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设项目风险

建设项目风险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设项目风险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设项目风险

篇1

电力建设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很多,管理者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学会分析风险。一般的风险分析的方法有: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专家意见法和风险调查法为常用的方法[2]。电力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有。

1.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有2种:a)政策、法律法规变更的风险,如国家的政策、法规、法律的变化以及行业发展规划的调整和产业导向的改变对项目的运作条件产生的制约作用而造成的风险;b)政府许可和审批的风险,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施工以及设备的采购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可和审批,需要和相关的主管部门沟通与协调才能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获批并建设开工。

1.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有3种:a)通货膨胀风险,如项目进行过程中,工资和物价上涨大幅度的上涨,则会影响工程成本而造成风险;b)利率变化风险,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利率的上浮会造成项目收益受到损失;c)利税风险,国家税收方面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1.3施工风险

施工风险主要有6种:a)设计风险,设计单位设计不当造成工程返工,给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b)设备材料风险,资产管理松散,对为设备、原材料和能源的不合理分配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工期;c)技术风险,电力工程项目综合性强,涉及到很多学科和技术;d)质量风险,材料、工艺等方面原因致使工程质量不达标;e)安全风险,施工过程的不规范操作,导致设备的损坏、人员的伤亡,真接影响工程的进度;f)进度风险,工程进度的耽搁,项目不能及时投入使用,产生效益。

1.4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有:a)投标风险,投标先于工程实施过程前,很难预测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b)合同风险,如工程承包、分包合同,设备租赁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监理合同、招投标合同、技术合同等等,各类合同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履约问题,造成电力建设项目运行风险,甚至是诉讼索赔;c)成本风险,建设项目成本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管理成本增加以及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成本增加,如返工、违规被罚等;d)资金风险,建设项目概预算不合理,项目运行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不足强行开工等等都会使得项目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运行难以为继,造成电力建设项目资金风险;e)人力资源风险,项目的成员的配置不当,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影响工期、成本和施工质量。

1.5其他风险

其它风险主要有:a)自然环境风险,如恶劣的雨雪天气、冰冻天气等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干扰和破坏;b)社会环境风险,包括周围的社会治安状况、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社会风气以及公众对项目的态度等等。

2电力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以下电力建设工程风险因素的识别,我们得到了影响电力建设项目的主要因素,根据它们的层级关系,建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通过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看出,这个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共分为2层。其中第1层,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施工风险、管理风险、其他风险5个一级指标。而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细分了2~6个不等,总计18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建立之后,就该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下一步的综合评价分析。

3电力建设项目风险评价

3.1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体现了指标在风险评价中作用的大小,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也是是科学评价建设项目风险的关键。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AHP法确定权重集。

3.2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模糊评价的步骤

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模糊评价的步骤主要有:a)确定因素集和评语集;b)单级模糊综合评价;c)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最后再按照加权平均原则,定量判断和估算风险大小[3]。

3.3评价方法的应用

篇2

二、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程序

在实务中,通常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审计过程可能跨越几个年度,难以简单地将审计过程划分为计划、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为提高实务中的操作性,可将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概括为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协调和重点事项审计等三个审计基本程序,对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协调两个程序也可通过管理审计或内部控制审计完成。

(一)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确认过程,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核心工作,并贯穿整个审计过程。风险分析包括: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所有主要风险加以判断和识别的过程,重点要关注内、外部风险是否获得充分、适当的确认。在审计方法上,为防止重要风险点的遗漏,可以依据风险管理整体控制框架,综合采取观察、检查、询问、测试、案例剖析和流程分析等方法确定工程建设中主要风险事项或过程清单,如表1所示。2.风险来源分析。分析风险来源要剖析风险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寻找风险产生根源,确认风险的归属。主要运用SWOT、PEST等综合分析方法,调查行业监管情况、竞争状况和习惯做法等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和组织文化等内部影响因素。3.重要性分析。对已识别风险就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重要性分析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主要运用A—FA综合分析、风险度计算和鱼刺图等分析方法。重点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的舞弊、决策失误和资料不完整等风险的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二)风险管理过程协调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协助制定和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并对实际管理情况做出评价,预警和改善剩余的重要风险。主要包括:1.制定和落实风险应对措施。对已识别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按风险归属在组织层面进行分配。风险应对措施包括控制、转移、规避和接受等。最重要的措施是内部控制,即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业务控制流程来防范风险。在必要时,内部审计可以协助基建管理部门建立风险管理框架。2.开展风险应对措施适当性和有效性测试。运用突击抽查、针对性测试等方法,判断风险影响因素是否真实存在,检查基建管理部门、施工单位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适合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实际效果和效益如何,评估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及时反映风险事项的最新情况。比如,突击检查本单位的工程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是否在岗并按要求履行职责;进度款支付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展和合同约定一致等。风险管理协调过程可采用“风险应对措施及其效果表”反映(以“工程重大变更”事项为例)。如表2所示。

(三)重点事项审计

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当基建项目的控制环境和风险控制措施不能有效保证风险在合理水平时,为减小审计风险,应相应扩大审计的检查范围,审计事项涵盖决策、设计、招投标、变更和决算等各个重要环节。反之,当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合理、有效,风险应对措施对舞弊行为等重要风险起到了较好的防控作用时,审计力量应集中于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即便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内外部团体和人员实行了良好的风险管理,控制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也应安排对造价、质量和进度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事项进行审计,以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持续的监督。重点事项审计的范围和先后次序主要依据风险管理结果确定。从近几年工程领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风险看,风险的内部来源因素可以粗略地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非制度化管理。工程建设是建设单位阶段性任务,管理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少,制度供给不足、制度内部认同程度差,常常出现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二是博弈能力不对称。如果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看作是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主的两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建设单位在信息、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并不占优势。1.工程量清单审计。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依据,其准确、完整程度也影响工程招投标的成败。同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也是对设计质量的检验过程和进一步完善设计的促进过程。另外,对工程量清单审计还是防范清单编制单位和投标单位串通舞弊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采用工程量清单编制“双轨制”模式(即基建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别负责编制一份清单,反复核对、调整确定最终工程量清单),效果良好。2.合同审核。通过有限信息招标选定施工单位,类似于单次博弈,一旦确定了施工单位,没有重大情况不会也不能重新选择,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排他性,没有了竞争。建设合同成为制约施工单位并警示其舞弊行为的最主要依据,因此合同的审核极其重要。签订前,要审查合同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核对施工内容、工程总造价、施工期限和工程质量等是否与标书一致,检查质量保证、工期保证等承诺是否在合同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要重点检查违约条款的合理性、充分性和可操作性,预防施工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在执行过程中,重点检查合同遵守、违约处罚情况,如有变更,要检查变更合理性以及是否与原合同协调一致。3.决算审计。决算审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最后审查,重点要在工程结算审计的基础上,审核包括工程前期规划费、勘察费、设计费、招标费、监理费、配套工程费等项目全部投资情况,评价目标完成情况,要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实施的全部审计程度进行回顾和总结,做出总体评价,为今后项目的管理提供借鉴和警示。

篇3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从单纯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及援外工程项目的建筑承包商,逐渐成长为国际大中型项目投资建设业主。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国际投资建设项目呈现超大型化、跨国跨区域化、工艺技术复杂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及合作方式多样化等特征,对我国企业的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高的项目风险管理要求。因此,只有把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风险管理纳入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范畴,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及所有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

风险可定义为未来变化偏移预期的可能性及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其特征是:①中性;②大小与发生的可能性相关;③可量化、可保险、发生概率可知;④客观性、可变性、阶段性、多样性、相对性和层次性。

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的主要风险

2.1政策风险

主要指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相关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变化,导致国际投资建设项目原定目标难以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我国及项目所在国经济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财政、金融、投资、税收、环保、土地等政策调整,特别是政府更迭,他国政治因素介入,合作方地位和影响力重大变化等对项目的影响。由于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政治敏感性,规避政治风险更是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的首要内容。

2.2环境与社会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的环境生态影响分析缺陷,环保措施不当,导致重大环境影响,引发社会矛盾,从而影响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社会风险指由于国际投资建设项目对项目所在区域社会影响估计不足,或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可能给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带来困难和损失。

