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09-02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后人对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中,其不仅包括宏观层面,如世界、国家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包括微观层面,比如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博物馆是指对社会风俗、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进行综合有效保护的一种博物馆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这种保护致力于进行保护其现状,调动一切资源,尤其是当地居民进行保护,力图保护其原生态,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和谐共生。①在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的主人能够能动地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保证文化的完整性、发展性和地域性。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是指生态博物馆在初始建设和建成后的维护和运营中能够从始至终符合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实现对文化原住地的文化景观的系统和连续保护,不至于在建设和后期运营期间因为理念不清晰,维护资金缺乏,建设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生态博物馆建设不仅起不到生态博物馆应有的作用,反而破坏原住地的文化生态系统,瓦解文化环境,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造成生态博物馆昙花一现或名存实亡。
二、制约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民众的文化自觉性不高,文化保护意识薄弱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社会与自然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这是生态博物馆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不同的地方。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当地居民是主体,是主要参与者,是当地文化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承担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大任。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最初,应该由当地政府和专家协同当地民众制定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核心、方法、模式等,培养当地民众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其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行列,因为文化是变动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器物。只有这样,即使外来力量退出,生态博物馆也可以依靠当地民众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深刻的文化自觉和科学的文化保护方法,实现健康、活力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建设理念不清晰,建设方法不科学,规划不合理
1 历史保护区
法国是一个遗产保护起步较早的欧洲国家,一些文化保护的理念和方法以及法国政府颁布的一些法律条文都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从保护的技术、保护的的了立法、保护的观念上无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在保护的立法方面,国家的立法保护始终是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遗产的概念,随着立法的完备而逐渐得到完善,保护的内容和保护的范围都得到了相应的扩展。法国也是最早采纳了整体保护的理念,对本国的历史、自认文化遗产实行区域保护的国家之一。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历史建筑及周边地区、历史保护区、建筑城市和风景保护区。目前,法国被列为保护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1887年,法国颁布了《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对“历史建筑”做出了法律上的解释,并且明确指出了政府干预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法国政府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此法律了开启了以“历史建筑”为核心历史遗产保护实践,并且根据历史建筑的不同价值,明确了两种级别的保护方法:一种是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建筑;一种是等级注册的历史建筑。这种以单体建筑为保护工作重点的措施抑制延续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法国目前已有40622处历史建筑被列为国家保护和等级注册历史建筑。随着保护实践的开展,1930年通过了《场地及自然景观保护法》,将历史遗产的保护方法扩展到自然景观领域,和1913年法律一样场地及自然景观的保护也分为:列级保护和登记注册两种,目前每年约有20个新的场地被列级保护。随着保护时间的深入以及保护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的只是保护单体建筑史不全面的,建筑与环境、历史文化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使得环境的保护与单体建筑的保护一样重要。于是在1943年的《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法律中,明确了以历史建筑为中心半径500米的额保护范围。“当一座历史建筑被确定以后,无论是列级保护还是等级注册保护,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就自动生效。”将“环境”的概念加入到遗产保护的理念中,是法国遗产保护的一次创举,在此基础上1962年,法国通过了历史保护区的法令,也称为马尔罗法令。因为在实际的并保护中1943法律中所限定的500米管控范围并不能真正保护历史遗产的整体风貌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于是法国根据国家遗产分布的实际状况,综合评定遗产的各项价值后,划定了“历史保护区”。保护区是“体现了历史、美学的特征或者从本质上足以对其整体或者部分建筑群进行保护、修复和价值重现”的区域。至200年,全法共有100个保护区。保护区建立的目的基于两点:通过建立一个法律的保护机制来避免或者阻止在历史街区中可能造成的不可挽救的损失;通过特殊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历史的、建筑的、城市遗产的品质,并且改善老住宅的设施以保证其中的生活品质能够满足现代化的标准。
法国的历史保护区体现了法国遗产保护的有点:集中中央集权式管理、明确的立法体系、科学的规划编制、广泛的群众参。法国保护区制度的实际也证明:扩大整体保护范围、结合相应的保护法规对城市区域性特色和环境的保护的整体性区域保护实践是正确的。
2 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产生于“新博物馆运动”的背景下,二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民众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开始重新发现小地方“部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社区居民根据对于本社区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自发的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来。最早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罗马尼亚出现了多个户外式的博物馆,以展示性的新方式来说明社区居民对于自身文化的新需求,即重视传统社会的特性,尊重本地区文化的真实性。2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邻里博物馆”,墨西哥出现了“综合博物馆”,这些都为生态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根据生态博物馆发起人之一雨果•戴瓦蓝(Hugues de Varine)的论述: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巴黎举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代表强烈要求,建立发展非欧洲式博物馆模式的愿望,在大会上,“生态博物馆”一词被认可,为了在博物馆机构中涵盖与自然和人类生态相关的博物馆,以此响应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国际辩论主题。1972年召开的国际博协讨论会上对生态博物馆确定了更为准确的解释,并且和区域性和社区性博物馆相关联。1973年,法国建设了克勒所――蒙锡生态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区别与先前的静态、孤立的陈列式保护,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很好的将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得自然、文化遗产处于保护的原生环境中,重视了社区、文化、精神、自然和区域的紧密联系。这种创新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在保护范围上,生态博物馆突破原有孤立静止的做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大到了遗产所存在的社区,遗产保护有了明确的地域限制和范围,将文化与其存在的空间很好的联系起来,确保了遗产的真实性;在保护的内容上,生态博物馆将社区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以及生态环境纳入到一个系统中来,特别是重视了社区所拥有的无形文化遗产,考虑到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强调生物、文化的多样性。正如雨果•戴瓦兰所说:“对于英语前缀eco用于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既不是指经济(economy),也不是发指的生态学(ecology),其本意是指社会环境均衡系统:社区或者社会,人是其中存在的核心部分,人类活动以及进城。”从这个层面上说,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是遗产保护的一次飞跃,寻求人、自然、文化的真正和谐与有机统一,才是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生态博物馆是为外国人为适应外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来的,18世纪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同时污染、破坏也接踵而来,为保护人类仅存不多的遗产而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被选做生态博物馆的地方都是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保持得较好的,意在通过这样一种博物馆的方式使该区域得以保持它的原始面貌。生态博物馆是广义的博物馆的一种,不同的是以各种文物的展陈研究为主要的保护方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区具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座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完整的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全村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178户,620人,95%以上为布依族,是一处“梯田连白云,沃土遍平川”的“世外桃源”。错落有致的石板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以及布依族古朴而独特的文化习俗……简直就是一个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如今,这一“活化石”被以生态博物馆的名义保护起来之后,生活于内的居民不在如刚建馆时那般热情洋溢,反而多了几分无奈。
一、生活方式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之所以会以博物馆的方式来保护,与镇山的自身条件有关。所谓的自身条件就是镇山具有的保护得较好的自然环境、民族异俗、原始的经济状态、生活方式、欠发达的社会环境等等。
1999年镇山作为生态博物馆被省际国家和挪威合作建立博物馆保护区以来,生活于其中的布依族人民依据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接待游客,来到此地的游客无不为镇山古朴的民风和奇艺的民族习俗所吸引:石板小路、石板院落、石板寨门、石板屋壁、石板房顶,四合院、三合院;民族风情浓郁,习俗古朴、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布依族歌会”等,其中“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是镇山布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蜡染、布依族头饰、布依族服饰、绣片、唢呐、鼓、敬酒歌等,敬酒歌歌词优美、内容丰富、语调优美,听后让人回味无穷;传统酿造的米酒、阴包谷、阴辣椒、血豆腐、腊肉等,饮食文化丰富,独具一格。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还能穿上精致的布依族服装体验一把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勤劳致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原来男耕女织,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随着人民钱包的鼓起已有所改变,或正在改变,准备改变。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在生态博物馆保护区内的居民来说,改变和生态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有悖。
条件改善了,就有了提高的需求。住石板屋的人们可能就会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想盖楼房;穿粗布麻衣、蜡染衣服的都是老人,年轻人可能有了追赶潮流的想法,不愿意再穿传统服饰;有了钱,可以去旅游,或在城里买房,不再一年四季的呆在馆区……许许多多常人看来的很平常的想法、行为在生态博物馆这个社区里其实是很难得以实现的。总之,生态博物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矛盾出来了。社区居民都追求现代化了,成了和城里人一样,那谁还来生态博物馆?自然,它也就不是生态博物馆了。
二、管理方式
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和挪威王国的一个文化合作项目,是继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后建成开馆的又一生态博物馆。作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合作项目,镇山受到的国际管理者的影响虽然没有像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的大,社会的关注以及争论也没有那么激烈,但引起了一些思考。
生态博物馆集展出与保护于一体,它展出的是生活于其间的人们以及人们创造的文化、习俗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的建立也在是在考察、论证的有理论支持的基础之上,在一开始,它就有一套完整的成熟或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怎样管理,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后遇见的状况而及时调整。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管理有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地方,但也相应的存在有一些问题。
生活在其中的社区居民是最了解他们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地方的。在外来因素还没有闯入、干预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地方之前,他们祖祖辈辈都是一直这样生活。自己管自己,或是有声望的老者凭借道德的高尚管理众人,生活自在,不受拘束。突然有一天所谓的政府、国家要来破换这既定的程序,而且还带了一点强制力,这无疑是需要时间接受的。接受之后呢?遵守。什么不能干,什么必须干,什么可以干,都是有规定的,和传统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或者,利用一个隐形的、潜在的坏结果从潜意识里制止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是有问题的。生态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在保护的方式、管理的方式的问题上,虽然已经过去了40余年,还有待改进。
三、理念和现实
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它不仅包括着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而且对原住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的是,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建立,确实对保护文化遗产是有一定作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区居民的经济。这种方式、理念也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向人们展示了镇山的魅力,宣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与建立的初衷相符的,也应该看到与初衷相悖的情况。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从199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颁文公布为民族文化保护村,到1994年批准在此建立贵州镇山露天民俗博物馆,1995年贵州省将其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至1999年决定建立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已完成了对镇山武庙的加固维、石板至镇山的道路黑色化改造、停车场、码头的修建等配套设施建设。一系列的为旅游而建的设施早已破坏了这个外国人眼中与世隔绝的地方。过度开发、过度消费的传统文化、民族异俗,以及随之而来的、免不了的文化传统的破坏,至今天,其实已经破坏了一部分,只是当地的人们还沉浸在经济效益的狂欢中而不自知。今后生态博物馆的出路何在?社区居民的出路何在?这是面临的问题。
说要保护的生态博物馆,破坏的还是这种方式,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在保护、利用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至少,目前是这样的。有人说这是生态博物馆中国化的悖论,无论对与不对,面对问题是必须的。
如今,再追问孰对孰错已经没有意义,从生态博物馆出现的那天起,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等着后人去解决。无论保护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都是为“人”服务的,具体的操作部分还有待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 胡朝相 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 2011.
