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业节能方法

工业节能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业节能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业节能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6602

工业锅炉节能的方向应当是尽可能地减少锅炉的热损失,提高用能装置的效率,并从热损失中挖掘能源潜力。根据上述方向,对工业锅炉节能的主要途径和措施进行归纳。

1正确选择锅炉的型式和容量

(1)要选用适合本地燃料的高效设备。

(2)尽可能按实际用气量来选用设备,保持锅炉稳定运行。

2采取措施,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

2.1燃料供应要合理、精心调整燃烧过程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锅炉用煤与设计煤种差别较大现象,所以选用煤种会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一般来说,锅炉在操作时应注意炉膛温度、灰渣含碳量、过剩空气量、排烟温度等指标,使之符合有关标准。

2.2燃煤锅炉采用分层给煤

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是利用重力筛选,将原煤中块、末煤自上而下松散地分布在炉排上。

分层式给煤装置使用效果:

(1)使用分层给煤装置与普通煤斗相比,至少可使炉渣含碳量降低5%,热效率提高2%。

(2)大幅度减缓老鹰铁及侧密封的烧毁程度;并因炉排漏细煤量的骤减,而使炉排掉片和起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通风条件改善,鼓、引风机的电耗相应降低;还因取消了煤闸板,不必担心烧坏煤闸板,其综合效益显著。

(3)由于燃料充分,使排入大气中烟尘的浓度及林格曼黑度大幅度降低。

2.3锅炉受热面经常清理

锅炉受热面积灰垢多,影响传热。灰垢的导热系数约为水垢导热系数的1/15,是钢板导热系数的1/450~1/750,可见灰垢的热阻是很大的。

2.4加强维修,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性能

锅炉设备的性能如果没有保持在良好状态下,就会影响过路的热效率。

2.5加强保温、防止漏风、漏水

锅炉炉墙和热力管网的温度总是比环境温度要高,所以部分热量就要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造成锅炉的散热损失,同时也使炉膛温度降低,影响燃烧,使不完全燃烧热损增大。

中小型锅炉,炉膛和尾部漏风现象很普遍。漏风即使烟气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加大,又使引风机的负荷加重,耗电增加。炉膛漏风使炉膛温度降低,对燃烧不利。因此,一旦发现“跑、冒、滴、漏”现象必须尽快修复,以维持经济运行。

2.6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

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地从炉水盐、碱浓度最高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盐、碱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子物的含量。定期排污主要排除锅炉炉内水渣及污泥等沉积物,所以其排污口多设置在锅筒的下部及联箱底部。

2.7提高入炉空气温度

设置空气预热器可以提高入炉空气温度,有利于缩短煤的干燥时间,促进挥发分尽快会发燃烧,强化燃烧,并可提高炉膛温度,加强辐射传热。这对于劣质煤的燃烧尤为有利。一般入炉空气温度增加100℃,可是理论燃烧温度增高30~40℃,可节约燃料3%~4%。

2.8锅炉的自动控制

精心调整燃烧过程,一靠司炉工的责任心,二靠司炉工的技术水平,但是无论司炉工如何尽职尽责,由于司炉工无法及时了解炉内过剩空气量,入炉煤量和煤的发热量,因而送风量的调节只能凭经验操作,总不能达到最佳状况。利用锅炉自动控制,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锅炉燃煤的全自动控制,它包括水的三冲量水位控制和燃烧系统的进风自控、炉膛负压引凤自控、燃料量自控、氧量校正、蒸汽压力校正等。3提高泵与风机运行的经济性

(1)选用高效节能风机与水泵。

目前国内配套的锅炉鼓风机、引风机效率约为85%,随锅炉配套的GC型锅炉给水泵的效率为38%~62%,选用高效节能鼓风机和水泵,节能潜力较大。

新设计的锅炉房应尽量选用高效节能风机和水泵,已经使用的风机和水泵,等到改造时也应该更换成新型风机和水泵。

(2)降低管道阻力。

(3)尽量配用合适的电机,避免大马拉小车的不合理现象。

(4)提高泵与风机的检修质量,加强维护管理,是提高泵与风机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5)采取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是一种常用的调速方式。变频调速试指改变电动机供电电源的频率,以改变旋转磁场的旋转角度,从而使电动机的转速得到改变。

4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

在锅炉能效测试数据表明,排烟损失是工业锅炉主要热损失之一。

排烟热损失的另一个方面是降低排烟温度。

4.1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

中小型燃煤蒸汽锅炉,一般出厂都装有铸铁省煤器,由于额定蒸发量4t/h(包括4t/h)以下的锅炉一般都是间断进水,还由于铸铁省煤器外部易结灰,内部易结垢,影响水的传热效果,所以,用了铸铁省煤器,锅炉排烟温度还偏高,一般都在200℃以上,经实践证明,拆除铸铁省煤器改造成余热水箱,可以明显降低排烟温度,效果好的排烟温度在130℃以下,余热水箱水温在70℃左右,节煤效果明显。

4.2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回收

篇2

自建国以来,我国就开始重点发展工业化工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工业化工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做出卓越贡献。尤其是近年来电子科技技术的应用更是推动了工业化工的自动化发展,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化工产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自动化仪表作为化工自动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其使用性能的优化也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为了能够提升自动化仪表的性能,实现节约型化工生产,技术人员不断的优化自动化仪表的构造与运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但在本文中,笔者则主要探讨了鲜少有人关注的另外一方面的仪表节能方法,即自动化仪表在使用过程中的几种节能方法,希望能够为工业化工自动化仪表的节能方法提供一些新的优化思路。

1.控制仪表接液阻力

在工业化工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仪表与流体直接接触从而产生阻力,阻力的存在会产生不必要的能耗,阻力越大,能耗越高。在管道的各种阻力件中,流量计和调节阀在对流体产生的阻力中所占比重是很高的。因而,最大限度减少接液仪表的阻力就成了节能的关键所在。

1.1增大节流装置的直径比

在各种流量测量装置中,节流装置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尤其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节流装置的应用几乎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实际流体是具有一定的粘性,所以当流体流经节流件之时,一部分能量用来消耗在节能件形成的漩涡,以及克服摩擦阻力上,因此,通过节流件后液体的静压力有一定的损失,并不能完全恢复。所以,直径比与压力损是成反比的,直径比越大,压力损就会越小,这样就越有利于节能。

1.2减低调节阀的阀阻比

调节阀的阀阻比是指的是在阀全开状态下,压降与管路总压降之比,通常以 S表示,越大, 损失在阀上的能量与S 值成正比。依据以往的经验S 值一般不低于0.3, 阀组比的选值范围通常为0.3~0.5, 气体的阀组比则相对较高,通常在0.5以上。调节阀控制实施流量的功能在工业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阀组比值的减低可大大降低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机泵电力消耗。

2.充分利用交流变频技术

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工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中,所使用的调节器都是在一定的规律下进行调节控制,以满足离心泵出口流量的控制需求,进而对调节阀的开度流量起到相应的控制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在规律下进行调节控制的调节方案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主要可以体现在两点:第一,节能性较差,这种调节器装置是以变阻力元件为主要元配件进行工作调节的,其自身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第二,经济性较小,因为该装置下,离心泵的出口侧面设置有截止阀,用以配合调节阀的正常运行,这就限制了泵的选择,要求所选用的离心泵必须要具备较大的额定功率,以满足负荷不断变化的动力需求,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功率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实现经济的调节方案。

为此,我们若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就能够起到较好的节能效果。而当前不断发展的电子科技技术与信息技术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电子科技的推动下,变频节能调速器逐渐被研发并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工业生产领域。这是因为变频调速器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且更加经济方便,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在工业化工生产系统中的调速器,同样可以充分利用高性能的变频技术来改善其调节方案。即实用变频调速器来控制泵的出口流量。使用交流变频调速器的优越性主要可以体现在三点:其一,这是一种非接触、无阻力的安装;其二,由于控制泵的转速是由变频调速器直接控制的,所以能够很容易的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其三,这种方案的功能是大范围无级调速,这样调节品质就会高,省去了调节阀等一阶滞后环节。

按照原来选用机泵的原则以及选取调节阀上压降的原则,使用变频调速器来组成调节回路,那么这种方案可以至少能够使电能消耗节约百分之三十,尤其是那些原来选泵过盈量太多,或者生产处在低负荷状态的,则节能效果更佳显著。 与此同时,这种方案也能够起到延长机泵使用寿命的作用,因为机泵是处在一种相对轻载工况下运行的。虽然选择使用这种变频调速器,是薄膜调节阀的三到四倍,一次性的投资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因为这种方案是既高效、又节能的,所以投资回收就比较短,通常在一年之内便可收回成本。

3.低压损或无压损的仪表的使用

节流装置应用于流量测量高于百分之七十的,但是这样会对能源的节约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压损过大。伴随着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和普遍关注低压损或无压损的仪表。尤其是近些年来,旋涡流量计、笛形均速管流量计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特别是笛形均速管流量计,即阿牛巴流量计,由于安装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压损微小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笛形均速管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相比较,虽然两者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前者比后者的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在通常情况下,在对同一流量进行测量时,笛形均速管流量计产生的差压还不到孔板流量计的百分之五,产生的压损仅仅只有孔板流量计的五十分之一。笛形均速管流量计的永久压损和孔板流量计相比是极为微小,甚至可以是忽略不计的,一般笛形均速管流量计连续能量消耗,和节流孔板相比,可减少至少95%。

4.优化调节方案,节约能源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调节方案来实现工业化工自动化仪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效益。例如在安装调节阀时,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或创新设计方法来讲调节阀的设置部位进行更换改变,以实现节能效果。或者也可以利用可变极限流量啦实现对设备的喘振控制。具体的优化方案如下所示:

4.1重新确定调节阀的安装位置

物料经过预热器预热后送到闪蒸罐闪蒸,闪蒸罐前大部分压降都发生在流量调节阀上,这个调节阀紧靠闪蒸罐的人口,使换热系统的压力保持为进口压力,这样会大大抑制物料在换热器中的汽化。如果把调节安装在换热器之前,由于调节阀本身压损的存在,使得进入换热器中的物料压力降低,换热器中的冷物料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汽化,这样进入换热器中的蒸汽用量减少,节能是很明显的。

