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消防工程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设工程消防质量关乎建筑的安全,不仅与企业的生产息息相关更是和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安全联系紧密。因为消防质量不过关,导致的无数无辜生命的失去以及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不计其数。而在保证建设工程消防质量的工程中质量监理是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监理在建设工程消防质量监理管中的作用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内外建设工程监理现状与发展
1、国外建设工程监理现状与发展
建设工程监理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被称作工程咨询,是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接收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所进行的,旨在实现项目投资目的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程建设项目前期投资的咨询服务,对拟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或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以判断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或有一定的收益;二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督服务,通过与业主签订合同,受业主委托,代表业主进行项目管理并维护其利益。
2、国内建设工程监理现状与发展
我国最早的建设工程监理出现在1982年布鲁革水电站建设,按照世界银行的贷款要求,组建了一个独立于“鲁布革工程管理局”运作的“工程师机构”,该机构由工程师代表、驻地工程师和检测员依据国际合同管理方式组成,代表业主对施工现场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此处的“工程师机构”即为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雏形。从1988年开始,我国正式开始推行监理制,其发展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88-1993工程建设监理试点阶段。这阶段,通过在各指定城市开展建设监理试点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及验证监理制度在我国的可实施性。
1993-1995工程建设监理稳步发展阶段。这期间,建立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节省了工程建设成本,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6年到现在,工程建设监理全面推行。在国家和政府部分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逐渐走向法制化,得到了全面推广和长足发展。
三、监理工作在消防质量把关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中虽然明确了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消防质量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缺乏认真审查,往往出现形同虚设,合同纠纷等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保证监理工作的顺利执行。
2、监理单位在认识上仍不强,仍然存在消防工作是消防机构的事的思想,在消防施工单位资质把关、消防产品和防火材料质量进场把关、消防设施的施工程序把关等方面存在得过且过的情况。
3、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承包商的各种具体要求并非都经过监理方,因
而降低了监理方应有的作用,而且使施工承包方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多头管理,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反面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消防监理工作的基础和必备手段
从大量工程建筑的火灾事故调查表明,不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法规和施工规范是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事故的重要原因。加强工程建筑消防标准的实施监督,对保证消防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消防施工和验收规范也分为高层建筑及建筑工程两大部分。其中高层建筑一般按专业分为总平面布置和平面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防烟和建筑构造,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电气电源等。建筑工程一般分为厂房、仓库、民用建筑和消防车道等。在实施监理时,对于以上各系统施工规范和验收规定都应根据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范围,要针对性地参照有关国家消防规范进行学习。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排烟支管设置防火阀的条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中,对点型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及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验收规范中,如对卤代烷、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系统的抽验,应在符合现行各系统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30%抽验,其控制功能,人工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如果在施工中不掌握以上规定,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火灾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监理人员也是不能推诿的。因此,掌握消防施工及验收规范是每一个消防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五、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过程消防质量把关
1、把好消防设施施工单位资质关。目前,市场上消防设施施工单位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单位的资质颁布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仍然说法不一,没有一个更为规范的程序,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承包资质没有明确规定,更多的是参照建设工程其他标准执行,因此监理单位在消防设施施工单位资质上一定要严把关,防止弄虚作假,根据施工业绩等合理把关,挂靠单位一定要有该单位的合同和委托证明材料。
2、把好消防产品、防火材料进场质量关。消防产品、防火型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进场之前,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必须提供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认证证明材料,监理单位对进场消防产品质量有异议的可联系当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产品进行把关。
