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篇1

随着现代教育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其中,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知识的大爆炸,成为这些理念的直接动力和催化剂。然而在忙忙碌碌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强大的竞争力,又往往让人无从下手。书店的书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学校开出的书目连续不断;课后班林林总总,似乎都有参加学习的必要;甚至是课堂的教师在面对茫茫题海和接踵而至的各门考试时也焦头烂额,那么苦难的家长和学生的境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该从何处下手,怎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成为一个充满竞争力的全才,什么样的学习和书籍才能使自己的成长更有质量更有效率……这一切的问题都在困扰着当代的年轻人、家长和教育者。笔者在本文中站在一名教育者的角度,从现代教育的理念出发,联系上述的总总矛盾和困惑,认真思考和重新审视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并由此提出了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三原则。也许,这三条原则达不到拨云见日的功效,但有可能为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因材施教”的溯源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认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所以要“各因其材”。孔子把学生的智力分为四等,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并且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他又把人的性格分为三类:“狂者”、“中行”、“狷者”。具体而言“由也果”(果敢)、“赐也达”(通达)、“求也艺”(多才艺)、“柴也愚”(憨直)、“参也鲁”(迟钝)、“师也辟”(偏激)。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总结出学生在能力、特长、态度和志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要因材施教。

《论语》中就记载了一个生动、鲜明的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一次,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座谈。子路和冉有同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给子路的答复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给冉有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公西华一直侍候在旁,便问孔子:“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路、冉有两个人问的问题,先生答复的问题为什么迥然不同呢?”孔子自有他的理由:“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说冉求遇事胆小,就鼓励他大胆些;子由好勇过人,就压压他。这个故事说明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询问的同一问题,能根据不同对象的智能和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出方向一致但有所侧重的回答。

其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早已被古今中外的学者和教育家一致认同,并在教学过程和心理分析上广泛应用和深入探讨。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商》一书中认为,分析一个人的成功因素,其中智力仅占20%,而其余的80%则归结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差异表现是多方面的。从教学角度看,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方式差异等。这些差异就告诉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施环节要注意处理好这些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与教育学教授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真实的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内涵是多元的,它包含7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智力:(1)言语――语言能力;(2)音乐――节奏智力;(3)逻辑――数理智力;(4)视觉――空间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自如――自省智力;(7)交往――交流智力。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身上的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是以不同方式表现的。因此,对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很难用简单的方式作出评判。这些智力上的差异,并不说明一种智力比另一种智力更优秀。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上应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力特点和业余爱好为宗旨。

无论是丹尼尔・戈尔曼还是霍华德・加德纳,都承认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能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尽量让他们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最擅长的一面,其实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只不过西方人对此的论述更为详备和严谨。

二、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三原则”

由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的由来,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人的能力、性格和爱好的巨大差异。因此,在教育中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程体制也成为了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关键。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一边要具有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要注意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三个原则。

1.量力性原则

教育中的“量力性”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量力性原则具有三方面含义。

其一,量学生精力。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学生精力而言,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比如,当时墨子有几个学生在学习正业之外还请求学射,墨翟对他们的回答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意思是,智慧的人必定量其精力所及而从事啊。

其二,量学生固有能力。人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能力都是各异的,有的人适合赋予更大的压力,因为对他们而言压力就是动力;有的人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大的压力不仅不会对其有所帮助,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其三,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墨子说:“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孟子・大取》)意思是说,深者深求,浅者浅求,该增者增,该减者减。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技能五花八门。先不说小学、中学,就是到了大学各门课程的开设也弄得从小就在题海中摸爬滚打的大学生身心俱疲,以至于没有时间来看自己想看的书,来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说他们是成年人,但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都没有把生活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依然拿着拐棍领着他们走,所以到后来就会出现两个结果:

第一,什么都明白一点,但没有一样是精的,头脑像一个大杂烩,理不出个头绪,因此也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

第二,就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因为从小被“喂”惯了,老师一撒手,弄不好会栽个大跟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墨子的量力原则进行教育。

所以,要想因材施教,就要把握好量力性原则,给学生足够自我发挥和创造的空间、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撑起一片广博的蓝天;量力性原则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指导思想。

2.扬长避短原则

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又说:“德行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者,善为辞令者也;政事者,达于为国治民之事者也;文学者,学于《诗》、《书》、《礼》、《乐》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以入于道(《论语或问》)。”意思是说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使之入于不同的发展之道。

其实,朱熹说的这一番深刻的话,就是指因材施教中的“扬长避短”原则:即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兴趣爱好而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挖掘和发挥学习者的潜力,竭力规避他们的缺陷,并加以即时点播。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扬弃和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挖掘、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使他们充分的、顺利的、快速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社会流行一句话即“全才往往是庸才”。这句话不乏一定的道理,因为“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这里的“全”更多地说明了“大而杂,粗而不精”。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发、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我们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探讨和运行因材施教的“扬长避短原则”,使每个学习者都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完美的展现自己优越的一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之梦――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宗旨之所在。

3.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总结出的一条经典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乐”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解释,指教育的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不能拘泥一格;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彩,涉猎广泛;二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解释,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育。从后者的解释来看,“寓教于乐”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原则。

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老师会通过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来传授相关的知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老师会通过更为民主开放的课堂来带领大家学习知识;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老师会通过更多研究式的讨论和更多的质疑鼓励大家去主动、自发地钻研知识。

这是我们在建国以来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寓教于乐”的原则还需要继续深入地探讨和贯彻,真正地做到让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正地改变“梅花香自苦寒来”和“寒窗十载”的“苦”学境界,让学习变得更加的有意义、有趣味和有动力;让每个学习者都能生龙活虎、欲罢不能的去自主的学习,而不是怨天尤人、苦不堪言地面对学习。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虽然古已有之,但在今天的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材施教中的量力性原则、扬长避短原则和寓教于乐原则仍然会带给今天的广大教育者无尽的启示,成为他们施教过程中智慧的宝典、育人的根本法则。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有关体育考核过程中的作弊现象是触目惊心而又发人深省的。学生为什么要作弊呢?如果每个人都能通过平日的训练达标,作弊问题不也就不存在了吗?本文就从这一角度着眼,提出在体育课上全面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原则,它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首先从思想方面做起。学生基本能进行一定的理论推断,但由于思想上的不稳定性,他们做事常常意志不坚定,缺乏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理想的步骤,受主课指挥的影响,将体育课搁在一边,学生过早地放弃体育的专门训练,实际是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其后果是严重的。

