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口腔医疗市场调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所有正在扩张的牙科连锁品牌中,最为突出的是拜博口腔 (表1)。2015年中-2016年中,拜博口腔新增了95家连锁门店,使得其连锁店总数达到了180家,其中包括46家医院和134家诊所,覆盖24个省份和直辖市,医生数量从672人增至934人。
有违牙科传统的高速扩张
拜博口腔一年新开95家门店,这种大规模、高速扩张的势头,可谓逆传统牙科风气而行。
过去,牙科诊所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愿意从事连锁化经营的却没有几家。大多数民营牙科诊所在一个地方生根后,往往客流稳定,现金流充足。如果牙科门诊走持续扩张道路的话,一来现金流压力会很大。以拜博口腔为例,其一年内扩张了95家门店,同期亏损也由4900万元增加到3.67亿元。原因很简单,由于业务扩张迅速,其筹建不到一年的门店数量增多,新门店业务尚处于不断爬坡阶段,而医护人才、设备、技术和IT资讯系统等方面又要持续投入,所以盈利遥遥无期。
二来,作为知识密集型的行业,牙科门诊对人才依赖度极高,而在国内,民营牙科对人才的吸引力并不比公立医疗机构有明显的优势,扩张后一旦医疗质量没法保障,任何一家门店出现问题,整体品牌都将受到影响。再者,大多数走连锁经营模式的口腔门诊,都需要引入财务投资者来缓解高速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而对财务投资者来说,IPO是最为便捷的退出途径,然而,牙科一旦上市,就要面对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要求,最好是“业绩稳增长,年年有分红”,这就反过来给上市的牙科品牌带来压力。有的牙科品牌为了维持扩容速度,往往放直营模式,转而寻求更加简单便捷的加盟连锁的道路,这又会带来管理上的风险。
综上,对大多数小型牙科门诊的经营者来说,他们不想做得那么辛苦,三五家连锁足够维持丰沛的现金流,“不缺钱、不扩张、不上市”应是其理性的选择。
从国外经验来看,大规模连锁也并非牙科的典型经营模式。联想控股医疗服务投资部执行董事魏凯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表示,投资牙科之前,联想投资团队在美国考察时就发现,“美国牙科门诊更多是以社区个体门诊的形式存在,连锁模式并不常见”。
然而,最终的结果如大家所见,2014年7月联想控股与拜博口腔联姻,前者砸下10亿元重金拿下后者超过50%的股权,后者从此也开启了大规模扩张的道路。
走机构化发展的中国牙科
那么,联想为什么会看重口腔连锁模式?拜博口腔又为何要疯狂扩张?在国内,走连锁道路对民营牙科来说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吗?
拜博口腔董事长黎昌仁于上世纪90年代从内地公立医院辞职来到深圳打工,四年后他开设了自己的牙科诊所,之后又决心做连锁品牌。“当初想做连锁,并没有太多考虑,只是想把规模做大。因为我立志要将牙科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既然如此,那就做连锁品牌,形成资源共享的模式。”黎昌仁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表示,凭借自身多年一线的从医经验,感觉牙科市场空间巨大,国家政策对民营医疗发展也越来越支持。
如果拜博口腔当初决定做连锁仅凭董事长的直觉,作为投资方的联想控股,不可能仅凭一时冲动就砸下重金,详尽的市场调查分析必不可少。
不可否认,牙科在国内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欧睿统计,2013年中国每万人牙医数为1.0,相比之下,日本2010年该数据是8.0,加拿大2008年该数据为5.8,英国2012年该数据为5.3。中国在这一指标上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数据表明,一个地区的人均GDP水平与该地区每十万人的牙医数成正比关系,以台湾为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们在牙医方面的需求上也跟着增长(表2)。从这个角度而言,人均GDP仍处于上升通道的国内牙科市场仍将持续稳定向上。
从人均牙科开支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牙科市场容量也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表3)。
市场空间适合以何种模式来瓜分?
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分析,魏凯发现,欧美牙科市场的状况对国内不太具有参考意义。欧美的医生培养体系较为完善,医生拿到执业证书后,基本已经30多岁,具备个人开诊所的能力。此外,欧美金融配套发达,可以为职业医师提供贷款、保险等,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师从学校毕业出来基本就能贷款开设个人诊所。这是美国社区个人诊所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
以上两点恰恰都是国内医生所不具备的。长期以来,国内医疗系统都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医生大多由公立医院培养出来。对这些医生来说,独立执业意味着要放弃公立医院的待遇,没有了安全感和保障不说,还要承担申请牌照、选址、投资等方面的压力。就算诊所开起来,在没有资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盈利周期很可能大大拉长,考虑到这些连环的风险,大部分医生还是愿意留在公立医院系统,甚少单独开诊。
这种差别形成了中国医疗管理偏机构化主导,而欧美则是偏医师为主导的格局。“机构化对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方式,医疗设备投入越来越大,医疗监管要求越来越高,集团化的运作会给老百姓更多信心,人才培养也需要集团化的连锁模式。”魏凯说。
在口腔医疗领域有多年投资经验的德摩资本总经理王志新从消费文化心理上做了补充解释:“美国更崇尚个人主义,美国人更适应家庭医生,亚洲人则喜欢从众,开连锁则是亚洲市场的共性。”他的说法也有市场的佐证,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都较早地形成了牙科连锁品牌。
巨大的市场空间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牙科门诊单一环节的机会,纵观牙科产业链,从上游的耗材、器械、设备到门诊、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环节,均能从中受益。
牙科产业链上最易突破的环节
那么资本为何在门诊环节砸下重金呢?
