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时代的教育

数字时代的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时代的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时代的教育

篇1

    信息时代是一个快捷的时代,效率之高、信息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的变革是信息有效共享与集成,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其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来控制和操纵整个专业系统的教学和管理事务,对教育教学过程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艺术设计高校教育的信息交流、教学互动、资源共享,计算机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用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随时方便地进行检索。专业考试与成绩管理系统中可以做到课程设置,试题编辑,自动出卷,试题库整理,成绩录入与查询等多项功能。数字化工作室可以使学生自主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此外,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给学生以更多的信息知识,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可实现院、校之间的网上教学,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可以足不出校而面向全国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存在的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

    2、教学方式的变革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已经广泛采用现代数字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并由此引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已成为共识。这样一来,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课堂教学不再局限在有形的教室中,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无形的扩展,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途径,使因材施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课堂教学可以达到更加多元化及协作化的学习模式,进一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的个性得以觉醒,创新精神得以彰显。所有这一切,都将最终导致教育理念的转变甚至教育理论的创新。在数字化教育平台上,可以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试验、科研有效结合起来。如网络教学平台中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乃至个别化学习,在线学习、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各个部分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交互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新的教学形式。更有价值的是,因为每个教学内容的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上,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调用,教学信息更容易分享,教学环节更容易整合。

    3、教学管理的丰富

    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还原本真课堂,通过数字监控进行公开课的课堂教学观摩,给予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尽可能少的影响。我们可以实现教师自我教学水平的提升。很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的个人发展,不仅是听专家报告、参加教研活动,更在于自身的针对性的实践和思考。数字化设备可以为每一位愿意提高自己的教师自动记录着真实的课堂,无需外人帮助,需要的只是上课后在网络上静心点击和自我对课堂的感悟。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欣喜地积累着优秀的教学资源。很多好的教学课案如果不及时地记录下来,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丢失。借助数字化设备,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设计过程等将被忠实地记录下来,不仅使宝贵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后便于知识管理,为学校积累具有本校特色的优秀教学资源,也为每一位成长中的教师保留着一份宝贵的财富,一段成长的足迹。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教学实况直接变为网络上可以实时播放的视频流和音频流。这种技术手段的改进,为远程专家实时点评、课后专家远程诊断、教师互评、学生学习、自我反思、网络教研、行政考核等提供了真实感性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更多的人性化教学管理,提供更贴心的教学服务,建立起更好的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深化改革,持续创新,使学校向一流高校的美好前景稳步迈进。

    4、设计专业的新增

篇2

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历史教育首要目标应当充分发挥历史的知识构成,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应包括独立思考领域的能力、研究实践领域的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能力。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授在数字时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知识性传授为辅 引导性思考为主

目前的中学历史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呈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在授课方面,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较为单一的框架将规律、现象、人物事件硬性的归纳到一起,并给予了统一的答案,从流程和教育理念上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启迪空间。这无疑与未来教育趋势和社会发展趋势有一些不符。

在数字时代情况下,尽早让同学具备对各种历史知识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方式的引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锻炼和培养:

首先就是从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手,从人类本体出发,承认人性多元化的同时,通过塑造分析历史典型案例,引导同学在面对历史现实具备正确的角度与态度。作为影响同学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他们并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是可以制约或者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

其次就是引进小组讨论和机制,对于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规律与真谛。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

以史为鉴 识己知事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看清过往的同时,更重要的功能是看清自己。具体落实到历史教育方面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历史教育的目标中,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因素的,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使教育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要着眼未来,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他们应该拥有健全历史观念,不轻易盲从,拥有合适方法论去分析所面对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历史史实。

因此在历史教学的目标中,不仅是要强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等,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具有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其实在过去编订的历史教学大纲中,就着重提到了历史学科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而这也正是我们历史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跨学科整合 打造宏观历史教育

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另一个趋势就是信息的纵向化和横向化趋势突出,各学科知识的结合也日益紧密。

篇3

关键词:数字时代 在职编辑 继续教育

出版数字时代随着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传统的出版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最好的出路就是转型升级。面对出版行业职业环境的“变脸”,只熟悉传统编辑出版业务的从业人员已显得力不从心。目前出版产业从职业化向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致使出版社对只熟悉纸质媒体加工的传统编辑已不再“趋之如骛”,转而对既有专业背景、又懂编辑加工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张开怀抱。

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多次强调:“数字出版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培养一批既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出版人才,是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①如何实现在职编辑从传统带到现代的“华丽转身”,在职编辑的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数字时代媒介融合打破了出版业格局,冲击着传统出版的生存和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编辑职业角色和功能的改变。跨媒介传播机构以及新型互动传播技术的发展,对编辑提出了新要求,编辑的角色和功能正在变化。

数字时代的出版物是一种集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媒体为一体的具有战略意义、可操作性、深刻文化意蕴的新媒体产物②。编辑在纸质和数字混合二元出版时代的意义不再是单一的“编辑工作”,而是包括出版资源的整合、筛选、价值评定、内容和形式制作、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反馈信息收集等在内的多元工作组合。

时代变迁和实践进步对在职编辑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老年、中年和青年编辑有不同的教育重点,继续教育担负起更新老年编辑思想,加强中年编辑对从业环境认识从而使他们做出自身调整,对年轻编辑则从职业道德和技术更新的层面做出要求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职业需求的责任。

2.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编辑保持学习

编辑的职业定位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编辑通过文字向读者传播着世界观、方法论,传播着价值取向,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编辑人员不能落伍。

无论是在信息收集、组稿策划、文字纠错还是排版设计,传统出版时代这些环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数字时代编辑工作增强了对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多媒体转换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与此相关的技术能力,比如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查找到策划及编辑所需的资料信息检索能力,利用计算机处理素材并加工成媒介传播所需的成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数字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真真假假无所不包,编辑的独立意识比以往任何年代都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编辑工作需要迅速有效地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要自我抵制偏差认识和误导,通过职业判断做出新颖的选题,不随大流,不被经济效益所左右而忽略了社会效益。

时代的进步要求编辑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了解行业发展方向,掌握最前沿的资讯和最新技术,避免固步自封,要做到与时俱进。

二、在职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

1.培训时间短,授课时间不灵活

2010年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积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其余48小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

虽然国家有明确学习时间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大多数只是走形式。虽然目前新闻出版局现在规定每年选择不同时期举行三至四期培训,让在职编辑选择合适自己的时间参加,看似培训方式变得灵活了,但是一般继续教育也只有三天时间,培训时间短。大多数安排的是工作时间,虽然让自行选择时间,但仍然有部分编辑难以调配工作而无法参加。

2.继续教育培训以专业性和基础性为主,缺乏开拓性和前沿性

笔者曾经从事编辑工作四年,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传统培训基本程序第一部分是编辑的职业素质培养,第二部分是编辑职业技能培训。讲解的内容包括重申编辑的职业道德、图书的整体制作流程概述、编校规范和常见编校错误讲解以及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的讲解。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职业技能的讲解,都是最浅显的的内容,与普通出版社入职培训相似,毫无新意。

面对在职编辑继续教育的种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以求达到解决问题并让继续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是合理安排在职培训的时间和地点。调整地方在职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由各省市新闻出版局下属机构举办的方式,将组织继续教育的权利下放到出版单位内部,出版社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自主进行在职培训,这样能够结合本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能促进出版单位内部的学习氛围。

二是培训内容要随时更新,不能简单重复往年的知识点。特别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最新变化和针对出版行业专业技术革新方面的内容。同时,继续教育课堂可以扩充讲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增加知识面,增加编辑工作的思路。培训方式宜采用案例教学,可借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通过实例分析编辑实战中的成败得失,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另外,近年传媒市场上成功的策划案例,侵权或盗版事件的来龙去脉,最新出版法规的政策变动及带来的影响,还有参加全国书展的见识等等,这些都是即时信息,在岗编辑因为工作时间关系不能随时获得这些资讯,在课堂上分享这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开拓眼界。

第一,提高在职编辑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知识生产即知识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因此在职编辑必须随时接受教育更新知识系统,守好信息传播第一线。

第二,做好需求调查,按需施教。在职编辑的继续教育属于非学历的成人教育,是针对已经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因此,继续教育的讲解人员在设置教学内容上要贴近编辑工作实际,积极征询政府机构、院校专家、业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听取本地区一线编辑人员对专业培训内容的诉求,紧紧围绕职业提升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

