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小知识

传统文化小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小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文化小知识

篇1

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伴随着孝道伦理观念的缺失,必然出现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失范、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局面。

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①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西周灭商以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到宗法制度之中,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宗法制度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和特权,实质上是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上的等级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孝开始从家庭向社会和国家转化。孝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孝从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破坏而出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养亲问题逐渐突出。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意识的基础上将孝和仁、孝和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曾子则“移孝为忠”,将孝扩大到政治领域。这样,经过儒家的改造,孝文化开始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中华民族的意识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将孝道思想首先伦理化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是《孝经》,《孝经》对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的内容进行了广泛化,使之政治化。不仅将孝道之义推广至社会,以解决国家政治的君臣关系,还一举把孝道推上了以孝治天下的极致地位。从汉代开始,实行以孝治天下,这一基本精神为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孝道开始转化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汉朝确立的行孝的具体规范也加于纲常化并为后世的人们所遵循。唐宋以后,经过理学家们的宣传改造,由此走上极端化和绝对化的道路,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欺骗、愚弄人民的工具,成为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复合体。

纵观孝之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受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孝亲情结,这种发自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推广扩大,使孝文化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

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孝文化在中国延绵多年,经过历代文人的改造和统治者的推崇,使之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虽然由于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而倍受思想家的批判,但其中的合理内核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当代社会,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孝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是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犹若血液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侵、民族危机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抵御外侮。抗战时期,中华儿女无论是海外华侨,还是港澳同胞,都积极的捐款捐物,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怀着满腔热血,回国奔赴抗战前线,杀敌报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有的已经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仍然不远万里,回归祖国寻根祭祖、投资建设,以寄托他们的孝思之情。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而衍生的邦国之恋、乡土之思,形成中华民族亲和力与向心力,将全球华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国家的富强而共同奋斗。因此,在当前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中承志立身、报效祖国等合理思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相处,就为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孝道自古至今都是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今天,虽然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孝道伦理在家庭和谐中的价值仍然存在,如果人人都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家庭就会和谐、幸福,家庭成员的身心就会得到调整,就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如果把和谐幸福的家庭人际关系推展到整个社会,无疑就会成为和谐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

培养个人道德情感,构建新型社会道德体系。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其中,家庭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和起点。而孝又是家庭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孝道伦理的核心是养亲、尊亲和慈老爱幼,要求做儿女的要赡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使老人们颐养天年,这是做儿女的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体现。而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责任,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社会和爱国家。一个人对家庭有责任感,才会对国家社会尽职尽责。

传统孝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维持家庭、社会稳定的功能,而且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关键是要找到道德教育的起点,把道德教育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而孝文化所强调的对父母的爱心、感恩之心,就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开端,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开始,然后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由爱自已的父母推及到爱天下人的父母,循序渐进,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扩充到职业生活、社会生活领域就转化为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提高人文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传统孝文化倡导的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尊长爱幼、扶危济困、忠于国家等优秀道德品质,已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使之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意识,有助于克服当前日益泛滥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有助于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助于激发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使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取向朝积极的方面发展。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于促进以德治国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将有着积极意义。

倡导尊老养老,培养人本意识。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解决日益扩大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养老是未来养老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政府也正着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机制。但是,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众多,社会养老基础薄弱,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就是中国孝文化。在孝文化背景下,父母重视对子女的养育,子女成人后,从物质上赡养父母,在情感上爱敬父母,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都用法律和伦理形式固定下来,从而达到满足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目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孝文化,让更多的老人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这不仅能够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而且对于人性的教育与陶冶,人们的真情良知的回归,培养人本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2

党与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学校开展班级文化育人工作,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学生思想的日益多元化,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纵横交错、全员参与班级文化育人工作体系,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切实把班级文化育人看成是自己的根本任务,树立班级文化育人的的教育理念,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合力。班级文化育人,一是育人工作对象是全体学生,要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关怀;二是全体教职工都是育人者,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要素与功能

(一)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要素。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大要素。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班级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学术学习成果的物质展现等,主要包括班级教室、宿舍环境的装扮布置,班级创办的学术学习文化读物,班级获得的奖状奖杯等荣誉物件等。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在长期的积淀、磨合、选择、发展过程中形成能被全体成员普遍接受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等精神财富,如班级奋斗目标、成员价值追求、班风学风建设等。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等在班级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具体体现,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强有力保证,能对班级成员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与约束。

