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篇1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也应该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构建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先确立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新的阅读理念,也只有在这一阅读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构建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一点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具体表现,是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由此可知,阅读兴趣能促使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换言之,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阅读材料、阅读文本的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浅近、有趣的作品,如童话、寓言、故事等文学作品、科普科幻作品以及一些历史文化等诸类读物,还可以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读懂的作品,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还要敢于对文本作大胆的、灵活的裁剪,适当的调整、删减教学内容。如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可多讲;而远离学生生活、枯燥乏味的、玄虚空幻的内容则要少讲,甚至不讲。

其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教学形式不能过于单调、呆板。

再次,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看待每位学生,多运用赞赏教学,多运用表扬性言辞,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阅读成功的乐趣,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养成阅读的兴趣。

二、给学生一点个性的感悟和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这实际上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陈旧的课程观。

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就是要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中要强调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是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

首先,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能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策略及其重要的一步。

其次,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是不一样,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倡导学生探究并响亮地说出“自己的思想”。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做设计等等。

在阅读教学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去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角融合,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同行,与作者同行,悲其所悲,乐其所乐,感起所感,悟其所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建构独特的文本和独特的自我,为生活而读,为个体而读,这是新课标指导下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解给学生听,也不应该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拆成若干小问题来步步紧逼的向学生追问,最终仍是让学生被动的认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总之,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与课本直接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和“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创设情境帮学生鉴赏。”

三、创设一些对话交流的互动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实质上是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倡导、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合作等互动的机会,由此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正如教育专家余映潮所说的:“有效地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遏制教师的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活动的主体。”

阅读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对话关系: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多重对话,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与文本直接对话为中心的关系,其他的对话都只是为了给学生的个体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不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它们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要多让学生个体为主体与文本直接对话;同时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和谐,才能无拘无束地谈话。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一些对话、交流、探讨的机会,让对话真正有益的动起来。重启发不包办,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重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对话交流可分三个主要阶段:(1)启发引导阶段;(2)师生互动阶段 ;(3)学生自动阶段。

四、制造几个兴奋点

阅读教学本应是富于激情,很有享受的一种创造过程,但在教学中,往往看到万马齐喑、昏昏欲睡的场面。这是为什么呢?

市场营销上有这么一句话:“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我们也可以套用一下:“只有疲软的设计,没有疲软的课堂。”可以在课堂上精心制造几个兴奋点。而制造兴奋点,可从文本内容和课堂形式两方面考虑。

文本内容上的选择要注意:第一,教师有真知灼见的地方;第二,文本中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第三,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地方;第四,与以往阅读积累可以碰撞的地方;第五,能激起学生智慧辩论火花的地方;第六,能挖掘审美情操的地方。

课堂形式上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辩论、表演、竞赛、朗读、讨论交流、角色塑造、发散想象等。这些多能让学生兴奋起来。当然兴奋点贵在出新、出奇,程序化、模式化只能恢复到原路上去。

笔者构建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也只是一管之见。投身课改,既需要理性的思考,又要实践的探索,只有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我们的课改才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88-0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阅读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0%的教学时间都被用于了读文的教学。目前受诟病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参考资料,然后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以为这是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捷径。其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只能是教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呢?

1.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老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有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传统教学中的那种"被动性"、"强制性"、"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是需要加以改变的。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宋代朱熹指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忠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阅读训练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收到实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明确思想,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重视阅读。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实际,想出更多的新点子,运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手段,并尽可能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培养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学生实际,制定读书计划,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由国内到国际的原则。先推荐一些比较浅易的、趣味性强的一些读物。如:小布老虎丛书、《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杜利特航海记》、《昆虫记》、《爱的教育》,《秘密花园》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再推荐《繁星·春水》、《骆驼祥子》、《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内涵较深的读物,这样循序渐进,等到学生对各类童话、寓言、故事、以及诗歌、散文、中外名著、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各种报刊都愿意加以涉猎时,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就充分培养起来了。

