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妇科健康教育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以康复体育为内容构建护理专业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康复体育。康复体育是体育与康复医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把体育运动作为发挥治疗作用的核心手段,把功能的恢复与改善作为首要任务,在认识结构与功能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功能上治愈,突出最终目标。康复体育具有其他医学学科难以发挥的作用。另外,康复体育对恢复和改善患者患处和全身机能有着极大的潜力和作用。它以重视功能的恢复、千方百计维护患者的生存能力为指导思想,较全面地体现康复体育医疗的目的,使许多患者通过各种体育运动的方法和手段使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功能恢复和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的目的。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康复体育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康复体育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从而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状况等制订简单的康复体育处方,并指导和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技能目标。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使其掌握一定的康复体育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治疗方法,掌握常见运动损伤和常见疾病的康复体育治疗原则和手段,使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医学护理工作。
情感目标。教学中注重教书育人,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行为规范、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学生高度的责任意识,为发展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奠定基础。
康复体育健身机理。提高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康复体育通过外周肌肉的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由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和其他功能区的广泛联系,进而调节其功能,加速对优势兴奋灶的抑制,从而使疾病好转,预防和矫治因运动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提高代谢能力。康复体育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搏出量,提高呼吸肌的效能,增加肺活量和改善机体的摄氧能力,增加抵抗力,促进恢复健康。
维护形态和能力。康复体育可加快血流,扩张小血管,促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张力,提高肌纤维合成酶的活性,使肌纤维增粗,收缩力加强,对关节可增加滑液分泌,改善软骨营养,牵伸挛缩和粘连组织,从而维护形态和功能的正常关系。
发展代偿。对无法恢复的功能丧失,通过康复体育可最大限度地发展代偿能力。现代医学的发展,已充分肯定了康复体育在综合治疗中的特殊作用,而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康复体育对改善人体机能、调节气血、祛病健身等方面具有非凡功效。
以康复体育为内容进行体育教学的可行性。通过体育课,要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康复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懂得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体育与康复结合、渗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通过体育课及课外活动,开展保健体育、健身运动、健身运动处方等项目的学习;同时,运用现代康复知识的观点和方法,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指导和监控,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两项以上保健体育的手段和方法,掌握和运用体质测试、运动处方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地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针对性的锻炼。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7-006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7.036
医院健康教育是医院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1]。健康教育路径是以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为根本的一种综合护理模式。专业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在规范化教育的基础上系统全面的展开健康教育 [2-3]。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路径在门诊、内外科等多个亚专科的使用均能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4-6]。
在住院治疗中,多数患者除疾病本身对身体的影响外,患者本身心理状况也呈复杂化,对身心造成一定危害,这种复杂的心理多和对自身疾病认知不充分有关[7]。而不能良好的实施健康教育就是导致患者对自身疾病不能充分认识的重要因素,健康宣教的不充分性会直接导致患者知情权不能得到保障,也直接导致了患者不能充分认识疾病相关知识,从而使患者不能较好的配合护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疾病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对诊疗产生疑问,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可能引起护患纠纷。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其以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为基础,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 [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设有病房43张,护理人员共19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6名,护士5名,临床护理工作较关注患者健康教育,已经实施妇科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一年余,每位入院患者都使用“健康教育记录表单”,并放置患者床边,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选取合适时机、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并纳入护理工作质量考核。2014年5月护理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出院患者回访)满意度报表显示:本科室在“检查时护士介绍检查内容以及手术相关知识”一项中满意度为78.8%,在“用药时护士介绍药物作用”一项中满意度为93.9%,在“介绍出院相关内容以及康复护理”一项中满意度为87.9%。出院患者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为91.1%。同期在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所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本科开展了健康教育持续质量改进工作。
1.2 实施方案
1.2.1 成立CQI小组 CQI小组由病区护士长、高年资责任护士任组长,科内其他护士为组员。小组职责:收集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观察改进效果。