4.2采用可变极限流量的喘振控制

通常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控制采用固定极限流量法,然而这一方法有着很大的缺限, 就是在转速降低的情况下,会带来气体的大量排空, 导致能量的浪费。而在可变极限流量法中,由于调节器的给定值可以随转速而改变,在转速降低的情况下,气体的排空量(下转第189页)(上接第61页)也不会太大,较少能量的消耗。

5.结语

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自动化仪表的自身性能与使用方法也必将会得到更大的改进与完善,从而能够使自动化仪表实现好的节能效果。大力研发自动化仪表的节能方法能够促进工业化工生产实现更好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U6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44-02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之一,因此从一个战略的高度大力提倡节能降耗是一个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节能降耗也是缓解中国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由于锅炉司炉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较差、劳动强度较大,文化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因此我市辖区工业锅炉大部分司炉人员的专业文化水平较低,以初中文化的人员偏多,造成锅炉给水化学水处理工作严重滞后,导致锅炉结生水垢十分严重,使锅炉的燃料损耗大幅增加,而我市造成锅炉燃料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水垢的影响。在现今我国能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解决这种不合时宜的严重耗能的做法已迫在眉睫。

1 工业锅炉的水质要求

为确保低压工业锅炉(工作≤2.5Mpa的锅炉)的安全运行,工业锅炉的水质应当符合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及GB1576-2001《低压锅炉水质》的要求,按照相关标准及有关规则的要求,蒸汽工业锅炉的给水应采用锅外水处理方法,而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锅外钠离子交换水处理方法,它的原理为:当含有易形成水垢(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的Ca2+、\Mg2+离子的原水经过钠离子交换剂层时,水中的Ca2+、\Mg2+离子与交换剂中的Na+离子进行交换,使被处理给水中的硬度降低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钠离子交换又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随着锅炉给水在离子交换器中软化过程的不断进行,交换剂中的钠离子逐渐被给水中的Ca2+、\Mg2+离子置换出来,出水硬度也逐渐升高,当交换剂中绝大部分钠离子被置换出来,出水硬度超过某一值后,已不符合水质标准要求,这时称之交换剂“失效”,此时需用含有大量钠离子的食盐水对交换剂进行还原(即再生),即用盐水中钠离子将交换剂吸附的Ca2+、\Mg2+离子置换出来,使交换剂重新获得可游离的钠离子,从而恢复其软化能力。在这个软化-失效-再生的过程中,掌握再生时机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因为若交换剂还没有失效而提前进行再生,则会大大增加食盐的使用量,导致运行成本增加;若交换剂已经失效而没能及时进行再生,则大量的硬水进入锅炉,会很快导致锅炉水垢的产生。

2 我市辖区工业锅炉及耗能现状分析

我市工业不是很发达,区域范围内主要以蒸发量10吨/小时以下的低压工业锅炉为主,虽然锅炉用户都能按照工业锅炉的水质要求,装设锅外软水处理设施,但从我们多年的检验结果来看,在每个定期检验周期内,绝大部分的低压工业锅炉结生水垢都相当严重,水垢普遍在2~5mm的范围,严重水垢的存在不单给锅炉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经常发生锅炉爆管、锅筒材质过热鼓包等严重事故;同时也浪费了不可估量的能源。从下表1的对比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水垢的导热系数要比钢铁的导热系数小数十倍到数百倍;因此锅炉结有水垢时,使受热面的传热性能严重变差,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能迅速地传递到锅水中,大量的热量被烟气带走,造成排烟温度升高,排烟热损失增加,锅炉的热效率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锅炉的额定参数以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就必须更多投加燃料,提高炉膛和烟气温度,从而造成燃料的严重浪费。

据相关实验及资料介绍,锅炉受热面上如果结有1mm厚的水垢,则多浪费的燃料约5%左右,对于不同种类的水垢或不同参数锅炉,所浪费燃料的数量也不相同,有些情况可能比这个浪费比例还高。因此,我市辖区使用的工业锅炉,定期检验时水垢普遍在2~5mm范围,而且以碳酸盐水垢偏多,所造成的燃料浪费大约在10~25%左右,浪费燃料的数目相当惊人。对大部分效益好的个体企业,业主在追求经济效益,对这部分的浪费从来没有经过精打细算,只要司炉人员能确保锅炉正常投运、企业有产品产出就行,导致锅炉燃料的严重浪费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现象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作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高度重视。

3 装设锅外软水处理设施还产生大量水垢的原因分析

因为锅炉给水全部经过软水处理设施而产生符合使用要求的软水,所以只要交换剂不失效,它就具有交换能力,交换出来的锅炉用水就能符合水质标准要求,因此,我市这么多工业锅炉产生那么严重的水垢,主要原因是交换剂随着交换水量达到一定量而失效时,没能及时发现、及时再生,而且前面已提到,我市大部分锅炉司炉人员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化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多,造成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锅炉软水(交换剂没有失效正常交换时软水处理设施出来的水)与硬水(交换剂失效失去交换能力时软水处理设施出来的水)交替进入锅内,而硬水进入锅内是导致产生水垢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给水是地下高硬度水时则更快、更容易产生水垢。在检验中我们发现,很多锅炉司炉人员都反映他们也是经常对交换剂进行再生处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水垢产生?其实,他们没有找准再生的最佳时机,经常是交换剂失效时没能及时发现,导致延误时机,使硬水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常交替进入锅炉,从而使锅炉结生水垢。

4一种工业锅炉简单易行的节能降耗方法应运而生

虽然锅炉用户都能按照工业锅炉的水质要求,装设锅外软水处理设施,但这些设施有时形同虚设,不然的话只要所有锅炉给水都经过正常的软化处理,这样锅炉的水垢应该能控制在正常的合格范围内,确保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我市工业锅炉司炉人员的实际情况,笔者经过多年的现场检验工作探索出一种“傻瓜型”的简单、实用、可行的防垢节能降耗新方法:在软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口侧加装一个日常使用的水表(价格在100元人民币以内),当交换剂刚更换或再生工作刚完成时,这时的交换剂具有正常的处理能力,记下此时水表的读数Q1((吨);然后交换剂开始工作,第一天至第三天每天要连续多次提取出水水样进行送检分析,对用水量较小的锅炉用户,可增长出水水样分析时间,当出水分析结果显示水质硬度不符合锅炉用水标准时,记下此时的水表读数Q2((吨),在这个给水软化周期内,刚更换或刚再生完成的交换剂实际软化处理的水量约为(Q2-Q1)((吨),这个数字很重要,只要此台锅炉的工况不发生很大的变化、锅炉的给水水源固定不变,则司炉人员只要记住,在每次软化剂再生工作完成后,当交换水量达到(Q2-Q1)((吨)时的略前的时间就应该进行下一次的交换剂再生工作了,这样就能确保交换剂都能在正常的处理能力下工作。况且很多小型企业都没有配备专门的水质分析人员,这种方法也为用户减少长期性的分析支出,降低成本。因此,专业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司炉人员,只要会读普通的水表,就能简单、易行地确定软化剂的再生时机,使锅炉用水能长期符合标准要求,从而防止或大大减少水垢的产生,节约能源,减少锅炉事故的发生。

另外,由于交换剂交换到一定时间时,少部分会由于各种原因破碎或被异物堵塞造成处理能力的部分下降,因此当交换剂每使用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时,又要重新复检每次再生后的实际处理水量(即Q2-Q1值),从而对交换剂进行必要的处理水量修正,确保交换剂每时都处在正常的处理能力内。同时每天在锅内加入少量的纯碱水溶液,这样可以去除有时由于司炉人员工作疏忽而忘记及时再生导致少量硬水进入锅炉产生的少量水垢,这样双管齐下,就能确保锅炉水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燃料。

5 应用实例

我市有一台型号为:SZW2-1.25-AI的工业锅炉,原来由于司炉人员没能掌握好每次的再生时间,锅外软水处理设施经常形同虚设,连续几年都由于严重结生水垢发生受热面管子爆破而被迫停炉维修及进行化学酸洗除垢,不单是浪费大量的燃料、增加维修成本,同时也给锅炉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2004年经此用户要求,对本台锅炉采用以上防垢节能降耗新方法,并连续三年对此台锅炉使用这种方法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跟踪检查、检验,每次检查时发现水垢都能控制在0.5mm以下,并且三年来没有发生由于水垢原因而进行过任何的化学酸洗除垢及受热面损坏维修,同时据司炉人员反映,采用这种方法后每天使用的燃料要比原来节省1/4左右,因此既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又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燃料及维修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因此,笔者以上提供的低压工业锅炉“傻瓜型”简单、实用、可行的防垢节能降耗新方法,对于素质普遍不高的司炉人员操作的工业锅炉,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在如今国家大力倡导节能降耗的大氛围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司炉读本.――中国劳动出版社.

篇4

具有多种功能是林木的自然禀赋,不同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利用具有时代变化和区域特征,多种功能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而且环境越恶劣和利用压力越大时表现得越突出,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才能把多种功能潜力变为实际最优的整体效益。比较和分析美国、德国与澳大利亚多功能林业发展及阿根廷人工林多功能经营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参考。

1.1美国森林多功能经营经验

美国森林面积3亿hm2,覆盖率33%,蓄积量136m3/hm2[7];林业经济发达,承担着重大社会职能;林产业年产值约2500亿美元,提供150万个国内直接就业机会,工薪总额近300亿美元;木材、木制品、纸浆、纸等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伴随着国民经济发达和城市化建设,美国森林资源仍保持稳步增长。

1.1.1多功能经营效果好

20世纪后期,美国提出“新林业”理论即“生态系统经营”思想[8]。新林业实践强调林业的多功能发挥及构建合理的森林结构和森林形态,在大范围、大框架、长时期内对林业进行综合规划和多种经营。美国重视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确立的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各方的自觉行为;不仅有社会的呼吁、学界的建言、政府的规制,企业也奉之为圭臬。美国林业多种经营,有木材业、造纸业、非林木产业、森林旅游、休闲、渔猎业等。其中非木产业提供药食和保健品、花卉及景观植物和特色木产品,创收数千万美元[7]。美国人酷爱森林旅游、露营和渔猎活动,平均将年收入的10%花费在这类活动上;包括国家公园、保护区、野营地等在内的各林区每年接待旅游人次数以亿计,创造了可观收入。美国林业重视森林和水、土壤、空气、生物的关系,强调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大片森林营建在城市中间及周边地区,已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果。

