梳理与整合,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指明方向。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依据;能设计并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逐步分析出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及实验装置,培养创新的意识;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复习,初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过程的体验、反思,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确定及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探究。

5.教学方法及整合点

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仿真功能模拟不同物质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现象及反应原理;再现学习过的实验过程;模拟演示实验过程中错误操作带来的不良后果,直观再现实验情境,帮助学生温习氧气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多种实验器材,学生可根据实验方案灵活设计并组装实验装置,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整合点:不易理解、微观现象无法展现;实验现象观察困难,实验步骤不易规范;课时影响,无法或没有必要重新再做氧气实验室制取实验;部分学校受实验条件影响,难以保证每位学生人手一套齐全的实验器材。

6.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教学环境

在多媒体教室借助网络,利用平台和电子书包将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贯穿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8.教学过程

课前:

①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生石灰刷墙的相关视频放到电子书包平台上,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生石灰刷完墙会变白变硬”。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新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灭火器入手,使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

②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判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视频放到电子书包平台上,温故思新,讲授新知。

整合点:课时影响,无法或没有必要重新做氧气实验室制取实验;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整合。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电子书包中氧气制取的虚拟实验动画,回顾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确定、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方法等步骤,使学生初步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而进行本实验的探究活动。

课上:

①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解释生石灰刷完墙会变白变硬的原因,并设疑。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能生成二氧化碳?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反应吗?

生:C+O2点燃CO2

Na2CO3+2HCl=2NaCl+H2O+ CO2

CaCO3+2HCl=CaCl2+H2O+ CO2

CaCO3高温CaO+CO2

CuO+C高温2Cu+CO2

教师点拨: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即反应物为固液常温混合。

设疑:在实验室中应如何安全方便地制取二氧化碳呢?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呢?能否用稀硫酸或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呢?

②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平台演示虚拟实验,四组对比(如图1)。

学生观察对比四个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试管Ⅰ产生气泡速率很快;试管Ⅱ产生气泡速率适中;试管Ⅲ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微弱并渐止;试管Ⅳ有白雾现象。

整合点:教材中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但当学生接触到其他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该实验对反应药品的探究在常规实验下存在做不好、做不了、现象不明显等问题。而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中平台演示虚拟实验的功能,将不能做的实验模拟出来,使学生直观了解到浓硫酸不能作为反应物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在选择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应注意的事项,从而树立其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③学生讨论。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得的气体是否较纯?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满足?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并论述原由。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维,通过电子书包讨论区发散思维、实时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④实验装置的确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选择实验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氧气的检验方法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列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图2),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如右上表)。

最后教师总结,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设计意图: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使学生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

⑤牛刀小试。学生可在实验器材中选择设计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放入“器材购物车”中(如图3),组装好后汇报交流。

整合点:利用电子书包中信息化构建工具软件,对装置进行反复比较,构建出实验装置的几种可能,如有操作不当可保护学生安全,启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在营造讨论的气氛的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突破性想法要及时鼓励,同时还要把握好探究的度,既不能对学生的创造思维置之不理,又不能操之过甚偏离了主题。引进日用品做化学仪器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⑥反馈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4装置回答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有关问题:

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c集气瓶。

题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用A、D装置可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氢气。

题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题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选择上述药品的理由是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

题5:汽车尾气中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接近),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C。

整合点:电子书包对学生答题进行统计,显示答题情况,学生互动分析。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篇8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044-03

21世纪的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的变革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创造力研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上存在着两大误区:其一,认为创造力不能培养,即使能够培养,那也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甚至没什么关系;其二,认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学校的责任,与其他社会主体关系不大甚至没什么关系。本文在辨析这两大误区的基础上,以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的实践探索为例,对建构与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

