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服务模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前言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从产生至走向成熟大致经过了初期的“泛化模式”,即利用金融信贷产品来提升汽车购买总量以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汽车金融发展形态;中期的“深化模式”,即采用多种金融途径和新兴的金融工具为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助汽车金融公司解决融资来源和融资机制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目前成熟时期的“混合模式”,它将“泛化模式”与“深化模式”有机结合,是汽车金融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的具体体现,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模式”包括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三大类。
二、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代表模式
(一)以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代表的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以美国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代表,该模式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金融服务模式。前者的重点在于为汽车经销商向客户销售的汽车提供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市场进行细分,并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服务;而后者则侧重于为包括非自有品牌汽车在内的各类新旧汽车提供汽车租赁服务,具有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优势,使得汽车金融服务能够开发出各种灵活的融资产品,为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产品提供了可能,构成了美国模式的精髓。
(二)以德国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代表的欧洲模式
欧洲模式以德国大众汽车金融服务股份公司为代表,是一种极为注重帮助经销商解决融资问题的“间接融资”金融服务模式,除了保障汽车消费信贷之外,与美国模式不同的是,其为经销商融资提供的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与汽车销售、汽车租赁相关的融资服务,还扩展到了投资领域及其它金融附加产品,例如为经销商提供进货贷款等等。
在此种模式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不仅会根据经销商清欠情况在可接受范围内适当减少经销商的贷款利率,而且当经销商出现财政困难的时候,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不仅会为它们提供短期的资助,还会指派专家为其提供有关技术、管理和融资方面的专业建议,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三)以附担保的贷款为特色的日本汽车金融服务模式
日本推出的具有日本独有特色的汽车金融服务模式除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外,还提供附担保的贷款,即通过消费者与经销商、消费者与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以及消费者以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为被保险人与信托之间签订三个合同,当汽车金融机构向购车客户提供贷款后,通过向信托公司支付一定的报酬,委托信托公司负责处理从信用核准直到清欠催收整个购车贷款各环节的业务,一旦客户无法偿还贷款,信托公司必须代替客户向金融机构偿贷还息,从而保证三方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国外汽车金融模式的启示
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外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中可以看出,三者均具有金融产品种类多样、衍生服务齐全以及市场环境良好三大特点。例如,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均包括分期付款和汽车租赁两大部分;均为客户提供了网上贷款购车模板,使客户在网上能够选择车型、贷款期限、保险方式等内容进行自由组合和预算金额,且在衍生产品方面均能够将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设计在分期付款中,为客户保养爱车提供更为便捷的衍生服务;均具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征信管理体制为其提供保障,从而有效控制了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为汽车金融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基于上述特点,国内汽车金融服务发展应当从中获得如下两点启示:
(一)差别定位汽车金融服务主体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包括商业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等,其中商业银行直接参与汽车消费信贷的比例还不足20%,汽车消费信贷在国外主要是由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来办理经销商的库存融资和消费者的购车贷款,而日本附担保的特色汽车金融服务也是由信托公司全权办理,而不是商业银行。因而,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也应当积极推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发展,效仿美国在政策法律中针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差别定位,细分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例如由于商业银行资信审查起点较高,对于未通过商业银行审查的消费者提供次级汽车信贷业务等等,从而带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发展。
(二)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汽车金融服务市场走向成熟必须走多元化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和服务产品的多元化两方面。一方面,汽车金融服务在起步阶段,新成立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大都是为了扩大本公司汽车销量而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融资服务,目前国内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就处于该阶段,而从发达国家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中可以看到,美国通用、德国大众等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不仅仅是为本公司服务,其业务还扩展到其他汽车品牌。例如美国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提供的新车销售和经销商库存两大融资在整个美国占比分别高达43%和72%。另一方面,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取得成功与其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密不可分,尤其是维修保养、承租转让、汽车俱乐部等衍生服务极大地增强了汽车金融服务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汽车金融服务开展渠道的多元化也必须得到重视,尤其是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其提供多渠道的汽车金融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拓展汽车金融业务的必由之路。纵观欧美发达国家,30%至50%的汽车金融服务都是通过网络开展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服务主体还是服务产品多样性上,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给予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启示都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国内金融汽车服务的发展应当效仿国外走“以丰富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开发多样化服务产品为基础,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为保障”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1研究背景
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黑龙江省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组织方式优化、物质装备先进、服务保障有力、产业体系完善的新型农业局面。现代农业形式下形成的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多频度、多层次的特点,黑龙江省现存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问题亟待解决。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无论在金融服务质量水平上,还是金融制度环境方面,都无法满足我省农业发展的需求。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发展进程存在相对较大的滞后性。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弄够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现代化大农业下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对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以及促进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制约农业主体融资的因素
首先,对于以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小型农村经营主体而言,担保物品不足以及农村地区信用信息不完全是农村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障碍。制约小规模农业经营者获得金融服务支持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于小型农村经营主体收入水平较低,进而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不足,无法满足农村金融机构对其客户的担保要求;同时,农村地区信用信息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机构无法低成本的获得客户相关信用信息。小规模农村经营者信用情况不佳,贷款服务的获得率不高,导致小规模农业主体融资的交易成本较高。第二,对于中型农业企业来说,担保不足同样是制约其获得金融支持的一大障碍。中小规模农业企业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对于企业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规模企业受其自有资金限制主要以租赁的方式使用这些生产要素,并不具备所有权。可作为抵押物品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手中。由此,中等规模的农业企业同样面临担保不足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来自农业企业资产规模和生产效能的相对滞后,缺乏有力的固定资产抵押物以及可靠的利润来源。因而扩大中等规模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其固定资产包括厂房、设备等的投入是解决中等规模企业金融需求的有利途径。第三,对于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受其自身发展的限制,存在生产周期长,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的特征,因而其经营风险和生产成本都相对较高。由此,生产成本高是限制大型农业企业获得有效金融服务的主要因素。农业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其经营风险较大。且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小使得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空间普遍较小。因而提高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于大型农业企业的根本保障。
3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3.1合作联保金融组织模式适用于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较小的组织形式。分散的小农生产是影响农村金融的重要方面,影响小规模农村经营者融资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于小型农村经营主体收入水平较低,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不足。同时,小规模农村经营者信用情况不佳导致其融资的交易成本较高,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基于此种现状,为解决黑龙江省农户小规模运营与大市场环境之间的匹配问题,应着力将分散的小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起来,建立联合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而借助联合金融组织改善农村借款者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讨价还价的被动局势,从而为小型农村经营主体解决了融资困难的问题。合作联保金融模式对以往的小农经营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很好解决了小农经营分散性的不足。因此,合作联保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是黑龙江省当前将小规模农村经营主体联合起来的有效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这不仅提高了农村经营者的融资实力,有利于多种规模经营的发展,同时大幅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违约成本。
3.2订单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主要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农业企业。黑龙江省中小农业企业的农村金融支持水平主要受到企业拥有的农机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影响。农业生产设备和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担保物品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中等规模的农业企业同样存在担保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农业企业运营过程可能涉及多个主体,以及上下游企业相关连的运作模式,订单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可以使农村地区企业之间形成以订单为基础的联合信用担保机制。这种担保模式创新着力于突破传统农村金融担保方式的制约,通过订单的形式使农业主体间形成相互配合的信用担保模式。订单农业模式是指农业生产主体通过使用农产品订单作为抵押品而获取金融支持服务的一种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以农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订单形式联合上下游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企业间担保体系。订单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主要利用下游收购企业订单作为担保,以产品产销完成后的收购款作为贷款偿还资金。从而解决中小农业企业担保品缺失的困境。基于这种农业订单担保机制,能够解决农村中小企业抵押不足等问题,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搜寻信息带来的交易成本。与此同时,农业订单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农产品价格保障和农业技术服务支持等附加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使农村金融风险降低,对提高农业企业运营效率具有较大益处。
3.3价值链融资模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黑龙江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所面临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困境主要是来自于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其融资过程受农业生产周期和季节的影响较大。大型农业企业所需现金周转的使用周期长,对金融机构来讲承受的风险较大,因而金融服务难以满足龙头企业资金融通的需求。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黑龙江省较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农业价值链融资的运行模式为:通过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将企业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的价值增值过程和金融活动相结合,基于大型农业企业间业务往来形成的真实交易过程,以企业生产加工的最终产品和在产品为信用保障,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便于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降低金融机构的审核监督的交易成本。企业间存在大量的赊销预付等商业行为,这使得价值链融资可以通过内部的行为,使得价值链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无形中变为可以提供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这就打破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规模小以及服务数量不足的现实局面。
