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堂教学的思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国的课堂大多人数偏多,有四、五十个学生已经算小班额了,六七十人的班额无论市、县还是乡镇都不算稀罕。一般情况下,教室里都是桌桌凳凳行列对齐,面朝黑板整齐排放。由于座位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交往活动范围不广,形式也较单一。而英国则是真正的小班授课,小学,教师是包班制,一个教师包一个班的全科教学,一个班也就10来个学生,甚至不到10个;在初、高中教师是包科制,每个班最多也就20多个学生,课堂管理灵活,桌椅摆放形式是小课堂就与讲台围成圈,大课堂就以小组为单位围成若干个小圈。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流。在英国,学生不必拘泥固定座位,每节课可寻找不同的学习伙伴,他们课堂桌椅的摆设非常有利于这种交往模式的开展,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符合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甚至全员交流的原则。
2. 教师的肢体语言
中国的教师很注重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个人形象,总是庄重严肃一板一眼的,他们要求学生也要坐端行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有小动作,他们自己很少有肢体语言,一般都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课堂气氛也是比较严肃的。而英国的教师则大多幽默风趣,不拘小节,上课时肢体语言丰富,不时手舞足蹈,课堂上对学生也没有太多要求,学生们坐姿随意,举手发言时动作各异,上课期间站起来甚至出去都时有发生,他们不觉得课堂走动是个多大的事。
3. 教师对课堂的监控行为
因为大班额的缘故,中国教师普遍认为安静、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全体学生认真听讲的保证。他们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交头接耳随意说话。而英国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尽量创造一种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完全放松。他们的耐心真的是出奇地好,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教师并不介意被打断,而是很有耐心地给予讲解。我听课的过程中亲眼看到课堂上,一个八年级的男生拿着30多分的数学试卷(满分100分),和任课教师商量能不能这个成绩不算数,让他重新再考一次。在我这中国的教师看来这无理可笑的要求,虽然也是拒绝,英国的教师居然耐心地答复了5分钟。
在我国,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来回走动,进行纪律的监控,并且会认真听学生讨论,或在考试时站在一旁看某个学生答题。但在英国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他们认为如果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在旁观看会令到学生紧张,进行中的话题会中断。英国教师的做法是:在讨论结束后检查和对比各小组讨论结果,从而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4. 授课方法
中国教师的课堂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人式教学方法,讲授内容大都紧紧围绕课本内容,教学严谨、系统、完整。学生被要求记课堂笔记,英国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动起来忙起来。作为observer我随堂听过英国Maiden Erlegh School八年级的地理、数学、法语和戏剧课,虽说学科不同,但所有的课堂却有一些相同之处:貌似简单课堂教学活动的背后掩藏着教师的匠心独具,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生的自主活动更多,孩子们一会动手剪剪画画一会写写算算一会组内总结陈词忙得不亦乐乎,教师们就显得安静多了,他们更多是观察是点到为止的引导。他们强调学生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应看到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尽可能扩大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外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重教学内容获取,而轻教学形式。
5. 授课方式
中国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教师面向全班授课,教学模式相对统一,教师以黑板为主,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学生以笔记为主,间或有师生互动;英国则实行差异化教学,学生没有固定班级,没有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每个学生一个课表,实行跑班制,任课教师教室固定,为学生设计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课堂活动是培养和发展个性的过程,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英国的课堂教学是面向个体的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形式。虽然教学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但没有统一、同步的要求,学生有按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自由,也有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任务的自由。
6. 师生关系
在中国,教师被奉为权威,知识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英国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机会,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掘的,教师只是协助者和引导者,英国的学生也更喜欢质疑和挑战教师。联想起来英国的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的微小细节:他们在给学生答疑解惑时,为了和学生保持平视,会俯下身子,或者蹲下来,或单膝跪地甚至双膝跪地,换位思考,作为教师在中国的教室里我们有注意到这些吗,有关注过和孩子们平等这回事吗?甚至在大学培训期间,给我们授课的教师们也很注意这一点,图片为证,高高帅帅的Ted教师俯下身子听我们讨论时还怕我们有压力,干脆单膝跪下加入我们的小组讨论,真的好感动啊!当孩子们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虽然年幼却时刻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氛围里尊重培养了尊重。
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按照新课改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究式、合作式。这种课堂教学并没有减轻教师的负担,而是把教师推上了更高的台阶,要求教师熟知课标,深入研究教材,能灵活的运用教材,能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组织学生交流,懂得适时的点拨诱导,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但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却走入了几个误区:
一、把问题教学变成了“学生被你牵着鼻子走”
教师通过一些背景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知识与经验,并形成一定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但往往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并不能暗示学生我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而是让学生一头扎进你设计的问题,绞尽脑汁,也无法挣脱你下的套子。真正的收效是:大多时候学生对你设计的问题并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或者你设计的问题根本不适合学生。所以我们一方面力求用有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自学教材内容后提出问题。大部分教材内容都可以采取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疑问,师生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本节课的疑难点,也可能是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相关难题,这些问题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且急于解决的。不要让你的问题限制、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到自己想学的又需要学的东西。
二、错误地理解“师生互动”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往往被当做是老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后作答。这种问答式教学恰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必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都设计成问题提出来,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各持己见的情况下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师生对话,让某些错误的认识渐渐被一些人发现,让一些正确的、更好的思路与方法渐渐被大家认可、接受,然后通过老师简短的点评、讲授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圆的一般方程”时,可以先让学生做: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然后问“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有什么特点?它的一般形式可写成什么?具有这种形式的方程一定表示圆吗?”这些问题顺次提出后,学生马上进入自主探究阶段。前两个不难得出答案,但后者较费劲。你可以让学生每人写出一个这种形式的方程,再判断自己写出的方程是否表示圆。进行到这里可能就不那么顺利了,你可以与学生交流判断的方法及依据。第三个问题解答后,你乘胜追击:“这种形式的方程什么情况下表示圆?圆心坐标及半径分别是什么?其余情况下方程表示什么?”这一系列的做、想、交流、归纳概括之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所以说“师生互动”就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探究,学生的不会引起的讨论点拨及学生在引导探究后的归纳概括,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师生互动”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查漏补缺的过程,选择最优的过程。
三、以为“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需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问题需要合作交流。有些简单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既浪费时间又助长了一些不积极动脑、动手的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些过难的问题直接交给学生合作交流,也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学生心理受挫,产生自卑感。如果先点拨引导一下,让大多数学生能顿悟此题目与已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能猜想该用什么方法,从哪儿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一会儿,再合作交流具体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则既给了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又不抑制学生的个性思维,有利于学生自我肯定又相互欣赏。其次,搞清楚什么时候需要合作交流。不是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每种解题方法的掌握都需要合作交流。简单题目教给学生自主探究后稍加点拨即可,复杂题目在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经验后,在具体的方法选择上让学生合作交流既可以相互学习,又可能得到老师预料不到的结果。师生的合作交流往往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交流之后进行,这样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合作交流的度要把握好,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明确、解决的问题要具体,避免放得太开、扯得太远,偏离主题。在合作交流中不要盲目地否定一些想法,不要急于对学生的想法做出好与坏的评价,以免挫伤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便于发掘学生的的潜能。通过合作交流,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以便进行学法指导。要在合作交流中增进了解,培养协作意识,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提升能力、增强自信。
