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
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途径研究
现阶段,拓展大学生的党员基础教育成为新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学生具有多方位学习党政知识的途径。在众多教育渠道之中,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为培养党员基础素养,以及党员对党课知识信息的涵养。一名合格的党员应具备与之身份相对应的修养,这种修养并非短时间内便可养成,而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最终通过党课知识的掌握得以顺利培养。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机遇
1.1 新媒体改善传统大学生党员教育方针
党员在大学期间会接收到来自各个渠道的党政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令大学生党员更好的掌握党课的知识及信息,使之更为快速的吸收这部分知识。培养大学生党员建立起对党的情感,并提升其对党的信仰。
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看似虚拟性较强,但是,实质则是在于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内容的消化与吸收,使其学习到的党课知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全新环境下,党员的传统教育方式得到了质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表现在党课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改善了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蓝本,使其学习方式被规范至全新的路径。
1.2 新媒体改良传统教育的客观手段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党课教育手段逐步演变至客观存在,但实际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实质仍是遵循传统方针。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一互动模式之下,大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党课知识的学习,且其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所学习的内容也随之消化的越透彻。
全新的教育模式重在改良,而非改变原有教育方针,原有教育方针是先人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与探讨下诞生的,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具有着相当高的稳定性,并且这一特性可充分推动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积极性。而新媒体环境所改善的教育方针,主要从党政知识教育的另一面展开,也就是学生学习党政知识这一层面,在这一层面之中,教师与学生同为主体,且双方互动性良好,并在互动的同时进行党政知识的探讨,教师的教育者主体身份得以正确发挥。
1.3 新媒体提升了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效率
新媒体改善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方式,党政知识原有教育方式仅是采取课堂教育制度,但是随着新环境的到来,这一制度被逐渐改善并得以优化,新环境为学生们带来了党政知识的实践性,将所学习的知识范畴带入实际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之中,加强学生对已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习的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高效提升。
信息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数据承载体,而党政知识信息的内容则更为繁杂,其内容真实有效,且生动形象,因此将其知识范畴进行完全吸收原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是,随着新媒体将其信息中所包含的核心内容进行分解后,党政信息便以多种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当下党政信息的主要形态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及视觉暂留,这些形态加深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其更为高效的接受党政思想。
2 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即将面临的挑衅
2.1 废止原有教育限制
传统党政知识教育中普遍存在较难改善的困点、难点,这些问题都具备独特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具备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新环境下,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改善方式通过对教育空间的扩展展开,原有教育方针主要是在固定场所下实施教育机制,其教育思维较为刻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整改方案应为释放信息教育的原有限制。
2.2 侵染大学生党员原有价值观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大学生党员思想更先进、政治更坚定、自制力更强,但是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造成了极大冲击。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迅捷,然而这些信息良荞不齐、真假难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独立选择和判断,使一些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世俗化。
2.3 削弱传统教育方针
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通过党课形式进行的,教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而现如今,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时间与“新媒体”相伴,短信、论坛等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
3 新媒体环境制定大学生党员有效教育路径
3.1 开拓党政知识教育的有效介质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要顺应新媒体的诸多特点,积极拓展工作阵地,丰富教育载体。有效运用网络建立大学生党员网上管理平台,全面地、动态地掌握其信息。建立学生党支部QQ群、MSN、BBS、博客以及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架起教育者与大学生党员之间以及大学生党员相互之间自山、平等、民主的桥梁,及时信息、通知等,随时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3.2 提升党政知识的相关教育内容
在虚拟性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因此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开展党员角色意识教育。在多种文化、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新媒体环境下,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党员的头脑。
3.3 革新传统党政知识教育方针
要积极运用新媒体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新媒体具有超级迅速性和互动性,教育管理者\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关注个性需求,注重分层教育。目前,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儿乎都注重共性教育,让大学生党员在集中教育之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学习。
4 结论
大学体育不仅要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来选取符合自己的项目。如可以自主选择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由学生自由组织课前的准备活动,拟定活动内容和方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课前活动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出参与度,又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3)学生自主的策划教学比赛的环节。体育运动作为竞技类的学科,组织比赛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把组织策划比赛的工作交给学生,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对各类比赛的组织能力,从而为以后学生走人社会组织各类工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老师可以起指导和点评的工作,为学生指出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4)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的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当然,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方案给予指导与评价,让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我们教学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1.2通过互动教学的方法,增进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的实践中证明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老师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在学习中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提高自我。