1.1.2产权明确,法律规范

美国森林原来大部分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所有,20世纪初通过准许私人拥有森林法律,以优惠政策将土地转到私人手中,现在森林以私有林为主,占2/3,公有林占1/3[7]。私有林以商用为主,几乎所有木材都由私有林提供;私有林主既有个人也有企业,人数众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造林和木材生产的主体,拥有的林地是私有财产并受到法律保护。私有林作为私有财产向政府纳税,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扶持、引导和推动私有林发展,私有林因提供生态和社会效益而受到的损失由政府分担。各级政府拥有并管理的公有林地产权分明,其中林业局拥有的为国有林,内政部土地管理局、公园管理局、能源部、国防部、州政府、县政府等也拥有一些林地。不论哪个政府机构拥有,都遵循谁拥有,谁管理,谁投入,谁受益原则,财务各自独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政策。公有林不用于商业经营,主要承担生态和社会责任,出现的亏损由财政补贴。美国通过各项林业法律,州县市制定了地方林业法规,且立法程序科学严谨、体系完备、条文详尽,具现实可操作性;规定了“国有林社会公开招标制度”规范采伐活动,采伐公司中标后须严格按照要求采伐,采伐后再利用招标制度雇请公司植树造林;还规定国有林须以林区为单位编制“森林管理规划”,使林业管理得无微不至。

1.1.3政府服务协会促进

美国林业管理理念尊重现实、依照法律、合作共事、运用科技、保护土地、服务国民,并不断改革以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大区服务站的管理和协调职能、做好林区计划、环境跟踪评估、改进财务管理等[7]。联邦和州林业部门是服务型机构,全部实行雇员制,工作效率很高;主要为林主、企业和公众提供服务,不干涉林主的生产经营;采取市场导向、自由竞争原则,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教育等措施加以引导,既保证了林主经营积极性,也促进了林业的良性循环,还保持了机构精干。美国的各种协会在林业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协会是非营利组织,由林场主、林业企业、科研人员等自发组成,自愿加入,交纳少量会费,遵守协会章程。协会不是官方,也不是商业机构,无管理权利,但在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交流、业界协商、与政府和议会沟通、与公众交流、统计、传达和解释政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协会广泛活跃在政府、议会、市场、科研和公关舞台上,构成一个充满生机的体系。

1.1.4科技支撑政策扶持

美国科研体系给林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林业科研机构由联邦政府所属科研院、校、企业研究机构3部分组成,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各类捐赠和项目课题经费等;林业科研完全市场化、开放化,除国家实验室承担基础研究外,基本上是直面市场的应用研究。课题来源于生产一线,按三公原则招投标,科研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研究的实效性非常高,一切由市场和生产实践加以检验。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虫、抗病、材质好、纤维多等优良树种,采用综合技术使原木使用寿命增加3~5倍、单位面积森林蓄积比世界均值高30%[7];从木材中提取药用或特种物质后再加工成普通用材和复合木材技术大大提高了木材利用率;利用天敌、性诱剂和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有效降低了林业污染;高产计划使轮伐期缩短一半,产量却相当于天然林的3倍,伐期总获量达1000m3/hm2[7];在森林防火、资源监测中全面运用3S和计算机网络等,提高了管理能效。美国林业有财产税、产品税、采伐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多种,但通过广泛的减税、免税、退税、延期付税等优惠政策支持林业建设和鼓励林业发展。对国有林经营单位免征财产税每年达25亿美元;对纳税人从事林业投资,可分7a退回其造林费10%的所得税,最高免税1万美元[7];对私有林设立了林业奖励(FIP)、林业管护(FSP)和管护奖励(SIP)等项目计划:FIP鼓励拥有林地400hm2以下的个体林主在适宜空旷地或已伐地上造林,补贴比例最高为造林成本的65%;FSP鼓励拥有林地4hm2以上的个体林主充分发挥林木的多种作用,开展造林、更新、观光、水保、野生动物保护等项目;SIP鼓励林主进行林业管护[7]。

1.1.5经济社会整体推动

美国林业多种效益可持续发展得益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进步。①木产品替代物不断推出,石油和天然气替代薪柴,金属和水泥替代建设用木材,并持续开发出新材料以减少木材消耗。②农业生产率提高大大减少了农地占用量,相应增加了林地,有效改善了林业资源状况。③整体经济向高技术方向转化,资源消耗型、粗放型产业大减,促进了自然环境保护和林业集约化经营。④信息产业发展大大提高了林业经营能效,各种协会、企业、政府机构等通过网络组成了复杂高效的信息系统,可随时把握在网络中充分流通的业界动态、市场供求、科技知识等,经营效率飞升。⑤美国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导致了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人们对旅游休闲、回归自然、健康和谐方式等普遍关注[7],推动了林业多功能可持续发展。

1.2德国多功能林业发展进程

德国是林学理论发源地之一,也是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覆盖率31%[9],在私有林和国有林可持续经营,特别是保护林地产权、公共政策扶持林业、重视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国有林经营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4]。

1.2.1地权保护森林作用大

早期森林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德国天然林被砍伐殆尽。直到19世纪国家确定权属后,森林处境才好起来。德国对土地权属和私有财产的保护,在促进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森林所有制形式有3种,一是公民个人所有的私有林地,占全国森林的46%;二是联邦和各州政府所属的国有林,共占34%;三是教会、公司团体、市镇政府所有的社团林,占20%[4,10]。其中,私有林的经营状况最好,其木材径级大,人工费用少,企业更愿经营,又增加就业岗位。

1.2.2私有林发展动力强劲

德国森林是许多小私有林主的储蓄所,平均蓄积达300~400m3/hm2,小型私有林蓄积更高。私有林主认为森林经营很神圣,不得多采多用。例如巴伐利亚州私有林每年生长量1200万m3,采伐700万~800万m3;而州有林每年生长700万m3,采伐500万m3。欧盟不允许国有企业经营私有林,主要依靠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即私有林协会经营,林主与协会签约,对森林经营提出明确要求[4];协会聘用采伐经理制定森林经营方案,政府免费提供咨询;国家对私有林经营给予政策扶持,也给予引导和监督管理。

1.2.3公共财政支持效果好

德国林业发展得益于有一套严格的法规约束[11~12],对林业生产经营给予完善的公共财政支持,既有联邦和州政府也有欧盟提供的补贴;科目有退耕还林、造林和种苗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森林经营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9],补贴标准分别为400~500欧元/hm2、1000欧元/hm2、300万欧元/hm2、300~500欧元/hm2和林道建设成本的60%(平原)~80%(山区)[4],有力地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

1.2.4国有林改革成效显著

德国以前的国有林实行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收支两条线,政府全包揽,2005年开始以州为单位进行林业改革,2009年评估表明,企业经营良好,收入明显提高,国有林改革取得了成功。国有林改革以公法形式成立公司,企业负责经营31%的州有林,政府不再搞经营;所有权不变,经营权交给企业,州林业主管部门实施监管;改革原则是人员不失业、收入不减少。改革后,既重视经济成本核算又注重生态保护,生态和经济效益都很好。改革前生产木材平均亏损18欧元/m3,改革后净盈利32欧元/m3[4]。德国林业改革实现了森林科学经营,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得到有效协调,林业地位更加重要。

1.3澳大利亚多功能林业发展

澳大利亚林业从毁林到分类经营再向多功能经营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功能林业经营思想,区分不同区域森林主导功能和一般功能,要求人工林集约经营兼顾经济和生态利益、天然林在保护的同时开发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5,13]以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新需求。

1.3.1分类经营促进林业发展

1788年欧洲殖民以来,澳大利亚森林约一半被消耗殆尽,造成了严重的资源与生态危机。为了保护生态、增加木材供给,1970年代澳大利亚实行以保护天然林发挥生态效益为主、以发展人工林提供木材为主的林业分类经营制度,根据是否允许木材生产,把森林分为森林保护区、多用途林和用材林。这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了人工林,降低了天然林破坏速度,对澳大利亚林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3.2多功能经营解决新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林业又面临新的挑战: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贸易赤字巨大,1998年木材产品贸易逆差达20亿澳元[5];农村及地方经济发展与就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林产业,社会发展对生态需求的提高,需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和快速扩大森林面积,因为以往存在的生态问题未得到治理,人工林集约经营的生态问题又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要求推动分类经营向多功能经营转变。澳大利亚先后出台“2020年人工林发展战略”(1998)、“可持续森林战略”(2004)、“国家土著林业战略”(2005)等政策,着重强调以生态为基础的林业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思想[5],是一种以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为指导发展生态经济的多功能林业。既强化人工林的生态和社会服务,制定中长期人工林发展计划,农场林业兼顾生态与经济功能并解决木材供给和农业土地生态问题;又强化天然林非木质林产品的商业开发,对不具有开发木材利用价值的天然林进行以环境保护和娱乐游憩为主的生态旅游开发和长期科学研究利用,对多用途天然林签订“地区森林协定”强调森林保护并开发森林全部价值以协调林业生产和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

1.3.3政策扶持林业成效显著

澳大利亚通过政府投资向林产工业大幅度倾斜、政府资助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开发、减免税刺激私人投资营造林来大力发展林产业,以保证生态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和优化造林、经营与抚育、采伐与更新等森林经营措施来保证森林三大效益的最大化[5],多功能林业发展成效显著,取得了人工林资源快速增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人工林与林产业发展迅速,出口额快速增长,以及生态旅游行业就业量大幅度增长等重大成就。

1.4阿根廷人工林多功能经营

阿根廷国土面积279万km2,为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国,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1/3,拥有3320万hm2的天然林和110万hm2的人工林[14]。1980年国内50%的用材来自天然林;通过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工林商品材供应率不断增长,目前90%的林业加工原料来自人工林。阿根廷公司人工林多功能经营、集约化营林和林产工业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具代表性[14]:①加强营造林集约化管理。营林过程别注意遗传材料选择,保证所选种子、苗木能够生产出优质原木;并把集约化管理贯穿育苗、幼苗移栽、造林、间伐、管护等各个环节。②注重科技支撑作用。公司与国家农业与动物管理技术研究所合作,在遗传改良、培育实践、产品生产、材性改造等方面开展研究,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③生产高质量的林产品。利用现代高新木材加工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尽量使副产品能被循环利用,产品通过了ISO:9001:2000认证和DIN附加标准,主销巴西、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地。④强化环境保护。公司营造林和产品生产环节均严格遵守FSC认证标准和指标,将环境保护贯穿始终。