3、把好消防设施施工程序关。工程一旦准备开工,监理工程师首先审查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等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力量等情况,确定监理方的监控目标,制定监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把好建设工程消防质量验收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令第106号《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依法应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备案审查抽查到的建设工程,监理单位有义务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消防质量验收,并提供相关资料记录。对未纳入审核验收行政许可、在备案审查又未被公安消防机构抽查到的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应对该建设工程消防质量施工过程中的监管负有主要责任。
七、结束语
建议监理在建设工程消防质量监理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以及验收过程中监理对于质量的控制以及保障是尤为重要。同时,实际工作中除了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按章办事之外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严格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清立.建设工程监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管理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一、概述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实践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实践本位的课程改革模式”之一,它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题,引起了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关注。尤其注意学习其中蕴涵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序列,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由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接受;各种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也是学生按照教师讲授的操作步骤,依葫芦画瓢、亦步亦趋地去完成,使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受到禁钢或局限。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则是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参与设计、实施、评价的过程,以及在对整个过程的分析、反思、检查、验证、丰富、更新中,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认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在这种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指导下,对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进行了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十几年来,对于财务及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在一些高职院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都特别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的课程改革早已提出。而且这个步子的确是迈开了,但是否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如今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本文以《基础会计》为例来说明课程改革的思路。由于这门课程是今后学习其他相关专业技术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其改革力度直接关系到以后各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
二、开发方法
(一)开发思路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一个客观分析与主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分析和描述工作过程是确定学习情境和设计教学项目的基础。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有教学价值的工作过程描述出来,并将其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尽量以教学项目的形式呈现。与传统课程开发相比,这里设计学习情境的过程不是一个归纳过程。而是一个解释的过程。要想深入分析工作过程,必须首先详细描写工作过程的各个层面,这些层面包括基本工作对象、重要的工作组织方式、工具以及社会和企业对该职业(专业)的期望。在教学情境和教学项目的设计工作中,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所确定的学习任务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的实质,是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因此,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是课程开发人员的基本功。它一般要求开发人员在对企业该专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工作任务放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和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
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学习领域,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准确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给出学习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得到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最后,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对整个专业每个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开发,将学习领域变成可以教学的课程,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二)开发步骤
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过程一般可分成8个步骤进行:
1 吃透所开发的职业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了解工作过程的特点;
2 分析该职业的学习条件:
3 分析和了解该职业的行动领域:
4 描述各行动领域:
5 选择需要学习也可以用于学习的行动领域:
6 将该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
7 描述各学习领域;
8 表述学习领域中的各个学习情境,可能时设计成教学项目。
三、实践与探索
本节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介绍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的实现。
