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的风险

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外贸易的风险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外贸易的风险

篇1

众所周知,货运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贸易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货运业取得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对外贸易运输事业的重要力量。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利润与风险同在,随着行业的深入发展,行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和面对的事务越来越复杂,进而滋生出各种风险。如何应对风险,是整个货运行业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货代企业业务操作中的风险问题及其成因

从实务操作的历史经验来看,货代企业遇到的风险有货代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也有委托人和承运人造成的。

(一)从货代企业自身来看

1.身份界定不清造成风险。实务中货运人的身份常常在“人”和“无船承运人”之间错乱。货运人一方面以“人”的身份为货主办理运输手续,比如为货主企业办理报关、投保、报验等手续,另一方面又毫无原则地签发提单,将自己定位于承运人身份,即货运人充当了“无船承运人”的角色,由此必然要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和损失承担责任。也许这是货代企业为了商业竞争的需要而不得已拓展的额外服务,但从法律上讲,这种身份的错乱带来的法律后果可能是货代企业无法承受的。货代企业因此赚取的利润与因货损而承担的赔偿责任相差悬殊,一旦因为身份错置问题而必须承担运输中货损、延迟等责任时,其付出的赔偿代价将远远超过其承受能力。现实中,很多货代企业就因为身份错置问题,在承担巨额损失赔偿责任后陷入发展困境,甚至一蹶不振。2.超越权限造成风险。在业务实践中,货代企业常常出于业务需要,进行一些超越权限的应急操作,如帮助托运人代垫运费、将提单直接转交收货人。这些操作都超越了“”的常规服务范畴。如果出现问题,无论托运人是否知晓,只要托运人坚持否认,则货代企业必然面临法律上的认定责任,比如代垫运费问题。货代企业常出于竞争的需要,提供“代垫运费”服务。这对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其带来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代垫的运费随时可能无法回收。需要“代垫运费”的托运人往往是资金紧张的企业,存在因为经营困难无法偿付货代企业已垫付运费的可能。有些被代垫运费的企业在开始阶段会积极偿付,后期却会或由于财务困难或由于资信缺乏作出逃费的恶劣行径。货代企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追回自己的垫款时,常会因为缺乏足够的事实材料证明,或者未得到授权形成事实上的“越权”,致使垫款的受偿存在极大的法律不确定性,蒙受巨大的损失。3.员工缺乏职业操守造成风险。货运企业还常常因为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和职业操守等问题面临巨大风险。企业的具体业务是通过员工开展的。现实中,常常会有担任重要任务(如领提单、拿支票)的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离职后冒充企业在职员工骗取提单和支票等重要票证。另外,在职的员工有时也会利用企业资源揽“私活”,不仅造成企业资源流失,损害企业利益,同时也损害了企业的对外形象,严重影响了业务的发展。4.业务操作不规范造成风险。业务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少货代企业却对具体的业务操作缺乏规范和标准,培训跟进不足,致使员工对相关业务的处理较为粗糙,对业务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阻碍,出现问题难以追查。企业在未来可能产生的纠纷中,会因缺乏足够的佐证材料而陷于被动局面。比如未就往来函件、票据、单证等制定严格的规范交接手续,忽视单据交付时的签收;也没有建立起归档程序,将必要的资料归档备查,导致日后需要时无法提供清楚无误的必要材料。某些货代业务有涉外需要,各方的操作人员在往来函件中多用英文名,不写真名,影响了法律上对函件归属的判断以及证据的效力。

(二)从委托人来看

在外贸实务中,货代企业还会常常面临委托人的欺诈风险。比如委托人会虚报、假报进出口货物的品名以及数量,尤其是在集装箱运输方式下,因货物不便查验,对内装货物进行虚报、漏报等现象更为严重,无形中给货代企业造成了一定风险。货物在进出海关时,海关一旦发现货物数量和种类等与申报不符,就会对货代企业进行处罚。另外在集装箱运输方式下,有的货主也会利用不便开箱查验的机会,故意以低价值货物申报高价值货物,或者伪造发票、信用证、合同等骗取无单放货,继而凭正本提单向货代企业索赔,致使货代企业蒙受无端损失。

(三)从承运人来看

承运人是承担货物运输的直接责任人,对货物负有保管、安全运输等义务。运输实践中,货物发生毁损、灭失或者延迟等现象时有发生,本该由承运人承担的责任却常常转由货运人承担。托运人在向承运人索赔无果或者承运人不能负担巨额损害赔偿责任时,常常以货代企业选择承运人不当为由将赔偿责任转移至货代企业。货代企业会因此蒙受损失,甚至陷于无休无止的纷扰之中。

二、货代企业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货代企业在实务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只有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形成强有力的执行制度,全方位做好防范措施,才能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充分重视合同的内容约定

合同是货代企业与委托人之间建立业务关系的基石。合同内容应力求明确、具体、全面,以便未来发生纠纷时可以明确划分责任。对货代企业而言,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发展业务关系的关键,应时刻注意在合同中回避承担“承运人责任”的意思表示,自始至终强调自己的“人”角色定位。

(二)坚守业务权限和责任原则

众所周知,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中最重要的一种单据,它不仅是货物提取的凭证,也是运输合同的证明。提单的签发确定了双方的法律责任。实务中,货运人深入参与到提单的签发事务中。有时货运人超越了“人”权限,签发自己的提单,这就确定了货运人必须承担承运人责任,由此可能会使货运人承担远超收益的赔偿责任,甚至远超自己的承受能力。我国相关条例对货运人能否签发自己的提单也作了相关权限规定,比如必须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缴纳保证金,取得“无船承运人”资格后才可以签发自己的提单,否则会因违反规定而遭受处罚。建议货代企业在签发提单时坚持自己的“人”身份定位,并签订和认真保存其与承运人之间的签单协议,以确保在可能发生的纠纷中有案可稽。在“代垫运费”问题上,首先应尽量不垫付运费。在货主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货代企业为了争取业务可能迫不得已提供此项服务,在与货主签署委托合同时应约定逾期支付或返还所垫付运费的违约责任,以约束货主行为。要注重与委托企业沟通时形成的相关佐证材料的保存,以确保未来可能的纠纷涉及诉讼时有据可查。