2国外多功能森林经营的重要启示

从欧洲到北美,从澳洲到日本,森林都在由单一功能经营向森林三大效益全面利用过渡。森林作为再生的、绿色的资源库和能源库,必将在转变发展方式、保障生态安全、缓解气候变化、改善林区民生和减少族群冲突促进地区稳定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美、德和澳大利亚的多功能林业发展是发达国家森林经营思想转变和升华的一个缩影。总结和分析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2.1多功能林业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发达国家的林业产值比重极小,一般占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2%[5],但仍强调林业的物质生产功能,主要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原料与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的特殊要求和天然、可再生的木材产品是最值得使用的原材料:①木材在建筑、家具、纸和包装材料方面具有环境友好优势;②木材可再生,加工过程中比金属、塑料等节能而更具市场竞争力,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选择;③树木生长过程中提供木材的同时也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比较材料的可获得性和环境友好性,木材是最能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原料;同时,林业经济发展也为农村、地方经济发展与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这更是社会稳定的内在需要。因此,多功能林业强调林业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8],是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新方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2.2生态经济发展是多功能林业经营的核心动力

发达国家多功能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森林生态系统经营问题,还得靠发展林产业[4~5]。这种森林生态保护式的商业利用属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及兼顾问题。这也是林业经营思想的转变和升华,只要森林能做到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扩大林产品使用范围和数量反而是森林保护的更好选择,要摒弃以钢(塑料)代木的限制木质产品使用的传统森林保护思维;更要改变把森林经济效益等于木材生产的思维,生态公益林同样有多种商业利用价值,不是所有生态公益林非要公共财政长期补助;生态建设需要同步考虑商业利用模式,澳大利亚的农场林业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很好典范。

2.3公共财政扶持政策是多功能林业的制度保障

林业与农业都是农民的重要载体,需要国家在二次分配中予以重点保护;同时,也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业,需要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和扶持。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可持续经营,以森林经营技术为基础,分门别类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扶持和措施支持以消化因保护森林而额外增加的生态成本。并且,多功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扶持政策使生态价值慢慢纳入正常经济活动中,而不是变成长期的公共财政负担。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缺乏完善有效的支持、扶持和保护体系。尽管近年来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基础较差加上投资结构性缺乏,森林经营,特别是对成林抚育、服务林业经营的林道、生产灌溉用水电等基础建设,对林农有效引导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多年来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缺乏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公共财政支持保护体系,从森林经营、保护到利用全过程给予稳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扶持;同时,对于森林调查、经营方案设计以及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等也适当给予支持,从而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促进我国多功能林业快速健康发展。

2.4森林经营技术标准是多功能林业的发展基础

发达国家在各级政府的林业政策下制定了各类森林的资源管理与经营技术规程,为各地选择最优森林经营模式和保护森林资源及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奠定了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需要分区分类施策,提高林业政策和技术措施在区域和类别上的针对性、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操作性、跨部门间与行业内以及政策与措施间的协调性;更需要宏观政策指导下的适宜于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及森林经营技术规程。因此,我国应该按照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要求,在可测量的现有科学技术认识基础上制定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与经营指南,在森林经营技术规程中执行基于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采伐理念的区域级或国家级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省级(地市级)根据区域特征制定适合当地林情的资源管理办法和森林经营技术规程,加强指导多功能森林经营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协调性。

3中国多功能林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多功能林业在我国的实践时间较短,现行林业政策和法制尚不完善,没有多功能林种分类,缺乏系统性理论、可操作的方法和技术指标体系[2]。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20.36%,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美国林业经济走过弯路[7],德国林业改革成效显著[4],澳大利亚林业进程与我国基本相似[5],不失为我国的良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公共财政无法长期支持非商业利用模式的大面积森林保护;处于发展中的我国亟需从目前追求森林单一功能的分类经营向兼顾三大效益的多功能森林经营转变,充分挖掘林业应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贡献潜能,促进多功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明晰产权,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发达国家私有林的经营状况非常好,根本措施就是确定权属并保护私有物权长期稳定不变。这对于我国正在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既是农民的生存资源,也是发展资源。让农民享有平等的家庭承包经营权,依法保护这一农民赖以生活的物权,是我国的长期政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不仅有利于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这在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中,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中将产生无可比拟的重大作用。因此,要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形成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林木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根本上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从整体上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3.2政企分开加快国有林的经营体制改革

德国国有林经营体制改革采用“政企分离”模式,林业行政管理机构不直接经营国有林,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林业企业自主独立地经营国有林,并接受职能机构监督,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又保证了林业职工利益、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我国传统国有经济结构及产权体制下,国有林所有权、财产权和经营权虽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形式和概念,但具体操作形式及相互关系模糊;企业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还是行政管理者,缺乏真正的产权主体。政企不分是造成国有林产权界限不清晰、经营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借鉴德国经验,加快国有林经营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成立独立公司经营国有林,政府不再搞经营;所有权不变,经营权交给企业,林业主管部门实施监管;解决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40%、森林蓄积占60%的国有林经营和发展问题,实现森林可持续科学经营,促进资源保护与利用,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

3.3依靠科技促进多功能林业可持续经营

多功能林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技术水平,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依靠科技进步、政策引导、科学管理、投入拉动等配套措施,显著提高和持续优化林业对国家、区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通过科学研究,尽快形成符合国情和林情的多功能林业理论、发展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及综合效益;鼓励和依托多学科融合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强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保障,提高各层次的多功能林业发展科学决策能力;加强多功能林业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大胆创新林业发展规划和功能利用技术,并注重传统经验的收集提炼和集成创新,尽快形成实用模式加以推广应用,不断促进多功能林业的可持续经营。

3.4创建专业合作社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056-02

0引言

我国是工业锅炉使用大国,工业锅炉总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得工业锅炉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量大等缺陷更加凸显,近几年来我国的能源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本文介绍了我国工业锅炉能耗现状及最新的国内外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从中可以总结出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方向。

1 国内工业锅炉运行状况

我国在用工业锅炉以中小容量为主,据2008年时统计平均容量为3.27MW/台。2008年全国在用锅炉中,小于35t/h的锅炉约占总量的98.9%;主要炉型为层燃锅炉,约占燃煤工业锅炉总量的95%;固定炉排锅炉所占比例约40%,链条炉排锅炉约占50%,其余约占10%[1]。可见对于小于35t/h的层燃锅炉节能改造对提高整体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总体平均运行热效率为65%左右,对于燃油(气)工业锅炉,总体平均运行热效率为80%~85%,效率低于发达国家。按容量分效率如下表1。

造成我国工业锅炉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

1)平均容量小。我国工业锅炉容量小于35t/h的仍占绝大多数,锅炉运行效率仅不到65%,且锅炉日常运行负荷大多低于原设计额定负荷,造成运行效率进一步下降;

2)锅炉设备缺陷多,辅机不配套。我国工业锅炉多为层燃锅炉,燃烧设备存在缺陷,如炉排存在漏煤量大,炉侧漏风等。许多锅炉的鼓、引风机和给水泵、循环水泵配套偏大。据统计,在用锅炉水泵及风机平均效率只有50%和60%;

3)运行自动化水平低。我国在用燃煤工业锅炉大部分采用手工操作,不能实现自动调节,尤其10t/h以下的燃煤锅炉,极少安装运行监测仪器仪表;

4)节能、环保技术落后。目前常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包括增加余热回收设备、加强水处理、安装尾部脱硫除尘设备、电器设备变频技术、分层燃烧技术等。而我国在用工业锅炉实际上很少应用这些技术,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目前工业锅炉节能途径

目前人们对工业锅炉常见的节能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改善炉拱布置

炉拱的作用主要是引燃和组织炉内空气动力工况,因此,根据锅炉燃料来改善炉拱的布置,适应燃料燃烧特性的要求,能有效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炉拱布置时应将前、后拱作为整体考虑,只有前、后拱合理搭配,才能促进炉内正常燃烧。

2.2 采用空气预热

当空气预热后,送入炉膛的空气温度提高,使燃料干燥、点燃到燃尽的过程加速,尤其是提燃料层下面靠近炉排的底层温度,加强燃料层深处的燃烧,促进燃尽,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从另一方面来看,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空气后,降低了烟气温度,即减少了排烟热损失,也提高了锅炉热效率。

2.3 加强水质处理和定期除灰

锅炉的受热面积灰和结垢是降低锅炉传热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水垢和灰垢的热阻分别是钢的40和400倍,因此要保证锅炉用水的水质和锅炉受热面的清洁,以提高锅炉效率。据统计,锅炉结垢1mm厚度,就要增加燃料消耗3%;受热面积灰1mm厚时,热效率就要下降4%~5%。

3 几种新型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

面对迫切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也快速的发展,下面介绍几种较新的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其中有些是从电站锅炉发展而来,有些就是针对工业锅炉而开发的。对这些新技术的特点分析就能找出未来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方向。

3.1 新型高效节能低污染预燃式燃油燃烧器

新型预燃式燃油燃烧器集燃油的雾化、气化、油气与空气的均匀混合以及完全燃烧于一体,直接喷射出高温、高速、无烟、无尘的纯净火焰,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气泡雾化技术和独特的预燃式燃烧技术,预燃式燃油燃烧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2]:

1)对燃油雾化效果很好,液雾后颗粒度小且分布均匀。另外,其雾化效果不受燃油粘度的影响,适应范围广;

2)燃料燃烧完全,燃烧率高达99.7%,相对于传统燃烧器提高热效率达15%;

3)由于燃烧完全,基本无烟、无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气体含量低于国家规定值;

4)使用时空气过量系数小,实验表明,在空气过量系数为1.05以内仍能稳定的完全燃烧;

5)点火容易、升温速度快、火焰的刚性较强、喷射速度高,且无回火、脱火现象、燃烧稳定。

3.2 燃煤锅炉的气、煤混烧技术

近年来 “气、煤混烧”技术在逐步推广应用。实践证明此技术比锅炉改造或增加环保装置的经济性优越得多。

气、煤混烧技术的优点可概括为:暖炉和点火干净、快捷;锅炉的高低负荷段调节的范围扩大,避免降负荷的损失和极低负荷时启动备用锅炉;由于燃尽率提高和过剩空气量的减少,锅炉热效率提高;适应锅炉负荷快速变化和燃用劣质煤而不冒黑烟,减少飘尘;当燃煤中断时焦炉煤气可作为补充燃料达到满负荷;延长锅炉寿命[3]。