从另一方面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掌握到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适合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有利于增进,集体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3.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走进了大学的课堂。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录像数据等,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多媒体的运用还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教学的互动,从而有效的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这种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是大学体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1.4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方针,促进大学体育改革
在新时期下,以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为核心形成了新的教育方针。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学习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是有效学习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对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级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对于大学体育的改革,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正在逐步完善。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中的政工教育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也对政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变得愈加重要。为了保证高职院校中政工教育的效果,必须加强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培养。
一、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人才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与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脱颖而出,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政工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为我国培养大量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牢固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人才的竞争力。而在新时期情况下,需要加强对政工队伍的素质建设,让政工队伍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开展政工教育工作,提升政工教育的工作成效。
2.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工队伍形象,让政工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新时期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对外界的事物进行自我判断,如果政工人员不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那么将会使学生对政工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政工教育的说服力下降,不利于政工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此,自十以来,国家对提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教育部也刊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政工队伍的树立良好形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政工教育工作的说服力,以保证政工教育的顺利开展。
3.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现代化管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推进现代化管理,而在高职院校现代化管理中,合理的政工教育能够更好落实好的教育方针和措施,使高职院校更快实现现代化管理。而且通过提升政工队伍素质建设,能够在高职院校中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证高职院校教育坚定的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培养出更多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意义重大。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政工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高职院校政工教育工作人员相对学历不高,从事政工教育工作的时间较短。在目前高职院校政工人员中,大多只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对于高职院校其他的专业课老师来说,政工人员的学历不够高;同时政工人员的职称水平也不够高,有相当一部分是无职称或仅仅是初级职称;另外,多数政工人员从事政工教育工作的时间不够长,多数在3-8年之间,而且多数政工人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政工教育的专业性不高,限制了政工教育的效果。
2.高职院校政工人员来源复杂,思想不够坚定。在高职院校现有的专职政工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党员,而且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甚至有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导致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很多政工人员缺乏坚定的思想素质与系统的职业规划,他们只是把政工教育工作作为一种临时工作,没有将心思都放工作上,一旦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就会“跳槽”,影响了政工工作的稳定开展。
3.高职院校专职政工人员不足,影响了政工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而专职的政工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专职辅导员与学生达到1:350左右,有的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1:400以上,远远超出了教育部规定高等院校专职辅导员与学1:200的比例。高职院校专职政工人员不足,无法满足新时期形势下的政工教育工作。
4.高职院校政工人员观念滞后,工作方法僵化。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工作观念就是“只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政工教育,校外的事情不由我负责”,这一工作观念是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的。因为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在企业或单位进行实践实习,学生在校的时间减少;而且政工人员很难随同学生进入实习的单位或企业,传统教育方法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政工教育的真空,增加了政工教育的难度。
5.高职院校政工人员对自身工作定位不明确,与学生的沟通较少,政工教育效果不明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政工人员将自身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对班级学生的日常服务与管理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且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工作量多而杂,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使政工教育的效果不佳。