(三)建立员工严格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忠诚度是一项宝贵财富。若企业当中有为数不少的员工对企业缺乏足够的忠诚度,势必会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避免因为员工的不忠诚而对企业造成的风险,企业可以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保密条款,并对员工进行竞业限制。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保密管理机制的建立,注重对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注重各部门与各环节的沟通与协调,以制度提升实务操作质量。

(四)形成业务规范操作机制

货代企业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意识,对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必须建立操作规范。比如对相关单据的收存,一定要有复印件备份,且做到复印件和原件等材料分开归档;对于取件签收问题,务必落真名或盖章签收;对于因为员工个人业务素质问题可能导致的单据缮制错误、货物保存不当等,同样需要注重平时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升业务操作水平,以免遭受无谓损失。

(五)严格审查承运人的资格

为了避免承运人给自己带来的风险,货代企业在选择承运人时应注重对其资格的严格审查,确保货物运输的高质完成。我国相关条例对无船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资格的取得都规定了具体的要件,并设定了相应的程序,比如对无船承运人,符合规定要求的会颁发《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货代企业在选择承运人时,应事先要求对方出示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许可证书,对其承运人资质进行认真调查,务必选出具有合法资质的承运人,确保运输事宜安全、高效开展。

(六)作好客户资信的甄别

篇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我国的企业在从事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存在着对外贸易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较差等缺点,必须要采取防范措施来规避风险,我国的政府在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的对外贸易风险意识,提高对外贸易风险管理水平。企业要有分析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的能力,研究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只有规避了对外贸易的风险,才能保证我国的企业持续发展下去,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推动力之一,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这种形式下我国的企业更要占有竞争的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对外贸易风险的概述

对外贸易是一种复杂的商品交换活动,其风险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包括:1.信用风险,在进行对外贸易的双方,由于买卖双方的财务经营状况发生变化,以致在接洽开始直到履约的过程,在此期间危及到履约,就会出现信用风险;2.商业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交货期延误、单证不符等方面,从而引起对双方利益的损害,造成商业风险;3.汇兑风险,对外贸易货款的清偿多以外汇支付,由于外汇汇率不断变化,信息传递不及时,就会给交易的一方带来损失;4.储运风险,对外贸易中货物运输距离加大,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例如海运风险海、空运风险等,由于自然环境或者人为因素都会造成货物损坏和丢失;5.环境风险,产品的对外贸易涉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商品交换中,会由于受到地域的习惯、语言文字、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贸易上的失利。

二、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事故

1.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事故有国家性风险。国家性风险是指因国家事故所造成的贸易风险。可能是由政治因素导致,例如外国政局动荡不安、爆发战争等;可能是由社会因素导致,例如阶级冲突、种族冲突等;也有可能是贸易制度因素,例如外汇管制、不同的法律政策等。

2.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事故也有可能是欺诈性风险。欺诈性风险是指由人为欺诈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主体的欺诈行为而导致的始料未及的风险,例如对外贸易合同的欺诈、对外贸易货物运输欺诈、对外贸易结算欺诈。

三、我国采取贸易法律保护措施

1.我国可以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对外贸易。中国是WTO的成员,根据WTO的贸易原则,有权利对不合理的贸易争端进行申诉,通过公平的谈判方式来解决贸易中的问题,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能够确保的经济利益,我国要充分利用这一原则来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我国要加强政府的职能,引导和支持对外贸易。我国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国内大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政府要鼓励国内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为我国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服务与支持。

四、对外贸易风险的防范

1.我国的企业要关注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强化对外贸易的管理理念。企业要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就要增加企业的信誉度,同时对企业的新、老客户的资信也要进行调查,确实掌握客户的资金状况、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等。以保证企业自身的信誉程度。

2.企业对签约交易合同要做到严谨签订。企业对合同的签订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不受侵犯,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做到严谨,认清合同的约束和法律保障,既要重视价格条款又要注重检验条款,要保证每个合同和条款均不出差错,签订正规合同,交易才会规范。

3.企业要严格依据法规办事,遵循国际贸易惯例。企业只有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法规办事,才会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能够严格执行和正确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就能积极有效的防范贸易风险。

五、结语

我国的企业正在向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经济贸易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的合作和竞争,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然会面临一些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我国的企业要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行列,就要努力在国际的竞争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必须重视对外贸易的风险,做好防范和规避的工作。对外贸易的过程,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只有规避外贸风险,企业才能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雅玲.浅析我国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04)

[2]傅蓓.外贸企业的风险分析和防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04)

[3]马媛.对外贸易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统计与决策,2007(19)

篇3

摘 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处处风险,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规避,从而改变中国对外贸易现状,摆脱被动局面。

关键词 :对外贸易;市场风险;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61-01

一、国际贸易市场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具体来说,就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

2、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据商务部资料统计,中国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22072.7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值更达到29727.62亿美元。但我国对外贸易是“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严重。而且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技术档次低,市场替代性较强,消费弹性小,贸易伙伴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不足。

二、市场风险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有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同样面对诸多贸易风险,发达国家以贸易壁垒等方式来限制中国出口,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贸易出口的依存度较高,所以必须重视这些风险,加以相关的应对措施,使我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

1,汇率波动、价格起伏及供需变化的影响

2005年中国实行汇率改革,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外出口企业开始承受更大的汇率风险。此次改革对企业经营产生深度系统的影响,而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一步深化到生产领域,导致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调整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形成汇率变动对企业的间接影响。商品国际价格不断变化,需要企业不断对市场需求、成本高低做出准确预估,维持供需平衡。

2,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

贸易壁垒常见的有:某措施违反双边或多边贸易条约;某措施对外国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阻碍或限制;或者该措施对外国产品或服务在本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损害。