从体制问题上看,学生之所以不认真上体育课,是在于文化课(即“智”的方面)考核严格,组织严密,而体育考核除达标考核及课堂教学之外,简直就不作真正意义上的考核,随意盖章就行。某些体育教师“违章”开“绿灯”,如此循环,使学生更在思想上“放松”,体育么,不过如此!不上也一样。

要做到“因材施教”,除了端正思想,强化考核还不够,还必须在“材”与“教”方面下力气改革,即组织体育课的复合课,也就是说,体育课内容除一般身体素质基本训练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的差异,让他们在体育课中学会“练”,学会“学”。

大家知道,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人人都需要的,身体健康的学生需要,身体虚弱的学生需要,身体残疾的学生更需要。为此,提出下面几条改革体育教学的建议。

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直接的组织者、指挥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要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杜绝不懂体育的老师乱代体育课的现象,体育教师规范化,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统一上课:课的开始部分,原地起跳,原地高抬腿,仰卧起坐以及其他类身体素质的基本训练,一般不超过12分钟,求质不求量。

兴趣体育小组:这是复合课的关键环节。可分为球类组、田径组、体操组等;我要提出的是,要求各兴趣小组订一些体育类的报刊,以球类组来说,可订《篮球报》《中国体育报》,从中体会非同寻常的体育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篇3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学校里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很难实现其真正的育人成才的作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滑坡,学生的基础较差、思想水平不高,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冷淡,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实属不易。

2.一些学校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实际意义。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时不认真听讲或者做其他考试科目的练习,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3.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高的要求,每天督促孩子们看书写作业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年龄段,家长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给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忽视了孩子在树立他们政治理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的培养。这就容易使一些孩子在性格上出现扭曲,也不利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使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是他们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记忆力好、学习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但是青春的叛逆,个性发展的方向都是不稳定因素。因此,许多教育专家都提出,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他们的年龄、成长环境以及生活经历,都决定了针对这个群体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健康的发展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育只强调学生要树立对未来的理想和目标,对智育方面的教学也大多是机械性管理,不加以改革和创新。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也不够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上的教育要小于政治上的教育,对所有的同学都冠以统一标准,造成了学生个性的差异过大。因此,应有层次地进行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因材施教是中国圣贤孔子提倡的教育方法,意思是要教育者明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品行上的差异,按照不同的方式去加以教育、引导,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才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

1.由于中职学生所处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良好的引导,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有着很好的记忆力、学习能力以及快速了解新鲜事物的能力。网络时代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大部分中职学生离开父母在外地上学,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社会中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在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这就是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质建设不足的一种表现。因此,学校应在完成教授文化知识、技能培训之余,重视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有正确的思维、健康的思想。

2.呼吁学生家长对孩子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孩子们的思想发展、道德修养。孩子们从小就跟着家长,可以说家长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会能对子女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家长,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孩子们的性格也会各式各样,中职学生这个年龄的孩子们会逐渐出现逆反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会给孩子们的发展造成不可估计损失。和谐、温馨、有爱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反之则不利。

3.在中职学生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意义重大,让学生学习良好的政治思想态度,符合我国基本的主流教育,能使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和发展,也能够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中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明确伦理道德和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端正生活态度。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相信党的领导,抛开世俗功利,主动学习,积极进取,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4.历史教育也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效果。在历史知识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可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正了解我国坎坷曲折、自强不息,反抗腐朽统治,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大家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责任感和建设伟大祖国的情怀,还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三、总结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是一个所信仰的精神力量,可以左右一个人发展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学生的思想发展以及道德修养上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年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者本身也要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建设良好的精神文明、道德品质,激发个人的主动性,提升人的主体能力。针对中职学生年龄段,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指路明灯。中职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学领域中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4

在现代教育中,这就是量力性原则,这也是成功教育的多规格人才培养观。孔子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他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果,殇也达,求也艺”;第二步是分别激励,激励是促使学生尝试成功的源泉,激励充满着争取成功的力量;第三步是补偏救弊,即针对同样的问题,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讲解和回答。在中外教育思想史上,各家各派无不主张因材施教。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学习与革命》中有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无论什么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理解。因此,要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茂密森林,就必须关注每一棵树木的成长,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针对性很强的鼓励性评价。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15~18岁,生理上正告别少年期进入青年期,肌肉和心肺功能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骨骼生长趋缓,生理器官、神经系统基本发育成熟,各项机能已趋完善,青春期生理特点开始显现;从心理上看,他们自我意识猛醒,思维能力、高级情感迅速发展,自信,有个性,渴望得到鼓励、肯定、表扬,希望并善于秀出自我、展现自我。相对于同年龄段的高中生,职校生又是初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偏下、行为习惯较差、自控能力偏低的这部分学生,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如何用赏识的心态、激励的办法来进行因材施教,我们的做法是“不同的学生设不同的奖项”。多年来,我校紧紧把握“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一主旋律,坚持德育就是质量,德育就是效益的办学理念,实践中努力做到德育工作“近一点、细一点、实一点、精一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思考因材施教的学生德育管理模式,通过在学生中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对孔子因材施教第二步进行了尝试探索,以达到“不同的学生设不同的奖项”做法,变奖励为管理,变管理为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肯定,自我管理,自我辐射,扩大学生学习榜样的视角,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校园之星”是一个统称,它是由学校“技能之星”、“礼仪之星”、“进步之星”、“阳光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奉献之星”、安全之星、奥运之星、劳动之星、遵纪守法之星等系列组成,以季度为评选周期,一星一方案,评选方案由评选条件、评选方法、奖励方法、推荐材料等组成。“校园之星”评选的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育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校园之星”奖项的设计,我们认为要努力做到:(1)代表性。学校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生活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代表性地设计评选奖项;(2)针对性。奖项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青年,又要善于兼顾部分群体或个别学生,使某一类型或某一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3)前瞻性。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评选奖项。“校园之星”的评选,其理论是因材施教,其核心是赏识、激励、关爱,抱着一种欣赏的积极态度,把力量注入学生的体内,短短的一年时间,已让青年学子展开飞翔成功的翅膀。对此有几点思考,让我们同仁以此共勉: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15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德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仁”与“义”相结合的德育理念,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1]。孟子指出“仁”即满怀爱人之心,而“义”即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要恪守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出不同历史时期德育间的契合点,通过在高校德育中运用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促进大学生群体道德修养的形成。为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可见,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与高校德育之间存在着契合性,因此,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孟子秉持的理论基点是“性善论”思想