(一)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实现会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技能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会计理论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企业各项交易事项的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从应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基础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通过应用企业各项交易事项发生的原始凭证,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账务处理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综合知识和业务处理能力,面向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一线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1 能力目标:
以会计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会计账务处理中相关的技术以及会计信息、会计报表编制的方法,具备一般的账务处理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2 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和审核方法及其对应会计要素;(3)掌握常用的会计科目和会计专业词汇;(4)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方法,并能根据业务的需要编制会计凭证;(5)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置账户,登记账
簿,编制基本报表,保管账簿;(6)能够在手工帐务处理的基础上,运用会计电算化处理企业日常的交易事项;
(三)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将所有的必备知识点贯穿于一个完整的账务处理程序之中,以账务处理程序作为主线条。把相关的内容合理、适时、恰当地融八其中。
学习情境之一:从一个会计主体交易、事项发生的书面证明――原始凭证开始,让学生识别原始凭证以及掌握会计要素并能审核原始凭证(4课时)。
任务1―1:列举出原始凭证的实际样式(选出有代表性的多类别原始凭证);
任务1―2:识别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即原始凭证的要素;
任务1―3:从不同的角度对原始凭证的种类进行识别;
任务1―4:分析交易、事项所涉及的具体会计要素;
任务1―5:列举可能的典型凭证错误,包括文字和数字方面的实例;
任务1―6:通过具体原始凭证内容的体现学会原始凭证的审核。
学习情境之二:根据学习情境之一的程序,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开始下一步――编制记账凭证(16课时)。
任务1―1:列示凭证要素内容齐全的记账凭证,让学生直观地识别并了解记账凭证要素;
任务1―2:分析记账凭证要素;
任务1―3:认识和使用会计科目;
任务1―4:植入复式记账原理;
任务1―5:编制记账凭证;
任务1―6:审核记账凭证。
学习情境之三:登记账簿,编制报表(4课时)。
任务1―1:识别会计账簿(按照用途分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其辅助账);
任务1―2:识别会计账簿(按照外表分订本账、活页账、卡片账);
任务1―3:会计账簿设置(包括确定账簿的种类、设计账页的格式、内容和规定账簿登记的方法);
任务1―4:会计账簿启用、更换与保管;
任务1―5:会计账簿差错的更改方法;
任务1―6:记账、对账、结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然后进行会计报告的编制。
学习情境之四:实战演练(56课时)。
任务1―1:使用实际工作应用的工具(预留印鉴、模拟银行、存款和取款及办理票据业务);
任务1―2: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职务角色进行分工。每个月轮换一次;
任务1―3:将记账凭证的填制步骤转到计算机上进行;
任务1―4:身临其境地感受财务工作的职业特点。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如单位的财务室、仓库、车间、办公室等;
任务1―5: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如国税局、地税局、银行、工商局等相关部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风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逐渐升高,台风的频度和强度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台风具有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成灾强度大等特点,台风及其致灾因子对水利工程的作用效应表现为突变荷载和冲击荷载,具有极强的瞬态性和不确定性,水利工程一旦失事,一般都要带来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失事,带来的后果一般都是灾难性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台风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带来风险的文献很少见,因此研究台风作用下水利工程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近年来,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都有了较大的发展[15],在传统概率方法的基础上,涌现出了模糊逻辑、影响图、AHP等新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的描述也有二维向多维方向发展,张建设、钟登华[6]等人将风险的多维性,即风险概率[7]、风险损失、可控制性、可转移性及可预测性纳入了风险分析过程,并提出了风险因素的多维向量的概念,建立了风险因素评价的多维功效函数评价准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风险分析理论。
本文着重研究台风风险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影响,提出了风险突变性概念,建立了风险度与台风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了其函数关系表达式,为研究台风作用下水利工程风险的分析与计算奠定了基础,能使水利工程风险管理者从管理全局的角度认识风险、管理风险,促进积极风险响应措施的建立和实施。
[2]1 台风风险的多维性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灾害风险往往是天、地、人综合作用的结果,台风灾害相对于其它灾害而言,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致灾因子的多重性,外海为风、浪致灾,近海为风、浪、风暴潮结合致灾,内陆则表现为大风、暴雨以及由暴雨引起的洪水[8]。此外,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具有时、空、强的特点,因此,台风对水利工程所带来的风险也具有时、空、强的特点。这里把这种灾害致灾因子具有多重性,所造成的后果具有时、空、强等特点的性质叫做风险的突变性。
台风风险和其他常规风险一样,也具有多维性。随着风险分析理论的深入开展,单从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风险因素的发生规律。为了全面、动态地描述风险,有的学者用霍尔三维结构,通过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等三维结构来描述风险。这种方法在风险描述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二维模式,但是从实际内容来看也只是作了定性描述[910]。为了能更加直观地认识台风风险,这里引入风险多维结构描述,并建立台风风险功效函数,用建立的风险函数来计算风险,使台风风险这一抽象的概念量化[11],便于直观的认识和管理台风风险。
通过分析、观察以及大量的研究表明,台风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带来的风险应从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风险可预测性、风险可控制性、风险可转移性、风险突变性等六个方面来描述台风风险。台风风险六维结构见图1。台风风险可用风险特征向量表示如下:
2 台风风险因素的功效函数