因为规则条例的漏洞存在,常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此由头设置贸易壁障,提高关税。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成为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反倾销,发达国家以环保为名制定产品的环保标准来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使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失去价格优势,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受到影响

3,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国际竞争中各国都以各种手段为本国攫取最大利益,随着国际贸易规模增大,利益冲突加深,近年来,有关我国贸易摩擦问题的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对象也在不断扩大。如果不能小心、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外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将会无比困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更使商品出入境压力倍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过多商品涌入,压缩中国的外在市场,意图保护本国国内市场获取最大利润,却使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贸易中的优势丧失殆尽。

三、对外贸易中规避风险的策略分析

1、规避风险,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国际汇率时浮动导致本币升值时,提高产品的价格,弥补汇率升值的损失,这种方式能最直接最有效减少因汇率升值造成的损失,同时利用汇率工具规避汇率风险,也可以通过实施产业战略转移,通过行业的整合,将厂址转移到中西部或国外 ,降低生产成本维持企业经营。面对国际市场风云,一个好的智囊团队制定出正确的经验战略是在风险来临时保护自身的先决条件。

2、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深化政经体制改革

政府积极为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能够减轻对外贸易压力。首先,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用有效的贸易规则来约束国际贸易主体的行为,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努力营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其次,要完善对外经济政策,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实施,加强互利合作,但不能一味追求贸易顺差或逆差,从而缓解贸易摩擦。最后,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价格和市场改革,消除可能引发贸易摩擦的体制和制度因素,摆脱在国际贸易摩擦中的被动局面。

3、注重低碳发展,冲破贸易壁垒

企业要采取措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使产品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关键是出口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的绿色消费需求,在实现自身赢利的同时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一种整体经营过程。所以说,我国企业必须全面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就应该顺应绿色潮流和低碳转型,发展新型生产模式,提高绿色技术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取得“绿色护照”,进而突破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不受制于人,从根本上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 刘亚晶,罗威《中国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篇4

最近,我国积极参加中外贸易的活动,并且加入国际贸易世界的次数与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大,这对我国外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一份特别大的挑战。而在这些不良影响中,外汇风险就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所以,为了中国经济能够更健康更稳步发展,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需要加强国际贸易当中所存在的外汇风险的防范。

一、国际贸易中的外汇风险的分析

外汇风险的现状分析。即因为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和损失。在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中,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与其他国家存在的很大的差异,人民币又无法自由的进行兑换。从而导致我国外汇风险。

二、国贸中对外汇风险产生原因的分析

(一)兑换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外汇风险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不同的结算方式也导致了各国之间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外汇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自己利益的产生,开始采取外汇结算、本币记账的方式。而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本币进行交易和记账的方式,我们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虽然在现实中,这有点不可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规避风险。

(二)我国不强大的企业应变能力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众所周知,强大的企业应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和各国跨国公司相对抗的重要力量,是能够与外国交流贸易的主要力量,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没有好的规避风险的能力、企业需要的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所以这些企业难以在困境中生存,难以用健全的方案规避风险,乘风破浪,成为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利的国有企业,从而导致了外汇风险的加剧。

(三)结算方式多样性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结算方式的不同是由各国不同的经济状况造成的,而如今产生的结算方式有:商业汇票、汇兑、委托收款、银行汇票、信用证等。进而使得汇率的变动也在所难免,因此对企业外汇风险的影响也是情有可原的。

(四)我国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外汇市场这个国家的贸易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外汇市场相当不成熟,特别是有些方面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同时,在有些方面也是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是我国在外汇市场非常腐败,在我国的外汇体制中仅仅是一个兑换货币的场所。除此之外,由于外汇市场也相当的落后,使得有些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也收到了限制,从而限制了规避风险。

(五)汇率波动对外汇风险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汇率的波动越来越频繁,从而也进一步加剧着外汇风险。我们又可以猜想,如果外汇的汇率一成不变那么我们也许就可以成功的规避风险。可是这显然是现实的经济格局所做不到的。

三、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管理机制

对于一个拥有良好管理体系的企业来说,企业要从自己的公司做起,制定好应该有的管理制度,并且能够以身作则的来保证其发展。要想有一个好的制度,首先,企业应该认真的分析自己能够造成的风险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努力找出自己企业外汇所存在的风险,从实际的问题出发,寻找属于自己企业适合的道路。其次,为了能够更好的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我们需要借鉴前人或失败或成功的实例,来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属于自己企业的管理体系,从而来建立健全一个好的完美的风险管理制度。

(二)有效结合市场情况来规避外汇风险

我们知道,对外市场也是能否规避外币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对价格的合理安排,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适当的产品价格调整来进一步降低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制定价格这个款项来设置最基本的价格。以此来共同承担一定得风险,从而能够确保交易的完全和规避风险的成功率。

(三)外企需要树立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

我们知道,梳理外汇防范意识是一个企业能够成功规避外汇风险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来让企业养成树立防范意识的好习惯。首先,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我们知道道德的约束不如制度的约束,只有通过制度才能够更好的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提高其规避风险的防范意识;第二,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树立强大的风险防范意识;可见,作为一个效率高、成功的企业,还需要锻炼其各个部门(尤其是相关部门)的反应速度以及团结能力,使得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有效而行的应急策略,以此来减少企业的损失,从而使企业能够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乘风破浪,成功的渡过难关。

篇5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最近几年,我国企业相继走出国门,且逐步成为了国际市场中极为重要的成员,此给我国企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腾飞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然而,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多种形式的外汇风险对我国贸易经济的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鉴于此,只有强化外汇风险的防范、提高我国企业综合实力,才能确保我国企业稳定的进行发展。

一、外汇风险及其影响作用

1. 外汇风险的分析

一般外汇风险与国际贸易活动有关,外汇的汇率产生属于不确定的趋势变动,由此使参与企业会受到较多的不良影响。通过对外汇贸易活动的分析发现,外汇风险形成的负作用影响力最大,其不但会使经济发展形式变得混乱,同时还会干扰经济活动的发展机遇与建设,从当前形式来看,我国的经济建设活动和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人们币的兑换还未实现自由化,所以影响了人民币的汇率。