3.3 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是世界上公认的清洁能源,它替代煤、油成为新的能源是必然趋势。目前很多国家在中小型工业锅炉上都有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应用[4]。我国正大力发展以秸秆为主的生物质燃料。秸秆是由可燃质、无机物和水分组成,主要含有碳(C)、氢(H)、氧(O)及少量的氮(N)、硫(S)等元素,并含有灰分和水分。不同种类秸秆,其化学成分也不相同,现将秸秆的化学成分列于表2。

可见秸秆的化学成分与常规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等)相似,作为燃料,秸秆与煤等矿物燃料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秸秆挥发分高达70%左右,而煤的挥发分一般在20%左右,因此秸秆易点燃;

2)秸秆氧含量高,因此在气化过程中容易生成大量CO气体;

3)秸秆灰分较煤低(3%~15%);

4)秸秆发热值低于煤,一般只相当于煤的1/2~2/3;

5)秸秆含硫量很低。

3.4 热管技术在工业锅炉上的应用

热管是一种新兴的高效换热技术,应用在锅炉上的热管一般为重力式热管,也叫两相闭式热虹吸管[5]。目前应用于工业锅炉较为成熟的热管技术,主要为气-水型热管换热器及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气-水型热管式换热器常作为余热回收器被安装在工业锅炉上,这种余热回收器有以下特点:

1)在热管元件的受热段采用了螺旋翅片来强化传热,使得整套装置的传热效率高;

2)通过热管换热将热量由烟气传输到水,热量循环由热管中介质完成,烟气与水并不直接接触,这就防止了锅炉给水流入烟道造成巨大损失;

3)系统中的热管元件每根都是独立换热单元,单根或数根热管的损坏不会影响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维修也十分方便;

4)因为热效率高,热管式余热回收器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小,可在原锅炉烟道中直接安装。除水泵外无再其它转动辅机,且不需燃料及其动力源,运行时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工业锅炉主要状况是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燃料以煤炭为主以及运行能效较低,污染物排放量较大。要改善低能耗高排放的现状还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除了传统的节能手段外,新兴的节能减排技术如:新型预燃式燃烧器、热管换热器、生物质燃料等蓬勃发展。这些技术显示了在未来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中,重点的发展方向是:改善燃烧;减少过程热损失;寻找新型可再生的环保燃料。

参考文献

[1]王善武.我国工业锅炉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J].工业锅炉,2005(1):7.

[2]李宁平,胡克宇.新型高效节能低污染预燃式燃油燃烧器[J].工业锅炉,2001(3):45-46.

篇6

【引言】:

石油能源是新世纪发展的重要能源,它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作业过程中,能源消耗是一大关键性的问题,在全球环保、低碳、节能意识增强的条件下,石油化工企业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电气能耗状况进行改进和优化,要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电力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提升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电气节能应用技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环保趋势化应用。

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环保、节能和绿色的倡导之下,我国的能源发展也遵循“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的发展理念,将石油化工生产作业中的电气能耗进行系统分析,并将电气节能技术和措施作为企业节能的重大战略目标,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和途径,对电气节能工作进行节能降耗的实际应用。

1、电气节能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原则把握

电气节能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要关注以下原则:其一,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的功能,进行运行参数指标与节能技术相统一的节能技术应用,在确保设备性能的前提下进行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其二,电气节能技术措施要注重经济实用的成本预算,要兼顾节能技术投资与成本费用的回收,实现电气节能技术的增值性应用。其三,电气节能技术还要体现先进性的原则。其四,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还要体现技术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统一与协调,要在与环境相符的条件下,实施电气节能技术应用。其五,进行老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应用新型节能的设备。

2、电气节能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电气节能技术虽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就未来的发展来看,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在电气节能技术方面没有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因此,电气节能技术在出现一些问题后,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另外由于法律的缺乏,也就不能有效的实现有法可依。总的说来,电气节能技术能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加大对电气节能技术的探究与钻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3、石油化工企业电气的主要节能方法

3.1电气节能系统设计方案

就石油化工企业日常的生产作业来说,要想做好电气节能设计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对石油化工企业内部的电力设备进行改造,可以采用数字化的电量采集方式,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电气能量监控平台,从而实现对电气能量的精细化管理;二要在石油化工企业的作业中,在低压配电室中安装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装置,以此来减少谐波的污染。

3.2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变压器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是一种重要的电压切换设备。而在输配电领域又会产生较大的能耗,在电气节能工作中,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变压器,同时也要考虑到变压器的负载率,尽量使其保证在40%到60%之间,实现最佳状态的节能效果。

3.3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在石油化工企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无功的消耗,但是有效的电气节能,可以通过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些无功传输,改善电压传输的质量。另外,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可以安装一些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进行人工补偿,从而达到电气节能的效果。

3.4减少线路功率的损耗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和线路有很多,因此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就要对线路进行处理,合理处理线路的长短和粗细,这样一来有助于降低线路在使用过程中损耗。

3.5稳定电压条件

就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如果能保证电压处在稳定并且达到额定电压的数值,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供电的效率。由于电压的不稳定性,并且一旦电压超过了额定电压的范围,将会加大电流,导致能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同样供电电压在额定电压的范围内,也就是小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高程度的负载电流,导致线路损坏以及能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说电压稳定在额定电压阶段下,才会有效的提高用电效率。

3.6电气节能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企业,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也是一项有效的应用。由于我国在电压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当电压过高时,照明设备将产生较高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影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转。这就给我们以警戒:在石油化工企业内部,挑选照明设备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寿命较长、能源消耗较少的系统。例如节能灯具、电磁感应灯、LED灯具都是照明节能的良好选择,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应用他们可以较好的控制回路电压,从而有效的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效果。

3.7电动机装置的节能技术

作为石油化工终端耗电设备之一的电动机装置,是电能消耗较大的环节,因而关注石油化工企业电机系统的节能技术应用,是重点工程之一。为了实现对电动机系统的节能技术应用,首先要对电动机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要大力改进旧式的淘汰式设施,推广和普及高效节能的电动机,还要合理选取电动机的容量,保证电动机设备的80%负载运行率为最佳。同时,还要大力推广和普及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性能,为了保证石油化工作业生产的平稳和安全,可以投入变频调速器进行能量控制,不仅减少了生产噪音,而且对电动机有稳定的过流、过载等保护,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文章对电气节能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能够继续加大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投入,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发展,同时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因为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节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大对它的研究,将有效的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本院在肝功能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 采用血液净化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在治疗期间配合对症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现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27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说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本院27例肝功能衰竭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符合疾病相关诊疗标准[1], 且患者及家属对本院相关诊疗措施知情同意。27例患者中男15例, 女12例, 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56.37±7.54)岁。

1. 2 排除标准[2] ①年龄≥80岁者;②治疗前合并严重感染者;③合并其他内科疾病者;④资料不全者;⑤存在相关禁忌证者;⑥无家属及精神疾病者。

1. 3 方法

1. 3. 1 治疗方法 27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 对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 并保护患者的肝细胞功能, 常规进行营养支持性治疗, 充分预防感染。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对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 选双腔大口径导管, 充分防止感染。在局部麻醉状态下对患者行股静脉穿刺,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采用血液净化机对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 血浆置换量控制在1500~2000 ml, 置换速度则为10~20 ml/h, 透析流量为2000 ml/h。治疗期间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患者凝血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并对钙离子浓度进行科学调整[3]。

1. 3. 2 护理方法 ①置管护理:为充分避免双腔导管使用过程中出现堵塞, 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能,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置管服务, 进一步提升导管置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②出血护理干预措施:血液净化治疗前, 护理人员要对导管相应位置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并采用生理盐水对导管及相关装置实施冲洗。同时, 置管过程要保证固定牢靠。③良好监护:对存在护理风险的患者, 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护, 并在治疗过程中时刻关注其身体情况, 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密切观察, 发现不良风险事件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相应处理。④血管护理:血液净化治疗可导致患者血管功能受到影响, 造成患者出现机械性损伤。为此, 护理人员要做好穿刺点皮肤护理, 发现出血应及时进行加压止血处理。⑤导管护理:加强巡视力度, 观察血液净化治疗时导管状态, 发现回血状况, 要立即进行相应处理。在充分固定导管及相应装置的基础上, 对患者肢体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避免出现导管破裂现象。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目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进行观察, 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并做好统计、分析和记录。生活质量以WHOQOL-BREF自评量表作为问卷调查工具, 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相关领域, 每个问题分值为1~5分, 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后, 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27例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风险事件, 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篇8

1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治疗

1.1 低血压

低血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发生率比较高,笔者统计约占血液透析并发症的39%。其主要原因是超滤过快和过量超滤所引起,常见于血容量不足、服用降压药物、长期低钠饮食、心功能减退等患者。长期低血压可导致透析时血流量不足甚至血瘘血栓形成,直接影响到透析效果及血瘘的使用寿命。此时常用快速回输生理盐水、706代血浆、高渗葡萄糖等办法解决。但对一些心功能减退的CRF患者易增加心脏负荷,对部分CRF患者也不利于多余的体液排出。根据患者心悸气短、头晕面白、脉细数等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主要为心之气阴两虚,用生脉注射液由透析管路内注入,轻者30~50 mL,重者可用至150 mL,通常在缓慢注入3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待病情平稳可以用正常血流速度透析。对平素血压偏低的患者,嘱其平时炖服人参,能有效提高血压。

1.2 高血压

CRF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出现血压升高,其主要病理基础仍是水钠潴留,除部分见于失衡综合征外,主要是由于患者紧张恐惧所致。因此,应做好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诱导透析和思想工作。为了避免一些药物的透析性和快速、大幅度降压等作用,笔者采用针灸治疗。百会、印堂、神门用补法,曲池、合谷、太冲、降压沟、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有养血安神、补肾潜阳之功效。在一般情况下,针灸10 min后血压缓慢下降,30 min降至正常即可起针。对于在透析中屡发高血压的患者,用鲜柏叶做药枕在透析中枕用,可取得良好的预防疗效。

