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策略

农业发展策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发展策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发展策略

篇1

二、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休闲自然条件舒适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98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植被种类繁多,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水系比较发达,除了被长江、嘉陵江环抱外,还有众多江河支流流经该区,为休闲农业增添了灵气,是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渝北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与主城其他区相比较,渝北区常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优越的气候舒适度。渝北区尤其是其乡村地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较为明显的气候互补为主城区市民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渝北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近郊农业大区,具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渝北区是重庆市较早发展农家乐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至今已有几千余家,形成了以两路鹿山村、玉峰山镇以及统景、张关风景区为代表的农家乐。现在渝北区政府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旅游特色镇、4个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其中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镇玉峰村、“生态梨园”茨竹镇梨园村、“溶洞风景”洛碛镇老君山村、“绿色乡村”兴隆镇徐堡村。这些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资源为渝北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渝北区是重庆的北大门,距渝中区仅23公里。它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渝北区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区当中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渝北区也是未来的重庆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驻渝单位和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渝北区。此外,渝北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不仅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体的交通优势还可与长江黄金旅游线、乌江画廊等顶级旅游线路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休闲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休闲市场。

(四)经济基础强劲

近年来,渝北区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已连续四年位居“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居重庆主城九区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8•0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2•66亿元,农业生产投资65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45亿元,增长24•5%,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区已明显呈现出南、东、北三大片区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三大片区具体指以发展奶、菜、花“三色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片区;以旅游观光业为龙头,以优质柑桔、笋竹、榨菜、蚕桑为支撑,以优质粮油生产为基础的东部片区;以生态农业、优质伏季水果、草食牲畜为主体的北部片区。三大经济带具体指御临河流域的优质柑桔、笋竹经济带;渝邻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带;210国道的优质伏季水果经济带。在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观光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这为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使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顺。

(五)发展机遇难得

重庆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是内陆首个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优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别是总书记2007年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的定位提升为国家战略,使重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一小时经济圈总体战略、圈内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渝北区良好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显著提升渝北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渝北区占全市主城拓展区面积的17%,空间拓展优势更加凸显。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战略,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都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虽说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被催生,届时,都市休闲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

三、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显著

2007年,渝北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已超过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劳动力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这极不利于当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项目单一

目前,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认知范围大多局限在周边地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未形成品牌,还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渝北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在重庆主城区中优势明显,但是涉及到各镇、各村的道路则存在“只通不畅”、“通路不通车”等状况,大多数村级公路不具备开通客运车辆的条件,通畅率仅为5.8%。除城区与几个知名景区外,其他区域尚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多也不具备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构成的威胁重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1];二是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三是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地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从上述对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的分析来看,渝北区已具备了全面启动休闲农业的内外部条件,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使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可持续性[2-3]。

(一)阶段性发展战略

在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完全由政府筹备,并邀请企业参与,使休闲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休闲农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科学的行动以及发展规划,扩大都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力,为市场化运作做准备;在成熟阶段,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战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优势互补。市场运作战略将是都市休闲农业的最终阶段,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活力与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增进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无烟产业”,因而,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渝北区休闲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节假日期间可有效供应的品种还很有限。另外,节日期间景点环境破坏严重,这说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大环境意识,走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二)市场开发战略

1.目标市场战略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正处于旅游消费初期阶段,消费标准还不高,因人口众多,消费总量仍然很大的特点,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战略应立足于主城区的城市旅游消费者,同时争取周边地区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费者,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开发以中、高档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

2.营销策略[6]

第一,全方位进行渝北区域形象传播。区域营销的复杂性和区域形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主体参与渝北区形象推广传播战略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在形象推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务必要紧密配合。另外,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地方营销管理和区域战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

第二,应用多种媒体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活动(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博览会、民间节庆活动等)所具有的间接广告公关效果,提升渝北区的知名度。

第三,实施强势营销策略,对重点区域形象进行提升和推广。针对渝北区地域较广阔,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中的特点,其区域营销和形象推广必须采取“重点突出、强势优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从战略地位、资源特征、交通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统景所属的东部片区等中心地带进行重点包装和推广。