在我国的德育史上,孟子首创性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孟子以“性善论”思想为理论基点构建其德育思想体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习相近”思想,提出了“性本善”思想,他认为“善”是受教育者与生俱来的基本道德品质,孟子称之为“善端”。他认为人生而既有“仁、义、礼、智”四端,具体来说,便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通过德育使“四端”逐渐演变为“四德”。孟子认为,人尽管生而便有“善端”,但仍需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育萌芽逐渐演变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1.2 孟子认为道德教育与物质基础密不可分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3]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实现生存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那么德育便会成为“无根之水”。受教育者想要接受道德教育必须拥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对学习没有后顾之忧,一言以蔽之,即“仓廪实而知礼节”。

1.3 孟子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

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他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得民心”,首先是满足受教育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持续性地道德教育。孟子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4]理解为教育者要通过德育,使受教育者促进道德修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贯彻忠孝仁义的原则,最终实现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2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德育方法体系

孟子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他不仅把德育看作是受教育者修身的首要对策,而且把德育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方略。孟子总结出了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引而不发、反省内求、学思结合等一系列的德育方法,构建出自己宏大的德育方法体系。

2.1 “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

言传身教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发挥其榜样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孟子特别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5]此句意为,“大丈夫”为人行事应当如同射箭一般,弓箭手只有摆正身形,才能将弓箭射好。孟子认为教育者要坚持以身作则,这即所谓的“教者必以正。”[6]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7]可见,孟子认为教育者将自身的良好德行传递给受教育者远比对其空谈德行要好得多。

2.2 “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

因材施教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地德育对策。孟子特别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张教育者要结合受教育者的个人实际去制定相应的德育对策。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此句意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复杂多样。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他认为,受教育者尽管有着相同的“善端”,但是由于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与后天所处环境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受教育者间的个性差异。通过调动受教育者德行、帮助受教育者获益的方法,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将因材施教方法论述得更加详细。

2.3 “引而不发”的德育方法

引而不发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受教育者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思考,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8]。孟子的“引而不发”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思想,他将教育者隐喻为弓箭手,指出教育者要像弓箭手一般,将弓拉满,使箭呼之欲出,却不放箭,通过这种方法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自主学习。

2.4 “反省内求”的德育方法

反省内求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要主动反省自身的言语和行为,找出自身的优缺点,进而通过扬长避短,最终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受教育者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是孟子“反省内求”德育方法的逻辑前提。孟子提倡“反省内求”思想,其思想核心便是自身反省。他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2]此句意为,我爱戴他人,他人却拒绝我,就要反省自身是否拥有充足的爱心;我监管他人,却没有管理好,就要反省自身是否拥有足够的才能;我礼貌的对待他人,却没有得到他人的回应,就要反省自身会否拥有良好的态度。

2.5 “学思结合”的德育方法

学思结合主要是指学习与思考要实现辩证统一。孟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同时,他对思考也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句意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反思其道德素质,孟子对“思”最好的诠释便是他推崇“反省内求”的德育方法。

3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路径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与高校德育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各异的道德教育目的,但是孟子主张的道德教育方法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依然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借鉴,我们可以为解决高校德育的现实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3.1 提升高校德育地位,坚持高校德育优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造成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着多样化现象,这就亟需高校切实提升道德教育的地位。从孟子的德育思想中可以发现“道德高于智力”的现象。要切实提升高校德育地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优先。

首先,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将培养大学生做人置于高校教育的首要地位。高校通过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促进高校德育发展能够有效地巩固高校德育地位。其次,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建立健全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道德教育的原则,为贯彻“道德高于智力”思想提供制度支持。具体来说,高校管理部门要为高校德育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保障高校德育队伍的各项权益,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应当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认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使高校德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充分发挥高校的教书育人作用,积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其次,坚持德育优先并不是机械地将大学课程划分位次和等级,而是要在高校教育中突出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的作用,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便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孟子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高校而言,需要借鉴孟子德育优先的教育思想,突出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2 完善高校德育方法,优化高校德育效果

我国高校德育方法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地展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未能充分地考虑大学生的不同特质而进行“因材施教”,教师未能充分地对大学生进行“引而不发”式的教学等等,上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高校德育的效果。

第一,孟子的“言传身教”思想启示我们,高校道德教育要以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为目标。教师的榜样作用在高校德育中意义重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与教师类似的思想行为,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教师优秀的思想品质,执着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以争做大学生榜样为荣,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队伍需要接受持续性地德育培训,保证其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向大学生传播道德教育的内容,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使大学生实现“智”与“德”的协调发展。高校需要明确地规制、构建出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来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准,使教师能够充分地向大学生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二,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启示我们,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高校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因为德育工作远比其他学科教育工作困难,所以更加需要德育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活动中,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教育培训的对象要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教师,以便使教师能够在其课程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知识。鼓励教师学习德育理论知识,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会深入剖析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会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第三,孟子的“引而不发”思想启示我们,孟子主张教育者要激发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把握时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诱导式的道德教育。在高校德育的现实情境下,借鉴孟子“引而不发”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完善高校德育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式的道德教育。孟子非常赞同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这句话体现出要培养受教育者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将孟子“引而不发”的德育方法引入到高校德育中,那么就需要处理好尊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当前高校的德育方法主要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上,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德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师生间缺乏知识互动。高校通过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可以有效地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引而不发”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良性互动。