2.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竞争性项目常态化的重要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实际供求关系与预计有较大差距,导致项目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低迷,产量和销售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严重影响项目效益。市场风险涉及面广,风险因数多且复杂,需要分层次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认真予以识别。

2.4工程与技术风险

虽项目前期阶段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对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选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建设方案、场(厂)址选择、工程方案及配套工程方案、原材料燃料供应、总图运输等进行了必要的论证分析,但由于资料不全、前瞻性不足等主客观原因,仍可能发生预料之外的问题,使项目遭受损失。特别需要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工艺技术本地适应性、成套配套质量、能耗消耗指标、引进国外二手设备的工况性能,以及成熟工艺与当地原辅材料的匹配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2.5组织与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指由于项目管理模式不合理,项目内部组织不当、管理混乱,本地化失败,主要管理者能力不足、人格缺陷等,导致投资突破预算、项目不能按期竣工投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组织风险指由于项目参与方众多,法律法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差异,各参与方动机和目的不一致,项目参与各方合作失败,可能导致项目合作的风险,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2.6项目特定的风险

其他风险指针对具体国际投资建设项目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的特有风险因素。例如,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需要特别注意考察核实外方合作对象法人资格、资信、实力和合作污点记录等问题;对于矿山、油气、有色资源开采等资源开发项目,资源储量、地质结构、勘探技术等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融资风险是需要认真分析的一个风险因素,资金供给不足,资金源中断导致建设工期拖延,严重时甚至被迫终止项目;利率、汇率及外汇管制等金融市场变化也是必须分析的重要风险因素;对于大量消耗原辅材料的项目,原辅材料的供给、价格和运输保障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风险因素;在水资源短缺区域的项目,项目耗水量大的,水资源风险因素必须应予重视;国际农业投资项目还必须考虑气候、土壤、水利、农药化肥适应性、病虫害以及管理技术适应性等不利影响的风险分析。

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风险分析的程序内容任务

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任务是:①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法;②识别风险源和风险状况;③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影响或损失程度;④制定风险对策和风险应对计划,估算风险应对成本,确定风险等级和处理权限。

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的常用方法:风险解析法、专家调查法、风险概率估计法、概率树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风险综合评价法。

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的具体程序如下:

3.1 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时,应注意借鉴历史经验,特别是项目后评价经验。风险识别采用分析和分解原则,把综合性的风险问题分解为多层次的风险因素。风险识别的结果是动态风险清单。

3.2 风险估计:估计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其对项目影响程度。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

3.3 风险评价:指在风险估计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风险程度进行分类,揭示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风险因素,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包括单因素风险评价和整体风险评价。

3.4 风险对策:是国际投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四点基本要求:①贯穿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②针对性;③可行性;④经济性。

3.5风险的动态监测与控制:是动态过程,即识别、分析和预测新风险,继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和风险清单,重新分析现存风险,监测不可预见事件的触发条件和残留风险,评审风险应对策略、应急预案、定期汇报制度的实际实施效果;更新分析评价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建立项目经验教训数据库和风险管理模板。主要方法有:风险再评价;风险审核;偏差和趋势分析;技术绩效测定;储备分析;状况检查会。

4 国际投资建设项目的常用风险应对策略

由于国际投资建设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具有威胁和机会并存的特征,所以风险应对策略分为威胁风险应对策略及机会风险应对策略。

4.1威胁风险应对策略针对有可能给项目带来消极影响和威胁的风险,主要包括:①风险回避:指彻底规避风险,断绝风险源。通常仅适用于两种情形:一是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且发生的频率较高;其二是应用其他风险对策防范风险得不偿失,经济上不可行。②风险减轻:指把不利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降低至可接受的临界范围内,是绝大部分项目采用的主要风险对策。风险减轻措施必须针对项目具体情况提出,包括内部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及外部采取的共同分担和转移措施;③风险转移:指将项目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承担,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应注意的是它仅仅简单地将风险管理责任简单转嫁给第三方承担,并没有消除风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将风险源转移出去,二是仅把部分或全部风险损失转移出去。主要方式有:保险、第三方担保及履约保证、合同分包、合同管理等;须注意分析核实接受方是否具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处理能力;④风险接受:指自己主动或被动承担风险给项目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主动接受策略是建立应急储备和应急预案,安排人、财、物和时间用于处理已知或未知的风险。

4.2 机会风险应对策略针对有可能给项目带来机会的风险,采取的策略以把握和充分利用机会为原则。包括利用策略、分享策略和增加策略。

篇4

1.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1.1 项目风险及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本文将可能导致项目损失的不确定性称之为项目风险,专家对工程项目的风险是这样定义的[2]:工程项目风险是指那些所有可能影响工程项目目标正常顺利实现的所有不确定因素的集合。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是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的系统的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有:风险管理的计划编制、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

1.2 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及风险识别体系

风险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对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是对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也是人们得以系统的连续的认知和识别项目风险存在的必经环节[3]。项目风险的识别方法很多,最为主要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幕景分析法、核对表法等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对不同方法的选择要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很少运用单一的方法而多为几种方法的组合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风险识别的任务就是客观的了解风险的存在,尽可能全面的对风险产生的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条件进行描述,以及预测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及不好的影响。

1.3 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所谓对项目风险评价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将两者相结合来处理风险的过程,其目的是对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做一定的评估。分析评价风险有许多种方法,常用的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蒙特卡洛模拟法、模糊数学法、敏感性分析法、CIM模型。项目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如下:编制风险评价计划、组建评价组织、资料收集、危害辨别、辨别可能受到危害或波及的人员、评价风险、确定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案、实施控制、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价、定期评审、监督风险评价。

2.Z市高新区老年康复中心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2.1 Z市高新区老年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Z市高新区老年康复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我国S省Z市高新区,老年康复中心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实为11.46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这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16.5万平方米,其余2.1万平方米为地下建筑面积。容积率预计在2.44左右,而绿化率大约在35%。按功能用途讲老年康复中心分为老年大学、保健医院、老年公寓、生活配套。其中老年大学总面积1.2万平方米。保健医院总面积高达4万平方米。该项目的理念是在建成后能够使入住的老年人满意的享受到食宿、护理、医疗及康复等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能够真正使老年人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养老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2 Z市高新区老年康复中心风险识别体系

考虑到Z市高新区老年康复中心项目的规模大技术复杂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很多,并且这些因素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本项目经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应用风险识别常见的德尔菲法来进行风险识别。对若干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实际工程方面的咨询,再通过调查、分解、讨论等提出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筛查出微弱影响的、作用很小的风险因素,并且主要致力于研究主要因素相互间存在的微妙关系,对专家意见进行反复的归纳整理,遇到问题及时和专家沟通,最终得出全方位综合性的意见,并最终再次征求专家组的建议和意见,最终对项目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3 老年康复中心项目风险评价

考虑到老年康复中心项目的规模性较大,工程技术较为复杂,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都很大的,所以对老年康复中心项目的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目前处于决策阶段,数据缺乏,所以该项目选择基于AHP的风险评价法。AHP法的全称是层次分析法又可以翻译为解析递阶过程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项目进行系统的结构层次分解,将复杂的风险问题逐步细化,从最高层向低层依次分解;再通过这种系统的结构关系,将项目中可能的复杂又严重的问题化解为有层次关系体系;再运用加权平均数的数学理论以及各个层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对各个层次的因素求出权重系数,最后确定重要性,从而更有针对性的给出决策方案。在项目风险评价方法中,AHP是较为灵活和便捷的风险分析方法。

3.老年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对策

3.1 人力风险控制

业主和投资者方面,业主方面是具有很强支付能力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业主。所以在此环节可以保证业主会努力完成他的合同。

承包商方面,必须做到聘请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有适合的技术专家和项目经理的,能积极参与并且认真履行合同的承包商。保证承包商可以按时完成施工的进度和流程。设计单位方面也要做到设计的方案能切实实施,设计文件完备,及时交付图纸,保证很好的完成设计工作。

项目管理公司方面,一定要聘请管理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职业道德、公正性都很好的项目经理来监管项目。保证在施工阶段各个方面的顺利实施。保证人员和现场的安全,以及对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

