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扶贫的概念

旅游扶贫的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扶贫的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旅游扶贫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03

1保定市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的重要位置,在“精准扶贫”问题上,一直以在该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积极遵循“精准扶贫”的全面实施,同时也符合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计划部署,围绕以“1+3+5”模式为格局的扶贫工作开展,以促进贫困群众、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为核心,解放被扶贫地人员思想,在主动对接北京天津河北协同发展规划的同时,以特殊变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市场进行扶贫,对接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利用这些地区的优势企业,独特工业和商业资本,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扶贫成效上,防止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情况出现,全力推进全面准确的扶贫。突出发挥组织支持、社会保障、群众主体协力、市场调控和政府主导“五大功能”,为了推进200个村15万人逐步实现脱贫,实现2017贫困县综合扶贫和人人脱贫的目标。实施精准扶贫,准确扶贫,特别需要在加大扶贫总量的同时,努力加强扶贫供给方面的改革,提高扶贫的精准度。任何一个地方都要脱贫,农民都需要致富,特别是在工业制造等方面贫困的地区,加强扶贫开发和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可以说,保定市摆脱贫困和精准扶贫的新动力就应当来自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精准扶贫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以往的“需求侧改革”的新概念,内涵是以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改革方向,主席强调过:“在适度扩张总需求的同时,也应当努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完善供应体系和效率”。精准扶贫中的“帮助”和“贫困”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供求关系。在繁重的脱贫任务中,要科学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重点就在于是否实现精确扶贫。事实上,当精准扶贫作为顶层设计推出时,也在公共政策中予以呈现。同时精准扶贫是政府的一项基本政策。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正是传统扶贫方式的转型推进。国家顺应时事适时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使扶贫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修正要素配置结构,提高社会攻击的质量,同时改善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社会供给政策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加匹配。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来看精准扶贫就是说以扶贫投入侧为切入点,把钱真正花在实处,把扶贫真正扶到核心上,并以此助力精准脱贫。

3现状分析

3.1保定市扶贫现阶段成果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保定市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委的政策与精神,把精准扶贫和供给侧改革作为民生之本、重中之重。保定市领导将实事求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扶贫机制、科学的整合规划结合到一起服务于精准扶贫,明确精准扶贫对象,加大富民产业的建设和稳定就业扶持力度。突出发挥组织支持、社会保障、群众主体协力、市场调控和政府主导的“五大功能”集中主要力量,解决精准扶贫中的各项困难。注重精准扶贫的进程、吸收借鉴优秀的扶贫措施,全面推进各项产业扶贫的融资与集资,支持贫困地区的迁移和重建,以特色生态推动经济发展,着重关注贫困地的教育事业和毫不动摇的社会保障这些精准扶贫项目。不仅如此,还首创性的将农业、金融业、光伏产业、股份合作产业、互联网旅游、电子商务、土地搬迁、和农村就业与扶贫进行相对接,全面助力扶贫发展。

保定市精史銎豆步立156个扶贫单位,在204个贫困村都派出了工作组帮扶,省级帮扶单位共108个分散在156个帮扶村内,其他县安排帮扶了721个村,不折不扣的做到了全保定贫困村的全覆盖。强化基础扶贫保障措施,建立责任到人的目标体系,实行职责分工控制的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目标和任务,同时对扶贫队伍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尽全力协助贫困县有关部门,确保所有工作的执行到位。特别是在基本的条件最差,相较而言脱贫难度较大贫困县,保定市采取了多项不同措施进行重点扶贫。

不仅如此,政府还联系了其他精准扶贫示范村,旨在帮助贫困的原因,促进精准扶贫信息的完善,促进收入增长的各类产业发展,总的来说即是将促进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的行业作为扶贫突出手段,建设特色产业区或公园,对村干部和领导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同时丰富自身扶贫业务,培育一批辐射范围大的新型产业发挥其带动作用;引导一批贫困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点推进,提高保定市扶贫总体水平。

截止到2016年底,保定市的贫困人口总数从“十二五”初期的不到140万减少到只剩31万人,唐县、易县等突出典型已经进入小康时代,2017年博野县、望都县等5县预计整体脱贫。

3.2保定市精准扶贫突出典型

3.2.1保定涞水:新模式促进新发展

涞水县的下明峪村是保定市扶贫攻坚的突出典型之一,他们村利用本村的优势,形成了其特有的在远靠林果,近靠兔,中期靠大棚保收入的思路。

2012年,下明峪村开始起用新的扶贫模式,即政府负责提供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农户提供土地、劳力等并可以作为股份入股(如食用菌基地的股份合作制,脱贫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合作社负责基地的经营,金融机构负责资金的提供。随着下明峪村脱贫致富工作的进展,下明峪村的道路、水井、自来水管道、街道环境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改善,各家各户都安上了卫星电视。下明峪村下一步还计划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

3.2.2易县“旅游+扶贫”让贫困群众搭上致富快车

易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2011年被列为特困地区。但同时其农业规模大,旅游资源丰富,该县结合本县的县情,因地制宜地实施“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在2012年成为扶贫攻坚示范区。

(1)建设“旅游+扶贫”的新模式。

在易县辖区内,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多处文化遗迹和文保单位,林木覆盖率高,是联合国命名的第一批“千年古县”。虽然资源丰富,但如何利用,如何让群众又快又好的实现脱贫梦,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该县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出发,抓住发展机遇,规划确定了清西陵、紫荆关、洪崖山、狼牙山、蔡家峪、易水湖六大旅游扶贫区域,设立了52个旅游精品村,满族文化、长城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各种文化丰富多彩,相映生辉。通过扶贫脱贫工作的不断努力,形成了全新的“旅游+扶贫”模式,希望将易县的旅游资源由多变为强,以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以促进脱贫梦的早日实现。

(2)培育四大“旅游+扶贫”新业态。

易县立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优势,针对各村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对策,有效将各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业态。

易县安格庄乡的金坡村、新东古县村等村,邻近景区,因此对这样的乡、村实施旅游经营的模式,在村里开办农家乐等,由贫困群众直接经营取得收入,还可以开办小超市、小便利店等,既便利游客又能提高收入,增加贫困群众的非农劳动收入,有助于他们脱贫致富。

游客到景点旅游,通常会需要导游或接待服务人员,而最合适的人员便是熟知当地情况的村民,对这一现状,易县实施了旅游务工的业态,鼓励当地贫困居民参与接待服务,挣取劳务。游客旅游结束后,往往会想买一些土特产和在城市买不到的东西,这就启发了易县实施旅游产品的开发,如农村的柴鸡蛋、药材和一些农产品,还有手工业产品如手工鞋垫、刺绣、编织品等等,大幅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易县还成立了旅游扶贫合作社,贫困群众可以以各种形式如以人力、土地等入股,然后就可以参与经营,取得分红,增加收入。易县现已成立18个旅游扶贫合作社,共吸引了900多个贫困户入股,是易县旅游扶贫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显著成效的举措。

(3)实施“旅游+扶贫”新工程。

易县由于大多是山区,其基础设施都还较为落后,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易县决定由政府投资建设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同时,村民大多出身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经营技能有限,针对这一短项,易县开办专题培训,旨在着重提高旅游经营、务工人员的经营和服务技能,促进本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贫困群众的收入有更多的提高。贫困群众通过旅游业来脱贫也需要启动资金,本就贫困的经济条件,资金也十分有限,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易县对从事各类旅游经营的贫困户给予了不同档次的资金补贴支持或贷款,以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易县的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已帮助6000多名贫困群众解决了贫困问题,实现了脱贫梦。

3.2.3唐县齐家佐乡发展六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唐县齐家佐乡党委、政府在扶中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大力推进林果产业、旅游产业、家庭手工业、光伏发电产业、电商扶贫产业、林下制种产业六大扶贫产业的发展,以实现老百姓的增收脱贫。

4结论

从供给侧角度来分析精准扶贫之所以没有非常系统的实现可以得出很多结论,包括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贫困识别机制系统和多年以来的传统习惯,还有贫困群体缺乏反抗斗争精神,对国家政策和方针的不了解,以及低投资和缺乏政府的资助,还有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要实现真正准确的扶贫工作,首先,要在保定市开展贫困普查,对贫困村实施分类管理,对村的精准扶贫实施要有保障,要有利于扶贫政策的制定。在供给侧投入和精准识别环节,除了对现有的自上而下的系统进行整改,还应该基于融合的贫困群体的目标。提醒建议贫困农户参与组织自下而上的机制,而非独立的第三方社会福利机构如当地民间组织、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利益相关者的协助和监督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如此,还应当大大减少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排斥和可抗性问题。此外,要改变贫困群体和政府对扶贫模式的既定概念,创新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手工业、光伏业等旧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精准扶贫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一、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无规划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扶贫脱贫的大环境下,不少地区在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大干快上,开发缺乏规划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模式无规划,在开发模式上没有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大多数依靠政府资金投入,没有深入研究当地的旅游资源和优势,就盲目的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一旦投入的资金出现断流,开发就难以为继。

2、产品设计雷同,突出表现在旅游产品无特色,层次低,例如某地区搞旅游扶贫,一看到邻近区县做“农家乐”近郊游比较赚钱,于是大力发展“农家乐”,结果和邻近区县形成了同质化竞争,搞得两败俱伤。

3、无长远规划,扶贫事关当地群众的长远利益,那种依靠竭泽而渔、出卖资源来实现迅速脱贫的办法在现在已经难以为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不顾长远利益,在旅游扶贫上搞突击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

(二)群众受益不均

地方政府大力开展旅游扶贫的目的是为了当地群众实现脱贫,因此,旅游开发的受益者必须一个庞大的群体。换言之,旅游开发扶贫扶的是一个“面”,而非一个“点”。这是在旅游开发扶贫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中曾出现一些群众受益不均的现象,例如,当地打造好旅游项目以后,不少开发商为了便于管理,打着“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旗号,大量从外地招聘员工,将当地群众排斥在了产业受益者之外,或者是将旅游项目中的经营单元外包,令当地群众丧失了创收的机会,结果旅游扶贫成了裸的资源掠夺。