答案是,对国内牙科企业和投资人来说,门诊环节是整个牙科产业链上最易突破的环节。
全球牙科产业链大致可以划分为诊断服务、义齿、种植、耗材、设备、正畸、流通等环节。门诊之外,链条上的其他高利润环节,如医疗器械、耗材等,绝大部分都依靠进口。“就连耗材中做假牙的材料、种植钉等基本都是国外进口,我们还没有自己的品牌。”黎昌仁介绍。由此,催生出了进口耗材及医疗器械层层的模式,复星医药(600196)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医疗器械及耗材的销售。目前国内耗材和器械流通领域的公司多如牛毛、高度分散,对小型诊所来说,大大推高了耗材和器械的采购成本(表4)。
以最常见的牙椅为例,全球40%左右的牙椅出自佛山,但都属于低端设备配置,以几千块的价格卖到德国、美国,经品牌公司加上芯片、数字化程序等核心零部件,再进行一番包装转手卖到国内,一台牙椅就变成了8万-20万元之间的价格,中间的利差全部由国外品牌商获得。
“这些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很强,导致德国、美国在该领域拥有垄断地位。”王志新介绍。
而投资一家技术研发型公司的风险,大大高于投资一家门诊连锁品牌。相较牙科上游产业,门诊的门槛不高,一家诊所的核心是人才,包括一名主任、一名助理主任、一名前台主管、一名护士长等,这在国内并不难实现。
而门诊的毛利并不低,公开数据显示,整个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平均毛利率在40%左右,这从通策医疗(600763)2016年半年报数据可见佐证。这家主业布局于口腔专科、目前控股和参股了10家口腔医院的上市公司,2016年中期收入3.79亿元,利润8852万元,口腔业务毛利率保持在40%水平上。
除此之外,走连锁规模化经营道路,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净利润率。这可以从新三板挂牌的可恩口腔(830938)和A股上市公司通策医疗的对比中看出来。
可恩口腔主要分布在山东,目前共有9家门店,其2015年毛利率为53.3%,比通策t疗同期高出11.5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12%,比通策医疗同期低10.8个百分点。导致可恩口腔毛利率高而净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可恩口腔规模较小,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占比较高。未来,随着连锁机构的增多,新增机构实现盈利稳定后,由于资源共享作用,其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会逐步降低,净利润率有望逐步提升。
门槛低、毛利高、整体市场空间可期,外加政策鼓励,这足以引来资本的目光。而决定他们要走大规模扩张道路的因素还在于,大规模连锁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单个门诊采购量很小,没有话语权,规模化连锁经营采购量提升之后,议价空间增大,成本能有效降低。
高预期之下,各路资本开始加大对牙科的投入,连从事地产业的绿城集团都投建了大型口腔医院。近两年来,各种牙科连锁门诊遍地开花。新三板公司沪鸽口腔(832202)2015年财报显示,国内民营牙科的比重已经上升至 60%以上,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资本与企业在走连锁化扩张道路上达成了共识,佳美、圣贝、瑞尔、可恩等连锁口腔都开启了快速扩张的步伐,并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Wind投融资数据显示,2016年4月,马泷齿科完成纪源资本领投的8500万元B轮融资;2016年8月,欢乐口腔完成华泰医疗产业基金领投的3.5亿元A轮融资,这两家齿科均在融资完成后宣布了快速扩张的计划。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过去十多年发展较慢的牙科连锁,在近一两年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此前每年只开一家店的瑞尔齿科,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联合旗下子品牌也迅速扩张了几十家门店。承袭国外品牌的上海圣贝国际牙科连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新贤称,规划在20年内建设200家医院,并在扩张到20家的时候争取上市。
定位中产 品牌下沉
同样是做连锁,为何唯独拜博口腔的扩张速度高于同行?