4保障措施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要想正常平稳的运行,就必须有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制度层面的保障。在此引出以下几点保障措施:(1)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能够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需要保险体系加以合理规避,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健康运转提供保障。(2)完善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需要政府积极的发挥其引导作用。基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国家政策性金融引导作用突出。政策性金融可以在纠正和监管金融市场的同时,对农业政策的推行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在经济中地位独特,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3)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普遍较差。对担保体系、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因此完善担保机制、健全农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改善农村信用状况是确保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文超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EdwardS.Shaw.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3
[2]Ronard.I.Mckinnon.Moneyand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M].WashingtonD.C:TheBrookingsInstitution,1973.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45-01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过10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尤其私人购车比例已经上升至80%以上,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但现实情况表明中国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发展水平,尤其在汽车服务业务模式方面,中国和汽车发达国家还存有很大的差距。
1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模式分析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主要有四种,包括分期付款销售方式、融资租赁方式、再融资方式、信托租赁方式。分期付款模式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享受服务时,一次性支付资金有困难,可以采取首付款后,其余价款分期付清的方式,提前使用商品或者享受服务。汽车融资租赁销售模式,是一种买卖与租赁相结合的方式,也属于用金融服务的方式购买,即消费者在首付款后,在租赁期内不需要付完全车款,而是把车款付到所购车辆租赁期满后的残余价值为止。这等于只付了租赁期内的折旧款,之后消费者可以选择支付余款购买汽车,也可以选择将车归还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或继续按这种原则对外租赁、或投入二手市场出售。因此开展这种汽车金融服务业务,对轿车消费的推动作用相当大。融资租赁方式和分期付款的汽车贷款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对于承租人(消费者)来说,“先租后买”方式比较灵活。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享有选择权,决定是否购买所租汽车。再融资是指合同持有人通过受让汽车分期付款零售合同的合同债权,与作为债务人的消费者重新安排分期付款协议的内容,从而实现对消费者提供融资,它是在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以分期付款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之后的第二次融资。信托租赁是信托公司采取的一种特有的融资方式,就汽车金融服务而言,信托公司为实现其财产信托职能,可以通过适当的合同安排,为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提供融资服务。
2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务模式分析
我国的汽车金融业务的操作方式主要有四种,包括以银行、经销商、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四种模式。银行主体模式是指银行直接面对客户,在对客户信用进行评定后,银行与客户签订信贷协议,客户拿贷款额度到汽车市场上选购自己满意的产品。在这种模式中,银行是中心,银行指定律师行出具客户的资信报告,银行指定保险公司并要求客户购买其保证保险,银行指定经销商销售车辆。经销商主体模式指借款人到银行特约汽车经销商处选购汽车,提交有关贷款申请资料,并由汽车经销商转交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经贷款调查审批同意后,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并办理公证、保险手续。也就是消费者向经销商申请贷款并由经销商将整套信用资料提供给银行转让贷款。银行安排的间接汽车贷款是对经销商提供的贷款进行打折,采取批量处理的方式。非银行金融机构主体模式指该机构组织对购买者的资信调查、担保、审批工作,向购买者提供分期付款,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为汽车生产企业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对于汽车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十分清楚,能够以更加灵活、优惠的价格和服务发放汽车贷款,甚至可以将汽车销量的增加弥补汽车贷款业务的亏损便于对个人购车者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目前我国起步中的汽车金融公司暂时对车市大局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无疑有明显促进作用,尤其是汽车金融公司还可以对汽车销售商给予较大的支持。
3 中外汽车金融服务业务模式比较经验借鉴
国内汽车金融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是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主体,在我国己经积累了足够的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经验,所以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更适合在我国开展;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规范,再融资模式无法在我国开展;我国在汽车残值评估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导致融资租赁模式也无法在我国开展;我国信托法律的不完善,信托公司发展的不规范也使得信托租赁模式难以开展。所以,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金融服务品种主要是分期付款的汽车消费信贷,很少涉及到融资租赁方式和汽车销售融资公司的再融资方式及其他方式。从国外经验看,汽车金融业是可实现范围经济的产业,注重从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出发,提供多种产品以满足其需要。汽车金融除了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还有融资性租赁、购车储蓄、汽车消费保险、信用卡、担保等多种金融产品。
4 发展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4.1 合作开展汽车金融业务
建立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导,商业银行、汽车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补充的汽车金融机构体系,应当是建立完善汽车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比较理想的方式应该是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竞争的同时探索通过合理分工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从实际状况来看,最可行的是加强专业汽车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外部合作,即汽车金融公司自行向消费者提供汽车信贷,银行向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以综合授信、资金结算、相互为内容的各项业务,这样当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做大后,势必造成资金回笼滞期问题,这时汽车金融公司以及汽车制造商进一步做大时就向银行融资,这样银行达到了发放贷款的目的,汽车金融公司达到了销售汽车的目的。
4.2 加大汽车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随着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化,今后汽车消费者将不只是得到购车贷款,还能享受与汽车消费有关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客户对于贷款期限、首付比例、还款方式等都可以自由选择。同时,将一系列汽车美容、保养、维修等终身服务固定在产品上。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应向制造商、消费者、经销商提供融资及其它金融服务,包括为厂商提供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策略、提供市场信息的服务;对经销商的库存融资、营运资金融资、设备融资、财务咨询及培训等服务;为用户提供的消费信贷、大用户的批售融资、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保险等服务。它不仅覆盖了汽车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而且延伸到汽车消费及相关领域。
参考文献
全渠道的数字化已经成为新生代和都市白领的明显特征。他们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联结彼此,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使用购物应用来发现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使用微信这样的社交工具来分享想法和生活体验。
对于新生代的年轻人来说,智能手机已经超越了通讯工具的功能,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新生代年轻群体期望更加快速有效的信息交互、更加便捷高效的流程效率、更加新鲜个性的服务体验、更加数字科技感的创新应用。
客户行为倒逼金融服务改变
年轻人习惯于使用智能手机浏览股票信息,完成消费支付;使用笔记本电脑申请信用卡;使用平板电脑比较不同汽车型号的差别;在银行网点现场签订购买理财产品的协议。
在满足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期望方面,那些拥有海量用户基础和广泛渠道覆盖网络的传统金融机构巨头们在变化上行动缓慢,这些传统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交付水平和改进速度差强人意。他们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长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受到的冲击主要是在变革的观念上,他们在学习和吸收创新的观念,但在付诸实施的创新行动上处在观望状态。金融行业中相对弱小的行业挑战者反而更努力地通过渠道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行动来营造转变的热点,但这些挑战者们对金融行业整体向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力仍然显得过于微弱。
变化来自传统金融行业以外的新兴挑战者,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创新者,以陆金所、宜人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者,创新以非常规发展的方式迅速进入市场,以互联网式的指数增长速度不断触碰着传统金融机构和行业监管者的神经。
传统金融面临创新挑战的六个领域
规则、数据和技术构建起金融服务的基础,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数字化技术能够跨地域快速实现产品、客户和信息的连接,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金融服务生态,带来传统金融服务在支付交易、信息服务和资源配置上的创新机会。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领域:
・金融支付。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兴起,无卡化趋势动摇了传统银行的领地。
・保险服务。数字分销带来保险销售的分散化,可穿戴技术驱动了保险产品创新。
・储蓄借贷。P2P借贷的发展开始慢慢转变一部分客户的储蓄行为和借贷偏好。
・募集资金。众筹直接动摇了传统的金融中介角色,带来全新的互联网征信需求。
・投资管理。应用数字技术和云计算,向投资者提供自动化投资建议和投资管理。
・市场配置。未来会出现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化的金融信息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者有着不同于传统金融服务的新规则,Apple Pay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面向微众的P2P网络借贷、面向小微客户的大数据征信与网络贷款、面向大众的众筹融资,这些全新的金融应用正在赢得数以亿万用户的关注和使用,这些先期客户的行为和声音正在倒逼传统金融机构更深入地思考该如何应对和改变。
“互联网+”带来金融服务模式的七个转变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为传统金融服务带来了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激发了金融服务互联网化的市场发展潜力和服务创新活力,无论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进入者都在积极行动。
在面向未来的服务营销上出现这样七个转型趋势:
1、金融服务的全渠道整合。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拥有完善的线下服务网点布局和电子化服务基础设施,具有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所不具备的客户关系基础和线下资源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更多的新增长将会集中在基于智能移动渠道的数字化应用上,这意味着并非是传统的线下服务网点和电子渠道的作用改变了,而是数字化和移动化带来的业务替代性和服务依赖性降低了传统网点渠道在一些高频交易的金融服务中的重要性。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者更强调在线体验和数字化便利性的时候,向客户传递“互联网+现有渠道”的全渠道服务模式将是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可以更有效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
2、金融服务的生活化联结。互联网金融更多面向年轻客群,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带来客群定位下沉以及相应的潜在目标客群规模的扩展。未来的金融机构将金融服务逐步延伸到客户的生活化场景中,年轻的数字化消费者期望未来的金融服务能够与他们的生活方式联结,他们期望银行和保险公司能够变得像苹果和谷歌那样不仅能够主动预测服务需求,而且能够将服务渗透在消费者生活中的每一个接触点上。传统金融机构是唯我独尊的封闭式服务体系,他们在理解客户的金融交易和潜在价值上有着相对完整的数据和信息,但在贴近客户的消费需求和生活场景上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数据收集生态和服务价值链。
3、金融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互联网零售服务型企业短期内迅速积累起来的大数据资源为向互联网金融服务渗透提供了可能,他们利用互联网积累的海量数据信息能够实现更准确的用户细分、更可靠的行为预测、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更及时的预警提示,从而有能力发起更精准的服务和营销互动。大数据的深度应用要求金融机构逐步实现整合客户交易、风险、行为、社交、生活等数据信息的集中运营,从而能够实现支撑未来从营销场景到客户场景的营销模式转变。传统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不是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数据资源,而是提升现有海量数据的利用率,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数据资源优势和大数据挖掘应用的巨大潜力。
4、智能化的客户体验创新。互联网金融提升了年轻一代客户群体对于金融服务的体验预期,他们期望能够更加实时地从金融机构获得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能够方便地通过互联网络和智能移动设备来完成决策和购买。目前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交付水平距离客户的数字化体验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金融机构需要将提升客户体验作为面对未来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的原因。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加速应用互联网理念和数字化技术来改进现有的金融服务体验,创新客户的数字化体验模式,实现网点服务的智能化、在线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服务营销互动的精确化,以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来建立面向未来发展的客户竞争力。