(二)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功能。高职班级文化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多种教育功能,概括来讲,主要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和约束功能。导向功能在于班级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氛围能深刻影响班级成员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潜移默化地引领作用;凝聚功能在于班级文化能激发成员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一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班级文化氛围,将师生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班级发展而努力。

三、传统视觉下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育人体系构建路径

(一)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发挥班级文化的导向功能,实现环境育人――“鼓舞人”。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能够给广大青年学生增添生活、学习乐趣,激发其归属感和对班级的热爱之情。班级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开展“鲁班文化、建筑文化、家和文化和节日文化”四位一体文化育人,将优秀传统文化上墙,营造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符合育人规律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展示文化特色,美化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的。

篇3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唐诗宋词》、《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

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弟子规》、《孝经》、《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对由商业领域而蔓延至高校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以及受其影响而普遍存在于众高校之中的重理轻文、唯技术论、唯就业率是瞻等思想倾向的反思与修正,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受到学界与教育界重视,相关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教育除上述功能外,还被视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4年制定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可视作政府层面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高校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思想正确是行动正确的前提,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层面明确其价值取向,解决“为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一)志在远功,不求速效

何为传统文化,笼统地来讲,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为它下一个内涵与外延较清晰的定义,可参考赵洪恩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究其本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为追求目标,以修身立德为根本要务。《左传》有“三不朽”之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为首。《论语》中亦记载孔子“德在文先”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除教授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功用在于对其进行精神和道德上的熏陶,而要使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发生改变非通过长期、持久的教育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显现是逐渐的、延时的而非立竿见影的。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不能“一刀切”地套用应用型课程的评价体系来评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不当怀抱功利主义心态要求它具有即教即好,通过几次课程就能点化“顽石”为“金玉”的效果。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广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砥砺品德的自觉性为目标,追求的是“春风化雨”之远功。

(二)“古为今用”而非“一味崇古”

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在部分高校尚未受到教育者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被视为常规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属“可有可无”性质,原因之一即在于这部分人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置于相对立的位置上,认为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文化是一味崇古之举,是历史倒退行为。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传统文化非为封建时代遗

留下来的文化化石,是“死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风云变迁,直至今日仍保有充沛的活力,这是因为它有一常葆生机的要诀,即在保持本质要素不变的同时不断与所处时代的精神相融合,吸收各时期新生文化的精华,自我修正,自我扬弃。若以水喻之,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山涧为溪水,入河渠为河水,入江湖为湖水,归大海则化为海水,其性不变,但其形能万化。仅以“孝”为例,由古至今,“孝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且深入人心,为众推崇。元人所著《二十四孝》书中有一则“郭巨埋儿”的故事,在古人看来此乃至纯至孝之举,当加以弘扬,但今年安徽省六安市将其制作为公益广告悬挂街头却在市民中引发争议,许多市民认为此举不合时宜。究其原因,并非因为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孝道”在本质上是错误的或过时的,已为今人摒弃。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孝文化”仍为政府和民众所提倡,孝心孝行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赞誉,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常有人因善尽孝而入选即是明证。六安市民反感的其实是故事中“杀儿奉母”这一藐视他人生命权利的有悖时代精神的行孝方式。因此可以说,“孝”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古今,但不同时期,人们对“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行孝的方式不尽相同,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

其次,自五四以降,尤其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西风东渐,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一元文化环境也随之转变为多种文化思潮并存的多元化文化环境。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将定未定之际,面对多元文化冲击,譬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见这也好,见那也奇,如不能及时确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则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沦为在思想上不辨是非、无所适从之一代。因此,在当代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为对抗西方现代文化,有了传统文化作为“主心骨”,大学生能更为理性地看待现代文化,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再次,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自主性并对他们的文化鉴赏力抱有信心。教育者当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的文化,帮助他们形成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观[1],允许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主进行文化选择。既不必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较其他文化的优势――要相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具有吸引、感染青少年的魅力,同时还应允许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因素予以批判,批判性地继承、创新。