不过,尽管都是做连锁扩张,拜博口腔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同行,其一年新增95家门店,这种扩张速度在全世界恐怕都找不到第二家(表5)。
事实上,不同民营连锁口腔门诊都在积极扩张,资金实力是导致他们门店数量增长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连锁是一门烧钱的生意。圣贝国际牙科连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新贤称,单个门店投资在4000万-6000万元之间。即便将费用再缩减,每家门店的投资数额也不会低于千万元,一年以几十家门店的速度扩张,则是几亿元的投入费用。
联想控股高度认可了牙科连锁模式,因而重金砸向拜博口腔,以助推其连锁化扩张,投资规模至今在口腔投资领域无出其右。联想控股在投资拜博口腔时显然是看准了市场趋势,先发制人,抢占市场。
资金之外,不同连锁门诊的定位及扩张模式,对扩张速度也起了重要作用。
通策医疗主营口腔医院,虽同样为民营口腔专科,但走的是医院模式,而非连锁门诊。公司采取的扩张模式是并购扩张,主要路径是参与地方公立医院改制,进而控制一家口腔医院。以这种模式推进并不容易,地方政府在改制谈判中的主动性较强,改制难度较大,谈判周期较长,因而外延式扩张的进程较难把握。另外,每并购一家地方医院需要的资金量都很大,这种特征决定了其在网点数量上无法快速扩张。
1999年开业的瑞尔齿科是国内较早接受风投的连锁门诊。创始人邹其芳给瑞尔的定位是,做高端连锁品牌医疗口腔服务,重心放在预防和美容,目标客户瞄准高端群体。瑞尔齿科第一家门诊开在北京繁华的长安街边上,是多家驻华使馆、跨国公司、知名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指定齿科服务诊所。
走高端模式,则其店面选址、人员配备、装修等级皆不能降低要求,瑞尔齿科一直只走直营的模式,而新开一家新店的成本颇高。创立的前11年,瑞尔齿科保持一年只新开一家店的速度。在对外宣传中,瑞尔齿科自称国内收入规模最大的高端牙科诊所,2009年,瑞尔齿科的销售接近1.5亿元,近几年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40%以上。
拜博口腔则将品牌下沉,定位在那些乐于在传统医院就医环境中接受权威专业品质治疗的普通中产消费者,这些人一般希望能够减少常规就诊挂号和等候时间,同时对费用支出有着不高于公立医院的明确需求。拜博口腔在为各项医疗项目定价时也特别注意,使得价位更易被普通小康家庭接受。按照黎昌仁的计划,未来拜博口腔要将连锁开到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去,以尽可能抢占市场。其在扩张时采用多路并进的方式,除了直营还采用收购的方式在全国跑马圈地,收购标的一般要求股权简单清晰,并在当地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对收购标的持股比例不低于70%。收购成功后,标的企业须遵从拜博口腔医疗集团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及各项规章制度。
瑞尔口腔也意识到小康家庭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2012年3月,瑞尔齿科开发第二品牌瑞泰口腔――集门诊、急诊、手术和病房为一体的连锁医院,在定位上与拜博口腔颇为接近,瞄准广大白领和小康之家,选址上也更接近社区。2014年,瑞尔齿科被王思聪看上,其控制的普思资本与新天域、德福、凯鹏等知名基金共同投资了瑞尔齿科第三轮融资,金额总计7000万美元。
在扩张模式上,瑞泰除了直营也尝试走收购道路。截至当前,瑞泰口腔已经在北京、重庆设有几十家分院。其在官网披露,预计在未来5年,瑞尔集团将进一步扩大瑞尔诊所的高端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口腔医院的建设和并购业务,集团拥有的口腔诊所和口腔医院数量有望达到100家。
同质化竞争漩涡
目前看来,国内口腔连锁像是集体陷入了一场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同质化竞争中。
规模化不是黎昌仁的终极目标,“我的主业是必须把医疗产业做好,然后可以带动产业链上游”,带动的方式就是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黎昌仁希望,未来能够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产业链:医疗设备、耗材研发生产,培训、流程管理、技术输出等。如果这个产业链完整搭建起来,它最终所创造的收益在医疗集团收入的比重要占到50%以上。这种想法,大有通过需求端驱动,依靠经营模式的改变,自主推进技术突进,最终实现产业链重构的意思。
不过产业链所展现出的前景m然十分美好,过程却充满曲折。要从门诊反攻产业链,完成规模效应仅仅是第一步,要守住规模,还至少要在人才培养、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齐头并进。
而当前大多数牙科连能否跨越第一道门槛都还是个问题。在此之前,牙科连锁高速扩张不是没有遇到过问题。2007年,佳美口腔拿到国外两家基金的1000万美元融资,开启过一轮快速扩张,两年时间门店从几十家扩张到近百家。然而扩张势头没持续多久,因为大规模亏损,资金吃紧,连锁门店又很快迎来关门潮,重新回到了二十几家连锁门店的规模。
牙科连锁注定前期投入大、回报慢、经营周期长,投资人若没有耐心,很容易将企业带沟里。这是一场资本与企业需共同经历的漫长跋涉。
民营医院指由社会出资办的卫生机构,以营利性机构为主,也有少数为非营利机构, 享受政府补助,包括私立医院、股份制医院、股份合作制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院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办医院。民营医院是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必然产物, 它打破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 为公平有序竞争提供良好环境。
民营医院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
1.增长快但规模相对较小
民营医院2005 年为3220 个,2011 年增至8440 个, 床位数由144102 张增至461460 张,2007 年至2011 年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分别为54.6%,55.3%,58.2%,59.0%,62.3%,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民营医院整体规模仍无法与公立综合医院相比,《卫生部2012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11 年民营医院诊疗2.06 亿人次,占诊疗总数的9.1%,入院1047 万人,占9.7%,而公立医院诊疗20.53 亿人次, 占诊疗总数的90.9%,入院9707 万人,占90.3%。
2.分布差异明显
民营医院也存在显著东西部差异。民营医疗机构普遍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中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四区域约占总民营医疗机的90%以上, 江浙沿海一带相对集中,约占总数35%以上,西部地区如宁夏、青海、新疆、等区域分布较少,江苏、广东、浙江、陕西、福建、河北、河南、山西、四川、吉林、辽宁、上海、北京等省市民营医疗机构分布较多,呈现由北向南的“ 漏斗”状分布趋势。
3.专科特色为主
80%民营医院坚持专科特色,如女子专科、男科、不孕不育、口腔、眼科、肿瘤、骨科、五官、中医等,以投资风险小、利润高项目为主。同时也注重分层服务, 如上海民营医院包括五个层次:帮困医院、基本医保范畴医院、高收入医院、境外人士豪华医院和顶级奢侈性医院, 且主要定位服务对象为后三类群体。