三、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目前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的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高职院校缺乏健全的政工人员的管理制度,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中都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政工人员的管理制度,也没有针对政工人员的教育成果的评估体系,使得政工人员的管理存在漏洞;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待遇相对不高,也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政工人员觉得干多干少都一个样,导致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政工人员也不愿意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利于政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2.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专业、职业化水平低,导致政工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形成完善的政工专业体系,很多政工人员所学专业与政工工作相关性不大,甚至很多高职院校中的一些政工人员是由一些专业课老师兼任,政工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同时由于政工职业化水平不高,很多高职院校都没对政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而且政工人员的培训机制也不完善,影响了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3.高职院校领导对政工工作重视度不高,政工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在一些高职院校中,部分领导认为政工工作并不重要,忽视了对政工人员的培养、提拔,也不注重对政工人员的职业培训,使政工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缓慢;同时政工人员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对工作的认同度不高,没有工作热情,也不愿积极采用新方法、新途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使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队伍素质的措施。
为了打造一个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的政工队伍,我们可以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1.高职院校领导和政工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高职院校政工工作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党教育方针能否落实,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领导要更加重视政工工作,注重对政工人员的培养;同时政工人员要强化自身的工作责任感,积极进行自我培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建立完善的政工人员选拔制定、管理体系、激励机制,提升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完善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选拔制度,提高政工队伍素质。在目前的政工人员选拔时,缺乏完善的选拔制度,没有政工人员的素质进行综合评判,出现聘用的政工人员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政工人员选拔制度,严把选拔关,提拔出一批思想素质过硬的、爱岗敬业的政工人员,保证政工人员综合素质。(2)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政工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工作,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使制度与现实情况相协调;其次要建立健全对政工人员的考核制度,抓好政工人员日常考核,注重对政工人员的思想考核与作风考核,建立起政工工作档案,让考核有据可查。(3)制定合理的政工人员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让人爆发出强大的工作能力。通过提高政工人员的薪资待遇、福利待遇等物质激励方式,提高政工人员工作主动性;同时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精神激励,比如说对工作能力强的政工人员要多加表扬鼓励,使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更饱满,从而提高政工工作效果。
3.加强对政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政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时,要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同时要选择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潜力大的政工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打造政工队伍的骨干人员。
在对政工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时,要注意提升政工人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①思想政治素质:让政工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保有政治敏锐性。
②道德素质:通过培养政工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提高政工人员工作的说服力与影响力。
③工作责任感:通过培养政工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让他们将精力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④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培训,让政工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4.政工人员应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政工人员要对原有工作观念创新、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了解群众,深入群众,通过加大对群众的了解,对自身的工作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群众中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而且政工人员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论,避免不当言论在群众之中造成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政工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在新时期环境下,对高职院校政工人员提出了更多的工作要求。为了保证政工教育的效果,必须加强对政工队伍的建设,提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政工人员选拔制定、管理体系、激励机制,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系统培训,提升政工队伍素质,提高政工教育的效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5).
[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
1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时展呼唤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可见,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我国教育方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国高等学校是培养新时期人才的摇篮。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中,体育是人才成长必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增强身心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方法和途径。大学体育教育为大学生承担各种艰巨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智力水平的提高和思想境界的升华提供了前提,对大学生智力、品德、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促进高等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大学生目前的素质状况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我们所讲的人才素质,实质上是指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修养的性质和质量。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迅猛异常,高等学校增加,专业设置增多,招生人数扩大,这对提高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民族文化素质非常有益。在我国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智育素质得到普遍增强。但是,高考做为一种选拔制度似乎无可厚非。但相当一部分中学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办学好与差的标准,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脆弱,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掩盖了德育、体育与智育不相匹配的发展,掩盖了学生身心素质不断下降的危害性。“教学质量看升学率,思想工作看犯罪率,健康问题看休学率”,这是似乎成为了一些学校自我评价的标准。