(三)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国学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与传统文化教育一同受到重视的还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国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在概念和内容上多有相近之处,因此在有关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它们常被混为一谈,甚至相互代替。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显然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必须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由多种心理品质组成的一种综合结构,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政治修养、文明礼仪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整体表现。[2]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从内容上来说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知识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者,根据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的观点,“国学”乃是专指中国固有的学术,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涵盖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和道德等诸多层面[3],其内涵较之国学要丰富得多。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要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具合理性,效果评估更具科学性,最终在高校普遍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以为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而自孔子设馆授徒以来,传统社会的文化学习内容就大致被固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分别对应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和计算六方面的知识与技艺的学习。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偏重于对文史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学知识的介绍,甚至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欣赏》之类的文学选修课程,这种做法无形当中窄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过于单薄。此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其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文学类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有鉴于此,高校应着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四点原则:一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兴趣及要求,按需设课,这是体系构建的前提;二是打破院校、系部及专业藩篱,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开设课程;三是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传统文化各领域,除古典文学外,哲学、艺术、体育、民间技艺等方面的优秀文化――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都应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如可开设有关传统技艺、民俗、书法、武术等的课程,这是提升课程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最后,体系中的课程既要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同时又要主次分明,既有讲求专业深度和知识完整性的必修课,也有以激发兴趣为主的选修课,这样可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二)“三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其一,内外结合。由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技艺又或是固化的物质形态――如某些人文景观。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一途,而是应当结合课程特点,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旨归采取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在讲授传统戏曲课程时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带领学生到剧院观赏相关剧目的实地演出,若缺少后一种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降低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其二,动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除口授、板书等教学手段外还应辅以多媒体教学,将观赏性强的内容制作成图片或音视频,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授课内容开展诸如舞蹈表演、道德话题辩论等课堂活动,让静的知识“动”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三,点面结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只依靠开设几门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必须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其他各门课程的讲授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和活动环节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争取做到“无孔不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

就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说,当前,在高校从事此类教育的主要是文史哲等专业的教师,由于他们属于特定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其教学内容可能涉及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但其教学的出发点是讲授专业知识,因此仅依靠现有的这部分师资力量是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要想在高校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求学校尽快建立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选拔出一批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同时又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长期的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同时要意识到,一名优秀教师的培养非赖朝夕之功,高校在培养自己的专业教师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将那些在某些传统文化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表演艺术家都吸收进入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各依所长面向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正如《纲要》中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濡染当代大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砥砺他们的德性,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于创新中继承,永葆传统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篇5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Universities

Abstract: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erves to instill patriotism,a positive philosophy of life,and humanitarianism. To emphasize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rich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ith lofty moral standards,high cultural attainment,a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and strong self confidenc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humanitarianism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复杂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而思想素质教育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思想素质教育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就人才的个体而言,思想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将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真正使思想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外来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的思想对我国固有思想文化正在进行着有力的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只凭有关的思想理论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将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人格理念的提升,都会起到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爱国思想的确立,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母题。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充溢着圣贤先哲们浓厚而强烈的爱国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古代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爱国思想感情的影响。我国古代有成就的文人大多是优秀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一生的经历行事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而他们留下来的文章著作则是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结晶。

在我国众多的爱国文人中,屈原是杰出的代表。屈原一生经历行事的本身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思想的内涵,他的那种“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操守,那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那种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而“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致死不渝的爱国信念,都如同经天之日月,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而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始终充溢着这种强烈而执著的爱国思想,几千年来它一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典范题材。屈原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千千万万个爱国主义者;即使在今天,屈原作品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楚辞作品仍然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爱国思想通过学生的阅读或教师的讲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许多先烈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应该永远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学习的典范。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金人侵略的斗争中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爱国词人辛弃疾年逾花甲,仍以廉颇自喻,报国之情弥烈;范仲淹高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念;大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悲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家为民族从容就义;这些都是何等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壮烈行为!通过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将会懂得,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典籍中充溢的爱国思想感情也并非是著者的矫情,而是著者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饱蘸着著者心血的情感结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涌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毁家纾难,精忠报国,不成功,便成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篇章。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诗文典籍,对后人都将永远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昭示。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在内容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是与忠君思想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时代,国君就是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与“爱国”几乎成了同义语。从屈原以来的历代志士仁人,几乎都把“忠君爱国”当作高尚人格的终极追求。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令我们今天不能接受而予以批判否定的“愚忠”的思想。例如岳飞就因为愚忠致使抗金大业功败垂成,自己也残遭奸臣杀害,从而留下千古遗憾。就今天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而言,“愚忠”思想当然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这种思想与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氛围和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理解,在批判其思想糟粕的同时,发掘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强调对于传统爱国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与光大,这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实践将会证明,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一定会起到十分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风范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的理想。人格与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他就不可能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甚至还会走向