另外,班级内可成立阅读小组。小组内可以交换书籍,交流阅读心得。既各自为战,又相互监督、联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可逐步由"紧"向"松",待到机制成熟,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在学生刚开始上阅读课时,教师可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摘抄优美的词句并能作简要的品析;写读后感,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对哲理性语句的感悟,也可以是优美语句的赏析,亦或是对写作技巧的评价。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教师可逐步放宽要求,让学生自由去阅读、去选择。圈、点、批、注,摘抄、积累无所不可。学生有了一定的摘抄积累之后,可以给出一定的时间温习回味,消化吸收,读读背背,相互传阅等。提出一天背一首诗的建议,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篇目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美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代的一些优秀诗文。

定期举办一定的第二课堂活动:手抄报、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以此来展示阅读成效,提高学习兴趣,丰富课外生活。

篇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读课文是教学中最常见、最关键的环节,它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往的阅读教学教师总是引得多、导得细,甚至整个课堂都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有的甚至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现在,有些阅读课似乎又走进了另一个“死胡同”,在课堂的自读环节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读,还美其名曰“自读自悟”,结果课堂呈现出一种“消极”状态:有些学生心不在焉,无所事事;有些学生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学生装模作样,无所用心……因此,我认为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自读”,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一定的程序、一定的学习方法,积极地进行自主读书,也就是读得“有板有眼”。

怎样让学生读得“有板有眼”呢?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在让学生自读文本时,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导读提纲”,让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方法。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我利用“导读提纲”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导读提纲”如下:1.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你发现这是怎样的牛郎呢?想象牛郎还会怎样照看那头老牛?再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你又发现这是怎样的一头老牛?想象老牛还会怎样与牛郎亲密无间?2.读课文第7自然段,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出这是怎样的一头老牛(体会老牛诀别时的感情)?3.读课文第8至第10节,想想王母娘娘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的一些词和细节来支撑你的答案。这个“导读提纲”切准了故事教学的特点,真真切切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心会文,读出人物形象,补白心境,读悟性情,从而走进“有板有眼”自读之态。

二、交流——见仁见智

新课标下的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能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愉悦情感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得到不断开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因此,这样的课堂气氛必须是活跃的、宽松的、和谐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表达独自见解,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会保护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有较多时间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会比较多。这个环节很重要,在于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和互助。因此,交流环节更应该体现它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尽情说、尽情辩,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得到真正的释放。

篇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对于农村学生来讲,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必须要灌输语文阅读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将语文阅读作为重要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新课标下,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除了要在课堂上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对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目前农村语文教学来看,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已经放在了语文教学的首位,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新课标下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取得积极教学效果,并提高教学成绩,就要重视农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改变传统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不管学生的接受程度,只是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现实需要,导致了这种教学模式僵化,不能取得积极效果。在新课标下,对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度创新。因此,我们要想取得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效果,就要改变传统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语文课堂上给予学生以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积极的阅读教学模式予以保证。

三.重点开展农村语文的合作探究式教育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受阅读知识和生活体验等的限制,肯定存在许多疑难问题。教师应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对于这些疑难问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加以解决。探讨遵循的原则是:一要有探讨的价值;二要能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可以采取分组制,每小组选取一个中心发言人进行交流(要求每人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多角度解读课文,力争做到对课文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丰富学生的阅读所得,并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一过程实质上是自主阅读的延伸。讨论中,教师除了科学地设置问题外,应重在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感悟课文,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另外,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要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置讨论问题的能力。

四.教会农村学生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

从目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来看,一些高中学生对语文阅读没有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老师在语文课堂内没有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存在困难,无法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久而久之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基于这种状况,我们在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从语文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并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语文阅读方法的培养,应该将阅读方法的培养当做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事情来做,通过阅读方法的培养促进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篇5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环节。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阅读是一种独立的行为,老师不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阅读进行过多的干涉"。在这样的形式之下,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领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是实现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提不上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同时提问题的意识也相对较低,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比较重,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地实现平等,阅读教学就很容易变成老师的"一言堂",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其主导地位。

第二,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停地提问,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概述,虽然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的学习,但是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主,使课堂教学慢慢从"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感和恐惧感。