一、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然而,对于创造力能否培养的问题还存在着广泛的质疑。有学者认为:“人类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稀缺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启动之前的历史中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怎样摧毁创造力,特别是根据中国的经验;我们不知道怎样判断和促进创新潜力,即使囊括全世界的经验。”[2]中小学生不能侈谈创新,这种观点在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在他们看来,创新成为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不必要的负担。教育观念上的种种迷惘必然会最终反映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教育结果,与基础教育领域长期盛行的神秘主义创造观有关系,也与创造力科普工作不到位有关系,导致了对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必要性、可行性的质疑。

事实上,包括创造力在内的人的素质发展是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征,即使会在某个特定的节点表现出明显的飞跃性特征,但也必定离不开一个量的积累。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会在某个特定的人生节点突然出现,它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少年是个体科学创造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在14岁时要下降,在17岁时趋于定型[4]。还有学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其发展呈连续性。青少年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呈上升发展趋势,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明显提升,到初三时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稳定状态[5]。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有意识地去完成个体创造力的累积过程。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是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因此,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是培养一大批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工程,更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阐释

当今社会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误区:人才培养即教育是学校的任务,是教师的职责,其他社会主体的教育责任被严重边缘化。就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来说,普遍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殊不知学校根本没有强大到可以独自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我们从来不曾质疑过的“教育”和“学校”本身需要得到理性的检视。丹尼尔・科顿姆提出“教育是无用的”这一命题。他说:“如果我们打算全面彻底地思考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必须想想教育的无用性……如果教育有任何价值可言,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教育是无用的。”[6]这种观点无疑挑战了大多数人的教育常识,但却不乏其真知灼见。同样受到挑战的还有学校,家长们往往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尤其那些所谓“名校”,似乎就给孩子的人生买了一重放心的保险。盖托却提出了“上学真的有用吗”[7]这一质疑,尽管这是针对美国教育和学校而提出的,但是,其独特的视角无疑能够引人深思。根据某研究机构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国内约有1.8万学生没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选择了“在家上学”[8]。学校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局限性,它难以独自完成其教育使命,以开发青少年创造力为旨归的科技创新教育需要建立和优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就是从大教育观出发,建立相关组织、制度与机制,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社会各类主体协调配合、共同开发青少年创造力的社会系统。它至少包括以下重要的构成要素:一是学校。学校依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面向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学校应当在教师专业素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设施设备等做出相应调整。二是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创造力开发。三是企业。企业应当肩负起社会公民的责任,承担起促进教育发展的社会义务,尽其最大能力为青少年提供参观与实践的机会。四是社区。社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环境,社区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开展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统筹协调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六是群团组织。如团委、关工委、科协等组织应当多组织校际之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七是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地方的智库,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走进实验室、走近专家学者,亲身体验创新过程。八是科技场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展览场馆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青少年们走进科技场馆,能够从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建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实践

近年来,绵阳市的高校和中小学校,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开展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创新竞赛、创业实践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喜人。在科技博物馆建设、创新中心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成效显著。

在创新教育机构方面,绵阳师范学院成立了专门开展创新教育的创新学院和国家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西南科技大学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综合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绵阳市建有以展示中国核科技发展历程和展示“两弹一星”功勋获奖者及感人故事为主题的绵阳科技博物馆、绵阳市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担当创新策源地和孵化器的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等。

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由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体育局等单位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等;此外,2014年还增设了科技城“小发明家”评选活动。由绵阳市教育体育局根据中小学课程组织开展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为生活而设计”创新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绵阳市团市委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青年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当然,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科技创新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统合,主要涉及的政府部门有教育体育局、科协、团市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中国科技城的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教场馆等科教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多为业余性质,许多单位缺乏专门的、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经费投入需加大,相关政策制度需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层次较低,制作较粗糙,知识与技术含量偏低。

四、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

绵阳市作为中国科技城,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这方面的工作还大有潜力。根据创造学原理和系统原理等理论,建构科学的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能够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一)明确一个目标

