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的含义

工商管理的含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商管理的含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商管理的含义

篇1

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工商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运营的组织者和计划者,是控制企业运营的依据,在企业运营的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下飞速发展,就必须对工商管理进行调控。然而,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工商管理在工作方面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企业的运营无法正常进行,而且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面对这样的局面,企业必须加大对工商管理的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故本文就工商管理在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寻改进的策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含义

企业工商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一种,是一种可以计划、组织、领导和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能。在企业之中,工商管理占其主导地位,它对企业的发展起鞭策的作用,同时工商管理组织不但会加强对企业不好行为的监管力度,而且会提高企业的支持度,帮助企业发展进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优秀的人才、精湛的技术和充裕的资金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元素,企业的工商管理正是对这些元素起全面制约和管理的作用,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做到了物尽其用,也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二、工商管理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目标模糊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市场又为企业的进行活动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环境,实现合作共赢。然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传播和企业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了明确的社会责任,使得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不少行为违背了国家律法,走上了不归路。

(二)企业工商管理体系不能与时俱进

在企业实行转型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的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工商管理体制的落后,企业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还未建立,进而导致企业的众多工作不能有序的开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同时,企业在工商管理的方面执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只是盲目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先进管理方法,在运用时不懂得变通创新,不利于企业的有效管理。

(三)企业经营模式的落后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较为传统的经营模式,不能与市场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同时这种经营模式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状况,只会阻碍企业发展。此外,企业内部不能齐心协力,而是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如生产部门只负责自己的产品生产,不注重质的保证,又不能与市场部门很好的沟通,导致许多产品堆积,使企业在投资大量资金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而且企业的市场部门若不能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会让产品的销量降低,造成企业经济亏损。

三、企业工商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明确企业工商管理的目标

如果缺乏明确的企业工商管理目标,直接损害的就是企业的利益,所以在工商管理之中,企业要有着明确的工商管理的目标,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方案和战略性计划,从而使得工商管理的工作有序进行,此外,企业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要规范工商管理的制度,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共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工商管理体制的改进与创新

在国家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工作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要想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不得不完善与工商管理相关的一系列管理体制。第一步,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发展意识,有着向前冲的勇气。第二步,要制定较为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在体制的规范下将管理工作拉入正轨,帮助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企业要严格监督工商管理体制,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企业工商管理更需要培养管理人才,他们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有效的管理;他们能快速准确的为企业分析利弊,找到最佳的发展路线;同时他们也可以为企业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帮助企业进一步发展。所以企业要重视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四、结束语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工商管理,只有把工商管理的工作做好,做大,企业的业绩才会蒸蒸日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会提高,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提升,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

作者:傅晋虎 单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的含义就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模式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过程[1]。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企业工商管理能够规范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标准,主要包括日常工作、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企业工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管理质量,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以往的工商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改善公司管理的方式,发挥各职能的作用,推动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不同职能之间的关系

(一)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管理职能属于工商部门对企业行使的主要职能[2]。但行使该项职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总体来说,工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引导所管理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展开工作。此外,还要带动弱势产业共同发展,引导企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产业;另一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发展饱和的产业进行分流,拓展外地市场。为弱势产业积极引进资金,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工商管理部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对象主要是处于困境和发展受到阻碍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对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3]。由此可见,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是为监督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状况,还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新时期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在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体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按照地区划分,很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工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还减弱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为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标准,规范企业的工商管理行为。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工商管理是一项相对具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且涉及内容较多,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然而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中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除此之外,很多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人才培训时,只是单一的传授书本理念,且教学内容陈旧、考查方式单一,还忽视了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真正的将掌握的管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在培训时,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引导管理人员区分现代的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三)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执法力度不够

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市场和企业两方面,还是我国依法治国的直接体现[5]。然而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相对薄弱,执法手段也比较缺少。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得出,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和强制执行权进行了分离,很大程度的削减了执法的权威性。此外,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地方保护现象,限制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甚至出现私自规定工商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当地政府的认可才能对企业开展管理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公正,也对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带来了不利影响。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遵守依法行政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运用依法治国的方针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