5、移动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方式已经很好地整合了互联网场景和线下消费场景,在这样的趋势下,金融服务的移动数字化进程也在加速。未来将会出现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移动金融服务形态,它们并非替代现有的传统金融服务,而是提供符合了客户期望的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需求。Moven是一家2012年创立于美国的移动银行,其创新了前所未有的服务模式,它并不是今天的银行,而是以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方式来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从本质上说,Moven是一个APP,利用Facebook社交网络帮助传统零售银行实现传统金融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延伸。未来,这样的服务创新在传统金融服务机构的互联网化过程中将会不断涌现。
6、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不仅能够提升信用风险管理的决策和响应效率,也促进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前瞻性预警的可能。无论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都需要将提供更加贴近客户实时性的信用风险管理和更精准的融资服务匹配作为突破口和增长点。传统金融机构多年积累起来的客户基础和品牌信任是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转型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传统金融机构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现有风险管理的决策效率、风险判断精准度、风险对策响应及时性,通过积累或合作的方式建立起与用户社会化消费数据的连接,以信用风险管理创新打开全新的面向数字化场景的信用管理和融资服务市场。
7、全服务链条的生态平台。传统金融服务关注资金流的效率、风险和增值,互联网服务更强调对用户时间的占有和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更快速地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和运作模式。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服务巨头开始行动起来,整合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流和商品流来搭建平台以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比如提供超越资金流服务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搭建整合商户和用户交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能够打通金融产品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和用户生活服务的完整生态平台,以期未来能够增加对客户的全方位影响力和连接掌控力,转型为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的全服务链的综合金融服务。
构建关键的数字化能力至关重要
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纷纷展开行动:银行构建全服务链的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保险公司构建分散型保险产品的互联网数字营销平台,券商打造互联网综合理财平台,基金公司将自己打造成互联网理财产品提供商,互联网金融企业以移动支付、P2P网贷、众筹、互联网征信等模式为基础构建普惠金融的互联网服务业态。
要实现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全面转型,不仅需要导入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构建全面开放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丰富的互联网化的产品选择,还需要着力打造以下这些关键能力:
・整合传统渠道与数字化渠道,形成全渠道运作的能力
・整合传统交易数据与互联网数字化行为的洞察能力
・整合传统网点服务与移动数字化服务的客户互动能力
・基于大数据洞察与客户数字化渠道偏好的精准营销能力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041
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个亮点。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金融服务体系格局,即从根本上突破那种传统的金融观念束缚,推出更多新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采取现代化的电子化与网络化运作手段,让金融业务实现交叉化发展,并让金融服务功能走向多元化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并没有能够走向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活动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受到了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在传统信贷业务方面也失去了一定的优势。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推进自己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从而让自己的服务理念、金融产品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都实现有效创新,进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1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相关界定
金融业是一种产业,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指微观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全部金融业务,从本质上来讲,它就是指微观金融机构客户至上的金融服务意识。对于金融系统的商业银行来说,要想赢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来形成新的生产力,即实现金融服务创新。它的具体内容如下:商业银行的创新属于服务业创新活动,往往会带来金融业服务理念与金融产品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殊性。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创新必须是创造或模仿全新性质的新事物才可以被认为是创新,因此,它又具有新生性。此外,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更多的体现在服务理念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变革或改良。因此,我们可以把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界定为:为了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组与创造性变革,进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新的生产体系,更好的迎合社会及银行自身发展需求的一系列金融服务活动。
2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现状及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创新环境基本表现为:“粘性”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行业竞争环境较为激烈,潜在的竞争对手以及替代者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的情况下,也在创新实践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积极的探索,推出了很多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起步较晚,并且受到了我国经济体制与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多重影响与约束,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活动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即政府主导型的自上而下的创新,创新的形式以吸纳型为主,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创新占有较大比重,风险管理型业务创新不足,创新重点基本停留在争夺市场份额上,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实现自我的金融服务创新。应该来说,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趋利性质直接决定了它的金融创新必要性。我国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成立了很多金融相关的服务机构,但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仍然在金融业中占据了主体性的垄断地位。这就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创新,是需要政府推进的,并由于市场失败而需要通过创新来克服一些市场进入的缺陷。此外,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还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推进,并以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而进行创新,从而让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活动可以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利益目标。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具体架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创新,是其获得活力的重要源泉。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又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使其创新效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制度性因素,它主要就是指创新主体身份不明,制度不配套,权责不对称。其次就是服务理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历了一个经营服务理念的变化过程,即“服务就是奉献”的服务理念阶段,“以任务为中心”阶段,“以效益为中心”阶段,“以客户为中心”阶段。再次就是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方面,它是一种典型的直线职能组织形式,容易导致金融服务效率低下。最后,就是技术因素。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中还有就是技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架构起一个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3.1 商业银行应该创新自己的金融服务理念
这是其进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基础所在。所谓服务理念就是指企业进行服务活动时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它决定着企业的服务状况。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金融服务业环境的情形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服务理念,创新自己的服务功能,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而进行市场的重新定位,不断追求持续性的金融服务创新,以更好的适应国际国内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环境。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应该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属于金融服务业,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是维系与客户关系的基本纽带,它必须根据客户的基本需求来设定自己的市场定位,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金融服务。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从当前的经营环境出发,主动适应当前客户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让客户成为积极主动的金融活动参与者与辅助者。商业银行还应该从经营实践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与经营手段,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日本商业银行的特色服务中获取有益的启发,比如说,服务多配套、服务有标志、服务讲诚信、服务人情味、服务重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特色金融服务。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树立现代商业银行服务理念,从而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
3.2 商业银行应该创新自己的金融服务产品
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最为关键与核心的创新就是产品创新,它是打开市场与赢得客户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创新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流程。尽管我们说,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流程或完美的模式,但是,我们认为,商业银行仍然可以通过开发出一个新产品的正规程序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尽可能的减少这些金融服务产品的市场风险。如果商业银行的新金融产品研发能够实现一个系统化与结构化的过程,那么,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的巨大成功。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分层次、有重点的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活动。其中,金融产品的创新内容层次往往具有鲜明的渐次推进的内容层次结构,即第一个层次是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产品之间的交叉销售第二个层次是可以将银行、证券、保险创新产品与传统业务打包,销售给不同的客户,第三个层次是实现组合金融产品完全一体化的服务。那么,商业银行可以采取这样的创新策略来推进产品创新。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应该遵循一个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金融产品创新过程,加强基础产品创新,并作好第二、第三层次金融产品创新的知识、经验和人员准备,将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新产品创新重点,做好组合产品创新的战略准备和层次推进,并依托银行电子化建设,利用电子化平台加速金融创新步伐。
3.3 商业银行应该创新自己的金融服务组织
这是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创新的依托所在。它需要商业银行根据资源状况与经济金融发展需求,对外部与内部的组织机构进行创新,并为之而采取一系列经济行为与过程。事实上,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实施业务活动的运行载体,是其进行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依托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时间并不长,组织架构还不够成熟与完善,因此,我们可以从国外商业银行的相关组织架构中吸取有益的元素,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单一结构模式向集团化大型化模式转变与发展,从而让商业银行在新的组织架构下保持高效的运行效率,最终提高其经营利润与市场竞争力。比如说,美国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形态充分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是根据客户需求与市场发展目标进行设置与确定的。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模式,让组织架构与西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保持类似或一致,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发展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商业组织架构,尽可能的保证各个部门间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协调、高效的组织结构,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提供可靠依托。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应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建立全功能型支行、网点支行和中小型储蓄网点并存的“直通式”扁平化管理模式,并缩短管理链条,减少管理层次,切实建立起一个市场反应灵敏、客户定位清晰、前后台协调、上下高效联动、能有效防范风险的组织结构体系。当然,这种组织架构的有效实施也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比如说,需要自动取款机、电话银行、智能卡、在线银行等,还需要尽快建立网络银行系统,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大大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银行经营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何问陶,邓可斌.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研究[J].财贸研究,2004(3):48-53.