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倾力打造科技城创新文化。系统、科学的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够促进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绵阳市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工作。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软实力”方面还需要提升。通过系统、全面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在全市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提高青少年创造力的同时,带动中小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的创新氛围,同时影响家长和教师,形成更多、更大范围的市民关心、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对中国科技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搭建三个平台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在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需要搭建合理的创新实践平台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三类:教育培训平台、实践活动平台、展示提升平台。

第一,教育培训平台。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对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从现有的教育体系来看,传统的师范教育没有相应的创新教育师资,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师资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一是在教师培训方面,教师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力军,需要组织开展市级、区县级、校级的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教师不仅要学习创新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掌握如何在校内外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二是在学生培训方面,应该在最大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的培训,并结合学生兴趣、需求、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培训。三是在家长培训方面:可在有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家长培训;可借助“绵州讲坛”等形式,向更广泛的市民进行宣讲、培训。此外,在培训形式方面,可以借助“科技夏令营”“智能机器人培训班”“创造发明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互动式的、体验式的不同方式,激发创新创造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活动平台。实践活动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国内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往往是各种类型的创新竞赛,通过竞赛来吸引青少年进行学习和实践,并从中启迪创意思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创新竞赛包括多种类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青年创新创业竞赛等。一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要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类层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等联合主办的青少年学生科技竞赛和展示。二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青少年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三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更贴近社会、更为复杂的创新实践活动。目前,国内有多个创新创业竞赛,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2014年5月,绵阳市启动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四是各类专题创新竞赛活动,例如:创意设计竞赛、航模比赛、劳技创新作品竞赛、“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都是激发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

第三,展示提升平台。通过教育培训和创新竞赛,将产生较多创新成果。为了营造创新氛围,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设置不同类型的展示提升平台,不仅促进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而且能够较好地营造城市创新文化。首先,设立“市长创新奖”,每年评选2至3名在创新创造或创新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少年,颁发市长创新奖。通过对获奖者的宣传报道,营造创新氛围。其次,设立科技城发明奖,每两年进行一次评奖,对突出的青少年创新发明成果进行奖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科学家”评选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科博会上对绵阳市青少年的优秀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在绵阳市的新闻媒体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展示等活动,营造科技城创新文化。

(三)提供四项保障

为了确保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宣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还需要明确保障措施。

一是人员保障。人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体。在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需要确保三类人员。首先,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其次,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专家委员会,聘期国内外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由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评审、指导等工作。最后,各类学校的“种子教师”,从各个学校抽选出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然后回到原单位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扩大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二是条件保障。青少年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时,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资料室等条件,因此需要必要的条件保障。首先,在绵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设立开放实验室,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其次,遴选科技创新基地,将绵阳科技博物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作为基地面向青少年开放。此外,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成立“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借鉴北京市的“翱翔计划”、重庆市的“雏鹰计划”,设立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三是制度保障。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在制度方面跟进,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明确职责、规范经费使用、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创新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四是经费保障。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绵阳市在已有的相关资金的基础上,需要增加部分经费开展预算。此外,依托创新教育相关机构,可以以“命名”“赞助”“资助”等多种方面向社会募集资金。

参考文献:

[1]陈伟.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7).

[2]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赵永新,王昊魁.中国儿童想象力太差[N].人民日报,2009-08-17.

[4]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2(1).

[5]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9(3).

篇9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性。

2、让学生能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班会形式:叙述、谈话、讨论、问答等形式。

班会过程:

教师讲话:同学们,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上学的时间都有好多年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很多知识,丰富、提高了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对于你们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了,但学习习惯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学得轻松自在,又有效率,还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1、课前,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课前要预习,首先要熟读课文,学会带着问题学习;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1)上课前,老师正要走进教室,只看见教室内几名同学追逐打闹,其他同学加油助威。

(2)上课铃响了,某同学还在校园里慢悠悠地走,而且经常迟到。

(3)上课前,某同学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在认真地预习课文;她的同桌桌面上干干净净,还在玩弄电子手表。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前学习习惯方面做得怎么样?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课堂上,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要发言,先举手。