功效函数是事件结果的估计值与确定的判定准则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函数关系,可以作为方案的决策依据。无论对于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均可以建立其功效函数。台风风险较其他常规风险有其独立的特性,为了能更加准确、直观地描述台风风险,将利用功效函数,建立台风风险发生的概率、台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台风风险的可预测性、台风风险的可控制性、台风风险的可转移性、台风风险的突变性等与台风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度(以下简称台风风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2.1 台风风险概率功效函数
对于台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r1,其取值区间为(0%,100%),当台风风险的发生概率在此区间内变化时,相应台风风险的风险度d1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在(0,1)区间取值,见图2。根据常识,当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r1非常小时,其风险度也非常小;当r1在40%~60%期间取值时,就会达到最大值将近1,台风风险度为最大,之后随着r1的加大,d1又会急速下降,当r1接近于1时,台风风险几乎成为确定性的事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讲,近乎确定的事件的风险度就会接近于0,但考虑到台风风险的特殊性,即便是台风风险概率为1,台风风险度也不为0,这里建议取02,此值为概率功效函数的边界值,一般不会达到,此值的大小不会对多维风险特征的风险度计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当确定台风发生时(即台风发生概率为1),该值可根据水利工程的规模以及台风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宜超过02。根据此函数性质,定义函数表达式[12]为:
2.2 台风风险损失功效函数
台风风险的损失功效函数d2(r2)呈单调上升趋势,且凸向上方,见图3,这是由于随着损失的增加,台风风险度也逐渐赠加。由于台风所带来的损失一般都很大,故功效函数曲线凸向上方,在r2的取值区间末端,d2对r2的变化比较迟钝,这是符合价值判断常识的。台风风险的损失功效函数d2的函数表达式为:
d2(r2)=107e-[X(]r2046[X)]+107[JY](2)
[3]2.3 台风风险可预测性功效函数
根据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台风风险可预测性功效函数d3(r3)必然呈单调下降趋势,见图4。对于常规风险而言,如果风险事件完全可以预测,那么风险事件的风险度为0,但是对于台风风险,即便完全可以预测,风险度也不为0,这里建议取01。此值为可预测性功效函数的边[JP+1]界值,一般不会取到,该值的大小不会对多维风险特征的风
2.4 台风风险可控制性功效函数
台风风险可控制性功效函数d4(r4)呈单调下降趋势,r4在[0,05]区间内取值时,即台风风险可控制性较差时,d4(r4)变化比较迟钝,r4在[05,1]区间内取值时,即台风风险度可控制性较好时,台风风险度急速下降,当r4趋于1时,d4(r4)趋于0,见图5。台风风险可控制性功效函数表达式为:
d4(r4)=10-e[X(](r4-1)2018[X)][JY](4)
2.5 台风风险可转移性功效函数
台风风险可转移性功效函数d5(r5)呈单调下降趋势,r5在[0,05]区间内取值时,即台风风险可转移性较差时,d5(r5)变化比d4(r4)还要迟钝,几乎为1,r5在[05,1]区间内取值时,台风风险度急速下降,r5趋于1时,d5(r5)趋于0,见图6。台风风险可转移性功效函数表达式为:
2.6 台风风险突变性功效函数
台风风险突变性功效函数d6(r6)呈单调上升趋势,见图7。且r6在[0,05]区间内取值时,风险度几乎趋于0,在[05,1]区间内取值时,风险度急剧上升,本文认为当台风风险突变性超过05时,水利工程以及下游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故台风风险度会急剧上升。对于台风持续的时间较短、空间分布连续、强度较小,其风险度在[0,05]区间内取值,台风持续的时间较长、空间分布不连续、强度较大,其风险度在[05,1]区间内取值。台风突变性功效函数为:
3 台风风险度计算
3.1 计算法则
给定准则C,变量r对C的功效函数为d(r),d(r)在区间内取值,对r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在[0,1]内取值,d(r)的函数形式依赖于具体的准则C和变量r的内容;如果准则C=(C1,C2,C3,…,Cn),变量R=(r1,r2,r3,…,rn),则准则C与变量R之间的功效函数向量可以表示为:
D=(d1(r1),d2(r2),…,dn(rn))[JY] (7)
式中:n-风险向量的维数。
多维功效函数的综合判定准则表示如下:
V=[KF(]nd1(r1)·d2(r2)·…·dn(rn)[KF)][JY](8)
根据V的大小进行风险度排序,根据计算的V值来判定风险的等级[1316]。
3.2 计算实例
1975年8月上旬,河南省洪汝河、沙颍河、唐白河流域以驻马店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受3号台风的影响,遭受了一场特大暴雨的袭击。8月5日至7日无论是1 d的暴雨量,还是3 d的暴雨量,都创造了大陆气象站的最高记录。暴雨发生后,各河道先后出现两次较大的洪峰,驻马店地区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在8日凌晨溃坝失事,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及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间相继垮坝溃决。溃坝造成河南省29个县市的113.33万hm2农田被淹,其中73.33万hm2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灾害,1 100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96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 km,中断行车18 d,影响运输48 d,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
这里采用传统的工程项目风险计算方法即二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张建设等人提出的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及本文所提出的六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对溃决前的石漫滩水库进行风险度计算,并进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分别见表2、表3及表4。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计算出的台风作用下石漫滩水库的风险度为0125,用张建设等人提出的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计算出的石漫滩水库的风险度为0280,对照表1,此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溃坝前的石漫滩水库属于中度风险。采用本文六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计算出的溃坝前的石漫滩水库风险度为0338,属于重度风险。
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较传统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在风险的特征上,多出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和可转移性3个特征,能更全面的描述风险,因此计算出的结果较为合理。当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及可转移性对应的风险度均小于传统评价方法风险度的计算结果时,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得到的风险度计算结果小于传统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当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及可转移性对应的风险度均大于传统评价方法风险度的计算结果时,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得到的风险度的计算结果大于传统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当可预测性、可控制性以及可转移性对应的风险度至少有1个大于传统评价方法风险度的计算结果时,由3个特征对应风险度的乘积开三次方的值与传统评价方法风险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风险度乘积开三次方的值大,则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得到的风险度的计算结果大于传统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风险度乘积开三次方的值小,则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得到的风险度的计算结果小于传统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对于台风这一特殊的自然现象而言,本文中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及可转移性对应风险度的乘积开三次方值为0480,大于传统评价方法风险度的计算结果0125,故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得到的风险度的计算结果大于传统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