(三)开发中急于求成

开发中急于求成,是旅游扶贫开发的一个常见问题。不少地方在搞旅游开发的时候,为了达到快速脱贫的目的,往往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发现一个赚钱的项目就一拥而上,将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重要问题全部抛在脑后。例如,一些贫困地区盲目发展生态旅游,竟然把国家保护的湿地开发成旅游区,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得不偿失。

二、解决旅游扶贫开发问题的措施

(一)政府扶持,加强规划

政府在扶贫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搞旅游扶贫是一项投入大、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旅游扶贫开发的扶持不光在资金投入上,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以政策营造旅游环境上。只有政府将旅游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特色,在资金引进、人才选拔、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多种优惠政策全力打造旅游产业,才有可能取得开发扶贫的效果。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同时也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占有量在世界排名居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在开发的时候必须有科学的依据进行指导,这样大手笔的社会系统工程,也只有政府才能牵头完成。

(二)找准特色,配套发展

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在于树立旅游特色,一味重复的低层次旅游项目迟早会被淘汰。旅游特色在本质上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经过创造以后可以无限延伸并重塑,成为一个地区的“名片”。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仅以直观的自然景观或传统的人文景观作为特色容易让旅游变成一次性快餐,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经过创造和整合的旅游资源会失去生机和活力。通过创造、配套而树立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国内一些旅游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比比皆是,例如,我国杭州一直以来以西湖最为有名,可是杭州政府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在杭州的旅游规划上另辟蹊径,除了把西湖打造得更为精美以外,在杭州的开辟出宋城景区,以演艺宋城、科技宋城、文化宋城为主题大力塑造新景区,年游客超过700万人次,成为我国大陆人气最旺的主题公园。

(三)重在扶志,加强服务

旅游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是人,即贫困人口,旅游开发不是目的,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才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让贫困人口按照政府的旅游开发规划动起来。从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表现在文化落后,大多数没有受过中高等教育。文化和技能的缺乏导致贫困人口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贫困的现状。因此,政府在开展旅游扶贫开发的时候,必须同时在贫困人口中同步开展教育和帮扶等服务工作。通过树立榜样,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使其能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投入到旅游开发中去,通过辛勤劳动来使自己彻底脱贫。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工作,才是真正彻底让贫困人口告别了贫困,达到了国家制定的扶贫目标。

篇3

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3-02

1 引言

贫困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人们对它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45 年联合国成立之时就把“消灭贫困”写进了《联合国》[1]。曾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近年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被列为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作之一。据统计,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一半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又可以带动70%的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渠道。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重庆市最北端,集“老、边、山、穷”于一体,现有90个贫困村、1099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37567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重庆市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全域旅游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传统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旅游发展要求,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随后,全域旅游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探讨。厉新建[3]重点研究了全域旅游应具备的核心理念,提出要有全新资源观、全新产品观、全新产业观和全新市场观的四新理念,以及落实全域旅游理念的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架构。而张辉则认为,全域旅游不应从“全”的角度来认识,而应该从“域”的角度来解释,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实践,实现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备[4]。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并公布了首批包括262个市县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开放共享式的发展理念,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5]。我国关于旅游扶贫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开发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实践经验总结而兴起的。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往往与贫困乡村有很大的重合性,这便在“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增强内生动力的产业扶贫方式,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正成为我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2.3 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的关联

2.3.1 以“共享”为特征的全域旅游为旅游扶贫理论提供了新支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旅游扶贫作为一种产业扶贫方式,其积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指出,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是旅游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域旅游强调“共享性”,即旅游发展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然而,我国旅游业发展目前还处在以景点旅游为主,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与民争利”、“受益不均”和“社区排斥”现象。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致力于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通过全域旅游推动和助力我国扶贫战略目标,让广大群众在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因此,以“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全域旅游内含了“共富”的理论基因,为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而实现“共富”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6]。

2.3.2 以推进“旅游+”为核心的全域旅游为旅游扶贫的开展指明了新路径

跨界融合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各种“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结构,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7]。乡村旅游资源是旅游扶贫的重要资源基础,立足地域特色,充分利用“旅游+”的手段,通过加大旅游与农业、商贸、金融、文化、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将有效地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提高旅游产业链本地化水平,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因而,“旅游+”不仅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扶贫开发的新方向。

3 城口县全域“旅游+”扶贫发展模式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边缘,四川省、陕西省、重庆市三省(市)交界处。全县幅员面积3292 km2,人口25万人。城口生态优势明显,常年平均气温13.9 ℃,夏季平均气温23.0 ℃左右,颇为宜居。森林覆盖率达64.5%,是难得的天然氧吧,享有“中国生态气候明珠”的美誉。建有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综合指数69.62,居全市第一。此外,城口的物产资源亦相当丰富。城口山神漆器、九重山牌野生山核桃被列入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首批保护产品;城口山地鸡、城口蜂蜜、鸡鸣茶叶等多个生态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

目前,城口仍是全市发展最滞后的地区,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高寒深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其贫困的主要原因有:①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连接周边大中城市的快捷交通,是全市唯一没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覆盖的贫困县;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体量不大,工业效益低,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特色产业优势不突出。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旅游扶贫,已成为城口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3.1 “旅游+农业”农旅融合推动旅游扶贫。

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自然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以及质朴的农家生活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生态农业旅游,将有助于激发传统农业的潜在活力。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是农业,立足点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对象是旅游者,本质在体验。通过创意活动的设计,满足游客对农业活动全面体验的需求,将成为贫困乡村旅游脱贫的突破口。

自2012年起,城口县政府引导村民创建了“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农家乐品牌,时至今日,挂牌评星的已有280多家。做好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优美绿色环保的自然环境。二是增加游客真实的农业生产体验。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生活压力,享受乡村田园式生活,因此应充分挖掘乡村田园的体验要素,吃农家饭、干田间活、赏梯田景、住田园居,使耕作、采摘、烹饪、科普等体验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诉求,有效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基于此,常住游客在当地的消费将成为贫困户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体验型农业旅游可以使农民全面展示农事特长,全面参与旅游经营,且从业门槛降低,一年四季均可接待体验旅游者,接待周期的延长也将增加农民的直接收益[8]。

3.2 “旅游+养老”农家养老助力旅游扶贫。

老年旅游是新兴旅游市场。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居民超过1.6亿人,到2020年将超过2亿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旅游需求大幅上升,旅游消费潜力巨大。旅游养老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闲、度假、养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9]。一般来说,宜人的气候、优质的空气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候鸟式”旅游养老者目的地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城口县依托其突出的生态优势,可发展为老年人休闲养老的不二之地。

城口旅游发展应正视外部交通瓶颈的问题,将“长宿”作为城口旅游的核心认知来塑造,依托其处于大山深处良好的生态优势,把交通的距离的劣势转化为营销上的卖点和竞争上的特色吸引力,引客并且留客。将闲置农宅统一承租给合作社或公司,根据养老需求进行统一管理和改造,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养老。由于老年人时间充裕,多选择错开大众旅游高峰而出行,并且会在农村停留较长时间,这不仅可以化解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休闲设施的季节性闲置问题,还可以缓解城市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从旅游扶贫的角度,拓展旅游养老市场不仅可以使村民获得房屋的租金收入,按年度获项目盈利分红。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养老产业中的服务岗位上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

3.3 “旅游+互联网”信息网络加速旅游扶贫。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O2O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费习惯、支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旅游扶贫应更加注重市场环境的变化,立足消费者体验角度,从资讯获取、购物流程、服务体验、评价回馈等多角度建立贫困户与旅游客源市场的联系,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旅游扶贫模式。

2015年,城口全面启动“网上村庄”电商扶贫村建设。将贫困村内的乡村旅游、农特产品等资源与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但服务内容单一,仅限于食宿预定和农特产品网购。为扩大扶贫的效果,可规划将“网上村庄”升级为“e老乡”乡村旅游云平台。平台由老乡筹、老乡游和老乡汇三个板块串联农业项目的筹资、生产、销售三阶段,打造一条消费者体验产业链。其中,老乡筹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募集社会分散资本的“众筹扶贫”模式,让都市人群与农村贫困人群互动起来,帮助贫困户的农业项目筹集资金。老乡游是指游客通过互联网认购一定面积的田地或果树,委托贫困户代为管理,并预付所需的生产和管理费用。游客闲暇时可来地里亲自种植和采摘,体验农耕的乐趣,将虚拟的“开心农场”在线下实现。老乡汇则是指在农产品成熟S收后,由贫困户直接将产品通过物流回馈给曾经参与众筹的出资者以及认种土地果树的消费者,既让城里人奉献的爱心有了回报,又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有了合适的销路。“e老乡”乡村旅游云平台的建立为乡村经济的提质增效以及精准扶贫的落实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 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56~162.

[2]李金早.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开创新局面[EB/OL].http:///xxfb/jdxwnew2/201601/t20160129_759445.shtml,2016-01-29.

[3]厉新建,张凌云,崔 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4]张 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9):15~17.

[5]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4,19(3):32~36.

[6]胡志毅.全域旅游的精准扶贫机制分析[N].中国旅游报,2016-10-04(3).