第三,对于阅读教学的不重视,实行阅读教学的方式比较机械,缺乏一定的情感熏陶,失去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措施

(一)自我设问,增强探究意识

探究性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老师仅仅是一个朋友、一个指导者,学生可以不在老师提问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情境进行问题的研究。中国有句古话"学贵有疑",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疑问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并在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后,对文章的讲述进行问题的提出。在这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与研究。

如:在教学《卡夫》一文时,学生在阅读之后都会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爷爷最后会将卡夫带回家吗?文章的最好结局会是什么呢?在这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就会明白卡夫童年的悲惨生活,在痛恨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对底层的劳动人民予以同情怜惜。当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之后,融合自己的思想进行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述,增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

(二)独立思考,引导求索思维

在语文的教学中,若老师一直采用讨论式和集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不能得以锻炼,难以得到新的见解和经验。探究式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语文的阅读,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因此,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育时,必须要营造一个开放独立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自主的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自主学习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老师不仅仅要讲解课文中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评价。如:诸葛亮足智多谋、并且对待每个人都拥有广阔的胸襟;而周瑜就是一个与诸葛亮相反的人,他心胸狭窄,并且对有才能有胆量的人持以嫉妒的心态;鲁肃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曹操是一个非常狡诈、非常固执的一个人。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对老师做出的评价产生了怀疑,有个同学认为鲁肃不是老实本分的人,它不仅仅对他的上司周瑜进行了欺骗,还对诸葛亮撒谎,。作为诸葛亮的朋友,鲁肃明知道周瑜要谋害诸葛亮却没有将此事告知诸葛亮,这是一个诚实的人吗?若不是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用草船借到了箭枝,那么火烧赤壁这个历史就会被撰改。若不是学生与文章有进一步的接触,谁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呢。

(三)阅读实践,拓展创作空间

语文的教学源于现实生活,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对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行传授。丰富教学的内容,开发课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探究的空间。在对《火烧云》一课进行教学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日落,并根据《火烧云》的描写,将自己看到的日落进行讲述,让学生的阅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苦差事,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总结: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学生语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应该将语文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推动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形成。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阅读的内容,在此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一、鼓励学生“动”起来

小学课堂四十分钟是个常数,如果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少了,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摒弃过去那种从头到尾的串讲串问,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读书状态,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学生便从被动地接受中解脱出来,回到应有的主体地位,真正“动”起来。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还有的说,“父亲十分民主,他说‘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是希望孩子自然发展,我就希望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我”……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思维“动”了起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敞开心扉。正是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吸引学生“钻”进去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思维在其间任意驰骋,融入到阅读实践之中,“悟”出文本要表达的情感。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美景,同时配乐配声。“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群星闪烁,在太阳系的家族里有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就是美丽的地球。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被眼前神秘的太空、优美的音乐、诗化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住了,顿时进入了学习情境,为感悟课文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学习中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

篇7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尤其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许多同行在这方面作过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教材,肢解教材;教师大讲特讲,学生昏昏欲睡等现象层出不穷。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就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试想,一个总是以自己为权威的语文教师,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只知灌,不懂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如何培养?适当地把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营造一个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已是阅读教学迫在眉睫的事。笔者曾经尝试由学生代表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备课、上课,或不定期召开鉴赏品评会,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理解思路、不同的理解结果。教师要对有独到见解的想法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观点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给予宽容呵护,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激情被进一步激发,使他们的阅读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

二、从高中生心理思索语文阅读教学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过程怎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教育应是最具有创造力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思想应是最积极活跃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会再满足于做个被动的、忠实的听众,而是渴望积极参与、自我实现。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读书的权利,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留下足够的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给学生思考权,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分析题目、寻找规律,使他们能多问、勤问、善问。教师应重视班级研讨之风的形成,当学生个体在经过努力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组织学生用适当的形式讨论,给学生争论权,及时把握好讨论、交流的最佳时机,注重讨论的实效性。