3.2 系统结构风险

在系统结构方面,该项目做到了以确定项目结构图上的项目单元为具体的分析对象,即各个层次的项目单元,直到最细节上的风险。在项目实施以及运行过程当中,这些工程活动都可能遇到各种障碍和异常情况,比如技术问题以及人工、材料、机械的费用消耗等增加。为此,该项目应该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加以考虑,并想好相应的对策。还要加设专门的部门进行全面的管理,在整个系统结构中将其置放在较高的层次上面来加以重视,避免风险的发生。

3.3 老年康复中心项目建设中组织实施的风险控制

对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应该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在项目的建设阶段,该项目的业主应该起到主要强化工程安全意识的职责,将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动态结合起来,采取全面化,多样化,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方针来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发。在可以保证项目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应用各方面的措施来督促项目尽快实现预期目标,力争在最短的工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同时,主要注意下列几方面:

(1)在项目建设实施之前,为了有效降低项目中有可能潜在风险,建议通过承包方式中的招标和合同类型的选择来加以控制,并且尽可能选择规范的成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在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要对详细的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缜密的计划,并在项目施工建设中时刻督促计划的执行力度,严格按计划实施,遇到意外情况再因时制宜的修改计划。

(3)严抓质量管理环节,结合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来综合管理,建议施行动态管理来控制目标完成目标,确保目标能很好的完成并且达到降低项目各类风险的终极目标。

(4)将各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都充分的积极的调动起来用于项目管理的工作之中。在保证质量和财力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去缩短项目建设施所需的工期。

(5)对工程造价部分要建立客观的理性的科学的系统加以分析和控制。定期要对造价人员进行相关的行业培训,尽力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同时成立专项部门来把握好结算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乐嘉栋,彭胜林.建设项目投资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1.1建设项目的财务风险

高校校区建设投资巨大,虽有国家、地方共同支持,但是财政拨款确是杯水车薪,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从世界范围看并不高,2000年财政对教育拨款占GDP的2.4%,2008年为3.47%,2012年为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1]。财务状况既是高校校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还易于转化为其他风险(如工期风险),如果财务状况良好,项目容易完工。(1)政策风险。大多数高校属于全日制公办院校,省市财政每年划拨的款项,基本足够支付高校日常开支。目前,我国在大力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府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实行利息贴息、追加财政拨款,开辟“绿色通道”,降低风险。从2007年开始,我省高校招生指标受省教育厅统一管控分配,所以招生名额受到限制,因此,在影响财务风险的诸多因素中,招生政策的变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在扩建时,往往需要征用土地,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与各方斡旋谈判协调,完成选址、原居民拆迁等繁琐工作,应尽快完成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方案,减少风险。(2)创收风险。高校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每年几千万至上亿不等,加上校区建设动辄上千万的项目,自行创收每年要达到一定水平才不会导致财务危机。创收主要来源于学生学杂费,因此,足够的生源是创收风险的关键。从办学层次这一视角来分析可以得知,各高校的办学活动主要涉及了如下几个层次,例如中职、高职院校、成人专科、本科院校,又或者是自考、短期培训等。有统计显示,在2008年至201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各高校的生源实现最大峰值,但是,随后又呈现出逐年递减的发展态势。根据当前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应充分考量和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因此要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符合省教育厅的招生条件,才能扩大生源指标。当然,也要加强市场调研,研究风险,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要扩大校区建设,也要保证生源稳中有升。同时学校要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在市政府的指导、协调下,发展职教集团,联办“五年专”,与企业联合举办“订单班”、“定向班”、“函授班”及各种培训班,摆脱招生困境,推进多元化办学开辟了新的路径。(3)融资风险。高校校区建设投资,除政府投入一部分,大多以学费和银行贷款等筹资方式筹集资金。据专家分析,贷款金额控制年收入的1~1.5倍是安全的,否则将导致金融风险[2]。目前,高校运营具有的稳定性和增长性优势,促使银行以主动的态度与高校合作,最大程度满足高校贷款的要求;财政部门为高校提供的贴息政策,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校债务融资的完成。当然,如果高校建设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一旦国家紧缩货币政策,银行降低贷款规模,或停止发放新贷款,那么资金链断裂,影响着高校建设和发展。(4)财务管理风险。控制财务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严格财务管理。必须严守会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据省市财政局要求,每年定期公布上年的预决算说明,公开、透明,依法治校。

1.2建设项目质量风险

工程建设的关键是质量安全,一旦项目质量不合格,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高校校区建设工程质量风险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和施工水平不达标,致使工程竣工期内不能竣工验收。如有些教学楼楼板出现裂缝,渗水,导致教室下部的水泥漆吊顶脱落,需要定期保养,这是由于质量控制不好,施工没有做好防水措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风险,而对大部分的高校来讲,由于缺乏自己的建筑公司,工程都对外招标,第三方只要没有重大的安全事故,都会想方设法去实现利益最大化,导致质量风险。(1)客观因素。①自然因素,如火灾、泥石流等。②在开展前期工作过程中,缺乏详细的调研和勘察。例如,未能对项目地址的地质条件展开详细的勘察活动,这样一来,倘若在施工后才发现,增加工程质量风险。③资金发放没有及时到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使用假冒伪劣材料;承包方如果不及时发放薪酬或随意剥削工人,势必会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出现怠工现象,从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风险隐患。(2)主观因素。通常是人为因素①技术原因:竞标时没有技术资质或技术资质弄虚作假;又或者是承包方缺乏专业的技术工作者,或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够认真,做事草率等。②相关工作人员的权责未明确界定和分配,缺乏有效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遇到问题,相互推脱,影响工程质量。③项目监理人员或应付了事或与承包商狼狈为奸,任由承包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1.3建设项目工期风险

校区建设工期较紧,大多都要求在9月之前竣工结算,以便新生入住使用,当然过渡追求工期进度,也将影响工程质量。(1)项目规划方面。前期调研不透彻,反复修改设计方案,耽误工期;工期没有全面估计,未注意雨季带来的影响;过分追求进度,影响工期。(2)项目经理方面。良好的管理水平和对项目的熟悉了解是优秀项目经理的必备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倘若项目经理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能够对各相关部门和承包商之间实现有效的协调,那么,必然会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同时,项目经理善于利用高层授予的权限,如奖惩权,用合同约束工期,实时监督承包商如期完工。(3)承包商方面。一旦承包商承接项目后,发现其施工水平有限,方案不合理、措施不当、组织散漫,必将耽误工期。

1.4建设项目安全与法律的风险

安全是最大的利益,所以,在项目执行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是生命线。有的建筑材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施工方安全意识不强,不按规章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如设置围栏时没按要求设置[4]。校区建设项目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合同上,责任界定不清,需要用完整合同来相互制约。这些合同的签订,既要保证学院的利益,也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若出现问题,双方无法协商,则诉诸法庭,形成法律风险。

2高校校区建设项目风险防范与对策

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风险防范,其成败的关键在于防范措施。要针对其风险因素,分析成因,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策略。

2.1建设项目财务风险防范

校区建设的坚实基础是高校财务管理。校区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倘若出现资金链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导致工程出现停工甚至作废,这样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校区的建设,通常需要建立在雄厚的资金基础上。故而,高校一定要实现开源节流,争取上级财政、当地政府的支持;在保证正常教学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大力发展当地的成人教育和中职教育,走与高校联合办学之路,扩大财源,不断挖掘资源优势,为企业输送人才、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办学。在校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加强校区建设规划费用预算,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预先估算每个项目支出,严格把控施工期间的成本、人工核算,制订招投标方案。同时充分发挥风险决策的作用,有效的实施风险管理。高校校区在建设过程中,为有效的转移风险,可以采用项目融资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最近几年间的实践经验中,这一观点就已得到有效证明,但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贷款规模及管理。高校务必全面认识到贷款利息支出造成的负面影响,全面实施效益第一的理念,基于这一观点,高校应该重视内部潜力的提升,在融资方式的选取中,而非将贷款作为重点,应对自身的各类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对资金展开合理的调度和使用,尽可能的减低贷款所占的比重,从而不断缩减高校成本。(2)融资方式与风险管理。目前,在项目融资手段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如下两种常见模式,一是BOT(建设—经营—转让),二是TOT(转让—经营—转让)。通过融资商投资建设某一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归还经营权,这是一种双赢模式,可根据学校营运情况进行选择[5]。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公共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合作模式),是以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一模式被普遍应用于高校校区建设中,是降低新校区建设风险的有效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学院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压力,基于这一现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通过融资来进行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贷款比重并非愈多愈好,否则,高校自有资金的使用和效果就会受到一定限制,如此,必将影响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进而给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损害。