篇4

关键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模式;扶贫

Key words: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travel mode;supporting the poor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46—03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云南2011年上半年旅游总收入为565.9亿元,同比增长23.5%。但正是在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旅游大发展局面下,仍然有地区由于开发旅游时保护措施的不到位、不及时造成了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双重破坏。尤其是当参与大众旅游的游客同时不断涌入特定的旅游区时,势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造成威胁及破坏,毫无节制的大众旅游开发使得两地都出现了大量问题,自然环境的恶劣、生物资源的减少甚至灭绝、淳朴民风的破坏和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消失。因此,中国旅游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不是单纯的看重旅游经济收益,而是在如何在利用旅游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物种的多样性、文化的原真性与传承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扶贫旅游以及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志愿者旅游符合国内大众旅游逐步向个性化旅游的过渡、参与型向体验型旅游模式过渡的需求,既能防止脆弱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的破坏,又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旅游者带来深切的体会,符合我国贫困地区旅游的发展。

位于我国滇西北西南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世代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藏族、彝族、回族等14个少数民族。边疆、民族、高山峡谷、偏远和贫困“五体一体”是其基本州情[1]。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怒江旅游”,从2000年至2012年共有13篇文章,除4篇为新闻简讯。余下文章主要研究视角为旅游产品的创新[1]以及怒江州的旅游资源评价[2],尚无从分区域选择旅游模式研究。怒江州为世界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为南北狭长分布,资源分布零散为典型的“单轴串点”[1],高山峡谷中复杂的地质地貌使得生态资源及人文资源极其脆弱,承受不了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该区的旅游发展应“量体裁衣”,怒江州的四县基本与其旅游开发的顺序及可进入性吻合,故本文按本州的行政区划将其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旅游接待地,并依照其自身资源特点及当地的社会现状选择适合的旅游模式,以期该地区取得社会经济发展及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的双赢局面。

2 备选旅游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 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构建了基本理论框架,并阐述了主要目标。1995年4月24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及世界旅游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及地区6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概念就是最小化旅游的消极影响。联合国和其它组织的定义“旅游在确保促进当地经济同时,还应减少其对当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2 负责任旅游(responsible tourism) 国外研究已较为成熟,通过检索responsible tourism,共有相关论文100篇,以及专业负责任旅游网站。其核心目标就是旅游的同时必须对当地负责任,主张旅游者应该尝试在旅行时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济贫、文化教育、尊重保护当地文化、野生生物保育、以及改善当地的社区健康等。负责任旅游是小规模旅游;是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和理念;是符合生态和社会伦理准则的旅游;是游客的一种旅行方式。

负责任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理念很相似,但更强调社会影响和道德影响。该旅游也被称为伦理旅游(Ethical travel)。

篇5

贫困,一直是云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云南众多贫困地区,能否在“十三五”期间摘掉贫困的“帽子”,旅游业能否大有作为?有多大作为?如何作为?值得深思。

乡村旅游

放飞云南扶贫攻坚新希望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虽晚,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乡村旅游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20亿人次,旅游消费总规模达1万亿元。新近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等重点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乡村旅游扶贫是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扶贫具有市场优势、产业活力、带动作用,是云南打好扶贫攻坚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之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往的扶贫偏重简单的“输血”,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乡村旅游扶贫最大的优势在于变过去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能够深度开发贫困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实现脱贫,因而能够增强地区发展的造血功能。

“一业兴、百业旺。”乡村旅游是受益面广泛的扶贫,旅游业产业链长、产业面广,与许多产业相比,就业容量大、门槛较低、层次多、方式灵活,当地贫困群众的参与面广、受益面大。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嘉旅游)2013年开发策划的瑞丽喊沙傣族特色村在2014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5年荣获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喊沙的发展带动了勐卯镇―姐相乡―弄岛乡沿线旅游及周边产业的发展,也为喊沙附近傣族村寨带去一定的游客。

扶贫先扶智。乡村旅游扶贫为过去常年处在封闭环境中的贫困群众带去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脱贫,更重要的是带去了不同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熏陶。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带动贫困人群精神上的脱贫,因而是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瑞丽的一寨两国,经过艺嘉旅游精心策划规划,一寨两国不但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尤其是千百年来困扰农村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进。

云南发展乡村旅游,自身条件非常不错: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原生品质凸显。阳光、蓝天、白云、空气、气候,共同构成绝佳的全景式休闲氛围,且在“周末假日经济”的推动下发展态势十足。

再加之有云南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城乡统筹、脱贫攻坚和带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旅游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同时,云南省旅游市场工作会议也指出,旅游扶贫是一项事关民生的系统工程,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要进行全新构架与融合推进。

目前,云南省有农家乐近万家,乡村度假村500多家,特色村70余个。从规模上看,较大的有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曲靖、玉溪等州市,呈现出“环城、临景、沿路”的特征。

乡村旅游

开创“跨越+扶贫”双赢新格局

中国旅游看“两南”。云南是中国旅游大省,但从未跻身旅游强省。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展旅游至今,名气虽大,却一直没有掌握旅游主动权。转型与跨越,是全国旅游市场都面临的大难题,云南旅游业如何在转型升级时助力落后地区扶贫工作?乡村旅游与扶贫攻坚又该怎样结合?

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在国外拥有良好的态势和前景。但云南省目前乡村旅游还有很多掣肘因素:产品同质化普遍存在,多、小、散、乱、弱、缺乏特色、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造成在日趋碎片化、散客化的旅游需求面前,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要改变这样的不利局面,要大力借助乡村旅游,在老少边穷地区,结合当地的特色优势,做好策划规划、产品开发、推广宣传等工作,实现全面脱贫和旅游跨越发展。

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有力的政策环境是云南发展乡村旅游最大优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到“差在哪里补哪里、弱在哪里救哪里”。从根源上改变目前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滞后的现状。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云南发展乡村旅游,不能照搬别人的成功模式,而要通过统一、系统的策划规划,深挖地域环境和文化内涵,提炼出独特的项目开发概念与市场响应度的产品体系,找到产品的开发核心灵魂,力求“资源―产品―市场”三者无缝对接,以专业化和特色化来创造长期效益,提升省内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建设。云南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水电路问题成为制约云南各方面发展的瓶颈。风景好、有特色、亟待发展的地方大多受限于此,难以大有作为。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是提升云南省乡村旅游品质的核心。

强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以区域产业差异化统一协调发展,构建“一村一品”,推广“一村一业”,强化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增强旅游体验型,有针对性地突出云南特色,塑造云南乡村旅游全新品牌。

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云南省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增强云南省内部乡村旅游资源的系统性,形成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登顶全国乡村旅游市场高地;其次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社区参与”的模式进行运营,通过充实、完善和提高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而加大营销力度,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再次是区域联动,借云南所处的大香格里拉、大湄公河次流域等多个旅游圈或经济圈的区位优势,联合、四川、贵州、广西、东南亚等周边旅游热点省区和国家,互市互利,做大周末、节假日旅游,推广云南省精品乡村旅游产品。

篇6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发展地区旅游产业促进当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其中贫困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本研究以物质研究为主。目前国家重视旅游精准扶贫,是为了防止在地区发展的前提下使得当地社区居民被边缘化,导致扶贫目标不准确的的现象产生。

二、寿光市开展旅游扶贫的背景条件

(一)地理位置

寿光市位于渤海南侧,潍坊地区的最北端,东边紧靠寒亭区,西临青州市,北靠渤海莱州湾,南临昌乐及潍坊市区,位于环渤海城市群的中心位置,且交通发达,可通过各国道和高速公路连接青岛、济南及京津地区,通过海路也可往北连接大连、天津等港口,其经济区位良好。

(二)自然条件

寿光市为平均坡降不到1度的平原地貌,进行规划建设限制地貌较少,为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7℃,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的季节,土壤发育良好,除寿北盐碱地地区为滨海潮盐土之外大部分地区为褐土和潮褐土,以上自然条件导致植被生长茂盛,农作物生长条件优良,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三)旅游业发展情况

寿光市目前拥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弥河农业观光园、林海生态博览园三处国家级4A级景区,其中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林海生态博览园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还有一处农业旅游特色村-三元朱村,寿北的双王城生态湿地正在规划建设,寿光市乡村旅游全域旅游项目规模大,旅游产业开展良好。

三、寿光市开展旅游扶贫的建议

(一)扶贫对象的识别及贫困现状

寿光市不存在绝对贫困人口,但是部分村庄仍存在相对贫困的情况。对于寿光市的发展现状来说,相对贫困人口为寿光市旅游扶贫的对象,其贫困原因及脱贫致富的方式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目前寿光市的省定贫困村为:孙家集街道齐家村、古城街道徐家村、文家街道二黄村、侯镇黄疃村、上口镇程北上口村、田柳镇朱崖村、台头镇太平村、稻田镇牛寨村、纪台镇耿家村、双王城园区卧铺村,共计10个。其主要的贫困原因为缺乏资源,无法通过常用谋生手段获得收入。比如侯镇黄疃村,其贫困户共有9户,主要贫困原因为其土壤类型为潮土,种植一般农作物无法成活,只能种植小麦,但是小麦产量有限,扣除各项花费后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如果外卖一般是亏损,当地居民只能自己食用,另外也有部分居民因病因灾生活不能自理,这是目前寿光市各贫困村的贫困人口现状。

(二)扶贫流程及考核标准

根据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制定以下逻辑线路图:

根据以上逻辑线路,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旅游资源是否充沛,能否开发出使得贫困人口获益的旅游项目,寿光市应考虑借助本身的蔬菜产业优势,进行产业协同,适当开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体验旅游项目,通过增加相应就业岗位优先带动贫困地区人口的参与,同时进行贫困人口的识别时要识别到个人,并建立其个人档案,包括其平均月收入,一年总收入等信息,并对其建立年收入变化曲线,以此来评价帮扶任务完成程度,便于相应考核。在考核扶贫完成情况时,要考虑到人均个人年收入本身是逐年变化的,所以可以建立个人收入比,即贫困人口的个人年均收入于寿光市人均个人年均收入的比值,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G(个人收入比)=P(贫困人口的个人年均收入)/S(寿光市人均个人年均收入)

这种计算方式可以避免人均收入越来越高的影响,能够量化寿光市的相对贫困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曲线的编制,这样扶贫工作的进行效果将一目了然。

篇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河北行政学院年度课题(课题编号:2016XYKT06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5日