(三)精品发展战略

渝北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景点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论及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应针对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精品,塑造渝北区休闲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观研究认为,近城观光休闲农业地可形成两个密集带:第一密集带为10~49km,第二密集带为60~89km。而渝北区恰好可形成这样两个密集带:其一为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一带;其二为统景、印盒所属的东部片区一带。可根据这两带具有的丰富的物种资源,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重点建设白云山—多宝湖山水探奇休闲区、兴隆—茨竹山地农业体验区、卫星湖—华蓥山湖光山色休闲区、两岔湖—团丘湖滨湖农家休闲区、大盛湖—老君山渔家生活体验区、草坪—统景—印盒观光农业与养生休闲区、石船—张关—龙兴田园休闲观光度假区、石坪—玉峰山温泉与山地运动康体区、回兴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九个休闲区。逐步形成以民俗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为主的生活体验系列、各种农园、果园、花园的观光游览系列、休闲度假系列、康体保健系列以及休学度假系列等旅游产品[7]。

(四)科技化战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渝北区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必须考虑加大科技投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能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在于高科技的农业作业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将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一起为休闲农业服务;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旅游发展的专家智囊团,为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实行休闲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电脑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健全区内的旅游信息系统,在各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资金瓶颈是制约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渝北区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拓宽筹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对休闲农业导向性投入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组织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休闲农业业务的经营活动,为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参与,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相关企业的改革,通过优势互补与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同时,对重点片区以及重点休闲区的企业进行整合包装上市,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经营管理战略

篇2

1.1无公害生产

1997年提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工作目标,1998年全面启动无公害蔬菜生产,成立凌源市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和凌源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审定委员会,制定凌源市22种蔬菜《无公害蔬菜保护地生产技术标准》。2001年1月26日通过《无公害蔬菜(绿色农产品)管理办法》,制定并下发《凌源市无公害蔬菜发展实施意见》《凌源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使凌源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市政府成立蔬菜花卉管理局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建立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2005年凌源市创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工作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2007—2008年被农业部定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

1.2市场建设

1993年,凌源市八里堡蔬菜批发市场成立,1998年被辽宁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黄瓜批发市场,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定点市场,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生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先后经2次扩建,现占地面积28.67hm2,日交易量900t。围绕该市场,凌源市还确定四官营子、三家子、沟门子3个蔬菜批发收购站。2002年,凌源市在国道306线路边建1处花卉交易市场,占地总面积10hm2。日交易鲜切花逾200万枝,种球逾100万粒,日成交额50万元。200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3品种结构调整

凌源市针对保护地品种单一、生产周期集中、品种更新换代慢、跟不上市场需求、市场“半年闲”和满足不了客户配菜等问题,1999年着手保护地内部品种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凌源市按照“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品种好销就种什么”配置资源,安排生产。黄瓜由密刺型向无刺型或稀刺型转变;番茄由大果型向中、小果型转变;辣椒品种由普通类向国外彩椒品种转变;其他品种由普通大路品种向名、优、新、特品种转变。花卉生产是凌源市保护地产业中第二大主导品种,通过几年的培养和发展,其产业优势十分明显。花卉品种更新上,60%都使用国外品种,使花卉质量和档次明显提升,效益也十分显著。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凌源市的设施农业生产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和矛盾:一是当前保护地建设大多建在二坡地、山地上,水资源匮乏,打井成本相应增加,并且距离棚区较远,致使输水管路和输电线路延长、电杆增多等,导致建棚成本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由于农民投入不足,加上凌源市财力有限,建棚资金缺口较大。二是生产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生产和市场“半年闲”、设施利用率不高的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三是棚室结构老化。四是信息闭塞,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五是土壤恶化,产量下降明显。六是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七是科技示范工作落后。要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迅速推广普及,使设施农业高新技术变成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存在,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科技示范体系。

3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1)强化组织领导。实践证明,凌源市的设施农业发展离不开几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否则也就没有现有规模和良性发展的态势。

(2)突出规模效应。采取填空补齐、见缝插针的方式建成老棚新区,采取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的原则规划新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提升规模和示范效应,促进保护地建设大发展。