3.3 拓宽高校德育路径,开展高校德育实践

篇6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搞好教育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西方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一次巢会后发表的宜言中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惫。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乃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对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教化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在他看来,要使人民富庶,国家强大,社会安居乐业,就必须对人们进行教育,反之,“使民不教,则民不足,民不足则无信,民无信则国不立,国不立,则仁义礼智否矣。”他还认为教育是改造和再造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把仁义道德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家质,从而为‘德治”创造前提。因此,他提倡并率先实行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私学,把教育的大门向全体社会成员平等的开放。

孔子认为“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因此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有教无类”指的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的弟子来自诸侯各国,分布地区较广。他不但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人学,还欲居“九夷”施教,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的弟子还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如南官敬叔、司马牛等是来自贵族阶层;颜回、曾参等是来自平民家庭;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个商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之大盗也……”颜回等人不仅非贵族子弟,而且也非士人,出身很卑残,孔子都肯接受为自己的学生。此外,孔子也十分注重给别人以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例如: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洁身自好,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的“有教无类”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贵践界限,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普及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

孔子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因材施教”。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也就是说,每个人先天的案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孔子还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哆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经商等),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人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若说孔子所推行的“有教无类”,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相对公正。那么,他所实践的“因材施教,,方法,则是对这种教育公正的进一步深化。“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先天智力的不同,并且要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孔子就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深刻了解其弟子的道德面貌、性格特征,且能准确扼要的作出鉴定评价,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哮”(《论语·先进》),等等;并由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差异教学,面对子路和冉有请教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前者,孔子约束其“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后者,孔子则鼓励其“闻斯行之。”(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论语·先进》)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历史需求,而且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也轰梦一种追求高效率教学原则的科学教育方法。

3、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

“成人”、“成德”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孔子培养人才首先注重的是德育。他主张学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即把品德修养,礼义实践列于学习文化技能之前。他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即把信仰政治理想,执守道德修养,遵循仁爱学说置于学习文化技艺之前,作为根本。孔子认为一个有志向、有道德、有操守的人,才能爱人、济众、济民,所以他教学生以“忠”与“信”的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忠”是我国传统的为人的美德。孔子认为“尽己之谓忠”,作为君子要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还教育学生要“主忠信”,“言忠信,行笃敬”。他认为,有了坚强的道德信念,就能够“笃信好学、守死普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为祟高的道德目的而献身。有了祟高的道德情感,就会对好坏行为产生一种爱与憎的情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恶不仁者”,而认为“好仁者无以尚之”。有了坚定的道德意志,就能够志于道。孔子的德育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丧失人格就要沦为禽兽。所以,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

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子的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竞相追求学业佳绩,忽略品格的熏陶与培养;人们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物资与感官享受,致使人们身心失常、心灵孤寂、人格分裂,以及由于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精神失常、酗酒、嗜毒、杀人、自杀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类的安宁。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反省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并认真借鉴孔子的重视德育的教育伦理思想。

4、注重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

孔子十分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他从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方面去培养学生,以使其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也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即文化技艺,生活实践,忠诚待人,信实办事四类,从德、智、行全面关心、培养学生。孔子的教育内容可概括为“六书”和“六艺”。“六书”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偏重于文化知识;“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他认为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礼”是人行为的准则,侧重于德育;“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形成人的性格,侧重于美育;“书、数”是基本知识与技能,侧重于智育;“射、御”是军事课程,侧重于“体”。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既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又具备高尚的品质,内外兼修,全面和谐发展。

此外,孔子还认为智、仁、勇、艺、礼、乐六个方面,构成了最高标准的成人。他把这六项任务看作一个联系的整体,同时认为,这六种因素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各自有其特殊的任务。他说:“仁者不优,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等等。这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仅仅追求在道德上的完善化的人格要全面得多。

由此可见,孔子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砌,“美”(乐)、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他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所需要借鉴之处。

篇7

关键词:试论 中学 电脑 教学 素质 教育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应用,已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计算机教育本身也是一项重要而有力的支持。因此我认为,难得的机遇已悄然到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进一步坚定信念,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建设、学科教学德育目标、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评估等方面 做出整体性改革,并结合“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教育思想, 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

一、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突出表现为更新、更深的特点

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教学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那样,教学内容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我校计算机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高一年级我们在初中课程基础上增加了QBASIC程序设计,让学生学会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二年级主要选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命令的操作,学会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课题。此外,我们还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增添了新的课程内容,如WINDOS95、Internet通信等,注重学生实践训练,以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第二课堂、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尖子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长。

三、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我认为,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 真正实现,从而体现出教学的互动性。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获得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课题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体奥秘等过程的喜悦。我们的经验也表明,这样得来的结果比耳提面命的讲授深刻得多、鲜明得多,更能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56-02

引言: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更,学生更是千差万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才能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若不注意具体传授知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即使高水平的教师也不一定教出合格的毕业生。

一、了解学情是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

中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在整体上素质差,日常行为不规范,这在中专院校已经形成了共识。从学生的成长经历上看,学生在思想、德育为人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着受到过歧视或不被重视的经历。他们缺少学校、老师的关爱,缺少成功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缺少家庭的温暖。形成了性格乖戾,逆反心理强的特点。他们渴求被尊重,而又不会尊重别人;渴求被理解,而又不愿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渴求得到表扬,而又不知何为正常的行为;渴求努力学习,而又缺少信心与耐心;渴求成功,而又缺少努力与韧性。而与此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仍存在好奇心,特别是网络的出现让目前的学生了解到比以往同龄学生更多的知识、更新的内容,因材施教地教学就更为重要了。从学生的素质上看,学生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有高中生还有初三、初二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本校12年秋季招生四百余人,经摸底考试后,语文为46.3分、数学17.3分,平均分为27.2分。这些分数中除去一些“水分”外,学生真实水平可能还要更低一些。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授课时应当从学生的不同差异出发,针对授课对象的思想状况,有目的地开展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力求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精心设计教案是因材施教开展教学的主要条件

(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突出知识的重点性和实用性

目前中专院校所用的教材,大部分是2005年左右首次出版,学情已大不相同,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做适当的增减。在讲授《工程测量》中的“坐标转换”时,需要通过坐标系的计算转化而来,内容复杂,学生难于理解,且毕业后很少会再涉及到此部分内容。授课时就应把这部分内容删减掉。而在讲授“缓和曲线详细点放样”内容时,教材中没有介绍缓和曲线总偏角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计算出来,学生对此经常会有疑问。此时就应增加对缓和曲线偏角简单介绍,学生就容易掌握该部分内容。