“贫困人口及其发展”是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也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实践中扶贫目标被置换,旅游扶贫开发虽然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增长,但贫困人口的受益程度却未得到显著提升,旅游漏损、旅游飞地甚至加剧了部分人的贫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下,如何让贫困人口受益成为各级政府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探索,发现在旅游扶贫中存在诸如贫困人口参与障碍、参与内容边缘化、受益分配不公等共性问题,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建议。笔者将在此基础上,对与贫困人口受益相关的旅游扶贫适宜性问题、扶贫目标对象的靶向问题、上访和维稳博弈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是旅游扶贫实践的难点,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为我国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一、旅游扶贫的适宜性问题

旅游扶贫谋局的正确性是一个地区贫困人口受益的基础,不是任何地区都适合开展旅游扶贫,也不是任何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就适合在当下开展旅游扶贫。但这一前提在很多贫困人口受益研究中被忽视了,旅游扶贫的开发被赋予当然的合理性,由此形成的建议只能是隔靴搔痒,解决问题事半功倍。有些地方政府也有同样的疏忽,看到临近县市开发旅游效果颇佳,就头脑发热、盲目投资,结果开发的景点冷冷清清,贫困人口从中受益更是无从谈起。

我们在新闻报道和论文中经常看见类似的表达,“旅游资源富集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的高度重合性,使得旅游成为反贫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这句话没错,但是若将其奉为准则,那么与旅游扶贫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仅仅给贫困地区脱贫提供了可能,如果将这种可能当作必然、将旅游资源视作反贫困的充分条件,就会使旅游扶贫成为一场黄粱美梦。其代价是巨大的,政府损失的不仅是金钱、时间和精力,还有群众的信任以及对后续扶贫的参与、支持。中央一再强调,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同样,旅游精准扶贫也要量力而行。

如何判断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开展旅游扶贫?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方面是贫困地区自身的资源条件,包括旅游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旅游资源仅富集是不够的,还要看旅游资源能否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与周围地区形成哪些特色差异,在旅游市场上是否具备竞争力等;第二方面是客源市场条件。大量实践表明,除自身因素之外,贫困地区能否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还取决于外部援助地区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及其旅游欲望的增强。因此,在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决策时,必须进行客源市场调查、客源市场预测,以判定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第三方面是配套条件,如贫困地区的交通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到位,有无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支撑,是否有与扶贫和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合理的管理体制等。这三个条件构成了旅游扶贫开发的基本判断框架,如果将某地区具象化为一个三角凳,那么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配套条件就是这个凳子的三条腿,只有贫困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程度才适合开展旅游扶贫。

二、旅游扶贫的靶向问题

在旅游扶贫实践之初,人们更多的是将旅游扶贫对象定位于贫困区域,往往更青睐于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宏观效益,而缺乏对贫困人口及其发展的应有关注,造成旅游扶贫目标被置换。随着国内PPT理念的推广,国内学者开始将旅游扶贫的对象和目标逐步转移到贫困人口层面上来。

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贫困人口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所以若将旅游扶贫对象指向“贫困人口”这样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其目标靶向就会不够精准。比如,有的地方政府考虑到国家扶贫办提出的“到2020年让7,000万极端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要求,便无差异地将所有贫困人口纳入扶贫范围,结果却事与愿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忽略了旅游扶贫的经济性――旅游扶贫作为一种产业扶贫形式,除了完成扶贫的公益性目标外,它还要求有投资回报。相应的旅游扶贫对从业人员也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包括资金、知识、技能等。因此,笔者认为旅游扶贫的目标人群应该定位于那些既具有劳动能力,又同时具有参与旅游扶贫意愿的贫困人口,即扶“可扶之人”。而对不具有参与旅游扶贫比较优势的贫困人口,则可以通过其他替代性扶贫形式进行帮扶。

扶贫目标精准识别之后,旅游扶贫政策的靶向也要精准。目前,大多数旅游扶贫的“可扶之人”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旅游参与障碍,如经济基础差、缺乏物质资本,素质低、缺乏人力资本,组织能力弱、缺乏社会资本等。对此,政府部门应该通过资金、物资援助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设计上的“赋权”增加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机会,如在旅游扶贫规划中要求在景区实行本地贫困人口优先就业,旅游企业采购优先考虑本地贫困人口的供应,设置“贫困人口受益的比例”、“旅游创造就业机会中的贫困人口比例”等硬性指标要求,使得贫困人口能更好地分享旅游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三、上访引发的扶贫资源分配问题

群众上访一般是为了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但旅游扶贫引发的上访和维稳博弈,却起到了反效果。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扶贫,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大大减少,但与此同时相对贫困人口数量激增,普通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太明显,因此让绝对贫困户参与旅游扶贫,村民没有异议,但是要将一些相对贫困户作为建档立卡户来扶持的话,就会引发村民的不满,有些村民为了获得扶贫资金甚至会以上访为要挟。为避免矛盾,有的地方通过“轮流坐庄”、“以人代户”、“人为分户”等方式将全部农户变相纳入扶贫对象,有的则将所有贫困户人为“脱贫”,不再接扶贫项目。很显然,不论哪种方式都在挑战扶贫工作的公平性,也损害了有真正脱贫需求的贫困人口的利益。

在现有的地方治理格局中,“维稳工作压倒扶贫工作”,扶贫工作虽然很重要,但它是主要领导负责制,而维稳实行“一票否决制”,作为属地化的最终承载者的基层政府在考核重压下,对农民的上访行为非常忌惮,惯常的对策是“以不影响稳定为底线与当事双方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妥协”,那么一些扶贫资源就成为了治理上访事件的“良药”。如此一来,不仅把一些应定的贫困人口挤出扶持范围,使旅游扶贫回到“扶农不扶穷”的老路,而且让扶贫工作失去合理性和正义性。从长久来看,以扶贫资源换安定显然不是个好办法,掣肘如何破解,还应通过更好的维稳制度设计来实现。

除了以上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如一个地区在旅游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何调整扶贫机制能让贫困人口更多受益;如何满足不同特质的贫困人口的反贫困需求;如何提升贫困人口的参与等级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持续获益;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在保障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同时使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均衡。这些问题需要在旅游扶贫实践中逐步解决,也需要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给予更多关注。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2]欧阳群涛.Y镇的维稳:“一票否决制”下的乡镇治理[D].南昌:南昌大学,2011.

篇8

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中,有超过50个的旅游业产值在本国国民经济的排序中位列前三名。旅游业也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流中,唯一显示顺差的一项服务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2000年的统计,第三世界旅游业当年的顺差额达到6600万美元。然而直到21世纪初,一些援助组织和国际基金机构才意识到旅游业可以作为一种消除贫困的武器。

ppt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ppt(pro poor tourism strategy)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它最早由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贫困人口旅游发展合作组织(pro-poor tourism partnership)提出,意为“引导贫困人口净利益增长的旅游”。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一概念在利用旅游消减贫困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pt战略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提高经济利益为目标、以扩大非经济的生存利益为目标和以加强参与与合作为目标。它关注的焦点不是哪一种旅游产品或是哪一类旅游企业能带来上述目标的实现,而是到底有多少净利益的增长是为贫困人口所分享的。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与ppt意义最相近的词汇是“旅游扶贫”。

ppt强调的是“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发展”便不仅代表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意味着质的方面的变化,包括最基层贫困人口的脱贫、观念贫困的根除、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增加等核心问题。只有人口的质提高了,才能增强贫困地区的能力建设,使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返贫的机会。

st-ep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的提升

2002年8月,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峰会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支持下,会上首次提出了把“可持续旅游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这一概念,即“st-ep ”(sustainable tourism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eliminating poverty),并马上展开这一概念的启动计划。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启动,将联合国消除贫困的指导思想和世界旅游组织长期追求的可持续旅游的目标联系起来,成为这次南非峰会的中心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计划,到2015年将世界的极端贫困减半,而se-ep对这一目标积极响应。

st-ep这一词汇一经产生,在国际上便迅速取代并淘汰了ppt这一几近同义的用法。因为ppt有太强的负面含义:在西方人的理解中,没有人会被愿意称为“穷人”或“贫困人口”(the poor),这个缩写带有极具歧视性的色彩。因此,st-ep是一个更能为所有人接受,不带贬意的中性缩写词。它更能体现不论贫富、人人平等的公平价值观。

st-ep对于旅游业的方向性意义

ppt和st-ep都不是一种旅游业的新形式,也不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有了这个思维观,旅游这块蛋糕就可以留给更多的贫困人口来分享。这一概念的确立,为发展赞助机构和国际基金组织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但是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应该以怎样的政策来发展旅游并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所以,世界旅游组织开展这一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探寻st-ep的最好实践模式的相关研究,并确认其最佳模式。

因为旅游产业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旅游业往往被作为狭义的服务业部门,如住宿业、餐饮业等,而任何将旅游大产业纳入到其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活动中去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总是容易被忽略。但只有旅游业被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来运作时,旅游产业才有可能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因为没有政府积极的支持和介入,贫困和弱势人口的进步是很难实现的。最贫困人口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授权,而且这种授权必须有立法的支持。因为如果没有法律框架的支撑,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会阻挠有利于弱势群体发展的积极行动,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计划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旅游作为推动第三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驱动力。旅游发展是一条康庄大道:它可以让第三世界国家分享更多全球贸易机会,也是防止他们在全球经济中日益边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经济的边缘化是大多数最欠发达国家的通病。旅游业通过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是引导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走向较高层次繁荣的少数经济部门之一。对有些国家来说,旅游业甚至可以让他们摆脱贫困国家的地位。位于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就是按照st-ep思路发展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许多发展赞助机构和捐助政府在过去十年当中,更多地关注消除贫困,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他们资助活动的核心。他们中许多人密切关注旅游业,并把旅游业作为实现消除贫困的潜在途径。他们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许多情况下,贫困人口掌握着资源的所有权(比如文化节庆),而这些都可以用来发展旅游。由此才有可能实现ppt和st-ep。