(2)上课座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努力做到“三个一”。让学生说出哪“三个一”(眼睛离书一尺远,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远,身体离桌一拳远。) ?当场示范写字,看姿势要点是否掌握。

(3)作业要字体端正、规范,书写格式正确,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1)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同学有的小声说话,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偷偷吃东西,有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觉。

(2)课堂上,老师在提问问题,A同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B同学低下头,老师叫到时,慢腾腾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小。

(3)课堂上,A同学认真写字,纸面清洁;B同学边写边玩,用手转书。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3、课后,我们又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先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

(2)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问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情?)

某同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某同学晚上玩得很开心,第二天到学校抄作业;休息日两天,小刚玩得开心极了。明天就要上学了,今晚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小玲从来都不完成。

4、考试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篇10

“大众4t5'’的路径

一、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遇到的问题

人的思想转化规律、认识规律和社会发展现状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长期性的。

曾经说过:“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首先,人们只有在认识和实践之间反复转换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规律的认识。

再者,人的思想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行为准则化,认识大众化上也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同时,以社会发展现状来说,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加上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引起社会生活、经济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变动,而政策、体制、法律、管理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都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过程。

目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遇到的问题包括:

(一)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融入大众的生活

就目前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提的很多,也被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和分析,但其仅仅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并未被大众所熟知、掌握和运用。

(二)忽视环境自我教育功能

环境是联系主客体的载体和中介,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良好氛围,使社会逐渐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这无疑会提高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接受水平。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忽视环境的自我教育功能。

(三)理论不够凝练,很难被大众熟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概念的规定未对其的解读、阐释加以合适的区分,由于使用了过多的解释性的话,以致使人难以记忆,难以接受。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尚且很难做到一字不落地将其记下来,对于大众而言就更不可能了。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

理论因为能够解决和满足大众的现实问题和需要,所以被大众所掌握。科学彻底的理论总是来源于大众并随着大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发展。任何一种脱离实际、孤立封闭的理论都必将被大众所抛弃。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使其投入大众之中,使之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和掌握,并积极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只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使其成为人们思想行为上的共识和准则,才能为有效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基础。

(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活化

日常生活往往被我们看作最稀松平常的事实,从而缺乏对之加以凝视的效果,德国的胡塞尔曾说过,“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化”的世界,日常生活的“非课题化”表明我们对熟知的世界缺乏真知,缺乏一种反思的维度,而是将其直接作为理所当然的事实接受下来。因此,我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成了我们的陌生领域,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使教育融入人们的生活,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生活化,为之创造生活的条件,让受教育者在日常活动中体会、比较、鉴别和接受。

比如,首先,可以建立并规范各种礼仪制度,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理念。其次,要重视精神文化产品,因为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提高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情操。要注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有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追求。

(二)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如时代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忧患意识有着一致性,民族精神的塑造与传统伦理中的爱国主义也有着必然联系。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和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因此,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就离不开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在吸收传统文化时,要坚持继承与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盲目批判和继承,要批判抛弃传统伦理中糟粕,继承发展传统伦理的精华,同时还要在继承发展传统伦理的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如,要批判传统伦理中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抛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中的糟粕。但是对于传统伦理中的精华部分,比如,诚实守信、戒奢节俭、尊老爱幼、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养性之道;敬业乐群、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升道德品质和修养境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凝练

篇11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40年来学习已经成为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为全社会成员所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快速更新,在教育网络信息化的推动下,许多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正逐步确立,这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院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已成为重大的挑战,科技知识的创新与积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并产生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是推动知识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原因之一,人们一次性学习的知识不能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