(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上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目前的学情来看,每节课的内容都应尽量做到让学生弄清、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有信心,有耐心继续跟随教学进度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应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考虑目前中专院校的学生实际的领悟能力,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尽可能预测到授课时出现的细节,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最好,但要达到更好。如在讲解《工程测量》中关于“竖盘指标差的计算”时,计算公式为x=(α左-α右)/2= ( R + L - 360°)/2。若应用此公式计算速度x时,学生就不容易理解竖盘指标差推导公式x=(α左-α右)/2。这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对字母不如对数字敏感,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两边的换算不熟练 。此时在讲解竖盘指标差x 计算时,可将所测量的数字直接代入公式x=( R + L - 360°)/2中,等式中都是观测值,再解出其大小,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总之,要以学生的思维来讲授新课,一切站在学生的出发点,不要过高地估计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在授课时,还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学习,自行归纳总结,体会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感。在讲授《角度测量》中的经纬仪时,通过对经纬仪的结构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其构成,然后分组动手操作经纬仪。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直观感,而且对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大有益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直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常听一些教师说中专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差,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正常授课难以进行。目前事实的确如此,但不能因此而不进行教学或应付了事。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更应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因材施教地通过直观教学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可以使难点简单化,对学习无兴趣的学生,逐渐感兴趣,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佛隆提出了“期望理论”学说。即:激励水平=目标效价×期望值。目标效价指的是个人对某一工作目标自身重要性的估价,期望值是能达到的目标的概率。此公式表明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价值――期望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也越强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了声音、图像、动作等,这些对于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容易突破难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兴趣提高学生的期望值,获得成功的机率也大为增加。除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因材施教地直观教学还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挂图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专业课教师经常会需要讲解某些科学理论,若只用叙述法讲解,学生不但感到生涩而且难于掌握,而因材施教地使用直观法就可较容易地达到教学目标。在讲授《水准测量》“安置仪器”时,可用水准仪实物,实际操作演练,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水准仪构造、架腿结构,并能自行总结归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杜绝马家爵似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育人的重要性要大于传授知识的重要性。

充满爱心与耐心地教书育人。学情分析可知,目前中专院校的学习整体素质不高。不同的学生成长经历也都不尽相同,形成个体差异性,因而决定了对待不同的学生必须因材施教进行不同的教育,若没有爱心与耐心这“二心”是无法做到教书育人的。中专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良表现是:有些学生上课随意说话,有些学生上课打闹,有些学生上课睡觉,还有些学生举止不雅,语言粗俗。学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是因为基础差学生无法学懂造成的,还有些不良行为是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解决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应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项规章制度来管理约束学生

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反复酝酿,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而制订实施的。每条规章制度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武器”来管理约束课堂45分钟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做到心悦诚服。如在管理课堂时,某学生多次违反课堂纪律致使无法正常授课,劝解无效请其离开班级时。学生会说“我交了学费,你凭什么不让我上课?”教师答:“你交了学费是来学习的,没有认真学习是你的过错,但你没有权利影响其他学生正常的学习。”

(二)是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将问题矛盾尽量消灭在萌芽中。不能等其发展成参天大树无法纠正。如学生上课时由于自身的恶习偶尔会出现一些“口头语”――脏话,他们是在无意中脱口而出,甚至自己都没有觉察刚才说了脏话。教师在听到时马上就应制止。以这些所谓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思想教育会得到远比长篇大论的思想教育好得多的效果。同时在处理问题时也应“软硬得当”,正面引导为主,但对原则性问题决不能让步。

(三)是要对学生进行“三职”教育和“三职”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职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行为教育。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职业责任、职业要求、职业岗位和就业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和学生今后就业的适应程度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和今后个人的发展前途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提高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通过几年来的因材施教研究的大胆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升。上课随意打闹,睡觉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升。经过期中期末考试验证,许多差生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学生经过二至四年的学习,95%以上都能实现就业,许多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还有百余名学生走上技术领导岗位,在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结论:

教书育人为百年大计,做为教师任重道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应是教学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参考文献

篇9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

那么怎么在幼儿期对孩子实施品德教育呢?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作为跨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体察孩子的感受,尊重和信任孩子,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并且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还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是人,我们幼师应视每个孩子为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密切同孩子交往,聆听孩子的心声,注重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有时要注重自身形象,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要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渗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老师每天在门口迎接幼儿入园,见到孩子面带微笑问声早上好,这时孩子会微笑回敬您老师早上好,久而久之,是孩子养成讲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教育活动中,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由于幼儿的思维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应学会相互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教师还应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针对不同问题,采取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指导、纠正,适时提醒孩子按正确的规则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五、如何促进儿童能得到自然的发展

孩子们不仅没有多余的力量,甚至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大自然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至于随便滥用的。一切身体的需要,不理是在智慧方面或是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

再给他们帮助的时候,应当之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决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因为,胡乱的想法不是自然的,所以即使不使它实现,也不会使孩子们感到难过。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佯装的年龄时,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这些准则的精神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好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这样,尽早让他们做事,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就会尝到力不从心的事情的苦头了。

六、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消退不良行为,使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10-01

诚信是一种十分良好的品质,也是生活中的一种践行。在传统的小学诚信教育当中,所采取的主要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这种知识填鸭难以真正的引起小学生内心的共鸣,因此,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感化作用也十分不理想。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品格养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当从其日常生活方面入手。而班级的日常管理与小学生之间存在这很大的联系,因此,应将其与小学生诚信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1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方面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班级日常管理重要任务。我国的《小学德育纲要》当中,明确指出了要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进行诚信教育。班级日常管理要求班主任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帮助小学生遵守相应的规范。而在这两项规范和守则当中,明确要求了小学生要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因此,诚信教育是班级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在《中小学生发展指导》当中,也明确将品德指导列入到了班级日常管理当中。因此,班主任应当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帮助小学生对已获得的诚信知识进行巩固,养成诚信的道德行为习惯。