(四)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有待完善

篇3

几年前,大学本科招生时,工商管理专业较为抢手,考生报考踊跃,招生人数甚众。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作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于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适应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商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计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不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许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业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科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能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篇4

引言

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了时代进步。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经济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以良好的秩序进行下去,不但要依靠国家相关制度的扶持,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职能。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我国新时期下,企业工商管理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出自身的职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企业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经济贸易战随处可见,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带动经济繁荣,企业工商管理在我国的企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整个社会经济中,企业工商管理在整个经济发展中以及在政府经济社会中,有这样两个基本职能。

(1)企业工商管理部门在企业市场监管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对市场主体的门槛进行监管,把控好市场流转的秩序,保证市场起到一个良好地运转。同时,对社会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监督,在做好市场监管工作的同时对经济做出必要的把控。

(2)积极发挥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主权,不忘自身的功能与职责,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投入到公共服务与经济调控的基本建设中,对应社会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是一项综合功能,在企业运转过程中,为了使企业管理更加符合企业需要,在分析公司的管理方式方法中创新发展,更加合理的去运转整个公司,在每个阶段企业管理都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整体的结构支撑下,不断完善体系。

2. 企业工商管理职能应遵守的原则分析

2.1 公正执法原则

企业工商管理,在进行市场监督的过程中,公正执法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企业工商管理如何遵守公正执法原则,简要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点,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加强对企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与普及,让企业对工商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具有一定的认识,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还要引导企业正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便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观念。第二点,针对已经发生,涉及到工商管理法律法规的违纪案件,工作人员应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了解,根据情节严重性进行惩罚与教育,以此为可能存在违法经营的企业敲响警钟,使得企业正确认识到依法经营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执法者树立威信。第三点,企业执法者应始终保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企业内部存在的违法乱纪人员给予严厉惩戒,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以落实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优势,切实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和谐稳定。

2.2 实事求是原则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在执法的过程中,由于面临的都是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其中不乏涉及到一些敏感度较高的话题。因此,一些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监督环节中,会有意识地回避一些敏感度较高的话题。长此以往,势必会对企业以及工作人员自身形象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总体实力的不断进步,要求企业工作人员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应时刻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以往的执法方式以及执法态度进行积极转变。当遇到敏感度较高的话题时,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规避,应勇敢的正面回答,积极的寻求解决措施。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还要注重尺度的把握,不要以各种理由敷衍,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企业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1 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工商管理在经济市场中,主要通过约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行政工商管理部门所批准的经济主体监管,允许在符合我国市场经济政策、系统的范围内合法经营,以便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把控着市场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市场的经济秩序要求工商管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再相关业务上不断创新,加强相关业务能力。

3.2 促进市场规范

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市场规范,在实现经济秩序可以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加强中国市场参与者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合理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市场准入机制逐渐成熟,在正确的流程下,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就可以进入中国市场。通过现有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地推动管理制度改革与完善,加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市场经济管理办法,选择合适的企业管理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3.3 风险防控

就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形势而言,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是重中之重。企业管理监督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今天,必然会面对更多的问题,而在当前企业环境和运营风险的双重负荷下,身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会有一定的发展限制,但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会加强企业的动力,一定程度上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但如果满足于现状,对外来经济的冲击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经济效益,更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这也恰恰证明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控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促进在发展过程中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风险做到全局的预测与管控,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细节都可能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所以风险的有效防控也是企业工商管理的重点。

3.4 强化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工业和贸易部在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市场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对不法分子的利益造成了打击,在虚假宣传中的非法广告和广告行为,为广告市场带来了极大地负面影响,为了维护广告市场的稳定性和信任,工商行政管理部严厉打击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害的广告行为,促进经济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监管过程中,企业工商管理在市场运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监管作用。此外,在我国贸易和经济中,建立健全企业工商管理体系制度,更能够不断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平稳的向前。

4. 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的工商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的发展现状、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之后,根据国家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进而保障企业的管理质量,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工商管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