虽然到今天为止st-ep的发展也并不成熟,但是旅游业所具有的事实说服力却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并到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去尝试利用旅游消减贫困的行动。这些机构中最知名的包括有世界旅游组织、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局、荷兰snv发展组织、联合国的一些技术性机构如联合国贸发会,及其他一些国际旅游组织如亚太旅游协会等非官方机构。在需要消除贫困的背景下,把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留给发展中国家的私人部门去处理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私人部门资金短缺,制度和能力都不健全。在这种情形下,就特别需要加强私人部门和国家旅游权威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个国家旅游部门必须代表国际组织或机构的利益,并负责该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st-ep战略的有效设计和具体实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有来自国外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到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中来。

我国目前就有许多地区旅游开发的资金来自于国际组织的类似项目资助,了解并深刻理解st-ep这一理念的背景,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去吸引和利用有关国际组织或基金的捐助。相应地,只有得到机构的充足资金、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贫困地区才能实施st-ep项目。

篇9

我国国务院在2014年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主要是指在旅游扶贫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扶贫目标,以达到真正扶贫的目的。其中,旅游精准扶贫管理是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保障,它贯穿整个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主要是指对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以及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的一系列活动,以实现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由此可见,旅游精准扶贫管理在整个旅游扶贫过程中至关重要,必须对之加以探讨。

旅游精准扶贫管理的作用

确保旅游精准扶贫系统的有效运行。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由旅游精准扶贫识别、帮扶、管理三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旅游精准扶贫各个子系统的运作中又涉及多种参与主体与多样的旅游资源,因此如何协调旅游精准扶贫各个子系统、不同主体间的行为,整合旅游精准扶贫资源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而旅游精准扶贫内部的元素十分复杂多样,也不可能自动实现整合,为此必须建立起一套管理系统,来科学规划、协调、引导旅游精准扶贫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系统有序持续运行。

提升旅游精准扶贫的效率。旅游精准扶贫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旅游扶贫资金配置为主的旅游扶贫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旅游扶贫工作组织的效率。加强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能够提高这两方面工作的效率。首先,通过加强旅游扶贫管理,可以对旅游扶贫的措施、工作重心以及扶贫项目进行调整,严格避免旅游扶贫资源的挪用,同时也能够减少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通过对旅游扶贫项目、资源以及目标对象的管理来提升旅游精准扶贫的工作效率。其次,加强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可以明确旅游精准扶贫参与各方的责任与权利,协调各方工作,确保旅游精准扶贫的各个工作环节顺利开展并有效衔接,实现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效率。

促进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在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是整个工作的前提,关键是进行精准帮扶,而管理则是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加强对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旅游扶贫才能在扶贫目标人群确定上保证公平公正,这样旅游扶贫项目才能真正是针对贫困群体。通过完善的旅游精准扶贫管理体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参与状况,确保他们能够参与到旅游扶贫项目中,监督旅游扶贫的各个工作环节,使得贫困人群成为旅游扶贫的最大受益者,以实现旅游扶贫的目标。

旅游精准扶贫管理的主体

政府。政府部门应是旅游精准扶贫的主导力量,它制定旅游精准扶贫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并协调旅游精准扶贫参与主体,确保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政府的旅游精准扶贫管理应包括战略管理、政策管理、资源管理以及项目管理几个部分。但随着旅游精准扶贫系统的完善和成熟,政府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作用应由主导变为引导。此外,旅游扶贫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包括旅游、扶贫、农业、林业、国土、文化、民族事务等各个政府部门应明确自身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角色,这样才能够避免权责不分,各个部门间也才能通力合作,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

贫困人口。旅游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要目标贫困人口在经济上获得改善,摆脱贫困状况。在旅游扶贫项目中,贫困人口参与的方式以及参与程度会影响贫困人口的收益。有研究表明,要想在旅游扶贫中让贫困人口受益,其必须参与到旅游精准扶贫的决策、管理以及项目规划等活动中。所以,要想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必须提高贫困群体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参与程度,保证他们的参与质量。具体来说,目标贫困群体应参与旅游精准扶贫的各个环节,包括旅游扶贫项目的决策、规划、实施、管理、监督以及评估等。而且在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人口还能在管理游客、维护治安、监管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旅游精准扶贫系统中,贫困人口不仅扮演受益者角色,同时也是旅游精准扶贫的风险与责任承担者。

其他旅游扶贫资源投入者。除政府和目标贫困群体之外,其他在旅游精准扶贫项目中投入资源的个体或单位都归入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范畴,这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以利益取向为划分标准,可以将其他旅游扶贫资源的投入者分为盈利目的和非盈利目的两种,前者主要是企业,而后者包括非政府组织、社会捐赠者以及定点帮扶单位等。但无论盈利与否,只要主体投入旅游精准扶贫资源,那么他便对其投入资源的运用具有知情权、管理权以及监督权,所以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也是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管理主体。

旅游精准扶贫管理的途径

健全和规范旅游扶贫管理体制。首先,要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健全旅游精准扶贫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旅游精准扶贫管理合法性的来源,使得旅游扶贫管理有法可依。制定旅游扶贫管理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明确旅游扶贫中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利,使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改变目前旅游扶贫管理中随意性大的问题。其次,要完善旅游扶贫管理的其他管理制度,这主要包括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政府在旅游扶贫中起主导作用,在很多旅游扶贫实践中,政府既是旅游扶贫项目的发起者,又是项目的推进者和评价者,扮演着多重角色,而且政府自身也有逐利性的动机,这使得政府在旅游扶贫中容易出现越位、缺位、寻租等行为,不利于旅游扶贫项目的开展。

建立多元参与主体的协调机制。旅游业是一个整合社会、经济、文化等资源的产业,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各参与主体都有逐利性目的,这使之很难通过自我协调实现利益均衡,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较一般的旅游业更为复杂,在此情况下,要想顺利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必须各参与主体间相互协作,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合作协调平台,对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规范,引导其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要建立各参与主体的协调组织,将其与旅游扶贫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建立一个旅游精准扶贫管理的决策执行部门,同时也要将目标贫困人群、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纳入协调组织,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系统。这一协调组织并不是要长期存在,而可能是根据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开展而建立,当项目结束后便解散。另一方面是要明确参与主体的权责,这样各参与主体在旅游精准扶贫中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享有应有的权利,确保旅游扶贫系统的有序运行。

篇10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9年的2365万,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5%,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现有贫困人口的分散化以及脱贫又返贫现象的存在,使我国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越来越慢,扶贫难度也越来越大。

无论从贫困人口的总数还是从贫困发生率上看西部都是最高的,解决西部贫困问题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式扶贫是我国目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实施开发式扶贫的要害是找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旅游扶贫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问题,由此形成了旅游扶贫理论。在旅游扶贫理论中旅游乘数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通常被用来说明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旅游乘数效应的概念在西部地区的体现

乘数这个概念是由理查德•卡恩(RichardKahn,1931年)提出来的,后来被凯恩斯采用并进一步完善。所谓乘数,是指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即因变量的变化量与自变量的变化量之比。由于各个经济部门在技术和经营上是相互关联的,一种经济量的变化,可以导致其他经济量的相应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连续发生的,最终可导致数倍于最初经济量变化的结果,所有变化产生的最终总效应称为乘数效应。

旅游乘数是指旅游消费在经济系统中导致的直接、间接和诱导性变化与最初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旅游经济影响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旅游乘数理论是评价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发展最具说服力的工具。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是指旅游者在贫困地区或者贫困人口所在地消费,最终可带给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多少收入、多少就业机会。由于旅游活动涉及的部门行业很多,旅游消费在经济内的流转又过于复杂,各项数据难以获得,要精确的计算旅游乘数难度很大。所以本文采用对旅游乘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

旅游乘数的大小主要受旅游消费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诱导效应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这三种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效应。

(一)直接效应

直接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经济系统中直接给旅游者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部门在产出、就业方面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接待旅游者的人数以及旅游收入的多少,而接待旅游者的人数以及旅游收入又取决于旅游业本身的发展水平。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何呢?

通过对西部12省区的旅游收入和接待旅游者的人数的分析来看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仅从国际旅游方面来看,2009年全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3.82%,旅游接待人天数同比增长21.17%,而西部12省区在旅游外汇收入上除了四川和新疆增长速度较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省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旅游接待人数上,除了四川、陕西、青海、新疆增长速度较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省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西部地区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规模上,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西部地区旅游的规模还很小,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292.96亿美元,西部12省区旅游业外汇收入合计为258358万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8.82%。全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38411276人天数,西部12省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合计为15091044人天数,占全国接待入境旅游者总人数的10.9%。所以从现阶段来看,整个西部旅游业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更低,所以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消费的直接效应会比较低。

(二)间接效应

间接效应是指直接旅游收入在目的地经济内流转过程中对当地相关企业或部门的收入、就业的影响。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并且是综合性很强的第三产业,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第一、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对旅游业贡献最大的产业,其产出的10%以上都提供给旅游业;电力、石化、金融保险业产出的6%左右贡献给旅游业;而邮电通讯、食品制造、房地产、公用事业及服务业等产出的30%左右都贡献给了旅游业。在旅游业依赖这些产业的同时也给这些产业带来了收入以及大量的就业机会。这种间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旅游目的地整个经济供给水平的高低或者说是整个经济的漏损程度的大小。漏损程度和间接效应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化,漏损程度越大间接效应越小,漏损程度越小间接效应越大。

西部贫困地区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相应的整个经济供给水平也很低。从总体水平来看,2009年末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内生产总值7493.2亿,元仅占全国6.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9.4元,而全国为907元。从产业发展来看,在国家扶贫重点县,第一产业是主导产业,但受自然条件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量较低,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2591千公顷,产量只有7893.7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22.7%,产量只占全国18.3%。人均粮食产量458.1公斤,全国为658.9公斤,其它农作物的产量远远低于全国水平。所以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产品少,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很难满足旅游消费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赖大量输入来解决,从而造成经济的漏损。