第三,额外提供相关信息,培养编辑的自我学习能力。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出版单位期望编辑人员从单一型人才逐步成长为集策划、组稿、加工、设计、营销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如果单纯想借助于继续教育内容的学习,由于培训时间短,内容受限,在课堂上引导编辑在生活中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职培训的模式除了主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远程网络培训,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网站来弥补日常学习的需求,比如“我要自学网”可以学到编辑相关软件的操作,“百道网”是出版、数字出版与阅读产业的门户网站,提供国内外优质全面的出版、数字出版产业的研究文章与资讯。“钛媒体”网站关注新媒体,也关注传统媒体,资讯丰富及时更新,有助于了解最新的新媒体资讯。提升编辑的自学能力,养成热衷探索的习惯,将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信心,更加明确编辑的职业道路和未来的职业前景。

第四,强调提醒,培养编辑工作中的风险防范能力。在竞争年代,现代编辑充分展现发现文化、组合文化、创新文化呈现方式的能力。信息的多样性呈现和保密问题成为一对矛盾体,因此在工作中发现稿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书稿内容是否与党和国家的现行相关政策相悖,是否存在泄密和侵权等问题成为编辑的一个工作防范重点。风险防范是老问题,但永不过时。

第五,注重引导,培养编辑自我调节解压能力。据国内一知名网站调查显示,约九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记者编辑身体状况堪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缺乏运动锻炼、饮食没有规律引起的肠胃疾病以及腰椎颈椎长期超负荷。除了身体的压力,编辑的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在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中应提醒编辑注意自查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有意识地自我疏导,保持身心健康。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革新,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传媒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对每年在职编辑的进行继续教育,在职编辑也要根据自身的岗位需求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升综合能力,在行业内获得更大发展,在新时代为繁荣我国出版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关加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加强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content/2009721/news_49496.shtml,2009-07-21.

[2]陈一新.媒介融合:应从“一起”走向“一体”[J].新闻知识,2009, (11)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35-01

一、数字化时代来临对美术教育带来变化

当今数字化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日趋广泛,日益朝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大领域渗透。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得庞大而丰富的信息变得愈来愈便捷,数字媒体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媒体成为我们物质生活为主的日常生活空间中的一部分,科技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已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对于艺术创作、对于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二、数字化美术教育相比传统美术教育的优势

数字化美术教学方式与传统美术教学方式相比较,最直接的优势就是提供了新的造型方式和多样的表现方法,数字媒体技术的独特之处为数字美术创作的表现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最终通过新型数字媒体进行呈现,开拓出一条艺术作品展示的新途径。

从美术创作的材料上进行比较,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美术创作不需要使用毛笔、色彩颜料、画纸这样的传统美术工具,用来进行美术创作的鼠标取代了传统毛笔,手绘板取代了画纸的功能,颜料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获得。从这方面讲,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美术创相比传统美术创作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减少绘画耗材,节省能源,比较环保。

从美术创作的素材方面来看,学生可以直接运用数码照相机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技术进行拍照获取素材,再通过传输数据线导入计算机。或者通过扫描仪将图像文件扫描导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进行美化处理,或将其打乱重组,最终完成美术创作作品。在绘画表现形式上,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美术创作具有强大优秀的表现性,不论是素描、油画、国画,它都可以以最接近架上绘画效果般的呈现出来。

最后从创作过程来说,学生进行创作时不必像传统美术创作那样需要使用复杂的绘制方法, 在计算机介质上进行美术创作时,只需要对不满意之处进行修改即可,还可以使用美术创作软件自带的程序命令简单自如地反复进行修改。

三、数字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方面的优势

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充分发挥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在以往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很多只是利用单一的板书方式讲解课本中的美术理论知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动手能力较弱。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脑、手、眼、耳等器官的相互协调性,在感知方面给予学生以更新的刺激,更适合学生个性的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正是一个需要丰富表现形式才能够进行生动形象教学的学科。

运用多种美术创作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降低了美术教学难度,增加了学生创作积极性。学生可尝试采用以数字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形式来进行美术创作,超越了纸张、画笔、颜料等传统绘画工具的限制。学生可以使用数字新媒体技术尽情创作,使学生在美术学习和美术创作活动中参与美术教学的积极性被激发。丰富多样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更有效的提升美术作品创作质量,使美术教学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学生还可以走出课堂,利用手中的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去记录拍摄用于创作表现,极大拓宽了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

数字化美术教育还可以加强各个地区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可以突破语言文字这种单一的交流方式,起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作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美术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往往忽略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后导致课堂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而数字化美术教学则强调互动式双向或多向交互交流,在这样交互式教学模式中使学生可以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学生进行互动,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就可以观摩世界上知名美术馆、博物馆,了解当今美术界的最新动态,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提升。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我们已迈入“数字化时代”。面对着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各领域的“数字化”,在美术教育领域导入数字媒体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它对我国美术教育方面的冲击已不可避免。中小学美术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借助全新的技术优势,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发展创意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适应时代的需要。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教育应运而生。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对数字教育给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义,其指出,E-learning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数字教育在构建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新沟通机制,另一个是交互作用。

一、国家对高职数字化教学的指导

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职业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在性质上,信息化是数字教育的基础,为数字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样,在数字教育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数字教育的特征。教育部一直以各种方式在推动数字教育的发展:2012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当时仅有数百名教师参赛,而到2015年则有约6万名教师参赛,可以看出大赛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13年,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育部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年组织职业院校信息化研究课题。而到了2015年,教育部则开始着手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当时的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地、各职业院校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并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下,数字化教育的概念愈加清晰,沟通和交互两个主线也得以强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些举措均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数字教学的发展。

二、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的现状

1硬件设施显著改善,但不足以支撑数字化教学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只有30%的高职院校具备了较为充足的上网学习条件,而有70%的高职院校供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条件有限,甚至很多院校表示,每周只能保证一次学生正常使用机房的时间。在更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人机比例较好的院校,很多电脑配置也不足以支持现代化数字课程的呈现,只能供学生用来进行听力活动的训练,导致即使有好的现代化数字学习资源,很多院校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课堂授课来实现,甚至是辅的实现,最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2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观念尚未转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还有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课堂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既缺乏沟通,又缺乏互动。一部分教师认为原来没有数字化教学,学生一样学得很好,因此从思想上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新,但也只是使用教材自带的多媒体课件和光盘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目前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数字化资源有限,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去学习,或者是在主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自学壁垒。虽然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教学管理功能去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但由于内容枯燥和缺乏互动,往往是学生跟老师打游击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学生平常根本就不认真在线学习,纯粹靠挂机在线来混时间,作业也基本是在网上搜索现成的资料或答案,然后复制粘贴拼凑完成。

4缺乏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导致传统教学无法向数字化教学实现真正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所谓的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使用的数字化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机构打着外语学习资源的旗号,内容实则东拼西凑,未经过严格审核,错误和漏洞百出,而且缺乏教学理念的支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1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并专注教育本质

虽然数字化时代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和手段的现代化,但仍然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质。数字化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不能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和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要从教育本质出发,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两者有机地融合。

2专注全面发展,打通教育的B端和C端数据

目前市场上为学生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要么只专注B端学生的在校学习,提供的内容仅为学生的课堂服务,要么太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基础学习。真正的职业数字化教育是需要将B端和C端的数据打通,通过对学生在B端的在校学习行为作出大数据的分析,然后将其运用到其C端个性化学习阶段,使数字化教育真正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3加强对数字资源的质量监管,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

篇6

(一)教育资源开源化更多的开源代码、软件开放给学院、教师和学生,学院可以应用这些开源软件快速、简单地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与国内外兄弟院校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这也有利于远程教育的深入发展与普及,让更多的学习者能够接受教育,实现平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移动学习自由化在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育中,技术支持服务平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生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安装客户端后,即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远程教育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它使得学生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学生可自由安排学习进度,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下载电子教材和课件资源到移动手机、平板电脑上,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浏览学习。如欧盟的“FromE-learningtoM-learning”和“Mobilearn行动”以及英国的“M-learning”等项目的框架指引下,移动学习引入学校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三)信息联合社会化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知名高校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信息的高度聚合让大量的资料能在线上不同网站传播,然后再将各种资讯集结成通讯报导或网页,以方便参与者读取。学习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中,Web3.0时代的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库,容量无限。