另外,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当中,指出了班主任应当负责班级的建设和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因此,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班主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班主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负有正确引导的责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主要包括了人身安全、身心和谐、品格健全、素质全面等方面的发展。而诚信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小学生品格的健全和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当中,诚信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班主任应当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对诚信产生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2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原则

2.1生活化原则

一直以来,教育和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当严格遵循生活化的原则。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作为基础,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同时,班主任应当在班级当中营造出诚实守信的环境,以促进小学生对于诚信的理解和感悟,从而生成诚信情感和诚信行为。

2.2渗透性原则

在学校教育当中,有一些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进行体现的,人们将这种课程叫做隐形课程[1]。隐形课程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向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使小学生始终处在诚信的环境当中,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品格产生着影响。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诚信的思想和行为。

2.3因材施教原则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因材施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进行小学生诚信教育,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根据不同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而小学生在年龄、性格、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3.1优化班级诚信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对班级的物质环境和制度规范环境加以重视,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管理,以使其能够对小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3.2树立诚信的榜样形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对榜样进行崇拜和模仿[3]。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典型教育法,为小学生树立起诚信的正面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主动的对榜样的诚信品质和行为进行模仿,以提高小学生的诚信水平。

3.3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而在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当中,也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班主任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诚信评价体系,对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诚信行为表现进行考核与评价,帮助小学生不断的强化对诚信的认知和理解,塑造小学生的诚信情感,最终将其转化为诚信的行为。

4 结语

在人们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小学阶段是最为关键的基础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正处在一些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具,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进行诚信教育,可以极大的提高诚信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对此,班主任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小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进行诚信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小学生将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11

[作者简介] 孙小金,同济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辅导员大多刚从大学毕业,一般都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也未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加上辅导员之间多数情况下合作与交流较少,很多事情都是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处理,这对于解决学生中较深层次的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可以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古代德育方法

中国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是通过道德修养和锤炼使人成为圣贤。围绕如何才能教育人、引导人,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这个问题,古代哲人和教育家的一些教育思想和理论至今仍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开启人学视角,坚信人是可被成功教化的。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争鸣的范围极其广泛, 但都离不开对人本性的探讨。而先秦学者对人本性问题的研究, 则根源于社会教育的需要。他们认识到, 要消除社会的动乱, 稳定社会的秩序, 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必须加强社会的教育, 必须解决教育的主体――“人”的问题, 这就无法回避对人本性的研究和探索。

关于人本性的问题, 当时的学者往往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这奠定了传统人性论的基础。此后中国人性论的发展,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和近代五个理论阶段。据民国学者江恒源统计,从孟子至晚清章炳麟有约30家之多的人性论学说。而提出这些人性论,以及落实这些人性论主张的建议,都体现了古人对于人可以被教化的信念。这既是中国古人的结论,也是一切教育工作者的逻辑起点。

其次,尊重教育规律,唤醒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致力于自学和进步。古人认识到,强迫学生学习不会有好的效果,要教出好的学生,就不能像驱赶牛羊那样来对待学生,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这一教育思想,既包含了对学生的爱护与人格的尊重,又包含了教育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方法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进取愿望和行为。《学记》开宗明义就强调,教者先尽职,学者“先立志”。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1]帮助学生立志, 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只有“学者大要立志”,追求的目标远大,才能像饥思食、渴思饮那样产生进取的强烈欲望,才能“勇猛”而“有进”。明末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认为,帮助学生立志是育人之根本,他说:“志立则学思从之”、“志之笃,则气从其志,必不倦而日新”[2]。孔子要求学生要“志于道”,指出:“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3]。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生活方面,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

那么古人如何来立志呢?中国哲学认为,天地生育人类及万物,天地间的万物皆“统”之于天,人类及万物是天地生养的,因此服从天地的规律。因此,天决定了人的生存,也决定了人的特性。对于没有达到天的要求的普通人来说,他追求的方向就是实现“天人合一”,回复到天的规定性那里去。这个过程通过“诚”来完成。做到了“诚”,人就做到了天人一体。至此,人找到了自身的依据,中国哲学的天人一体这个圆圈才走完。正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天命构成人性,人性以天为支柱,那么如何贯通天人呢?《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人的通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5]人通过“诚”这个环节,从“天”那里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样古人就通过经典规定了人的努力方向,那就是以“诚”实现天命。由于古代哲学中“天”的独特作用,古人也就无可逃避地获得了自己的志向,接受“天”赋予的使命,专注于在“天”的命令下完善自己。因此只要接受了古代哲学的天命观,普通人就找到了自己的志向和使命,进取努力就是天命所在。

第三,尊重个体情况,实现因材施教。古人教育并不是原始落后的,他们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的。《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6]善教的教师,总是使学生愿意跟他学,愿意按他们所指引的方向努力。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能力、志向、爱好、品德上都有所不同,成为“善教者”的方法就是要实施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对不同能力、志向、品德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墨子•大取》说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孔子也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答曰:“无违”,即不要违背礼。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当子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7] 同样是问“孝”,但孔子却针对问者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回答。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这一教育主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8]对不同的人施于不同的教育,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

因材施教在道德培养中非常难得,我们经常看到居高临下的“大话”、“官话”、“政治语言”,这些话在理论层面上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却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效果,原因就是忽视了“因材施教”这个原则。

第四,杜绝空谈教化,在实践中完善道德修养。立德修身的目的是要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古人的道德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对自己进行约束,要“克己”、“节欲”、“自省”、“慎独”、“知耻”和“改过”等内容。其次是“力行”,亲身实践道德,道德理论见之于道德实践。“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9]。朱熹认为德育“若不用躬行,只是说得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10]

那么怎么付诸实施呢?落实在平常日用当中。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11]古人选择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来实践道德,做一个修养完美的人,怎样对待父母、兄弟、妻子、君长、朋友、他人和自己,一一得到落实。在“力行”当中,孔子要求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3]。他所重视的不是人不犯过,而是有了过错之后能否改正,并且不重复自己的过失,即“不二过”。这样才能达到道德的完善。