2.2建设项目质量风险防范

项目建设的关键是项目质量问题,其首要任务是规避质量风险,这是因为质量风险会造成一系列其他风险的产生(例如重复建设风险、安全风险等),严重时,甚至会对项目的整个工期产生影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小处着眼,防微杜渐,应从小事做起,重视对物资采购、施工各环节的监控,在项目完工之后,还应该重视对现场清理的监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制。伴随着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把事后检验变成以预防和改进为主,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诸多影响因素查出来,进行科学管理,虽然是针对施工企业,但是高校可以参考。因此,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专业技术基础、工作踏实、有大局观念,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施工质量。(2)以合同形式保证工程质量。无论是在招标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是在合同的签署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均应该重点关注,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界定,以此来约束承包商的行为,迫使他们确保项目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明确界定违约责任,并将其纳入合同。一分为二来看,第一,当由于受到质量问题,而使得院方受到严重的人员或财产损害时,院方通常会借助合同的法律效率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确保自身不会遭受严重的损害,除非在招标过程中未进行严格审查,亦或者是对方不能承担相应的理赔。一旦发生,院方遭受的无形损失还是巨大的,如建筑物倒塌,就需要重建,这样就会造成工期延长。因此,即使签署了有效的质量合同,院方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应该充分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力,借助这一效力,对承包商实施监督,使其能够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而不是在出现违约行为之后,再去追究各方责任。第二,承包商对一些辅助工程偷工减料,一旦没有监督到位,后期发生维修可能无穷无尽。(3)由管理人员来保证质量。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国家工程质量标准和合同要求,严格监控材料和施工过程。即便是在质管工作人员缺乏全面的建材质量检测工具的情况下,也不能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建筑物,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建材抽样送检。毕竟宿舍楼和教学楼通常都会集聚大量的人员,质量是否合格,关系到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只有严格把控质量,才能够确保实现最佳的质量效果。

2.3建设项目工期风险防范

工期管理的好坏决定了投资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回收,因此要引起重视。(1)合理的施工工期安排。工期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影响工期的重要因素。项目经理应按照整体规划实施,有条不紊安排工期,胸有成竹。尤其是当出现多个不同项目共同施工时,应尽可能的协调各工程之间联系,确保各个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倘若未能有效处理好各工程之间的联系,很容易导致矛盾的出现,如此一来,势必会给工程工期带来严重影响。(2)保证资金到位。项目的运行,不仅需要技术和施工人员,还需要购置相应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倘若资金链缺乏,必然会影响工作人员薪酬的发放,影响施工材料的购置,由此导致工人罢工、工期延长等现象的发生。(3)由管理人员保证工期。为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应按照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相应的监管工作者,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款,当承包人未能按期交付项目时,应向学院赔偿一定的违约金,但是,尽管学校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由于工期未能按时完成,必将影响学院的发展,而这一损失确实无法估计的。因此,当工期存在延迟交付时,应积极同项目经理沟通,尽快制定合理的措施予以补救,追加人力或施工机械,确保按时完工。

2.4建设项目合同风险防范

工程项目合同,不仅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更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点所在。签署科学有效的项目合同,不仅有助于规避风险,更有助于双方树立正确的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对合同当中所约定的款项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有助于全面把控项目所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

3结束语

将风险防范理念引入到高校校区建设项目中,对其进行风险管控,能够确保高校校区建设顺利进行。探求一条符合现阶段国情、可持续性的校区建设项目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高校校区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现实要求。因此,针对校区建设项目风险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是应用在教育相关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刘玲 单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彬.高校负债筹责办学风险问题探讨[U].现代商贸工业,2011(10):57-59.

[2]郭智辉.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篇6

前言:建设周期较长、施工技术复杂、工程消耗资金量大等,是火电厂项目建设的特点。诸多特点的存在使火电厂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了较大的风险。现今,火电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则,并在企业内部对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了完善,以便于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和预测,从而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案。若能够在火电厂内部实行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手段,将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火电厂建设工程的特点及管理要求

(一)火电厂建设工程的特点

火电厂工程建设具有规模比较大、参与建设人员比较多、建设的工期比较长、施工技术比较复杂、施工设备比较多、需要懂货的作业比较多、受气候影响明显等特点。

(二)火电厂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

1.项目数量较多

火电厂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较高,与其他企业的性质是不相同的,并且,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对火电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大部分火电厂均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在社会中背负了一定的社会使命,因此,火电厂的设备必须要稳定,经济必须能够顺利运行。在此种形势下,各火电厂每年均进行标准、非标准的设备修理和技术改造工作,项目众多。

2.项目专业比较杂

火电厂主要是利用火力进行发电,而火力发电企业又是多种技术相互配合工作的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吸收面越来越广泛,对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火力发电企业中新建立的脱硫项目,其中所涉及的专业十分繁杂,有机电、电气、热处理、水处理、除灰渣等,各种专业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的,需要协调的工作量十分大,配合的默契度要求十分高[2]。

(三)火电厂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

火电厂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工作做好全面的加强和管理,在适应火电厂工程建设特点的同时,以符合施工现场特点为基础,确立基本的工作方法和原则。

1.安全管理要具有统一性

安全管理要具有统一性一般体现在:在管理过程中,安全第一,确定以安全管理为先决条件的管理方法,同时要统一安全管理的思想、依据和标准,要统一纪律和执行力。安全管理工作只有保证了上述各方面能够做到统一,该大型的火电厂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体系才能够正常运转,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才能够做到相互协调,其安全管理的结果才是具有效用的。

2.安全管理要具有权威性

安全管理要具有权威性一般体现在:企业要设立具有权威性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命令确定后,要做到令行禁止[3]。同时,安全委员会所颁布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条例具有权威性,只要制度和条例已经颁布,全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安全委员会制定的安全生产纪律和奖罚分明的管理政策必须具有权威性,要确保企业的所有个人多能够为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负责,并付出应该有的代价。

二、火电厂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

(一)合同存在风险

该合同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的制定方,即企业,在制定合同时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未做全面的考虑,使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和施工前所预计的目标产生无法弥补的、比较巨大的差距。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合同风险的存在亦是法律风险的存在。而电力企业在项目施工建设中会签订多种多样的合同,若合同出现缺失或者损坏,以及订立和管理不当的情况,则会造成法律与经济上的直接损失。

(二)经济以及社会存在风险

火电厂项目建设的经济风险主要包括了已知的、未知的和市场经济的风险等。现今除了我国内部的工程合作之外,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亦得到了发展,在此情况下,汇率会发生变化,不同产地的原材料亦会产生价格的变动。所有变化的发生均会使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即企业处于经济风险当中。环境和战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别避免的,但是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对企业评估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起到帮助的作用,国家所推行的政策将成为企业进行风险预测所产生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技术存在风险

技术风险是火力发电企业众多风险中可以控制的风险之一,亦是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在企业项目运行中,设备均有自己的运行期限,一旦现有的技术不能够适合设备的正常运转,或现有的技术不足够成熟,均将会产生技术风险,使得企业的经济遭受一定损失。

三、火电厂建设项目的管理对策

(一)建立有效预测风险的动态评估体系

火电厂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大量风险中,有一部分可以在企业管理者对国家的政策、发展战略、市场经济发展趋向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预测。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动态风险评估体系,保障企业签订的合同合理,能够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由于现今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企业亦需要实行风险预测的可行性报告,能够准确的对风险出现的几率进行预测,同时确立较为合理的应对对策[4]。

(二)构建完善的企业决策制度

企业的决策制度要负责对风险进行预测投资,对项目是否可行、经营体制是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若企业决策合理,则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及时对其决策制度进行完善,改变政府对企业决策过多干预的模式。

(三)对引进的技术要加强评审

电力企业的主要风险之一是技术风险,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引进前进的、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技术,便于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其投资进行效益最大化。设备的采购需要既能满足技术需求,又能节约成本,而对原材料的采购要制定严格的标准[5]。由于现今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增多,因此必须引进国外的现今技术,在此基础上,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促进火力发电企业的发展。

结论:火电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中,作重要的环节之一便是火电厂建设项目在运营初期对风险的评估,正确的风险评估将有利于火电厂对项目运营的风险进行控制。火电厂项目运营过程当中存在的大量经济、政策、管理风险等,均对提高火电厂的效益有所影响,因此,要求火电厂决策人员对要求重新制定,对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时关注和了解,该方法能够使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使用合理的风险预测方案,将企业的风险降低,加快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德宝.浅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有效性及运用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5,06(01):345.