(3)加大设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茬口,在巩固主导品种蔬菜和花卉的基础上围绕南方市场需求,加大冷棚春提早、秋延晚及越夏蔬菜种植规模,进一步提高棚室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比例[1-2]。

(4)重点推广棚室土壤改良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和普及营养土栽培法、人工配制基质栽培法、高温闷棚杀菌、大水淋溶洗盐技术,提倡增施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科学倒茬轮作等。

(5)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科技示范及推广普及。按照市有综合性示范园区、乡镇有示范基地、村有示范户的思路抓好蔬菜花卉新品种立体栽培、无土栽培、营养液调配技术、环境监测调控技术、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机械化作业技术、新能源技术、化控技术等,提高温室人工控制能力,使设施农业逐步向植物工厂化方向发展,从而向设施农业高级形式工厂化农业转变[3-4]。

(6)改革设施农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层层选择人才,派驻各乡镇开展技术服务;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可上可下的用人制度,切实抓好技术服务工作;三是更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7)建立和完善设施蔬菜花卉市场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对设施农业蔬菜花卉市场体系的宏观调控,根据种植规模、区域,科学合理规划布局,要出台相应的《市场建设管理办法》,采用现代先进管理措施管理市场,搞好蔬菜花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以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农业信息体系和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创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市场服务于管理体系,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使经纪人与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市场繁荣。

篇3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中部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中部五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目前普遍面临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缓慢等问题 ,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是促进中部崛起,缩小地区差异的重要保证

中部六省居我国腹地,幅员辽阔,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08年中部六省主要农产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31.6%,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0.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5%,猪、牛、羊肉产量占全国的31.8%,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7.6%。中部六省输往省外的粮食占全国省外粮食输出量的 50%以上 ,相当于全国近5亿人的口粮由中部地区提供。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要以农业为基础,因此,农业的发展部不仅是中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缩小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农业是实现社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保证

据农业部测算,在我国 3.2亿农业劳动力中,种植业实际需要 1.5亿人,加上 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人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单单依靠城镇化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远远不够,仍然需要依靠农业自身来吸纳与承载过剩的又暂时无法转移的劳动力。

二、中部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中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的限制,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耕作方式,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还没形成,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较差。农产品加工行业,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阶段,附加值低。

2.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整体素质低。

农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部地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 1 /3左右,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低 ,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 5%,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中部分布在第一产业的科研成果不到全部科技成果的18%,并且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匾乏。

3.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人口转移困难重重。

据农业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按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速度测算,我国每年大约可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 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可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按照这样的速度,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在拥有9058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中部六省,如何对这些劳动力资源进行转移是其面临的巨大困境。

三、中部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中部地区要在特别注意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的基础上,抓好农业优势产业链的建设,推进优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把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良性互动,走农业精细化、规程化、工业化、科技型、内涵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2.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与实用水平和推广应用的程度。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包装等环节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为重点,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和能力。

3.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减少中部地区农业人口。

目前我国仍旧维持着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得进城农民的的子女入托教育难以保证;他们自己则因劳动收入低、时间长、几乎不享受社会保障,难以保护自身业已形成的人力资本和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这些给农民进城增加了直接的成本和心理压力。因此,要为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政策措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帮助中部地区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培训计划,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技能,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之,中部地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本地区农业特色,扬长补短,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把农业和工业统筹起来,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相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建设相协调,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胡树华,汪秀婷.中部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4.6.

篇4

1.1形成都市农业布局

通过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农业圈层”基本形成。在城市农业圈中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园艺、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在平原农业圈中,接受城市农业圈产业的转移,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等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配套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在山区农业圈中,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茶、桑、果、林、中药材、畜禽、蔬菜等名特优新产品基地和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

1.2建成优势特色产业

根据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围绕杭州农业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50条农业产业带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技术支持,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竹业、节粮型畜禽、水产品、水果、干果、蚕茧、药材、蜂业等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蔬菜、花卉苗木、畜牧、蚕茧、茶叶、淡水产品、竹业产量产值已在全省名列前茅。2010年,全市实现优势特色农业产值219.56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69.4%,在农业产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1.3推进农业产业化