三、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告诉学生自己和教参对课文的理解,而应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精读、泛读、细读、速读、默读、朗读、研读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特点,如散文、诗歌宜大声地、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时让自己深深地融入作者与作品中最好。在此,教师可通过具体教读一些散文、诗歌例作使学生掌握停顿、语气、语速的技巧,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如遇小说,一般可同时使用三种阅读方法,第一步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情节结构,了解环境描写;第二步精读小说,赏析人物形象;第三步细读小说,由细节描写赏析入手,结合三要素把握小说艺术特色、主旨和社会意义。如遇价值不高的文章,泛读是最好的选择,教师可指导学生养成“一目十行”的技巧。只要是值得探究的文章,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好好研读,当然首先教师要进行方法指导。文章不外乎由字、词、句组成,研读课文不可以撇开它们,要坚守“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由文本语言出发,从修辞、构造、表达方式、句式特点、句子成分关系等出发探究文章的内涵及文化意蕴。

四、加强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多进行批判性思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及素质教育的标志性概念,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而批判性思考能力是指这样一种思考能力,它能有目的地和正确地来对待、分析和证明某种观点,并能解释该观点的真实含义,最后达到有效解决某种问题的结果。因此,从更通俗的角度来说,批判性思考能力是指人们在面临外部世界、外界事件和自己需着手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方面正确的知识、能力、态度、习惯和专长,并通过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断增长自己新的知识。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就是一个会学习的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人云亦云”的“群体思维”和“随大流”的潮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的因素。

篇8

二、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异也不断缩小,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比城镇小学差。而即使现状如此,很多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是和城乡之间小学生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关,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并不注意对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培养,即使小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也被家长们认为是“看无用的书”而加以责备;二是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国古语也曾经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阅读,即使有一些小学生喜欢阅读,也只是在阅读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故事读本。三是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普遍存在着一节课四十分钟下来,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在被动的听。无论老师在讲什么,学生都完全不用思考,这个过程完全是简单的知识迁移。

三、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校联动。由于家庭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努力克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孩子们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小学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作用,使其主动参与到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也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有区别地对待课内和课外,目前教育部对农村小学的建设也比较重视,很多农村小学都建立了丰富的图书阅览室,这也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这些都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挖掘。因此,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课内阅读中所遇到问题的点拨和引导,有充足时间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让他们能够充分掌握。

2.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思维。兴趣是小学生阅读的前提,而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需要教师、家长、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的问题,而阅读教学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的更好。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问题、开展竞赛以及课外阅读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比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声情并茂的进行阅读,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也使他们理解总理在群众心里的至深地位。作为教师来说,也可以每周都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阅读的图书,以培养他们的多方向、多层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此外,还可以在课后安排阅读成果展示的环节,比如,采用黑板报、定期对读书笔记进行检查等等。

3.调整课堂策略,鼓励学生质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堂的40分钟是一个常数,如果教师讲的多,留给学生的时间相应的就比较少。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自主学习的课堂类型和结构,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避免出现以“听讲”为主的现象。而且还要强化教师在关键问题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由于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质疑的过程,因此,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质疑,可以按照疑问设计成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从合作学习中获得答案,这样的话,就从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变成为了“授人以渔”,能够取得明显的阅读效果。

4.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获益终身。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的开展,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获取更多知识的目的,以提升自行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增强阅读水平。阅读活动主要包括阅读欣赏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指导课、读书汇报课以及读物推荐课等等。在开展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阅读步骤和方法,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在教师内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能够让他们终生受益。

篇9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以阅读教学为先导,由建国初期至今的教学大纲无一不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大凡有一定教龄的语文老师都在阅读教学方面下足功夫,并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注重老师的引导、点拨、启发。而新课标关于阅读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 ,阅读目标特别强调读者的个性体验,仅 “自己”一词就出现九次: “拓展自己的视野 ”、 “有自己的心得 ”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 “作出自己的评价 ”、“说出自己的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打开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精神世界,给学生 “打好人生的精神底色”已是当务之急了。