[2]O小龙.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管理重点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13,12(24):71-73.

篇7

1施工过程风险

1.1土方风险

油田地面土方工程施工存在的风险(1)设置的坡度未达到相应标准。岩石过大或过于坚硬,夹层基岩面倾斜,都可能形成滑坡,使工程建筑遭到破坏。(2)负载量太大,超出了地面的承载能力。密集土堆堆砌不合理,或未进行护坡,容易引起石块滑落甚至雨后引发泥石流。(3)已经液化的饱和土方难以起到支撑作用。岩石受到风化和雨水的侵蚀,破碎严重。从而造成土石严重分层,给项目施工带来巨大风险。

1.2气候风险

天气对项目施工的影响较大。恶劣的天气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项目施工难度,同时延缓了施工进度,使项目建造工作无法在预定期间内顺利完成。会给石油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不能够使利益最大化。

1.3其它原因

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不够高超,导致工程质量不尽人意。防腐保温设备,产品加工设备等大机械设备未正确安装,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使设备无法运行。材料的误用和材料的使用不当,是施工工艺质量差的直接原因。

2施工安全风险

2.1外界因素

建设环境不安全,保险或其它设备短缺;机械设备和设施存在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存在缺陷;施工现场缺乏照明,通风条件差,工作场所狭小,工作场所混乱,线路老化,运输线配置不安全,操作台面不安全等等现象,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2人为因素

建筑工人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以及错误的操作,都会对安全生产装置造成损坏。工人使用不安全的设备;对半成品,成品,还有工具与材料等保管不当;手工代替工具操作;冒然进入危险场所;不安全的作业手法如:加油,维修,调整和检查机械设备时分心;未按规定使用安全装备,对于易爆等危险物品不能正确处理,都可能使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3风险控制与管理

3.1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者通过对项目各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并获得有关风险管理的核心和扩展信息,以及确定在可能的范围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经理可以根据专家计算出的风险分值,得出相应级别,确定风险因素。影响项目建设的风险因子分数相加越大,意味着该项目危险因素越多,风险越大。

3.2风险控制措施

3.2.1风险回避断绝风险源是进行风险回避的有效措施,它可以阻断风险的增长。具体方法包括:采取风险规避和风险放弃,以防止产生较大损失。当然,若仅采用防止、避免的手段,反而不利于产业发展。如果企业想生存和发展,并希望避免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更科学的手段规避风险。3.2.2控制损失建设地下管道前,技术人员要展开水文调查并进行地下勘测工作,科学认真的制定相应的土方开挖方案。目前的建设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和合理的施工验收,施工验收记录,能够反映施工验收的水平。施工验收内容包括系统压力测试,连接点检测,评估处理等。为了避免施工项目失败。在施工过程中绝对不能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管理人应严查建造材料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对已被使用的材料要进行登记,以便日后发生质量问题时,追究责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有人捡漏,使用劣质材料,以确保施工质量良好。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多种形式的管理系统,制定全面的应急备案,确保风险可以用正确措施及时排除,并确保不再产生类似风险,对于风险教育项目官员,在接受安全教育后才能上岗工作。3.2.3风险转移项目经理应掌握风险转移的方法,如将风险转让给其他经济单位,一起面对风险,减少损失,风险转移一般分为保险及非保险两种方式。通过保险,除了保险人应承担责任外,还要指责上责任保险的公司,以降低石油公司受到的风险损失。实施其它非保险风险转移的经济活动,除了保险的手段外,还应包括: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若遇到因特殊构造带来的巨大风险时,可以通过转包,将风险传给分包商。

4结语

项目经理通过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做出正确的推断,采取断然手段,就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项目经理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即使该项目已经有了损失,也能够不慌不忙,从容应对,积极补救。所以,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在油田地面工程项目中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张晓珍.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推行EPC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

[2]任成锋.油田产能建设项目优化评价模型与控制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3]谢玲珠.油田地面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及防范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

篇8

摘要: 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土地获取、建设、租售与物业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好坏直接决定了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建设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先定性后定量,力求构建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22-03

作者简介:刘显萍(1990-),女,贵州安顺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工程经济管理。

0 引言

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不可移动等特点,加之受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土地获取、建设、租售与物业管理阶段及项目全寿命周期都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划分为投资决策阶段、土地获取阶段、建设阶段、租售与物业阶段,本文将建立贯穿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指标体系,以便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取决于风险管理的好坏,因此构建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的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一些新兴的学科方法如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也都引入到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中。由于建设风险的复杂性、不易定量性和评判模糊性,本文选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为主要方法进行风险指标体系的研究。模糊层次分析法是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评判逐对象进行,对被评价对象有唯一的评价值,不受被评价对象所处对象集合的影响。该方法虽然运用了模糊数学理论,但并不复杂,容易掌握和使用,其优点是: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较优。

1 FAHP评判法的模型和步骤

1.1 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为建立一套全面精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经过参阅相关

参考文献、资料等,秉承全面性和集约性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2 建设项目风险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合理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也即是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把决策问题的主要因素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具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依次如下:①最高层(A):即总目标层,表示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即层次分析法要达到的总目标。②中间层(B):即基准层,表示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即采取的方案所涉及的中间环节,是方案的属性。③最底层(C):即方案层,表示决策时的备选方案。建立的指标体系如下:

B1投资决策阶段风险:C1选址风险、C2区域风险、C3物业风险。

B2土地获取阶段风险:C4土地风险、C5拆迁风险、C6融资风险。

B3项目建设阶段风险:C7招标风险、C8合同风险、C9工期风险、C10质量风险、C11成本风险。

B4租售与物业阶段风险:C12市场风险、C13价格风险、C14营销风险、C15物业风险。

1.3 构建判断矩阵,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

请有关专家采用1-9标度,对各指标两两比较打分,标度的含义为:标度1,i因素与j因素同等重要;标度3,i因素比j因素略重要;标度5,i因素比j因素重要;标度7,i因素比j因素重要得多;标度9,i因素比j因素绝对重要;标度2、4、6、8,用于上述标准之间的折中值。反之亦然。

1.4 计算出各层次中各个功能指标的相对权重

也即是将判断矩阵的打分按行相乘,对乘积开n次方,再将方根向量归一化,就可得到各相应功能指标权重。

1.5 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λmax和一致性指标CI。

依照表1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n*为矩阵阶数)

一致性比例:CR=CI/RI;若CR≤0.1,则评判过程是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须对矩阵中的打分进行调整,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经计算,以上判断矩阵的CI值均小于0.1,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1.6 层次单排序

根据排序向量W=(W1,W2,…,Wn)T得到某层上的元素相对上一层某相关元素的相对权重。

1.7 层次总排序

风险因素层次总排序指计算所有元素相对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这一过程从最高层开始逐层向最底层进行。如上一层A包含n个风险因素A1,A2,…An,在本层次中所占的权重分别为a1,a2,…an,下一层次B包含m个因素B1,B2,…Bm,其对于上一层风险因素Aj的层次单排序重要性权重分别为bj1,bj2…bjm。B层总权

由表2所求的权重可知,建设阶段风险最大,投资决策阶段次之,再是土地获取阶段和租售与物业阶段。二级指标中,风险最大的是建设阶段中的成本,其次是投资决策阶段的中的选址风险。因此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寿命周期中,投资决策阶段和建设阶段为重中之重,重点把控土地获取阶段和租售与物业阶段,在每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把风险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1.8 模糊评语的建立