[2]黄朱文.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新特点[J].现代商业研究,2004(9):38-39.
[3]李桂琴.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和国有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5(4):9-13.
[4]严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及加快创新步伐的建议[J].金融论坛,2004(5):51-55.
一、意义
(一)加快转变,积极推进核电财务资金管理上的自主创新能力
资金历来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和主线。财务资金管理承担着为公司发展服务的责任,在公司改革与创新时期,市场的开拓、效益的提升都对资金管理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正是财务资金管理为适应公司的改革与创新,加快转变所创造的有利于资金管理创新的环境,它提供了资金管理自主创新的平台,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及时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
(二)降低项目成本突出经济性,提升核心竞争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核电竞争环境,公司项目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战,若力图在核电市场上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低项目成本可提升竞争的门槛,成本优势能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构建“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对于工程公司而言,可利用其作为核电项目总承包商的角色,将项目资金池统筹使用,合理配置资金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资金成本以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主动为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实现项目合作共赢
构建“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是工程公司为日益增多的总承包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有效渠道,它针对各项目的特点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各项目提供专业的、个性化、多角度的金融服务,把工程公司打造成既服务于业主、为业主降低造价,又要创造自身价值的增值平台,实现项目“合作共赢”。该平台的建立对促进公司与各业主间的合作,提升公司财务经营管理水平乃至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一)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
1.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核电项目总承包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为金融业务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公司政策的支持,市场环境的支持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载体;(3)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需寻求能够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金融创新。
2.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策略
(1)依托传统金融工具开展创新及改进;(2)根据项目需求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注重实用性;(3)加强金融创新产品风险评估,注重安全性。
3.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成果
(1)原创型创新产品,即根据自身需求所研究设计的创新金融产品,如商业汇票贴现“第三方付息”模式。
传统模式:传统的商业汇票贴现付息由贴现申请人承担,即卖方付息。
创新成果:首创商业汇票第三方付息的操作方式,即商业汇票贴现利息由票据的第三方承担。
(2)组合性创新产品,即对某些金融工具匹配组合而产生的金融产品,如“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应收款转让/国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开证+国内信用证议付+跨境人民币代付”组合模式。
传统模式:项目业主向公司支付单笔总承包款项时通过使用低利率的短期融资产品支付,该产品到期时需用长期银团贷款予以偿还,短期融资产品最长使用期限为六个月。
创新成果:公司充分利用其作为上游业主的总承包商及下游供应商的业主的双重角色,通过采取组合性创新产品,有效链接上下游,延长业主对公司的付款期限,使得业主的短期融资产品使用期限由原来的6个月延长至一年,为项目节省了可观的财务费用。
(二)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
1.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的必要性
(1)各项目收付款时间差形成的资金沉淀需要提高资金收益和使用效率;(2)资金价值增值是公司增效和各项目业主降低财务费用的客观需要;(3)资金价值增值是公司进行投资、筹资、收益分配决策的重要条件。
2.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总体原则
根据年度现金流量的预测,紧密跟踪把握金融市场形势,依据集团资金管理的规定,以审慎的态度和稳健的方式,开展资金价值增值和风险防范工作,不断优化资金结构,平衡资金成本与收益,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经济性,实现“大工程”模式下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公司和业主公司的共赢。
3.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资金管理思路
充分利用公司自身的资信优势和“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对资金运用成本及增值效益的分析,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价值最大的项目。具体来讲,就是保持公司合理的自有资金备付日常支出,通过财务公司短期贷款以及外部银行短期贷款解决可能出现的临时性资金缺口,在以上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将余下的自有资金和通过商业票据等融资方式从银行获得的低利率资金按合理的比例进行搭配,投入到与业主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间接为业主提供资金需求服务,在公司获得更高的资金收益的同时为业主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
4.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的成果
为顺利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公司分别与各项目业主签署了相关的财务协作协议,既有效提高了公司的资金效益和使用效率,又降低了整个项目的财务费用,充分发挥了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
(三) 建立银企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关系
构建银企战略合作关系,关键在于以高度信任为基点,以银企共赢为核心,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思想基础,平等互信地选择门当户对的合作者,同甘共苦,全方位合作,建立战略性协同发展的关系。
1.银企战略合作构建的基本原则
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坚持长期有效原则和贯彻全方位合作原则。
一、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意义
教育部、商务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号召高校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外包服务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所谓金融服务外包,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及国际清算银行(BIS)组织在联合论坛上发表的《金融服务外包》报告所给出的定义,是指:“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外包可以是将某项业务(或业务的一部分)从受监管实体转交给服务商操作,或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另一服务商(有时被称为转包)。”在当今世界,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正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市场容量在1万亿美元左右,同时牵扯的领域极其广泛,涉及价值链的上上下下。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为48亿人民币,而同期美国市场规模为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0亿元,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不及美国市场规模的7.3%,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因此,积极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对发展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改善对外贸易结构、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及促进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二、当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由正规院校向学生提供学历教育,然后由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直接让毕业生参加外包业务训练。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严重滞后。
由于在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刚刚起步,社会对该类业务的认知度不够,在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技能培训上还没有依据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同时,高校师资知识结构老化,且基本没有金融服务外包从业经历,导致无法培养出符合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要求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衔接不够顺畅。
2.文化差异和语言能力制约了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接。
从金融业务承包方面来看,印度是金融外包的最大受益国。在全球金融业务离岸外包市场中,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年均增长保持在20%左右。同印度相比,我国同样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政府也大力支持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并为此启动了“千百十工程”,即在5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建设10个服务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国公司将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在具备这些优势条件的情况下,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却远远落后于印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差异和语言能力的限制。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与运用能力不如印度等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竞争对手,使得中国的金融外包服务企业争取到欧美大型金融企业外包订单的机会降低。
3.金融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当前在校生为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纷纷参加各种证书的考试,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然而根据我到部分金融服务外包承包企业调研的情况,过半数的企业都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对学历与证书反而不很看重。同时,金融外包服务业务本身的特点又决定了工作时间要与外国发包方工作时间相适应,中外时差的问题不可避免,这使得金融外包服务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人员流动性较强,因此企业缺乏招聘学生后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从业人员的动力,害怕为他人做嫁衣,而是希望直接招聘实际操作能力强,能迅速接手工作的人才。
三、改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我国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成本低廉劳动力的资源,要建立适合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及时调整课程结构,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师资力量。
改变我国金融学专业以货币银行学等宏观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结构,增设针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选修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贴近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客观要求。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师资力量: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及引入力度,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来进行专业人才教育技能的培训和专门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实现校内外教师资源的有机整合,达到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的优势互补,构建“双师”特色明显的师资队伍。
2.利用双语教学促进中西文化交融,提高语言能力。
在金融日趋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全球金融的进展状况,学生也必须具备与国外同行进行无障碍沟通和竞争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利用双语教学来促进中西文化交融,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并直接用英语授课。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来说,推行双语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我们跟上世界金融迅猛发展的步伐,而且在于使我国金融服务外包教育与发达国家接轨,从而有利于我们培养出务实型的金融人才。
3.加强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要在高等院校建立金融服务外包实验室,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软件设计、科研孵化和技术服务;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建立金融服务外包教学基地,对金融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培训,同时开展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这样不但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构建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迅速胜任自己毕业后的本职工作。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就能培养出满足新形势要求的合格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合理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体系,将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极大地促进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和中国金融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晓波,苏薇.渤海区域内金融外包服务业发展探索[J].经济师,2009,(4).