简单地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指导,对学生来说是“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学生会感觉这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对一个学生而言,要具体到:若干时间内的阅读量多少,内容如何,怎样指导阅读等。

吕叔湘认为学生每天要读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有起码的阅读积累,才会有语言的感知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问题的分析,对生活中复杂现象的理解,对生活中复杂想象的理解,对微妙情感的体味。阅读之于写作更是如此,“阅读是写作的根,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制约了写作能力的发展”。

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阅读,坚持阅读的无错原则,鼓励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不要蛮横地规定阅读任务,而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自由,给予学生选择合理的时间、恰当的书籍、可行的阅读方式和自己阅读效果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以自觉的态度来阅读。要让学生把阅读任务逐渐变为自己的阅读需要。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阅读文章都包含浓厚的感彩,只有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品味这类情感,才有可能受到熏陶、感染,达到阅读的效果。其次,教师在引导阅读方面,各人又有各人的做法。条件较好的学校设置了阅读课,其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学生带到阅览室,学生爱看什么就看什么,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另一种是让学生将课外书带到课堂上,学生在课堂上看书,老师在讲台上看学生看书。事实上这两种都是 “放羊式”的阅读教学,鲜有教学的意味在其中,更不要提及阅读效果。古今中外,汗牛充栋的文化书籍,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读什么,这是个问题。基于此,我认为阅读的书籍应该有益,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广阔的、深邃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科技与人文的,只要是“一切凝聚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应进入中学生的视野”。

基于“阅读是一种综和性的活动”这一实质,我认为学生在阅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或精彩或粗陋的体验,引导学生把体验说出,利用“交流”这种形式是较可行的。同学和同学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体验碰撞,将使思想得到沟通,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再思考获得更精彩的体验。学生在阅读中,一个人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就获得两种以上的思想。美学强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意义上,交流的读者比没有交流的读者,在单位时间里应该有双倍的收获。至于如何交流,采用的方式也可是多样的,我认为比较可行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谈话式的交流

这种方式是现在电视上常用的一种,如“艺术人生”、“面对面”等节目。可由一位学生主持,几位同学针对同学近来所看的某些作品进行交谈,其他同学可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总结。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参与的学生面广,气氛也比较热烈,其不足之处是这种方式较费时。

2.沙龙式交谈

这种形式是将全班同学围坐成圈,谈谈自己近来所读及较大的收获。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内容多样;不足之处是没有重点,有漫无边际的感觉。

3.展览式交流

这种形式是将学生新近阅读的作品心得做成手抄报,而后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的限制,不足是少了一点气氛。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创新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正经历一场革命。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学生活动,利用好课堂45分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研究的目标。虽然英语新课标改革实施多年,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新课标改革的开展。

一、创新对阅读教学方法的意义分析

创新能成为一个时展进步的动力,是因为它有独特的魅力和作用。目前传统教学方式仍旧活跃于当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仍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时展,我们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注入新的能量和动力,使教学更有效,这就需要发挥创新的作用。创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积极因素与新的动力相Y合,从而达到最佳饱和状态。创新的阅读教学一定是符合时展的,让学生在创新的教学环境下感觉到教学面貌的日新月异,从而对阅读学习变得积极主动。那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到底要如何创新呢?

二、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1.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环境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环境,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效率的关键。运用多媒体技术,辅以优质的课外英语阅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里以7A Unit 4 My day为例,教师备课时预先设计制作PPT。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PPT,就My day与学生展开对话,让学生用英语回答在校的一天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解课文时用学生作息时间表结合文章进行讲解,使学生很快明白文章表达的意思,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因此,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2.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例如,学生A的英语基础较好,学习认真,语法知识掌握很透彻,但是不喜欢英语阅读,在英语阅读课堂上表现不积极。作为教师在课外找学生A谈心: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英语,单纯掌握语法知识,而阅读和交际能力欠缺,可能成为将来工作和发展的绊脚石。学生A很快明白自己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从此端正学习态度,最终提升了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3.规范语音,训练听读技巧