建立模糊变量集合为:C=(c1,c2,c3,…,c13,c14,c15),建立模糊评语集:Y=(y1,y2,y3,y4,y5),其中y1为风险很大,y2为风险大,y3为风险一般,y4为风险小,y5为风险很小。再次构造模糊关系矩阵R,根据以上步骤求得的准则层指标权重Wi,求得,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中权重最大的所对应的风险程度即为所评估。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贵州省遵义市某建设项目进行评价。选择该领域专家组成专门的评分小组,针对此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各个指标方面的风险度进行打分,于是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再根据表2中已经得到的权重关系,所以: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建设项目的风险度为y3(风险度一般)。

2 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笔者认为,风险因素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因此采取从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风险把控。项目的建设一共有如下四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土地获取阶段、建设阶段、租售与物业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均存在大量风险,于是又将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细分为:选址风险、区域发展风险、物业类型风险;将土地获取阶段风险细分为:土地购买风险、拆迁安置风险、融资风险;将建设阶段风险细分为:招标风险、合同风险、工期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将租售与物业阶段风险细分为: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营销风险、物业风险。由此一来,形成了四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体系。

2.1 投资决策阶段风险

选址风险。房地产项目的选址好坏与后期项目是否达到理想效果有直接关系,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地点应当选在具有投资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点,若选址不当将会造成后期项目开发难度以及销售难度增大。

区域风险。房地产项目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由于区域发展的影响,易导致周边房产价值波动,若项目所在区域经济、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发展良好将会提升该项目建成后的价值,反之将会造成消极影响。

物业风险。房地产项目所选择的物业类型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也是影响房地产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使用功能差异,物业类型可分为,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其他用途物业等,只有选择符合大众,顺应市场的物业才能使房地产项目盈利。

2.2 土地获取阶段风险

土地风险。房地产开发商获取土地有出让、转让、划拨三种方式。土地价值与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取土地付出代价高低决定了房地产项目后期盈利程度,而土地价值受一段时期国家政策与市场供需影响。

拆迁风险。房地产项目的拆迁安置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拆迁范围,拆迁人群,拆迁方式,补偿方式等因素,存在不少风险。

融资风险。房地产项目的投产运作,需要大量资金,确保资金充足是房地产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房地产企业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融资,如预收房款、银行信贷、房地产信托、建设单位垫资、上市融资、联合开发、融资租赁等方式。受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的影响,房地产融资将面临考验。

2.3 建设阶段风险

招标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由于招标方式选择等招标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有可能给房地产开发商造成不利影响。

合同风险。在建设项目施工运作等阶段,需要签订大量合同,由于合同的不完善或合同执行不力等多种合同纠纷问题,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甚至会影响到项目最终成败。

工期风险。时间就是金钱,对于房地产项目也是如此,尤其是商业地产,工期的延误,不仅会增加建设成本,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最终的运作,造成房开商的巨大损失。

质量风险。建设项目的质量关系重大,若质量控制不当,轻则返工、拖延工期,重则造成人身危险、危害社会,造成不可补救不可挽回的严重局面。

成本风险。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越好,成本越低,最后房地产开发商盈利越可观。建设项目的成本涉及到人力、材料,机械等诸多方面,受市场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

2.4 租售与物业阶段风险

市场风险。房地产项目建成后,进入租售与物业阶段,房地产市场受该时期区域房地产供求影响较大,同时也受消费者喜好、消费能力、周边竞争对象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风险。伴随房地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众消费者在关心房地产商品品质的同时,最关心应当是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实现盈利目的,将根据相关标准及政策、项目自身品质、竞争形势、市场状况、消费者喜好等不确定因素对房地产商品进行定价。

营销风险。房开商依据当前的市场情况、消费者状况、房地产商品特点等制定适合自身的营销策略,以利于房地产产品的租售。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营销方式,直接影响房地产产品租售状况。

物业风险。物业水平高低,也是决定房地产产品品质的一大重要因素,售后服务做得完善,不仅利于建设产品的租售,且建立良好信誉口碑,利于房开企业的长远发展,反之,将会造成消极影响。

3 结论

①本文是站在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贯穿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进行研究,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相关统计软件求得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模糊评语集,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风险评价,以期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决策依据,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风险规避措施,将风险降低,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②由表2可知,一级指标中,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与项目建设阶段风险权重值较大,因此,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与建设阶段应当引起重视。二级指标中,成本风险的权重值最大,所以在兼顾重点把控其他风险的同时,应当重点控制建设阶段中的成本风险。

③本文以统一框架的形式建立一套针对于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这仅仅只是项目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建设项目的差异性与个别性,结合能反映一段时期市场政策变动等指标权重集,才能对建设项目作出客观、合理的风险评价。由于研究者知识水平和时间限制,未将风险因素继续完善和细化,今后将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峰.基于大系统控制的房地产预警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篇9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必须要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这自然就成为工程参与各方实施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

1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而必须对相应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组织为降低项目风险而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活动,必然会进行一定的财力、物力及人力等资源的直接或间接投入,就形成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

1.1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组成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仅指项目组织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其包括实物资源(财、物)的投入,以及因为进行风险管理而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和管理人员的精力投入,而不包括风险发生损失。而从投入的目的来看,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可以分为事前投入和事后投入。

事前投入是以防止风险的发生为目的,在组织内部采取风险识别、评估、监控以及采取风险预防措施而产生的费用,以及由此而增加的工作量导致正常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

事后投入是以控制事故发生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为目的,在发现了风险征兆或事故发生后而对其进行检查、处置、防护以及复原而产生的成本费用。此时,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已经发生或未形成明显的风险事件,风险行为或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未造成明显的、严重的损失或未对项目目标产生严重影响。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补救,产生的后果就会越来越严重,直至严重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形成更大的风险损失。

从整个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来看,其主要可划分为:①风险控制、处置及转移的外部投入;②风险控制、处置及转移的内部投入;③风险管理过程的投入等三部分【1】。主要包括以下各种投入:

1.1.1 业主采取风险转移措施,由此增加的工程保险费,可以减少风险因素给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

1.1.2 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管理机构或部门的管理费用。相关的组织机构主要有:政府管理机构、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部、社会监测与检测机构、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等。这些组织机构都直接承担着一定的风险管理职能,因此,这些部门因履行风险管理职能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归属到该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中。

1.1.3 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自身投入,主要指为预防风险事故和进行风险管理而增加的人力、材料、设备和设施费用。

1.2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特性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是为了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的合理的资源投入,它有以下几个特性:

1.2.1 保障性

风险管理投入的目的是减少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减轻或转移风险损失。这种投入不会直接增加工程建设项目的价值,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其他各类资源投入有着本质的区别。

1.2.2 收益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投入包含着两重意思:其一,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必需进行资源投入而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但这种成本的增加却未必能直接体现在项目收益中。其二,以会计成本角度观察,即使风险管理投入减轻了风险损失,变相产生了收益,但因为这种收益难以准确计量,故此,其投入的收益也是不确定的。

1.2.3 收益的客观存在性

风险管理投入的收益虽然是不确定性的,但是因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损失也就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收益也就是客观存在的。

2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损失的分析

风险损失是指由于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或风险管理投入不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反之,风险管理投入足够且能正确发生作用,就能减少风险损失。因而,风险损失是风险管理投入不足的必然结果。按照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损失的财务特性,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损失可以分为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2.1 有形损失

有形损失是指项目风险后果所形成的直接发生项目管理过程的财务损失。主要是指财务上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包括风险发生后产生的人力支出、财物损失、收益预期降低、合同违约责任以及其它与该项目相关的费用损失。

2.2 无形损失

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风险发生而导致的业主所付出的无形资产的损失。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企业信誉损失。风险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计划的变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合同变动,使业主的信誉受损。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及该工程建设项目在社会评价中的信任度和美誉度,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和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价值。

2.2.2 心理影响。由于人们(特别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参建人员)害怕风险事件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工作效率减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发生也会使项目业主对项目后期使用抱有不易消除的质量缺陷方面的心理阴影。