一、遗址的定义
关于遗址如何定义,Angkor认为遗址是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在建设发展、艺术和景观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遗迹。Peter Howard认为遗址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筑等物质形体几乎破坏殆尽,且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遗迹。赵宇鸣认为“遗址”是考古学概念,一般而言,“遗址”是指古代人类通过有意识的生产、生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建筑活动的基址。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原因,我国古代人们的建筑活动主要是土木建筑结构,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历史上的土木建筑结构只有它的基址部分得以保留下来,考古学的概念中称其为“遗址”,如城市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建筑物基址等。国际上通用的是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址的定义,将文化遗产分为三类,遗址是其中之一,是指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二、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遗址博物馆就是在遗址空间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以它所在的遗址及遗址内的遗物和遗迹作为其藏品结构和陈列展览的核心和基础的博物馆。建造遗址博物馆的目的是保护文化遗产,并向人们展示。梁乔认为遗址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遥远的、生疏的,需要一定的展示空间和手段使人们对遗址有所认知,博物馆展示空间形象与意境的构建是和遗址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人们通过对特定历史意境的感受而逐步认知遗址。
目前国内已建造了许多遗址博物馆,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北京琉璃河燕都遗址博物馆和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博物馆等。
三、遗址公园的概念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林,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遗址公园既是“遗址的”,又是“公园的”,即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资源而规划设计的,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创新等一系列手法,对历史的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生,既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的景观设计思路。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是弘扬古文明、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遗址公园模式是针对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的一种方法。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是目前国内外对遗址进行保护、发掘、研究、展示的较好模式。遗址公园理念的核心是现场保存展示,即以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身临其境时达到有所观,有所感,有所体验,有所领悟,达到重温历史、增长知识、荡涤心灵的目的。
四、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在上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遗址、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两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五、结束语
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作为两种不同的遗址保护模式,它们修建的目的同样都是为了保护遗址,并向人们展示,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这两种遗址保护模式的选择,应视遗址本身的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模式,或者将两种模式相结合进行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范围
项目选址东至XX路,南至XX路,西至XX项目,北至保利XX公园,面积约XX亩,其中XXX基地建成区约1000亩,XX集团已取得土地XX亩(其中46亩已纳入XXX基地建成区),商业用地XX亩,农业与景观绿地XX亩(其中XX区XX亩),道路与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约XX亩,另有XX亩住宅用地属于XX区所有。
(二)与XXXX基地的关系
1.空间关系
项目核心区(273亩地块),容积率0.4,距XX基地太阳产房约500米,距月亮产房约700米,同时与现有基地相邻用地均为生态绿地,可作为XXX项目与XXX基地之间的生态缓冲带,确保不对熊猫繁育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价值关系
XX项目特色为时尚熊猫、旅游熊猫、文创熊猫,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市场,努力打造熊猫文化创意高地,与XX基地在配套功能上形成互补,相辅相成,满足游客的更多需求,同时也增加项目自身造血功能。
(三)项目产业控制
XX集团对熊猫星球项目范围内及其周边产业规划导向进行了初步梳理,根据区域内资源特点,以规划为引领,对项目范围内产业业态、建筑风貌、建筑体量等进行了明确,真正把熊猫星球项目建设成为大熊猫生态文化的体验地、目的地。
二、工作推进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XX集团作为项目投资和运营主体,积极推进项目落地相关工作。
(一)积极参与项目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工作,待新一轮规划与城市设计确定后,统筹推进项目策划、规划工作。
(二)协同XX商业策划团队、XX工作室以及法国XXX,从城市设计角度、产业融入角度、大熊猫品牌的识别和体验角度出发,开展XX项目商业策划工作,使项目更符合国际化标准,为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三)积极统筹整合XX公司及XXX资源,围绕XX项目的创意策划、规划设计、产业整合、资源导入、项目运营等环节,专题研究项目定位、公司组建、投融资模式等工作,尽快在重资产投资层面引入XX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共同开发建设,就共同出资设立轻资产运营公司方面与XX公司抓紧协商。
(四)以科研文化为灵魂,以生态绿化为支撑,以控制保护为保障,围绕XXXX博物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大熊猫基地科研繁育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研究项目商业运营模式,以涵盖生态、文化、旅游、时尚、科研、康养功能的文化旅游精品与XX基地形成功能互补,满足XX基地周边市场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
(一)XX项目核心内容为XX博物馆,在该博物馆周边已有两个拟建博物馆,一是XXX以文化教育为主线、科普服务为主体、地学展陈为特色的成都自然博物馆;二是XXX拟改扩建的以科研繁育、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两个即将实施的博物馆与XXX博物馆在内容和主题上可能会部分重叠,将对XXXX博物馆在主题创新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二)您实地调研XX时,提出XX基地周边要更好地保护好生态本底,具体范围需在XXX项目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中确定,XXX项目用地的具体定位和空间布局尚待进一步明确。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4(8)
3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当代意义
我国生态博物馆从传统博物馆中走出来,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博物馆的缺陷,实现了文化保护社区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馆新理念。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我国博物馆界得以传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也开始在我国重演,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因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日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于是我国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开始萌芽,到20世纪90年代,结合引进国际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时我国博物馆已经发展到1000多座,博物馆界也迫切需要寻找扩大保护文化遗产,更加有效服务社会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补偿传统博物馆缺陷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馆,而是要使整个社区和它的周围环境一起构成场所型的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博物馆的范围中,可能有若干个自然村,还可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块”的更广阔的区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设与发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当地民众,在很多旅游经营者看来,满足游客需求,加强景区管理,是头等大事,而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为了降低管理难度,干脆将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迁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让其回到古村镇工作,彻底将古村镇变成一个提供‘真实建筑,虚假生活’的主题公园” 。新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为旅游服务,理所当然以赢利为目的,缺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掺杂其间的伪民俗却十分丰富。在这些所谓的“民族村”、“民族风情村”里,缺少对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准确认识,盲目开发甚至进行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突出,既违反民族建筑传统,又影响生态环境的大体量豪华客栈越来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设施按照城市建设模式,装修滥用瓷砖、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而逐渐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更是缺少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及“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方面的培训,不少导游在讲解中存在较大随意性,迎合参观者的喜好任意编造讲解内容;原生态文化标签随意贴在来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鱼龙混杂,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产品更是缺乏权威性,漏洞百出,严重影响民族村寨温馨平和的文化氛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伤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悄然消失。
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还始终存在着民族民间可移动文物和手工艺品流失的问题。一方面,是民族民间文物的非法贩运,这是目前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之一,在我国生态博物馆中同样存在,当旅游者,特别是一些外国收藏家或者文物贩子来到民族村寨,往往会设法购买当地民众的祖传物品,使得尚处于贫困状态的村寨居民很难长期抵御这一诱惑,最终使这些精美的民族民间文物离开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异国他乡。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物,甚至挨家串户抢购民族民间文物,连当地民众正在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在劫难逃,进一步造成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包含着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场景装饰等综合意义。但是,当外地旅游者购买这些手工艺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时,仅仅被看作是纪念品、礼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这些手工艺品变成了批量生产的产品,用典型的样式销售给旅游者,同时往往在当地民众之间产生竞争,使成为产品的传统工艺品逐渐失去了文化含义,质量也变得粗糙,降低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声誉。同时,当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民众也因此而受到剥削,因为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相比,销售价格过于便宜。
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且这种保护是整体保护、原地保护、自我保护及发展中保护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博物馆“至今已历经30来年,并在不少国家都可发现它的顽强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如创建者和支持者们期待的那样,拥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出现,反而是在争议和艰难的实践中起伏” 。在我国诞生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建馆至今也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初建时的兴盛阶段,目前正在步入艰难的巩固与提高阶段。“保护的难度就在于我们企图让这一‘活化石’在现代‘污染’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接近“原生态”地活下去”。 迄今为止,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大多选择了民族文化极为丰厚,居民生活却极为贫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脱贫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村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从一开始,这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就承担着社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重任。“当一个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村寨,突然间向世界开放时,来自世界上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的交流,以及文化影响的涌入会造成什么结果,这是生态博物馆研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既要考虑社会公众意识与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区域内民众的现实需求,而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一般来说,均是当地政府根据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给予热情支持,以及专家学者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给予热情指导的产物。民族村寨是当地民众的家园,当地民众希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往往也能够积极参与。由于有政府、专家和民众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就具备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在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之中,当地政府和专家是主导力量,当地民众则往往是被指导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博物馆的正确理念,也不知道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前景如何,他们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现实生计问题上,而在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识”的外来人所把握和决策。对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说,事实上外来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则从事实上的主人变成了名义上的主人,没有外来力量的进入,就不可能有生态博物馆,这是事实。也许别的国家不是这样,但中国是这样。在中国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并不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就难多了。因为建立它是政府和专家的行为,而巩固它只有文化主导权回归到村民手中,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时,生态博物馆才得以巩固”
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由政府和专家包办代替,只有被保护对象认识到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被当地民众认同的、认可的文化遗产,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承。而各级政府的责任是服务、组织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学者、专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导和支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让当地民众缺位,应由农村社区里的民众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因为村庄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由他们参与。“文化不是血缘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是要传承的”。因此,生态博物馆应该强调,让拥有某种文化遗产的主体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们工作的动力源自生态博物馆背后的哲学理念,即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连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种文化财产。这里所说的财产与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无关”。 然而要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关键要使文化遗产的主体在心理上实现对于本民族、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自身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华,这种文化认同心理,才是当地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在我国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无论对于农村社区,还是村庄民众来说,都是一种超前的行为,要使生态博物馆得到巩固和发展,当地社区和民众都必须超越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能力。任何一种先进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现实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态博物馆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是技术层面的对接,例如记录、维护、保存文化遗存,建立信息资料中心等,这些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博物馆的已有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来完成。但是,社区民众对于自己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是否与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目标相一致,则是生态博物馆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遗产的原生地保护,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护自己。但是,在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文化阶段。从文化回归到文化自主,社区民众需要“经过三个文化的递升的层面。这就是利益驱动层面,情感驱动层面和知识驱动层面”。当地民众保护自己文化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也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往往缺乏科学认识。这三个层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提高过程。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所有历史积淀的传统都将经过今天的变化而形成新的传统,并成为明天变化的基础。从这个观点出发,任何“静态地”保护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全盘保护下来,特别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对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重点选择那些在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的“活态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评价较高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内能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进民族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邻里、人际关系和睦的文化内容。还要特别关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传承危机和容易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即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最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素保护下来。
4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生态博物馆所保护的不是单体的文物,也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简单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统全面的保存、展示和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实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博物馆运动让博物馆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审视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馆生存的意义,不得不思考博物馆发展的社会条件” 。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是时代的召唤。虽然,目前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均属于具有开创性实践中的正常现象。对于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宽容,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体系。“博物馆的方法是在不断创新之中,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 。但是,人们已经通过实践,看到生态博物馆在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保存珍贵文化记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保障民众主体地位、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合作、扩大社区文化传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生态博物馆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中得以发现和应用。同时专家学者们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了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景观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而生态博物馆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提供了最丰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脉、河流、森林、草地等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迹、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生态博物馆更大的展示空间在有形的博物馆建筑之外,其规划把整个文化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都纳入保护视野,除了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寺庙、戏台、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护外,传统的磨坊、酿酒作坊、打铁作坊、甚至过去烧炭的土窑、饮用的水井等,都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保留下来,而且自然村寨周围和谐的生态氛围,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样是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景观更强调整体保护,其保护范围涵盖整个文化社区,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千镇一面”、“万村一面”的悲剧重演。
农村社区与周围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平衡,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前提条件。同时,生态博物馆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态的文化景观,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因此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应重视过程,不能把现在变成过去,把活态变成静态。生态博物馆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关键在于它是“活态的”、“动态的”。生态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拥有生命,它们与村庄民众休戚相关,或是以村庄民众为传承载体,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现实的。现实的时间是历史时间的延绵,即不能在某一时段断裂,截然分成过去和现在。“因此,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有历史延续性的,从历史中来,现在进行着,又流向未来。不要因为它继承了历史便判定它是过去的,这种能看得见的历史与传统正是现实的体现,是在现实中折射出的历史”。生态博物馆中的农村社区和乡土建筑既是从祖先那里承袭下来的,也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生态博物馆的时空确实有其独特性,即生态博物馆空间的形式与内容都是现在的”。即现址与现实构建的时空是生态博物馆的时空。 生态博物馆对特定区域实行整体保护,所表现的不是冻结在某一时间的事物,更不是将乡村文化景观永久“冻结”,而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保护和延续。