考虑到台风风险的特殊性,本文提出的六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较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在风险特征上多出了台风风险突变性,结合1975年3号台风对溃坝前的石漫滩水库的严重影响,突变性对应的风险度为0887,大于前五个特征对应风险度的乘积开五次方值0280,故六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大于五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
石漫滩水库受1975年3号台风影响造成溃坝,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从风险评价的角度来看,溃坝前的石漫滩水库在台风作用下应属于重度风险,利用本文提出的六维功效函数风险评价方法计算的溃坝前的石漫滩水库亦为重度风险,能够足以引起管理者对石漫滩水库的重视。因此本文的计算结果更加能够反映石漫滩水库风险的实际情况。
[2]4 结论
(1)本文提出将台风风险因素考虑到水利工程项目风险中,能够使水利工程风险管理者动态的、科学的管理和认识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2)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台风灾害又具有其特殊的属性,根据台风致灾因子及其所造成的后果的特点,提出了风险突变性的概念。
(3)随着风险分析理论的深入发展,风险的描述也由二维向多维发展,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台风风险度与台风各因素之间的功效函数表达式,为定量研究风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同时也为能更加直观地认识和计算自然灾害风险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
(4)对溃坝前的石漫滩水库风险度计算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受1975年3号台风影响的石漫滩水库风险度明显大于采用传统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它能够足够引起管理者对石漫滩水库安全的重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K(#]桑国庆.南水北调受水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1):1417.(ANG Guoqing.Drought Risk Assessment in the 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red Areas [J].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cience & Technology,2008,6 (1):1417.(in Chinese))
[2] 顾文权,邵东国,阳书敏.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的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风险评估[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5,3(4):1921.( GU Wenquan,HAO Dongguo,YANG humin.Risk Evaluation of Water upply in the Hanjiang River After the 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J].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cience & Technology,2005,3 (4):1921.(in Chinese))
[3] Reddy J M.Design of Global Control Algorithm for Irrigation [JP2]Canals [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6,(9):503511.[JP]
[4] HyunHan Kwon and YoungII Moon.Improvement of Overtopping Risk Evaluations Using Probabilistic Concepts for Ex
[HJ1.82mm]
isting Dams [J].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2006,20(4):223237.
[5] H.W.de Meel and G.D.Westermann.Hydor Plant Cost avings Using Risk Management Methodologi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Hydropower & Dam,2000,7(3):7276.
[6] 张建设,钟登华.工程项目风险的多维功效函数评价方法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2,17(2):4853.(HAGN Jianshe,HONG Denghua.The Mutidimension Contribution Function Evalua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J].Journal of Luoyang University,2002,17(2):4853.(in Chinese))
[7] 晋良海,田斌,梁川.施工度汛的分割多目标风险模型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2010,42(1):8790.(JIN Lianghai,TIAN Bin,LIANG Chuan.Application of MRM Model for Antiflood Measure [J].Journal of ichuan University,2010,42(1):8790.(in Chinese))
[8] 丁燕,史培军.台风灾害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3443.(DING Yan,HI Peijun.Fuzzy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Typhoon Hazard [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02,11(1):3443.(in Chinese))
[9] 官庆.大型公用建筑项目设计风险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GUAN Qing.The Research of Design Risk Management in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 Projects [D].Chengdu: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07.(in Chinese))[K)]
[10] [K(#]Barbara Gaudenzi and Antonio Borghesi.Managing Risks in the upply Chain Using the AHP Metho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6,17(1):114.