1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目标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来两个体系:一个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另一个是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总的目标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实现这个目标要用现代教育体系来支撑,要求人人都要学习,人人都乐学习,人人都会学习,人人都有能力学习。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的学习体系,覆盖全社会的学习体系,形成保证和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一方面通过远程教育,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益于教育的体系,另一方面发挥远程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一生中能够持续地学习,以满足其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体现以人为本、教育关怀、教育品质的理念与宗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开展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确立远程职业高等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推进现代远程职业高等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教育体系结构性的升级和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逐步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建立强大的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库,提高职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远程职业高等教育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为所有学习者服务,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转变“一次学习,终身受用”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现代教育观念。利用远程职业高等教育先进的理论与理念来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使学习成为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利用远程职业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培养一批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代合格毕业生;利用远程职业高等教育建立网上图书馆、网络文化馆,形成一个纵横交错、极富吸引力的“学习场所”,提高其生活质量,享受美好人生;利用远程职业高等教育建立形式多样、层次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丰富业余、函授、职业技术培训,举办各种知识咨询、技术讲座,为求学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的终身学习的机会。

2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

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与知识共享,建立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教育环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而远程职业高等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网络教学提供了统一、开放的教学内容,学习者不受职业等条件的限制可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网络教学带来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的转变,学习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网学习,学生异地注册,师生异地同步教学,不受学习时空的局限,真正实现“即时学习”。

远程职业高等教育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虽与传统教育资源并存,信息资源地位与作用显著上升,对于实现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远程职业高等教育网络信息化不仅大大拓展了院校教育资源的范围,而且将突破了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时空限制,从而大大拓展院校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学习型社会应该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社会,网络化是学习型社会的技术基础,所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必然要求加快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要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从教育改革目标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来看,网络的发展应该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服务。信息网络化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前提,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加快职业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来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基础物质技术。

建立一个网络化学习型社会,以网络教育为基础,发展网络教育技术,也是广播电视大学远程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要调整好教育体系,抓住学习型社会兴起的社会动因,抓好学习型社会的内在三个要素,即学习者从局限于学龄人口转变为全民学习;学习组织上从单一的学校系统转变为多样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制度上从学历文凭本位转变为能力发展本位。所以,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必然要构建一个网络化学习型社会,而“开放大学”的创立,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基础,即远程职业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

3信息网络应用成效与展望

建立一个网络化学习型社会,以网络教育为基础,发展网络教育技术,也是远程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转变办学观念,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教学服务学生,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生存的条件,今后的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网络教学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手段,并将有助于建立起一种满足终生学习要求的教育保障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的学习属于就业前的“职前教育”,就业后还需要不断进行“职后教育”。这是创新课程教学平台的积极举措,是普及高等教育和发展远程职业高等教育的崭新途径,就是要使“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

2010年,无锡广播电视大学空中课堂栏目开播,探索新型办学模式,实现“看电视、上大学”的信息网络化教学;江南大学与湖滨教育共建校地“培、学、研”一体化的互利互惠基地,形成一个区域大教育的全新“网络教育”模式,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教育成果的转化和推广;2012年,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设立现代开放大学,创立了以现代远程职业高等教育为主要模式的“国家开放大学及北京和上海开放大学”,是体现了多样化学习模式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终身远程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建设开放大学,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通过学分积累和转换等方式建立与普通高校有效对接的“立交桥”。建立这样一种严格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使就学者注册、学习、考试更加灵活方便,使质量标准和教育质量得以全面提高。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标志着构建学习型社会最佳起点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很好例证。

参考文献

[1] 谈松华.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教育信息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

篇12

文/本刊记者 鲁玉婷

一只手机、一台电脑就能玩转校园?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时代信息化潮流,高科技设备渐渐走进师生的学习生活。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师生置身于全网络覆盖的校园,上课不再局限于单调的黑板,阅读不再受限于纸质书,应聘信息无需层层传递……一场数字化教育改革,让学校变成更为智能、人性的智慧化校园。