四、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对新课标吃得不透,对教材把握不准。一些在高中任教时间较长的老师,总感觉新课程把一些该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解题方法没有提到,或者有些方法不讲学生解题不方便。还有一些老师受辅导资料的影响,总觉得有些东西不介绍给学生是自己的失职。于是把一些新课标不要求的内容硬是要添加进去,通过上习题课让学生去接受旧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定理、解题方法。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过早地放弃或厌学,又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效果。而实际上有些方法、结论无需学生过早地接受,在后续学习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领会。另一方面,说明我们没有吃透学生,不了解学生现状,这种强迫教学就是不适合学生的无效教学。如果课堂上什么都讲则反而造成什么都讲不透,讲的不细致、不到位。成为为追求“全面”而淡化了“本质”。因而,每节课都应该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再从微观上具体设计。习题课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设想,只要引导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即可,要学会选择和放弃,不要追求“一步到位”。
五、认为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学生说对了,也做对了”
“学生说对了,也做对了”只能说明一部分学生把一些问题弄明白了,而不代表全部,也不可能代表全部。
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表现为“上课”的智慧。在声乐课堂教学上,作为教学主导的老师,怎样做才能准确把握声乐教学的专业特殊性,是每一位声乐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怎样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理解并掌握声乐的发声技巧、舞台表演等相关知识,则是广大声乐学生必须认真考虑的。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是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授业”指传授基础知识、技能等;“解惑”指学生主动学习并提出自己的困惑。那么,在声乐课堂教学上,教师怎样“传道授业”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解惑”呢?
一、声乐教师自身要具备的条件
(1)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对科学的发声原理有清晰的概念,并尽可能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声乐教师们来说,可以通过多实践、多交流和多思考来提高自身,尤其需要“走出去,请进来”:到外面进修学习、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把外面的大师们请进来,可以带来不同的、新的艺术理念,在相互的交流中,共同得到提高。声乐教师在声乐课堂上讲解一首声乐作品时除了它优美的旋律、精彩的歌词外,还要有调式、和声、转调、力度、速度、装饰以及节拍、节奏等涉及乐理方面的内容,倘若理论基础缺乏,那就很难处理好声乐作品,久而久之,是误人子弟的。(2)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条件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解决不同的问题。上声乐课,不能吃“大锅饭”,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对声音的悟性、乐感、后天努力程度等都是不同的,所以要通过多种渠道、多个方面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3)要有良好的听力水平。良好的听力是发现问题的根本,只有准确而又敏锐的听觉,才能清晰地判别学生的音准、节奏、共鸣等,才能“对症下药”。(4)要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钢琴伴奏能力和范唱能力。教师的范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而教师良好的钢琴伴奏水平,则可以为学生的演唱烘托气氛,有助于学生有感情地歌唱;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一是能更直观地理解把握作品,二是能更全面地演绎歌曲,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声乐学习者所要具备的条件
(1)声乐学习者对声乐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奇妙的内驱动作用,能够化低效为高效,说明的都是这个道理。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学习的效率才是最高的,效果也是最好的。(2)要有良好的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就是人在音乐方面敏锐的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节奏、乐感。一个人的音乐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而后天的因素是主要的。在音准、节奏和乐感方面有敏锐感觉的人,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素质条件。(3)要牢固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好声乐做好铺垫。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视唱练耳、乐理常识、键盘乐器基础。(4)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一般人认为,学习歌唱要具有天然的好嗓子,这种说法既有正确的一面,又有它的片面性。天然优美动听的嗓音是学习歌唱的有利条件,但有好嗓音不一定就能学好声乐,而许多成功的歌唱家并没有显示出天然优美的声音。(5)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好的发声技巧是发出好的声音的保证,即便是嗓音条件特别好的人,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是不能完成难度较大的作品的,而且如果不注意发声方法还会把嗓子唱坏;反之,嗓音条件一般的人,如果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做支撑,那么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完成更多的声乐作品。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声乐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教师。
第一,教师应有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教师要有一种平常的心态对待所有学生,摒弃“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民主意识,真诚和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用平等的思想和态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及时捕捉他们思想的火花,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第二,在课堂外,老师也要保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学生与教师间的接触多与少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经常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学生与教师的谈心中,能够很好地相互了解一些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也能促进学生消除学心理上的畏惧感。传统的声乐教学,部分学生会存在上课时紧张、没有表现主动性等,这与声乐学习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作为教师还应加强师德和自身的修养,增强无私奉献和服务的意识,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国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在2009年自己的一场独唱音乐会上,当他饱含深情的含泪介绍自己的声乐老师孟玲女士:“她像妈妈一样关怀我,给我洗过衣服,给我做过饭”时,把整场音乐会推向了最。
第四,教师要真情地对待学生,展现个人人格魅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多关怀、多帮助。有些教师习惯在课堂上耍威风,将学生批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弄得学生心理紧张,不知所措,好像只有“大彻大悟”,才能达到“痛改前非”的目的。其实,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景。同时,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这就需要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保障。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的心声,是教育的呼唤,这既需要学生尊重老师、端正对待学习态度,又需要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格魅力的进一步提升。
总地来说,声乐课堂教学是特殊的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讲究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方法,并且在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时需要活学活用,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声乐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受益更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声乐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能让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陈成龙老师指出“语文学科的真知,就是从语文教材里提炼出来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有机融合了知识、技能、情感的学习内容”③,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学会取舍,把最需要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决不能照本宣科,把一些机械的曲解的片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教学王维《山居秋暝》时,有的老师为了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先指导学生把诗归纳成“空山新雨图”“明月松溪图”“归浣图”等几个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绘制这样的几幅画面,并将绘制的成果进行展示。姑且不论苏轼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论在后世是颇有争议的,指导学生作画已经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反映了教者不解王维的“诗中有画”在于“画意”,而不在“画面”“画技”的肤浅。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知识绝不属于“真知”的范畴,学了之后顶多也就是知道了一个“诗中有画”的说法而已。笔者特别欣赏的一个例子是王伟华老师为了解决学生记叙文写作不生动而提出的“愿望+障碍=冲突”④的关键知识。这一知识的传授,成功地让学生学会了在情节中设置冲突、写好冲突,使文章变得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这种知识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有别于机械的记叙文“六要素”等,是学生急需的“真知”。