2. 汇率的变动对我国企业造成的影响

国内企业在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业务处理中在所难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外汇工作,当外币产生波动时就会对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营方面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

(1)因为国内开展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程序都较为繁琐,加之长时间的大范围的工作开展,使得经营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汇率。当实际汇率与合同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时,就会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当汇率波动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数量,在企业实际业务数量不断降低的同时将会使得企业的日常经营受到较大影响,进而使得企业效益出现下降。

(3)由于国内企业在账面资产内容方面通常会采用两类记录形式:即本币和外币。当企业制作财务报表时,会对其它币种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本币形式的清晰化,此将不可避免的使企业账面资金减少,而资金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严重时会出现负债问题。

二、从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下寻求外贸风险形成的原因

1.汇率的多变性特点

外汇汇率是企业参与对外贸易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参考性指标之一,其能够客观的反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行情,由于外汇汇率具有多变性特点,所以当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时,汇率的变化必然对货币兑换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企业所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将会产生极大变化,最终使得企业的正常经营具有极强的汇率风险。

2.货币兑换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易不断增多,但受到货币种类和会计制度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要完成交易就必须使用外汇方式进行结算,而记账却要用本币形式,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不需要货币兑换,那么也就不存在货币风险,但实际上,货币兑换是企业交易成功的主要环节。所以货币兑换能够提高外汇风险。

3.多元化结算方式中隐藏的风险

现阶段,国际贸易经济已出现了空前繁荣,从经营方式来看具有较为明显的多元化态势,从而使得结算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如赊销和汇兑等交易形式中,因交易的最终结算时间过长,而外汇汇率在这段时间中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加之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时间较短,缺乏必要的国际贸易经验,在结算方面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所以极易发生汇率风险。

4.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

现阶段的中国外汇市场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外汇市场条件,严格的说只能算是外汇与本币的转换市场,其中缺乏非常完善的市场机制,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较难提供可靠性支持。

三、具体的外汇风险防范措施

1.选择较为稳定的货币进行结算

若在进行国际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和计价,那么就不会出现外汇风险。然而,从现阶段来看能够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并不多,所以大多数都不会将人民币作为结算和计价货币。鉴于此,汇率较为稳定的货币就成了结算货币的首选方向,所选择的结算货币最好属于通用性和国际性的货币,这种货币不但要汇率变化幅度较小,而且兑换时的自由性和便利性较强,如欧元和美元等。在实际的贸易过程中,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人民币虽现阶段还未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是可以作为结算货币,因此这些企业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和计价,那么就会极大的避免外汇风险,若使用美元等通用货性币进行结算和计价,则风险也会有效降低。

2.选择科学的融资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外贸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较多,进出口企业通过融资的方式虽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然而这里也是产生外汇风险的重要环节。作为出口企业,可利用融资款项提前定义收回实际款项。采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及时收回货款,同时还可以巧妙规避各项外汇风险。而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来说,通常采用信用低压的方式进行融资,若外贸企业需要延长融资方式时,可申请保理业务等进行资金的缓解。另外,若需要延长付款业务时,出口企业还可以用汇票向银行兑现。利用这一方式,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自身的资金风险和外汇风险。

3.在进出口贸易中巧妙的选用硬币和软币

外贸企业在签订国际贸易订单的过程中,订单费用的支付方式应遵循出软和进硬的原则。其原因在于:硬币的价值和汇率都很稳定,而软币的价值波动性较大。因此在签订国际出口贸易合同时,应尽可能的选择硬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而进行国际出口贸易时,则尽量选用软币进行计价和结算,采用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此外,在国际中向外借款的时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在向外支付利息或费用时,尽可能使用软币进行支付,但是在向外收取利息时,则尽可能争取使用硬币,从而避免承担不必要的外汇风险。

4.确保结算方式的合理性

国际外贸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通过改变结算时间降低外汇所产生的风险。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在自身所签订的合同生效之后,其必须对预计收取或者支付的货币汇率变化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并按照汇率变化的发展趋势,在最恰当的时间节点完成费用收支,从而降低外汇所带来的风险。

譬如,在出口业务中,倘若计价货币在近期呈现上涨,那么应当在合同规定时间之内,尽可能拖延货币交付的时间。反之,倘若交付货币的实际汇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则应当适当提前货币交付时间。对于国际进口贸易企业来说,则应当按照上述方式的反向进行操作。此外,外贸企业在进出口收汇过程中,通常应当采取更加安全及时的收回款方式。在此过程中通常会采用L/C收汇原则,否则的话则应当按照D/P或者D/A原则完成收汇工作。

四、结束语

通观全局,受到全球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影响,国内经济活动也在不断提升,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则展现出加速提升的趋势。通过对当前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频繁交易过程中,应当针对外汇风险产生可能性形成相应措施,从而提升企业处理外汇问题的基本能力,该种处理方式能够极大地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最终实现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和外汇使用水准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2中小外贸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经营规模以及信息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的限制,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常常处于劣势一方,它们面对的贸易风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发生因为中小企业没有防范对外贸易风险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案例非常多。因此中小企业制定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很重要。

2.1加强风险防范的体制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结合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中小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对外风险防范机构,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如果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大或者其没有必要专门建立风险防范机构的话,其可以采取建立风险防范管理委托制度,通过委托实现企业风险的转移,规避企业的对外贸易风险;其次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中小企业要根据对外贸易的情况,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掌握交易对象的经济信息情况,及时发现交易对象的经济问题,避免交易风险的出现。

2.2加强外贸人员的素质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其次加强外贸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保证企业员工在各个交易流程相互间协调,避免贸易流程的顺利进行受阻;最后开展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使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时刻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