自小企业专营中心成立以来,4年间佛山农商行累计向辖区内的小微企业发放110亿元贷款,近9000笔,涉及到4800多家小微企业,平均每户的贷款额度约为96万元。
“我们在贷款总额上未必最多,但从服务的企业群体规模来看却相当可观。”徐兆津介绍,与很多银行优先向大型企业发放贷款额度不同,4年来佛山农商行一直实行小微企业优先原则,在贷款上优先满足小微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小微企业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小微企业贷款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尤其是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佛山,超过95%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从行业特征来看,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企业经营风险较高,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这是很多银行不愿意给小微企业贷款的重要原因。
“为了打破这种限制,我们在服务小微企业上进行了产品创新。”徐兆津介绍,其中最核心的是在担保方式上的创新,“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担保方式。”
针对小微企业贷的特点,佛山农商行在区域内大规模推广信用贷款,把审点放在企业过往的信用记录和资金的具体用途上,“对于真正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我们会尽量满足它们,这种互利互信在企业和我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据介绍,目前佛山农商行小企业专营中心发放的贷款中近9成属于无抵押的保证和信用贷款,其中信用贷款占了6成。
最小一笔贷款仅1万元
佛山农商行对于小微企业的重视与它的定位有密切关系。自去年底成功转制以来,佛山农商行就把自身定位为“社区银行”,把服务三农、小微企业以及社区居民作为支撑其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区银行的基本特征在于社区性,即依托所在社区的地缘人格信任关系网络开展信用中介活动。佛山农商银行的特点是,员工十分熟悉本地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小,使他们能清楚地了解顾客需求,制定出更科学、更个性化的金融方案。
“社区银行的概念我们提出了近10年,但真正从概念变为现实还是最近的事情。”徐兆津介绍,这种概念在服务小微企业上显得尤其突出。
“我们做过的最小一笔贷款只有1万元,当时贷给了一对外地来的夫妻用于服装销售的资金周转。”对于这笔金额很小的贷款,徐兆津认为,从银行经营的角度看肯定是亏的,对于银行来说,发放一笔100万元的贷款和一笔1万元的贷款所需要的成本差别不大,但收益却有很大差异,“1万元贷款的收益根本覆盖不了人力等成本。”
但从银行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牺牲又是必要的,“1万元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办一张信用卡就能解决,但客户可能连这个条件都不具备,我们的定位是社区银行,社区就意味着要为客户提供管家式、邻居式的金融服务,要充满人情味。”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佛山农商行尝试让服务覆盖不同的群体,为它们提供必要的援助,“我们提出一个概念,真正的信贷没有不可能。”
派驻服务团队到各个镇街
这种有别于同行的发展方式让佛山农商行在最开始的时候承受了一定的压力,“我们的模式既不规模也不经济,人均单产可能要比别人低。”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佛山农商银行不断加强内部管理,通过自身效率的提升构建起核心竞争力,这种内部管理包含了专业队伍建设和服务精细化等方面。
“从最开始的30人到2010年的60人,直到现在130多人,我们的队伍几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扩张,预计今年底可以达到200人。”徐兆津介绍,和其他银行的贷款专员往往身兼数职不同,佛山农商行小企业专营中心的团队专门针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分成15个不同小组派驻到各个镇街,密切跟踪客户的经营情况和需求。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2-006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2.18
金融服务创新分为两个大的层面[1]。一是金融服务内容的创新,主要包含新型金融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各类咨询、信息服务;二是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使客户获得服务的途径更加方便与快捷。商业银行是金融服务内容的提供者,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商业银行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的内在需要,是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保值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变化、顺应客户变化的需要[2]。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在这种环境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发挥自身的优势,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提供者和睦相处,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一、金融服务的相关背景
1.非金融机构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
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丰富了服务方式,拓展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广度和深度,有效缓解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因网点不足等产生的排队等待、找零难等问题,促进了支付服务效率的提高,推动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3]。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的支付需求,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支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
目前第三方支付主要的业务种类有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代付等各类形态;其次是提供预付卡业务的公司,如目前销量比较大的资和信、家乐福等企业,均从事礼品卡等业务,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以营利为目的,采用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还有一种是从事银行卡收单的企业,目前多家银行外包的收单业务将被纳入监管范围,他们主要是通过销售点终端(POS)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始自2001年,当时最早的模式是网关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入门门槛低,价值有限,简单地做个网关软件,并不深入到行业。到2005年,新支付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呈现出一些新的模式,包括易宝模式、支付宝模式、财付通模式等。由于网络购物不是面对面的交易,因此如何有效保障买卖双方仍然享受到等同或面对面交易时的利益成为交易成功的关键,而银行业所提供的电子支付功能只能根据通常已成惯例的支付条件,一般是对付款人身份和账号、密码验证核实后即进行付款,并不介入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因此难以满足网络购物的这种附带信用担保的支付需求,第三方支付可以比较有效地保障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换要求等环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适应了这种支付需求特性而得到了蓬勃发展。
据易观国际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目前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PayPal(易趣公司旗下)、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财付通(腾讯公司旗下)、易宝支付(Yeepay)、快钱(99bill)、百付宝(百度C2C)、网易宝(网易旗下)、环迅支付、汇付天下、汇聚支付(Joinpay)。其中用户数量最大的是PayPal和支付宝,前者主要在欧美国家流行,后者主要在中国国内流行。支付宝、财付通模式,主要解决的是网购中的诚信问题,这个模式在目前中国来说非常有前途,它们承担了培养中国网民网上购物胆量的重任。
2.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
为了加强支付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推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稳健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正当权益、保障资金安全。《办法》符合国家提出的鼓励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将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对商业银行的要求
支付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基础、非金融机构为补充的支付服务格局。在新的格局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理顺与非金融机构的关系,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业务发展模式。同时,商业银行应该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为打造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尽自己的社会责任。
1.理顺与非金融机构的关系
非金融机构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是分工细化的产物,是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灵活补充。与商业银行相比,这些支付机构有着自身的优势。它们利用自身庞大的网络资源,成为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优点是将商业银行与商家的支付接口连接,从而降低银行挨家接入的成本,同时还很好地承接了应用和服务层面的工作,具体表现在其对电子商务、公共缴费等业务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更强的整合客户关系和资源的能力。手机银行得到广泛应用后,移动运营商也加入了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他们利用掌握的大量手机用户资源,将支付服务捆绑于接入网络的手机号,从而为手机用户提供支付服务。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稳健发展为商业银行省去了在客户接入渠道建设方面的投入,延伸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触角。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存在可以减少商业银行大规模建设银行网点、缴费终端的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源投入,商业银行可以将金融服务的工作重心放在对金融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对金融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建设,以及制定更为精细的市场营销策略上,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2.探索互利共赢的业务发展模式
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可考虑与支付机构合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统一接口标准,打造更加便捷开放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平台,探索新的互利共赢的业务模式。对于一项完整的支付服务而言,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都是服务提供者,两者需要共同合作,各司其职。商业银行侧重于服务后台的建设,即银行各类中间业务系统的开发,支付机构则主要专注于服务前台的建设,即客户接入渠道的建设。总的来说,支付服务平台的特点是便捷性与开放性,其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客户为中心。
目前,商业银行虽然拥有广泛的银行网点、缴费终端等基础设施,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系统,但是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服务需求。如公共事业缴费服务,公众只能到指定的银行网点去缴费,而且经常需要排队等候,而网上银行的服务对象相对有限,服务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如果商业银行能秉承开放式金融服务的理念,将部分自有金融服务开放给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则可发挥其自身优势,利用技术手段与市场营销手段,不断地扩展和丰富金融服务的内容与对象,优化用户获取服务的途径,与商业银行共同建立开放的金融服务平台。
金融服务发展至今,单纯的业务竞争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面对互联网对生活日益深刻的影响,开放式金融服务平台的理念顺应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顺应互联网开放的发展潮流。应该彻底打破银行与支付机构以及银行与银行之间传统的竞争关系,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一起探索互利共赢的业务发展模式,打造合作发展的新局面[5]。
3.协助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
支付机构的涌现引发了公众资金的管理与安全问题,支付机构在银行的账户中均有大量被称为备付金的公众资金,包括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公众备付金与证券公司管理的证券交易保证金类似,需要采用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加以监管,以保证公众资金的安全。一旦这些公众备付金大规模地流入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将推高资产价格,对社会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通过虚拟账户和在途资金,将沉淀的大量客户资金用于风险较高的投资活动,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有可能导致洗钱、套现、赌博和欺诈等非法活动发生。
监管部门需要采取行政手段对备付金进行有力的监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支付机构的备付金直接存放于其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支付机构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转移为用户提供支付服务,因此商业银行是这些公众备付金的天然监管者。商业银行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协助配合监管部门,按照《办法》中对备付金安全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支付机构在本行内备付金账户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在预防风险的技术手段上,商业银行可采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将与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相关的一系列操作行为进行关联性分析,若有违规操作事件发生,商业银行要及时地将具体情况反馈给监管部门,使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
三、新形势下对商业银行的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应该从服务意识、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人员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逐步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1.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服务创新的核心[6]。商业银行研究人员应不断地研究客户的需求结构与具体内容,掌握各类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动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金融服务创新。结合国家政策,拓宽思路,不断探索满足客户需求的新的金融服务运作方式,设计和开发相应的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新的金融工具。同时,营销手段是扩展金融服务对象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应围绕营销做文章,以凸现金融品牌为手段,适应金融消费市场的改变,有效占领市场及客户。
2.增强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意识
随着支付服务市场的放开,非金融机构逐步进入了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中,这是行业分工细化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性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时,还需要规范金融服务流程,通过流程的制定与规范也有利于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引导合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金融服务中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非金融机构可能带来的非法挪用客户备付金的问题、反洗钱问题等等,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商业银行应该增加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协助配合监管部门,采用技术手段,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监测、评估、处理与上报,将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
4.采用安全技术手段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网上支付的安全性,按照《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引入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所颁发的数字证书,从而保证交易的安全性、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不可更改性、交易的不可否认性。当前我国知名的金融领域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为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hina Financial Certification Authority,简称CFCA),于2000年挂牌成立,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权威性的安全认证机构。当前大力推行CFCA认证,有助于提高数字认证的独立性、权威性,同时通过实现证书的统一、互通来便利客户的交易,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5.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金融理论实践水平的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为经济服务的客观要求。一是要组建专业的创新团队。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业务创新,都必须由人来实施,金融创新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为此,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储备,组建创新专家团队,加强对金融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如定期举办岗位练兵活动,通过评比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服务效率,同时要从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考核机制等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培养每位员工文明服务和优质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的层次和水平,营造人员的服务文化。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这也是服务制度创新的重要表现。通过创建科学的服务评价体系,通过考核的方式奖优罚劣,从而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的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基础与保障,第三方支付服务作为一个新型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规范的同时,在新的环境下,对商业银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理顺与支付机构的关系,打造共赢的业务模式。同时商业银行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监管部门,实现对备付金的管理与监督,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川.新世纪的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赵辉,丁玉岚,陈玉平.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央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课题组.我国新型支付组织发展现状及管理政策思考[J].上海金融,2008(12).