4.1 工商管理体制不健全

工商管理体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步伐。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是按照地区进行划分的,不利于地方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企业的管理体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此外,工商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企业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对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失误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才能促进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发展问题。为此,企业的工商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不断的完善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各司其职,不断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4.2 缺乏相关的工商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对于专业含量较高、内容复杂的工商管理来说,更加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管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着人才不足,许多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人才培训的时候,只是对课本进行单一的传授,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人员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难以将所学的工商管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工商管理活动中。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上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来说,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企业在对工商管理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与具体的工商管理知识相对应,需要认识到企业工商管理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的不同。然后,将企业工商管理的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让企业的工商管理人员在学习的时候了解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同时,相关的工商管理人员没有对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存在着思想懈怠,行为懒散的行为,给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发展与对策完善带来了不良影响。企业的工商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负有重要的责任,如果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没有认清自身的工作责任,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难题,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阻碍。

4.3 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的内部的工商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出相应的管理职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内部管理职能的充分发展是促进企业工商管理的完善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职能,对工商管理职能进行内部的详细划分。但是,现阶段,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职能的划分不细致,出现问题难以将责任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经常会发生责任推诿的现象。工商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性的工作,其工作内容也十分的繁杂,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工商管理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那么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一定就会出现披露,给企业的工商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4.4 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不足

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表现,也是促进国家政策得以真正落实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在执法力度不够,相应的执法手段也比较少。例如:在工商部门执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分离的制度,导致执法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减了。除此之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地方保护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工商管理部门职能的发展,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执法的公正性。

5. 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完善对策

为了促进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措并举,针对工商管理职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促进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5.1 积极转变对企业工商管理理念

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变革、社会在变迁,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正确的管理理念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对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相关管理人员也要转变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正确的管理意识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管理人员除了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外,更要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需要对服务的含义重新定义,并提高认知,要做到以人为本,将服务对象的利益放置首位,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从而促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性。

5.2 企业需要健全工商管理体制

体制的健全是完善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根本对策。鉴于此,工商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管理体制度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统一化的工商管理体制,防止地方工商管理的保护主义。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工商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为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工商管理标准。进而规范企业的工商管理行为。此外,在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中,为了充分的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工商管理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只有了解了工商管理的内容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促进企业的经济不断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5.3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工商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鉴于此,需要加大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和培训,为工商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管理人才。具体来说,重视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人才与实际管理需要相符合。与此同时,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引导工商管理人员区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与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别。进而提升工商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开阔工商管理人员的视野,为我国的工商管理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具体来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对企业的工商管理内容进行细化管理,将工商管理的工作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内容,按照既定的计划、既定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企业的工商管理职能,让企业的工商管理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步伐相一致。而对于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需要及时的对工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需要不断细化企业的工商管理职能,将工商管理职能进行细化,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职责详细到某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防止出现问题之后出现责任推诿。

5.4 加大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

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要加大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丰富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手段。鉴于此,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违反企业工商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让企业的工商管理职能充分的发发挥出来,进而促进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

企业管理本身是在企业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良好的企业工商管理,可以避开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的工商管理需要与时展的步伐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一致。现阶段,我国工商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为此,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健全工商管理体制、加大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和培训、加大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等措施,促进企业工商职能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春伟.基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J].中外企业家 ,2019(30)

[2]张丽.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 ,2019(18)

[3]于松玉.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职能探索 [J].现代商贸工业 ,2019,40(29)

篇5

1网络经济的含义

网络经济主要就是指通过利用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发展的经济。网络经济也可以被称为信息经济或者互联网经济。在网络经济当中,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数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两者主要就是以传播媒介的身份来为网络经济提供服务的。网络经济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较而言,能够有效地节省劳动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同时,网络经济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对于工商管理行业产生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及时发现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就能够推动工商管理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1]。

2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的作用

2.1使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得到改善

当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之后,对于信息沟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够使实际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如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那么就可以针对网络技术设立起工商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流程,通过利用网络来完成工商管理的各项工作,从而使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实际的工作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缩短,并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方式进行改善。

2.2将工商管理部门的成本进行降低

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客户能够对产品进行多元化的了解,并且商家、客户以及物流这三者的有效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将客户的购物流程减少,除此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店铺租金以及营业成本得到了控制与降低,企业的人员管理成本也有了一定的降低,通过利用网络完成对于员工的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办公场地的租赁费用,同时网络经济也使企业的销售业绩以及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使企业能够在拓宽营销渠道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资金[2]。