4.商业管理模式
民营医院以市场为导向、患者为顾客,注重营销策略和服务技术,通常采购国外先进医疗设备, 为迅速、准确、全面诊断及治疗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民营医院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独特的企业文化,注重品牌效应,讲究团队精神,应用先进管理模式实现利益最优化。
民营医院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疗市场分析不足
2011 年,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部分县市疾病死亡原因排在前十位的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疾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消化系病、神经系病、泌尿生殖系病及传染病, 十种死因合计为93.51%~94.17%。目前,我国民营医院多以专科医院、中医院和民族医院为主, 对当前社会发展变化中,疾病谱系转换关注不够,缺乏对医疗卫生事业现状明确分析和市场开拓,真正的市场营销调研、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亿元战略规划、医疗目标市场细分等开展为数不多,只关注成本小、收益高的非疑难疾病诊治, 没有根据患者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2.营销手段单一化
目前, 多数民营医院疗效与公立综合医院无法媲美, 其社会地位不高, 国家政策倾向性使民营医院无法分羹定点医疗保险。因而,为占领有限医疗卫生市场, 民营医院只能实施营销策略, 通过商业广告宣传方式让患者了解医院, 为其提供医疗服务,销售自身产品。广告是重复强化的有效认知途径, 初期通过宣传将患者引进门, 效果不凡才能获利。但铺天盖地、夸大不实的虚假广告常常令人逆反, 最终成为众多媒体与民众谴责的对象, 恰好印证了“ 营销癌症”的企业营销病:长于广告,短于终端;成于营销,败于管理;长于一时,短于一世。此外,民营医院也通过“ 义诊”活动自我推销,但由于民众对其社会认知不够,难以形成有效服务。
3.营销以功利为主
医院营销包括两种:一是功利性的营销,二是公益性的营销。前者比如药品营销、手术耗材使用等,主要是卖产品;而公益性营销包括提倡合理膳食、宣传戒烟运动、预防艾滋病等。开展公益性营销能够获得社会美誉、市场信任,稳定和净化内部管理环境, 实现普通路径无法达到的长期性、低成本的品牌传播效用, 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
民营医院营销管理对策
民营医院营销管理是以医院差异化的品牌形象、独特的技术优势、完善的质量管理、合理的医疗收费、良好的就医环境以及各部门密切配合为基础的一项系统工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医院应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从顾客价值出发,贯彻适应多方面需求的营销理念,建立科学的营销体系和营销战略,促进民营医院繁荣发展, 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1.准确定位市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民营医院发展需要对医疗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及科学分析, 以此提高医院营销管理水平。针对医疗市场调查需了解疾病谱系构成, 重点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其发病率;了解医疗区域规划的分配情况, 重点掌握当地急需填补的医疗空白或弱势学科;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及人群构成,掌握民众对医疗卫生的支付能力及医疗保险涵盖范畴等。
2.营销手段多元
医院营销是根据医疗消费需求, 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医疗经营活动, 为健康需求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技术及健康服务,实现医院整体目标的过程及系列活动。民营医院的广告宣传方式单一且效果不佳,因而,首先应做到客观真实的介绍医学诊疗效果, 不做虚假广告,避免民众厌恶心理。其次,民营医院的营销方式可采用会员制医疗保健服务,开展社区讲座、专家门诊、提供私人医生诊疗服务。
当院党委下达实施门诊分诊叫号系统的任务后,我们就积极查找相关资料,与多家公司联系,咨询其产品功能并取得其相关产品资料,进行综合比较,选定三家单位参与竞标,这样就可以从中选择一家信誉好、报价合理、有实力的公司,取得较高的性价比。
2需求分析
结合本院工作特点,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需求,在实施门诊叫号系统之前,发现市场上已有的产品功能分为两大类:功能强大和功能简单,都无法直接运用到我院实际分诊工作中。于是我们就与分诊护士、门诊医生和机关管理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进行需求分析和调研,充分掌握我院分诊工作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信息系统的特点,确定了采用全自动和半自动相结合叫号方式的需求。全自动叫号:只需一次就诊就能看完的专业,由诊室医生在计算机终端点击叫号按钮,系统自动按照挂号顺序进行叫号。半自动叫号:由分诊护士对检查结果都到齐后准备再次就诊患者的就诊状态进行更改,由已诊改为未诊,那么当医生点击叫号按钮时,系统就会按照先后顺序自动插入到分诊队列中,合理地分配了就诊顺序。
另外,现代医学认为,好的环境能创造好的心情,减轻病人就医时的心理负担[1]。针对口腔科的诊疗特点,即每一个患者就诊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几分钟就完成,有的等待时间长达近2小时,患者本来因患口腔疾病而疼痛难忍,心情不好,过长的等待时间更容易使患者心情变得糟糕,更容易加重患者疾病带来的疼痛感觉。因此,我们提出了在患者就诊时,当系统间隔一定时间无医生叫号时,自动播放一些可编辑的资料片或者节目,时间可设定。在实际使用后,当患者等待就诊时,系统自动循环播放一些可编辑播放顺序的口腔保健知识资料片,或者一些相声、小品、歌曲等娱乐性的节目,使患者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等待就医,焦躁的心情、牙病的疼痛和对口腔治疗的恐惧感便会得到极大的缓解,使患者轻松就医,对于年幼的孩子效果更好,大大提高了我院口腔科的知名度。
3安装时机
为了不影响门诊患者的正常就诊秩序,我们特意选择在“国庆”假期,门诊就诊患者较少的时间进行系统硬件的安装和调试,避免施工给患者带来不便和干扰。
4加强教育,改变传统观念
系统运行之初,出诊医生都不太愿意主动使用该系统,认为分诊工作就应该是护士的事,让医生点击叫号系统,认为这是给医生增加了额外的操作负担。我们了解到医生的这些想法后,专门组织一次会议,将该系统的运行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告诉医生们只有医生自己才知道每个患者的就诊是否结束,因此由他们根据诊疗情况来操作叫号系统才是最合适的,这就是与传统的分诊方式不一样的明显标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分诊系统的高效作用。通过这次会议后,该系统的运行效果大大增强,很快就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