1.3 透析相关性心包炎

该并发症多发生于已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CRF患者,其发病率约15%,因出血性心包炎致死者占死因的5%~6%,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常是原有尿毒症性心包炎因全身肝素化引起,透析不充分、细菌或病毒感染、高分解代谢及液体过荷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对此,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无确切疗效,只能缓解症状;而强化透析易致脱水、低血钾及低磷血症。这类患者临床可见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及活动后加重,脉细数,苔白滑或白腻。中医辨证属水饮凌心。治以强心益气利水,可用生脉葶苈五苓散加减:人参(另煎兑入)10 g,五味子10 g,麦冬12 g,桂枝10 g,茯苓15 g,白术10 g,葶苈子、黄芪各2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经临床验证,本方具有强心利尿和消除心包积液的作用,一般服用5剂后即可明显的缓解临床症状。

1.4 高粘血症

部分CRF透析患者可有高粘血症,以致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透析器堵塞,不但降低了透析效果,同时也减少了透析器复用的次数,增加了透析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一些患者也因此导致血栓的形成。虽然肝素可以改善透析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但过量使用肝素可增加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脂肪的分解,使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升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的发生率升高。另外,肝素还可以激活补体,引起白细胞下降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等。所以,对于CRF患者减少在透析中肝素的用量有一定的意义。笔者观察到,患者长期口服丹参、三七及其制剂,并在透析时使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或由透析管路给入),有利于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肝素的用量,增加透析时的血流量和透析器的复用次数,提高透析疗效。

1.5 营养不良

CRF患者久病缠绵,加之每次透析可丢失氨基酸7 g、多肽2~3 g;若用无糖透析液,每次透析还可丢失葡萄糖20~30 g,以及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不能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频发感染,而感染亦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此,笔者常用十全大补汤加减: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2 g,甘草5 g,生地黄20 g,当归15 g,陈皮10 g,砂仁5 g,肉桂3 g。无中满者甘草可用15 g以解浊毒;阴虚者仿张锡纯用药之经验,加知母寒润滋阴,以制参芪等药之温。另外,日常生活应给予高蛋白、高必需氨基酸(如禽、蛋、鱼、肉等)、高热量食品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于那些湿浊中阻,脾失健运,导致腹胀纳呆等透析患者,除加强透析外,调理脾胃至为重要,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 g,茯苓12 g,白术12 g,木香6 g,甘松10 g,藿香15 g,麦芽30 g。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对增加食欲,改善营养不良有较好的作用,一般服用2~3个月后,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有大便干燥或便秘的患者,应当使其保持大便通畅,务必使每日大便1~2次,但慎用大黄之剂,勿犯虚虚之戒,治疗上以益气补肾为务,可用黄芪15 g,菟丝子25 g,生地黄20 g,槟榔片8 g。每日1剂,水煎服。其中菟丝子的用量一般应大于25 g,否则难有好的效果。

篇9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062-03

Abstrac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bout boiler and steam transportation system, such as low level of device and technology in use, undelicacy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they lead to large amount of energy-waste. It is important to carry out energy-saving analysis, however the existing standards or methods of boiler test and steam transportation system testcan not meet practical requirements. A method is put forth that can test boiler and steam transportation system quickly, also key problems of energy-waste would be discovered to guide the energy-saving projects.

Key Words:Boiler;Steam transportation;Test;Energy-saving analysis;Method

锅炉在工业企业中应用广泛。锅炉生产的蒸汽则需通过蒸汽输送系统输送到各生产车间。当前不少企业的锅炉及其蒸汽输送系统仍存在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能源浪费较为严重,亟需解决。这类热力设备系统也是对企业进行节能诊断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增加的节能减排压力,企业对节能检测和节能诊断有着广泛的实际需求,但这种需求显然不是逐次对单个设备的精确检测和分析,而是希望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并判断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改进处理,低费、有效解决问题。目前确实有多种针对锅炉和蒸汽输送系统的设备检测、节能监测、节能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但这类规范、标准和方法往往注重的是论述严密、检测精确,也存在为检测而检测的弊端,并不完全适应企业对节能检测和节能诊断的实际需要,很多时候甚至与实际脱节。为此,提出一种突出重点,能实现快速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节能诊断,以快速发现关键和有效解决问题为目标,针对锅炉及其蒸汽输送系统的检测与节能诊断的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有多种针对锅炉的热效率检测和节能监测、节能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TSG 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GB/T 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 24500-2009《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15317-2009《燃煤工I锅炉节能监测》;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NBT 47035-2013《工业锅炉系统能效评价导则》等。涉及蒸汽输送系统的能效检测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GBT 12712-1991《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GBT 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等。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来说,蒸汽锅炉和蒸汽输送系统从设计到运行都是一体化处理,但实际在做检测时往往是割裂、分开处理,导致节能诊断无法系统化;(2)对锅炉的能效检测以检测为目的,对节能诊断帮助不大,企业抓不住需改进提高的重点;(3)对蒸汽输送系统的效率问题重视不够;(4)蒸汽输送系统检测涉及的相应国标、行标检测方法和能效标准一般比较笼统,且不大适应现场处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5)设备检测时间长,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多,但检测报告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帮助不大。

企业需要一种针对锅炉及其蒸汽输送系统的,能突出重点,快速检测,准确进行节能诊断,低费改进,最终有效解决问题的检测与节能诊断方法。

2 一种快速检测与节能诊断的方法

通过对多个工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与节能诊断的方法。

2.1 检测目的与要求

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突出重点,能实现快速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节能诊断,以快速发现关键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为目标。

2.2 检测关键指标

设置以下检测指标:一级指标:锅炉热效率、疏水阀完好率;二级指标:锅炉排烟温度、锅炉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固体燃料锅炉)灰渣可燃物含量、疏水阀泄漏率、锅炉及管道保温符合性。

2.3 检测主要设备

(1)全自动烟气分析仪(不确定度要求:O2±0.2%;CO±5%;SO2±5%;NO±5%;NO2±5%;量程要求:O2 0~25%;CO 0~10 000 ppm;SO2 0~5 000 ppm;NO 0~4 000 ppm;NO2 0~500 ppm;分辨率0.1 ppm);(2)热电偶温度计(精度不低于1.0级,量程要求:0~+400 ℃);(3)超声波流量计(不确定度要求:±0.01 m/s;量程要求:0.01~25 m/s);(4)疏水阀检漏仪(振动加速度,冲击脉冲/32 kHz,可测表面温度;配计算软件,可计算泄漏量);(5)红外热成像仪(不确定度要求:±2 ℃或±2%;总像素:不低于76 800)。

2.4 检测与节能诊断程序和方法

2.4.1 检测与节能诊断程序

检测与节能诊断程序如图1所示。

2.4.2 检测与节能诊断方法

(1)锅炉热效率检测。采用反平衡测试方法。前后两次检测方法应相同,无特别要求的均可以采用锅炉热效率简单测试法(TSG 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以快速测定锅炉热效率,重点在于快速判明锅炉的各项热损失。通过现场检测对锅炉过量空气系数和排烟温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判断,结合锅炉主、辅设备配置水平及对炉体、风烟道的保温检测和泄漏检查,现场可以形成指导锅炉燃烧调整等初步节能诊断意见,需要用到的主要检测设备有全自动烟气分析仪、热电偶温度计、超声波流量计、红外热成像仪。

(2)蒸汽输送系统疏水阀完好率检测。利用疏水阀检漏仪对运行中的疏水阀进行检测并记录有泄漏表征的疏水阀数据(如仪器显示的振动值)。根据疏水阀泄漏严重程度,现场可以形成初步的疏水阀处理建议。

(3)锅炉本体及输送系统的保温检测。利用红外热成像仪重点检测表面破损及超温部位,记录所有超温部位及其表面温度数据,现场可以形成初步的保温部分处理建议。

2.4.3 节能诊断要点

(1)锅炉能效。锅炉热效率及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等关键运行控制技术指标应符合TSG G0002-2010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含“第一号修改单”)规定的要求,如常用锅炉热效率:燃天然气锅炉应在92%以上(节能目标值98%),燃轻重油锅炉90%以上(节能目标值96%),一般燃煤(层燃)锅炉不应低于80%(节能目标值+5%)。节能诊断要点:根据锅炉热效率判断锅炉的总体能效水平,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是否有改造的价值;根据锅炉实测运行控制工况,结合使用燃料的质量技术指标、灰渣可燃物含量化验结果,判断与锅炉最优化燃烧工况的偏离程度,在此基础工业上提出燃烧调整建议;根据锅炉外表面温度检测情况提出保温方面的改进意见;根据锅炉泄漏检查情况提出锅炉的密封改进建议;是否存在有余热余能的回收再利用空间等。

(2)蒸汽输送系统。疏水阀完好率至少应达到95%以上,节能目标值100%。现场检测判断为“泄漏”的疏水阀应安排拆开检视,更换或维修处理;车间冷凝水经技术经济比较有回收条件的应实现全部回收;热力管道及附件的保温不应有严重破损,脱落等缺陷,其外表面温度≥50 ℃,除有特殊要求外,均应考虑保温处理;热力管道任何部位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应高于管内介质温度45 ℃(依据GBT 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6考核指标”之6.1保温结构允许最大温升)。

(3)热力系统整体诊断。在检测和专业判断的基础上,需对企业热力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要点是:新蒸汽输送管道及凝结水管道设计是否合理;锅炉和车间用汽的压力是否匹配,是否存在过大的节流损失;热力系统的疏水阀和截止阀、旁通阀设置是否合理和足够;运行管理是否适当,能源是否能够做到分级利用,有无条件提高冷凝水回收率等。

(4)首次报告,节能诊断应对未达到满意运行效果的关键指标和参数,进行节能潜力计算,并提供计算分析结果。即计算某关键参数未达标,由此造成的年能源浪费量及折算燃料费用。

(5)末次报告,节能诊断应对经整改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节能计算,以验证通过检测和节能诊断,项目实际已经产生的节能效果。