1.2.2 明确存在的问题 CQI 小组通过与所有在院逐一患者交流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每日检查“健康教育记录表单”使用记录情况、小组内部讨论等方式,发现出现上述护理部调查患者健康教育方面满意度低下的主要原因有:(1)2014年5月新入科护士人数较多,其专科工作时间短,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不具备专科知识,对患者的提问,无法准确回答,影响了健康宣教效果;(2)有些护士宣教的意识不足,重视护理而轻宣教,使宣教流于形式,达不到宣教目的,且“健康教育记录表单”的使用不充分,没有起到实际作用;(3)个别护理人员缺乏巡视及和患者的沟通,没有及时了解到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不足;(4)繁忙的工作下,导致宣教连贯性不能得到保障,宣教效果再评估工作也没有开展;(5)宣教方法过于常规化,不能满足所有患者需求,患者个体生理及知识层面存在差异,单一的宣教方法或口语不能使每个患者理解;(6)个别护理工作者缺乏沟通技巧和沟通礼仪,不能真确全面的回答患者提问;(7)护理部门的相关检查督促工作不够健全。
1.2.3 预期工作目标 通过质量改进,明显增强护士对健康宣教的意识,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增强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提高“健康教育记录表单”临床使用,使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
1.2.4 具体措施 (1)CQI小组开会讨论,对现有的妇科“健康教育记录表单”的使用现况进行分析,提出修正意见并整改,形成新的表单,投入临床使用。新的表单增设了患者出院评价部分,细化了术前、术后的专科健康教育内容,使护士使用起来更加便捷,提高效率,内容全面。CQI小组讨论后要求收集、整理每位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记录表单”,由CQI小组组长进行检查,出现填写不全,签名不及时或者填写内容与患者病情不符等情况与责任护士及时交流沟通并与当月绩效考核挂钩。(2)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工作,以早会提问,书面理论考核,临床健康教育操作考核等方式全面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3)增强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力度,随时检查“健康教育记录表单”的使用记录情况,并随时抽查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CQI组长要及时检查指导,督促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同时要有工作记录。(4)加强针剂、口服药的宣传教育,在加强疾病宣教的同时,每次给药时都能给予患者药物相关知识的讲解,如名称、作用、效果、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5)强化常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增多巡视频次,主动和患者沟通,及时正确热心回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6)完善病房健康宣教服务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全面、易懂,尽量多使用图片。保证每个病房一份,并鼓励患者以及家属多读多看多问。根据科室的宣教重点,按时更新科室健康宣传栏的内容,并积极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推广。(7)制作妇科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以及出院指导相关资料,向每一位患者发放并解释。(8)增强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技巧及专业知识水平的培训,不断实践,达到更好服务不同层次患者的目的。患者因疾病情况或自身文化知识的差异而使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患者行不同的宣教方法,在宣教中护理人员要和蔼温暖,取得患者信任,常应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理解患者,使患者能更好的接受宣教[9]。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资料,广泛进行宣讲。对妇科专科的康复技巧动作的宣教时采用护士身体动作示范后现场检查患者的动作是否正确、标准,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在随后的康复中反复强调、加深印象。(9)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和锻炼,进一步对护理人员的礼仪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沟通交流能力,减少误会及不必要的纠纷的发生。(10)CQI组长加强对护士宣教能力的考查,并纳入绩效考核。
1.2.5 效果评价 包括了护理部检查及CQI小组组长自查及责任护士自查评价等内容。一是护理部每季度进行大检查,每周不定时的巡视各科室病房,发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进行整改。二是护士长在每天晨会后要进行查房,检查健康宣教情况,及健康教育覆盖情况,发现问题要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三是各位护士每天要进行工作小结,并进行组内讨论,对整改好的一面进行肯定,找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时修正目标、措施,保证CQI顺利实施。
2 结果
通过CQI在本科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使健康教育路径化的更加顺利推行,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减少,并提高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2014年10月护理部调查显示本科出院患者对护士的综合满意率大幅度提高,从原来的91.1%上升到的98.6%,其中“检查时护士介绍检查内容以及手术相关知识”、“用药时护士介绍药物作用”、“介绍出院相关内容以及康复护理”三项满意度均上升到100%。同期在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达到100%。
3 讨论
CQI是现代化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特点是具有持续性,目的是把质量达到更优、更高标准。CQI在妇科病房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检验护理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对护理服务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检验,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另一个方面是对护理结果进行检验,是否达到目标质量要求而满足了患者。从以上两个方面中检验出差距和问题,并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护理质量。CQI贯穿妇科病房健康教育路径的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体系中,强化“预防”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10]。实践证明:将CQI运用在妇科病房护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中,效果优越。 实施后,本院妇科病房健康教育路径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通过该方法的实践,患者逐步掌握了疾病、用药、饮食知识和预防并发症、出院后康复的具体措施,逐步规范了健康行为,提高了自我健康意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了解了入院后的诊疗护理过程,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同时提高了本科护士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了护士的临床健康教育理论、实践能力。通过此次健康教育路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本科护理人员和患者增加了相互的接触、了解和沟通,进一步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在院以及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火保,陈静,尚武.医院健康教育管理新探[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4):63-64.