(四)学习过程个性化Web3.0时代的任何一个远程学生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学习数字王国,收藏并整理自己感兴趣的网络教育资源,可自由分享,邀请同学积极互动。Web3.0时代的远程教育知识传播具有建档便捷、成本低廉、辐射面广、多向交流等特点,对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资源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Web3.0在数字化教育时代对远程学习者的要求

(一)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以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自身为主体不受时间空间及教学环境限制,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Web3.0时代的学习环境突破了原有的教室与课堂,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要求学生不能过分依赖老师和教科书,而需要自己判断、自己选择。在网络资源环境下,学生应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团队学习能力团队学习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团队目标一致。二是知识共享。首先,受教育者的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要基本一致,这是团队学习的基本要件。另外,知识共享实质上是内部交易的过程。只有通过知识共享,才能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在Web3.0的数字化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注重团队精神,既要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也要重视网络学习的社会化优势,学会主动寻求学习伙伴,共同探讨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创新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是善于运用前人经验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Web3.0的数字化远程教育不仅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也有利于发挥教师、助教与教学管理人员在引导、监控、督促、考核、评价等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创新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者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包含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设想,而且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有密切关系。

三、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在Web3.0时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伴随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大屏触控移动终端的流行,在教育领域中正在促成新的学习型态———“移动学习”。对于选择远程教育的学生来说,浏览课件、查阅资料、在线交流讨论显得非常便利。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丰富的教学资源、强大的师资队伍、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都成为学校远程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和相关规定,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实现远程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同时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

从2012年5月开始,学院经过需求分析、技术方案确定、iOS移动学习平台系统服务端设计、iPhone/iPad客户端UI设计、系统编码和系统测试等过程,已成功开发基于Android客户端、iOS客户端的移动学习平台,其功能包含版本更新提醒、用户登录验证、学院通知、学习中心通知、课程通知、各类已修课程成绩查询、在修课程与已修课程中的课程导学、视频课件在线点播、课件下载(支持断点续传)和离线播放学习、常用信息查询等,使用者在Android手机上安装此客户端后,即可通过无线或3G网络连接到浙大远程教育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iPhone客户端(浙大远程)和i-Pad客户端(浙大远程HD)分别于2012年10月9日和10月18日在苹果应用商店通过审核并。学院基于Web问卷调查系统面向2011年和2012年春秋批次学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移动学习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不少同学积极肯定了使用iPhone/iPad终端程序的便利性。对于拥有几万名远程学生,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的浙大远程教育而言“,移动学习”的建设内涵显得更为丰富,更具有实践意义。当然,在Web3.0数字化时代,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要继续做好先锋模范作用,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学习内容定制个性化Web3.0时代对学生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条目,而是如何从众多的资源中获得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如何设计自己的知识框架,如何深入挖掘、自我突破。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多做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借助Web3.0技术,通过Blog、BBS、E-mail,尤其是随着Web3.0到来应运而生的个人门户,构建新的移动学习平台,如增加在线作业或离线作业下载上传、统考和学位考试的信息、讨论版块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未来的Web3.0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求,从知识库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能从互联网上聚合其他信息,就像给每位同学提供了一个私人顾问,形成各自的具有独特内容的个性化学习门户。

篇7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广告行业带来了巨变,广告从媒介形态、格局,受众角色、行为以及品牌的营销传播都发生了变化。面对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作为行业的发展动力源泉,广告教育必须迎接挑战,变革创新,为广告行业培养数字时代具备新视野、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广告人才。

一、数字时代广告行业的变化

1、广告的内涵及范畴在扩展

阿伦斯在《当代广告学》中指出:广告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观点)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阿伦斯通过几个关键词对广告进行了权威的解读,而这些关键词在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

关键词一: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

这里的“非人员”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媒介,而且是以大众媒介为主的传统媒介,“非人员的信息传播”即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二是指广告受众,广告针对的对象非个体人员,而是群体。

数字技术带来了媒介的碎片化、消费者的碎片化,使广告进入了精准时代,使广告呈现出一对一的趋势。广告主完全可以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的分析,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的细分,并通过个体消费者的媒介使用习惯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传播活动。

关键词二:确定的出资人、有偿的

这两个词的传统意义,一是指广告是由广告主付费买单的;二是指广告媒介不是无偿使用的。广告费用的大部分是用来购买媒介的。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自媒体(consumer genertated media)的兴起,在越来越多的病毒营销、口碑传播案例中,消费者自发为品牌做免费的信息传播时,我们不禁要问:广告真的一定是付费的吗?

2、广告行业的运作方式在变化

数字媒体的崛起,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丰富了广告传播的中介,而且从源头上改变了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在终端上改变了广告的受众――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随着数字媒体的风起云涌,“大创意”不再是美术达人们的头脑风暴;有效的传播也不仅限于四大媒介。如2010年麦当劳疯狂鸡翅活动,就是广告创意和媒介创意的优秀整合。广告的创作过程也由过去的创意部门和媒介部门的明确分工,职责清晰而转为现在的媒介部和创意部跨部门直接融为一体而合作进行。

二、广告高等教育的理念须革新

1、数字化思维的培养势在必行

(1)数字广告是广告发展的趋势

几年前,数字营销还只是传统媒介营销的补充,而今日这种格局已经发生了惊人的改变。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数字营销在广告主整体投放中所占的份额正在出现大幅度地上升。全球最大的4A广告公司WPP集团2010年的财报显示,数字营销占据29%的比重,预计2011年或2012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35%-40%。

数字营销传播领域已经将媒体归为三类:付费媒体(Paid media)、自有媒体(owned media)和赢得媒体(eared media)。三类媒体的组合可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及成本控制,成了媒介组合的热门议题和时行做法。

(2)确立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

数字技术带来了消费者权利和地位的上升,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受众。消费者可以主动点击鼠标选择信息和敲打键盘创造信息,成为信息的选择者和窗口的创造者,成为广告和营销的中心。

例如:广告媒介策划就正在由传统的“以媒介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今天的媒介策划,广告人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哪个台收视率最高,而是先考虑我们的消费者还看不看电视,如果我们的消费者不在看电视,他们又在看什么?因此,在广告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思考和实践。

2、培养学生数字化操作的能力

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通过数字化技术广告人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消费者、把握市场,并且可以通过更多、更有效的途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现代化广告技术离不开数字化。

具体而言,广告业的数字化技术往往运用在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市场数据挖掘、统计和分析;第二,通过多媒体数字手段制作广告作品;第三,通过数字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培养学生数字化操作能力同样可以从这三方面进行:

(1)通过市场数据挖掘、统计和分析掌握数字技术。例如,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的用户行为追踪软件iUserTracker,可以追踪用户的全部上网及应用行为。通过该软件的应用,学生不但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得到消费者的各方面信息,包括:消费者心理和价值观信息、消费者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数据,而且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

(2)通过广告作品制作掌握多媒体数字手段。例如,富媒体广告的制作――利用富媒体技术把大K数的广告文件(视频广告片、Flash广告等)通过在大流量的门户网站上流畅的播放,具备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且互动性高,因此能获得高点击和互动。

(3)结合数字媒介进行广告信息传播,运用细分不同媒体的特点(见表1),从而在付费媒体、自有媒体、赢得媒体优化整合的过程中,掌握和提升数字技术。①

三、适应数字时代的广告实践课程改革设想

在一份关于“广告专业毕业生去向”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各高校毕业生去广告公司就业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和媒介的广告部。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称,社会化媒体风头强劲、可视化内容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增长明显。高校作为向广告行业输送人才的基地,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应该密切结合行业动向。当今广告公司和企业市场部门都从组织架构和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较大动作的革新,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以业界实践为根基,寻找教学改革的灵感已经是高校课程创新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

1、4A广告公司与国际品牌市场部组织架构

目前业界公司内部分工的基本方式,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线上营销、线下营销和在线营销三个部分(如表2):

2、广告专业实践类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

根据业界的分工方式,高校广告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可否依据营销的三大部分分为三大类(见表3):