二、问题设计简练———紧扣枢要,不蔓不枝
课堂繁琐最直观的表现是“满堂问”,这实际是“满堂灌”的翻版。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因为教师“目中无人”,时刻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问题;二是教师“心中无数”,对文本的价值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只能面面俱到,唯恐有失。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首先要紧扣“枢要”,即依据文本的价值所在提出“主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若只是针对枝节问题发问,必然导致效率低下。例如鲁迅的《社戏》中塑造了诸多质朴可爱的老人、孩子,如八一公公、双喜、大发等等,若是一个一个去问这个人物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特点,势必繁琐不堪,而且问题雷同,惹人生厌。但是,如果这样发问“若你是迅哥儿,平桥村的老老少少,你最愿意和谁做朋友呢?”,很快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诸多人物的所作所为、个性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交流,再辅之以恰当的追问,学生自己就能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提出有价值的主问题,还在于对文本特点的精准把握。袁爱国老师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抓住这篇文章大量运用对称句式的特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散步过程中,‘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正是承上启下的中坚角色,所以我必须平衡两边。写这个过程的时候,作者使用的句式也很有意思,也体现了‘平衡’二字。请同学看看哪些句子是‘平衡’的。”这个问题,基于作品的语言特点,能够很快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到作者的语言运用艺术中去,从而提高对作品语言的认识,为下面进行语句的仿说、仿写做好铺垫。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于教者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在于教者心中始终把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三、教学流程简洁———任务引领,板块清晰
陶行知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⑤教学流程务求简洁,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繁琐、花哨,教师教得明明白白,学生学得清清楚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坚持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的流程,突出教学重难点,做到任务引领、板块清晰。有一位老师教学《囚绿记》,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绘一幅绿的多情图。让学生默读课文描写“绿友”的片段,模仿“女儿绿”的叫法,给窗外的“绿友”起个名字,并在文章中勾画出自己如此起名的原因。2.谱一首绿的赞颂曲。让学生朗读课文中赞美“绿友”的片段,讨论作者如此喜爱、赞美的原因。3.赏一场绿的反击战。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字里行间读出“绿”绝不屈服的精神。4.忆一个民族的抗争史。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懂得作者笔下向往光明、绝不屈服的“绿友”,是象征着当时黑暗社会中向往光明、绝不屈服的中国人。5.读一位绝代的散文家。结合陆蠡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知人论文,欣赏文章的构思和语言,进一步欣赏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这五个环节处处围绕“读”这条主线,抓住“绿友”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去挖掘文本的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字、词、句、篇的学习、品味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通过这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文本到文心,不仅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而且学到了语言,懂得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可以说做到了简洁明了,步步深入,举重若轻。
四、教学手段简单———语言为本,返璞归真
当前语文课,特别是在公开课、展示课上,多媒体充斥着整个课堂。课堂似乎热闹了起来:画面绚烂多彩,音乐不时响起,学生组团而坐,议论海阔天空,展示热闹非凡。但是课堂上的语文味淡了,学生沉静思考的时间没了,听说读写的扎实练习少了。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教学一味依赖手段的潮流,实是出于对音像规律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的无知”⑥。图像不能等同于语言,因为图像是显性的,是确定的,而语言是以思维为内核的,每个人由语言而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红楼梦》中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每个人心中想象出来的古代病美人林黛玉,都是不同的,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若真想用一幅图画来表现这种美,只怕不仅不能传神,反让人大失所望。音乐和语言的距离更大。首先音乐的主题是最为朦胧的,是不是能和文本的主旨一致是一个大问题;其次,朗读时配的音乐节奏是不是和文本的基调相符,起承转合是否能够匹配更是一个大问题。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文本思想感情转向低沉而音乐却变得高亢欢快的搞笑场面。至于所选用的音乐是否能恰当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就很难说清楚了。语文活动,说到底就是“听说读写”。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要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紧紧围绕“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能力,让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也就是强调学习语文要“熟读精思”,舍此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当然,我们提倡简单教语文,不是提倡“死读书”,而是要在指导思想上廓清、去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精心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所谓动,还要体现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体现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完善的过程。”⑦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就有了指导思想,任何手段的使用都应该为语言的学习服务,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活动服务。所以,多媒体的使用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遵循灵活、易用、简约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语文本位,时刻把语言放在课堂的核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多媒体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其所役。
一、自学式教学概述
自学式教学是以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为基础,是在创新教育中的探索。它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教材、参考资料和必要的讲解,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自学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引导自学、研究深化、巩固提高。
1.引导自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做好读书提示。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交待学习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达到的目的,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介绍必要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引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学习材料,通过独立地阅读、思考,学习书中的知识;围绕思考题,寻求答案;提出读书中遇到的疑点和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要及时检查,给予个别指导。
2.研究深化。学生在自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解疑,通过讨论或小组研究等方式,自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亦可以教师布置的思考题为依据,选择重点问题和有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对学生在自学、解疑中尚未弄清的问题进行释疑性讲解,或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3.巩固提高。学生通过作业、实验等方法把已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作提纲携领式或总结性讲解,使学生学得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小结是一个再概括、再综合的过程,在方法上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小结,也可由教师进行小结。