生态博物馆保存珍贵文化记忆。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兴的博物馆形态,也并不能改变其与传统博物馆同样的本质。但是,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寻求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随着当地民众的参与,强调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发挥。当前,国际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加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的职责是保护和展示文化多样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满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间。在生态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应努力为未来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记忆的物证,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文化记忆的保存,活态文化的传承,对所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应予以科学的纪录,妥善的保护。在我国,还有很多经济相对落后,与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闭,这些民族村寨保留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们仍然“活态”地存在于原生环境之中。因此,在这些正在摆脱贫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要唤起和帮助村庄民众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不是局限于某个农村社区建造的有形博物馆,而是通过将农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进行一体化整体保护、展示与传承,而创建的“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是将农村社区的各种文化遗产保留在创造和发展它们的地方,让当地社区始终拥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在农村社区“村庄处处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馆”。为此,生态博物馆应制订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制定社区保护管理规章,设立社区文化保护基金;建立以资料信息中心为基地的研究机构,指导年轻的村民掌握信息记录技能,并带领他们开展文化记忆工程;指导当地民众用本民族的语言记录自己村寨的口碑历史和传说,通过采访村寨老者,录制长期保存的音像资料,建立“文化记忆数据库”;充分鼓励区域内民族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家、乡土作家等继续发挥特长,建立民族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培养文化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应为居住于此的社区民众集体所有,为他们提供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平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由当地民众完成,使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对当地民众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基础设施,为生态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博物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把文化遗产保护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是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 。对农村社区来说,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增强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不仅要帮助当地民众正确理解生态博物馆,更迫切的是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当地民众只有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关心社区的前途和长远利益。生态博物馆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当地民众坚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自我价值,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将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渐渐地欣赏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进而支持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帮助他们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潜力和方向。同时,农村社区需要“乡规民约”的保护。古往今来,历史村落的形成、保护、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自觉严格遵守乡规民约。在保护形势更为严峻的今天,更需要确立深入人心的乡规民约,进而落实一系列法律规章的保护措施。
建立生态博物馆,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培训阶段,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在于帮助农村社区和当地民众,从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觉。社区民众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承担重要角色,与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平等地共同讨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事宜。生态博物馆的责任者和指导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由当地社区有责任心的人士承担,树立当地民众文化主人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社区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他们对社区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满怀热情和坚定信心。通过生态博物馆,社区民众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尊严。同时,使社区民众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并不仅仅是私人财产或家族财产,而是关系民族文化延续的社区共同财富。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如果当地民众对社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认识上达到科学的高度,在情感上达到珍惜的程度,社区文化就会变得坚强,就会具有抵抗力。总之,生态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态度。只有当地居民达到高度文化自觉,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长久的保护和传承,并为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
生态博物馆保障民众主体地位。在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的初期,博物馆与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馆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为博物馆回归社会公众开辟了新的道路。关注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激发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增强广大民众的发展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是生态博物馆给人们的有益启迪。考察我国已经创建的各地生态博物馆实例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兴建于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揭示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主动与积极参与。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的文化机构,而是为农村社区建立的,以社区民众自主保护为特征的文化机构。不尊重社区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实现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应允许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各项活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首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传统习俗,不但要尊重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来访问者或合作者,尊重农村社区传统文化和当地民众文化情感的意识。例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就成立了包括社区12个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内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生态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并协助开展民族村寨的原状保护,协助管理民族村寨内的有关演出活动。
村庄民众是文化的真正主人。虽然在生态博物馆创建阶段、培训阶段,当地政府与专家学者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只有当主导地位转换到当地民众的手中时,生态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当地民众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应有视野,而树立广大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态博物馆最应该加以关注和提倡的。特别重要的是生态博物馆应该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当地民众对生态博物馆发展具有感情和负有责任。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思想便是农村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当地民众的积极互动,核心理念则是对特殊区域、特定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当地民众是否能够切实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来,是否能够成为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博物馆事业的成败。任何越俎代庖都无济于事,因为创造社区文化、拥有社区文化、享受社区文化、传承社区文化的是当地民众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尊重当地民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只有当地民众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才能勇敢捍卫自己社区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地民众科学理性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才能满怀信心地创造社区的美好未来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态博物馆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生态博物馆不是静态地展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社会形态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无权阻止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当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进入生态博物馆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专家学者,以及过往参观者、项目合作者都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社区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权阻止当地社区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当地民众拥有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权力。就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众多生态博物馆而言,虽然当地社区传统文化均十分独特和丰富,但是社区民众的生活却十分贫困。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保护贫穷与落后。一个贫穷与落后的农村社区,在未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贫穷和自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当人们只看到社区文化的经济价值,反而会加速文化遗产消亡。只有社区民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生活逐渐富裕,才能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不应喜新厌旧,也不应厚古薄今。应充分尊重时间维度中的文化,应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中坚持以人为本。
针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到的民生问题,应有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如果没有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对于社区民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那么当地民众作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必然会对仅以保护为目标的生态博物馆,产生抵触情绪。鉴于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技术保障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虽然生态博物馆没有能力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大包大揽,但是,在不损害当地社区文化价值和当地民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必须努力提高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则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应有内容。必须通过保护改善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绝大多数社区民众在保护中得到实惠。例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带来当地民众盼望已久的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成为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区民众的意愿。在生态博物馆中经济生活的改变是正常的改变,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事实证明,文化虽然可以相对独立于经济,但文化发展最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生态博物馆必须为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使命,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积极力量。
生态博物馆促进社会各界合作。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目前,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基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搜集、保护、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民俗学者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欢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陆续涌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的,特定区域的社区文化与社区民众、社区发展的关系,其内容从横向看,既包含乡村文化景观、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语言、规则、信念、行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无形存在,还包含社区民众对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评价状况等;从纵向看,则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态博物馆的知识基础,更倾向于研究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生态博物馆注重同时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社会多元因素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各类项目;鼓励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跨领域的各方面专家参与合作;鼓励运用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解读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的文化深层结构,构建生态博物馆的创新理论。
近年来,广西将民族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建成联合体,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力量帮助新建10座生态博物馆,帮助这些生态博物馆研究和保护他们的原始文化和开展对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力量和社区民众之间的互动互益体制。生态博物馆同时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基地。自从生态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始终离不开传统博物馆的帮助和博物馆学者的指导,而广西民族博物馆直接与生态博物馆结盟,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一种新的探索。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博物馆与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种努力。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来,以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视野对“活态文化”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传授给当地民众,在专家学者与当地民众之间建立起不断互动的机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民众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民众保护的自觉性,并有利于当地专业人才的培育。在选择生态博物馆的研究课题,策划更广泛的合作项目时,首先要深层次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内涵,融会贯通地加以挖掘、提炼,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在生态博物馆内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区域的完美融合,体现文化景观的原生态活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社区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态伦理,使现代技术得到妥善而恰当的运用,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博物馆文化特色与完善功能的双重目的。
生态博物馆扩大社区文化传播。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旨在向参观者表现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参观者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课题。现代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依恋可以追溯到观光农业的兴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则与逆城市化的价值认同相适应,而生态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抚着人们怀旧和思乡情结。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完美结合的生态博物馆,是所在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怀旧的工具,一面仅仅反映过去的镜子。他们应当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态博物馆必须帮助社区面对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和正在失去的东西,向世界开放,并准备着自己的未来” 。由于生态博物馆中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直观的和谐关系,因此在研究和观赏方面极具吸引力。生态博物馆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觉,其价值和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生活在农村社区中的民众,结合生活和生产实践,创造了世代沿袭的住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社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必然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与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带来不同文化,开阔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眼界,通过各种方式的接触和交流,当地民众也在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态博物馆不是明确划定界线的保护地,不是普通的社区公园,而是一个“活着的”农村社区,具有流动的边界区域。生态博物馆不局限于单一的文物景点,而是给参观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满一种历史文化的魅力,民间民俗的魅力。生态博物馆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参观者理应在生态博物馆受到欢迎。生态博物馆也能够在社区文化保护与“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之间寻求结合。如果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不向外界传播,没有得到外界的欣赏,就难以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应作为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应科学评估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当大批参观者来到生态博物馆,激发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活力,参观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提高了社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增强了在外来文化面前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时社区民众的表演和展示,已不仅仅为了商业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们真正感到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遗产也才拥有自觉传承的基础。生态博物馆周边其它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的民众,通过参观生态博物馆,也会认识到保护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扩大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生态博物馆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实践性,在管理、运作、资金、人员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态博物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的以静止、固态的文物藏品为导向的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因此,根据传统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很难解决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和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要更加积极地探讨与文化主体,也就是与当地民众的合作方式,当地民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亲历者和拥有者,应该拥有更多地参与机会,主导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中人们传统知识系统必须受到尊重、发扬与保护。“人居环境科学”认为,“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要根据文化多样性特点,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欢迎社会各界的参与实践,更广泛地吸收不同领域的成果,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不同学科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推动生态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近年来,博物馆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馆的宗旨应该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物的结合”、“到博物馆来享受发现的快乐”、“博物馆要有助于人的发展”等新的概念,传达着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要求和新思维, 这些都对生态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生态博物馆不仅应该使当地民众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应该通过独特的展示模式,使广大参观者在观赏过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历史、环境、文化方面的科学教育,分享交流与体验的乐趣,真正体现现代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宗旨。例如菲律宾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持续地开展社区活动,包括节日庆典、河流清淤,森林保护、电脑网络、青年培训等,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赞扬,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特性。在这里人们格外珍惜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珍爱农村社区的珍贵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风民俗。社区内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被原样地保留下来,对于房屋外部和内部的局部破损,都严格地按照不改变原状的方式进行修复。随着终生学习时代的来临,应使终生学习包括在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中,通过生态博物馆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参观者提供知识,并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可以使当地居民和参观者增强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果社会各界将生态博物馆视为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当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研究的标本的话,就一定能够找到生态博物馆与现实发展对接的途径,实现生态博物馆的理想。
参考文献:
[1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黄春雨.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兰.中国生态博物馆论坛笔记[C]//贵州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镇的生活空间[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邓晓.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三个博弈现象[J].中国文物报,2010-4-7(6).