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交给外部企业去完成的一种商业措施,是被国际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战略手段,是全球范围内社会化分工协作的高端形式。外包,按地域可分为“域内外包”和“离岸外包”;按发包形式,可分为“项目外包”和“职能外包”;按业务范围,可分为“制造外包”(蓝领外包)和“服务外包”(白领外包)。服务外包,主要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ITO的主要业务范围有:IT系统操作服务、IT系统应用管理服务和IT技术支持管理服务,包括软件外包等。BPO业务范围包括:需求管理,如管理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企业内部管理,如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如采购、仓储、运输;业务运作管理,如呼叫中心、客户咨询、金融信用。相对于传统的ITO而言, BPO是当今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形式并呈渐强趋势。
二、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的概况
金融服务外包是当代服务外包业投资的重要领域。各大跨国金融机构既是金融服务外包的最大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已日益成为跨国金融机构降低成本、转移核心业务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外包涉及到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如应用开发,编码及译码)即ITO和专业运作(如某些金融、会计领域,后台业务及处理、管理活动)以及执行合约功能(如客服中心)等即BPO。2003年以来,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猛且趋势愈加强劲。据“金融研究和服务公司”Tower Group在调查的基础上预测:金融服务业的外包趋势正不断加强,全球最大的15家金融服务企业已将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迅速推进到金融信用的专业运作领域,金额也将从2005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8.9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4%。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预测,在未来5年,美国将有3560亿美元的金融业务要外包给海外机构运作,占现有金融业务成本支出的15%左右。
与各大跨国金融机构相比,我国金融机构的外包业务起步较晚,尚处于萌芽阶段。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与惠普公司签订外包合同,前者把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委托采购、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交由后者来全面负责和处理,是国内金融界首家ITO外包案例;同年,中国光大银行将本行信用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业务托管服务等)BPO外包给了美国第一咨询公司(FDC)。因此,对于未来有业务外包发展计划的国内金融机构而言,积极借鉴跨国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高金融服务外包的收益,有效控制外包风险,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关于汇丰银行的外包运作模式
汇丰银行在金融服务外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成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业务外包流程。汇丰银行内部规定,在业务正式外包以前,必须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内部相关部门论证、监管部门批准(或者与监管部门沟通)、管理层批准、具体外包流程设计、签订外包合同、试运行和持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以贯彻合规、谨慎、细致和稳妥的原则。
汇丰银行从2000年始即将部分客户支持工作向亚洲国家转移。2002年,汇丰最早在印度孟买的卫星城市浦那(Pune)建立了第一个软件发展中心,为该公司的全球业务研发软件即ITO。继而它便在印度的五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后台操作中心即BPO。汇丰现在的外包模式被业内人士称为“内部管理外包”操作,这种操作模式是随着对一家银行的兼并,后面紧随着一个外部的合同商。
2005年10月,汇丰银行宣布该银行英国总部将在未来三年内裁员4000人,相应的工作岗位将转移至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2005~2006年汇丰在亚洲的数据处理和电话服务部门新增1000个职位,主要设在中国的上海和广州、马来西亚的电子资讯城、印度的海得巴拉、班加罗尔和维沙卡帕特难。至2006年末,与英国总部有关工作量的13%已由海外部门完成,6个全球数据处理中心招募的人员达8000人。其主要经验为:
1.强化风险管理,审慎起步,逐步壮大。汇丰银行认为如果一个30人的研发中心犯下错误尚能承受与修正;而一个较大的子公司或战略合作伙伴出现重大失误,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则不可挽回。因此,汇丰从严格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入手,充分权衡收益和风险的关系,精心选择外包业务的种类和外包服务提供商,做到边积累经验,边适时增扩外包规模。
2.坚持双方深度参与,取得经验。汇丰的经验是,在合同上写明对外包服务供应商的要求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双方专家的深度参与。当时汇丰把自己使用18年的国际金融操作系统进行更新的任务指派给了Pune中心,同时要求该中心80位工程师和自己内部的管理专家共同加入这个工作组。双方的通力合作使得这项工作圆满完成。18个月后,这项更新成果在汇丰有经营业务的32个国家中顺利推广。
3.采用混合离岸模式,分散风险。2003年,汇丰兼并了美国住宅金融公司。当时住宅金融公司和一家同样在Pune的离岸软件服务供应商Kanbay有合作伙伴关系,Kanbay公司长期为住宅金融公司提供消费信贷软件。对此,汇丰并未将其视作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是将其视为自己“俘获”的成果和一个独立的承包商。它既给这家公司在自己Pune中心里安排了一个管理职位,还让他们参与中心的管理会议。到2006年末,双方共同完成了35个项目。
汇丰还倾向于把主要设施和服务仍然保留在集团内部,并非把它完全交给服务提供商。汇丰表示在未来两年内将4000个职位外包给成本更低的地区。除印度外,它把斯里兰卡和菲律宾当作发展对象。
4.强化团队意识,保持员工稳定。统计数据显示,汇丰银行的人员流失率为8%,大大低于行业内10~15%的平均水平。在外包这种新兴的行业中到处是年轻人,汇丰在各地的中心也不例外,例如它的印度职员平均年龄仅25岁。这些从大学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对职位升迁的等待期一般只有12个月。汇丰为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强化在组织内部确立一种团队意识,并在员工中确定高质量的工作目标,从而有效地降低年轻人对升迁的预期。
四、关于德意志银行的外包运作模式
2002年,德意志银行在进行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的同时,推出了一个以“打造扁平化集团,专注核心业务”为主要目标的新战略,作为推动经营转型的指导性原则。强化核心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成为德意志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做法有:
1.IT软件业务的外包。为了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和降低成本,德意志银行决心尽可能将某些领域和业务包给其它服务商或低薪国家。首当其冲的是从事软件开发、销售等环球技术和应用部门。2003年,德意志银行将其计算机中心及1000名员工移交给了IBM公司,并签署了计算机中心业务外包合同。合同期限为10年,合同规模约2.5亿美元。IBM可向德意志银行提供包括信息技术和数据中心在内的多种技术服务,并直接聘用德意志银行在各国分行的职员。通过将计算中心的固定支出改变为根据用量收费制度,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开支。
2.公司采购和应收账款事项的外包。2004年,德意志银行和埃森哲签订了合约,德意志银行将公司采购和应付账款等事项外包给后者。根据合同,埃森哲将向德意志银行提供先进的系统、工具和流程来管理整个购买和支付过程,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转。而德意志银行仍然负责供应商的选择以及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维护,同时对采购行为和支付行为保留同意权和给予授权。这一举措和德意志银行加强核心业务竞争能力的战略安排是高度一致的。
3.研究业务的外包。2005年,德意志银行与英国咨询机构Irevna Limited签约,通过该公司将研究业务外包给印度。据资料显示,一位出自名校又具备工作经验的华尔街分析师的年薪至少为25万美元,而具有同样资质的印度分析师索要的年薪一般不会超过2万美元。德意志银行认为,只要加强和外包公司的沟通与交流,外包的研究业务完全可以像银行内部的研究工作做得一样好,而且还可能更为客观并受到较少干扰。
4.未来的规划。德意志银行已于2006年底,将其交易业务将近半数的后台岗位转移至印度,德意志银行市场业务的海外运营员工已达40%~50%,新增员工主要集中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孟买和钦奈。仅此项业务即推动德意志银行收入增长了19亿欧元(合23亿美元)以上。
同时,该银行还计算将其海外研究人员从350人增加至500人,占到其目前总数为900名研究人员的半数以上。
五、发展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资产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银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贷资本的支持,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双向信息交流,进一步提高银企对接效率,四川银监局与四川省科技厅共同搭建了“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银科对接信息服务平台”。 银科平台以四川省科技金融数据库系统为基础,通过定期信息报送与交换制度,实现企业申报、专家评价推荐、政府监控、银行独立调查与信贷审核反馈等各项功能,有效帮助企业打通资金瓶颈,促进信贷资金向优质企业流动,实现企业腾飞。
二、银科平台建设背景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少抵押,在整个商务链当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其次,我国目前多元化的融资机构体系尚未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贷款融资提供方主要还是大中商业银行,而这些商业银行业务更多偏向大客户,少有积极性去做中小企业。从中国目前融资市场的状况来看,银行的贷款融资仍然是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的主体。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1年新增社会融资总量是12.83万亿,最大的占比是贷款。清科公布的私募投资每年在250亿美元左右,直接融资从IPO加上私募股权大概只有6000亿人民币,占整个社会融资结构当中不到5%。从公开市场直接发行的融资和向信贷机构借款的比例来看,公开市场的企业融资余额不到5万亿人民币,银行贷款60万亿人民币。因此,如何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沟通与银行信贷的融资通道,从而获得更多的造血和发展资金,成为科技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2009年5月,科技厅与四川银监局经过多次沟通,决定共同搭建“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银科对接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进一步提高银企对接效率,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银行机构的快速融资。银科平台是省科技厅与四川银监局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创新举措,它不单是一个数据系统平台,更是一个科技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银科平台的操作流程与运行机制
银科平台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灵活性、扩展性与保密性,因此,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先进性。
(一)银科平台两大系统
银科平台由“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和“四川省银行金融机构信息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