[11] 姜树海,范子武.堤防渗流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J].水利学报,2005,36(8):994999.(JIANG huhai,FAN iwu.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mbankment eepage Risk [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5,36(8):994999.(in Chinese))
[12] 姜树海,范子武.时变效应对大坝防洪风险率的影响研究[J].水利学报,2006,37(4):425430.(JIANG huhai,FAN iwu.Influence of Timevarying Effect on Flood Control Risk Rate for Dams [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6,37(4):425430.(in Chinese))
[13] 赵育梅.EPC模式下通信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HAO Yumei.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of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Project under EPC Mode [D].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09.(in Chinese))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3-0027-02
近年来,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日趋增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为了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各种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探讨一种更适宜临床的方法,我院产科于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对四种促宫颈成熟方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O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需促宫颈成熟的产妇187例,年龄23―34岁,平均27.5岁,孕37.1-41.5周,平均40.1周。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排除头盆不称、胎膜早破、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及对前列腺素E2过敏者,无内科合并症,宫颈Bishop评分≤6分。随机分为四组:宫颈扩张棒组(I组)7l例。催产素组(Ⅱ组)33例,米索前列醇组(Ⅲ组)35例,普贝生组(Ⅳ组)48例。引产前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通知书,引产前半小时做无应激试验(NST),均为反应型。
1.2 方法 I组(宫颈扩张棒组):上棒前需冲洗会阴,用碘伏擦洗阴道、宫颈,严格消毒。根据宫口的大小上经co辐射灭菌的8―10号扩张棒(济南产,长2.5 cm,直径1cm)。白宫颈口轻轻插入,再取干纱布一块堵塞阴道内,以防扩张棒滑出、脱落,产妇平车送回休息室,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至当日20:00取出纱布及扩张棒(若12 h内自然临产者随时取出),让产妇夜间充分休息,次日8:00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实施计划分娩。Ⅱ组(催产素组):将2.5 u催产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用输液泵调节输液滴数引产,滴注过程中用胎心监护仪检测宫缩及胎心,根据宫缩强度、频率及胎心,逐步增加滴数。如无宫缩或宫缩弱可增加催产素浓度,5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最多不超过5 u,至最佳有效宫缩(宫缩3―4次/10 min,每次持续40-50 s,强度>7 kPa)。至当日20:00仍未发动有效宫缩者,停催产素静脉滴注,次日8:00重复使用,连用1~3 d,3 d仍无有效宫缩者,视为无效。Ⅲ组(米索前列醇组):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取米索前列醇25峙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处,如出现规律宫缩即停止用药。如无宫缩或宫缩不规律,4 h后可重复使用,24 h总量不超过4次。在重复使用米索前列醇前,应做阴道检查,了解原放置的药物是否溶化、吸收,如未溶化和吸收则不宜再放。Ⅳ组(普贝生组):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将普贝生一枚旋转90°横置送入阴道后穹隆深处,放置后,卷起终止带,塞入阴道口内。嘱产妇卧床休息20 min后方可下地活动。3 h监护1次宫缩和胎心,待产妇宫缩过频、破膜或临产,随时取出普贝生。1,3 观察内容及评价标准上述各种方法均于当日8:00开始实施,每例病人均设专人观察,引产开始12 h后即当日20:00,再次由同一医生进行宫颈评分,并观察如下内容:(1)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宫颈评分增加≥2分者为促宫颈成熟有效,而评分增加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V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果
2.1 四组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比较 I组促宫颈成熟有效70例(99%),有效率最高,其次是Ⅳ组有效45例(95%)、Ⅲ组32例(9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最差,有效5例(15%),与上述三个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四组产程及计划分娩成功率比较 Ⅲ组、Ⅳ组在用药至临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上明显短于I组、Ⅱ组:Ⅳ组所需时间最短,Ⅱ组所需时间最长。四组总产程时间相当。I组计划分娩成功率最高,为84%(60/71),而其他三组计划分娩成功率较低,Ⅱ组、Ⅲ组、Ⅳ组分别是15%(5/33)、23%(8/35)、27%(13/48)。
2.3 四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比较 I组经阴分娩率最高,剖宫产率最低,宫缩过强、羊水粪染发生率最低;Ⅱ组剖宫产率最高;Ⅲ组宫缩过强、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Ⅳ组宫缩过强、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新生儿窒息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产科工作中,经常遇到诸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胎死宫内等病理情况,而需要适时引产终止妊娠使胎儿及早脱离不良的宫内环境,解除与缓解孕妇合并症或并发症,以降低母婴患病率及围产期死亡率,但宫颈不成熟带来的高引产失败率和高剖宫产率,严重影响了产科处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于宫颈不成熟的孕妇引产前应先促宫颈成熟。从上述四种方法的观察、比较中可以看出,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引产成功至关重要。