我院自实施运行该系统一年来,改变了过去嘈杂的就医环境,喧闹的情境一去不复返了[2]。混乱的候诊秩序也变得井然有序,患者也能安静地坐在候诊椅上等待叫号,没有了往日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争吵和互不信任,再也没有出现患者对候诊顺序产生怀疑的现象。分诊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来巡视候诊人员,及时帮患者解决困难,更多的是得到了患者的感谢和赞誉,使我院“让服务更加完美”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也是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3.四种纳米粒径钛片生物相容性检测李明霞,李晓敏,张静,王虎,李伟,缪竞威
4.牙外伤463例急诊临床分析白洁,姬爱平,于冬梅,BAIJie,JIAi-ping,YUDong-mei
5.SL7207/PCMV-mtHSP70-IRES-EGFP重组沙门菌的构建及在B16细胞中的表达曾曙光,彭细毛,栾修文,章锦才,张积仁,艾伟健,徐平平,刘曙光
6.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侵袭相关性研究梁军,游云华,黄志权,欧阳可雄,汪跃平,张华伟
7.全牙列(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张筱薇,张强,周立伟,ZHANGXiao-wei,ZHANGQiang,ZHOULi-wei
8.微弧氧化表面改性纯钛的致敏实验研究张辉跃,刘福祥,ZHANGHui-yue,LIUFu-xiang
9.煎饼主食地区错(牙合)畸形及内倾性深覆(牙合)调查研究匡正,宋岩,匡艳,王凡涛,宿洪丽,刘媛媛
10.VITAPEX糊剂用于一次法根管治疗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李海燕
11.牛牙症患牙根管治疗的疗效探讨张杨
12.多发性神经鞘瘤临床报告及文献复习王俊文,彭国光,吴俊伟,王科,严鑫
13.颈部Castleman病临床诊断与治疗刘宏伟,甘雪冬,高翔
14.大斜度上颌窦底侧方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探讨孙振宇,陈光,张明睿,王道富,冯颉,刘慧
15.脱细胞神经基质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姜炜鹏,左金华
16.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应用研究进展史永建,沈丽佳,殷操
17.《广东牙病防治》稿约
18.口腔科清醒镇静技术牙病防治杂志 周东风,朱安棣,黄金凤
19.美国牙科诊所一瞥欧尧
20.使用Luxatemp-Glaze&Bond进行临时冠桥表面处理SebastianMues,罗维
21.2010年口腔医学学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表(一)
1.新年寄语
2.SanderⅡ型矫治器矫治青少年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张君孝,陈建明
3.短讯
4.应用PAR指数评估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患者的矫治效果缪耀强,万贤凤,MIAOYao-qiang,WANXian-feng
5.矫正扭转牙辅弓的力学性能研究许衍,曾科,马晓晴,XUYan,ZENGKe,MAXiao-qing
6.种植体早期边缘骨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陆轩,林映荷,李振春,LUXuan,LINYing-he,LIZhen-chun
7.牙用烤瓷支架钴铬钼合金反复烧结对金瓷结合的影响刘长虹,巢永烈,李宁,杨晓喻
8.小知识
9.自固化磷酸钙应用于根尖屏障形成的临床观察马铁军,MATie-jun
10.骨诱导人工骨用于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及失败原因分析桂和明,杜丽娟,王唯唯,黄洁英,雷公元,兰倩
11.壳核型n-HA/ZrO2支架材料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潘广嗣,廖伟娇,吉建新,秦笙,陈敬贤
12.超声锉根管预备术后反应的临床观察杨捷,胡玉柱,程君卫,刘巨满
13.G型钻与超声锉应用对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反应的影响阳冬青,李莉,张泳
14.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86例熊华军
15.三种粘接剂粘固正畸带环的临床评价于莹,林明锦,汪莉,黎友珍
16.上颌窦提升术的临床护理雷逸灵,廖玲玲,袁泉
17.口腔诊所医疗纠纷的原因和防范李刚
18.根管桩对根管系统封闭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薛慧,叶玲,黄定明
19.影像学在评价牙槽突裂二期植骨术疗效中的应用陈建伟,周静,邹淑娟
2.共同探讨口腔医疗专业的管理与发展——访广东省医院协会口腔医疗管理分会主任委员章锦才博士则之
3.全国口腔卫生工作研讨会暨窝沟封闭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4.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资云玲,殷操,蒋李懿,黄泽明
5.小知识
6.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廖贵清,李国永,周晓秋,蔡斌
7.根尖倒充填术用于慢性根尖周炎伴牙根外吸收治疗的临床报道陈蕾,尹仕海,CHENLei,YINShi-hai
8.少牙畸形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的临床研究卜向红,HOBSONRS,BUXiang-hong,HOBSONRS
9.冠心病患者牙周状况及牙周细菌的检测周骢,聂敏海,罗兴林,毛良军
10.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研究徐明,章作铨,XUMing,ZHANGZuo-quan
11.前牙色度学指标与视感色差关系的研究何邕江,黄红园,程琼,HEYong-jiang,HUANGHong-yuan,CHENGQiong
12.有效刷牙对12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的干预效果研究马燕,韩晓兰,冯大军,颜雨春
13.牙病防治杂志 本刊2008年第1期《牙科信息》副刊导读
14.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陈贵丰,胡秋荣,刘斌,李祯
15.活动矫治器矫正咬指吮唇习惯26例疗效观察季从容,王军民,赵应楼
16.AnkylosSynCone基台覆盖义齿即刻种植修复的护理配合詹捷玲,郭泽鸿,杨晓喻,刘卫平
17.酒精灯使用不当致灯芯携火冲出1例夏丽华,许志红,王跃进
18.镍钛机用器械根管预备葛久禹
19.口腔诊所开业口岸的市场调查李刚
20.桩核冠修复与牙体折裂李晓宇,唐亮
21.《广东牙病防治》稿约
1.种植修复Combination综合征临床病例报告宋光保,黄建生,林祥长,龙红月,王险峰,刘晓芳,高海,陈志明
2.34例腮腺多原发性肿瘤临床分析徐杰,左金华,XUJie,ZUOJin-hua
3.舌部梅毒1例报告胡征,宋芳
4.纤维桩与插销桩修复磨牙严重缺损的临床研究索万奎,毛俊木,SUOWan-kui,MAOJun-mu
5.短讯
6.冠桥修复对根管糊剂超填基牙疗效的影响陈国常,关天燕,倪德敏,CHENGuo-chang,GUANTian-yan,NIDe-minHttP://
7.上颌斜面导板在增强支抗和调整咬合中的应用陈兵,CHENBing
8.邻间刷清洁基牙牙面效果研究傅挥,张晔,FUHui,ZHANGHua
9.挥发性硫化物口臭模型的建立徐平平,杨梅,黄苑玲,XUPing-ping,YANGMei,HUANGYuan-ling
10.樟脑酚致全身性皮疹1例钟晓汀