智慧课堂,多屏互动灵活教学

“今天,我们讲白居易的《琵琶行》。先请同学们来谈谈这三首音乐分别对应《琵琶行》里的哪三段内容?”走进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智慧教室,记者亲临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课堂上,教师的平板电脑、学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讲台上方的双屏投影各显其能。学生手中的电子白板能实现资源共享、当堂在线互评、在线考试,多屏互动的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这堂公开课通过智慧教室的录播功能,可以把整堂课记录下来,也能将课堂现场直播到该校任意一间教室。

智慧课堂是该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除了资源共享、在线互评等功能外,还将学校课堂与企业车间融为一体。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电子屏幕与企业工程师远程互动对话,请教专业难题。工程师只要在企业车间装上一个摄像头,就能把现场操作视频传到课堂上,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智慧课堂除了实现数字化设备的更新换代,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力量。张国方校长道:“我们一向主张培训先行。在建设智慧课堂前,教师都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与考核,每位参与培训的教师必须做出符合要求的课件才算过关。”两年来,该校的教师培训都围绕着数字化建设——计算机高级工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微课”制作培训……一系列培训提升了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大部分教师的办公电脑没有主机,只有一台显示屏,教师的相关资料均放在“桌面云系统”里。每位教师都有一个账号,无论在哪里,只要用计算机登录自己的“桌面云系统”账号,就能与学校内网建立安全链接,实现远程备课与办公。在校长对数字化教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理念的引领下,每位教师都放开手脚大胆实践,让智慧课堂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

陈凌燕是数媒班的学生,现已走上了实习岗位。陈凌燕说:“学校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超前的智慧化教学,为我实习上岗打下了基础。其他学校的同届毕业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企业的先进设备,而我在校时就已经基本熟悉了企业的大多数设备,学习与实践实现了无缝对接。”

创新结硕果,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该校学生还获得了三块金牌、两块银牌的好成绩。

便捷服务,远程遥控智慧生活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智慧校园体现了三大智慧:一是“物”要智慧,二是“管理”要智慧,三是“教学”要智慧。其中“物”要智慧体现在便捷服务上,比如该校会议室实行物联网管理,会议室的窗帘、空调等都能远程遥控。“按‘会议模式’键,会议室的窗帘、电灯、空调等都能遥控开关,即使人在外地,也能通过手机远程遥控。”副校长傅卫东说。在学生宿舍,智慧服务亦无所不在:宿舍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开关空调,当学生下课后回到宿舍,如果室内温度超过28℃或者低于5℃,空调就会自动开启,人离开宿舍,则自动关闭。

在校园里,学生每天都会用到一卡通,该校改良升级的一卡通——“智慧校园卡”给学生带来了不少便利。该校是宁波市“智慧校园卡”的试点单位,如果试点成功将在全市推广。“智慧校园卡”除拥有电子钱包、图书借阅等常规功能外,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远程感应,学生携带“智慧校园卡”进出校门,无需刷卡,系统能自动感应;二是走班考勤功能,学生上课的课堂不固定,流动性较大,学生携带该卡进入指定教室后,系统能自动显示多少学生已经到达教室,哪些学生迟到、旷课,并能准确定位学生,将名单自动发送到班主任的手机上;三是与宁波市公共自行车、公交车、地铁服务相联,集宁波市民卡功能于一体,实现校内校外服务一体化。“智慧校园卡”的推行为学校管理提供了便捷服务,亦提升了师生的生活品质。今年5月22日,该校的“智慧校园卡”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中展出,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等领导参观了该校的智慧校园展位,并详细了解了“智慧校园卡”建设情况。

在该校立体式图书馆,不仅能借阅纸质书,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移动图书馆里报刊、书籍的二维码,将电子书下载到手机里。傅卫东说:“现在很多学生及年轻教师都喜欢拿手机看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还省去了借阅的麻烦。”移动图书馆是一台立式显示屏,内含杂志、书籍和报纸,内容丰富且实时更新,为师生阅读提供了极大方便。在图书馆一侧的阅览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放有一台iPad,学生可以拿着iPad在图书馆任何地方看书、游戏。馆长孙薇薇说:“学生刚进校时,总喜欢来图书馆上网、游戏。随着来馆次数增多,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学生看到周边同学都在看书,也慢慢放下游戏开始看书了。我们图书馆温馨、舒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兴趣爱好。”