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虽然有较快增长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缺乏区位优势,同时劳动力文盲率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全国县域的平均增长速度。

在基础设施方面,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发展旅游业的地方大多是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所以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当地资金又不足,西部贫困地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扶贫贴息贷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中央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省级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占整个资金来源的78.2%。从2009年的数据看,以上来源的扶贫资金为2166678万元,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县只有3659万元,资金本来有限,而资金的1/3以上投向了第一产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农田建造等)剩下不足2/3投向基础设施建造、社会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业。这对于解决当地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支撑旅游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西部贫困地区要发展旅游业首先是解决资金问题,主要的方法就是引进外资,引进外资就意味着经济漏损的增大。在旅游者所需要的产品提供方面,贫困地区又力不从心,由于资金、技术、治理等方面的原因,在产品质量、类型、档次上都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大量的商品输入,这又意味着漏损的增加。在人力资源方面,贫困地区居民受教导水平普遍较低,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的高级治理人才,人才的引进又形成经济的漏损。

从以上分析看,在间接效应阶段,由于西部贫困地区三大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存在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供给限制,这种供给限制使整个经济体系无法提供为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导致乘数效应值下降,影响间接效应的发挥。

(三)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是指所有直接和间接向旅游者提品或服务的企业或部门的职工,把其以工资或其他形式分享到的旅游收入用于当地的生活性或服务性消费支出时,对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产生的影响。很明显,这一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部门或企业的从业人员的边际消费倾向。由于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当地,所以需要计算当地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本文通过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各年的收入消费资料,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测算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并将其与全国城镇居民、全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比较。

根据消费函数C=abY,C为人均消费性支出,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分别构建出全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以及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及检验结果如下:

从回归检验的结果来看,可决系数(R2)和调动的可决系数()的检验结果来看,检测值均在0.98以上,表明模型拟合的非常好。t统计量的值均大于t分布双侧分位数,表明回归系数通过检验,此外从F统计量的检测值看,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进一步代入相应数据对模型进行模仿检验,三个模型的实际值与模仿值的绝对误差很小,表明模型的模仿精度很好,以上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显著性很好,拟合程度很高,其结果是可信的。由此可以得出全国城镇居民、全国农村居民及西部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757、0.709、0.772。

从本文测算的结果看,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村居民,也就意味着西部贫困地区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员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所以在这一环节,旅游的乘数效应会比较大。

结论

随着旅游收入的增加,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应会提高,由于西部地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导致消费水平较快提高,在投资、政府转移支付、进出口净额不变的前提下,会导致当地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所以从理论上说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比较大。很多地方旅游扶贫的胜利经验说明,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巨大乘数效应,发展旅游业对于消除贫困有重要作用。

边际消费倾向对国内生产总值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当地居民从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得收入的多少,而当地居民获得收入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旅游收入的高低,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旅游收入有多少留在了当地。旅游收入的高低取决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旅游收入留在当地的比例取决于经济的漏损程度,漏损的多少又取决于经济供给能力的高低,经济供给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旅游乘数效应的发挥要有一定条件,会受到其本身旅游业发展水平及其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旅游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某些地区会被削弱,这样的地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的对象区域当然也包括在内。

分析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的意义不仅在于正确认识旅游扶贫的作用,还在于要为贫困地区提高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指明努力的方向。贫困地区旅游乘数效应发挥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是贫困地区的经济漏损比较严峻,经济漏损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比较低导致的,而在短期内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从一些细节入手来相对减少贫困地区的经济漏损:一方面,应尽量利用区内资金。给区域内资金投入一定的优惠,比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等。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利用外资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一些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其利润再投资,从而使其利润用于发展当地的产业。人员聘用方面,尽量使用贫困地区的人员,虽然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但由于旅游业的大部分岗位的就业门槛比较低,比如保洁、基层服务等等。要减少漏损还可以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方式,走纵向一体化的道路,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大产业,从而相对提高旅游经济的自给自足能力。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F59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2-0073-05

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扶贫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所认同,并被列为旅游业“九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紧接着国家旅游局提出“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意见”,从此旅游扶贫逐渐成为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2]。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旅游扶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约1/3的贫困人口直接从当地的旅游发展中受益,通过发展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1/10的人实现脱贫[3],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是,大多数贫困地区所实施的旅游扶贫战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成效并不明显[4],一些地区出现了旅游扶贫目标被置换、旅游扶贫开发变成了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社区及贫困人口利益被忽视、扶强不扶弱、当地贫困人口被边缘化、旅游项目缺乏社区参与性、旅游漏损严重等问题[5-6]。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政府主导和政策推动的旅游扶贫模式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弊端与问题,特别是机制缺陷对旅游扶贫的制约逐渐凸显。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必须对现行的旅游扶贫机制进行调适和完善。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完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对激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提高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机制设计理论与旅游扶贫机制调适思路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与旅游扶贫机制安排

机制设计理论最初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有关社会主义体制的著名论战。经过赫维茨、迈尔森和马斯金等人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的热门领域和核心主题之一,成为近二十年来微观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的理论分支之一[7]。机制设计理论假定人们是按照博弈论的方式进行选择,同时能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和理性选择等范式预设社会目标,而机制设计理论就是探讨如何在自由选择、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构建有助于实现个人、集体和社会激励相容的最优机制[8]。目前,机制设计理论已经融入主流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其被广泛运用于垄断定价、契约理论、最优税收、拍卖理论及委托等领域。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如法规制订、行政管理、最优税制设计、社会制度设计、民主选举等都可归结为机制设计问题[9]。

在通过旅游发展实现减贫甚至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需遵循科学的旅游扶贫发展机制[10]。早在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署(局)(DFID)就认识到建立合理的机制以推动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受益是旅游扶贫实践中的一大挑战。对于旅游扶贫机制,不少学者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Meyer D.(2007)提出了通过加强周边贫困社区与住宿业的联系以降低旅游漏损的概念框架[11]。Pillay M和Rogerson C M.(2013)研究了增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以提高旅游扶贫效应的机制[12]。国内旅游扶贫机制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二是旅游扶贫动力机制;三是旅游扶贫长效机制;四是旅游扶贫协同机制。但是从机制设计理论角度来展开对旅游扶贫机制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二)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旅游扶贫机制调适思路

机制设计理论在资源配置、激励相容、机制协调和信息公开等方面为我国旅游扶贫机制的调适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启示和研究视角,特别是在如何提高政府部门对旅游扶贫的领导、统筹和协调能力,促进旅游扶贫各利益主体之间信息的有效利用、激励相容的有效实现和旅游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旅游扶贫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指引。

1.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是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基础

旅游扶贫要因地制宜,根据贫困地区所具备的旅游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市场条件等区域环境选择合适的旅游扶贫项目,而不能照搬照抄、雷同开发。一个成功的、能够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项目,首先该项目要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旅游扶贫项目选择具有多样性,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选择旅游扶贫项目,避免出现“旅游飞地”现象。其次旅游扶贫项目也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能带来较好的效益。旅游发展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律,项目的选择既要依托旅游资源基础,也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还要兼顾周边地区旅游项目(产品)开发,要形成产品差异化互补,避免产品同质化竞争。

旅游扶贫要以人为本,人是旅游扶贫的核心,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就是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旅游扶贫包含对贫困人口在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扶持,只有贫困人口达到了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同时脱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除贫困[13]。发展经济学反贫困问题的研究表明,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仅仅是贫困问题的一个表象,贫困的根源在于贫困人口缺乏相应的基本能力,如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缺乏获取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以及参与发展项目和各种经济活动的机会。作为一种“造血式”的扶贫方式,旅游扶贫必须始终把重点放在贫困人口素质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不断推动其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循环,激发其新需求的产生,进而促进其潜能的开发。

2. 实现旅游扶贫各参与主体激励相容是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重要内容

在机制设计时,设计者必须考虑给每个参与者施加一定的激励,以达到激励相容,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在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并执行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完善旅游扶贫机制的运作规则,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激发旅游扶贫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促进有关信息自下而上流动,进而提高旅游扶贫机制的运行效率。

3. 规范和协调旅游扶贫各方行为是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内在要求

旅游扶贫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需要对旅游扶贫相关方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以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造成旅游扶贫资源被转移、滥用,降低旅游扶贫的效果。对政府部门而言,要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以减少“寻租”的存在空间,避免腐败的发生。此外,旅游扶贫需要汇集社会各方的资源和智慧,必然涉及多方的共同参与。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协调参与各方行为,提高各方行为的协调性、统一性,避免各方行为相互冲突和资源内耗。

二、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旅游扶贫管理机制有待规范

扶贫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通常政府在旅游扶贫市场主导、宏观调控、区域引导、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旅游扶贫过程中,政府主导太多、权利太大,并且缺乏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容易导致腐败,并弱化了市场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因此,政府要从长期居于“主导”的地位转变为“向导(引导)”、“指导(疏导)”、“督导”与“辅导”地位[14]。另外,我国旅游扶贫往往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和多个行业,已经远超出了单个部门的协调能力和权限[15],这带来了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如扶贫政策政出多门、决策管理主体多元、权力配置相互交叉以及旅游扶贫政策主导等,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政府部门政务公开不透明、旅游扶贫缺乏群众监督。

(二)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和政策推动的旅游扶贫模式,导致了我国旅游扶贫信息传递一直沿袭着自上而下的纵向传递方式,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纵向的信息传递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容易导致旅游扶贫脱离实际,贫困人口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传达。此外,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纵向信息传递是一个在政府部门之间形成的封闭式的管理机制,缺乏对社会的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容易导致旅游扶贫资金被挪用、私吞和腐败的滋生。