2.3能够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

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开始共享,而信息共享则意味着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工商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信息化技能以及互联网素养,同时还必须要始终保持较高的市场敏感度,能够把控好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市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能够抢占先机,使自身的销售利润得到提升。

3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的发展策略

3.1创新工商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工商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信息量,导致工商管理所具有的指导性相对较为薄弱一些,在现阶段的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作出改革,工商管理将不再是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而是要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规范化体系,从而推动网络经济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工商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也应当将创新理念进行融合,并在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不断改进现阶段的工商管理理念,从而促进网络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3.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

在经济发展当中,工商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监督约束,从而确保其能够将自身的效用充分发挥,并且要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同时也要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有序发展。

3.3使工商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得到提升

在网路经济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人员必须要秉承诚信的理念,同时要求工商管理人员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能够进行跨学科的钻研学习,能够良好地掌握经济时代下的市场发展以及经济时代特点,要对此具有良好的前瞻性以及掌控能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为企业培养核心工作团队。

4结语

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必然离不开工商管理,想要确保企业能够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获得发展,就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做好维护,确保市场经济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从而确保国民经济能够得到增长。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工商管理部门必须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合理地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经济管理力度,使管理模式得到创新,并将工商管理的职责落实,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篇6

在市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更要明确工商管理在其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要居安思危,探寻出更好的工商管理措施,来净化市场经济环境,稳固市场经济体制。在对市场经济其调控作用的因素中,工商管理是一种现代化比较成熟的方式。自由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其产品和销售是由价格所决定的。所以,工商管理作为影响价格和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深远意义。

1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管理简述

何谓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商管理,其含义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即是运用管理学的手段以及经济学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来对市场经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以及发展来进行研究。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不同的。管理现有的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工商管理者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开放的思想把市场经济的特性同国内目前的形式结合起来。以往在对于工商管理人员的培养中,往往过分注重对其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很好的对当前的市场经济进行管理。工商管理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出以下的几种职能:首先是工商管理可以规范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完善,而工商管理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它为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次,工商管理起到了桥梁作用,积极沟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国家基础性建设。我国的工商管理属于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最后,工商管理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工商管理的职能发挥对象主要是企业,其发挥的主要职能也是体现在企业管理中。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各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工商管理则给这些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防止企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

2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管理现状

对于我国而言,工商管理的作用是很明确的,就是要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不受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所不同的地方。价格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的制造成本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同时消费的对象也由产品的价格所决定。在这样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个企业间的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所以不同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增大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但在这个过程中,工商管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工商管理负责监督商品的价格,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的工商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对商品的价格起着决定性因素。还有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结构也需要被改进,目前工商管理的经济监督功能并不能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管理的艰难之处。

3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的作用

3.1工商管理可以净化市场环境

我国之前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其加以监督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商管理,它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监管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的发展,对准备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企业是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监管指导作用的主要对象,所以在企业管理中主要体现了工商管理的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领域,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商管理在其中一方面监督企业间的竞争行为,防止违反乱纪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保护每个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绿色的市场环境。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得我国经济遭受的伤害降到了最低,工商管理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2工商管理可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变革,与之相对应的工商管理体制也需要相应的改变。我国的经济类型从主要由国家控制逐渐发展为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形式,这使得我国经济类型得到多样化,也导致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工商管理的作用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类型的改变逐步作出调整的,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分配制度和流通制度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主体仍然是社会主义,所以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还要发挥监管与净化作用。但有一点需要明白,无论如何改革目前的经济体制,我国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类型共同发展。但毕竟是市场经济,要尽量减少工商管理对其的干预,保证其自由经营,提高企业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性。