3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分析

工程实践证明,业主之所以要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是因为风险管理能够为项目带来效益。换句话说,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可以减少项目风险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或是经济损失,项目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以风险管理投入的支出来换取项目在风险因素作用下的经济损失的减少。因此,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收益,实际上就是在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损失的减少。

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分析时,如果把风险管理避免或减少的风险损失看作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收益,而将因风险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费用看成是风险管理投入,那么风险管理成本与收益所构成的内在关系,可由图1所示。

图1风险管理投入与效益关系

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与收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的净收益(效益)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其变化规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随着风险管理投入成本的增加,净收益为正值,即避免或减少的风险损失始终大于风险管理投入的成本,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投入是经济合理的;第二阶段,风险管理的投入继续增加,但净收益逐渐变成负值,即避免或减少的风险损失小于风险管理投入,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投入是不经济的,而零值点则是正负收益之间的分界点。

4 总结

由此可见,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就是在假设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下,通过风险管理措施使实际目标偏离预定目标的减少程度或预期损失的减少值。而工程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不论我们采取什么管理方法,投入多少资源,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一定不会是零。因此,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追求完全消除风险,而是接受一定水平下的风险,科学地制定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计划和控制方法,合理追求风险管理的投入与收益比率。

参考文献:

篇10

工程风险及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项目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项目管理。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1.高校基本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从报建、建造到竣工验收, 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材料、资金和时间, 整个建设过程都面临诸多风险。文章讨论的高校基本建设风险管理的主体是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即业主方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

(1)管理者的自身风险。基建管理部门的自身风险是滋生其他风险的基础, 一般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

(2)管理者所面临的各参建方的诚信风险。监理单位与承包商、材料商串通一起, 蒙骗业主;监理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工作缺乏主动性。总承包商是挂靠资质, 名不副实,材料设备供货商的货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更换设备关键部位以降低造价;供货失信。

(3)合同风险。根据现场管理经验,合同风险主要有:一是对特殊工程进行分包时, 分包单位只跟业主方签订合同, 这样在项目实施中存在扯皮推诿风险;二是合同的主体资格不相称, 招标时以总公司名义投标, 签订合同时又同下属分公司进行签订;三是合同中对结算方式、增减项的执行单价等约定不明确。

(4)工程建设中的风险。一是设计单位与承包商串通, 进行设计变更, 以小变大。二是监理单位与承包商串通, 只算核增, 不算核减, 想方设法进行变更增项。三是承包商成立专门的变更增项攻关组, 层层拉拢, 信奉工程是算来的不是干来的谬论, 不在管理上要效益, 而在攻关上要效益。

其他还有不可抗力风险等。

2.高校基建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知识匮乏。

(2)管理设施基础弱、手段较为单一。

3.高校基建项目风险因子辨识

高校基建项目风险因子辨识的原则是:

(1)该风险因子必须是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其发生的,不考虑职能范围外的风险发生。

(2)该风险因子的发生对项目的建设有重要影响,后果比较严重。

根据高校基建项目风险发生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管理经验,将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和造成该风险的原因总结如下表1。

表1高校基建项目风险因子辨识结果

4.高校基建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因子,提出在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职能范围内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1)经费支付审批。对经费审批的过程严格把关。

(2)投标入围单位确定。由学校采招办等部门确定工程项目选用的招标方式,根据预算额可选委托专业单位招标、网上公告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等形式,根据不同专业邀请相关专家做评审人,确保入围单位满足资格预审条件。

(3)评标小组成员选择。评标小组应由基建管理部门的领导、相关专业科室的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邀请专家参加评标,对提出的评审意见需签字承担个人责任。

(4)招标文件编制与投标文件审核。基建管理部门相关科室按照工作计划及时提出需招标的项目,技术部门提供该项目的技术要求及工期要求,据此组织编制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及预算后形成完整的招标文件报学校分管领导审批后进行。基建管理部门对投标文件的响应程度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核,将审核结果上报分管领导。

(5)签订合同前洽商。合同签订前的洽商参与人员包括,中标单位、基建处相关科室和审计人员,他们同时参加。

(6)合同条款审核。合同条款的审核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格式是否符合规定和项目需要;与招标文件的吻合程度;投标文件中列出的主要条款是否列入合同;洽商结果是否体现;其他重要事项是否列入合同等。

(7)工程设计变更。设计变更严格执行签证制度,由设计院、承包单位、建设单位提出,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并形成意见,重大变更需请示校级领导后再签发变更需求给设计院,收到设计院的变更通知单后由技术负责人核实变更内容并签发执行。

(8)工程其他变更。工程其他变更严格执行签证制度,由承包单位提出,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并形成意见,重大变更需请示校级领导后再签发执行。

(9)材料定质定价。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招投标文件、签证或其他有效资料,提交材料定质定价签证单。现场专业负责人核实后报项目组,项目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询价,询价要求不少于同类3家企业,根据询价结果形成定价建议上报审计人员、分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10)工程材料验收。验收成员由承包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监理方有关人员组成。承包单位提前一天向监理提交验收申请,与承包单位和供货商进行验收后形成意见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必须对验收结果进行抽查。

(11)工程质量验收。施工阶段的验收,由承包单位报监理进行验收后签署报验材料,建设单位对报验工序进行抽查。对于项目竣工验收,初验合格后,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相关单位组成竣工验收小组,签署共同确认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结 语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点,高校基建部门作为工程实施的业主方,其风险管理是基本建设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只有认清风险, 科学决策,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 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减轻风险发生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于九如.投资项目风险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何光炯.风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吴志泉,曹秀琴,杨忠自.工程资产风险损失计算方法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2).

[4]马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4).

[5]高辉.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2(4).

[6]王刚,贝会华.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建设项目风险决策[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3).

[7]李姝娜.探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招标,2009(42).

[8]陈家福.浅析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J].硅谷,2008(07).

篇11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 moment with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especially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ts risk and uncertainty compared to other projects speaking more to larger.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huge, but the more big quantity, construction period is longer, more vulnerable to external many irresistible factors, so the risk of accidents is relatively a few bigger. How well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work is a need for life and property, that is an urgent attention must always things. To strengthen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the moment to risk management, maintain goo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Keywords: highways;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与风险管理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基础设施专门用于汽车交通服务,它的运输承载力比较大,运输速度比较快并且安全性比较高,得到了大家的广泛青睐,它就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出现对于加快物流运输速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就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它具有大型化与复杂化的特点,其建设周期比较长、不确定性比较大,

再加上外部工程承包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它的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是不容小觑的。任何一个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工期的延长、成本的增加,甚至一场台风一次以外爆炸都有可能导致失败。所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极具风险性与不确定性。

既然存在风险,就要想方设法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应运而生。风险管理其实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人们对它也越来越重视,加强了对其研究与探讨。风险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对项目的不安全性进行总体测评,发现其中可能引发危害性的因素,然后对其进行注意与处理,旨在规避风险,降低损失,实现投资者与承包商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广大专业人士对风险管理这一学科的研究与探讨,在具体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加强风险管理研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

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主要经过项目决策、工程设计、项目施工、竣工验收等六个阶段,其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也主要存在于这六个阶段中,我们就来大体认识一下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的特点、对公路建设造成的影响等。

(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前期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

(1)项目决策方案存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违背的地方。比如,有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可能会破会当地的一部分自然环境,但是假若这个地方以旅游业为生或者有着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风俗习惯,那么这个项目决策方案在后期的执行中会遭受阻拦。

(2)国家的经济决策方向以及相关文件发生转变,使得既有的决策方案脱离了国家发展要求的既有轨道,需要根据最新方案要求做出重新规划的行为,这样一来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需要重新动工,损失之大不可小觑。

(3)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外部的政策环境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设计决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有意要避开国家相关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使得自己的项目计划不能按时获得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或建筑规范、法规要求的批准。

2、项目施工过程中。

(1)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前期没有预料到的不利于工程建设的特殊地质条件,这样会给项目施工建设带来技术困难,会增加前期预算,甚至会延长工期。