[19]吴昶.文化遗产保护不容回避民生问题[J].中国文物报,2006-9-8(8).
[20]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伦娜・弗里曼.没有围墙的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2006(2):55 .
[23]赵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遗产的主位保护和客位保护[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论坛小结[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刘迪.博物馆时空刍议[J].东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态博物馆:谁的生态[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中图分类号:G269.2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47-06
新农村建设在民族地区探求的“新”,关键是对民族地区村寨资源的再认识和合理利用,不能简单地模仿东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战略:建设工业型、贸易型、城镇型、现代农业型等等新农村的模式。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正确利用民族地区的内在优势,从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带动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新模式之一,是将遗产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村民的生活方式等等传承下去,形成“―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活标本”,展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尊重村民的文化选择权。生态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保护文化遗产服务,为保护生态,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最好关系的一种新思维、新方法。1998年,贵州建设了中国和亚洲的首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形成了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核心理念,此后在贵州相继建立了镇山、隆里、堂安等几个生态博物馆,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结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有重要意义。
一、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原则与模式
生态博物馆强调以社区(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建设和保护,整座村寨的建筑、民俗、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等等都是保护和展示的对象,社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文化景观。贵州已建成的生态博物馆有6座:中――挪文化交流项目建成的梭戛、堂安、隆里和镇山村四个社区生态博物馆,分别保护、传承和展示苗族、侗族、古老汉族和布依族的传统文化;由香港企业资助建设的地扪侗寨生态博物馆;村民参与为主的郎德上寨露天民俗博物馆。通过近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贵州探索出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原则和模式。
(一)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
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是在挪威专家的指导下,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1 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 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
3 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4 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
5 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
6 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
7 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 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9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原则的1、2、3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也是文化变迁的主人,他们有权利对自己的文化做出解释和选择。原则4、5、9是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反对不遵循文化变迁规律的短期经济行为,强调发展权与文化遗产保护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原则6突出社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原则7、8涉及文化尊重与文化多样性。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贵州模式”
根据“六枝原则”,贵州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没有机械地照搬国外高度自治的社区自建和自主管理模式,而是采用遗产专家指导、地方政府推动、遗产地居民参与的多方共建模式。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中,遗产专家是总设计师,是生态博物馆理念引进中国的先行者,有很高的文化自觉性。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导致的文化同一化的忧虑,文化遗产专家提出生态博物馆理念,旨在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当地知名度,通过文化旅游活动把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体现出来。适宜建馆村寨选择、村寨文化遗产保护论证、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展示和社区居民文化培训等等,都是在遗产专家专业指导下进行的。
贵州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和领导生态博物馆建设。生态博物馆把传统的社区文化、文物、自然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都转化为当地永久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带动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在资金配套、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占用、农业景观建设、遗产保护措施等各方面配合生态博物馆建设。
遗产地居民是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村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者,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载体”。村寨居民的参与是生态博物馆展示的核心和基础,居民自觉地学习、弘扬、传承、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态博物馆才可能成为永久性的旅游资源。
二、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强调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村寨居民将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遗产地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生态博物馆建设使村寨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的一元结构向农业――服务业的二元结构,甚至手工业的三元结构迅速转变,对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使生态博物馆保护的遗产地社区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改变,背离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使生态博物馆演变成一般的民俗旅游村。
(一)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面临的问题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后,文化旅游经济迅速发展,遗产地社区面临两个主要难题。
一是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遗产地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上的加速改变。贵州生态博物馆多建设在内陆山地的民族社区,如梭戛、堂安,村民过去与外部世界缺少交流,依靠传统生产、知识和技能生存,大多数村民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生态博物馆建设后,一方面使遗产地村民迅速改变了依赖传统农业生存的局面,旅游商品和服务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生计模式和消费能力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游客带来的外部文化的示范效应改变了村民对社区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开始追求和模仿外部文化形态,改变了社区原因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使生态博物馆变成一般意义的民族旅游景点,失去原真性的保护价值。如梭戛村民从建馆之初难以启齿向游客出售自家的产品,变化到追着游客高价出售外地生产 的伪劣民族旅游商品。镇山村变成贵阳郊区“农家乐”最集中的村寨,70%以上的村民以经营饭馆为业。堂安遭受火灾后,村民都不愿意建设传统的吊脚楼。隆里村民都想把新房建在村外,或是希望政府同意建新式样的楼房,而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打工,也不想回村发展。
二是遗产专家、遗产地地方政府和遗产地社区居民出现了需求不一致。面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文化形态的变化,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各方的差异性明显表现出来。遗产专家是生态博物馆理论和实践的创始人,第一目的是为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文化遗产社会价值与长远利益的代言人,他们不能接受生态博物馆建设带来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变迁,强烈要求回归到生态博物馆引入中国时的理论界定。遗产地地方政府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支持者,第一目的是将文化遗产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文化遗产地方利益的捍卫者和间接经济价值的追求者,他们更多关注生态博物馆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上,积极支持对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甚至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的变化持积极的态度。生态博物馆内的社区居民是文化遗产的主人,第一目的是获得丰富的、持续的经济收入,是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短期和直接的收益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比较淡漠,更看重短期内的经济收入和更舒适的物质生活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有较大的一致性。因此,不同利益主体形成博弈关系。在各方博弈中,后两者的力量通常大于遗产专家的力量,使贵州生态博物馆逐渐演变成民族旅游村寨。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问题的主要成因
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态博物馆建设忽视了贵州社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贵州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2007年,GDP总量为2741.9亿元,占全国的1.1%,排全国第26位,人均GDP贵州为6915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52,排全国倒数第一,全省绝对贫困人口216.14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达388万人,占全国的1/10,解决贫困问题是政府现阶段的急迫的工作任务。漠视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对的发展诉求,片面强调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社会公益价值,必然造成地方政府与遗产专家的利益诉求的对立关系。
二是对村寨文化旅游消费方式及其影响缺乏研究。中国旅游消费主体还是观光市场为主,以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为主的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刚刚兴起,还没有出现具有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旅游消费群体。大多数游客以先进文化代言人的姿态出现在生态博物馆,很难实现生态博物馆倡导的文化尊重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导致村寨文化遗产演化成庸俗的旅游收入工具,加速了社区文化遗产特别是精神文化传统的消失。生态博物馆建馆于民族特性保存完好的古老社区,现代教育刚刚普及,缺乏用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去界定和解释自己文化的自觉性。生态博物馆建成后,游客消费方式的示范效应和持续增加的旅游现金收入,很难使村民产生真正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如,年青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统服装成为旅游服装,甚至进行了时装化的改进;一些神圣的宗教活动被世俗化地反复表演等等现象,都是村寨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对生态博物馆本管理模式本土化研究不足。生态博物馆是欧洲新博物馆运动在中国的实践,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是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这种“保护”行为本身并不是来自当地居民自发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愿,而是一种纯粹的“政府+专家”的行为,对当地居民来说,整个保护的过程都是被强加的和被动接受的,这是一种满足外部要求的“保护”。“六枝原则”中,引入社区参与、社区文化自决权、人本主义等西方式民主价值观,创造性的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代表和专家参与的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但实质上,在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很难建设多方机会均等的参与机制。由于利用诉求的差异,遗产专家由生态博物馆的倡导者变为最激烈的批评者,诟病社区居民与基层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损害了生态博物馆的原真性。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不能认同“生态博物馆=过去的生存方式”,期望生态博物馆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龙头,增加村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演变成出现生态博物馆建设速度越快,文化遗产破坏速度越快的尴尬局面。
三、新农村建设方针指导下的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略是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随农业文明而产生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经济越发展,嬗变越深刻,文化生态越退化,文化多样性空间越狭窄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博物馆使民族文化遗产转变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统筹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方针,也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指导,把文化旅游作为遗产地社区主要替代生计模式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根本保障。那种静态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应转变为动态的文化遗产发展性保护观,摆脱“保护文化遗产”就是维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的思维方式,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出发,树立“保护为发展,发展为更好的保护”理念。对于以社区和人的生存方式为保护主体的生态博物馆,更应优先考虑人的发展权,遵循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不能将生态博物馆等同于“保护过去的生存方式”,拒绝因社区接受和追求现代物质文明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带来的文化生态和形态的变化。
解决生态博物馆社区农户的贫困问题,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贵州对生态博物馆建设不能回避的客观要求。坚持将生态博物馆建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才能将民族文化遗产转变成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使社区单一传统农业生计向文化旅游业和民族手工业生计模式转变,实现增加农户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通过遗产地社区旅游乘数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和自觉地保护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实现遗产专家、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利益的统筹兼顾。
(二)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指导,实现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社区传承
村落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历史沉淀,是一个群体成员生活方式的汇总和村落历史的真实反映,这其中包括行为规范、信念、价值观、世界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价值。生态博物馆保护的村落文化景观包含的自然生态智慧、社区协调机制、村民行为特征、生产技艺以及传统的歌舞、服饰、建筑和农耕景观等等,都是“乡风文明”的核心部分,是建设新农村的神圣精神力量。
生态博物馆建设在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民族地区,当地政府和部分村民对“生态”、“博物馆”、“文化权”和“参与性发展”等等“进口”概念的认识模糊,对本地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认识不足,漠视文化资源的价值规律和动态演化规律,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重视文化遗产浅层次市场开发, 解构村落文化核心价值,使村落文化自尊泯灭在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之中,对村落的传统社会价值造成巨大冲击。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提出,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要求地方政府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保护,防止不文明和文化异化现象的出现,不能以发展经济为借口把村落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精神价值商业化利用。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必然推动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建设,实现村落文化遗产的社区传承。