2.3政府部门要大力确保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政府要确保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是妥善防范外贸风险的源泉和基础。首先,确保已出台的鼓励措施顺利实施,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对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进行适时调整;其次,通过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帮助企业做好融资和担保安排、支持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或者构建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外市场等手段确保外贸企业出口稳定增长;第三,确保欧美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拉美、非洲、东盟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能保持增长。

篇7

1.1加强风险防范的体制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结合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中小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对外风险防范机构,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如果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大或者其没有必要专门建立风险防范机构的话,其可以采取建立风险防范管理委托制度,通过委托实现企业风险的转移,规避企业的对外贸易风险;其次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中小企业要根据对外贸易的情况,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掌握交易对象的经济信息情况,及时发现交易对象的经济问题,避免交易风险的出现。

1.2加强外贸人员的素质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其次加强外贸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保证企业员工在各个交易流程相互间协调,避免贸易流程的顺利进行受阻;最后开展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使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时刻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

1.3政府部门要大力确保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首先,确保已出台的鼓励措施顺利实施,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对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进行适时调整;其次,通过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帮助企业做好融资和担保安排、支持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或者构建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外市场等手段确保外贸企业出口稳定增长;第三,确保欧美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拉美、非洲、东盟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能保持增长。

篇8

一、引言

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被誉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在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越来越深入,但如此重要的两大主题间的关系却一直缺乏重视和相关研究,目前的研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方面,侧重于研究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上,而忽略了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作用机理方面的关系,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更好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从“大”向“强”的转变,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增长的直接支持作用分析

(一)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增长的直接支持作用

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直接支持作用还表现在风险分散功能对对外贸易所面临风险的规避上,风险分散功能的发展能够分散对外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欺诈性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等风险,在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金融发展在防范和规避这些贸易风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财产保险中的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可以有效地规避对外贸易中运输风险,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我国财产保险和对外贸易规模基本上保持着同样的发展态势,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发展和外贸易规模都有了一次大幅提升,2011-2014年的三年间我国财产保险承保额和出口规模增速远都高于其他时期的平均增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于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速度相比,财产保险增速要相对缓慢。

(二)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增长的直接支持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虽然对对外贸易发挥了相当大的直接支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出口信用保险率较低。伯尔尼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贸易大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比例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法国为60%,日本为50%,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完成的。而按照中国信保的统计资料,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只有约2.24%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而且我国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不到出口企业的10%,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的存在。较低的出口信用保险率使我国出口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承担了极大的风险,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二,金融衍生工具对对外贸易风险的规避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在当今世界金融衍生金融工具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扩大出口、防止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有助于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帮助企业减少对外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但目前我国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仍然较为落后,由于利率、汇率未能完全市场化、金融机构治理水平和专业水平不高、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目前的很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仍然空缺,出口企业使用远期、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比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导致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中汇率、利率、价格等风险的分散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三、我国金融发展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作用分析

(一)金融发展对我国资本禀赋的影响

本文认为金融发展对一国资本禀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员储蓄和资本配置功能体现的,通过影响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来影响资本禀赋。在我国,金融发展对资本禀赋的影响存在储蓄率高、而投资转化率和社会资本边际生产率较低的特点。

从1999至2014年间,我国储蓄率基本上一直高于投资率,投资缺口连续多年为负。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核算的恒等式,净出口等于国民储蓄于投资的差额,国内储蓄持续过剩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就表现为商品和服务贸易顺差,即存在净出口。净出口增加意味着我国对外净债权,这其中很大比重是对发达国家的债权,也就表示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资金,由于投资不足,资金缺口持续为负值,资本被大量输往海外,没有用来提高我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因此低储蓄投资率的存在制约了我国资本禀赋的提高。较低的投资效率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提升资本禀赋优势的另一制约因素。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我国投资效率不仅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远远低于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投资效率的低下造成资本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禀赋优势的形成。

(二)金融发展对我国技术禀赋的影响

金融发展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融资渠道越灵活高效,更能引导资金进入到更具潜力的部门;对技术进步的金融支持越强,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效果以及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越强,进而形成显著的技术禀赋优势,使得出口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上的优势增加,贸易结构得以优化。这种优化体现在出口产品中制成品比重和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上。

从历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在1992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比重达到59%,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力资源充足而又相对廉价,使得我国在劳动力要素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轻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导向的出口结构,在这一时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平均仅20%。在此后的十多年的时间内,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化趋势加速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商品中比较优势上升的行业主要是电子通讯类、机械设备类和运输设备类产品,比较优势明显下降的是食品和活动物、服装、饮料等产品。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比较优势上升的主要是对外部融资依赖度比较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金融发展通过融资渠道引导资金进入到这些更需要资金支持的行业,满足该行业的融资需求,促进行业的技术升级换代,进而提升行业的技术比较优势。

篇9

一、外贸企业赊销信用风险分析

对外贸易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由于提供商业或货币信用而债务人不能按期按量地偿还对该企业负债的可能性。对于赊销这种支付方式存在风险这一事实,一般人很容易理解,因为它是企业坏账、呆账、三角债产生的根源。本文从我国外贸企业赊销信用成本与风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1、成本分析。外贸企业赊销信用成本是指与外贸企业从事赊销业务时所有成本的综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融资成本。从银行贷款是要付利息的。而企业对客户进行赊销是不能收取利息的,只能是无偿地将钱借给买方,结果是卖方(非银行)为交易提供了融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卖方向买方赊销10万元货物,按短期借款利率10%计算,若赊账时间是一个月,意味着卖方的融资成本为833元,若赊账三个月,卖方的融资成本是2500元,若赊账六个月,卖方的融资成本将提高到5000元。也就是说,如果这10万元是卖方从银行贷来的,他要向银行支付这笔利息,如果这10万元是卖方自有资金,则它将损失掉这笔利息收入。从中可以看到赊销给企业带来的融资成本。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其他投资机会错过的价值。外贸企业采用赊销方式产生应收款项,其实质是资金占用,而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投资以获得利润,因此应收款项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对机会成本的一个比较能够接受的衡量方法是,机会成本相当于如果将这笔资金进行稳健地投资,所能获得的投资回报。显然,机会成本应超过企业的融资成本,否则企业就不会去融资。简单地说,机会成本可以认为是资金占用数量乘上占用时间再乘上企业平均利润率。因此,赊销产生应收款项的机会成本随着账款回收期限的增长而上升,同时与应收款项的数额成正比,也就是说企业采用的赊销交易越多,信用政策越宽松,产生的机会成本就越大。