面,危害社会和人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人格的建设人才。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突出表现,人格的高下,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德”尤其是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才育之间的关系:即德是才之魂,才是德之实;以德御才,德才兼备。因此,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理念。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树立崇高人格与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古代的圣贤之士都十分强调做人的操守,注重人格的历练和培养。先秦儒家尤其重视一个人的品德修为和人格操守的磨练。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儒家“士穷节乃见”,“君子固穷”等人生信条,则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要保持独立特行的品节操守。孟子还认为,一个品节高尚的人必须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说“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摧毁他的信念。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它有许多糟粕,但儒家提倡的人格思想,却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也是积极的影响。而先秦道家所提倡的“抱朴守拙”、淡泊超远、追求人生自由的思想,则是对儒家人格思想的有效补充,同样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基本特质。

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屈原刚肠疾恶、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生自由的品格操守,都在他们的诗文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我们仍然要提倡:富贵不能其心,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尤其是今天道德严重滑坡、物欲横流、腐败滋蔓的情况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更要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只有人格高尚,才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从一定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而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精神榜样,我国古代这些有着特立操守的志士仁人就是光辉的典范。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教育中接受榜样的人格力量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品位得到逐渐提升。特别是文学典籍,其淘情冶性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藏于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产生人格的熏陶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就会自然的排斥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在行为方面就会有较高的取舍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文学鉴赏活动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可供华夏子孙万世取用的精神宝藏,其中所蕴涵的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具有发掘的价值。鉴于此,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开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以期取得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使之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

关心和乐于帮助他人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我国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金钱锈蚀了人的美好心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有些人甚至变得自私冷漠,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地侵占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满足一己的私欲。社会公德的败坏和沦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强调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人道主义是在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文艺复兴中诞生的。但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就已经反映了朴素的人道思想和人道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反对猛于虎的苛政,提倡施行仁政;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墨子的“兼爱”“非攻”的主张等等,都闪耀着人道思想的光辉。我国历代的文学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诸子的人道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始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终极关怀。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高适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等,无不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人道精神。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化典籍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谁都知道,当一个人居于高堂华厦之中,食膏粱,饮琼浆,空发一些关心民生疾苦的高论,那是很容易的事。但中国古代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作者大多命运蹭蹬,处于窘迫维艰的困境。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作品没有仅仅就个人的不幸怨天尤人,痛苦不堪,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的底层,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予以极大的关切,一个没有博大的胸襟、充满爱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时的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抱负来到长安,,但是,由于权奸当道,政治黑暗,他的理想很快破灭;在物质生活上也开始陷入困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甚至于“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劳动人民,认清了黑暗现实。对劳动人民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写出了《三吏》、《三别》这一类的杰出诗篇,唱出了那震撼人心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晚年的杜甫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他还是那样为民请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境界,都源于杜甫心灵深处潜藏的博爱精神。而蕴涵在杜甫诗作中的这种关心民众、体贴他人的博爱思想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先秦儒家著作和杜甫诗歌这一类文学作品表现出的人道思想,正是我们要挖掘的精神宝藏。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道主义还是有区别的,但任何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都有所承传,人道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代代相传,永不废弃。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人道思想的精华来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教育他们对他人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责任感;而培养充满爱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和目标。

篇6

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在政府层面上,对职业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比较细化的要求,这充分显示该项工作已经成为了各职业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从受众视角来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则更有针对性。

一、95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对传统文化概念的理解有偏差

提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不仅仅是95后大学生,包括大部分高校非文科生都会把它与中国古典诗词、儒家思想、风俗民俗等内容划上等号,而某些教育管理工作者会将其与通识教育相提并论。刻板地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读读古文、背背《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古代先贤推荐的优秀书籍,甚至穿着汉服拍张照片就是在传承文化。

2、思想上认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有专业机构对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意义”做过调查:59%的人认为很重要,40%的人认为有一些作用,1%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没有人认为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从这个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年轻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有作用给予了肯定,在主观思想上是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且也有兴趣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明确要求