建成都市农业专业村1000个、主导产业状元镇(乡)20个、省级高新农业示范园区2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9个、特色优势产业强县14个、产业强镇(乡)18个,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89家,出现了“南有传化、北有森禾”的农业示范企业。在全国率先启动高产稳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程,完成项目183个,实施叶菜应急储备基地建设计划,建成叶菜基地5000亩,粮食、蔬菜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1.4提升农业生产基础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立市级示范方444个,面积34.39万亩。土壤地力等级、抗灾能力明显提高,种养结合、立体种植、农牧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新增农机具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15万千瓦,工厂化育秧、节水灌溉和大棚作业机械得到推广应用。

1.5发展物流会展产业

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发展农业会展业,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为提升杭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夯实了基础。构筑了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浙江新农都物流中心两大农产品交易平台,每年举办迎新春农展会,参加京、沪、粤、港、台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打响杭产农产品品牌。

2统筹发展难点分析

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直接表现,虽然杭州都市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要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还存在诸多难点。

2.1结构分析

2.1.1产销结构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要求农业生产者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笔者对余杭区的种养销大户调查发现,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占50%以上,而农产品经营和加工比例都在20%以下;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调查,从事种植业的接近80%,从事农产品经营、农产品加工在20%以下,从事农机、植保在10%以下。这说明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分析、市场预测、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1.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顺序正在加速形成。如杭州一二三产比重由1978年的22.3∶59.6∶18.1、2000年的7.5∶51.3∶41.2逐步变成2010年的3.5∶47.8∶48.7,农业经济比重迅速变小。在“三二一”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政府如何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农业城市绿肺的作用、有效保障应急状态下的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统筹城乡中亟需关注的问题。

2.1.3就业结构随着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笔者对余杭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250位从业人员调查,年龄在39岁以下的有41人,40~49岁的120人,50~59岁的77人,60岁以上12人;研究生9人,本科17人,大专53人,中专21人,高中72人,初中66人,初中以下12人。资料显示,在种养销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比例占40%以上。

2.1.4技能结构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技能。而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水平总体较低,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上述被调查的250位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为18人,中级70人,初级45人,无职称117人。资料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专业技能相对缺乏,对于先进科技的掌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瓶颈分析

2.2.1资源禀赋不足杭州市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的1/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1597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3强,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14。然而,在如此严峻的资源禀赋下,仍然存在冬夏两季农田抛荒多、夏秋茶利用率低、土著鱼种急剧减少、水资源污染严重等现象,已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现实威胁。

2.2.2发展空间有限杭州自然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农业用地面积有限,生产方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加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被蚕食,农业用地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业发展“落地难”现象存在,并趋加剧的态势。

2.2.3基础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泊治理与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上,对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则是杯水车薪。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有些设施连正常状况都很难维持,更难抵御旱涝灾害。再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建成的大项目和线形工程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排灌系统雪上加霜,农民仍在“靠天吃饭”。

3统筹发展对策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自觉”,强化政府责任;需要“民本自发”,尊重农民意愿;需要社会共谋,把握统筹的重点和力度,注重实效、量力而行。

3.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坚决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统筹用地规划。抓住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和其他村镇规划修编、新编之机,设定发展规模,明确中心镇、中心村位置,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空间发展农业。要统筹产业规划,在认同三二一产业比重演变规律的前提下,仍要以保证“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为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守住230万亩粮田,建设100万亩吨粮田、10万亩市级蔬菜基地。

3.2强化农业功能区建设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生产功能区,以明确的土地功能来达到稳定农业产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向优质特色区域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群化发展格局。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培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3.3培育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县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乡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现代农业领域创业,着力改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条件。加强县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种类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4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优先”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田水利、地力培肥、农机(技)推广、种子种苗、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安全体系、绿色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涉农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增强农业企业融资能力。按照“省市合力,共同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支农机制,推动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3.5积极创建区域品牌

引导杭州农业产业集聚性建设,打响杭州农产品品牌。要着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严格按产业标准进行生产销售;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和高标准的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区域品牌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集聚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让居民了解杭州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双赢”。

3.6注重生态循环可持续

篇5

1.1低碳农业是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低碳农业的核心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要素投入获取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3]。因此,低碳农业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又符合我国特殊的生产条件。