综上,古人坚信人可以被成功教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唤醒学生立志于学,因材施教,付诸实践。这是中国古代的一整套德育方法,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保障了它在实施当中的实效性,并以此维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道德传统。这些德育方法,既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和开展学生工作的文化资源。

二、 对辅导员的启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规定》给辅导员做出了三重角色定位:一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二是大学生的人生指导老师。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一个辅导员往往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学生保姆”、知心朋友、师兄师姐、朋友等多重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辅导员正确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品质、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的成长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古人的德育方法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知难而进,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育好的。要搞好人的教育, 必须了解人的本性。无论从性善论出发还是从性恶论出发,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教育人。因此,无论我们如何来定位人的本性,都要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对于辅导员,特别是年轻的辅导员来说,这也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对于正在面临工作期间的困难,以及某些在工作中存在疑问的辅导员来说,古人的德育信念都是很好的工作基础,不要对工作失去信心,不要对某些不服管束的学生失望,而要坚信,人是可以被教化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只有建立这样的信念,才能有坚定的工作信心,并找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并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对于年轻辅导员来说,要把对工作的信心转变成对工作、对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能对学生或者对工作感到厌烦和疏远,而要有为学生负责、为工作负责的责任意识,这是做好工作的落脚点。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14]一名辅导员,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教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做好辅导员工作。

第二,激发学生主动和热情,避免师生“一头热”、“两层皮”的教育困境。古人的德育方法告诉我们,没有学生参与的德育是无效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唤醒他们内心的活力和动力,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广大辅导员来说,工作中要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工作既省力又效果好,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理解古人德育方法,营造恰当的工作环境,以贴近学生感受的方式来工作,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实践,有所成长。应当充分借助这些方法,把辅导员工作巧妙地融汇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出学生真实的道德感受和收获。

第三,把握实践,避免以简单说教、发号施令的教育方式面对学生。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这使得大学生处处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产生了摆脱成人对他们约束和干涉的强烈愿望。大部分同学都乐于观察、喜欢思考,其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这些能力都随其生理心理发育的日渐成熟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得到明显增强。正是这一切,使得大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基点、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观察社会。他们不再轻信盲从,而是着手进行大胆执著的探索。

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最忌发号施令或者简单说教,疏于实践。这样做工作,结果就会永远是老师做老师的工作,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工作,老师做完了工作下班,而学生做了规定动作又回到原来的自己,这样的教育也注定是表面文章,没有成效的。因此,辅导员工作要面向实践,把工作实践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提高。“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广大辅导员需要把这个“事”挖出来,让大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升华自我。

第四,创新工作方法,切忌按部就班。古代德育方法告诉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挖掘不同的教育方法。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辅导员必须是博学多才,为人师表,成为大学生成才道路上的良师,同时,辅导员不能单一地用某种方法来应对所有学生的问题,必须对学生细心体察,因材施教,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将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上升成有效的专门工作技能,摒弃经验摸索式的工作模式,代之以学科化、研究型、学术式的工作理念,让学生工作成为一个系统的专业,这是每一个辅导员必须面对的任务。

总之,对于年轻的辅导员来说,可以把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与古代培养圣贤的方法结合起来,从古人培养人的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适合今天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技巧,更好地做好每项工作,从而成为一名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充满智慧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2] 王夫之.《思问录•俟解》[M] .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孔子.《论语•里仁》

[4] 《中庸》第二十二章

[5] 《中庸》第二十章

[6] 刘震.《学记》释义[M].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3

[7] 孔子.《论语•为政》

[8] 孟子.《孟子•尽心上》

[9] 荀子.《荀子•修身》

[10]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1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卷一

篇12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因材施教 思考

孔子是教育界的圣人,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所倡导的儒学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流文化。他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也是世界上最早践行因材施教的人,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孔子以后的历代教育家,都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近代著名教育家、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材施教在国外也一直备受推崇,其中代表人物有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等。

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且差别也比较大。教育只有针对其自身的特点,才能使学生各自的特长得到很好的发挥。这就要求全面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一、何为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它是我国古代教学的优良传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二、为什么要坚持因材施教

在现实生活中,要承认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包括能力的个体差异、思维的个体差异、兴趣的个体差异、性格和气质的个体差异等。

近年来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个体差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高尔顿、卡特尔等人对人的个体差异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智慧与才能虽不是完全由遗传所决定,但是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擅长体育、有的人喜欢文学,有的人爱好天文。这种差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灵活多变、因材施教。

三、如何因材施教

首先要全方位地了解教育对象各自不同的特点,不仅要知其所长、知其所短,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的能力、性格、兴趣特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比较好地践行因材施教。

目前,班级授课制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和特点,是当前学校教学的主要基本组织形式。有人认为,班级教学不利于实行因材施教,在一个班级里,应该以人为中心,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十分强调教育要公平、民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这种背景就为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之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是完全相互矛盾。教育、教学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特殊措施,来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使所有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1.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现阶段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才能、优点、缺点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一个人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的学生智高德疏,虽然学习用功,成绩优良,但是德育方面不足,思想不进步,身体不健康,不爱体力劳动;有的学生虽然思想品德良好,热爱劳动,遵纪守法,但他们的智力相对欠佳,学习成绩不优秀。有的学生虽然不喜欢学习,但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较差。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特长实行因材施教,要进行扬优补缺教育,使他们都能够成为不同类型的有用人才。

(1)对接受能力强、基础好、学习感兴趣的学生要进行发散思维教学。在教学中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妙解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让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运动的趋势方向的关系问题,运用作图法比较讲解,让学生想象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多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

(2)对中等学生要加强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对中等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培养他们不服输的愿望,使他们有信心赶超尖子生。他们当中有很多学生学习极不稳定,有几天有兴趣,有几天没兴趣,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平时就要培养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有趣味性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比如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成绩能够明显提高。

(3)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重点掌握基础知识部分。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自卑感很强。这一点我们搞技工教育的教师都深有体会,所以更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决不能歧视他们。“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用慈祥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言语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去慢慢感化他们。只有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真挚的爱,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好学生的希望之火。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不能好高骛远,一步一步慢慢来。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以课本为主,在掌握课本的前提一下,做一些简单的题,对他们在别的方面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及时表扬鼓励。