(2)由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在这个期间的材料费以及劳务费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劳务费价格上涨,材料费价格上涨,那么工程如果继续运行就必须加大投资,一方面要与投资方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重新预算,这样就无形中加大了项目建设发展的压力。

(3)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天灾人祸不可避免。现场操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人员受伤事故,而且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必然是户外项目,比较容易受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4)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不注意把控质量,会导致公路建设质量不过关,存在潜在危险。

3、项目竣工时。 后期项目完成时可能会存在未及时竣工以及未及时运营的风险。任何一项风险都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不过关,项目收益受影响,所以及时做好规避风险的准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

风险管理之所以能够作为一门学科来供人们进行探究与学习,它必然存在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有风险意识,及时发现风险,规避风险。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是伴随风险而发展的,这些风险具有一定的特点,我们可以掌握了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防患于未然。

(1)风险的规律性。自然环境是有规律可循的,项目建设也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的,所以风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可有被预测探知的。

(2)风险的持久性与阶段性。风险会伴随工程项目发展的全过程,不是发生完了就没有了的,它存在与工程建设的始终。但是,它跟项目建设一样,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其发生形式、影响力大小都是不一样的。

(3)风险的多样性。不同的发展阶段会伴随不同的风险表现形式,从总体的风险情况来看,也是存在着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以及自然风险等表现情况的,这些风险之间是有着复杂联系的。

(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

多种多样的风险必然会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产生影响,由于风险的发生可能会使得资金运营短缺,实际花销超出前期预算;可能会导致工程周期拖延,耗费过多的时间、人力、物力与财力;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不过关,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等。其实,所面临的风险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同。有时候一个工程项目所经受的影响远远不是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诠释的,往小了说可能就是这个工程项目的失败,往大了说那就是会损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篇12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各界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天然气等燃气用量日益提高,已发展为当今城市生活的主要能源,与此同时燃气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燃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物质,其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为促进燃气工程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安全、可靠且经济、实用的燃气工程。本文主要分析了管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以期为燃气工程建设企业提供借鉴。

1燃气工程风险管理的定义

所谓燃气工程风险管理,就是识别、分析燃气压气站、燃气输配管网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科学合理的通过自留、减轻、规避、转移或者分散等措施有效的控制面临的风险,安全、可靠的达到工程建设目标的过程。

2燃气管网建设风险管理方法

2.1风险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燃气工程分成三个阶段,及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以及运行阶段,各个阶段的风险状况和风险因素存在差异。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价就是要按照各个阶段的具体特点展开评价。接下来笔者主要介绍建设阶段的评价。

首先,对风险来源进行识别。燃气管线的主要风险来源为损伤管线引起的泄漏或者爆燃,大多是由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物理损伤与化学腐蚀造成。在施工建设时期,主要风险来源包括技术风险,行为责任风险以及自然风险,具体说来有管坑挖掘填复、山体滑坡与施工者健康状况等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机械设备安全隐患或者错误操作造成的项目安全问题、以及进展中出现的矛盾等。以施工安全为前提进行分析,管线损伤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线的种类和质量、建设情况、运行和维修状况以及物理损伤等条件相关。其中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管道在装载、运输中造成的损坏或者管节组对、焊接不当等,经过长时间的腐蚀积累,最终造成管线泄露,成为燃气管线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来源。

其次,定性评价风险。定性评价风险主要是指对已识别风险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的方法,以采取进一步行动。定性评估风险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分析风险发生后怎样影响工程投资、质量、进度和工作人员安全,对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进行评估。根据危险性分值主要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危险性的评分值小于2O,是安全的,没有危险;危险性分值处于70到160范围,说明存在显著的危险,需要介入控制手段;危险分值处于160到320范围,说明存在的危险性非常高,必须通过措施降低风险或回避风险;危险分值超过320,表明极度危险,需立刻停止施工,放弃施工。

再次,定量评估风险。定量风险分析就是说在定性评估中分析对项目目标具有重大影响的风险事件进行排序,将排序在先的分配一个数值。定量评估风险属于在不确定前提下做出决策的一种量化方法。定量方法主要包括主观概率法、区间指数法、故障树法、模糊数学法、解析概率法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两种或者多种方法相组合的方法,例如模糊故障树分析法(由故障树分析模型与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而成),灰色-随机风险率法(概率论结合灰色系统理论而成)。首先要充分收集底事件的产生概率,再将顶事件的概求得出,然后把得到的顶事件的概率与预定的目标值,也就是社会公认或建设企业可以接受的顶事件产生的概率值,展开分析以及比较。要是超过社会或建设企业可接受范围,就需着手进行改进,然后重新实施定量评估,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验证,最后使其降的小于目标值;要是安全质量事故的概率及其产生的损失对社会或建设企业来说能够接受,则不需对施工方法与计划等进行调整,可切实加强监测的条件下推进施工进程。

2.2风险控制

通过分析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事故引发的直接原因,而人的缺点造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不良环境诱发或因为先天性遗传因素造成了人的缺点。以该理论为基础,细致分析工程建设各环节及存在的风险,探明关键环节,以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与预控制度的方式管理与控制其关键环节,有效的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对事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使控制风险的目的得以实现。

工程建设中,将关键环节及风险控制融入到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当中,通过培训与考核、在实施中适当调险控制方法等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

首先,培训与考核。风险管理工作中,经由培训使广大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及存在风险,认识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的强制性。建设企业以考核的方式对施工人员掌握关键环节的程度进行了解。针对考核中发现实际问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员工,使生产者和管理者在上岗之前能够将作业的关键环节、风险分析结果以及强制性要求全面掌握,为杜绝风险控制的漏洞提供保障。

其次,在实施中适当调险控制方法。经由风险管理培训以及考核之后,施工人员就可上岗进行工作。在施工中,建设企业应对操作者错误做法进行制止,整顿管理者思想认识,将项目实施中具体问题进行汇总,通过风险管理者展开风险识别、分析,此外,还要根据工程进展与工作者操作状况进行风险预识别、分析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展开相关教育培训。保证管理者及施工者都能根据风险控制要求行事,切实做好分内之事,牢牢记住风险分析结果和项目安全的刚性要求,并能身体力行,从而构建出良性循环的风险控制系统。

3总结

篇13

1 前言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实战性、系统性和反馈性等特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因素,部分风险因素是可以预见的,研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规避。从提装备研制项目效益的方面,需要对装备研制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研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规避,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

2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理论,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装备研制项目风险源分类,可以清晰界定概念,不易遗漏风险元素,可操作性强,所以本文采用该方式进行分类[1],可将装备研制风险分为:计划风险、技术风险、组织管理风险、费用风险、采购风险、环境政策风险、生产风险等。

3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和管理风险。风险管理过程由若干相互影响的主要阶段组成,每个风险管理阶段的完成都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努力。根据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管理的情况,将风险管理过程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6个阶段,如图1所示[2]。

4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有效,在构建装备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可测量性。对于定性或定量指标的测量建立详细的评估标准。

(2)可得到性。可以准确获得验证该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对于难获取的数据,采用一些近似方法获得。

(3)可跟踪性。在评估指标构建时,应考虑提出的指标是否便于跟踪监测和控制。

4.2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它包括资料信息的收集、目标分析、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指标的收集与筛选、指标内涵与标度设计、指标体系的筛选与简化和指标的有效性分析等步骤。

根据以上步骤以及装备型号研制项目风险评估的需要,在对评估目标进行分析和综合后,抽取某些共性的风险内容构成识别体系,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建立层次型结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进行整体的评价,为制定出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风险控制是对试验过程进行连续监控和纠正的过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理技术。风险控制有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两类:

反馈控制是通过对装备研制风险发生的连续观察和实时监督,发现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补救。如各种形式的审查、汇报、工作检查、阶段性工作总结等,都是反馈控制的具体形式。

前馈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风险控制方法,通过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人员的主动性预测,发现并降低装备研制风险。做法是根据对风险的预先分析,制订风险降低计划,并跟踪其执行情况,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前制定对策(预防措施),尤其对项目关键技术要实施重点管理。

6 结语

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目标的系统工程。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对装备研制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问题做了探讨性的研究,从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入手,结合装备研制项目的特点,建立了装备研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义.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陈仕亮 主编.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