自学指导式教学强化了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主见地进行“以我为主”的学习。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我选择,即根据培养目标并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自主地选择发展方向,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清醒的自我认识基础之上的;二是自我控制,即能积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进程,并适时调节,以确保培养目标的要求;三是自我培养,即确定明确的主体意识,明确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既要靠教师,更要靠自己,其核心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谓创新学习,是指把学习看成一种创造性活动,学习知识时要像前人创造知识那样去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力图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解决的办法。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或被动记忆课本,背诵定义,而是主动地进行探索,使学习过程成为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知识的参与式活动。它强调的是再发现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而不是满足于获取某一结论性的内容,这种学习具有探究性质,需要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反复论证。自学指导式教学把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通过自学、生疑、释疑和知识应用、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概括,再综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自学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在强化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同时,教师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习进度的把握,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知识的传授等,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宏观的控制。教师的指导可分为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必要的课堂讲授是需要的,但要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
思维方法是智力活动的核心,知识转化为创造力要借助于方法,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第一,要把思维方法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并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受到科学方法论的训练。比如,讲授时要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分析论证时,论点和论据要环环相扣,使讲授成为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与优化施加影响。第二,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增长创新能力。教师的示范能给学生以方法的启示,而思维方法的训练有赖于为学生创设参加活动的机会,使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比如提倡讨论研究,使教学成为教学研讨,启迪智慧的舞台。第三,讲授应留有余地,学生通过自学能学懂的内容,原则上不讲,或略讲。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探究,由学生提出假设,搜集证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整理,从而得出结论。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并指导学生自己解疑,使学习成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联想,把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放在一起比较,对同一问题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推想分析,甚至把不同学科、不同问题、不同知识放在一起联想,实行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训练。
三、自学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异同
其一,教与学双方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和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信息的加工主体。教师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协助者和促进者。其二,强调学生通过高级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对各种事实性的信息、概念、原理的记忆、复制和简单的应用,而是要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旧知识进行重组、优化,从而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看来,自学指导式教学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创新教育的思想相吻合。
参考文献:
[1]董会瑜等.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04.
1.数学儿童化。斯塔尔提出:“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啬糖。”从儿童的角度去看数学、学数学,这一点新教材体现得特别充分。首先,课时编写根据七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教材的“儿童化”体现了儿童的需要,把儿童当作了学习的主人。
2.数学生活化。以往的教材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接受兴趣,忽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显得比较枯燥,缺乏吸引力。新教材就克服了这点不足,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
3.数学活动化。教材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单元内容的安排和以往教材的不同,是以活动单元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数学知识技能为主线呈现。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循环图
问题的提出透出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可归纳出数学教学存在的“六重六轻”的弊端。即教学操作时“重教师,轻学生”;教学设计时“重形式,轻内容”;教学评价时“重教材,轻延伸”;教学手段上“重贯彻,轻探索”。针对以上教学病因,那么如何诊治呢?众所周知,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为主组成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是认为因素参与的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复合系统。系统论有三条基本原理:(1)反馈原理;(2)有序原理;(3)整体原理。由这三条最基本的原理可以得出;没有反馈不能实现控制;没有开放不能走向有序;没有结构不能形成整体。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利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反馈来调整知识点的教学深度,来控制整体课堂教学的进度。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总结 出一个教学流程的循环图,让问题落实与问题探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师:布置问题帮助分析指出途径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生:想办法示感再想办法整理解答过程
数学教学时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控制,主要是依据教师的信息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 发展 过程。这里所说学生参与知识发展过程,不是指学生像 科学 家发现数学真理那样,参与发现发展的全过程,也不是单纯等同于发现法教学,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是怎样形成的,真正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彻底改变那种传统的、封闭的、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 1.问题的设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水平,提出问题要恰到好处,让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 发展 区,问题既不过分难,又不过分简单,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语言要有情趣,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跃跃欲试地冲向知识的海洋。
2.方法的启迪
帮助学生思考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在学生述说思路受阻时,让其余学生去感悟接替方法,让有所了解的同学大胆地说出来意帮助他去重新获得新的解题方法;其二是在学生茫然无错、根本找不出思路方法时,教师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主动地听学生的解说,特别要弄清楚它的思维受阻时,重新组织新的问题进行点拨,加以引导以便帮助他去重新获得解题方法。
3.过度的节奏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特别要注意两个重要停顿时间,“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修改他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他的思路。处理好“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诚然,延长“第一等待时”的时间,可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但“第二等待时”的时间需要灵活多变,要长短不一,像对于“判断新”和“描述性”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44-01
在一次美术学习情况调查中发现,近七成以上的同学认为,学习美术就是画画,标准就是像不像,造成许多学生应付课堂教育的现象,他们对美术课感到迷茫和困惑,使学生丧失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学生难以体验到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造成真正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却没有得到加强。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爱好,使得学生十分乐意、积极主动参加绘画练习活动。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兴趣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如果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从课的一开始便充满兴趣,并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与学生有关的学习生活美术创造,,以趣乐学,让学生处于一个自己要做,促进自己做好的一种状态。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所以,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2.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
心理学家的研究曾告诉我们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坚持以人与知识的结合教学方式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34-01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职中数学不同于普通高中数学,要改革必须首先改革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实践、总结,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只着眼于教学方法,而应从整体上、全方位地进行思考和改革,包括教学内容、课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本文试图对课堂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讨论,着眼于实际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教学过程注重教育性
数学教学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已是无可质疑的了。两节课也许不易看出效果,长期坚持,效果就会显著。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要进行哪些思想政治教育,怎样进行这些教育呢?