ATL线上广告能力培养:主要包含课程《品牌学》、《广告策划》、《广告创意》等,使学生能够把握市场,进行市场分析、消费者洞察、科学的品牌定位;把握广告、广告活动创意的表现方式,将广告作品通过电波媒体(电视、广播)、印刷媒体(报纸、杂志)、户外媒体(墙面、电梯、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火车、飞机、机场、候车亭、霓虹灯广告船、海报、气球、LED)进行传播。

BTL线下营销能力培养:主要包含课程《公共关系学》、《客户关系管理》、《会展实务》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展览、礼品、会、论坛、促销、活动、公关、客户关系管理的策划和执行,协助建立品牌公共影响,维护消费者关系,促成消费者购买。

OTL在线广告能力培养:主要包含课程《广告策划(新媒体)》、《广告创意(新媒体)》、《广告媒介策划(新媒体)》、《多媒体设计》等,使学生在案例分析、课堂模拟、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教学形式中,增加各种新媒介的实训经验,使学生能够通过企业网站、微博、博客、社交网、富媒体、网络视频、文字链、聊天室、即时通信、移动通信、搜索、短信、EDM、EPR,掌握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策略和手段。

当然,三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或许会出现一定的重合和交互。但这样的分类,主要并不是通过课程名称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区分来实现的。例如在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新媒体的策划与传统媒体的策划相结合,培养的是学生在数字化视野下的综合策划能力。可以确定的是,对学生教育的改革的同时,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和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与业界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广告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是来自广告公司、企业市场部门,通过与业界的紧密合作达到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广告人才。

参考文献

①资料来源:Forrester Research公司

篇8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

1、教材种类单一, 忽视专业差别。

不同的专业( 如文科或理工科、土木或汽车专业) 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所用教材基本一致, 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近乎相同, 以致无法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近几年,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职高专的数学教材, 虽比过去的教材有较大优化和提高, 但多数教材仍然没有摆脱数学学科固有的框架, 教学内容的设置脱离专业实际和就业需求, 没有真正转移到服务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轨道上来。

2、教学学时不足, 掌握知识有限。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与之相应, 高职院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教学和职前实训上, 包含数学学科在内的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一般都不多, 与本科院校有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对几家高职院校的调查, 发现教育部对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的教学时数有明确的要求, 外语课由于有考级的要求而得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重视, 数学学科由于缺乏硬性的约束而处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其课时量不断受到挤压。

3、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方法呆板。如今,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 教学方法基本上可以形容为一根粉笔教到底, 一堂课灌到底。教学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 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加之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其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脱节。又有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循序渐进”, 过分强调反复讲解与训练, 学生忙于应付大量琐碎计算, 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二、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未来发展模式探索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我们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立足于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到教学技术更新对于教学活动整体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不抛弃传统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新的物质基础。以下对未来数学教育的可能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

1、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实现数学自主性学习

数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先进行知识的讲授,再讲解例题,最后是学生练习。这种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没有针对性,缺乏新意,学生没有参与感,被动接受,从而失去兴趣,感到数学枯燥难懂,最终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未来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在教授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从依赖教师的“教”,变为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的“学”。

2、创新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时代,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粉笔+黑板+口授”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也不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因而必须创造出一种“粉笔+口授+计算机演示”的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信息呈现速度较快,传送单元信息量大,在某种情况下会影响学生的接受,为此,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校园网建立《高等数学》课程训练与答疑教学平台。主要包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解释;教学同步训练题和单元测试题;重点知识和典型问题答疑等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提供一个除课堂教学以外的、与教学同步的新型教学和训练平台。做到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选择的自主性,以开辟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新场所。可以说,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给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契机。

3、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将更为紧密

由于高职院校数学教育重在与专业相结合,所以在未来讲授与专业有关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将与有关专业的信息提前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出来,从而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实践生活的感觉,便于将数学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使得高数的实用性更强。此外,多媒体技术兼有容量大、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可以大大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从中吸取更多的信息量,这对于增加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很大的帮助。

4、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方法上,将更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建立数学模型。对于问题的求解,以掌握某种数学软件为核心,学习者将从复杂的恒等变形和繁杂的运算过程中解脱出来,应用数学思想和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为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向学生介绍数学软件的一些基本原理,使其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熟悉数学建模的步骤,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例如,在讲授利用定积分求立体体积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立体图形直观形象地加以再现,从而使学生很轻松地将该图形的形成过程想象出来,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奠定基础。

结语: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 进行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 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 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办出职教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配套专业教学改革, 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拓.高职数学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01)

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转变。我国在世纪之交的前后5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高峰,馆员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于是,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工作岗位角色的转变成为同济大学图书馆思考与实践的一项重点工作。

1组织图书馆全员教育与培训的途径

1.1资源整合,系统升级,组织馆员培训

2000年,同济大学完成了原5所学校合并的工作,图书馆进入图书资源的整合与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转换工作。2002年,在资源整合、系统转换工作基本完成的前提下,我们组织了第一次全馆职工的培训。2005年系统升级后,我们又一次组织全员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使得图书馆的新老职工全面了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对自己工作岗位的对应模块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到读者服务过程中。

1.2迎百年校庆,开展爱岗敬业的教育

2007年是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年。我们抓住时机,开展爱岗敬业、弘扬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教育。职工通过《图书馆职业精神》、《公共关系学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等系列讲座及讨论,提升了图书馆馆员的自身价值,理解了高校图书馆在世纪之交变革过程中带来的冲突,并在工作中以行动支持图书馆的各项改革。

1.3组织学术活动,提高馆员业务

素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引发了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变革,同时也带动了服务方式的变化,馆员不懂得这些新知识就不会有自觉的工作态度,更谈不上主动的、创新的读者服务行为。2005年以来。我馆积极邀请国内外图书馆界28位专家、学者来馆做了29场学术报告,传播图书馆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我们要求图书馆中级职称、中级岗位以上的员工都应参加听讲,也欢迎其他同志参与。

1.4配合全校文献资源的整合,组织二级学院图书资料人员的培训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包括了二级学院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的整合。2006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全校二级学院图书馆(室)资料人员的培训,系统讲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内容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使用。至目前,已完成I9个二级学院图书馆(室)的文献资源整合,基本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2为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对部室主任进行培训

2.1组织部室主任理论培训班,提升他们在数字化环境下的管理能力

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抓好图书馆部室主任的教育与培训是极其重要的。2002年,我馆推行图书馆工作人员聘任制,将原来25个部室机构精简为16个。通过竞聘,产生了新的部室主任。2003年开始,我们利用寒暑假,先后组织了8期部室主任培训班,对部室主任进行系统的管理理论教育。每位参加学习的同志既是学员,同时又是教员。我馆4位行政领导每人承担了3次的授课任务,近80%的部室主任走上讲台。这种培训,效果非常明显:丰富了部室主任的管理知识,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时还充分地展示了个人的价值,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2走出校门,与同行合作,组织部室主任培训

为了拓宽部室主任的视野,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在2005年开始探索将部室主任的培训推出校门。几年来,我们先后与南通大学图书馆、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安徽滁州学院图书馆合作,组织了部室主任培训班。部室主任在学习各兄弟院校图书馆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逐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行的讲课,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马世平馆长、教授的《常用中药养生健身的调理法》、井冈山大学图书馆王喜和副馆长的《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滁州学院梁辉馆长的《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学术报告,至今都记忆犹新。

2.3重视国际交流,选派部室主任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国际的合作。近5年来,我馆在推进部室主任参加境外培训工作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尝试,先后派遣到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理工学院图书馆进修学习(2—3个月)6人次;到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和澳门大学图书馆访问与见习(10天一批)7批32人次。所有的部室主任都轮了一回。

2008年,我馆与德国鲁尔大学图书馆建立互派馆员,交流访问的合作关系,每次1人,每次2周,已有2位部室主任选派参与交流。香港大学图书馆近几年连续举办亚太地区图书馆馆员领导力培训活动,我馆已先后选派了5人参加培训。2009年7月,我馆又选派2位部室主任与馆长~起赴美国参加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并参观访问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greensboro分校图书馆。另外,本世纪以来,我馆每年都坚持选派2名部室主任以上的同志参加国际图联大会。通过以上国际交流活动,不仅增加了部室主任的业务新知识,同时,也带回图书馆的国际发展趋势,有力地推进了我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3组织馆内业务骨干、优秀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3.1重视馆内业务骨干的教育与培训,促使他们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咨询员