3.1 四种方法促宫颈成熟效果的评价 研究显示,宫颈扩张棒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一次性官颈扩张棒为高分子材料制成,吸水、遇热后膨胀增粗1~1.5倍,24h内可完全膨胀。其促宫颈成熟的机制在于,将其置入子宫颈管内吸收体液自身膨胀,直径变粗,机械性扩张宫颈,使宫颈管口直径被动扩张到2 cm左右,刺激官颈Franken
haus神经丛释放催产素,同时能使宫颈管内膜产生促宫颈成熟的前列腺素(PGE2),引起子宫收缩,被动扩张子宫颈,增加宫颈组织的胶原,使宫颈得到软化,起到机械性扩张宫颈和被动扩张宫颈的双重作用。且扩张宫颈作用平稳、缓和、持久,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达到了99%,只要操作得当,不会引起宫颈损伤和胎膜破裂,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如有异常可随时取出,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多数产妇能够接受,尤其适用于对前列腺素制剂禁忌、药物诱导引产失败、胎盘功能不良及羊水过少者。其缺点是放置时间偏长,对孕妇要求比较严格。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均有良好的促宫颈成熟作用,且明显缩短引产时间,与宫颈扩张棒作用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其通过改变宫颈细胞外基质、软化宫颈,松弛宫颈平滑肌,使宫颈易扩张以及提高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等途径发挥作用。尤其是普贝生是一种控释性阴道栓剂,可以0.3 mg/h的速度均匀、稳定地释放,避免引起宫缩过强,而且普贝生有独特的回复系统,当出现不良反应可迅速、完全取出。单纯催产素静滴促宫颈成熟效果最差,尤其是对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直接应用难以成功。
小学阶段是少儿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在现行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说理教育法。是指教育者通过行为习惯课堂教授,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树立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2.奖惩法。根据小学生行为规范衡量学生的行为,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对做得不好的施加惩罚。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为榜样,为小学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目标、动力和方法。
二、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必要性
(一)现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缺陷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是站在“长者”或“强者”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教诲或灌输,而很少尊重受教育学生的主动性。
第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目前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主要采用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教育方法,个别教育的方法使用得很少。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个别教育也只是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育。
第三,知行相离。“我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教授及奖励处罚等方式为主。”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也开始提出注重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很多学校都未开设这类实践课程。
(二)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优势
第一,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有利于教育者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助人自助”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的缺陷,能够更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社会工作方法有利于教育者兼顾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并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社会工作尊重人的差异性,相信每个人都是特别的,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正是在尊重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忽视个体性差异的缺陷。
三、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
(一)“助人自助”理念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采用的是制度规范的手段,通过推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范,达到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并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同的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强调尊重人的潜能,通过调动案主的主动性,充分挖掘潜能培养案主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社工是从调动学生自身的意志和能力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1.个案工作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个案工作具有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注重知识基础等特征。
从个案工作的特征可以看到使用个案工作的条件:其一,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即以某个出现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为教育对象;其二,是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即与某个出现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建立关系。
2.小组工作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较普遍的问题时,可以借鉴小组工作方法,通过之前收集的资料,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的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小团队,通过团队内部组员分享在学习行为习惯时面临的困难和克服的方法,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