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通过对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每学期数学课,我都结合教材向学生简要介绍我国古今的数学成就。通过这些数学史知识的介绍,我发现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这无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的辨证因素,运用辨证的观点研究教材,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领会辨证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如:矛盾观点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运算及它的逆运算等等,都是矛盾的双方,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加以阐明。
发展的观点:如数的概念,角的概念,方程的概念等都是不断发展的。在讲概念分类、不同数集中的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内容时,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它们是如何从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发展变化的。
运动观点在学习轨迹、旋转体、极限、函数、含参数方程等知识时,随时可以提出运动观点,培养学生运用运动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思维方式。转化的观点矛盾的双方在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达到统一。如实数与虚数可统于复数,除法可同意于乘法。解方程中的消元降次,根式方程的有理化,立体几何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问题,极限由不平均转化成利用平均再取极限等,都表现出转化的观点。
美的教育教师教学不仅要语言美、板书美,还要善于挖掘和发现教学内容中美的因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公式加繁杂的图形,而是具有科学美的学科。
几何图形中的美:如黄金分割揭示了一种最优美的线段比例关系。凡某些线段的比成“黄金比”的几何图形,一般都是很美的图形。圆是平面上最美的图形,球则是立体中最美的图形。曲线是最美的线条,如圆锥曲线、螺旋线等,都给人一种美感。教师在作图时,一定要考虑较美的比例和结构,作图要准确,表现出几何图形的优雅、美观。
数与形的对称美在教学中,可利用对称式中的对称美、运算中的对称美、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启发学生思考。还可利用奇、偶函数的对称性、代数式中字母的对称性、几何图形的对称性,简洁而美妙的解决某些司题。
二、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性
课堂教学要用启发式,早已为人们所公认。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启发式教学呢?
1. 善于设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疑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深入学习的起步。设疑应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对于一般内容的教材,可采取变陈述为设问,一问一答,自然地处理教材内容。对于前后知识衔接较紧的教材,则应在新旧知识之间设疑,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去释疑,通过释疑去接受新知识。
2. 善于引导学生猜想。教师要首先善于猜想。如果教师缺乏通过猜想进行创造的经验,便无法去激励、引导、帮助或察觉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猜想的基本方法是归纳和类比。例如在教学二项式定理时,不要先给出结论再证明,而应先从n的特殊值开始,并将系数用组合数表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展开式中组合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要求学生由此猜想出一般情况下的展开式应为什么。这样就很自然地让学生通过猜想,自己得出结论,印象自然也就深刻。
3. 善于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积极、灵活地思维,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及时引导学生联想。从式子的外型联想学过的公式,从题设的条件联想概念的特征,从题目的图形联想相近的例题,讲授新知识时引导学生联想相关的旧知识,培养学生自觉联想、主动联想的好习惯。
(2)适当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当学生从正面理解了某个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后,若适当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下,往往会跨进新的知识领域。对于定理,可进行逆向推理,如制作逆命题,对于公式、恒等式,可进行逆向运用,如利用面积、体积公式求距离等。
三、能力培养注重多样性
1. 揭示本质,寻求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讲清解题思路,做到以题论理。如已知曲线求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内容,他贯穿于解析几何教学的始终,可揭示此类问题的实质是确定曲线方程的未知数。当条件直接给定时,根据系数的几何意义或有关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确定未知系数;当条件复杂或隐蔽时,则往往要通过列出有关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来求出未知系数。
2. 重视“逆转联想”训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概念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做为依据,并且要充分利用可逆性的心理活动进行联想。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心理活动进行可逆性训练。例如立体几何教学中,在学生观察一个模型并作出相应的图形后,再要求学生反过来想象已有的图形所表达的空间形式。
四、课堂练习注重有效性
1. 引入型练习。这种练习,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推出某些结果,而这些结果可用新的概念来表述,或一些练习对引入新的概念是必要的,这便是引入型练习。
2. 概念型练习。出现一个新的概念后,需要安排一组练习来加深领会概念实质的练习,这种练习需当堂及时进行。
3. 熟练型练习。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新知识解题又需要一定经验、技巧,因而要做一定数量的熟练型练习题,常在一种概念或公式的内容全部讲完之后安排。
4. 比较型练习。有些知识容易混淆,有些概念的表述形式相象而实质不同,如加法原则和乘法原则,排列和组合等。可编排一些有助于区分不同概念或方法的比较型练习。
5. 串联型练习。在进行单元复习时,结合教材内容编排一些串联型练习题,把本章知识综合起来,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增强全面运用知识的能力。编排这类联系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是值得重视的。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二).