11.乳磨牙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叶小雅,任飞,刘阗,黄洁
12.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观察崔玲玲,张辉,张卓
13.唇腭裂修复术前后龋病活跃性的临床观察李国庆,赵今
14.替牙(牙合)期下颌骨囊性病变的治疗吴俊伟,郑俊发,彭国光
15.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王世惟,万蕾蕾,娄佳宁,宋萌
16.金属烤瓷修复体的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张强,黄玮,王振江
17.卡环型固位体义齿与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效果比较白丽婷,熊坤
18.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叶敏莉,黄志虹,翁雪玲,温作珍
19.口腔诊所知情同意有效管理李刚
20.外伤后上唇部麻木1例魏巍,桂和明
21.腭种植体支抗的研究现状杜翠莲,孔卫东
22.游离端附着体义齿修复中的常见并发症郭红英,唐亮
1.根管扩大程度影响根管长度电测仪准确性的研究张杨,庄最新,张爱华,ZHANGYang,ZHUANGZui-xin,ZHANGAi-hua
2.局麻药中肾上腺素对高血压拔牙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影响许竞,巫燕辉,XUJing,WUYan-hui
3.洗必泰麝香草酚涂膜预防窝沟龋临床研究苏柏华,卢友光,丁林灿,林挺,李威
4.口腔鳞癌细胞FasL表达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孙麟,陈乔尔,何志良,王元银,周健
5.感染根管中齿垢密螺旋体PCR检测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许曼波,周磊,李梅,任飞,张宇婕
6.义齿式(牙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牙列缺损磨损探讨朱松槐,徐平平,ZHUSong-huai,XUPing-ping
7.分根术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治疗下颌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观察黎石坚,彭利辉
8.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牙病防治杂志 蒋建兴,李明
9.Locapex4000根尖定位仪准确性的临床研究谭曲波,卢山
10.BLB、Camlog种植体临床非负荷期牙槽骨吸收的X线观察康博,郭吕华,陈健钊,林丽娥
11.掌握Begg矫正技术的再探讨王大为,冯志才,朱双林,谢永建
12.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邬铭峰,罗涛,王亚敏,郭莹,唐亮
13.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定位与扩通的研究郑雪飞,吴佩玲
1.新年寄语章锦才
2.牙种植修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3.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病例追踪报告任飞,叶小雅,仇金泉,李海群,詹捷玲
4.PcDNA3.1/sTNFRⅠ重组质粒在CHO细胞内的表达徐琛蓉,章锦才,赵川江,张蕴惠,庞若愚
5.小知识
6.恒河猴颞下颌关节腔穿刺定位方法的研究许跃,张志光,郑有华,吴拓江
7.儿童血管型牙龈瘤1例报告孙红钢,盖云飞
8.螺旋X-CT三维成像技术在口腔种植定位中的应用王远勤,王臻,吕杰,魏彪,米德伶,姚富光,肖沙里
9.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中牙髓反应的实验研究于清华,翟月明,周少云,YUQinghua,ZAIYueming,ZHOUShaoyun
10.先天性腭裂幼儿期手术修复安全性和疗效分析薛国初,徐平平,艾伟健,赵建江,郑俊发,周会喜,刘曙光,曾曙光
11.上颌骨骨结核1例姚小武,杨利和,陈仕生
12.40例双颌前突患者头影测量分析林和平,鲁凤鸣,王臻,高翔,田伟雄,叶小婷
13.WinCeph7.0分析系统与硫酸纸描图法头影测量的等效性研究胡飞,刘从华,兰泽栋,区运运,周磊
14.两种常用比色板的临床色度学研究何邕江,黄红园,HEYongjiang,HUANGHongyuan
15.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乳磨牙龋损的效果观察叶小雅,刘阗,黄少宏,YEXiaoya,LIUTian,HUANGShaohong
16.帕夫林治疗轻型口疮的疗效观察苏葵,胥红,吴纪楠,SUKui,XUHong,WUJi'nan
17.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与相关因素的分析王萍,吴坚,唐倩,梁焕友,李思萍
18.四种方式局部用氟对牙菌斑产酸力的影响徐小娟,刘鲁川,王芳,温秀杰,韩旭
19.牙病防治杂志 年轻恒牙患龋预测快速法试验研究曾红雨,潘志红,李碧波,ZENGHongyu,PANZhihong,LIBibo
20.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效果评价黄华,邓汉辉,李志辉,刘敏洁,黎婷
21.局部用氟对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量的影响潘志红,曾红雨,李碧波
22.刷牙方法和时间对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刘呈胜,蔡成莲
23.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作用的观察何影
24.Vitapex糊剂一次法根管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黄洁,刘阗,叶小雅
25.磨牙髓室底穿通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王唯唯,苟建重,桂和明
二、经济效应
医疗旅游融合医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资源将二者融为一体,产生大于医疗效益与旅游效益之和的经济效益,即1+1>2。通过技术、品牌、文化等无形资产,互补、共享双方在医疗旅游产业中的资源,在互惠共生的模式下,医疗和旅游产生有正作用力的影响,双方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直接消费动力
旅游的动力效应主要来源于“搬运市场”,搬运市场主要指住宿、餐饮、购物、游乐、运动、养生、会议、展览等多样化、综合性的终端消费带来的消费经济,带动目的地形成产业集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我国统计公报数据可知,我国国内旅游业总收入、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一直较高,高于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比重。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国内旅游收入30312亿元,增长15.4%,旅游消费占比达12%,占GDP的比重达4%以上。据相关机构的预测,至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内及出境旅游市场,旅游业增加值占比GDP的值将达5%以上,从而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5%以上,该产业即成为支柱产业;达到8%以上,该产业即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通过搬运能力,将一个地区的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进行良好匹配,从而使得一些资源丰富但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地区,充分体现其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从而在平衡经济、消除贫困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例如,我国直接依靠乡村旅游获得收益的地区或村落的数量在2万个以上,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农民百姓数量超过了2400万,使得将近1/10的农民摆脱了贫困。