另外,在实际操作课上,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鼓励动手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多动手。

2.课外辅导的因材施教

如果说课堂上实施因材施教比较困难的话,那课外辅导就容易多了。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出发,制订出不同的辅导方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不主张他们做偏难的题型,抓好基础知识就行了;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一题多解,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技校学生理论课基础较差,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动手能力很强,因此要找准他们的优势,扬长避短。

3.课外作业的层次教学

篇13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心学大师,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军事家、体育实践理论家。他是余姚市古代四先贤之一,一生文稻武略都精通,文能安邦,武能定国。阳明心理、教育哲理,集诸家之大成,又有创新实践开拓进取形成新的进步科学的哲理教育心思想――王学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对培养人才振兴中华具有推动作用。在500年之后的今天,王学对各地教育工作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研究探索王阳明的教育理论,不仅可以全面完整了解他的教育心理思想,结合教学实践,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从而发展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21世纪创新开拓型的各类高优人才。

王守仁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其父官至南京吏部尚书。28岁王守仁举进士出身,34岁任兵部武选清吏司在事,是年开始授徒讲学至57岁寿终。在贵州的龙岗书院、文明书院、广西的南宁学校、江西的赣南和南昌书院、绍兴的阳明书院、嵇山书院和余姚的龙泉寺中天阁等处授徒讲学。王阳明针对明朝社会思想状况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提出心学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他的教育思想植根于心学之上,是其哲学思想的外在表现。 王阳明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涵盖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目的方面,王阳明讲求“明人伦”、“学为圣人”、“学以去其昏蔽”,他以儒家的最高教育目的来要求学生,鼓励他们立成圣之志。在教育原则方面,王阳明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在教育基本内容方面,王阳明除了教授四书六经之外,积极传播心学思想。在教学方法上,王阳明提倡自得、注重点化、讲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注重实践。 王阳明知行合一,积极推进教学实践。特别是其非常注重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其教育活动的核心。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途径多样,行德政、举社学和行乡约,具体措施包括其宽恤百姓、敦化风俗、兴举社学和推行《南赣乡约》,这一切让人清晰看到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效果。此外,王阳明的蒙学教育观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王阳明的讲学活动基本是以书院讲会的形式存在的,他积极倡导建设书院,一生修建了大量书院,为传播心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第一,德育为先,重视德育教育,把引导学生“立志”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每当王阳明讲学之初,必先“考德”,即检查学生品行,他对学生谆谆告诫“学必立志”,他说“立志,如树之种,只管精心培植,自然日夜滋长,枝叶繁茂。”“志不立,天下无所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御之马漂荡奔逸,终无所底乎。”“志不立,也像不种其根而从事培拥灌溉,功苦无成矣!”他又说:“志向既定,处处以‘致良知’为主,便能‘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尚未驾笃。’”可见王阳明认为:如已立志学而圣人,便会全神贯注,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最终成为“圣人”,如志不立,则必将一事无成。虽然王阳明的主观意愿是要学生“立志为圣,”去延续封建烟火,但就其重视“德育”,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而言,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这也正是我们与王阳明的“共识”。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振兴中华之志。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德育的地位和比重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第二,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培养个性。

王守仁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启发他起来。”因此,教育者对学生施教,不仅要考虑学生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他说: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病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同症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王守仁认为,因财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能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未来教师树立多样的学生观,培养出来的学生中,根据学生个性、志趣、爱好等不同,正确引导教学,使发展各人长处,使学生能够各成其材。因此,今天,“因材施教”的原则,己为古今中外所公认,并被普遍采用,特别是新世纪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职业班的开设等。由此可见王阳明在教育上的杰出贡献。

第三,强调“循序渐进”和“量力性”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王阳明先生把教学比作植树,他说:“如树有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些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以是随其分限所及,若有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如尽倾上,便浸坏它了。”教学如植树,也要“适度灌溉”。即“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他所说“随其分限所及”,就是指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即“量力性”。教学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盲目传授知识,否则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彻底失败,这就给为师者的一个极有益的启示:要使教学获得成功,必须从学生现有基础出发,逐渐加深和扩充,使之内化、吸收和提高。

第四,提出“知”“行”相结合的原则,“知行合一”。

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他认为“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实功”。所以他说:思辩、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显然,他认为真知必能行,不能行则非真知,所以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这和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在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观察、想象、思维、实践活动的机会,要教育学生学习是为了创造,创造又促进学习,在接受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运动、实践中有所发现,发展又有新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历史、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思考能培养和开发人的智力。勤于观察、善于思考这也是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一个重要治学方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点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第五,实施“寓教于乐”的儿童教育原则。

王阳明主张必张依据儿童身心特点“乐嬉游惮拘检”的特点,进行“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教学。他说:“今教童子,必须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在教学内容方面是多方面而且有步骤的德智体音乐等较全面安排顺序也比较科学的,注意到动静交替,张弛结合。他主张给儿童以“歌诗”“礼”“读书”“体育游戏”诸方面的教学,尤以德育为先,每天“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或体育”的程序是比较科学的,注重儿童学生的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带有一些比赛性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王阳明这一教育思想,在教育过程中把“传道”与“授业”结合起来,且以“传道”为先,同时,还重视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成符合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的生动活泼、富于情趣的活动,从而收到儿童教育的良好效果,这对于我们今天教育值得借鉴。

王守仁在学校教育中多次指明学校必须培养人的才能智慧,他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长于乐、长于政教、骑射、水土播植者等在学校中变能精其能、熟其事。守仁这种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相结合,而以德育为主,智体、能多处发展的兴学观点,要比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主张来得合理,也较全面,能为社会多培养有才能之士。他的创新、思维、实践、开拓、进取的精神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不无借鉴作用。

王阳明不失其为古代杰出教育家的地位。今天,在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素质教育层层推进并向深发展之时,新的世纪迫切需求多样化人才。我们研究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很有必要。我们要学习他的创新思想、实践能力、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国家培养一大批跨世纪创新开拓型的各类高优人才。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

项目名称:此文为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4年度立项研究项目“阳明心学视域中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为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为教育科学学院李纯教授,笔者参与李纯老师课题研究,形成此文。

参考文献:

[1] 余文武.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