荷兰图书馆专家舒茨指出,“由于信息在未来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我们必须配备更多的人员去做信息研究和咨询服务,同时也要加强自动化部门的人员配置。”随着向数字图书馆的推进,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各种信息服务中,将有更多的馆员参与到以参考咨询为重点的读者服务中。本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推进,我馆将高级岗位和关键岗位列为业务骨干岗位,承担起信息咨询为重点的读者服务工作。对这些业务骨干的继续教育与培训重点放在选派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以胜任岗位要求。关键岗位的馆员及部分高级岗位的馆员已被选派到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和澳门大学图书馆学习。2004年以来,我们组织业务骨干参加上海图书馆等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会25场,参加听讲的达264人次。

3.2关注优秀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成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合格管理员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给馆员的工作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有部分馆员提出充电的要求,我们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给予支持。我们多次组织馆员参加计算机中、高级使用与维修培训班的学习,较多的馆员经过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够在网络环境下熟练地开展读者服务。另外,我们还坚持组织年度考核优秀的馆员外出参观学习,几年来,先后组织优秀馆员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学习。这一做法,不仅是一种奖励,而且给优秀馆员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变成“另类”培训。

4加强青年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使他们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主力军

4.1组织新馆员培训,帮助他们了解高校图书馆

我馆十分重视新进馆员的教育与培训。每年都组织新职工培训活动,给他们介绍图书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同时,还安排非图情专业的新职工参加上海图书馆等单位举办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培训,造就一支既有学科背景,又懂得图书馆知识的新馆员队伍,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4.2组织青年论坛,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随着新馆员人数的增加,在馆长的建议和支持下,我馆于2005年成立了馆内青年论坛。他们思想活跃,进取心强,学术研究气氛浓厚,一开始就很关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问题,较长时期内积极参与图书馆2.0的研究与讨论。他们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3组织英语口语培训,提高图书馆馆员的英语应用能力

篇10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大量运作,使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数字化时代的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相继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数字化时代电影的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一、数字化时代电影教育的特点

1.较强的综合性。

由于电影具有综合性的美学特征,因而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只不过,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化时代的电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是电影不断从文学题材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电影在成长初期,不仅借用戏剧的创作题材,而且将戏剧性动作改造成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影从文学中继承了许多叙事方式和叙事手段,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性和散文的纪实性。电影更是过多地吸收了小说的叙述、心理描写、结构布局等诸多手法。此外,电影还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中吸取了视觉的直接感染力,从音乐中吸取了节奏感和感染力。二是现代科学技术有力促进了电影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语言的创新以及电影美学观念的改变都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数字技术的运用,使电影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更是突飞猛进。

2.浓郁的商业化色彩。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影为了自身的生存,在大规模利用数字化的形式来包装自己的同时,开始追求市场利润,把生存作为第一要义,一味地迎合百姓要求,赢得利润的最大化。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电影教育上升到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

3.掀起一股新的接受美学观念。

数字技术的普及改变了100多年来人们看电影的方式,看电影的方式越来越个人化、私密化。数字电视技术使我们可以从电视上看电影,可以从网络在线或下载观看电影,也可以观看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制作的DVD影碟。在此基础上,电影接受美学也在发生着改变。目前中国电影的观众以青年人居多,他们又是多种网络和数字媒介的使用主体。可以说,数字化造成了电影受众的分流和小众化。

二、数字化时代电影教育存在的问题

1.庸俗化与琐碎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众文化要求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开始步入多元化、平民化的时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数字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电影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开始融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平凡生命的价值,着重表现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将娱乐作为第一追求。在表现上,越来越趋向于琐碎化,丢弃宏阔的整体感,偏向表现细枝末节,主要表现普通人卿卿我我的个性悲欢离合,满足于人望的展示,失去了艺术吸引力。

2.艺术形式的模式化与主题的平淡化。

数字化技术虽然给电影带来了巨大变革,但技术的革新并不能解决积存的旧问题。新媒体下的电影在制作、发行和放映方面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越来越多的视觉奇观轰炸、极其乏味的老套叙事已开始使观众产生一种厌烦心理。观众在领略了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视觉奇观的同时,看到的仍旧是传统的叙述方式、主题化的表面单一、人物形象的概念泛泛、艺术风格的含混矛盾等等。可以说,如果模式化不破除,中国电影很难赢得更多国内观众,又谈何走向世界!

三、数字化条件下充分发挥电影教育功能的对策

1.在电影剧本的创作上要注重作品的教育性内涵。

电影创作人员在创作剧本时,应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主要创作指南;在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要以深刻的内涵唤起观众深入地进行对社会现实问题和自身处境问题的思考,并给予启发,赢得观众的好评。另一方面,从电影观众的角度来说,人们在电影审美中所要满足的教育要求,应该说是人们对价值的一种需求,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需求之一。人们看电影,除了欣赏娱乐,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启发、认识,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为此,电影创作人员应重视电影的教育性内涵,当然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说教,应该凭借媒介的强烈感染,观众情感的自觉介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强化思想性原则,加强对电影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性是电影教育的原则,必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从电影内容到电影形式,从电影指南到观影活动,都要突出思想性,要坚持思想导向第一的原则。要加强对电影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将影视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对电影教育的研究,对电影创作的不良倾向要进行批评和纠正。

篇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Learning by digital knowledge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in the Knowledge Fusion era.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services are generally provided through the portal to show. Currently, the field of education portal will fu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pplications, services to provide users with a deeper level, professional, personalized service entrance, but lack of technical environmental studies, knowledge services is only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including discovering knowledge, push knowledge, mining knowledge etc. Therefore, the paper proposes a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for personalized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rvice portal. It designed by knowledge fusion process.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support the realization of personalized knowledge service.

一、 背 景

随着终身教育、泛在学习(U-Learning)等理念的盛行,人们有了知识获取与知识创新的渴望。同时,知识的增长、传播、转化、创新都非常迅速,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信息是形成知识的原始素材,知识是信息发展的高级形式。然而,信息本身存在可信度低、结构冗杂、重复度高、隐藏信息多、同一对象多种描述等特点。因此,在信息爆炸且人们对知识的需求空前膨胀的情况下,提高信息资源可信度和纯净度,对信息进行合理转化、集成、融合,提高知识的获取效率,完成知识的协同、共享和进一步挖掘,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我们称这样的时代为知识融合时代。要实现知识的快速、高效融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如下具体的学习要求:

(1)需要开放式的学习平台。提供灵活、普适性的知识服务框架,融合各种资源和应用,通过统一的标准共享结构化的数据,实现各子系统的服务以一种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平台。

(2)需要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知识融合的过程是个体对于信息进行加工、转化,从而改变其内部认知结构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是一个特殊个体不断转化、提升的个性化过程。因此,知识融合的过程应满足个性化要求。

(3)需要生态化的学习环境。知识融合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环境,将硬件设施、资源、服务等多种要素进行集成,实现和谐发展。

(4)需要融合化的技术支撑。知识融合必然需要相关融合技术的支持。随着web2.0的发展和Web3.0的萌芽,SOA/WOA、REST、SOAP、Mashup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具有很好的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为知识的有效融合解决了技术障碍。

数字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获取与创新的重要方式。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计划(MIT OCW)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欧洲的远程教育机构组织已经发起了三大开放教育资源计划,分别是:英国开放大学的开放学习计划(Open Learn),荷兰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计划(Open ER)和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自主学习中的多语言开放资源计划(MORIL),都为用户提供各种基于数字教育资源的学习服务。另外,世界上有很多标准化组织研究网络教育资源标准,IMS、LOM、Dublin Core、SCORM等。国外还出现了一些开源社区,如Sakai、MOODLE等,促进了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软件工程化,并支持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提供。国内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雏形已初步形成。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成国家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库,并已建成了多个职业与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知网(CNKI)等多个知识服务平台。这样,“服务”的理念顺理成章的引入到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之中,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概念由此提出。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是以数字教育资源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研究用户信息需求,有针对性的传播、加工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相关应用服务,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增值,并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满足用户的学习需求。数字教育资源的采集、组织、加工、融合等都是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范畴。