在高考指挥棒的主导下,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学生在长期刻苦学习中变成了知识的载体,无法感受学生时代亦是人生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历程。由此引出的情绪问题自然不能正确解决,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大学生,社会的要求高、家长的期望高、个人的成才欲望强烈。部分大学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大,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常常发生心理失衡。由心理认知的偏差、懒惰松懈滋生导致大学生疏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下降明显。因此,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提升大学生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 大学体育与人才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大学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文化交汇、碰撞和沉淀的地方。大学的校园文化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并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不仅影响学校自身发展,而且对社会产生较强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一种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新的世纪赋予了校园文化一个崭新的内涵,它是指在校园中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所有校园人共同追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和结果。应该说,这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在物质财富方面,校园文化表现之一为物质文化,具体为校园整体布局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以及各种社团活动设施;其表现之二为制度文化,具体为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结构体系。在精神财富方面,校园文化表现之一为精神文化,具体为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高校对外的形象;其表现之二为校风学风文化,具体为校园的学术学风、教学结构体系和教学目标等。
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使师生教有所乐、学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1.1 校园建筑文化 包括校园建筑的布局、风格、色彩和式样等,既表现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又在诠释着高校的一种精神。北大的红楼和未名湖,至今使她的学子们激动不已,原因就在于这些特有的环境给过他们感情的倾注和精神的寄托。一所绿树成荫、鸟鸣花间、风情别致的校园,让学生不仅能尽情享受求学的乐趣,还会滋生出对生活、对学校无限热爱的情感。
1.2 文化基础设施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馆)、演讲厅、音乐厅、俱乐部等,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载体。
1.3 校园美化、绿化 如文化广场、报栏、宣传栏、植树、种花、草坪、雕塑和修建假山等,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都在无形中发挥着物化的功能。
2 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3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包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民主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等。
4 校风学风文化
包括学校的管理观念 、价值观念、生活信念、办学思想、学校精神等,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体内涵,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是隐形的、无形的,但又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学校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学校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指导思想重视不够
一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认识不深刻,仅仅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唱歌跳舞、琴棋书画和社团活动,对其他大量功能和作用熟视无睹,这就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在一些学校很难提上议事日程。
2 工作安排规划不够
校园文化一个复杂浩大的创造性工程,它涉及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多方面的工作。但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娱乐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短期行为、突击性任务来抓,很少把这类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这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 组织机构健全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业余活动,从而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而没有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没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不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势必难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4 文化形式出新不够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是校园文化内涵得以实现的具体手段和方式。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越发活跃,个性特征也越发突出思想情绪稳定活跃,很多问题表现出矛盾心态:表面上趋于务实,深层里陷于"困惑";自我意识强,成才意识弱;参与意识强,集体观念弱,社会公德弱,心理素质弱。在成才意识上,求知、求新素质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价值取向多元,这些特征使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去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而实际中不少高校仍在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模式教育引导学生,其效果不理想也不足为怪。形式陈旧、内容乏新是高校校园文化在虚假繁荣下日益暴露苍白的重要原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吸引力和认同感的障碍之一。
5 文化内涵研究不够
长期以来,校园文化虽然在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但人们对其理论性的研究、规律性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避免地使校园文化处于自生自存自灭的意识形态,影响和限制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至少包括物质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两个方面。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过多的强调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是使其成为承载精神文化的载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性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四、对策
1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师生员工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更好地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高校作为思想相对超前于社会的群体,必须打好主动战,唱好主旋律。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校园文化应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渗透功能,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在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决定了它不是学校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好的,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部门就能收到效果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在广大师生员工中落实,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强化校园文化共建意识,必须发挥领导者的领导作用,老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作用,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 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以文化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通过文化来"化人"、"育人"。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非强制性的,因此,在文化建设中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行长期不懈地努力。通过优化文化环境,开展能吸引师生员工积极参加的文化活动"化人"。"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要求一件一件工作、一个一个活动认真抓,过分功利的做是难以奏效的。