[2]张颖,王玉玲.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J].天津护理,2014,22(2):147-148.
[3]王鸿,李艳丽.循证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4,22(1):55-56.
[4]刘燕萍.健康教育路径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8):391-392.
[5]郭兰青.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8,21(11):1971.
[6]丁兆红,齐海燕.健康教育路径在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114-115.
[7]黄盈,诸葛林敏,王洪萍.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术后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61-2262.
[8]俞继芳,邱贤云,李章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01.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57-02
妇科疾患包括性传播、内源性菌群失调和医源性感染等多种疾病[1],不仅是育龄妇女常见病,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对妇女身心,甚至新生儿均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妇科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是妇幼健康的重要保障。相关资料显示,妇女对妇科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其预防、控制疾病的主动性高度相关。本研究调研了本地区1000名育龄妇女对妇科保健知识的认知度,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妇科疾患中起到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本地区1000名育龄妇女,排除患有器质性病变、精神障碍、除生殖系统以外的传染病患者。年龄17~49岁,平均年龄29.89±8.57岁,其中大专以上(含大专)332人,占33.2%;初中以上(含中专)346人,占34.6%;初中以下(含文盲)322人,占32.2%。公务员、教师209人,占20.9%,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工人192人,占19.2%,其中38人文化处于初中以下;学生288人,占28.8%.全部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农民311人,占31.1%,其中284人文化处于初中以下,占91.32%。
1.2研究方法:制定统一调查问卷和疾病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问卷调查员、妇科主治医师、实验室检验医师进行询问、检查并填写问卷和表格。调查时间段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
1.3妇科疾患标准:以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中设定的妇科疾病诊断标准作为本次调研的疾病诊断标准。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间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不同文化组别生殖系统累计患病率比对:对不同文化组别生殖系统累计患病率比对(n/%)。结果显示:a、b经比对p
2.2不同文化组别对妇科保健知识认知程度比对:对不同文化组别对妇科保健知识认知程度比对(n/%)结果显示:a、b经比对p
2.3不同文化组别早期就医率比对:对不同文化组别就医率比对(n/%)结果显示:a、b经比对p
3讨论
妇科疾病患病率极高,且部分患者会出现早期无症状表现,这就造成不及时就诊、不合理治疗的比例愈来愈高,致使患者病情无节制发展,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反复发作[2],给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结合妇科检查、实验室诊断调研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地区育龄妇女对妇科保健知识的认知度,从数据上可看出,文化层次与人群对妇科保健知识作用的认同率密切相关,且呈递进关系,即文化层次越高,对妇科保健知识作用的认同越高,患病率亦越低。这与陈少凡[3]等人研究结果相符合,说明掌握妇科保健知识可降低妇科常见疾病的发生率。
笔者认为,上述结果可以明确,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与患者对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息息相关。开展科学性妇科保健知识教育对预防和控制妇科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事实上,健康教育不仅是妇科临床科室护理的重要干预措施,也是社区、基层卫生机构计划生育重要的工作内容。早期妇科疾病症状不明显,但发展迅速,危害性极大。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循循渐进的指导,使育龄妇女逐步掌握妇科保健知识,自我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笔者认为,妇科疾病种类繁多,健康教育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定期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2)发放宣传手册,定期就相关内容进行适度抽查。(3)充分利用视觉教具、互联网进行互动,解答疑难问题。(4)建立翔实的地区妇科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帮扶。值得注意的是,从本研究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妇女文化层次较低,初中以下文化者占到了91.32%,因此,基层妇科健康教育应该将重心放于农村,同时还要关注到,由于文化较低的缘故,农村妇女可能在参加教育培训上存在被动性,在对知识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健康教育者应更加耐心、更加注重技巧和反复宣教,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结果。
总之,健康教育是基层护理人员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应该认识到,指导妇女及时发现和诊疗疾病,改善错误的不求医、推迟求医的行为,将是一种有效提高育龄妇女健康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Gerrmain A, Holmes K K, Piot P·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NewYork and London: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2, 1-55
为进一步了解及预测本地区未来妇科疾病的发展趋势,为落实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我们调查我县农村妇女常规妇科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3月为1121例阳高县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年龄25岁~75岁,其中,25岁~30岁270例,31岁~40岁345例,41岁~50岁356例,50岁以上150例。