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一般通过门户的形式提供、展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单一的服务模式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虚拟化的体验模式与人们渴望进一步深度参与和创造、实现“情感化网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Web2.0的发展和Web3.0的推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服务方式的更新与完善,更是服务理念的人性化发展。同时,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以及融合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对分布的信息资源、应用、服务进行融合,并按服务流程进行链接,实现统一、全面的资源、应用、服务、用户之间的协作。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作为门户网站中一个重要部分也遵循这个发展历程。目前,教育领域的门户网站也都将进行信息资源、应用、服务的融合,为用户提供一个更深层次、专业化、个性化的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入口。可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将成为学习门户的发展趋势。科尔金对个性化教育资源服务做了如下阐述:是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当的人提供适当的信息。因此,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即获取用户个性化的知识需求,提高信息资源可信度和纯净度,建立多种用户网络行为的跟踪渠道,自主整合有效的信息,对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实现知识服务。

国外的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正从在线课程、政府网站门户、培训认证等功能单一的网站发展为综合的集咨询、资源、服务、课程、培训于一体的综合门户,更加关注依据知识流程的个性化服务的提供。我国在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的建设上也取得不小的成就,专业的内容服务、个性化的学习档案、互动性强的交流平台等都是我国个性化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的突出特点。但是,目前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在技术环境的研究方面比较缺乏,对于发现知识、推送知识、挖掘知识等知识服务仅是初步探索。因此,在知识融合时代背景下,提出一种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技术环境,从技术环境角度按照知识融合流程设计了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融合的支持技术,并将各种技术合理结合,形成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Mashup知识应用融合生态环境。

二、 知识融合技术一般架构

知识融合是知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各类信息源进行智能化处理,对知识进行转化、集成和融合,实现知识协同工作和共享,并对知识进一步挖掘,以获取有价值的新知识。知识融合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累加、组合的过程,而是根据学习服务的需求,不断的对知识对象的内涵进行优化组织、挖掘,从而实现基于知识的各种应用服务的连续过程。从1995年以来,知识融合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知识融合为主题的研究项目越来越多,所涉及到与知识融合相关的技术也随之增加。

(一)以应用为中心的融合架构

以应用为中心的融合架构是以实现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资源和软件的理念为目标,并通过应用服务器提供相关服务。尽管应用程序部署在分散、孤立的应用服务器上,服务器本身仍然能够运行所有可用的服务。应用服务器允许企业级的集成。企业集成设计的重点是围绕如何管理各种协议和中间件而展开的,在各种不同系统中处理分布式事务、基于队列的关键数据交付、或者各种其他类型的服务。图1是一个企业集成案例。各类服务、主机和数据库通过JMS(Java Message Service,Java消息服务)、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IIOP(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互联网内部对象请求协议)、CICS(Customer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客户信息控制系统)、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等API、协议融合成企业级应用,形成企业级的融合环境。

(二)以服务为中心的融合架构

Web2.0时代的到来,存在一类HTTP级别的一般融合。应用程序通常是围绕一组数据来设计的,通过HTTP协议以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属性状态转移)方式展现。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互联网应用程序)能够混合这些数据以创造新的情境,这些新应用的产生可能连数据的提供者都没有预想到。如:将地图应用程序与招聘信息管理工具混合以创造一个可视化的地图,地图上会显示招聘信息单位的具置。这样两组数据就融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应用。图2展示了这种融合的案例。通过数据库信息形成各种应用,并且将这些符合HTTP协议的应用通过Mashup环境,融合创造出新的服务,形成Web2.0风格的融合。这样,很容易随着用户的增加对应用程序做小规模的扩充,并且应用程序能够调用其他各种应用,反之亦然。

以应用为中心的应用程序一般通过外部实体来增加或减少应用程序功能模块,如可通过WebSphere(电子商务平台软件)这样的软件来进行过程管理和状态复制。以服务为中心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更整合化的增加或减少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中应用服务器都包含内置的缩放机制来自动增加或减少功能模块。这两种应用融合各有利弊。以应用为中心的设计更易于开发者编程,通常采用外部软件来管理以应用为中心的程序,而以服务为中心的融合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可维护性、更易于管理和用户使用。同时,应用程序围绕数据设计并通过HTTP以REST风格公开后通过Mashup混合和匹配,以创建新的应用情景,因此,采取以服务为中心的应用融合。

三、 Mashup技术分析

随着对Web服务的研究和更多新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服务更加简便,用户自主进行开发式体验越来越容易,Mashup应运而生。早在2008年,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美国Gartner咨询公司就指出“人们期待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十大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四种就是――绿色IT、统一通信、虚拟化和Mashup。”并预测Mashup将是未来十年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

Mashup源于流行音乐,是艺术家组合或者混合两首不同流派的歌曲的音乐和歌词来创作新的歌曲。目前对Mashup的界定不统一。维基百科对Mashup做了如下释义:指整合网络上多个资料来源或功能合并到一个集成化工具,以创造新服务的网络应用程式。programmable Web中定义的Mashup是从两个或以上的外部在线资源连接数据所形成的一个Web页面或应用程序。全球领先的应用基础结构软件公司BEA认为Mashup是将一些数据源和服务组合到一起创建一种具有新功能的Web服务。《2006――2007互联网前沿发展大趋势》中认为Mashup是一种概念或理念,将成为未来内容创新性组合的全新方式。本文认为:Mashup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应用、服务,更是一种理念。通过不同的融合技术为用户提供来自不同数据、资源、应用、服务的融合化的独具特色、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值体验。

(一)Mashup架构

Mashup的架构包括三个部分:API/内容提供者、Mashup站点和Mashup浏览器。图3展示了一般的Mashup架构。

其中API/内容提供者是将内部的、外部的资源、应用、服务通过一定的Web协议和相关技术实现数据提供。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资源获取方式。一般的Web页面内容通过屏幕抓取技术获取、资源数据通过RSS/ATOM技术获取、应用和服务则通过SOAP或REST获取。Mashup站点是Mashup逻辑的位置,Mashup站点利用API/内容提供者提供的内部或外部的数据、应用等进行结合,创造新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获取、组件封装、组件注册、融合组织过程。即是通过不同的获取技术,把这些资源、应用、服务封装成标准组件,进行组件的注册、、、调用、管理,并通过服务器端或客户端两种可能的方式进行融合组织。如果是客户端融合即将Mashup页面中嵌入的代码与外部引用的API或嵌入网页中的applet进行组合,是直接客户机端的浏览器中通过客户机端脚本(JavaScript)或applet生成,这就是富Internet应用(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RIA),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减轻服务器端负载,并能在不刷新整个页面的前提下实现对内容的部分更新。如果是服务器端融合即直接使用服务器端动态生成技术(如:Java servlets、PHP、ASP等)完成融合。为Mashup应用者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应用、服务应用模式。Mashup浏览器实现内容图形化呈现和用户交互式体验。下面将对Mashup架构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做简单介绍。

(二)关键技术介绍

1. 服务架构

4. 组建注册技术

组件注册技术主要负责完成Mashup组件的注册、、、调用等功能。可以通过内部的或外部的服务器完成。一个Mashup组件只有在注册、后才能够被其他系统进行调用。主要通过UDDI(Universal Dese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WSDL(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网络服务描述语言)等实现。UDDI是基于XML的跨平台的描述规范,实现不同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上自己所提供的服务。WSDL用于描述Web Services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访问。

5. 融合组织技术

组件注册、形成完整的组件接口后,就可以由Mashup的应用者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组件完成融合。融合包括服务器端融合和浏览器端融合。

服务器端融合根据Mashup应用者的需求,通过SOAP、REST等协议向API/内容提供者提出请求,根据API/内容提供者返回的响应在Mashup服务器中按照合理的方式融合,然后将融合结果发送给Mashup浏览器完成信息交互。这种情况下,Mashup服务器处理功能较强,多使用重量级的编程语言、服务,对开发人员要求较高,负担较重,随着访问量的增加,Mashup服务器的处理工作大大增加。Mashup浏览器承担工作很少,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使用中的可扩展性很低。图4展示了服务器端融合的过程。