目前在校高职生基本都是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运用熟悉程度较高,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快,有这一代人独特的思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对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说教式的手段与方法表达出不满或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对适合其心理特点的网络游戏、电影、舞台剧、体验式课堂等形式则显得相对乐于接受。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的宣传片《筷子》、电影《大圣归来》、《智取威虎山》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俗口碑,也广受年轻人好评。

二、受众视角下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自我主体意识更强烈

受众这一概念是属于传播学领域的,它概括来讲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早期传播学从宣传的角度出发,把受众看作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人群,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认为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受众是一群有思维能力的人,是文化意义上的人,这个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特殊时代的影响和特点[1]。95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高度发展时期,自小经历着中国信息化社会的逐步壮大,他们亲身经历了网络媒体的迅猛变化,因此更能主动参与、互动,有着比较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

2、娱乐化体验式消费更突出

在新经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95后大学生对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信息,对于传统说教式的道理、对于表现形式单一的文化教育是本能抗拒的。他们需要多种多样的风格,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年轻人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心理渴望得到宣泄,这些都会加剧他们娱乐化、体验式消费的心理。[2]希望传统文化能以更符合当下传媒环境的方式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并得到有效的接受和传承。

3、选择性目标性更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涵盖内容博大精深,加之在网络时代,可供95后大学生选择的信息很多。但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高职学生更是会从务实的角度来选择与今后职业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会从兴趣和主体地位角度出发,理性选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三、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1、厘清适合高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基本都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以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没有充分挖掘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更没有从“精神――制度――器物”三个层面筛选出有一定深度又不乏趣味性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予以传播及推广。其实,从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中华诗文、戏剧等纯精神层面上来界定的传统文化是比较狭义的定位。从外延来看,汉语汉字、民间工艺、武术、饮食厨艺、对联、书法、陶瓷、衣冠服饰、建筑等器物层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制度层面,则属于管理研究领域,不适合在高职院校作大面积的推广。

2、重新定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以短期功利化的效果来体现,应该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接受规律,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适当的途径与形式让学生了解、接受、认同,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自信、自豪感,进而能积极、主动去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使之更具有现代价值和意义,同时为培养德才兼备,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为更好的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3、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论,要尝试研究一种非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分析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传播环境时,也要结合微信息时代中比较新近的三微――微博、微信、微视,来构建有效的传播途径。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方面,一方面要完善承担传统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课外的实践体系,例如加强传统文化社团的建设力度,与博物馆、风俗馆、相关传统文化传播公司等校外单位加强合作,建立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篇7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篇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已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核心已从注重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二者在教育的意义上都是以德行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是文件的重要精神。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一是提倡强健体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二是蕴含伦理规范,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三是蕴含完善的人格修养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自身人格的修炼,即修身为本、道德至善。四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五是蕴含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习惯多。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由此造成抽烟、酗酒、旷课、打架斗殴等问题。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普遍有得过且过心理,依赖心理严重,动手能力差,生活状态一塌糊涂。三是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存在自卑、爱走极端等心理障碍,由此给学生管理、同学交往等带来不利因素。

第二个方面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一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一切以眼前利益为关注点,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浮躁,满腹怨言,无法正确看待企业、社会、家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忠诚度差,频频跳槽。二是纪律性差。学生散漫惯了,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不是正确面对调整自己,而是消极应对,要么自行离职,要么被企业开除,要么懒散混日子,无法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三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较差。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团队意识,难以在企业长久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首先,紧抓理念的融合。二者之所以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其实质乃是抓住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古语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好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进而影响学生积极效法,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应该上自领导,下至老师,自上而下从各方面点滴去力行、去做、去实践。

其次,紧抓内容的融合。一是抓住人性本质。激发老师学生向善之心,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正如古语:“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长养人的善心、善言、善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重点培养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不计较个人短期得失、乐于奉献、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良好品质。三是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德智体美,样样涉及;琴棋书画。门门略知,着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突出教育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核心,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则可以《弟子规》、《孝经》、《朱之治家格言》、《大学》等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言教、身教、境教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注重形式的创新。一是精编校本教材。精选《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德育故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开设部分课程。二是巧设教育媒介。充分利用早读、社团、演出、文艺等渠道,如在早上素质教育课上学习经学;在第二课堂上学习书法、中国画、音乐、太极拳、武术、乐器等;在学生活动上开展读书会、社团、义工队等实践性活动;在班级上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团会;在技能文化艺术节上增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实践感悟等比赛。三是成立学校分享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力行情况进行分享,通过成立“师生读书会”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最终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孝道、尊师、奉献、感恩、节约等优秀品质真正入心入德。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成效