搭建平台,互通共享智慧管理

数字化校园只是对校内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提供一个数据集成平台,而智慧化校园则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傅卫东说:“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是智慧化校园建设的集大成者。以往学校每个处室都有自己的数据平台,但互不相融,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仅从满足本部门需求出发,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系统中存在大量重复数据、垃圾数据。智慧校园建设初期,考虑到外面买来的成品软件与学校实际不相符,无法真正契合我们的需求,因此,学校招标了一家软件设计公司。”往年,学校教师都是以各自工作为需求进行行政课题研究,而2013年年底,学校统一以“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完善工作”作为年度行政课题。以课题为契机推动改革,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各个处室均作了详细的课题报告。收集到学校各处室的数字化需求后,学校利用软件公司的技术力量,量身定制开发了“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任何高科技的产品只有符合实际需求才会有永恒的生命力,信息化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可以优化我们的工作模式。”傅卫东道。在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上,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等各方均能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升了学校有效管理的含金量。

首先,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以往每到期中、期末,班主任及教务处都要忙着汇总分数、计算平均分、统计各分数段人数等等,放假前还要将成绩报告单一张张填好,稍有大意,就会出错。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则可以将任课教师输入的每次考试成绩进行系统智能分析,将各科成绩汇总后自动生成统计表格,传送给班主任、教务处等。此外,系统还会对每门学科、每个班级和每位学生的成绩定期进行动态分析,促进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有了这套软件,老师不再需要一遍遍地统计分数,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同时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准确性更高,毕业生学籍卡上的成绩也由该系统自动生成。”傅卫东道。

篇13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作为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形态和愿景的智慧教育,无论是在应用层面还是市场角度都急需一个平台将智慧教育产业链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在此次智慧教育展上,来自全国数千所有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院校,在展会上看到了智慧教育的全面解析:智慧教学、智慧校园教务管理、智慧互动课堂、智慧校园生活管理、智慧校园设施、智慧校园后勤管理、智慧图书馆……全方位展示最切合学校需求的产品。记者在现场所见,此届SmartShow汇聚了来自全国优秀应用方案集成商、内容提供商、IT技术及软件提供商、教育信息化设备厂商等尖端展商,华为、松下、百度、中国教育出版网、长城电脑、启明星辰、神州数码等知名品牌厂商的重装亮相突显智慧教育展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全面渗透教育体系

在本次的智慧教育展上,数十场的智慧教育系列精彩活动诠释了在顶级教育学术研究引领下,继承发展传统,融通现代信息技术,共同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全新教育教学环境的发展蓝图,全方位解读了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未来趋势。在中国首个“校园好方案”评选大赛决赛现场,入围决赛的15家企业带来的校园好方案热烈角逐,通过权威专家团的精彩点评以及来自全国知名院校评审团现场的踊跃投票,推选出了教育领域“最受用户欢迎的Best Solution大奖”。

以终端用户角度展示校园信息化的“首届中国智慧教育成果巡礼展区”人头攒动,现场观众透过巡礼活动看到了来自清华大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徐州市教育局、最早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遂宁卓同国际学校及遂宁安居育才中学、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获得者郑州二中等全国20所信息化成果示范校带来的校园信息化应用案例。

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分会――大数据背景下促进教育均衡和个性化发展”论坛上,来自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权威机构解读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及未来趋势,同时还邀请了全国知名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校长分享校园信息化应用的经验,更有信息化企业畅谈中小学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之路,为与会的500位中小学校长、电教中心负责人构建了未来智慧教育发展新思路。

开启创新教育融合时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