“村容整洁”是要为生态博物馆社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露天厕、泥泞道、肩挑水、鸡鸭院、垃圾堆”,是对农村社区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解决社区村容整洁为目标,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通过文化旅游示范户建设,逐步改变社区农户不良生活习惯,建设好生态博物馆的环境卫生。
(三)以“民主管理”为指导,实现村民参与为主导的生态博物馆建设
“民主管理”就是要在农村社区建立村民参与的村落管理体系。根据六枝原则,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代表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村落文化景观的主人是村民,他们是生态博物馆保护和展示的具体对象,是村落中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天然的真正主人。他们不仅拥有认同与解释自己文化的权力,更拥有保留或抛弃自己文化传统的天然选择,任何强制的外部力量都只能短暂的保留部分文化符号,而失去文化的传承人。因此,以“民主管理”为指导,尊重文化主人的权利,让村民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管理中,使生态博物馆建设切实的尊重文化变迁的客观规律,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同步,最大限度地保留社区文化积淀。
自从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在不断提高,在此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更加追求绿色、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现阶段,大气之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成分可以促使全球气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可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维模式也随之改变,低碳思维融入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中,给各个行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带来了重大影响,因此,博物馆展示过程中,也要通过低碳化的设计方式,促使博物馆的运作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对于低碳设计的概念浅析
当前的时代倡导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低碳式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必要因素。所谓的低碳经济指的就是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高效的应用能源,促使能源消耗更具低排放、低能耗以及低污染的特征,应用技术创新的方式,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和制度创新,减少对于自然能源的使用量,进而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几率,最终促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现阶段各个行业的设计人员都要倡导节能、环保、减排以及生态化的发展,同时符合低碳时代的发展趋势,展示行业的运作中也应如此,以博物馆展示设计工作为例进行分析,要想促使博物馆展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体现出低碳化的特征,就要从用材、设计和构造等方面做好把控工作,将低碳化的发展理念渗透其中,极大的推动博物馆的稳健发展。在此过程中,若想促使博物馆展示工作体现出低碳化的特征,就要在设计环节做好把控措施,通过适宜的设计方案,借助低碳化的策略和方针,积极应用新式的环保材料,制定节能方案,降低能耗消耗量,最终起到间接的生态保护作用,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博物馆展示设计工作中,将会涉及到空间创作这一重要的环节,其中涵盖着道具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以及展示设施设计等内容,在此过程中,还要本着接受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原则,在空间和时间的范围之内,应当将展品作为中心位置,借助科学技术手段的作用,逐步达到调动观赏者情绪的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若想在博物馆展示工作落实过程中,要想体现出低碳化的特征,相关的设计人员要对展品信息予以展示,以此为基础,使材料的择选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积极融入新技术,对展示予以更改。
二、低碳化设计理念下的博物馆设计方式分析
要想促使现代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低排放、低能耗以及低污染的特色,应当对低碳设计方案予以优化,相应的减少环境破坏问题和物质浪费情况,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博物馆的低碳化设计环节,应当从布展材料、空间规划等多个层面做好把控工作。
(一)低碳设计在博物馆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博物馆展示空间规划过程中,一定要促使规划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借助低碳化的设计方式,对自然资源高效的利用,将低污染和低排放作为基础内容。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融入低碳化的设计理念,可以对结构予以精简化,避免出现功能过剩问题。博物馆展示的设计,需要有科学的功能分区,其中含有办公管理空间、展示展览空间以及公共活动空间,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都是极其紧密的。不同的空间功能可以直接影响空间流线组织和空间结构分布等,此时就需要对交通组织空间合理安排,而后提高空间的实际利用率,逐步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博物馆展示空间之中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办公管理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都要做好连接工作,而后充分利自然光线的作用,对采光面积和遮阳情况予以控制,极大的提高观众的舒适度。比如,在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休息位置,亦或是资料查阅位置等,可以充分利用玻璃的作用,将光线引入到这些区域范围之内,尽可能的降低人工照明,借助自然通风的作用,对空间范围内的有害气体予以清除,同时可以对螨虫以及真菌等微生物予以抑制,在夏季可以充分降低室内的温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于空调的依赖度。
(二)低碳设计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低碳设计过程中,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对绿色环保材料予以合理择选,重点关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工作,与此同时,要本着“能源节约”的原则,切实提高材料的应用效率,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现阶段的低碳设计理念在博物馆展示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环保或是低碳的材料,提高博物馆设计工作的环保性能。所谓的低碳材料指的就是,制造过程体现出低污染、低能耗以及低排放的特征,这样的材料一般都为新型材料,同时可以实现再生产和再循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时展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转变了产业的运作和发展结构,而对于博物馆展示空间来讲亦是如此,相关的博物馆展示区域的设计人员,应当明确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比如,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设计工作中,促使最终的设计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体现出环保、健康、生态和绿色的特征,使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体会到低碳设计的精髓之处,潜移默化的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将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体现出来,实现更为长远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永军.低碳设计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2,18(20):82-83.
[2]刘长金.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低碳理念分析[J].华章,2013,27(31):147-147.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77-02
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精神特质,极具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历史传承性,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艺术以及经济与社会价值。在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尤显突出。建立村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是进行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升村落文化安全的重要之举。
一、文化安全视域下的传统村落
根据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的界定,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在我国学术界,传统村落通常是指建于民国以前、目前仍留有较大历史沿革的村落。对传统村落的界定着重突出了村落历史文化的丰厚历史留存以及完好地延续与传承。从2012年我国启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始,至今已经评选三批,共有2 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与通常所称谓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中国景观村落等都有一定的区别。古村落是人们对建村年代久远、具有一定数量村落历史的村落的总体称谓。学术界通常认为古村落最大的特色是体现在家族的血源性和区域的地域性上。与此相伴的是村落社会、民俗等村落历史文化的厚积。传统村落也被俗称为古村落。当前,古村落的称谓当前通常用在社会活动中以及相关的学术活动中。因此,古村落虽然具有一定年代的历史与一定数量的文化,但在规模与文化的传承上都不能与传统村落相媲美。在我国一定数量的古村落都通过申报入选了传统村落,进入到国家认定与系统保护的行列之中。2012年9月,经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传统村落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传统村落厚重的文化积累在现实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前凸显出文化安全的紧迫性。
二、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情况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设立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文化部于2007年开始组织实施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程,至今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了18个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处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中的传统村落,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的加强,村民具有很强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资源也保存较好。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自1971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已经建立了300多家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其“生态”的含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资源独特和丰富的地区,以原地保护、动态保护、居民参与的原则建立的文化保护形式。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挪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认为,生态博物馆的观点对于处在多数或统治地位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区的环境、经济、文化的整体,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的活标本。1995年,我国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乡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大陆最早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也是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目前,我国已在贵州、广西、云南和内蒙古四省区建立了16座生态博物馆。
从整体上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具有相同的理念与价值目标,都是意在以原生态的方式从整体上对文化形态进行动态的保护。从微观处进行区别,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部负责监管;文化生态博物馆则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主要由国家文物局进行监管。严格讲,对文化进行物质与非物质的区分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监管,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因此也可以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并没有质的区别,都是为动态与原地保护文化资源而进行的尝试。
三、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提升文化安全的必然性
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具有独特性与丰厚性两大基本特征,这是建立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仅建立了18个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和16个生态博物馆,这从数量上与我国为数众多的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以及丰厚的亟待保护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不相符的。当前,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村落的数量也呈下降之势,而且这种趋势依然在发展之中。由此,民族地区的村落文化将面临无人继承与保存发展的状态。一些传统村落的古老民居建筑多是明清时期的留存,是人类先祖在完全适应与依靠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从现代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古旧民居等已经不是最适宜的人居场所。加之现在对此进行保护而实施的“修旧如旧”的原则,村民在古旧民居建筑中继续生活具有一定的实际困难。如云南大理的诺邓村,整个村子坐落在平均海拔2 300米的山坡上,用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村庄。从进村的路口到村内的民居,全部是石砌的台阶,现代化的摩托车、农用车等都只能停在山脚下。村民的生活用品依然靠马驮或人力背到位于山顶的民居中,这在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经显得极为不协调。
当前学术界对村落保护的研究一致认为,活态保护――即保留与传承当地居民日常的生活痕迹,认为这是活体保护的最好办法。但是,我们要注意两个事实,一是村落的青壮年人口的逐渐流失,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开始在城市落地生根。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已经开始成为“空心村”。冷清的村子在春节期间顿时热闹和拥挤起来,一派生机景象,但是这种热闹最多持续半个月。之后,随着春节过后的农民工返城潮的到来,村落又恢复了一年中最漫长的寂静景象。另外,众多村落在历史生成上主要是与自然相依相存,古旧民居建筑即便是维修坚固,原来的设计也已经不再适应今天舒适人居的标准与水平。综合以上两点,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预测今后的村落变迁,我们更多的焦虑是村落文化的传承人问题。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是必要的文化留存的方式。
四、数字化保护提升传统村落文化安全的运用
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中,除了最基本的对村落文化进行活体保护之外,还要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保障对民族地区村落的文化资源进行还原性、全景性的再现。以此,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全息还原与保护,构筑文化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要回溯到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柬埔寨吴哥所实施的“世界的记忆”的项目。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始于2000年,敦煌和故宫是我国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最早受益者。数字化保护文化资源不是通常所说的运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技术,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保存、还原、处理以及再现的形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真实性与全景性的保存。村落的文化变迁处于永不静止的动态过程中,放眼农村社会未来的发展变迁,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日新月异,村落的缩减依然在继续。在村落总体数量以及村落人口数量都在呈绝对的下降之时,在民族地区村落建立生态博物馆以及进行数字化保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潘守永认为,当前,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或不足,如目前的数量、规模距离我国民族村寨、工业遗产和古村古镇等保护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生态博物馆发展规划,也没有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的“行业标准”和机制,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目前的30多个生态博物馆需要在功能和层次上提升;生态博物馆的专业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人们虽然对生态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相当多的人仍然缺乏基本了解和正确理解,个别知识精英甚至缺少“宽容态度”。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在急速变革的社会中面临着传承危机,因此,适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在村落文化安全构建的路上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周炳群.文化共生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3]张金鹏.乡村少数民族社区的制度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4]王崇印.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以永嘉芙蓉古村落为个案[D].温州:温州大学,2009.