一是学生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教育,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能够自我反省改过。在校能够有爱待人,团结他人;在家能够尊重长辈,感恩父母;在社会能够谦恭有礼,遵循秩序,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学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修正完善,普遍较谦虚好学、主动学习,尊重领导、师傅、同事,在企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奉献精神,不计较短期工资和个人短期得失,具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好,不拉帮结派。

三是招生入学率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诸如感恩、团队意识等积极态度的变化,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管理教育后,后期学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了,流失率降低,学生和学校的正面形象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同,招生入学率明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当前以及今后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这样一个群体,更应该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本质来引导学生,长养学生的德行,从而教育其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篇9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称。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代传承,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在漫长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完善成熟,在体现了继承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创新性,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政治教育范畴,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

中国传统道德注重气节、操守,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使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都具有这种品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用传统文化中进步、积极的内容来熏陶大学生的思想;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修养具有着重要影响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有着丰富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修身的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和道德品质,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孔子提出了"内省"的修养方式。只有通过"内省"、"自省"的方式促进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达到"齐贤"的人生境界,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一直是人们所认同的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重要载体和资源,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中具有奠基作用的文化精华。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爱弥尔·涂尔干曾指出: 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把现实社会变成与传统毫无相关的白纸之上。高校辅导员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除了要灵活运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使其不但"口服"、更重要的是"心服",【1】才能引导好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修养。

3.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赞扬"人和"的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和"的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逐渐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三、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虽然期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其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表现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许多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自我控制力较差,因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同时,许多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道德防线下降,理想信念缺失,极为容易被"西化"。

第二,依托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其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涵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它在内容上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其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承载、传导和濡化功能,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功能上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功能上的相契合,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提供了可行性。

四、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实施路径

"当前,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就成为时代性的课题,而以爱国主义和整体主义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大契机"。 【2】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将传统文化教育溶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3】

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就必须从不同角度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路径,才能真正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这是必然选择。

1.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

首先,课堂是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以及选修课的辅助教学作用,有目的地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传统文化进第一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的特点,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方式由灌输转为唤醒。各高校可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有的放矢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依托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编写出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现行教材的有力补充。同时应着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的紧密结合。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诠释理论,在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另外,可以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发挥传统文化流派繁多的优势,便于大学生挑选。

2.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第二课堂平台建设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深化、拓展和延伸。优秀传统文化进第二课堂,能有效地避免单调、枯燥的教育组织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多样和谐、有张有弛的德育形式中获取最佳的德育效果。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和凝聚作用,把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切入点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佳效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4】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以下途径进第二课堂:

第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深入挖掘校园传统文化资源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走出的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对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荣誉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党团组织的指导下,社团可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活动,如屈原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自我参与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第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重视发挥网络德育的重要作用。网络德育是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网络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的特点,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方式。例如建立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富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开展以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络动画比赛等。

第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做到让优秀传统文化进社会实践。依托当地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的体验和认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深刻认识。要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如立足岳阳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屈子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岳阳楼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在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和行为趋向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最后,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抓住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除举办学术讲座以外,还可以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等。 通过在中国传统节假日中营造文化氛围,进行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历史伦理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节日德育活动。比如春节开展孝亲活动,清明节开展纪念先祖和先烈活动,端午节培养爱国情怀,中秋节培养团圆意识,重阳节敬老爱老。

总之,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对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既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又要汲取传统的养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在明确德育对象的状况下,深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要注意把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利用这一源头活水,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徐兴全.试析发扬传统文化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意义,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112.