1.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见图1)由四川省科技厅委托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负责研发和运行管理。系统包括:四川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风险投资机构数据库、四川省创业投资补助资金申报评审数据库、中介服务机构数据库、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推进会申报项目数据库等6个相关数据库,汇集了全省优质科技型企业信息,拥有强大的企业、机构基础数据资源和关联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库信息和企业在线申报形式,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银行机构连接起来,将系统内有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通过服务平台对接渠道向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系统推荐,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向银行金融机构的传递。
图1 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
2.四川省银行金融机构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见图2)由银监局负责研发并配置到各银行金融机构终端。系统提供了银行用户管理、银行放贷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和银行放贷信息反馈等功能,包括了银监局的监督系统和银行信息服务系统。
银企服务平台不断更新企业信息、政策咨询和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介绍,同时,还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在线查询服务,有利于银行金融机构挖掘潜在信贷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实现信息的双向沟通。
银企服务平台的重点项目推荐功能,解决了银行金融机构海量筛选项目的难度和成本。定期报送的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各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跟踪企业成长情况和信贷资金投放情况提供了决策参考。
图2 四川省银行金融机构信息服务系统
(二)银科平台的操作运行
首先,依托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6大数据库资源,对数据库企业和项目进行定期、专业的深度挖掘,包括对创新性、行业地位、管理团队、商业模式、盈利性和运营评价、现金及财务状况、发展的合规合法性等代表企业发展现状及潜力的综合指标进行全面筛选与评价。其次,银科平台将挖掘后的数据分别提供给银行金融机构信息服务系统的端口银行,以及与金融服务中心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的风险投资机构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广泛、可靠的企业信息,同时,银行金融机构、风投机构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最后,通过银科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企业、机构的信息对称和高效对接,完成从政策咨询、投融资对接、辅导培训、项目申报、个性化服务的全方位服务功能。
银科平台服务流程和操作程序如下:
1.企业首先访问四川科技金融网(),在网站主页通过“会员登陆”窗口进行注册,登陆窗口提示企业填写机构代码证号及企业全称、密码、验证码,提示注册成功。
2.企业登陆后,点击“我的资料”,可填写、更新和修改本企业的数据库基础信息及登陆密码。
3.如果企业要申请银行贷款,点击“银行贷款”“企业申请贷款”,选择申请贷款的银行(可单选,也可多选)后填写贷款说明表,并提交,完成企业贷款申请。银行服务系统得到企业申请信息后,进行审核,达不到银行审核标准的,必须向企业说明原因,以指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大可能地向银行靠拢。有信贷可能的,银行机构将进行尽职调查。系统内企业可在自己的界面查看、修改贷款信息及银行反馈信息。
4.系统的“重点项目推荐”功能将筛选出的重点企业和项目推荐给银行金融机构端口,同时也推荐给风险投资机构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服务中心将与机构共同对重点关注项目进行考察和尽调,实现优质项目的贮备和培育。
5.银科服务平台实行季报制度,对平台内申请贷款企业的贷款金额、授信额度,按行业、地区、资金流向等都将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各部门了解企业成长和信贷动向提供数据支撑,为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三)银科平台的核心是重点项目推荐
银科平台服务的核心是重点项目推荐。金融服务中心与四川大学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制定出一套科学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软件。系统根据“优质企业成长评选标准”,以创新性、行业地位、管理团队、商业模式、盈利性和运营评价、现金及财务状况、发展的合规合法性等代表企业发展现状及潜力的综合指标对企业进行全面筛选与评价,最终在系统中作出“重点推荐”。银企服务平台的重点项目推荐功能,更科学、更权威、更快捷,解决了银行金融机构海量筛选项目的难度和成本。
(四)银科平台的互利共享机制
银科平台不仅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优质企业项目,促进银行信贷资金科学合理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性投放。同时,银科平台发挥信息资源互动效应及共享效应,加大银行资金对风险资本投入力度的导向功能,实现银行资金与风险资本良好互动。
银科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体现在:政府方面,对于取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将在担保费和银行利息方面给予补贴;银行方面,对于风险投资机构关注的企业,银行将强力跟进;风险投资方面,银行授信企业一般都是风投机构所关注的对象。政府、企业和机构在这个平台上都能找到合作和互利的空间和机制。
四、银科平台的优势与成效
银科平台打造了国内首创的银企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它提供了创新融资模式,搭建了政府、企业、机构宣传交流的公共平台,集成了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实现了网上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多渠道融资模式;第二,平台提供了政策咨询、融资对接、辅导培训、项目申报等全方位、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内容;第三,平台实现了与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结成科技金融战略联盟。
目前,平台已与149家银行金融机构联网,汇集了全省26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1113家高新技术企业信息、58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信息、10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可实现在线咨询、互动服务。据四川银监局统计,截止2011年底,先后有1700多家/次企业通过该平台向金融机构提出了信贷资金需求,770多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335.3841亿元,实际发放贷款210.817亿元。
2011年,银科平台申请了成果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平台是一个国内首创且极具特色的创新性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实现了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三位一体对接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平台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统计与数据挖掘等定量方法,紧密结合“银科”实际,实现了综合性很强的应用集成创新。平台以用户为导向,架构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鉴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银科对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被评为201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银科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和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资源有待整合。目前,省、市、区以及政府各部门均有相关的数据库系统,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资源占有,不利于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整合,同时,企业信息报送的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省科技厅将与各市州科技部门积极配合,多渠道广泛征集企业信息,不断发掘和培育优质项目,吸引更多的企业、银行、风投加入到平台中来。
2.平台功能亟待完善。目前,银科平台的网上在线申报功能虽然已初步实现,但尚需完善,企业申报程序应该更加简便快捷,系统的“重点推荐”功能在权威性、专业化和公正性上亟待加强。
3.平台宣传推广尚需扩大。银科平台是一个专业化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平台,但是运行近两年了,“养在深闺人少知”,企业、银行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对其功能和作用的认识都有待加强。
(二)发展对策和目标
2011年,国家八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11]540号),《意见》下发后,四川银监局及省科技厅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进一步做好银科对接工作。
一是根据国家八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制定我省相关《意见》,进一步营造政策环境,加强政、产、学、研、金“五结合”,借力金融资本,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是省科技厅协助四川银监局在原有建设银行科技专营支行、成都银行科技专营支行、交通银行科技专营支行3家科技专营支行的基础上新设立了农业银行绵阳高新科技支行、德阳银行高新科技支行、工商银行自贡高新科技支行等3家科技专营支行,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三是增加“银科对接信息系统”银行客户端,建立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职客户经理制度,为优质科技型企业量身提供金融服务。除依托科技专营支行外,各大型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将在市(州)及成都、绵阳、德阳、乐山、自贡、宜宾等科技企业聚集区的分支机构增设客户端,以促进基层行利用系统主动挖掘优质科技型企业并为之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四是创新银行信贷金融产品,建立银科对接工作成效考核机制。从2012年开始,每年定期在科技企业聚集区,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了解科技型企业的需求,要求相关银行机构在信贷额度及信贷规模方面为科技型企业做出专门安排。同时,对各银行机构支持科技企业信贷情况进行考核,年终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效突出的银行机构进行表彰,提升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副总监李峰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以家庭为视角的金融理财服务不仅是对汇丰现有产品线的重新组合包装,更可视为汇丰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转型”之作,在目前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之下,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汇丰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转型”
《理财周刊》:5月份“汇丰卓越理财家庭金融服务”正式启动,这也是外资银行首次在内地以家庭保障为概念而推出的综合理财服务。能谈谈推出这一服务的背景吗?