[5]颜维琦.古村落,我拿什么留住你[N].光明日报,2014-04-
进入21世纪,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新亚欧大陸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步入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她在我国现代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其远景性的开发建设,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奇迹的区域——环海州湾经济区。
当我们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而热烈企盼之际,一个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也就落在我们肩上,那就是既要快速崛起,超常发展,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千万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对资源的野蛮攫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带来的恶果的教训;千万要吸取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个别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教训;千万要牢记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理。无论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上,还是在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都要做到环保优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努力,把一个山海相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连云港规划好,建设好。
在建设这样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国际性海滨城市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公众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应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这不仅是博物馆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问题,更是她的责任之所在。博物馆因拥有与其它文化单位不同的独特的文化资源配置,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也就是有独特的话语权。
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有哪些?
首先是文物藏品。藏品是博物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文物藏品的数量、品类、品味又是博物馆外在的文化品质的表现。当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藏品概念包括:1、有形的宇宙星际物(如陨石);2、自有地质年代以来的自然物标本(如动植物化石、矿石);3、自有人类以来,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留物;4、当代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物品;5、能够说明上述品类的科学资料和历史文献。正是基于这种表达,我们认为博物馆藏品所蕴含、承载的自然的、历史的知识信息,通过科学研究手段得以解读出来之后,对于探讨地球生命史和地球生态环境演变史,乃至对于具体到某一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例如我省考古工作者1993、1994年两次对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发掘,根据对遗址文化层中的动物遗存及地层岩性的分析,证明其变化反映的气候特征与同一时期(7500-5000ab、p、)全球气候是一致的。龙虬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存环境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环境,这对研究遗址所属的江淮平原的古地貌、古气候、古动植物种群无疑具有极高价植。
所谓生态环境系统是指由水、土壤、空气、森林、动植物等组成的“综合体”,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中动植物所体现的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有序、良性循环或无序、振荡、恶性衰变的标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97年将其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它的构成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面,其中景观多样性中除自然景观外,还包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上述四个层面都能够在博物馆藏品中找到科学和文化的物证材料,而这正是博物馆能够参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物质保证。
其次是科研。科研是博物馆解读藏品的基本手段。博物馆科研手段是多方面的,除了一般社会人士所知道的传统的地层学和器型学的综合比较研究,用于鉴定文物年代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碳14测定、树轮年代校正、孢子花粉测定、光谱成像技术,超声波探测等一系列高新科技引进博物馆文物鉴定和器物修复中去。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阐述文物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则可归入博物馆的藏品文化学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环境考古学,则为博物馆引进了一个全新的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器物的造型、质地、纹饰、图案以及与历史的关联等问题的兴趣,而是把文物藏品的地位和价值放大到地球生态环境中去考量,反映出科学向人文的回归。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博物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动植物化石)只不过是一件件“半成品”,在获得出土文物的遗址、墓葬、地层、地表位置等科学资料后,科研人员运用古地理学、古气象学、水文学、动植物学、土壤学、岩体学、生物遗传学等多种学科手段,同类排列,异类比较,乃至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处理,使文物自然的、历史的、生态的知识信息被解读出来。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代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治理水患,遏制沙化,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筛选农作物品种等,提供了可信的参考意见。当代社会,学科门类的分工愈趋细密,但每一科研成果的产生又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这就是当代学科领域的“分”与“合”,它是计算机网络和资料数字化处理技术所引发的一场科技信息革命的产物。博物馆之于生态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意味着博物馆一定要完全地具备多学科的科研人才,但博物馆可为多学科研究搭建精英平台,组织社会性的分工协作,科技攻关。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现,随之进行试掘进而全面发掘的连云港开发区中云乡藤花落新石器时代遗址,我馆正在组织馆内外科研力量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可以预言的是其最终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我市云台山地区7000-3500年前(北辛—岳石)的古气候、古海岸线、原始农作物品种等生态环境要素有一个科学的说明,而这必将对我市环境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再次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资源,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举办文物藏品为主体的陈列展览。因此,文物藏品以及科研成果乃是博物馆的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的基本的文化资源;库房、展厅以及陈列所用的设备、设施则是社会教育赖以实施的物质保证;专业化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人员和宣教人员又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
博物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中如何运用文化资源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1、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以拥有的文化资源转换为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有较大的主题选择空间。一般来说文物藏品所蕴含、承载的知识信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不同类的成系列的组合式的文物藏品,所反映的自然界和历史文化的内容就更丰富。地方博物馆传统的基本陈列主要是地方史陈列,这种只限于陈述地方历史的陈列模式往往使文物藏品的丰富内涵被过多地限制在历史文化范围内,而很少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至少是一种资源浪费。如能在地方史陈列中同时有机地“嵌入”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说是地方史陈列内容更具拓展性的选择。此外,也更可以在博物馆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专题展览或系列展览。除了举办陈列展览,还可以举办像“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未来”这样的科学讲座;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举办“环境科学家与青少年朋友对话”这样一类活动,还可以编写出版反映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图册,以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和范围。
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传统,也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学术倾向。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思想观念也体现出这种人文关怀。其共同点都是把人类活动(历史的和现实的)纳入生态环境系统来考量。目前,国际上通常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环境或称原生环境;第二环境或称次生环境。前者主要指自然作用下的环境问题;后者则主要指是人类活动留下“印记”或施之以影响力的环境问题。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显然主要的是指后者,博物馆生态环境教育也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后者。
生态系统是一个运动着的动态平衡系统。在系统的运动中,它的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使系统整体上保持有序、趋于优化。地球上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需要自然界的物质支持,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它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的各种自然要素,而且包括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与自然和社会相互结合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人类活动之于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影响力,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有序、优化至关重要。由于人类活动具有目的性、能动性和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所以人类行为的自觉程度显得极为重要。不幸的是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认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时间太长了,只是由于在人类行为超出了自然界可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开始以“报复和惩罚”的方法——全球气候反常、土地沙化、水资源枯竭、空气污染、酸雨、赤潮,蓝藻、致命性传染病肆虐等等——来否定人类的行为,使人类感受到生存危机时,人类才真正开始思考必须节制自己的行为,转而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问题;认识到进行经济增长的数据统计时,必须考虑到环境成本,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对生态环境无害的。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为了当代和后代,保卫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紧迫目称”的口号,使人们开始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它的直接背景可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的变黑发臭,以及欧洲许多国家上空经常感受到的北非撒哈拉沙漠沙尘暴的悬浮物。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设,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生存焦虑而提出的理性应对。它由美国著名环境专家LesterRBrown于1981年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一个社会学理论模式,并将其归入“国家安全”的政治范畴,之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即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宣言性的解释:“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联合国42届大会上通过;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有国际法效应的一系列文件。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175个国家批准了上述文件,庄严承诺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共同责任;2002年9月,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世界许多国家的首脑参加由联合国组织的环境与发展峰会,共商可持续发展大计。由此表明当代人类对于自身行为之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目的性、能动性和可预期性的影响,有了共同的认识,并已付诸行动。
强调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人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生态坏境的恶化,对子孙后代负责,是博物馆从事生态环境教育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它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依然是人。教育对社会来说从来就是现实的、功利的,其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思维模式符合教育目标,从而有利于社会。当然博物馆从事的生态环境教育只是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指望博物馆毕其功于一役,而应该全社会动员,形成合力,坚持不懈。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多种教育形式,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道德风尚。
2、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参与功能
博物馆以其自己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去并发挥她的独特作用:
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供咨询服务,以利于规划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作出正确的取向。例如在目前东、北、西三个方向的建设开发已形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挤压情况下,博物馆以其对云台山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而颇具权威性的发言权。可以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规划制定者提出东、北、西三面适度开发,留有缓冲地带,保留南云台的原始风貌,拒绝大型工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建议;进而提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片区用地规模,保护森林植被和名胜古迹;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主张,又如对新浦民主路旧城区的改造。这里曾经是新浦地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金走廊,它那一座座中西合璧式的楼房建筑标示的是新浦这座现代城市的原始雏形,尽管它在周围栉次邻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映比下显得几分寒酸和凄凉,但它是历史的记忆,是几代人温馨的乡恋。许多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剩下的几座楼房似乎已被分割包围成孤立无援的堡垒。对此,文物部门需要大声疾呼: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并把对它的抢救性保护纳入城区规划中去。这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并不是什么怀旧的乡愿情结。深圳、珠海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建成的国际化都市,许多所谓“城中村”就是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他们视之如珍宝,每发现一处就保护一处,修旧如旧,“依然固我”。在报章电视上频频报道,竭尽谥美之能事。因为他们的思维定势是: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是苍白无力的。生态环境学之所以强调人文景观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面,因为人文景观是反映人类文化的一些特征表现出来的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层面一样,文化多样性对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会有所帮助。我们应该向深圳、珠海学习,对遗存在城市里的文物古迹的保护,除了文物工作者要尽其所责,城市规划部门和决策领导的自觉认同同样也是重要的。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活动。当代博物馆是一个开放体系,参与社会活动是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又一种形式的利用,也是博物馆价值取得社会认同的表现。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欧洲的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中,就有许多博物馆人士参与其活动。该组织成员达350万人,其活动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该组织的主旨是将环境保护与争取世界和平结合起来,主要致力于阻止气候变化、保护森林、拯救海洋,防止核威胁、鼓励可持续贸易等等。该组织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拒绝任何政府资助和商业赞助,以保持其组织的纯结性和在环境问题上行动的公平性。博物馆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如鼓励和策划环保自愿者的各种公益活动,指导社区的环境整治,参加地区的“国际环保日”和“生物多样性日”的各种纪念活动等。
3、推动生态博物馆的创建
在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中,博物馆应该积极地倡导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博物馆,并以自己拥有文化的资源帮助和促成此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创建起步较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我国首先在贵州,尔后在云南、吉林等边远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十几家生态博物馆。关于生态博物馆的内涵,目前国际博物馆界尚无统一定义,不过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政府对原生环境区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加以保护,禁止外人涉足,只限于专业人员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各种变动数据,如水质、土壤成分、空气质量、生物种群的变化定期观察、采样、分析、积累资料,以期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如湿地生态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区、特殊地貌生态保护区均属此类。例如我省盐城滩涂湿地保护区、拟建中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贵州特斯喀地貌保护区可归此类。这类自然生态保护区虽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但已具雏型。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保护区边缘地带选址建设生态环境博物馆,除了参观动植物标本,检索科技资料,参观者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摄像设备传输来的实况音像,具体地观察到保护区的原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场面。甚而,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人们可以无需电视荧屏而在感观上“进入”此类保护区。另一类就是具有人文价值的生态博物馆。选择原生态环境中的村落,保持原住民的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使用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原生态”,直至保持民族语言、婚姻方式和。实际上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活标本”。参观者可以进入或留居此处,体验生活。如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西定乡章朗村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创建于2006年1月,被描述为“自然的恩赐和多元文化的滋养,村民生活得和谐幸福”;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的村落博物馆、澳大利亚毛利人保留地的聚落博物馆、我国台湾省阿里山高山族原住民生活村都可视为这样一类的生态博物馆。它被特别地强调其文化人类学的意义,即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对应,文化多样性的时空价值而被西方学者在理论上要求保持其“原生态”,拒绝现代生活方式的任何“进入”。但现代生活方式通过旅游者的涉足和商业交往终究开始了“侵蚀”的步伐,而使文化向多元迈进。如何既保持其文化的原生态,又让原住民充分享受到现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种种便利,今后仍将是文化人类学家和博物馆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可能成为一个研究范例。
对于像我市这样已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原始生态环境大大变化的地区,显然不可能建立像西双版纳布朗族那样的生态博物馆,但以我市拥有的山、海、河、湖、森林、滩涂,以及云台山的丰富的植物种群和鸟类种群,再加上位处东海县洪庄的“亚洲第一井”钻探所获取的5000多米深距的不同地质年代的岩芯标本,市博物馆可以策划推动创设云台山自然生态博物馆、海州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浦东湿地生态博物馆、东海地质博物馆。也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模式,在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传统风俗得以保留的山区或海岛,创建具有连云港人文和自然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这类博物馆的兴建,将使我市博物馆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得到较大的改观,对于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包括旅游业)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我们不禁想起了市博物馆于1982年在六朝古镇——凤凰城(今南城)发现的一块清代石碑,此碑位于原恬风渡渡口旧址处。碑的内容是告诫来往于渡口的人们要爱护渡口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立碑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被称为“古海州环保碑”。先辈们给我们以示范、以启迪,那就是在我们昂首阔步奔小康,努力实现“两个率先”之时,要更加爱护我们的家园,珍惜我们的青山秀水,碧海蓝天。
参考文献:
1、付保荣、惠秀娟主编:《生态安全环境与管理》
2、韩世泳:《新浦史话》
3、李民昌张敏汤陵华:《高邮龙虬庄遗址史前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生活》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86—02
近几年来,博物馆的公共性问题逐渐成为学者思考和关心的焦点,“公共性”一词也成为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文化关键词。现代的博物馆越来越关注生态的问题、地域的问题、公众的问题,由此带来了国内博物馆建设由关心保管设备、保护设施等“硬件”转向重视展陈策划、公众服务等“软件”建设的转变。目前关于博物馆公共性问题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实践方面,比如加强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增加展品的趣味性,以及部分博物馆门票的减免政策的推行,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态势。而在这场关于博物馆“软件”的讨论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如何平衡精英性与公共性,这个议题的讨论产生了许多有效的成果,笔者也从中受益匪浅。笔者试图从博物馆的起源和功能来对这一问题作一个反思,以此来就教于方家。
有不少学者认为博物馆的精英性与公共性是相互冲突的,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因为进入博物馆的观众有着十分不同的地位、职业与知识背景。笔者认为二者并不冲突,因为从源头上说,“博物馆”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伴随着精英性与公共性两个问题,博物馆并非源于中国,而起源于西方,中国自古以来只有皇家与士大夫的私人收藏与对藏品的精英式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西方博物馆中的早期作品,例如古希腊雕塑,是树立在广场中许多著名的古希腊壁画是装饰公共的,我们所熟悉的古希腊大理石饰位于广场中心的神庙,而古希腊的浴场和广场是讨论一切国家大事的场所。其实我们现在在博物馆所看到的这些艺术品是与古希腊的公众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这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公共性标志的标准——它是不是经得起从各个角度看。这个标准其实是公众生活的具体的直接的表现,它从每一个角度看都不一样的,它其实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圆形剧场的意识。公众是处圆心上的。公众生活是圆周的概念,是扇形剧场的概念。这样一个中心是公共汇的场所,这些艺术品可以说综合了来自各个方向的眼光,来自不同角度的观点。这可以说是希腊文化的特点,我们今天的博物馆也起广场的作用。公共性是一种民主意识的体现,所以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的场所,还应该是一个文化聚集交流与发生的场所,它应该成为一个城市最有意思的景观。
由此而言,对博物馆公共性的强调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一种看法,认为公共性就意味着博物馆属于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并且引申出藏品及其展示方式应该通俗化乃至娱乐化的观念,由此来否定博物馆藏品的精英性,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即使我们不谈博物馆及其藏品的现念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博物馆的精英性也是与生俱来的。无论中西,在没有博物馆之前就已经有了收藏与在不同范围内展示收藏的情形,但被展示的物品无一不是具有精英性的,它们所代表的文化都是高于普通民众的。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雕塑刻画的是除了神话人物就是英雄,中国古代艺术品也是高于流行文化的,在优秀的文化必须带有一种精英性这一点上无论中西都是一致的,中国古代藏品的问题在于缺乏公共空间,比如中国文人画最主要的卷轴形式是手卷,它仅可用于少数人雅集传阅,而古希腊的广场可以聚集成百上千人,这是藏品展示空间与方式的不同,也就是是否存在民主空间的问题。精英性在公共空间之中展示,其实就意味着博物馆与娱乐场所是有区别的,它的各种方便大众理解与接受的文化策略与展示方式都不应该是为娱乐而娱乐的,而应该是服务于教育性这一目的的。如前所述,我们从博物馆的起源来看,博物馆的雏形亚力山大博物馆最早就是一个论坛,论坛是一个交流的场所,现在的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恢复这种精神,这其实也是博物馆本身的可能性之一。法国在70年代关于这方面就有很多的讨论,甚至有学者认为博物馆就是一个学校,这是跟最初学徒在那里学画有关的,后来博物馆成为国民教育的场所。即使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建立起来的时代,到了民间艺术——也就是普通民众的艺术——进入博物馆的时代,时这类藏品的搜集、整理与展示也不是出于适应普罗大众的文化层次的目的,实际上民间艺术脱离了其自身的文化系统和环境。进入现代博物馆体系中,其意义就发生了转变,它带有一种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反思。人们在博物馆看到这些展品时,和在其原初环境中看到它们,必须抱有不同的目光。当我们在原初环境中看到它们时会认为它们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而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它们时,则会去思考它们在何种文化语境下产生,为什么会产生,产生的意义何在。因为这些参观者在很大的层面上并不具备美学上的与知识上的储备。所以说博物馆必须就是要脱离流行文化的,是与民众的现实生活有区隔的。
在古代,艺术品的精英性在于艺术品的所有权和观看的权利都掌握在社会精英的手中,普罗大众很难接近,因而具有较强的阶级性,而在现时代,普通民众终于有权利去接近这些在古代难得一见的“精英文化”,去分享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与记忆。今天我们强调博物馆的精英性则在于,与普通的市民文化相比,博物馆代表着一种更优秀的文化,博物馆有责任引导观众学会用一种更有深度和高度的眼光来看待博物馆的藏品,比如对于一幅中世纪的圣母像,它所有的图像志的含意并非是约定俗成的,观众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不能了解的。就更不用说更深入的图像学的意义了。再比如某种失传的手工艺活动,它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谜了,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藏品向观众说话?然后是参观者会针对这些藏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其实就蕴含着一种对于国民素质的培育和提高。所以博物馆的精英型和公共性并非互相冲突的,而是一体两面的,也就是博物馆所代表的文化的精英性与展示空间的公共性。
一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PREO,PatternofRuralEntre-preneurOperation)
承包者(entrepreneur)是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承包者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风险承担者、资产所有者、创新者和领导者的多重角色,他们基于乡村自然资源赋存和对乡土文化、地格与乡土氛围的充分认知,天然地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机。[4]构建乡村旅游PREO模式的前提是推动乡村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改革,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拓展民营资本、当地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从实际出发,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探索乡村旅游开发新模式、新思路,在遵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乡村旅游资源以租赁的形式转让给承包人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承包人的市场主体性和积极性,大力拓展经营范围,以循环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形成乡村承包人经营为主的新运作模式。