3.3工商管理可以引导经济发展方向

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经济制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国,国家宏观调控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工商管理正是我国宏观调控常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国家与市场进行双重调控,自从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对于经济的调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宏观调控作为控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因此,新时期下国家会加强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可以保证总的经济性质不变,以及保证经济的发展方向始终朝向正确的方向,工商管理正是我国用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细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逐渐放权给企业,造成我国很多企业都将发展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位,而没有考虑到人民的真正需要。国家作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势必要将偏离正确轨道的经济发展引导回来,发挥宏观调控应有的作用。我国通过工商管理的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力度,努力使经济发展走上正确的方向。而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国家更应当加强宏观调控,运用工商管理的措施,将拉动内需作为奴隶的方向,努力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各个企业的危害。虽然工商管理的作用很重要,但也要注意其仅限于起到监管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靠工商管理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监管部门也并不能对企业的经济实际发展起到控制作用。在引导企业进行发展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不可盲目采取强制的方式进行管控,而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鼓励企业设计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使其将国家与需要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

4结语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管理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社会逐渐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工商管理部门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变革。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工商管理,需要其提供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也为每个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工商管理部门需要不断作出调整,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主义经济,为我国的经济保驾护航,助其早日腾飞。

参考文献

篇7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 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篇8

就目前企业发展情况看,还存在部分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了解不深的局面,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基本的工商管理目的和工作性质内容都不是很清楚,这些企业从深层含义上讲是对于工商管理的一种脱离,必然在发展过程中得不到重视,无法进行有效的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的深入与构建。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建设过程的有效措施。

1 构筑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企业发展过程上需要有明确的方向以及目标,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可以实现这一点,如今市场竞争使得企业要想有效发展,就要在合理的规范与规定范围内进行不断融合工商管理内容,保障经营的合法性与永续性。同时,在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要有充分的了解,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法律为根本标准线,构建系统化工商管理,这样也可以减少复杂的工作负担,为提前找到符合企业发展的办法奠定良好基础。

1.2 工商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管理能力与控制力的前提条件,在企业中建立有效合理的经营事项是必要的,也是前期发展的有效保障。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工商登记管理,工商登记是系统化工商管理重要组成,在企业建立与发展变更等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给予合理的建议,工商管理模式的构建符合企业发展,也是与企业各项活动密切联系的。

2 构筑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的意义

2.1 利于转变工作模式。工商登记内部的管理工作是法律事务部所承担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在防范企业发生违法犯法等现象的过程中,工商登记管理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企业避免出现法律风险提供基本保证。因此,企业构筑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使工商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改变了只参与登记手续的办理工作的模式,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工作的过程,采取事前进行良好控制,发展过程要重点把握的工作原则,这样就能够保证企业避免法律风险,有效的增强企业在管理上的控制能力。

2.2 利于创建初步的管理机制。在企业中构筑企业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对工商登记管理的实质得以充分了解,加强对工商管理的重视,明白工商登记管理能够促使企业避免出现法律风险,从而使工商管理机制得以初步创立。同时也利于提升企业控制力。能够为企业进行各项工作的发展与改善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并能够对企业在进行营业执照的注销等活动时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并对企业其他各项事务进行登记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控制能力及管理能力。

3 构筑系统化的工商管理建设的具体实施

3.1 强化管理意识。在企业中,对于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建设必须要提高企业管理意识,把工商管理意识放到工作之中,提高重视度,在相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学习工商管理知识等活动,进一步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责任心,提高登记管理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加强企业工商管理积极性,做到与时俱进。为了有效提高具体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方式进行:

首先,以人为本,在每个企业管理过程,员工的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有效的人性化管理,通过以人为本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符合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在任用人才和管理部门上都要以能力为主,不论资排辈。其次,在新时展过程,要迎合时代因素,管理意识都需要开拓,避免产生视野的局限性,从传统理念深入转变为新时代创新发展思维,进而更好的适应企业时展需求。这样每个工作人员也不会是被动接受管理,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工商管理知识,进而迎合了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建设的顺利进行。再次,观念要创新,系统化工商管理构建必须有创新意识,企业管理过程在每个时间段或每个时间领域都在不断改变,也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使思想意识满足各项经营管理需求,对于管理层来说更好的思维,长远的管理目标,都会促进企业长效发展,企业在系统化工商管理过程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不断提高了自身能力,企业员工也在建设中提高了自身能力。

3.2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制度体系

要构筑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与制度体系。例如,为了加强企业对分公司的管理,可以采取清理整合的方式。强化队伍素质。在构筑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时,必须把握好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企业可以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掌握工商登记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可以专门聘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来为工作人员传授相关的知识及经验,使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业务工作。通过这几项措施,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法律意识,长此以往,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在合法的范围内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3.3 协调与其它业务的关系