浏览器端融合是在通过轻量级编程语言,如Ajax等与各种资源、服务以及Mashup服务器间的异步交互,或直接通过SOAP、REST等协议响应,并对不同来源的内容进行分析、封装等,在Mashup浏览器端通过脚本语言或applet实现融合。这种情况下,Mashup服务器可以理解为,主要负责转发Mashup浏览器端的请求。浏览器端融合结构简单,开发容易,资源、应用、服务等可以实现浏览器与API/内容提供者的直接传递,因而服务器端负载减轻,并通过异步交互实现局部刷新,扩展性强,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无缝、统一的用户体验。图5展示了浏览器端融合的过程。可见,浏览器端融合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在技术架构设计中将采取浏览器端融合。

四、 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技术环境设计

知识应用融合技术架构中介绍的以服务为中心的融合架构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可维护性、更易于管理和用户使用, 提供了一个可伸缩的知识融合解决方案。同时,应用程序围绕数据、服务进行设计,并通过HTTP以REST风格公开后通过Mashup混合和匹配。Mashup不需要安装、升级、插件、管理权限,只需要各种浏览器以及运行Mashup的URL网址,因此它是一种纯粹的服务软件(SaaS,软件即服务),具有选型简单、开发周期短、使用门槛低等优势,从多个分散的站点获取信息源,以创建新的应用情景,这将是未来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开发的主要模式之一。图6是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Mashup知识应用融合生态环境。

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Mashup知识应用融合生态环境首先将对来自“十网一库”并结合其他外部源的内容通过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这种灵活、普适性的模式提供精确定义、封装完善、可重用、集成化的一系列教育信息、教育资源、教育应用、教育服务等,通过Widget进行标准组件的封装,并经由各类规范化的接口,实现服务组件的可互操作、可定制和重构等功能,并应用RSS/ATOM Feed进行信息、资源聚合,选择更加简单、扩展性更强,伸缩性强,更能满足Mashup架构需求的REST进行应用、服务融合。通过减轻服务器端负载、扩展性强、能够局部刷新、提供无缝、统一用户体验的RIA技术进行浏览器端融合,并能够通过基于不同技术的浏览器经由不同的终端,为学习者提供单点登录、个性化定制、内容及应用的主动推送及各个应用服务的统一接入,实现交互式界面展示,以用户为中心随时随地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知识应用融合的学习服务。该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Mashup知识应用融合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Mashup及相关技术在信息、资源获取的信度和效度,提高学习者之间的深层次、多角度的交流、互动,并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的学习体验,并提高网络学习环境的灵活性、敏捷性、丰富性。总之,Mashup的应用实现了教育信息、资源、应用、服务的融合,为教育领域拓展了崭新的学习空间,构建了知识应用融合的全新学习环境。

五、 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技术环境实践

在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Mashup知识应用融合技术生态环境的支持下,对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进行总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环境配置等,初期以上海终身学习网()和上海教育资源库()作为主要的应用试验环境,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定制内容,快速、准确、智能化定位资源,并基于多系统联合实现再生技术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模板,实现教学互动,完成“知识收集――知识利用――知识扩展――知识共享”的知识管理过程。上海终身学习网和上海教育资源库已经完成初步的融合,将为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的改进和进一步融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六、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知识应用融合技术一般架构的分析,选择具有更好扩展性、可维护性、更易于管理和使用的以服务为中心的融合架构,并结合知识融合技术的典型代表――Mashup技术,设计了基于Mashup资源融合的一般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的Mashup知识应用融合技术生态环境设计,为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应用、服务的知识融合,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专业化学习需求,构建知识应用融合的全新学习环境提供支持。但是,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门户技术环境在接口设计、融合内容确定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完善、改进该环境的设计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Brian Lamb.Dr.Mashup or, Why Educators should Learn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Remix [M].Educause review,July/August 2007,14―20.

[2]. Charles Severance.Functionality Mash Up――Evolving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R].JA-Sig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2008:2.

[3]. 韩蓄,张景,李军怀.基于角色的个性化门户网站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第四期,153-155.

[4]. 马小强.Mashup的教育价值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8,(9):56―60.

[5]. 王萍, 张际平.Mashup聚合技术与网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8,(3):63―66.

[6]. 沈涌.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情报学,2009.

篇12

显然,语言教学类图书的出版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我们来研究一下数字时代中外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的生存适应问题。

一,传统语言教学图书的出版现状和问题

1.传统的语言教学图书强于读写,弱于听说

语言学习,通常是围绕着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的。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缺一不可。但在实际中,传统的语言教学图书更多的是满足“填鸭式”教学。只重视提高读写能力而忽视培养听说能力,语言学习变成一条腿走路,畸形发展。

2.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而且缺乏趣味性

传统的语言教材中有些内容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师带动学习气氛,语言学习者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内容更容易引起读者的理解障碍,不利于语言学习。

当然,也有做得比较成功的,如《走遍美国》,这是美国出版的一套新型生活化美语教材。它不同于一些教材只是将词汇、语法等干巴巴地叠加起来,而是融合了语言会话与生活情境,再加上轻松的歌谣,说唱,卡通、游戏等方式,使乏味的语法学习变得有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读者定位不清晰。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图书市场上英语读物很多,但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比较少,有的书没有明确的读者对象,这就影响了市场销售。像朗文与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新概念英语》,市场定位于初高中或高校大学生,收到较好销售业绩的例子,还是比较少的。

4.传统语言教学图书传播有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这主要体现在图书的销售区域局限性和图书阅读的局限性上,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大量80后和90后更偏爱数字阅读,传统的语言教学图书已经不太能满足一些碎片阅读或视听阅读了。

5.传统语言教学图书制作费时、费成本

做一套语言类教材,需要一个庞大的编写机构花费几年的时间收集素材,然后确定编写原则,经过初稿、统稿,最后完成编写,比较费时,成本也很高。

综上所说,虽然语言类教材通过内容上的改革会对学习者有所帮助,有的教材还会附赠光盘来提供视频或听力资料,但是仍然无法阻挡内容数字化的冲击。

二、数字化对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的冲击

反观数字语言学习系统,通过现代数字网络通讯技术,创造了既能看见又能听见,还能用手操作的学习平台;通过有趣的图像、生动的声音、活泼的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学习者可以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看、说、做、演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带动,不仅能够练习发音还能够在情境中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加深印象。声音、图片和文字的综合利用,促使学习者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能力来感知新学内容并加深对其的理解,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显然,语言教学类图书内容数字化后的语言学习网站或应用程序,具有种种好处,这些好处都构成了对传统语言教学图书出版的冲击:

1.摆脱沉重的书籍

数字教材与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的结合使用,将大大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使教师、学生的操作更加简便,节省了板书和操作时间,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增加师生教学互动,丰富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电子书包”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它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便于携带;而且可以融合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建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情境;老师可以因材施教,学生可以自主高效地学习。

当然,学生丰富的阅读终端选择,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许多学习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各种有效的选择性学习。

2.语言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式更加多样化

数字语言程序提供跟读、语音比对、角色扮演等互动学习情境,使语言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多样化。学生不用再埋首于枯燥的题海中学习,学习形式多样化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语言水平在实际的应用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情景对话模式提供学习者实战练习语言的机会,也能帮助培养语感。

英国广播公司资源部是培生与英国广播公司全球商业部门的合资企业,在今年夏天了BBC快速启动应用程序,介绍了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四大”语言的快速入门情况。它的工作原理是指导用户通过平常的旅游体验,如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问路,在餐厅订餐等来学习语言。BBC快速启动应用程序有两大优点:一是更好地使用了iPhone的功能,在播放朋友谈话的音频时,可以选择有字幕的英语翻译或没有字幕的;二是语言学习者可以记录自己说的短语,然后回放与当地人的音频进行比较。

外研社近年来开发了大量通过点读笔阅读的外语图书,不但丰富了教材、教辅、读物的使用形式,而且让阅读和学习实现了互动。

3.营造互动性、趣味性强的语言学习环境

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手段,语言类教学图书表现出很强的交互性。约翰,威利的傻瓜应用程序提供“共享”界面,可以让用户连接到Facebook,在网站上练习新的语言。柯林斯和培生出版社已经与设在西雅图的Livemocha这一语言学习的社会化媒体网站形成伙伴关系,为其提供在线内容。Livemocha以订阅模式提供免费的基本语言课程以及更先进的课程。会员们可以设置一个文件与其他用户联系一起努力学习语言。