构建乡村旅游PREO模式的关键是形成一种政府扶持和社区控制下,以当地农户家庭自组织为特征的乡村承包组织方式。其结构分为三个层次。(1)保障层:政府是构建PREO模式的保障层———政府在乡村旅游承包经营者的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规范市场秩序、改造基础设施、整治乡村生态环境、推广循环经济技术理念、疏通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实现无障碍旅游等方面可提供政策保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2)协调层:社区控制是构建PREO模式的协调层———乡村旅游在发展运营中,管理体系会因利益的分配而造成令而不行、禁而不止、监督乏力、欺上瞒下等问题出现,平衡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社区控制。当地社区在乡村旅游运营中,既扮演着利益相关者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又能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起到协调、平衡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赋予社区更多的自力,使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上不仅有“话语权”,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决策权”。(3)核心层:当地农户是构建PREO模式的核心层———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保持其乡村性和保证当地社区受益,在这一过程中,当地农户发挥着核心作用。由于比外来投资经营主体更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他们更能从主题、地格与氛围三方面来塑造与维系乡村性,进而促进本地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构建PREO经营模式,可以最大化地调动乡村承包人经营乡村旅游的积极性,能够促使承包人自觉地将旅游资源集约起来合理利用,并能动态观察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设置和规划旅游设施的建设、乡村景点的开发、农副产品的加工,对于各种破坏乡村资源和环境的行为能做到有效较少或规避。因此,PREO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少破坏,避免可能影响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事物出现。
二绿色生产-消费模式(PGPC,PatternofGreenProduc-tion-Consumption)
绿色生产-消费模式(PGPC),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生产和乡村旅游者消费的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PGPC模式构建包括两个层面: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产层面和乡村旅游者的消费层面。(1)对于目的地生产层面来讲,关键在于建立绿色技术体系。乡村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技术引进和创新思路,通过对旅游生产系统进行物资流和能量流分析,大幅降低旅游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乡村旅游目的地对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赖是讨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萨迦(SanjayK.Nepa,l2008)提出应从自然、社会、经济的多维角度综合全面地理解可持续旅游概念,相比于大众旅游目的地对石化燃料的依赖,乡村旅游地采用木材燃料对气候的影响小得多,但是对森林却是极大的威胁,从而丧失了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吸引力。[5]根据笔者对东北和四川部分乡村旅游地的了解,发现木材和煤油是两种最普遍的可依赖能源,而且越紧邻森林的地区对木材的依赖越严重。为了摆脱这种破坏资源及环境的情况,当地政府一方面可通过增加成本等市场调解手段和制定生态补偿机制等行政手段引导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发和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光能、沼气等;另一方面,为了节约能源,要准确核算乡村旅游地的规模容量并设计能源消耗阀值,即使不得不采用木材等燃料或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能源时,也要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度。(2)对于旅游者消费层面来讲,关键在于倡导和培养绿色消费理念。旅游者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通过法律规定、宣传引导、利益协调等措施,鼓励和倡导旅游者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建,引导旅游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旅游者的自觉行为,在旅游中优先使用和购买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树立旅游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理念。
PGPC模式从旅游目的地生产和旅游者消费二维角度建构,是乡村旅游地构建可持续运行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旅游目的地通过实施生产技术创新、建立绿色技术体系,实现能源、物资的清洁使用和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营造绿色旅游空间;旅游消费者通过培养绿色消费理念,实现产品绿色购买和消费污染最小化,营造绿色消费空间。旅游目的地层面和旅游消费者层面在乡村旅游地这个相对的闭环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营建乡村旅游地可持续运行体系,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PRSM,PatternofRuralSpaceMuseum)
田园空间博物馆是生态博物馆的一种衍化形式。生态博物馆是人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它将人类置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用野生、原始来描绘自然,但又被传统的和工业化的社会按照其自身的设想加以改造。[6]1981年法国政府对生态博物馆颁布了官方定义,“生态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机构,这个机构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人们的参与,保证研究、保护和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整体,以展现其有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及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生态博物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的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将自然及文化遗产就地整体保护,突破传统博物馆藏品和建筑的概念,注重文化传承和自然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PREM),是在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基础上,以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依托特定的乡村空间及该空间内的特定人群,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乡村自然及人文景观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是以田园空间为依托,以就地保护为手段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是一种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田园空间博物馆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农户、田园空间、生态环境、文化景观及旅游者。农户是博物馆的主体和核心,他们是本地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有权认同及解释自己的文化;田园空间和生态环境是博物馆存在的载体和依托,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景观的展示及外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空间场所和环境支撑;文化景观是当地文化的符号化表征,是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要素,也是博物馆保护的核心对象;旅游者是博物馆的效益源泉和价值的直接体现,正是旅游者的到来,才凸显了博物馆的价值,给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效益。
PRSM模式的价值是多维的。从乡村保护的角度,可以有效保护乡村空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可获得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真品”和旅游体验价值;从村民及整个乡村的角度,可提高其对自身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存空间)以及乡土文化的认识,自觉地担当起保护和传承的使者,“乡村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也就找到了真正的内在动力和支撑点。
四“前店后园”模式(FPBP,ForegroundProduction,Back-groundConsumption)
“前店后园”(FPBP)型的乡村旅游即是一种典型的“农游合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前店”的功能在于为旅游者提供消费场所(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为后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后园”的功能在于营造绿色的乡村生态环境(生态种植、养殖、花卉园艺、清洁能源生产等),提供旅游者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后园”营造的田园风光式的绿色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气、财气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园养店、以店促园、农游结合的“前店后园”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前店后园”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坚持“以农文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方针,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污染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与旅游业两种产业相结合。
FPBP模式要求乡村社区按照循环经济的运行法则(即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使生产活动和旅游消费活动对乡村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强调效率性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污染排放最小化、能源循环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048-04博物馆在结构与服务民众的功能上,与图书馆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例如典藏、展览、资料索引以及为社区民众提供一个研究、休闲的公共场所。然而,二十一世纪科技的突破,引领了电子技术的飞跃,博物馆、图书馆与社会大众所产生的互动,经由网络的普及与数字化典藏的兴起,使得许多研究在信息的获取与收集上,只消拥有一台电脑,即可在家中进行。科技的发达,生产力水平、社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以旅游业、娱乐、休闲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休闲经济迅猛发展,而作为社会公众文化休闲服务体系一部分的图书馆、博物馆,却常面临被忽视的尴尬,其用户及访问数量减少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在e化趋势和休闲时代的浪潮下,博物馆和图书馆如何结合人文与科技,寻找新的立足点;如何理清并凸显其本身功能的特殊性,进一步突破现状,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跨馆际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精细化的服务以吸引用户,都值得深思。
1 休闲时代概述
1.1 休闲时代的界定
休闲时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进入3000-5000美元阶段以后,而在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相继形成休闲化特点的一个发展时期[1]。未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T.T.莫利托指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2]。发达国家已率先开展了休闲理论的研究与休闲实践的开拓,为“休闲比工作更重要”的未来社会做准备。
1.2 休闲时代的特征
(1)休闲生活常态化。居民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已经成为与工作、睡觉和从事家务等必要的社会活动同等重要的第四种生活状态;
(2)休闲消费脱物化。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在人的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会下降,而对以精神产品为主导的非物质消费的产品需求迅速攀升;
(3)城市功能休闲化。一是经济功能休闲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休闲产业体系,二是公共服务功能凸显休闲内涵;
(4)生活泛娱乐化。一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二是娱乐因素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广地渗透到诸如购物、餐饮及其他各种日常活动中去;三是休闲和工作向着互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四是指城市群内部同城化现象日益凸显;
(5)休闲方式虚拟化和极限化。休闲方式虚拟化是指休闲娱乐方式由传统的具象化转向网络的虚拟化;休闲方式极限化是指人们在休闲活动中越来越倾向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尝试体验极限活动带来的一种惊险刺激的感受[3]。
1.3 休闲效应
休闲具有双刃性,积极健康的休闲具有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激发才能和创造力、体现人的价值等良;而无节制地进行某些休闲活动则会破坏生态、使人堕落。现今社会,商业化已经越来越多地侵蚀着我们工作以外的活动,人们越来越沉迷于物质的消费,随之而来的是新的问题出现,如过度工作和时间匮乏,这些都影响了休闲和家庭生活。因此,休闲活动需要政府和文化机构的积极引导,倡导健康、向上、轻松、从容的绿色休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休闲消费文明化,而图书馆与博物馆在引领健康休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4 图书馆与博物馆对休闲的重要意义
以实体形式存在的文物资源和带有浓郁人文关怀的室内环境是博物馆作为休闲场所的物质保证;另外,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参观博物馆只是诸如旅游观影等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具有本质上的文化休闲性。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以及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社会地位的提升,图书馆的休闲娱乐功能为图书馆学界重视。图书馆与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的展览、营造高质量、生态化的阅读环境、设置多功能的休闲场所、开展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提升休闲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力,丰富社会公共休闲服务体系,提高休闲生活质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2 图书馆与博物馆公共休闲服务合作的基础
图书馆与博物馆在为教育、学术研究、产品研发服务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是隐蔽的、潜移默化的,而休闲服务则是明显的、立竿见影的,打造优质的休闲服务会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进而促进其他功能的发展。毋庸置疑,图书馆与博物馆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2.1 图书馆与博物馆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