1.2低碳农业是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上的发展,其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生物质能源,既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又不会对气候变暖增添压力。发展低碳农业本身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容,是农业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4]。

1.3低碳农业符合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趋势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发展低碳农业,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环保指标,以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2大荔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2.1农作物高产创建技术

县农技中心围绕项目建立主要作物万亩高产示范区,先后开展了小麦、棉花、花生等高产创建技术示范。在各示范区整合农技、土肥、植保等技术力量,按照统一良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草鼠害防治、统一机械化收获的“五统一”要求,实施了规格化精量播种、平衡施肥、合理密植、节水喷灌、田间科学管理、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带动全县作物丰收高产打下技术基础。

2.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体系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在设施蔬菜上实施,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蔬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肥、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县农技中心在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开展了此项技术示范,取得了很好效果。这种有机栽培技术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以秸秆代替化肥,以植物疫苗代替农药,密切结合农村实际,促进资源循环增值利用和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使生态改良、环境保护与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相结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及开辟了新的途径。

2.3节肥节水技术

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尽量减少化肥施用,提倡化肥深施,推广缓释长效肥,提高化肥利用率。针对设施蔬菜产业开展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将灌溉系统与施肥系统相结合,根据蔬菜需水需肥规律,把施肥融于滴灌环节,提高科学施肥的技术含量,提高水肥利用率,节水节肥,是一项先进的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2.4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在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报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农作物病虫标准化防控进程。从提高生态控制能力入手,综合运用杀虫灯、色板及昆虫性信息素等“三诱”防治技术及防虫网阻隔等物理措施,增加生物防治比重,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县农技中心近两年在省植保总站的项目支持下,在大荔县阿河建立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了以黄板诱杀害虫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科学用药技术为主的绿色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县农技中心还在沙苑地区建立了千亩黄花菜芦笋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了以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物理措施为主的技术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将进一步得到推广。

2.5加大推广农村沼气建设的力度

近年来,县农技中心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地推广了“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逐步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即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将生活垃圾、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发酵成沼气,而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既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又节省开支,增加收入,这就是典型的农业低碳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广农村沼气建设的力度,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在人畜分离、实行小区集中养殖的村庄,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3目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3.1气候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由于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造成很大影响,最明显的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暖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出现的范围扩大,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尤其是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如大荔县近年春季低温冻害和夏季暴雨冰雹灾害明显增多,这些都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品质降低,形成较大损失。

3.2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威胁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一方面由于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土壤、水分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滥用化肥、农药,使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3.3社会环境条件弱化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另外,农产品增长的空间日趋变小。农村人口基数过大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不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给资源环境造成压力,从而使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投入下降,农业科技滞后。

4低碳农业发展对策

4.1发展低碳农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积极地提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把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并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等要素向专业大户集中,集约化经营,多途径节水、节地、节约能源,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扩大低碳农业试点,及时推广应用。

4.2发展低碳农业与创新机制相结合

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积极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种养加、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根据大荔县农产品丰富的县情,可以招商引资,引导和扶持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对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做大做强加工业,增加附加值,既节约资源,又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另外,要把发展低碳农业与创新投入机制相结合,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低碳农业发展机制。

4.3引导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目前农业生产的经营机制,从整体上讲,还是一种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小规模的农户和农场模式,这为规模化的低碳农业发展带来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在传统农业的组织形态上进行改变,大力推进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扩大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规模和合作内容,引导不同专业合作社围绕发展低碳农业进行经营合作,引导小规模的生态农户和农场,通过生态合作社扩大规模。

4.4发展低碳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

可在果园建立“果、草、畜、沼、水”五位一体的循环工程,大田建立“粮(菜)、畜、沼、水”四位一体的循环工程,即农业生产与养殖业相结合,利用畜禽粪便建沼气,配套实施节水灌溉等节水技术。在果园可通过种草实现立体种植,既为畜禽提供饲料,又能保水保肥。这种模式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可实现净化环境、减少病虫害、减少投资、增产增收增效等目的。近年生态观光园发展较快,可因地制宜,整合农业旅游资源,积极引导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增加群体效益。

4.5推进相关技术培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