4 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与时代相适应,革新内容和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增强,学生个性的日益突出,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迫切要求校园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必须加以改革,方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功能。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 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校园精神建设
目前,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都狠下工夫,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的校园精神发掘远远不够。校园精神作为大学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理想、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可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凝聚功能,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可的价值观念,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二是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本质上所体现的是大学生"应如何"的价值观念,能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校园氛围,引导规范师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使该校具有某种特有的"精神特征"。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努力发气掘校园精神的文化意义,否则很难突破目前低水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高欣.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校园文化走向[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9)
新时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教育部提出“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的教育方针,在此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初中学校纷纷对传统大课间进行改革,一改“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让更多学生在大课间受益。在此基础上如果将赛会制引入到大课间中,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下面对如何将赛会制与阳光体育相结合进行探讨。
一、设定小组,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团队
在初中大课间举行赛会制活动首先要设定好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下面以年级为单位说明如何划分小组。
假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有6个班级,体育老师打算在这个学期让这6个班级共同参与到赛会制比赛当中,于是将6个班级分为6个小组,每个班级为一个小组,选完小组后,教师要与各班班主任合作,为学生讲解赛会制的含义,即开展的目标。同时为学生讲解获得冠军的奖励及如何进行相关比赛,还应努力为学生灌输集体合作的体育精神,让学生了解自己现在属于团队,既然是一个成员,就应该努力为团队奉献一份力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团队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
当小组划分完成后,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小组内部宣传与激励,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昂扬的战斗力和极强的凝聚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比赛活动中。
二、选择比赛,让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当小组划分完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选择比赛项目。首先体育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比赛内容,如该学校老师制定出广播操、呼啦圈、足球、篮球、跑步、砸沙包六项比赛活动,其中足球、篮球、跑步三项均设男女两个分组,而广播操、呼啦圈、跑步则为男女混合比赛。
制定好比赛赛制后,接下来就是让每组学生自由选择比赛并组成队伍。在学生选择小组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努力指导学生,同时需要注意比赛组队对人数的要求,如足球组队需要至少11人,篮球组队至少需要5人,广播操、呼啦圈组队至少需要30人等。当制定好相对应的方案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组队情况进行比赛规划,从时间的安排到带领学生进行练习等都需要教师悉心准备,准备结束后,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下面的比赛环节。在引导学生选择比赛项目时,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积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如足球尽管只要11人就可以,但教师仍要发动全班学生积极参加,让小组成员达到15人以上,消除人员波动产生的影响。
当教师带领学生选完比赛环节后,教师需要为每组选择一个小队长,负责传达一些比赛信息并带领大家一起训练,训练时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不断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好更充实的准备以应对接下来的比赛。
三、参加比赛,决出最终冠军小组
当比赛前的一切事宜都准备完毕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期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比赛。首先教师应联合本年级所有教师进行商讨,制定出每项比赛的时间和方式,如足球和篮球这类比赛,可以选择循环对抗赛的方式或小组对抗赛的方式,一周进行一轮比赛;而对于呼啦圈或者广播操之类的比赛,可以月赛方式进行,即每个月定期举办月赛,其余时间均为自己练习,这样灵活多变的比赛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和准备比赛。
制定好比赛方式后,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为学生鼓劲和出谋划策,并积极带领本班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其中,与他们一起加油助威,当自己的队伍取得胜利后,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欢庆,而当本队失利后,教师也不应责怪,应以鼓励为主,积极带领学生分析失利原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反思,争取在下一场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加比赛这一环节是整个赛会制的关键,学生通过比赛分出胜负后,学期结束时教师应依据比赛结果公布最佳团队奖、最佳分赛奖及最佳运动员奖,所有奖励纳入本学期体育成绩中,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失利的队伍,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要丧失信心,吸取教训,下学期继续参加比赛。
总之,在阳光体育大背景下积极开展赛会制比赛不仅可以丰富体育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积极竞争的思维,引导学生不断拼搏奋斗,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同时为体育大课间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让体育大课间变得更有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尝试,从而将体育大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86-01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应是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而我校地处燕儿窝地区,这里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学生偏多,而加强民族学生自身特有的色彩感觉进行色彩造型的训练优为关键。以培养其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就是不以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显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掌握不同于别人,不同于“前我”的新的思维方法。这是我们开展研究的一个目的。