(3)管理成本。企业对赊销的管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如客户资信调查、应收款项分析监控、催收账款等。赊销的管理成本是指从应收账款发生到收回期间,所有与应收账款管理有关的费用总和。包括:客户调查费用、应收账款监管费用、收账费用、内部管理程序、场地、人员、办公等费用。

2、风险分析。赊销给外贸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现金周转风险。尽管买卖双方在交易之前可以签订周密详细的合同,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约订,但是由于买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卖方可能不能按时收回应收款。如买方公司拒绝付款,或因破产而丧失付款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却不能因此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支付其供应商的账款、员工工资、生产费用、税款等,导致其面临现金周转的困难。卖方必须先抽出银行存款支付这些费用,或从银行贷款,但会导致融资成本增加,或拖欠供应商货款,导致三角债产生。由此可见,现金周转风险对企业的打击有时是致命的。

(2)坏账风险。所谓坏账,就是买方拒绝付款或已经完全丧失了付款能力。事实上,无论是逾期账款还是坏账,其损失都并不仅限于实际已发生的该笔损失,还会带来恶性的连锁反应――逾期账款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增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坏账则需要额外增加几倍的销售额才能弥补。举例来看:假定一个企业其盈利率为10%,售出价值1000元的产品,可获利润100元。如果买方不能如期付款,企业就会因此影响到投资、购买新设备、扩大再生产等环节。如果根本收不回货款,则企业要想弥补这1000元坏账的损失,就需额外完成10笔等额的销售计10000元,并且前提是没有任何风险。其结果是,新追加的10笔销售额以及与其相关的所有采购、生产、保管、储存、管理等各个部门,全都等于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价值,没有带来丝毫利润增长。这种恶性的连锁反应,往往会损害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坏账比例过高,甚至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直接威胁。

除此之外,由于对外贸易是跨国界交易,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还增加了一个目标客户所在国的国家风险,很容易造成贸易双方彼此缺乏了解和沟通,或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状况,采用赊销这种贸易方式,卖方所在的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更是大大增强了。

然而,赊销的成本和风险如此之大,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要停止进行赊销或尽量减少赊销。相反,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赊销的成本和风险,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企业反而应该增加赊销的比例。因为这不仅是国际买方市场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增加销售额的基础。外贸企业要想有效的控制赊销的成本和风险,就必须加强与赊销有关的信用风险管理。企业自身作为承载信用风险的最基本单位,应在完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信用风险决策机制,以增强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则是信用风险决策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在此之前,正确识别预警信号,对建立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

二、外贸企业赊销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及其预警信号的识别

1、外贸企业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必要性。(1)对对外贸易环境变动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明确对外贸易活动中面临或可能面临的不利环境变动所造成信用风险的产生。监测范畴主要是国际经济景气度、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状态,以及其他环境(文化、自然等)的变化。一句话,就是检测贸易对象国的国家风险。(2)对对外贸易客户信息进行监测管理与评价,以此明确并控制客户综合信用的运行状态。监测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客户风险管理职能体系的运行状态、运行秩序的可控性。通过对管理系统“安全”度的监测,提供客户风险管理体制的优化运行模式。客户既是企业的最大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全面的、真实的客户信息是信用控制的基础。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信用管理部门通过各媒介(如业务部门提供订单、合同和买方的信用申请等)和各种途径(如向委托机构进行咨询、拟写资信调查报告等),研究买方的综合信用状况,作出信用决策。(3)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失误与不足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明确并控制信用风险管理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监测对象就是业务部门(群体)和业务人员(个人行为)风险管理行为;同时,监测风险管理失误同信用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转化关系,并提供管理行为优化模式,即监测和管理企业自身风险因素。为此,外贸企业首先要对目标客户风险(客户所在国国家风险及目标客户本身信用风险)和外贸企业内部风险信号进行初步识别,这是构建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基础。

2、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内容。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成因、演变过程,以及他同正常贸易状态的相互转化关系,揭示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管理规律,并构建信用风险决策机制。风险重在防范,而预警系统就是第一道警戒线。大量事实表明,对外贸易信用风险存在于外贸活动的各个业务环节之中,因此预警系统具有全程监控的功能,即从接触客户、谈判、签约、发货、制单、收账到收账失败全程信用风险预警。为此,预警管理以寻找外贸信用风险的表现征兆为研究起点,以分析各种信用风险现象的成因机理为手段,以建立信用风险的评价与诊断体系为途径,构建信用风险的预测监控与对策的预警体系。外贸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部分:外贸信用风险的成因、外贸信用风险的诊断和评价、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预警机理,以及转化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管理机制。

3、外贸企业赊销信用风险预警信号的识别。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在不同方面反映对外贸易经营中信用风险活动趋势的预警信号。按外贸信用风险来源差异,分为目标客户风险信号和外贸企业内部风险信号。而目标客户风险信号又可分为客户所在国国家风险信号和客户信用风险信号。

(1)国家风险预警信号。又包括政治风险信号和宏观经济风险信号两个方面,该类预警信号用来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或前景是否会引起与该国进行贸易的风险和损失,即在现在或未来一段时间,贸易伙伴是否愿意并能够偿还其未清的债务。这是对对外贸易外部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图1)

篇10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以及贸易的频繁度在不断的加深。在此基础上我国企业的贸易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同时各种客观存在的贸易风险也在很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识别潜在的贸易风险,控制贸易风险对自身发展到来的影响,不仅会对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会带动国内、国际整个贸易市场动荡,所以企业必须有效的识别潜在的贸易风险,采用科学的方式解决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文章就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如何解决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改进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方式。