李峰:“汇丰卓越家庭金融服务”是此次汇丰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推出的个人金融服务品牌。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推出新版“卓越理财”的服务,当时新版主要体现在硬件的平台上。例如汇丰的全球联网服务,让身在不同纬度的汇丰客户都可以获得同质的服务。这可以说是打造了一个平台。而此次家庭金融服务的推出,则是充实了新版“卓越理财”的内容。“家庭”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无论在全球的任何地方,重视家庭、满足家庭成长的需要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尤其是去年的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面对市场波动,很多个人都开始反思,人们认识到家庭保障的迫切性。正是针对家庭的这种诉求,我们推出家庭服务计划,希望为客户提供一个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
家庭金融服务的推出,对汇丰在中国内地业务的发展也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回顾外资银行在境内个人业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脉络。外资银行进人内地市场之初,我把它比作为“咖啡时代”。当时,外资银行带来的是尊崇服务的理念,无微不至的服务,像客户在外资银行“一边喝咖啡一边办理业务”,呈现出与中资银行完全不同的服务模式。而随着2007年外资银行法人子银行的诞生,使外资银行可以为更多的境内居民提供金融服务,这标志着“QDH时代”的到来,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外资银行的本外币QDII产品,可以帮助客户达成全球资产配置的需要。从去年的金融危机产生以来,外资银行在境内的个人金融业务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服务和产品之后,应当如何定位外资银行的个人金融服务?这是我们一直在反思和回顾的问题。汇丰的“家庭金融服务计划”并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也可以说是汇丰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之后,对个人金融服务的转型之作。
更新金融服务模式
《理财周刊》:家庭金融服务的推出,并非一个单独的产品,而是一种业务的模式。与原有的服务模式相比,区别在哪里?
李峰:在个人金融服务中,以往大多是以产品线来分类的。比如业务部门分成几种类型:存款、贷款、个人投资产品等等。而在家庭金融服务的框架下,我们的核心服务理念在于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规划来帮助客户实现像子女教育、医疗保障、购房、退休计划等实际的理财目标。事实上,这并非一个产品的概念,而是把单一的业务纳入到整体服务的过程。在这个框架之下,我们可以通过配套产品,匹配客户的实际需求。同时,汇丰的竞争优势,如全球性网络也由此得到体现。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这次在家庭金融服务中,引入了“财务需求分析工具(FNAT)”,客户只需回答几个基本问题,即可在15分钟内直观地了解缺口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财务安排来填补缺口,帮助家庭发现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客户就可以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投资、理财、保障的计划。相比较起以产品业务模式来讲,家庭金融服务计划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达成客户的需求,同时兼顾了整个家庭不同理财目标之间的平衡。
发挥汇丰全球性优势
《理财周刊》:在“家庭金融服务”计划中,涉及到了家庭的四大理财目标:子女教育金计划、养老计划、置业计划和医疗保障计划,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投资方案来实现。我们也注意到,在四大目标中,汇丰对于“子女教育金计划”予以了很大的重视,为何采用这一策略?
李峰:家庭的四大理财目标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家庭金融服务”计划的核心也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客户达成家庭目标的平衡。要想实现这四大目标,也需要不同的金融产品与之相配套。
目前对于汇丰来说,“子女教育金计划”最能体现出汇丰的服务优势。我们在亚太区做过一个调研,有82%左右的家庭希望将子女送至海外求学。作为一家全球性银行,汇丰可以提供更优、更全面的跨国界金融服务。从去年6月份开始,我们就与多家留学移民中介推出了海外留学金融服务,我们可以切实地满足留学生家庭的各种需求。比如在申请签证的过程中,汇丰可以为客户提供资金证明的服务,帮助客户更顺利地获得签证;留学生到达海外之前,就可在汇丰办理预约账户的服务,到达留学地后就可直接使用自己的海外账户。同时,我们的卓越理财服务是为整个家庭而设置的,作为汇丰(中国)的卓越客户,在海外的卓越理财网点可以享受到相同的服务。留学生家庭只要开设有这一账户,他们的子女就可通过当地的卓越理财网点获得包括金融服务、生活服务在内的多种便利。如果在海外有置业的需要,也可以通过“资信转移”的服务方便地获得贷款上的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整个系统,让留学生们在海外尽快地克服初期的不适应,融入到留学地的生活中去。
最近,汇丰专门设立的一个留学生网站也即将上线,除了提供大量实时更新的数据信息之外,我们还将与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希望把这个网站建设为留学申请的在线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当然,汇丰的目标是全方位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比如丰富医疗保障计划、养老金产品、房贷业务等等。
EB-5快速移民美国,实现您的绿卡梦
国作为全世界移民法规最为健全的国家,其移民体系在中国人眼里兴起得最早,但发展却又最缓慢。直到2003年前后,EB一5投资移民的出现,才真正实现中国投资人快速拿绿卡的“美国梦”。
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符合申办条件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中国投资人也确实尝到了让子女拿着绿卡去读书的实惠。移民美国,一人申请全家绿卡,子女可以轻松人读美国名校,享受公民学费待遇,大大降低了留学成本。父母还可以随时探望在美读书的孩子,一劳永逸。
方正证券控股股东方正集团是北京大学下属企业,创造过对中国IT产业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现有业务涵盖IT、医疗医药、金融、房地产、物产五大板块,并同时拥有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是中国信息产业大型控股集团公司之一。方正证券充分利用包括方正集团产业范围内的客户、品牌、渠道、产品、信息、研发及创新等各类资源,为公司的业务开拓、产品开发及客户维护等方面提供广泛的支持。公司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瑞士信贷”是一家拥有15多年悠久历史的全球性金融服务机构。公司与瑞士信贷于2008年合资设立瑞信方正作为公司投行业务的专业化平台。方正证券与瑞士信贷的合作,可以充分借鉴其在国际金融业的丰富实践经验及投行业务专长,引进其先进的经营模式和成熟的管理理念,以及其全球金融服务系统的强大业务能力,不仅可以提升
瑞信方正的金融服务能力,更有助于公司其他业务的对外合作和专业化发展。
双轮驱动模式实现快速发展
方正证券以独特的“内涵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成功实现公司平稳、快速的成长。“内涵增长”发展驱动模式是通过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平稳增长。自方正集团2002年入主浙江证券至今,公司管理层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员工素质、拓展细分市场,努力提高各业务单元的单产水平,确保在竞争激烈的证券行业获得持续的发展。近三年公司成本管理能力分别为2.15、2.20和1.84,在中等规模以上证券公司中具有较强优势。“外延扩张”的发展驱动模式是通过抓住市场并购机会及业务单元独立运作,实现公司的快速扩张。2006年,公司抓住时机开始市场化收购泰阳证券,并迅速顺利完成各项整合工作。收购完成后公司营业网点由24家增至81家,在湘、浙两省形成了相对区域集中优势,资本实力与业务规模得以快速跻身行业前列。自2008年新一轮证券营业部设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