孩子们喜欢色彩,因为它璀璨而又缤纷,能唤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赤、橙、黄、绿、青、蓝、紫,孩子们认知世界就从这缤纷的色彩开始,色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万物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在孩子们的绘画作业中,不难发现存在着概念化和模式化的色彩,如:太阳是红色,小草是绿色,天空是蓝色。孩子们的作品色彩单调,缺乏创造力。如何让儿童创造性地使用色彩,大胆地画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观察和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当中,让孩子们分辨客观世界之间的色彩差异,并注意它们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变化,这是孩子们认知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基础,也是他们学习用色彩进行表现的前提。我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如:春天浅绿的草地,到了夏天变成深绿,到了秋天又变成枯黄;天上的朝霞和晚霞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小朋友的脸色和大人的脸色是不同的,高兴时候的脸色和生气时候的脸色也是不同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观察,孩子们对发现周围生活中的色彩不仅非常感兴趣,而且非常敏感,他们能够捕捉事物之间很微妙的色彩变化。
二、欣赏优秀作品,丰富色彩语言
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意象。我结合实物、图片和名画欣赏来提高儿童对色彩的感受能力。首先,选择一些色彩鲜艳明快,与儿童生活较为接近,易懂的名画、图片、儿童较好的作品进行欣赏,告诉他们漂亮鲜艳的颜色需要用不漂亮灰暗的颜色来衬托、比较才能映衬出美丽的色彩效果。然后引导儿童对作品进行讨论:这幅画的主色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衬托的?看到画中颜色你心里有什么感觉等,以此来丰富儿童的色彩语言,提高他们运用色彩的有意性。
三、鼓励儿童用色彩来表现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世界也有很多感受和幻想,引导儿童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对人、社会、自然的看法和愿望,画出自己对生活中色彩的独特感觉,这是对他们进行色彩训练的一个目的,也是提高孩子素质,开发他们艺术潜能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除了尊重儿童对色彩的选择,还鼓励儿童尽可能多的使用色彩,引导儿童发现新的色彩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断提高他们造色、配色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当然,对儿童运用色彩的辅导,应多从儿童的年龄实际出发,教授一些儿童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内容,不要用成人对色彩的感觉要求禁锢他们。只有这样,才会使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感受和运用处于一种灵活变化的探索过程中,才会避免对色彩的机械运用,让孩子在绘画中不断涂抹出他们心中的色彩。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世界也有很多感受和幻想,引导儿童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对人、社会、自然的看法和愿望,画出自己对生活中色彩的独特感觉,这是对他们进行色彩训练的一个目的,也是提高孩子素质,开发他们艺术潜能的需要,从而促进各方面的提高。
高校的文学教育是基于新时期文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进行的,是基于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进行的。要想实现高校文学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从学生和教育方法两个路径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性化”的教育方针。唯有此,高校文学教育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于此同时对于高校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学生在文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要知道,对于高校的文学教育和教学工作而言,要想取得质量的提升与水平的飞跃,必然有赖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文学思维的培养和文学应用水平的升华。学生在整个文学教育工作中处于牢不可破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任何文学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日常的高校文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感受,务必尊重和照顾学生们的需求,依照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同样的,坚持文学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高校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成绩的考核都要以是否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为依据。文学是更加偏向感性的科目,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方案的时候必须运用更多的感性力量去感召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既能深入领会教育教学的真谛,又可以透过学习文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高校的文学教育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的文学喜好与天性差异充分考量起来,并针对个别差异制定更加具体的教学方案和策略。要记得,高校学生对于文学学习的态度和情趣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教师更多的努力,更具体的安排,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要把握学生文学个性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作出巧妙的教育教学方法变革,即所谓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要相信,世界上绝对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和笨方法。当我们确立了学生在高校文学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后,一定可以收获到学生文学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提升的成果。简言之,透过更多的尊重与体谅,借助人性化的教育手段和具体化的教育策略,学生们的文学学习热情和兴趣必然可以被激发、培养出来,而这恰恰是高校文学教育教学的最终诉求。
二、坚持运用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方法,创设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前文已经提到,高校的文学教育不同于小学、中学阶段的文学教育,它更加成熟和务实,更加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校阶段的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大都是即将成人或者已经迈入成人阶段的大学生。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来说更为有的放矢的文学教育和教学,就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必须借助更优化的环境来进行。也就是说,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文学教育方针,除了要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价值以外,同时还必须考量文学教育方法的革新与教育环境的改善。有了好的文学教育方法,往往可以达到“抽茧剥丝,蜻蜓点水”的功效,可以使得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有效率,即所谓的“事半功倍”。同理,有了优质、融洽与和谐的文学教育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可以得到更为轻松的氛围,其效率和质量也必然得以提升。总之,要透过更多人性化措施的实施,来不断创新高校的文学教育方法,不断的改善和加固文学教育的环境,让文学教育真正可以插上梦想的翅膀,越飞越高。