[2] (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 高雪梅,冯大瑞.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与学生的数学学习[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课应将“疑”摆在学生面前,在疑中求知,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参与、探索和解决。小学生有好奇、好胜的天性,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便能让课堂更加充盈。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课始用掌声来表示分苹果的个数,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该怎么写?你能用掌声来表示吗?借助学生熟悉的事例,自然地把分数在平均分基础上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给他们一些数学趣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心存疑问,从而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数学课中,都应把设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激趣、质疑、探疑、释疑、解疑中获取新知,学会学习。当然,教师的课堂设疑也应具有价值性,不宜过于频繁,不能挤满学生的思考空间,要有利于教学的整体把握,从而达到以疑激思的效果。
二、玩中求学,学而乐思
我们要努力挖掘教学活动的思考含量,把数学思考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数学思考要在数学活动中实现,数学思考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是受具体事物和新鲜直观的情境支配的,因此,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中,应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不是“学数学”,而是“玩数学”。这种“玩”的体现,特别适合在新课的情境导入,或是在一些巩固发展练习的环节。教师以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为抓手,适度构思一些适合学生趣味性强的活动的环节,一节课能有一两个引起学生兴趣的操作活动环节,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轻松、有趣,也能更主动地投入思考。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这道题具有实践性,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具有开放性,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练习,因为摆的方法不同,摆出角的个数就不同。既可以摆出平面图形,还可以摆出立体图形。通过这道题的练习,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立足点,这样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能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辩论,论中争思
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初步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式、基本方法,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数学推测解释,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能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和推理过程。
在学完“长方体的认识”后我让学生举出长方体的实例,有的学生说一长方形的打印纸是长方体,当即有人提反对意见,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止。于是我把两种意见分为正反两方,认为是长方体的是正方,认为不是的是反方。正方:这张纸有没有高度?反方:这么薄的一张纸,没有高度!正方(拿出一沓打印纸):这个长方体是由100张纸叠成的,它的高是2厘米。那么一张纸的高度是多少呢?反方:0.02厘米。正方:0.02是不是高度?反方:……正方:所以这张纸有长、宽、高,是个长方体。反方心服口服。学生在辩论中,要不断地思考拿什么理由支持维护自己的观点,拿什么理由驳倒对方,这一系列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中。
四、解决问题,择优促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等多种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宏观模式,大家公认的一般有四个要素构成:创设情境---分析与假设---方案实施----评价与结论,但在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更关注和探寻的是怎样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内容,从微观层面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从数学的特点出发,尝试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探究模式,与各位同仁交流:
① 引申、延拓型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某一问题出发,依托相关知识与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横向拓展,纵向引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优化学生思维结构,具有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效果。
案例:探究一道高考题拓广-----题:(2006年高考题)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I)证明为定值; (II)(略)
解法过程略。
师:题中A、B两点可视为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由解题过程又可以看出一个亮点,你能发现吗?大家可以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有一个同学回答直线AB过焦点时,两切线的交点M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教师继续追问这种关系是巧合还是必然,此结论对一般抛物线是否成立?同学们试试。
同学们尝试后得到结论: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在此两点处抛物线两条切线的交点在其准线上。
师:若直线过的点不是抛物线的焦点,而是Q(0,m),此时两切线的交点位置又在哪儿?
同学们说如法炮制,经过大家验证交点在直线y=-m上。
师:这个结论在椭圆和双曲线中是否成立?同学们课外尝试解决
② 类比、迁移型探究
类比、迁移在人类悠久的发展史上,被誉为科学活动中"伟大的引路人"、"人类认知的核心". 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有力工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通过结构类比,迁移类比探索出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统一化,精练化。
案例:在等比数列的学习中,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可以探究出等差数列中的"和、差"与等比数列中的"积、商"之间特殊的那种默契的关系:
通过类比迁移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优化知识结构,还能体会到数学内在的和谐美。
③变式型探究
数学中的变式就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
案例:由等差数列的定义:an+1-an=d可以变式得:
变式1:an+1-an=f(n) 变式2:an+1 - can=d
变式3:an+1 - can=qn 变式4: an+÷an=f(n)
变式5:an+1+an=d 变式6:an+1+an=f(n)
变式7:an+1an=d 变式8:an+1an=f(n)
④交流型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搭建良好的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创设交流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观点、思维、方法的机会,克服老师满堂灌从而阻碍学生发展的不良现象。
案例:余弦定理的教学
《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必修5》正弦定理的后继内容,我对本节课采用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的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问题1.已知a,b,c是ABC的角A,B,C所对的边,B=600,a=3,c=2, 求b
目的:为证明余弦定理做铺垫。
学生得到了b的值,并让学生S1板演。
问题2:ABC已知B,a,c求b.
S2:构造直角三角形
当B为锐角时,过A 作BC边的线AD,则AD=csinB,,BD=ccosB,
DC=a-ccosB,,在直角三角形ADC中,可得b2=a2+c2-2accosB.
当B为钝角时同理可得。
S3:建立直角直角坐标系,使C(c,0),
B(ccosb,csinB),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b2=a2+c2-2accosB.
S4:向量法由得2=()2,从而得b2=a2+c2-2accosB.
S5:用正弦定理由正弦定理得b2=4R2sin2B, a2+c2-2accosB.= 4R2((sin2A+sin2C-2sinAsinsCcosB)=...=4R2sin2B从而得b2=a2+c2-2accosB.