3 案例分析

采用上述方法对某纺织企业型号为SZL10-1.25-AⅡ的蒸汽锅炉及其蒸汽输送系统进行快速检测和节能诊断。现场进行了两次采用相同方法的检测和诊断。首次检测和诊断:锅炉热效率69.09%,现场诊断出锅炉节能设施基本齐备,但无安装烟气氧量表,导致燃烧调整和运行参数难以准确控制,锅炉风煤配比明显不合理;锅炉的保温和密封存在缺陷;蒸汽管道、阀门及法兰盘存在保温缺陷,如保温层老化、湿水剥落以及渗漏现象,现场共检测105个疏水阀,良好率为83.8%。经节能诊断提出针对性的低费,无需做重大技术改造的节能改进措施,主要是通过加装烟气氧量表并在运行中将烟气含氧量精确控制在现场节能诊断专家给出的允许波动范围内,维修轻微泄漏的疏水阀,更换泄漏严重的疏水阀等。企业付出的改进成本仅在1万元左右。企业落实改进措施3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测与诊断:锅炉测试热效率82.07%,比首次检测的热效率提高了12.98%;保温有明显改善,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疏水阀良好率提升至95.2%。改进后的节能效果:企业年节约原煤量约402.7 t,实现减排SO2:0.442 t/a、减排CO2:556.33 t/a、减排NO:0.506 t/a。企业统计数据显示,吨产品蒸汽耗量下降近25%。收到了非常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4 结语

通过节能诊断的有效途径,提高企业的蒸汽锅炉及其输送系统的效率,对降低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已有的锅炉能效和蒸汽输送系统的设备检测、节能监测、节能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不完全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很多时候甚至是与实际脱节的。为此,提出以下一种突出重点,能实现快速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进行节能诊断,以快速发现关键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检测与诊断方法。具体要求有: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设置实用、合理的检测指标,在对锅炉热效率、疏水阀完好率两个一级指标,以及锅炉排烟温度、锅炉排烟过量空气系数、(固体燃料锅炉)灰渣可燃物含量、疏水阀泄漏率、锅炉及管道保温符合性5个二级指标进行必要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对节能诊断要点的专业分析,快速判断发现问题,指出并计算节能潜力,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企业利用3~6个月的时间进行改进后,再次进行检测和诊断,以验证项目实际节能效果。该方法对检测和评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检测和评价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何相助,颜立潮.企业合理用能诊断[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4-82.

[2] 李元林.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的问题及节能措施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716.

[3] 刘岗,丁顺利.工业锅炉能效传统与快速测试方法结果的对比[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13):84-85.

[4] 张开菊.热力网与供热[M].北京:中国力出版社,2008: 221-262.

篇10

中图分类号:TK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020-01

我国工业锅炉总装容量巨大,无论是从我国锅炉工业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单台锅炉本身来看,都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即使是效率最高的电厂锅炉也仍有潜力可挖。

工业锅炉系统是集机、电、热、水、控制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所涉及的技术较为广泛。而在动力或供热锅炉房中,大量使用了没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临时工、季节工,工作没有连续性,难以做到正确的运行操作和设备保养。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大大低于鉴定效率。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目前,中央提出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并部署了主要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列入其中。

1、工业锅炉节能应开展的几项工作。

一是进行结构性调整,使用汽、用热企业集中布置。拆除各个企业的低效小锅炉,建设联片或区域型高效锅炉的热电联产机组。二是在锅炉机组设计上,要做到热负荷与锅炉容量匹配,主机与辅机匹配,机械与控制匹配。三是在锅炉机组运行上,优化配煤,使运行煤种接近设计煤种。抓好锅炉热工试验,为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基础数据。四是在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上。通过节能服务机构,对新建的或拟技术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对已在运行的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排查企业能量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并实施技改项目,使节能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2、锅炉运行热效率分析

(1)煤质差,煤种多变;单台锅炉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

(2)锅炉运行负荷低,“大马拉小车”;锅炉运行仪表不全,自动控制水平低。

(3)锅炉水质不达标,结垢严重。

有相当数量的锅炉没有安装水处理设备,也未采用简易的锅内加药水处理方法,而是通过加大排污量的做法,企图获得较好的水质,结果适得其反,白白浪费了大量热能,得不偿失。

(4)锅炉辅机配套不当,产品质量不高;锅炉技术人员素质偏低,流动性较大。

(5)节能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管工作薄弱。

从总体上评价,目前我国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标准体系以及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

3、锅炉节能管理工作要求

为了加强锅炉节能管理工作,对于工业锅炉及锅炉房系统等附属设施存在的问题,锅炉使用企业单位和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计划实施锅炉节能。

(1)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锅炉运行操作人员直接操作和研究锅炉,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锅炉操作人员要树立以节能的主人翁意识。管理人员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和经验、节能先进管理方法,提高锅炉节能管理水平。对运行操作人员要进行节能专业知识、先进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如按锅炉负荷和煤质变化及时正确调整燃烧,加强水质监测,定期排污,按规定吹灰清扫,杜绝“跑、冒、滴、漏”,确保运行负荷要高于额定负荷的80%,提高锅炉热效率。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节能考核。

认真贯彻《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锅炉管理方法,应用先进的锅炉技术手段,制订并组织实施本单位锅炉节能计划和锅炉节能技术进步措施,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节能工作责任制,明确锅炉节能工作岗位责任,把能源使用管理制度化。

(3)配备锅炉监测仪表,提高自动控制水平。

仪表是锅炉节能及经济运行的“眼睛”,只有配齐相关仪表,才能对能源利用情况做到“眼明心亮”,才能挖掘节能的潜力,锅炉上的仪表除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压力表、水位表、温度表等安全监视仪表,必须根据GB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的规定,装设进水与出水温度表、燃料计量表、炉膛压力(负压)表、各种受热面进口与出口温度和风压表、排烟温度表、蒸汽流量计或热水热量计等,有条件时,还必须装设排烟含氧量检测表、经济核算仪表,以及各种能效指示记录与计算仪表。

锅炉必须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保持平稳运行。锅炉自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由热工检测、自动调节、操作控制、信号保护等设备组成的完整系统。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电气节能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6.

篇11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 A

1工业建筑节能的意义

一项调查显示:每年我国完成的建筑工程建设的投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比例为:53:47,由此可见,工业建筑占到一半以上。今天的社会是节约型社会,工业建筑同民用建筑一样存在着优化设计、节约投资、节能减排的问题。工业建筑在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前提下,建筑设计要求最小的资金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收益,也就是正确处理合理性和先进的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各个方面,使得工业建筑达到最大的节能。

节能设计是工业建筑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工业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非常大。一方面是工业建筑节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为了节约初投资,而更大地增加了工业建筑运行能耗。这样综合能耗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建筑本身的特点,生产产品的不同、生产工艺要求千差万别,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节能标准,有时甚至没有一个可参考的范例,随意性强。给工业建筑节能带来了阻力。因此,提高工业建筑节能意识,降低工业建筑能耗,进一步探讨工业建筑节能的方法,尽快制定工业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已是越来越迫切问题。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所以在厂房建筑布置、确定厂房室内环境条件等方面,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大。然而,只要对总体布局、厂房的布置及室内环境条件作统筹考虑,达到方案的优化,节能的目的也可以达到。比如,在厂房建筑设计阶段,从厂房的选址平面布置开始就进行节能设计的考虑。协调在工艺、生产要求、采暖空调、通风等方面各专业建筑师,在自己的设计领域中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达到系统节能目的。只要我们都能提高建筑节能意识,精心设计,处处实施,工业建筑能耗可以大幅度降低,建造出更多的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的工业建筑,把我国工业建筑节能向前推进一大步。

2工业建筑的特点

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一般称为厂房。工业建筑不仅建设周期短而且使用周期短。工业建筑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厂房平面必须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设计;厂房内部空间较大;厂房的建筑构造复杂。工业建筑生产工艺复杂多样,厂房的建筑要适应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和管线安装施工复杂。厂房内生产设备一般多而且体积大,厂房宽度一般较大,由于跨度大,厂房内部多具有较大的开敞空间,因此工业建筑多采用单层厂房结构。单层厂房的屋面节能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屋面防水、排水构造复杂,为了通风、采光,屋顶上往往还设有天窗,因此屋面排水、防水、保温、隔热技术要求高。

工业厂房建筑区别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它是生产和存储商品的建筑物。工业建筑具有多样性,既有环境质量要求高的试验厂房,也有污染环境产生余热和废弃物工业厂房;既有精密厂房,也有劳动密集型加工厂房;有机加工厂房,也有人流少空间大的厂房;既有封闭的药品厂房,也有敞开的高大空间厂房等等。使用功能的不同,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生产规模要求差异悬殊,这是造成工业建筑节能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工业建筑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建筑节能的一个关键。

3.工业建筑能耗特点

工业建筑能耗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能耗大、环境控制要求高、设备发热量多、影响因素复杂、比重逐年增加,在过去一段时间其能耗是被忽略的。

目前,工业建筑节能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执行的难度。在北方地区,减少工业建筑采暖能耗的普遍的做法是增加围护结构的保温,但建筑节能不应该仅仅是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建筑节能绝不是单纯的保温和使用新设备,一些节能技术和设备选择不当时会发生"相克"的作用,反而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工业建筑节能同民用建筑一样,有其特定的适用性。国外和国内不同,北方和南方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机械加工厂房和药品生产厂房不同,住宅建筑节能和工业建筑节能不同。因此,在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时,应针对中国国情、当地的气象条件、用能系统的技术特点、具体和细化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综合优化设计并进行节能模拟分析,多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工业建筑节能的快速发展。建筑应和暖通等设备专业加强配合,对设计方案的进行前期控制,进行全过程管理。防止高投入、低效益和高能耗的现象。

在探索工业建筑节能形式时,具体和综合考虑功能与节能之间的统一。如,在保证体积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护结构面积,减少体型系数,减少热量的损失。在保证实用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多层工业厂房,达到节地、节能、节省投资的目的,把要求有恒温、恒湿的工业厂房放在一起,减少设备布置的复杂化和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物的平面、体型、朝向、层数和层高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工业建筑地理位置、工艺生产要求,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

4我国工业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

工业建筑中的空调冷负荷与采暖热负荷与一般公共建筑不同。工业厂房的设计温度一般在12°C——21°C;其中大部分为机械加工厂房,采暖室内设计温度一般取14°C——16°C,空调室内设计温度一般取26°C——27°C。不能单纯从室内设计温度判定厂房车间类建筑的冷热负荷。实际上,各类车间负荷大小和组成区别很大。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有的厂房要求新、排风量比较大,那么新风负荷在总负荷重占的比例比较大;有的厂房常年进行热加工处理,厂房内部发热量很大;而有的厂房内人员数量多,劳动强度大,因此空调冷负荷中,湿负荷比较大。