具体的,在平时的高校文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将文学教育与更多的现代化科技手段相结合,提升文学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譬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有效的简化文化教学的步骤,同时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值得尝试。再如,各大高校可以透过设立专门的文学进修和实践的场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学学习环境。再比如,高校可以充分运用学习图书馆的设施和工具,为学生投身文学学习和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保障。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文学教育的开展,以人为本不仅是基本的理念要求,同时也是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全程的具体衡量标准。从学生、教育方法和学习环境三个角度透析出的具体行动策略,既是当前高校开展以人为本文学教育的可行性选择,也是着力提升文学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樊星.文学教育应该注重趣味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1(03)
[2]卫小辉.文学教育的当代性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李宗刚.文学教育与大学的文学传承[J].文艺争鸣.2011(07)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深刻领会xx大报告和xxxx的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校如家,切实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想为学校所想,急为学校所急。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年度,我主要负责五年级的数学课。回顾起来,主要作了以下工作: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中心校、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继续教育,网上听课等学习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针对学生作业情况不佳问题,我除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首先从字迹上严格要求,让他们明白写一笔好字可以终生受用,要从小练起,不要怕耽误时间,用王羲之练字的故事鼓舞他们。这样一来,作业质量提高了一大块。而后,针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作业质量难以提高的学困生,我坚持每次作业都写评语,如:“你愿意把字写好吗?”“你进步了!”等等,虽不经意,但效果确是惊人的,再交上来的作业大多都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这个意外给了我启示,于是决定继续沿用,无论工作量再大我都坚持写评语。
针对学生不懂得改正作业中的错题,我要求学生写完每一次数学作业后进行自查,从字迹、正确率、作业态度等方面给自己评定等级,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项举措收效良好,作业质量又得以提高。通过一番对作业评价改革的实践,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教师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不是新课题,不少学校也曾有过探索和总结。但问题是这项工作难以持久;难以落实。原因有三:其一,不少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是硬任务,升学成绩是硬指标,而德育渗透是软任务、软指标。大多数教师担心寓德育于教学会打乱正常的学科教学,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其二,有的教师对“”中读语录、贴标签的做法十分反感,一提“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就把它简单地同过去形式主义的那一套挂起钩来,思想上总“热”不起来。其三,不少教师虽有积极性,但往往不知如何具体操作。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程式。现在要在教学内容中发掘德育内容并将之灌输、渗透给学生,他们感到“吃力”,特别是理科和外语学科似乎难度更大。于是自然产生了“等一等”、“看一”的想法。所以,在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我们不仅要解决过河的“桥”或“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观念转变的问题。
为此,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整体思想政治素质。
其一,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文件和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教学大纲、教育学、心理学,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上达成共识。其二;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和形势教育,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其三,进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教育,做好教书育人的岗位教育,培养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其四,进行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树立优良的教风,形成良好的教育群体。
第二,发挥滤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教研组等组织的作用,协调、促进“窝德育于教学”中的开展,使工作有人抓、有人音,溶在实处。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政教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贯彻落实《中学德育大纲》,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督查执行《规范》/守则)及校规校纪情况,定期召开年级组长、班主任会议。教务处制定各学科教材德育内容要点细则,制定“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及“第二课堂德育内容”,组织、指导各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教研组从本学科特点出发,把学科德育功能发挥作为科研课题,常抓不懈。各教学组织协调工作,使学科德育教育落到了实处,得到了保证。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应该是既具有高文化素养又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培养学生的高文化素养必须依赖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注重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发展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借鉴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手段不断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合成为现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发展上出现的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构建“专业课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现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也是培养新世纪高等人才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传授专业科学知识,忽视思想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理工科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文科类学生不了解日新月异的自然科学;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思想底蕴不够。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促进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是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将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教育理念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融合,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专业课教学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培育人的文化功底。培养人的能力,是两者的一致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专业课教学所不具有的功能,是专业课教学的有效补充。
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曾长期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进入新世纪后,高等教育学校教学时间逐渐减少,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逐渐趋向融合统一,协调前进,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实施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几点意见