(二)带动产业发展
医疗旅游以医疗和旅游活动为核心,突破传统旅游产业的边界,把传统旅游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创新整合,拓展原有产业及广泛交叉着许多行业。在为国家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同时,会带动其他细分产业领域的发展。例如医疗旅游中介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医药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医院组织、通信及网络服务机构、交通服务机构、宾馆酒店、会议展览服务、法律咨询组织、旅游公司、纪念品制造企业、旅游景点运营单位、翻译组织、科技、教育、环境、建筑等领域,形成了多层次旅游产业链的网络体系。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收入一元,即可带动其他产业收入增加4元,医疗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性更强。依据联合国统计署的测定数据显示,旅游业可拉动的产业数量达110个,对住宿餐饮业的贡献率可达90%以上,对民航、客运的贡献率达75%以上,对文娱产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对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达40%以上。医疗旅游产业对各个产业的贡献度可依据此数据再增加。同时医疗旅游产业的消费者平均一天消费360美元,是普通游客每天花销140美元的两倍以上,表明医疗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效应远远大于传统的旅游产业及医疗产业的收入效应。
(三)带动城镇化发展
土地财政、产业转型、房地产等相关利益方,共同推动医疗旅游产业开发的新浪潮,与城镇化、区域发展全面结合,突破传统旅游的思维限制,走出一条区域综合的开发模式。通过医疗旅游的投资规模及方向反映出此现象,之前在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上,几个亿、十个亿的投资项目已经可以称为非常大的项目。但近两年的投资洽谈会中可发现,投资额不断增长,几百亿、上千亿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也逐渐显露。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系统数据可知,2014年全国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3万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
三、社会效应
医疗旅游产业对一个地区来讲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尤其是民族特色的医疗旅游产业,能有效展示一个地区的城市品牌想象,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同时还可以加深各国政府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推动互访互通,带动地区的医疗卫生及旅游事业及文化的综合发展及有效传播。
(一)积极影响效应
1.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
国际上许多国家与城市因为开展医疗旅游产业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品牌,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例如我国的五大连池地区,在其发展中开展新的旅游项目,例如温泉度假村等项目,非常重视温泉的医疗保健作用,将医疗旅游与城市的发展完美结合。该地区可欣赏湖光山色的美景、同时可对慢性病进行治疗,将医疗与旅游有机结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良好发展,同时优质的医疗效果也提升了当地的城市知名度。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可进一步提升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医疗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及城市品牌知名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2.有利于拓展旅游产业
我国的传统旅游城市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凭借当地的旅游资源形成的旅游规模,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收入,而并没有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有机结合。而医疗旅游是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对传统的旅游项目进行推广。典型代表国家是韩国和新加坡。每年到韩国整容的患者,韩国闻名世界的美容产业间接地促进韩国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很多的患者每年到韩国做美容整形项目。新加坡在原来旅游业的基础上,推行体检业,此模式不仅为当地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旅游业和医疗业的发展。
3.促进医疗服务业发展
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增加,生物化学与制药技术的提高。以迪拜为例,其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贸易总额达10亿美元,其中牙科设备、医疗与外科设备、器械及等占比达11%,药品占30%,抗生素、医疗化验设备占3%,其余为医疗设备、辅助设备、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等。可见,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旅游者在我国旅游时同时进行口腔医疗治疗,这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公共医疗卫生的重视。此外还有许多国外游客对我国的中医保健、中医按摩、中医治疗、针灸等传统医学治疗充满兴趣,在旅途过程中会光顾世界闻名的中医老店,例如同仁堂等,进行他们感兴趣的保健项目。并在返回本国时,会购置大量的珍贵保健品、中药材等。
(二)消极影响效应
1.影响目的地的医疗秩序