我国目前工业建筑节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可行的建筑能耗研究方法。能源消耗调查对象不全面。虽然建筑能源消费统计使用了先进的科学方法,力求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实用性,但是如果釆用全国性的抽查方式,将大大增加工作量和调查难度。并且建筑能耗渗透每个建筑类型(民用、公共、工业等),而我国建筑调查和统计仍然停留在个别类型的建筑。建筑能耗研究内容的单一、数据的缺乏,是一个工业建筑节能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的问题。对工业建筑节能来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调查更侧重于总能量消耗的调查,但是仅依据调查数据能耗不能反映建筑销售终端能耗,不能反映建筑能耗和建筑环境指标、城市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反映建筑能耗与其影响因素(能源活动、能源结构、气候变化、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筑能耗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项目。在我国,建筑能耗调查主要是研究一个特定的问题,导致能耗缺乏系统之间的相互印证,使一些工作重复和浪费极大。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要考虑,不管是与建筑节能有直接关系还是有间接的联系,都应该在设计时考虑在内。如:除了常规设计考虑因素外,还必须把减少排放、节能、节电、工业企业卫生标准、环境保护、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气候异常等的影响加以考虑。二是缺乏依据,我们的一些工业建筑设计是否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目前只有一些大的统一的指标可供参考,而现实的情况是地域不同、工业用途各异、建筑类型多样,统一的指标难以满足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长期收集有关节能建筑的基础性检测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修订编写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完善工业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TKll+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228-01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趋严峻,燃料消耗量巨大的锅炉也面临着提高能效,减少排放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各种节能技术不断涌现。对于工业锅炉的使用者选择何种节能技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这种节能技术是否适应自己的生产状况;节能技术是否有较大的经济效益。该文采用基本的经济学技术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法对目前几种常用的节能技术进行评价,从中可以看出其各自的经济效益。

1 节能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方法

节能技术经济分析是一项目的投资费用、经营成本、销售成本、折旧与大修基金、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及税金的计算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项目的现金流平衡情况,对投资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进行计算,从而对项目的效益做出定量评价。

投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流动资金两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和安装费用。新增流动资金指企业因节能技术改造所需流动资金的增加额。

对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使用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按产量变化关系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生产水平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的部分费用;可变成本是指随产量变动而变化的部分。

折旧费与大修基金在计算中按年折旧费与年大修基金定量。计算方法为:年折旧费等于新增固定资产值乘折旧率;年大修基金等于年折旧费乘大修提取率。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设备等直接投资和分摊投资。折旧率按设备设计年限所得。

由于工业锅炉的节能技术项目相对投资额较小,其投资额的时间价值可以忽略,我们采用静态评价方法。节能项目的静态评价方法主要计算绝对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节能率、节能投资率和年计算费用等几个指标。

2 工业锅炉常用节能及节能改造技术

链条锅炉改沸腾锅炉。沸腾燃烧相对链条炉具有燃烧强度高,换热效果好等优点。将链条炉改为沸腾炉常采用鼓泡床沸腾燃烧方式,多应用于6 t到35 t的锅炉。

热载体锅炉余热回收。由于热载体锅炉介质温度较高,其排烟温度也较高,经统计热载体锅炉的排烟温度在360 ℃左右。通常这部分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浪费。如在热载体锅炉系统中装配烟气回收装置,即可回收废热,并降低了排烟温度。

分层燃烧技术。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大多为正转链条炉排锅炉,煤块在煤层中无序分布,部分区块煤层密实阻碍空气使煤块缺氧燃烧,降低了锅炉效率。使用分层燃烧技术,使大中小三种煤炭颗粒按下到上有序排布,提高燃烧效率。

我们分别以35 t链条炉改沸腾炉项目、3.5 MW热载体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项目及20吨链条炉安装分层给煤装置项目为例进行经济评价,各自数据见表1。

3 节能项目的静态评价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三种节能项目中分层燃烧节能改造项目回收期最短,投资利润率和投资节能率最高,年计算费用最低,在静态评价方法中取得的指标最好。所以在20 t燃煤锅炉选择节能项目时,可优先选择安装分层给煤装置。从该项目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其投资总额小,安装周期短并且提高燃烧效率效果显著,在实际使用中,分层给煤技术也较为广泛应用于10 t以上的燃煤链条锅炉。可见,使用节能经济学评价方法能对繁复的节能技改项目做出客观的经济效益评价,为锅炉使用单位提供选择的依据。

参考文献

篇13

1国内外能源审计发展状况

1.1国外能源审计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引发了西方国家对节能的重视,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与沉重的能源费用负担面前,能源审计正是应这种需要而生。发达国家不断总结能源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能源审计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已日趋成熟并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英国政府多次制定和实施了推进节能的政府支持计划,把能源审计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80年代英国9万多个企业,有4万多个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调查,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日本免费对企业的用能设备进行节能诊断,促进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由于能源审计是企业申请节能示范项目或其他节能补助的有效依据,所以能源审计在国外深受企业欢迎。

1.2国内能源审计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能源审计机构少、专业性差,能源审计主要停留在一些大型能源企业,还处于推广阶段,企业存在应付差事的心理,没有实现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能源审计缺乏强制性,能源审计机构缺乏法律定位和权威,相应的配套制度和标准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满足能源审计工作的急切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国能源审计的发展,因此我国能源审计与先进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1.3机械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状况

由于机械工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不高,企业规模不大,厂点分散等原因尚未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充分重视,行业能源审计工作开展存在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

(1)机械工业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厂点分散,不利于开展能源审计,尚未大范围开展能源审计。机械工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大于5000吨标准煤的企业数较少,目前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展能源审计,行业尚未建立能源审计的节能机构。

(2)行业能源管理监督、计量、监测体系不健全。机械行业企业节能管理工作刚刚起步,能源计量和统计管理方面比较欠缺,缺乏专业的能源审计人才,大部分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计量、统计员。缺乏行业性专业检测监督机构、队伍、人员不健全,人员资格缺乏国家严格认证。

(3)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缺乏能效标准。机械工业各行业节能工作缺少可执行的相关标准,尤其是缺少各行业经济规模的行业准入标准、产品能耗标准、高能耗产品的淘汰标准等。

(4)工艺装备水平落后,装备能耗指标有待提高。机械工业技术装备良莠不齐,部分技术装备性能低下,生产工艺落后,导致制造加工能耗居高不下,总体用能效率低。尤其中小型企业因节能意识淡薄、缺乏技改投资等因素,仍沿用20世纪90年代甚至60~70年代落后的工艺装备。

(5)企业节能观念不强,能源审计的认识不足,能源审计流于形式。企业粗放式的耗能比较普遍,能源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对能源审计的认识不充分,造成能源审计容易流于形式。

2机械工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思路与方法

2.1开展能源审计的基本思路

能源审计是对用能单位(单元)的生产、转换和消费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了解造成能量损耗和损失的原因、分布等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政策,制定节能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分析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寻找节能潜力,提出节能降耗的整改措施,能源审计思路可用一句话概况,即判明能源浪费和效率低的部位,分析产生能源浪费和效率低的原因,提出节能降耗的整改措施。要分析能源浪费和效率低产生的原因和提出节能降耗的整改措施需要从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的主要途径入手。从图1可以看出,一种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可以抽象成八个方面,能源利用率低和浪费的原因与这八个方面都可能相关。(1)能源:能源本身所具有的质量和种类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的效率,因此选择与生产相适应的能源是能源审计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2)技术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艺水平基本上决定了能源的种类和数量,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或避免能源浪费。结合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一条重要途径。连续生产能力差、生产稳定性差或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都有可能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产生。(3)设备:设备作为技术工艺的具体体现,设备的搭配、自身的性能、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等均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能源利用效率。(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对生产用能过程十分重要,反应参数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达到优化水平对能源利用效率都具有直接影响。计量检测、分析仪表不齐全或精度达不到要求,过程控制水平不能满足技术工艺要求,都可能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费。(5)管理:能源管理系统不健全、管理水平低,这也是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6)产品:产品本身决定了生产过程,产品性能、种类的变化也要求生产过程作出相应的调整。(7)员工: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积极性的激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8)废弃能:废弃能的循环回收和梯级利用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2.2企业能源利用的四个环节

在能源审计中,企业用能系统可简化成一种标准形式,系统由能源供入企业,按照能源流向将企业能源利用的过程依次划分为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能源审计通过对用能单位(单元)的能源生产储存、转换、分配和最终消费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了解造成能量损耗和损失的原因、分布等情况,然后有的放矢提出对策,制定节能方案,以促进节能,制止浪费,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图2表述了能源审计的思路。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与物料平衡的原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计量分析,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生产与管理现场检查、数据收集与审核汇总、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帐等项内容,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审计,分析各个因素影响企业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从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和节能潜力,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根据企业能源审计的不同要求,按照审计工作的范围、目标、时间与对象的不同,能源审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初步能源审计、重点能源审计、详细能源审计。无论开展何种类型的能源审计其目的就是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整改措施,促进企业节能目标的实现。图3表述了实现企业节能目标流程图。

2.3机械工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方法

(1)针对机械行业能耗情况,分级管理,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建立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根据机械工业年耗能情况,将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纳入节能监督体系,实行挂牌督办。对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进行建档工作,健全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积极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试点、完善能源管理人员队伍。全面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加强主要工业产品耗能限额管理,开展主要工业产品、设备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督促重点用能企业落实节能管理措施。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行业能源审计服务,作为国家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要补充。机械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不大,中小企业数量多。这种行业结构造成机械工业的能源审计工作很难重点依靠国家节能管理部门来全面严格监督和管理。作为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上联政府、下系企业的独特优势,建立健全机械行业能源审计工作机制:①积极申请能源审计机构资格;②培育专业化节能技术服务体系;③组织行业能源审计培训;④开展重点企业能源审计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企业总结机械行业能源审计工作的经验,逐步在行业中推广。并围绕试点企业,研究提出能源审计的激励政策机制。

(3)在全行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源审计宣传培训活动。在机械工业全行业开展能源审计宣传和能源审计培训活动,组织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和操作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等,提高行业节能意识和能源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①加强能源资源统计、计量工作;②举办企业能源审计专业培训班,举办能源审计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做人才储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