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起着主导作用,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这不容置疑。当前高等教育要实现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并重,在于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有意识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独立完成的考核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鼓励学生的个人行为;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上,又往往缺乏培养学生必要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无疑容易使学生产生封闭思想,不利于日趋显著的技术活动规模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在安排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在技术活动中组织与协调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学习。尝试将工程的观念引入专业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相对复杂、大型的作业或研究课题,放手让学生独自组织人员协调完成,给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加强考核。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专业教师具备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要实现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必须使专业教师具备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使新时期的高校教师成为“专业课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举”的实践者。教师应将情感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教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
教师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研究专业教育中的教育需求。从理论上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学两者的内涵,备课时一方面制订课时教学相应内容,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有无心理障碍,哪些地方容易失误如此等等。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体现在校园文化上。实现二者融合要研究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以及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近几年来,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讨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专业教育中将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素质教育开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12月20日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并于2007年起,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鉴于此,本文通过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为两者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体质健康标准》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有效动机
众所周知,《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7-18岁男女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与2000年相比,身材在增高,体重和胸围在增大;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但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与此同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了多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也表明,我国学生部分体能指标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己经成为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无一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忽视。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提高学生体质,“阳光体育运动”举措应运而生。总的来说,学生体质下降是阳光体育运动举措出台的有效动机。
二、《体质健康标准》是衡量“阳光体育体育运动”开展关键指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涉及到多种要素,而在诸多关系要素中,必然存在与其它要素相关、能够协调并运转诸要素、并为大众认可的要素,这就是基本要素。弄懂事物的基本要素,才能使其与其他关系要素形成良性的共生互动的动态的生成性关系,从而在和谐的关系状态中实现整个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从《体质健康标准》与“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文件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实施范围、主体对象和主体行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实施范围的相似性,都界定在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其次,主体对象的包容性,都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学生;再次,主体行为的兼容性,都要求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总的来说,紧紧把握两者基本要素的相似性,也必然有可能使两者形成良性的共生互动的动态的生成性关系,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存在与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成功与否。要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来衡量,而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目前均以《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衡量的关键指标。
三、“阳光体育运动”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最佳方案
2006年12月23日,随着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体学生的一项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拉开了序幕。为了加强对此项活动的指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开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号召亿万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进行的一项举措。“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达到设想目标必然涉及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体育课外体育的创新,家庭以及社会体育的配套等等,比如趣味体育进课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社区健身俱乐部的设置以及新型体育项目的改进等。改革、创新、配套的目的均是为实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号召亿万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打破了以前“三段式”的教学程序,给教师教学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将体育舞蹈、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新型体育项目带入了课内外,师生在教与学上多次产生共鸣,达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目的,同时健身效果也应是不同反响的。另外,课外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最大空间,好课外体育的施行对学生健康的教育与健身教育的塑造的效果比课外体育更加广阔,仅以每周2-3节的体育课是达不到目的的。故应号召亿万青少年走出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才能更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运动”关注的是酿造一个积极锻炼、全体参与、快乐运动的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对运动与健康因果律的自我觉醒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首要任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针对体育课程及体育活动实现健康追求而制订的人体参数指标。从《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两项举措出台至开展所涉及的因素来看,两者不仅具有相同的实施背景,许多因素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何志文,杨大宁.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透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