在医疗旅游模式兴起之前,客源地居民多在本地就医,但随着大量居民外地求医,会造成本地居民对本地医疗技术水平的不信任,对本地区医疗秩序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医疗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是呈现无序状态。随着外来居民来本地求医,占用目的地的相关社会资源,本地居民与外来医疗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会激化当地居民及医疗旅游者的矛盾,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及消费者对目的地的不信任,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印度为例,印度的国际医疗旅游者中欧美患者很少,原因在于印度恶劣的医疗卫生条件及贫穷的贫困的国家综合实力等形象,影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病人前往印度求医的信心。同时,医疗旅游产业对目的地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当而有可能使得当地居民的利益受损。
2.目的地居民医疗成本增加
医疗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要求接待目的地具备基础的医疗与旅游设施,因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有必要改善机场、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等,并且会要求政府提供减免税收及金融优惠等政策。为更好发展医疗旅游产业,政府会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包括公共交通、网络、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服务,并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减少对教育、健康等领域的投资,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社会福利。不同地区的医疗旅游者到当地进行商品及服务的消费,当旅游人员到达一定数量时,产品及服务的物价会随之上涨,这就造成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上升(在工资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的基础上)。在此情况下,会造成当地较难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导致大量外来居民进驻,剥夺当地居民的生活权利。
3.盲目推崇医疗旅游产业
随着健康理念的逐渐深入,医疗保健旅游成为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力途径。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许多地区依据自身丰富的医疗及旅游资源而发展医疗旅游产业。但针对深圳等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其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改革开放的特殊身份具有重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因而一些具有创意的医疗旅游服务在其他城市则会遭遇失败而在深圳则能获得成功。经济多样性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一个地区不能完全依赖某一个产业带来的效应,否则会对当地该产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许多地区的相关资源匮乏而将旅游业作为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使经济面临较大的风险。一些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环境较差的地区,盲目开发医疗旅游业,不以自身发展情况出发,势必会为该地区带来财政紧张,旅游业也较难很好地发展。
四、环境效应
医疗旅游以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生态资源为保障,具有特殊的环境效益,体现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基础设施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模式,从而确保医疗旅游资源的扩展性和持续性。
(一)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医疗旅游业不仅强调旅游者对自身身体素质健康的追求,而且也重视要营造自然、和谐的旅游环境,让生态与医疗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最终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医疗旅游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或破旧的医疗换将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最终导致无法开展医疗旅游项目。政府资料明确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旅游的生态效应也得到最大化的释放,能减轻经济发展对对生态、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二)有利于提升幸福价值效应
在追求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医疗旅游产业纳入到幸福导向型的产业中。其不仅为目的地居民带来收入,还能让消费者带来身体上的健康、精神上的愉悦,提升生活质量。广东的《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中指出医疗旅游产业成为符合幸福导向的产业之一,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现代服务业。医疗旅游业在让游客进行消费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不同于一般购物过程的新型体验和服务,能带来体验性附加价值的提升。如医疗旅游消费者参加生态型医疗旅游项目,不仅能体验到生态的乐趣,了解医药材等的生长环境,呼吸新鲜空气等,这都是普通购物感受不到的。因而这种与生态相结合的形式,效益远大于单纯的农业效益。
五、对策建议
(一)制定产业战略,扶持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瓶颈在于配套的产业政策的不足。由于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完整的国家指导方案来作为行业发展指导。我国的一些医疗服务机构就曾与哈佛大学有过合作,旨在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完善国家层面上的医疗旅游产业政策。规划六个方面的内容:组建政府的直管机构、构建医保结算体系、甄别医疗服务机构、推介目的地项目、培养医疗专业人员、制定法律法规等。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中,服务质量控制、机构准入标准、服务机构评定、法律法规制定等内容均需要国家及地区层面参与制定。整个战略的核心体系在于,由国家成立了跨行业的直接管理机构,由此机构来统一负责全国整体的医疗旅游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