篇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和帮助作用,是大学生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一个指南。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收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正确批判,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篇11

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国文化而育的。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存在于历代历史中的种种物质上的、制度上的、精神上的文化实体和意识,也就是通常所称谓的文化遗产。

国内学术界将传统文化区别为广义的传统文化和狭义的传统文化。所谓广义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存在于历代历史中的精华和糟粕,也就是精华与糟粕混杂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那么狭义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对广义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其也可以被称作为优秀传统文化。

二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再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是孕育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利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多措并举,要针对大学生的人格及个性的发展需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者活动,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 调研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笔者选取哈尔滨市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将哈尔滨市分成若干个区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抽样区域,其中包含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10份有效问卷,下面将分别从认知情况、接受情况和评价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认知情况

对于每一位中国公民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方面,当问及对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喜好时,更多的同学喜欢中国文化,占总数的73.77%,喜欢外国文化的占11.48%,其他则认为不能比较,占总数的14.75%;在问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时,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示一般了解,占总体的88.5%,而非常了解和较少了解的分别占3.28%和8.2%;在问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时,认为传统文化更具优势的占13.11%,认为现代文化更具有优势的占32.79%,更多的人认为不能比较,占总数的54.1%。总体上来说,大学生更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有所了解,更多的人认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各具千秋。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具体可以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

(二)接受情况

对于在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方面,在问及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时,通过课外书、杂志、报纸来了解的是最多的,占总数的45.9%,其次有27.8%的人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有18.03%的人通过课堂学习,有8.2%的人通过旅游、参观、展览;在问及如何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时,77.05%的人认为要“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19.67%人认为“自己有心发扬,但找不到途径”,仅有3.28%的人认为“随便,无所谓”;在问及是否会参加保护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时,12%的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空就会参加,54.1%的人在周末休息时间会参加,24.59%不会参加但支持此类活动,仅有1.64%的人不参加也不支持。总体上来说,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具有浓厚的兴趣,且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具体可以参见图4、图5、图6。

(三)评价态度

对于在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态度方面,当问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时,仅有21.31%持乐观态度,认为不乐观、悲观和可能会消失的分别占72.13%、3.28%和3.28%;在问及是否有必要在大学里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时,有90.16%的人认为有必要,仅有8.2%和1.64%的人认为没必要和无所谓;在问及是否有必要在大学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如《论语》《孟子》)等时,有32.79%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有52.46%的人认为有必要,有14.75%的人认为无所谓。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感到担忧,并认为有必要在高校里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对于传统文化的评价态度可以具体参见图7、图8、图9所示。

四 高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以通识教育、团校为核心,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政策要求,高校要对广大的团员青年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应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团校资源,要求学生干部带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

(二)以基础设施为载体,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在校园、教室、宿舍内悬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名人警句、图片和书画等,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高校网站上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在高校的各个角落、各个场合和各个时间段都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营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篇12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高校课堂的历史

20世纪初民族器乐大师刘天华先生将民族器乐带到高校的课堂并为推动民族音乐贡献其一生。笔者看过纪录片《刘天华》,清楚地记得其中的每句话语。刘天华先生在1922年受北京大学时任校长之邀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琵琶导师,他给北大学生做国乐讲座时说到:“比如吃饭,吃西洋大餐可以饱人,但窝窝头同样可以果腹;比如走路,穿皮鞋可以上街,但穿布鞋同样可以远足,而今天的中国,窝窝头和布鞋比起大餐和皮鞋其价值要大得多!”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如此稳定、发达、繁荣,提供给我们的音乐种类繁多,我们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在自由的选择中被五花八门的音乐表象所吸引,缺少价值。我们的“窝窝头”和“布鞋”在当代青年大学生身边渐渐销声匿迹,熟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精通各门技能并与国际接轨,频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但是在他们身上很少体现出中国印记,比如会写毛笔字的少了,会演奏二胡、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的更少了,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印记没有在他们身上留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大学生身上很难寻到,这样的严重消失,其实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没有中国印记的大学生,不了解琴、棋、书、画、诗的大学生,能代表中国吗?若干年后这代青年人如何教他们的孩子中国传统文化呢?