在企业中,工商登记业务并不是孤立的一个环节,它与很多业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相关业务又涉及企业的很多部门,例如人力资源部、资本运营部、审计部以及法律事务部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缺少任何一个业务部门都无法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构筑企业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时,必须协调好工商管理与其它部门的关系,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积极的配合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从而保证各项事务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

3.4 规范执照注销程序,坚决杜绝违法行为

无论是在企业的任何部门,都需要规范化进行各种执照的注销程序。注销过程按工商部门规定依法进行,在相关资料的交接与申请的同时,必须严格管控,避免发生不规范或违法行为,进而保证相关的管理人员被安置稳妥,以及做到相关资料的顺利交接。企业的经营需要管控,这样才可以保证其在经济建设中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强化,在企业经营中杜绝违法行为非常重要,并且企业工商管理建设过程需要提高法律管控能力,这样企业发展过程有了基本法律法规的控制也稳定了市场环境。企业在经营过程必须安装规定办理工商等登记,对于设立、变更和注销等行为都需要经过工商机关的审核,没有达到要求的坚决杜绝违法经营等行为,对于非法转让的也要给予严厉处理。维护工商管理的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建设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进行简单明了的分析,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商管理,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积极性,对其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建设改变了传统模式,提升了各项事物的掌握能力,在企业大环境竞争中有促进发展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所以,我们对于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必须给以重视,不断健全,通过提升与强化管理意识,使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张学龙,肖阳.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创建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1.

篇9

如今的企业中,无论是建立还是在经营过程中都会不断进行改制与转变,也会遇到很多现实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与新动态,企业应该更好的进行变革更新自身能力,与时俱进。在企业发展中,工商管理是一门新的学科,也在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变革,所以在企业中深入进行工商管理理念的实施是有必要的,这样会成为企业建设与不断提高过程上新的助力。 

一、工商管理的概念 

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需要引入的,其中无论是从企业经营,还是从企业内部优化管理,都属于工商管理范畴,工商管理专业性非常强,工商管理模式的融入作为企业管理能力与控制力的必备因素,完全可以在企业中建立有效合理的经营事项,也是部分企业前期发展的有效保障。工商管理通过经济性和管理学依托,进而在管理形式上又融入了新的手法,在企业建立与发展变更等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给予合理的建议,可以决定企业竞争力,总体来讲,其含义深而广,在企业中也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也是与企业各项活动密切联系的。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意义 

工商管理的意义广泛,首先提升了企业在运作时候的基础效率,也提高了成本利用,降低了成本运作,工商管理在企业中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发展程序,节约了并减少了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资源配置得到合理的投入,抑制了资源不平均使用的情况。其次明确了企业日后发展方向和目标,在企业发展过程有了工商管理理念的迎合,无论是对市场的调查,还是对市场的长远分析都得到明显提高,可以促进并明确企业未来发展走向。再次,在员工管理方面有所助力,对于奖惩的掌握十分到位并合理,因为工商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在对员工管理过程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在员工获得福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业绩的增长。同时工商管理理念的融入,也提高了企业资本运作力,保证企业投资与日后资金合理运作。 

三、当前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实施现状 

3.1社会环境影响企业管理理念的实施 

我国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强劲迅猛的发展,但与国际上经济发达市场健全的国家相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从建国以来体制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透明和不健全的地方,官本位思想严重,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盲区与漏洞,这使得某些企业为达到利益铤而走险不择手段,行贿官员、钻法律空子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早先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当前山西煤企的大肆行贿案等等,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公平发展的原则未能够充分的发挥,这都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科学观理念的实施开展。 

3.2管理理念实施不到位 

管理理念的实施需要人来完成,企业工商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下企业要转变的管理方式,在对待管理中人的问题,其应该是相对全面的,而非单单是企业的精英,全体人员的全面发展才可以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然而根据员工价值的贡献分配利益本质上是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的。这里讲的以人为本本质上是对每一位员工自身价值发展以及尊重理解来说的,这和员工的能力无关,应当是每一位员工都平等享受的。企业的发展不只是需要人才,更需要每一位员工的辛苦努力,可以说员工的发展就是企业的发展,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四、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理念运用策略 