一、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对贸易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是企业在国际贸易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对其经营规模的拓展,贸易量的提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对于多外贸易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盲目的扩展国外贸易市场和资源,抬高贸易成交量,忽视了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导致其难以维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没有完善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机制

要保证国贸易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贸易风险管理机制,但是从我国众多对外贸易企业的调查分析来看,大部分对外贸易企业没有健全的贸易风险防范机制,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相关的防范组织,但是组织形式相当落后,难以与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市场保持高度的协调性。其次,很多企业将贸易风险的管理依托于外销人员的监控,这就对外销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外销人员没有及时识别贸易风险,则外贸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损失。

3.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外贸企业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的企业风险管理手段相比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管理手段缺乏有效性,企业对客户资信的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经常会出现客户利用假票据的现象。第二,企业对风险情报的收集手段较为落后,对市场上的经济、政治情况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客户的经营、注册、业务实施等没有深入调查,导致贸易风险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改进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保证风险信息收集的有效性

提高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效率的基本要求是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及时的识别风险的类型和风险发生的原因。第一,要完善商业情报网络,外贸企业要与行业之间的相关企业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联合收集商业情报,及时的获取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信息,做贸易风险的防范。第二,要积极的拓展风险的调查渠道,例如,通过境内银行、驻外领事馆等获取重要贸易风险信息。第三,建立贸易风险的语境机制,将一系列的贸易指标用来预测企业对外贸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且对银行、投资者等经济活动的主体的风险偏好进行分析,设定风险警戒线,做出适应性的决策。第四,对外贸易企业要定期的组织开展贸易风险防范的培训,切实提高外销人员的贸易风险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风险预控意识。

2.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首先,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经营产品的类型越来越多,所以经营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加强企业对外经营的监督管理才能有效抵挡各种风险的侵入。所以对外贸易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各个项目流程、以及参与项目部门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识别,明确各个部门、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监督其按照既定的制度展开各项工作任务。其次,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外贸易企业要监控对外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损失等,防止风险事态的扩大,减少国际贸易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后,要完善风险快速反应机制,如果企业对于一些突发性的风险没有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就会面对风险的时候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所以建立外贸风险快速反应机制的组织领导机构,预备数套风险处置预案和计划,对领导机构中的人员进行分级、分工,增强企业对抗各类风险的侵袭的能力。

3.创新风险应对手段,及时转移风险

风险转移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时间较长,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隐患,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货物运输保险,将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防止因运输风险造成的较大损失。第二,可以购买国际保理业务,该业务主要是为买方客户提供付款的条件,这样外贸企业更为容易获得国外订单,加大产品的出口,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国外客户因拒绝付款而造成的财务危机。第三,银行保函,外贸企业可以要求进口方向银行申请延期付款保函,如果进口方不能及时的支付款项,可以由银行代付,降低贸易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高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是企业对外发展的关键,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识别潜在的贸易风险,控制贸易风险对自身发展到来的影响,不仅会对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会带动国内、国际整个贸易市场动荡,所以外贸企业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保证风险信息收集的有效性,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创新风险应对手段,及时转移风险,增强企业对抗各类风险的侵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大江.面向双重风险的我国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

篇11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而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方式,成为三驾马车里最受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国际间分工合作对于促进国际间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外贸易实质上通过国内的产业化调整和升级不断适应国内外需要,并通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业务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过去十多年来,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且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额顺差,同时我国煤炭产业等出口因国际煤价高启等原因也获得了较好发展。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贸易顺差趋势逐渐收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现存问题并对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发生变化

经济的发展具有其应当遵循的规律,其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和过去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变化,贸易的结构也出现了巨大改变。而这也造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发生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对于高科技产品及精细化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上升,而对初次产品尤其是未经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不断下滑。过去,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主要以量取胜,单位利润极低,但是由于巨额规模和数量,对外贸易依然具有较好的收益回报。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对于简单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量减少,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出现萎缩。其次,当前由于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众多国家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地位,服务业的出口在对外贸易中也逐步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这些变化最终呈现出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结构发生变动。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自由主义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前进,过去的贸易保护等形式已经难以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足,而自由贸易主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国家进行贸易保护既会使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审判,并且需要付出较高额度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必须依靠自由贸易主义促进贸易发展,不能在长期内继续使用过去贸易保护的思想从事对外贸易。当前虽然在某些行业贸易保护仍然存在立足之地,但是我国各出口行业都必须意识到,贸易保护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实行,但是从长期来看无法使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当前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阻碍,不利于国际间贸易往来。例如关税的歧视性条款,服务行业出口税收问题等仍然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三)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的问题突出

能源作为各个国家保障国家安全、民众基本生活的重要资源,对于安定国家、维持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众多行业的崛起也对我国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行业产生了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行业对于国际环境中的资源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因受到全球范围内价格的制约,使得其经常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巨额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源行业能否利用对外贸易获得利润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当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举措

(一)进行产业升级,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

产业升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对于促进并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升级即是通过淘汰掉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的企业,发展技术水平较高、单位收益较高的行业,最终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需要注意培养并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将有利于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技术生产力。贸易结构变动也需要考虑到劳动力的适应性问题,对于现有劳动力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升其工作水平来进行。

(二)在世界市场上遵守游戏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体制,注意风险防范

在过去的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我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世界贸易规则不熟悉,可能存在违反世界市场上游戏规则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性。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加,在未来世界市场上,我国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使用符合公平公正交易的原则进行对外贸易。不可随意进行贸易保护、歧视性规定对待外国投资及商品进口,报复性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争端,只能给双方都带来弊端。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我国的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冲击。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就变得显而易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就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盈利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传统能源产业逐步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

新能源在近些年成为众人讨论的话题,这和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由于对外贸易中,能源的贸易额始终占据总贸易额的很大比重,因此其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能源价格难以预测,且其变动会对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果对外贸易极度依赖能源产业,必然使得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系数较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通过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传统能源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而煤炭行业无论是原煤的国外采购进口还是精选煤的对外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创新金融工具来降低因价格波动而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风险,只有这样有出口业务的能源公司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利润水平,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会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篇12