(三)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缺乏

国外PPT旅游扶贫实践经验表明,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对社会各界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然而,我国旅游扶贫实践中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各地旅游扶贫政策千差万别,财政政策运用得多而其他政策用得少,各类财税、产业、投资和金融等政策难以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旅游扶贫资金的平均分配导致使用分散,旅游扶贫项目选择不切实际、特色不突出等;各种旅游扶贫资源投入缺乏统一协调,各行其是,导致旅游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社会资本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运用。另外,由于旅游扶贫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行业和参与主体,旅游扶贫开发的有效实施,不仅要调动各开发主体的参与意识和热情,还需对他们进行有机整合协调,建立起保障有力、高效灵活的多元开发主体协同机制。但是我国旅游扶贫实践中普遍存在开发主体之间互动整合协调不够,表现为政出多头、各自为战、各成体系,缺乏有效对接。

(四)旅游扶贫参与机制不完整

旅游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尤其是政府、贫困人口、旅游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我国旅游扶贫参与机制不完整,突出表现为贫困人口和社会团体的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不高。首先,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大多数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扶贫项目外,旅游扶贫招商与项目选择并非基于社区和贫困人口利益诉求,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未给予区别对待。在旅游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完全没有话语权,有关旅游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验收等环节缺乏贫困人口参与,无法保证决策的公平、公正和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及旅游扶贫工作的高效。加之在有些地区,旅游扶贫项目被当作政府部门追求政绩的手段,使得旅游扶贫资源偏离了原有轨道,不但会对贫困人口的广泛参与造成排斥,还不利于贫困信息的真实反馈。其次,社会团体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不高。国外旅游扶贫实践中,社会团体是旅游扶贫的中坚力量之一。由于我国缺乏横向的社会参与机制、相应的法律规范及制度保障,各类社会团体不能广泛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难以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导致旅游扶贫势单力薄、资源不足。

(五)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缺乏

能否对旅游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直接关系到旅游扶贫的成效。目前,我国既没有设立相应的旅游扶贫管理机构,更没有专门的旅游扶贫监督和评价机构,同时也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旅游扶贫项目如何遴选?”、“规划、开发是否科学合理?”、“建设情况如何?”、“带来的扶贫效益有多大?”等这些关键性问题,外界都不得而知。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的缺乏,导致我国旅游扶贫项目立项随意性大,旅游扶贫资金的申报审批把关不严,旅游扶贫资金的划拨、预算控制、财政监督、审计等往往形同虚设,容易造成旅游扶贫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和浪费。

三、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

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存在的上述缺陷严重制约了旅游扶贫效应的发挥及其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扶贫在我国反贫困中的作用,需要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要求对旅游扶贫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适,以促进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旅游扶贫管理机制

旅游扶贫管理机制的规范必须建立在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之上,因此要加强旅游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建设,通过法律手段来确保旅游扶贫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做到旅游扶贫管理有法可依,避免出现随意性。在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旅游扶贫管理。具体包括:首先要明确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责任及角色定位。通过对政府权力及责任的精确定位,并配备相应的针对政府行为、旅游扶贫项目的监督和惩戒机制,减少旅游扶贫管理的随意性。其次要建立旅游扶贫奖惩机制。按照机制设计理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使旅游扶贫管理规范化,实现政府行为与旅游扶贫目标的激励相容。最后,要改进贫困地区政府部门考核体系。将考核重点从地区经济发展(GDP)转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上来。

(二)建立多维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认为,任何机制的运行都需要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是存在成本的,因此有关机制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越少越好,信息传递效率越高越好,信息成本越低越好。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包括纵向信息传递和横向信息传递两种。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应创新纵向信息传递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横向信息传递机制建设。首先要打破纵向信息传递中的多元决策、多头管理的局面,将分散于旅游、发改、扶贫、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旅游扶贫相关职能集中统一。同时,将旅游扶贫管理权限下放,以便各地根据实际自主决定旅游扶贫开发,减少信息纵向传递层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其次,要搭建旅游扶贫横向信息传递平台,为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营造参与旅游扶贫的环境,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在旅游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三)创新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强调在自由选择和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通过机制设计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信息传递的效率。针对我国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首先,要整合协调旅游扶贫相关各部门的政策,将旅游扶贫与农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扶贫形式紧密衔接,使得财税、产业、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实现扶贫效应最大化。其次,要整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类旅游扶贫资源,拓宽旅游扶贫资源来源渠道,实现旅游扶贫资源的有效统筹管理和调配,提高旅游扶贫资源的利用效率。再次,要加强旅游扶贫各部门、各行业、各参与主体间的协调,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积极性,实现各方利益的激励相容。

(四)完善旅游扶贫参与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认为,通过设计一定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参与各方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实现设计者所设定的目标。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包含政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实现旅游扶贫各利益相关者有效参与,便成为机制设计理论在旅游扶贫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首先要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程度。要切实赋予贫困人口旅游开发的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与收益权,要为贫困人口提供获得旅游参与基本能力的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比例,促进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真正获益。其次要提高社会团体旅游扶贫参与程度。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旅游扶贫过程中运行高效迅捷、管理渠道明晰、弥补政府资源不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其与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形成优势互补,逐步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团体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互为补充的良性互动机制和政府主导、民间主体、运作透明、开放高效的旅游扶贫模式。

(五)健全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

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是旅游扶贫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它能够适时反馈机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及时纠正偏差,以确保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反馈机制,有助于开发主体加强对旅游扶贫开发过程的控制,特别是通过社会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社区的信息反馈,可以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其及时改进工作。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可以使旅游扶贫规划实施的严谨性及效果的可评估性得以体现,还能使社区居民、私营部门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得以满足。因此,要将旅游扶贫监督评价作为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建立行政监督评估机构、拓宽监督评价渠道、培育民间监督跟踪力量等措施来健全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对旅游扶贫项目的监督评价。要从旅游扶贫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遴选、项目的审批、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效果等方面强化监督。二是要强化对旅游扶贫资金的监督审计。推行旅游扶贫资金的公示、公告和报贴制度,保证旅游扶贫资金在管理、分配、使用各环节的公开透明。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扶贫绩效考核体系及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将项目遴选、项目规划、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等环节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四、结 论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探讨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主要是为了在旅游扶贫决策、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等实践工作中,设计出可以有效配置旅游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相关信息和激励兼容所有旅游扶贫参与主体(如政府、旅游企业、贫困人口、社会团体等)的有效机制,解决我国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是对旅游扶贫机制的一般性探讨,是将机制设计理论运用于旅游扶贫实践的积极探索,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舜礼.对旅游扶贫的初步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1997(7):22-24.

[2] 黄国庆.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21-5824.

[3] 冽玮.旅游业使中国贫困地区约一成人口脱贫[OB/EL].http:///cj/cj-gncj/news/2009/08-12/1813931.shtml,2009-08-12.

[4] 李志勇.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双重性与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3(2):37-31.

[5] 徐玮.浅析我国现阶段旅游扶贫效益的影响因子[J].商业文化,2011(1):201.

[6] 杨元珍.旅游扶贫要“真”扶贫[J].老区建设,2013(3):44-46.

[7] 赵曦,罗洪群,成卓.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J].软科学,2009,23(10):69-73.

[8] 严俊.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经济学家,2008(4):103-109.

[9] 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2007(6):188-191.

[10] 郑艳.旅游扶贫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J].旅游纵览,2013(1):101.

[11] Meyer D.Pro-Poor Tourism:From Leakages to Linkages A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reating Linkages between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and Poor Neighbouring Communities [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7,10(6):558-583.

[12] Pillay M,Rogerson C M.Agriculture-Tourism Link-Ages and Pro-Poor Impacts: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of Urban Coastal KwaZulu-Natal,South Africa [J].Applied Geography,2013(36):49-58.

[13] 文冠超.基于改良的RHB战略的贵州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荔波县为个例[J].改革与开放,2009(10):80-81.

[14] 陈友华.日本农村旅游开发及其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05-108.

[15] 胡明文,王小琴.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探讨――以兴国县天鹅湖社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43-46.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Based Mechanism Adjustment

for China's Pro-poor Tourism

Deng Xiaohai, Zeng Liang

篇12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101-04

一、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概况

1. 基本情况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地处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东靠嫩江,南临洮儿河,全区总面积144 00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是吉林省面积最大的湿地保留地。

2.自然环境概况

区内水资源丰富,夏季绿草如茵,泡沼密布。拥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种子植物600种、鱼类52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7种、兽类25种,鸟类有296种,其中包括鹳类2种,即东方白鹳和黑鹳,白鹳不仅在本区繁殖,而且迁徙经过的数量高峰值超过800只[1]。因此,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素有宝贵的自然物种基因库、天然的野生动物园之美誉。

3.社区概况

保护区地处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镇赉县被列为中国贫困县。保护区所辖范围内的丹岱乡、沿江乡、大屯镇、莫莫格乡、五棵树镇、岔台乡的37个行政村,拥有的总人口数为73 984人,居民人均收入还要远低于镇赉县。区内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业牧业和渔业为主。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很大,占72%以上;农业中又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总收入的89%。乡镇企业基础十分薄弱,仅占经济总收入不足0.5%。教育、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落后。

二、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突出问题

1.社区相当贫困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所辖乡镇中居民的人居收入在2 300元至5 800元之间,其中莫莫格乡的人均收入最低,为2 300元;其次是大屯镇的人均收入为2 400元,丹岱乡2 600元;五棵树镇的人均收入较保护区内其他的乡镇高,为5 800元。总体上看,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镇赉县的人均收入水平。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所辖乡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详细情况见图1。

2.生活收入来源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所辖乡镇居民生活来源包括农业、牧业、渔业、商业等方面,其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主要部分,其次是牧业和渔业。自保护区建立以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程度加大,对当地居民放牧、割苇子等谋生方式有所限制,造成当地居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位于核心区的莫莫格乡尤为典型。保护区各所辖乡镇居民的具体生活来源见图2。

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009年度国家向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拨款21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73万元,办公室经费37万元。全年办公经费对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运行都很难支持,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及社区居民的扶贫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金的缺乏影响了保护区正常工作的运转,可能会造成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