4.1在工商管理中,通过科技创新理念的进一步开展是必要的 

如今的企业中,科技是发展的长效动力,对于企业实力的增强,从另一方面看也会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上分析,科技有利于帮助工商管理理念的进步一完善与运用。我们在进行运用过程可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也可以参考先关研究资料,首先从培养人才方面入手,强化人才自身工商管理意识。在企业中对于工商管理模式建设必须要提高企业管理意识,把工商管理意识放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重视度,对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开展学习工商管理知识的活动,进一步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责任心,通过这些方式加强科学技术与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融入,做到与时俱进。此外,要重视奖励机制的建立,进而保证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4.2资本经营的管理理念运用 

在工商管理论文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资本运营的有效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资本的最重要的属性便是流通,只有处在流通中的资本才能体现出最大的真实价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资本增值的过程。流通中的资产包括增量资产、存量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企业将这些资产进行动态整合从而达到资本的增值,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创新以及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来促进资本增值,进而利用产生的利益扩大企业的规模,可以说资本的有效运营是实现工商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除此以外,企业还应该善于利用可支配的社会资源进行发展,比如融资,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大的资本保障,近期我国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融资便是一个例子。资本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但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的坚实的物质保障,更为企业长远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 

4.3在企业中深入工商管理理念,针对企业的实际优势,进行积极培养,提高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在每个企业管理过程,员工的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有效的人性化管理,工商管理中也有对人的管理,通过以人为本提高工作效率是深入工商管理人才管理理念的基础,达到符合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在任用人才和管理部门上都要以能力为主,让其逐步适应企业发展,在新时展过程,要迎合时代因素,管理意识都需要开拓,避免产生视野的局限性,从传统理念深入转变为新时代创新发展思维,进而更好的适应企业时展需求。这样每个工作人员也不会是被动接受管理,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工商管理知识,进而迎合了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理念不断深入与提高。 

五、结束语 

综上,无论是企业内部改革,还是外部竞争,都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融入,旨在提高对于工商管理理念的认识,进而能够在企业中进一步融入工商管理理念,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内部优化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逐渐运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并为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工商管理部门也应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各项工作当中,在信息化理念的指导下,有效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1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工商管理部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如今,社会上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作为监管市场的主要部门,工商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工商管理部门的事业,还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为电商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另外,在工商管理部门推行信息化也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确保工作规范化、合法化,为工商管理部门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还可以提高工商管理部门内的领导和员工的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

2工商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在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工商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的很大的差异。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避免出现形式化现象。从目前情况来看,工商管理部门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思想上存在误区。在工商管理部门内,不少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知,认为配置了计算机,安装了网络和软件就是实现了信息化,有员工表示自己更喜欢传统的工作模式,思想上比较排斥信息化建设。②缺乏基础性设施。不少地区的工商管理部门所使用的软硬件设备已经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也没有对系统进行及时的清理,影响了工作的效率。③没有明确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使得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还有不少工商部门存在考核不到位的现象,导致信息化工作的质量逐渐下降。④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信息化素养较低。工商部门没有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还有些培训只是表面工作,没有实际价值,无法真正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

3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在工商管理部门内,要顺利实施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应积极改变以往的培训方式,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相应的培训,不仅要让员工学会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方法,还需要让员工了解软件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人员的监管能力。工商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激励制度,激发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热情,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3.2转变观念,深入了解信息化建设

工商管理部门应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工作人员错误的认知,让工作人员明白信息化建设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还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信息化理念引入到管理工作中,更新自身的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了解社会发展的信息化需求,积极研究信息化技术,提高工商部门的监管能力。