4.解决语言交流障碍的燃眉之急

在旅游或者商务谈判时,我们会遇到语言不通的障碍,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临时翻阅字典显得太笨拙。孤独星球早就进入常用语手册和旅游语言应用程序市场,并建立了一个大范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常用语手册,其中包含了31种不同语言。该应用程序能做到你期望它能做的事情:文本和音频翻译各种有用的旅游情况。约翰·威利的傻瓜应用程序提供的内容主要有简单的短语(进一步细分为各种主题,如“问路”和“工作场所”等),一本字典,识字和语言的基础知识部分。音频播放可以让你聆听到单词和短语的发音。

三、数字时代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的应对措施

面对数字内容的强势竞争,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社要如何应对昵?我们认为,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多种试探,都是非常有益的,值得在此做一介绍。相关出版社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改进性的学习应用。

1.与语言学习网站合作

培生和科林斯都与Livemocha网站合作,为其提供在线内容,培生提供英语方面内容,柯林斯提供外国语言方面内容。科林斯和麦克米伦词典也与马德里的Busuu形成了类似的合作关系。

出版社与语言学习网站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语言学习网站的免费社交媒体吸引着人们——Livemocha网站大约有850万会员,Busuu网站有300万会员。但是,当涉及到付费学习时,网站用户会更想要可信的、专业制作的学习内容。显然,出版社能提供这样的内容。例如,柯林斯出版字典和外语学习书籍有180年的历史,读者更相信这一品牌后面所带来的内容,这对于出版社获取一个全新而又有稳定的收入流,打开一个新的潜在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2.传统纸质图书出版与网络相结合

柯林斯的Click系列,既是一个独立的网络产品又是纸质图书或CD,实体书店的买家也能够访问这个Click系列网站。这种传统出版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融入了传统的实体书店,同时也给读者上网的选择。从目前情况看,有80%的Click网站图书买家会在网上购买。显然,读者可以自助选择他们想要怎样购买图书或者在哪学习,出版社也不介意是在实体书店或是在网站上购买出版社的产品。

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就实现了出版物从纸介质、CD-ROM到配套网络服务的立体化开发。以《新概念英语》为例,这套教材现在已不只是几本书,它还包括新概念英语网(网络服务)、《倒背如流新概念》(网络学习课件)、教师培训平台等。

3.开发多媒体语言在线学习产品

200 2年朗文出版社和美国北卡教育交流协会(CEC)共同开发了世界著名的LIC Online多媒体在线学习课件,充分满足了世界各地迫切学习英语的学员。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学员都在使用LIC Online学习英语,这套课程的正式学员在学习期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

外研社利用数字传播手段为传统出版物提供增值服务。比如“E佳教”人机互动智能语音课程,就是将小学教材和教辅、文字和语音资源与新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在线学习产品。现在,外教社正在逐步实现“去光盘化”,自主研发的有声资源网等十余个网站组成了教学资源网,使所有的教学辅助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

4.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定制开发教育内容

外研社重新设计全新版《走遍美国》教程,使其适合手机学习者的课程结构,满足英语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语言的要求。2008年,通过与诺基亚等业务伙伴的合作,外研社在手机出版方面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5.平衡品牌,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使销售量最大化

篇1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83-02

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快,商务英语教学指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其教学核心已经开始由传统知识型教学转变为应用型教学。但当前许多学校并没有认识到上述内容,没有依照数字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指标形成对应教学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如何顺应商务英语教学需求,构建与数字时代相协调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过分强调知识型教学

许多学院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都只强调英语知识型教学,只是对商务英语知识理论进行教育和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务英语的发展。除此之外,许多学院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商务英语经验描述和归纳,没有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直接造成知识型教学深度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务英语的发展。

1.2 核心理论构建不全面

商务英语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语言学、国际商务学等内容息息相关。在对该英语教学理论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上述学科内容出发形成对应核心理论体系,这样商务英语研究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入。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只是对商务英语理论进行分析,其教学理论体系支离破碎,缺乏核心支撑,导致商务英语教学一盘散沙。

1.3 学科资源运用效果差

商务英语学科内容覆盖面较广,教学资源较为分散。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科资源进行合理把握,依照学科资源形成复合型学习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教学质量。教师无法合理运用学科资源,无法将学科资源整合、分配和转化,最终造成学科之间相互认可难度上升,导致商务英语教学成为一片“孤岛”,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受到严重影响。

2 数字时代下连接主义商务英语教学的作用

连接主义教学是基于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途径,其主要以网络学习为基础,通过网络学习实现节点的连接,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科学化网络学习结构。该主义中明确指出教学核心是分散在多个个体、站点或软件中的,需要依照上述“节点”形成对应网络体系,实现节点资源、信息等的高效运用。连接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1)节点和信息源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通道,该通道的内容为学习;(2)不同领域、思想和观念之间的核心技能为其发现连接的能力;(3)连接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连接活动进行合理设置,要注重培育、理解和维护连接单元;(4)连接单元分析过程中要从系统着手,最大限度提升有效连接价值,而并非分析单一概念。

随着数字时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构建高效益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在数字时展进程中势在必行。连接主义形成了网络化学习结构,通过网状结构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个人―网络―组织”的统一,对学习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网络结构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行了全面培养,为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对学生商务英语运用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连接主义商务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开放性内容作为教学核心,依照该教学需求对商务英语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不同学科提炼商务英语学习理论,以“嫁接杂交”法得出最凝练的商务英语学习原则,形成高度集成的多元学习理论;连接主义商务英语教学可以通过网络结构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资源体系。在该体系中资源内容高度交叉,学科资源融合效益大大上升,这对商务英语学科内容的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上述资源集中和融合也为商务英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商务英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连接主义下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教学对象设计

网络连接主义下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时要对教学环境、教学网络、教学资源进行 全面设置,选取教师和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和执行对象,在该对象上设置师生教学空间、连接空间、表达空间等,形成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连接结构。

3.2 教学板块设计

商务英语教学模块构建的过程中要对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学术交流、创新创业及友情链接进行合理设计,依照对象需求形成对应节点,具体板块见图1。

(1)理论知识模块:要设计静态及动态理论节点。静态节点要包括商务英语理论、商务理论、金融英语理论、营销英语理论等;动态节点要包括商务英语考试大纲、考试试题、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

(2)实践知识模块:要把握好知识内容,设置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社会实践、职场实践、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对商务英语软件平台进行完善,构建以国际商务流程为核心的软件系统,让学生在该系统中训练商务英语,模拟商务英语沟通情景。

(3)学术交流模块:要加强商务英语学术研究重视程度,构建学术交流节点,如学术会议、专家会议、教师科研、学术论文等。

(4)创新创业模块:要将创新与创业作为节点构建基准,在该需求下合理运用校外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等。在该平台上进行创业建设,对优秀创新创业内容进行宣传和展示。

(5)友情链接模块:要依照连接主义教学需求对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工具、学习参考资料等进行拓展,形成友情链接节点,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学习效益。友情链接板块可以适当加入商务报纸、电子词典、读音模仿等。

3.3 教学实施设计

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教学板块学习内容,要依照商务英语学科特点构建任务驱动型教学体系。该教学中教师对各项商务英语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强调,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商务英语学习,利用教学板块资料和内容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任务,教师与学生责任分明,教学关系非常突出。学生存在问题后可以及时通过学术交流板块与教师交流,与教师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教学完成后学生以调查、小论文、分析报告等形式将本课程中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阐述和上传,形成阶段性学习知识及经验总结。教师汇总上述总结并进行分析,给予学生相应学习建议及指导,将优秀作品在学术交流模块进行展示。

3.4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中要把握好总结性评估、阶段性评估两部分评估内容。总结性评估为期中、期末试卷测试成绩,阶段性评估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估成绩,即学生日常表现、学习任务完成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潜力、学习参与次数等。要依照上述两方面数据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给予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迅速的反馈。

4 结语

商务英语是一门以实际运用为主的英语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连接主义可以从网络结构出发对商务英语体系进行丰富,形成持续的、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交互的商务网络教学结构,对商务英语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该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知识连接和结构连接放在设计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从本质上提升商务英语学科构建效益。

参考文献:

[1] 程婷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3(1):7-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