⑤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探究
新人教版九年级教材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的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题:解方程X2+4X+8=4X+11,整理,得X2=3.此时,若让学生自主去求解,则大多数学生想到的是运用直接开平方.可是某教师在教学时却一律要求用公式法解.于是所有学生的解法都为: a=1,b=0,c=-3,b2-4ac=02-4×1×(-3)=12>0,x =±
从这位教师的教学中,至少可以发现其观念上的两点偏差:一是违背了数学的“精髓”――求简,结果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二是没有以学生的原有认知作为自己施教的基础,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本质没有领会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领悟透所授知识,然后想办法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求简,需要简单问题复杂化,忌用机械的“模式”去束缚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留个性,课堂教学才有活力、才会真实自然、简单有效。
二、忌把“懂的”变“不懂”
在数学教学中应考虑怎样组织教学才符合学生自然的认知规律。在“有理数减法”一节数学中,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小学的基础,没有站在原有的认知角度去设计教学,只是孤立地强化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从而使法则机械化,结果造成学生9-8也不会算了,原来懂的知识却变得不懂了。因为按法则:9-8=9+(-8),然后,再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
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呈螺旋形、往复递进、非封闭的上升结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数学能够从已知到未知。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所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忌把“通法”变“笨法”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机械地强化某一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灵活运用。因为数学思想才是对数学知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才是适用于数学教学的通法。因此,教师应该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把“通法”教活,不可使“通法”变成“笨法”。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下面是一个片断):
师:谁能解方程3x-3=-6(x-1)?
生A:老师,我还没有开始计算,就已看出来了,x=1(A有点“情不自禁”了,还得意地环视周围的同学)。
师:光看不行,要按要求算出来才算对(老师示意该学生坐下算)。
生B:先两边同时除以3,再……(生B兴趣很浓,正要继续说,被老师打断了)。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以后要注意,刚学新知识时,记住一定要按课本的格式和要求来解,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生C(课代表):先移项,可得3(x-1)+6(x-1)=0……(感觉到老师并不喜欢这一方法,学生C迟疑了,老师请该生坐下)
看到学生“这个样子”,老师只好亲自板演示范,并特别提醒学生。
师:今天我再讲一遍,别忘了,一定要养成按规定解题的习惯。解方程3x-3=-6(x-1)时,先去括号,得3x-3=-6x+6,要注意符号;再移项,得3x+6x=6+3……所以x=1。
数学教学强调“通法”和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是必要的。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让学生套用程式,模仿练习,以熟悉技能也是应该的,但要达到熟练水平,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完成同样多的基础训练,熟练也不一定就能生巧,关键在于领会“通法”的实质,灵活运用。解方程3x-3=-6(x-1),去括号、移项、合并只是手段而已,目的在于使x的系数变为1,所以学生A和C的解法都是“通法”的活用。一味强调机械套用“通法”,那么,“通法”可能会成为“笨法”,但也不能片面的为了追求“巧法”而放弃对“通法”基础的掌握。
一、教学内容的定位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理论的基础部分,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链接这些方法的会计循环程序等内容。虽然各个版本教材对于内容的设置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并无太大变化,所以对于内容的把握关键是对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对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一个总体的准确把握和定位。
另外,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其操作性也较强,所以除了理论讲授的内容和大纲要确定之外,还要相应的配备实训课,且实训课的内容与理论课要紧密结合,其目标是对于理论课的内容进行练习和操作,加强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
(一)重点知识反复讲解练习
反复的练习可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对会计学原理来说,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分录的编制等内容是会计入门的最大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的基本技巧与基本环节,因此应该在相关章节的内容和各种练习中,不厌其烦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编制会计分录,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当扎实,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运用关联讲授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授课的一般程序,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由于整体内容关联性极强,整本教材讲完,其内容可以用一个图串联起来,每章内容、每节内容都有前因后果的紧密关系,老师在每次讲课时,把这个关系先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了解对于整体内容学过了什么,没学过什么,这节要学的是什么,在整体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每次课能够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加强记忆,而且能使他们时刻对整体内容很好的把握,最后能够较好地掌握综合知识。
3.课堂讨论是必不可少环节
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的入门课,其教学应该重视基本理论的阐述讲授,基本的操作程序介绍,但普通的讲解和介绍往往使忽略了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其后果是学生学完以后仍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对会计有实质的理解,从而不能真正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对某一问题的深入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建立感性认识,有助于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此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课堂讨论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如运用得当,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实训教学起重要作用
在会计学原理体系中,由于涉及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较为繁琐,需要不断对照实物进行讲解,因此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仪器,接触实物进行操作的实训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五)加强各方面学习指导
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最开始学起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迷茫,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学科的学习,需要对相关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包括学习态度指导和对本学科学习中较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对会计学科的认识,一方面了解会计在社会上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他们了解学习会计的前途和方向,以及对未来事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会计学科的特点,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为今后会计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实训教学的改进
作为会计基础理论配套的教学,实训教学主要目的是锻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实践的方式加以运用,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训教学主要是围绕会计核算程序来讲述、练习,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它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内容,因此,应单独设置教学大纲,要准备一套适合难度的企业实践资料,每个学生配备基本的凭证、账簿、报表及相关会计核算和处理用到的资料和工具,课上带领学生从了解企业情况开始,到建账、认识原理凭证、编制凭证等等会计核算程序的每个环节进行练习,并随时强调练习的内容和所处的环节,与理论讲授的内容结合进行总结,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达到牢固掌握的最好效果。
四、考试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面,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共同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据大部分,大约70%,其余的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情况给出成绩。有的人认为这种方式极不合理,认为由于平时没有考试压力,一部分学生不努力学习,考前突击复习,最终也能轻松及格,这种考试实际上是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社会,因此,应该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模拟实验等。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依靠平时成绩确定最终成绩也有其不合理之处。原因在于首先,平时成绩的确定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尤其如果一个老师要教很多学生的情况下,平时的考核方式要至少设置几种,那就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布置和批阅,像讨论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对于最终成绩确定,需要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很熟知,才能够给出公平的成绩,生的整体成绩的影响不小,可能引起学生的不满,影响学习热情;最后,利用最终考试确定成绩一直以来是各种社会和学校等各种考试的普遍方式,凡是参加考试的人员都认可,学生也自然能够接受,而且做好准备,只要运用得当,也确实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关于考核方式,运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共同组成,而且期末考试占据大部分是科学合理的。
1.提高试题难度,加强综合全面性。传统的闭卷考试之所以使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仍能顺利过关,是因为试题相对简单,考题方式单一或不科学。因此,要让学生在平时就认识到考试不是那么简单,考题题型要多样,重点要突出,涉及要广泛,要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的个人能力。
2.后续工作要得力。考试不是目的,关键是考试之后,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进行成绩和考试的科学合理的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加强,真正将考试结果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能力相结合。另外要对试卷进行分析评估,通过考试结果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客观评价考试结果和教师教学质量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考试对教与学双方面的所馈调控功能。
3.发挥补考的作用。期末考试之后,要公布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使学生对于考试中没有掌握和理解的问题有所了解。对于考试没有通过的学生,要给予补考机会,补考要与正规考试相同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补考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
4.重视平时成绩的作用。平时成绩要由几部分组成,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笔记、模拟小测验等多种形式,关键要注意每种形式的运用。如笔记这一环节,可以由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做笔记,课后有重点地补充调整形成最后的笔记,并由老师定期检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每个学生的笔记都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并不是老师在黑板写什么,他们就写什么,一定程度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预习、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而不是一味地被动。作业的布置可以灵活多样,注重的不是完成,而是主观能动的思考,如针对某一问题自己去查找资料,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只要平时的考核方式灵活,不古板,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努力完成,就可以达到既定的目的,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勇.改革会计课程考试培养创新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6.(3).