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招商引资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所有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机遇不断增大,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创造了更好的平台,我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的从国外进行招商引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我国,希望与我国进行更多的贸易活动。经济一体化还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越来越密切,跨国企业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在国际社会中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也使得我国企业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也颇具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使得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实力显得较为欠缺。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进入我国,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的国家,我国逐渐成为外资关注的焦点,外资的大量流入对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都要归功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2.为我国经济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整个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实力不断得到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的实力不断增强,进而使得我国经济不断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经济一体化趋势还使得我国能够更好的实现资金的调配和流动,将限制的资金投资于国外市场,从中获得所需的利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外贸收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民收入来源之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当前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优越条件。

(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

1.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波动性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密切了全球各国之间的联系,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波动都会迅速波及全球,进而严重影响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清晰的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能从金融危机中幸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虽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但是整体的竞争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进而使得我国整体经济结构显得相对较为薄弱,我国内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难以全面消除,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使得金融危机的影响的难以消除。经济一体化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是其带来的重要不利影响之一。

2.对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很多企业都纷纷走出国门,进行对外贸易,在全球市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国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产业发展方面显得十分被动。同时,在经济一体化之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很多产业及企业,但是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之前的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很多国外的产业纷纷进驻我国,并以其自身的发展优势对我国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我国原有的产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受到一定的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必须要通过完善的产业政策实现进一步发展。

3.进一步危及我国经济安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为了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充分打开国门,主动与其他国家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以顺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其他国家的产业及企业纷纷进入我国,使得我国现有产业和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不断激化,国内实力较弱的产业会在国际竞争中被迅速淘汰,使得我国的经济收入增速缓慢,甚至可能出现下滑。另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很多重要的经济部门很可能会受到国外企业及外资的限制和影响,很多企业随时可能会被淘汰。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会受到很大的威胁,甚至会波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必须要增强抵御世界经济发展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4.对我国外贸引资带来不利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的对外招商引资,但同时也使得我国外贸引资的风险不断加大。东南亚金融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也未能在这些危机幸免,很多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很多国家为了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将大量的资金投入本国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不断减小。同时,很多新兴国家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不断从国际市场吸收大量的资金,这也对我国对外贸易引资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使得我国外贸引资的总量出现下降。欧美国家逐渐放宽的贸易政策使得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使得我国经济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引资会受到一定的威胁。

三、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国内产业升级步伐

实现国内产业升级,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是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之路之一。因此,必须要从全球视角出发,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政策,逐步淘汰低产能的落后产业,大力发展朝阳产业,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实现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实力才能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保持甚至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以此为基础谋求更为长期的发展。

(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一体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对外贸易离不开相互合作与交流,我国自入世以来不断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经济交流,与更多的国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进而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高速进展。因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得我国对外贸易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不管是政府还是跨国企业,必须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以此实现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长期发展。

(三)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及安全隐患,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因此,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必须要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意识,加强对市场变动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现有的或者潜在的国际市场风险,以此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增强跨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跨国企业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进行贸易的主要载体,其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着国家整个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要着力提升我国现有的跨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对部分跨国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通过国际谈判等形式为其拓宽发展道路,以此支撑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要严格规范跨国企业的行为,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淘汰落后企业,实现跨国企业的兼并重组,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跨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篇13

中小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时候,常常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出口国家的币种,而汇率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财产也是不确定的。尤其在近几年,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吵得沸沸扬扬,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劳动力的价值,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丧失价格竞争力。

法律风险是指一些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懂出口国国家法律的人才,所以在向出口国出口产品时,很可能触犯其他国家的法律,产品被出口国没收或者做出其他赔偿等。比如,我国曾经就有一些中小企业就出现过出口玩具被召回的情况,原因是那些玩具有损小孩健康。所以,中小企业在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时,一定要先对那个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做到充分地掌握和理解其他国家的法律,然后再根据他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出口合格的产品。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在东道国受到的政策风险,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假如东道国的政局不稳定、社会混乱,那么中小企业很可能在东道国遭遇人身安全风险和财产安全风险,从而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困难。第二,假如东道国地处国际局势不稳定,政策经常做调整,这样就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第三,东道国与我国的国家关系也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东道国与我国的国家关系比较好,东道国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就会比较宽松,这样就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反之,就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利。

中小企业面对对外贸易风险的防范策略

现在,我们国家企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而且在政策上,出现了向企业倾斜的局面。比如,国家考虑到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缺乏一定的信用担保问题,纷纷出台了一些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信用担保的问题,企业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努力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公关形象,积极地走出去。

汇率风险是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中比较容易遇见的一种风险,为了规避风险,或者将汇率风险降到最小,企业应该采取及时的措施。中小企业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是利用金融工具,对资金进行套期保值,保持资金的相对稳定。同时,中小企业还要培养或者雇请一些专业的金融人才,及时地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做出预测和防范。企业还可以从产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完善产品结构,使得产品在汇率风险的威胁下保持一定的价格弹性。

在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之前,就应该先选择好东道国,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东道国的外贸环境和对自身的影响。在选择区位时,应该考虑从政治环境、与我国的国家关系和政局稳定性等方面加以考虑企业将面临的形式,然后结合自己产品的特征,选择合适的东道国,为企业发展做好铺垫。

为了降低企业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发展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如果中小企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企业还可以在企业面临汇率风险等时,调整产品的价格,使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企业规避一定的风险,在风险中取得发展。

信用证、托收和汇付都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结算方式,用信用证结算,风险较小,而用后两种,遇到的风险可能比较大,所以中小企业要尽量选择用信用证结算的方式。为了确保结算万无一失,除了用信用证结算之外,还要仔细核对买方的信用证,看是否跟合同一致,对买家和买家的开证银行进行事先的资信调查,提高自己的制单水平和与银行的合作,保证结算不出现风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