二、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现状传统音乐的历史不能从吾辈之手再翻开新的一页吗?代表中国人的音乐思想、中国千年文化精髓及世代传颂的音乐在高校的音乐素质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意义。要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身上散发着“中国印记”的气质,要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接过来、传下去”。高校音乐素质教学中涵盖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音乐课堂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要单纯地理解作品和传授演奏及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中渗透、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熟知中国文化的历史从而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素质。以上海大学2013年春季学期音乐课程开设情况为例,开设的通识课和选修课中音乐类课程如下:一、通识类课程有“东方音乐文化”、“交响音乐赏析”、“世界经典轻音乐赏析”、“西方音乐文化”、“戏剧音乐”、“音乐大师与经典名作”、“音乐文学赏析与创作”、“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欧洲民族乐派的音乐赏析”、“百老汇音乐剧与美国文化”;二、选修类课程有“世界著名音乐剧赏析”、“钢琴入门”、“歌曲写作与小提琴写作入门”、“动漫中的音乐”、“世界著名舞台剧赏析”、“漫步中国音乐与古典诗词”、“音乐鉴赏”、“宫崎骏与日本动漫文化”、“电影中的音乐家故事”、“电影鉴赏”、“经典百老汇音乐电影赏析”、“管乐艺术赏析”、“钢琴艺术”。在以上开设的课程中音乐通识类课程10门,其中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足1门,因为“东方音乐文化”涵盖的是整个“Orient”音乐,从世界地理范围上看,所谓的“东方”音乐是除了中国还包含日本、韩国、朝鲜、印度尼西亚等东方国家的音乐,所以“东方音乐”课程中讲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容特别少,不足1门。音乐选修类课程13门,其中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足2门,分别是“漫步中国音乐与古典诗词”和“音乐鉴赏”,因为“音乐鉴赏”是讲解中西方音乐的鉴赏类课程,所以中国音乐只占一半。从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来看,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所占比重不足1/10,看见这个数字令人担忧。

篇13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职学校学生从整体生源素质上来讲,存在学习底子薄弱、行为规范较差、道德修养有待提高等特点。为此,课题组依托《弟子规》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我校办学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尝试从2015级新生开始,通过诵读经典、学生自身评估、案例跟踪、活动践行等方法,利用学校办公室、政教处、班主任、科任老师等教育教学管理资源,探索适合我校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创新方法,并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二、探索与实践过程

课题研究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

1.诵读《弟子规》、《千字文》

在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的协调、配合下,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周日晚及周四晚班主任下班时间,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弟子规》(16年春季)、《千字文》(16年秋季)等经典的诵读。通过诵读经典,学生对上述经典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弟子规》教学

立足于15网络1班,课题组3位老师对《弟子规》内容按板块和内容进行划分,利用班会课、周日及周四晚自习的时间,共设计了32次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32次课的讲授。通过诵读经典、故事分享、学生讨论、老师点评、作业布置等环节,同学对《弟子规》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就《弟子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3.微信公众号创建、推广

为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学习,课题组创建了“晋江职校国学讲堂”微信公众号,包括“国学经典”、“文明同行”及“荐号”三个栏目。同时,在上课期间,课题组通过微信平台每天推送1条图文消息,内容包括“弟子规/千字文”注释、“好文荐读”、“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从2016年春季第2周开始,截止到2016年秋季的九周(10月28日),共有1300多个同学关注,推送了112条图文消息。

4.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用

为方便课题研究及诵读活动的开展,课题组编写了《弟子规》注释及故事、《千字文》注释译文及书法练习两本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活动有机融入到《弟子规》学习及践行活动中,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该书除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外,还设计了相应的“思考与践行”供学生作答,方便学生结合时代特点,参照《弟子规》的要求,在学习、生活中践行。

(二)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除“总叙”外,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入则孝”

课题组围绕“孝”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了一次主题班团活动。通过诵读、视频观看、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学生对“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懂得换位思考,让家长舒心了不少,做到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及“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末要出门的话,也能主动跟爸妈打招呼,并按父母要求的时间回家,做到“出必告,返必面”,不让父母过多的担心和牵挂。

2.“出则悌”

在“出则悌”这部分,主要是结合学校办公室、团委、政教处等部门的工作安排,融入到《弟子规》的践行活动中来。如在2015年秋季在学校办公室的组织下开展了学校第32期道德讲堂,通过静默省心、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学模范、表心声、向德鞠躬、送吉祥等环节,让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应该常怀感恩之心。2016年秋季开学初,在校团委的策划下,班级开展了“感恩教师节”的活动,由同学手绘贺卡以及送花给科任老师,对老师表达感恩之心;在学校政教处的推动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学生成长手册”,帮助学生树立“以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的意识,做到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养成较好的班级集体荣誉感,班级也在学校、专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有着不俗的成绩。

3.“谨”

课题组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礼仪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制作PPT、观看视频、撰写心得等,让学生明确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礼仪,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涵养。同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晋江市民文明公约》以及《晋江市民行为规范》,结合学校教务处有关学习纪律、政教处有关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规范意识,争做一名合格中职生。

4.“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