竞争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学习中的竞争是迈向社会竞争的一个初始试炼。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使学生在“安逸”中体会“忧患”,在“忧患”中获得历练。在学习上,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主要方式,所以竞赛情境的设置,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我在教授“认识面积”一课时,对此深有体会,以下是具体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比赛,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老师要请2位同学上来比一比,第一位要把这小图形涂满,第二位同学要把这大黑板涂满。谁来,勇者上!你选择?你只好选黑板了……1、2、3,开始涂,看谁先涂满?那位涂黑板的学生还在努力地涂,课堂上响起了喝彩声。我问大家:为什么笑呢?笑声过后要有思考。你们发现什么?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老师,太不公平了;有的说他太笨了,五花八门。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比赛”很感兴趣,令我吃惊的是,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于是,我和同学们带着疑点和悬疑,开始了这一部分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谁来介绍介绍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生1:我早上7点10分起床,7点40分上学,中午11点5分放学,下午1点50分上学,下午5点20分放学,晚上9点睡觉。
生2:我是7点起床,但7点半就上学,中午11点5分放学,中午1点到1点40分午睡,下午1点40分上学,放学后我玩到6点,晚上7点到9点做作业,晚上9点半睡觉。
师:同学们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得挺合理。
师:请看大屏幕,跟着芳芳感受一天的大好时光。课件按一天的作息时间播放主题图的情境,右角钟面同步转动,配乐。
师:大家看得真认真,谁来说说这个时候你在做什么?课件出示(11时)。
生1:这时我在上课。
生2:这时我在睡觉。
师:为什么同一时刻,有的在上课,有的在睡觉呢?
生:因为一个说的是上午11时,一个说的是晚上的11时。
师:大家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对!像这样,在时刻前面加“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是我们学过的12时计时法。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课一开始,我通过演示动态的主题图生活情境,配以钟面指针转动,因为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加上动画演示,学生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再通过“11时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同一时刻,做的事却不一样”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又自然导入“24时计时法”的学习,教学水到渠成。
二、激活和修正学生已有的经验
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现代学生的学习已有的经验有时远远超出教师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该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情节。
学生在学习“面积”时,学生对“面积”一无所知吗?面积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但并不等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学生究竟对面积了解多少?我进行了全面调查后:直面学生的认知现实,暴露学生已有经验,淡化对概念的字面理解,注重教学材料的数学实质,力求用简单的材料上出富有思考的课。更多指向描述一个物体的表面大小的需要,加强面积和周的比较。向课本学习,把面积的含义和常用面积单位的建立作为重点,引发学生质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潜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知识――面积(板书),你们听说过面积吗?在哪儿听过?
生1:我在书本里看到过。
生2:装玻璃时听到过。
生3:我家买房子时听说过。
生4:我家地出租时,听我爸说过。
生5:拆房时,补钱要按面积算。
......
师:原来生活中大家接触到的面积有这么多,这么有意思!我们周围哪儿有面积?
学生:黑板上有面积。
师:黑板也有面积啊?你上来,告诉我们黑板的面积在哪里?
生:(边讲边用双手去摸黑板面)就是整块黑板。
师:这整块黑板面这么大,就是?
生:黑板的面积。
生:教室里有很多面积,树叶也有面积。
……
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多数学生在学之前都能正确计算出答案,只是算理表达不出来。如果按教材安排的起点设计教学计划,学生就会索然无味。在学习几百几十加减法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而是出口算题让学生自学,全班除五六名计算速度慢,其余的都懂。如果把教学起点定在原来的材料起点上,显然不符合学生实际。为此,我把教学起点调整为几百几十加减法的进退位上,叫部分中上等学生上台板演讲解,让中下等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规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奋。
三、找准核心知识,关注数学本质教学,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只把着眼点放在理解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只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不敢更改例题,更谈不上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例题。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认真研读教材,在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上进行教学重构,分析知识点的主次安排,抓准核心知识,关注数学本质教学,才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圆的认识”是一节经点老课,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上法。教材也没有给“圆”下具体的定义。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把“圆”的知识点的学习融入多次的画圆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感受圆的本质,学生对圆的特征会有更深的理解。我在教学这节课时,以“画圆”为主线,帮助学生自主感悟,简单地认识圆,取得较好的效果。
(1)场地画圆。在操场上画圆,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唤醒学生认知经验(旋转,线段),同时展示场地画圆与圆规画圆的联系,引导学生领悟画圆的原理,突出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