3.3加强工商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要推动信息化建设更好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①做好领导工作,对信息化建设提高重视,努力克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②建立完善的制度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确保信息化工作真正的落于实处。③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从而提高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的质量。④建设信息化工作的安全保障制度,保护好工商部门内的网络安全以及管理数据,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4结语总之,在工商管理部门内推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的必然趋势,因此,工商部门应在深入了解信息化建设含义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工商部门传统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工商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高成吉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经济全球化发展下,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在其环境下企业如何增加自身市场份额,优化配置各项资源、提升企业效益,是当前企业发展中必须考虑的一项问题。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形式,工商企业管理成为研究重点。特别是当前管理模式与发展不相适应,需积极开展改革创新工作,针对当前其中存在的问题,来优化工商管理措施,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1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1)含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工商管理是一种重要形式,在企业发展中意义重大,具体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产品销售、人员配置和财务控制等。在工商管理方面,就是以较少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下保障企业发展中人才等各项资源高效配置。

(2)特点。首先,企业工商管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实际管理中人员配置、工作调控等活动都是围绕人来开展的。工商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丰富其管理手段,并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形成补充,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其次,企业工商管理在调配资源方面有一定作用,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优化相关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资源流动环境,提高企业效率、增强凝聚力。

2新时期升企业工商管理存在问题

(1)风险管理能力欠缺。当前在企业运行中,更多的内容涉及到工商管理,其范围更广,导致企业发展中面临更多风险,但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对风险管理的关注。没有系统分析研究企业管理中市场因素影响,存在盲目投资扩张的问题,在不合理决策下导致企业财务方面出现危机,企业发展中面临严重风险。在此情况下,由于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就会加大企业危机,威胁到企业生存发展。同时一些企业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中,存在照搬现象,而没有结合自身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因此管理系统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比如在企业财务管理、经营销售管理方面,由于风险管理体系缺失,因此没有全面分析客户信用情况,在决策中主观性较强,导致企业无法控制客户信任风险,是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的。

(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会受到管理人员素质影响,当前其中一项重要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很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但却在重要岗位任职,在实际管理中风险意识不足,而只是以主观意识决策导致风险进一步增加,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凝聚力也会降低。

(3)工商管理培训不到位。首先企业对工商管理重视度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很多企业都开展了工商管理培训,但多是生产和营销人员短期培训,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培训重要性。其次是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比较单一,企业和管理人员都将其作为重要任务,设计培训内容、形式过程中没有针对性而比较落后,也难以收获预期培训效果。最后是缺乏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建立起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积极有效提高培训成效,保证其成效。但在实际管理培训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可行的考核体系,只是简单完成了内容,具体考核设置则比较简单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

(4)企业内部责权不明。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内部人员调度分配,合理进行内部任务分工,实现权责对等。在企业的高速运行下,要确保各个员工的作用都能发挥出来,合理利用各项资源。而由于内部权责不明,因此实际分工权责比较模糊,存在消极怠工等问题,难以发挥其规范、制约员工工作的作用。

3新时期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策略

(1)积极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需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转变自身管理理念,使其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在管理中,企业要积极总结作用,在学习培训下提高管理水平,打破旧的管理理念和传统,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管理需求。

(2)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第一,在新时期下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需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强化风险管理。在传统的工商管理中,企业风险管理是在多部门分散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内容重叠会加大企业财产损失。只有在管理人员加大对风险管理重视的情况下,才能加强警惕,提高分析和控制风险的水平。第二,企业需在内部工商管理方面,独立设立风险管理部门,为其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等。相关人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完善协作记住,必须分为风险调查和补救小组等,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提高运作效率。第三,完善考核体系,在其中纳入风险管理部门员工工作态度和成果,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激励,提高员工风险管理积极性。

(3)优化工商管理培训。要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工商管理培训进行,可以采取两种类型的培训方式,就是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培训内容更加多元。以线下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定期更新其新知识。线上培训就是进行课程、视频学习,在线问答、模拟实操等。这两种培训方式的结合,可以方便员工相互切磋问题,优化实际培训效果。

(4)明确企业内部权责划分。在企业内部权责不明确的情况下,实际工作中会存在较多漏洞,一些员工会借此逃避自身责任,在问题发生后存在推诿情况等,而影响到企业工作效率。因此要重视完善内部制度,明确划分权责,将其与奖惩制度结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不断提升自身工商管理有效性,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当前需全面分析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存在不足,探究其改进策略,促进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增强。

参考文献

[1]潘宝军.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0):60-61.

篇12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篇13

1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理念的同时,首先需要根据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见表1),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p#分页标题#e#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

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