语言训练是英语朗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朗读时既要注意每个音的口腔部位的发声方法,更要做到元音发到位、辅音读清晰。其次,还要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并分解识别,如果不注意语言的规范、发不准音,就会使文章难以理解。例如light和night,就容易混淆。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听读对照,不厌其烦地朗读那些易混单词、音素,坚持练习才能养成规范化的发音习惯,才能有声地掌握语言,朗读文章,在学好语言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

4.注重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调动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使学生想主动阅读,进而爱上阅读,最终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够认识每个单词,但组合之后的意思就不一定清楚,这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会产生歧义,闹出笑话。所以,学生的阅读障碍不仅仅是词汇的障碍,更是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的障碍。

5.利用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报纸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当下有许多英语报都适合初中生阅读,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报纸,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每年给学生订一份《英语广场》,要求学生每周都要阅读一份报纸,遇到不会的单词,勤翻字典,多积累词汇,并把新单词或词组的用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

总之,英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对所学词汇、语法运用的检验,同时调动自身的逻辑思维推测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篇11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二、注重生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宗璞在中的不幸遭遇,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体会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学生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的结合,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又如《背影》,我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篇12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的综合英语的水平。所以要学好英语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丰富的语言材料。其次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供给学生有力的指导、必要的帮助、正确的阅读技巧以及充分的发展空间。最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很少,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很重要。

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因此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1)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2)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3)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1)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教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2)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四、阅读教学的教学渠道

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内与课外两个场所。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篇13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目标设计为先导,本着师生、生生、师师合作的原则,教师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以面对面的积极交流的方式,使得群体的积极功能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形成合作技能、培养自尊、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点是听、说、读和表达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过程性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通过合作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任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的目标。

1.先学后论

独立、自主的“先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任务。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先自主独立学习,然后展开讨论,在讨论环节中,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之后整理汇总,再向全班汇报。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作出正确的推论和合理的推断以及在情境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小组讨论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诸如,长难句和重点词语、课文框架、佳句、写作特点等。讨论课文长难句和重点词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讨论课文框架、佳句、写作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在课文阅读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信息,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再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话题,话题要力求具有开放性。对于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如果小组讨论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好现象。例如,在教 Mould 2 The Story of J.K. Rowling and Harry Potter 这课时,教师可提出以下两个问题:Why do you think the Harry Potter stories are so popular?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J.K. Rowling and her stories?通过讨论,各小组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学以致用

教师创设具体、丰富、自然、真切的情景,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角色的分配,然后集中处理,学以致用,最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在充分解决生词,明确课文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收集大量语言信息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扩展,然后脱离原语篇自由表达,从而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的系列过程。如,学习 moudle 2 Fantasy Literature 中的 Writing: continue writing a story 时,我们刚学了The Story of J. K. Rowling and Harry Potter,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给信息完成故事。

The situation:A yong man was walking athrough a wood when he saw a ring lying on the ground.He discovered that when he put the ring on his finger,he disappeared. Before writing,please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does the young man do with the ring?

(2) Does he use it to get something that he wants?

(3)Does he have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ring?

(4) How does the story end? Happily or Unhappily?

然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写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很多优点,但伴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教师不假思索,每课必用;小组成员不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讨论,闲聊题外话,对小组任务漠不关心,沉默不语等。要将合作学习有效地应用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确保分组合理,分工明确

在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隐患。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渐渐地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自我放弃。对此,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分组时,教师可以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方便操作;也可以根据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分组,便于小组间的竞争。但是无论怎样分组,都要确保分工明确,力求人人有事做。这种组合实施一学期后,为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组。

2.保证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合作

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

3.教师要把好讨论关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热情的帮助,在小组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启发、帮助和建议,并在必要时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而不能作为一个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完成后,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辩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4.学生要做好总结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方面,让每个学生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对任务尽心尽力,帮助、鼓励、支持队友。合作学习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小组的集体荣誉而积极合作、共同讨论、交流信息,最后达成共识,这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对于当堂讨论无果的疑难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不能做无谓的争执,也不能不了了之,而是要通过多种查询途径,如去图书馆、阅览室、上网等查找,最后加以解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