1.2 方法 医生填写询问调查表及妇科普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生活状况、避孕方法、经带胎产情况等,做妇科检查,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行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滴虫、霉菌、清洁度检查,并行内诊检查、妇科B超检查。
2 结果 检出妇科疾病4类共728例,检出率64.94%(见表l)。
2.1 疾病分类序位及其年龄分布(见表l)。
表1 妇科疾病年龄分布 例(%)
注:不同年龄组4类疾病的分布情况比较,x2=54.793,差异有显著性(P
表2 主要的常见病年龄分布 例(%)
注:子宫肌瘤在41岁~50岁的发病率高,与其它年龄组比较,x2=9.415,差异有显著性(P
2.3 统计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和Z检验。
3 讨论
3.1 本次妇科体检1121例农村妇女中,发现728例患有妇科疾病,检出率达64.94%,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41岁~50岁组患病率高于群体水平。
作者单位:163316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科2006年2月至2009年4月对1560例孕产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1560例孕产妇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26.4±3.8)岁,孕25~41周,平均(38.1±2.3)周;其中文化程度:大学461例,占29.55%;大专623例,占39.93%;中专350例,占22.43%;初中130例,占8.33%。
2 护理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内容
2.1.1 入院健康教育 对新入院患者要热情接待,熟悉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各种生活设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消除陌生感,增强其治病的信心,使患者感到温馨和安全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病氛围。
2.1.2 孕期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营养合理搭配,运动量适宜,指导孕妇了解妊娠期的各种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告知剖宫产的适应证、术后的常见症状及护理,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2.1.3 产前健康教育 对孕妇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支持、生理上的帮助,这不仅能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还能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减少分娩时的各种干扰,使产妇增加安全感与自信心,取得积极的配合,同时指导孕产妇做好母胎的自我监护,讲解临产分娩知识,如监测胎动、胎膜早破现象等,产中介绍配合技巧,产后重点宣教胎儿护理方法、母乳喂养知识和母婴保健知识,根据孕妇已掌握的知识情况,正确指导胎动自测的注意点和关键点,正确数胎动,使产妇在产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使产妇愉快地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1]。
2.1.4 产时健康教育 指导产妇如何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给予精神安慰,使产程顺利进行,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开设导乐分娩[2],让家属陪伴,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使之顺利度过分娩过程,并指导产妇如何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给予安慰和抚摸,使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尽早建立母子感情、早吸吮,通过吸吮还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2.1.5 产后健康教育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术后有出血、血压下降、伤口敷料污染等,应及时进行处理。待产妇体力恢复后,指导和讲解育儿知识,介绍最新而有益的育儿方法;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喂奶的具体姿势,指导产妇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使之掌握有效吸吮的特点和重要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同时进食营养丰富的各类食物,如鱼汤、鸡汤等。
2.1.6 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后1个月左右进行随访,设立咨询电话等方式给予院外指导,指导产妇合理进食、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给予避孕指导,告之婴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地点,并告之产后检查的时间和重要性。
2.2 健康教育方式
2.2.1 专题讲座 患者最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与医护人员交谈和健康教育讲座,要深入病房,多与患者交谈,沟通,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良好护患关系,选择时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防治知识。
2.2.2 随机指导 充分利用晨间护理、晚间护理、护理操作等时间进行宣教。
2.2.3 书面形式教育 制作患者易懂的相关妇科手术病疾的健康教育资料,整理成小册子发给患者阅读学习。
2.2.4 健康教育专栏 利用病室走廊、橱窗、门口宣传栏、宣传架等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张贴形象化的实物照片、产前产后的饮食指导、更换衣被的方法、洗澡的程序及手法、母乳喂养的姿势、婴儿抚触方法、产后健美操姿势等,宣传到位,服务到位。
2.2.5 计划性教育 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计划的群体教育,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并发症、术前、术中、术后、病复训练等相关知识教给患者,消除紧张心理,建立有利于康复的行为,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干扰因素,以提高教育效果,健康教育不等同知识单向传播,要注重信息的反馈及效果评价,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要做到与患者共同学习,使其参与到其中来。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直接影响教育的顺利实施[3],健康教育与护理操作同等重要,不能只注重操作技能的提高,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各种途径参加继续教育,拓宽护理知识面。通过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其知识水平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和家属了解了围产期保健知识,保健意识和能力得以不断加强,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员素质得到更大提高。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