4.社区冲突不断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由于资金等问题,所涉及到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目前还比较薄弱,导致当地居民更直接、单一地依赖自然资源。一方面,保护区要以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为首要原则;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要求,都给保护区的管理带来了棘手的问题。

受以上各因素的影响,使得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成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矛盾的典型代表。

三、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发展低碳旅游进行扶贫的战略依据

(一)低碳经济

1.低碳经济的诠释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2];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2.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面对温室气体排放过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担负起国际责任,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2005年英国建立了3 500万英镑小型示范基金;目前英国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能创造超过1 000亿英镑的产值,为8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德国政府则在2007年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三年间在节能减排方面德国的技术设备居世界领先地位。2008年日本提出“福田蓝图”计划,标志着这一资源短缺的国家正在迈入低碳社会。

我国2006年底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已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近些年“低碳试点城市”的建立、“低碳旅游”的推出、“低碳技术”的引进,都表明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

(二)低碳旅游

1.低碳旅游的诠释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3]。

2.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借此我国推出了发展“低碳旅游”这一概念。一时间“低碳旅游”引领了旅游时尚,自2008年台北县坪林首次开展低碳旅游以来,密云建成了北京首个低碳旅游实践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0年荣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称号,我国先后建了近百处低碳旅游示范区。

3.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阻碍

据有关资料调查问卷显示,目前旅行社推出的低碳旅游产品大多是将费用均摊到游客的身上,这样就存在着产品难以推广、低碳团鲜有人买单的尴尬局面。我国低碳旅游刚刚兴起,缺少经验的同时更缺少与旅游地社区居民的互动和当地政府的配合,使低碳旅游陷入了孤掌难鸣的境地。

(三)旅游扶贫

1.旅游扶贫的诠释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从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与一般的旅游开发活动不同,旅游扶贫的目的在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最终实现脱贫致富[4]。

2.旅游扶贫的发展现状

“旅游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目前,国际上已经把旅游扶贫作为不发达国家、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我国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全国约有14 000个乡村的800万人口通过参与旅游业的发展稳定实现脱贫。

3.我国发展旅游扶贫阻碍

旅游虽然被誉为无公害产业,但是事实证明,盲目的开发、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等都给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有1/4的贫困县位于自然区内,生态环境的脆弱为保护区的旅游扶贫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由于旅游扶贫缺少法律的保护,获得利润经常被相关单位分流,而真正的扶贫对象得到的回报少之又少。

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利用低碳旅游进行扶贫工作,不仅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扶贫工作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四)利用低碳经济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乃至全球都在大力的支持低碳产业,正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提供了吸引资金,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国际合作的机会。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方式相对原始,生活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开展旅游扶贫可使社区居民与游客共享基础设施,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缓解与保护区的矛盾。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发展旅游进行扶贫,有助于增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低碳扶贫的典范,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扶贫的新模式积累经验。

(五)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开展低碳旅游拥有的优势

1.良好的区位优势

镇赉县境内有一条平齐铁路从保护区所在县域内通过。公路方面,2007年,全县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位于保护区实验区的五棵树镇交通最为便利,日接待游客数量大,通往保护区其他乡镇道路交织成网(表1)。

2.丰富的资源条件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的天然公园,以位于保护区缓冲区黑鱼泡国家级四A级景区为中心,景区内泡、沼、泽、泊星罗棋布,田园风光优美,是开展乡村休闲度假游的胜地(表2)。

3.浓郁的民族特色

居住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民族特征各异,有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其中在位于核心区的莫莫格乡就居住着蒙古族人口1096人,占总人口的40% ,丰富了旅游资源(表2)。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旅游扶贫模式构建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的扶贫模式笔者认为其内涵应是: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迅速进行资金回笼,利用低碳经济理论指导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根据保护区自身的资源特点,构建大低碳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区域产业经济联动发展,以多方参与为扶贫的形式,最终达到增加就业岗位、惠及社区百姓,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低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的目标。

1.构建大低碳旅游产业体系发展模式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拥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开展旅游的耦合程度高。保护区应结合各乡镇的资源特色、经济基础、生态环境条件以及内部居民的意愿和共识,以低碳旅游业联动第一、二级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1)低碳农业与低碳旅游业联动发展。通过发展保护区低碳旅游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同时,依托特色低碳旅游餐饮服务联动发展当地利用低碳技术种植的农产品种养业(图2)。(2)低碳加工业与低碳旅游业联动发展。在旅游业发展中,购物和娱乐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5]。在工业中加入低碳技术,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农业、工业、商贸业的共同发展,形成“种+样+加+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而且能够节省产品外包的材料及运费,更加低碳环保(图3)。(3)文化产业与低碳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地方,因此,良好的文化资源成为了自然保护区的无形资产。保护区可以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协助私营企业打造“低碳旅游文化品牌”、“少数民族低碳社区旅游”等,以民族文化作为吸引物,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

大低碳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为自然保护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供了资金收集、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的机会,从而帮助自然保护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2.空间集聚、轴带拓展的同心圆模式

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院最新发表的城市居民碳排放情况报告指出,城市之间碳排放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归结于城市空间密集于紧凑型的发展、天气和大量使用公共交通所带来的效应,紧凑密集型城市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因此,保护区应根据其乡镇特点,选取交通相对便利的保护区实验区乡镇作为旅游接待地,全村统一规划建设,社区空间结构紧凑,该区集中分布碳排放较高的宾馆酒店、工业产业园区等,形成“游客密集区”;在缓冲区集中开展具有娱乐性的低碳旅游体验项目,形成“低碳娱乐体验区”;而在核心区严格控制车辆进入,徒步或乘坐马车的游客可以尽情欣赏原始的自然景致,品尝利用低碳种植技术生产的特色农副食品,成为“低碳生态休闲区”。

空间集聚、轴带拓展的同心圆模式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扶贫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以点带面,涉及范围广。对低碳旅游项目而言,内容丰富,包括核心区休闲游、缓冲区娱乐体验游和实践区密集小镇游,克服了以往低碳旅游项目单一的缺点。

3.一个中心,多头参与模式

一个中心即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将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来自私营企业、民间组织甚至国外的投资商进行投资开发。但保护区的管理者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把好关,避免因盲目开发造成的环境损失。此外,保护区始终有责任让更多的区内居民参与其中。保护区有必要向参与者办旅游经营许可证,以法律的手段保护居民参与旅游,获得利润的权利。

一个中心,多头参与模式,促使责、权、利公平清晰的分配,明确了扶贫目标地区和目标人口。

五、低碳经济背景下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开展低碳旅游扶贫的对策

1.配置低碳旅游设施:与社区居民共享,共建低碳旅游社区

低碳旅游设施是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使用低碳技术产品所建造的用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大低碳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低碳环境卫生设施、低碳能源供应设施、低碳建筑等。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利用这一契机,共建低碳旅游社区的途径主要包括:(1)改善实践区和缓冲区的交通工具,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交通工具。(2)使用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将当地室外厕所建设成生态厕所,发展低碳旅游社区环境卫生设施。(3)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风能、水能、沼气等可更新能源系统,大低碳能源供应系统的建立,有效地促使莫莫格保护区低碳旅游社区的发展。(4)低碳建筑不仅应用于旅游饭店、娱乐设施等建设,还应顾及核心区居民,将低碳建筑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使核心区以莫莫格乡为主的居民住宅更具特色。

2.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惠及社区居民,共建保护区碳汇地

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应该是基于自然碳汇机理所形成的一种和谐、高质的旅游体验环境。湿地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碳汇,其内含有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物质,因此起着碳库的作用,对于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作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是吉林省最大的湿地保留地,对莫莫格湿地的保护就是对碳汇地的保护。

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主要通过保护区、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保护区要通过推行保护区旅游碳汇机制,制定碳汇评估指标,让游客和居民明确旅游者以及社区居民是重要的碳排放体。(2)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周边游数百家旅游企业,保护区可先从大旅游企业入手,与其签订引入碳汇机制理念的合同,帮助周边企业打造真正的低碳旅游企业。(3)旅游者要树立“碳中和”的消费理念。(4)当地居民要具备主人翁意识,协助保护区保护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已获得更大的碳汇收入。

3.构建低碳旅游扶贫的法律保障体系,使扶贫有法可依

低碳旅游扶贫的法律保障体系是通过法律等手段对扶贫工作进行保护,目的是让所有参与其中的社区居民获得应有的利润,帮助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保障体系应分为多个方面,主要包括:(1)保护区统一管理,分散经营权。笔者认为,经营权的分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低碳旅游的前期的开发过程中,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要与政府及其他私营企业共同探讨,形成“一区专制,多方参与”的开发模式。二是在后期的开展过程中,保护区就要协助游客密集区的五棵树镇建立低碳接待小镇,协助低碳娱乐体验区的黑鱼泡及沿江乡、岔台乡等完善低碳旅游娱乐基础设施,协助低碳生态休闲区的莫莫格乡修建少数民族特色低碳住宅,用以建设低碳民族社区,在莫莫自然保护区统一的管理下确保各乡镇、各乡村、每家每户都能因参与到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而增加收入,取得扶贫的胜利。(2)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资金的投入要尽可能均衡。无论是低碳宾馆、低碳加工业的建设,或是低碳旅游项目的投资,保护区要做到三区均有重点扶持项目。(3)要排碳总量,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应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生态受益区应当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享用“外部效益”溢出的合理份额,对于缓冲区即结合区,特别是核心区即生态屏障区实施补偿。补偿的原则是碳源大于碳汇的功能区按照一定的价格(由保护区协调定价)向碳源小于碳汇的功能区提供碳补偿,以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图4)。

参考文献:

[1] 袁家冬,张娜,曹艺民.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10-12.

[2]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5.

篇13

[2] 邬贺铨.信息化与城市建设和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0(6):12-13.

[3] 张凌云,慧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友情链接